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A3(09年8月29)

湖北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A3(09年8月29)
湖北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A3(09年8月29)

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暨南入口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委托单位:咸宁市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建设指挥部、咸宁市旅游局编制单位: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区域规划研究所

二00九年七月

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暨南入口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领导小组

组长:黄楚平咸宁市委书记

任振鹤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程颖咸宁市委副书记

胡立山咸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胡建华咸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李亚华咸宁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龙良文咸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林永生咸宁市人大副主任

王汉桥咸宁市政府副市长

镇方松咸宁市政府副市长

骆传勇咸宁市政协副主席

成员:王伟勋市政府副秘书长

刘国承市政府副秘书长

陈跃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投公司总经理

张善猛市政府副秘书长

谭海华咸安区委副书记、区长

宋文虎市发改委主任

万春桥市财政局局长

皮凌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李华平市建委主任

马达市交通局局长

周加添市环保局局长

邹济舟市林业局局长

熊登赞市水利局局长

杭莺市旅游局局长

肖彬市规划局局长

侯春市供电公司总经理

王用新咸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余珂市旅游局副局长

苏建志碧桂园项目负责人

孙三红温泉谷项目负责人

俞连达锦江国际酒店负责人

陈自权三江航天项目负责人

张小平通圣太乙项目负责人

王明勇潜山森林公园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骆传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刘国承、杭莺、王用新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暨南入口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编制组

项目技术顾问:

李兆华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王祥荣复旦大学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教授

技术负责人:

张立明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参编人员:

连军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粟丹尼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肖文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刘俊松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汪正祥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韩忠湖北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副教授

陈方明湖北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副教授

王剑湖北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规划师

刘庆余湖北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规划师

镇威湖北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研究生

咸宁市旅游局参编人员:

杭莺市旅游局局长

余柯市旅游局副局长

王承勇副局长

刘国庆副局长

李亚平副调研员

阮长武计财科科长

郑丽年办公室主任

黄朝信促联科科长

镇华丽质管科科长

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暨南入口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1)

一、规划名称 (1)

二、规划背景 (1)

三、规划范围 (1)

四、规划类别 (1)

五、规划期限 (1)

六、指导思想 (1)

七、规划原则 (1)

八、规划依据 (2)

九、规划编制过程 (2)

第二章规划区域概况 (3)

一、区域概况 (3)

二、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 (4)

三、旅游发展现状特征 (4)

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适宜性评估 (5)

一、土地利用现状 (5)

二、土地利用特点 (5)

三、用地适宜性评价 (5)

第四章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7)

一、旅游资源分析 (7)

二、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价 (7)

三、主要资源的适宜性分析 (7)

第五章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8)

一、市场分析 (8)

二、市场定位 (8)

三、市场潜力分析 (9)

第六章目的地主题形象定位与塑造 (10)

一、目的地形象基础分析 (10)

二、旅游形象定位 (11)

三、旅游形象塑造 (11)

第七章总体发展战略 (13)

一、旅游新城发展优势分析 (13)

二、新城旅游发展的机遇及风险 (13)

三、旅游新城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选择 (14)

第八章总体布局及重点项目 (15)

一、旅游新城空间发展的主要策略 (15)

二、空间结构 (15)

三、功能分区与重点建设项目 (15)

第九章空间管制与土地利用控制 (22)

一、空间分区管制 (22)

二、建设区控制 (23)

三、建设强度、建筑风格控制 (24)

第十章旅游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 (27)

一、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27)

二、产品设计 (28)

三、旅游线路设计与活动组织 (32)

第十一章目的地营销 (34)

一、营销战略目标 (34)

二、旅游形象推广 (35)

三、品牌产品营销 (35)

四、旅游节事及公关营销活动策划 (37)

五、营销支持与保障体系 (38)

第十二章道路与交通规划 (40)

一、对外交通 (40)

二、道路竖向设计 (40)

三、道路类别 (40)

四、道路及附属设施布局 (40)

第十三章景观与绿化规划 (43)

一、规划原则 (43)

二、旅游区绿地分类及总体布局 (43)

三、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分区 (44)

四、树种规划 (44)

五、道路沿线绿地景观建设要求 (45)

第十四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46)

一、给排水设施 (46)

二、供电设施 (46)

三、邮电通讯设施 (47)

四、燃气工程规划 (47)

五、供热工程规划 (47)

六、环卫设施 (48)

七、防灾设施 (48)

第十五章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51)

一、旅游配套设施规划 (51)

二、车站、停车场及交通工具规划 (52)

三、旅游解说及标识系统规划 (52)

四、旅游安全防护设施规划 (54)

五、医疗设施规划 (54)

第十六章居民点调控规划 (55)

一、居民点分布现状 (55)

二、居民点调控原则 (55)

三、居民点调控方案 (55)

第十七章资源、环境与景观保护 (57)

一、旅游资源保护 (57)

二、旅游环境保护 (58)

三、景观保护 (61)

第十八章区域管理模式与政策保障 (62)

一、管理体制现状及机构设置 (62)

二、管理模式 (62)

三、政策保障措施 (62)

四、政府联动响应策略 (63)

第十九章旅游投资及效益分析 (65)

一、旅游投资估算 (65)

二、旅游收益分析 (66)

第二十章主入口区详细规划说明 (67)

一、概况 (67)

二、南入口规划原则 (67)

三、南入口功能定位 (67)

四、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 (67)

五、景观规划 (68)

六、旅游设施系统 (69)

七、绿化规划 (70)

八、基础设施规划 (71)

九、道路交通规划 (74)

十、投资估算 (74)

附:主要旅游建设项目表 (76)

总体规划图件目录

01.旅游区卫星影像图

02.旅游区范围图

03-1.旅游区位关系图

03-2.对外交通分析图

04-1.旅游区数字高程模型图

04-2.旅游区坡向分析图

05.旅游区坡度分析图

06.旅游区生态敏感性分析图

07.旅游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08.旅游区居民点现状分析图

09-1.旅游区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图

09-2.旅游区发展方向图

10. 旅游区旅游资源分布与评价图

11.旅游区道路现状图

12.旅游区在建项目分布图

13.温泉资源开采控制图

14.旅游市场分析图

15-1.旅游总体结构图

15-2.旅游空间布局图

16.旅游区总平面图

17.主入口规划图

18.中入口与北入口规划图

19.森林温泉养生区总平面图

20.郊野运动休闲区总平面图

21.王山寨国家森林公园、农业观光长廊规划图22.森林运动休闲项目示意图

23.主题公园、体育运动公园规划图

24.桂乡民俗体验区总平面图

25.乡村大世界、汽车露营地规划图

26.山水生态居住区总平面图

27.旅游开发时序图

28.旅游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29.旅游区道路景观示意图

30.旅游区用地布局规划图

31.旅游区给排水规划图

32-1.供电工程图

32-2.邮电通讯图

33-1.抗震防灾图

33-2.人防工程规划图

34-1.燃气工程规划图

34-2.给热水规划图

35-1.环境保护图

35-2.消防规划图

36.旅游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图

37.旅游区旅游设施效果图

38.旅游区旅游交通设施效果图

39.旅游区旅游指示牌示意图

入口区详细规划图件目录

1.南入口综合服务区区位图

2.南入口综合服务区现状分析图

3.南入口综合服务区景观视线分析图4.南入口综合服务区交通分析图

5.南入口综合服务区景观结构分析图6.南入口综合服务区功能分区图

7.南入口综合服务区标高

8.南入口坡向水文分析图

9-1.南入口总平面方案一

9-2.南入口总平面方案二

9-3.南入口总平面方案三

10-1.南入口区鸟瞰图方案一

10-2.南入口区鸟瞰图方案二

10-3.南入口区鸟瞰图方案三

11-1,2.潜山古寺山门广场布局

12-1,2.温泉博物馆平面图

13-1,2.温泉博物馆效果图

14-1,2.游客中心区平面图

15.商业游憩街区立面风格示意

16.游客中心效果图17.游客中心南立面图18.游客中心一层平面布局图19.游客中心二层平面布局图20.游客中心三层平面布局图21.游客中心屋顶平面布局图22.游客中心剖面图

23.南入口生态湿地效果图24.南入口温泉湖效果图25.南入口给水规划图26.南入口雨水规划图27.南入口邮电通信规划图28.南入口污水规划图29.南入口综合防灾

30.南入口燃气规划图31.南入口环保环卫规划图32.南入口供电工程规划图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名称

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咸宁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暨南入口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背景

为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促进咸宁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咸宁市委、市政府提出整合利用咸宁温泉及相邻区域旅游资源,建设温泉旅游生态新城。

三、规划范围

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行政上包括咸安区马桥镇潜山村,向阳湖镇广东畈村,永安办事处西河村,浮山办事处太乙村、龙潭村、余佐村、沿河村、白鹤村共八个行政村,规划范围占地38.70平方公里。预留15.90平方公里控制用地,作为未来发展用地,见图02。

四、规划类别

《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属于旅游区总体规划,南入口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属于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其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均执行国家标准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五、规划期限

近期:2010—2015

中远期:2016—2020 六、指导思想

1.抢抓“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建设等战略机遇,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区域发展,突出温泉旅游与生态居住二大主题,科学合理地确定新区发展规模,构建区域长远发展的空间框架,确保新区可持续发展。

2.通过科学合理地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充分挖掘和有效保护人文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规划区域成为国内“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3.旅游区与老城互补,构建一个功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组团结构合理、相互协调促进的和谐的现代生态旅游新区。

七、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

严格保护奠定旅游区大地景观格局的山体、水体、森林及乡村田园景观等。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自然资源,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议均实行生态处理,推广使用生态材料和生态能源。

2.公众利益优先

严格保护影响城市生态质量和环境品质的公共景观资源和自然要素,科学合理地预留城市规模扩张所需要的公共设施用地和公共休闲空间。

3.以人为本

将游客的需要和本地居民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的游憩需要,建设一个为人服务而不是为车服务的生态旅游新区。

4.新老结合

旅游区的功能是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的提升和补充,与中心城区的功能实现完美结合。围绕淦河景观带的打造,严格控制旅游新城与中心城区的结合地带的土地利用,引导城市高品位文化设施、体育设施、艺术设施及娱乐设施向淦河沿线集中,并与温泉度假设施相邻,兼顾游客与城市居民的需要。

八、规划依据

(一)国际相关规章

《关于保护景观和遗产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1962)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72)

《世界自然宪章》(1982)

《发展权利宣言》(1986)

《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1990)

《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1995)

《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1995)

(二)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

(三)国家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国家标准(GB/T18972-2002)《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8973-200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四)区域规划依据

《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咸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

《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咸宁市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

《咸宁市环境“十一五”规划》

九、规划编制过程

2008年7月,咸宁市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建设指挥部和咸宁市旅游局正式委托湖北大学主持《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暨南入口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咸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组建了规划领导小组,湖北大学组建了规划编制组。

2008年7月——9月,编制组全体成员多次前往咸宁进行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状况及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基础调查,对周边地区的主要旅游资源也进行了调查,并多次到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文化局、交通局、咸安区政府等相关部门调研,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2008年10月8日,编制组全体成员结合考察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同期形成了规划编制大纲,完成旅游资源分析及评价、旅游市场研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查等专题研究报告;并首次在咸宁市征求相关部门、咸安区、相关乡镇及在建项目的业主单位等的意见和讨论大纲。

2008年10月——11月5日,规划编制组前往咸宁进行详细调查和相关调研,对主要资源点和在建项目区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并与相关部门、开发商及相关社区进行了发展纲要的交流,同时将考察情况及对咸宁温泉旅游新城规划的总体思想与规划中的有关问题与咸宁温泉旅游新城建设指挥部、咸宁市旅游局及市政府分管领导等作了深入交流;期间,胡立山常务副市长亲帅咸宁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项目业主到湖北大学听取规划进展汇报,并讨论规划方案。

2008年11月6日,完成规划纲要稿,咸宁市政府在咸宁市旅游局召开了《咸宁市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纲要》论证会。规划编制组从规划范围界定、规划的原则和理念、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土地适宜性评估、资源和市场分析结论、总体发展战略、空间发展策略与功能分区、空间管制与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与交通规划等8个涉及到整个旅游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旅游形象及产品策划及空间控制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汇报并讨论。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任振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立山,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亚华、咸宁市政协副主席骆传勇等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咸安区主要领导、开发商代表等应邀出席。

2008年1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将规划征求意见稿印制了60份,征求市委、市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咸安区和项目业主等的意见;

2009年1月3月,编制组根据各方面意见,对规划文本和图件做了深入细致的修改,形成规划汇报稿;

2009年4月7日,咸宁市委书记黄楚平在市政府会议中心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听取规划成果汇报,市委常委全体成员及四大家主要领导、主要部门负责人等出席会议。会议在对规划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评价的同时,又提出了若干完善建议。

2009年4月8日——5月30日,规划编制组对规划文本及图件进行了再次修改完善,形成《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暨南入口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稿)》。

2009年6月13日,湖北省旅游局和湖北省发改委联合主持《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专家组由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日本国际观光学会、西南财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湖北大地风景规划研究院、湖北省建设厅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在听取了规划编制组的成果汇报后,经过认真评议,认为规划成果达到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的有关要求,同意通过评审,并针对规划文本提出了完善意见和建议。

2009年6月14日——7月31日,编制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并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发言对规划文本和图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本规划报批稿。

第二章规划区域概况

一、区域概况

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地处咸宁市西南郊,中心城区淦河以南,包括双龙山、孝子山、潜山、王山寨以及绕潜山的五个旅游项目(碧桂园、温泉谷、三江航天温泉、通圣太乙、锦江国际酒店)。涉及咸安区马桥镇潜山村、向阳湖镇广东畈村,永安办事处西河村,浮山办事处太乙村、龙潭村、余佐村、沿河村、白鹤村共八个行政村。

(一)自然地理概况

规划区内主要为低山丘陵地形,褶皱断裂发育,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类型属于大幕山――雨山低山丘陵区。受幕埠山余脉影响,区内峰峦连绵起伏,重岩叠嶂,蜿蜒伸展,形成各种各样的江南丘陵地貌景观,海拔一般为100-300米,最大相对高差约200米。

规划区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具有春湿、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冬季盛行偏北风,偏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4℃。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754.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45-258天。自然资源较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镁、锑、独居石、钽、地热等。生物资源包括穿山甲、野猪、赤狐、野兔、野鸡、白鹭等野生动物资源和猪、牛、鸡、鸭、鹅等家养畜禽,农作物资源主要有稻谷、棉花、油茶、花生、豆类、蔬菜等,桂、竹等土特产品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山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为35.18%,代表树种有马尾松、杉木、香樟、楠竹、毛竹等。

(二)社会经济概况

规划区内有咸安区马桥镇潜山村,向阳湖镇广东畈村,永安办事处西河村,浮山办事处余佐村、太乙村、龙潭村、沿河村、白鹤村共8个行政村及其所属的125个自然村,各村均以经营种植业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蔬菜、

水稻、速生丰产林、生猪、家禽等种养殖业规模不断壮大。区内道路、通信、邮电等基础设施正在完善,人民的生活质量逐年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规划区区位优越,京广铁路、106、107国道南北贯通,长江黄金水道依境东流。境内京珠高速和即将建设的大广、杭瑞、咸洪等六条高速公路纵横贯通,随着快速通道天泉大道的全线贯通,武汉至咸宁仅需半小时汽车车程。武广高速铁路开通后,咸宁至武汉仅需15分钟,至长沙仅1个小时,至广州仅3个多小时。咸宁距北京、上海、广州的空中里程均在1000公里左右,交通网络已初具雏形,为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2.1 规划区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二、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

区内旅游资源丰富,部分景点已进行了初步开发,主要集中在淦河月亮湾段温泉、太乙洞、潜山三处。区内有地热水开采点20处,日抽水总量4500m3左右,主要用于洗浴、养殖、医疗保健、体育和居民生活等。汉商咸宁温泉山庄、长印温泉酒店、泉山宾馆、石化疗养院等单位利用地热资源开设沐浴、休闲、疗养、娱乐等服务,其产品结构单一,地热水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三江、碧桂园、温泉谷、通圣太乙四大温泉度假区项目在建。潜山森林公园已建设有桂竹园、百竹苑、桂竹亭、梅竹亭、松竹亭等人文景观以及百尺竿头、胸有成竹、孟宗求笋、湘妃望夫等雕塑景点;部分景区修建了商亭和厕所,铺设了部分供水管网和电网;在山顶建设有潜山电视发射塔以及桂竹坊餐厅。太乙洞修建了简易的灯光设施和游步道,配有景点解说员。潜山森林公园和太乙洞已被评定为国家AA级景区。

(二)旅游市场开发

市场专题研究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咸宁市旅游接待人次、门票收入、人均消费与旅游收入呈逐年上升态势,说明咸宁市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咸安区旅游客源市场也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近几年年旅游接待人次均在100万左右,能为温泉旅游新城提供稳定的客源基础。

(三)旅游配套设施

淦河月亮湾段已建有少量功能较单一的温泉度假酒店。农民自发开设的农家餐馆,多集中于潜山森林公园和太乙洞周边。区内各宾馆住宿规模约430张床位。太乙洞设有景点解说员。可见在旅游接待、旅游服务、旅游组织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尚不具备有组织接待旅游者的能力。

(四)旅游管理机构

咸宁市及咸安区政府对区内旅游开发十分重视,为加快新城建设和发展,市委、市政府已组建“咸宁温泉旅游生态新城建设指挥部”,代表市政府对规划区内主要旅游资源点进行直接管理,并派专员驻地监督管理。

三、旅游发展现状特征

区内旅游资源处于初级开发状态,游客多为自发行为,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和黄金周,平时客流量较小。以自然休闲、初级观光和疗养度假为主。

旅游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体系亟待建立。部分地段道路等级较低,缺乏完善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和设施。淦河沿线建设凌乱,旅游住宿设施档次不高,接待能力明显不足。配套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旅游规划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促进旅游地的发展和旅游业健康发展而确定的旅游发展目标、配置旅游要素、选择并制定合适的未来行动计划的过程。一般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规划,其中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主要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经营和管理旅游区,使其能够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 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教材通过对旅游要素和资源条件的大量分析、评价、讲解基础上,强调旅游业的重要作用,并进而提出旅游规划的内容,提供了大量的景区案例分析,而未对旅游景区规划的设计提出比较具体的、明晰的原则,但同时,新课程标准中又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的要求,反映了新课程强化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分析信息、整理信息,从而明确景区规划的原则,对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等;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旅游与景区建设都地理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并提出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考察了学生的 综合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通过对教材内容和新课程标准的分析,在地理学习中应该引导学生明 确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强调保护先行的开发原则。旅游资源是大自然和人类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但同时这些资源又都具有脆弱性,易遭到破坏,破坏后无法恢复的不可逆性。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各种资源的保护措施,保证在不影响其长存性的基础进行合理的开发,如果发现旅游资源的开发会遭到破坏应坚决的停止开发。199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在参观九寨沟之后,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景区最严重的挑战,游人增加就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 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 第二:景区规划设计要突出景观的特色和个性的原则。旅游景区品位的高低、品牌的影响大小直接决定于旅游资源(景观)的非凡价值,而价值的高低就是景观是否有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并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景观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根本所在。例如曾经席卷全国的“西游幻宫”,因其可创造性和雷同而昙花一现,而深圳的“世界公园”和“锦绣中华”,无锡的“三国城”等由其与众不同而长久的独领风骚。所以,景区规划中应大力强化、提高景观中有特色、有个性的景点,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或者所有景点都是重点,要的是绿叶衬托红花。 第三:景区规划设计要体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和谐生美应该是景区规划设计的核心,景区中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各不相同,单一的组合会使景观景点显得单调、无生气,产生审美疲劳。在景观设计中应做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在自然景观为主的景点中

乡村旅游平时作业一(电大)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实务平时作业1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文本编制一般分哪几个结构()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背景篇 b. 现状篇 c. 规划篇 d. 构思篇 e. 保障篇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村旅游发展规划整个规划内容以背景篇和现状篇为基础,以构思 篇和规划篇为主体,以保障篇为补充,脉络清晰,层次合理。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背景篇, 现状篇, 规划篇, 构思篇, 保障篇题目2 标记题目 题干 乡村旅游与社区乡村经济联动发展的最终目标均是为了( ) 选择一项: a. 丰获农业资源 b. 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c. 社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d. 产生效益,扩大影响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乡村旅游与社区乡村经济联动发展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社区政 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效益的全面提升,不是单纯的旅游或经济 的发展。 正确答案是:产生效益,扩大影响 题目3 标记题目 题干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b. 有利于实现均衡发展 c. 有利于促进农村就业 d.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解析: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淡季时可以农业生产为主, 旺季时转为以旅游接待服务为主,从而克服了传统旅游业的季节差异问 题。发展乡村旅游,可充分发挥农业本身的观光旅游等功能,促进农业

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目 标。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有利于实现均衡发展, 有利于促进农村就业,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题目4 标记题目 题干 差距分析评价模型中的差距五是指() 选择一项: a. 游客对乡村旅游服务的期望与管理者对游客期望认知之间的差异 b. 管理者对游客期望认知和服务质量规范标准之间的差异 c. 服务质量规范标准和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之间产生的差距 d. 旅游者的服务期望与服务感受之间的差距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游客实际感知的服务质量与游客服务期望之间的差距就是差距五, 它反映了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的高低,当游客对乡村旅游服务的期望与管 理者对游客期望认知之间的差异到差距四累加的差距越大,差距五也就 会越大,游客的满意度也就越低。 正确答案是:旅游者的服务期望与服务感受之间的差距 题目5

旅游线路设计作业

台湾8天7夜自由行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以后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线路特色:台湾自由行。赏最美台湾胜景,品地道台湾美食。 出游时间:5月 行程安排: 第一天: 早上8:55,北京乘坐早班豪华客机HU7987航班,飞往台湾--桃园国际机场,办理出境手续。12:05到达桃园机场。13:30前往【故宫博物院】,院内收藏有超过六十五万件历史文物,与美、英、法(罗浮宫)公认并列为世界四大博物馆。然后搭乘捷运到【淡水】,食用淡水名产:鱼丸、阿给、虾卷、阿婆铁蛋。欣赏淡水老街、日落,搭船到渔人码头看夜景。 住宿:淡水 交通:豪华客机HU7987航班,豪华大巴,捷运

门票:NT$160 第二天: 8:00出发,搭乘捷运去【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台北101】。参观中正纪念堂和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的国父纪念馆。稍后前往台北101商圈,在此处可自由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名牌产品。如时间允许还可到附近的土特产店购买台湾伴手礼,到免税店享受购物的乐趣。傍晚乘车前往【台中】。逛台中逢甲夜市,号称台湾最大的夜市,特色小吃号称全台第一,多元丰富。台湾第一家金桔柠檬﹝四合一﹞、章鱼小丸子﹝日船﹞、起司洋芋、可丽饼、冰镇糖葫芦等,都是在此发源。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最地道的台湾风情。 住宿:台中逢甲夜市附近 交通:捷运,豪华大巴 门票:免费 第三天: 6:30,前往台湾南投的【日月潭】。日月潭为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的唯一的天然湖泊。四周群山环抱,重峦迭嶂,潭水碧波晶莹,湖面辽阔,群峰倒映湖中,优美如画。每当夕阳西下,新月东升之际,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优雅宁静,富有诗情画意。8:40到达日月潭后,以日潭收费站为起点,顺时针方向游览:依次是【文武庙】、【孔雀园】、【日月村(德化社)】、【玄奘寺】、【慈恩塔】、【玄光寺】。 娱乐:在日月潭玩有三种方式a)坐船在湖里玩,船会前往各主要景点;b)租计程车;月潭共有7辆计程车,司机以中老年居多;c)徒步。 住宿:日月潭附近酒店 交通:捷运 门票:免费 第四天: 7:00从【日月潭】前往【阿里山】,先乘车到台中,再乘车去嘉义,从嘉义乘登山火车约4小时可达阿里山风景区。阿里山为东南亚最高峰玉山的支脉,阿里山以五奇着称,即登山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上山途中经历和观赏热、暖、温、寒四带风景,漫步森林享受森林浴,游览【阿里山神木】、【三代木】,【姐妹潭】,途中可以品尝由茶园为贵宾们精心准备的高山茶,茶叶的洄甘之美可让贵宾体会高山茶叶的与众不同。阿里山神木、樱花都是不能错过的美景。 住宿:阿里山附近。 交通:阿里山森林火车 嘉义-阿里山线:非假日9:00、13:30,假日加开8:00 阿里山-嘉义北门站:非假日13:18、13:40,假日加开12:35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课件(doc 72页)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行唐县牛王寨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该景区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范围 本次牛王寨景区的规划范围为:东至寺庄村,西连牛下口、程家庄村,北至王下口村,南与邢家庄村相连。总规划面积为6.20平方公里。 三、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二)部门规章、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报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第12号令发

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F D5-200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机动车辆允许噪音标准GB1495-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UDC613.3GB 5749-85》 ?《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91》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三)相关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河北省旅游条例》(2004)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 ?《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 ?《行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 ?《行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 ?《行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行唐县志》 ?行唐县旅游与文史资料 ?牛王寨旅游开发相关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 四、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为本,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依托本规划区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独特性为卖点,“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本规划区旅游

旅游规划文本

《旅游规划与开发》结课作业 旅游规划与开发文本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3) 一、规划的范围、期限 (3) 二、规划依据 (3) 三、规划原则 (4) 第二章综合背景分析 (4) 一、地理位置 (4) 二、行政所属 (4) 三、自然状况 (5) 四、交通 (5) 五、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5) 六、旅游的发展现状 (5)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 (5) 一、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6)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7)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定位 (8) 一、旅游资源的现状与问题 (8) 二、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8) 第五章目标与战略 (8) 一、规划区的历史文脉 (8) 二、规划整体目标 (8) 三、规划分阶段目标 (9) 四、规划区的性质及个性特点 (9) 五、规划区旅游形象及现状分析 (9) 六、规划区形象定位 (9) 七、规划区形象设计 (10) 第六章产品设计、游线设计 (11) 一、旅游产品的类别 (11) 二、重点旅游产品设计 (11) 三、旅游线路设计 (11)

第七章功能分区与布局 (12) 一、旅游空间发展动力机制 (12) 二、旅游空间布局 (12) 第八章市场营销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总体目标 (13) 三、营销策略 (14) 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5) 一、旅行社 (15) 二、酒店设施规划 (15) 三、餐饮设施规划 (16) 四、购物品规划 (17) 五、娱乐规划 (20) 第十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和保障体系规划 (21) 一、旅游交通保障 (21) 二、管理体制保障 (23) 三、政策法规保障 (24) 四、人力资源保障 (25) 五、环境保护与绿化 (26) 第十一章融资效益分析 (26) 一、投融资体系 (26) 二、经济效益分析 (26)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的范围、期限 1、规划范围: 2、期限:2013—2020年 二、规划的依据 (一)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旅游规划作业案例—以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旅游规划案例分析 —以家乡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简介:云髻山属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丰县城西北8公里处。从105国道可达。距广州市区150公里,距深圳市区198公里,距韶关市区165公里。是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云髻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7平方公里。区内超过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座,其中主峰海拔1438米,是珠三角地区的第一高峰,也是新丰江的发源地。因山峰像古代老人盘在头上的发髻及多藏于云雾中而得名。 云髻山物种繁多,植物群落多种多样, 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杉针叶林、竹林、山顶灌木林、稀树灌丛及灌木草坡等。这里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三尖杉、桫椤、格木、青钩栲等,二类保护树种有鹅掌揪、水松、杜仲、黄连、山玉桂、中华猕猴桃及枫柯群落、小果马蹄柯、细叶椽椎等。野生动物有云豹、金猫、蟒蛇、小爪水獭、黄腹角雉、娃娃鱼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和苏门玲、水鹿、毛冠鹿、大小灵猫、穿山甲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以及野猪、黄猄、果狸、竹鸡、画眉等。云髻山旅游区面积9平方公里,分为山麓度假区、山地观光区、温泉疗养区、仙湖旅游区和鸳鸯湖休闲区五个功能分区。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山、石、水、林、岩、泉组合巧妙,景点众多。石景有雄狮回眸、憨象施礼、金龟朝圣、天狗护邑、子母象、五指石、睡美人等;水景有蕉风雨韵、竹影清波、新丰江之源、流云飞瀑、剑龙瀑、青龙瀑、仙湖、鸳鸯湖、温泉等;岩洞有龙岩、扬州巷、仙公岩等。云髻山温泉属医疗保健型温泉,含氟、硅、钾、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治疗各种皮肤病、关节炎及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而且,这里四季景色各具特色:春赏山花,夏弄清风,秋观枫叶,冬踏冰雪,“风、花、雪、叶”尽在一山中。此外,新丰江之源瀑布落差128米,与瀑布岩石旁刻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新丰江之源”五个大字交辉相映,蔚为壮观。 2004年开始,云髻山风景区开始进入全面开发的阶段。政府引进香港和东莞的投资企业,建立云山度假区,周边兴建了许多小别墅,酒店,对温泉进行了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标准版)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 (标准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标准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项目负责人: .9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期限 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区域概况 二、风景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三、风景旅游资源特点 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五 、总体评价 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项目策划 一、景区性质 二、主题形象设计 三、旅游项目总体构思 四、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 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 一、功能分区 二、规划结构 三、分区规划要点 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服务设施规划 一、旅游区容量计算 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旅游资源与生态保护规划 一、环境影响评估 二、保护措施 第七章配套规划 一、旅游交通规划 二、建筑风貌规划 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 一、市场机会分析 二、客源市场定位 三、市场开发策略 第九章规划实施建议 一、分期建设计划 二、旅游人才及教育计划 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 附件一:规划图纸

16春季福师旅游规划与开发在线作业一

福师《旅游规划与开发》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如果规划区缺少明显的中心吸引物,则可将建筑风格明显的旅馆布局在中心位置,使之成为核心,即()。 . 核式环布局模式 . 草原布局模式 . 环旅馆布局模式 . 山岳布局模式 正确答案: 2. 旅游规划的重点是()。 . 项目设计 . 旅游相关行业的布署与安排 . 产业要素规划 . 形象设计 正确答案: 3. 我国国家级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始于()年,其后每隔5年相应制定各阶段的发展计划。. 1979 . 1985 . 1978 . 1978 正确答案: 4. 下列关于同心圆空间布局模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分为核心区、开放区、缓冲区 . 核心区用于原真性保护,但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必要需求,可以进行部分服务设施建设 . 多适合于自然与文化遗产区的旅游开发 . 该布局也适合于高级别生态旅游区的布局 正确答案: 5. 在实践中对旅游景区进行定位,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旅游资源的特色 . 市场的需求 . 区位条件 . 潜在游客类型 正确答案: 6. 下列不属于旅游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 . 美学 . 效益 . 市场 . 保护 正确答案: 7. 不属于SWOT分析主要分析的是()。 . 偶然因素 . 不足因素 . 威胁因素

. 机会因素 正确答案: 8. 区域旅游规划,是指在全国、省、市、县等不同行政区域范围内编制旅游事业发展的( ) . 局部规划 . 控制性详细规划 . 总体规划 . 初级规划 正确答案: 9. 根据三分法,旅游旅游地可以划分为保护区、游憩区和缓冲区,其中的保护区通常应该()。 . 进行游憩 . 进行旅游 . 严格控制各种人类活动,包括科学研究 . 进行小规模的服务设施建设 正确答案: 10. 在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系统中,工作量最为集中,人员投入和规划费用投入较大的是()。 . 规划背景与基础条件分析 . 旅游规划区资源普查与评价 . 客源市场分析 . 投资效益分析 正确答案: 福师《旅游规划与开发》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 旅游总体规划中的功能分区与项目规划的内容有()。 . 功能分区方案 . 功能区概述 . 旅游项目设计 . 市场开拓与促销 正确答案: 2. 我国旅游业远程市场有()。 . 欧洲 . 北美洲 . 大洋洲 . 东南亚 正确答案: 3. 以下情形难以得到上级决策部门的准许而进行立项的是()。 . 课题性较强 . 重复性研究 . 规划内容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 预算过高 正确答案: 4. 旅游营销系统规划包括()。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二、规划原则三、规划依据四、规划期限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及评价一、区域概况二、风景旅游资源类型分析三、风景旅游资源特点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五、总体评价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项目策划一、景区性质二、主题形象设计三、旅游项目总体构思四、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一、功能分区二、规划结构三、分区规划要点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服务设施规划一、旅游区容量计算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第六章旅游资源与生态保护规划一、环境影响评估二、保护措施第七章配套规划一、旅游交通规划二、建筑风貌规划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一、市场机会分析二、客源市场定位三、市场开发策略第九章规划实施建议一、分期建设计划二、旅游人才及教育计划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附件一:规划图纸.区位交通图范文写作.综合现状图.规划总图.功能分区图.旅游交通与服务设施规划图.保护区规划图附件二:旅游度假区管理政策资料汇编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西部,处东经°-°,北纬°-°,规划主入口距宁国市区约公里。

根据区域的自然地貌、风景旅游资源分布及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和管理上的便利性,规划将本旅游区边界确定为:东起竹峰镇杨村,沿镇界过太子尖、金斗山、人山尖至甲路镇边界枫树岭,再沿宜黄公路东侧山脊连线至胡乐镇鸿门,折向西沿鸿旌线(省道)南侧山脊连线过古堂山至滑渡,然后沿宁国市界向北过罗汉肚、一尖峰、父子岭至龙潭寺,再沿青龙镇边界过柿树岭至石头岭、凤形山、西坑坞,接竹峰镇边界回杨村。 规划范围包括青龙、竹峰、百度范文排行板桥三镇乡全境及城关、甲路、胡乐镇部份区域。 规划区面积约为平方公里。 二、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当今资源开发的主流及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可持续、社会文化可持续和经济发展可持续。 旅游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和区域经济共同实现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发展,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协调好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市场导向原则以客源市场需求来确定景区旅游开发方向,迎合现代旅游者崇尚自我、回归自然的趋势,注重旅游产品功能定位与市场预测,并具有一定的超前量,使旅游产品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个性化原则在旅游项目规划上强调个性特色,追求惟我独有,

旅游景区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 什么是旅游景区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是指为了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项资源、有效经营和科学管理旅游景区,充分发挥景区资源价值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根据规划的内容及深度不同,景区旅游规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旅游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景区修建性规划。在这三个规划层次之外,旅游景区还可以根据各景区特点编制景区旅游策划或概念性规划、旅游项目策划,或针对具体建设项目编制开发规划。不同层次的规划,在编制内容、深度和方法方面有所不同。 旅游景区规划的内容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我国景区开发需要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现就三类规划内容和要求分别加以论述。 一、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任何一个景区开发建设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编制以景区所在地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对景区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帮助景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多重效益。 (一)规划时限 景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景区的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景区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也应做出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二)任务和作用 总体规划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景区。其基本任务是综合研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地性质、环境容量及接待规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区内各项建设用地和交通组织;合理配置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附属设施和管理设施;提出开发实施战略,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旅游的合理发展。编制旅游总体规划对更好地推动和实现旅游的开发计划和发展目标,确保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实现最佳利用价值,确保设计的旅游产品与实际旅游市场需求的统一性,确保旅游地与所在区域间有关的各项事业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资料收集的内容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四大原则及内容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四大原则及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利用闲暇时光去旅游放松自己。旅游业也在慢慢的发展壮大,关于旅游景区规划大家了解吗?其实旅游景区规划是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景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旅游景区规划的核心是致力于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为旅游者创造某种特殊的体验。资源与市场优化配置的目标是为游客塑造美好的体验,为开发商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社区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自然环境。 一、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突出景观特点:独特性--吸引游客最关键的要素,如黄山奇特、泰山雄伟、华山险要。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景区内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必然建设人文建筑,便要求从色调、风格等方面力求与景区风格一致,使建筑能融入风景之中,从而使游客感到风景和谐统一的境界,如白鹿洞书院。 3.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中,生态是基础。旅游业的开发也要做到维护生态平衡,由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西湖经过开发,生态环境更加优越。 4.最佳综合效益:一点多用,原因是旅游区不宜建设过多的建筑,因此有一些必须建的也可以做多种用途,如灯塔与观光台。 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景区形象:景区的特色决定着对游客的吸引力,是景区形象的决定性因素;而景区形象就是对景区特色的直接反映。通常景区主题口号要加以概括,口号易于宣传,易于被人们接受,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桂林山水甲天下。 2、为了追求景区内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加漫科技产业,农游利用的最优化,并保证旅游景区的可可通过功能分区的方式来规划景区,因功能分区图。如此项目地块以山地丘陵为主,从入口方向往园区呈上坡走向,园区内有三块高地,以这三块高地为核心,俯瞰人工湖的水景,营造出一种山水结合,风格独特的主

某旅游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过程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 编制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完成时间:2003年9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 第三章旅游规划 第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第五章保护培育规划 第六章典型景观规划 第七章游览设施规划 第八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第九章植被规划 第十章基础工程规划 第十一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第十二章分期发展规划 第十三章实施措施 第二部分说明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特点、组成 二、西山景区在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地位 三、以往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回顾 四、本次规划编制背景 五、本次规划总体思路 第二章景区基本概况 一、自然及资源条件 二、历史沿革 三、社会经济 第三章景观资源概况与评价 一、景观资源概况 二、景观资源评价 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与性质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参考 三、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四、规划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

五、规划期限 六、性质 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 一、总体布局 二、景点规划 第六章旅游规划 一、景区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 二、景区旅游发展现状 三、旅游市场开拓 四、游览路线组织 五、旅游环境容量 第七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一、土地资源分析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三、土地利用原则 四、土地利用分配 五、景区用地平衡表 第八章专项规划 一、保护培育规划 二、典型景观规划 三、游览设施规划 四、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五、植被规划 六、基础工程规划 七、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八、分期发展规划 第九章实施措施 第三部分图件 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区域位置图 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源评价与现状分析图 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规划设计总图 4、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观功能分析图 5、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 6、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交通组织规划图 7、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保护培育规划图 8、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游览设施规划图 9、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 10、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植被规划图 1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 1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供电电信工程规划图 1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分期发展规划图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旅游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环境运动的大环境中,并在七八十年代初具雏形。20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罗斯.拉斯卡瑞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归因于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对大众旅游的不满,人们回归自然需求的日益增加。生态旅游的发展改变了国际旅游客源的构成和流向,使原有涌向工商业发达城市为主的客流变为由发达城市流向大自然。简言之,生态旅游就是以大自然为场所,把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特色旅游。 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准确点说就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的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参加生态旅游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色的同时,学会静观默察、敬天惜物,认真听取周围的天籁之声,并通过摄影、写生、观鸟、自然探究等活动,充分感悟自然。 综合的来说,可以对生态旅游做一个定义:(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产品较普通的旅游产品而言,更追求那种回归大自然的自然情调、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追求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体验“人地合一”的快感。这种高品位的旅游活动适应了具有较高生态意识水平,并且具备较高层次教育背景和文化涵养的生态旅游者的参与。与此同时,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充当传播生态意识和思想的使者,通过一次丰富的旅游经历,可以使他们自发地呼吁和影响周围的人群,来共同珍惜我们的生活环境,共同来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要申明一点,这里

旅游总体规划

旅游总体规划 (overall tour plan 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综合分析旅游 区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提出旅游区发展战略;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划 定旅游区和风景区的范围及外围保护地带; 划分景区和其他功能区;制定保护和 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措施;确定旅游区的接待容量和游览活动的组织管理措 施;对风景区的总体布局、绿化、交通、水电、旅游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安排、全 面规划;进行总体投资预算和效益分析; 进行环境经济及社会影响评价分析。 它 也常包括某些专题规划(或称部门规划)的内容,如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 客源市场调查、分析和规划;旅游线路设计和规划;旅游商品设计规划;旅游环 境保护;旅游管理和人才培训计划等。旅游总体规划是与旅游部门规划对应而言, 它具有全局战略性,对景区内各景点及具体建筑项目不作详细规划。 旅游总体规划的四大特点 1. 可操作性 旅游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特点,主要是指其实用性强。在这一点上,它与旅 游发展 规划有着明显的不同。旅游发展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原 贝U 性很强,但 战术性很差,而旅游总体规划则战术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可以切实指 导旅游区的建设、布局和发展。旅游总体规划是旅游区建设与发展的蓝图,是在 密切联系实际、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各种问题的研究都比较深入、 具体。因此,其实用性强是自然而然的。 2. 系统性 旅游总体规划的系统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规划内容上,即通过旅游总体规 划,抓 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按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用大旅游观 念看待旅游业产业体系,将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和当地居民的休闲游憩活动视为 完整的市场系统,构筑区域旅游产业板块,将众多旅游相关产业纳入政府 “大旅 游管理”体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发展目标, 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 供决策支持和政策保障。所谓总体规划,就其名称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规划内 容的系统性,否则就名不副实。 3. 具体性 旅游总体规划不仅要求其内容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而且要求其详细、具体, 即旅游总体规划对旅游产品体系、旅游支撑体系和旅游保障体系中的任何一个问 题都要事无巨细地认真对待,要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发展目 标、战略部署、 空间布局和功能组合等进行具体 的分析和研究, 实。总体规划不是大而空的规 划,而是大而实、 4. 层次多样 旅游总体规划的期限可分为:近期规划为 期规划在10年以上,并对20年以后的旅游发展做出 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的内容看,是“近详远略”, 如近期规划既要充分考虑旅游区内知名景点的开发 及其道路交通的修建,还要考虑基本生活需求设施、基本娱乐、商业、服务设施 和基础公用设施的建设,包括主要的饭店、宾馆、水电、通讯、出入交通网和商 店等,以满足旅游者基本的食、宿、游、购、娱的)又称旅游综合规划,是在旅游资源 对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要逐项落 全而实的规划。 3—5年,中期规划6—10年,远 从规划

生态乡村旅游景区创意规划设计

生态乡村旅游景区创意规划设计 ——山合水易“龙岩洋畲原乡生态旅游度假区 修建性详细规划” 乡村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乡村旅游景区里面应该配置什么,怎样规划设计才能吸引游客的目光,这是每个投资者在进行项目投资时都在思考的问题。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对龙岩洋畲原乡生态旅游度假区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创意的生态乡村旅游景区创意规划设计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功。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对该项目的各个区域,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 (一)入口服务区 1、生态停车场 与项目周边环境相配合,形成具有达成与片区环境相融合的环境,形成为片区服务 2、游客服务中心 关于游客服务中心的一点说明:本项目中的游客服务中心由一组建筑组成,这组建筑包含“农庄酒店”的大堂、酒店普通客房、并兼具服务中心的功能。因此,这是一组复合型、多功能的建筑群。 3、原乡商街

一方面满足整个区域游客的旅游商品购物需求,另一方面成为山庄休闲度假区的配套。主要提供具有洋畲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以及游客必须的生活用品的购买。 (二)农庄休闲度假区 1、五彩生态谷 以植物种植和生态环境的营造为主,形成良好的生态与农业观光的氛围。根据每个片区的不同发展特点,形成五片区域。让“五彩生态谷”真正融合当地的种植和生态特色,使整个农庄休闲度假区达到“四季常绿常花、沿途水流不断、风光移步换景”。五彩生态谷包括:山泉谷、山药谷、山花谷、山茶谷、山竹谷。 2、院落式农庄酒店 莅临入口服务区的位置,设立院落式农庄酒店。以农庄风格为特色,通过增加设计空间,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形成普通客房+独立院落式客房两种客房样式。其中酒店的主体作为整个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使用,营造复合型的功能。其它的独立客房散落在酒店主体的周围。 3、山地农庄 以林地和山地为主要背景的接待群。利用区块中的山体优势,形成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山地农庄接待区。是该区域相对私密和高端类型的产品。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2021版)

( 工作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JH-XK-0886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Overall planning of ecotourism area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2021版)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项目负责人: .9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期限 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区域概况 二、风景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三、风景旅游资源特点 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五、总体评价 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项目策划

一、景区性质 二、主题形象设计 三、旅游项目总体构思 四、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 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 一、功能分区 二、规划结构 三、分区规划要点 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服务设施规划 一、旅游区容量计算 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旅游资源与生态保护规划 一、环境影响评估 二、保护措施 第七章配套规划 一、旅游交通规划 二、建筑风貌规划 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 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 一、市场机会分析 二、客源市场定位 三、市场开发策略

第九章规划实施建议 一、分期建设计划 二、旅游人才及教育计划 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 附件一:规划图纸 1.区位交通图 2.综合现状图 3.规划总图 4.功能分区图 5.旅游交通与服务设施规划图 6.保护区规划图 附件二:旅游度假区管理政策参考资料汇编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西部,处东经118°36-119°00,北纬30°20-30°40,规划主入口距宁国市区约20公里。 根据区域的自然地貌、风景旅游资源分布及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和管理上的便利性,规划将本旅游区边界确定为:东起竹峰镇杨村,沿镇界过太子尖、金斗山、人山尖至甲路镇边界枫树岭,再沿宜黄公路东侧山脊连线至胡乐镇鸿门,折向西沿鸿旌线(809省道)南侧山脊连线过古堂山至滑渡,然后沿宁国市界向北过罗汉肚、一尖峰、父子岭至龙潭寺,再沿青龙镇边界过柿树岭至石头岭、凤形山、西坑坞,接竹峰镇边界回杨村。规划范围包括青龙、竹峰、板桥三镇乡全境及城关、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旅游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环境运动的大环境中,并在七八十年代初具雏形。20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罗斯.拉斯卡瑞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归因于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对大众旅游的不满,人们回归自然需求的日益增加。生态旅游的发展改变了国际旅游客源的构成和流向,使原有涌向工商业发达城市为主的客流变为由发达城市流向大自然。简言之,生态旅游就是以大自然为场所,把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特色旅游。 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准确点说就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的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参加生态旅游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色的同时,学会静观默察、敬天惜物,认真听取周围的天籁之声,并通过摄影、写生、观鸟、自然探究等活动,充分感悟自然。 综合的来说,可以对生态旅游做一个定义:(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产品较普通的旅游产品而言,更追求那种回归大自然的自然情调、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追求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体验“人地合一”的快感。这种高品位的旅游活动适应了具有较高生态意识水平,并且具备较高层次教育背景和文化涵养的生态旅游者的参与。与此同时,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充当传播生态意识和思想的使者,通过一次丰富的旅游经历,可以使他们自发地呼吁和影响周围的人群,来共同珍惜我们的生活环境,共同来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要申明一点,这里

贵州100个旅游景区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规划 编制技术导则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编制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规划的目的是:提出高起点、升级版、可操作的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的顶层设计,为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提交政策规定的立项依据与合格的建设方案。 1.2规划性质 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规划,总体上是从这100个旅游景区建设的现状情况和实际要求出发,参照《旅游规划通则》相关规定,以项目发展规划为总体要求,同时侧重于控制性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复合型规划。 尚未编制旅游总体规划的景区,已经编制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但根据新的情况和要求需要进行调整或修编的,在复合型规划中增加总体规划与总体规划调整或修编部分的专章。尚未编制控制性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景区,本次建设规划应包括控制性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可

设专章,修建性详细规划为编制重点。已经编制控制性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景区,但根据新的情况和要求需要进行调整或修编的,应进行控制性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修编。 1.3 相关规划衔接 本次规划须与《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其中涉及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有专项管理要求的景区,要同时符合相应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及规划要求。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旅游景区规划,参照城镇规划标准编制。如确需相关规划进行调整的,由规划委托单位提请同级政府协调解决。 1.4 编制依据 1.4.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 1.4.2《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1.4.3陈敏尔省长在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1.4.4《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1.4.5《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2013年工作方案》(黔

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总体规划

委托客户:婺源县旅游局 项目区位:婺源县行政区划内全县地域 项目规模:2947.51平方公里 完成时间:2012年 核心资源: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积淀,天人合一的村落选址与布局,特色鲜明的徽派建筑符号,极富魅力的深厚文化底蕴,婺源民俗、民间艺术、土特产、特色乡村美食。 项目类型:实验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规划成效/后续进展: 引导我国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的转型升级 本项目为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最早实践者,对其他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示范效应

规划诉求: 建设世界一流乡村旅游目的地 形象口号:最美乡村·自在婺源 核心创意: “1+N”空间模式:一个全域式的最美乡村山水田园基底+N个旅游度假功能区。 “1+N”产品模式:一条乡村度假主线+N个主题产品支撑。 “1+N”产业模式:以乡村度假旅游为主导产业,关联产业、支撑产业、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N种产业集群相互促进、支撑、协调发展。

亮点项目: 花溪长滩乡村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山水环境,遵循婺源乡村建设布局,以乡村、会议论坛、民俗体验为主要功能,打造最具婺源乡村风貌特征的旅游度假区,成为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的引擎项目和起步发展区域。 碧水湾山水生态旅游度假区——以田园养生、森林养生为主要功能,打造既体现东方古典又显现现代时尚品味的旅游度假区。 五龙湾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依托各民族建筑文化精粹,打造集精英客群休闲度假、会客交流、游客观光摄影点、影视拍摄、婚纱摄影外景地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乡村节事活动——构建“一大论坛、三大节庆、四大赛事”为统领的节事活动体系。 主题度假产品——构建四大类别主题度假产品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