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do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do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一七年二月

课程编号:100202012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文名称: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2学时,其中讲课:20学时;电教:4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适用专业:适用全校各专业

开课年级及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

开课院(系、部)及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国家在高等学校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必修),是国家在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为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的要求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基本经验,从而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由于本课程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不可能、也不必要对中国近现代史及其各个方面都去做详尽的、展开的叙述和论证。因此,教学的重点应该是结合近现代史的发展,着力阐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总结这个时期历史的基本经验。也就是说,突出讲授有助于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四个选择”的有关历史情况和历史经验,与“两个了解”、“四个选择”有关的内容必须着重地、比较展开地讲,与之关联不是十分紧密的,则可以从简或从略。与此同时,在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时,还要注意联系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联系大学生经常关注或者感到困惑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的说明有关的历史情况,着重从正面讲清有关的道理,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培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三、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开篇的话2学时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讲清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

2.教学内容

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③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②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③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说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进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2.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说明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还是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出路。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①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②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说明中国进行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说明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同时说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仍然解决不了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的问题,它不能不让位给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教学内容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②辛亥革命的失败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进一步讲清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基本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说明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必要性;说明中国面临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说明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中国才能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教学内容

①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②“三座大山”的重压

③两个中国之命运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②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说明中国的先进分子怎样经过艰苦求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说明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兴起和大革命的发动为例证)。

2.教学内容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①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通过叙述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说明党要领导人民赢得斗争的胜利,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叙述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历程,说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

2.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和开辟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论述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赢得胜利的历史经验,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2.教学内容

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②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2学时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最终推翻反动统治的斗争及其基本经验;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说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第四节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2) 2学时

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讲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2.教学内容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结合叙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说明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走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意义。

2.教学内容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通过叙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二十年的历史发展,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教训。

2.教学内容

第一节良好的开局

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认识和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通过叙述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第四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五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六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点

②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成就

结束语

实践教学 8学时

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根据“05新方案”增设的,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共同构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础课。它是在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授课后,为使学生真正做到“两个了解”,深刻体会“四个选择”而开设的。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打下学科基础。

本课程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切实实现“两个了解”,“四个选择”的教学目的,本课程讲授重点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进程。下篇内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进程用2课时做简单讲解,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做前期的理论和历史背景的介绍。

五、作业

根据课堂理论讲授适当布置

六、考核方式

1. 本课程为考查课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成绩由二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60%。

3.平时成绩以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为依据综合评定。期末成绩以知识竞赛、课程小论文等作为考核依据。

七、参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指定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主要参考书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下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4]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八、附件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课外实践)实施方案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知识竞赛方案(课内实践)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教课安排表

修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执笔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17年2月27日修订(第七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 学分:2 学时:2周 授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科专业 预修课程:《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材料与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对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一次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理解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在接触和了解工程技术实际(如工程设计方法、工程设计资料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设计方法训练,以达到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质上是进行机构运动简图的设计。因此,它的基本要求是:提出设计方案、选用机构类型及其组合,确定运动学尺寸、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等等。完成必要的计算机三维绘图或编程、图纸绘制和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作图求解或解析的方法均可采用。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主要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可根据专业要求从以下项目中选定: (1)运动方案设计 (a)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b)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c)机械执行机构的选择和评定(连杆机构的设计及分析、凸轮机构设计、齿轮机构或轮系设计、其它基本机构设计); (d)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e)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选择和评定; (2)执行机构尺寸设计

(a)执行机构各部分尺寸设计; (b)机构运动简图; (c)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d)机械动力性能的分析计算。 (3)编写设计说明书。 (4)答辩。 2.时间安排:在机械原理课程和其它先修课程完成后,安排2周时间进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三、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根据设计图和设计说明书及答辩进行成绩评定,不再考试。 2.成绩评定:由1~2名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完成的设计图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进行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以及设计内容,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评分。 五、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牛鸣岐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郑文纬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朱理主编.《机械原理》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大纲撰写人签字:学院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

附件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实验课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依据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见编写说明) 适用专业:****** 学时学分:**学时**学分 ****** 所需先修 课: 编写单位:******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年**月 一、实验课程简介 简述课程内容、本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明确本门实验课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总体上了解或掌握什么方法或技能,达到什么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具体要求(比如: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掌握正确操作规程;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参数、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 四、考核形式及要求 明确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操作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考核应以考核实验技能为主。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按作者、教材名称、版次、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顺序填写,小四号宋体,[体例]如下: 使用教材:童庆炳.文学理论课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体例]如下: 参考书: [1]霍元极.高等代数(第一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 七、其他说明 针对本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组织方法和实验考核等方面的建议等(也可省去该项)。 编写说明: 1.本大纲原则上全系统一按本参考模式编写。 2.每个项目里的填写说明作为参考,在大的框架统一(尤其是项目名称和顺序要统一)和版面格式统一的前提下,各系可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填写内容适当修改。

基础会计实训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03 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 Accounting 学时:4节/周学分数:3.5 适用层次和专业:本科经济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 、课程性质与任务 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每周4课时,第二学期开设,本大纲是根据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要求而制定的,以会计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重在将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二、实验教学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目的:全面巩固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岗位工作实践打下基础;进一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包括审核原始凭证的能力,编制记账凭证的能力,登记各类账簿的能力,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查账、对账的能力等;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 2、任务: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会计准则、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会计档案的组成及保管, 了解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过程及特点。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账户的结构以及设置方法,掌握借贷记账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企业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 三、基本技能要求 通过实训教学,应使学生掌握运用规范、仿真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严格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实验学时分配

五、实训内容 实训1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一)实训目的 本项模拟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训,使实训者明确账户的内容和基本结构,熟悉借 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掌握开设和登记账户、编制会计分录以及试算平衡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训准备 1、用品:钢笔(红、黑各一)、直尺、计算器或算盘、练习本等; 2、证、表:试算平衡表等。 (三)实训要点 1、账户开设和登记方法; 2、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试算平衡方法。 (四)实训资料(略) (五)实训步骤 本项实训不分岗位进行。具体步骤为: 1、开设“T”型总分类账,并登记期初余额; 2、用借贷记账法编制分录; 3、根据会计分录逐日逐笔登记总账; 4、计算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5、编制试算平衡表; 6填写“实训报告单”。 实训2: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 (一)实训目的 本项模拟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训,使实训者明确原始凭证应具备的基本要素,熟悉部分有代表性原始凭证样式,掌握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的基本操作技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学习了机械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设计和分析能力服务的。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初步能力。 1) 通过课程设计大跨度的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完整的概念,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2) 通过对某些机构的发明构思,锻炼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3) 通过对设计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资料、运算和绘图的能力; 4) 通过对课程设计中某些计算内容编程上机运算,使学生更清楚认识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意义,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的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

后续课程: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毕业设计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陆凤仪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 3. 师忠秀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六、课程设计进度表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讲解和设计过程的现场指导相结合,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使学生具备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本课程是在机械原理课程结束后的一个综合训练环节,要多练多想,运用一般的机械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机构和机器的具体设计与分析问题。 2.学生完成本课程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投入全部精力到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中,达到具备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的目标。 3.学生的上课、讨论、计算说明书等方面的要求 认真听好设计指导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在设计过程中,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针对课程设计题,积极思考,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计算能力。设计完成后,提交合格的设计图纸和课程设计说明书。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doc

素描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学科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 课程地位:设计素描是现代设计的前沿基础课题,是绘画表现基础向设计表现基础的衔接与过渡。是在二维平面中表现三维立体与空间塑造的基本方法。 课程作用: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为设计师收集形象资料,表现造型创意,交流设计方案的语言和手段,也是现代设计绘画的训练基础,是认识形态、创新形态的重要途径。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很多专业课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对各专业课都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所有艺术专业如构成基础的前导课。 三、课程教学对象、目标和方法 课程教学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摄影专业,本科层次学生。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素描教学是以感觉训练为基础,以透视原理为依据,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分析力,透彻的理解力,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素描的表现规律,理解物象的表现设计形态。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并能准确的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进行实物写生的过程中能熟练掌握造型规律及表现技法。 四、课程总学时及个主要环节学时 课程总学时:48学时 理论教学: 32学时 实践教学: 16学时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绘画素描》刘汉民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第1版 参考书:《设计素描》田敬韩风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第1版 六、大纲管理 大纲版本号:2011-0602101 负责教研室:传媒教研室 编写日期: 2011年11月 启用日期: 2012年3月 大纲编写者:闻海鸣 大纲审核者:翟浩澎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正文 第一章设计素描的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并掌握什么是设计素描、设计素描的表现特征、设计素描教学的认识、绘画工具与材料、“线”的表现与分类、构图的处理、透视规律的应用、结构特点的体现、设计素描训练的方法及内容。实践教学 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学时6,实践学时4)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1素描概述(了解) 一、什么是素描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事素描。 二、什么是设计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 三、什么是设计素描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素描。 §1.2素描的表现特征(了解) 一、说明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说明性。 二、表现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表现性。 三、设计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设计性。 §1.3素描教学的意义(理解) 一、素描的基础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基础性。 二、素描的艺术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艺术性。 三、素描的时代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时代性 §1.4 “线”的表现与分类(了解) 要求学生了解“线”的表现与分类。 §1.5结构特点的体现(理解) 要求学生理解结构特点的体现。

财税基础教学大纲.doc

{财务管理税务规划}财税基础教学大纲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的相关课程有管理学基础、秘书学、经济法规等。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管理学、秘书学喝和经济法规的基 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本课程打好基础。 学好本课程,也为以后秘书资格考证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52学时,均为理论学时。 第一部分会计基础 第一章概论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计的涵义、基本职能和分类, 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和核算范围。 教学重点:会计的涵义、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要素的特征、分类;会计恒等式的理解、运用;会计科目的分类、各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 教学难点:会计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恒等式的运用;各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的涵义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第二节会计核算方法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会计核算方法简介 第三节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一、会计要素 二、会计恒等式 第四节会计恒等式的运用 一、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二、会计恒等式的运用 第五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定义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第二章复式记账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定义和登记方法,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教学重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和具体运用;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定义和登记方法。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下各账户的结构和会计分录的编制。 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中高级会计课程的入门课。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基础练习为主,不拘泥于一时的制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课堂上讲述最基本的会计基本循环原理,同时进行模拟实训练习,讲练结合,从练习中让学生自己体会会计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2、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方法 《会计基础》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除了就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外,还应充分重视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便巩固教学内容,同时, 还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4、教学时数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40耳 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 2、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条件和会计核算基础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六大要素和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2、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账户及其结构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教学目的和要求】 1、深刻理解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2、熟练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和借贷记账法 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核算 2、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上述业务 第五章会计凭证【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与作用; 2、理解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含义; 3、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内容和编制要求; 4、掌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技术方法; 5、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六章会计账簿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了解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了解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 理解运动副、运动链、机构的概念。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和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 本章重点:运动副、运动链、机构的物理概念。机构自由度计算。 本章难点:平面机构低副代替高副法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了解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掌握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 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讲授) 本章重点:三心定理及应用 本章难点: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加速度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的条件、压

力角和传动角、急回特性、机构的死点等主要特性。 掌握用图解法对刚体导引机构、函数机构(包括按急回特性)的设计方法,了解函数机构的解析法设计、轨迹机构和用连杆图谱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 本章重点:平面连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 本章难点:按巳知运动规律设计平面连杆机构 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应用 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了解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包括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运动规律、正弦加速运动规律。 掌握用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了解解析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的确定。 本章重点: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本章难点:求作凸轮压力角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了解齿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掌握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渐开线及其性质。 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准齿轮的尺寸。 掌握直齿圆柱渐开线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可分性、重合度、无侧隙啮合条件和齿廓工作段。 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切制原理、根切现象、无根切现象的最少齿数。 掌握齿轮变位的原理、最小变位系数、无侧隙啮合方程和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 了解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齿廓的形成,端面、法面及轴面参数,正确啮合条件,基本尺寸计算,当量齿数,重合度、主要特点。 了解蜗轮蜗杆机构:形成、分类、正确啮合条件、主要参数和特点。 了解直齿圆锥齿轮传动:齿廓的形成、背锥、当量齿数和基本尺寸计算。 本章重点:平面直齿传动原理及尺寸计算 本章难点:变位齿轮传动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doc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自然与环保》、《学生低碳环保手册》 课程由来: 人类在高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意识到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如何协调人和环境的关系,使中国的社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新一代人的任务,也是对世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因此校本课程《环保》的开发与实施具有以下的实践意义: 1:塑造现代公民的素质。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促进学校德育的实效化。 5:使环境教育具有系统性。 课程性质:跨年级必修课。 课程对象:小学一——六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帮助学生获得对整个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欣赏大自然的生态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环境态度,进而关怀未来时代的生存和发展。 2、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学基本概念、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机会与行动。 3、掌握一定的环保技能: 培养学生具有辨认环境问题,研究环境问题、收集资料、建议可能解决方法、评估可能解决方法、环境行动分析与采取环境行动的能力,积累一定的环保经验。 4、积极参与生活中的环保实践:

为学生提供在各个层次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机会,将环境行动经验融于学习生活中,使教学活动生活化,培养学生处理生活周遭环境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具有自觉的环保行为。 课程内容: 《自然与环保》 1、绿色家园篇 2、自然环保篇 3、工业环保篇 4、农业环保篇 5、科技环保篇 《学生低碳环保手册》 1、现实警示篇 2、文件倡导篇 3、知识方法篇 4、榜样实例篇 5、未来畅想篇 6、宣传资料篇 课程实施: 以跨年级授课制为主,每周2课时。 课程实施形式: 1、课堂实验: 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环保小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一些环保的基础知识。如:通过用不同的水来浇花,观察结果,从而知道污染过的水会让植物死亡,知道了保护水质的重要性。 2、野外观察: 在春游、秋游以及各种外出参观活动中,了解身边的环境情况,关注身边的环境。 3、家庭社区调查: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总学时:100 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40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 一、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研究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一门会计、证券等专业的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知识上: 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即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 ③明确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和相关会计法规。 (2)能力上: ①能够填制和原始凭证;②能够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③能够熟练登记各种账簿和运用错账更正方法;④能够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3)素质上: 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4)、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本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什么是会计科目、帐户、会计分录、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概念;要求学生通过对会计等式演变的抽象理解,运用复式借贷记帐方法,分析并掌握工业生产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会计记帐、对帐、结帐,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处理方法,对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进行简易地操作,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合并项核算。 (5)、考核方法基本要求。 作业要求: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每迟交作业24小时按作业占总成绩百分比的20%扣分。 测验、考核或成绩评定: A、考勤占考核总成绩的20%,每旷课一节扣2分; B、作业占考核总成绩的10%,每少交作业一次扣1分; C、期中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20%; D、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50%。 本课程的合计学时为100学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机制Z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环节类别:课程设计学分:1 周数:1 面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代码: F10004 先开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 课程性质:必修课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多,自动化程度愈来愈高。这就要求设计者除综合应用各类典型机构的作用外,还要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适用性强的机械系统。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机械原理课程学习后进行的全面、系统、深入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及进行机构分析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进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包括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等。通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所学机械原理的知识和理论,培养开发创新机械的能力,实现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分析计算的基本要求,完成机械运动方案和机构设计。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通过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使学生融会贯通机械原理的理论和机构结构、运动分析、动力分析的方法;熟悉各类常用机构的类型、特点及设计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完成机械系统整体分析和设计,提高运算、绘图及及查阅有关资料的能力,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表达能力。此外,还应加强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具备工程的观点,养成综合分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和科学的、一丝不苟的作风。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学生在大学期间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的第一次比较全面、具有实际内容和意义的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机械原理知识和技能,并将其系统化;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并在机构分析与综合

(完整版)教学大纲范例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学分:2 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科部:外语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学科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完成校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任务的本科学生,学制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这两种语言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 本教程依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国家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本教程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210.46.97.180/jpk)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练好坚实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进行有效的社会交际活动。1 培养目标: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基本具备语篇阅读理解能力,2500左右词汇量;基本掌握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基础理论。本课程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理性的认识。虽然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理论并不匮乏,本课程通过对 Sapir-Wolf, Edward Hall, Scollon R., Larry A.Samover, Richard E.Porter, Geert Hofstede, Lisa A.Stefani, Fon Trompanar, Kluckhohn, Strodtbeck,等学者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讲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理论有所了解。第二,文化探源。本课程对比较典型的几种文化,如美国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等进行探究,了解这些文化中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交际特点、言语及非言语语言的使用等,并进一步对不同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进行研究,使学生对不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案例分析。本课程广泛发掘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现问题,遭遇障碍的案例,以及成功跨文化交际的案例,给学生大量直观的、感性的实例,帮助学生建构跨文化交际的真实场景。 Chapter 1 Culture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基础会计实训》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实训 教 学 大 纲 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基础会计实训》是学生学习完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后开设的一门实训课程。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开设了这门实训课程,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掌握会计书写规则、凭证的填制、审核、建账、记账、更正错账、凭证装订、科目汇总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技能和方法,通过经济业务实例的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上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基础会计实训》是财务管理、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专业技术课。全书将会计的基本技能融入十二个实训中,通过操作训练后,使学生掌握数字的书写、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建账、记账、更正错账、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了解实际中的业务处理流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上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 技能训练一基础书写训练 (一)教学要求 掌握阿拉伯数字、汉字大写数字、大小写金额的标准书写,做到书写 规范、清晰、流畅 (二)内容提要

1、阿拉伯数字的书写。 2、汉字大写数字的书写。 3、大小写金额的书写。 (三)重点、难点 重大小写金额的书写。 技能训练二原始凭证的填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原始凭证的种类,基本内容及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 2、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二)内容提要 1、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2、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3、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2、难点: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增值税发票的填写。 技能训练三原始凭证的审核 (一)教学要求掌握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和正确性的审核。(二)内容提要1、对原始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业务在内容上进行审核。2、对

x2040631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x2040631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英文名称: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课程编号:x2040631 学时数:72 其中实践学时数: 8 课外学时数:0 学分数:4.5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一、课程简介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方向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研究内容是有关机械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及常用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方法,主要包括:机构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常用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的分析与设计;机械传动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等。 通过《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能够使用上述方法分析现有实际机械产品的结构合理性,分析其运动和动力性能;掌握机械设计时,机构的选型、组合、变异及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等问题,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拟定机械系统方案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可以为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机械设计、机械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

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一)绪论 1. 了解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掌握机器、机构、机械的概念。 2. 了解学习机械原理的目的及方法,了解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现状。 (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 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2. 掌握运动副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重点),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重点)。 3. 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掌握基本杆组的概念及平面机构的结构分类方法。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 掌握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 2. 掌握同一构件上两点之间的运动关系以及两构件上重合点之间的运动关系,熟练掌握用矢量方程图解法进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重点、难点)。 3. 了解用矢量方程解析法进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四)平面机构力分析 了解平面机构力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掌握构件惯性力的确定方法(一般力学方法)及构件组的静定条件,掌握用图解法进行平面Ⅱ级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重点)。 (五)机械效率、摩擦与自锁 1. 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理解理想机械的意义,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2. 了解总反力、摩擦角、摩擦圆的概念;掌握平面机构运动副中摩擦的分析方法;熟练掌握用图解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考虑摩擦时的受力分析(重点)。 3. 掌握自锁的概念和条件。 (六)机械的平衡 了解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掌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七)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 了解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了解机械产生速度波动的原因。 2. 掌握等效质量、等效转动惯量和等效力、等效力矩的概念;掌握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方法。 3. 掌握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掌握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飞轮设计)。 (八)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职业素养提升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16学时 学分:1 适用专业:学院所有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被忽视,学生被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为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造成学校就业难和企业的担忧。为了全面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开发了《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能够为其它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该课程能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一个“职业人” ,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真正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的局限,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综合考评为结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学生以教育主体的地位,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色明确自己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亲身实践去主动验证所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doc

电大《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新)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基础会计》是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含普通大专、注册视听生、高等职业教育和开放教育试点)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二、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会计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除文字教材应该力求通俗易憧、便于自学以外,电视录像课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多用一?些动画、图表、字幕等手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各地方电大辅导教师除督促学生阅读教材和收看电视录像课以外,应特别注意对作业的批改和讲评,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安排进行会计模拟实验。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内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电视录像课建议采用专题讲授形式,根据专题可编制20个左右的标准本。作业和模拟实验应不少于24学时。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使用多种媒体教材,其中主要是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另外还有CA I课件。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学习本课程的基本依据。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即除了全面、系统地介绍本课程的内容以外,还在务章的相应部分进行教学提示和重难点问题解析,并提出思考题和各种练习题。 2、录像教材:录像教材主要是对文字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进行讲解,以及对学习思路和方法进行提示与指导。特别是发挥电视的特长,对某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运用动画等手段进行演示,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C A I课件。中央电大与广州电大已经联合开发制作出《基础会计学》C A I课件,本课程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山于C A I课件是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其应用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因此与其他两种媒体相比,这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是必须的。 三、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首先是要求学生自学文字教材,对于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则可收看电视录像课解决。而授辅导课不应也不必系统讲授,而主要是在录像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特别是作业练习的讲评和模拟实验的指导。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学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和模拟实验。本课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实验考核以及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了解会计是什么,会计干什么,理解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组成了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学内容: 一、会计目标 1.会计目标的内容 2.会计目标的两种理论观点二、会计的内容和特点 1、会计的内容

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的是会计的基础知识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对会计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学时分配(供参考): 注:本课程应多注重学生实训环节,在讲授与实训的学时分配上请授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 排。 三、课程选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 教材”,张玉森、陈伟清主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出版。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1 概述 4 2 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6 3 账户和复式记账 14 4 会计凭证 6 5 会计账簿 8 6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20 7 财产清查 6 8 会计核算程序 6 9 财务会计报告 8 10 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4 机 动 8 合 计 90

四、课程大纲内容: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 1、掌握会计的概念。 2、掌握会计的七种方法。 3、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 第二节 1、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第一节 1、掌握会计的六大基本要素。 2、理解各基本要素的含义等内容。 第二节 1、理解会计平衡公式。 2、掌握不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平衡公式的影响。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重点) 第一节 1、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 2、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第二节 1、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特点及账户结构。 2、掌握不同经济业务下会计分录的编制。 3、理解账户对应关系的含义,掌握过账及试算平衡的具体操作。第三节 1、掌握账户的平行登记方法。 第四章会计凭证 1、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2、理解原始凭证的分类。 3、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填制及审核方法。 第五章会计账簿 1、理解会计账簿的各种类别。 2、掌握日记账、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方法。 3、掌握对账与结账的方法。 4、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 第六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1、掌握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03010 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45 学分:2.5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建议教材: 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

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2019.9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作为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系统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2、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内容精炼,深入浅出,以理论够用为度,注重运用能力的训练。并从实际出发,要求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缩短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同实践的距离。并通过思考题和练习题和实训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为继续学习专业会计打下理论和方法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为继续学习专业会计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结构 会计基础这门课程在讲解到会计凭证后要安排相应的实训环节,内容是《会计基本方法实训教程》所列内容,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会从凭证填制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会计概述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含义、对象和会计核算的方法2、教学内容 (1)会计的含义 (2)会计的基本职能 (3)会计的对象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记账基础 (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6)会计的七种专门核算方法 第二章会计要素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会计要素、及资产、权益的关系,掌握会计恒等式,掌握会计科目概念、分类及工业企业会计科目表和账户2、教学内容 (1)会计要素的概念、内容 (2)会计恒等式 (3)经济业务变化类型 (4)会计科目概念 (5)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6)会计科目分类 (7)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关系 (8)账户的基本结构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特点,掌握借贷记账法相关内容,掌握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2、教学内容 (1)复式记账的概念、特点 (2)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3)借贷记账法应用 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记账基础,重点掌握企业经济核算的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