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系统在航空制造业的应用

数控系统在航空制造业的应用
数控系统在航空制造业的应用

数控系统在航空制造业的应用

行业:仪器仪表信息来源:中国传动网发布时间:2011-02-09

一、国外数控系统占据半壁江山

据统计,我公司现有各类型设备近万台,其中各种金属切削机床近2800余台,而其中的数控设备占比不到20%。这是由航空制造的生产类型决定的,即零部件制造批量小、种类多、产品试制阶段及交付周期长、生产准备阶段长等因素,而数控设备一般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企业技术引进周期长,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数控设备的占有率。而数控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是考查数控机床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其技术水平影响数控机床的性能质量和使用效率,直接决定了设备的运动精度及整体性能。目前,我集团公司数控设备的数控系统基本按照两大系列进行配置:Siemens系统、FANUC系统,这两大数控系统占到92%,其余还有意大利FIDIAC2数控系统,辛辛那提ACRAMATIC2100数控系统,HAAS数控系统,MAZATROL数控系统,特种加工设备配置的过程控制的工控系统。以上数控系统所占比例如附图所示。

(1)德国Siemens包括的系统的品种多,各系统在机械加工领域高低端都有其用武之地,如对于一台两轴联动再加一个变频控制主轴转速的车床来说,选用Siemens802S数控系统足以满足要求,而且其价位并不高其标准配置功能完全满足用户加工要求。但对于要进行航空主体零部件,如飞机的翼、长桁、支架、梁、接头和壳体等结

构件的加工,因零部件空间构型复杂、精度要求很高、加工周期长(中间不准停留),因此,在具有高刚性的机床床身上一般要加装Siemens840D或840Di系统才能满足要求,这主要是由于840D数控系统具有分辨率高,伺服系统动态响应性高,程序的预读能力强,五轴联动功能,主轴转速高,坐标可以快速定位等关键特性。

(2)Siemens数控系统的优良特性及其对我国航空制造业加工领域的细枝末节的精细掌握决定了它的市场占有率。但同时我们还不可忽略另一大数控系统制造商——FANUC,实际上它是最早进入我国航空制造业的数控系统,如FANUC6M、FANUC7M系统。对于FANUC系列,FSPowerMate属于高可靠性、紧凑型的CNC,主要用于点位运动控制,如0系列可用于控制两轴的小型车床,伺服系统取代步进电动机;而FS0I系列的整体软件功能包功能强大、操作方便、智能化,可实现高速、高精度加工,并具有网络功能,用于加工中心和铣床等要求加工精度高、效率高的设备。在此基础上,FANUC又推出具有网络功能的超小型、超薄型FS15I/16I/21I系统,控制单元与LCD集成于一体,具有网络功能,其I/Olink功能尤为强大,各伺服单元采用超高速光纤串行数据通信(FSSB),其中18I最大可控6轴、四轴联动;FSl5I-MB,最大可控6轴、5轴联动;16I的插补、位置检测和伺服控制以纳米为单位,最大可控8轴、6轴联动;该系列数控系统完全适用于要求加工空间轮廓复杂的工件且机床侧电路逻辑关系复杂的大型5坐标设备或自动化流水线。而为了抢占数控系统的高端市场,FANUC又于近两年推出了FS30iCNC,

也属于纳米级分辨率控制等级,HMI界面更加友好,内嵌工艺优化软件。在5坐标加工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及提高表面质量,又专门开发了SMOOTHEDTCP(TOOLCENTERPOINTCONTROL)功能,该数控系统体积小,CNC与PLC高度集成,可控8个通道,32个轴,8个主轴,最大联动轴数24轴。

(3)意大利FIDIAC2数控系统也跻身入航空制造业的机械加工领域,主要用于金属、石英砂模胎的加工,配置该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特点是五轴联动,主轴转速高,可达24000r/min,驱动总线传输速率为100M,采用光纤传输,仿形功能完善,可对飞机零部件模胎的任意复杂轮廓表面进行仿形,非常适用于飞机大型模胎的加工。此外,辛辛那提ACRAMATIC2100数控系统,HAAS数控系统,MAZATROL数控系统,在三维零件加工中也各有所长。

二、国产数控系统的难处

笔者从事数控技术15年,统观集团公司数控设备,基本都属于上述国外成熟数控系统,那么在“国外列强”抢占瓜分我国航空制造业数控系统市场的同时,我国自主研制的数控系统为何难觅踪影呢?

(1)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曾引进了FANUC、美国辛辛那提等数控系统的CNC装置及主轴、伺服系统的生产技术,并与机床生产厂家密切合作,研制出了适合当时航空制造业的数控铣床,如XK715B、XK715F、V2AB-1250、SH1600B、FS41等,推动了民族数

控机床事业的发展。但是90年代初,我国的航空产业迎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产能急剧扩张,以往的机械制造水平已不能满足要求,而国外的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可以满足航空制造业市场的需求,于是进口了大量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包括备件),对国内发展中的数控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2)国产数控系统在航空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如复杂轮廓、曲面的成形加工;重载、高速、高精度、仿形加工等应用领域基本上处于盲区,这又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①国产数控系统的五轴联动加工的软件技术还不十分成熟,这就限制了它的应用领域只能局限在制造业的中低端市场,而航空制造业大多涉及5坐标复杂轮廓、曲面的加工。②国产数控系统的的软件功能不够强大,如国外的数控系统嵌入ARTISCNC、OMAT等刀具管理、优化铣削系统,主要是利用他们通过对数控机床主轴切削功率载荷优化,提高现有数控机床粗加工效率;此外像联网组态软件、DNC功能等涉及数控系统技术前沿的软件开

发技术。国产数控系统距离国际流行数控系统还有一定差距。③国际上流行的数控系统,都属于开放式系统,如FANUC和Siemens系统向用户提供的资源非常丰富,如机床外围信号的采集,系统变量的引用与处理,以太网接口,热键的扩展定义等,如果对这些资源加以利用,一样可以开发出功能强大的数控系统。但是,目前我们还只停留在初期应用阶段,还未达到“引进技术后消化再吸收创新”阶段。④数控系统的其他相关产业如伺服单元、传感器、编码器、光栅和复合摆

头等涉及数控机床核心产业的技术发展相对落后也严重制约了数控

系统的发展。⑤数控系统的稳定性是衡量数控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认为,在航空制造企业,稳定性是制约了国产数控系统迈入企业的一道门槛。

(3)国外的数控系统企业对中国市场进行长远战略规划,如国

际上流行的数控系统制造商在国内都有技术支持中心,其业务内容涉及售后服务、用户回访、跟踪、产品应用评估、教育培训、备件维修和产品根据用户定制等范围。这对我国自主研制的数控系统在市场上的普及应用也构成严峻挑战。

实际上,国产数控系统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比

起国外数控系统漂洋过海进入我国市场有着不言而喻的优势,笔者欣喜地看到,国产数控系统相对于同类型的国外数控系统,在售后服务、性价比等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在中低端应用领域,国产数控系统不仅价格占有绝对优势,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也绝不逊色于任何国外厂家的产品。须知,在航空制造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产能落后、耗能大的设备将被淘汰,之后将进行技术改造,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同时又是国产数控系统进入航空制造业的一个契机,抓住机遇,迎头赶上,是国产数控系统冲出重围、重塑自我的历史性机遇。

銆併?锛庯紱锛氾紵锛侊赴鈥︹?鈥测https://www.360docs.net/doc/c018965058.html, 飞机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需

求2011-12-16 来源:数控机床市场网作者:数控机床市场网2011年10月17日,中国

首架A380飞机由北京飞往广州,开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开启了中国民航的大飞机时代。

同时,也引发了业内近期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中国航企究竟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向更先进、更环保的大飞机,还是更经济、更保险的小飞机?

目前,中国民航共拥有在役飞机约1750架,波音公司预测到2030年,中国民航的机队规模将扩大到约5930架,是目前的3倍以上,中国将成为美国以外的全球最大飞机市场;空客方面,发布的《2011年至2030年全球市场展望》预言,未来20年中,中国航空市场将保持7.2%的年均增长率,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可见,无论是大飞机,还是小飞机,我国航空工业的投资规模都将十分庞大,这也必将推动机床工具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一、现代飞机结构件的发展方向

1.结构特点

现代飞机为满足高速、高机动、高负载和远航程等性能要求,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其零件越来越向尺寸大型化、型面复杂化、结构轻量化、材料多元化和制造精密化发展。如飞机机身结构件的典型零件梁、框、肋、壁板、桁条以及航空发动机的关键件机匣、各类叶片和整体叶盘等,其轮廓大而形状各异。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增加飞机的机动性及有效载荷和航程,现代飞机都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广泛采用高强度的新型轻质材料。而为了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可靠性,主要采用了整体毛坯件和薄壁整体框架结构,零件材料除了大量采用铝合金外,还广泛采用钛合金、耐高温合金、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和工程陶瓷等难加工材料。

2.工艺特点

各类零件规格尺寸和结构相差悬殊,机床工具等工艺装备通用性不高。如加工机身结构件需要采用高刚性的高效、大型、高速机床,加工发动机关键件需要采用精度及柔性高的精密机床,加工机载设备零件的需要采用多功能的复合机床。

现代航空制造业所面临的通常都是多品种、小批量、短生产周期的生产任务,因此要求工艺系统有较高的响应速度。

产品零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零件的外形涉及机身外形、机翼外形、翼身融合区等,多数零件与飞机的气动外形相关,周边轮廓与其他零件还有复杂的装配协调关系。

零件切削加工量大。由于越来越多的采用整体结构设计,使得需要切削加工的零件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大部分零件在切削过程中材料去除量非常大,部分飞机结构件的材料去除率达90%以上。

薄壁、易产生加工变形。存在大量的薄壁、深腔结构,为典型的弱刚性结构。

加工精度高。由于要实现无余量装配,对工艺分离面的对缝、间隙等要求十分严格,零件制造精度要求高。

刀具及切削参数选用困难。由于刀具工业的发展赶不上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步伐,又缺少加工切削数据库的支持,使得如何合理选择刀具和科学选用加工参数成为工艺技术的一个难点。

3. 发展趋势

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是发展的核心。包括数字化样机、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加工、数字化装配、数字化检测及数字化信息管理等,最终达到完全实现产品在各个阶段的信息集成与共享。

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陶瓷基、树脂基及高温复合材料将不断地开发出来并应用于现代飞机上,给机床及刀具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航空整体结构件将取代传统的“多件连接”的结构形式,复杂形状构件的整体精密成形和“锻造+切削加工”的生产方式将成为航空结构件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控复合加工技术是提高加工效率、增加装备柔性、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航空制造业主要采用的零件加工技术。

高速、高效的切削加工技术需求强烈,发展迅速,推广应用的前景广阔。

为减少切削量和实现无余量装配,成形技术和加工技术日趋精密化。

虚拟制造和网络加工技术将广泛应用。以仿真技术为基础的虚拟制造技术能够大幅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产品合格率。而基于网络的加工技术可以组建产品级的动态企业联盟,从而实现协同设计和异地制造。

二、飞机结构件对数控设备的加工要求

飞机制造中需要用机床加工的典型零件,主要有飞机机身结构件和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两部分:1.机身结构件典型零件

飞机机身结构件的典型零件有梁、筋、肋板、框、壁板、接头、滑轨等类零件。以扁平件、细长件、多腔件和超薄壁隔框结构件为主。毛坯为板材、锻件和铝合金挤压型材。材料利用率仅为5%-10%左右,原材料去除量大。

机身结构件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1)件的轮廓尺寸越来越大。如有的梁类零件的长度已达到13m。(2)零件的变斜角角度变化大,超薄壁等。最薄处尺寸只有0.76mm左右。(3)零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很多零件采用整体结构。(4)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有些零件加工后出现的毛刺等缺陷,不允许用人工去除。

加工飞机机身典型零件所需主要设备:(1)三坐标加工中心,如大型龙门立式加工中心;(2)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如大型龙门立式加工中心,应配备A/B摆角铣头或A/C摆角铣头;(3)从发展考虑,需要大型龙门式双主轴五坐标加工中心,工作台尺寸5m×20m,用于加工梁类零件;(4)加工铝合金件需要大功率高速加工中心,功率≥40kW,主轴转速20000r/min以上,带两坐标摆角铣头;(5)由于整体铝合金件切削加工去除量大,为便于排屑,最好需要工作台可以翻转90°的卧式加工中心,目前,国内尚无这种卧式加工中心;(6)飞机机身结构件品种多,形状各异,且工艺刚性差,需用大量卡具。为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需要各种柔性卡具;(7)钣金成形件主要涉及蒙皮、型材、导管等曲面成形,要求成形精准。为保证制造精度,需要大规格蒙皮拉伸机;蒙皮滚弯成形机;还有三轴滚校平机、型材拉弯机、导管成形机等。飞机部件装配还需自动钻铆设备;(8)为减轻飞机重量,复合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制作复合材料构件需要铺带机等等。

2.飞机发动机的关键件与加工要求

飞机发动机的关键件有机匣、各类叶片和整体叶盘。

机匣加工:

航空发动机机匣有三类,一类是对开环形结构,一类是整体环形结构,还有一种是异形壳体。机匣材料是一种难加工的耐高温的高强度钛合金材料。机匣又是薄壁、弱刚性结构,型面复杂,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机匣是大型零件,一台推力为15000公斤航空发动机机匣直径为φ800mm。大飞机的大型风扇机匣外形尺寸φ1823.5mmx546mm,最薄处壁厚3mm。所以,机匣加工需要中、大型多功能、高精度数控机床。如加工直径为φ2000mm的数控立车和精密数控立车;工作台尺寸为2400mm×5000mm的龙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需具备双工位、在线测量和仿真功能,刀库容量60把刀左右,数控系统具有高级编程功能,工作台3000mm×5000mm的龙门式数控镗铣床。

叶片加工:

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材料为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需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五轴高速龙门铣等加工叶片形面。叶根榫头的加工需用拉床和缓进给强力磨床,并希望缓进给强力磨床具有换砂轮功能和滚轮修砂轮装置,还需要有在线测量、程序调整和自动补偿功能。

叶片形面用电解加工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还需用数控六轴砂带抛光设备抛光。希望有叶片形面检测设备。

大型宽弦空心风扇叶片采用宽弦、空心、带阻尼凸台结构,直径φ1600mm以上,风扇叶尖速度高达457m/s,选用重量更轻的钛合金或树脂基材料,制造这类叶片需要五坐标叶片铣床;自动抛光机;组合封焊和扩散连接及超塑成形设备等。

叶片有很多冷却用的小孔,用电脉冲打孔,比用激光打孔好(激光打孔有硬化层),但现在,电加工打孔机床没有打孔深浅的显示,操作困难。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能显示打孔的深浅。而耐1100°C高温的镍基单晶涡轮叶片具有很好的高温强度和综合性能,叶片上有许多直径为φ0.3~φ0.4mm的冷却气膜孔,制作这类叶片,需要定向/单晶熔铸炉、陶瓷型芯焙烧

炉、制芯机、磨削中心、数控缓进给磨床以及叶片制孔的电液束流设备和小孔加工单元等装置。

整体叶盘加工:

整体叶盘是薄壁盘类零件,叶盘圆周上有装叶片的榫槽。直槽可用拉削加工和磨削加工。圆弧形榫槽可用铣削和成形磨加工,但圆弧形榫槽的检测困难。叶环和叶盘的加工需要数控卧车、精密数控立车。要求加工机床的刚性好,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约为2~3μm。整体叶盘的叶片部分,可用五轴高速加工中心加工,还可以用电火花成形加工。重型燃机叶盘直径可达2000~3000mm,需要用砂轮线速度100m/s以上的高速磨床加工。

加工发动机关键零件所需的主要设备有:带A/B摆角铣头或A/C摆角铣头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五坐标叶片铣床;整体叶盘高效加工中心;工作台3000mm×5000mm数控龙门镗铣床;精密数控立式车削中心;数控立式车床;精密数控车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榫齿倒圆专用加工中心;激光熔覆加工机床;电火花铣削加工机床;数控卧式车床;数控立式磨床;数控缓进给磨床;端面弧齿磨床;高速转子叶尖磨床;700t电动螺旋压力机;板类件无模多点成形压力机;定向/单晶熔铸炉;用于叶片制孔的电液束流设备、小孔加工单元以及真空热处理炉等等。

上述设备要求机床具有足够的刚性,操作简单,人机界面清楚,具备样条插补(NURBS)功能,过程均匀控制,以减少对拐角处加工精度的影响,还具有在线测量和仿真功能。

三、航空制造业对我国机床企业的要求

目前,我銆併?锛庯紱锛氾紵锛侊赴鈥︹?鈥测https://www.360docs.net/doc/c018965058.html, ?鈥濄?銆炈嬎婏

純锛狅紗锛娾?搂銆冣剸銆撯棆鈼忊柍鈻测棊https://www.360docs.net/doc/c018965058.html,/鈽嗏槄鈼団梿鈻♀枲

鈻銆併?锛庯紱锛氾紵锛侊赴鈥︹?鈥测https://www.360docs.net/doc/c018965058.html,飞机制造业对数控机床

的需求2011-12-16 来源:数控机床市场网作者:数控机床市场网2011年10月17日,中国首架A380飞机由北京飞往广州,开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开启了中国民航的大飞机时代。同时,也引发了业内近期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中国航企究竟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向更先进、更环保的大飞机,还是更经济、更保险的小飞机?

目前,中国民航共拥有在役飞机约1750架,波音公司预测到2030年,中国民航的机队规模将扩大到约5930架,是目前的3倍以上,中国将成为美国以外的全球最大飞机市场;空客方面,发布的《2011年至2030年全球市场展望》预言,未来20年中,中国航空市场将保持7.2%的年均增长率,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可见,无论是大飞机,还是小飞机,我国航空工业的投资规模都将十分庞大,这也必将推动机床工具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一、现代飞机结构件的发展方向

1.结构特点

现代飞机为满足高速、高机动、高负载和远航程等性能要求,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其零件越来越向尺寸大型化、型面复杂化、结构轻量化、材料多元化和制造精密化发展。如飞机机身结构件的典型零件梁、框、肋、壁板、桁条以及航空发动机的关键件机匣、各类叶片和整体叶盘等,其轮廓大而形状各异。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增加飞机的机动性及有效载荷和航程,现代飞机都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广泛采用高强度的新型轻质材料。而为了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可靠性,主要采用了整体毛坯件和薄壁整体框架结构,零件材料除了大量采用铝合金外,还广泛采用钛合金、耐高温合金、高强度钢、复合材料和工程陶瓷等难加工材料。

2.工艺特点

各类零件规格尺寸和结构相差悬殊,机床工具等工艺装备通用性不高。如加工机身结构件需要采用高刚性的高效、大型、高速机床,加工发动机关键件需要采用精度及柔性高的精密机床,加工机载设备零件的需要采用多功能的复合机床。

现代航空制造业所面临的通常都是多品种、小批量、短生产周期的生产任务,因此要求工艺系统有较高的响应速度。

产品零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零件的外形涉及机身外形、机翼外形、翼身融合区等,多数零件与飞机的气动外形相关,周边轮廓与其他零件还有复杂的装配协调关系。

零件切削加工量大。由于越来越多的采用整体结构设计,使得需要切削加工的零件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大部分零件在切削过程中材料去除量非常大,部分飞机结构件的材料去除率达90%以上。

薄壁、易产生加工变形。存在大量的薄壁、深腔结构,为典型的弱刚性结构。

加工精度高。由于要实现无余量装配,对工艺分离面的对缝、间隙等要求十分严格,零件制造精度要求高。

刀具及切削参数选用困难。由于刀具工业的发展赶不上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步伐,又缺少加工切削数据库的支持,使得如何合理选择刀具和科学选用加工参数成为工艺技术的一个难点。

3. 发展趋势

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是发展的核心。包括数字化样机、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加工、数字化装配、数字化检测及数字化信息管理等,最终达到完全实现产品在各个阶段的信息集成与共享。

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陶瓷基、树脂基及高温复合材料将不断地开发出来并应用于现代飞机上,给机床及刀具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航空整体结构件将取代传统的“多件连接”的结构形式,复杂形状构件的整体精密成形和“锻造+切削加工”的生产方式将成为航空结构件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控复合加工技术是提高加工效率、增加装备柔性、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航空制造业主要采用的零件加工技术。

高速、高效的切削加工技术需求强烈,发展迅速,推广应用的前景广阔。

为减少切削量和实现无余量装配,成形技术和加工技术日趋精密化。

虚拟制造和网络加工技术将广泛应用。以仿真技术为基础的虚拟制造技术能够大幅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产品合格率。而基于网络的加工技术可以组建产品级的动态企业联盟,从而实现协同设计和异地制造。

二、飞机结构件对数控设备的加工要求

飞机制造中需要用机床加工的典型零件,主要有飞机机身结构件和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两部分:1.机身结构件典型零件

飞机机身结构件的典型零件有梁、筋、肋板、框、壁板、接头、滑轨等类零件。以扁平件、细长件、多腔件和超薄壁隔框结构件为主。毛坯为板材、锻件和铝合金挤压型材。材料利用率仅为5%-10%左右,原材料去除量大。

机身结构件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1)件的轮廓尺寸越来越大。如有的梁类零件的长度已达到13m。(2)零件的变斜角角度变化大,超薄壁等。最薄处尺寸只有0.76mm左右。(3)零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很多零件采用整体结构。(4)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有些零件加工后出现的毛刺等缺陷,不允许用人工去除。

加工飞机机身典型零件所需主要设备:(1)三坐标加工中心,如大型龙门立式加工中心;(2)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如大型龙门立式加工中心,应配备A/B摆角铣头或A/C摆角铣头;(3)从发展考虑,需要大型龙门式双主轴五坐标加工中心,工作台尺寸5m×20m,用于加工梁类零件;(4)加工铝合金件需要大功率高速加工中心,功率≥40kW,主轴转速20000r/min以上,带两坐标摆角铣头;(5)由于整体铝合金件切削加工去除量大,为便于排屑,最好需要工作台可以翻转90°的卧式加工中心,目前,国内尚无这种卧式加工中心;(6)飞机机身结构件品种多,形状各异,且工艺刚性差,需用大量卡具。为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需要各种柔性卡具;(7)钣金成形件主要涉及蒙皮、型材、导管等曲面成形,要求成形精准。为保证制造精度,需要大规格蒙皮拉伸机;蒙皮滚弯成形机;还有三轴滚校平机、型材拉弯机、导管成形机等。飞机部件装配还需自动钻铆设备;(8)为减轻飞机重量,复合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制作复合材料构件需要铺带机等等。

2.飞机发动机的关键件与加工要求

飞机发动机的关键件有机匣、各类叶片和整体叶盘。

机匣加工:

航空发动机机匣有三类,一类是对开环形结构,一类是整体环形结构,还有一种是异形壳体。机匣材料是一种难加工的耐高温的高强度钛合金材料。机匣又是薄壁、弱刚性结构,型面复杂,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机匣是大型零件,一台推力为15000公斤航空发动机机匣直径为φ800mm。大飞机的大型风扇机匣外形尺寸φ1823.5mmx546mm,最薄处壁厚3mm。所以,机匣加工需要中、大型多功能、高精度数控机床。如加工直径为φ2000mm的数控立车和精密数控立车;工作台尺寸为2400mm×5000mm的龙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需具备双工位、在线测量和仿真功能,刀库容量60把刀左右,数控系统具有高级编程功能,工作台3000mm×5000mm的龙门式数控镗铣床。

叶片加工:

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材料为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需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五轴高速龙门铣等加工叶片形面。叶根榫头的加工需用拉床和缓进给强力磨床,并希望缓进给强力磨床具有换砂轮功能和滚轮修砂轮装置,还需要有在线测量、程序调整和自动补偿功能。

叶片形面用电解加工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还需用数控六轴砂带抛光设备抛光。希望有叶片形面检测设备。

大型宽弦空心风扇叶片采用宽弦、空心、带阻尼凸台结构,直径φ1600mm以上,风扇叶尖速度高达457m/s,选用重量更轻的钛合金或树脂基材料,制造这类叶片需要五坐标叶片铣床;自动抛光机;组合封焊和扩散连接及超塑成形设备等。

叶片有很多冷却用的小孔,用电脉冲打孔,比用激光打孔好(激光打孔有硬化层),但现在,电加工打孔机床没有打孔深浅的显示,操作困难。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能显示打孔的深浅。而耐1100°C高温的镍基单晶涡轮叶片具有很好的高温强度和综合性能,叶片上有许多直径为φ0.3~φ0.4mm的冷却气膜孔,制作这类叶片,需要定向/单晶熔铸炉、陶瓷型芯焙烧炉、制芯机、磨削中心、数控缓进给磨床以及叶片制孔的电液束流设备和小孔加工单元等装置。

整体叶盘加工:

整体叶盘是薄壁盘类零件,叶盘圆周上有装叶片的榫槽。直槽可用拉削加工和磨削加工。圆弧形榫槽可用铣削和成形磨加工,但圆弧形榫槽的检测困难。叶环和叶盘的加工需要数控卧车、精密数控立车。要求加工机床的刚性好,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约为2~3μm。整体叶盘的叶片部分,可用五轴高速加工中心加工,还可以用电火花成形加工。重型燃机叶盘直径可达2000~3000mm,需要用砂轮线速度100m/s以上的高速磨床加工。

加工发动机关键零件所需的主要设备有:带A/B摆角铣头或A/C摆角铣头的五轴联动

加工中心;五坐标叶片铣床;整体叶盘高效加工中心;工作台3000mm×5000mm数控龙门镗铣床;精密数控立式车削中心;数控立式车床;精密数控车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榫齿倒圆专用加工中心;激光熔覆加工机床;电火花铣削加工机床;数控卧式车床;数控立式磨床;数控缓进给磨床;端面弧齿磨床;高速转子叶尖磨床;700t电动螺旋压力机;板类件无模多点成形压力机;定向/单晶熔铸炉;用于叶片制孔的电液束流设备、小孔加工单元以及真空热处理炉等等。

上述设备要求机床具有足够的刚性,操作简单,人机界面清楚,具备样条插补(NURBS)功能,过程均匀控制,以减少对拐角处加工精度的影响,还具有在线测量和仿真功能。

2015年国内外制造业发展趋势

国内外制造业发展趋势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徐志磊尚林盛 [摘要]阐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并通过与国外先进制造业进行对比,提出了发展的总趋势和发展对策。 制造业是国家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的支柱,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一个国家无法实现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制造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将受到威胁;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化的载体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实现现代化将失去坚实的基础。我国制造业每年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1/3,为国家财政提供1/3的收入,吸纳就业人员8000余万人。 我国制造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后,大量国外企业进入中国,我国制造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目前是世界第四大工业生产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2001年我国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相当于1998年美国的近1/3、日本的1/2,与德国的相近。纺织品及服装、家用电器、照相机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逐步成为世界工厂,而且在一些行业中,制造业已经拥有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但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制造业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在2001年世界500强中,我国企业仅有11家,但没有一家是制造业。技术含量高的“中国制造”产品航空制造技术第二产业产值只占到5%的世界份额,远远没有达到当年英美两国的水平。 当前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仅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 我国目前只在IT产业和制造方面有些优势,但核心技术还掌握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企业手里。世界工厂是全球产业链的概念,是一个标志,不同的产业壁垒不一样,美国有世界工厂,例如飞机、尖端军工产品、高技术通讯设备,日本有众多的世界工厂。 我国的制造企业集中度低,大型骨干企业少,而且围绕大型骨干企业的中小型企业群体也未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外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依附于国外组装比重大。 总体上看,我国的装备制造设备陈旧、落后,缺乏核心技术,大多数核心技术和产品依靠从国外引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低,销售收入利润仅为3.64%(1999年统计),劳动生产率为3.36万元/人?年。从上海汽车工业分析看,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贡献率达100%,人工对工业增加值贡献为。技术进步的贡献,西方国家为80%,我国汽车工业为27.5%。

数控机床发展史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 1.第一代数控机床产生于 1952年(电子管时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一套试验性数字控制系统,并把它装在一台立式铣床上,成功地实现了同时控制三轴的运动。这台数控机床被大家称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但是这台机床毕竟是一台试验性的机床。到了1954年11月,在帕尔森斯专利基 础上,第一台工业用的数控机床由美国本迪克斯公司。 2.第二代数控机床产生于1959年(晶体管时代)电子行业研制出晶体管元器件,因而数控系统中广泛采用晶体管和印制电路板,使数控机床跨入了第二代。同年3月,由美国克耐·杜列克公司(Keaney &Trecker Corp)发明了带有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现在加工中心已成为数控机床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品种,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约占数控机床总量的l/4左右。生产出来。 3. 第三代数控机床产生于1960年(集成电路时代)研制出了小规模集成电路。由于它的体积小,功耗低,使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得以进一步提高,数控系统发展到第三代。以上三代,都是采用专用控制的硬件逻辑数控系统(NC)。 4.第四代数控机床产生于 1970年前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小型计算机的价格急剧下降、小型计算机开始取代专用控制的硬件逻辑数控系统(NC),数控的许多功能由软件程序实现。由计算机作控制单元的数控系统(CNC),称为第四代。1970年,在美国芝加哥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这种系统。 5.第五代数控机床产生于1974年美、日等国首先研制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30多年来,微处理机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这就是第 五代数控(MNC)。后来,人们将MNC也统称为CNC。 柔性制造系统 1967年,英国首先把几台数控机床联接成具有柔性的加工系统,这就是最初的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柔性制造系统。之后,美、欧、日等国也相继进行了开发和应

中国主要航空公司简介

国航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中英文名称为“Air China Limited”,简称“Air China”,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根据国务院批准通过的《民航体制改革方案》,2002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并以联合三方的航空运输资源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2004年9月30 ,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员工23000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5亿元、实收资本94.33亿元。2004 年12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代码0753)和伦敦(交易代码AIRC)成功上市。国航具备很强的盈利能力,从2001年开始到2007年已连续实现7年盈利,在中国 民航居于领先地位。 山航 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通常简称“山航”“山航股份”,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由成立于1999年12月13日,其前身系成立于1994年山东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由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和鲁银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起重组而成。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将航空客货运输业务折股投入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8月向中国境外投资人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简称:山航B)。主营业务: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由国内始发至周边国家、地区航空客货运输业务;酒店餐饮;航空器维修;航空公司间的代理业务;与主 营业务有关的地面服务。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材料132 姓名: 论文题目: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六年五月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角度展开问题讨论,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所遇到的瓶颈、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制造业在外部环境下发展的误区警示四个点进行主题的分析。特别提到了当今制造业提改革却过于概念化的问题,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误区警示。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警示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 n d u s t r y College of Oce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XXXXXXXXX Abstract: The discussion was expanded from the basic view tha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ubject was analyzed under the four subtitl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encountering bottleneck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warnings of its 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issue of conceptualizing reform in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as mentioned. Keywords: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warning 引言 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资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制造业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实现创新的舞台。没有制造业,所谓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无处体现。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业已拥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发展历史,是我国

数控系统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数控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趋势

数控系统的结构特点、起源以及发展趋势,常用的基本知识。 112312-云飘 目录 (一)起源,发展趋势及结构特点 (二)CNC系统的组成 (三)CNC系统的功能和一般工作过程 (一) 起源,发展趋势及结构特点: 数 控系统的发展趋势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 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机床制造业是一个国 家的基本装备工业,是工业生产的技术基础,数控技术在给机床制造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及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因此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控技术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世界各国制造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1952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第一台试验性数控系统,到现在已走过了46 年历程。控系统由当初的电子管式起步,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分立式晶体管式——小规模集成电路式——大规模集成电路式——小型计算机式——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机式的数

控系统。到本世纪初,数控系统的总体发展趋势是:数控装置由NC 向CNC 发展;广泛采用32 位CPU组成多微处理器系统;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缩小体积,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裁剪、扩展和功能升级,满足不同类型数控机床的需要;驱动装置向交流、数字化方向发展;C N C 装置向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采用新型的自动编程系统;增强通信功能;数控系统可靠性不断提高。 进入90 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数控机床技术更快的更新换代。世界上许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利用P C 机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开发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新一代数控系统。开放式体系结构使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应性、扩展性,并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大大发展。开放式体系结构利用多CPU 的优势,能够实现故障自动排除,增强通信功能,提高进线、联网能力。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新一代数控系统,由于其硬件、软件和总线规范都是对外开放的,有充足的软、硬件资源可供利用,不仅使数控系统制造商和用户进行的系统集成得到有力的支持,而且也为用户的二次开发带来极大方便,促进了数控系统多档次、多品种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既可通过升档或剪裁构成各种档次的数控系统,又可通过扩展构成不同类型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开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数控系统在控制性能上向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的渗透和发展,数控系统引入了自适应控制、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的控制机理,不但具有自动编程、前馈控制、模糊控制、

世界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了解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掌握标准化制造必做的四项工作; ●正确进行精益制造; ●了解管理型和改善型企业的区别。 世界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一、野蛮制造 如图1所示,世界制造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野蛮制造、标准化制造、精益制造。每个阶段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托于一项管理方式。 图1 生产制造的三大趋势 从无到有是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世界制造都是从野蛮制造开始的。 野蛮制造依托的管理方式是经验管理。经验管理如同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徒弟吸收知识多少完全依靠自身模仿能力的强弱,再加上师父在教徒弟时还喜欢留一手,让经验传承非常不完整。 经验管理建立在人为基础上,是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如果任其发展,企业很难有大的作为。因此,要想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就要将野蛮制造向标准化制造和精益制造的方向发展。 二、标准化制造 1.标准化制造必做的四项工作

标准化制造依托的管理方式是规范化管理(模式化管理),也被称为克隆机制,就是要建立一个相应的模式。 在规范化管理模式中,制造业的规范管理有四项工作要做: 员工职业化 中国企业员工的总体现状是素质偏低,喜欢我行我素。这样的员工是没有作为的,企业想要发展,必须打造职业化的员工。 工作标准化 做同样工作的员工,做到最后所使用的时间、做出产品的质量都应该是一样的。 流程再造流程 在企业中,再造流程需要精简部门和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因为流程太长会导致信息传达受阻。比如,正常流程下做一个产品需要4天,客户要求在1天之内完成,就需要企业再造流程来适应客户的需要,如四个部门压缩成一个机构。 组织重组 组织重组是规范化管理必须做的事情,也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2.充分发挥模式的力量 一家企业做到员工职业化、工作标准化、再造流程、组织重组以后,要想扩大规模,就需要收购其他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标准化制造必不可少。在进行收购之前,企业要创立自己的特色和模式,在收购的同时做到统一。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总部都在美国,但能在全世界的连锁店保持着同样的品位和服务,依靠的就是模式的力量。 要点提示 世界制造的发展趋势: ①第一阶段:野蛮制造; ②第二阶段:标准化制造; ③第三阶段:精益制造。 三、精益制造 标准化制造的企业只能保本经营,制造业的目标是赚钱,所以要进行精益制造。找到标准之后,将工作流程中最重要的拿出来做就叫精益。 1.精益制造的前提 精益制造的前提是规范化管理。

数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数控技术课大作业 专业: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数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目录 第1章序言 第2章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2.1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 2.2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3章国外和国内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 3.1 国外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 3.1.1 西门子SINUMERIK 840D 3.1.2FANUC 数控系统6 3.2国内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 3.2.1 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 3.2.2 广州数控GSK27全数字总线式高档数控系统 第4章国内外数控系统比较及差距分析 4.1国内外数控系统比较 4.1.1 西门子公司数控系统(SIEMENS)的产品特点 4.1.2 FANUC公司数控系统的产品特点 4.2 我国数控系统与国外数控系统的差距 参考文献

第一章序言 数控即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NC)。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信号形成的控制程序对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进行控制的一门技术。 数控机床,简单的说,就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即将机床的各种动作、工件的形状、尺寸以及机床的其他功能用一些数字代码表示,把这些数字代码通过信息载体输入给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经过译码、运算以及处理,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自动地控制机床的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 因此,数控机床就是一种具有数控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它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 第二章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2.1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六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1.数控(NC)阶段 (1952-1970年)早期计算机运算速度低,这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简称为数控(NC)。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历经了三代,即1952年第一代——电子管;1959年第二代——晶体管;1965年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数控 (CNC)阶段(1970——现在)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业已出现并成批生产。其运算速度比五、六十年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比专门"搭"成的专用计算机成本低、可靠性高。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把计算机前面应有的"通用"两个字省略了)。到1971年美国lintel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器,又可称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到1974年微处理器被应用于数控系统。由于微处理器是通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故仍称为仿计算机数控。到了1990年,PC机(个人计算机,国内习惯称微机)的性能已发展到很高的阶段,可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而且PC机生产批量很大,价格便宜,可靠性高。数控系统从此进入了基于PC的阶段。总之,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即1970年第四代——小型计算机;1974年第五代——微处理器和1990年第六代——基于PC的阶段(国外称为PC-BASED)。必须指出,数控系统近五十年来经历了两个阶段六代的发展,只是发展到了第五代以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可靠性低,价格极为昂贵,应用很不方便等极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即使在工业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大规模地得到应用和普及,是在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以后的事情,也即数控技术经过近三十年

凯恩帝数控系统性能参数

凯恩帝数控系统性能参数 一、系统特征 1 插补周期1ms 2 可扩展数字接口、模拟量接口、IO接口(512点) 3 联动轴数:2, 4(可选) 4 安装于pc机的通讯传送软件exe 5 系统界面的中英文显示 二、系统功能 1 高速小线段加工 2 自动加减速功能快速进给:直线型加减速;工进或手动进给:指数型加减速 3 MDI运行模式 4 螺纹加工: 快速退尾,退尾角可调 螺距误差补偿 丝杠螺距误差补偿功能:反向间隙补偿 切直螺纹G22 x_ F_; 切锥螺纹G32 x_ z_ F_; 切割变螺距螺纹G34 x_ z_ F_ K_ 多头螺纹加工G32 X_ Z_ F_ Q_; 5 手动进给1或2轴 6 回参考点:手动回参考点,程序自动回参考点 7 手轮模拟功能 8 硬件限位软件限位 9 防护门 三、系统辅助功能 1 完整的帮助信息 2 加工时间、零件计数 3 绝对坐标x y z和增量坐标u v w 直径编程和半径编程 4 行程校验:参数设定刀具不可进入的范围 最大行程:设定在限位挡块前面,起缓冲作用 5 快速进给倍率与进给速度倍率分开 6 图形显示刀具轨迹,图像参数设定 7 主轴功能S:s**** (r/min), s** (档位) 8 卡盘控制:M10 M11 台尾控制:M78 M79 9 预留M指令:可直接作用于输入输出点 10刀具功能:T0102,在使用01号刀具,02刀补 参数:刀具长度补偿,刀具半径补偿刀具偏置量 11英制/公制转换(G20 G21) 12 程序跳转M9 P**;跳转到**行指令 13 固定循环:单一固定循环(G90 G92 G93 G94,复合固定循环(G70~G76)

世界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几点启示

世界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几点启示 世界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几点启示 面对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机遇千载难逢,面临挑战前所 未有。本文在系统梳理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对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塑造我国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建言献策。 从生产手段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随着信息技术 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普及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日益渗透融入到产品 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推动产品的生产过程产生了重大变革。一方面,研发设计技 术的数字化、智能化日益明显,缩短了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之间的时间消耗,极大地降低 了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 另一方面,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在生产中得 到广泛应用,“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手段。国际 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人总数已经超过百 万台。同时,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平台不断涌现,全球的产业链、创新链的运转更为高效,异地设计、就地生产的协同化生产模式已经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和采用。 从发展模式看,绿色化、服务化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趋势。生态环境与生产制 造的矛盾日益激化,推动了全球工业设计理念的革新和传统技术的改造升级,以实现资源 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小化。欧美的“绿色供应链”、“低碳革命”、日 本的“零排放”等新的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兴起,“绿色制造”等清洁生产过程日益普及, 节能环保产业、再制造产业等静脉产业链不断完善,都表明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目标已经 成为制造业的共识。而低能耗、低污染的产品也逐步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中怡康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国内空调市场中,节能变频空调销售占比已经达到58.5%,同比上涨37%,显示出消费者对节能型产品的热情与日俱增。同时,服务化也已经成为引 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制造业走向高级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制造业的生产将从提供传统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生产、制造与 研发、设计、售后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美国制造业的从业人 员中,有34%是在从事服务类的工作,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占整个制造业产出的20%—25%。 从组织方式看,内部组织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已成为制造业培育竞争优 势的新途径。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传统的工业化思维以层级结构管理企业的内部运行,以串 联结构与上下游企业共同形成产业链条,强调管理组织等级分明,强调企业业务“大 而全”,难于适应市场和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而当前的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协作与分享,要求减少企业管理的内部层级结构,在产业分工中注重专业化与精细化,企业的生产组织 更富有柔性和创造性。例如,海尔通过不断合并业务单元、削减边缘业务等方法来实现企 业运作的扁平化,将8万多员工变成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的“小海尔”模式,最小的自

数控机床的现状与发展

数控机床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数控机床的概念 数控机床就是在数字控制下,能在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方面完成金属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形状的工作母机的总称。数控机床通常由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检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组成。 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一、国产数控机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数控机床是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经历{HotTag}了30年跌宕起伏,已经由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可提供市场1,500种数控机床,覆盖超重型机床、高精度机床、特种加工机床、锻压设备、前沿高技术机床等领域,产品种类可与日、德、意、美等国并驾齐驱。特别是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数控超重型机床、立式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领域部分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五轴(坐标)联动数控机床是数控机床技术的制高点标志之一。 它集计算机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和精密加工技术于一体,应用于复杂曲面的高效、精密、自动化加工,是发电、船舶、航天航空、模具、高精密仪器等民用工业和军工部门迫切需要的关键加工设备。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应用,其加工效率相当于2台三轴机床,甚至可以完全省去某些大型自动化生产线的投资,大大节约了占地空间和工作在不同制造单元之间的周转运输时间及费用。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品种日趋增多,国际强手对中国限制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五轴数控铣床、五轴龙门铣床、五轴落地铣镗床等均在国内研制成功,改变了国际强手对数控机床产业的垄断局面。 二、国产数控机床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还比较落后,数控机床的性能、水平和可*性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尤其是数控系统的控制可*性还较差,数控产业尚未真正形成。因此加速进行数控系统的工程化、商品化攻关,尽快建成与完善数控机床和数控产业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目前主要问题有: 三、核心技术严重缺乏 统计数据表明,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数控系统,由显示器、控制器伺服、伺服电机和各种开关、传感器构成,中国90%需要国外进口。如在上海设厂的德国吉特迈集团和意大利利雅路机床集团,在烟台建厂的韩国大宇综合机械株式会社,所有的核心技术都被外方掌握。国内能做的中、高端数控机床,更多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国产数控机床的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国内真正大而强的企业并不多。目前世界最大的3家厂商是:日

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英文缩写大全

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英文缩写 国内航空公司 3U:四川航空?BK:奥凯航空 8L:祥鹏航空?CA: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N:大新华航空 CZ: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FM:上海航空?HO:吉祥航空代号?HU:海南航空代号 JD:金鹿航空代号?JR:幸福航空代号 MF:厦门航空代号 MU: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代号?PN:西部航空代号?SC:山东航空代号?ZH:深圳航空代号 外国航空公司 AM墨西哥航空公司墨航墨西哥 AQ 阿罗哈航空公司美国 AR 阿根廷航空公司阿根廷?AS 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美国 AT 摩洛哥王家航空公司摩洛哥?AU 奥斯特拉尔航空公司阿根廷 AV哥伦比亚国家航空公司哥伦比亚 AY 芬兰航空公司芬航芬兰 AZ意大利航空公司意航意大利?BA英国航空公司英航英国?BD 不列颠内陆航空公司英国 BE 布兰尼夫国际航空公司美国 BG 孟加拉航空公司孟航孟加拉?BI文莱皇家航空公司文莱航空文莱 BN 热带海航空公司泰国 BP博茨瓦纳航空公司博茨瓦纳?BR 中国台湾长荣航空公司长荣航空中国台湾 BU布拉森斯南美远东空运公司挪威?BV 博普航空公司南非?BW 特立尼达与多巴哥航空公司 CE 城市航空公司瑞士?CI 中国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中华航空中国台湾 CK 冈比亚航空公司 CM 巴拿马空运公司科帕公司 CO 美国大陆航空大陆航空美国 CU 古巴统一航空公司古巴?CV 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 CW 马绍尔群岛航空公司?CX 中国香港国泰航空公司国泰香港 CY 塞浦路斯航空公司 DI 德英航空公司德国?DL 美国三角航空公司美国?DT安哥拉航空公司 DU 赫穆斯航空公司保加利亚?EF 远东航空运输公司中国台湾?EI爱尔兰航空公司爱尔兰 EK阿联酋国际航空阿联酋航空阿联酋?EP 布莱克·霍克航空公司美国?ET 埃塞俄比亚

数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数控技术课大作业 专业: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数控系统的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 目录 第1章序言 第2章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2.1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 2.2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3章国外和国内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 3.1 国外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 3.1.1 西门子SINUMERIK 840D 3.1.2 FANUC 数控系统6 3.2 国内数控系统功能介绍与应用分析 3.2.1 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 3.2.2 广州数控GSK27全数字总线式高档数控系统

第4章国内外数控系统比较及差距分析 4.1 国内外数控系统比较 4.1.1 西门子公司数控系统(SIEMENS)的产品特点 4.1.2 FANUC公司数控系统的产品特点 4.2 我国数控系统与国外数控系统的差距 参考文献 第一章序言 数控即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NC)。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信号形成的控制程序对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进行控制的一门技术。 数控机床,简单的说,就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即将机床的各种动作、工件的形状、尺寸以及机床的其他功能用一些数字代码表示,把这些数字代码通过信息载体输入给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经过译码、运算以及处理,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自动地控制机床的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 因此,数控机床就是一种具有数控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它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

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 第二章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2.1数控系统的发展过程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六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 1.数控(NC)阶段 (1952-1970年)早期计算机运算速度低,这对当时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简称为数控(NC)。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历经了三代,即1952年第一代——电子管;1959年第二代——晶体管;1965年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数控 (CNC)阶段(1970——现在)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业已出现并成批生产。其运算速度比五、六十年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比专门"搭"成的专用计算机成本低、可靠性高。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入了计算机数控(CNC)阶段(把计算机前面应有的"通用"两个字省略了)。到1971年美国lintel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

数控系统参数调整

返回首页 数控系统参数调整 一、实验的性质与任务 数控机床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系统软件的运行性能决定,在系统中对参数设置不同的值可以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为了使数控机床运行良好,在数控机床生产过程中、生产完成以后都会根据机床以及系统的配置和测试性能对系统参数进行调试。通过该实验期望通过该实验对数控系统及其调试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二、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在完成实验过程中,熟悉数控系统参数手册的使用方法,了解数控系统的参数构成及其种类。通过完成参数调整实验的过程,以及观测参数调整完成后系统以及机床的运行性能,了解系统参数的变化对机床的影响。对学生的要求是: 1、养成安全、认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熟悉查阅数控系统参数手册的方法; 3、了解系统参数的体系架构; 4、掌握在数控系统中查找、修改参数的方法; 6、掌握方法; 7、撰写符合实验过程、内容的实验报告; 8、现场操作指导教师要求的实验内容; 三、预备知识 数控系统的参数体系是比较繁杂,参数种类比较多,我们在调整参数前必须对各系统参数有较为详细的了解。系统参数种类繁多,涉及到对系统的各个方面的调整。 在数控机床中,不管是那一种系统,参数按其不同功能土要有以下几种:

1.系统参数 这些参数一般由机床开发部制造商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设置,并有较高级别的密码保护,其中的参数设置对机床的功能有一定的限制,他其中的内容一般不容许用户修改。 2.用户参数 这是供用户在使用设备时自行设置的参数,内容以设备加工时所需要的各种要求为主,可随时根据用户使用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设置合理可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加工精度。 2.通信参数 用以数据的输入/输出(i/o)转送。 3. PLC参数 设置PLC中容许用户修改的定时、计时、计数,刀具号及开通PLC中的一些控制功能。 4.机械参数 有些也包括在用户参数内,主要以机床行程规格,原点位置,位置的测量方式,伺服轴、主轴调整,丝杆螺距、间隙补偿方面为主,特别是伺服,主轴控制参数,设置不当设备就不能正常工作并且造成机床精度达不到要求,甚至于机床不能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控系统,参数的分类方法不一定相同,有些虽不明显地进行分类,但总包含着以上的内容。正常情况下,数控机床的参数厂方一般已按要求调整设置,使用中,因操作不当误改,机床使用较长时间后部分机械的磨损,断电或电路板损坏引起参数丢失,电气参数的改变等因素都会造成机床使用中出现异常,因此在故障发生后,对这些因参数引起的故障,核对并进行改正,故障就能排除,对一些可以利用参数进行调整的故障,在进行确认后,记下原来的参数,进行调整后,机床也能恢复正常。 四、实验准备工作 在进行该项实验以前,学生必须基本了解相关系统的参数说明书或者系统调试指南,能够熟练操作系统操作面板以及了解每一个按键的操作方法及意义,熟悉系统菜单的操作及含义。 五、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 总的实验时间为2天,计学时为16个学时。该实验的平台为数控实训基地北京机电院数控加工中心。本项实验将练习一些常用参数的调整,以及练习螺距误差的参数补偿。 (一) 西门子系统的螺距误差补偿 1、螺距误差补偿(LEC) 机床在出厂前,需进行螺距误差补偿(LEC)。螺距误差补偿是按轴进行的,与其有关的轴参数只有两个:

液压系统的应用特点

液压系统的应用特点 原创作者:金中液压https://www.360docs.net/doc/c018965058.html, 液压系统的应用特点 液压传动系统由于具有易于实现回转,直线运动,元件排列布置灵活方便,可在运行中实行无级调速等诸多优点,所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各部分应用液压传动的出发点不同,工程机械,压力机械采用的原因是结构简单,输出力量大.航空工业采用的原因是重量轻,体积小.机床主要是可实现无级变速,易于实现自动化,能实现换向频繁的往复运动的优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设计者经常会遇到按照给定的条件选择最优控制系统及其元件的问题,为了正确地选用控制系统,下面表1中给出了几种常用控制系统的对比资料. 表1 液压,气动,电气系统的对比 系统 对比项目 液压气动电气 功率重量比大中小 采用高压时最 中大系统尺寸 小 运动平稳性好差中 重复定位精度高低中

传动系统总效 70%左右≤30% ≤90% 率 传递信号速度1000 ≤360 300000 输出装置动作 0.06-0.1 0.02-0.1 0.05-0.15 时间 采用简单压力 蓄能装置采用蓄能器 采用蓄电池 容器 磁场的影响无影响无影响引起误动作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发展趋势 随着数据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已经逐渐从传统的主观分析方法,向着虚拟化,高精度化,状态化,智能化,网络化,交叉化的方向发展. 1,虚拟化 虚拟化是指监测与诊断仪器的虚拟化.传统仪器是由工厂制造的,其功能和技术指标都是由厂家定义好的,用户只能操作使用,仪器的功能和技术指标一般是不可更改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在国际上出现了在测试领域挑战整个传统测试测量仪器的新技术,这就是虚拟仪器技术. "软件就是仪器",反映了虚拟仪器技术的本质特征.一般来说,基于计算机的虚拟仪器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软面板及插在计算机内外扩

国内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外来制造业正逐步转移到东南亚以及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正如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概念,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应该考虑如何能够长远提升中国创造的能力以及产业投资、经营环境,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早期代工阶段。 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部分行业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目前,尽管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有所提高,但在自主开发能力仍较薄弱,研发投入总体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缺乏世界一流的研发资源和技术知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足,基本上没有掌握新产品开发的主动权。 更为关键的是,大部分企业和政府部门基于中国市场的薪资水平,来为是否选用机器人做成本核算,却根本没有考虑到周边国家及地区“竞争对手”的人力成本。其实,大规模使用机器人升级制造业,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减少流水线管理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效率。因为除了精准、高效、可适应恶劣生产环境等优势,机器人可以给制造业带来“高水平制造工艺”和“制造高水平产品”。 观察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更加重视以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开始出现生产布局多元化、设计研发全球化等趋势,全球价值链的重塑日见端倪,与之相伴的是制造业从新兴经济体回流发达国家。 一些迹象表明,美国一些大企业如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福特正在觉醒,开始在本土大规模投资先进制造业,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增长势头在2012年已显露疲态。 对于中国来说,开展国际投资是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全球价值链重塑过程中,智能类新型制造业兴起,其特点是个性化“按需定制”,生产地点必须靠近使用地点。这样一来,原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国家的制造业将“回流”。一旦“智能制造”开始普及,加上美国能源成本持续降低,那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就不再像从前那样具有竞争力。 产能过剩成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硬伤 发布时间:2015-06-17 资讯内容 分享到:1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年年创新高,不断刷新中国制造业产值全球份额比例,但在这中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过于快速扩张带来的“底盘不稳”,科技含量低、行业规范缺失以及产能过剩等日益突出的问题,中国制造业要想脱胎换骨,还有许多必须经历的阵痛。 10余年时间中国制造已闻名全球。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逆市向上。2010年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正是在这两年,“盛世”景象之下,中

液压系统的应用

武器装备中的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英文名称:hydraulic system 。液压系统是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油液的压力能并通过控制阀门等附件操纵液压执行机构工作的整套装置。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 液压技术的发展与武器装备的发展和进步几乎是不可分割的。19世纪90年代法国在其野炮上首先使用了液压助腿机,有效解决了火炮发射中的能量耗散、储存与再利用的问题,使火炮技术产生了突破性进展。1906年,美国战舰在战舰炮塔抚养装置的液压系统中首次使用油代替水做工作介质以及密封问题的逐步解决对于液压系统的发展意义深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出现了以高射炮自动瞄准电液伺服系统为代表的响应迅速、精确度高的液压元件和控制系统,在航空器中也开始使用液压技术。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些在战争中使用和发展的先进技术很快转入民用工业,并在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装备中获得了应用并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地空导弹发射装置液压控制系统 (1)主机功能结构 该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为四联装置,左右配置在双联弹载发射梁上。发射梁的俯仰运动由液压控制系统驱动。其功能为:根据火控计算机的指令,使发射梁在俯仰方向精确自动跟踪瞄准飞行目标;根据载弾情况的不同,自动平衡负载的不平衡力矩;在俯仰方向的手动操作。发射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由左右双联载弹发射梁的俯仰电液伺服系统、变载液压自动平衡系统积极首要泵操作系统等组成。变载液压平衡系统,有效解决了不同载弹情况下不平衡力矩的平衡问题,改善了伺服系统的负载条件,同时也为系统提供了外液压阻尼作用。 如图所示为双联弹载发射梁的结构和受力关系示意图。由于发射梁的耳轴O远离梁和导弹中心O1,从而带来很大的负载和不平衡力矩,最大可达4.4kN.m。另外,单发导弹重达1.2kN,这样随载弹情况的不同,其不能横力矩的差别也很大故采用弹簧平衡机3和液压平衡缸1共同作用,用于平衡负载的不平衡力矩。 二、车载雷达天线升降机构液压系统 (1)主机功能结构 天线快速、可靠地机动架设和撤收是车载雷达的基本要求之一按传动系统的不同,雷达天线升降机构可分为机电式和液压式。与机电式相比,在输出同样功率的条件下,液压式的体积和质量小,承载能力大,可以完成较大质量的雷达天线的高架,还可以大大简化机械结构,减少机械零部件的数目,也便于实现自动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液压式传动系统已逐渐在雷达天线升降机构中被采用。以一翻转式液压举升机构及其液压系统为例,它可实现对较大型天线的高架,并且在天线的举升过程中,天文线的姿势不变,架、撤收过程平稳、可靠、快速。 该举升机构的机械部分由天线座、主液压缸和副液压缸等组成。天线首先由副缸扶正,同时主缸通过同步结构与支撑杆保持平行运动值垂直位置,再由主缸将天线举升到一定的高度。回收时靠重力回落,然后再由副缸回收到车座上。举升过程中的特点是负载在不断变化,且在负载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出现超越负载;风载荷的影响是影响系统稳定工作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PASBAN炮塔电液控制系统 炮塔(Gun turret),是一固定于船舰或地面建筑上的弹丸射击武器装置,用以保护船舰人员或地区。炮塔也指军用飞机上装有一至数门机枪或机炮并可上下左右转动、且明显突出于机身外表的专用透明舱位。一般呈半球形,可人力操作,也可借助于动力装置驱动,也

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空乘面试经历分享汇总!!

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空乘面试经历分享汇总!! 1)海南航空 先排队等待审核,然后领一长表填写个人资料,表下边有你的编号~~ 一.初试 10个人一组,进去以后就三句话:姓名,来自哪个学校,英语等级~~考官要对你感兴趣了会额外问你几句话~~之后出去等通知〈当时出结果〉淘汰率很高的哦`~`很多一组10个人都被淘汰了~~我们那组过两个~`呵呵!然后剩下的人就可以离开了~~接着是身体初检:看看身体裸露部位有没有疤痕,有无腋臭,然后是身高体重~~~过这关以后就是英语了~`英语也不难,接着就是回去等通知啦~~〈一般都是晚上12点以后来短信〉 二.情景模拟 仍然还是10个人一组,进去以后给你个实际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选代表出来发言~~之后也是回去等通知` 三.综合面试 就是老总来看,进去以后简单的饿介绍自己,老总会随机的问你问题,你也可以问他问题~~也会让你上前边,他会离很近看你~`之后也是回去等通知~~ 四.体检 五.上站体检~ 最后都通过就OK啦`~面试最熬人的就是等短信通知了,~~~半夜被手机短信吵醒~~睡都睡不好~~呵呵~!! 2)新加坡航空 去南京面新航了,归来之后的一点点小分享:) 4月12日,金陵饭店9楼 本来我是十点半的组,但是似乎去面试的声势没有想象中的浩浩荡荡,所以,我八点半去了就排号了。接待的似乎是fesco的工作人员,一个是蛮漂亮干练的mm(外经贸毕业滴),一个是戴眼镜的mm(也是样子比较厉害,哈哈)。 Round1 十人一组 有两组面试官,我们这组的面试官似乎比较严格。三个女人,中间一位噼里啪啦地英文讲不停,语速很快,左右两位不大说话,貌似一个高层,一个人资。大家一个一个轮流自我介绍。OK,结束后,出门等消息。 5分钟后,fesco的工作人员会过来说,你们组XXX、XXX留下,其他人就可以撤了。前面说了,我们这组的面试官似乎比较严格。我算比较幸运被留下了,不过我们组只留下我一个。(不过另外一组面试的就留下5个呢。)我看其他mm英文啊形象啊都比较OK,但是仔细想想没有进入round2的原因呢,也许是太优秀了,说起话来就比较厉害,可能这样也不大适合做服务人员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