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的防护和处理

硫化氢的防护和处理
硫化氢的防护和处理

硫化氢的防护和处理

目录

第一单元硫化氢气体的危害 (2)

第二单元含硫化氢气体井的井场布置及要求 (5)

第三单元怀疑有硫化氢时应采取的措施 (7)

第四单元钻井过程中硫化氢气体的处理 (10)

第五单元含硫化氢地区作业的应急预案 (12)

第六单元硫化氢的腐蚀特征和影响因素 (13)

第七单元硫化氢中毒途径及现场急救 (15)

第八单元空气呼吸器和硫化氢检测器 (20)

第一单元硫化氢气体的危害

一、概述

由于人类对石油、天然气及地热能源的需要,要钻探高压深井,在这类钻井中就可能钻遇含有硫化氢的地层。目前,我国已开发的油田不同程度地含有硫化氢气体,甚至有的油田含量极高。如四川石油管理局含硫化氢气田约占已开发气田的78.6%,其中卧龙河气田含硫化氢高达10%(体积比),华北油田晋县赵兰庄硫化氢气田硫化氢含量高达92%。在油田生产中可能遇到硫化氢的有钻井、修井、采油、注水、集输、原油处理、运输及储运等工艺过程。硫化氢是仅次于氰化物的剧毒物,是易致人死亡的有毒气体。一旦硫化氢含量超标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将导致灾难性的悲剧。如华北油田的赵48井,试油起电缆,诱发井喷失控,硫化氢气体大量喷出,当场6人死亡,数人中毒,造成20余万人的大逃亡。四川的垫25井井喷失控,硫化氢气体迫使方圆数千米内的百姓弃家逃难;硫化氢气体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它对金属设备、工具也将造成严重的腐蚀破坏。天然气中硫化氢气体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掌握了它的特性,有一套完善的硫化氢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实现优质安全钻井生产,而且还可以通过一套回收装置,为其他工业提供工业原料。因此,为确保人员的绝对安全,杜绝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了解硫化氢气体的来源和危害,掌握硫化氢气体的预防及处理知识。

二、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据加拿大节能局的统计,在1976—1989年的14年中加拿大有30名工人死于硫化氢中毒。如果了解了这种气体的性质,也许可以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为了准确地检测硫化氢的位置,你首先要了解这种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只有了解了硫化氢的性质,才能避免因直接与这种气体接触受到伤害。

所有的气体通常都是从以下7个主要方面描述的:颜色、气味、蜜度。燃堡囫晚邀度j 懈度(在水中)、沸点。硫化氢也不例外,通过上述几方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硫化氢。

(1)颜色:硫化氢是无色、剧毒、酸性气体,人的肉眼看不见。这就意味着你用眼睛是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因此,这种气体就变得更加危险。

(2)气味:硫化氢有一种特殊的令人讨厌的臭鸡蛋味,即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也可以损伤你的嗅觉。因此,用鼻子来检测这种气体会致命。

(3)密度:硫化氢是一种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其相对密度为1.176。因此它存在于地势低的地方,像地坑、地下室、大容器里。如果你发现处在被告知有硫化氢的地方,那么你就应立刻采取自我保护措

施。只要有可能,都要在上风向、地势较高的地方工作。

(4)爆炸极限:当硫化氢气体以适当的比例(4.3%—46%)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就会爆炸,造成另一种令人恐惧的危险。

(5)可燃性:硫化氢易燃,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并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二

氧化硫气体会损伤人的眼睛和肺。

(6)可溶性:硫化氢能在液体中溶解,这就意味着它能存在于某些存放液体(包括水、油、乳液和污水)的容器中。硫化氢的溶解度与温度、气压有关。只要条件适当,轻轻地振动含有硫化氢的液体,可使硫化氢气体挥发到大气中。

(7)沸点:液态硫化氢的沸点很低,因此我们通常看到的是气态的硫化氢。

小结:硫化氢的七种物理化学性质,使我们对这种气体有了大致的了解。以上的知识,你可以知道硫化氢气体的性质,避免硫化氢气体中毒。

三、硫化氢的来源

明确硫化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助于发现硫化氢的存在场所,而确切了解硫化氢在石油工业区特殊场所的具体位置,则是更有用的。硫化氢不仅仅存在于石油工业中,在许多工作场所,人们都能发现硫化氢。它存在于有碳氢化合物和硫化氢的任何地方。油气田和油罐车含有大量的硫化氢,除了这些地方,在各式各样的有机质中也有硫化氢,包括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例如:船舱、矿坑、制浆厂、沼泽地、下水道等地方。硫化氢是有机质腐烂后的自燃产物。

石油工业中有许多特殊场所有硫化氢气体,能产生硫化氢气的地方主要有:钻井、修井、生产采油和炼厂。

1.钻井

对于油气井中硫化氢的来源可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1)热作用于油层时,石油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产生出硫化氢。一般地讲,硫化氢含量随地层埋深增加而增大。如井深2600m,硫化氢含量在0.l%~0.5%之间,而井深超过2600m或更深,则硫化氢将超过2%~23%,地层温度超过250℃,热化学作用将加剧而产生大量硫化氢。

(2)石油中的烃类和有机质通过储集层中水的硫酸盐的高温还原作用而产生硫化氢。(3)通过裂缝等通道,下部地层中硫酸盐层的硫化氢上窜而来。

(4)某些钻井液处理剂在高温热分解作用下,产生硫化氢。

2.修井

在修井时循环罐和油罐是硫化氢的主要来源。循环罐、油罐和储浆罐周围有H2S气体,这是由于修井时循环、自喷或抽吸井内的液体进入罐中造成的。硫化氢可以以气态的形式存在,也可存在于井内的钻井液中。

注意:井内液体中的硫化氢可以由于液体的循环、自喷、抽吸或清洗油罐释放出来。打开油罐的顶盖、计量孔盖和封闭油罐的通风管,都可能有H2S向外释放,在井口、压井液、放喷管、循环泵、管线中也可能有H2S气体。

3.采油

在采油作业中有9处极易与硫化氢气体接触的场所,其中有6处与实际操作直接有关。

(1)水、油或乳剂的储藏罐。

(2)用来分离油和水、乳化剂和水的分离器。

(3)空气干燥器。

(4)输送装置、集油罐及其管道系统。

(5)用来燃烧酸性气体的放空池和放空管汇。

(6)提高石油回收率也可能会产生硫化氢。

另有三处来源途径与设备所在地有关。

(1)装载场所。油罐车一连数小时的装油,装卸管线时管理不严,司机没有经过专门

培训,而引起硫化氢气体泄漏。

(2)计量站调整或维修仪表。

(3)气体输入管线系统之前,用来提高空气压力的空气压缩机。

4 .炼厂

炼厂里释放硫化氢的途径归为七种:密封件、连接件、法兰、处理装置(包括冷凝装置)用P泄系统、取样凡尔以及其他破裂部位。处理装置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地方。进入处理装置去清洗处理塔、清除污垢或进行其他维修作业,都可能有硫化氢中毒的危险。也许仍有硫化氢残留在处理装置中,或呈液态留在底板上,或在容器的外壳上,或在罐体内壁的锈皮中。对容器中液体的轻微振动或擦洗容器壁上的积垢都会使硫化氢扩散。

四、职业性安全暴羹极限,毒气的强度等级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与它接触可以使人从极微弱的不舒适到死亡。在这一课里,你将学到三种职业性直接暴露的安全极限,这些规定已经被用来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你也将学习不同浓度(体积分数)的硫化氢气体所造成的不同毒性影响,以及它的度量标准和自身应急的方法。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的规定可以指导人们,为人们提供在有毒气的工作场所中,可允许的暴露程度。

硫化氢气体的职业性直接暴露的安全规定如下:

(1)10 ppm(x 10-6)限时加权平均值是日工作8小时的暴露安全极限。倘若不超过15 ppm(x 10-6)与20 ppm(x 10-6)的安全暴露工作极限,工人们可以在限时加权平均值为10 PPP(x 10-6)的硫业氢气体中暴露工作8小时。

(2)15 ppm(x 10-6)为短期暴露限制,日工作8小时内不能超过4次接触,每次接触不超过15 min,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60 min。

(3)20 PPP(x 10-6)是最大暴露限制,没有人能在20 PPP(x 10-6)的硫化氢体中停留,在19 ppm (x 10-6)的硫化氢气体中人们可停留很短的时间,并且必须按照职业性直接暴露的安全限制去做。

下列是不同浓度(体积分数)的硫化氢气体的毒性等级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lppm(x 10-6)有明显难闻的气味

10 ppm(x 10-6)暴露工作8小时尚安全

20 ppm(x 10-6)暴露工作的最高限度

100 ppm(x 10-6)2~5 min内丧失嗅觉,咽喉肿痛、头痛、恶心

200 ppm(x 10-6)迅速失去知觉,眼痛、喉咙痛

500 ppm(x 10-6)失去理智和平衡能力,2~15 min,呼吸困难必须做人工呼吸

700 ppm(x 10-6)立刻神志不清,大、小便失控,如不马上抢救就会导致死亡

1000 ppm(x 10-6)知觉立刻丧失,如不立即抢救就会导致死亡或造成大脑的永久性损伤

五、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硫化氢的毒性,几乎与氰化氢同样剧毒,较一氧化碳的毒性大5~6倍。一个人对硫化氢的敏感性随其与硫化氢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减弱,第二次接触就比第一次危险,依次类推。硫化氢被吸入人体。首先刺激呼吸道,使嗅觉钝化、咳嗽,严重时将其灼伤。其次,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严重时,心脏缺氧而死亡。硫化氢进入人体,将与血液中的溶解氧产生化学反应。当硫化氢质量浓度极低时,将被氧化,对人体威胁不大,而质量浓度较高时,将夺去血液中的氧,使人体器官缺氧而中毒,甚至死亡。

六、硫化氢对全属材料的腐蚀

硫化氢溶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的腐蚀形成有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统称为氢脆破坏。氢脆破坏往往造成井下管柱的突然段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井口装置的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火灾。七、硫化氢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

在地面设备、井口装置、井下工具中,都有橡胶、浸油石墨、石棉绳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封件。它们在硫化氢环境中使用一定时间后,橡胶会产生鼓泡胀大,失去弹性;

浸油石墨及6棉绳上的油被溶解而导致密封件的失效。

八、硫化氢对钻并液的污染j

硫化氢主要是对水基钻井液具有较大的污染,它会使钻井液性能发生很大变化,如密度7降,PH值下降,粘度上升,以至形成不动的冻胶,颜色变为瓦灰色、墨色和墨绿色。

第二单元含硫化氢气体井的井场布置及要求

由于硫化氢具有特殊的毒性,在钻井过程中直接关系到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所以井场设备摆放正确与否,对安全钻井的影响非常大。

一、周围边界不受制约的井场

边界不受制约的井场,多是在陆地上。在进行钻前工程前应从当地气象资料中了解当3盛行风的方向。井场及钻机设备的安放位置,应与盛行风的风向一致。井场周围要空旷。励在前后或左右方向能让盛行风通过,并吹过钻机设备。钻机设备及井场布置见图2-1。

这样布局,钻机的相对位置、地形和主风向取得一致,可以得到最大的安全效益。

同时,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图2-1 钻机设备及井场布置示意图

排水系统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排水系统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排水系统中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年来,硫化氢中毒事故接连不断地发生,而且大多 都发生在地下管道及窖井等地方。据资料介绍,排水系统 中的管道及闸井等部位容易积聚对人体有害的硫化氢气 体,稍有不慎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排水系统中硫化氢的危害 排水系统中主要吸纳了生活污水及工矿企业排水的废 水,其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在密闭的排水管道及设施中,在 特定的条件下相互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 些物质中有一些对设置管道产生腐蚀,有一些对人的身体 构成危害,其中硫化氢就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物质。硫化氢 是一种无色,带有腐蛋臭味,且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

体。常高浓度集中在通风不良的下水道底部、各种污水井底部、污泥坑塘和污水河底泥中。下水道内产生恶臭的物质主要是硫化氢。由于附着于下水道管壁所形成的粘泥中有一种特殊的专性厌氧菌,这种细菌主要是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将污水中的含硫酸盐有机物还原,使之生成硫化氢。影响硫化氢生成的因素有pH值、温度、有机物浓度、氧化还原点位(ORP)、污水滞留时间、排水设备状态等 硫化氢中毒的预防和抢救 ——作业时的防护措施 1、进入含硫化氢现场工作的员工,必须身体健康,无各种疾病。 2、进入含硫化氢现场工作,如下井等,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3、管理人员必须清楚该作业管道、泵站的具体情况,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399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 定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本规定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天然气及石油伴生气中含硫化氢的陆上油气田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硫化氢气体防护的安全技术管理。 第一章人员培训 第一条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上岗前都应接受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二条培训机构负责对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人员进行硫化氢安全防护措施的培训,培训机构应随时横向交流情报,了解国际、国内动向。 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与管理按照《安全生产培训

管理办法》(原国家安监局令第20号)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培训机构制定的培训教材应包括如下内容: a)有关硫化氢的基本知识; b)硫化氢监测仪器及方法; c)人身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d)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急救措施; e)含硫化氢环境中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第四条对作业人员的每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h,每三年复训一次。 第五条作业人员经培训考核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a)了解硫化氢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及对人体的危害性;

b)熟悉硫化氢监测仪的性能、使用和维护方法; c)熟悉各种人身安全的防护装置的结构、性能,能正确使用和维护; d)熟悉进入含硫化氢环境作业的安全规定和作业程序; e)在发生硫化氢泄漏及人身急性中毒事故时,作业人员应会采取自救及互救措施。 第六条对进入含硫化氢现场临时性工作的外来人员应进行教育和培训指导,并有专人监督监控。 第二章设计管理 第七条在地质设计中,应标明探井周围 3Km,生产井井位2Km范围内的居民、学校、公路等永久性建筑物的位置,并对附近的地理、地貌、环境情况等作详尽描述。 第八条在施工设计中,应对施工区域的道路交

硫 化 氢 防 护 知 识 培 训

硫化氢防护知识培训 ?一、前言 ?硫化氢是塔里木油田生产作业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由于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危害大、毒性强,做好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安全防护工作十分重要。为了加强塔里木油田含硫化氢环境作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使员工了解硫化氢的危害,熟知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硫化氢防护设备和检测器材,掌握应急救护的程序和现场急救常识,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二、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剧毒、可燃、易爆的气体,其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如下: 硫化氢属无机化合物,分子式H2S,分子量34.08。 ?通常呈气态,沸点为-60.2℃,熔点为-82.9℃。 ?有臭鸡蛋刺激气味,低浓度可闻臭鸡蛋味,高浓度可迅速麻痹嗅觉,致使人的嗅觉感觉不到,起不到警示作用。 ?剧毒。毒性可与氰化钾相比,是一种致命气体。 ?相对密度1.189,比空气重,易在低凹处聚集。 ?可燃。自燃温度260℃,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生成有毒物质二氧化硫(SO2)。 ?易爆。与空气混合,占空气体积的4.3%-45.5 %时,形成爆炸混合物。 ?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溶解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硫化氢水溶液对金属有强烈腐蚀性。 ?三、硫化氢对人体的侵害作用 ?1、侵入途径 硫化氢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亦可皮肤吸收及消化道吸收。呼吸道粘膜吸收快, 皮肤吸收甚少。 ? 2、中毒毒理 ?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毒作用主要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 硫化氢对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系由接触湿润粘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纳以及本身的酸性所引起。对机体的全身作用为阻断细胞内呼吸,导致全身性缺氧。由于中枢神经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中毒程度可因其不同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而异。浓度越高则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相对较低时粘膜刺激作用明显。误服含硫盐类与胃酸作用后产生硫化氢可经肠道吸收而引起中毒 ?四、中毒原理 1.血中毒:血液中高浓度硫化氢可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区的化学感受器,致反射性呼吸抑制。 2.脑中毒:硫化氢可直接作用于脑,低浓度起兴奋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与血细胞中铁结合,抑制氧的利用,而引起细胞内缺氧,造成细胞内窒息引起昏迷、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因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故最易受损。

涉硫化工装置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硫化氢防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涉硫化工装置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中试提取的涉及硫化氢生产(产生)的化工装置的硫化氢气体防护的安全技术管理。 第一章生产管理 第一条存在硫化氢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条对伴随有硫化物的生产工艺过程,应从原料硫化铁含量的分析评估开始,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的硫化氢浓度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硫化氢分布等动态硫化氢分布图,确定危险作业点和危险区域,制订相应的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第三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工艺流程、装置改造、操作参数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生产、技术、设备和安全管理等主管部门应及时告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其变更情况。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原料硫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第八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定期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作业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分析评估,并将结果存档和向作业人员公布。企业的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装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装备档案。 第九条硫化氢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部位,进行监控,并建立监控检查台帐。 第十条在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醒目的中文危险危害因素告知牌,在作业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志。发生源多而集中,影响范围较大时,按GB2893-2001规定可在地面用红或红黑间隔的斑马线表示防止人员随意进入的危险区域,涉及硫化氢的设备、管道上应涂刷提醒人们注意的黄色或黄黑相间的色环。 装置内应设置风向标,风向标的设置宜采用高点和低点双点的设置方式,高点设置在装置最高处,低点设置在人员相对集中的控制室、休息室等区域。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本规定;油田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硫化氢的防护,应按石油行业标准(SY)的有关规定执行;销售企业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一章工艺管理 第一条存在H 2 S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油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的硫化氢浓度调查等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温高压易腐蚀部位,应加强设备检测。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第三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硫原料(介质)硫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第四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气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 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第五条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对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改为密闭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二章作业过程防护 第六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定期隐患调查整改制度。 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评价,并将结果存档、上报和向劳动者公布。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七条 H 2S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H 2 S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 点隐患点,进行监控,并建立台帐。 第八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发生源多而集中,影响范围较大时,可在地面用黑黄间隔的斑马线表示区域范围。 装置高处应设置风向标。

硫化氢防护管理的规定.doc

硫化氢防护管理规定 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本规定;油田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硫化氢的防护,应按石油行业标准( SY)的有关规定执行;销售企业 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一章工艺管理 第一条存在 H2S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应与主 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油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 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的硫化氢浓度调查等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温高压易腐蚀部位,应加强设备检测。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第三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 度超过允许含量时,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 硫原料(介质)硫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第四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气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 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 排入大气。 第五条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对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改为密闭 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二章作业过程防护 第六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定期隐患调查整改制度。 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评价,并将结果存档、上报和向劳动者公布。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七条 H 2S 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H2S 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隐患点, 进行监控,并建立台帐。 第八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发生源多而集中, 影响范围较大时,可在地面用黑黄间隔的斑马线表示区域范围。 装置高处应设置风向标。 第九条在可能有硫化氢泄漏的工作场所使用的固定式和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器。其低 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 3 3 10mg/m ,高位报警点均应设置在 50mg/m。 现场需要 24h 连续监测硫化氢浓度时,应采用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显示报警盘应设置

含硫化氢环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含硫化氢环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井场及钻井设备的布置 1.井场选址应远离人口稠密的村镇,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不小于500m。 2.井场周围应空旷,风能在井场前后或左右方向畅通流动;井场上应有两个以上出入口,便于应急时采取抢救措施和疏散人员。 3.钻井设备的安放位置应考虑当地的主要风向和钻开含硫油气层时的季节风风向。井场值班室、工程室、钻井液室、气防器材室等应设置在井场主要风向的上风方向。 4.井场发电房、锅炉房和储油罐的摆放,以及电气设备、照明器具及输电线路的安装应按《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T5225-2005)中的相应规定执行。 5.井场周围应设置两到三处临时安全区,一个位于当地季节风的上风方向处(一般为生活区方向),其余与之成90℃~120℃分布。 6.在临时安全区、道路入口处、井架上、值班房等处安装风向指示器。 7.在钻进含硫油气层前,应将机泵房、循环系统及二层台等处设置的防风护套和其他类似围布撤除。寒冷地区在冬季施工时,对保温设施可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空气流通。

(二)硫化氢的监测及人身安全防护 1.硫化氢易聚集的区域,如井口、循环池等处应设立毒气警告标志。 2.作业区应配备空气呼吸器、充气泵、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便携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和固定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 3.值班干部、当班司钻、副司钻和“坐岗”人员应佩戴便携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固定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应在司钻或操作员位置、方井、振动筛、井场工作室等地方设置探头,并能同时发出生光报警。

硫化氢安全管理规定示范文本

硫化氢安全管理规定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硫化氢安全管理规定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 生,应严格执行本规定;油田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 中,对硫化氢的防护,应按石油行业标准(SY)的有关规 定执行;销售企业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一章生产管理 第一条存在硫化氢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二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油评价开始, 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的硫化 氢浓度调查等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 工艺、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温高压易腐蚀部位,应加强设备检测。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第三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硫原料(介质)硫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第四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气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 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第五条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对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改为密闭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二章作业过程防护

石油化工企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范山东标准2020版

石油化工企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企业的硫化氢防护设计管理、风险辨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警示与标识、检测与防护、人员培训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硫化氢泄漏风险的石油化工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T 50393 钢制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 AQ 3047 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规范 SH 3009 石油化工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 SH/T 3096 高硫原油加工装置设备和管道设计选材导则 DB37/T 3194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硫化氢环境 hydrogen sulfide environment 含有或可能含有硫化氢的区域。 3.2 一脱三注 one removal and three injection 石油化工企业采用的原油脱盐、注碱、注氨和注缓蚀剂等工艺防腐措施。 4 设计管理

4.1 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2 设计时应考虑原油硫含量不均匀性所带来的影响,加工装置应按可能达到的最大硫含量设计。4.3 设备、管线材质应按SH/T 3096规定合理选用,硫化氢富集的设备、管线宜升高选材等级,防止硫化氢腐蚀泄漏。 4.4 中间产品罐、污油罐、酸性水罐(含硫污水罐)等含硫化氢储罐宜考虑设计氮封。 4.5 设计时应配备适量的设备腐蚀检测设备、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宜具有定位、无线传输功能)和硫化氢捕消设备等,硫化氢富集的关键设备和管线宜提升安全仪表系统(SIS)等级。 5 风险辨识 5.1 企业应全面开展硫化氢泄漏风险辨识,确定涉硫化氢区域并绘制分布图。 5.2 企业应对日常作业过程开展硫化氢泄漏风险辨识,包括但不限于切水、采样、人工检尺和装卸。 5.3 企业应对施工(检维修)作业过程开展硫化氢泄漏风险辨识,包括但不限于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阀门管件更换、一次表拆检、清污清淤和低点排凝。 5.4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及装置大检修开车前,企业应对存在硫化氢泄漏或积聚风险的工艺、设备、设施、受限空间、低洼处等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形成风险点清单并在正常运行后定期检测硫化氢浓度。 5.5 企业应根据风险辨识结果组织制定防止硫化氢中毒的防控、消减措施,并依据DB37/T 3194要求对涉硫化氢区域实施风险管控。 6 生产管理 6.1 企业应从原料中硫含量的分析评估开始,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设备、安全管理措施,采用工艺、设备防腐等技术措施降低硫化氢泄漏风险。 6.2 因原料组分、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参数发生变化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设计值时,应启动变更管理程序,辨识变更带来的风险,及时完善安全防控措施。 6.3 加工高含硫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应严格“一脱三注”,并做好分馏塔、汽提塔顶注缓蚀剂等工艺防腐措施。 6.4 高含硫化氢的气体应脱硫处理后使用,严禁不脱硫直接做燃料,酸性气火炬的设置应符合SH 3009的规定。 6.5 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汽提装置处理,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排污沟等污水收集系统。 6.6 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改为自动或密闭方式。 7 设备管理 7.1 企业应组织做好现役装置设备管道材质的核查和确认,应对存在高温、高压的易腐蚀部位或者可能产生低温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以及弯头等易冲刷部位加强检测和维护。 7.2 原油罐、中间产品罐、产品罐、污油罐、酸性水罐(含硫污水罐)和气柜等的含硫化氢设备应按照GB/T 50393要求进行运行维护与检测。 7.3 涉硫化氢生产装置、储罐停工停用时,应采取化学清洗、钝化处理或氮气保护等措施。 8 作业管理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试题及答案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答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硫化氢概念:H2S,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蛋味,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对人的毒作用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被称之为“无形的杀手”、“瞬间杀手” 二、硫化氢的特点: 剧毒-----致命易燃-----可爆无色-----不能用眼睛识别 比空气重----通常聚积于低洼地带 低含量时有一股臭蛋味,但不能靠嗅觉检测 对一些金属有腐蚀作用容易被风或气流驱散 三、硫化氢的危害是什么? 1、对人体的危害:硫化氢被吸入人体,首先剌激呼吸道。其次,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头晕,丧失平衡,呼吸困难,心跳加速,严重时,心脏缺氧而死亡。 2、硫化氢对设备材料的危害:硫化氢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硫化氢溶于水形成弱酸,对金属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失重腐蚀、氢脆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以后两者为主,一般统称为氢脆破坏。 3、硫化氢对环境的危害:硫化氢略重于空气,往往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主要是对大气和水源的污染,且污染非常严重,危害巨大。 四、依据SY/T5087-2005行业标准《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和《毒气的强度等级》可将采油厂含硫化氢的油井按照硫化氢检测出来的浓度分为哪五个等级: 第一等级为15mg/m3以内;(10PPM) (安全) 第二等级为15mg/m3~30mg/m3;(10PPM~20PPM) (尚安全,超过1小时有明显不适) 第三等级为30mg/m3~150mg/m3 ;(20PPM~100PPM) (暴露15分钟出现头痛、肺浮肿,眼睛产生严重刺激和伤害,症状明显。) 第四等级为150mg/m3~450mg/m3 ;(100PPM~300PPM)(3~5分钟失去嗅觉,为立即危害生命和健康的浓度值。) 第五等级为450mg/m3以上。(导致人身伤亡) 五、职业性安全暴露极限 1、15mg/m3 限时加权平均值是日工作8小时的暴露安全极限(10PPM)

含硫化氢环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含硫化氢环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670-29 含硫化氢环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井场及钻井设备的布置 1.井场选址应远离人口稠密的村镇,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不小于500m。 2.井场周围应空旷,风能在井场前后或左右方向畅通流动;井场上应有两个以上出入口,便于应急时采取抢救措施和疏散人员。 3.钻井设备的安放位置应考虑当地的主要风向和钻开含硫油气层时的季节风风向。井场值班室、工程室、钻井液室、气防器材室等应设置在井场主要风向的上风方向。 4.井场发电房、锅炉房和储油罐的摆放,以及电

气设备、照明器具及输电线路的安装应按《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T5225-2005)中的相应规定执行。 5.井场周围应设置两到三处临时安全区,一个位于当地季节风的上风方向处(一般为生活区方向),其余与之成90℃~120℃分布。 6.在临时安全区、道路入口处、井架上、值班房等处安装风向指示器。 7.在钻进含硫油气层前,应将机泵房、循环系统及二层台等处设置的防风护套和其他类似围布撤除。寒冷地区在冬季施工时,对保温设施可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空气流通。 (二)硫化氢的监测及人身安全防护 1.硫化氢易聚集的区域,如井口、循环池等处应设立毒气警告标志。 2.作业区应配备空气呼吸器、充气泵、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便携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和固定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 (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硫化氢安全防护七大注意事项(新编版) 一、危险区域 1、极度危险区域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10mg/m3。 当浓度≥760mg/m3(502ppm)时,人会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区域属于极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回收装置,污水汽提装置,火炬装置,酸性气管线沿途区域,气体、气分脱硫火炬罐,一、二气分脱硫部分。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2、高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介于300~760mg/m3(198~502ppm)时,可引发

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排尿困难。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蒸馏装置蒸、常顶、减顶切水及轻烃回收回流罐切水,脱硫罐切液,轻烃回收脱丁烷塔顶酸性水,轻烃回收单元干气管线,火炬线沿途区域,瓦斯罐,瓦斯管网沿途2米之内,催化、加氢酸性水罐,催化分馏部分、稳定部分、脱硫部分、压缩机,641、642废汽油罐等。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3、中度危险区域 当硫化氢浓度10mg/m3~300mg/m3(6.6~198ppm)时,可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水肿。此区域属于高度危险区域,可能出现在以下装置附近: 硫磺联合装置的液硫储存及成型单元,污水场,蒸馏装置电脱盐切水、污水池。 进入上述区域要得到车间许可,并须有监护人员陪同,佩戴正

含硫化氢环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962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含硫化氢环境中的安全 防护措施正式样本

含硫化氢环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井场及钻井设备的布置 1.井场选址应远离人口稠密的村镇,油气井井口 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 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 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不小于 500m。 2.井场周围应空旷,风能在井场前后或左右方向 畅通流动;井场上应有两个以上出入口,便于应急时 采取抢救措施和疏散人员。 3.钻井设备的安放位置应考虑当地的主要风向和

钻开含硫油气层时的季节风风向。井场值班室、工程室、钻井液室、气防器材室等应设置在井场主要风向的上风方向。 4.井场发电房、锅炉房和储油罐的摆放,以及电气设备、照明器具及输电线路的安装应按《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T5225-2005)中的相应规定执行。 5.井场周围应设置两到三处临时安全区,一个位于当地季节风的上风方向处(一般为生活区方向),其余与之成90℃~120℃分布。 6.在临时安全区、道路入口处、井架上、值班房等处安装风向指示器。 7.在钻进含硫油气层前,应将机泵房、循环系统及二层台等处设置的防风护套和其他类似围布撤除。寒冷地区在冬季施工时,对保温设施可采取相应的通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13991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本规定。 第一条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公司特制定本规定,各单位应严格执行。 第二条存在硫化氢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三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油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的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生产环境硫化氢浓度等绘制动态硫分布图或表,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治

硫化氢的危害与防治 0 引言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气体,比重为1. 1895(空气比重为1 000),熔点为一85. 5C,沸点为一 60. 7~C,溶于水,乙醇,甘油,二硫化碳和石油等。其标准电极电位(s /s )一0. 48V, (S /H2S)=0. 14V,水溶液为氢硫酸。在空气中H S能被氧气所氧化。硫根离子能与多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硫化氢分子是极性分子。 1 H2S的危害 硫化氢是剧毒的危险性气体,当空气中浓度超过28mg/m时,人就无法正常工作;超过1000mg/m时,就可引起急性中毒,造成人员死亡。大多数油气田都存在着硫化氢的污染和危害。钻井过程中遇到酸性油层,或含有硫酸盐还原菌的各种流体,以及钻井液热分解时,都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一旦释放,其含量就非常大 (1000 mg/m 以上),将造成重大危害。一般来说,石油地层伴生气中硫化氢的含量可达 1000~2000mg/dm 或更高。主要是由含硫地层的高价硫 (如硫酸盐 )溶于地下水,此地下水中已不含氧,且其中的还原性有机物 (腐植质、沥青、石油等 )与高价硫化物相互作用还原成H S;同时地层中也存在硫酸盐的还原菌还可将高价硫酸盐还原成H S;此外,地层中存在的难溶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H S。由实验可知硫化氢在 油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上述各种原因产生的硫化氢既溶于地下水,也溶于油层中,更混合于天然气或石油的伴生气中。由于硫化氢沸点很低,常以气体形式存在,在钻井过程中遇到酸性地层或酸性钻井液,一有缝隙就流出地面。在钻井完成后产油时,石油一出井口,压力降低,溶在石油中的硫化氢流入空气中,造成极大危害。例如在我国华北某油田曾发生硫化氢大量逸出,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事件。在 60年代,四川塘河某井就因发生硫化氢应力破裂引起大火,造成财产巨大损失。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采油过程中硫化氢从设备缝隙处微量泄漏出来,沉积在地势低洼处,在工作人员进入这些地带时造成人员伤亡。 硫化氢的另一个主要危害是造成油气田设备的腐蚀。硫化氢对油气田设备的危害不在于增加对钢铁的腐蚀速度,而在于加剧钢的渗氢作用,从而导致氢脆,使设备产生硫化氢应力腐蚀破裂,特别是硫化氢存在时会加速H 对钢铁设备的腐蚀,使氢脆现象更为严重。硫化氢与钢铁的作用较符合实际的解释是阳极反应: Fe+H2S+H20=Fe(HS吸 +H30 Fe(H「)吸附一(FeHS) +2e (FeHS) +H30 一 Fe +H2S+H20 由于Fe与S原子的电负性相差较大,在金属表面形成化学吸附的催化剂Fe(HS) 的作用下,Fe与s原子结合较牢固,使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力减弱,从而使Fe的电子容易失去而形成Fe,电离出的Fe与H隸反应Fe +HS---~FeS+H进行。而阴极反应为:Fe+H2S+H20=Fe(H一)吸 +H30 Fe(SI■一)吸附+H30 =Fe(H— S— H)吸+H20 Fe(H— S- H)吸附 +e— Fe(HS)吸附 +H 吸 由此可见氢脆系由金属Fe在阴极区吸收阴极产物氢原子。由于氢原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使金属表面氢原子浓度大增,使其逐步向金属内部渗入占据金属原子空穴而引起氢脆。当氢原子从金属表面向其内部扩散至某些微裂纹的界面处,并在其

石化公司硫化氢安全防护管理-最新范文

石化公司硫化氢安全防护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硫化氢介质的安全管理,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硫化氢安全防护是指在炼油、化工设计、生产、储运、排放、检修等工作及其他临时性作业过程中安全防护。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设计阶段防护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应包括对项目中硫化氢产生及危害的评价内容,并提出具体安全防护措施和建议。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应采用减少硫化氢产生的工艺技术,选用抗硫化氢腐蚀的设备和材质。 第六条在装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设备或管线设计时,针对含硫介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硫化氢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七条在制定高含硫原油加工工艺及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加工工艺时,应采取预防硫化氢中毒等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第三章生产储运防护 第八条工艺技术、操作条件或加工物料等发生改

变,有可能导致生产作业现场硫化氢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时,生产部门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技术部门应及时修订操作规程、工艺指标,并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 第九条对于酸性水汽提装置、酸性水储罐、含硫污水处理设施、输送硫化氢或含硫污水的管线和机泵等设施,应制定切实可靠的防范硫化氢气体泄漏的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定期检查。 第十条含硫甲乙类油罐进出油、调和时,禁止在罐顶进行人工现场采样、检尺、测温(罐壁固定测温除外)和更换、拆卸安全附件等作业。 第十一条在对含硫化氢介质的设备进行采样、检尺、脱水、堵漏、检修等作业时,要佩带适用的防毒器具和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表,站在上风向,除作业人员外,必须有一人专门负责现场监护。取样设备应标识硫化氢警示标签。 第十二条对储存和运输含硫化物的原油、液化气、汽油、柴油、油渣等设施应定期进行腐蚀检测,防止油品中硫化物与金属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发生自燃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第十三条对处理含硫介质的装置,在检修前,要把设备、管线中各种物料清除干净,并进行气体置换,在气体采样检测符合要求时,方可开始检修作业。 第十四条对储存加工高含硫原油的重点装置和罐区,应在显著位置设置风向标和硫化氢警示牌,标明硫化氢的毒理特性及安全防护要求。

硫化氢防护专项试题(2016)

单位: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硫化氢是一种具有特殊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2、硫化氢的臭味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3、在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进行作业。(√) 4、在使用、输送、生产和可能释放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禁止吸烟及禁止使用其它可能产生静电、明火的设备。(√) 5、现场有中毒人员时,事故救援人员应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至事故现场外上风向空气新鲜处。(√) 6、进入含硫化氢的设备、管线及等密闭空间作业前,应切断一切物料,彻底冲洗、吹扫、置换,不需要加好盲板。(╳) 7、禁止任何人员不佩戴合适的防护器具进入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区域,禁止在有毒区域内脱卸防毒用具。(√) 8、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的低位报警点应设置在10mg/m3。高位报警点应设置在 30mg/m3。(√) 9、在实施心肺复苏术时,按压通气比为30:2。(√) 10、当硫化氢接触浓度大于1000 mg/m3时,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倒下,瞬时内呼吸停止。(√) 二、选择题 1、工作场所硫化氢的职业接触限值是( B )mg/m3。 A、5 B、10 C、15 2、可能接触硫化氢的作业,作业人员应在产生硫化氢源的( B )操作。 A、下风侧 B、上风侧 C、两者都可以 3、根据集团公司《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当硫化氢浓度低于(C )mg/m3 时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A、10 B、20 C、50 4、用人单位应建立硫化氢工作场所的日常监测,监测周期为每( A )1次。 A、月 B、季 C、半年 5、发生硫化氢中毒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它的步骤应该是( A )。 A、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硫化氢防护工作,防止硫化氢泄漏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及各所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三条各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硫化氢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接触硫化氢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落实和硫化氢作业场所检测工作。 第五条各单位的环保管理部门负责含硫废水、废气、废渣的 综合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单位的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从原料加工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第七条各单位的机电动力管理部门负责涉及硫、硫化氢的设备、设施的管理。 第八条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硫化氢作业上岗人员的告知工作,协助安全、职防部门做好接触硫化氢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第九条工会负责硫化氢作业过程劳动保护执行情况的监督。 第十条各单位对本单位硫化氢防护管理负全面责任。 第三章生产管理 第十一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料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的生产环境和作业点硫化氢浓度调查等建立动态硫分布图,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生产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 第十三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汽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第十四条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为密闭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十五条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制度和要求,对涉及硫化氢的设备、管道及各类设施应从材质选用、制造安装、检验检测等各方面加强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六条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第四章作业过程防护 第十七条所有接触硫化氢作业人员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包括巡检、采样、切水、分析、进入密闭空间等)必须按要求佩戴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第十八条涉及硫化氢的单位应制订作业过程中的防护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定期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检测和评价,及时将结果向职工公告。 第二十条防止硫化氢中毒的监测仪器和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档案。 第二十一条硫化氢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或曾发生过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监控,并做好记录。 第二十二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硫化氢告知牌。发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编号:SM-ZD-74162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 护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H?S对人体的危害方式 (一)硫化氢的性质 H2S是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式量34.08,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密度1.539 g/L,熔点-85.5℃,沸点-60.7℃。易溶于水,亦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燃点292℃。H2S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溶于水形成弱酸性,对金属会产生氢脆破坏。氢脆破坏往往会造成井下管束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使得井口装置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者着火事故。H2S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使地面设备、井口装置、井下工具中有橡胶、浸油石墨、石棉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封件失效。 (二)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