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最新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最新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1.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四级: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2.特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 重症监护患者;(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

(1) 每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 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护理要求:(1) 每2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 根据病

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 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 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护理要求:(1) 每3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 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文学文化常识

1.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B.成语“峰回路转”“妄自菲薄”均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3.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变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冠礼,女子成人礼叫笄礼。人们又分别将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D.《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4.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中下层人物形象。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孔乙已,《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于勒。

B.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余秋雨的《阳关雪》,记录阳关文化苦旅,抒发历史沧桑感;谢大光借《鼎湖山听泉》,表达于游山听泉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之思。

C.乡土、家国情怀深植人心。余光中将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德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浓缩在了最后一节法语课中,引起无数共鸣。

护理分级及自理能力评分

自理能力评估 1、护理分级标准解读 2、自理能力评估 3、Barther指数评定量表 4、临床应用 护理分级标准的关键点 1、分级依据:自理能力分级 2、工具:用测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Barther指数得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3、将病情和自理能力共同作为判断病人护理级别的依据 护理分级标准内容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住院患者护理分级的方法、依据和实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 2、术语和定义 a、护理分级: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b、自理能力:在生活中个体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 c、日常生活能力(ADL):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 d、Barther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进行测量,个体得分取决于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在1-100分。

3、护理分级: A、护理级别:依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分: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B、分级方法: a、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b、根据患者Barther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c、根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d、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C、分级依据 a、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b、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未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c、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

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四级: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2.特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 重症监护患者;(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 (1) 每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 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1.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四级: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2.特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 重症监护患者;(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 (1) 每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 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分级护理原则及要求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分级护理原则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二)重症监护患者; (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一)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分级护理要点 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二)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三)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四)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三)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五)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六)实施床旁交接班。 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及相关要求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及相关要求 页码:4 生效日期:年月曰修改日期:年月曰附件:1 批准人: 分级护理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开具等级护理医嘱,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共同确定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为特级、一级A、一级B二级A、二级B、三级护理6个等级。在住院患者览表上采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特级和一级护理用红色标志,二级护理用黄色标志,三级护理可不做标识,患者床头卡标注相应的护理级别。 (一)分级护理依据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4.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分级护理工作规范和标准 责任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1?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3)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2?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3?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护理_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详]

护理分级制度及质控标准 护理规章制度意义 1、依法规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医院合法有序地运作,将纠纷和损失降 低到最低限度。 2、保障医院的动作有序化、规化,降低经营运作成本,查对制度,分级护 理等制度认真执行,可降低护理风险。 3、优秀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的设置权利,义务及责任,使护士能预测到自 己的行为和努力的结果,激励员工为医院的目标和使命努力奋斗。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管理的中药容,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准则,是保证病人接受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护理工作的法规性和强制性的依据。 护理分级制度再次完善的背景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 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 等级医院评审的需要 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 通知明确规定: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关于护理级别由护士确定还是由医师确定的问题,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中规定可以是医师,也可以是护士,但无论是谁来确定,都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使护理的级别与病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重要意义: 它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明确了各级护理级别的综合依据与临床护理要求,是护理人员依法实施护理的依据。 它不仅能客观界定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与自理能力以及对护理的不同要求,同时也能够反映护理工作的责任、技能、风险与量的多少。 它不仅对临床护理以及管理工作起着规性与指导性的作用,同时也是依据护理工作量,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这对保障患者的安全,科学的护士岗位管理者有着重要意义,也同样是保证与持续优质护理的涵提高的基础与关键。 护理分级 1、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住院患者护理分级的方法依据和实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护理分级: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个体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

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审批稿

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1.分级护理定义及分级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四级: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2.特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 重症监护患者;(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 (1) 每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 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 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的病情依据及护理要求 病情依据: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及分类

一、护理不良事件 (一)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等级概念 1. 护理不良事件一般分为事故、差错(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护理缺陷三个等级。 ( 1 )医疗(护理)事故: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2 )护理一般差错:是未对患者人身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度影响,未产生不良后果者。 ( 3 )严重差错:由于护理人员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 ( 4 )护理缺陷: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一环节有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在患者身上发生不良后果。 2. 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四个等级(中国医院协会分类):警告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和隐患事件。 ( 1 )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 2 )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 3 )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 4 )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类型 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 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 3. 严重药物或输血不良反应。 4. 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 5. 因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6. 院内感染。 7. 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 (四)不良事件常见原因 1.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有时凭借主观印象,如

护理分级制度及评定量表讲解学习

类别:核心制度 题目:分级护理制度第二章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编号:HY-HL-HX- 001 制定日期:2007年4月 修订日期:2014年7月 一、分级护理制度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自理能力为依据,分为Ⅰ、Ⅱ、Ⅲ级护理及特别护理四级。护理人员要在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按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标记。 1.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3)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 (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2.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Ⅰ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3.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Ⅱ级护理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4)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4.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Ⅲ级护理 (1)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

分级护理要求

分级护理要求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一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危重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发生变化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病情,每1个小时巡视病房1次。 2、按医嘱及时执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收集各种标本。 3、晨晚间护理每日各一次,协助病人洗脸、漱口、刷牙、梳头、洗脚或擦澡。 4、口腔护理:每日二次,清醒且禁食病人指导其每日刷牙漱口一次。 5、预防褥疮护理:必要时建立翻身卡,不能自行翻身的卧床病人每1—2小时翻身或协助翻身一次。 6、保持各种引流通畅、清洁、固定,定时更换并记录引流及色泽等。 7、协助完成就餐、服药、功能训练等。每周更换被褥一次,随脏随换。 8、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做好出院指导。 二、二级护理 (一)适用对象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出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每天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按病情及医嘱测血压并做好记录。 2、按时正确执行各种治疗及护理,协助指导晨晚间护理,督促个人卫生。 3、每周换床单被褥一次,随脏随换。 4、保持各种引流通畅,如留置导尿病人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清洗导尿口。收集各种标本。 5、根据病情协助病人每天在床上或床边轻微活动。 6、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协助或指导就餐、个人卫生及二便护理,指导病人剪指甲,每周称体重一次。 7、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做好出院指导。 三、三级护理 (一)适用对象: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二)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康复和健康指导。

护理分级标准

护理分级标准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院住院患者护理分级的方法、依据和实施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护理分级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2、自理能力 在生活中个体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 3、日常生活活动 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进行反复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 4、Barthrl 指数Barthrl index ;BI 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 状态进行测量,个体得分取决于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在 0~100. 三、护理分级 (一)护理级别 依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二)分级方法 1、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2、根据患者Barthel 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3、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4、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三)分级依据 1、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保为特级护理: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3、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4、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 四、自理能力分级 1、分级依据 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 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2、分级 对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个项目进行评定,将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根据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依赖四个等级。 五、实施要求

养老院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

养老院 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容 一、分级护理标准 根据老人的年龄、生活自理程度、身体状况及特殊要求分为六个级别:流动护理、三级、二级、一级护理、特级护理和专人护理。 1、流动护理标准:(免费) 生活行为完全自理者。健康状况良好,有正常生活能力,能去餐厅就餐、自己洗澡、自己散步、自己去卫生间、头脑清楚、可整理个人物品、能参加集体活动、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漱、自己打扫房间等。 2、三级护理标准:(300元每月每人) 生活行为基本自理者;无夜间监护,不依赖他人帮助的,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的老人。 需要帮助洗澡、提醒按时服药。 2、二级护理标准:(600元每月每人) 需要他人帮助;需要夜间护理。 或思维功能轻度障碍者(尚可交流和表达意愿);或患有二种疾病以上者。 不能自己去卫生间。

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或思维功能中度以上障碍 者;视力障碍、肢体残疾或患有多种疾病者;或需要 小时护理者; 或老人及家属要求提高护理等级,给予特殊照顾者。 4、 特级护理标准: (1200元或面议)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意愿,大小便失禁,或随时可能离 世,一切均需照料者。 或老人及家属要求提高护理等级,给予特殊照顾者。 5、 专人护理标准: (1800元) 达到特级护理标准,需送餐到房间,护理员服务对象不超 过2人。 说明:凡符合以上等级护理标准中的任何一条款项,即可确 定为该等级。 二、分级护理服务服务内容 1、流动服务 1.1流动服务包括一日三餐、定时清洗外衣及床单、 被罩。 1.2代采购日常用品。 1.3流动服务无专人监护。 2、三级护理3、一级护理标准: 卧床或轮椅 (900兀每月每人)

护理分级标准

分级护理标准 2013年11月14日发布2014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管理条例》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1. 范围 医院住院患者护理分级的方法、依据和实施要求。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护理分级: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处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自理能力:在生活中个体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 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进行测量,个体得分取决于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在0-100。 3、护理分级 3.1 护理级别:依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3.2 分级方法: 3.2.1 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3.2.2 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见表1) 3.2.3 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护理分级。 3.2.4 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的护理分级。 3.3 分级依据 3.3.1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a) 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b)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c) 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鐊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3.3.2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a)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b) 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c)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d) 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3.3.3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a) 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生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b)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c)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3.3.4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4、自理能力分级 4.1 分级依据: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见附录A)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指数的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完整版)护理分级标准(最新版)

分级护理标准 2013年11月14日发布 2014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管理条例》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1. 范围 医院住院患者护理分级的方法、依据和实施要求。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护理分级: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处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 自理能力:在生活中个体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 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进行测量,个体得分取决于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在0-100。 3、护理分级 3.1 护理级别:依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3.2 分级方法: 3.2.1 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3.2.2 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见表1) 3.2.3 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护理分级。 3.2.4 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的护理分级。 3.3 分级依据 3.3.1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a) 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b)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c) 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鐊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3.3.2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a)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b) 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c)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d) 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3.3.3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a) 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生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b)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c)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3.3.4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 4、自理能力分级 4.1 分级依据: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见附录A)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 指数的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