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20课《智能导航——卫星定位导航》教学设计

06第20课《智能导航——卫星定位导航》教学设计
06第20课《智能导航——卫星定位导航》教学设计

第20课智能导航——卫星定位导航【教材分析】

本课首先介绍了卫星定位技术和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强调了要想实现导航,必须先定位。其次介绍了卫星定位导航仪及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应用,通过导航软件和数字地图才能进行路径的选择和优化,实现导航。最后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卫星定位导航有所体验,对卫星定位导航仪或手机导航应用有所了解,但对卫星定位等技术比较陌生,对为什么能够导航并不清楚。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卫星定位导航仪。

(2)了解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对智能导航做出描述;

(2)通过教师导读,了解卫星定位工作原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养成观察、调查的良好习惯;

(2)通过卫星定位导航应用,感受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4. 行为与创新

通过认识北斗星导航系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及其应用。

难点:利用卫星定位导航技术体验导航。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等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教学课件,地图,智能手机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爸爸去哪儿的音乐。

师:Angela父女俩又快乐出游了,不过这次他们遇到了些麻烦,你能帮帮他们吗?我们一起去瞧一瞧!

出示父女对话情景。

师: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可以用导航仪啊!

揭示课题:是呀,用导航仪就方便多了,况且现在也十分的普及。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卫星定位导航。

智能导航——卫星定位导航(板书)

二、教授新知

1. 了解导航仪的外观以及种类。

师: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导航仪都长什么样?

(课件出示导航仪)谁来说说看?

生:都有显示屏。

生:有很多的输入、输出按钮。

生:有的会说话!(师:那叫语音系统)

师:除了这种,你们还见过其他导航仪吗?

生:还见过用手机做导航仪的。

师: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啊,因为手机本身具备定位功能,所以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导航软件,从而实现手机的导航功能。同样平板电脑也可以。

2. 认识什么叫做导航仪。

师:那么导航仪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导航仪的科学定义。

生:卫星定位导航仪借助卫星定位导航技术按照出行人要求确定目的地和行驶路线,提供自动语言导航和交通安全提示等功能。

师:你觉得这个定义里的哪些词特别的重要?

生:卫星!没有卫星根本不可能有定位系统。

生:我认为是确定目的地和行驶路线。这是导航最重要的功能。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3. 初步体验导航仪。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导航仪,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导航仪的神奇呢?(想)

师:那我们就来帮Angela父女找到他们的目的地。我们先观看视频,学习如何在平板电脑上使用卫星定位导航功能。

师:看同学的样子已经跃跃欲试了!我们来看下要求。

出示体验馆1:利用手机导航仪,初步判断目的地(锡惠公园)的方向和大概距离。

学生体验。

师:找到了吗?锡惠公园在我们的哪个方向?

生:在我们的西北面。(2~3人回答)

师:大概多远?

生:6公里(7公里)。

师:很好。根据路线的不同,路程也会不同。

4. 了解卫星定位导航仪运用的技术原理。

师:导航仪如此的神奇,你们想知道它的技术原理吗?

(要求学生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总结)

师:通过阅读,你觉得导航仪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生:我认为是利用卫星获得导航仪所在地理位置,所以关键在于卫星。

生:我觉得肯定是卫星将导航仪的相关信息获取后交给地球上的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后再传送给导航仪。

生:我觉得导航仪的技术原理就是卫星定位系统。

师:说得太好了,导航仪的核心技术就是卫星定位系统。最早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就是美全球定位系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GPS。现在我们就来看看GPS 是怎样工作的!

师:除此之外,同学还从教材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我想问为什么教材上提到的定位至少需要四颗卫星,而不是三颗或者两颗?

师:这个问题很有深度啊,我们从数学理论来讲,在一个空间确定一个点需

要三条直线,相当于三个卫星对于一个点的定位,但是又有时间这个维度在其中变化,就需要增加一颗卫星,所以有四颗。现在同学们可能比较难理解,但是随着你们知识的增长,不久的将来你们就能完全掌握其中的奥秘。

5. 通过进一步体验了解导航仪除了导航功能以外还有哪些功能。

师:这一回Angela和他的爸爸不用愁了,他们高高兴兴的借助导航仪前往锡惠公园了……

出示:导航仪还有什么好玩的吗?(师:你们知道吗)

出示体验馆2:利用手机导航仪,进一步制定行程线路,选择合适的方案到达目的地,并对周边景点和食宿有基本了解。

学生上台汇报。

6. 了解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

师:卫星定位系统除了在导航仪上作为核心技术被应用外,在诸多领域都提供了定位导航服务,所以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7. 了解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师:卫星定位系统涉及通信、国家安全、军事等重大领域,一直使用GPS 是存在很大隐患的,只有有了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才能守住国家机密。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应运而生,它是继GPS和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当北斗卫星升空的时候(课件出示卫星升空),我们是多么自豪,这不但代表了我们有了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也代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板书: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课件出示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相关资料。

三、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识并学会了使用导航仪。

生:我知道了导航仪使用的是卫星定位系统这种技术。

生:本来我觉得导航仪很神奇,现在对它有所了解,觉得自己获得很多相关知识。

生:我知道了卫星定位系统除了导航以外在很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

生:我了解了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它是我们国家自己的导航系统,我感到很自豪。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导航仪改善了我们的出行生活,卫星定位系统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而这只是物联网技术的一小部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不断感受到物联网技术带给我们的惊喜,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教案设计:汪毅(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平凉十中 八 年级 语文 教学设计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第一课时 主备人: 参与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审核: 教学目标: 1.了解游记的特点,积累掌握“苍劲、眺望、亭台楼阁、目眩神迷”等词语。 2.概括文章的写作内容,划分文章层次,初步感受丽江的自然风光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是丽江古城,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等,说了这么多,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目标展示 三、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阿来,藏族,1959年生,四川马尔康人,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山》。其中《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生字积累.... 驿道(...y .ì).. 草甸(...di ..à.n .). 矗立(...ch ..ù)闸口(.....zh ..á).. 徘徊(...p .á.i hu ...á.i .). 翡翠(...f .ě.i .). 掺入(...ch ..ā.n .). 砚池(...y .à.n .)蘸到(....zh ..à.n .). 渠水(...q .ú).. 3.词语释义 苍劲:(树木)苍老挺拔;(书法、绘画)老练而雄健有力。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四、自主学习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教师明确:一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流过丽江的经过。 2.默读全文,在文中标划出“一滴水”经过的地点,把握“一滴水”的游踪。 教师明确: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的院子——金沙江。 3.按照“一滴水”的游踪,把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一滴水”的来历及流下雪山时沿途所见。 第二部分(4-9):“一滴水”流到丽江古城前的所见。 第三部分(10-14):“一滴水”流过丽江古城的所见。 第四部分(15-16):“一滴水”流出丽江古城,跃入江流。 五、合作探究 1.这篇游记先后写了“一滴水”在丽江古城看到的哪些景物?重点写了哪些景物? 教师明确:在玉龙雪山顶望丽江坝、流下雪山时沿途所见、跌落到黑暗的落水洞、黑龙潭边看到游人和自然景物、大水车上的眺望、玉河内的徘徊 在四方街看到的人文景观、看古城热闹而美丽的夜景、看丽江坝上空美丽的夜景。 2.结合游记的特点,说一说本文作为游记在内容方面的特点。 教师明确:以游踪为顺序,写了“一滴水”从古到今,从高山到平原,从城外到城内所见到的景物。并有重点地表现了黑龙潭、大水车以及四方街上看到的景物。内容上体现出滴水”的沿途所见,且所写景物重点突出的特点。 3.文章从“一滴水” 的视角来展现丽江古城的美丽风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人称,展现“一滴水”的旅行所见 六、课堂检测 驿道( ) 草甸( ) 砚池( ) 蘸到( ) 模样( ) 翡翠( ) 眺望( ) 擦拭( ) 硕大( ) 七、布置作业 1.摘抄本文中的优美语句。 2.完成配练1-4题。

小学体育课游戏教案

小学体育课游戏,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教案 一、授课内容: 游戏课1、跳大绳;2、小蜘蛛搬家 二、体育课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纪律性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2、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和准确性。 3、通过体育课游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游戏准备: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3、开始做准备活动:队列、专项准备活动。 (报数要求声音洪亮连贯,精神饱满) 四、跳大绳游戏: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重点:下上肢协凋、放松、自然; 难点:同伴之间协调。 五、小蜘蛛搬家 重点和难点:四肢动作协调,团队配合意识。 六、游戏结束 1、放松; 2、小结本堂内容; 教学反思 三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和入门阶段,在整个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教材内容用游戏活动来消化,可以给学生较多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给学生在大集体中的小自由,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互相学习、增进友谊的场所。小学三年级体育课,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在某些方面小学三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体等缺陷,阻碍着小学生全体参与。用游戏教学法,可避免以上缺陷,较好的完成小学三年级教学。把三年级学生教材溶进游戏活动中,能帮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中,逐渐从适应体育活动开始,到学会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从而锻炼他们的身心,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平衡发展的兴趣乃至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上好小学三年级体育课,就要因势利导,富趣味于教学,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能力,三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另三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思想打下基础。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0课《芦花鞋》教学设计

20*芦花鞋 ?教学目标 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 2.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 3.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引起阅读期待。 ?教学重难点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纯美的文字风格。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生字较少,学生都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掌握,不用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指导。 2.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文中感人的情节,通过阅读体验交流,走近人物,感受他们的苦难,感受他们的幸福,形成阅读期待,培养阅读兴趣。 3.表达运用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词、句、章节,把握细节并能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语言的魅力,使学生能结合课文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阅读的快乐。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歌谣导入。 (1)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歌谣,请大家仔细倾听。 (2)播放音频,同时出示歌词。 南山脚下一缸油,树头挂网枉求虾, 姑嫂两个赌梳头。泥里无金空拨沙。 姑娘梳成盘龙髻,刺槐树里栽枸橘,

嫂嫂梳成羊兰头。几时开得牡丹花? (3)师:多么有意思的歌谣啊!这两首歌谣是老师从一对兄妹那儿学来的,这对兄妹是谁呢?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课件出示《青铜葵花》这本书) (4)生齐读书名。 2.了解概括。 (1)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2)简介主要内容。 师述:一次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苇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3)简介人物。 ①师引导:从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看,你认为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谁? ②示例:青铜和葵花。 ③走近青铜。 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 课件出示: 故事发生在大麦地,青铜一家就生活在大麦地村,那里有一条宽宽的河,有成片成片的芦苇荡。在青铜五岁那年的一个深秋的夜晚,芦苇荡一片火海,大火过后,大麦地成了一片凄惨的黑色。青铜虽然在家人的呵护下逃离了火海,然而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本说话流利的青铜一夜之间竟成了一个听得见别人说话,却再也说不出话来的哑巴…… b.师指名读。 c.师引导:同学们,变成哑巴对于青铜来说,意味着什么?(生交流) d.师小结:苦难降临在青铜身上,从此,他失去了语言,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快乐…… ④走近葵花。 a.出示课件。(播放音频) 课件出示: 葵花三岁那年,妈妈离开了人世,她只能和爸爸相依为命。葵花的爸爸是一名雕塑家。他最喜欢灿烂的葵花。那年葵花随爸爸来到了大麦地的干校里。爸爸常常背着画夹,划着小船去成片的葵花田边画画。有一回,他为了捞起河里的一张画,落水淹死了。葵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爸爸。 b.听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第20课《咕咚》优秀教案(含反思)

20咕咚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部件组合法、字理识字法、字族识字法、谜语等,通过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自主识字。同时采用指导观察法,充分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个环节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悦、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0课:风》教学设计

第20课风 一、设计理念: 本课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一开课,就通过有关风的景色唤起学生生活感受;以风娃娃为情景激发学生读风、表演风、找风、画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爱。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8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诗。 3、在读风中体会风的调皮、可爱,在找风中唤起该生生活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难点: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习惯。 五、教学准备:能感知风的风景图片或相关课件 六、教学时间:1—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高兴吗?(高兴)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

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色图片)师述: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风车转动图) 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题:风)读题。 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的基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它,那我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好好地读读课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 2、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呢!老师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好?(拼读音节、问问同桌、请教老师、查查字典等) 3、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有)那就赶快读读它们把!(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 4、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 5、开火车指名读、齐读。 6、生字娃娃,要为难你们。瞧,它们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大家先自己小声地试一试,读一读。 (抢读、齐读) 7、风娃娃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大家愿意吗?指名上台读生字。(师先背着该生指定一个生字,告诉其他孩子,风娃娃就躲在

传统文化教案20课汉服

第七单元传统服饰 20课汉服 【教学目标】 了解汉服的发展历程和式样,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阅读书籍和网络搜索等形式,来了解汉族的发展历程和服饰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取长补短,丰富了各族的文化,从汉族的服饰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汉族服饰的发展历程和样式。 难点:通过观看华美飘逸的汉服和汉服服饰的样式,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右边图片,你知道这是谁的剧照吗?他穿着 什么服饰?(利用图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 兴趣。) 大家知道,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大的庆典和礼仪 性的场合,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 小姐穿上旗袍。但是你们可否知道,旗袍并非汉族人 的真正的民族服饰,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的民族 服饰。汉服起源何时?让我们走进本课的学习——汉 服。 二、汉民族简介 中国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而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汉族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华夏民族”。《左传》中对“华夏”两字的解释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板书)也就是说,华就是指的服饰,而夏指的是礼仪,所以说,汉族又叫做华夏民族,而华夏民族中的“华夏“两字,就是服饰和礼仪的结合体。而到了汉代,由于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所以从 汉代起,华夏民族又开始被称为汉族。 三、汉服 1、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你知道夏商 时期的中原地区,华夏族穿什么样的服饰? 2、春秋时期,出现什么样的服饰?有何影响?(深衣) 3、汉服的总体风格以清淡平易为主,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 这一风格。这种袍服有何特点? 4、成语故事:你知道“胡服骑射”的故事吗?(请一 位学生讲一讲) 5、你说我说: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改革服饰?对赵国有何影响? 教师点拨:汉族服饰很注重吸收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汉服宽衣博带、常裙长袍,拖拖沓沓,作战十分不便。而胡人的服装,短衣窄袖,轻便利落。“胡服骑射”极大地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 四、拓展思维: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教案

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 《学会看病》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会背的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的爱》。(背完后)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

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勾画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师重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去做。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4.理解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 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师点拨,并指导朗读。 三、品读领悟 1、“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小学体育教案课程全集

小学体育教案课程全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学一二年级教案 本册教学目的和目标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二年级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二〉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三〉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体育课教学常规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 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 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 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 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 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 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 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 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 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 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 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 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小学体育游戏教案20篇【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体育游戏教案20篇【小学体育教案】上课仪式 1 ×××××× ×××××× ×××××× ×××××× 1、四面转法 2、齐步走、跑步走 3、慢跑 各关节活动 ⑴让学生回顾弯道跑的动作要领,教师和学生给予补充; ⑵介绍练习方法及要求;

⑶分组分道听哨音依次做直快速跑20米接弯道跑50米练习2-4次,每次跑完后放松慢跑回原处; ⑷教师检查、辅导。 ⑴介绍练习方法及要求; ⑵用不同形式做就速跑练习,男生1200米、女生800米, ①结合弯道跑的技术做弯道快、直道慢的跑法, ②直道快、弯道慢的跑法, ③规定快与慢距离的跑法,如快跑200米、慢跑200米等;⑶教师检查、辅导。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真正促进儿童身心两健,特别是小学阶段更应让孩子们在欢乐中陶冶情操,强健身体,技能得到一定的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小学生喜欢跑跑跳跳,这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其中快速跑就是其中一项热门的体育活动,它运动简单,容易开展,但简简单单的跑枯燥无味,可运用情境导入以及多种渠道设计这堂课,主要强调育心和育体的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欢乐的气氛中达到应有的效果,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注重强调如何让学生怎么赛跑,使他们在形式多变的辅助练习中掌握技能,整节都是腿部上活动,在结合游戏(保龄球赛),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活动,让学生享受体育,拥有健康。 ⑴教材搭配:快快集合→情境导入→摆臂→后蹬跑→胸前贴纸跑→保龄球赛→放松操; ⑵教学方法:首先把音乐有机的融入于体育教学,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教乌龟如何赛跑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运用模仿法、竞赛法、游戏多种方法进行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新奇中学,在快乐中练,在练中掌握技能,增强身体素质; ⑶组织形式:采用分组轮换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合理组织调动队伍,以此来提高练习密度;

第20课 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

第20课美苏冷战__教学设计 十堰市第十八中学王友权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1)知道杜鲁门主义等史实。 (2)了解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和“华约”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形成的内容。 (3)了解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 2、能力培养: (1)分析冷战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归纳冷战的大致进程,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理解美苏冷战是美苏两强争霸世界的实质。 (2)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社会安全和进步的威胁。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学生们已经掌握二战的影响,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重点】 对美苏冷战过程的大致了解。 【教学难点】 分析冷战爆发的必然性和冷战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一、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 【自主学习】 1、出台的时间:年3月。 2、主要内容: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 3、意义:标志着美国推行的开始。 4. 本质: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合作探究】 二战后的美国为什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二、两大阵营对峙(“冷战”对峙) 【自主学习】 1、美国方面:实施战略,对苏联推行全面的“遏制”政策。为稳定和复兴欧洲,美国政府推出了“”。 2、苏联方面:为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联合东欧先后建立了“情报局”和“经互会”,形成了以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对抗。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北约建立的时间是:年4月;华约建立的时间是年5月。 【合作探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20课《肥皂泡》新版教案

20肥皂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会写12个字。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廊、仰、越、若”等生字。 2、学会运用一连串动词,把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 3、通过细致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品味作者描写泡泡语言的生动优美。 4、展开丰富的想象,想想泡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一连串动词,把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通过细致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泡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肥皂水等吹泡泡的工具。学生:预习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玩过什么游戏?你们喜欢吹泡泡吗?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小时候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吹肥皂泡,那美丽有趣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欣赏冰心笔

下如诗如画的肥皂泡。(师板画泡泡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指导观 察“皂”字是怎样组成的,什么结构?并用眼睛记住它) 2.出示生字。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都读正确了吗?(出示课文词语,生字变色,加点词是易读错字和多音字) 廊子若是娇软薄.球颤巍巍山巅婴儿希望 木碗透明扯成仰望越过和.弄和.弄蘸.上黏.稠散.裂 3.开火车认读。易读错的词的多读几遍。 4.作者主要写了关于肥皂泡的几件事?(指名分段读课文,让每个孩子读完后概括自己所读段落的内容)教师相机板书:做吹想【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是否正确读准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用小标题方式概括课文每段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层次。】 二、学习第三段做泡泡学用连续动词 1.默读第3自然段(按课文填空) 先.把()放在()里,再.()上点(),(), 然后 ....用一支(),()上肥皂水,慢慢地()成泡,最后轻轻地一(),那球儿便从管上()了下来,在空中()。若用()轻轻地(),有时能飞得很高。 2.根据所填的字词,你发现作者是怎样把做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副板书:先……然后……再……连续动词 3.(只出示连接词和所有动词)谁能根据这些动词把做泡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019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借助工具书、资料、注释理解诗意。 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重点:目标一、二、三。难点:目标二。 教具:课件,电子琴。时间:一课时。 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在学习新课前,我请各位欣赏一首歌曲。 放课件1:一幅与诗的内容有关的图画,并伴有《涛声依旧》的歌声。 [师与生一同欣赏完毕] 师:这首歌好听吗?生:好听。 师: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称?[请平时喜爱流行歌曲的同学,未说出] 师:这是九十年代初流行的一首歌曲,在座各位那时还未出生,不熟悉有情可原。著名歌手毛宁因唱这首歌而红遍大江南北。它的歌词是根据一首古诗改编的,那首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 (二)、授新 1、听。师:下面请听《枫桥夜泊》的朗诵。 放课件2:诗原文,伴有朗诵 2、说。师:昨天已布置同学们预习过这首诗,下面请拿出查找的资料,说一说有关作者张继的生平以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放课件3] 课件3:张继,自幼聪慧,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第,时任盐铁判官,为官正直,有政绩,唐代大历末年检校祠部元外郎,于红州(南昌)分掌财赋,后来因不满时政,辞官漫游,晚年游历于吴越一带的名山大川之间,与文人名士多有交往,创作上受东晋文人陶渊明影响。诗法清迥,传世之作不多,以抒写个人愁绪的《枫桥夜泊》和反映民生疾苦的《阊门即事》最为有名。 背景:张继仕途不第,赶考归来行至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闻钟声如鼓敲落心头,有感而发,写下《枫桥夜泊》。 3、读。 (1)师:请同学们前后座结合,自由朗读,利用工具书及资料,结合书上的注释,理解诗意,注意划线字的意思。[板书:初读释意。放课件4] 课件4: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孤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检查初读成果。[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3)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全诗,注意用心感悟诗情。[板书:再读悟情。放课件5] 课件5: A、找出能体现作者心情的六种景物(或景象)。 B、以上景物(或景象)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听到的,那些是感觉到的? C、这些景物(或景象)给人什么感受? D、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E、从诗中找出表达这种情感的一个字来。) (4)检查再读成果。[抽同学回答] (5)师点拨:作者在诗中没有写一句伤感失落之语,那么他是通过什么向读者传达出这种情感的呢?是景物(景象)。这就叫做借景抒情。这种情与景交融在一起所行成的笼罩全诗的特殊气氛就叫做意境。意境美是古典诗歌的特点之一,希望同学们以后在读古典诗词时,

最新小学体育室内课教案

小学体育室内课教案 教学内容:1、体育常识2、游戏 1、什么是体育课?为什么要上体育课? 2、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3、人体的形态。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白体育课的真正含义以及意义;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的要求;人体形态的名称。 教学重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记忆力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9-13分钟) 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步入课堂。 教与学的方法:(1)导入语:小朋友们,有没看过电视里运动会,那些叔叔阿姨在颁奖台上领金银铜牌,他们厉不厉害的,你们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获奖吗?他们都体育的拔尖者,体育都很棒的,他们上体育课上也很棒的,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吗,平时有没有看过其他小朋友上体育课?体育课的真正作用是什么?(2)学生作答,教师点评,纠正不足之处。(3)作出总结,可让学生来总结。 注: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小朋友们都喜

欢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动,体育课就是满足大家这种活动的心愿的。上体育课可以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完善内部组织,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二:基本部分(15-19分钟) 导语:小朋友对坐、立、行并不陌生,但不一定都正确,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求,今天老师就让小朋友来讨论讨论什么样才是正确的。 教与学的方法:(1)导语;(20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3)教师观察学生讨论。(4)学生总结,教师评价。(5)让个别学生模仿示范,师生进行评价,引以为戒。 注:(1)坐。俗话说“坐如钟”。正确的姿势是:头抬平直、双肩略向后舒展并保持等高,挺胸,直腰,双脚放在正下方,两臂自然下垂,将手放在大腿上。(2)立。俗话说“立如松”。人体站立时,要抬头,挺胸,直腰,两肩等高,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自然开立。(3)行。要做到抬头,挺胸,身体平稳,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三:结束部分(9-15分钟) (1)导语:小朋友,抬起你的膝盖,你们知道膝盖在哪里吗?那扭髋扭一下,髋部在哪里?所以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知道身体的各个基本部位,不然可会闹出大笑话的。 让一个小朋友上来做示范,老师讲解并指着该小朋友正确的身体部位让学生先猜,然后说出正确的名称以及举例各部位在运动中的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肥皂泡》教学设计

《肥皂泡》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肥皂泡》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一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基于文本丰富的画面感,教学中把“情境”和“文字”结合起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想象、音乐渲染、播放视频、游戏演示等途径,引导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阅读话题,静心阅读,充分触摸语言,潜心与文本、教师、学生展开多维的对话,将语言文字还原为语言形象,变语言的感知为画面意境的感受,体悟文本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同时,牢牢把握住“语言文字”这个“根”,进行揣摩、品析、朗读、表达,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境,提高语言理解和品悟的能力,促进语用能力的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课文叙述尝试一次吹肥皂泡的体验活动;搜集冰心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你们玩过什么游戏?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2.导入:童年不能没有游戏,快乐的游戏让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童年的冰心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游戏,特别喜欢玩吹肥皂泡的游戏,她吹的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这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冰心奶奶回到她的童年时代,一起去感受那游戏的快乐!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识记生字“皂”。 4.简介作者。

(1)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冰心的了解。 (2)读读资料袋,加深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游戏,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一种体验感,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交流课前搜集的冰心的资料,一方面是加强对作者的了解,另一方面增强学生搜集资料的意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生字读音。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①指名朗读,读中正音。“脆薄”的“薄”是个多音字,在本课中读“báo”。“和”也是多音字:和(huò)弄,和(huò)药;和(hé)气;附和(hè);和(huó)泥;和(hú)了。 ②组织齐读。 ③理解部分词语: 和弄和弄:在这里是搅弄的意思。 “光影零乱、玲珑娇软、轻清透明、四散分飞”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帮助理解。 ④引导学生用其中的几个词语说一两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2)引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如:“廊”字可以用字源图解的方式来识记。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学设计

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齐鸣”文艺方针、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状况;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知道中国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 2.列表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培养归纳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文学艺术作品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明确文学作品在社会生活的地位及所起的重要作用。 3.结合中国竞技体育取得的重大成绩,学习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精神;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明确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是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可靠保证。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文学艺术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 理由:文学艺术作品,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富有创意的力作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理由: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在体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②了解中国体育事业的成长过程,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以此作为一个突破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教学难点 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理由:文学作品,反映的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带着历史发展的印迹。 四、教学策略 表格归纳法、讨论分析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资料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初读课文,简要了解本课的内容;搜集有关我国双百方针以后的文学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游戏:猜一猜

教师播放幻灯片图片: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易中天、王立群、于丹、纪连海、郭晶晶、刘翔、姚明、张怡宁)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人物的名字吗? 学生回答人物的名字。 教师:图片上这些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都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国的文学艺术等方面蓬勃发展起来的?让我们走进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共同探寻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文学的繁荣 师:文学的繁荣源于什么政策的提出? 生: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幻灯片展示表格。 师:新中国诞生以后和改革开放以后,分别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品,其发展原因有哪些?请在课本中找出来填写在表格内。(学生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会促使大量文学作品诞生?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生1:新中国成立,全国人民都欢欣鼓舞,给了广大文学工作者极大的创作热情。 生2:新旧社会的对比鲜明,给作家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和思想上的冲击。 生3:双百方针的提出,给了作家们更加广阔的创作环境。 师: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时代背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新旧社会交替阶段的社会风情千姿百态,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党的政策也给创作者们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氛围。

小学体育教案全集

时间第一周课型一课时内容(室内课) 1:引导课,体育常识,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目的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好处,认真上好体育课。 2、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基本活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 顺序教学内容 场 地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 开始部分一、唱歌: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务 四、点名; 教 室 1、教师语言要 清晰。 2、讲解课堂要 求任务。 学生坐在教 室里按自己 的座位坐好。1 10 小 基本部分一、讲解本学期体育课的要求 和任务内容。 二、游戏是儿童的良师益友。 1、做游戏可以全面锻炼身体。 2、做游戏可以使大脑灵活。 3、做游戏可以培养优良品德。 4、做游戏可以使心情愉快。 教 室 1、教室讲解语 言要清晰。 2、要求: ①、学生认真 遵守纪律。 ②、养成良好 的坐立行的正 确姿态。 ③、能够自觉 做到无故旷 课,迟到,有 事要请假。 学生坐在教 室里按自己 的座位坐好。 1 20 小 基本部分5、做游戏可以调解脑力疲劳。 重点:对游戏好处的理解和认 识。 二、游戏: (抓手指) 规则: 1、手放平。 2、食指尖必须顶着手掌心。 3、听到教师口令后才能抓手 指。 教 室 1、教师讲解游 戏的方法和规 则。 2、教师做示 范。 3、学生练习和 游戏。 1、学生认真 听讲游戏方 法和规则。 2、学生练习。 3、学生进行 游戏。 3/4 6 小 结束部分一、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二、下课。 教 室 教师总结本次 可的情况。 学生按教室 的座位坐好。1 4 小 场地 设计 教学回顾

第20课 西学东渐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西学东渐 一、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在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学生了解转型期中国文明的初步走向,对下一课“新文化运动”中“思想文化层面”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好的把握。教学内容包括“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和“维新思潮”三个部分。三者之间依次递进,不断深入,“西学东渐”贯穿始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掌握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掌握比较学习的方法、解读材料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思想变化历程。 2、教学难点:认识维新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习,学生对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相关政治、经济状况有了印象,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影视、杂志等媒介对课文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较为熟悉,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因此,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课本、归纳概括和综合解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艰难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林则徐星”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

小学体育教案30篇

第一周第1课 I 教 材 一、理论课 任务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要求。 2、进一步强调春夏季体育课注意事项。 3、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如何锻炼身体。 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力 量 次 数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略) 二、宣布本课内容 三、点名 1、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2、点名 1、学生听 5 弱 1 基本部分一、体育锻炼对身体的 作用 1、提高运动系统的功 能 2、能够促进呼吸和循 环系统功能 3、能促进神经系统的 功能 二、怎样科学锻炼身体 1、教师讲解、回答问题。 2、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 学生,并用鼓励的语言 让学生多提问,激发学 生的思维 1、学生听,并可 以提问 30 中 中 1 1 1 结束部分1、总结 2、下课 1、教师指出本课优点与 缺点 2、师生再见 1、学生听 2、师生再见 2 弱 1

第一周第2课 教材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二、队列:行进间三种转法 任务1、通过本课使学生逐步掌握跳跃的基本技能、技巧。 2、养学生正确的走姿,进一步熟练行进间三种转法的动作技巧。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内容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 间 力 量 次 数 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略) 二、准备部分 1、队列、慢跑 2、徒手操、伸展运动 3、专门性练习 1、体委组织整队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任务 3、教师指挥,口令 4、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听口令站 队 2、学生听口令练 习、模仿 5 弱 1 基本部分一、跳跃:蹲踞式跳远 重点:动作协调、蹬跳 有力。 难点:助跑、踏跳、腾 空、落地 二、队列:行进间三种 转法 重点:注意力集中。 难点:动令予令要分 清。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 范 2、组织学生练习 3、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 作。 4、组织:分组轮换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示 范 2、织学生练习 3、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 作。 1、学生听 2、学生练习 3、纠正错误 1、学生听 2、学生练习 3、纠正错误 30 2 中 中 弱 1 1 1 1 结束部分一、放松活动 二、总结 三、下课 1、教师组织领做 2、指出本课优点与缺点 3、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模仿 2、学生听,提问

第20课韩登连教学设计 - 副本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程标准】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理解这一政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掌握和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的的内容、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素材,通过学习,明确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和创新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活力。苏联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其探索与实践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联系我们国家的改革发展之路的史实,体会到国家发展与国民幸福之间的关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难点: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认识。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通过多种材料设置情境,进行直观教学,再现历史,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 (2)史料分析法: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史料进行处理分析,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3)问题导学法:设置问题链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和判断。 (4)情感教学法:情感升华。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导入新课】 以邹城市实验中学校园春色导入。刚才同学们欣赏了咱们学校的满园春色,你对春天有何感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承载着希望,承载着梦想,也充满了幸福的期待。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个向往春天、追逐春天并期待春天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