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面源污染

城市面源污染
城市面源污染

城市面源污染研究

摘要城市面源污染已成为危害中国城市水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城区面源污染具有时空分布离散性、污染途径多样性、成分复杂多变性等特征。本文介绍了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特征以及研究方法。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控制措施。

关键词城市地区;面源污染;污染特征;控制技术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study

Abstract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has become one of important sources of harmChina's urban water,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has a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iscrete pollution pathway diversity, the composition of complex and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search stat us of the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research. And suggest control measures for this problem.

Key words urban area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technology.

1.城市面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主要包括农业非点源污染和城市非点源污染两类.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已经成为很多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较早即开展研究[1].城市面源污染是指在降水条件下,雨水和径流冲刷城市地面,使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汇入受纳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它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种水环境污染类型,亦称为城市非点源污染[2.3]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化与城市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原有地表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导致城市地表硬化率急剧增加,不透水比例增大,使得雨天特别是暴雨天气产生大量的径流不能通过城市地表渗透到土壤中或者是被植物截流,只能通过分流制或合流制系统把径流排放到受纳水体中,对受纳水体的水质造成明显的破坏。在美国,面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第一因素,60%的水污染起源于面源[4]。

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污染问题,防治任务艰巨,主要工作放在了点源污染控制方面,对于面源污染,工作重点主要是针对农村耕作区水土流失等面源污染问题,对于城市面源污染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美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对城市地表径流开展了大量的测试及研究工作,我国城市地表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对北京的城市径流污染进行研究,随后在上海、广州、西安、武汉、澳门、珠海、苏州等大中城市也逐渐开展起来[5],但目前几乎没有系统的城市面源污染监测资料,有限的案例研究通常只提供几场暴雨径流过程的水质监测数据。因此,研究中国城市面源污染的特性及规律,为政府部门对面源污染的控制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河流面源污染途径与特征

2.1 城市径流面源污染途径

雨水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主要有建筑材料的腐蚀物、建筑工地上的淤泥和沉淀物、路面的砂子尘土和垃圾、汽车轮胎的磨损物、汽车漏油、汽车尾气中的重金属、大气的干湿沉降、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城市公园喷洒的农药以及其他分散的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染源等。这些污染物以各种形式积蓄在街道、阴沟和其他不透水地面上, 在降雨的冲刷下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城市受纳河道中。

(1) 在排水设施不健全的区域, 雨水冲刷地表积蓄的污染物后以地表漫流的形式进入城市河道。雨水排除不畅而形成的地表积水, 对路面污染物、生活垃圾以及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等面污染源形成浸泡, 浸泡会融出更多污染成分, 特别是生活垃圾等有机质在受到较长时间的浸泡后, 污染物中 TN 和 TP 析出的更多, 增大了雨水污染负荷。

(2) 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渠内排除, 雨季时合流排放的污水和雨水超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 通过溢流井携带部分污废水排入河道。当雨洪径流流速较大时, 管网中无雨期时从污水中沉积下来的污染物被冲起随溢流进入河道, 成为径流污染物的又一来源。

(3) 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 虽然避免了部分污水不经处理而溢流到河道的可能, 但是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不能到达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造成河道水环境污染。

(4) 雨水口是城市面源污染物进入城市河道的首要通道。雨水口的垃圾、污水是城区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据市政部门统计, 2000 年北京雨水口内清理垃圾达 2.38 万 m3。雨水口的污染可分为以下 3 种: ①人为扫入、丢入的各种生活垃圾 (占 55 %); ②人为倾倒的污水 (36%); ③腐烂变质的沉积物。

2.2 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特征

城市河流的面源污染主要是以降雨引起的雨水径流的形式产生,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雨水对河流周边道路表面的沉积物、无植被覆盖裸露的地面、垃圾等的冲刷,污染物的含量取决于城市河流的地形、地貌、植被的祖盖程度和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因此,对面源污染的控制也可以理解成对城市河流周边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的突出特征是:污染源时空分布的分散性和不均匀性、污染途径的随机性和多样性、污染成分的复杂和多变性。

2.2.1汇水面性质

城市汇水面则以建筑与道路(包括停车场、广场等)不透水面为主,也包括公园、绿地等相当比例的透水地面。由于中国处于较快的城市化过程,城市的总汇水面积会有很大的变化,如北京近十年来保持年均大约两位数的比例增加。深圳、上海、苏州等许多城市都是汇水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典型例子。除了总面积的变化之外,汇水面的性质和比例也有很大的不同。如建筑屋面的材料和形式使得汇水面性质完全不同[6]。

2.2.2 水文特性

面源污染最终主要以雨水径流的形式产生,城市面源的径流系数较大,建筑屋面与道路的径流系数可达0. 9。形成径流的时间短,地下入渗量小,对污染物的冲刷强烈。径流形式以短时的地表径流和较长时间的管内流为主(少量的明渠和河道)。雨水径流量的峰值加大,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

2.2.3污染物类型

城市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有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3种类型。

(1)物理性污染物

物理性污染物主要指悬浮物。城市径流中夹带有大量的悬浮物,它主要来自交通工具锈蚀产生的碎屑物质、机动车产生的废气、大气干湿沉降物、轮胎和刹车摩擦产生的物质以及居民烟囱释放出的烟尘等。西安市测定道路路面径流水中SS浓度为242~2 322 mg/L,其流

量加权平均浓度为934 mg/L,远高于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7]。

(2)化学性污染物

重金属是城市面源污染中一种最典型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由于生活垃圾、树叶、草以及杂乱废弃物的堆放,城市径流中常携带有大量的耗氧有机物。有机有毒污染物包括杀虫剂、多氯联苯(PCBs)和多环芳烃(PAHs),主要来源于园林绿地、菜地等施用农药、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以及大气的干湿沉降等。

(3)生物性污染物

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指病源性微生物。一般地,城市径流中细菌的含量超过公众对水要求的健康标准。径流中粪便大肠杆菌的数量要比游泳池的健康标准高出20~40倍。细菌的来源主要是下水道溢流、宠物以及城市中的野生生物等。

3.城市河流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3.1 源头分散控制

源头分散控制,就是在各污染源发生地采取措施将污染物截留下来,避免污染物在降雨径流的输送过程中进行溶解和扩散[8]。

城市河流周边地区绿地、道路、岸坡等不同源头的降雨径流的控制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缓冲带、生态护岸等。在技术措施选用时,可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单独使用或几种技术配合使用[9]。

3.2 中途控制和终端控制

该控制手段主要的技术措施有:路边的植被浅沟、植被截污带、雨水沉淀池、合流制管系溢流污水的沉淀净化,分流制管系上的各类雨水池,氧化塘与湿地系统等。这类技术往往受城市建筑、占地等条件的限制,实施改造难度较大,代价也很高。欧美一

些发达国家在治理城市面源污染时付出了巨大代价,一些城市至今仍受其困扰[10]。

3. 3 技术措施与非技术措施并举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措施中以美国的暴雨最佳管理措施(bestmanagementpractice,BMP)最为系统和全面,应用也最广泛,许多国家都对其进行了借鉴和改进。BMP是一种技术、方法和工程性的控制措施,主要用于暴雨径流的水质和水量管理。

1999年美国环保局对BMP进行了如下定义:“为预防和减少全国水体污染而采取的行动计划、预防措施、维护手段及其他的管理措施”[11]。BMP包括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类,其中非工程措施包括制度、教育和污染物预防措施,不包含固定的和永久性的设施。在许多案例中,非工程措施经常从源头上就减少了污染物的使用、产生和累积,因而也被称为源控制措施[11],具体方法有法律制度、环保教育、无害化农药、路面清扫、不透水面分割等。工程性措施是通过工程设施或工程手段来控制和减少暴雨径流的排放量,以及减少污染物在径流中的浓度和总量,它主要是在径流的流动过程中采取某种措施,故也被称为径流控制措施。

对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区分视不同情况而定,如用于降低不透水面连接度的植被,既可认为是一种控制策略,也可认为是一种工程控制技术。目前,一些新的控制措施如较佳场地规划(better siteplanning, BSP)和低影响发展( low-impact develop-men,t LID),既包含了全面的规划又包括了一些工程措施。但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从整体上进行规划,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其中工程措施只是辅助手段,所以通常可认为是一种源控制措施。

4、结语

由于目前我国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尚未形成标准,国家应加大城市面像污染控制研究的力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由于城市区域内可利用的土地有限,在工程设计时可将工程措施景观化、小型化,同时满足污染控制和社会效益,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Zhang S-L(张水龙),Zhuang J-P(庄季屏).1998.Current situation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research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in agriculture.Chin JEcol(生态学杂志),17(6):51~55(in Chi-nese)

[2] Alm A L. Nonpoint Sources of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Technology, 1990, 24(7): 967

[3] 赵剑强.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与控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4] USEPA. National water quality inventory, report to congressexecutive summary. Washington DC: USEPA, 1995.

[5] 宫莹,阮晓红,胡晓东.我国城市地表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3): 21~23

[6] 张亚东,车伍,刘燕,等.北京城区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指标相关性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 16(6):182-184.

[7] 樊华,吴雅芳.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及其控制管理的研究进展[J].江西化工, 2007, 1: 14-17.

[8] 倪艳芳环境科学与管理 1673-1212(2008)02-0053-05

[9] 赵建伟,单保庆,尹澄清.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应用及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3(12): 1-5.

[10] Lee JH, BangKW.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stormwater runoff [J].WaterResearch, 2000, 34(6): 1773-1780.

[11] US EPA. Preliminary Data Summary ofUrban Stormwa-ter BestManagement Practices[R]. Washington, DC:Office ofWater, 1999.

面源污染参考

—1—

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1.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组织开展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解决行业科技发展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本项目属于环境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污水和废弃物污染;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我国目前正处在污染构成快速转变时期,面源污染的负荷在逐步上升,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面源污染比例已超过点源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问题已日显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2010年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2—

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 因此,从政策、法规、管理和技术4个层面尽快制定出符合国情、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措施,构建农业面源污染复合控制系统,对于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引导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和恢复农村自然生态功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分析说明项目实施能够产生的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可有效的指导化肥、农药的使用,避免无效的损耗浪费,减小土地退化速率,缓解水土流失,从源头消减污染物积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规范指导,引导农村区域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将从污染源头和迁移途径上对面源污染进行有效阻控,从而遏制和改善流域、湖泊水质污染状况,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研究与开发任务与内容(主要包括研究重点与开发内容,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其内容应与项目目标有直接对应关系,为实现项目目标所应进行的重点研究内容不应有遗漏,也不应包括 —3—

面源污染文献总结

面源污染 1、论面源污染控制在城市水污染治理中的重要性——上海面源污染现状及思考——洪克险 (1)面源污染的现状: ①汽车停车场:停车场的地表雨水径流直接进入雨水管网,并最终排入天然水体。其污染物见表1 此外,雨水中还可能含有大肠杆菌、石油烃类物质:油脂和油、“BTEX”合成物、联苯胺、甲苯、乙苯和二甲苯,以及多环芳香烃。 ②道路:其潜在污染源是:餐饮摊、马路菜场、路边的小型洗车修车点、宠物的排泄物等;它们通过直接产生污水或者通过雨水冲刷随地表水体径流进入,最终造成接纳水体水质污染。 上述污染源对于受纳水体的TSS(总悬浮固体)、TP、TKN(凯氏氮,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NH3-N、BOD、COD、可致癌菌数、石油烃类、重金属离子、PH值、水温等都有负面影响。 ③城市绿化:包括公共绿化和建筑绿化(含建筑外场区域绿化和屋顶绿化); 由于涉及、管理上的不合理,绿化会造成面源污染。 ④人们不当的行为: a习惯把阳台排水管、屋面雨水管作为生活废水管使用; 污染传输途径及去处:阳台排水管最终进入城市雨水管渠, 危害:造成了生活中使用的大量人工合成化学品(各类洗涤剂、荧光剂、表面活性剂、溶剂、甚至杀虫剂等)进入雨水系统,进而造成受纳水体化学污染; b不文明的行为举止:随地乱扔果皮、垃圾、当街乱倒脏水、随地大小便、直接向景观河道、湖泊中扔杂物、燃放纸质烟花爆竹等; 危害:这些行为将给水体带来磷、氨氮、脂肪、油脂、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使水体的TSS、BOD、COD、TN、NH3-N等指标值下降,或使城市初期地表径流对

水体形成污染负荷冲击,使水体受到污染。 污染传输途径及去处:通常是通过雨水径流或街道冲洗水进入雨水管渠或自然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2)处理措施: ①汽车停车场:在停车场四周是指拦截雨水沟;采用硬质绿化 ②道路:从管理者和使用者两方面入手:分别是加大道路清扫频度,加强管理、取缔无法达到排放标准的商业经营店;加强环保知识学习,提高使用者环保意识。 ③城市绿化:在其设计中,应充分发掘其控污、减污的特点,使绿化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④人们不当的行为:制定相应法规、加大环保知识普及力度、提高个人环保意识、规范个人行为。 2、《巢湖小流域污染源解析及对策措施研究——以十五里河为例》——匡武,吴蕾,王翔宇[环境保护科学] 2015,41,5. (1)污染来源:分为农村面源、农业面源和城市面源。主要农村生活、农田流失、散养禽畜、水产养殖、城市径流; (2)传输路径:降雨冲刷 (3)污染去处:河流 (4)面源污染的主要问题: ①河流缺乏清洁水源补给,截污不彻底,河道补水主要来自于污水排放;②河道比降大,通过滚水坝保水,河道淤塞,影响水质和行洪;③城市面源污染严重,城市的土地利用、新建道路和小区等设施没有充分考虑城市面源污染控制; ④岸坡植被多样性差,景观杂乱,沿岸乱建情况普遍,生态空间受到挤压;⑤农业面源的控制尚缺乏有效手段。 (5)防治措施:

城市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城市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目前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城市面源污染是指存降水条件下,雨水和径流冲刷城市地面,使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汇人受纳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面源污染的成因和特点、研究历程、面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污染负荷模型以及面源污染的防控机制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面源污染;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化与城市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原有地表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导致城市地表硬化率急剧增加,不透水比例增大,使得雨天特别是暴雨天气产生大量的径流不能通过城地表渗透到土壤中或者是被植物截流,只能通过分流制或合流制系统把径流排放到受纳水体中,对受纳水体的水质造成明显的破坏。在美国,面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第一因素,60%的水污染起源于面源。 面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引起的水体污染。城市面源污染是仅次于农业面污染源的第二大面污染源,是指暴雨产生的径流冲刷地面污染物(城区垃圾、工业垃圾、采矿灰尘、粪便、化肥、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物,点源无组织排放散布在地面上的排放物、天然植物的残余物等),通过地表径流面带入江河湖泊水库等环节而产生的污染,它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种环境污染类型,亦称为城市非点源污染。不同于点源污染,城市面源污染表现出随机性、差异性和滞后性等特点,这是因为其发生源。迁移途径和污染物浓度等差别较大;城市面源污染物质一部分直接沉积在地表,其他部分则飘散在空气中或随降尘或降雨进入路面或土壤表面。沉积于地表的、或通过降尘或降雨进入路面的污染物在降雨径流过程中将最终进入地表水体,影响水体水质,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与生活。 1. 城市面源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1.1 城市面源污染特征 韩冰在研究中指出城市面源污染的几大特征: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xx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xx人民政府,局属各单位: 为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优化城乡环境面貌,根据县委、县政府印发的《环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出发点,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大任务,推动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环县。 二、整治任务 从5月份开始,11月底结束,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行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加强农用地膜和尾菜的回收处理,实现废旧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污染;强化农产品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四大整治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城乡环境卫生洁净优美、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三、整治措施 (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促进新型能源利用。 1、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把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结合起来,结合荞麦、豆类、向日葵等特色作物,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处,创建面积20万亩,建成绿色农产品基地8个,种植面积25.6万亩,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登记,做好到期产地、产品的复查换证、续展、年检及转换工作,组织申报“三品”认证6 个。 责任单位:农技中心、执法大队、xx

2、深入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对历年建成的“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进行全面排查维修,指导农户积极开展“三沼”综合利用工作,变废为宝,减少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 在设施瓜菜种植区域和畜禽养殖区,因地制宜发展“四位一体”(沼气池、厕所、棚圈、日光温室)户用沼气建设,逐步形成“畜—沼—菜”、“畜—沼—农”的良性循环模式。 责任单位:能源办、xx (二)注重农业废弃物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1、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充分发挥庆阳瑞利、环县兴环、环县保利等10户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配合供销社积极组织全县64个回收网点,在农作物收获之后,及时进村入户,上门优惠收购。在春秋两季开展废旧农膜集中清理捡拾活动,对县内交通主干道及通村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田间地头堆放的废旧农膜进行集中清理,消除“视觉污染”。引导和动员广大农民主动清理残膜,积极联系交售废膜,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8%以上。同时,组织农业执法人员深入农资销售点,严防0.01毫米以下超薄地膜上市销售,从源头上减少废旧膜残留,降低回收难度。 责任单位:供销社、执法大队、xx 2、开展尾菜专项治理行动。在曲子孟家寨、木钵关营高寨等设施瓜菜种植集中区,积极引导农户对田间地头产生的尾菜采取田间堆肥、挖简易坑沤肥及直接还田等方式,开展田间处理利用,将尾菜就地消化,消除对蔬菜产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对长期以来随意弃置于村庄周围、公路沿线、田间地头、沟渠旁边等地的尾菜,开展污染专项治理,切实解决好尾菜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问题,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31%以上。 责任单位:农技中心、xx (三)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污染 1、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善土壤墒情检测点,定期发布土壤墒情报告,利用已建立的9个土壤墒情监测点,合理适时调整布局,加密监测频度,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因此,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 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由此看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地点 本次关于面源污染问题调查方法我采用的是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法。 我调查的地点选在家乡当地的河南省新乡县部分农村,利用暑假时间到当地的蔬菜大棚,田间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 1.化肥 我县农村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尿素,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少之又少,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另外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2.农药 在我县七里营镇农业试验田里试验实施太阳能灭杀地下害虫,弥补了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的缺陷,而且节省资源,节省能源,减除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然而农村农民普遍使用的还是菊酯类、有机磷种类的农药,农民普遍重视农药的效用,对于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认识了解较少,导致推广使用困难。 资料显示,喷洒粉剂或液体农药,95%以上的或附着在植物表面,或降落到地面,或飘游于空中。由于农药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大部分被浪费,这部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水质恶化。 3.禽畜场 我县的畜禽养殖业由农民个体家庭饲养逐步走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而且越来越集中在城市周围。由于畜禽养殖的饲养方式、养殖规模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总量、污染程度和分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根据“市创建第五届省文明城市培训工作会”要求,结合您局相关通知精神,认真梳理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帮助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具体措施和实际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一)加强扬尘污染治理。 一是安排执法人员对市区35处在(待)建工地不定期巡查,严格督促规范施工,必须做到工完场净;同时对扬尘问题较为突出的工地、区域,一旦发现问题要求其立即整改;二是对市政工程施工点严密管控,督促其做好边界围挡,推动裸土覆盖,必须洒水降尘,及时垃圾清运等;三是对辖区内的清运队进行严格监管,必须按规定路线行驶,必须采取加盖、围蓬等基本措施防止污染;四是与相关部门联勤联动,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沿街遗撒、污染路面等行为严查重处。五是加大城乡结合部管理力度,设立临时卡点,突击检查过往车辆密闭运输情况。 2018年至2020年5月,2018年至今共妥善处大气污染方面问题3100余次;推动裸土覆盖90余处、50.5万平方米;设卡检查车辆密闭覆盖问题150余次、检查车辆1450余辆台;立案查处抛洒滴漏污染路面行为的案件125件、罚款11.5万余元。

(二)严密管控餐厨垃圾投放。 一是严格要求餐厨垃圾产生者应当与取得特许经营的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企业签订书面协议并在规定的收集时间内交运,生活垃圾必须到指定位置分类投放;二是配合特许经营企业将餐厨垃圾运送到指定收集点,不得交由特许经营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收集、运输、处置,及时建立运收台帐。生活垃圾清运企业必须按照规定线路收集且必须事先申报;三是针对垃圾乱倒行为召开动员会议、宣传会议,研讨如何有效防止城市垃圾向周边农村倾倒行为,积极听取多方意见、建议。 2018年至2020年5月,共发放《餐厨垃圾告知书》680余份;排查餐厨垃圾运收、处置情况950余处;立案查处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处置不当案件11起、罚款3500元。 (三)严格管控建筑和装修类垃圾倾倒。一是加大行业运输公司(渣运公司)的监管力度,督促其认真落实责任,不得乱倾乱倒建筑和装修类垃圾;二是联合城乡结合部区域涉及的镇(街道)做好日常巡查监管,发现乱倾乱倒行为及时制止和处理。三是督促各镇(街道)加强夜间巡查管理力度,杜绝社会闲散人员夜间违规乱倾乱倒建筑和装修类垃圾。 二、帮助治理农村面源污染 (一)开展民生实事村项目建设。通过省级财政2017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的调查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因此,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 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由此看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二、调查方法和地点 本次关于面源污染问题调查方法我采用的是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法。 我调查的地点选在家乡当地的河南省新乡县部分农村,利用暑假时间到当地的蔬菜大棚,田间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 1.化肥 我县农村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尿素,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少之又少,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街道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环境为核心,以“建设美丽**”为目标,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主,积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为确保全街道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街道党工委十分重视,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认真分析研究**街道的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并对**街道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二是结合本街道实际,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进行明确,实行目标管理,狠抓落实,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三是严格考核,使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与林业、社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村镇规划建设及土地、水利等工作结合起来,注重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二、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街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和途径加大环保知识和文明精神的宣传,扩大公众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一是利用会议、简报、标语、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知识等宣传;二是通过开展“美化南盘江,保护母亲河”、“学习雷锋、爱我家园、净化环境”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进行宣传;三是借助“环境保护日”,印发环保宣传资料,开展环保知识咨询活动;四是开展环保宣传进学校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真正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家喻户晓。 三、狠抓工作落实 (一)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街道多次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城郊结合部、农村为整治重点区域,集中开展大清理、大整治。各社区严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挂钩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以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清理、大扫除为主要内容,集中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清理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垃圾杂物和白色污染,疏通和密闭污水排泄沟渠,清理畜禽圈舍和粪便,消除“五乱”(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现象;同时组织力量,对公共场所、境内各沟渠及新老盘江两岸的环境卫生进行了重点治理,对各区域内的垃圾、污物、杂草和白色垃圾及河道内淤积的垃圾污物和河面漂浮物进行了清除。自2016年以来共开展环境整治5次,出动车辆40余台次,人员850余人次,清除垃圾150余吨,其中打捞河面垃圾15吨,死猪

流域面源污染危害及治理与管理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2033263.html, 流域面源污染危害及治理与管理对策分析 作者:黄燕刘峰周相宙 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7年第12期 摘要:近些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流域面源污染问 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流域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水体质量和水域环境的重要因素,加强对流域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流域面源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的分析,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讨论流域面源污染的治理与对策,希望对我国治理流域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对策 一、相关概念及污染问题产生原因 1.流域面源污染的概念 流域面源污染是指在流域源头、城乡交界处,未经处理的农村生产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禽畜粪便等废弃物随径流进入地下水、土壤、空气,由于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超出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资源的富氧化程度加剧,水资源可利用水平降低、土地生产能力低下等情况。流域面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分散性、广泛性和难监测等特点。 2.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 流域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农田耕种、砍伐活动扰动土壤以及流域区划内居民的生产生活等因素造成,造成流域面源污染的具体原因包括: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禽畜粪便的无序排放、农村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随意丢弃以及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附近河流、农业生产的废水废渣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到附近流域、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等。 二、流域面源污染的危害 1.水体富营氧化问题 由于农村没有生活用水处理设施,大量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引起水体富氧化,发生面源污染,随着水流扩散,氮、钾等元素的大量增加,更加剧了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藻类和浮游生物在水域中快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造成各种水生物的衰亡。 2.地下水水质恶化问题

松花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

2011年第5期 东北水利水电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收稿日期]2011-01-21 和树脂崩解微粒,不宜用于配置有机物质分析的试液。离子交换处理能除去原水中绝大部分盐类、碱和游离酸,但不能完全除去有机物。如果用含有有机物的去离子水配置COD Mn 试液,在做水样时其本底值会偏高,影响对样品水的测定。 2 )应先标定好0.1mol/L KMnO 4(1/5KMnO 4)准确浓度,再根据稀释公式把浓度调节到0.01000~0.009600mol/L 范围内, 以减小误差。3) 加入10.00ml 的0.01mol/LKMnO 4和0.01mol/L Na 2C 2O 4时均应用滴定管加药, 这样既快又准。4 )加热的时间应从水浴开始沸腾时计时,时间为30±2min ,时间要卡准。加热时间短,测定结果偏低,加热时间长了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总之,要消除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的误差,必须应用符合标准的纯水,要配制和保存好草酸钠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准确进行标定,严格控制测定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个相对的准确测定值。 [参考文献] 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中心,水质分析方法标准汇编[R ]. 松花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 林金海,刘宏伟,周波,包化国 [摘要]本文以积累的调查资料为基础,从农村生活污染调查、化肥农药污染调查、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调查等3个方面对松花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污染成因以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松花湖流域[中图分类号]TV8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624(2011)05-0045-03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分局,吉林吉林市132013) 松花湖流域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跨吉林市丰满区、磐石市、蛟河市、桦甸市、辉南县、梅河口市、 柳河县、东丰县、靖宇县、抚松县、江源县、安图县和敦化市等13个市县区。丰满水库大坝以上流域面积42500km 2 ,约占吉林省总面积的22.7%。 松花湖流域建有白山、红石和丰满3座梯级水力发电站。电站建成后形成了白山湖、红石湖和松花湖3个人工湖泊 (以下称三湖),三湖水体总长度约300km ,正常水位水面总面积564.6km 2 , 总库容180.93亿m 3 。丰满水库年径流总量为 133.2亿m 3 ,占第二松花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 81.7%, 占全省地表水总量的38.7%,是吉林省重要的水源基地和水利枢纽工程。 1松花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 1.1农村生活污染调查 调查主要包括2部分,即农村人口生活污水调查和农村人口生活固体废弃物调查。农村缺乏有效的排水措施,生活污水排放到村落沟渠中,污水下渗而污染物在沟渠中大量累积;同时村落地表累积大量固体废弃物,包括生活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在较大的降雨径流冲刷作用下,这些污染物大多进入河流沟渠系统向受纳水体运移。1.1.1农村人口生活污水调查 农村人口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照用水及耗水定额进行计算;人均COD 产生量为50g/(人·d );人均氨氮产生量为3.2g/(人·d ) ;人均总氮产生量水生态环境 ·45·

城市面源污染研究现状及展望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9, 9(6), 775-781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112033263.html,/journal/ae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112033263.html,/10.12677/aep.2019.96102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Research Hanliang Gui, Chunping Zhang*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Received: Oct. 31st, 2019; accepted: Nov. 18th, 2019; published: Nov. 25th, 2019 Abstract With the city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and other point source pollution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proportion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from non-point sources is in-creasing. Based on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impact,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s well as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earch 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ill b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ponge city reconstruction. Keywords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Engineering Measures, Sponge City Transformation 城市面源污染研究现状及展望 桂晗亮,张春萍*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31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18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5日 摘要 随着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等点源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城市水环境污染中来源于面源污染的比例逐年提高。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面源污染的概念、影响、排放特征及相关的控制措施,提出了城市面源污染的相关研究对接海绵城市改造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1、农业面源污染成因 农业面源污染是一种潜在的产业公害,其危害日益凸显,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尽管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的程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过欧美国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公众关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影响的信息知之甚少,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还没有正式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缺乏系统、准确、清晰的认识,政府规制诉求不够。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各级政府经济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它产生的危害链可以说是很长很广,会导致土壤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安全降低;使农产品质量下降,食物链和经济链受到影响;村落卫生环境差,危害人体健康;使污染事故发生频率增加,损失增大。就我国现在的农村而言,主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生产生活中的不良产物;二是畜禽养殖过程中粪便的处置不当。 2、我国农村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存在问题及特点分析 (1)农民施用肥料不科学现象存在。虽然测土配方施肥已经在我国农村进行了试验推广,但还没完全为广大农户所接受,普及使用率不高。 (2)合理施用农药有待提高。农药的施用不当是导致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控制农药的施用,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滥用禁止施用的农药或者假冒伪劣药品以及农民施药不当导致作物和环境的污染。 (3)秸秆利用率较低。目前我国农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很低,绝大部分的农作物秸秆都被野外焚烧,同时还有部分农作物秸秆乱置乱堆,造成面源污染。 (4)合理使用农膜有待提高。随着农膜和塑料农具的使用量逐年加大,残膜或废弃农具随意丢弃带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5)部分农民面源污染防治意识欠缺。虽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些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但由于部分农民面源污染防治意识欠缺,科学施肥、施用农药等还有待提高。没有形成有效的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环保意识。

我国目前的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

我国目前的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情况 摘要:关于什么是面源污染,TK-2专题组副组长、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陆根法教授解释道,环境污染分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如企业,面源污染则没有固定污染排放点,如没有排污管网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面源污染(Diffused Pollution,DP),也称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se Pollution,NPS),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根据面源污染发生区域和过程的特点,一般将其分为城市和农业面源污染两大类。随着国家对点源污染的治理整顿,目前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因为点源污染涉及我们的城市的内部环境,而面源污染则涉及城市的外部环境。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我国的面源污染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 关键词:面源污染农业治理措施 当今,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三大环境污染之一,这也是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和农户生活垃圾在降雨或灌溉过程中,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地下渗漏等途径进入外界环境,对土壤、水分和空气等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硝酸盐、NH4﹢、有机磷、六六六、COD、DDT、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塑料增塑剂等。 一.我国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施用的化肥、农药以及集约化养殖导致的农业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而化肥利用率低,农药施用过量,则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根据调查,农业生产中依然使用被禁止的农药,不仅对环境造成损害,而且威胁食品安全。施用的化肥除被植物吸收外,有相当部分进入水体和土体,还有相当部分NO2以气体形式逸散到空气中。 在很多地方,由于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农民为维持农田生产能力,更加依赖于增施化肥,从而形成了污染→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加大化肥农药使用量→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恶性循环状态,导致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1.对水体的污染 面源污染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农业是主要的面源污染来源。就沱江流域来看,沱江流域资阳段水系网较为发达,主要包括绛溪河阳化河和九曲河3个小流域。随着资阳市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各个小流域的水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006年底,3个小流域水环境水质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其水质主要为有机物污染,主要超标因子有石油、氨氮、大肠菌群和COD。其中,绛溪河小流域的污染最为严重,其氨氮为4.14mg/L ,BOD为29.0mg/L ,石油类为6.00mg/L,大肠杆菌含量为9万个/L ,均严重超标,其水质为国标劣V类; 九曲河水质为国标劣V类; 阳化河水质达地表水Ⅲ类标准,个别河段出现氨氮超标。沱江干流水质沱江干流水质污染也较为严重,2002-2004年连续3年出现劣V类水质。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 调查报告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因此,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由来已久, 尤其近几年呈愈演愈烈之势, 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由此看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地点 本次关于面源污染问题调查方法我采用的是上网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法。 我调查的地点选在家乡当地的河南省新乡县部分农村,利用暑假时间到当地的蔬菜大棚,田间实地观察。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秸秆燃烧污染等。 1.化肥 我县农村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尿素,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实际上,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少之又少,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另外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2.农药 在我县七里营镇农业试验田里试验实施太阳能灭杀地下害虫,弥补了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的缺陷,而且节省资源,节省能源,减除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然而农村农民普遍使用的还是菊酯类、有机磷种类的农药,农民普遍重视农药的效用,对于一些高效低毒的农药认识了解较少,导致推广使用困难。 资料显示,喷洒粉剂或液体农药,95%以上的或附着在植物表面,或降落到地面,或飘游于空中。由于农药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大部分被浪费,这部分农药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水体,致使水体各种污染物质含量超标,水质恶化。 3.禽畜场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措施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城市河流流域范围内的面源污染控制问题,阐述了逐级控制管控模式,并分别介绍了目前城市河流的面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性措施。 关键词: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管控措施 前言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高速发展给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治理,面源污染对于水环境的危害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面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开展研究城市面源污染的特征及规律,制定可行的污染控制技术及对策,对政府部门进行面源污染的控制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1 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日、英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主要开展面源污染的分类特征研究、降雨--径流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大气层污染物通过输送与沉积进人地表水体的机理性研究、面源污染扩散与负荷的模型研究等。 我国面源污染研究起始于80年代,相继在北京、珠江流域的广州、辽河流域的沈阳、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开展。在基础研究方面,清华大学开展了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降雨径流过程、侵蚀过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模型研究。滇池、太湖、巢湖污染治理过程中也对面源污染作了较深入研究。但总体上面源污染研究的重点还是放在了基础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上,对面源污染控制的研究比较落后,尤其是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研究仍相对薄弱。 2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的来源及特征 面源污染,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引起的水体污染。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降雨对城市地表的冲刷,所以,城市地表沉积物是城市河流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城市地表沉积物包含许多污染物质,有固态废物碎屑(城市垃圾、动物粪便、城市建筑施工场地堆积物)、化学药品(草坪施用的化肥农药)、空气沉降物和车辆排放物等。污染物的含量取决于城市河流的地形、地貌、植被的覆盖程度和污染物的分布情况。

浅议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及对策(新版)

浅议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及对策(新版) Safe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ef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浅议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 及对策(新版) 摘要:本文就我国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公众参与意识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城市面源污染;公众参与;现状;对策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收集率和集中处理率逐年升高,由此对城市水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据相关调查显示,城市和地区水域治污无效且不断恶化的根源是面源污染,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升高。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污水处理率相当高,具有丰富的治理经验,我国上海的城镇污水处理率也达到了80%以上,中心城区处理率在85%以上,但在雨天时城区河道仍会发生溢流并出现黑臭现象。

针对雨天污染问题,我国多数大中城市都已经采取了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来加以控制,但效果仍不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城市面源污染具有成分复杂多变、来源分散、途径多样的特点。目前我国公众对城市面源污染认识程度不够,参与水平比较低,如何加强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意识是摆在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我国城市面源污染的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对城区排水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数城区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但由于建设部门以及公众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造成径流污染负荷高、城区卫生差等问题,加之分流排水系统存在雨污混接现象,进而造成了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控制和治理起来也相对困难。 1、地表径流污染负荷高 国内城市居民尚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口稠密城区地表受生活垃圾等污染,地表径流污染负荷很高,而且径流污染物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所占的比例很大。在高人口密度、高污染负荷的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根据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今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为:开展80头以上规模猪场排泄物的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84万亩,较前几年亩均减少化肥10%、农药10%以上;继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全面推广生态渔业养殖技术,减少超标准的养殖废水外排;全县重点乡镇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13个。现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成情况 (一)开展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 1、切实抓好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2007年12月以来,我县共有158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根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低成本”的原则,通过实施“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清污分离”等清洁生产工艺,圆满完成了排泄物治理任务,并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验收。特别是2009、2010年在没有省级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的情况下,继续深化生猪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场治理和开展生猪存栏80头以上规模场排泄物治理。 2、积极转变养殖模式,推广水禽旱养。对直接放养在水源水面的水禽场大力推进搬迁工作,杜绝源头污染,至2009年底,已全面完成搬迁治理的外塘或与外塘相通水面养殖户15户,搬迁水禽2万多羽。 3、坚持适度规模养殖,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按照“畜禽养

殖规模化,规模养殖适度化”的发展思路,对因存栏过大影响环境而又不符合禁养规划的养殖场坚决予以搬迁。投入800万元对4家规模猪场实施了搬迁,其中两家为万头猪场(常年存栏3万余头),有效缓解了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在坚持适度规模养殖的基础上,提倡“三改两分再利用”清洁生产技术,“三改”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清出的干粪堆放在储粪屋内、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两分”即固液分离、雨污分流,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农田果园再利用。 4、做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2010年9月,县政府办公室下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划定??县畜禽养殖区域的通知》(???…2010?145号),对我县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进行了界定。 (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是全面开展耕地地力调查。至目前取土样4580个点,完成土样分析4080个,为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开展“3414”试验和肥效试验,并与省农科院合作,按照作物生长情况开展不同施肥量试验,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完成12480个基础数据的整理,建成??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数据库系统,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0期左右,并发放施肥建议卡和技术资料,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