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1.软件开发模型是对软件过程的建模,即用一定的流程将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并可用规范的方式操作全过程,好比工厂的流水线。

2.软件开发模型能清晰、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明确规定要完成的主要活动和任务,它用来作为软件项目工作的基础。

3.软件开发模型应该是稳定和普遍适用的

软件开发模型的选择应根据:

1.项目和应用的特点

2.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3.需要控制和交付的特点

1.边做边改模型

2.瀑布模型

3.快速原型模型

4.增量模型

5.螺旋模型

6.喷泉模型

边做边改模型(Build-and-Fix Model)

国内许多软件公司都是使用"边做边改"模型来开发的。在这种模型中,既没有规格说明,也没有经过设计,软件随着客户的需要一次又一次地不断被修改. 在这个模型中,开发人员拿到项目立即根据需求编写程序,调试通过后生成软件的第一个版本。在提供给用户使用后,如果程序出现错误,或者用户提出新的要求,开发人员重新修改代码,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这是一种类似作坊的开发方式,对编写几百行的小程序来说还不错,但这种方法对任何规模的开发来说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其主要问题在于:(1)缺少规划和设计环节,软件的结构随着不断的修改越来越糟,导致无法继续修改;

(2)忽略需求环节,给软件开发带来很大的风险;

(3)没有考虑测试和程序的可维护性,也没有任何文档,软件的维护十分困难。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1970年Winston Royce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直到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瀑布模型将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在瀑布模型中,软件开发的各项活动严格按照线性方式进行,当前活动接受上一项活动的工作结果,实施完成所需的工作内容。当前活动的工作结果需要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该结果作为下一项活动的输入,继续进行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修改。

瀑布模型强调文档的作用,并要求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但是,这种模型的线性过程太理想化,已不再适合现代的软件开发模式,几乎被业界抛弃,其主要问题在于:

(1)各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2)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用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的末期才能见到开发成果,从而增加了开发的风险;

(3)早期的错误可能要等到开发后期的测试阶段才能发现,进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我们应该认识到,"线性"是人们最容易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的思想方法。当人们碰到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其分解或转化为一系列简单的线性问题,然后逐个解决。一个软件系统的整体可能是复杂的,而单个子程序总是简单的,可以用线性的方式来实现,否则干活就太累了。线性是一种简洁,简洁就是美。当我们领会了线性的精神,就不要再呆板地套用线性模型的外表,而应该用活它。例如增量模型实质就是分段的线性模型,螺旋模型则是接连的弯曲了的线性模型,在其它模型中也能够找到线性模型的影子.

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

快速原型模型的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或客户对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通过逐步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要求,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第二步则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显然,快速原型方法可以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具有显著的效果。

快速原型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快速地建造出软件原型,一旦确定了客户的真正需求,所建造的原型将被丢弃。因此,原型系统的内部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迅速建立原型,随之迅速修改原型,以反映客户的需求。

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

又称演化模型。与建造大厦相同,软件也是一步一步建造起来的。在增量模型中,软件被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来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每一个构件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的模块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代码片段构成. 增量模型在各

几种常见的测试模型汇总

几种比较常见的测试模型汇总: V模型 V模型最早是由Paul Rook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旨在改进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效果。V模型反映出了测试活动与分析设计活动的关系。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非常明确的标注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测试,并且清楚的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V模型指出,单元和集成测试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系统测试应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验收测试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但V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仅仅把测试作为在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是针对程序进行的寻找错误的活动,而忽视了测试活动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等活动的验证和确认的功能。 W模型(也叫双V模型)

W模型由Evolutif公司公司提出,相对于V模型,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 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W模型由两个V字型模型组成,分别代 表测试与开发过程,图中明确表示出了测试与开发的并行关系。 W模型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也就是说,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W模型 有利于尽早地全面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人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这将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目进度。 但W模型也存在局限性。在W模型中,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行的,同时,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一阶段完全结束,才可正式开始下一个阶段工作。这样就无法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面临着困惑。 X模型 X模型是由Marick提出的,他的目标是弥补V模型的一些缺陷,例如:交接、经常性的集成等问题。 X模型的左边描述的是针对单独程序片段所进行的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 此后将进行频繁的交接,通过集成最终合成为可执行的程序。右上半部分,这些可执行程序还需要进行测试。已通过集成测试的成品可以进行封版并提交给用户,也可以作为更大规模和范围内集成的一部分。多根并行的曲线表示变更可以在各个部分发生。 X模型还定位了探索性测试(右下方)。这是不进行事先计划的特殊类型的测试,诸如“我这么测一下结果会怎么样?”,这一方式往往能帮助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在测试计划之外发现更多的软件错误。 但V模型的一个强项是它明确的需求角色的确认,而X模型没有这么做,这大概是X模型的一个不足之处。而且由于X模型从没有被文档化,其内容一开始需要从V模型的相关内容中进行推断,因为它还没有完全从文字上成为V 模型的全面扩展。

软件开发模型介绍与对比分析

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是指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有时也包括维护阶段。 软件开发模型能清晰、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过程,明确规定了要完成的主要活动和任务,用来作为软件项目工作的基础。对于不同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方法、使用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各种不同技能的人员参与工作、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等,以及允许采用不同的软件工具和不同的软件工程环境。 1. 瀑布模型-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 1970年温斯顿?罗伊斯(Winston Royce)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直到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从本质来讲,它是一个软件开发架构,开发过程是通过一系列阶段顺序展开的,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直到产品发布和维护,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循环反馈,因此,如果有信息未被覆盖或者发现了问题,那么最好“返回”上一个阶段并进行适当的修改,开发进程从一个阶段“流动”到下一个阶段,这也是瀑布开发名称的由来。 瀑布模型是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其过程是从上一项活动接收该项活动的工作对象作为输入,利用这一输入实施该项活动应完成的内容给出该项活动的工作成果,并作为输出传给下一项活动。同时评审该项活动的实施,若确认,则继续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前面,甚至更前面的活动。对于经常变化的项目而言,瀑布模型毫无价值。(采用瀑布模型的软件过程如图所示)

软件工程考试题库

软件工程概述 一单项选择 1.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包括:软件开发期和软件运行期,下述(D)不是软件开发期所应包含的内容。 A需求分析B结构设计C程序编制D软件维护 2.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它的开发主要是(A)。 A研制B拷贝C再生产D复制 3.以文档作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很明确的软件项目的生存周期模型是(C)。 A喷泉模型B增量模型C瀑布模型D螺旋模型 4.在软件生存周期中,(B)阶段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是做什么?”。 A详细设计B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C概要设计D软件测试 5.软件产品与物质产品有很大区别,软件产品是一种(C)产品 A有形B消耗C逻辑D文档 6.(C)把瀑布模型和专家系统结合在一起,在开发的各个阶段上都利用相应的专家系统来帮助软件人员完成开发工作。 A原型模型B螺旋模型C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D喷泉模型 7.(B)阶段是为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的描述,要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 A概要设计B详细设计C编码D测试 8.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适合于那些不能预先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的模型是(A)。 A原型模型B瀑布模型C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D变换模型 9.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以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为基础,以用户的需求为动力,以对象来驱动的模型是(C)。 A原型模型B瀑布模型C喷泉模型D螺旋模型 10.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支持需求不明确,特别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并支持多种软件开发方法的模型是(D)。 A原型模型B瀑布模型C喷泉模型D螺旋模型 11.软件特性中,使软件在不同的系统约束条件下,使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难易程度称为(C)。 A可修改性B可靠性C可适应性D可重用性 12.软件特性中,一个软件能再次用于其他相关应用的程度称为(B)。 A可移植性B可重用性C容错性D可适应性 13.软件特性中,(A)是指系统具有清晰的结构,能直接反映问题的需求的程度。 A可理解性B可靠性C可适应性D可重用性 14.软件特性中,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在实现改正潜伏的错误、改进性能、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工作的难易程度称为(B)。 A可理解性B可维护性C可适应性D可重用性 15.软件特性中,软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移植到另一个上去的难易程度指的是(C). A可理解性B可修改性C可移植性D可重用性 16.软件特性中,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指的是(D)。 A有效性B可适应性C正确性D可靠性 17.软件特性中,允许对软件进行修改而不增加其复杂性指的是(A)。 A可修改性B可适应性C可维护性D可移植性 18.软件特性中,多个软件元素相互通讯并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指的是(B)。 A可理解性B可互操作性C可维护性D可追踪性 19.软件特性中,根据软件需求对软件设计、程序进行正向追踪,或根据程序、软件设计对软件需求进行逆向

软件工程——软件开发过程中用到的各种图

软件工程——软件开发过程中用到的各种图 一、宏观导图 导图说明:我们的软件开发中用到的各种图型工具都是为了辅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开发的阶段或者过程。上图是根据软件过程中各个阶段所需要用到的各种图的一个小结。下面是各种图的简介和示例。 二、谈细节: 1、问题定义阶段(规划阶段): UC图:( Use Creat 图)它是 BSP(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法中常用的子系统划分工具。

2、可行性分析 2.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一种传统工具。它是表达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数据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它是物理数据流图而不是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形象的呈现了软件的功能,即使不懂软件的人也可以轻松的看懂,可以说它是软件设计师与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

3、需求分析: 3.1 DFD图(Data Flow Diagram):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 3.2 ERD(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图:当数据量很大并且数据间关系复杂时对于数据的分析就得用到它来刻画系统数据模型

3.3 IPO(input process output)图描述了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3.4 STD(State Transition Diagram)图:刻画系统响应外部事件的过程。为系统的行为建模。

面向数据结构的几个图形工具: 3.5 层次方框图:用来展示数据的层次结构 3.6 warnier图:和层次方框图一个意思,不过她能描述的手段比层次图更加丰富。

软件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2006-2007-2软件工程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20选10) 1. 结构化分析的主要描述手段有( B )。 A. 系统流程图和模块图 B. DFD图、数据词典、加工说明 C. 软件结构图、加工说明 D. 功能结构图、加工说明 2. 用于表示模块间的调用关系的图叫( D )。 A.PAD B.SC C.N-S D.HIPO 3. 在( B )模型中是采用用例驱动和架构优先的策略,使用迭代增量建造方法,软件“逐渐”被开发出来的。 A.快速原型 B. 统一过程 C.瀑布模型 D. 螺旋模型 4. 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有面向对象方法、面向( A )方法和面向数据方法。 A. 过程 B. 内容 C. 用户 D. 流程 5 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看,软件设计分两步完成( D )。 A. ①系统分析②模块设计 B. ①详细设计②概要设计 C. ①模块设计②详细设计 D. ①概要设计②详细设计 6. 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B )。 A. 过程、子程序、分程序 B.顺序、条件、循环 C.递归、堆栈、队列 D.调用、返回、转移 7. 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B )。 A. 过程、子程序、分程序 B.顺序、条件、循环 C.递归、堆栈、队列 D.调用、返回、转移 8. SD方法衡量模块结构质量的目标是( C )。 A. 模块间联系紧密,模块内联系紧密 B. 模块间联系紧密,模块内联系松散 C. 模块间联系松散,模块内联系紧密 D. 模块间联系松散,模块内联系松散 9.为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应该( C )。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后制定软件测试计划 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10.( D )测试用例发现错误的能力较大。 A.路径覆盖 B.条件覆盖 C.判断覆盖 D.条件组合覆盖 11.软件需求分析应确定的是用户对软件的( A )。 A. 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B. 性能需求 C. 非功能需求 D. 功能需求 12.下列各种图可用于动态建模的有( C )。 A.用例图 B. 类图 C. 序列图 D. 包图 13.软件过程模型有瀑布模型、( B )、增量模型等。 A. 概念模型 B. 原型模型 C. 逻辑模型 D. 物理模型 14.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三类模型,即( D )。 A. 系统模型、ER模型、应用模型 B.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应用模型 C. E-R模型、对象模型、功能模型 D.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15.测试的分析方法是通过分析程序( B )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A.应用范围 B.内部逻辑 C.功能 D.输入数据 16. 软件工程是研究软件( B )的一门工程学科。 A. 数学 B. 开发与管理 C. 运筹学 D. 工具 17. 需求分析可以使用许多工具,但( C )是不适合使用的。 A.数据流图 B.判定表 C.PAD图 D.数据字典 18.划分模块时,一个模块内聚性最好的是( A )。 A. 功能内聚 B. 过程内聚 C. 信息内聚 D. 逻辑内聚 19.软件可移植性是用来衡量软件的( D )的重要尺度之一。 A.效率 B. 质量 C. 人机关系 D. 通用性 20.软件配置管理是在软件的整个生存周期内管理( D )的一组活动。 A.程序 B.文档 C.变更 D.数据 二、判定题(20选10) 1统一过程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作为驱动的模型,适合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2当模块中所有成分结合起来完成一项任务,该模块的内聚是偶然内聚。(×) 3SD方法衡量模块结构质量的目标是模块间联系松散,模块内联系紧密(√) 4当模块中所有成分结合起来完成一项任务,该模块的内聚是功能内聚。(√) 5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就应该同时考虑软件的可维护性问题。(√) 6需求分析可以使用许多工具,但数据流图是不适合使用的。(×)

常用软件开发模型比较分析

常用软件开发模型比较分析 2007-09-26 20:21 正如任何事物一样,软件也有其孕育、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生存过程,一般称其为“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分为6个阶段,即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顺序且线性的,而应该是带有反馈的迭代过程。在软件工程中,这个复杂的过程用软件开发模型来描述和表示。 软件开发模型是跨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的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所实施的全部工作和任务的结构框架,它给出了软件开发活动各阶段之间的关系。目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大致可分为如下3种类型。 ① 以软件需求完全确定为前提的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② 在软件开发初始阶段只能提供基本需求时采用的渐进式开发模型,如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③ 以形式化开发方法为基础的变换模型(T ransformational Model)。 本节将简单地比较并分析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和变换模型等软件开发模型。 1.2.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即生存周期模型,其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和定义、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软件运行和维护这6个阶段,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采用瀑布模型的软件过程如图1-3所示。

图1-3 采用瀑布模型的软件过程 瀑布模型是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瀑布模型的本质是一次通过,即每个活动只执行一次,最后得到软件产品,也称为“线性顺序模型”或者“传统生命周期”。其过程是从上一项活动接收该项活动的工作对象作为输入,利用这一输入实施该项活动应完成的内容给出该项活动的工作成果,并作为输出传给下一项活动。同时评审该项活动的实施,若确认,则继续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前面,甚至更前面的活动。瀑布模型有利于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人员的组织及管理,有利于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的研究与使用,从而提高了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的质量和效率。然而软件开发的实践表明,上述各项活动之间并非完全是自上而下且呈线性图式的,因此瀑布模型存在严重的缺陷。 ① 由于开发模型呈线性,所以当开发成果尚未经过测试时,用户无法看到软件的效果。这样软件与用户见面的时间间隔较长,也增加了一定的风险。 ② 在软件开发前期末发现的错误传到后面的开发活动中时,可能会扩散,进而可能会造成整个软件项目开发失败。 ③ 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完全确定用户的所有需求是比较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可能的。 1.2.2 螺旋模型螺旋模型将瀑布和演化模型(Evolution Model)结合起来,它不仅体现了两个模型的优点,而且还强调了其他模型均忽略了的风险分析。这

软件开发模型介绍与对比分析

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任务的结构框 架。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 段。 软件开发 模型能清晰、直观地表达软 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有 时也包括维护阶 件开发全过程,明确规定了 要完成的主要活 动和任务,用来作为软 件项目工作的基础。对于不同的软件 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开 理方法和手段 等,以及允许采用不同的软件工 具和不同的软件工程环境。 1. 瀑布模型 -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 1970 年温斯顿 ?罗伊斯( Winston Royce )提出了著名的 “瀑布模型 ”,直到 80 年 代早期,它一 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 模型。 瀑布模型 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 ,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 ,便于分工协 作,即采 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 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将 软件生命周期划 分为制定计划 、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 护等六个基本活 动,并 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 、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 ,如同瀑布流水,逐级 下落。从 本质来讲,它是一个软 件开发架构,开发过程是通过一系列 阶段顺序展开的,从系统 需求分析开始 直到产品发布和维护,每个阶段都会产 生循环反馈,因此,如果有信息 未被覆盖或者 发现了问题, 那么 最好 “返回 ”上一个 阶段并进行适当的修改 ,开发进程 从一个阶段 “流动 ”到下一个阶段, 这也是瀑布开发名称的由来。 瀑布模型是最 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提供了 软件开发的基 本框架。其过程是从上一项 活动接收该项活动的工作对象作 为输入,利 用这一输入实 施该项活动应完成的内容给出该 项活动的工作成果, 并 作为输出传给下 一项活动。同 时评审该项活动的实施,若确认 ,则继续下一项活动;否则返 回前面, 甚至更前面的 活动。对于经常变化的项目而 言,瀑布模型毫无价值。(采用瀑布模型 的软件过程如 图所示) 软件 开发模型 (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 是指软件开发 全部过程、活动和 发方法、使用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各 种不同技能的人员参与工作 、运用不同的管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1.软件开发模型是对软件过程的建模,即用一定的流程将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并可用规范的方式操作全过程,好比工厂的流水线。 2.软件开发模型能清晰、直观地表达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明确规定要完成的主要活动和任务,它用来作为软件项目工作的基础。 3.软件开发模型应该是稳定和普遍适用的 软件开发模型的选择应根据: 1.项目和应用的特点 2.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3.需要控制和交付的特点 软件工程之软件开发模型类型 1.边做边改模型 2.瀑布模型 3.快速原型模型 4.增量模型 5.螺旋模型 6.喷泉模型 边做边改模型(Build-and-Fix Model) 国内许多软件公司都是使用"边做边改"模型来开发的。在这种模型中,既没有规格说明,也没有经过设计,软件随着客户的需要一次又一次地不断被修改. 在这个模型中,开发人员拿到项目立即根据需求编写程序,调试通过后生成软件的第一个版本。在提供给用户使用后,如果程序出现错误,或者用户提出新的要求,开发人员重新修改代码,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这是一种类似作坊的开发方式,对编写几百行的小程序来说还不错,但这种方法对任何规模的开发来说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其主要问题在于:(1)缺少规划和设计环节,软件的结构随着不断的修改越来越糟,导致无法继续修改; (2)忽略需求环节,给软件开发带来很大的风险; (3)没有考虑测试和程序的可维护性,也没有任何文档,软件的维护十分困难。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1970年Winston Royce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直到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在瀑布模型中,软件开发的各项活动严格按照线性方式进行,当前活动接受上一项活动的工作结果,实施完成所需的工作内容。当前活动的工作结果需要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该结果作为下一项活动的输入,继续进行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修改。 瀑布模型强调文档的作用,并要求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但是,这种模型的线性过程太理想化,已不再适合现代的软件开发模式,几乎被业界抛弃,其主要问题在于: (1)各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2)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用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的末期才能见到开发成果,从而增加了开发的风险; (3)早期的错误可能要等到开发后期的测试阶段才能发现,进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我们应该认识到,"线性"是人们最容易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的思想方法。当人们碰到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其分解或转化为一系列简单的线性问题,然后逐个解决。一个软件系统的整体可能是复杂的,而单个子程序总是简单的,可以用线性的方式来实现,否则干活就太累了。线性是一种简洁,简洁就是美。当我们领会了线性的精神,就不要再呆板地套用线性模型的外表,而应该用活它。例如增量模型实质就是分段的线性模型,螺旋模型则是接连的弯曲了的线性模型,在其它模型中也能够找到线性模型的影子. 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 快速原型模型的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或客户对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通过逐步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要求,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第二步则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显然,快速原型方法可以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具有显著的效果。 快速原型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快速地建造出软件原型,一旦确定了客户的真正需求,所建造的原型将被丢弃。因此,原型系统的内部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迅速建立原型,随之迅速修改原型,以反映客户的需求。 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 又称演化模型。与建造大厦相同,软件也是一步一步建造起来的。在增量模型中,软件被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件来设计、实现、集成和测试,每一个构件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的模块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代码片段构成. 增量模型在各

基于模型开发及平台化应用-演讲报告

基于模型开发及平台化应用 梁海强 2015.6

目录 1项目背景 项目目标 2 3项目方案 4 项目成果 5项目应用及效益

公司项目繁多,方案各异,且开发周期短,为满足项目开发要求,解决以上问题,公司对各车型控制软件进行平台化的开发,同时对同一车型不同配置进行软件自适应开发。 项目背景 项目繁多 开发周期短 方案 多样 项目繁多 ?公司不断增加产品开发项目。如绅宝EV 、EV200、EV150、 M307等多个车型,涉及“大中小、高中低、234”等车型 平台。 开发周期短 ?每一个项目开发周期都很短,一个项目从立项到量产要求在 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方案多样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每个车型又有多种配置方案。

本项目旨在达成三方面的目标: 建立基于模型开发整车控制策略的软件平台; 对于不同车型进行控制模型软件平台化的开发,保证控制模型软件的可移植性,缩短整车控制软件开发周期;针对同一车型不同车型配置方案,进行软件自适应开发,保证一款车型同一版软件对应不同的车型配置。 软件自适应 开发 控制模型软件平台化 搭建模型开发平台

三、项目方案-建立V 流程的模型软件开发平台 标杆车分析控制需求分析 控制系统定义与 设计 策略模型开发 模型集成自动代码生成SIL 测试 实车测试 匹配标定 HIL 测试 MIL 测试 V erification “验证” V alidation “确认” 控制需求分析V 型开发流程 VS ?简洁、明确?便于交流?便于维护图形化设计 ?及早纠错 ?改善开发过程早期验证 ?开发效率高?代码品质高代码自动生成 ?提高效率?便于交流 文档自动化 优势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

常见的软件质量模型 关于软件质量模型,业界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模型定义,比较常见的质量模型有McCall 模型、Boehm 模型、FURPS 模型、Dromey 模型和 ISO9126 模型。 ?Jim McCall 软件质量模型(1977 年) ?Barry W. Boehm 软件质量模型(1978 年) ?FURPS/FURPS+ 软件质量模型 ?R. Geoff Dromey 软件质量模型 ?ISO/IEC 9126 软件质量模型(1993 年) ?ISO/IEC 25010 软件质量模型(2011 年) Jim McCall 软件质量模型(1977 年) Jim McCall 的软件质量模型,也被称为 GE 模型(General Electrics Model)。其最初起源于美国空军,主要面向的是系统开发人员和系统开发过程。McCall 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软件质量属性指标来弥补开发人员与最终用户之间的沟壑。 McCall 质量模型使用 3 中视角来定义和识别软件产品的质量: 1.Product revision (ability to change). 2.Product transition (adaptability to new environments). 3.Product operations (basic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McCall 模型通过层级的要素、标准和指标来详述这 3 个视角定义(产品修改、产品转移、产品运行)。 ?11 Factors (To specify):描述软件的外部视角,也就是客户或使用者的视角。 ?23 Criterias (To build):描述软件的内部视角,也就是开发人员的视角。 ?Metrics (To control):定义衡量指标和方法 下图中,左侧为 11 个质量要素,右侧为 23 个质量标准。

软件开发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软件开发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软件开发模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软件需求完全确定为前提的瀑布模型;第二种是在软件开发初始阶段只能提供基本需求时采用的渐进式开发模型,如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等;第三种是以形式化开发方法为基础的的变换模型。时间中经常将几种模型组合使用, 以便充分利用各种模型的优点。 1.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也称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它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这比依靠“个人技艺”开发软件好得多。它有利于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人员的组织、管理,有利于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的研究与使用,从而提高了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瀑布模型的缺点:一是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二是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用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的末期才能见到开发成果,从而卡增加了开发的风险;三是早期的错误可能要等到开发后期的测试阶段才能发现,进而带来严重后果。 2. 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的主要思想:先借用已有系统作为原型模型,通过“样品”不断改进, 使得最后的产品就是用户所需要的。原型模型通过向用户提供原型获取用户的反 馈,使开发出的软件能够真正反映用户的需求。 原型模型的特点:开发人员和用户在“原型”上达成一致。这样一来,可以减少设计中的错误和开发中的风险,也减少了对用户培训的时间,而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正确性以及用户的满意程度。缩短了开发周期,加快了工程进度。降低成本。 原型模型的缺点:当告诉用户,还必须重新生产该产品时,用户是很难接受的。 这往往给工程继续开展带来不利因素。不宜利用原型系统作为最终产品。 3.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采用一种周期性的方法来进行系统开发。这会导致开发出众多的中间版 本。 螺旋模型的优点: 1)设计上的灵活性,可以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变更。 2)以小的分段来构建大型系统,使成本计算变得简单容易。 3)客户始终参与每个阶段的开发,保证了项目不偏离正确方向及项目的可控性。 4)随着项目推进,客户始终掌握项目的最新信息,从而他或她能够和管理层有效地交互。 5)客户认可这种公司内部的开发方式带来的良好的沟通和高质量的产品。

软件过程模型的优缺点对比

软件过程模型的比较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经典生命周期)提出了软件开发的系统化的、顺序的方法。其流程从用户需求规格说明开始,通过策划、建模、构建和部署的过程,最终提供一个完整的软件并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优点: 1. 强调开发的阶段性,各阶段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2. 强调早期调研和需求分析,推迟编码实现的观点 3. 提供了一个摸板,这个摸板使得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支持的方法可以在该摸板下有一个共同的指导 缺点: 1. 文档驱动,用户无法及时了解产品的情况 2. 依赖早期调研和需求分析,很难适应在许多项目开始阶段必然存在的不确定 性。 3. 流程单一,必须要完成前一阶段的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开发过程中的 成功经验无法用于本产品。 4. 测试在后期引入,对于系统存在的重大缺陷,如果在可执行程序评审之前没 有被发现,将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5. 组织庞大,人员闲置。 适用范围:需求确定,工作能够采用线性的方式完成的软件。 增量过程模型 增量过程模型包括增量模型、RAD 模型。 (一)增量模型增量过程模型以迭代的方式运用瀑布模型,把软件产品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 件来设计、编码、集成和测试。每个构件由多个相互作用的模块构成,并且能够完成特定的功能。使用增量模型时,第一个增量往往是核心功能。 优点: 1.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用户提交可完成部分工作的产品。 2.逐步增加产品功能可以使用户有充裕的时间学习和适应新产品,从而减少一个全新的软件可能给客户组织带来的冲击。 3. 规避技术风险 4. 可并行开发构件,加快开发的进度 缺点:

1. 没有考虑软件的整体质量和长期的可维护性。 2. 大部分情况是不合适的操作算法被采用目的为了演示功能,不合适的开发工 具被采用仅仅为了它的方便,还有不合适的操作系统被选择等等。 3. 由于达不到质量要求产品可能被抛弃,而采用新的模型重新设计 适用范围:项目在既定的商业要求期限之前不可能找到足够的开发人员; (二)RAD 模型 RAD 模型是一种侧重于短暂的开发周期的增量软件过程模型,它是瀑布模型的“高速”变体,通过基于构建的构建方法实现快速开发。开发团队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创造出“全功能系统” 优点: 1.开发速度快,质量有保证。 2.对信息系统特别有效。 缺点: 1. 对于大型的可伸缩的项目,RAD 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来创建多个相对的独立 的RAD 团队 2. 如果开发者和用户没有为短时间内急速完成整个系统做好准备,RAD 项目将 会失败。 3. 如果一个系统不能合理的模块化,RAD 构件建立会有很多问题。 4. 如果系统需求是高性能,并且需要通过调整构件接口的方式来提高性能,不 能采用RAD 模型 5. 技术风险很高的情况下 适用范围:1、不适合技术风险很高的开发,不适合系统需求是高性能,并且需要通过调整构件接口的方式来提高性能的产品开发。 2、适用于工期紧张,又可细分功能,还要有合适的构件 演化过程模型 演化过程模型包括原型开发,螺旋模型,协同开发模型。 (一)原型开发从需求收集开始,开发者和客户在一起定义软件的总体目标,标识已知的需 求并且规划出需要进一步定义的区域。然后是“快速设计”,它集中于软件中那些对客户可见的部分的表示,这将导致原型的创建,并由客户评估并进一步精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逐步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个过程是迭代的。其流程从听取客户意见开始、随后是建造/修改原型、客户测试运行原型、然后回头往复循环直到客户对原型满意为止。由于这种模型可以让客户快速的感受到实际的系统(虽然这个系统不带有任何质量的保证),所以客户和开发者都比较喜欢这种过程模型(对于那些仅仅用来演示软件功能的公司而言或从来不考虑软件质

常见软件开发模型

常见软件开发模型 模型优点缺点 瀑布模型文档驱动系统可能不满足客户的需求 快速原型模型关注满足客户需求可能导致系统设计差、效率低,难于 维护 增量模型开发早期反馈及时,易于维护需要开放式体系结构,可能会设计差、 效率低 螺旋模型风险驱动风险分析人员需要有经验且经过充分 训练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 1970年Winston Royce 提岀了著名的“瀑布模型“,直到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中,如图所示,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

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 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在瀑布模型中,软件开发的各项活动严格按照线性方式进行,当前活动接受上一项活动的工作结果,实施完成所需的工作内容。当前活动的工作结果需要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该结果作为下一项活动的输入,继续进行下一项活动,否则返回修改。 瀑布模型强调文档的作用,并要求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但是,这种模型的线性过程太理想化,已不再适合现代的软件开发模式,几乎被业界抛弃,其主要问题在于: (1)各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生大量的文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2)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用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的末期才能见到开发成果,开发的风 从而增加了险; (3)早期的错误可能要等到开发后期的测试阶段才能发现,进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 ) 快速原型模型的第一步是建造一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或客户对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通过逐步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要求,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第二步则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显然,快速原型方法可以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具有显著的效果。快速 原型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快速地建造出软件原型,一旦确定了客户的真 正需求,所建造的原型将被丢弃。因此,原型系统的内部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迅速 建立原型,随之迅速修改原型,以反映客户的需求。

常用软件开发模型

常用软件开发模型比较分析 正如任何事物一样,软件也有其孕育、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生存过程,一般称其为“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分为6个阶段,即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顺序且线性的,而应该是带有反馈的迭代过程。在软件工程中,这个复杂的过程用软件开发模型来描述和表示。 软件开发模型是跨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的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所实施的全部工作和任务的结构框架,它给出了软件开发活动各阶段之间的关系。目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大致可分为如下3种类型。 ①以软件需求完全确定为前提的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②在软件开发初始阶段只能提供基本需求时采用的渐进式开发模型,如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③以形式化开发方法为基础的变换模型(Transformational Model)。 本节将简单地比较并分析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和变换模型等软件开发模型。 1.2.1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即生存周期模型,其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和定义、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软件运行和维护这6个阶段,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采用瀑布模型的软件过程如图1-3所示。 图1-3 采用瀑布模型的软件过程 瀑布模型是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瀑布模型的本质是一次通过,即每个活动只执行一次,最后得到软件产品,

!软件工程练习题3

一、选择题 1.软件是一种()产品。 A.有形 B.逻辑C.物质 D.消耗 2.与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研究不同,软件工程是一门() A.理论性B.工程性C.原理性D.心理性 3.软件工程学科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计算机的发展B.其他工程学科的影响力 C.软件危机的出现D.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 4.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有多种,下列选项中,()不是软件生存周期的模型。 A.螺旋模型B.增量模型C.功能模型D.瀑布模型 5.软件开发模型是指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主要的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 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和喷泉模型。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相结合,并增加了[A ],它建立在[B ]的基础上,沿着螺线自内向外每旋转一圈,就得到[B ]的一个版本。喷泉模型描述了[C ]的开发模型,它体现了这种开发方法创建软件的过程所固有的[D ]和 [E ]的特征。 供选择的答案: A:(1)系统工程(2)风险分析(3)设计评审(4)进度控制 B:(1)模块划分(2)子程序分解(3)设计(4)原型 C:(1)面向对象(2)面向数据流(3)面向数据结构(4)面向事件驱动 D:(1)归纳(2)推理(3)迭代(4)递归 E:(1)开发各阶段之间无“间隙”(2)开发各阶段分界明显(3)部分开发阶段分界明显(4)开发过程不分阶段 您的选择是: 【A 】【B 】【C 】【D 】【E 】 6.目前存在若干种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例如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其中规定了由前至 后、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的模型是() A.瀑布模型B.增量模型C.螺旋模型D.喷泉模型 7.软件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维 护等活动。 A.应用B.测试C.检测D.以上都是 8.准确地解决“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是()阶段的任务。 A.分析阶段B.设计阶段C.编码阶段D.测试阶段 9.研究开发所需要的成本和资源是属于可行性研究中的()研究的一方面。 A.技术可行性 B. 经济可行性 C. 社会可行性 D. 法律可行性 10.需求分析()。【】 A.要回答“软件必须做什么”B.可概括为“理解、分析、表达”六个字 C.要求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D.以上都对 11.瀑布模型中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 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这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阶段。

(Model Base Design)基于模型的设计

什么叫基于模型的设计? 为什么要基于模型的设计? 基于模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做什么事情? 再问几个小问题: 模型验证是否必要? 模型验证有哪些工作可以做? 模型验证是否一定需要被控对象模型? 代码生成效率如何? 底层驱动是否要建模? Embedded Coder(以前的RTW Embedded Coder)支持哪些芯片? MIL、SIL、PIL、HIL的目的和实现方式? 如何定点化? 如何做代码集成? 什么叫基于模型的设计?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因为本人能力所限,仅讨论使用Simulink模型开发嵌入式软件的设计过程。也就是说,我只能聊基于模型的嵌入式软件设计。 我的理解是,通过对算法建模进行软件设计的过程,都可以叫基于模型的设计。 当然,如果仅限于算法建模,把Simulink/Stateflow当做Visio使用,而不去进行其他环节的工作,这样的基于模型设计是不完整的,可能对你的开发效率不会有很大的提升。 如果想通过基于模型的设计提升软件开发团队的开发效率,提高软件品质,我觉得至少有如下几点可以考虑: 算法建模 算法模型的验证 文档自动化 代码生成 代码和模型的等效性验证。 传统的开发过程中,我们有一个环节,需求捕获,也即,从系统需求分解出软件需求。 在基于模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分析系统需求,获得软件需求。 当然,根据系统需求的详细程度,我们可以考虑是否要写专门的软件需求。 在基于模型的软件设计中,我们主要关心的是系统的功能需求,或者说可以通过软件实现的功能需求。如果这部分需求在系统需求文档里已经有非常清楚的定义,那么我们可以以系统需求文档作为依据建立模型。 当然,如果系统需求不是足够清楚,那我们有必要编写专门的软件需求文档。 如果不考虑Simulink/Stateflow的应用上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都是熟练的Simulink/Stateflow用户,那么建模过程的主要工作是需求分析,通俗点讲,需求弄清楚了,建模也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了。 当然,建模的时候,要考虑未来的验证、实现以及后期维护的问题。 我个人的体会,这个阶段,不要着急建模,一定要先弄清需求,另外,建模的时候,模型架构非常重要。

常用软件开发模型比较分析

1.2 常用软件开发模型比较分析 正如任何事物一样,软件也有其孕育、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生存过程,一般称其为“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分为6个阶段,即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顺序且线性的,而应该是带有反馈的迭代过程。在软件工程中,这个复杂的过程用软件开发模型来描述和表示。 软件开发模型是跨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的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所实施的全部工作和任务的结构框架,它给出了软件开发活动各阶段之间的关系。目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大致可分为如下3种类型。 ① 以软件需求完全确定为前提的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② 在软件开发初始阶段只能提供基本需求时采用的渐进式开发模型,如螺旋模型(S piral Model)。 ③ 以形式化开发方法为基础的变换模型(Transformational Model)。 本节将简单地比较并分析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和变换模型等软件开发模型。 1.2.1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即生存周期模型,其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便于分工协作,即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和定义、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软件运行和维护这6个阶段,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采用瀑布模型的软件过程如图1-3所示。

空间维: 把MIS的实体(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按垂直方向如分解为战略决策与计划,管理控制和执行处理三个层次;再按水平方向分解,如划分为:生产管理,材料管理,财会管理等子系统。 常用方法: 把系统按空间维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分期开发子系统,子系统的开发再遵循时间维的分解,按开发工程分步骤开发。 1.2.2 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将瀑布和演化模型(Evolution Model)结合起来,它不仅体现了两个模型的优点,而且还强调了其他模型均忽略了的风险分析。这种模型的每一个周期都包括需求定义、风险分析、工程实现和评审4个阶段,由这4个阶段进行迭代。软件开发过程每迭代一次,软件开发又前进一个层次。采用螺旋模型的软件过程如图1-4所示。 图1-4 采用螺旋模型的软件过程 螺旋模型基本做法是在“瀑布模型”的每一个开发阶段前引入一个非常严格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它把软件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都标识一个或多个主要风险,直到所有的主要风险因素都被确定。 螺旋模型强调风险分析,使得开发人员和用户对每个演化层出现的风险有所了解,继而做出应有的反应,因此特别适用于庞大、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系统。对于这些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