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成因及防治

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成因及防治
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成因及防治

合,使现在战术安排的重点。在战术的训练中运用时空的概念来进行练习时十分必要的。

教学训练中的运用空间限制的训练体系,在篮球对抗战术的教学训练中,首先要让运动员有明确的场地概念,作为一名比赛队员,站在篮球场上时,必须对自己的位置、队友的位置以及进攻、防守路线和球场个区域界线相当的明确。其次教学训练中的运用空时间限制的训练体系,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比赛的节奏越来越快,整个比赛也应为节奏的加快而更加精彩,而比赛的节奏加快无疑对队员的技术和战术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教学训练中能够理解时间规则的演变原因,根据规则的时间规定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让队员真正掌握在比赛中运用技术和战术配合的时机、增强在实战中完成各种技术和战术配合的目的的能力。并且由于时间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的范围,同样会导致对抗性增加的效果。很好的运用两种训练能够对运动员的对抗能力的提高提供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春明CUBA篮球队员应注重身体对抗性训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s1).

[2]张传义对CBA与NBA篮球队员身高、体重、年龄问题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4).

[3]王福华对篮球运动基本特征的哲学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3)

[4]宋文锋对篮球运动内线与外线的思考[J],体育师友,2005(6).

[5]刘林星对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分析与探讨[J],内江科技, 2008(2).

[6]张培峰对现代篮球运动对抗特点和表现形式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7]马巍然橄榄球运动的耐力特点和训练方法初探[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4).

[8]董志权紧密结合篮球项目特点深刻认识和理解[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9]王美春现代篮球运动的技战术特点与发展趋势[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4)

[10]赵敏身体练习与健身[J],体育学刊,1997(2)

(作者简介:李宏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部位;防治措施

1.前言

现今,足球比赛越来越激烈,对足球运动员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运动员出现损伤的可能性增大。据不完全统计,在十六名运动员中全部都曾出现运动损伤。这成为我们从事足球活动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

2.结果和分析

2.1运动损伤的危害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称之为运动损伤。他是缩短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一大问题。运动损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和工作,同时影响运动员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导致伤残,甚至死亡。对开展体育运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因此,对运动损伤来讲,防重于治。只要我们思想上防伤观念常备不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对运动损伤应采取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即战略上藐视,不能因噎食而不敢训练;战术上重视,在教学、训练、竞赛中,各项防伤措施具体到位,总体来说,对待运动损伤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应该是:预防为主,抓早抓小(抓损伤的早期症状,抓思想麻痹的倾向、苗头)积极治疗,练治结合,总结经验。

2.2足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足球运动按国外记载,它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外伤程度,最轻的是擦伤,重的可以有骨折、脱位及内脏破裂.根据广东省体委医务室的资料(按影响训练的情况分类)47.8%是轻伤,19%是中等伤,只有3.2%是重伤,约86%的损伤是在四肢,损伤中除一般常见的擦伤及挫伤外,踝

关节的扭伤最常见,其次是大腿前后肌肉拉伤、挫伤.膝关节损伤仅次之。其中半月板撕裂,膝十字韧带撕断,髌骨骨折,髌骨软骨病等虽比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却较困难。守门员因为经常扑球摔倒,所以很容易发生手腕及肘的创伤。

2.3运动损伤的原因

2.3.1比赛中的损伤

比赛时紧张激烈地争夺、疾跑与铲球,易发生大腿与小腿的肌肉拉伤与断裂。突然改变体位,小腿的突然扭转、内收或外展,可以引起膝、踝关节的韧带及骨的的损伤。例如比赛中出现被球击伤,擦伤、挫伤、腹部挫伤(肝脾破裂、胃肠道挫伤)、但最典型而常见的损伤是守门员的手指损伤,如拇指、食指或其他手指的韧带牵扯与关节半脱位。比赛时大小腿部常常被对方“球靴”、“膝”及“小腿”踢撞,引起肌肉挫伤、皮下血肿、肌肉断裂(最常见的是股四头肌的损伤)以及骨的损伤(如胫骨骨折,或胫骨创伤性骨膜炎)等。比赛中,在运动员争球、冲撞、或疾跑时很易摔倒,因此,发生创伤机会多,场地不平时尤易发生。常见的如擦伤、创伤性滑囊炎(膝及肘)、髌骨骨折、脊柱骨折、脑出血、脑震荡等。在塑料草坪上摔倒还会产生热烧伤。

发生这些外伤的原因是,运动员犯规动作,技术不正确,是致伤的主要原因,占外伤发生率的百分比很大。其次是场地不好,运动员忽视使用保护装备(如护腿),裁判不严及运动员过度疲劳等。

2.3.2训练不科学

冒失地进行训练,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思想上的不重视、放松,往往这些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3.2.1准备活动不充分

2009.5体育世界.学术

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成因及防治

笪杨洪涛

摘要: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经常会发生损伤,人们称之为运动损伤。它对队员的影响是非常严重

的。本文通过对足球运动员经常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加强素质训练;注意准备活动;遵守训

练原则;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等方法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72

--

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如没有做好准备活动的前提下就投入到紧张的训练或比赛中,此时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较低,对较大的刺激反应迟钝。这使肌肉、韧带的力量较小,伸展性不够,关节活动的幅度不大,身体协调性差。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而且想象中的动作与实际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差距,求大于供,损伤的出现再所难免。另外,在准备活动中只注重活动某些主要部位的活动练习,而忽视活动其它关节、部位的技能状况,也是容易发生损伤的一个原因。

2.3.2.2疲劳期

当进行长时间的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后,没有进行适当的休息,而是接着再进行剧烈的运动,此时身体各方面的功能已经大幅下降。由于长时间的运动,身体出汗较多,水分丢失很大,汗中散发的累计盐浓度也不少。失水使运动能力降低,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Na+、K+等电解质,将导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肌肉兴奋性增加而发生肌肉痉挛。同时还会引起低血糖症。在队员睡眠、休息不佳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显著性下降的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就有可能发生损伤。

2.3.2.3场地

运动场地不平坦,又无思想准备,急易造成踝关节和膝关节扭伤。或因无正式的场地,在水泥地上进行练习时,容易造成队员的踝关节、膝关节的缓冲不正确而引损伤。运动时的服装和鞋袜不符合体育卫生要求等都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在高温潮湿的夏季进行练习时,容易产生疲劳和中暑,大量出汗,影响体内水盐代谢,容易发生抽筋和虚脱。冬天气温干燥,容易引起冻伤,也会因肌肉僵硬,弹性耐力降低而发生肌肉韧带损伤。

2.4运动损伤的预防

如果在体育锻炼时,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种运动损伤。影响队员的身体健康、训练和学习。因而要加强运动损伤的预防。

2.4.1加强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学习一些必要的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进而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4.2做好准备活动在运动前一定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对运动中容易受伤的部位,要相应再做一些辅助性的活动。冬天进行户外活动时,准备活动的时间要适当长些。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已受伤的部位的准备活动要谨慎小心,比赛或练习时要量力而行。

2.4.3加强自我保护在训练比赛时不要戴危及自己或他人的饰物,要配戴护腿板。当快要跌倒时不可直臂撑地,以背部着地,顺势做滚翻动作。在不合适的场地上进行练习的时候,活动的节奏要放慢。不要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跳跃练习和急转急停。冬天进行练习时要注意保暖,要保持衣服鞋袜的干燥。运动后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在剧烈运动后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故在剧烈运动或比赛的间隙要及时加衣服保暖。

2.4.4运动量不要过大教练应安排合理的训练量,防止疲劳的积累,要及时的补充水分。

2.4.5加强道德品质教育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严禁在训练、比赛中做出野蛮粗暴动作和行为。

2.5运动损伤后的康复锻炼

运动损伤后,特别是较重的创伤,引起身体活动功能明显障碍,因此如果伤后不注意局部必要的制动和保护,则会加重损伤;但如果长期固定不动,或缺乏适时适度的锻炼,损伤部位就会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或延长功能恢复期,加重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所以运动损伤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必要的。功能锻炼能够改善伤肢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和消散;能够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功能锻炼,能够防止或减轻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和受伤组织的松弛,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营养,促进肌肉的机能恢复,有利于伤部早期愈合和恢复。当然严重损伤如脑震荡、骨折、关节脱位等的早期康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康复锻炼运动负荷的安排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运动量有小到大,练习内容有少到多,逐渐加大,动作有简单到复杂,负荷以不引起局部疼痛为主,或可能产生轻微的疼痛,但停止活动后,疼痛随即消失。功能锻炼必须贯彻局部与全身兼顾,动静相结合的原则,以自主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以健侧肢体带动患肢,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如踝关节扭伤后,先开始活动患侧膝部及健侧下肢和上身等功能。在扭伤处疼痛明显减轻后(3~5天后),除尝试用伤足支撑步行外,活动伤足勾脚尖、绷脚尖等功能,以后再练习站立提拉足跟的动作。从双足到单足支撑,从不负重到负重,从原地到蹦跳,逐渐加大难度,直到患处愈合的同时,使患处肌肉力量、活动功能恢复正常,甚至超过伤前的水平。在重伤后的康复锻炼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做可能加重伤情的活动,一定要经常检查伤部情况及功能状况,在必要时应与医生联系。如前臂骨折,早期康复后,不能做旋转活动,可做握拳练习。

3.结论与建议

足球运动损伤主要表现在擦伤、挫伤、踝关节膝关节的扭伤,和大腿前后肌肉的拉伤。足球运动损伤原因表现在思想上的放松,对准备活动重视不够,比赛中的激烈对抗和运动负荷有关。减少运动性伤病发生的原则主要是强调预防为主,运动损伤应及时彻底治疗,合理安排伤后训练和康复训练,加强训练中的对抗性练习,避免与减少损伤的发生。一但损伤发生就要非常重视康复的治疗,确实使学生在足球运动项目的练习中,既能学到姣好的技艺,又能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使身心得到全面升华,推进足球运动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运动医学编写组.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3]姚洪恩,郑隆榆,黄叔怀.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甘小伟,沈丽琴,魏嗣琼.大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的现状研究[J].成都体院学报,2001

[5]任未多.对以生理指标评定心理状态中几个问题探讨[J].体育科学,

[6]荣湘江.体育康复、运动处方、医务监督[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杨洪涛安阳工学院体育教学部。)

73

--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室内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任务: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 3、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及时自救或互救。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常见分类: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骨折、腰损伤、肌肉痉挛、韧带拉伤、肌肉拉伤、踝关节扭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1)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2)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3)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4)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

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1、踝关节扭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韧带损伤。多发与篮球、足球、跳远、跳高、赛跑、滑雪和溜冰等运动中。 踝关节的准备活动未充分做好,跑跳时用力过猛,落地的姿势不当,地面不平等。 处理:停止锻炼,高抬伤肢,12小时以内冷敷,超过24-36小时需热敷。恢复性练习。 预防:1)穿合适的运动鞋; 2)锻炼前做主要运动肌肉群的伸展练习; 3)做准备活动。 2、肌肉拉伤 机理:1)由于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其力 量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 2)肌肉用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

运动损伤试题及答案

一、如何认识运动损伤的潜在原因及其致伤条件在运动损伤发生规律 中的作用。(试举例说明) 答:概念,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主要与两个潜在因素有关: (1)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 (2)身体某些部位的生理解剖弱点。 在教学训练安排不当、局部负担过重等直接原因的作用下,导致专项运动的特殊技术要 求与局部解剖生理特点不相适应,就容易发生损伤。 例如: 篮球运动:1膝关节呈半蹲位(130°~150°)滑步、进攻、防守、制动、踏跳、发力及屈伸、扭转; 2 膝关节此角度为其解剖生理弱点处,稳定性相对减弱,其稳定性此多依赖于股四 头肌和髌骨维持。——髌骨劳损 投掷铁饼:1膝关节呈半蹲位完成旋转、屈伸、扭转、发力等动作 2膝关节此时的角度恰恰是其解剖生理弱点,稳定性相对减弱,易发生内外旋(翻)及关节面间的“不合槽”运动 ——膝关节损伤 体操运动 1悬吊、转肩等动作使肩部承受的牵拉力很大 2肩关节悬吊位运动时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肩袖肌维持,其又极易受到肱骨大结节 和肩峰的挤压和摩擦 ——肩袖损伤 二、在学校体育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有何特点?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运动损伤由于运动项目多,因而伤种很多。从发病率上看,各个项目 及各个部位的损伤各不相同,但总体上是小伤轻伤多、软组织损伤多、慢性损伤多、复合性损伤多、严重伤及急性伤少。 在慢性小损伤中,有些属陈旧性损伤,但更多的则是劳损,属运动技术伤。 (一)肌肉、肌腱及韧带 急性伤少,慢性小损伤多。这一类损伤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纤维结缔组织的损伤性炎 症及变性,俗称“末端病”。是治疗最困难的运动损伤之一。 (二)关节软骨损伤 如髌骨软骨病、骨关节病等,大多系劳损所致。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软骨的退行性变。 由于软骨受伤后难以完全再生,因而治疗也较为困难。 (三)骨组织劳损 最常见的是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前者一般改变训练方案,多可自愈,不直接影响训 练;而疲劳性骨折则愈合困难。 另一类型是骨软骨炎。对这一类骨化中心慢性损伤的防治,须予以重视。 (四)关节不稳 发病虽少但种类繁多。常见有膝直向不稳与旋转不稳;肩关节前后不稳;肘关节内侧 不稳;踝关节内外侧不稳等。 关节的稳定主要依赖于骨骼、韧带及肌肉共同维持。有的关节不稳是一种因素引起的,

宁波大学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体育教育 宁波大学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背景: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也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健美操在我国开展时间很短,但它以独特的魅力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的喜爱。它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 竞健美操是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欧州兴起的新型的运动项目,具有强烈的鲜明时代气息。竞技健美操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高频率、大幅度、轻松自如地完成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难度动作,配合运动、技巧动作及特色动作,充分展现表演才能,体现音乐与运动完美结合的运动形式。 我国的竞技健美操在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竞技健美操的竞赛、训练、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随着健美操运动的开展和普及,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竞技健美操已成为普通高校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同时高校也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运动员。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于竞技健美操动作难度的加大所引起的伤病问题。加上在国际健美操新版规则的导向下,竞技健美操动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全面,强度越来越高,充满了激烈竞争的气氛。如果在运动中不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锻炼,往往会出现运动损伤,运动员要想提高成绩,就要不断地提高训练量与强度。但是训练方面的问题总会导致运动员出现损伤,从而阻碍运动成绩的提高。 2.意义: 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展示运动员连续表演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作、音乐和表现的完美融合体现创造性。竞技健美操起源于传统的有氧健身操。作为竞技运动,他的比赛分为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比赛场地为7×7平方米;混合双人,三人,六人,场地为10×10平方米。比赛时间限制在1分25秒上下浮动五秒钟。比赛服装、鞋子也有专门的规定,一般为紧身的专业健美操服装以及健美操专用比赛鞋。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竞技健美操队成立于2003年,至今获得,省内外、国家,乃至国际表演和比赛的好成绩,培养出健将和一级运动员多名。为浙江省中小学输送大量的健美操老师。我校的健美操水平处在省内领先,国内有较高声誉。 通过对宁波大学健美操运动员损伤的情况调查提出预防的有效措施,更加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处理导语:不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为了身体健康而进行体育运动的业余爱好者,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并且是期待解决是,即运动损伤问题。运动损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严重的,他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同时不能参加体育锻炼,严重的还可以使人致残,甚至死亡,对开展体育运动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 因此,不论运动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体育锻炼时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损伤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运动损伤来说,防重于治。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一) 运动损伤的概念: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不同与一般的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损伤,他多与体育运动项目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为此常有些运动损伤便以其运动项目冠名。例如:“网球肘”、“足球踝”、“跳跃膝”。运动损伤也常与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 1、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类: 皮肤损伤、肌肉、肌腱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骨及骨骺损伤,滑囊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内脏损伤等 2、运动损伤按时间分类: 新伤和旧伤; 3、按损伤的病程分类: 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伤者,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 慢性损伤:陈旧伤,急性损伤后因处理不当而致反复发作者;劳损伤,由于局部运动负荷量安排不当,长期负担过重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迁延较长。 4、按性质分类: 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无裂口与体表相通。例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

专业运动员必备(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

运动与保健论文 一、运动创伤分类(1)运动技术伤。与运动技术特点密切有关。少数为急性伤,如肱骨投掷骨折,跟腱断裂,多数为过劳伤。(2)非运动技术伤。多数为意外伤。二、运动创伤的防治重点运动创伤由于运动项目很多,因而伤种很多。运动创伤的特点和防治重点,从发病率上看,各个项目及各个部位的创伤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小创伤多、慢性伤多,严重及急性伤少。根据2725例运动创伤病例分析,骨折仅2.5%,脱位0.5%。这些慢性小创伤,有的是一次急性损伤后处理不当,训练过早而变成慢性的伤,而更多的是由于运动量安排不当造成局部过劳,许多细微损伤逐渐积累而成的过劳伤,属于运动技术伤。这类小创伤对非运动员来说常常不算什么伤,也不影响日常生活,而对运动员却严重影响训练计划、成绩提高及运动寿命。这些慢性小创伤一般都是病期较长治疗不易,而且可发生于各种组织:(1)肌肉、肌腱及韧带等慢性小创伤:这类慢性损伤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纤维结缔组织的损伤性炎症及变性。其中发生在腱止装置部分的细微损伤,俗称“末端病”,是治疗最困难的运动创伤之一。例如肩袖损伤、棘间韧带变性、膑腱损伤、半腱半膜股二头肌腱损伤等等。表现为软组织的玻璃样变、纤维变、截断变、小动脉增生及硬化,有时变性的组织中出现钙化骨化现象,因而治疗较困难。除上述者外,脂肪组织及滑囊也可因慢性细微损伤而发生炎症。例如膝的脂肪垫损伤,膝外侧疼痛综合症等。(2)关节软骨损伤: 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软骨的退行性变。如髌骨软骨(10.51%)、各个关节的骨性关节病等。这种损伤.可在一次急性外伤中发生(骨软骨骨折、软骨骨折、软骨剥离),但大部系劳损致成。髌骨软骨病约68%、足球踝64%、肘的骨关节病59%是因劳损所致。这种软骨损害,到目前为止大多认为软骨损伤后不能再生,或仅有不完全的再生,即一旦受伤就必然下永久性损害,因而治疗也是较困难的。这也是目前影响运动员健康,妨碍成绩提高与运动寿命的严重伤种。必须注意预防。(3)骨组织的劳损: 最多的是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可发生于锁骨、胫腓骨、跖骨、足舟骨,脊椎椎板、髌骨、股骨与第1、2肋骨等。骨劳损的另一类型是骨软骨炎。如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跟骨骨骺炎、肱骨小头骨骺炎、髂骨坐骨骨骺炎、足副舟骨损伤、脊椎椎体骨骺炎(不是青年性圆背)、手腕骨的骨软骨炎(舟状骨、月状骨及头骨)、耻骨骨软骨炎等等。目前训练多由獐开始,各种化骨中心的慢性损害的防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必须予以重视。根据以上所述,在预防时,应抓新伤的及时而正确的处理,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排运动员的训练以防各种组织的劳损伤(包括日常及伤后训练). 三、运动创伤的发病规律:医生、教练及运动员掌握运动创伤的发病规律,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防治运动创伤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体操运动员易伤腰(腰部肌肉盘膜纤维炎、脊椎棘突骨膜炎以及椎板骨折)、肩(肩袖损伤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膝(伸膝腱膜炎、髌骨软骨病及半月板)损伤、腕(伸屈肌腱腱鞘炎)。(2)投掷标枪运动员易伤肩(肩袖)损伤、肘(肘内侧副韧带损伤及骨关节病)及腰(肌肉盘膜纤维炎)。铁饼运动员易伤膝(髌骨软骨病)。(3)篮球运动员易伤膝(髌骨软骨病、半月板及副韧带损伤)。(4)跨栏运动员易伤大腿后部肌肉。其他项目也是如此,特别是慢性损伤。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呢?(1)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2)某些部位的生理解剖弱点。以上两个因素如果由于某种主观原因同时起作用,如训练过度就容易发生运动专项损伤。例如,篮球运动员最易伤膝。就篮球的基本技术来看,主要特点是膝于半蹲位滑步、进攻、防守、制动、踏跳与上篮。这些动作都要求膝于半屈曲位(30度角)屈伸与扭转,而膝的这个角度,又恰恰是它的生理弱点,因为膝的上下杠杆较长,半屈时膝的内、外及直字韧带,以及两侧肌肉,都处于较松弛状态,不能保护膝的稳定,因此,易于发生韧带或半月板损伤;另外由于这时膝的稳定,主要是依靠四头肌的作用来完成的。因此这时髌骨既要保护关节的稳定,又要根据篮球动作的特点伸膝“发力”,这就很易使髌骨软骨磨损出现髌骨软骨病。铁饼运动员易发生此病的道理也是如此。从另一角度来看,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肩、肘、踝、膝、腕、腰等,其发病情况不完全相同,肩

足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原因及其预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7029346.html, 足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原因及其预防 作者:马海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25期 [摘要]足球受到了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的运动,在对抗过程中容易发生损伤。及时做好损伤的处理和预防是足球运动的必要工作。 [关键词]足球;损伤;定义;类型;预防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5-0225-01 1 前言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攻防节奏转换的不断加快,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困扰运动员的正常训练与比赛,甚至有的造成残疾,缩短了运动寿命。 2 关于足球运动损伤的定义 在关于足球运动损伤发生率的不同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标准所以对足球运动损伤的定义是有所不同的。这使得直接的比较和对结果的解释变得困难,同时也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研究结果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最通常的关于损伤的定义是,因为需要接受医治和解剖组织诊断而缺席训练和比赛。这个定义会造成误导而导致错误的解释。缺席训练或比赛不仅受内在组织的影响,也受比赛频率、药物治疗的可行性,还受到球员的重要性和对比赛结果的期望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在许多研究中,足球损伤是基于保险公司的记录而进行记录的,也就是说这些损伤的运动员经过医师的治疗或在医院中接受治疗。这种方法有可能低估不严重的损伤或机体使用过度而引起的症状,而对此往往不采用医治手段。欧洲委员会将足球损伤定义为在参加正式足球活动中损伤,其产生以下一个或几个结果:减少足球活动的数量、需要进行治疗咨询和严重的社会或经济损失。 3 足球运动损伤的特点 3.1 足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足球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的对抗性项目。AMnahna报道足球运动的损伤率是球类项目中 最高的,为56.9%。我国足球运动的损伤较高,大多数超过200%,与国外报道相比更高。专业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高于大学生,大学生的损伤率高于少儿。在专业运动员和大学生中每人平均至少损伤2次以上,受伤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较高。张立等报道湖北武汉红金龙队在1年比赛平均每场比赛有4人次受伤,平均每人重复损伤4.7次。郭培杰对少儿足球运动损伤调查发现,平均每场比赛有2.56人次受伤。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处理

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处理导语:不论专业运动员,还就是为了身体健康而进行体育运动的业余爱好者,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并且就是期待解决就是,即运动损伤问题。运动损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严重的,她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同时不能参加体育锻炼,严重的还可以使人致残,甚至死亡,对开展体育运动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与心理影响。 因此,不论运动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体育锻炼时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损伤不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运动损伤来说,防重于治。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与分类: (一) 运动损伤的概念: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不同与一般的工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损伤,她多与体育运动项目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为此常有些运动损伤便以其运动项目冠名。例如:“网球

肘”、“足球踝”、“跳跃膝”。运动损伤也常与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 (二)运动损伤的分类: 1、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类: 皮肤损伤、肌肉、肌腱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骨及骨骺损伤,滑囊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内脏损伤等 2、运动损伤按时间分类: 新伤与旧伤; 3、按损伤的病程分类: 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外力一次作用而致伤者,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慢性损伤:陈旧伤,急性损伤后因处理不当而致反复发作者;劳损伤,由于局部运动负荷量安排不当,长期负担过重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迁延较长。 4、按性质分类: 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与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撕裂伤及开放性骨折等。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无裂口与体表相通。例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等。 5、按程度分类: 轻度损伤:伤后锻炼者仍能按计划参加体育锻炼 中度损伤:伤后不能按计划进行训练,需停止患部活动。 重伤:受伤后不能训练。 这种方法适合运动队或体育院校。 6、按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类:

乒乓球运动损伤-下肢

下肢主要肌肉损伤 配图:酩腰肌.股四头肌、股内收肌群(长短耻股大)、胭绳肌。 骼腰肌损伤多为急性扭伤也可发生于生物力学缺陷和反复酸关节曲屈导致的肌腱慢性退行性改变。 股四头肌损伤多为扭挫伤或肌纤维撕裂,严重损伤时可导致肌肉断裂。 股内收肌群当機关节突然遭受过度外展暴力时,常使件内收肌群于其起点处受损,重者可致肌肉、肌腱部分或完全断裂。长期遭受反复牵拉.损害,又可导致骨内收肌群的慢性损伤。 胭绳肌损伤是大腿后侧半膜肌、半腱肌和股二头肌发生强有力的离心收缩。 【病因病机】 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长期处于半蹲位快速移动步法,要求膝关节曲屈、伸直等快速动作变换,股四头肌、酩腰肌等承担较大的负荷,导致股四头肌、豁腰肌、胭绳肌在快速移动及转身动作时造成损伤。 【诊断】 (一)临床表现 骼腰肌损伤后腹股沟深部疼痛,腰椎活动度明显受限,屈體肌紧张压痛。 股四头肌损伤后,骼前下棘及股竹箱内、外侧疼痛剧烈,有肿胀和压痛,行走不便.完全断裂时可在断裂处触摸到凹陷痕迹。重者可有明显跛行,滕关节屈曲多不能达到90° o可于伤后数小时出现皮下瘀血斑或形成血肿,穿刺可抽出血液。 股内收肌群损伤后表现患肢验关节及膝关节稍屈曲、外旋,大腿内侧疼痛和抗阻力疼痛,行走时岀现跛行,大腿内收、外展受限,“4”字试验阳性?急性损伤后局部可有明显肿胀及皮下瘀血斑.完全断裂者在肌肉抗阻收缩时有异常隆起,并可触及断裂的凹陷。慢性损伤者局部一般无明显肿胀,多有股柠内侧的固左压痛点,大腿内侧近端活动时疼痛,有时可触及硬化变性的肌肉。 胭绳肌损伤后通常在被动牵伸膝伸肌肌抗阻屈膝时疼痛,急性、严重损伤后可在损伤部位及远端观察到瘀斑, 较大的撕裂后可扪及肌腹部有明显凹陷和裂隙。潜在有神经根病的患者出现神经症状。 (二)检査 下肢肌肉损伤或断裂时,相应肌肉肌腹或肌腱处有疼痛,特别是负重和抗阻时疼痛剧烈,肌力、肌张力减低。少数肌纤维损伤时肌力、肌张力可正常。24-48小时后,出现肿胀、僵硬、挫伤.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受损。 (三)影像检查 肌肉超声检查可以明确提示相应肌肉损伤部位及程度」 MRI检查能明确诊断及损伤程度,对治疗有准确的指导意义。 【治疗】 (一)手法治疗 最初24-48小时,保护损伤部位、加压.冰敷.固左制动、抬髙患肢,以预防血肿。并可给予淋巴回流手法治疗处理。中后期进行肌肉被动牵伸手法治疗。 (二)药物疗法最初72小时避免使用非曲体类抗炎药,因其可能增加岀血,晚期有必要短期使用非笛体类抗炎药,以预防

运动损伤

训练或比赛开始之前先做几分钟的热身运动对身体和注意力都是很好的准备过程。热身给大脑以刺激,让你的身体为更强的运动做好准备。热身还可以避免运动中突然用力而拉伤肌肉。许多其他的损伤也可以通过正确的热身运动来防止。 热身运动最好从系统的拉伸活动开始。拉伸时要缓慢,避免突然用力,被拉伸的那部分肌肉一定不要用力。拉伸之后,应该做一些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如轻微的原地跑跳等,既调动了内脏器官,又让全身的关节得到了预热。可能你会发现很多人不做热身就开始剧烈运动,但你不要那样做,因为你知道热身让你健康,让你取胜。 还有一点我想提醒你,那就是,别在训练或比赛开始前就把劲儿都用完啦! 热身时主要几处应该被拉伸的肌肉:大腿后部\大腿内侧\小腿\背部\肩部 运动损伤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性损伤。比如:骨折、韧带断裂、肌肉拉伤、肌腱损伤、关节囊的损伤等。总之跟运动系统相关的都可能出现损伤。另一类就是慢性损伤。这类损伤可能每次都不是很严重,只是某部分组织在运动中出现损伤,但是这种运动如果出现多次反复损伤,就变成慢性的。虽然并不如急性那么疼痛,但是有长期存在的结果,对病人还是有较大影响的。大众参加运动的目的是想增强体质,但有时锻炼者缺乏相关的运动知识,有些人是一时冲动,自己想象的跟实际情况不太一致,

做法不符合科学运动规律,就会出现这些损伤的问题。对老百姓来说,不象职业运动员要出成绩,可是有了运动损伤后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比如得了较常见的运动损伤“网球肘”后,写字,吃饭,穿衣等活动都受影响,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 这种病主要发生在网球运动员身上,由于手臂猛的用力,牵拉肱骨外上髁出现了损伤,“网球肘”是一种疾病的名称,来源于网球运动员,是由于在网球运动员身上比较容易出现,但并不代表只有网球运动员才有,不仅仅是局限于网球运动员,比如打羽毛球,乒乓球或长时间抄写东西是也会出现“网球肘”。 类似于“网球肘”这样以运动项目来命名的运动损伤还有吗? 田:有,比如肩袖的损伤,在垒球的投球手中出现的机率较高,所以也称“投球手肩”,是由于投球时肩关节过度外展,导致肩袖向肩峰碰击而引起。另外还有肱骨内上髁炎,这是和网球肘相对位置的炎症,我们叫“高尔夫肘”,是由于打高尔夫时,前臂屈肌猛烈的收缩造成屈肌起点的损伤,还有“棒球肘”,“跳高膝”等等。 刚才我们是谈运动损伤包括的内容,对运动损伤造成的危害也有了些了解。那么关于运动损伤的治疗,从中、西医的角度,在治疗上有什么不同吗? 谢:从中医的角度讲,对损伤的理解有内外因之分。在中国很古老的医书就讲:“精为气之母,气为精之辅,精骨两相宜,损伤何所惧。”即精强骨壮是就不易损伤,即使损伤后也较容易

乒乓球项目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

东莞理工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乒乓球项目运动损伤的原因与 预防——以东莞理工学院公体为例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2012级社会体育3班 指导教师:副教授 起止时间: 2015年11月-2016年5月

乒乓球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对动作技巧性要求比较高,身体素质为辅,以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比赛队员之间没有身体接触,因此不像篮球、足球、散打等项目容易受伤;同时也不像体操、滑雪等既需要很高的技术又需要较高的身体素质作保证的运动项目那样容易受伤。即使受伤,伤情很少严重到完全不能参加比赛的程度,因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此,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这一系列研究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容易产生运动损伤的部位进行调查与研究,找出正确的预防方法,有效的减少运动损伤。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训练损伤

Table tennis project belongs to the dominant class skills netting item-group, movement of hig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physical quality is complementary, mainly aerobic power of sport. There is no physical contact between game players, so there is no such as basketball, soccer, sanda project vulnerable; Also don't like gymnastics, skiing and so on need to have both high technology and high physical quality guaranteed sport so vulnerable. Even if the injury, the injury rarely serious enough to completely unable to take part in the game, so don't get enough attention.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a series of research methods, for table tennis athletes prone to injury sit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find out the correct preventio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ports injuries. Keywords: Table tennis; Athletes; Training injury

体育类院校200米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研究

体育类院校200米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研究--以XX体育学院为例 一、简述研究目的、理论依据或假说形成的思考;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和可行性分析。 1.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XX体育学院200米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认知与预防的研究,期望运动员得到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知识分布情况、影响因素、以及运动损伤预防认知与态度之间的关系。 2.理论依据 透过运动损伤相关文献汇整,分别将近几年学者对于运动损伤预防、处理、分析做出整理,其中发现较少学者探讨大学生校队相关研究,故本文就研究对 象及范围针对XX体育学院200米运动员常见的运动员损伤情况做研究。 3研究的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200米跑运动员运动损伤已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但是针对某一地区高校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能够为200米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依据,加强高校200米跑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重视。 4.实际应用价值: (1)探讨田径竞赛规则与200米跑专项技术特点,结合运动解剖学与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通过对训练实践的观察与总结,找出200米跑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与原因,并做出针对性的预防损伤措施与康复性训练。 (2)高校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针对运动员的身心特征以及专项特点,对训练与比赛中容易引起伤病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减小运动员发生损伤的概率,保证运动员训练的系统性,为运动员能够达到自身最高的竞技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现状

杨松岩在《对200米跑运动损伤原因的探讨》中对150 名专业200米跑运动员上下肢、头部与躯干不同损伤类型的人数进行了统计,还将200米分为四个小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每个分过程易受伤和不同的损伤类型人数进行统计得出损伤以下肢膝踝为主的结论,还对200米四个分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分析出其产生的原因,并对产生错误的错误动作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纠正方法。郭俊清,曾巧巧,关富余等(2010)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研究参加 2009 年黑龙江省田径赛事的200米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情况,了解损伤的部位、种类、程度,探究损伤的特点,从训练因素,技术因素,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方面分析损伤的主要致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建议。 李德敏《短跑运动中常见损伤的特点和防治对策研究》指出短跑运动时间短、关注度高、观众以及运动员情绪也相对兴奋,所以这些运动损伤常常被运动员自身或教练员等有关人员忽视,该文章简要的分析总结了运动员在短跑项目中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部位、预防与治疗措施等。 胡修标在《短跑运动损伤重在预防》中通过列举短跑运动中最常出现的运动损伤,并对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观与客观原因进行了详细解析。 李茂鹏,蔡丽婷(2013)对大腿后肌群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从短跑项目的相群特点等因素对大腿后肌群损伤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对竞技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和临床损伤的康复治疗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论述,并且还论述了竞技损伤康复中力量性训练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康复训练的早期、中期、后期和结束期对大腿后肌群康复训练的方法与计划进行针对性讲解。 2.2 国外研究现状 Walker. Brad在《 Anatomy of sports injuries》中将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详尽却简明的理论知识将帮助读者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若损伤已发生,还可帮助读者有效地处理与治疗损伤,使伤者尽快恢复运动。在表现形式上,通过全部彩图说明的方法,引导读者走进人体内部,为读者深入理解人体在运动损伤处理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提供视觉帮助,介绍了一些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防治策略,概述了快速痊愈的全面治疗和康复的方法,详细地向读者介绍了 119 种运动损伤。 Dane Senol, Can Sü leyman, Gü rsoy Recep,Ezirmik Naci通过对 329

方案-试论常见的足球运动损伤原因

试论常见的足球运动损伤原因 '试论常见的足球运动损伤原因 体育运动在全世界已得到了相当的 ,由于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自身机体要求都在明显地不断增强。运动员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挖掘他们的肌肉——韧带的潜力。 不论是业余的还是 足球运动员,只要一进入比赛场地,就会为了争取最好成绩而尽最大努力。其技术、技能和 有助于地避免某些灾祸。但是,疲劳和偶然性将会使那些可能造成伤害事故的因素意想不到的出现。绿茵场上竞争的激烈性,个别运动员不良的职业道德等也使得损伤现象加剧。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 易受到损伤的部分——肌肉、肌健、韧带和骨骼等,能够或长或短地影响运动员重返运动场的时间。因此,尽量缩短受伤队员伤口愈合的时间或加快恢复时间,了解损伤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应只是医生们的 ,教练员及运动员本人也应有所了解,并予以积极的配合。 一、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原因分析 (一)原因 1.物理因素 比赛和训练中对方争球时,大、小腿等部位常常被对方碰撞、踢击或拌摔、推拉等造成身体各部位尤其是膝、踝关节突然改变体位或过度内收外展、扭转等引起肌肉、韧带及骨的损伤。被球踢击到面部、腹部、阴囊及睾丸等都可以造成外力损伤,粗野及犯规动作是引起拐伤的主要原因。运球抢球时,踩在球的上面,也容易引起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保护措施不完善,都会造成局部劳损。此外,肌膜炎,腰肌筋膜炎、筋骨软骨病等均属劳损,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2. 因素 影响运动员损伤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唤醒水平、焦虑、注意力和自信心。这些心理反应可通过运动员的自我评价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表现出来。过度的唤醒激发。情绪的变化能激发,同时也能抑制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适度的唤醒水平能使运动员临场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缺乏唤醒的激发,身心的能量和技术动作的发挥只能局限在较低的水平上。过度的唤醒激发又将阻碍技术水平的发挥。在疲劳状态下,大脑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明显降低,运动员的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功能率乱,运动员的本体感受器的技能状况下降,动作的稳定性降低,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容易受伤。 (二)原因分析 1.运动员的身体特征 运动员的身体特征因人而异。与损伤有一定关联的因素大体上表现在年龄、体重、身体姿势等方面。年龄是一个难以控制的因素,而生长的年龄是运动员与周围 因素相互影响的时间尺度,它与生物上的生长和经验是不可分割的。正确的姿势能防止突然和以外的扭伤,消极懒散的姿态加上肌肉弹性较差则使运动员易于受伤,而不断变换的姿势加上较好的肌肉弹性能保护韧带。 2.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目前,人们对于运动损伤问题的心理方面的注意力在增加。布罗迪。L认为运动事故问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148团中学谢斌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2、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简单的处理原则、方法。 教学过程: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 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 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 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 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 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

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运动性损伤的处理 (一)擦伤 1.原因与症状因运动时皮肤受挫致伤,如跑步时摔倒,体操运动时身体摩擦器械受伤。擦伤后皮肤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2.处理小面积擦伤,可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 (二)撕裂伤 1.原因与症状在剧烈、紧张运动时,或受到突然强烈撞击,造成肌肉撕裂。其中包括开放伤和闭合伤两种。常见有眉际撕裂、跟腱撕裂等。开放伤顿时出血,周围肿胀。闭合伤触及时有凹陷感和剧烈疼痛。

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成因及防治

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成因及防治论文导读:现今,足球比赛越来越激烈,对足球运动员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在十六名运动员中全部都曾出现运动损伤。发生这些外伤的原因是,运动员犯规动作,技术不正确,是致伤的主要原因,占外伤发生率的百分比很大。对运动中容易受伤的部位,要相应再做一些辅助性的活动。关键词: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部位,防治措施 1.前言 现今,足球比赛越来越激烈,对足球运动员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运动员出现损伤的可能性增大。据不完全统计,在十六名运动员中全部都曾出现运动损伤。这成为我们从事足球活动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 2.结果和分析 2.1运动损伤的危害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称之为运动损伤。他是缩短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一大问题。运动损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和工作,同时影响运动员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导致伤残,甚至死亡。对开展体育运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因此,对运动损伤来讲,防重于治。只要我们思想上防伤观念常备不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对运动损伤应采取科学、实

事求是的态度,即战略上藐视,不能因噎食而不敢训练;战术上重视,在教学、训练、竞赛中,各项防伤措施具体到位,总体来说,对待运动损伤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应该是:预防为主,抓早抓小(抓损伤的早期症状,抓思想麻痹的倾向、苗头)积极治疗,练治结合,总结经验。 2.2足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足球运动按国外记载,它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外伤程度,最轻的是擦伤,重的可以有骨折、脱位及内脏破裂.根据广东省体委医务室的资料(按影响训练的情况分类)47.8%是轻伤,19%是中等伤,只有3.2%是重伤,约86%的损伤是在四肢,损伤中除一般常见的擦伤及挫伤外,踝关节的扭伤最常见,其次是大腿前后肌肉拉伤、挫伤.膝关节损伤仅次之。其中半月板撕裂,膝十字韧带撕断,髌骨骨折,髌骨软骨病等虽比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却较困难。守门员因为经常扑球摔倒,所以很容易发生手腕及肘的创伤。 2.3运动损伤的原因 2.3.1 比赛中的损伤 比赛时紧张激烈地争夺、疾跑与铲球,易发生大腿与小腿的肌肉拉伤与断裂。突然改变体位,小腿的突然扭转、内收或外展,可以引起膝、踝关节的韧带及骨的的损伤。例如比赛中出现被球击伤,擦伤、挫伤、腹部挫伤(肝脾破裂、胃肠道挫伤)、但最典型而常见的损伤是守门员的手指损伤,如拇指、食指或其他手指的韧带牵扯与关节半脱位。比赛时大小腿部常常被对方“球靴”、“膝”及“小腿”踢撞,引起肌肉挫伤、皮下血肿、肌肉断裂(最常见的是股四头肌的损伤)以及骨的损

乒乓球运动损伤及预防

乒乓球运动中损伤及预防 一、腕部损伤及防治措施常见损伤原因。腕部主要由8快形状各异的小骨做成,鉴于这个解剖特点,我们的手腕才可以作出如此灵活的各种动作,也正是因为小骨多的原因,因此也是容易导致腕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手腕的活动范围较小,当击球时,整个手臂起到速度杠杆的作用,手腕快速做出内旋外展动作,如果腕关节灵活性不好或腕关节力量较差则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防治措施。1、作好腕部的准备活动。2、养成使用(护腕)护具的好习惯。3、不要发“死”力。4、轻度损伤时,腕部出现疼痛、活动受限、肿胀等症状。48~72小时后,用中药熏洗,适当按摩,促进淤血吸收治疗效果好。重度损伤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施治。二、腰部的损伤及防治措施常见的损伤原因。乒乓球运动损伤以腰骶部为最多。约占全部病例的三分之一还多。在乒乓球运动中,人体始终要保持上体前倾的状态,这时,腰椎的棘上韧带始终保持上体前倾的状态,骶棘肌也长时间处于收缩紧张状态,许多运动员在运动结束后不注意放松,致使局部过度疲劳,以致积劳成损。在乒乓运动中,几乎每一次击球,都离不开转腰这个动作,腰部活动以大肌肉群为主,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大肌肉群的惰性尚未克服,也是造成腰部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防治措施。1、打球前一定要做好腰部的准备活动。一般活动腰部2~5分钟即可。2、损伤较轻:一般指局部软组织或韧带轻微损伤。减少活动或者停止活动;适当做些按摩、拔罐、远红外照射、贴膏药等,一般5~7日可愈。严重损伤:指腰部软组织或韧带撕裂、小关节明显错位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等。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在执业临床医师指导下系统治疗。 三、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常见的损伤原因。据统计,在各类损伤中,膝关节的损伤比率占30%以上,由于在打球过程中,膝关节始终处于半屈曲位,关节周围韧带处于紧张和牵拉状态(如绷紧的橡皮筋)。如果运动前膝关节没有进行适应性(或顺应性)训练,在突然过度牵伸时,就容易造成膝关节内外两侧副韧带的运动损伤。另外,膝关节损伤和运动员的打法有关,拉攻型和削球型打法的,下肢的活动范围大、幅度大且速度快,造成膝关节负担过重,故容易导致损伤。因此,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打法类型,也可以加强膝关节的锻炼以减少损伤发生,如通过站桩、蹲马步来加强股四头肌力量;通过压腿、劈叉来提高股后肌群的柔韧性。防治措施。为了防止损伤,打球时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首先,训练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包括慢跑、关节的旋转及牵拉。其次,打球时不要单面运动,总是一个角度,老打正手或是反手,这是不平衡的运动,容易出现肌肉劳损。此外,通常半小时为一

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处理原则

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处理原则 导语:运动损伤就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得身体损伤。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得因素有很多,包括运动得场地环境、锻炼得负荷强度、个人得技术水平以及运动着装不合理、热身不充分等。那么,常见得运动损伤有哪些?如何预防?遇到运动损伤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一、运动损伤得分类 运动损伤多种多样,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分成许多类别。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与否可分为:开放性损伤(擦伤、刺伤等)与闭合性损伤(肌肉拉伤、扭伤等)。按伤后病程得阶段性可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按受伤得组织结构分类可分为:皮肤损伤、肌肉损伤、肌腱与韧带损伤、关节损伤、滑囊损伤、软骨损伤、骨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与内脏损伤等。按伤性轻重可分为:轻伤(不影响工作与训练)、中等伤(24小时以上不能工作或训练者)与重伤(须住院治疗者)。 二、运动损伤产生得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得原因就是多方面得,既与锻炼者得基础、技能水平有关,也与运动项目得特点、技术难度以及运动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主要原因有: 1、思想麻痹大意就是所有运动损伤因素中最主要得因素。其中包括运动前不检查器械,预防措施不得力,好胜好奇,常在盲目与冒失中受伤。

2、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就是缺乏针对性准备活动,使运动器官,内脏器官机能没有达到运动状态而造成损伤。 3、运动情绪低下,或在畏难,恐惧,犹豫以及过分紧张时发生伤害事故。有时因缺乏运动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致伤。 4、内容组合不科学,方法不合理,纪律松散以及技术上得错误等都可能引起损伤。 5、运动场地狭窄,地面不平坦,器械安置不当或不坚固,锻炼者拥挤在一起或多种项目在一起活动,容易相互冲撞所致。 6、空气污浊,噪音,光线暗淡,气温过高或过低,以及运动服装不合要求等原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造成伤害事故。 三、运动损伤得处理原则 1、早期处理 指伤后24小时或48小时以内,组织出血与局部出现红肿痛热、功能障碍等征象得急性炎症期。处理方法与步骤:第一,冷敷。用冰袋、冰棒或冷水浸湿得毛巾冷敷受伤部位。此外,外敷新伤药可收到迅速止痛、减轻急性炎症得效果。无以上器材或设备时,可购买冰矿泉水冷敷受伤部位或至冷水龙头处冲洗。第二,加压包扎。冷敷后,用适当厚度得棉花或海绵放于伤部,然后用绷带或布条稍加压力进行包扎,包扎得松紧要适度,每8小时应该松开绷带几分钟,再进行包扎。加压包扎24小时后即可拆除。第三,抬高伤肢。经冷敷与加压包扎后得伤肢,可在伤肢得下面垫上物件,抬高受伤得肢体。此外,疼痛较重者与淤血较重者可遵医嘱服药。注意,这一时期,伤部不宜

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恢复

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恢复 摘要:足球运动是损伤发生率较高的运动项目之一,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导致科学的系统训练和正常的比赛难以实现,严重阻碍了其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给足球事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研究发现其受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损伤类型扭伤与软组织损伤最为突出。造成损伤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防范损伤意识差、训练不够等因素, 而且运动损伤发生率大有上升的趋势, 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急救以及预防措施,以期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关键字: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恢复 1 前言 足球运动是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激烈的比赛中常常出现冲刺、急停、变向、转身、跳起、变速,甚至铲球、身体冲撞等激烈运动性身体接触,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同时足球运动的场地开阔、对抗激烈、运动量较大,因而强度大、能量消耗过快,不仅考验着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还考验着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精神高度紧张和身体疲劳的情况下,运动损伤的发生机率随之增加。因此,足球运动是损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之一,通过对高校足球运动损伤情况及运动损伤机制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足球损伤发生的原因,让学生对足球运动损伤进行有效的预防,对足球运动损伤进行及时治疗,有助于减少在运动损伤产生的几率,提高足球运动的健身、娱乐等功能。 2 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原因分析 2.1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与特点 2.1.1不同专项运动,由于运动形式的不同,都有多发病和易损伤部位的规律。这是由于肌肉用力、外力及损伤部位的解剖生理弱点决定的。足球运动员易损伤的部位是腰、膝、踝三关节,膝伤中髌骨劳损所占比例较大,踝伤中外侧韧带占比例较大。 2.1.2 运动损伤中,有很多是一些软组织的小伤小病和慢性劳损。这类损伤由于不动不痛,活动开后也不痛,容易被忽视,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往往留下后患,最终发展为劳损,严重地影响比赛和训练,再进行医治已经晚了。 2.1.3 运动损伤再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运动损伤往往是边训边治,不能在完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