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工程概论(电子教案1)

抗震工程概论(电子教案1)
抗震工程概论(电子教案1)

抗震工程概论

(2005年)

第1章 绪论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灾害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灾害是指那些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人与自然的原因,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的各种现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的重大工程灾害与防治论证报告中给出了灾害的一种更科学的定义: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或工程系统演变过程中失去固有平衡或稳定时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破坏或功能失效的突发事件。联合国成立了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希望通过国际间的合作与努力,力求在十年中有效地降低和防治自然灾害。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1990-2000)提供的资料表明:1963年至1992年的三十年内,全球自然灾害的受灾总人数30.08亿人,死亡总人数3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400亿美元,其中地震引起的灾害占很大的比例。

1.1地震活动及其灾害

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平均灾害损失近1600亿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8%,国民收入的30%。这一比例是发达国家的十倍。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七级以上的强震中,中国占35%,世界历史上一次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发生在我国(1556年明朝时陕西关中地震,死亡83万人),而现代死亡人数最多的两次地震也发生在我国(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万多人;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97亿元)。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地震的威胁,在全国450个城市中,位于地震区的占74.5%,28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有85.7%位于地震区。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活动经历了四个活跃期。每个活跃期持续11至17年,平均发生15次左右7级以上大地震。特别是在活跃期的最后阶段更容易发生较大的地震。1988年以来,我国大陆进入了第五个地震活跃期,到现在已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八次。

世界范围三十年来的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统计资料表明,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倍,自然灾害损失增加三倍,随着经济的增长,自然灾害损失呈几何级数增长。最近十年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六十年代的9.13倍。其中地震灾害造成了大量财产损失。仅1994年美国北岭6.8级和1995年日本阪神6.9级两个地震就造成共约1300亿美元的损失,超过了同期所有其它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的总和(1020亿美元)。

工程抗震研究和设计是减轻和防止地震灾害的重要基础。

1.2工程抗震的内容

刘恢先在为“中国工程抗震研究四十年”一书中写的序言中形象地阐述了工程抗震所包含的内容和相互关系:工程抗震是一栋摩天大厦,有基础、支柱和各楼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大厦的基础:地震危险性预测,即地震区划—地震区域划分。

基础研究工作(对抗震工程而言)

① 地震活动性区划(不同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最大地震的震级分布)

② 地震动区划(地震烈度区划,地震动参数区划)

③ 地震灾害区划(包括地震引起各类震害的分布)

(2)支撑大厦的四根柱子

手段和方法,进行工程抗震所必需的手段

① 地震震害调查(总结抗震经验,了解结构动力性能,指导结构模型化)

② 振动实验(结构动力性能,全过程试验)

③ 强震观测(研究地震动特性,地震危险性分析包括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已建立了初步规模的观测网点和数据处理系统,例如SMART-1,SMART-2等;正在建设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

④ 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土动力学、波动理论、随机振动等)

(3)大厦的楼层

抗震工程包含的内容

一层:地震小区划/工程场地安全性评定(安评)

二层:一般的抗震设计规范(例如,GB5001-2001)

三层:特种结构的抗震设计(超高层(>300m)、核反应堆、大坝、大跨桥梁)

四层:抗震加固(结构使用一定周期后,或根据新规范或标准提高抗震等级,震后加固)………

抗震工程:利用工程手段解决地震灾害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地震对工程的影响及防护的学科。

1.3教学内容

工程的地震环境—包括地震学基础知识,地震波动理论,地震地面运动(主要是强震地面运动)。

结构抗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性能(主要通过震害调查和试验了解)

地震反应计算(反应谱法、动力时程方法、静力弹塑性 (Push-over)分析方法)

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抗震结构体系,抗震设计要点)

结构减震-基础隔震、耗能减震、结构被动控制和结构主动控制。

参考书目:

沈聚敏,周锡元,高小旺、刘晶波:抗震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胡聿贤:地震工程学,地震出版社,1988年

胡聿贤主编: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地震出版社,1999年

龚思礼主编: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郭继武:建筑抗震疑难释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吕西林,周德源,李思明,陈以一,陆浩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宏男:建筑抗震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王松涛、曹资:现代抗震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李杰、李国强:地震工程学导论,地震出版社,1992年

Robert L. Wiegel: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70

Farzad Naeim:The Seismic Design Handbook, 1991

David J. Dowrick: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Second Edition, 1988

若林实:建筑抗震设计,建筑科学编辑部,1986年

······

期刊目录: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建筑结构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

会议论文集目录

Proc. World Conference on E. E.(1956 第一届旧金山,2000 第十二届新西兰)

全国地震工程会议论文集

第一部分:工程的地震环境

工程的地震环境-Earthquake Environments

地震环境主要是地震动问题-强震地面运动(Strong ground motion)

强震-对人或工程可能造成损害、破坏的地震

第2章 地震学基础知识

2.1与地震震源有关的术语

震源(Hypocenter ,Source ,Focus ,Center ):地壳深处岩石发生断裂、错动的地方,即一次地震时应变能释放区。

震中(Epicenter ,Epifocus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

震源

图2.1 震源、震中示意图

断层:地震形成的地壳岩石中的大断裂面(可达到几十~几百公里长)。

地震时破裂开始于断层面上的一个点或一个局部,然后向四周扩展。

实际上震源不是一个点,而是具有相当尺度(大小)的破裂面,与地震的大小有关。地震学在研究中采用三种震源模型(理论模型):

① 点源:中小震(M<6),断层长度:几米到几公里; ② 线源:中大震(M>6),断层长度:几十到几百公里; ③ 面源:中大震(M>6),断层长度:几十到几百公里。 对一次地震震源(的位置)(

Hypocenter )认为是断层上首先破裂的那个点(的位置)。

能量中心:能量释放中心,一般是断层破裂面的几何中心。

小震:震源=能量中心。

大震:震源和能量中心不重合。

能量中心

图2.2 断层、能量中心示意图

地震的三要素:

① 发震时间——时间

② 发震地点——空间:震中位置(经度,纬度)+震源深度

③ 地震大小——强度

对已发生的地震,实际的震中、震源位置的确定会有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误差,极个别的可能存在百公里的误差。

一个地震由下列参数定义:时间、空间、强度、简称时、空、强三要素。对一个已发生地震的确定需要给出三要素,在地震预报中预报一个地震也需要确定这三个要素。

根据震源深度的划分,地震可以分为:

浅源地震(shallow focus earthquake):震源深度,h<70km,占总地震的72%Elcentro 1940 EQ M=7.1,h=24Km

唐山 1976 EQ M=7.8,h=16Km

特点:峰值加速度大,卓越频率5-20HZ,高频成份多。

中源地震(Intermediate focus EQ):70Km

南美、日本海、印尼、中国北部(黑龙江)

深源地震(Deep focus EQ):h>300Km,占总地震的4%

特点:峰值加速度小,卓越频率0.2-3HZ(高频被滤掉)。

2.2地震序列

大地震前后在震源附近总有一系列小震发生,按发震时间排列起来(包括大震)称为地震序列。

某一序列地震中最强烈的那一次叫主震;主震前的地震叫前震;主震后的地震叫余震。

根据地震序列的特点,可以把一次地震序列分为:

主震型:主震突出,释放能量80%以上。占总地震的60%,例如海城地震、唐山地震。

群震型:能量由超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的。占总地震的30%,如1996年邢台地震;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地震(7.6级);1960年智利地震,在5月21日到6月22日发生三次超过8级的地震。

单发型:前震和余震都很小,99%的能量由主震一次释放。占总地震的10%,如1976年内蒙的和林格尔地震。

在研究结构由地震引起的疲劳损伤破坏时,有时需要考虑这一问题。

2.3地震的成因(Cause of EQS)

根据地震成因来划分地震的类型:

① 塌陷地震(Collapse EQS):50年来仅1954和1965年四川自贡发生两次。

② 火山地震(V olcanic EQS):火山喷发引起的大地振动。

③ 构造地震(Tectonic EQS):地壳构造变动引起的地震,占90%以上。

破坏性地震一般均为构造地震。以后讨论的地震均为构造性地震。

引发构造地震的原因:

外因-地震成因的宏观背景:板块构造学,用板块构造学上升到理论模型

内因-地震成因的局部机制:弹性回跳理论—理论模型

板块构造运动(二十世纪60年代提出):

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欧亚、美洲、非洲、印度-澳洲、南极),各大板块内部可以分成较小的板块。板块厚80到100千米(地壳30到40千米加上岩石层40

到70千米)。板块在上地幔推动下发生移动,约2-5cm/年,各板块运动不均匀,同一板块的运动也不均匀。

板块运动引起岩层变形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突然破裂释放的巨大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地面运动,迫使结构振动,产生破坏。

在大板块边缘地震最多,这些地震称为板缘地震(浅源)。

从世界地震的震中分布图上可以看到两条大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占世界地震总数75%以上。

2)欧亚地震带(至印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遇)—占地震总算22%。

这两个地震带属于板缘地震,大小板块边缘都是地震集中处。

有些地震不发生在边缘,而是在板块内,成为板内地震(或称内陆地震),约占15%-分布零散,危害性大(震源浅,震级大,地震区人口集中);机制复杂,如唐山地震。

中国地震:中国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端,东为太平洋板块,南为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向东、太平洋板块向西、印度洋向北挤压中国大陆,因此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除少数省外,都发生过6级以上破坏地震,基本烈度大于6度,占国土总面积的60%。全国450个城市,74.5%位于地震区,约一半城市位于基本烈度7度及其以上地区。28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85.7%位于地震区。本世纪全世界发生的7级以上强震中,中国占三分之一。

图2.3 全球地壳板块示意图

图2.4 地震发生地点分布(1975~1995年)

阪神地震:称为“直下型地震”

地震原因: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欧亚板块下面的“板舌”处破裂,形成地震—震源在日本列岛的直下方的板舌内(震中在淡路岛)。

唐山地震:是板内地震

震源在唐山市下面,但不是板缘地震,与俯冲无关。也称城市直下型地震,但并不说明其地震成因。

2.4地震机制(EQ Mechanism)

机制不等于成因。

弹性回跳理论是最流行和有说明力的解释地震机制的理论。这一理论是由里德(H. F.

Reid)在1911年根据1906年旧金山8.3级大地震前后观测结果提出的。

图2.5 圣安德烈斯(San Andreas)断层鸟瞰

图2.6 1906年旧金山地震前后横跨圣安德烈斯断层基线变化前后示意图

H.F.Reid弹性回跳理论:

1)地壳是由弹性的有断层的岩石组成的;

2)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以弹性应变能的形成在断层及其附近的岩层中长期积累;

3)当弹性应变能积累及岩层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断层上某点(应力超过强度极限)

两侧的岩体向相反方向突然滑动,地震因之产生、断层上长期积累的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

弹性回跳理论是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得到的结果。

弹性回跳理论没有讲地壳如何运动,弹性能量是怎样得以积累,而板块构造运动弥补了弹性回跳理论的不足。

破裂后回弹到未变形的位置破裂前弹性应变能积累

图2.7 弹性回跳机制

实际地震能量如果是一次在同一瞬时释放,则地震记录应很简单,而实际的地震记录是十分复杂。

实际上为解释这一问题(现象),发展了很多震源模型,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凸凹体模型和贝垒模型,有时这两种模型也同时采用。

高强度区

贝垒

凹凸体

图2.8 两种震源破裂模型

断层是地震学中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

断层类型的定义:

根据断层两侧岩体滑动的形式来定义,可分为,

倾(向)滑(动)断层—产生的地震较小,倾滑断层又分为正断层和逆断层; 走(向)滑(动)断层—可产生大地震,走滑断层也分为左旋断层和右旋断层。

倾滑断层

走滑断层

图2.9 断层的分类

实际上断层即存在走滑又存在倾滑,例如,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是右旋错动,震中地表错动达1m,地震机制与唐山地震基本一致;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昆仑山口西的8.1级地震的地表错动最大可达6m。

2.5地震预报

对于地震预报必须给出时、空、强三要素,即时间、地点、强度,否则没有意义。地震预报很难,几乎不可能给出准确预报,最成功的典范是75年的海城地震。

根据预报的时间年限,地震预报分为:

1)长期预报(几十年);

2)中期预报(一年~几年);

3)短期预报(几天~几个月);

4)临震(几个小时~几天)。

长期预报为抗震和地震工程服务;中期和短临震预报为减轻灾害服务。

短期预报的局限性:即使预报可以足够精确,但也只能减少人员伤亡,而对减轻结构破

坏效果的作用有限。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范围

1、简要了解八大公害事件的地点和污染物。(P9)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污染物——烟尘、SO2;1930、12 (2)多诺拉烟雾事件:污染物——烟尘、SO2;1948、10 (3)伦敦烟雾事件:污染物——烟尘、SO2;1952、12 (4)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光化学烟雾;5-11月 (5)水俣事件:污染物——甲基苯;1953开始发现 (6)富山事件(骨痛病):污染物——镉;1931——1972、3 (7)四日事件:污染物——SO2、煤尘及重金属粉尘;1970年 (8)米糠油事件:污染物——多氯联苯;1968年 2、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哪些?(P11)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污染、水资源紧缺、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大气污染等 3、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P14) 研究对象——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 主要任务——(1)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基础) (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研究核心) (3)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长远目标) (4)研究区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综合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 4、了解近几年世界环境日(6.5)的主题及意义。 2008年:促进低碳经济 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意义:宣传绿色奥运和生态文明理念,倡导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为成功举办绿色奥运、共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2009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主题: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意义:旨在引导公众关注污染防治,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 2010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意义:旨在向人们传递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2011年: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森林保护意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作者:————————————————————————————————日期: 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标准。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本次修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 1. 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应急场所建筑设防类别,有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适当扩大,有3条; 3. 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电信建筑中的乙类建筑,从8、9度设防区扩大到7度区或6、7度区,有8条; 4. 新增明确本标准是最低要求的强制性条文和信息中心类建筑的设防类别规定各1条; 5. 对抗震设防类别的内涵和一些条款的文字表达作了改进,有10条。 本次修订共有26条。约占2004年版总条款数(100条款)的1/4。本征求意见稿中,带方框的文字为拟删除的内容,下划线为拟新增的内容,条号涂黄色的为拟新增强制性条文。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所有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应确定其抗震设防分类。 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修订说明] 本条拟新增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二点:其一,所有建筑工程均应确定其设防分类。其二,本标准的规定是最低的要求,有条件的建设单位、业主可以提高设防要求,例如按更高的抗震设防类别设计,或按照设计规范采用隔震、消能减震等新技术,使房屋遭遇强 1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一)绪论(老师说看小结) 1.环境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环境类型掌握: 人工环境按功能分: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 2.环境的特性: 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 相对稳定性:环境中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变化,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的干扰强度范围内,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不变。 变化滞后性: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后,环境发生变化时间要滞后于外界干扰的时间。如: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3.环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研究目的: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通过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的研究目的就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4.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 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 5.环境承载力(上课说过): ①是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活动的支持能力; ②是指“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实质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二)自然环境(小结+大地女神Gaia假说) 1. 自然环境的圈层结构 自然环境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 (1)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大气圈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圈的物质组成:气体:N2 (78%)、O2 (21%)、Ar(氩,0.93%)、CO2 等 水汽:表面水的蒸发和植物蒸腾大气颗粒物: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 液体微粒,如烟尘等。 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对人类的意义:调解并维持适宜环境,生命基础条件。 主要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 (2)水圈 由大气圈、海洋、陆地水体(河流、湖泊、冰川)、土壤和岩石孔隙以及生物体中的气、液、固各态水组成的连续的圈层称为水圈。 总水圈:豪恩 (3)岩石圈 水的重要性:生命组成成分(约70%),营养物质的载体 岩石圈组成:由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顶部组成厚度33-35km。 对人类的价值:能源和资源 主要问题:能源和资源短缺与耗竭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概论》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道路根据其所处的位置,交通性能,使用特点等主要分为公路、城市道路。 2、土木工程施工一般包括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 3、防止塌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放坡_和坑壁支护。 4、目前世界最高的建筑是台北的101大厦。 5、土木工程的专家系统大致可以分为诊断型专家系统、监控型专家系统、设计型专家系统。 6、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有协议、招标、拍卖。 7、任何土木工程建(构)筑物(包括道路、桥梁、港口、码头、矿井、隧道等)都是用相应材料按一定的要求建造成的,土木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统称为土木工程材料。 8、地基处理是指天然地基很软弱,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设计要求,地基需经过人工处理的过程。 9、梁按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分为主梁、次梁、连梁和圈梁、过梁_等。 10、结构工程主要包括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和结构安装工程等。 11、桥梁基础的类型有刚性扩大基础、桩基础和沉井基础等。 二.选择题 1、赵州桥为单孔圆弧弓形石拱桥,其拱肩上有4个小拱,不是它的作用的是( C ) A. 增强建设效果 B. 减轻自重 C. 承重 D. 排泄洪水 2、古埃及金字塔属于( B ) A. 砖石结构 B. 钢结构 C. 砌体结构 D. 钢筋混凝土结构 3、砖、瓦、砂、石、灰属于( A ) A. 地方材料 B. 结构材料 C. 功能材料 D. 工程材料 4、部分城市建筑物中已禁止使用的砖是( A ) A. 粘土砖 B. 页岩砖 C. 粉煤灰砖 D. 炉渣砖 5、不属于工程地质勘查的目的是( C ) A. 查明工程地质条件 B. 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 C. 寻找适宜的施工地区 D. 对建筑地区做出地质评价 6、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中20层以上高层建筑的安全等级定为( B ) A. 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7、不属于建筑基本构件的有( D ) A. 板 B. 梁 C. 柱 D. 桩 8、板按受力形式可分( B ) A. 水平板和斜向板 B. 单向板和双向板 C. 简支板和固支板 D. 单层板和多层板 9、一端铰支座另一端滚动支座的梁称为( A ) A. 简支梁 B. 悬臂梁

工程流体力学-单元5

重 庆 能 源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课程名称:流体力学 授课时间 2013 年 3 月 授课教师: 年 月 日 授课对象 系 别 油气储运系 本次课学时 年级班次 章节题目 第三章 压力管路和孔口、管嘴的水力计算 目的要求(含技能要求) 掌握压力管路的分类、水力计算,掌握薄壁小孔出流的特征 本节重点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及薄壁小孔出流 本节难点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及薄壁小孔出流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例举例相结合。 教学用具 PPT 。 问题引入 以实例引入。 如何突出重点 多次重复及字体区别。 难点与重点讲解方法 实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加深印象。 内容与步骤 简单长管的水力计算 复杂长管的水力计算 沿程均匀泄流管路 短管的水力计算 定水头孔口和管嘴泄流 变水头泄流 压力管路中的水击 本次课小 节 课程小结 本章着重讨论运用流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对实际工程管路进行水力计算,总结出实用的计算方法。 教后札记 讨论、思考题、 作业(含实训作业) 1、何为管路特性曲线,有何用途? 2、串并联管路各有何特点?在输油管上有哪些应用? 3、分支管路应如何进行水力计算?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教案 教学内容 压力管路 介绍压力管路在工程实际中的主要应用。(10分钟) 压力管路的分类(10分钟) 长管的水力计算(20分钟) 复杂管路的水力计算(50分钟) 复杂管路的水力计算(60分钟) 短管的水力计算(30分钟) 孔口出流 介绍孔口出流在工程实际中的主要应用和研究方法。(10分钟) 孔口出流的分类 本节主要讨论孔口出流的一些基本概念:薄壁孔口、厚壁孔口、大孔口、小孔口、自由出流、淹没出流。重点介绍薄壁孔口和厚壁孔口的主要技术特征。(20分钟) 薄壁小孔口自由出流 分析推导薄壁小孔口自由出流时的各个特征参数计算公式。(60分钟) 水击现象 日常生活中,快速开关阀门、停泵或突然断电 一、水击的产生 1、水击现象(水锤) 在有压管路内,由于流速急剧变化,引起管内压强突然变化,并在整个管长范围传播的现象,称水击。 当急剧升降的压力波波阵面通过管路时,产生一种声音,犹如冲击钻工作时产生的声音或用锤子敲击管路时发出的噪音,称之谓水击,亦称水锤。 2、水击压力:突然变化的压力称为水击压力(管路中出现水击现象时所增加或降低的压力 ) 值p 3、发生水击现象的物理原因: (1)外因:管路中流速突然变化 (2)内因:液体具有惯性和压缩性。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 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标准。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本次修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 1.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应急场所建筑设防类别,有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适当扩大,有3条; 3. 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电信建筑中的乙类建筑,从8、9度设防区扩大到7度区或6、7度区,有8条; 4. 新增明确本标准是最低要求的强制性条文和信息中心类建筑的设防类别规定各1条; 5. 对抗震设防类别的内涵和一些条款的文字表达作了改进,有10条。 本次修订共有26条。约占2004年版总条款数(100条款)的1/4。本征求意见稿中,带方框的文字为拟删除的内容,下划线为拟新增的内容,条号涂黄色的为拟新增强制性条文。 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修订说明] 本条拟新增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二点:其一,所有建筑工程均应确定其设防分类。其二,本标准的规定是最低的要求,有条件的建设单位、业主可以提高设防要求,例如按更高的抗震设防类别设计,或按照设计规范采用隔震、消能减震等新技术,使房屋遭遇强烈地震影响时损坏程度有所减轻。 此外,既有建筑工程的设防分类,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3.0.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 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和地位、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

《土木工程概论》综合复习

《土木工程概论》综合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绿色建材 2.单向板、双向板 3.胶凝材料 4.虎克定律 5..建筑工程 6.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 7.荷载、荷载效应 8.建设监理 9.人防工程 10.先张法 11.可变荷载 12.钢材的疲劳及疲劳强度 13.特种结构 14.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 15.荷载、荷载效应 16.定位轴线 二、简答题

1.高层与超高层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哪些? 2.简述钢筋和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的原因? 3.简述桥梁技术的发展方向? 4.简述工程荷载一般分为哪几类? 5.简述一般建筑用的钢筋混凝土的优点和缺点? 6、简述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有哪些? 7、基础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8、简述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 9、简述土木工程结构失效的几种形式? 10、简述我国土木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的阶段。 11、大跨度建筑主要有哪些结构形式? 12、桥梁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13、水利工程的特点? 14、什么是房屋建筑中的围护结构和受力结构,请举例说明? 15、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有什么异同? 16、简述工程建设监理的特点有哪些? 17、我国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18、房屋建筑的层高与净高的区别?

三、综合分析题 1、谈谈对未来从事土木工程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你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设想。相关要求如下: (1)字数原则上要求800字以上。 (2)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 《土木工程概论》综合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绿色建材是指在原料采取、生产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 2、单向板指板上的荷载沿一个方向传递到支撑构建的板上;双向板指板上的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到支撑构建的板上 3、凡能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为坚固的石状体,并能交接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凝材料 4、虎克定律:固体材料受力之后,材料中的应力与应变(单位变形量)之间成线性关系。许多材料在不超过它的弹性极限时,服从虎克定律。 5、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所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也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 6、柔性路面指的是刚度较小、抗弯拉强度较低,主要靠抗压、抗剪强度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的路面。刚性路面指的是刚度较大、抗弯拉强度较高的路面。一般指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1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1 姓名:;学号: 第1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1.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 2.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关系? 3.环境问题有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 4.环境问题有哪些性质?其实质是什么? 5.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第2章生态学基础 1.何谓食物链?何谓食物链的营养级?研究食物链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服从什么规律?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对指导生产活动有何意义? 3.一块地一年的作物产量可供M个农民食用,如果将作物的一半饲养牲畜后再一并供农民食用,问此时养活的人口数是第一种情况下养活人口数的多少倍? 4.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有何意义? 5.试举例说明,为什么利用生态学原理或规律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时,其核心思想是整体观点? 6.试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资源的综合利用?这与环境保护有何关系? 7.生态学规律在环境监测中有何应用?如何应用的? 8.试指出一种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并分析它的特点。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对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有何意义? 9.试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如何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调控城市环境质量? 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举例说明,大型水电站对环境的正负效应。(提示:如长江三峡、埃及阿斯旺水坝等)。 2.如何理解粮食安全?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是什么? 3.有哪些途径可提高粮食产量? 4.为什么施用化肥、农药能污染环境?应如何防治? 5.试系统分析各类常规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提示: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核电、水力发电等方面) 第4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1.大气稳定度等级的确定 目前我国使用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简称P.S),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分别表示为A、B、C、D、E、F。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时首先由云量与太阳高度角按表1查出太阳辐射等级数,再由太阳辐射等级数与地面风速按表2查找稳定度等级。 表1.太阳辐射等级数 表2.大气稳定度的等级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使用和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第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他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 第五条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送有关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审定。 第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设立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

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应当由15名以上地震行业及有关行业的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其中技术专家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第七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委托本级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应当按照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规范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基础资料、技术途径和评价结果等进行审查,形成评审意见。 第八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根据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的评审意见,结合建设工程特性和其他综合因素,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第九条下列区域内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果,必须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 (一)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峰值加速度分区界线两侧各4公里区域的建设工程; (二)位于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的建设工程。 第十条下列地区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 (一)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大中城市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二)位于地震动参数0.15g以上(含0.15g)的大中城市; (三)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内的大中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和新建开发区; (四)其他需要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地区。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

一、选择题 1、人类的环境可分为(A)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 C.宇宙环境和地球环境D.聚落环境和自然环境 2、土地的沙漠化是(D)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所有国家D.非洲国家 3、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下那种不属于此三种(D ) A.陆地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4、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 A) 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食物链 D.生态平衡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通过(B)进行的。 A.消费者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产者 D.分解者 6、“我国西部沙漠地区想恢复到历史上的草肥水美的环境状态不太可能”体现了环境的(A)性 A.不可逆性B.隐显性C.持续反应性D.灾害放大性 7、旱灾,地震等( B ) A.是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B.是环境问题 C.不能片面断定是否为环境问题D.有可能不是环境问题 8、BOD 表示( A ) A.生化需氧量B.化学需氧量C.总需氧量D.总有机碳 9、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元素是( D) A.氧 B.碳 C.氮 D.磷 23、因环境恶化,我国境内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平均来水量减少的问题,以下那条河流的连年断流已经给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 ) 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 24、哪种不是环境学的范围(D ) A.地磁干扰B.土壤干旱C.阳光直射D.口渴 25、以下那种情况对于沙尘暴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A ) A.我国西北地区草原严重退化和沙漠化B.地面的污染导致了沙尘暴 D.酸雨直接形成了沙尘暴C.亚洲大陆每年春天的季风产生沙尘暴 26、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口压力问题,哪个国家问题较为突出(A) A.印度B.南非C.蒙古D.俄罗斯 27、目前我国的能源状况主要以( D )为主 A.核能B.石油C.天然气D.煤炭 28、华北地区大面积的地面沉降是因为:(C) A.挖煤B.地震C.地下水超采D.黄河断流

土木工程概论

、多孔吸声的主要特性是轻质、多孔,且以较细小的闭口孔隙为主。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2、过火石灰用于建筑结构物中,使用时缺乏粘结力,但危害不大。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3、中碳钢的焊接性能优于低碳钢。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B】 4、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用较大牌号的石油沥青,以保证较长使用年限。 A. 正确 B. 错误 错误:【A】 二、单选(共计90分,每题2.5分) 5、混合沙浆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A. 有一定强度、耐久性,流动性、保水性较好 B. 有一定强度、耐久性,流动性、保水性较差 C. 强度低、耐久性差,流动性、保水性也较差 D. 强度低、耐久性差,流动性、保水性较好 错误:【A】 6、根据施工方式不同,隧道可分为()

A. 深挖隧道和浅挖隧道 B. 上挖隧道和下挖隧道 C. 明挖隧道和暗挖隧道 D. 水下隧道和山岭隧道 错误:【C】 7、柱主要承受()作用 A. 弯矩 B. 弯矩和剪力 C. 压力和弯矩 D. 压力和剪力 错误:【C】 8、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有三大核心,下面哪项不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核心() A. 成本管理 B. 进度管理

C. 质量管理 D. 合同管理 错误:【D】 9、古埃及金字塔属于() A. 砖石结构 B. 砌体结构 C. 钢结构 D. 钢筋混凝土结构 错误:【A】 10、一般将直径d多大的钢条称为钢丝() A. d <4cm B. d <5cm C. d<6cm D. d<7cm

错误:【C】 11、根据施工方式不同,隧道分为()类 A. 三类 B. 四类 C. 五类 D. 两类 错误:【D】 12、高层建筑的规定是() A. 8层及以上 B. 9层及以上 C. 10层及以上 D. 11层及以上 错误:【C】 13、三门峡水利工程是()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库 A. 长江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8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1 总则 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1.0.3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 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 2.0.1 抗震设防分类 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 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

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 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 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 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 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 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3.0.2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土木工程概论》复习题库

工程管理之《土木工程概论》(06393)复习题库 一、单选题 1、目前世界最高的大厦在 C:阿联酋 2、十八层的房屋建筑属于D:高层建筑 3、建筑工程设计程序正确的是 A: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4、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楼板通常是属于哪种基本构件A:受弯构件 5、下面哪个级别的建筑物的耐久性和重要程度最高A:一级建筑物 6、桥梁的下部结构由组成A:桥墩、桥台、基础 7、上海杨浦大桥属于D:斜拉桥 8、某大厦建成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不得不爆破拆除,这说明工程项目具有D:不可逆转性的特征 9、也称片石,是采石场由爆破直接获得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 B:毛石 10、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D: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 11、将建筑物从屋顶、墙面、楼层、基础等构件全部断开,即使建筑物的相邻部位也互不牵制,从而避免建筑物开裂的是 B:沉降缝 12、作为跑道和土质地面之间过渡用,主要用来减少飞机一旦冲出或偏离跑道时有损坏的危险C:跑道道肩 13、在地形图上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走向,并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过程是C:铁路定线 14、跨越码头与人工岛之间的连接通道被称为C:栈桥 15、在正常条件下,一条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通过的车辆数,称为道路 C:通行能力 16、下列关于高速铁路模式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C:德国ICE模式:全部修建新线,旅客列车专用 17、下面港口堆场的分类是正确的D:按货物种类及使用特点分类:散货堆场、件杂货堆场、集装箱堆场 18、主干路的设计年限为C:20年 19、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A:土木工程 20、是关于事物的基本原理和事实的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B:科学 21、美国金门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单跨超过千米的大桥、它属于D:悬索桥 22、桥梁按受力特点和结构体系主要分为C:梁式桥、拱桥、悬索桥、刚架桥、斜拉桥、组合体系桥 23、桥墩的作用是 B:支承在其左右两跨上部结构通过支座传来的竖直力和水平力 24、下列建筑中采用成束筒结构的是D:美国西尔斯塔楼 25、当建筑物建造在土层性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可在房屋适当的位置设置垂直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面、楼层、基础等构件全部断开,划分为若干个刚度较好的单元,从而避免建筑物开裂的构造是 B:沉降缝 26、工程项目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是工程项目的A:实施阶段 27、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属于D:高耸结构建筑 28、是一种带状的、三维空间的人工构造物,它常和桥梁、涵洞、隧道等构成统一的工程实体,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 B:道路 29、是利用不适合种田的山泥,废土,砂等,加入少量水泥或石灰作固结剂及微量外加剂和适量水混合搅拌压制成型,自然养护或蒸养一定时间制成的 B:非烧结粘土砖 30、用于门窗等洞口上部用以承受洞口上部荷载的梁是 C:过梁 31、在港口中,对于汽车和装卸流动机械共同行驶的道路宽度一般不应小于C:10~12m 32、在路堤的路肩边缘以下、路堑路基面两侧的侧沟外,因填挖而形成的斜坡面,称为C:路基边坡 33、是由人工或机械开采出的较规则的六面体石块A:料石 34、地下铁道的施工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A:明挖法、暗挖法 35、高速公路定线的原则包括 B:路线与城市应有一定距离 36、道路的设计标高高于整个自然地面,需全部填土形成路基的是 A:路堤 37、轨道间宽度1435mm的轨道是 A:标准轨 38、下面哪个组成属于港口水域 D:港池、锚地、进港航道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复习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第一篇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1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环境及类型 1.环境的概念 (1)概念 ① 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体系是指被研究的对象,即中心事物。 ②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③ 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工环境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见图1-1。

图1-1 人与环境关系图 2. 环境的类型(见图1-2) 3. 环境的特性(见表1-1) 图1-2 环境类型图 表1-1 环境的特性 特性 具体内容 整体性 环境中各部分联系紧密、相互制约,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 响 区域性 不同时空尺度下区生态环境特征变化很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 化、经济和社会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对稳 定性 环境系统具有一定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只要干扰强度不超过

二、环境科学及其发展 1.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见表1-2) 表1-2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2.环境科学研究对象(见表1-3) 表1-3 环境科学研究对象

3.环境科学的任务 ① 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基本特性等,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② 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③ 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健康的生活提供服务和 指导。 ④ 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研究和探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寻求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为制定区域环境管理体制与政策提供理论指导,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分支学科 按环境科学性质及作用分为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和社会环境学,每一学 科分支又包括许多更细的分支学科(见图1-3)。

工程流体力学-单元4解析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流体力学授课时间2013 年 3 月 日

重 庆 能 源 职 业 学 院 教 案 教学内容 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主要内容 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两种流态 实际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N -S 方程) 因次分析方法、相似原理 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一、基本概念 1、 湿周:管子断面上流体与固体壁接触的边界周长。以 χ 表示。 单位:米 2、水力半径:断面面积和湿周之比。 χA R = 单位:米 例: 圆管: 44 2 d d d R = =ππ 正方: 442a a a R == 圆环流: 明渠流: ()() ()4 4 2 2 d D d D d D R -= +-= ππ 42212a a a R = =

3、绝对粗糙度:壁面上粗糙突起的高度。 4、平均粗糙度:壁面上粗糙颗粒的平均高度或突起高度的平均值。以Δ表示。 5、相对粗糙度:Δ/D (D——管径)。 二、阻力产生的原因 1、外因: (a)管子的几何形状与几何尺寸。 面积:A1=a2 A2=a2 A3=3a2/4 湿周: a4 1 = χa5 2 = χa4 3 = χ 水力半径:R1=0.25a > R2=0.2a > R3=0.1875a 实验结论:阻力1 < 阻力2 < 阻力3 水力半径R,与阻力成反比。R↑,阻力↓ (b)管壁的粗糙度。Δ↑,阻力↑ (c)管长。与h f 成正比。L↑,阻力↑ 2、内因: 流体在流动中永远存在质点的摩擦和撞击现象,流体质点由于相互摩擦所表现出的粘性,以及质点撞击引起速度变化所表现出的惯性,才是流动阻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沿程阻力:粘性造成的摩擦阻力和惯性造成的能量消耗。 局部阻力:液流中流速重新分布,旋涡中粘性力做功和质点碰撞产生动量交换。 三、阻力的分类 1、沿程阻力与沿程水头损失 (1)沿程阻力:沿着管路直管段所产生的阻力(管路直径不变,计算公式不变)(2)沿程水头损失:克服沿程阻力所消耗的能量∑h f=h f1+ h f2+ h f3 2、局部阻力与局部阻力损失 (1)局部阻力:液流流经局部装置时所产生的阻力。 (2)局部水头损失:∑h j=h j1+ h j2+ h j3 3、总水头损失:h w=∑h f+∑h j

行政审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操作规范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操作规范 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行政审批编号66-01(A)) 名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确定 性质:行政许可 二、行政审批适用范围、对象 适用范围: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审批 适用对象: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三、设定行政审批的法律依据 1、事项设立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三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本条例的规定,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规范,确保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质量。”第四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审批的重要内容,对不按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批准。”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第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2、办理程序的依据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第十五条“建设单

土木工程概论(试题及答案)

74、 1. 可同时承受压力和弯矩的基本构件是() 2. 混合结构又称() 3. 在城市道路的设计年限规定中,次干道为()年 4.梁式桥的内力以( )为主 5.拱式桥的内力以( )为主 6.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深度为()m 7.建筑物内用水水源,一般取自( ) 8.石方开挖施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9.升板法施工的方法是利用()作为导杆的,配备相应的提升设备 10.常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是() 11.由填筑形成的路基称为() 12.混凝土入模后其中空洞和气泡约占总体积的() 13.建设民事法律是()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人民意志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的调整平等主体。 14.国际建筑市场中广泛采用主要的交易方式是() 15.招标单位又叫发标单位,中标单位又叫() 16.土木工程抗灾主要是工程结构抗灾和工程结构在受灾以后的检测与 ()等 参考答案: 1. 柱 2. 砖混结构 3.15 4.弯矩 5. 压 力 6.30 7. 配水管网 8.爆破 9. 柱子 10.井点降水 11. 路堤 12.5%~20% 13.国家 14. 招标投标 15. 承包单位 16. 加固 75、 1.中国的北京故宫属于()结构

2.部分城市建筑物中已禁止使用的砖是()砖 3.砖砌体中使用的砂粒直径应小于()mm 4.卵石的粒径大于()mm 5.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6.在我国有数千年应用历史的石灰土的组成是() 7.钢筋按抗拉强度可分为()个等级 8.工程中应用最广的水泥是() 9.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文化遗址中的木桩结构距今约有()年的 历史 10.地基处理的振冲法中用到的下列机械是() 11.可形成地下连续墙的地基处理方法() 12.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基础 13.深基础是指埋置深度大于()米的基础 14.板按受力形式可分() 15.通常所说的深梁指高跨比大于()的梁 16.一端铰支座另一端滚动支座的梁称为() 17.可用于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梁是() 参考答案: 1.木 2.粘土 3.2.5 4.5 5. 碳酸钙 6. 石灰+粘土 7.4 8. 硅酸盐水泥; 9.7000 10. 潜水电机 11. 深层搅拌法 12. 扩展 13. 514.单向板和双向板15. 1/416. 简支梁17. 圈梁 76、10.施工组织意义? 11.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 12.工程建设监理的任务是什么? 13.砌体施工的基本要求?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

城市生活垃圾与白色污染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 市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随之迅速增加,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状况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由此而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生活垃圾和污水防治工作已取得长足发展,然而,在我国城市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能力与水平发展相对滞后,也就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非常薄弱,因此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的适用性成为解决生活垃圾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生活垃圾技术选择的处理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的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一般生活垃圾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等五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第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你看:秦淮河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死亡。第四、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第五、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量在激增,达到500亿吨,这就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堆放垃圾。然而,能堆放垃圾的特殊留用地已越来越难找到;垃圾填埋时,化学物质可能泄露,污染地下水和土地;此外,如果利用焚烧处理垃圾,有可能造成空气污染。面对过量的废物,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废物的再利用。 如果我们把废弃物中的有用部分重新回收利用,例如一些瓶瓶罐罐、纸盒、手提袋等,使它们摇身一变,成为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居饰品,美化我们的生活。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资源,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垃圾的产生量,降低垃圾处理费用,减少占用土地资源,从而使我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用铝制的易拉罐可再制成铝制品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玻璃可再造玻璃制品,既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等原料(资源),还可节电,减少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大约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废布:拼接,可做成被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