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题库

《概论》题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单选题

P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A)。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P2,2.党的(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P2,3.我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命题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P10,4.党的(B)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遵义会议 B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八大

P2,5. 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著作是(B)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新阶段》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P5,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P31,7.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党的领导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P8,8.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B)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P18,9.党的(D)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P17,10.党的(A)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

P18,11.邓小平在党的(B)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三大

P19,12.党的(C)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P19,13.党的(D)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P35,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求真务实 D与时俱进

P30-31,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B)。

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P34,1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C )。

A理论联系实际 B解放思想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P1,17. (A)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

国实际问题的思想。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P16,18.(D)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

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

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P17,19.(B)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A 1968

B 1978

C 1988

D 1998

P22,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体系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的(D)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A.改革发展稳定 B 内政外交国防 C 治党治国治军 D “四个全面”

二、多选题

P13,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ACD)

A实事求是 B党的领导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P18,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A);创造性地回答了(C)。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建设共产主义

P34,3.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P5-6,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理论成果是:(A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P4-5,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ABC)。

A.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B.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于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D.马克思主义向世界传播

P18,6.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BCD)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述,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本质

C.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D.“三个有利于”标准

P23,7.围绕促进经济特征健康发展,习近平强调(BCD)

A.放弃新常态

B.认识新常态

C.适应新常态

D引领新常态

第二、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C)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认清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A)

A.认清中国的国情

B.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认清革命的领导权

D.认清中国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4.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帝国主义社会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A)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C.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D.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革命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对象是:(A)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7.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A)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B)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A)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0.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B)

A.工人问题

B.农民问题

C.地主问题

D.资本家问题

11.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的标志是(C)

A.新文化运动

B.十月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C)

A.无产阶级革命

B.农民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14.中国共产党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的是:(C)

A.政治建设

B.组织建设

C.思想建设

D.作风建设

15.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

16.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17.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B)

A.发展生产力

B.变革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C.消灭剥削制度

D.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1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C)

A.没收

B.“剥夺剥夺者”

C.和平赎买

D.国家收购

2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D)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

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2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

1.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D)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ABC)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ABCD)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BCD)

A.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5.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其主要代表作是:(BCD)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井冈山的斗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CD)

A.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7.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BD)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群众路线

D.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8.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CD)

A.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B.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D.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份有:(ABCD)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

10.对我国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步骤是:(BCD)

A.没收地主土地

B.互助组 C初级农业合作社 D.高级农业合作社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选题

1.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的标志是:(C)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这个基本方针是(D)

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3.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领导人是:

(A)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朱德 D.周恩来

4.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国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个报告是:(D)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论十大关系》

5.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云

D.邓小平

6.中共八大明确提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B)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7.党的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A)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8.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最早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中央领导人是(B)

A.陈云

B.邓子恢

C.刘少奇

D.邓小平

9.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C )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大资产阶级

10.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 C )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11.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D)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二、多选题

1.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包括:(ABCD)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CD)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取得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思想成果有(ABC)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4.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阐述包括(ABCD )

A.社会主义社会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5.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ABCD)

A.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D)

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

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A)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新世纪新阶段阶段性特征

C. 新世纪时代特征

D. 新阶段阶段性特征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B )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5.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 A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不动摇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D.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C)

A.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B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超始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8.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是(A)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10.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系统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D )

A.基本路线

B.基本理论

C.基本方针

D.基本纲领

11.我党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C)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 C)

A. 解决人民温饱

B.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14.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党的基本纲领的是(A )

A.党的十七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由于(ABD)A.这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B.其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C.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D.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2.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的涵义有(ACD)

A.我国社会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多种所有制经济、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特定阶段

D.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3.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那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ABCD)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ABC)

A.二者对立统一并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B.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二者都为了解放生产力

D.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ABCD)

A.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B.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是我国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D.是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的科学反映

6.关于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两者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过程中

B.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指明了前进方向

C.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D.对遥远的未来做具体的设想和描绘,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导致实践的挫折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C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8.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15个小康实现程度达90%以上,9个达80~90%,7个在80%以下;目前农村还有3000万人的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但还未达到小康。这段材料表明:( ABD)

A.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B.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时期的奋斗

C.人民生活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是 ( ABCD )

A.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C.是我们防“左”反右,特别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D.是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分歧和困惑,提高人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自觉性的科学指南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单选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D)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

A.发展

B.改革

C.依法治国

D.市场经济

4.社会主义本质是(D)

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人民当家作主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 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 B )

A.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C.人均国民收入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6. 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发展问题的最著名的观点是(A)

A.发展是硬道理

B.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关键是发展经济

D.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7.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A)

A.实现共同富裕

B.解放生产力

C.消灭剥削

D.消除两极分化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加强党的建设

D.发展先进文化

9.总结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一条是(C)

A. 没有重视发展生产力

B. 没有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 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D. 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10.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段话主要强调了(D)

A. 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B.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

C. 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1.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D)

A.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二〇二〇年比二〇一〇年翻两番

B.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二〇二〇年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C.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二〇二〇年比二〇一〇年翻两番

D.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二〇二〇年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12. 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的,是党的(B)

A. 十四大

B. 十五大

C. 十六大

D. 十七大

13.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 )

A.本质 B.优越性 C.目标 D.基本特征

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哪次党代会提出来的(D)

A.党的十五大报告 B.党的十六大报告

C.党的十七大报告

D.党的十八大报告

1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做了完整性总结性的理解概括是在( A )A.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B.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

C.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 D.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

16. 共同富裕意味着( D )

A.同等富裕B.同步富裕

C.两极分化D.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7.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关于( C )的思想。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8 . 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中国梦是在(C)

A.党的十八大会议上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D第一次出访俄罗斯

19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C)

A.由孙中山提出的

B.毛泽东提出的

C.邓小平提出的

D.江泽民提出的

20. 中国梦是(C)

A、实现四个现代化 B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 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选择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BCD)

A.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中国梦的思想内涵的核心内容是(ABC)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社会和谐

3. 实现中国梦必须做到(ABC)

A. 坚持中国道路

B. 弘扬中国精神

C. 凝聚中国力量

D. 发展中国文化

4.邓小平在分析社会主义本质时,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剖析,他认为,( ABCD )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B.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社会主义

C.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社会主义

D.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治不是社会主义

5.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ABCD)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D.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6.党的十八大提出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经济方面提出()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AB )

A.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B.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C.财政收入翻一番。 D.外汇收入翻一番。

7 . 我国领导人对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言论主要有 (ABCD)

A.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江泽民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C.胡锦涛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D.习近平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8 . 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发展,集中体现在(ABCD)

A.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

B.江泽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D.习近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C)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怎样建设党

10. 谈及“中国梦”时,习近平总书记用三句古诗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进行了形象的概括,这些诗句为:(ABC)

A雄关漫道真如铁B人间正道是沧桑C长风破浪会有时D天翻地覆慨而慷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单选题

1. P148,1978年党的( C ),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

A.七大

B.九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八大

2. P149-150,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 B )位数的增长速度。

A.1

B.2

C.3

D.4

3. P150,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 B )位。

A.1

B.2

C.3

D.4

4. P150,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的位次由第29位跃居第( A )位。

A.1

B.2

C.3

D.4

5. P150,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人均总收入由190美元上升至7500美元,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 C )等收入国家。

A.中

B.下

C.中上

D.中下

6. P150,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 A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改革开放

B.自力更生

C.艰苦奋斗

D.实事求是

7. P151,邓小平科学阐明了( B )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A.开放

B.改革

C.奋斗

D.求是

8. P151,邓小平要求必须把( A )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A.经济建设

B.自力更生

C.艰苦奋斗

D.实事求是

9. P151-152,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 D )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A.经济建设

B.自力更生

C.艰苦奋斗

D.改革开放

10. P15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B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完善中国法治

B.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发展市场经济

D.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11. P154-155,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促进( D )、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完善中国法治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市场经济稳定

D.社会公平正义

12. P155,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 B )这个立国之本。

A.人民民主专政

B.四项基本原则

C.市场经济稳定

D.社会公平正义

13.P156,江泽民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的‘点睛’,就是点明我们( C )的性质。

A.人民民主专政

B.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

D.社会公平正义

14.P15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A )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A. 经济体制

B.文化体制

C.政治体制

D.社会体制

15. P15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C )的关系。

A.政府和群众

B.党和政府

C.政府和市场

D.党和群众

16.P158,( B )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A.照搬苏联模式

B.摸着石头过河

C.完全西华

D.恢复古代传统

17. P159,把( A )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A.改善人民生活

B.四项基本原则

C.市场经济稳定

D.社会公平正义

18.P161,中国始终把坚持( C )、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A.改善生活

B.四个全面

C.独立自主

D.公平正义

19. P162,实施互利共赢的( B )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

A.改革

B.开放

C.经济

D.社会

20.P163,中国提出( D )重大倡议,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A.改善生活

B.四个全面

C.独立自主

D. 一带一路

二、多选题

1. P153,全面深化改革,这种改革(ABC)

A.不是零敲碎打

B.不是碎片化修补

C.是各领域联动和集成的全面系统的改革

D.不能解决体制机制弊端

2.P153,当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ABCD)问题突出。

A.形式主义

B.官僚主义

C.享乐主义

D.奢靡之风

3. P15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注意改革的(BCD)

A.交替性

B.系统性

C.整体性

D.协同性

4. P15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提高(BCD)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A.轮流执政

B.科学执政

C.民主执政

D.依法执政

5. P155,全面深化改革,要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ABC),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

A.积极性

B.主动性

C.创造性

D.永恒性

6.P155,党是改革的(ABC)。

A.倡导者

B.推动者

C.领导者

D.设计人

7.P158,(BCD)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点。

A.进步

B.改革

C.发展

D.稳定

8.P159,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是基于(ABCD)方面的原因。

A.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B.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C.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D.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9.P161,中国对外开放(AC)

A.不是权宜之计

B.是权宜之计

C.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D.仅仅是暂时坚持的基本国策

10.P164,中国当前要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ABC)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