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

港口物流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
港口物流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

港口供应链研究

港口供应链研究 一、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销售商、客户和服务商组成的网状结构。链中各环节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环环相扣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管理贯穿于供应链的全过程。它覆盖了整个物流,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与供应、产品制造、运输与仓储到销售各种职能领域。它要求各节点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存、并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真正实现整体的有效管理。 业界有专业人士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范畴的扩展,它除了包括了与商品运 动相关的各种物流价值链活动外,还包括组织与组织间的协调活动和业务流程的调整 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称为供应链管理。比如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营销、研发、生产、物流以及财务等不同的供应流程都需要统一起来。此外,为了提供市场的应对能力,还需要与外部企业寻求合作。亦即将由供应链构成的多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整合 被看作供应链管理。 三、港口与港口物流发展趋势演变 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专业化的趋势,国际贸易快速发展,货物(包括原材料、辅料、备品、配件、在制品、半成品制成品、次品等)的流通越来越大,其中约九成经由海运。各国港口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求和推动港口物流须有很大的提升。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其服务功能不断拓展。从全球范围看,第一代港口,主要是海运货物装卸、仓储的“货物运输中转中心”;第二代港口,除了货物的装卸、仓储外,还增加了工业、商业活动,港口成为使货物产生增值效应的“货物运输中转中心+商业和工业服务中心”;第三代港口,则以国际物流中心为载体,具有国际商品、资本、信息、技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成为资源配置型港口,在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不断延伸和扩大。如今的港口已经不再是被动地提供服务的场所,而是一个货物流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

港口物流系统规划讲解

港口物流系统规划 ——TJ集装箱码头的物流系统规划 摘要本论文首先从港口物流系统规划的目的和意义入手进行分析,然后介绍TJ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现状,并根据现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制定出TJ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规划的目标。接下来本论文从装卸机械的规划配置、运输车辆的规划配置、堆场的整体规划、车辆行驶路线的规划、检查桥的规划设计、条形码技术在集装箱的应用、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规划以及工作人员的组织安排等八个方面对TJ集装箱码头的物流系统进行规划。通过具体规划,使码头不管是在硬件设备还是技术、管理等软件方面都在现代港口物流行业中体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而且经济效益和自身的发展都将得到新的改观,从而使码头成为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 关键词:物流系统、规划、集装箱、信息管理技术 Abstract The papers from the first port logistics planning system with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analysis.Then introduced the actuality of logistics system about TJ container terminal, and bas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tuality and the requirement of market, so constitute the goals of logistics system about TJ container terminal. Get down the papers from the mechanical handling of the programming, transportation programming of the vehicle, entered the overall programming, traffic route programming, inspection bridge design, coding technology in container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organization staff programming the logistics system of TJ container terminals. Through specific programming, both in the terminal hardware or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oftware all will incarnate the stronger competition in the modern port logistics industry . And that the benefit of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would be a new change.The dock will become a modern so that a modern container terminal. Keywords: logistics systems, programming, containers,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分析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管理思维的创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正成为公司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那么,下文是为大家分享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从“推”到“拉”到电子化,供应链管理稳步向前发展 供应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企业内部供应链、产业供应链或动态联盟供应链、全球网络供应链。企业内部供应链在40多年前的1960年至1975年是典型“推式”时代,从原材料到成品、直至客户一端。从1975年到1990年企业开始集成自身内部的资源,企业的运营规则也从推式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进入90年代,工业化的普及使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再成为竞争的绝对优势;供应链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它跨越了企业的围墙,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因此供应链联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这种广义供应链管理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各个企业独立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此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通过Inter、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分销与运输、批发商、零售商、仓储和客户服务等,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业务过程。Inter、交互式Web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商业方式,也将改变现有供应链的结构,传统意义的经销商将消失,

其功能将被全球网络电子商务时代所取代。传统多层的供应链将转变为基于Inter的开放式的全球网络供应链。 二、现代物流 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现 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具体地说,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进了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 可以这样讲,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 理性的流通全过程。现代物流又是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现代物流条件下,商品运输由单一的传统运输方式变成多种运输方式的最佳组合,提高了运输效率,缩短了中间储存的中转时间,加速了商品流动,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快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物流信息的传输速度,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使货物运输环节、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可以预计,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现代物流将向世人展现更加诱人的发展前景。 三、现代物流迎合供应链管理的新发展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心得体会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学习,从对物流概念的模糊不清到如今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物流的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也形成了自己对物流业的一些看法。也深刻感受到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 我学习了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各自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在生产制造和流通及销售环节中各自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物流企业还是在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活动都是企业生产运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生产水平不断完善的今天,物流成本的控制已经成为了第三利润源。 1.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2.电子商务方面用淘宝举例:在淘宝上买东西,只有商流和资金流在淘宝网站上完成,而交易的完成则需要物流的支持,没有各个快递公司来完成物流活动,只有商流和资金流的流动是没有办法完成电子商务过程的。所以物流对电子商务应该起到一个支持的作用,是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3.供应链管理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

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物流管理当中的“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物流经济地理”等内容能够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起到重大作用,比如说供应链管理中企业的安全库存管理一项就要用到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来计算得来;另外企业必须通过供应链管理来调节该企业面对客户需求的反应时间,戴尔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完成配货和发货的过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当先进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和物流配送中心方能完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边贸等国际贸易往来的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做大做强,运营管理是关键,企业领导必须有敏锐的头脑,准确地捕捉信息,按照巧妙的商业模式,快捷的流程,加之系统有效运作,才会产生高效益,因此,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在敦促企业,纷纷在向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运营和供应链物流管理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新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的特点和竞争战略与商业模式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设计运营模式创新以取得优势,从而提示了运营管理的五大增值原理,大家在学习中共同分享了供应链物流创新理论和方法,通过学习讨论,我们掌握了生产系统的设计、

宁波港口供应链发展策略_邵婧

第33卷第3期2011年3月 宁波港口供应链发展策略 邵婧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135) 【摘要】为推动宁波港口产业发展,确定影响宁波港口供应链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宁波港口供应链存在港口与物流区及临港产业互动不够,港口与航运企业、物流服务商合作松散,“大 通关”未落到实处,港口集疏运网络有待完善,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等问题;并由此提出通过构建港 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平台提高港口竞争力。 【关键词】港口;供应链;物流;集疏运;临港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港口由单一的运输节 点发展为所处贸易渠道和物流渠道的关键节点。港口 之间的竞争也演化成港口所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宁 波拥有条件优越的深水大港,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第三代 港口的发展,朝着第四代港口迈进。第四代港口的发展 关键在于提升港口在所处供应链的地位和作用。 1港口供应链的内涵 目前对于港口供应链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阳明 明[1]认为港口供应链以港口为核心企业,将各类服务供 应商(包括装卸、加工、运输、仓储、报关、配送,甚至金 融、商业服务等企业)和客户(包括付款人和船公司等) 有效结合为一体,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 配送到正确的地点,实现系统成本最低。李建丽等[2]认 为港口供应链涉及港口、物流渠道及贸易渠道,包括物 流价值链的全部环节和功能,是以供应链上供需双方 的需求变化为主导,并与供需双方的运作协调、整合而 形成的价值功能体系。港口是全球贸易供应链上的重 要节点。港口企业以供应链整体成本最低为目标,以 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构建港口平台的方式,吸引其他 口岸单位、物流企业、货主企业、航线等入驻,使得供应 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得以顺畅流通,达到 使货主选择该港口的目的。 2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宁波港域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是综合运输 体系中的重要枢纽,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 集装箱干线港,进口石油、天然气装卸中转储运主体 港,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主体港。 基于供应链的基本思想,港口供应链的现状主要 涉及以下方面:供应链集成与伙伴关系、货物准时进港 以及进港后配送网络、信息技术及网络、顾客价值导向 等。 港口与物流园区及临港产业互动不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先后设立宁波保税 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保税物流园区和宁波梅山保 税区等4个特殊物流功能区。但是,园区与港口之间 互动并不紧密,两者发展联动性不强。 在港口和临港产业的互动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早 期注重招商引资的直接效应而忽视整体规划,造成部 分产业项目占用散货码头,挤占集装箱泊位,导致临港 产业与港口之间的长远互动发展受限。而且,宁波港 域目前仍以传统的装卸、储存、转运服务为主,管道网 络的限制阻碍临港产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0-12-23 作者简介:邵婧(198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运经济与金融。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相关资料

名词解释 1、绿色物流: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其最终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2、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3、外包:是指企业将一些自己不擅长或运作不经济的业务外包出去,而企业可以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提高核心竞争力。 4、流通加工:是指产品已经离开生产领域,进入流通流域,但还未进入消费的过程中,为了销售和方便顾客而进行的加工。 5、逆向物流:包括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是与传统供应链反向,为价值恢复或处置合理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有效实际流动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 6、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7、横向一体化:将自己对擅长或运作不经济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这些企业形成了一种水平关系。 8、采购半径:是指核心供应商离采购方指定到货地点的平均距离。 9、牛鞭效应: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的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10、零担货物:是指一张货物运单托运的货物重量或容积不够装一车的货物。 11、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理运作与管理方式。 12、采购提前期:即从采购订单发出到收到货物的时间间隔。 13、安全库存:是在库存水平上增加一部分以满足不可预见的需求,如不稳定的需求、供应困难以及其他紧急情况。 14、销售物流;是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将产品的所有权转给客户的物流活动,是产品从生

港口物流业务流程介绍

港口物流业务流程介绍 港口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组织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越来越成为产业组织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日渐突出,使港口成为衍生高度聚集相关产业群带的巢臼,由此也在地域延伸了港口的经济辐射范围,并产生了具有高耦合度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关联度及其产业集群的边界不断扩展。本文对港口物流及其周边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港口产业链重构进行探讨,架构崭新的现代港口内外部发展格局。 一、港口区域延伸及其腹地产业集群的藕合度分析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一种位于特定地理区位的中间组织,由众多企业即集群的成员本着共同的产业目标、默识的规则建立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约定的群体。集群成员间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竞争,不断创新,建立了投入产出的经济技术联系,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关系,产业与相关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及服务机构之间的互补性,从而形成产业的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产业集群通常指依赖并服务于相似市场、具有主导产业的众多企业及相关产业组织和支撑服务机构间通过分工合作于特定区域内结网而成的学习型组织。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高、无形资产提高是产业集群的优势。 传统港口禀赋其区位优势所形成的港口经济及其附着体一一临港工业,符合产业布局的基本规律,但临港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结构较为粗放,主要集中在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提供较为初级的产品,临港产业集群的形态主要表现在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产业关联度,但信息、技术和服务含量较低。 而现代港口采取完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主要业务范围从货物装卸、仓储和船舶靠泊服务,到货物的加工换装及与船舶有关的工商业服务,扩大到货物从码头到港口后方陆域的配送一体化服务。港口逐步成为统一的集运输与贸易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从国外港口发展的趋势来看,世界贸易的90%来自海上,进出货物约有50%增加值来源于港口物流产业,临港工业和港区物流机能加强,诸如流通加工、包装、仓储、配送及信息服务,并已形成炼油、化工、电子、机械、汽车、服装纺织、食品、家电及IT等产业的生产、制造、加工、装配的重要基地,而且亦成为贸易、存储、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公司等产业集聚地。 全球已步入第三代港口发展阶段,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港口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成组货和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主要运输方式,集装箱、干散货和液态散货运输船舶向大型化发展,泊位向深水化、专业化发展。跨国公司的加入,提出了及时服务、零库存等要求,围绕着运输链的起始点,港口活动的范围已大大超出了传统的港口界限。港口在组织功能上日益扩大,已成为集货物流、贸易流、信息流、资金流与人才流一体化复合型据点。成片的临港工业群带与腹地产业集群的崛起,使港口成为一个跨地区、跨国界、跨行业商业合作的媒介体。港口已成为各产业集群所需原材料、零配件、机器设备采购、产成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和枢纽,集中表现在与其腹地和境外产业集群经济的高耦合度,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 港口物流与其周边产业集群的耦合度主要表现在: 1.就港口物流功能而言,随着其规模扩大和运输技术进步以及国际商贸活动的活跃,港口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联系和区别(一)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诠释物流管理为“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的目的是“降低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物流管理的对象是与物流功能相关的活动,即包装、装卸搬运、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处理,与物流功能不相关的费用显然不能构成物流成本。 再看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有: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供应链的设计,企业内部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管理,企业间资金流管理,基于Internet 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第一,从管理对象上观察,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活动和与物流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活动。而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要庞大得多,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从上述供应链管理的辐射面上也可以看到供应链管理既包括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的管理,也包括物流管理。以此思路分析,物流管理就成了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第二,从管理手段上观察,供应链管理是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交互的信息管理,是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运作方式,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在电子工具和网络通讯技术支持下,可通过轻轻点击鼠标瞬息完成。而物流,即物质资料的空间位移,具体的运输、储存、装卸、配送等各种活动是不可能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来完成的。 从上述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上看,物流管理可以看作供应链管理的组成部分,但与其他的组成部分显然存在很大不同,即它的独立性很强。 第三,从管理层次上观察,供应链管理是协调企业间的跨职能的决策,属于战略性的管理;而企业物流管理大多数属于对具体运作业务活动的管理,属于战术性管理。当然,在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下还会设置下一层的管理部门,以便将管理的目标和内容进一步的划分。当我们分清了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的时候,相应的管理组织的职能也清晰明确了。

港口物流发展模式

1鹿特丹港模式,基于建设信息港发展增值物流 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入海的三角洲,濒临世界海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是荷兰和欧盟的货物集散中心,有“欧洲门户”之称。目前,该港年吞吐量有超过5亿吨的纪录,当之无愧地占据着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鹿特丹港口物流的发展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 1)多样化的集装箱运输形式。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鹿特丹的集装箱运输形式主要有公路集装箱运输、铁路集装箱运输和驳船集装箱运输。 2)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鹿特丹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工业基地,在港区内实行“比自由港还自由”的政策,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的国际城市,拥有大约3500家国际贸易公司,拥有一条包括炼油、石油化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食品等部门的临海沿河工业带。 3)现代化的港口建设。鹿特丹港以新航道为主轴,港池多采用挖入式,雁列于主航道两侧,按功能分设干散货、集装箱、滚装船、液货及原油等专用和多用码头,实行“保税仓库区”制度,构成由港口铁路、公路、内河、管道和城市交通系统及机场连接的集疏运系统。 4)功能齐全的配送园区。鹿特丹港在离货物码头和联运设施附近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其主要功能有拆装箱、仓储、再包

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发挥港口物流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 5)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在进行功能调整,由先前的港务管理功能向物流链管理功能转变,继续扩大港口区域,尝试使用近海运输、驳船和铁路等方式来,促进对物流专家的教育和培训,建设信息港,发展增值物流。 2安特卫普港模式,实现信息服务现代化 安特卫普港位于比利时北部斯海尔德河下游,距北海约80km 处,是欧洲第二大港、世界第四大港,港口接近于欧洲主要生产和消费中心,吞吐量的一半为转口贸易,是欧洲汽车、纸张、新鲜水果等产品的分拨中心,运输量几乎100%是国际运输。其港口物流发展的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 1)完善的交通网络。安特卫普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2)良好的硬件设施。安特卫普港拥有汽车、钢材、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纸张、集装箱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炼油、化工、石化、汽车装备和船舶修理等工业开发区。 3)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安特卫普港拥有现代化的EDI信息控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第四章 1、什么是物流系统控制? 答:物流系统控制,就是通过对物流的运行系统进行控制管理,以期达到希望获得的运行绩效。 2、如何分析物流系统?从那些角度来进行讨论? 答:在分析一个企业的物流系统成本时,要有总成本的概念。在具体的成本控制工作中,要根据企业业务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成本最小化策略。在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决策中,应该基于战略思路,来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决策。人们往往注意比较明显的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而对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往往容易忽视。但是实际上,我们在讨论物流系统成本管理的时候,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分析总的物流费用成本。 3、物流系统成本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成本管理是物流系统控制中的重要管理环节,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物流系统运行的绩效和整个企业的运行成本,并最终与企业的竞争能力直接相关。根据物流系统在不同企业中的重要程度不同,其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但多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总成本分析 2)成本最小化策略 3)外购的决策 4、运输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在物流系统管理中,主要通过什么手段来降低运输成本?答:运输节约来自于集中运输,其手段就是通过建立仓库来调节运输流量。这些仓库包括单一的仓库,也包括仓库网络。当通过仓库集中转运的运输总成本低于直接运输的时候,就需要建立仓库点。随着运输网络中仓库集运点的增加,总运输费用会减少,但是在超过一定数量的仓库设置后,总运输成本会上升。这种成本上升的原因在于能够被转运的数量减少。因此从仓库集运的角度看,应该存在一个运输成本最小化的仓库布置的合理数量。 5.仓库的部署玉物流成本的关系如何? 6.物流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7.确定型储存模型的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物流业务主要有那几种模式?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答:企业物流一般可以分为生产阶段的内部物流和采购销售阶段的外部物流,内部物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库存控制、机器调度和运作质量控制等等,外部物流包括客户服务、运输、库存管理、信息流动和订单处理等等。一般的物流概念主要指外部物流,按照企业外部物流的实现形式,一般可以将它分为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第四方物流等几种模式。自营模式主要指企业自备仓库,自备车队等,企业拥有一个自我服务的体系。第三方物流指企业利用一家外部的物流公司完成其全部或部分物料管理和产品配送职能。物流联盟指企业选择少数稳定且有较长时间业务往来的相关企业与之形成长期互利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通过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各自的物流目标和战略。第四方物流指一个物流集成商,他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物流解决方案,它是建立于第三方物流和物流联盟基础之上并发展而来的一个新的物流模式。 2、企业应该怎样选择适合自身的物流业务模式? 答:从企业竞争战术的角度来考虑,决定企业采用自营还是外包物流最重要的决策变量有两个:一是物流外包和自营比较,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物流运营效率;二是物流外包和自营比较,是否能够降低企业物流运营成本。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学习目标 1.掌握: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物流的含义和要素;物流信息管理;第三方物流定义。 2.了解:供应链的基本结构模型、供应链设计的步骤;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基本要求;物流管理各层次的内容;物流技术及其应用;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背景、分类和运作模式。 【重点难点】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包含了那些与转移货物从原材料阶段到最终用户的相关联的所有活动,它包括供应来源与采购、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物料处理、订货处理、存货管理、运输、仓储和顾客服务等。重要的是,它也包含了对供应链成员之间沟通非常必要的信息系统。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简言之,它是优化和改进供应链活动,它的对象是供应链的组织(企业)和它们之间的“流”;应用的方法是集成和协同,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最终是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物流的含义和要素 (一)物流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的过程。 物流概念中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物流的研究对象是“物”;(2)物流是物的“流动”;(3)物流是物的“物理性”流动。 (二)物流的要素 物流包括许多具体活动,人们进行物流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什么样的具体物流活动,都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的要素,即流体、载体和流向。 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是对物流信息进行统一规划和组织,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和应用的全流程控制。通过物流信息的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客户关系,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统一。

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

2016届毕业生毕业设计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 系部名称管理信息系 专业名称交通运营管理 学生姓名李想想 学号0332131028 指导教师杨燕 二〇一六年六月

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 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李想想 指导教师杨燕 摘要:当今世界,为促进港口企业能形成更好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联盟,提高港口物流各方面的服务效率,通过调查研究与对比分析,概括总结我国港口物流服务及供应链联盟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我国港港口物流基础设备薄弱、物流标准化水平低、港口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物流服务人才短缺;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我国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发展策略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Student majoring in The traffic operation management Li Xiang-Xiang Tutor Yang Yan Abstract:In today's world, in order to promote enterprise can form better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allianc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ort logistics in terms of service,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services and supply chain alli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country port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is weak, low level of standardization of logistics, port construction lack of scientific planning, logistics talent shortag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 referential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port;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development strategy

外文翻译--用港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方法来评价港口绩效

中文4400字 本科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外文题目:A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pproach to por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出处:MARIT. POL. MGMT 作者:Khalid Bichou and Richard Gray 原文: A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pproach to por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By Khalid Bichou and Richard Gray MARIT. POL. MGMT 2004VOL. 31, NO. 1, 47–67 ABSTRACT Although there is widespread recogni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ports as logistics centres, widely accepte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for such centres have yet to be developed. The essence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within a firm extended to a network of organiza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cost reduction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 logistics approach often adopts a cost trade-off analysis between functions, processes and even supply chains. This approach could be beneficial to port efficiency by directing port strategy towards relevant value-added logistics activities. This paper seeks to show that through conceptualizing ports from a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pproach, it is possible to suggest a relevant framework of port performance. A proposed framework is tested in a survey of port managers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experts.

浅谈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构建

浅谈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构建 发表时间:2009-08-31T08:26:39.543Z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杨再静(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 [导读] 在港口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的时代,本文阐述了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概念 作者简介:杨再静,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 摘要:在港口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的时代,本文阐述了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并提出了构建模型以及运作方式,为港口企业进行物流服务供应链建设与运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 随着我国经济更多、更深入地参与世界经济,海内外的商贸流动频繁,货物的流通量逐年增大。现代港口物流已经进入全球供应链管理时代。然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港口物流业遭受了空前的考验。我国港口物流业应该认清局势,积极提升国际竞争力,经受住未来几年金融危机的考验,同时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机遇。以港口为中心集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式成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方向。 1 港口的发展 以经济全球化引起的现代供应链物流和国际多式联运的加速发展,使港口逐步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中重要的节点。现代港口的发展态势使得第四代港口的出现成为了一种趋势。第四代港口强调柔性港口的理念。港口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在兼容港口功能的基础上,强调港口之间的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的作业和敏捷的服务,促使与港口相关的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高效化,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 港口的发展,决定性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腹地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水平;二是在全球航运网络中的地位,这与港口在全球物流供应链中的地位密切相关,需要由包括港口在内的供应链各方共同决定,也与港口通过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是港口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础。因此研究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建 2.1 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并没有针对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统一定义。本文在总结相关文献基础上,对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如下:指以港口企业作为核心集成企业,将各类物流服务供应商(包括仓储、运输、装卸、加工、配送等)以及客户(货主与船公司等)有效整合所形成的功能网链结构。它能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同时实现供应链成本的最小化。 2.2 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成员 ①港口企业。港口作为海运的起点和终点,是大量货物的集散点,其功能已经逐渐从原来的海陆运输中转发展成为服务于国际贸易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综合物流中心。港口在整个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上处于核心地位,能提供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有效运作所需要的完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软发展环境,同时拥有联合和集成供应链其他成员的能力。港口可以在提升供应链整体服务水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②各类物流服务供应商。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上包括各类物流服务供应商,如仓储提供商、运输公司、包装加工公司、装卸公司等。这些企业都只能提供某以单一物流功能。它们既依赖港口业务,但又各自独立,在经济上有各自的经营目标。 ③货主和船公司。货主是整个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起点和终点,整个服务供应链的物流运作都是为货主服务的。供应链的目标是将货主正确数量的货物在正确的时间运输到正确的地点,过程中可能伴随着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环节。 船公司对于港口来说是客户,对货主来说是服务提供方。从现代物流角度出发,船公司提供的服务与港口提供的服务都是为货主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从供应链角度出发,船公司在整个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上是处于港口下游,终端客户上游的企业。 2.3 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特点 ①供应链的增值方式。传统的产品供应链主要通过生产和加工装配等过程创造价值,而服务供应链并不生产制造实际的商品,而是通过提供服务获得增值。港口的收益主要是通过提供物流服务来创造。 ②供应链各成员目标不同。在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各成员之间的目标冲突较大。船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收益,往往希望船舶在港停留时间最短;港口企业更多的是希望最大程度利用港口资源获得物流服务收益;而货主则希望确保整个搬运、装卸、仓储和运输过程中的快速、安全和低成本[2]。 ③供应链的运营模式。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采用的是市场拉动型,具有完全反应型供应链特征。在供应链协调上更多关注的是服务能力协调、服务计划协调等。 ④供应链的合作核心。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一种以能力合作为核心的服务供应链。物流服务这种“产品”具有的六个特征,即顾客影响(Customer Influence)、不可触摸(Intangibility)、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异质性(Heterogeneity)、易逝性(Perishability)、劳动密集性(Labor Intensity)。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是在供应链全局优化的情况下物流服务产品从最初的客户到最终的客户的过程,是一个多级服务的过程。其运作的关键是基于能力合作的协调。 2.4 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基本模型 货主的货物经过运输、流通加工、包装、仓储、装卸等环节,经港口由船公司运送出国,抵达运输目的地。港口是该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通过集成各类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物流能力,实现对客户的“一条龙”物流服务。 3 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运作 3.1 港口作为集成服务供应商,实现一体化运作 港口凭借其在整个供应链上的独特地域优势以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可以通过整合上下游供应链成员的物流能力,实现供应链一体化运作。港口通过与航空、铁路、公路等运输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实施资源扩展和优势互补,实现货物的干支线低成本快速准时运输。港口还可以通过外包码头区域或物流中心仓库的形式整合仓库功能提供商的仓储能力。同时港口还应与下游船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将各自的服务进行整合,实现服务的进一步延伸,从而在服务功能、服务内涵和服务价格等各个方面为货主提供优于其他竞争对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知识点整理

阅读指南:(由于涉及排版问题,如需打印请删除该部分) 1、你不努力一把,都不知道什么是绝望。 2、个别知识点做了简化,一方面确实需要简化,一方面不知道要怎么考。 3、涉及计算的知识点还请仔细阅读课本复习例题。 4、知识点如有遗漏,或知识点内容仍不全面,或内容有误,请及时反馈给我修正和补充。第一章 1、(名词)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 2、(名词)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传统企业各部门之间,特定企业不同部门之间,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传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协调活动,其目的是改善个别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各环节长期的经营绩效。 营销主要负责市场调查、促销、销售队伍管理和产品组合,创造产品的“占有”价值。 生产/运作则关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创造产品的形态价值,主要职责包括质量控制、生产计划和调度、工位设计、产能计划、维修保养作业要求和标准。 物流关注的是那些赋予产品或服务时间和空间价值的活动。 边缘活动是由于人为地将企业活动分割给若干独立的职能部门负责,要实现部门间协调,需要建立促进部门间合作的机制和鼓励措施 第二章 5、(简答)物流战略的目标: ①降低成本:战略实施的目标是将与运输和存储相关的可变成本降到最低。 ②减少资本:战略实施的目标是使物流系统的投资最小化。 ③改进服务:战略一般认为企业收入取决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 6、(简答)物流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物流决策三角形): ①库存决策战略:库存水平、库存分布、控制方法 ②设施选址战略:设施的数量、规模和位置,指定各存储点的供货点,将需求分派给各存储点或供货点,自营仓储/公共仓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