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大规律个要素个境界

记忆的大规律个要素个境界
记忆的大规律个要素个境界

记忆的大规律个要素个境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记忆的7大规律 6个要素 3个境界不记则思不起。记忆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笔者认为,记忆是有技巧的,记忆是有规律的。哲学不是说吗,世界是发展的,发展是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掌握的。只要我们在认知上了解记忆的规律,运用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吸收知识的效果就会更好。在工作中,思考的质量就会更高。文章略长,试着耐心读完,笔者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一、记忆的六要素

1.物象是记忆的根本。这和认识论所说的原理是相通的,即理性的认识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

2.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倘若只记忆而不理解,就像吃食物而不咀嚼,囫囵吞枣,不能消化,毫无益处。

3.联想是记忆的关键;

4.方法是记忆的途径。记忆讲究方法,否则就会陷入到死记硬背的死循环当中。

5.奇特是记忆的秘诀;

6.动脑是记忆的灵魂。

二、记忆的七大规律

① 主体律:

⑴记忆的时间越长,记忆的效果越好。

⑵记忆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越好。

⑶在记忆的活动中自信心越强,记忆的效果越好。

⑷在记忆的过程中,注意力越集中,记忆的效果越好。

⑸在记忆的活动中,动脑思考越积极,记忆效果越好。

② 客体律:

⑴识记有意义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的材料效果好。

⑵识记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识记枯燥抽象的材料效果好。

⑶记忆有节奏、有韵律的材料,比记忆无节奏、无韵律的材料效果好。

⑷识记系统条理的文章比识记杂乱无章的文章的效果好。

⑸识记使人感兴趣的材料比识记使人厌倦的效果好。

③ 方法律:

⑴意义记忆优于机械记忆。

⑵形象记忆易于抽象记忆。

⑶奇特记忆优于一般记忆。

④ 干涉律:

⑴在记忆过程中,识记材料的首尾部分易记,而中间部分易遗忘。

⑵在记忆过程中,两种材料相类似,会影响记忆效果。

⑶识记两种材料或一段较长的材料时,中间安排间隔时间的记忆效果好。

⑤ 强化律:

⑴在记忆活动中,各种感官同时参与比单一感官参与的记忆效果好。

⑵在识记材料达到熟记后,适当增加学习次数,记忆保持效果好。

⑶识记后,及时复习可提高记忆效率。⑷复习方式多样化比简单重复复习的记忆效果好。

⑥ 时间律:

⑴遗忘先快后慢。

⑵在记忆活动中,集中法和分散法恰当运用,才能提高记忆效率。

⑦ 数量律:

⑴一次记忆的材料数量越多,记忆的难度越大,记忆的效果也随之减小。

⑵在记忆活动中,把全习法和分习法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三、记忆从高到低的三个境界为:

一、逻辑记忆:只需记住规律,不记而记;

二、图像记忆:快速高效的记忆方式;

三、声音记忆:死记硬背。

逻辑记忆:不记而记。

逻辑记忆只是面对一些非常有规律的记忆材料的时候才会有用。当我们要记这些有规律的材料时,只要它有着并不很复杂的规律,那么,无论这些材料的内容是多还是少,我们所需要记忆的仅仅是其中所蕴含的规律。

因此,逻辑记忆方法在面对那些非常有规律而又非常大量的记忆材料时,就显示出其强大的威力,我们根本不需要管这些资料到底有多少,只需要记住那简单的规律就可以了。在回忆或者应用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根据这个简单的规律,就可以把所有的资料都准确无误地复述出来。

例如记忆下面这组数字:

1、3、5、7、9、11、13;

2、5、8、11、14、17、20;

3、7、11、15、19、23、27;

只要稍微看一下,找出排列的规律,那么根本就不需要一个个数字去记,而只需要记住这些规律就行了。特别是这些数字非常多,但规律又很简单的时候,逻辑记忆就能够充分显示出它的优势来了。

当然,逻辑记忆仅限于记忆那些非常有规律的资料,而大部分情况下,记忆的材料都是没有规律的,这个时候,逻辑记忆就派不上用场了。

图像记忆:快速高效的记忆方式。

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快速记忆方法,基本上都是属于图像记忆。

图像记忆的基本原理,就是把所有需要记忆的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图像,然后运用联想法、定桩法等方法来记忆它们。

图像记忆三大法:联想法、编码法、定桩法。通过这三种非常有效方法的运用,再抽象、再复杂的记忆材料,都能被快速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图像,从而被快速而且牢牢地记住。

图像记忆这种能力,事实上人人都具有,例如我们看电视、电影、有趣的小说等,都是充分地利用了我们的图像记忆能力,因此只需要看一、两遍,就能牢牢地记在心中。

因此,快速记忆并不是一小部分人天生的能力,而是所有人都具备的能力,只不过多少人并不了解运用这种能力的方法而已,就像一个身怀极强功力的人,由于没有学过武功招式,而没有办法把这些功力释放出来。

图像记忆效率高、复习次数少、保持时间长,记忆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记忆方式,并且不受艾滨浩斯记忆曲线的制约。

声音记忆:死记硬背,最常用却效率最低的方法。

事实上我们通常进行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就是使用的声音记忆。无论我们记忆手机号、记人名、记英语单词、还是背诵文章,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对他们自己的声音进行记忆。你现在就可以尝试着回忆一个手机号、或者回忆一个单词、或者回忆一句歌词、诗句,你就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自己事实上是在回忆一些声音的排列顺序。

声音(如果不加上优美旋律的话)本来就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音节,我们记忆大部分资料,都是通过诵读或默读的方式去记忆的,即使我们通过默写的方式来记忆英语单词,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默读。如果我们在这样背诵的时候仅仅不断重复着记忆自己的声音,而没有同时进行生动、丰富的想像,那么就是纯粹的死记硬背,这样的记忆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在以上三种记忆方式中,逻辑记忆无疑是最轻松、最快速的,但当记忆材料本身并没有明显逻辑的时候,逻辑记忆就很难直接用上了。这个时候,你选择图像记忆还是选择声音记忆,就直接决定了你的记忆效率。

记忆的潜能

恩格斯曾说: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心理现象是神经系统的属性,大脑是灵魂和意识的所在地,各国科学家研究记忆的生理和生化方面,认知心理学家对记忆进行了大量研究,实际上这是对大脑奥秘的挖掘。在某些方面他们达到了共识,如认为记忆存在于覆盖在人脑表面的大脑皮质之中,记忆的获得与整个大脑的突触的抑制和促进有关。他们认为大脑一旦受到刺激,则在每一神经细胞(神经元)上生长出更多的突起,这些突起将使人脑内部的突触连接。神经联系的总量增加,形成记忆。不断的刺激,细胞间联络密切,枝叉型的突触不断增多,信息才易通过。经多次反复,促进突触愈加发达。反之,如形成的突触长期不用,会变弱、缩小,突触数也减少,使信息不能顺利通过记忆的七大规律_记忆的潜能_记忆的三个境界记忆的七大规律_记忆的潜能_记忆的三个境界。所以为了增强记忆,就要经常用脑,就像经常要进行体育锻炼一样,进行头脑锻炼。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结构功能单元就是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相当于一个记忆元件,它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就像一个双稳态继电器。神经细胞记忆的信息用二进制数的单位比特来计量,它的总数为1 1010个,就是100亿到140亿个之间。如果人的一生用60年计算,神经细胞每秒钟接受的信息量是14比特(最高可达25比特),那么一个人毕生的总记忆储量大约是 1010比特。这种储量究竟有多大

打个比方来说,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藏书近2016万册,我们大脑的信息储量可以容下三四个美国国会图书馆。当然图书馆的信息是离散的。但是人脑记住的大部分都是互相联系的信息。人脑很大一部分细胞是用来描述联系的。所以世界记忆力最强的人,尽全力记忆的总量可能并没有那么多。

历史上不少经过认真地看、听、默诵、观察以及种种刻苦的磨炼,造就了非凡的记忆力。

据传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名叫贾逵的人,他五岁时还不会开口说话,他的姐姐听到隔壁私塾里传来朗朗读书声,常抱着他到篱笆旁倾听。到了贾逵10岁时,他姐姐发现他在暗诵五经的内容,感到十分吃惊,原来私塾里学生反反复复地念书,使贾逵耳熟能详。姐姐帮助他将庭院里桑树皮剥下来,裁成薄片,使他能边诵边写,经过几年的努力,贾逵已能够通晓五经和其他史书了。

陕西省岐山县有一个过目不忘的人,名叫张宏斌,是个医生。他陆续看过11遍《红楼梦》,能把443个主要人物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道个清清楚楚。《红楼梦》中225首诗词皆烂熟于心。1995年5月张给县中学高三学生讲授唐诗宋词,所有的诗词全是背出来的,讲稿上没有,全国各地名胜镌刻的楹联,他可背出4000多幅。

金元时代的《药性歌赋》,记载着几百种药性,他在一个星期内就全部背了下来。当人们询问他有什么记忆诀窍时,他说:一是头脑高度集中,二是博学,博学引起联想,找出内部规律,三是讲究科学性。

报载美国纽约一所中学的生物教师霍华德、贝格在1990年以一分钟阅读并理解25000字的速度,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他接受了一家杂志的采访和测试,采访者给了他一本刚刚印刷完毕的《戴安娜传》,这是本厚达320页的书,仅仅花了五分钟便读完了这本书。然后他接受提问,结果令人昨舌:10个问题中他竞准确无误地答对9题,而唯一没有回答出的是一个次要的问题戴安娜就读过的一所中学的校名,采访者又拿出另一本近500页的新小说《卧房》,他用12分钟读完并答对了10个问题。

据《体育生活》报道,俄罗斯棋手卡斯帕格夫具有超群的记忆力,他记下了1800多人的通信地址和450多人的电话号码,熟记了12016个棋谱。

《太原日报》载文说英国伦敦举行了第四届世界记忆力大赛,经过一番角逐,决出最好的选手汉克和奥彬,在最关键的一项比赛(一小时必须记住2016位的数字,再用45分钟写下来),奥彬战胜了汉克,他记住了1140位数字,然后用45分钟写了出来。

这下我们也不难明白为什么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系统中会设置一些巴洛克音乐了。因为巴洛克音乐是快速提高学习的理想音乐,它会促进大脑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促使脑电波转为可放松心情的α波,而人在α波这种状态下,大脑会检索新的信息,并将它存储进恰当的记忆库。在平静、放松状态下,给你打开一道通向潜意识记忆库的大门

人人都希望拥有最出色的记忆力,都希望自己的记忆力能够充分满足自己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需求。

如果按记忆效率来划分,那么,记忆可以划分为从高到低的三个境界,其实也就是三种记忆方式。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口诀

教育心理学主观题背诵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 (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运用记忆术。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4)进行组块化编码。(5)适当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6)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 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 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 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 1.设置榜样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4.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5.培养学习兴趣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 口诀:一增强二掌握三减少四培养 1.增强记忆的目的性 2.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 3.根据遗忘规律,减少遗忘 4.培养良好的记忆规律 九、课外活动的特点 口诀:组织上形式上内容上过程上 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4.过程的实践性 十、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口诀:导向选择激励评价 1.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 2.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 3.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 4.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

记忆研究综述报告

记忆研究综述 摘要 记忆是大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对大脑的记忆的机理进行大量地研究,取得很多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未知。海马是形成记忆的必不可少的组织,海马的不同部位在记忆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障碍。记忆形成的过程包括编码、储存、提取三个阶段。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和记忆阶段,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长期记忆的表现形式有外显式和内隐式。提出一些模型来解释,但并不完善。遗忘是记忆的一个特征,大脑某些结构损伤后,会产生遗忘症。 1.记忆的生理结构基础 1.1神经细胞 大脑是由神经细胞构成的,神经细胞分为树突、细胞体和轴突三部分。轴突于树突之间的相接处叫突触,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突触就会生长、增加,使之与相邻的神经细胞联结、沟通。接受同样的刺激次数越多,其联结就越紧密而形成了定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记忆。 1.2海马[1] 海马区是大脑皮质的一个内褶区,在侧脑室底部绕脉络膜裂形成一弓形隆起,它由两个扇形部分所组成。 早期科学家发现,因癫痫而行双侧颞叶包括海马结构切除的病人记忆发生障碍,表现为不能记住刚看过的文字内容,他们认为他对新知识经验的保持只能持续5秒钟,但切除以前已经保持的记忆没受影响。神经科学家们开始相信,不同的脑部结构在记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内侧颞叶系统是由海马及相邻有关皮层组成,包括内嗅皮层、外嗅皮层和海马旁回。海马是内侧颞叶记忆系统中与学习记忆最密切相关的结构。临床上也陆续发现,海马及边缘系统其他部位的一过性缺血,可导致一过性的遗忘症。海马及周围结构的很小损害,都可引起明显的记忆障碍。此外对动物的海马也进行了积极研究。 海马是正常记忆必不可少的结构基础。海马的损害会导致记忆的障碍,而且似乎主要是近记忆的障碍。海马区在脑中为发作阈值低的部位。因为几乎所有癫痫患者的发作皆由海马区所起始,像这类以海马区为主的发作,有许多的情形是很难以药物治疗的。而且,海马区中有一部分,尤其是内嗅皮质,为阿尔兹海默氏症最先产生病变的地方,海马区也显示出容易因贫血、缺氧状态而受伤害。 1.3杏仁核 1

记忆规律及其运用

记忆规律及其运用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饿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所以,记忆不像感知觉那样反映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对过去经历的反映。 凡是过去的经验都可以储存在大脑中,需要的时候又可以把它们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因而,记忆就可以将人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在时间上把人的心理活动联系成一个整体,甚至人可以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都联系起来。这样人们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并通过分类比较等的思维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也通过记忆积累自己所受到的各种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格。所以,可以说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二、记忆的种类 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五种: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的情感的记忆;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三、记忆过程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念书、听讲、经历某个事件的过程就是识记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识记不仅获得知识经验,而且能把识记过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识记的遍数越多,知识经验在大脑中保存得越牢固;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是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回忆和再现都是从大脑中往外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只是形式不一样罢了。识记是记忆的开始,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没有识记就不可能有保持,没有保持也就不可能有回忆和再认;没有识记不可能有保持,识记了如果没有保持也不会回忆得起来,所以保持是识记和回忆之间的中间环节;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回忆也是对识记和保持的检验,而且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三个环节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记忆都不可能实现。

常见的高效记忆方法及记忆规律

多见的高效记忆方法及记忆规律 多见的高效记忆方法 规律记忆法 事物是有规律的,掌握其规律,好理解,易记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语词汇记忆中,同学们可以根据构词规律,把某些单词分为词根、前缀、后缀来记忆,往往能很快记住单词。学物理时,掌握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原理,对理解力学、热学等例外运动形式有着共同的意义,也便于记忆。 系统记忆法 把需要记忆的知识放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去理解、去记忆,而不是孤立地记单个事物。 心理学家作过试验,让学生读80个独立的词,读80遍后才能记住,并且很简易遗漏和颠倒。但是,读由80个词组成的一首诗,8遍就能背熟。同理,同学们要记住英语单词,记忆语文中的柔美词句,不妨放在课文中去记忆。 实验记忆法 中学物理、化学中有许多实验。这些实验有助于同学们对学科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同时,学生观察实验,亲自操作,能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因此,对学习内容印象深刻,因而记忆牢靠。可见实验记忆是记忆的主要方法。 协同记忆法 把眼、耳、口和手等几个感觉器官都动员起来,集中记忆一个目标,往往会在脑子里留下比较牢靠的记忆。实践证明,边读边写,手脑并用,比单独用脑记忆得牢;而视、听、读、写并重,效果更好。 多见的记忆规律

1.时间xx 研究表明,每次信息的重复输入,其维持记忆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以外语单词记忆为例,第一次可能几秒钟;第二次、第三次就可能由几分钟到几小时;再重复就能几天,甚至几个月。重复次数越多,记忆时间就越长。 2.数量xx 当需要记忆的材料数量偏大时,会给记忆带来困难。研究表明,在这种情况下,把记忆的组织合适分散成若干小单元后,再依次存贮,记忆的效果就可能好些。 3.联系xx 认识的循序渐进规律,揭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任何新知识的获得都是由原来知识发展、衍生或转化而来的。 所以,对新信息的记忆,通过和原有知识的各种形式的联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形成新、旧知识之间有机联系的系统,是有利于知识储存的。 4.转化xx 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由瞬时记忆到短时记忆再 到长期记忆有一个转化过程;由感知保持到理解、到衍生新知也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之后外来信息就能长期、牢靠地保存在脑海中。 5.干涉xx 当一个新的信息输入后,它与原有的知识储备之间会产生一种相互干扰。一是前后信息互相加强,称为“正干涉”;二是前后信息互相干扰,称为“负干涉”。正干涉有利于记忆,负干涉则对记忆起抑制作用,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时要充分利用正干涉而避免负干涉。 6.强化xx

教育基础知识记忆万能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 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 (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 (3)有效运用记忆术。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鞭策平台(编排、策略、评价、教材) ⑴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a. 精选教材,提高对概念原理的理解。 b.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组织特点。 ⑵合理安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 ⑶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⑷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 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教学关注学科更关注人。 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创情景,控水平,妥奖惩,正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口诀:(间掌传教)教师直接掌握传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的训练。 3.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工作记忆的训练研究综述

责任编辑:曹娜 刘翠珍(1968-),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钟建军(1974-),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工作记忆。 一、工作记忆训练对象 在工作记忆训练的文献中,如果按照训练对象划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特殊群体为治疗而设计的训练研究;一类是针对健康群体为研究行为而进行的训练研究。 (一)特殊群体中的工作记忆训练:干预研究 工作记忆训练最早出现在Klingberg等人(2002)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治疗研究中。该研究选用了14名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各7名,控制组未接受训练,实验组接受工作记忆训练任务:视空工作记忆任务(visuo-spatial WM task)、数字广度任务(backwards digit-span)、词语广度任务(letter-span task)和选择反应时任务(choice reaction time task)。并且进行了前后测,包括视空工作记忆任务、Corsi积木模板任务、Stroop色词干扰任务、选择反应时任务和瑞文推理测验。训练持续至少5周,每周4-6天,每天至少20分钟。研究结果表明:训练显著提高了个体的工作记忆能力,并有相对的症状减轻记录。 Klingberg等人(2005)扩展了中一研究,采用了大样本(53人),训练后测出与上一研究相同的结论。Loomes等人研究提高酒精谱系障碍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能力时进行了工作记忆策略训练,研究中实验组儿童接受了工作记忆复述策略的训练,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组,实验组儿童显著提高了言语工作记忆广度。这些例证都是为特殊儿童的治疗而进行的干预训练。 也有对其他特殊群体的工作记忆训练的研究例证。有一项研究将Cogmed作为中风患者康复的一个工具(Westerberg 等人2007),研究中9名患者完成5周在家中进行的适应性广度训练,每周由一名合格的心理学家电话反馈。研究中设有控制组(9名患者)不进行训练或5周内部反馈。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在数字的快速求和 (Gronwall,1977)和各种干扰下找出数字2和7(Ruff 等人1992)上比控制组患者有显著的提高。Westerberg将这解释为提高注意力的证据,但是这样的解释因为stroop任务的训练效果不足而被驳斥。这一研究被认为训练的预期效果不是很清晰,除此而外中风有关的客观症状也没有直接讨论。Vogt等人(2009),Holmes等人(2010)分别对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疾病,脑中风患者进行了工作记忆训练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后患者的记忆能力有所改 善,并且延缓了不良情绪发展,减轻了疾病症状。 (二)健康人群中的工作记忆训练:行为研究和生理研究针对健康人群的工作记忆容量适当广度训练以伴随训练的行为探索和心理改变为目标。这类研究分为工作记忆容量训练和以适应-记忆-更新为基础的训练。它们在技术和思想上有很多不同,所以需分别讨论。 Chein和Morrison(2010)使用严格的适当复杂广度对健康被试进行了训练,训练过程中有两个任务,一个是言语工作记忆任务要求被试记住一系列字母,在字母呈现时,要求被试进行字母串是否组成单词的判断。研究中设置无处理控制组,被训练被试在“瞬间记忆”分数上显示出明显提高。另一项研究是Shavelson等人(2008)进行的,随机挑选了37名中学生(平均年龄13.5岁)完成25节适当Cogmed训练任务或不适当的控制任务(计算机化的科学课程),结果显示出实验组在简单广度任务(数字广度和广度板)上明显高于控制组,但这些效果没有扩展到复杂任务广度或瑞文推理测验上。 Thorell等人(2009)在健康的学前儿童中进行了研究,被试是从四个学校中选取的,训练五周,一个实验组进行适当广度训练,另一个实验组进行适当反应-抑制训练,控制组玩一些录像游戏。包含抑制训练组使得研究者能够探索工作记忆容量之外的认知机制possible pliability。这个训练组进行了三个特别设计的训练任务,包括:go/no go任务(如,只对特殊刺激做出反应,限制其他反应);信号停止任务(如,抑制正在进行的反应,Logan&Cowan,1984);还有flanker任务(如,对5个刺激的正中间刺激做出反应,而忽视其他刺激,Eriksen1974)。在抑制训练组,这项研究的结果是很明晰的,相对于控制组,适当-抑制组没有显示出在其他任务上迁移踪迹,但适当广度训练组显示出在其他任务上的迁移效果。 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借助脑电和脑成像技术对工作记忆训练研究,这为工作记忆训练提供了认知神经方面的评价标准。有几项研究通过fMRI技术检测了适当-广度训练后于工作记忆相关的脑活动的变化。Olsen等人(2004)和Westerberg&Klingberg(2007)的研究中被试在两次扫描之间进行了数周适当的Cogmed任务训练。当完成一个工作记忆任务后发现训练组被试的额叶和枕叶皮层的激活增加。McNab等人(2009)利用fMRI和x射线层析照相术 工作记忆的训练研究综述 刘翠珍 钟建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工作记忆训练是针对低工作记忆容量个体而进行的言语和视空任务或执行功能成分训练以 提高其工作记忆能力的干预措施,特别是用于特殊儿童和智力低下儿童的工作记忆容量。但是,训练 并不仅仅限于上述儿童群体。为了研究工作记忆训练效果及其迁移程度,工作记忆训练被应用于更广泛的人群。例如用于多发性硬化(Vogt,2009)或脑中风(Holmes,2010)后的成年人康复训练就包含有工作记忆训练部分。还有以行为研究为目标而进行的健康人群的工作记忆训练。以下从工作记忆训练的对象、方法以及训练效果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训练 策略训练 核心训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19-02

记忆的基本规律

十大记忆规律 编著严泽绵 每个人记忆事物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对于同一事物的记忆,不同的人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和他的知识背景和已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大很大的关系。但这并不排除记忆的一些基本规律的存在,对于下面的一些关于记忆的基本规律的掌握,每个志立于从知识的土壤中吸取养分的人来说,其帮助是无容质疑的。 一.兴趣是记忆的前提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兴致勃勃地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后,过了很久还能清楚地回忆起这场球赛各方队员的表现及进球情况,甚至一此细节也历历在目。同样,当你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的时候,你不仅能很好地理解该学科的内容,而且很快容易记住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你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其情绪达到了一种最佳的接受信息的准状态:轻松、愉快而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你可以对周围的喧嚣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的全部智能会集中于一点,并且乐此不疲。 当然,我们学习的并不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对这此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又如何来建立起自己的兴趣和培养学习的热情呢? 首先,你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学习它,这里你一定会找到充足的理由来,比如: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升学,为了将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福人类……。那么,你就想象一下,你通过学习达到这些目的后的美好情景吧,它一定会使你激动不已,充满快乐。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不妨经常对自己说:学习是艰苦一点,但没有今日艰苦的学习,那有明天成功的喜悦?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其实,战胜艰苦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同学们有过冥思苦想之后成功地解答一题几何题的体会吗?那种心情的愉悦和舒坦,恐怕对于那些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的人来说,是永远也不会得到的。如果你还没有这种体会,你就试一试吧,它会使你的学习充满欢乐。 其次,要相信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主要决定于你对待事物的态度。如果你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你就会觉得学习并不是一件艰苦的事,而是那样的充满了快乐,因为通过学习,许多人类和自然的秘密在你面前揭开了神秘了面纱,智慧的大门向你敞开了,你的心灵得到了充实。加上你在该学科成功的体验,你的兴趣就一定会大大增强。为什么我们对某些学科会越学越有趣而对另外的一些学科会越学越没趣呢?同学们,你不妨用对待有趣学科的态度来对待那些无趣的学科,试试看。当然,兴趣是与成功的体验相伴随的。如果你在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之后,得不到成功的喜悦,或者没有达到你预想的目标,你还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吗?这时,希望你能分析一下,没有成功的原因,你的方法是否恰当?你是否比其它同学更努力?请所定的目标与自己的实际相符吗?请相信:一分汗水,必有一分的收获! 二.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我们在学习中发现,有些知识我们如果很好地理解了它,就无需有意的去记忆,我们不仅能够记住而且记得很牢。这是因为理解有助于记忆。 为了证明理解对记忆的作用,艾宾浩斯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工学生们分别去记忆一些无意义的音节和有意义的音节,并将记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他在实验中发现:识记12个无意义的音节,平均需要复习16.5次,识记36个无意义的音节要复习54次,而为了识记含有480个音节的六节诗,只需要复习大约8次就能背诵。 理解在记忆中的作用经常使我们产生了许多误解,有人说:数理化知识不需记忆就是误解之一。在学习数理化知识时,我们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我们对某一知识很好地理解了,不仅做到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我们就不需再花时间去进行记忆,对于那些理解

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

1、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知识(1分)(2)有效运用记忆术(1分)(3)进行组块化编码(1分) (4)适当过度学习(1分)(5)合理进行复习(1分) 2、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2)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3)知识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 4、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5、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6、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7、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8、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9.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10、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1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12、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13、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14、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5、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错误记忆的研究综述(整理版)

错误记忆的研究综述 【学号:H20814014 姓名:张政】 摘要 在记忆研究的历史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发现就是,人们会错误地回忆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件或者回忆出来的事件与其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大量研究的结果表明,人类的记忆并非想象中那样可靠,不仅容易逝去,还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信息的误导,甚至更会自发地发生改变,记忆中的错误无时无处不在,它提醒我们记忆并非是对经历过的事件的精确复制。 关键词:记忆错误记忆记忆扭曲 DRM范式 绪论 人们会错误地回忆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件或者回忆出来的事件与其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任何经历过的事件都不是完全按照其最初的面貌进入人们头脑的,而是与个人的知觉、思想、态度、行为甚至想象等混合在一起。我们无法将过去经历过的事件像录像机一样完整而毫无偏差的记录在头脑中,而只能根据个人的标准来保持着对事件的编码。可以说,记忆与经历过的事实有关,却又不是它的孪生物。这一方面标明了记忆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预示了记忆研究的独特魅力。为何我们无法对经历过的事实进行正确的复制?这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无数的实证研究的验证才能解答的问题,也正是记忆研究最吸引人的方面。 正文 一.错误记忆的早期研究 追溯错误记忆研究的历史,最早对错误记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的那个人就非Bartlett莫属了。F.C.Bartlett(1932)通过其系列实验研究的考察指出,记忆并不仅仅是痕迹的重新兴奋过程,而是可想象的重构或建构。这样,他第一次强调了记忆过程中的主动性作用,使得人们对记忆中存在的基本错误类型的认识从单纯的遗忘扩展到另一种—替代性错误,而替代性错误的表现即是,人们会错误地记住没有发生过的事件,或者对它们的记忆与真实情况不同。继Bartlett之后,Loftus等(1974)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干扰性信息所导致的记忆重构。 Bartlett(1932)的系列研究中最著名的是“幽灵的战争”实验。在实验中,他向被试阅读一个印第安民间故事—“幽灵的战争”,然后让被试在不同时间间

七种有效的记忆策略

一、讨论有利于记忆 大概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读初中和高中的时候,考试的前几天,几个好朋友集中到某个同学的家里,吵吵嚷嚷地讨论习题集。 由某一个人讲自己的解法,这时有疑问的同学就会质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把自己想到的,积极地说了出来。在最后,得出大家都能接受的答案,再到答案栏里去验证是否正确。若是错了,由大家讨论出错处,把它纠正过来。 确实,这样一来,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扬和弥补。一个人很难理解的问题,这时就能比较顺利地解决。大家就同一个问题思考、发表意见,因而能很清楚地了解和记住解决问题以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灵感,从而发现和理解问题的本质。 靠自己一个人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即使原封不动地都记下来,结果也是有限的。做提纲、出声读、多次反复阅读固然很必要,但是两三个人把彼此不足之处互相补充,效果就更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有组织的讲习会、读书会等等.对验证知识是很有效的。参加的人数以两个人或三四个人为最合适。 二、巧记教科书中的资料 读教科书时,我们的注意力应集中在哪里?这个问题颇值得关心。这种学习和日常信息的学习有两点不同。第一点差别在于如何集中注意力。读教科书必须全神贯注,不能分散注意力。除非本来就对教科书兴趣极浓厚,否则,在记住教科书中的内容之前,必须先增进对它的专注力。第二点差别是从教科书中找出有关的资料相当困难。决定教科书中哪些资料应该记忆很重要。我们有时候得读完一整段,甚至一章才能知道哪些资料是重要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 有效地找出相关资料的第一步是增进专注力。人都好奇,容易被新奇的事吸引,甚至还会主动寻找新奇的刺激。因而读教科书时,极容易被新奇的刺激干扰而分散注意力。为此我们得采取一些措施以免注意力分散,比如找个安静的地方读书,避免视觉的干扰。假如发现自己读书的时候经常瞪着窗外看(由于街道上的景物经常在变动,容易引人注意),不妨把头转个方向,或者放下窗帘。不过,很难完全根除外在干扰,因为人们一般不太愿意错过有趣的事。必须切记自己该做的事情。当集中精力看书时,暂时把自己和其他的刺激隔绝,然后休息片刻,再决定是否继续读下去。 除了注意力要集中在教科书上之外,还得学习专注的态度。心理学家发现,人很难立即全神贯注在较困难的工作上。建议先从容易的材料阅读起,比如先看一会儿杂志或小说,再读正课的书。这样由易而难,能帮助你进入全神贯注的境界。 下一步是找出有关的、重要的、必须记住的材料。前面已经说过,除非把整章都看过,否则很难分辨哪些材料是有关的、重要的。因此,不妨把整章的材料看一遍,但不必急于把它背下来。这样做一方面帮助了解各段间的关系,一方面也增进专注力。下一步才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把整章的内容看一遍。这一次慢慢看,并且仔细地读。找出书中要表达的重点,将它画线,或做出记号,以便记忆的时候能很快找到它们。但是不要把整章的每一句都画上记号。画的重点太多等于没有重点,或者说还没有找到重要的概念。心理学家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所画的重点往往少于成绩差的。聪明的学生总是能找到真正的重点。找出重点也能帮助组织材料做进一步的学习。 总而言之,研读教科书中的内容,首先得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上;其次是要专心找出整章中最重要的概念,以便了解所研读的主题。 "记忆源于注意" !切记这句话。即使知道各种增进记忆的方法,如果缺乏注意力,仍然无济于事 三、书写评注能帮助记忆

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每一过程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一、识记 (一)什么是识记 识记是人脑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识别并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是记忆的起始环节,是获得事物映象和经验的首要过程。识记效果直接影响着以后的保持、再认和回忆。因此,了解识记规律,有助于改善记忆效果。 (二)识记的种类 1.根据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及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无意识记也叫不随意识记,是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虽然没有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也没有付出特殊的意志努力和采取专门的措施来识记某些事物,但这些事物都自然而然地保留在大脑中,成为一个人知识经验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无意识记。所谓“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等都是无意识记的结果。 无意识记在人的实际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人的相当一部分知识经验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在教学中正确组织学生的无意识记,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正确地组织和适当地运用无意识记是必要的。 无意识记具有极大的选择性。一般情况下,进入无意识记的内容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符合人的需要、兴趣以及能产生较强烈情绪体验的内容。具备这些条件的信息才能进入无意识记,所以,无意识记具有极大的偶然性、片面性,单凭无意识记不能迅速获得系统的知识经验。 (2)有意识记。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事先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识记的目的性决定了识记过程是对识记内容的一个积极主动的编码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出识记某些定理、公式、历史事件或外语单词的任务,这时学生不仅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而且会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经过一定的努力进行识记,这种识记就是有意识记。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主要靠有意识记,所以,有意识记在学习和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的知识经验都是通过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获得的。就识记效果而言,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作为教师,了解识记的这一规律,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合理地给学生布置任务,使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理解的程度,可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1)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在识记材料本身无内在联系或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按照材料的顺序,通过机械重复的方式而进行的识记。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多次重复或复习。如对无意义的音节、人名、地名、历史年代、数字、不理解的词语等的识记。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能够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对学生而言,这种识记是必要的,因为有些学习内容,如历史名称、专有名词等需要以机械重复的方式才能记住。也有些内容,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局限性,暂时不能完全理解,也必须进行机械识记。机械识记在学生学习中有着突出的意义。(2)意义识记。意义

记忆的7大规律 6个要素 3个境界

记忆的7大规律6个要素3个境界 不记则思不起。记忆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笔者认为,记忆是有技巧的,记忆是有规律的。哲学不是说吗,世界是发展的,发展是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掌握的。只要我们在认知上了解记忆的规律,运用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吸收知识的效果就会更好。在工作中,思考的质量就会更高。文章略长,试着耐心读完,笔者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一、记忆的六要素 1.物象是记忆的根本。这和认识论所说的原理是相通的,即理性的认识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 2.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倘若只记忆而不理解,就像吃食物而不咀嚼,囫囵吞枣,不能消化,毫无益处。 3.联想是记忆的关键; 4.方法是记忆的途径。记忆讲究方法,否则就会陷入到死记硬背的死循环当中。 5.奇特是记忆的秘诀; 6.动脑是记忆的灵魂。 二、记忆的七大规律 ① 主体律: ⑴记忆的时间越长,记忆的效果越好。 ⑵记忆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越好。 ⑶在记忆的活动中自信心越强,记忆的效果越好。

⑷在记忆的过程中,注意力越集中,记忆的效果越好。 ⑸在记忆的活动中,动脑思考越积极,记忆效果越好。 ② 客体律: ⑴识记有意义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的材料效果好。 ⑵识记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识记枯燥抽象的材料效果好。 ⑶记忆有节奏、有韵律的材料,比记忆无节奏、无韵律的材料效果好。 ⑷识记系统条理的文章比识记杂乱无章的文章的效果好。 ⑸识记使人感兴趣的材料比识记使人厌倦的效果好。 ③ 方法律: ⑴意义记忆优于机械记忆。 ⑵形象记忆易于抽象记忆。 ⑶奇特记忆优于一般记忆。 ④ 干涉律: ⑴在记忆过程中,识记材料的首尾部分易记,而中间部分易遗忘。 ⑵在记忆过程中,两种材料相类似,会影响记忆效果。 ⑶识记两种材料或一段较长的材料时,中间安排间隔时间的记忆效果好。 ⑤ 强化律: ⑴在记忆活动中,各种感官同时参与比单一感官参与的记忆效果好。 ⑵在识记材料达到熟记后,适当增加学习次数,记忆保持效果好。

关于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精品文档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识记是人脑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识别并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是记忆的起始环节,是获得事物映象和经验的首要过程。因此,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使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于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从以下方式尝试: 一、巧妙呈现、吸引注意、化瞬时记忆为短时记忆 心理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 最初的印象深刻,记忆就快,也会记得牢。认知心理学也指出:“刺激的信息以感觉的形式储存于瞬时记忆,受到主体注意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其他的信息保持1秒钟作用丢失了。”所以,“记忆的感觉储存阶段只有受到注意时才能转移到相对稳定的短时记忆,而注意力分散是阻碍记忆力更好发挥的罪魁祸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设计教学预案,以独到的方式呈现新知识,新句型,从而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深化感知印象,使瞬时记忆的信息因为主体的注意,而快速进入短时记忆。 二、灵活巩固,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程中,复述起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复述,信息就会丢失。复述分两种。简单复述是机械记忆地复诵识记,有助于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而进入长时记忆;精细复述就是将要复述的材料与过去已有信息联系起来,在深层次上加工整合,又称整合性复述,是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记忆的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正确、有效、科学、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落实和巩固知识。 三、善用遗忘规律,强化长时记忆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 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的保存量是不同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比较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重复,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 失。”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安排复习活动。 精品文档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1985年Graf 和Schater 利用记忆测验,以能否有意识回忆为标准,正式提出“内隐记忆”一词。而1924年心理学家William M cDougall 在“Outline of psychology ”中最早使用“内隐的”(implicit )和“外显的”(explicit )这对术语来描述不同记忆形 式。只是在当时并未引起记忆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也未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1]。1968年,英国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Warrington 和Weiskrantz 在对遗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就发现了“内隐记忆”的现象:他们用Korsakoff 综合症和额叶切除后的患者作为健忘症被试,以无脑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发现健忘组被试不能有意识地提取已学过的单词,但仍然保存着关于这些单词的记忆痕迹,这些单词的痕迹可用补笔等测验间接测出。这就激发了人们对正 常被试无意识的,无察觉的记忆现象的研究兴趣,并找到了理解人类记忆本质的全新途径。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是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但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Schacter,1985 )[2]。 1.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1.1任务分离范式 任务分离范式是由心理学家Tulving (1983年)提出来。他是指在内隐记忆研究中,通过改变测验 指导语,造成两种记忆任务(间接测验与直接测验),再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加工过程的分离。 在研究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实验性分离有可能只是任务外部形式上或内部心理操作上的分离,而不是深层加工过程的分离(M erikle,P.M .,1991)。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对此范式进行了一些改进。M erikle 和Keingold (1991)将匹配比较法运用于内隐记忆研究中,将间接测验表现出的比相应直接测 验更高的感受性作为内隐记忆存在的判定标准。杨治良等(1994)也使用匹配比较法对汉字内隐记忆 进行了研究。匹配比较法就是将直接测量任务和间接测量任务在形式上和心理操作上匹配起来,使他们只存在指导语上的差别。这时若出现实验分离,就有可能是深层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不是任务差异所引起。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彭莉 作者简介:彭莉,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心理咨询中心,长沙,410205。 摘 要:近年来,内隐记忆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内隐记忆研究中两种主要的实验研究 范式: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同时,归纳与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内隐记忆模型:阈限说、激活扩散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最后提出了四点内隐记忆研究对于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内隐记忆 任务分离 加工分离 内隐记忆 启发 社会心理科学第24卷总第101期2009年第1期总第003页 ·理论研究·

心理学 记忆方法

记忆策略一.复述 复述策略是人类最早掌握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忆策略,是一种最基础的记忆策略,因为你无论采用哪种策略,其实你都要复述一遍又一遍才能记住它。我们一般在5岁时掌握复述策略。所谓复述,就是把刚刚掌握的知识在脑海里重新归纳一遍。比如我们在记忆即将拨打的电话号码时,都会采用复述策略,在脑海中不停的念叨。对于一个常用的号码,我们一般都能记住,因为每使用一次我们就会在头脑中复述一遍。对于我这类刚刚脱离高考的大学生,在期末考的时候最常用的就是复述法,这是快速记忆无法理解的内容去应试最有效的办法。 不过单独使用复述记忆法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容易遗忘,因而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信息我们需要采取其他能够长期记住信息的方法。 二.联想 这是最难掌握的记忆策略,但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总的来说他不单单是一个策略,要好好地应用联想加深记忆必须要用到所有的记忆策略,因为没有一种能够快速记忆而且能够永久不忘的记忆策略。所谓联想记忆就是通过自己的联想为要背的每一个知识构建出属于他们的意义,譬如圆周率3.1415927看似没有意义但如果你可以把它联想成π记下来就会发现数字的趣味。记忆大师们可以灵活的运用联想帮助他们记忆,他们可以通过联想构建出自己的记忆宫殿,这个宫殿里有无数的房间,打开不同的房间里面就有不同的布置,借此他们可以记下各种知识,要用时打开那扇房间的门就好。这也叫记忆宫殿法,我对这个方法印象尤其深刻,因为小时候看的一部港剧《读心神探》里凶手利用这个方法杀人。所以记忆方法掌握后一定要用到正途。 不过联想策略并不是那么好掌握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他实际上是需要你对看过的知识进行思考,思考这些知识本来的意义以及如何让它们相互之间有联系,一旦我们构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那就很容易记住了。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靠编顺口溜,比如我室友跟我说我们一起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伸手要饭,我说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