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六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同步测试)

人教版历史选修六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同步测试)
人教版历史选修六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同步测试)

1、下列对故宫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它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②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③它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2、下列对故宫午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故宫朝东的正门,开有三门,左右两侧又各开一个掖门

B、清朝规定,午门的正中一门为皇帝专用

C、左右掖门,只有在举行大典时才开放,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分别通行

D、午门正中的一座门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意在显示“九五至尊”的威严

3、故宫中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是

A、外朝

B、内廷

C、皇极殿

D、文华殿

4、现存中国古代最高最大的宫殿是

A、皇极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太和殿

5、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是最高一级,考中者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文华殿

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权者却贪图享乐。为此,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南苑,明日幸北海,何日复幸古长安?”下联是:“五旬割琉球,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每逢万寿无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副对联抨击的对象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二云龙石雕是故宫最大的一块石雕,

原产于北京房山的大石窝村······从大石

窝村到北京不50多公里,竟用了2万多民工,历

时20多天,花了10多万两白银才运到。

图一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的感受。

7、建筑技术本身也反映一种精神和文化。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汉高祖七年)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

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汉书·高祖纪》

材料二宫成,适当叔孙通习礼成,诸侯群臣朝会,高祖叹曰:“吾乃今日方知为皇帝之贵也。”——《汉书·叔孙通传》

(1)阅读以上材料,请说明汉高祖对修建皇宫这件事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为什么?

材料三

图二故宫全景图

(2)仔细观察图片,简述故宫高超的建筑技术。这种建筑体现出来的实质是什么?

(3)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故宫在建筑上是如何体现“皇权至尊”的?

2020最新高中历史 第5章第4课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考试专用)

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学考报告】 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 必考加试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 c 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c 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 c 考点一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c) 1.布局结构 (1)故宫外分别环绕着皇城和京城。 (2)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采取严格对称的三进院落式布局,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 (3)前朝后寝(外朝和内廷)。 ①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组宫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 ②内廷:以后三宫为中心,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 (4)所有建筑都面向正南方。 2.建筑特点: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壮丽辉煌。 3.文化内涵 (1)遵循封建礼制(上下有别、尊卑有序)和阴阳五行学说(外朝崇尚阳刚,多奇数;内廷崇尚阴柔,多偶数)。 (2)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3)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 拓展延伸故宫的设计与建筑,营造的是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气势与中央专制集权的威仪,集

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礼制,体现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要点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特点及体现的文化内涵 史料一紫禁城以三大殿为核心,以中轴线为骨干,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显示出登峰造极的皇家气派和辉煌奇异的神秘力量。 ——《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史料二故宫外朝在前,为阳;内廷在后,为阴。外朝宫殿多用一、三、五等奇数,如三大殿、太和殿前的五座门、午门上的五座门楼、城门上的门钉大多布置九排,且每排九个。内廷则多用偶数,如东西六宫、乾清、坤宁两宫等。 思考 (1)有人把史料一中的这条“中轴线”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谈谈你对这条“精神轴线”的理解。 (2)史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哲学思想? (3)故宫的这种布局思想带来了怎样的建筑特色?在故宫的建筑中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1)体现了皇权至上、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传统儒家思想。 (2)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面,前方、奇数、正数等为“阳”,而后方、偶数、负数等为“阴”。 (3)外朝建筑疏朗、高大,气势雄伟,展现了阳刚之美;而内廷布局紧凑严密、富丽典雅,具有阴柔之美。 故宫中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是( ) A.外朝B.内廷 C.皇极殿D.文华殿 解析故宫建筑按前朝后寝的格局布置,以乾清门前广场为界,分为南部外朝和北部内廷两部分,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 答案 A

北京旅游景点故宫博物院(中英文版)

北京旅游景点:故宫博物院(中英文版) 作者/来源:admin /昔街旅行网更新日期:2010-04-10 13:35昔街旅行网查看次数:次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 景区档案:位于北京市中心。 评价:中国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的宝库。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凡尔赛宫、白金汉宫、白宫、克里姆林宫),并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景点描述: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为天子“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现辟为故宫博物院。院内陈列我国各个朝代的艺术珍品,是中国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的宝库。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凡尔赛宫、白金汉宫、白宫、克里姆林宫),并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紫禁城。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宫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宁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心,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殿,其后即为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 护城河。 午门:故宫的正门,游人可由天安门向北进入午门。古以北为子,南为午,午门正处于故宫中轴线之南的向阳位置,故称“午门”。午门平面呈凹形,正楼面阔九间,重檐庑殿式,东西两观对峙,这种形制的门有天子才可以用,所以它是皇帝宫殿的标志。当然这种建筑也有利于防卫,因为它组成了一个交叉火力网。午门是皇帝每年冬至颁发来年历书的地方,如遇有战争获胜,则要在此举行凯旋“献俘”仪式。因古时奏凯献俘首先要祭庙社,而午门去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及社稷坛(今中山公园)最近。此外,午门前广场院也是受廷杖的地方,官员如触犯“龙颜”将在此受廷杖之刑。1519年武宗朱厚照要去江南选美,由于众大臣劝阻,惹恼了武宗,结果竟有130名官员在午门受廷杖,一次就打死了11人。太和殿也叫“金銮殿”,故宫中最巍峨、最壮丽的建筑,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式,黄色琉璃瓦,耸立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高35.05米)之上。大殿面积2377平方米,是我国现存、也是世界现有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北京故宫》说课稿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说课稿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王莹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下面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美育基础知识》第三章第四节。本章主题是文艺美学,而建筑美学又是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门类。我选取了中国古代建筑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皇家园林----北京故宫,展开本章节的讲解,由民族建筑到世界建筑。 二、学情分析 现代学生处于科技发展迅速的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时下学生比较流行的一种网络沟通平台就是微博,它即具有广泛传播性,又具有时效性,同学们可以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将所获进行交流探讨,互通有无。因此本课,我积极鼓励学生课前用网络等多种媒介搜集故宫资料,以微博形式自发性学习、探讨交流,整理和北京故宫有关的知识和内容,自主探究、互动学习。为课堂完成教学目标打好基础。而课堂上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多说、多想,帮助他们整理、清晰知识脉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能够认识北京故宫的建筑特征和体会皇家建筑的特点。感受建筑的美学特征,实用性、审美性、综 合性、象征性。 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以网络、微博的形式对北京故宫的知识搜集---认识--- 整理---了解---分享---讨论。达到自主探究、互动学习的效果。

课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的作用,进行脉络整理,使知识点清晰。 情感与态度:以学生喜爱的谈话交流形式开展探究活动,更自然的唤起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并激发学生探究民族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所搜集到的知识整理,分析,认识北京故宫的建筑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北京故宫的建筑特征过程中,体会中国古代建筑思想 五、教学准备 师:1、了解故宫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在微博上关注同学们资料搜集和展示的情况、并适当参与讨论和鼓励。生:搜集故宫有关知识和图片资料,在微博上即时的与同学分享、讨论。 六、教学方法 1、教法设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这节课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欣赏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互动学习。 2、学法设计: 1. 提问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2. 讨论法小组讨论,互通有无,归纳整理,结果分享。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课堂秩序,展示学生微博热烈讨论的截图。 (二)导入新课5分钟 一堂新课的导入好坏影响着接下来的教学效果,好的新课导入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总结课前同学们在微博上对北京故宫的讨论环节,将学生讨论的热情延续到课堂。通过学生概括对北京故宫的印象,自然的导入课题。 1、首先提问,故宫具有哪些建筑特点呢?它凭借什么在我国古代建筑 甚至世界上堪称典范?让学生对课前资料的搜集进行展示,同时抒

人教版历史选修6《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6《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教案 第1课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故宫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了解北非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等古建筑,认识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二)学科指导意见: 1、基本要求:了解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认识故宫所体现出来的古代高超的宫殿建筑艺术和特色的古代宫殿建筑风格;感受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才能。 2、发展要求:认识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故宫的建筑时间、位置、基本布局、各部分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特点;知道三台、三大殿名称及重要性,太和殿的建筑特点及功能,中和殿、保和殿的主要用途;后三宫的具体名称、用途,养心殿的位置、用途,御花园的位置及用途;知道故宫博物馆的概念、特点、藏品种类及陈列方式;知道故宫的建筑思想及中轴线;了解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布局原则;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了解故宫的建筑特点,中轴线在故宫及古代城市布局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识读、绘制简单的故宫布局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对比史料解决问题;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故宫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建筑布局艺术,即故宫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感受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体会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领域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 (四)重难点 重点: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及主要宫殿介绍; 难点:故宫的建筑思想、主要建筑特点 二、课前预习(填空题) 1、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①故宫,旧称________,始建于___朝______年间。此后历代虽有改建和扩建,但仍爆出原有的_____未变。 ②位置:原城有三重,从里到外分别是:宫城、____、_____。 ③基本布局:故宫的建筑按照_________的格局布置,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____和北部的_____两部分。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____、____两组宫殿,建筑风格富有______之美;内廷以______为中心,后面是_______,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建筑风格具有____之美。所用的建筑都是面向_____方,体现一国之君“__________”的传统观念。 ④遵循原则:以______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而建,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外朝建筑多用___数,内廷多用___数,___是数字中最大的奇数。 2、疏朗雄伟的三大殿:清代的三大殿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布置在故宫的_____线上,共同矗立在巨大的三层____上。 ①太和殿:俗称“_______”,代表着_________的核心,殿前的中轴线上设置了____门、端门、____、太和门。殿内采用最尊贵的_____形式。主要用途用于重大活动的举办,如每年的____、冬至、_________及__________、命将出征等。 ②中和殿,在三大殿中____最小,供皇帝在大典前作__________之用。 ③保和殿:在建筑上采用了_____法,每年____皇帝举行盛宴,也举行科举制重的

北京故宫导游词最新

北京故宫导游词最新 a;北京故宫始建于1420__年,建成于1420__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下面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北京故宫导游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北京故宫导游词1 各位朋友:过一会儿我们将参观故宫博物馆,现在我先为大家简单介绍。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故宫又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宫殿的颜色,那么人间的帝王当然要与“紫”字沾边。“禁”是指当时那里守卫森严,不要说是普通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员没有皇帝的召见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是皇家“禁”地,所以又称为紫禁城,整座城池建成于1420__年,位于天安门广场北侧。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全面积72万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宽52米的护城河所环绕,城墙高10米,可谓是“城高池宽”。在故宫城楼的四周各有一座被称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精美角楼。故宫开四门,坐北朝南,南门为午门,即正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整个院落分为两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后寝”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除此之外,故宫内还有很多其它各式各样、用途不一的大小宫殿。据说当年紫禁

城共有宫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够多吧!打个比方说吧,如果一个婴儿从哇哇坠地开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间,等他住遍所有房间后已经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啦!如此规模的建筑群,所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可想而知的,故宫自1420__年开始筹建,至1420__年完工,历时十余年。施工中征集全国著名工匠10万多名,民夫100万,所用的材料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自故宫建成后先后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执政。 北京故宫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东厦旅行社的导游,名字叫余旭芸,大家叫我余导游就行了.今天,我们要去列入世界遗产的一座宫殿------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始建于1420__年,建成于1420__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屋子有9999间半.故宫四周饶10米高的城墙,外有50多米宽的护河城.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北京故宫门前.各位游客们,你们看,这座故宫的四个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外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它们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为高大的,它金碧辉煌,非常好看.看,这个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子上雕刻着云龙云凤的图画.非常显目且好看.我们出出进进都有四个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其中午门为正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 6.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同步测试)

1、下列对故宫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它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②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③它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2、下列对故宫午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故宫朝东的正门,开有三门,左右两侧又各开一个掖门 B、清朝规定,午门的正中一门为皇帝专用 C、左右掖门,只有在举行大典时才开放,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分别通行 D、午门正中的一座门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意在显示“九五至尊”的威严 3、故宫中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是 A、外朝 B、内廷 C、皇极殿 D、文华殿 4、现存中国古代最高最大的宫殿是 A、皇极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太和殿 5、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是最高一级,考中者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文华殿 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权者却贪图享乐。为此,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南苑,明日幸北海,何日复幸古长安?”下联是:“五旬割琉球,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每逢万寿无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副对联抨击的对象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二云龙石雕是故宫最大的一块石雕,原 产于北京房山的大石窝村······从大石窝村到北 京不50多公里,竟用了2万多民工,历时20多天, 花了10多万两白银才运到。 图 图一保和殿后的云龙石雕(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的感受。 7、建筑技术本身也反映一种精神和文化。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汉高祖七年)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

第4课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人教版选修六第五单元第 4 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了解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及主要宫殿介绍;分析故宫的建筑思想、主要建筑特点;体会故宫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建筑艺术、代表的丰富文化内涵及故宫在世界建筑史上重要的地位;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领域精湛的技艺和创造才能,唤起民族自豪感。 【自主学习】 1、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①北京故宫,旧称 ______________ ,始建于—朝_________ 年间。此后历代虽有改建和扩建,但 仍爆出原有的_______ 未变。 ②位置:原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分别是:宫城、____、_____ 。 ③基本布局:故宫的建筑按照 ____________ 的格局布置,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____和北部的________ 两部分。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 _________ 、___ 两组宫殿,建筑风格富有_________ 之美;内廷以________ 为中心,后 面是_______ ,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建筑风格具有 ____________ 之美。所用的建筑都是面向____________ 方,体现一国之君 “__________ ”的传统观念。 ④遵循原则:以 ______ 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而建,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外朝建筑多用—数,内廷多用—数,— 是数字中最大的奇数。 2、疏朗雄伟的三大殿:清代的三大殿名称是: ___________ 、______ 、_____ ,布置在故宫的_______ 线上,共同矗立在巨 大的三层____ 上。 ①太和殿:俗称“ ________ ”代表着 ____________ 的核心,殿前的中轴线上设置了 _________ 门、端门、______ 、太和门。 殿内采用最尊贵的_______ 形式。主要用途用于重大活动的举办,如每年的____________ 、冬至、__________ 及 ___________ 、命将出征等。 ②中和殿,在三大殿中_____ 最小,供皇帝在大典前作_______________ 之用。 ③保和殿:在建筑上采用了_______ 法,每年_____ 皇帝举行盛宴,也举行科举制重的 __________ ,殿后面有最大的御路石 3、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内廷是皇帝和家眷的 ___________ 区。后三宫是______ 、______ 、____ ,后三宫的两侧是众妃嫔 居住的_________ ,西六宫南侧是 _________ 。坤宁宫北面是_______ ,是专供游乐的地方。 4、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故宫是国内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________ 所在地。 5、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①建筑思想:除了满足帝王 ____________ 、__ 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突显______________ ;故宫布 局井然有序,突出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线,突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_____________ 秩序。②建筑特点:整体气魄宏大,在 细部装饰上非常_____ ,__色和__色构成了故宫的主色调。 【合作探究】史料一:紫禁城以三大殿为核心,以中轴线为骨干,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显示出登峰造极的皇家气派和辉煌奇异的神秘力量。 ——《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史料二:“阴阳学说”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面,如方位上的前与后、上与下;数目中的奇数与偶数等.认为上方、前方、奇数为“阳”,而下方、后方、偶数为“阴”。故宫的布局也体现了这种思想。外朝、内廷的安排,外朝在前,为阳; 内廷在后,为阴。因此,外朝建筑疏朗、高大,气势雄伟,展现了阳刚之美; 而内廷布局紧凑严密、富丽典雅,具有阴柔之美; 外朝宫殿多用一、三、五等奇数,如三大殿、太和殿前的五座门、午门上的五座门楼。内廷则多用偶数,如东西六宫、乾清、坤宁两宫等。太和殿横向九间、进深五间,取九五这两个最大的奇数,谓之“九五之尊”,代表皇帝无上的权威。 史料三:帝王宫殿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传统“礼制”也不可避免地 渗透到了古代皇宫建筑当中。据《礼记》《考工记》等文献记载,自周代以来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宫殿建筑的组织形制,如:“五门”“三朝”“前朝后寝” “左祖右社” “面南背北” “王者居中” “中轴对称”等,这些原则对历代皇宫建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清故宫在设计和营建过程中,也遵循了这套制度。

介绍故宫导游词大全合集

介绍故宫导游词大全合集 故宫的最北端,是御花园,园中有钦安殿。这里有苍松翠柏,名花异卉,怪石伏立、泉水喷珠,是故宫内最亲切自然之处。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故宫导游词,欢迎参考! 故宫导游词1 欢迎各位游客加入阳光之旅行列。我是这里的小小导游,现在,我带领大家共同游览,希望各位遵守秩序,不要拥挤,禁止照相。祝愿你们快乐地度过这美好时光! 明清的两代皇宫,也叫“紫禁城”。它始建于1406年,距今已有600年了。经过多个朝代的建造现在这故宫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故宫,也是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我说完历史,现在来说说它的布局吧。故宫南边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边是东华门,西边是西华门,是结构精美的角样。多面的城墙有10米多高,护城河宽52米,长800米,既壮观有美丽。 文华殿是皇帝上早朝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会见大臣的地方。坤宁宫和乾清宫是皇帝、太后正式居住的地方,除了这些场所,还有后三宫和东西六宫。故宫在196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的介绍完了,我相信大家对故宫也有些了解了吧。祝大家玩得开心! 故宫导游词2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故宫游玩。我叫李依璋,大家可以叫我李导或小李。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世界遗产故宫。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故宫吧!故宫位于北京中心,旧称紫禁城。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现在我们在故宫内庭最前面的是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庭正殿,高20米。殿的正中央是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史和召见臣下。 现在我们来到了坤宁宫,在故宫中间的是坤宁宫,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二帝,均在此举行婚礼。还有许多殿比如: 东六宫、交泰殿、西六宫 好啦,我的介绍就先到这里,请大家慢欣赏游玩。还有大家记住哦!在浏览时不乱扔垃圾,不触摸物品,不踩踏一草一木,

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对民间建筑的影响

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对民间建筑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南京明故宫和北京故宫、四合院为例,通过对其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布局特色等方面的考察、分析,探讨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对民间建筑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明故宫;布局特色;四合院;紫禁城;礼制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anjing Ming the Forbidden City and the Beijing imperial palace, the siheyun as an example, through to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geographic location, layout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yal palace building in ancient China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ivil building, and proposes some opinions. Key Words: ming imperial palace; layout characteristics; siheyun; the Forbidden City; etiquette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为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表现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南京明故宫及北京故宫就是典型的宫殿建筑。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等级观念也决定了民间建筑的布局形式。 以四根立柱围成的“间”为单位的中国房屋,它们的平面多为简单的矩形,外形不复杂,体量也不大,从四合院的百姓住房到封建帝王的宫殿都是这样。如果和西方古代建筑相比,中国建筑的个体远没有西方建筑那样高大。北京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内最主要的太和殿,平面为长方形,面宽达11间,但面积只有2370余平方米,高度36米,而意大利罗马城的圣彼得大教堂,面积有10000平方米,它的穹顶在室内就高达123.4米。但是中国并不是靠这些简单的个体房来满足住宅、园林、寺庙和宫殿在使用上不同的要求的,而是靠这些单幢房屋所组成的不同群体来解决的。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四合院在使用功能上有它的优点,它能够造成一个较为安静的、带有私密性的空间,正适宜于这些建筑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与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有关系。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历代统治者都是用“礼”制作为治国的根本。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定道德仁义的规范。古代的《礼记》中就记述了大至政治、军事,小到陈设、衣冠等多方面的规范,它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就是一整套等级思想和等级制度,它不仅制约着社会的伦理道德,而且制约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在这部《礼记》和其他礼

北京故宫的资料_参考资料完美版

《北京故宫的资料》 参考资料一: 北京故宫资料大全北京故宫简介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占地 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 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历史 太和殿北京故宫为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06年在元朝大都皇宫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的,设计 师为木匠出身的蒯祥,公元1420年正式落成,从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逊位五百年间,共有明清两代二十四帝在故宫生活过。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时期有殿宇 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1500座。 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或宫城,现称故宫。它的名字来自紫微星,紫微星属土,在五方属中, 古人坚信紫微星位于苍穹的中心。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因而得名。 宫殿建筑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四周为宽52米的 护城河。城墙高12米,底厚10米,顶厚6米至7米。有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 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神武门)。现玄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外朝 雨中太和殿午门:平面呈倒凹字型,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敦台,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 一掖门。上部正中为门楼一座,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两侧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 内金水河 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檐角10个走兽,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 前三殿之第一殿 中和殿:面阔、进深各3间。攒尖顶。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 文华殿 武英殿 内廷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2011年河南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练习卷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 一、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在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阶段。() 2、秦汉时期,中国建筑体已经形成。斗拱在秦代已经普遍使用。() 3、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出挑层数越多,表示级别越低。() 4、“减柱法”使用最早的时期是宋朝。这个时期宗教建筑异常兴盛。() 5、树立在陵寝神道两旁的石人和石马统称作石像生,陈列石人主要是作为侍从和警卫,又称“翁仲”。() 6、歇山顶是庑殿顶和悬山顶的结合,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戧脊组成,顾又称为九脊殿。() 7、在古建筑中,建筑的迎面间数一般称为“开间”,建筑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 8、安济桥坐落在北京的永定河上。() 9、唐乾陵是唐代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10、明长陵为朱棣之陵,位于北京昌平。() 11、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城是秦长城。() 12、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35年。() 13、万安桥位于泉州市东。() 14、宫殿建筑指专供皇帝处理政务和日常生活的建筑群,一般情况下皇帝生活起居之处称“殿”。() 15、宋八陵的陵体结构采用的是方上形式。() 16、彩画是中国古建筑上的一种重要装饰,和玺彩画是级别最高的彩画。() 17、牌坊又称牌楼,最早起源于我国早期城市中的里坊制度。() 18、大型的中国雕塑主要有两部分组成: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19、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宫苑。() 20、隋唐时期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高潮时期,其建筑在布局和造型上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并且出现了“无梁殿”。()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孔庙是在哪里?()A、山西B、河南C、山东D、陕西 2、霍去病墓是哪座陵墓的陪葬墓?() A 、唐乾陵 B 、秦始皇陵 C、清东陵 D 、汉茂陵 3、规格最高的一种彩画,以各种姿态的龙、凤和草形图案组合而成,只有皇家宫殿和显要寺庙才能使用的是? CC ()A 和玺彩画 B 旋子彩画 C 苏式彩画 4、古代标准量器,放置在宫殿前,表帝王秉公办事的是? () A 华表 B 嘉量 C 日晷 D 吉祥缸 5、我国最古老的一座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拱桥的是? () A 卢沟桥 B 赵州桥 C 洛阳桥 D 湘子桥 6、中国佛塔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式等类型,应县木塔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塔。() A、楼阁式 B、密檐式 C、覆缽式 D、金刚座式 7、屋面双坡,屋檐悬伸在山墙之外,又叫挑山顶的屋顶是,屋面双坡,屋檐在山墙内封住,不悬出山墙的屋顶是。()A、硬山顶、悬山顶 B、悬山顶、歇山顶 C、悬山顶、硬山顶 D、庑殿顶、硬山顶 8、中国的古代建筑按屋顶的建筑形式区分等级,以下从高到底排列正确的是?() A、重檐庑殿顶,重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 B、单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C、重檐攒尖顶,单檐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 D、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 9、以下关于宫殿外陈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狮摆放一般为左雌右雄 B、嘉量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 C、日晷是用来显示时间的工具 D、华表起源于诽谤木 10、北京妙应寺塔与真觉寺塔分别属于?() A、楼阁式塔、密檐式塔 B、密檐式塔、楼阁式塔 C、金刚宝座塔、覆钵式塔 D 、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 11、洛阳桥是北宋郡守蔡襄主持修建的,位于?() A、福建省 B、河北省 C、河南省 D、广东省 12北京故宫的主体建筑是什么,它是皇帝举行重大国典的地方。() A、太和殿 B、交泰殿 C、中和殿 D、保和殿 13、为了使桥基与桥墩胶结牢固,采用“养蛎固基法”的是?() A、河北赵州桥 B、北京卢沟桥 C、江苏宝带桥 D、福建洛阳桥 14、下列属于宫殿中宫内陈设的一组是?() A、太平有象、甪端仙鹤、盘龙香筒、如意 B、华表、石狮、铜角鹤 C、嘉量、日晷 D、香炉、铜路灯、江山社稷亭 15、长城是一处特殊的防御工程。历史上很多朝代都修筑过长城。在下列朝代中没有修筑过长城的是? () A、汉朝 B、北周 C、清朝 D、秦朝 16、江西南昌滕王阁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曾经哪位诗人为其作的名文更使它名传千古? ( ) A、崔颢 B、王勃 C、范仲淹 D、李白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介绍作文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介绍作文5篇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构造严谨,装饰精美,文物众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介绍作文5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介绍作文范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给大家当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帝皇之家——北京故宫,现在我先对故宫作个简单介绍。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使你们对故宫有个初步的了解。 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座北朝南,开有四条门。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意思是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它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门之北,雄伟壮观。各位请看,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午门又称五凤楼。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故宫。这里是故宫第一进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它们象征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质为一身的意思。金水桥下是内金水河,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当时叫奉天殿。后来,该叫皇极殿。清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 “不来故宫,枉来北京!”相信今天的故宫一日游给各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位游客朋友,再见!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介绍作文范文二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分析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主要特点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各朝统治格局的更替,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宫殿建筑完整而又完美的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建筑成就与经济状况,统治者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凸显自己的皇权威严,体现封建王朝的至高无上的特点,表现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历代朝廷都倾尽全力,不惜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精心设计,精心打造皇宫宫殿建筑。 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建筑的影响更波及到日本,高丽等国,长安城乃古代最为严整的格局帝都,大明宫更是故宫紫禁城的三倍,其建筑的宽广雄伟乃是空前绝后,明代是在农民起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权,朱元璋为巩固其政权,采取了众多的措施来发展生产力,发展工业,对外贸易,使明末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得到发展,建筑当然也随之进步,砖的发展,琉璃面砖,琉璃瓦质量的提高,新的定型木构架的形成,彩画、装修、装饰定型化使明代建筑达封建社会最为完善的时期,北京故宫就是最明显的例证。粱思成说:“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我就以现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宫殿建筑紫禁城来说说古代宫殿建筑! 紫禁城

紫禁城布局原则 1. 中轴对称 紫禁城宫殿建筑作为古典建筑的重要代表,明清时期宫殿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中轴对称。古人尚中观念在宫殿营造上得到严格执行,重要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排开,布局严谨,秩序井然。明清紫禁城的前朝三大殿、后三宫以及重要宫门、广场均分布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位于两侧,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古代社会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

北京故宫调研——从宫殿建筑看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北京故宫调研报告 ——从宫殿建筑看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摘要: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以其壮丽的形体、完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的布局闻名于世。 本文从先故宫的整体规划入手,通过对其中轴线为代表的秩序性及等级性等建筑特点来深入研究故宫对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体现,再反过来从传统思想从新思考故宫的细节设计,以屋顶为例主要分析。 关键词: 故宫木构建筑特点传统建筑文化建筑群整体规划中轴线屋顶 正文: 在我国首都北京城区的中心,坐落着一片金碧辉煌、殿阁沉沉的古建筑群,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也就是今天的故宫博物院。 这是我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它以壮丽的形体、完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秩序的布局,逐渐成为了中国古典风格及东方韵味的标志性符号。 一、历史沿革 1.故宫历史及简介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 的皇宫。它平面呈南北长961 米、东西宽753米的长方形。 占地72万多平方米。四周由高 7.9米的城墙环绕,城墙四角 设角楼。城外由护城河环绕。 城四面各有一门,宫内有各式 木结构殿宇9000余间,均为黄 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并饰 以精美彩画。 故宫由“前朝”及“内廷” 两大部分组成。前朝正中的三 大殿是宫中前部的重点,大气壮美,结构伟岸。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仍采用左右对称的格局。后部虽然“千门万户”建筑密集,但它们仍是有秩序的布局。 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这座恢弘的建筑才结束了它作为皇家宫殿的使命。在此期间,故宫经历了其作为皇家宅邸的辉煌高贵与雍容奢华,同时却也经历着多舛的命运。然而,这座沉默的建筑物,在穿越了动荡的历史、经历过改朝换代的起伏之后,却依旧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2.古木构建筑群的主要特征 作为中国现存最伟大的传统建筑,故宫是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典型,它几乎囊括了一切木构建筑群的特点与优势。

论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

论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为汉族建筑之精华。古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古代宫殿建筑物自身也被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生活的所在。 门阙森森的宫殿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规制最高、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建筑,是当时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和最高体现。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宫殿名称的内涵有一个演变过程。上古时期,穴居是原始初民常见的居住方式。古语道:“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在先秦以前,人们经常将“宫”、“室”连起来使用,而且,“宫”、“室”可以通用,均指人们居住的场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秦汉以后,“宫”和“殿”开始连在一起使用,并且具有了等级的差别,专指皇帝行使权力和日常生活的场所。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就出现了宫殿建筑。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大修宫殿,建造了气势磅礴的朝宫,它与汉三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共同形成了中国宫殿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此后,伴随着江山易主与王朝更替,华夏大地上掀起了建造宫殿的热潮。隋朝有仁寿宫、大兴宫,唐朝有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以及随后辽宋金元明清的宫殿,无不气势雄伟,规模庞大。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些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大多在王朝杀戮的战争中灰飞烟灭,成为断壁残垣,能够传世的仅仅是北京明清故宫和沈阳清故宫。其中北京故宫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顶峰。而沈阳故宫从它的规划布局、建筑形式以及建筑装饰几方面又充分展现了清朝早期建筑的特点,尤其是清朝建立者满族的政治文化与民风民俗,使其成为中国现存皇室建筑群中地位仅次于北京故宫的重要建筑。 在我国古代社会,朝代名称虽然不同,宫殿布局却大同小异。《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技术书籍,书中记载都城的规划时写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可以看出,都城布局以王宫为中心,象征着紫微帝宫,作为四方之极,统治天下。以王宫为中心的这种布局思想一直持续了3000多年,唐朝时期的长安城、元朝的大都和明清时期的北京城都按照这种布局思想而建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课题: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体是对故宫的欣赏,通过欣赏来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所体现的等级性。 在教学中要完成三个部分的教学:1、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了解;2、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性体现(以故宫为例);3、中国古代园林。 教学准备: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了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准备了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幻灯片和相关图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学会分析古代建筑布局,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大量幻灯片的展示,对其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参与互动,加强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特点,加深对故宫的认识、了解。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等级性体现。 教学方法:1.教法:欣赏、讲解、演示(多媒体) 2.学法:欣赏、看书 教具准备: 教材,辅助资料,多媒体。

学具准备:美术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0分钟) 引入:展示图片(故宫平面图) 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同学回答:是故宫。 问:有没有同学去过故宫,给同学们讲一讲你的感受? 同学回答:(讲述) (教师归纳)引入:刚才这位同学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故宫的形象,描述的很具体,证明他很注意观察生活。但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多内容同学们没有接触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故宫和苏州园林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师讲解):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的建筑。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1)木结构: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从立柱和纵横的梁枋组合成的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上部荷载均经由梁架、立柱传递到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割的作用,不承受荷载。所以,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之妙。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有许多是同现代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