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高一人民版必修一历史一课一练:9.2 新兴力量的崛起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这表明他主张( ) A.欧洲联合抗衡美国 B.美欧结盟对付苏联

C.摆脱美国经济控制 D.奉行独立自主外交

3.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4.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反映了( )

A.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日本的关注

B.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

C.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

D.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5.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和争夺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B.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

C.西欧和日本的迅速崛起

D.新兴的独立国家谋求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

6.右图是二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场景,该组织产生的影响有( )

①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反对美苏霸权主义④冲击了两极格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7.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实现“和解”( )

A.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

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

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

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

8.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

A.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B.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C.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D.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

9.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10.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

B.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

C.不结盟运动发展的影响

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11.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 )

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

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

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

12.下图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该趋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B.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C.广大亚非拉国家迅速发展

D.西欧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13.1961年6月,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召开,确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条件:奉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等。可见,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A.可化解两大阵营的矛盾

B.必将形成新的国际军事集团

C.有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化

D.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14.它是一个“非集团”组织,主张“各民族、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自由,鄙弃强权政治,反对使用武力和干涉他国内政,致力于建立国际大家庭中新的民主关系”。它的兴起( )

A.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B.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两极格局

C.构成了政治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

D.改变了西欧对美国一边倒的政策

二、非选择题(18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国家

联邦

德国

意大

法国英国日本美国

增长率% 6.6 5.6 5.3 2.9 9.6 3.5

材料二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讲话

(1)概括材料一所体现的经济现象,并分析日本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现象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分)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解析:选B “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说明和冷战格局有关,但是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联合除了在两极格局下保障自身安全外,还有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方面的考虑。

2.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这表明他主张( ) A.欧洲联合抗衡美国 B.美欧结盟对付苏联

C.摆脱美国经济控制 D.奉行独立自主外交

解析:选D 依据材料可知法国提出建立“一个站起来的欧洲”,意在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欧美关系的平等,D项符合题意。

3.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

A.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解析:选D 日本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说不,就是因为日本在80年代崛起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日本在二战结束后长时期依附于美国,现在“日本可以说不”,表明日本希望取得与经济强国相对应的政治地位,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4.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反映了( )

A.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日本的关注

B.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

C.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

D.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解析:选B 审题时注意题目中的时间“1983年”,此时的日本已经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材料信息日本“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反映了日本希望成为政治大国的诉求。

5.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下列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和争夺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B.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

C.西欧和日本的迅速崛起

D.新兴的独立国家谋求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

解析:选C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美赢得了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6.右图是二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场景,该组织产生的影响有( )

①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

②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反对美苏霸权主义④冲击了两极格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选B 该会议是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反对美苏霸权主义是其主张,并不是影响,③错误,因此答案选B项。

7.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由材料可知,法德两国实现“和解”( )

A.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

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

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

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

解析:选D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与威胁,促进了欧洲的联合,也推动了法德两国走向和解,所以D项说法正确。

8.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

A.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B.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C.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D.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

解析:选A “我们(西欧)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意在说明不让美国插手西欧的内部事务,也就是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9.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

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

解析:选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才导致了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答案选择B项。

10.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

B.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

C.不结盟运动发展的影响

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解析:选D 中国能够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是中国自身实力的增长,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外部环境。

11.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 )

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

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

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

解析:选A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12.下图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该趋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B.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C.广大亚非拉国家迅速发展

D.西欧随着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日本、欧共体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多极化趋势出现。

13.1961年6月,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召开,确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条件:奉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等。可见,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A.可化解两大阵营的矛盾

B.必将形成新的国际军事集团

C.有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化

D.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解析:选C 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等斗争,故选C项。

14.它是一个“非集团”组织,主张“各民族、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自由,鄙弃强权政治,反对使用武力和干涉他国内政,致力于建立国际大家庭中新的民主关系”。它的兴起( )

A.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B.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和两极格局

C.构成了政治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

D.改变了西欧对美国一边倒的政策

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宗旨。它的兴起,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18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国家联邦意大法国英国日本美国

材料二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讲话

(1)概括材料一所体现的经济现象,并分析日本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现象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表格中的数据要注意进行比较,找到其高低背后的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第(2)问,注意分析材料二信息,实际上要求回答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冲击。

答案:(1)现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尤其迅速,日本平均增长率最高,甚至超过了美国。原因:战后初期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美国的大力扶植和朝鲜战争期间的军事订货,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先进科技,重视发展教育,政府投资以及“贸易立国”的外向型政策等。

(2)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经济实力决定国际地位,世界格局因此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