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自动舵的发展

船舶自动舵的发展
船舶自动舵的发展

船舶自动舵的发展

0942813220 刘磊

摘要:综述了航海自动舵的技术史和今后发展趋向以及就船舶操纵自动舵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自动舵技术发展过程自动舵发展趋向自动舵的原理自动舵的工作方法船舶借助螺旋桨的推力和舵力来改变或保持航速和航向,实现从某港出发按计划的航线到达预定的目的港。由此可见,操舵系统是一个重要控制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操纵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自动操舵仪是总结了人的操舵规律而设计的装置,是用来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能使船舶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它能克服使船舶偏离预定航向的各种干扰影响,使船舶自动地稳定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是操纵船舶的关键设备。系统的调节对象是船,被调节量是航向。自动舵是一个闭环系统,它包括:航向给定环节;航向检测环节;给定航向与实际航向比较环节;航向偏差与舵角反馈比较环节;控制器;执行机构;舵;调节对象—船;舵角反馈机构等。自1922年自动舵问世到今天, 代替人力操舵的自动舵的发展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人力, 节约了燃料, 降低了机械磨损, 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操舵自动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本文在展望人工智能控制舵之前先对目前的自动舵进行简要的回顾,再对船舶操纵自动舵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方面进行了综述。

一.自动舵的技术发展历史

1.传统的自动舵

1922年Minorsky和Sperry分别从数学角度和陀螺罗经在船舶上的运用角度各自发表了论文, 这两篇论文可以看作是对船舶自动舵作出了最早的贡献。1923年,Minorsky设计的自动舵就装在新墨西哥的战舰上投人了试验。

早期自动舵以机械结构为基础,仅能对航向进行初步控制, 今天我们将这种控制方法称为“比例(P)控制”。这是由于自动舵舵角的偏转大小是和船舶偏航角成比例的。下面的公式可表示比例控制的规律:

在实际工作中, 用陀螺罗经测出即时航向信号并与设定的航向进行比较, 然后将二者的差值输人到控制器中去, 由控制器输出并驱动舵轮伺服机构。但“比例控制”法用于惯性很大的船舶效果不理想, 原因是这种控制方法会使船舶在设定的航向两边来回摆动, 结果使转舵装置过度磨损, 而且燃料消耗要高出许多, 这些问题限制了它的使用。

直到1949年Schiff等人提出了速率控制的概念, 即速率控制与偏航角的微分成正比, 目前将其称为“比例和微分(PD)控制”其公式如下:

引入微分控制概念以后提高了自动操舵时航向的准确性, 偏舵角不仅与偏航角有关, 还与偏航速率有关。

1972年Bech等人提出了一个三项控制理论, 即在PD控制系统中加上一个低频滤波器,以便使航向稳定性保持在适当范围内的情况下

减少舵机高频运动。这一控制可以表达为:

这种形式的控制器被称作比例-微分-积分控制系统, 或简称为PID控制器。增加的积分环节依靠偏航角的积累值, 自动地使舵叶从首尾线偏转一个角度, 产生一个恒定的转船力矩, 用以抵消外界风流等持续力矩的作用。(这一理论其实在1949年Schiff的论文中就提出过, 但被搁置了多年。)1980年以前, 几乎所有海船上的自动舵都采用PID控制。

2.自适应自动舵

20 世纪50 年代,随着电子学和伺服机构理论的发展及应用,集控制技术和电子器件的发展成果于一体的更加复杂的第二代自动舵问世了,这就是著名的PID 舵。而传统的PID自动舵至少在三个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一是需要手动调节K p,K1,K d参数,补偿船舶状态的改变和风流环境的改变, 这种调节无法实现其精确整,更难做到适时调节;二是PID自动舵由于对高频海浪干扰采取的高频转舵实际上是无效舵, 无效舵反而导致船舶阻力增加, 引起推进能耗增加,机械磨损增大。常规PID自动舵用加大死区的办法抑制海浪干扰虽有一定效果, 但增大死区也会导致低频特性恶化, 引起持续周期性偏航;三是在大风浪中常常由于产生大角度的转舵, 导致更严重的偏航, 这在大风浪中是相当危险的。因此, 几乎所有海上航行法规都要求在大风浪和特殊环境下禁止使用自动舵, 而必须改用手动舵。

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 自适应自动舵的研究和发展异常迅速。从80

年代起, 微处理技术和复杂的自适应控制理论应用于自动舵大大提高了控制的

准确性, 增加了航行速度,减少了操纵工作量, 最主要的是减少风、浪、流、吃水等因素对手工设定参数的补偿, 提高了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自动舵的可能。

最早的自适应自动舵控制法是1975年Oldenburg等人提出的对一般的PID自动舵用直接推断法进行修正。这一功能包括对波浪信号、船速、负载变化等选择最佳控制参数。其中波浪是通过一个海浪分析器进行测量的,其不规则性可输入计算程序并利用卡尔曼滤波器提取信息。

1977年,Kallslrom和Astrom在关于船舶控制的文章中研究了另外一种方法, 被称为自校正自适应控制。1981年Brink和Tiano提出使用Ricatti方程的一个计算稳定状态的解答方法,可以基本上设计出自校正自适应自动舵由于船在风浪中变速变载航行, 船舶的动力状态及其数学模型参数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必须通过在线识别技术来实时辨识变化着的数学模型参数, 以保证在风浪变化、负载变化时, 控制器能本身修正自己的参数, 使控制系统做到动舵次数少、偏航幅值最小。问题是模拟真实的波浪系统, 在数学方面确有困难。在解Ricatti方程的繁重计算工

作中也会提出很多附加问题。

1982年由Van Amerongen提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 根据线性叠加原理, 一艘船舶对不规则的海面状态的响应可以从不规则海面的规则波浪的

分量响应的总和推导出来。对模型参考法的主要批评意见是真实船舶相当于一个

高度非线性系统, 在风大浪高,负载急变时其适应程度很差。

1990年Fairbairn和Grimble将H∝设计法用到了自动舵上。H∝的优点是对在设备模型中的那种尚有某些参数具有不可测性的设备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然而

要成功地应用H

控制需要具有线性船舶模型方面有关转移函数的全面知识, 还∝

必须有足够的液压动力学方面的数据。

总之, 自适应自动舵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十分有效的自动控制效果。然而,

自适应方法要么以价值函数中的参数估算为基础, 要么是以船舶动力学环境干

扰的模型试验为基础。没有人能为一艘船舶所经历过的那种千变万化的运行条件

提供最佳的全面自动调节方法。

3.人工智能自动舵

自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人员对“人工智能操舵系统”的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目前开发智能控制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1)专家级智能系统;

(2)模拟逻辑控制器;

(3)神经网络控制器。

专家系统的目标是借助计算机开发一种新的模型来解决问题。它与用参数识

别的物理模型很不相同, 虽然有许多成功应用专家系统的实例, 但使用专家系

统的自动舵实例非常少。使用专家系统自动舵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能模拟舵工的作

用。一个有用的专家系统也需要考虑船舶的特征和环境的干扰,形成算法。

近几年, 模糊设定理论在船舶上的应用得到了发展, Sutton和Jess于1991年介绍了一种自适应模糊自动舵理论。这个方法是观察操作环境以及观察在环境中模糊控制器所受的影响来达到查明性能指数的目的, 将能被接受的性能指数储存到一个矩阵格式中形成控制规则。

Layne于1993年又提出了模型参考自学习控制器(FMRLC),它是在环境受

干扰(例如风)的情况下模拟船舶的驾驶, 此种学习机制的作用一是从模糊控制

系统观察数据;二是学习当前性能特征;三是对模糊控制器进行自动合成和调节。FMRLC的设计没有依靠数学模型, 但在计算方法上是比较繁琐的。

自90年代起, 研究人员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兴趣日益增长, 人工神经网络在

船舶自动舵上的研究已有报道, 使用神经网络不仅用于航向保持, 而且借助其

它航海定位仪器可以对航迹进行控制, 甚至在自动靠码头操作中也可利用神经

网络控制器。

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一种最简单方法是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功能去模仿在

不同工作条件下的PID自动舵。学习过程结束后, 神经网络控制器便可取代PID

进行独立操作。很显然,如果遇到新的环境或条件, 神经网络自动舵需要再进入学习过程, 否则控制效果不稳定。1993年Simensen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扩展。Witt 和Miller在1993年也提出了类似的方法, 即用一个PID自动舵去训练一个神经网

络自动舵, 这种方法虽然利用了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 但在整个过程中必须

引人一个学习或训练阶段, 也就是说, 在实际控制之前必须有一个离线训练过程。

Zhang等人在1995年提出了一个在线学习和控制方法, 即利用一个神经网

络对船舶边控制边学习, 这种方法称为在线直接控制。不久以后, Zhang等人将这种方法推广到了单输入多输出问题, 即航迹保持,以及多输人多输出问题,即

自动靠码头控制。这种在线直接训练和控制方法有如下特点:

(1)只要略知被控系统的一些定性特点, 而不需要任何辩识过程。

(2)训练数据不需太大, 只要能满足了解系统的短期动态特性即可。

(3)神经网络不是一经训练便一劳永逸, 而是连续进行自我训练, 因而适用于在变化条件下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上述神经网络自动舵与PID自动舵的比较,已经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实验,

并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目前自动舵的研究已进人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人工智能型的自动舵很可能成为船舶操纵的必由之路可以预见,人工智能舵的研究将对船舶实现无人驾驶做出决定性的贡献。

4.自动舵发展趋向

4. 1 实现实时综合数据船桥系统功能。此系统是一种航行、控制、通讯和监控综合系统,采用先进的船舶运动理论、WINDOWS 软件和多种传感器硬件,整个系统由工业标准(以太网) 局域网LAN 把各子系统连在一起,将航行和控制系统与

决策支持系统结合,包括海洋环境预报、卫星通讯、自动航行和航迹保持等功能。

4. 2 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扩展灵活,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选配航向或航迹

控制模块,还可选配气象站、气象航行计划和航行优化等模块。以满足

用户的不同需求。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硬件和软件均可升级。

4. 3 系统全部菜单化人机界面,采用游戏杆或跟踪球等进行操作。

4. 4 采用双罗经、双计算机控制系统配置以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4. 5 自动舵有智能、自适应和PID 等多种控制模式,有自动、手动、非跟踪和遥控舵等多种工作模式。

4. 6 航迹舵包括航行计划、定位和航向保持等功能模块,有狭窄水域和宽阔水域两种航行模式。航行计划模块通过设置转向点编辑航线,有恒向线航行、大圆航行和混合大圆航行3 种方式;定位模块用GPS 实时确定船舶实际位置;航向保

持模块自动决定最优船首向,在转向点处自动改变航向,保持船舶航行。与“航向舵”相比,航迹舵可以实现更精确,更经济的航迹控制。

4. 7 航迹舵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控制模式。间接控制的航迹舵根据航迹偏差信号、速度信号和实际航向信号计算出最佳航向,作为航向舵的设置航向,通过操舵使船舶沿预定航线航行;直接控制的航迹舵根据船舶本身的数学模型,计算并控制所需的舵运动,使船舶自动沿着输入的航迹航行。

4. 8 雷达舵把雷达的显示功能和航迹舵的控制功能集中在一个控制台上进行航行计划、航迹控制和避碰操作,雷达管理系统采用高分辨率大屏幕彩色显示器,触摸式屏幕或跟踪球操作。

4. 9 速度舵通过与主机自动化系统的接口控制船

舶的速度,保证在输入的计划到达时间内到达,同时优化燃料消耗。

4. 10 配备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 简称ECDIS) 。ECDIS 最重要的特点是面向对象的结构,使得它可以提取海图上任何部分的详细背景信息。此外,控制台可把雷达图象和电子海图重叠显示,为船舶的操纵和监控提供一个完整而紧凑的系统。

4. 11 中央控制台按照设备功能集成的原理,把“监督(雷达,ECDIS) ”和“控制(航迹舵) ”等集成在一起。控制台可在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上显示所有安全航行和经济操纵所需的重要信息,包括导航信息、主机数据和有关速度及燃料消耗的信息。另外,特别显示帮助船舶在港口中的操纵,例如入坞和靠泊显示。

4. 12 航行优化和安全系统。它综合几天的天气预报、海况、船舶经济性和计划时间等信息,制定航行策略。气象数据每天更新,为船长提供决策支持。具有恶劣天气下的事故避免和船舶驾驶决策支持功能;利用专家系统提供最佳速度和航向的建议,以减小船体受力和受损的风险;能提前警告危险的驾驶环境,为驾驶者提供航行决策支持;航行优化功能,推进效率管理达到节省燃料的目的。

5. 国内外自动舵的研究概况

自70 年代起,国内一些科研院所、高校开展自动舵的理论与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一些航海仪表厂家也独立或与研究所、高校合作开展了自动舵的试制和生产,其产品以模拟PID 舵为主。目前虽然国产自适应舵已经投入实船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智能控制舵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产品化。航迹舵基本上也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过硬的产品。

目前国外市场上有多种成熟的航向舵、航迹舵产品,其控制方法大多为比较成熟的自适应控制,例如日本Tokimec 公司的PR - 8000 系列自适应自动舵、德国Anschuz 公司的NAU TO CONTROL 综合系统中的自动舵、美国Sperry 公司VISIONTECHNOLOGY系统中的自适应自动舵等。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智能控制及其它近代控制在自动舵上应用尚处于方案可行性论证及实验仿真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工程实现研究。

二.自动舵的原理和工作方法

1. 自动舵的控制原理:

(1)比例舵(P舵)

比例舵操舵的规律是:偏舵角β的大小与偏航角φ的大小成比例关系,即:β=-K1φ

β:偏舵角,K1:比例系数,φ:偏航角,-:偏舵角方向是消除偏航。

K1是可调的比例系数,一般根据船型、吃水、装载量来确定。但船舶载荷增加(惯量J加大)而且航速变慢,使周期T变长。为了缩短周期使船舶偏航迅速消除,就可加大K1。随船型而不同,对万吨船来说,一般为2~3,即偏航1°时,偏舵角为2~3°。比例系数过大,将使船舶偏航振幅加大。因此比例操舵虽然简单、可靠,但航向稳定精度较差。当受一舷持续偏航力矩作用时,不能保证船舶的定向航行。

性能:可消除偏航。

特点:机构简单,航行保持精度较差,船舶营运经济性较差(会出现S形航迹)。

比例舵的不足:偏航初期偏舵角较小,不能很快阻止船舶继续偏航;回航过程中船舶具有惯性,偏舵角不能及时减小,容易反向偏航。

(2)比例——微分舵(PD舵)

比例-微分舵操舵的规律是:偏舵角β的大小与偏航角φ的大小成比例-微分关系,即:

β=-(K1φ+K2dφ/dt)

(表示偏舵角与偏航角和偏航角速度成比例)

如果传播偏航速度大,产生的-K2dφ/dt也大,则舵角β就增加,船回航时dφ/dt 变号,使回舵角增加。

微分部分作用是保证偏舵速度和偏舵角,从而能教好地克服船舶惯性,提高航向的精度,减少船舶的s航迹,使船舶较快的稳定在正航向上。

原理:船舶回到正航向前,已受到微分部分的反向舵作用,从而能有效地阻止因惯性,而向反方向的偏航。微分舵又叫纠偏舵、稳舵角或反舵角。偏航初期,偏航角变化率大,比例-微分舵能及时给出大偏舵,有效地阻止船舶偏航(最大偏航角较小);回航时,偏航角变化率变为负值,能适时给出反舵角,阻止船舶反向偏航,即能有效阻止反向偏航。

主要特点:具有“超前校正”的控制作用,减小船舶航向的振荡,减轻舵机负担,增加航速,提高系统灵敏度和船舶的营运效益。

(3)比例——微分——积分舵(PID舵)

组成:是在比例-微分舵基础上增加积分环节。

β=-(K1φ+K2dφ/dt+K3òφdt)

积分环节作用是——克服不对称偏航。K3是积分系数。

积分环节工作原理:积分环节可以对偏航持续时间进行累积,当某舷(侧)偏航持续的时间比另一舷(侧)持续时间长时,通过环节输出的信号(偏舵角)将继续保持,这个信号将通过执行机构使舵叶维持在一定的偏转角度上,从而使船舶具有克服单向偏航的能力。

2.船舶自动舵的控制方法

2. 1 PID控制

直到70 年代早期,自动舵还是一个简单的控制设备,航向偏差提供操舵设备的修正信号,此时控制方程为:

δ= Kφe (1)

式中δ、φe 分别为舵角信号和航向偏差信号; K 为比例常数,它应被整定以适应载重和环境要求,为避免振荡, K 应取较低值。

对于稳定低速航行的船舶, (1) 式控制效果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但对不稳定的船舶, (1) 式是不合适的。一个更为先进的控制系统应包含航向误差导数项,它的形式为:

δ= K1φe + K2φe (2)

当存在由横向风引起的下风或上风力矩干扰时,为使航向保持不变,应加入航向偏差的积分项,此时方程式变为:

δ= K1φe + K2φe + K3 ∫φe d t (3)

这种形式结构就是经典的PID 控制器结构。

根据Mort 的理论,积分项的加入可能会降低舵的响应速度,这会使船舶反应迟钝,为抵消这种影响,可再加入一个加速项,这样控制方程又成为:

δ= K1φe + K2φe + K3 ∫φe d t + K4φ¨e (4)

整定好控制参数K1~K4 的(3) 或(4) 式能得到较好的操纵性能。

对海浪高频干扰, PID 控制过于敏感,为避免高频干扰引起的频繁操舵,常采用“死区”非线性天气调节,但死区会导致控制系统的低频特性恶化,产生持续的周期性偏航,这将引起航行精度降低,能量消耗加大。

此外,当船舶的动态特性(速度、载重、水深、外型等) 或外界条件(风、浪、流等) 发生变化时,控制参数需连续地进行人工整定,不合适的控制参数的控制器将导致差的控制效果,如操舵幅度大、操舵频繁等,而人工整定参数很麻烦,为此,人们提出了自适应控制方法。

2. 2 自适应控制

目前提出的方法主要有自适应PID 设计法、随机自适应法、模型参考法、基于条件代价函数的自校正法、最小方差自校正法、线性二次高斯法、H∞控制法、变结构法等,这些自适应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且自适应法还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Sugimoto 等提出的自适应PID 设计法把自适应思想引入到PID 控制设计中,此法着重解决使用自适应函数的波浪条件的识别问题,这个函数根据波浪条件信号、船速和载重情况选择最佳控制参数,此最佳参数值被送给控制器和卡尔曼滤波器。此法采用海洋分析器测量波浪,测量的结果用于计算波浪条件指标。

Merlo 等的随机自适应法包含一个参数,此参数由海浪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中的海浪功率谱决定,此法包括一个代价函数,它的形式为:

也就是假定代价函数J 是航向偏差y ( n) 和舵操作u ( n) 的均方加权函数, 此法目标是使J 值为最小。此法与Motora提出的方法不同,Motora 的

代价函数形式为:

式中θ为航向偏差,δ为舵角,λ取为8 (Norrbin建议取为4) ,最优控制的代价函数究竟采用何种形式还没有完好的评判标准。

Akaike提出了多变量随机系统的辨识方法,此法是在Oht su 等提出的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模型取决于最小Akaike 信息标准,它的代价函数依赖于被

控变量的偏差、控制信号大小(舵角) 和控制信号变化率的补偿值。

Amerogen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应用前提为过程是线性、阶次和结构已知,且无随机扰动。

Dennis 通过假定船舶是线性、常系数、无限工作系统,提出了船舶线性叠加原理,此原理把船舶对不规则海况的响应用对构成这种海况的规则分量响应的线性累加来表示。由于船舶实际上是一个含有噪声的非线性系统,因此,在平静的天气和“完美”的条件下,此法设计的系统工作很好,但在较差海况及载重变化的条件下,这种系统的控制效果变差。

Lim 等使用Clarke 等提出的基于条件代价函数的自校正方法,此法的控制器输出被明确地加到性能标准公式中。自校正自动舵能用每个取样时刻的Ricatti 方程稳态解的计算值来设计,航向保持和航向改变采用不同的性能标准。对一个未知参数的系统来说,由于波浪会使船舶动态特性发生变化,因而需用在线辨识技术识别动态参数。此法主要问题是波浪系统建模引起的偏差,以及Ricatti 方程的求解计算时间较长。

Katebi 等的线性二次高斯法使用公式表示动态代价函数,并在用多项式表示的随机结构中优化代价函数,此法与风和浪的测量和计算有关,波浪的模型被用作控制函数,以便使输出信号的变化为最小。风力由平均风速和扰动组成,平均风速只用作建模,系统的误差将随风、浪的测量和建模出现。

Messer 等的H∞控制法采用横摇与舵角之间关系式作为船舶运动模型,前向速度的影响包含在非维的频率项中,航迹偏差表示成航向和实际船位的函数,假定的横摇/ 偏航动态特性用来确定航迹偏差与需要的航向之间要求的关系。

Papoulias 等提出的船舶操纵变结构(滑模) 控制采用伪线性变换将船舶操纵非线性系统近似地化为线性可控正则型,以简化控制设计并保证较大工作范围内的控制性能与精度。对线性化系统设计了一种连续的变结构控制,以适应较大范围的干扰变化,完全抑制抖振,并得到理想的精度。

总之,自适应控制技术不仅与代价函数的估计值有关,而且也与精确地建立扰动模型有关,在船舶所遇到的宽广的工作台条件下,自适应自动舵并不能提供完全自动的最优操作。

2. 3 智能控制

对有限维、线性和时不变的控制过程,传统控制法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这样的

系统是充分已知的,那么,它们能用线性分析法表示、建模和处理。但实际船舶系统常具有不确定性、非线性、非稳定性和复杂性,很难建立精确的模型方程,甚至不能直接进行分析和表示,而人工操作者通过他们对所遇情况的处理经验和智能理解与解释,就能有效地控制船舶航行。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开始寻找类似于人工操作的智能控制方法。目前已提出3 种智能控制方法,即专家系统、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

2 3. 1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专门知识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人类专家提供的特殊领域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做决策的过程来解决那些需要专家决定的复杂问题,一般专家系统由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解释部分及知识获取5个部分组成,其关键技术是知识经验的获取。

Brown 等采用了模仿人工操作的专家系统方法,而并没有直接使用船舶的数学模型,通过研究人工操作与普通自动舵控制之间的差异,建立了规则库以便修正自动舵的特性,也就是自动舵与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之间进行交互作用。例如,舵手把两次连续的转弯当作一次长的转弯来处理,这种措施及其它类似措施都可在修正后的自动舵上实现。此文还论述了这种模拟人工操作的自动舵构造方法,当然,这里的舵手是选择对不同船舶、工作条件、环境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很有处理经验的人。这种的自动舵专家系统与船舶操纵模型无关。

2.3. 2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是基于专家经验和知识总结出若干条模糊规则,构成描述具有不确定性复杂对象的模糊关系,通过被控系统输出误差及误差变化率和模糊关系的推理合成获得控制量,从而对系统进行控制。模糊控制不需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它的算法简单,便于实时控制。

Amerongen 等提出的船舶航向模糊控制系统由模糊化、模糊控制规则(推理决策) 、反模糊化(模糊判断) 3 部分组成,此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但由于受船舶控制过程的非线性、高阶次、时变性以及随机干扰等因素影响,造成原有的模糊控制规则粗糙或不够完善,影响了控制效果,为克服这些缺点,模糊控制器向着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方向发展,使得模糊控制参数或/ 和规则在控制过程中

自动地调整、修改和完善,从而使系统的控制性能不断改善,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Sutton 等提出了船舶航向的自组织模糊控制器,它是在简单模糊控制器的基础上,增加性能测量、控制量校正和控制规则修正3 个功能块而构成的一种模糊控制器。Jeffery 等提出了一种船舶航向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此法中利用参考模型表示船舶在转向时的性能要求,然而其控制器及自适应功能是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的,其控制器为基本模糊控制器借助于对象的模糊逆模型得到用于自适应修正的校正量。

2.3. 3 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是由大量形式相同的神经元连结在一起组成的,而神经元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信息处理单元,它对信息的处理是非线性的。尽管单个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并不复杂,但整个神经网络的动态行为则是十分复杂的,它是一个高度非线性动力系统,它具有非线性映射(逼近) 能力以及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分布存贮、联想记忆、并行计算等能力,可用神经网络表达实际物理世界的各种现象。由于BP 学习算法的前向网络因其结构简单、算法稳定、技术成熟,因而这种网络得到广泛应用。

实现神经网络的功能有两种,即软件法和硬件法。软件法就是在目前使用的串行计算机上,用程序来模拟神经网络功能,此法灵活性大,但现行的二进制计算

机速度不能实时地模仿人脑的神经功能;硬件法就是采用物理元件去实现神经网络,此法实时性好,极有发展前途,但目前技术还不成熟,实现成本也比较高。目前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还处于软件仿真模拟阶段。

Witt 等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控制船舶航迹保持的方法,它用GPS 精确决定

船舶位置,它能产生在- 45°~+ 45°范围内随机变化航向的一系列给定航线,它采用PD 控制器作为船舶的数学模型,在给定航线的每一部分,通过使PD 舵控制信号与神经舵控制信号之间差值最小,来离线训练神经控制器,一旦差值最小,神

经控制器就被认为已学习到了PD 控制器的工作特性,此后,神经控制器就可取代PD 控制器。Witt 等使用100 种给定航线集合训练神经网络,并假定通过这里100 种不同航线学习得到的知识可处理任何新选择的航线,仿真结果表明对未学习过的任意航线, PD 控制器和神经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基本相同。

Burn 采用更复杂的最优控制器进行离线学习,这篇文章主要工作是训练神

经网络,使它与最优船舶控制系统具有相同的性能,训练后的神经控制器能识别出不同的前向速度或操纵情况怎样改变船舶的动态特性。原则上,六自由度船舶运动模型和舵机模型的组合可得到状态矩阵,当辨识出最优控制系统的特性后(对不同的前向速度) ,影响舵机的状态变量被输入到最优控制系统和3 层前向神经网络,两系统计算各自的舵令,两舵令差值用于训练神经网络,训练采用BP 算法。对每种选定的前向速度的每种方案,使用20 万个采样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隐层和每层神经元最佳数以及反向传播学习法的学习速率和动量因子的最佳值都采用试探法确定,最后仿真比较了最优控制器和神经控制器所产生的航迹偏差大小。

在上述的两种方法中,一旦被选用的传统控制器和神经控制器的控制作用误差足够小,那么,神经控制器就可认为已训练好了,从而可用神经控制器取代传统控制器。

结论

本文介绍了船舶操纵自动舵的技术发展过程及和自动舵发展趋向,另还阐述了自动舵的原理和工作方法,也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1 ] Witt N A J . Recen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the control and

guidance of ships[J ] . J Navigation ,1994 ,47 (2) :236 - 258.

[ 2 ] Amerongen J V.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utomatic steering of

ships[J ] . J Navigation ,1986 ,39 (3) :349 - 362.

[ 3 ] 黄继起. 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其在船舶系统中的应用[M] . 北

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 32 - 39.

[ 4 ] Sugimoto A. A new autopilot system with condition adaptivity. Proceedings 5th Ship Control Systems Symposium[ C] . Annapo2

lis ,Maryland ,USA. 1978. 105 - 111.

[5 ] Merlo P. Experiments about computer controller ship steering

[C] . Semana International Sobre la Automatica en la Marina ,

Barcelona ,Spain ,1975. 134 - 140.

[6 ] Motora S. On the automatic steering and yawing of ships in

rough seas [ J ] . Journal Society of Naval Architects ( Japan ) ,

1953 ,12 (2) :94 - 113.

[ 7 ] Akaika H. Fitting autoregressive models for prediction[J ] . Ann Inst Statist Math ( Tokyo) , 1969 , 21 (3) :243 - 253.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前言 (一)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内涵 1. 制造业内涵及构成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部门的总称。普遍认为,制造业是由装备制造业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构成。 制造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服装、纺织、木材、造纸等制造业;石油、化学、医药、橡胶、非金属矿、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加工业以及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等29类行业。 2.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 这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现是见诸于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日报》,1998年12月10日,第1版)。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工业总称。—“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它覆盖了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分七大类。金属制品业主要包括:切削工具、模具、集装箱、焊条等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锅炉、内燃机、金属切削机床、泵、风机、压缩机、冷冻设备、阀门、轴承、液压件、铸锻件等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冶金、矿山设备、石化设备、轻纺设备、农林牧渔、水利机械、环保机械等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铁路运输设备、汽车、船舶、飞机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要包括:电动机、发电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线电缆、蓄电池制造业。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通信设备、雷达、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工仪表、光学仪器、气象仪器、复印机及胶印机、量具量仪制造业。 (二) 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经济的脊梁。 ——财政收入的大户。 ——经济增长的动力。 ——实现就业的市场。 ——高新技术的载体。 ——产业升级的手段。 ——外贸出口的主力。 ——国家安全的保障。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简述船舶操纵自动舵原理

简述船舶操纵自动舵原理 摘要:船舶操纵的自动舵是船舶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是用来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能使船舶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使得船舶操纵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就船舶操纵自动舵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船舶自动舵现代船舶自动化 船舶操纵的自动舵是船舶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是用来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能使船舶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它能克服使船舶偏离预定航向的各种干扰影响,使船舶自动地稳定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是操纵船舶的关键设备。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和经济效益。代替人力操舵的自动舵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节省了燃料,降低了机械磨损,直接影响到船舶航行的操纵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舵机装置由操舵装置、舵机、传动机构和舵叶四部分组成。 (1)操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指令系统,由驾驶室的发送装置和舵机房的接受装置组成。 (2)舵机:转舵的动力。 (3)传动机构:能将多机产生的转舵力矩传递给舵杆。 (4)舵叶:环绕舵柱偏转,承受水流的作用力,以产生转舵力矩。 在自动操舵仪中,按控制系统分类可分为三种操舵方式: (1)直接控制系统或称单舵系统、应急操舵。 (2)随动控制系统。 (3)自动操舵控制系统,又称自动航向稳定系统。 自动操舵适用于船舶在海面上长时间航行.随动操舵供船舶经常改变航向时使用,如在内河、狭航道区和进出港口。当自动航向/航迹、随动操纵出现故障时,可用应急的简单操舵,直接由人工控制电磁换向阀.使舵正、反或停转。 原理:利用电罗经检测船舶实际航向α,然后与给定航向K°进行比较,其差值作为操舵装置的输入信号,使操舵装置动作,改变偏舵角β。在舵角的作用下,船舶逐渐回到正航向上。船舶回到正航向后,舵叶不再偏转。

船舶操舵仪与自动舵

船舶操舵仪与自动舵 [size=10.5pt]操舵仪有自动操舵仪(俗称电罗经或磁罗经操舵自动跟踪操舵仪)、随动操舵仪(俗称舵轮操舵,包括遥控操舵)和应急操舵仪(俗称手动操舵、手柄操舵),自动操舵仪是按照设定的航向直线运行;随动操舵仪是按照驾驶员的指令,按一定的舵角做回转运动,只要合理使用,能使船舶处于最佳航行状态;应急操舵仪是最简易可靠的操舵仪(缺点是精度太差,往往使船舶走S形,耗油严重)。 1、应急操舵仪是不存在操舵的精度,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如24-28s)达到左右满舵,就行。 2、随动操舵仪比应急操舵仪精度高得多,因为它具备了简单的人机对话功能,所以应用的船舶最多(因为它成本低,尤其使用于近海航线). 3、自动操舵仪是在随动操舵仪的基础上,利用电罗经或磁罗经(现在利用GPS)等设备,增加了航向的偏航信号,利用航向信号的偏差代替人工舵轮,这一部分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航线的准确度 早期日本生产的ES-11、TG-3000、TG-5000等电罗经所配备的自动舵,性能稳定,价格低廉。但是随着使用寿命的延长,这些操舵仪有一个共同的通病。 1.自动状态走S形,0点不稳 2.随动状态左右舵角不平蘅,0点不稳 3.随动状态(包括自动)死角过大 4.舵震荡严重,继电器损坏过快,船舶震动严重 5.无法使用随动状态(包括自动) 对以上问题检修的办法 1.自动部分对2KC的震动和相敏整流进行检查 2.随动部分对舵轮和跟踪的5K电位器进行检查 3.对跟踪部分的电缆检查,有无漏电 4.对舵机执行部分的阻尼系统检查 通过以上检查,一般情况下都能得到解决 如果还是不行,可以更换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的国产随动板和自动板,一步到位,彻底解决以上的5个故障通病,既快又好,省时、省力、省成本,

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 内容提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船舶机舱从有人值守到自动化机舱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过程。船舶电气自动化是实现机舱自动化、进而实现无人值班机舱的必要条件。本文就与船舶安全和性能关系较大、技术进步较快和具有发展前景的船舶电气自动化及船舶电站自动化基本功能进行简要概述, 针对当前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及自动化电站系统的发展现状,论述了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包括系统监控的综合化、网络化)并做出了船舶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展望。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1.船舶电气自动化概述及船舶电站自动化基本功能 1.1.船舶电气自动化概述 船舶电气自动化指的是船舶电站的自动化,其伴随着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微处理术而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集成电路的投入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这些良好的技术条件促使船舶电站控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时间推进到2l 世纪,制造业、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逐步成熟,船舶的机舱管理以及货物装卸等多方面都在充分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其工作分站能够通过通信卫星与国际互联网进行互联,促进了船与船之问、岸与船之问的有机联系,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对话,极大地促了信息的交流、咨询、设备的维护、资料备件的查询、船舶的管理以及资料的查阅等一系列业务活动,从而充分地提高了船舶航行的经济型、安全性与可靠性,为航运事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强大的技术基础。 1.2.船舶电站自动化基本功能 1.发电机组依据电站运行情况和实际负荷需要,按预定的顺序自动起动备用机组,并能自动投入、自动停机; 2.故障状态下自动解列、停机的控制; 3.发电机组之间的自动并车、电压及无功功率的自动调节、并联运行中功率的自动分配、转移与电网频率的自动调整,重载询问(投入大负载时的自动询问装置); 4.船舶电站的综合保护(包括发电机组机电故障的自动处理与报警);

浅谈船舶建造技术现状及管理方法

浅谈船舶建造技术现状及管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9-06-25T11:54:42.8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杨杰贺霄徐致元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船舶建造技术有了很大进展。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137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船舶建造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船舶制造业需要更新生产理念,引进先进的建造工艺和设施,健康稳定发展,实现总装化、精益化、绿色化、数字化等。通过对船舶建造工艺的现状、工艺改造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析如何改进船舶建造工艺,为船舶制造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轮机;管理现状;有效管理措施 引言 船舶造修是一个生产环境复杂、危险性较大、事故类型多的综合型行业,造修过程技术密集、劳动密集、不安全因素多,且建造模式已由传统的顺序建造模式转变为分道建造和“壳、舾、涂”一体化的现代造船模式,船舶企业建造的船舶逐步向装备密集化、结构复杂化、体积大型化、功能创新化等方向发展。 1船舶制造工艺的现状 1.1缺乏必要的发展实力 相比于其他国家的造船工厂,我国的造船工业发展比较缓慢,生产力强度不够,工艺方法也不够先进;我国造船厂的人员配置也有所不足,尤其是技术水平高的员工严重不足,导致生产管理中存在许多不够完善之处,克服困难的能力低,为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除此之外,受国际贸易萎靡及 21 世纪初盲目增产扩建的影响,国际航运所需求的船只远远低于市场拥有量,供大于需,银行对船舶行业又收紧贷款,所以很多中小船厂倒闭或被兼并,甚至转产其他领域;受越南等国家的低人力成本船厂的冲击,普通的中小船厂无单可接。 1.2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实际船舶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工作中,应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细化任务分工。然而,现阶段国内的管理模式还有其局限性,致使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管理工作能力还有待提升,究其原因,当前国内船舶轮机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能力与实际岗位需求不匹配,在知识技术更新频繁的背景下,管理人员所掌握的技术也应时时更新以适应船舶轮机操作要求。与之前的传统船舶相比,现在的器械更加智能化、系统化和自动化,在计算机技术管理下的设备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机械。极具专业性的工作需要专业型人才,但由于现有管理人员的人员层次、年龄结构等不尽相同,致使整个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管理水平偏低,未能与预期目标及发展模式相适应,其对于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仍需要时间,所以,要想提高船舶轮机的管理整体水平,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借鉴成功地区经验、引进现代先进技术,以促使船舶的高效运营。 1.3船舶建造工艺呈现较大的改善 以往,我国的船舶制造公司大多都不敢进行创新,或在进行创新生产方面缺乏胆识和魄力,缺乏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思路。而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以及世界船舶行业的稳定发展,近年来的船舶建造工艺在许多方面得到较大改善,比如,替换以往的船舶工艺散装方式,采用新的工艺形式进行改进和完善。事实证明,中国现在的工艺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世界顶尖标准,LNG、石油钻井平台、航母等都能自主设计及制造,CCS 规范在我国某些领域,比世界其他国家的行业规范还要严格,这也使得我国的船舶制造业发展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1.4船舶轮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整体偏低 当前,国内部分管理人员对于船舶轮机管理模式的认知仍存在偏差,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其对知识的掌握浅尝辄止,管理方面才存在这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我国的船舶轮机的管理层面上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基本的技术方法都是通过寻求国外的专业人士得来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管理水平。特别是近十年前船舶运力的较快增长与航海院校培养的不同步导致航运专业人员严重短缺进而速成了一批低素质的轮机员,在这种情形下,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我国当下船舶轮机发展的首要任务。加之,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船舶设备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要想提高我国的船舶管理水平,就要通过选拔优秀的管理者,对人员的素质以及技术都要朝着更高要求的方向发展,只有综合素质提高了,我国船舶的管理水平以及发展方向才能更好。 2促进船舶建造工艺合理完善的举措 2.1在制度方面 公司的各类安全文件并不全部涉及型船建造过程,根据单船安全策划的安全管控重点、难点、风险预防措施等内容筛选出适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规定,并进行简化、细化和补充完善,建立针对型船的单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规定,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同安全策划相互配合,形成“一船一册”,作为型船安全建造的指导性文件和员工安全施工的依据。 2.2提升船舶轮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国内管理工作现状不难发现,目前仍采用劳动密集型模式,以人力劳动为主,且技术含量不高,而船舶轮机的工作性质也较为复杂,这也就造成了我国船舶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对船舶的监管和控制力也做不到有效的监督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船舶轮机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而对工作的完成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一定要切实提高对船舶轮机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强化操作技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用先管理设备、给予适当条件倾斜,吸引专业性人才加入到管理队伍中来,对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操作培训,掌握先进的技术能力,使船舶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管理水平得到综合的提升。另外,还应该正确地树立船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培养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更深刻地了解船舶轮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肩负起责任意识,以及不按要求管理所带来的危害。加强船员对不良后果的严重性的认识度,制定奖罚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责任意识,有助于今后树立我国船舶轮机的良好的工作作风,提高船员的设备操作能力,助力于我国船舶轮机管理工作专业化进程。 2.3强化船舶建造工艺体系建设 要拥有高超的建造工艺,则行为必须具有规范性,提出发展的整体要求并有效实施。比如,要完善工艺研究体系,工艺技术评价体系等也需要进一步健全。船舶建造业想获得长期发展,则需要不停地探索研究,要与时俱进,懂得在不同时期下船舶制造业所需要更新的地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计要点浅谈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计要点浅谈 发表时间:2017-11-14T14:33:33.7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作者:王传兴[导读] 本文首先对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浙江欧华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舟山 31610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船舶工业领域为了实现高速发展,积极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建设理念和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为了实现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对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要点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设计要点一、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近年来,信息和通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在船舶工业领域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船舶的机舱管理、驾驶等环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泵浦控制、机舱监测报警、冷藏集装箱监控和压载控制等功能得以实现。不同的船舶类型在自动化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际进行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应从船舶功能需求的角度出发对自动化程度进行确定[1]。例如,在实际进行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时,可以有针对性的构建综合网络系统,从而有效连接分控制系统与工作母站;在连接分工作站时应对高速传输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等。目前,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报警和监测等重要功能,并且能够高效管理船舶的燃油系统、动力系统和压舱系统;在控制阀和泵时可以对电气设备进行充分的应用[2]。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的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也将逐渐完善,其运行中可以实现较高的可靠性和管理的智能化,为提升操作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 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一)提升监控功能的综合化船舶电气设备同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提升了设备的适用性,在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中高效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升设计操作的便捷性,实现灵活的转换,同时设计的规范性特点还能够凸显出来[3]。各种设计操作、监控工作都可以利用屏幕和相关软件来实现,综合监控呈现出了较强的便捷性特点。 (二)网络化功能的实现在总线技术、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促使不同的部件、模块和信号线之间形成了统一的信号通道,现场总线在构建中可以利用双层网,通过使用冗余结构进行控制有助于提升系统运行可靠性。系统具体运行中,数据的收集和传送的网络可以作为首层网络,控网为第二层网络,这样一来,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就可以被数字化、自动化方式所取代,船员工作环境得到了优化,更重要的是,工作效率也实现了大幅度提升[4]。(三)多学科发展对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各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学科渗透的基础上基础上模糊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一定进步。这将为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中,大功率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技术、制造工艺和材料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设备运行中不仅呈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同时节能效果也非常良好。而船舶控制技术的典型控制方式已经转变为可编程序控制器,船舶监控过程中,智能式算机监控系统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集中型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技术监控、集散型(分布式)多级和多微机监控系统[5]。由此可见,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船舶工业领域也不断取得了更多的成就,其中包括船岸信息直接交流、卫星通信方式导航、信息技术监视、全智能控制自动化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方面。 三、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要点现阶段我国在积极进行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掌握设计要点至关重要。事实上,要想实现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的科学性,设计人员必须抓住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性三大设计要点:(一)可靠性

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 船舶借助螺旋桨的推力和舵力来改变或保持航速和航向,实现从某港出发按计划的航线到达预定的目的港。由此可见,操舵系统是一个重要控制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操纵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自动操舵仪是总结了人的操舵规律而设计的装置,是用来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能使船舶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它能克服使船舶偏离预定航向的各种干扰影响,使船舶自动地稳定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是操纵船舶的关键设备。系统的调节对象是船,被调节量是航向。自动舵是一个闭环系统,它包括:航向给定环节;航向检测环节;给定航向与实际航向比较环节;航向偏差与舵角反馈比较环节;控制器;执行机构;舵;调节对象—船;舵角反馈机构等。自1922年自动舵问世到今天, 代替人力操舵的自动舵的发展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 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人力, 节约了燃料, 降低了机械磨损, 但是 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操舵自动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70 年代起,国内一些科研院所、高校开展自动舵的理论与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一些航海仪表厂家也独立或与研究所、高校合作开展了自动舵的试制和生产,其产品以模拟PID 舵为主。目前虽然国产自适应舵已经投入实船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智能控制舵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产品化。航迹舵基

本上也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过硬的产品。 目前国外市场上有多种成熟的航向舵、航迹舵产品,其控制方法大多为比较成熟的自适应控制,例如日本Tokimec 公司的PR - 8000 系列自适应自动舵、德国Anschuz 公司的NAU TO CONTROL 综合系统中的自动舵、美国Sperry 公司VISIONTECHNOLOGY系统中的自适应自动舵等。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智能控制及其它近代控制在自动舵上应用尚处于方案可行性论证及实验仿真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工程实现研究。 我国对自适应舵的研究起步较晚,自80年代以来,有关单位开展了对自适应舵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些设计方案,仿真研究结果和产品。 1980年,南开大学袁著祉、卢桂章老师采用Norrbin性能指标,利用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自适应律设计了船舶航向保持的自适应舵,发表了仿真结果。 1984年,中船总公司系统工程部林钧清利用最小方差自校正调节器,设计了自适应自动舵的软件,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1986年,大连海事大学陆样润、黄义新老师等人,采用了对偏航速率进行加权的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方案,进行了自适应舵的研制,他们先在实验室的实时仿真器上进行了联机实验,随后

中国船舶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分析

中国船舶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分析 张雨辰 12112103 侯玮康 12112115 朱光 12112125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目 录 内容提要 ------------------------------------------------------(2) 关键词---------------------------------------------------------(2) 一、船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 (一) 船舶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波及效应----------------------------(2) (二) 船舶产业是高新技术的孵化池和催化剂------------------------(2) 二、中国船舶贸易的发展及现状-----------------------------------(2) (一)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历程---------------------------------(2) (2) 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近况---------------------------(3) 1. 我国船舶业自身的发展------------------------------------- (3) 2.中、日、韩三国的比较-------------------------------------(4) 三、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的构建-----------------------------------(4) (一)指标体系建立---------------------------------------------(5) 1.形成机理指标选取-------------------------------------------(5) 2.度量指标选取-----------------------------------------------(5) 3.指标体系-----------------------------------------------------(6) (二)基于PLS结构方程的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实证研究---(7) 1.研究假设---------------------------------------------------(7) 2.数据获取----------------------------------------------------

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

浅谈船舶电气自 动化现状及发展 趋势 刘承民 都基盛 高 飞 刘 昆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前言 :船舶电气自动化(以下简称船舶自动化)就是通过采用计算机微处理装置,解决船舶手工操作所不能达到安全可靠的精细管理为目的,帮助船员频繁巡回检测机械设备运行状况和航行工况,并早期发现故障,避免船员在恶劣工作环境条件下的疲劳,使船舶安全、高效、可靠的营运。 关键词: 船舶 自动化 发展趋势 概述 船舶自动化的明显标志就是把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网路接口技术用于船舶通讯导航自动化、机舱自动化、干 / 液货装卸载自动化等系统的监测与控制。通讯导航自动化是指雷达、、卫星定位、自动舵、航迹跟踪等实现自动驾驶。机舱自动化是指主机和发电机各种参数和工况的自动监测、报警、控制,以及各种辅机的集中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火警探测及自动灭火,实现“机舱周期无人值班”。干 /

液货装卸载自动化是指辅锅炉、惰气、货油泵、压寨泵、阀门、液位、船舶强度和浮态等自动监控系统。 1 、船舶自动化的构成 船舶自动电站(船舶馈电中枢系统 PMS )。 机舱集中报警监测装置(对主机及辅机的运行状态进行集中监控)。 主机遥控装置(对主机进行远距离控制,如在驾驶室、机舱集控室控制主机)。 船体应力监测(船舶货舱的剪力、弯矩力安全监测系统)。 干 / 液货装卸载自动化(液位测量、阀门控制、货油泵、压载泵、惰气系统、装载计算)。 通讯导航系统(雷达系统、电子海图、自动舵、电罗经、航行记录仪、 GPS(DGPS) 、自动识别系统等。通讯系统:卫通、 VHF 电话、桥搂值班报警系统、 GMDSS 等。按照 DNV 入级符号分为: NAUT-OC (大洋一人驾驶)、 NAUT-AW (所有海域一人驾驶)、 NAUT-OSV 海洋工程船一人驾驶) 冷藏集装箱监测报警(冷藏集装箱监测采用传统的四极监测系统或电力载波系统(PCT)

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现状与发展_刘鹰

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刘 鹰1 谢盛会2 (1.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 150001; 2.佳木斯行政学院 佳木斯 154002) 摘 要: 介绍了船舶自动航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国内外自动航行系统的技术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阐述了系统在功能、软件、人机界面等诸多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船舶自动航行 组成和功能 现状 发展方向 The Statu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S hip Autopilot System Liu Ying1 Xie Shenghui2 (1.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150001;2.Jia musi Administration College,Jiamusi,154002) A bstract: This text presents the constitute and function of the ship autopilot,and make a deep investiga-tion on the technology of ship autopilot system used international,analyze the system's statu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n function,software and human interface. Key words: ship autopilot,constitute and function,status,developing direction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全世界航运界和造船业的发展,对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及船舶运输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船舶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船舶驾驶愈来愈趋向于一体化、综合化、集成化与全自动化。自动航行系统又称一人驾驶台,它是为了减轻船舶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人为的过失及其影响、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节能以增加营运的经济效益而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它把在船桥上各种独立安装分别显示的航行主仪器和助航仪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闭环式信息综合、显示、控制系统,可极大地改善导航精度,减轻船舶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船舶航行的技术性能、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效益。 自动航行系统现在已经成为全船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地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滤波技术、最优控制技术、专家系统和高速数据接口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它不仅可以进行操舵实现航向的保持和变化控制,还能够实现航迹跟踪、ARPA雷达数据接收和自动避碰操舵。目前绝大多数船东要求采用航行自动化技术,即所谓的一人驾驶。自动航行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高级客船、集装箱船和航空母舰,未来的船舶运输将会更加安全、经济、快速。 1 组成和特点 自动航行系统一般由航行监控器(含电子海图与信息显示系统ECDIS)、航行计划工作站、ARPA、自适应自动舵、泊船监视器、主机遥控、导航系统、海图数字化仪及其它设备组成,通过船桥局域网将上述监控器、工作站及各种传感器联结起来,并通过网关将船舶上的其它系统,如船舶营运管理系统、通信系统、货物装卸监控系统及机舱自动化系统联在一起。 自动航行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船舶综合信息的集中显示 在驾驶台的终端上,可以用文字、曲线或图像的形式集中显示船舶航行信息、船体运动信息、机舱信息、导航定位信息与航区气象信息等,使驾驶员方便快捷地了解全船动态,并用主要精力去注视航行海域 第24卷 增 刊 2002年 舰 船 科 学 技 术 SHIP SCIE NCE AND TE CHNOLOGY Vo1.24 Supplement 2002 收稿日期:2001-05-10

2020年船舶制造业分析报告

2020年船舶制造业分析 报告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产业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 (4) (1)国内行业主管部门 (4) (2)国际行业主管部门 (5) 2、产业支持政策 (6) 3、行业规范 (6) 二、行业市场情况 (7) 1、行业概览 (7) (1)船型分类 (7) (2)船舶的度量单位 (10) (3)造船行业的主要指标 (10) 2、造船行业的发展情况 (11) (1)三大造船指标的发展情况 (11) (2)新船价格指数 (14) (3)船舶交付量 (16) 3、市场容量 (17) (1)全球造船市场容量 (17) (2)影响造船市场容量的因素 (18) 三、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 (23) 1、行业特点 (23) (1)全球性竞争特征 (23) (2)产品结构复杂 (24) (3)单个造船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较低 (24) (4)周期性特征 (24) 2、行业发展趋势 (26)

(1)现代造船模式将被大范围推广 (26) (2)船舶产品将实现分化,即干线船舶大型化和支线船舶先进化 (26) (3)船舶集装箱化、多用途化 (27) 四、我国造船行业的情况 (28) 1、我国造船行业的发展概况 (28) (1)我国已成为造船业大国 (28) (2)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加强 (29) 2、我国造船行业的竞争格局 (30) (1)造船企业根据各自的市场定位选择不同的竞争战略 (30) (2)国有造船企业是主导力量 (32) (3)区域竞争情况 (33) 3、影响我国造船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4) (1)有利因素 (34) (2)不利因素 (35) 五、行业技术水平 (37) 1、造船模式发展水平 (37) (1)造船模式的发展 (37) (2)现代造船模式:分道造船/集成造船 (38) 2、船舶设计水平 (40) 3、建造工艺技术水平 (40) 六、造船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41) 1、钢铁业 (42) 2、船舶机械设备制造业 (43) 3、航运业 (44) 七、造船行业的进入门槛 (45)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6-25T16:11:18.1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作者:刘文 [导读] 摘要:船舶运输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便利了我国的对外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是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山 528437) 摘要:船舶运输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便利了我国的对外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是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船舶的发展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应用比较广泛的重要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直接影响着船舶的行驶,我国的船舶发展正在向着电气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船舶的应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效率显著提高。现在我国的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发展和应用,改变了船舶行驶和使用的基本情况,所以本文就针对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研究,促进我国的船舶技术发展和船舶交通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给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大影响,改变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式,对经济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之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社会的很多领域中开始得到应用,极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在我国的经济领域中,船舶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很大推动力,所以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之后,也需要加强船舶行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船舶行业中的应用,并探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促进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船舶自动化的现状 1、GPS技术的应用 现在我国的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中,GPS定位系统的应用比较普遍,我国的大部分船舶上都安装了GPS全球定位系统,来对船舶进行准确的定位,而且随着近几年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GPS全球定位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定位的精确度显著提高,现在GPS 全球定位系统已经可以将定位精确到几米的范围之内,在现在的船舶行驶和使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于船舶中,可以帮助船舶定位,对于船舶的行驶安全和发生意外时的搜救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2、船舶整体自动化 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不断进步,在船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其中,可以有效提高船舶的整体自动化,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船舶的行驶和管理工作,能够实现船舶的自动驾驶和系统的内部自动控制,从而提高船舶的自动化水平,提高船舶的使用效率。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船舶领域中的应用 1、电力电子技术 在船舶的项目管理工作中,电力电子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推进船舶的项目管理,尤其是对于船舶的轴带发电和电力推进管理项目,用电力电子技术了,能够推动其管理,从而提高船舶的运行速度和管理质量。在船舶的运行中,轴带发动机是由主轴进行驱动,利用高转速来带动船舶的行驶,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其中,就可以使技术人员对轴带发电机进行集中管理,通过综合考虑主机的运行情况和海面的实际情况,带动轴带发电机的有效运转,从而提高船舶的行驶速度。另外,在船舶的电力传动方面,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交流,传动于直流传动,从而帮助电力传动工作快速进行,实现对船舶的推动。 2、CAN电站测控技术 CAN电站测控技术是将发电机组,检测微机和控制台,作为技术的中心将三者集中于CAN电站测控的总体结构中,构建其自动控制网络体系,借助三样技术来实现整个网络体系的自动控制,另外还可以借助网络和其他部分来建立控制网络,对整体体进行控制和检测,从而发挥出子控制区的参与效果,真正实现对整个网络的自动化控制,从而为船舶的行驶提供更大的助力,加强船舶的控制管理工作。CAN 电站测控技术在船舶中的应用能够通过相关节点的集成来对各个部分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控制,快速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传输,还能够进行测量,使得操作人员对于整个网络体系和其中的具体信息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在船舶行驶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故障的诊断和维修,保证船舶安全运行,另外该技术还可以为船舶的后续建设工作提供保障,帮助建立故障应急预案,提高技术运行效率。 3、可靠性保障技术 现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可靠性保障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想要确保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船舶行驶中切实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需要为技术提供可靠的保障,提升技术的运行效果,从而提升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可靠性保障技术能够对船舶的运行进行集中管理,对于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可以有效提升其时效性,并且在行驶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故障,可以进行诊断和分析排查,防止船舶运行中因故障导致航行安全问题,建立起船舶航行的相关控制制度和体系,保证船舶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技术的应用效率,从而保障船舶的电气自动化水平,保证船舶的行驶效率。 三、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1、自动化效率提升 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也在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所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船舶的电气自动化效率只会越来越高,在船舶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构建完善之后,对资源进行了整合,就可以实现船舶运行的自动化效率提高,从而实现整体的技术结构优化。船舶的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是完全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形势而变化的,所以在未来网络结构和数字化运行机制的建立,也会给船舶的电气自动化程度产生巨大影响,船舶在运行的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人机交互也会越来越便利,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交流见面会更加简化,功能却会越来越多,人们只需要用较少的操作,就能够实现复杂的功能,提升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从而为系统的综合性能优化提供了保障。 2、自动化设备完善 未来船舶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会越来越高,而相应的自动化设备也会越来越完善,完善的自动化设备是船舶实现电气自动化运行的基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真题汇总

船舶电气与自动化 1.船舶照明系线的故障通常由一一造成。1短路,2断路,3接地 A.1 B.2 C.3 D.123 2.在EPC-50分油机控制系统中,时序控制的程序是----等操作。 A.注水,检漏,密封,分油,间断排水或排渣 B.检漏,密封,注水,分油,间断排水戒排渣 C.密封,注水,检漏,分油,间断排水或排渣 D.密封,检漏,注水,分油,间断排水或排渣 3.如图所示的三相电源是---,能提供----电压。 A.三角形连接/两种 B.三角形连接/一种 C.星形连接/两种 D.星形连接/一种 4.监视和检测货油舱油位的电路,应采用----电路。 A.本质安全型 B.小功率型 C.防护型 D.接地保护型 5.一般主机转速----额定转速,船舶晶闸管轴带发电机将停止运行。 A.≤10% B≤20% C.≤40% D≤70% 6.对工作面提供适当照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是船舶一一一照明系统的基本特点. A.各类B正常 C.航行灯以外的所有 D.主照明和临时应急 7.关于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装配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插脚可焊接在电路板的任一面上; 2.焊接时,需要使用合适的助焊剂,最常用的是酒精; 3.焊接常用的工具是电烙铁 4.焊件要加热到熔锡温度,但也要考虑焊件能够承受的温度,有的集成电路不能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这就要求焊接时控制焊 件的温度和焊接时间。 A.12 B.23 C.24 D.34 8.为保证电网频率、电压基本不变,两台相同容量的同步发电机解列操作的正确方法是----。 A.先增加继续运行机油门,再减小解列机油门 B.先减小解列机油门,再增加继续运行机油门 C.同时减小两机油门D。减小解列机组油门,增加继续运行机组油门,要同时调节 9.如图所示,当开关未闭合时,开关两侧的A点与B点间的电压是---伏,B点与C点间的电压是 -- A.0/ 12 B.0/ 0 C.12/ 0 D.12/ 12 10.控制线路中的某电器元件符号如图所示,它是一一一符号。 A.常开按钮触点 B.常闭按钮触点 C.延时触点 D.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 11.关于基尔很夫(Kirchhoff)电压定率,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各种不同元件所构成的电路B_适用于任何规律变化的电压 C.交流电路电压定律表达式为:Eu=0 D.交流电路电压定律表达式为:Εu=0 12.同步发电机的自励恒压装置不具有一一一的作用。 A.同步发电机起动后,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建立额定空载电压 B.当电网负载变化时,能按发电机容量按比例分配有功功牢 C.在负载大小变化时,能自动保持电压基本不支 D.在负载性质发生变化时,能自动保持电压基本不变

船舶自动化论文

船舶自动化原理期末终结报告 班级:航海101 学生姓名:邓平平 学号:201010111020 指导教师:周峰 完成时间:2013年5月5日

目录 一自动舵系统———————————————————————3 1.1 船舶自动操舵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其调节规律———————3 1.1.1 比例舵————————————————————3 1.1.2 比例—微分舵—————————————————3 1.1.3 比例—微分—积分舵——————————————4 1.2 小结————————————————————————5 二船舶自动化发展趋势———————————————————5 2.1系统监控的综合化——————————————————5 2.2系统的网络化————————————————————6 2.3船舶导航与驾驶自动化技术——————————————6 2.4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及设备技术————————————7 2.5船舶船岸信息一体化系统技术—————————————8 2.6液货装卸自动化系统技术———————————————9 三船舶自动化与船舶安全—————————————————10

一自动操舵系统 随着船上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船舶的操舵方式由原来单一的手动操舵逐渐被现在的自动操舵、随动操舵、手动操舵三种操舵方式共存所取代。正常航行时采用自动操舵,靠离码头、进出狭窄水道等机动状态转换为随动操舵,当这两种操舵方式失灵或在紧急情况下立即转为手动操舵。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操舵方式构成了现代船舶的自动操舵系统。 1.1 船舶自动操舵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其调节规律 根据基本闭环调节规律的不同,自动操舵系统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1.1 比例舵 其调节规律是以船舶偏航角Ψ的大小按比例给出偏舵角β,即 Β=-K1·Ψ 式中,K1为比例系数,负号表示偏舵的方向是消除偏舵。比例系数K1可根据不同船型、装载量和航速作适当调节,通常β/Ψ=2-3,即每偏航1°偏舵2°—3°。比例系数K1过小或过大,将使偏航振幅加大或偏航振荡次数增多,导致航速降低稳定性差。 1.1.2 比例—微分舵 其调节规律是,以船舶偏航角和偏航角速度dΨ/dt按比例给出偏舵角β,即 βK1Ψ+K2dΨ/dt) = - ( 式中,K2是微分系数。微分环节检测偏航角速度dΨ/dt,并给出

船舶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的概况与发展趋势

船舶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的概况与发展趋势 摘要:基于船舶企业的发展,焊接自动化设备在船舶焊接中具有质量优良、智 能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等特点。阐述了各种自动化焊接技术,包括自动编程焊接 技术、焊缝监控技术、多个设备的结合焊接技术、机器人仿真技术等,为船舶制 造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开发机械化、自动化的高效焊接技术不仅是造船企 业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缩短建造周期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现 代造船模式转换的技术进步增长点。对国内外高效焊接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国内外造船在机械化、自动化高效焊接方面存在的差距及问题,并提出了 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焊接机械化;焊接机器人;焊接自动化;船舶制造;制造技术;智 能化 前言:船舶制造业对各项海洋事业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国外的船舶制造 业相比,由于受技术水平、发展历程、人员综合实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型船 舶制造业的主要生产指标比较落后,比如生产效率、船舶吨位、产业的产值等。 国外的船厂在焊接自动化生产工艺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该技术涵盖了整条生产线、焊接设备的群控等,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实现焊接过程中的自动适应、智能化,自动确定焊接材料的厚度,进行预置焊接等内容。而我国现代的大型船舶自 动化焊接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水平有限。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 我国自行研发了数量不等的焊接生产线和焊接设备,同时也从国外引进了部分设备。但是,国内大型船舶的焊接技术水平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其主要问题在于自 动化的程度不足,且效率低下,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船舶焊接自动化的特点 焊接工艺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船舶制造的质量。在船体的制造过程中,焊接属 于一项较大的工程,约占整个船舶制造工程量的3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船 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焊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型船舶的制造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焊接自动化以其各种优势,逐步成为了现代船舶制造业发 展的方向,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质量良好 自动化焊接的主要特点是质量良好,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还促进了焊接技 术的精密化。现代船厂使用的焊机机器人、精密焊接等各种自动焊接设备、技术 均具有较好的质量和精密度,维持的移动可以精确到0.1. 1.2智能化 在大型船舶焊接时,需要了解船舶各个部件的具体情况,包括装配间隙误差、几何形状的偏差、焊接时的热变形等。自动化焊接技术使用了自适应的控制系统,并运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能够在实际制造中实现智能化焊接,并不断进行调整,使参数更加优化。 1.3专业化、标准化 针对大型船舶制造中的各个部件,包括板材、管材和圆筒,均已具备了相应 的焊接设备。该类设备的专业性较强,可有针对性地进行焊接,使生产效率更高、船舶质量更好。对于大型船舶的其他构件,正在进行对这些专业焊接设备的应用 研究。 二、焊接自动化设备在大型船舶中的应用 2.1自动编程焊接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