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道研究进展

中国绿道研究进展
中国绿道研究进展

绿道及其发展演变

河南农业大学 绿道及其发展演变 专业讨论课 姓名:穆博 专业:2009级城市规划与设计 指导老师:田国行教授 学号:09202021

绿道及其发展演变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都市区和交通网络的建设,大自然和生物栖息地不断被侵蚀,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我国对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城市经济与生态和谐永续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绿道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其理论、研究技术和构建方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绿道的思想起源、概念和类型的演变进行综述,进而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绿道发展的历程,并划分了四个阶段。最后,对我国绿道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我国绿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绿道;发展;演变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way Abstract: Due to the side eff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n recent years, loss of natural habitats and habitat structures, and extinction of species, increase of city residents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green space needs. our country made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urban areas. Greenway has more improntant role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concept, and the type of greenways were studie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greenway was analyzed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the bud of greenway, the rise of greenway development,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greenway, the theroy and technical tend to ripe. Final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orld, outlook the greenway theroy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Keyword:greenway; development; evolution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 中国的智慧读后感(一) 这本书是易中天老师在09年底给中国移动做的几次演讲的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诚如本书封底所言: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收受,智慧只能启迪。读易中天老师的书总能学到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至于说智慧,根据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个人修养、社会环境等因素会受有不同的感受,受到不同的启发,有不同的收获,但是我相信开卷有益,尤其是易中天老师的书。 在《中庸的原则》中很讲到中庸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时候说即坚持原则,又灵活很难。这话说的没错。我们是要么一点原则都没有,人云亦云,要么就是认死理,刻板死性。儒家认为有经有权,需要很高的修养,非常正确,没有修养的人就是盲目的改变,根本没有原则。甚至把自己不坚持原则认为是自己的原则。后面讲到要守住底线,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做不到的!我们已经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金钱等诱惑,根本就没有底线可言。而易中天老师建议我们怎么守住底线呢?一是不说假话。不说假话就可以守住底线,避免很多错误;如果做不到不说假话,那就做到不说话。其实很多时候不说话比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要成熟、稳重,并且那些假大空的话语说很多一

点意义也没有,反而会对其他人、社会产生危害,因此我们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自己说出的话都是废话、一点信息量也没有、都是闲话,那我们还是闭嘴的好。 在《中庸的原则》里面《中庸与和谐》一节,易中天老师谈到了如何做到和谐里面第二条讲到要唱反调,看了很有感悟。其实在企业中,你的员工是否有和你唱反调的很重要,如果大家千篇一律、千口一律,全部是大唱赞歌,全部是歌功颂德,那你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就应该反思了,因为没人敢跟你唱反调,没人敢说你的不对。通用老板之所以不施行自己提出的方案,就是因为没有人反对自己的提案,没有人敢同自己唱反调,这让他觉得很不安。如果有人敢提出不同的意见,敢同自己唱反调的话,自己就可以对这个方案进行修改,直到最好。其实君臣关系、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应该是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具体做法就是:一件事情,领导认为可行,下属发现还有问题,就提出问题来,作为补充,使这件事真正能够做成。这叫做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相反,领导认为不行的事情,下属发现还有可行的部分,就提出可行的部分来,以便去掉那些不行,这叫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这叫唱反调。我想这一点对于现代企业管理非常重要,我们有太多的人只愿意听、只能听那些好听的、顺耳的,而对于那些不好听的、提出意见的都斥之以鼻,甚至打击报复,真的忘记了忠言逆耳了! 在《禅宗的境界》里,易中天老师的一句话我深以为是:印度人是最耐烦的,中国人是不耐烦的,中国人从来就认为,一件事差不多

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

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 《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可在网上看!直接搜索《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即可,内容和我们讲话时的差不多。谢谢。 时间:2011年1月22日 主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思政部副主任唐少莲 陈实: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六十九讲现在开始!今天的主讲嘉宾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思政部副主任唐少莲博士,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说起中国文化我想我们要记住有一个近代文化大师,他叫做辜鸿铭,是一个很怪的老人,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结婚在东洋,干活在北洋。他讲过一句话,他说“美国人博大纯朴,但是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但是不博大;德国人博大又深沉,但是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文化那么深沉,也没有美国文化博大,也没有英国文化纯朴,但是它比这三个民族都灵敏;只有中国文化四者兼备,既博大深沉,又纯朴灵敏。这是辜鸿铭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我很欣赏这个怪老子的讲法。今天唐博士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了对比,他在对比的过程中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含蓄的内敛的阴柔文化,他是一个讲人情,讲面子的情感文化,是一个整体本位的宗法文化,重视家、国和整体,是一个阴阳协调的和谐文化,是一个“内圣外王”的伦理文化,同时他是一个重视经验和直觉的悟性文化。 由于有了中国文化这样的一些特点,所以就形成了中国式的这种管理智慧,管理智慧里面唐博士给了我们6个特点,第一叫“和而不同”;第二叫做“以人为本”;第三叫做“道德齐礼”,“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第四个是基本路径,叫做“中庸之道”;《三字经》里面讲中不偏,庸不易;第五就是因变制胜;第六是“无为而治”,这是中国管理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今天唐博士演讲的主要内容。 唐博士是70后的,在我们这个论坛上算是比较少的,他是湖南双峰人,曾国藩的老乡,双峰出了很多人物,网上是这样来描写他的,“这个家伙履历比较长,听他自己说自己以前是中专毕业教小学,后来又考本,考研,读研究生,又考博,读博士生,厉害”。他有两个大的特点,除了高中没有上过,什么学都上过,小学、中学、中专、本科、研究生、博士生都上过。第二他什么课都教过,小学、中学、大学、培训、MBA之类的都教过。所以,他讲课的特点是见多识广,干练洒脱,声音宏亮,用词精当,很善于把深奥的东西讲浅,也很善于把浅的东西讲深奥,因为他会把股票什么统统搬到课堂上来。所以他会在轻松、幽默、生动活泼之中,让你忘记那些无风的夏天,或者多雪的冬天。有请唐博士! 唐少莲:大家好!很高兴也很荣幸有此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国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智慧。选择这样一个课题,乃是基于对两个问题的追问:第一是作为五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基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上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受中华文化哺育和浸染的我们又究竟体现了怎样的不同于西方人的国民性格与民族精神?第二是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中国管理智慧亦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一度对西方管理理论趋之若鹜的中国人蓦然回首时,却发现我们自己的老祖宗其实也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管理思想资源。那么,我们应该

从智慧管理到管理智慧(职场经验)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从智慧管理到管理智慧(职场经验) 作者:张廷文 目前,很多企业更擅长应用管理的“术”,即通过一些技巧性手段达到管理目的。与此同时,却忽视了管理的“道”。于是,形成了只重智慧管理,而不善管理智慧的态势。 智慧管理主要是通过若干技巧、手段达到管理的目的,它是以管理者为中心的。而作为管理智慧则是尽量把员工的智慧发挥到极致,以此为目的进行创新管理,它是以员工为核心的,因此结果自然不同。前者使员工进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状态;后者则最大化地发挥了员工的智慧,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利润。那么,如何做到管理智慧呢? 研究优缺点VS研究特点 很多管理者习惯总结、分析每个员工的优点和缺点,通过两张表来实施管理之策。对优点自然是鼓励和推广,甚至在企业中不断复制一些所谓的优点,对缺点则竭力地予以修正、消灭,甚至还会做成负面的标本来展览。在这种束缚式管理中,员工失去了鲜活性,缺乏积极性。实际上,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动力,也不容易管理。 作为新时代的管理者,不能单一地在所谓的优劣上聚焦,应更宽泛地研究每个员工、每个部门、每个年龄层的特点,而不是简单地划分优缺点。这样,就会针对他们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调整管理策略——增加更多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同时,为员工提供动力资源,搭建更多、更大的舞台,促使他们做得更好。比如,我们作为网络公司,基层人员基本都是80后,我们就通过研究他们的特点进行了培训和管理,还通过让80后管理80后的创新模式提高效率。 从激情释放VS激情回归 企业需要激情,从而让企业进发活力。也因此,在企业文化的激情塑造上,各个企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问题是,激情虽然爆发力极强,但是其过程往往是短暂的,如果任其发展,激情后就会出现迷惘、倦怠等症状。因此,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具有激发本领,还要有转化能力——把感情色彩积极地转变为理性色彩。那么,如何达到呢?首先,要在激情中融入理性成分。比如,你可以把某一个会议室叫做桃花岛,但是你要告诉员工这个名字的意义、武侠带来的积极方面等。其次,塑造理性的管理制度。比如,员工的晋升制度等。

浅析城乡统筹绿道规划建设的意义

浅析城乡统筹绿道规划建设的意义 摘要: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对中国绿道规划建设内容、过程、保障措施的反思,指出了乡村绿道规划建设是深化中国绿道规划建设的主要切入点,阐述了绿道层次性与相互衔接建设是城乡空间规划布局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各类乡村绿道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与作用,探讨了以乡村绿道带动城市绿道建设与提升的发展方向与手段,最后从技术创新和体制保障两方面提出了实现我国绿道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建议,并进一步阐明了绿道建设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道;美丽乡村,绿道规划 Abstract: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content,process,safeguards of China's greenwa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it points out that the rural greenway is the main entry point which is deepening China's greenwa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n the backdrop of urban-rur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It describes the fact that greenway hierarchy and interconnection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planning,puts forward the main contents and functions of the rural greenway of various type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and then discusses that the rural greenway is the direction and means of upgrading urban greenway construction.Finally,it provides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the greenwa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system safeguard in China,and furth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greenway construction in China's development.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way;Beautifulcountryside;Greenway planning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研究 1绿道的分类 1.1按照其所处的位置不同,绿道可分为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和城市型绿地。生态型绿道:位于乡村地区,主要沿城镇外围的自然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线设立,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欣赏自然风光为主要目的,可供进行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郊野型绿道:位于城郊地区,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水体、海岸和田野设立,以加强城乡联系、满足城市居民郊野需求为主要目的;城市型绿道:位于城区,依托人文景区、公园广场、河流、城镇道路等两侧的绿地设立,以串联城市广场和公园、改善人居环境、方便城市居民进行户外活动为目的。 1.2按照其使用功能的不同,绿道可分为交通型绿道、游憩型绿道、生态型绿道。交通型绿道主要是为了满足车辆的通行,起到组织交通的功能;游憩型绿道将自然景观经过人工改造,从人的需求出发,设计时主要考虑景观效果和运动休闲设施的设置,为居民提供室外活动休闲的场所;生态型绿道以自然景观为主,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为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一个自然的生存环境,保证物种的多样性。 1.3按照其不同的交通组织功能,绿道可分为城市步行绿道、城市自行车道及综合型绿道。综合型绿道是指步行道与自行车道相结

合。现在城市中的绿道多为综合型绿道,并且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分离,避免“人车争道”。综上所述,城市绿道一般建于城市内,多属于游憩型绿道,交通组织为综合型绿道或者步行绿道。 2城市绿道的功能 2.1直接功能。1)游憩休闲功能。城市绿道向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平台,绿道属于带状绿地,与公园、广场相比,服务半径更广,具有更好的便利性和更高的灵活度。2)慢性交通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尾气污染不容忽视,慢性交通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用于锻炼的慢性交通基本在目前的城市道路中不容许并存。而此时,城市绿道却可以为人们的户外锻炼提供更多的选择,减少城市中心公园的压力。 2.2潜在功能。绿道除了以上的直接功能,从长远来看,绿道还有一些潜在的功能。1)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居住环境。“绿”就是绿色植物,绿道强调环境的保护,绿道可以供给动植物以及人类活动空间,保护物种的迁徙和繁衍,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具体说来,绿道可以为鸟类提供生存的场所,为植物提供不同的生长环境,在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改善了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与气候水准。同时,由于植物的大量栽植,绿道还具有防洪、蓄水、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作用。整个居住环境得到改善。2)宣传教育功能。绿道通过串联城市中的公园和历史文化遗址等,形成一条富有文

circrna与癌症最全癌症相关circrna明星分子总结

circrna与癌症最全癌症相关circrna明星分子总结 BioWorld前不久推送过一篇LncRNA明星分子的总结,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LncRNA与癌症:最全LncRNA明星分子总结。 此次BioWorld做了与癌症相关的circRNA明星分子的总结。关于circRNA,点击右边查看:circRNA:环状RNA的前世今生以及临床研究思路。对circRNA的介绍很详尽。2017 年8月,丹麦奥胡斯大学的LS Kristensen等人在Oncogene 杂志发表题为:Circular RNAs in cancer: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field 的综述文章(图1),总结分析了与癌症相关的circRNAs。图1circRNA的剪接模式 图2--circRNA的剪接模式circRNA在癌症中的潜在作用 a.miRNA海绵或诱捕物miRNAs是几乎所有人类癌症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参与者。因此,circRNAs作为miRNA的活性调节剂可能参与癌症。迄今为止只有少数circRNAs与单个miRNA的多个结合位点被发现。因此大多数circRNAs可能有除调节miRNA外的其他的功能。越来越多的circRNAs被证实在癌症中具有miRNA抑制功能。 b.影响剪接和转录外显子-内含子circRNAs已被证明与RNA聚合酶II通过U1 snRNP作用,增强其母基因的转录。许多基因的剪接和转录也可以通过正向剪接和反向剪接之间的竞争间接调控。这可

能是影响circRNA和典型线性剪接之间平衡的一大未知因素。c.蛋白支架对酶与底物结合基序的circRNAs可以作为支架促进共定位和反应动力学。d.蛋白海绵或诱捕物和RNA结合蛋白结合,从而调节它们的活性。e.翻译功能一些内源性circRNAs含有AUG位点和IRES,但目前对于circRNAs在体内进行翻译的证据有限。已经表明一些circRNAs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在某些组织中翻译,但这种关联性尚未在癌症中显现。 图3--circRNA在癌症中的潜在作用 与癌症密切相关的circRNAs和他们可能的功能图4--与癌症相关的circRNAs

中国方案中国智慧.doc

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联合国根据中国提倡设立“世界城市日”,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感召力、影响力的认同,是中国负责任大国作用的体现 近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这是中国首次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国际日。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唱响“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间发布的《上海宣言》向世界呼吁,建设和谐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倡议将10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以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不懈奋斗。 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也是城市发展史。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必经的历程。联合国数据表明,当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2011年到2050年全球将新增人口23.32亿,城市人口增长26.2亿,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城市为主的新阶段。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往往与城镇化率成正比。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麦肯锡公司数据显示,在2025年左右,全球600个城市创造的GDP将占全球GDP总额的2/3,城市和大都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目前风起云涌的城市化浪潮正由发展中国家推进。预计2007年至2050年期间,世界将新增31亿城市人口,其中29亿来自发展中国家。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全球城市发展报告》

显示,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中,3/4来自亚洲、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当城市化率达到40%—60%左右,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挑战。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凸显,各种“城市病”困扰城市发展。如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更为复杂,资金不足、竞争激烈、人口多,经济对外依赖严重…… 本轮城市化浪潮的种种潜在危机,引起广泛关注。联合国副秘书长霍安·克洛斯呼吁,“各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城市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进步的载体。”在当今相互依存的世界,能否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不仅决定着发展中国家的命运,也关乎人类社会的未来。 然而,治好“城市病”没有万能药。根据不同环境、处境与传统因素对症下药才能让城市化健康推进,相互交流借鉴也是走好城市化道路中可贵的照明灯。 中国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迅速提升到目前的50%以上,仅用30多年时间就达到英国用200年、美国用100年才实现的城镇化水平。中国怎样破除城乡壁垒,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注重质量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中国大胆探索与实践,也愿意同世界分享交流。 “世界城市日”的设立,将为各国加强在城市化领域合作提供契机。每年的10月31日,人们不妨在匆忙行进中驻足思考、

中国管理智慧课程作业

中国管理智慧课程论文 “奇正相生”的华丽蜕变 从军事理论到管理领域 学院:16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号:20163566 姓名:陈猛 日期:2017.12.20 摘要:本文将阐述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奇正相生”这一思想在被反复实践于军事领域后,是如何一步步转变成广为应用的管理智慧。同时说明奇正相生这一管理智慧不仅蕴藏在古今中外的军事,官场,企业等各个领域,而且提出其使用条件和作用方法,最后向大家展现出这一管理实现的卓越成效。 关键词:奇正相生军事应用组织管理管理智慧 引言:“奇”与“正”是属于哲学的一种范畴。“正”指的是正常;而且“奇”与“正”相辅相成,能互相转化。“奇正相生”的实现多用于古今的军事领域上。在军事部署上,担任正面进攻的部队为正,

两侧偷袭的则为奇;担任守备的部队为正,机动部队则为奇;担任钳制部队为正,突击部队为奇。在作战方式上,对阵交锋为正,迂回侧击为奇。在战争原则上,按照常规,运用一般原则的为正,按照特殊情况,灵活应变为奇。尽管随着军事现代化的发展以及高新武器的衍生,但是奇正相生作为一种军事思想却未曾因此褪色,反而子近现代的军事战争中被广泛应用,而且每次都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不仅如此,奇正相生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在军事方法的应用只是一方面,如今,在各国政府,企业,组织等等人事团体,奇正相生都作为一种潜在的管理方法被广泛应用。这些组织团体都会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环境去将奇正相生这种管理思想转发到实际应用中去。 奇正相生在军事领域的灿烂魅影 一.古代军事战争——官渡之战 在公元前200年,袁绍、曹操两大军事集团在官渡展开决战。曹军在正面战场坚壁固守,扼敌咽喉,与此同时,利用时机,变换奇正。曹操亲自率领轻骑五千,以奇兵夜袭乌巢,火烧袁军屯粮。当袁军因粮草被焚,军心动摇之际,曹军在正面战场全线出击,歼灭袁军主力,最后使得袁绍落荒而逃,余部七万多人投降。曹操先正后奇,以奇击虚,奇正相生,击奇制胜的高明蹈略,是官渡之战获胜的关键。

东湖绿道工程设计特点综述

2019年2月第2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33 D01:10」6799/https://www.360docs.net/doc/c08355445.html,ki.csdqyfh.2019.02.008 东湖绿道工程设计特点综述 周红霞,吕锦刚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东湖绿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5A级城市核心区环湖绿道,它的建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成为武汉打造宜居城市的闪亮名片。结合东湖绿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详述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绿道工程的设计特点和设计理念,为城市绿道设计提供一些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东湖绿道;工程特点;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U412.37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9)02-0033-04 1工程概况 绿道的建设是提高城市品位和市民生活品 质、幸福感的重大举措。东湖绿道建设之初,就秉 承“让城市安静下来”的理念,以大区域生态格局 为本底,立足国际化视野及东湖特色,打造世界级 水平的环湖绿道叫 东湖绿道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内,全线长约102km。主体工程分两期建设.东湖 绿道一期工程于2016年12月28日建成,东湖绿道二期工程于2017年12月26日建成,建成后的东湖绿道包含听涛道、湖中道、郊野道、森林道、白马道、磨山道和湖山道七段主题景观绿道,充分依托东湖的山、林、泽、园、岛、堤、田、湾八种自然风貌,将东湖变成市民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心”。东湖绿道自开通以来,受到了武汉市民及全国各地游客的热烈欢迎,社会反响良好,见图I、图2。 图1东湖绿道鸟瞰图 收稿日期:2018-10-24 作者简介:周红霞(1979-),女,硕士,工程师,从事道路设计 工作。 图2东湖绿道实景图 2工程定位 东湖绿道工程的定位是“千年之作,传世经典”。按照能够承接国际马拉松、国际自行车赛事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目标是打造比肩法国中部田园绿道、新加坡环岛绿道的世界级滨湖绿道。 东湖绿道工程秉承“信步东湖畔,众览书香城”的设计理念,是最具书香气质、最具大美神韵、最具人文生态的世界级滨湖绿道。 3工程设计特点 3.1生态保护严 该工程地处东湖5A级风景区,绿道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现有生态,尽量减少干预,保护现有树木形成的自然景观。为保护东湖原生态野趣之美,方案设计始终避免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护东湖之美。最典型的当属对绿道沿线现状树木的保护 。

2021年环状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1年环状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心血管疾病(CVD)在世界上是人类的主要杀手,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我国目前有冠心病患者约1100万人,每年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的患者已超过50万例,而且冠心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正呈持续上升趋势,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沉重负担。冠心病的发生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系列基因异常表达导致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 血管发生病变是引起冠心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内皮功能障碍是引起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而增殖、迁移和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是血管疾病发生的进一步标志。炎症细胞通过释放分泌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以及对损伤永久反应的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加重血管疾病的发生。在经典的基因表达模型(中心法则)中,由基因组所编码的基因脚本以RNA 分子的形式表达于每一个细胞中,每一个RNA分子由线性的化学"碱基"串联组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产生的大量数据显示,人体中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基因仅占总基因组序列的1%,其余的序列转录产物均为不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经典中心法则中对RNA的定义正逐渐被完善。近年来,非编码RNA(non-codingRNA,ncRNA)已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最近的研究发现,非编码RNA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在基因表达调控、细胞生长发育、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非编码RNA与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不仅可作为疾病的生物学标志,还有可能作为分子靶向药物用于疾病的治疗[1-3]。非编码RNA包括微小RNA (microRNA,miRNA),长度大于200nt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以及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一种通过反向剪接形成的环形lncRNA的特殊亚型[4]。科学家们在装满古怪RNA的匣子中看到最新的玩意:天然生成的环状RNA分子影响了基因表达。 环状RNA是一类广泛且多样地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具有调控基因表达作用的内源性非编码RNA。目前研究表明,circRNA在心肌细胞的分化过程,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并在许多心血管疾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5]。最近几年关于circRNA的研究有许多进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circRNA进行综述。 一、环状RNA的发现和特征 (一)环状RNA的发现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和表观遗传学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有着重要影响。目前,非编码RNA已成为研究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异常

国内外城市绿道的发展绿道新材料新技术

国内外城市绿道的发展,绿道建设新材料、新技术 甘立成 (美邦[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04) 摘要:国内外城市绿道的定义、产生和发展概况。城市绿道除了应具备其基本的可达性、可通 性等功能属性外,当代“绿道”还具有景观性、环保型和人文属性,透水路面和沥青路面彩色系统 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推陈出新在实现我国城市发展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洁”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城市绿道;景观性;环保性;人文属性;透水地面;沥青彩色化 一、绿道的定义 交通管理部门把安全、通畅的道路称为“绿道”。而在景观设计中,绿道则有更深更广的内涵,这个概念起源于70年代。英译“绿道”——greenway,分为两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美国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 for American)中给绿道做出以下定义:绿道是由那些为了多种用途(包括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由线性要素组成的土地网络。该定义强调了五点:①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 ②连接是绿道的最主要特征;③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文化、社会和审美功能;④绿道是可持续的,是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⑤绿道是一个完整线性系统的特定空间战略。 在我国,“绿道”具有景观设计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的概念。 景观社会学方面:绿道指一种“绿色”景观线路。一般地,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徜徉其间,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结合的带状景观板块走廊,承担信息、能量和物质的流动作用,促进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效循环,同时加强各板块之间的联系。 社会学方面:我们不仅在大自然中建设“绿道”,还要在民众心中铺设政府与百姓顺畅沟通的“绿道”,让老百姓无障碍、少恐惧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提高民众在精神生活上的宜居水平。 二、国外绿道建设情况 国外“绿道”一词来源于奥姆斯特德(Olmsted)规划的世界第一个公园系统—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波士顿“绿道’’沿着淤积河泥的排放区域建造,长约25公里,将富兰克林公园、阿诺德公园、牙买加公园和波士顿公园及其他绿地系统有机联系起来。 波士顿公园系统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绿道”。工业革命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城市无序蔓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英国、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在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 2.1美国的“绿道” 作为“绿道”理念的发源地,1990年,美国实施Boulder绿道计划,并随后开始大规模建设连通各类绿地空间的区域“绿道”,内容包括建设城市、绿带、城市绿色通道和恢复下游河道。目前,美国现在每年正在规划和建设的“绿道”有几百,甚至上千条。据统计,全美50%的州编制了州级绿道规划,全国逐渐形成了具有游憩、生态、文化功能的绿色网络。 美国的“绿道”建设兼顾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协调,其中游憩功能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美国通过“绿道”的建设控制了不合理的建设活动,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城市的公共开敞空间,并通过“绿道”为市民提供休憩场所、追忆历史的长廊及运动健身的空间,为市民带来生活的愉悦。 2.2 英国“绿链”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 《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涵盖天、地、人三界的哲学著作,是中国最古老、最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rdquo。纵览几千年中华文明史,易学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脉络之中,大到安邦治国,兼济天下;小到独善其身,明达君子之志。在古代,《易经》被奉为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也将《易经》作为必修之术。 先秦的孔子、鬼谷子,汉代的董仲舒、郑玄、荀爽,魏晋的王弼、何晏、嵇康,唐代的徐茂公、袁天罡、李淳风,宋代的陈抟、邵康节、张载、周敦颐、程颐、程颢、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历代大儒无不躬身研易,或修己,或安天下。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中华民族的每一个盛世,都是易道弘扬的时代。自文王拘而演《周易》,秦王嬴政焚书独存《周易》,到汉武大帝列《易经》为儒家五经之首,《易经》终为治世之学。 虽然《易经》是作为一部占卜的书而流传于世,但其充满无限智慧和深邃哲理的理性光辉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大放异彩。有中国学者证明了基因的六十四个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的一一对应关系,有西方科学家借鉴《易经》二进制法则为计算机诞生提供可能,也有丰田、三星等企业创始人受《易经》启发而成就事业。 曾仕强教授生于福建,长于台湾,国学功底深厚,后又游学欧美等国。他在长期研究中西管理思想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于三十年前首度提出“中国式管理”思想,对华人企业管理培训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名动政、商、学各界。 2009年是曾仕强教授赴大陆讲学20周年,已近80高龄的曾仕强教授丝毫没有懈怠之意,仍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当成自己的终生使命和最大乐趣,孜孜不倦地为之忙碌和奋斗着。《易经中的管理智慧》即

城市绿道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管理

城市绿道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管理 发表时间:2018-09-19T15:09:03.7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叶朝虹[导读] 还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证市民的正常生活。因此,积极的加强生态绿道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浅析城市绿道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叶朝虹 防城港市园林管理处广西防城港市 538000摘要: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能够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还能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同时,还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证市民的正常生活。因此,积极的加强生态绿道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浅析城市绿道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关键词:城市绿道;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用分析 引言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北京、广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也先后启动了城市绿道建设项目,不仅发挥了较好的景观价值,而且借助于园林规划,打造城市周边特色风景区、旅游区,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本文首先概述了城市绿道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作用,随后对优化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1城市绿道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1.1串接城市斑点绿地 目前我国城市内的公共绿地大多呈斑点状、独立分布于城市各处,各公共绿地间连通性差,没有形成系统的休闲空间体系,而城市绿道则能串联城市市域范围内各类开敞空间以及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并形成绿色步行通道网络,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和休闲健身空间。以防城港市海湾绿道为例,绿道建设将北码头、旅游码头、仙人山公园、伏波文化园、城市沙滩景区、白鹭公园、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西岸公园等多个城市景观节点贯通联系起来,形成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1.2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城市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从整体上看,多数情况下的保护工作相对独立,没有形成一个全面性的自然保护网络。通过建立城市绿道,可以将城市内部及周边的绿化资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便于集中的管理和保护,通过有效的保护,避免了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还来的破坏。例如,美国西雅图绿道的建立保护了重点生态区、保障物种多样性,维持绿道沿线自然资源的原生态,德国鲁尔工业区通过绿道建设,对污染的矿山进行植被复绿,较好的恢复了工业区的生态环境。 1.3构建城市慢行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休闲也成为现代城市功能之一,城市虽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但是由于以往对慢行交通的考虑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慢行体系和休闲空间。而城市绿道正好通过线形串联城市的景观,从而形成慢行通道网络,并不受任何机动车的干扰,且作为带状的连续的景观,绿道环境的优美舒适,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的游憩和散步休闲空间,同时也为城市的整体风貌增添色彩。使人们慢行过程中,对城市延绵不绝的绿色风貌强烈地感同身受,兼具人性化和服务性的特征,是体现人类行为活动和绿色景观相互交流的绿色走廊。 1.4美化城市园林景观 绿道通过富有变化和韵律的植被配置,可使园林规划中的绿道景观更加富有趣味活力,也更引人入胜。同时,植被还可将一些不良景观掩盖,对相邻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绿道作为城市最长的景观展廊,能使人享受到优美的景致,更加心旷神怡。 1.5窗体顶端 1.5拓展城市绿地空间 受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和用地成本上升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中很少有大面积的绿化带,主要以点状分布的绿化公园为主。由于市区中心缺少绿色植被,因此易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通过建设城市生态绿道,可以有效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并且形成沿河、沿路等多条绿化带,有效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此外,城市生态绿道还为市区居民提供了散步和休憩的场所,对于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2城市绿道设计的原则 2.1科学选线,合理布局 城市绿道的选线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态导向,尊重城市山水自然基底、城市生态格局和城乡空间布局,充分利用水系、山川、植被等自然资源,顺应自然肌理。充分发挥城市绿道的组织串联作用,以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以及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自然、人文节点为依托,尽可能多地连接发展节点,高级优先,分类串联,形成综合功能的绿色网络体系,有效整合各种生态景观资源,实现绿道景观性、多样性与通达性的有机统一。 2.2坚持生态化设计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是现代城市的不断建设发展,不仅影响了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还对城市的生物活动空间造成一定的影响。城市绿道建设应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维护良好的生态功能,注重乡土植物的开发利用,减少使用人工化的基础设施和园林植物,在保证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同时,注重突出植物群落的景观价植,使得人们能够很好的融入到自然环境中,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能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 2.3绿道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一、自我管理的大成:佛家文化中的“无我”与“舍法” 佛家文化以宇宙时空观来看待人类、看待人生,旨在使一个悲观的人类变成一个充满自信的人类,并教育人不断地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事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永远向着佛道迈进。人类为什么是悲观的呢?因为人一生下来最终的结果是死亡,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苦难,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就是想让人类在精神上摆脱这样的命运———他放弃了优裕的贵族生活,苦苦修行,最后以包含宇宙的胸襟创立了佛教,以无限的时空看待永恒的生命。 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生与死是一回事,那不过是物理形态上的变化,生命是永恒的。 后继的佛陀们沿着佛祖的足迹,继续探索宇宙的真谛。他们看到人不能光为理想而活着;还要为当下而活着,于是让人们追求无念、无住、无相、无我的境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以忘我的舍法之境界最大限度地普渡众生。后来毛泽东主席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抱着只求耕耘、不求收获的信念默默地发挥好自己的社会作用、为他人谋幸福,也体现了他博大、慈爱的胸怀。忘我就是忘掉我,我是什么? 我是由非我之因素构成的,比如财富、权势、美色、莫名的烦恼等等。如果一个人在工作、劳动的时候,大脑一直被一些无谓的东西占据,诸如名、利,还为一些纠纷而耿耿于怀,更有甚者,坐在飞机上,总担心飞机会掉下来———这些忧虑令人苦不堪言,哪能干好工作呢?如果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一有念头,能量即被占用,用公式表示即为: 能量剩余(现有能量)=能量来源-能量占用全心全意=身体状况-占用(财、色、权、烦等) =忘我 能量占用越多,剩余能量越少,做事情的状态就越差;如果剩余能量是负数,那就最好什么也不干,否则能量透支,身体一定会出问题。反之,能量占用越少,

温江区绿道建设现状调查,阶段性成果

温江区绿道建设现状调查 阶段性成果 (一)、温江绿道综合设施系统的调研结果 1、慢行系统(主要为绿道的道路建设) 根据调查温江区绿道德慢行系统建设初具规模。自行车道的修建基本结合了原有的乡村道路的路线,具有自然景观良好,视野开阔的特点。该道路的设计为郊野型的综合慢行道,宽2米到3米,可容2辆到三辆自行车并排骑行。温江区已经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绿道建设进行了调查,选择了若干种环保的地面铺装材料,并将根据不同环境,因地制宜选择铺装方式和材料。有一个原则是:在实用、美观的前提下,鼓励采用环保生态的自然材料对路面进行铺装,多采用软性铺装。 2、绿化系统 温江区的部分道路已经形成了单车骑行能力。在友庆花卉基地中的道路都在2 到3米,路两侧或是红枫,或是紫薇,或是垂丝海棠,移步一景。和盛镇杨柳河畔种植了成长多年的法国梧桐,景观价值很高;府通路两侧以花卉苗木种植为主,形成了独有的观光效果。现在,结合友庆现代花卉产业基地打造绿道,必将形成特有的风貌。金马镇第一期启动的绿道建设已经命名为“锦绣大道田园运动长廊”,按照城市道路绿化标准,近自然式地栽植中高大乔木,通过常绿和落叶树种,彩叶和变叶树种的搭配使植物的季相明显,色相丰富。 3、服务设施系统 温江区绿道的服务设施系统包括了:管理中心、自行车租赁点、公共厕所、垃圾

箱、售卖点、休息点,以下为调查结果。 (1)管理中心:每个绿道都设有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游客的接待和解说。在管理中心有绿道地图销售,有自行车租赁点,是骑行绿道的起点站。 (2)自行车租赁点:通过对五个绿道的调查发现自行车租赁点多集中在绿道的管理中心,在中间路段没有设置。 (3)公共厕所:设置的数量少,卫生状况不好。温江区绿道的公共厕所设置的比较少,而且除了管理中心附近的厕所有人清理外,其他地方的基本上没有人清理。 (4)垃圾箱:在一些绿道上很少设置垃圾箱,而且根据调查发现垃圾箱存在被盗,被破坏的现象。 (5)售卖点:在温江区绿道上有许多自发性的售卖点,虽说给游客提供了方便,也给绿道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6)休息点:在各个绿道上的休息设施数量充足,可以达到游客的要求。一些休息点没有防雨防晒的设施,而且许多休息点设施简陋,没有特色。 4、交通换乘系统 在温江区的绿道上的交通换乘系统很少,除了绿道终点站的管理中心有一定的换乘系统可以达到机动车道自行车的换乘,而在绿道上的其他路段就到不到交通的换乘。 5、标志系统 温江区绿道上的标志系统齐备,拥有设置信息、指路、规章警示、文化宣传和教育几大标志。标志牌一般设置在十字路口及景区等地方。每个小景区都有地图,标志游客所在的位置,起到了明确的指示作用。大部分标志的材料都环保、实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