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传染病相关

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2004.12.1 法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国务院;1991.1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 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务院;2003.5.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4.11.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434)---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2005.6.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57 号)---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务院;2006.3.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63号)---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国务院;2006.5.1

规章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5号)——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

2006.2.1

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种保存、使用和感染动物模型的暂行管理办法;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发布;2003.5.6

10.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68号); 2009年5月26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5号)——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卫生部;2006.2.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3号)——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卫生部;2005.9.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5号)——性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年8月12日卫生部令第15号发布施行

14.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1991年9月12日卫生部发布施行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2号)——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 ;国务院政法司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2003年5月12日实行1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 号)——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2003年11月7日

18.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1987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14日卫生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实施

传染病制度及传染病应急预案

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综合措施。 二、控制传染源: 1、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史,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对病人及早做出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隔离病人。 2、及时登记上报有关部门。病原携带者亦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三、切断传播途径: 1、配合防疫部门对本机构得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于外界环境中得病原体。 2、针对传染病得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饮食卫生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消灭蚊子等媒介昆虫以预防虫媒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进行空气消毒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等。 四、保护易感人群 1、握易感人员,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并采取必要得预防措施如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 2、合理安排老人生活,提供平衡膳食,提高老人对疾病得抵抗力、 各类传染病应急预案及隔离制度为提高预防与控制传染病流行事件得能力与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传染病事件得危害,保障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照上级得指示与精神,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目得意义: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职员工得自我保护意识。 2、明确传染病流行时应急领导小组得成员及其职责,使应急工作紧张有序。

3、完善传染病得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建立快速反应与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将传染病流行所造成得危害降到最低。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增强意识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范知识,提高全体人员得防护意识,清理中心环境卫生死角,发现病例及时上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得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中心预防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中心传染病得防治工作。 3、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传染病得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各层级人员逐级向上级负责。 4、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按照"四早"要求(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准确处置,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曹红玲 副组长:王斐 组员:赵鑫王新 (四)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1、组长负责中心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得全面指挥工作,出现甲类传染病

2018年传染病法律法规制度规范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培训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目前法定传染病分 3 类39 种,其中甲类传染病 2 种,乙类传染病26 种,丙类11 种。 2、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四类。 3、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4、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5、医疗机构违反传染病法规定,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7、乙类传染病中的非典、肺炭疽按甲类管理。 8、《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可采用纸质或电子形式填报,内容完整、准确,填报人签名。纸质报告卡要求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清楚。 9、医疗机构进行疫情培训时的培训对象为所有医务人员,包括新进人员、进修生和实习生。 10、除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法发布传染病监测信息外,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以及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无权向社会和无关人员透露,不得泄露传染病患者个人隐私 二、单项选择题:(5分/题,共50分) 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 A ) A.属地管理原则 B.异地管理 C.就近管理 D.户籍管理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传染病疑似病例,必须在( C )对其进行订正或排除。 A.一周内 B.10天内 C.1个月内 D.3个月内 3、责任报告单位在发现霍乱病例时应于( B )内报告。 A.1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4、下列诊断可以填写为临床诊断的是:( D ) A.脊灰 B.HIV C.涂(+) D.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5、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由责任报告人负责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由责任报告单位负责组织录入报告卡信息,由( B )负责审核。 A.县(区)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传染病管理制度

传染病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的预防制度 1、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做到六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预防工作要把好三关: (1)晨、午检关(见晨、午检制度)。早发现、早报告,幼儿缺勤三天内的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2)入园体检关。不合格者坚决不得入园。 (3)消毒、隔离、检疫关。坚持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常规,按各种传染病的规定执行隔离期,对密切接触者实行检疫期,检疫期间不得与其他班级接触,并暂停办理入园和转园手续,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 3、抓好二个环节: (1)控制传染源: A、检疫期内不混班,不串班,单独管理; B、针对传染病的接触者投放预防药,增强抵抗力; C、患者隔离期满痊愈后持医院医生证明,到医务室经保健医检查登记后方可入园。 (2)切断传播途径: A、切断呼吸道传染途径; a、室内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新鲜; b、采用消毒液对空气消毒; B、切断消化道传播途径: a、坚持做到入园时、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b、坚持不吃生冷、腐烂、变质、不清洁的食物; c、做好地面、餐桌、水杯、毛巾、玩具、卫生间的彻底消毒擦洗; d、对餐具柜内消毒30分钟; e、消灭蚊、蝇、老鼠、蟑螂等传染病的媒介。 C、保护易感人群: a、各班主任应掌握班内易感儿的情况,并登记专项管理。易感儿:经常感冒发烧者;得过肠道传染病者;有过其他病史者。 b、加强易感儿的体格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合理安排饮食,提高抗病能力。 c、根据不同流行病、不同季节及时投服预防药,降低发病率。 d、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e、家长不许进入幼儿活动室和寝室,防止疾病传染。 (二)预防隔离制度 1、幼儿园是幼儿密集的地方,必须加强传染病的管理,防止传染病传播,确保每个幼儿的健康。 2、保健室设有隔离室,既远离幼儿活动区,又便于保健医的护理与观察。 3、隔离室备有专门物品,各项设施齐全,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平时不得挪做他用。 4、发现传染病患儿立即隔离,及时按传染病报告程序上报保健科和防疫部门,并进行登记管理。 5、对传染病患者立即隔离,及时送医院诊治,同时通知家属。 6、依据病种安排对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彻底做好消毒处理,保健医要直接指导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做到无暴发、无续发。

传染病法律法规相关知识

传染病法律法规相关知识、《执业医师法》、霍乱(第6版)、O157H7等重点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2010年版)、艾滋病(WS293-2008)诊治知识培训试卷 单位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1.5分) 1、《传染病防治法》把传染病共分为甲、乙、丙三大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 26 种、丙类 11 种共 39 种。 2、传染病报告应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应在不同时限内完成网络报告。甲类在 2 时内,乙类在 12 小时内,丙类在 24 小时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援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2004年12月1日。 4、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5、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6、《执业医师法》规定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期限是3-6个月。 7、未经医师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

业活动。 8、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 15 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9、医师注册后,可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10、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和计划保证本机构医师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11、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常由霍乱孤菌的01 群感染。典型的病例发病急骤,以剧烈的腹泻、呕吐、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特征。 14、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的慢性传染病。 15、HIV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哪些对象必须采样送检?( BCDE ) A、普通肠炎病人 B、疑似霍乱病例

中小学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 一、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分管领导:XXXXX牵头科室:XXXX配合科室:XXX 1.学校设立防控领导小组及指定疫情报告人,统筹疫情报告工作。 2.学校疫情报告人由校医兼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疫情、疑似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 3.建立卫生应急协作机制,明确属地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卫生健康部门以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加强疫情信息沟通。 4.发现新冠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向属地疾控机构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二、学生晨午检制度 分管领导:XXX负责科室:XXXX参与科室:XXXX 1.每天走读生在入校前、寄宿生在离开宿舍前,卫生保健人员做好体温检测和晨检工作,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并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2.每天早晨第一节课上课前,班主任完成对学生健康状况的询问与观察。 3.传染病流行期间,每日应多一次午检,寄宿生每天晚自习前增加一次体温检测。 4.教职员工及食堂、保洁、保安、工程施工等人员)也应进行晨检。 5.询问和观察要点为:(1)新冠相关症状:发热(体温≥37.3℃)、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皮疹(含皮肤、口腔黏膜等)、呕吐、腹泻、黄疸、腮腺肿大等。 6.如果晨检和日常观察中发现学生出现各种感染症状,请立即向其发放一次性口罩,并将其转至隔离房间等待,由校医及时进行排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及时报告,做好记录并通知家长。 7.医务室应做好晨检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每天及时收集、统计和报告。确保及时发现疫情并立即报告。 8.可使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做好晨检日检信息登记和上报工作。及时核实、报告和跟进处理预警信息。 三、因病缺勤登记及追踪制度 分管领导:XXX负责科室:XXX配合科室:XXXX

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 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434)---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57 号)---艾滋病防治条例;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63号)---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国务院;规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5号)——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种保存、使用和感染动物模型的暂行管理办法;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发布;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68号); 2009年5月26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5号)——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3号)——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卫生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5号)——性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年8月12日卫生部令第15号发布施行5.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1991年9月12日卫生部发布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2号)——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 ;国务院政法司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2003年5月12日实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7 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2003年11月7日 9.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1987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14日卫生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实施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试题 及答案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试题 姓名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60 分) 1.《护士条例》规定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护理工作,护士只能在(注册执业地点)范围内从事护理工作。 2.《护士条例》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2 日)施行。 3.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 5 )年。 4..护士通过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 3 )年内未提出申请注册的,需接受(二级)级医院(3 )个月临床实习并考试合格。 5.《护士条例》规定护士的权利:(获得报酬)、享受福利、(参与社保)、(卫生防护)、(医疗保健)、(参与专业培训)的权利。 6.《护士条例》规定护士的义务:(承担预防保健工作)、(宣传防治疾病知识),(进行健康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卫生咨询的义务;有参与突发共卫生事件的救护义务,无条件服从调遣。 7.《护士条例》共6章35条,包括总则、(护士执业注册)、(权利和义务)、(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法律责任)和附则6个部分。 8.《护士条例》所称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9.《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经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2年9月1日)施行。 10.《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共七章63条。包括总则、(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行政处理与监督、(医疗事故赔偿、罚则)和附则7个部分。 11.门诊病历(医疗机构保管)不少于(15 )年;住院病历保存不少于(30 )年。 12.2013版《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签封病历的(复印件),并规定未完成的病历在封存后,病历原件(可以)继续记录和使用。 二、简答题(共40分) (一)护士应当怎样执行医嘱?(10分) 答:1、正确执行医嘱:护士正确执行医嘱首先应当核对医嘱,然后按照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对象、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和正确的方式执行医嘱,并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 2、拒绝执行有问题的医嘱: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如果发现和怀疑医嘱存在错误,护士有权利拒绝执行,并向医师提出质疑。(二)简述医疗事故的定义和分级。(30分) 答:1、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死亡、重度残疾;二级:中度残疾、严重功能障碍;三级:轻度残疾、一般功能障碍;四级:明显人

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目录 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二、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三、学校传染病病因排查与登记制度 四、学校传染病康复学生复课制度 五、学校传染病疫情信息登记与与报告制度 六、学校传染病疫情登记、晨检报告制度 七、传染病防控定期巡检制度 八、学校流行病学调查制度 九、学校定期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十、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十一、学校突发手足口病应急处理预案 十二、学校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理预案 十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十四、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组 十五、学校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理程序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日

一、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 2、充分利用板报、校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信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

传染病制度及传染病应急预案

天华儿童之家幼儿园传染病管理制度 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一、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综合措施,督促家长按儿童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规定的免疫接种。 二、控制传染源: 1、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病人及早做出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隔离病人,及时登记上报。病原携带者亦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2、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适当管理,在观察期内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转托幼园所。 三、切断传播途径: 1、配合防疫部门对托幼机构的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2、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饮食卫生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消灭蚊子等媒介昆虫以预防虫媒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进行空气消毒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等。 四、保护易感儿童 1、握易感儿名单,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 2、合理安排幼儿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强户外锻炼,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各类传染病应急预案 为提高本园预防与控制传染病流行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园师幼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照上级的指示与精神,结合本园实际,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目的意义: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园教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明确传染病流行时应急领导小组的成员及其职责,使应急工作紧张有序。 3、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将传染病流行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增强意识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范知识,提高全园师幼的防护意识,清理幼儿园环境卫生死角,协助防疫部门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工作,做好缺勤幼儿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园长任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各层级人员逐级向上级负责。 4、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按照"四早"要求(早发现、早报告、早隔

传染病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节选) (2004年8月28日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第六十九条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 (二)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 (三)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 (五)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 (六)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 (七)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节选)

传染病各项管理制度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传染病预警机制

传染病预警机制 在抗击传染病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我们要巩固抗击传染病的成果,牢固确立“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建立和健全医院卫生工作管理体制、卫生队伍和群防群治网络,把医院卫生防疫、健康安全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积极开展医院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标准的建设,加强职工公共意识和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不断提高医生的健康水平,成立医院传染病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组长:陈维义副组长:向顺海组员:张华、骆美珍、杨胜高 一、建立医院传染病处理预警机制 1、医院认真执行晨检和健康观察制度。 2、根据病种、发病的病例数、范围及预警的分级标准,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 导下由医院发布预警信息 3、若发生一级预警,医院按正常上班秩序管理,加强晨检工作,加强卫生健 康教育,限制无关外来人员进入医院。若发生二级预警,保持医院的相对封闭,保持正常上班秩序,加强消毒工作,加强健康检测。若发生三级预警对可能受污染的区域实施消毒与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 二、建立和完善医院传染病紧急情况报告制度。

1、遇突发传染病,每位职工都有责任及时上报医院领导小组。 2、科室在第一时间上报县传染疾病控制中心。 3、预防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范围: (1)出现个别传染病或疑似病例的; (2)出现一定数量的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 (3)出现集体性不明原因发病症状的; (4)其他需要报告的防疫情况 6、传染病信息报告的途径与要求:凡出现上述情况的医生要立即了解患者病 因,在两小时内书面信息报告院长室。院长室同时通报县卫生防疫部门,并跟踪后续信息,定期报告。 三、迅速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 1、隔离。医院在防疫部门指导下,立即启用隔离观察室,对发病群众采取隔 离措施。并将患者尽快送医院治疗。 2、消毒。对患者活动过的区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由专职人员进行消毒。 3、封闭。加强医院管理,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医院,停止大型人员集聚活 动。

护理_工作中的法律法规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法规(2) 尹秀梅 《护士条例》是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时间实施? 为何学法 依法办事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是规范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准则。 护理职业活动与人的健康和生命直接相关,认真贯彻执行与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是护理人员从业的首要条件,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护理服务的规范管理,是护理管理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据有关部门统计 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由于医患纠纷引发的冲击医院等恶性事件,2002年有5000多起,2004年上升到8000多起,2006年则将近10000起。2008年,在太原召开的一个关于医疗纠纷全国性的内部会议上披露,全国医疗纠纷每年发生达百万起,并以100% 如此惊人的数据,谁来保护我们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面对如此节奏快、任务重、压力大、高风险的工作,我们应加强学习相关的医学法律、法规,增强护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护理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 一.护理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卫生法体系与护理法 我国与护理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我国的卫生法体系

组成: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法,医政法,药政法,妇幼卫生法,优生与计划生育 我国的卫生法体系 卫生法定义: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医疗卫生方面法律规范的总和,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法 是指由国家制定的,用以规定护理活动(如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服务)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4.1.1实施 《护士条例》2008.5.12 实施 《护士守则》2008.5.12 护理法的范畴 1.国家规定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条例; 2.地方行政主管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规定、标准、办法、通知 3.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等。 护理法的意义 为护理人员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 ★引导护理教育和服务实践逐步标准化、专业化 ★促进护理人员不断接受培训教育 ★保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护理道德水准 ★有利于维护病人和一切护理对象的正当权益 护理立法的历史与概况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 2、充分利用板报、校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信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

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控制无漏洞。 1、早发现。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晨检应在校医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对可疑者应由校医做进一步检查、确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为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心校,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室、要通风良好;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七、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题(100)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何时发布?何时起执行?(1993年3月26日卫生部令第31号发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共有几章几条?(共六章三十八条) 3、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什么?(加强护士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和护理安全,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 4、申请首次护士注册必须填写《护士注册申请表》,缴纳注册费,并向注册机关递交哪些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身份证明、健康检查证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它证明。) 5、注册机关在受理注册申请后,多少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6、在什么情形下,护士不宜注册。(①服刑期间;②因健康原因不能或不宜执行护理业务;③违反护士管理办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册;④其他不宜从事护士工作的。) 7、护士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参加医疗救护和预防保健工作。(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群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 8、护士执业违反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视情节做出相应处理,其处罚方式包括哪几种?(警告、责令改正、中止注册、取消注册。) 9、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的颁布,建立了护士的什么制度?(执业准入制度)

10、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策略是什么?(⑴统筹规划,分级负责;⑵全面建设,突出重点;⑶依法执业,科学管理;⑷拓展服务,面向社会;⑸规范培养,形成体系。) 11、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到2010年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多少?二级医院工 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多少?(50﹪、30﹪) 12、2005年至2010年内,分步骤在哪些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 13、《纲要》指出:进一步调整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应达到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各占多少比例的结构目标?(中专占50﹪、大专占30﹪、本科及以上占20﹪。)14、为保证《纲要》内容的落实,制定了哪些具体的保障措施?(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②以点带面,推动落实;③加强交流,共同提高;④加强督导,保证效果。) 15、制定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目的是什么?(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感染艾滋病病毒。) 16、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被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制度 1、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学院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门诊部负责全院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指定专职医生作为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承担项目部传染病监控与报告工作,落实传染病管理制度。 3、项目部内一旦发现员工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要及时上报项目部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同时启动项目部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4、积极配合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切实做好疫点、疫区的卫生处置工作,防止疫情蔓延。 5、组织做好项目部有关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定期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查,杜绝传染病隐患的发生。 6、对全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教育活动,增强员工卫生健康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 项目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切实加强我项目部传染病管理工作,为维护和保障我项目部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建筑工地的传播,加强项目部传染病预防工作,

控制项目部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结合项目部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重要性 项目部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关系到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到项目部的稳定与发展,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预防工作,要把做好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维护项目部稳定的大事来抓。员工应提高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预防控制传染病人人有责,从而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认真落实责任制 项目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展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意识,卫生防疫与健康安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各负其责的原则,确保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一)全面负责项目部传染病防治的管理与监督,负责组织传染病防病知识讲座。 (二)做好学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三)组织学生管理人员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培训,提高预防传染病的警惕。 (四)要广泛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五)负责做好日常门诊传染病监测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负责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消毒灭菌、应急救治、转院治疗等;负责完成对接触者的普查和患病员工生活环境的消毒;负责患病员工治疗期间的追踪随访,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六)各劳务分包负责做好员工日常健康状况的监测,认真落实关于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措施; (七)后勤保障处、后服中心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中负有以下责任:

护理工作中法律法规

护理工作中的法律法规(2) 尹秀梅 《护士条例》是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时间实施? 为何学法 依法办事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是规范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准则。 护理职业活动与人的健康和生命直接相关,认真贯彻执行与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是护理人员从业的首要条件,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护理服务的规范管理,是护理管理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据有关部门统计 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由于医患纠纷引发的冲击医院等恶性事件,2002年有5000多起,2004年上升到8000多起,2006年则将近10000起。2008年,在太原召开的一个关于医疗纠纷全国性的内部会议上披露,全国医疗纠纷每年发生达百万起,并以100% 如此惊人的数据,谁来保护我们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面对如此节奏快、任务重、压力大、高风险的工作,我们应加强学习相关的医学法律、法规,增强护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护理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 一.护理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卫生法体系与护理法 我国与护理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我国的卫生法体系

组成: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法,医政法,药政法,妇幼卫生法,优生与计划生育 我国的卫生法体系 卫生法定义: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医疗卫生方面法律规范的总和,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法 是指由国家制定的,用以规定护理活动(如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服务)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1994.1.1实施 《护士条例》2008.5.12 实施 《护士守则》2008.5.12 护理法的范畴 1.国家规定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条例; 2.地方行政主管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规定、标准、办法、通知 3.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医疗技术操作规程等。 护理法的意义 为护理人员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支持 ★引导护理教育和服务实践逐步标准化、专业化 ★促进护理人员不断接受培训教育 ★保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护理道德水准 ★有利于维护病人和一切护理对象的正当权益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1)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了做好全县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报告管理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传染病报告率及各项疫情管理工作质量,使疫情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防病治病提供可靠的疫情信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疾控中心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根据疾控中心工作规范要求,以及云浮市疾控中心疫情管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我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报告信息实时监控制度 二、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查重、订正制度 三、传染病报告信息分析与应用制度 四、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制度 五、疫情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六、疫情管理及直报系统维护技术指导制度 七、节假日疫情值班制度

一、传染病报告信息实时监控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应登录系统,浏览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2、疫情管理员必须每天至少2次登录系统查询,上、下午各一次。 3、查询内容包括从上次浏览后到本次的卡片及其近期病例分布,查询有无问题卡片及霍乱等特殊、少见病例。 4、关注有无聚集性病例,对可能暴发的疫情进行预警。 5、每次查询后认真填写《传染病疫情信息查询记录本》。 6、对以上监控中发现的各种异常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反馈到各医院。 二、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查重、订正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每天上网浏览情报告信息,对报告的卡片进行查询、审核。 2、审核时发现有问题的卡片要及时核对,确保疫情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每天至少上、下午各一次登录系统查询传染病报告卡片。 4、对初次审核后诊断等报告信息有变动的卡片,要及时进行订正。 5、定期进行查重,每天至少查重一次。 6、以上审核、查重、订正中发现的问题均要向领导汇报,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1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题(100)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何时发布?何时起执行?(1993年3月26日卫生部令第31号发布,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共有几章几条?(共六章三十八条) 3、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什么?(加强护士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和护理安全,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 4、申请首次护士注册必须填写《护士注册申请表》,缴纳注册费,并向注册机关递交哪些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身份证明、健康检查证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它证明。) 5、注册机关在受理注册申请后,多少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6、在什么情形下,护士不宜注册。(①服刑期间;②因健康原因不能或不宜执行护理业务;③违反护士管理办法被中止或取消注册;④其他不宜从事护士工作的。) 7、护士在什么情况下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参加医疗救护和预防保健工作。(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群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 8、护士执业违反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视情节做出相应处理,其处罚方式包括哪几种?(警告、责令改正、中止注册、取消注册。) 9、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的颁布,建立了护士的什么制度?(执业准入制度)

10、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策略是什么?(⑴统筹规划,分级负责;⑵全面建设,突出重点;⑶依法执业,科学管理;⑷拓展服务,面向社会;⑸规范培养,形成体系。) 11、合理调整临床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到2010年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多少?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多少?(50﹪、30﹪) 12、2005年至2010年内,分步骤在哪些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训,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重症监护、急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 13、《纲要》指出:进一步调整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到2010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应达到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各占多少比例的结构目标?(中专占50﹪、大专占30﹪、本科及以上占20﹪。) 14、为保证《纲要》内容的落实,制定了哪些具体的保障措施?(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②以点带面,推动落实;③加强交流,共同提高;④加强督导,保证效果。) 15、制定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目的是什么?(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感染艾滋病病毒。) 16、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被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