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测量知识

桥梁施工测量知识
桥梁施工测量知识

桥梁施工测量

1测量内容

桥梁按其轴线长度一般分为小型桥(小于30 m)、中型桥(30~100 m)、大型桥(100~500 m)、特大型桥(大于500 m);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直线桥和曲线桥;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简支梁桥、联系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对于不同长度、不同类型的桥梁,桥梁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桥梁施工测量是把图纸上所设计的结构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高低,在实地进行标定,作为施工的依据。在桥梁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通过施工测量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测量的任务是精确地放样桥墩桥台的位置和跨越结构的各个部分,并随时检查施工质量。一般来讲,对于中小型桥,可直接丈量桥台与桥墩之间的距离来进行放样,或者利用桥址勘测阶段的测量控制作为放样的依据;对于大桥或特大桥来说,用勘察阶段的测量控制来进行放样一般不能满足要求,因而必须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作为放样工作的依据。概括起来,桥梁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桥轴线长度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桥址地形及纵断面测量、墩台中心定位、墩台基础及其细部放样等。

2桥梁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是桥梁施工控制网测量的两个组成部分。桥梁控制测量的目的是确保桥梁轴线、墩台位置在平面和高程位置上符合设计的精度要求。按观测要素不同可以将桥梁控制网布设成三角网、边角网、精密导线网、GPS网等,其中主要采用的布设形式为三角网。常用的三种桥梁三角网图形为:双三角形、大地四边形和双大地四边形。

桥梁高程控制测量有两个作用:一是统一桥梁高程基准面;二是在桥址附近设立基本高程控制点和施工高程控制点,以满足施工中高程放样和监测桥梁墩台垂直变形的需要。桥梁高程测量一般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点应埋设在桥址附近的安全稳定、便于观测之处,桥址两岸至少各设一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高程一般采用国家水准点高程,如相距太远,联测有困难时,可引用桥位附近其他单位的水准点,亦可使用假定高程。跨河水准测量必须按照有关国家水准测量规范的规定,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

3墩台中心定位

在桥梁施工测量中,测设墩、台中心位置的工作称为桥梁墩、台定位。桥梁的墩、台定位所依据的原始资料为桥址轴线控制桩的里程和桥梁墩、台的设计里程。根据里程可以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由此定出墩台的中心位置。

4地形测量

桥梁工程的地形测量有桥址地形图的测量、河床地形测量、桥轴线纵断面图的测量。桥址地形图的测量为桥梁设计提供1:2 000~1:500的工点地形图。河床地形图测量为桥梁设计提供河道水下地形图。河床地形测量又称为水下地形测量,其点位平面位置测量用经纬仪交会法、极坐标法和GPS技术等.河床深度测量方法有简单的铅锤法、回声探测法。桥轴线纵断面测量,在原理上与河床地形测量相同,不同的是沿桥轴线方向测量河床的平面距离及高程,最后沿桥轴线方向绘出桥轴线纵断面图。

1.桥梁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有( ABD )

A.施工控制测量

B.桥轴线长度测量;墩台中心定位

C.桥址选址勘测

D.墩台细部放样及梁部放样

解析:桥梁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桥轴线长度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桥址地形及纵断面测量、墩台中心定位、墩台基础及其细部放样等

2.桥梁控制网精度确定应考虑(CD )

A.控制点点位精度尽可能均匀

B.点位精度尽可能高

C.满足桥轴线长度测量精度要求

D.满足墩台放样精度要求

3.曲线桥的墩、台中心位于( C )

A.曲线外侧切线上

B.曲线内侧弦线上

C.桥梁工作线交点上

D. 以梁长为弦长的弦与曲线交点上

解析:曲线桥梁设计中,桥墩的中心选在桥梁工作线的转折点上,其纵轴线位于工作线转折角的角平分线上,横轴线与纵轴线垂直。

4.在特大桥梁平面控制测量中,最优的方法应该是( C )。

A.三角网 B.光电导线环

C.GPS D.边角网

梁和桥台在曲线上的布置形式

桥梁位于曲线上,线路中线为具有一定半径的圆曲线或缓和曲线,而预制梁的中线为直线,这就要求梁中线必须随着线路中线的弯曲形成与线路曲线基本相符的连续折线,如图2-1-1所示。这条连续折线称为曲线桥梁的工作线,其顶点为相邻两梁中线的交点,相邻两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交点距,亦称墩中心距或跨距,以L表示。

图2-1-1

在曲线桥上,桥梁工作线为折线,线路中线为曲线,两者并不重合,列车通过时,桥梁必然承受偏心荷载。为了使桥梁承受较小的偏心荷载,桥梁设计中,每孔梁中心线的两个端点并不位于线路中心线上,而必须将梁的中线向曲线外侧移动一段距离。根据跨长及曲线半径,梁中线向曲线外侧所移动的距离,可以等于以梁长为弦线的中矢值,此布置方式称为切线布置,如图2-1-2(a)所示;也可以等于该中矢值的一半,称为平分中矢布置,如图2-1-2(b)所示。两种布置形式比较,平分中矢布置较为有利,铁路曲线桥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布置形式。

图2-1-2

桥台在曲线上的布置形式与梁稍有不同,如果将桥台的中心线和与其相邻的梁跨中线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台尾中心必然偏离到线路中线的外侧,如图2-2-1所示。设其偏距为d,如果d≤10cm 时,则桥台就采用这种布置形式;否则,应旋转桥台,使台前的偏距与相邻梁跨的偏距相同,台尾的偏距为0,如图2-2-2所示。前者布置形式称为直线布置,后者称为折线布置。

当采用折线形式布置桥台时,台尾偏角可能会出现负值,如图2-2-3(a)所示,如果出

现这种情况,则台前和台尾采用相同的偏距,如图2-2-3(b )所示。

2-2.偏距E 的计算

在曲线桥上,梁的中线由弦线位置,向曲线外侧移动的一段距离称为偏距,并以E 表示。由于曲线半径很大,相邻两跨梁中线的偏转角很小,故可以认为偏距E 就是桥梁工作线各转折点相对线路中线外移的距离。

图2-2-1 图2-2-2

图2-2-3

在圆曲线上,切线布置的梁,其偏距为:

R

L E 82

= ( 1-1) 若为平分中矢布置,其偏距为:

R

L E 162

= (1-2) 在缓和曲线上,切线布置的梁,其偏距为:

28l l R L E i ?= (1-3) 若为平分中矢布置,则偏距为:

216l l R L E i ?= (1-4) 式中,L 为交点距、R 为圆曲线半径、l i 为ZH (或HZ )至计算点的距离、l 0为缓和曲线长。

曲线桥梁设计中,桥墩的中心选在桥梁工作线的转折点上,其纵轴线位于工作线转折角的角平分线上,横轴线与纵轴线垂直。由偏距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相邻两孔梁的跨距不等,或虽然跨距相等,但位于缓和曲线上时,所求得的偏距E 值不等,导致相邻两孔梁中线的交点不在两孔梁的正中间,这就造成两孔梁在墩上不能对称放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规定了当相邻梁跨都小于16m 时,按较小跨度梁的要求计算偏距E 值,而大于20m 时,按较大跨度梁的要求计算偏距E 值。

2-3. 交点距L 的计算

考虑到梁体的制造误差、架设误差、梁在受力后的伸长、温度变化对梁长的影响、墩台施工误差和测量误差等,相邻两跨梁的梁端之间、桥台胸墙线与相邻梁端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对于直线桥,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胸墙线之间彼此平行,其间隙称为直线桥的梁缝。对于曲线桥,相邻两跨梁的梁端之间、桥台胸墙线与相邻梁端之间不平行,规定曲线内侧的

间隙不小于一个定值,该定值称为曲线桥的梁缝,如图2-3-1所示。由于梁缝的存在,使得交点距L 并不等于梁的长度L ′。

交点距的计算公式为

F L L 2+'= (1-5)

其中:

222sec 2

cos 2sin 2ααααtg B a B a F ?+?=?+

= 当α 很小时,22 12sec α

α

α

≈≈tg 、,则

2

2α?+≈B a F (1-6) 式中,F 为墩中心至相邻梁端的距离;a 为规定的最小梁缝之半;B 为梁的宽度;α 为工作线转向角。

2-4.桥梁偏角α 的计算

桥梁偏角α 即曲线桥梁工作线的偏转角。桥梁在曲线上的布置,可以看成先将梁布置在线路上,此时相邻两梁中线转向角即为线路偏角;然后将梁向曲线外侧移动以满足受力要求,此时相邻两梁中线转向角即为桥梁偏角。梁向曲线外侧移动后,如果相邻三个交点的偏距值均相等,即梁体是相对平移的,则桥梁偏角的值与线路偏角的值相等;否则,桥梁偏角的值就为线路偏角的值和梁体两端位移不等产生的角值共同组成的。梁体两端位移不等产生的角值称为外移偏角,是由于外移的偏距不等而产生的。由此可见,桥梁偏角实际上是由线路偏角和外移偏角组成的,如图2-4-1所示。设线路偏角为αA ,外移偏角为αE ,则桥梁偏角α为

α = αA + αE (1—7)

图2-4-1

αA =αi- 1-i - αi-i+1 (1-8)

αi- 1-i –小里程向的方位角;αi-i+1–大里程向的方位角;由线路里程坐标反算求出。

αi- 1-i =atn(

11----xi xi yi yi ) (1-9) αi-i+1=atn(xi

xi yi yi -+-+11) (1-10) 桥梁外移偏角公式推算:外移偏角的产生主要是由相邻梁跨偏值E 不同引起,可借用测量学里偏心观测角度规化原理及公式计算。

ρθθφφα)2cos )(11cos )(1()(11+--+--=+-=i i F

i i B F B E E E L E E L ″ 单位为″(1-11) 铁路桥梁设计单个交点处的偏角较小,且E 值近似法线方向,1θ 、2θ近似90°,公式(1-11可简化为:

))(1)(1()(11+--+--=+-=i i F i i B F B E E E L E E L φφα 单位为Rad 弧度 (1-12) 式中,ρ为常值206265 、L B 为后跨梁的交点距、L F 为前跨梁的交点距、E i -1为后交点i -1的偏距、E i 为计算点i 的偏距、E i +1为前交点i -1的偏距。

2-5.采用坐标法计算桥梁偏角α

线路偏角的坐标计算法是利用方位角求差值的方法,即首先计算弦线端点的坐标,然后按坐标反算计算出弦线的坐标方位角,根据坐标方位角求出前一条弦线相对于后一条弦线的偏角,即线路偏角,最后加上外移偏角即得桥梁工作线偏角。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 测量是桥梁工程非常关键的工作,必须密切配合业主和监理方作好本工程测量工作,根据设计文件,按照规定的精度,将图纸上设计的桥梁墩台位置标定于地面,据此指导施工,确保建成的桥梁在平面位置、高程位置和外形尺寸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一工程概述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济南特大桥,此桥全长27532.19m,起止里程DK1+908.95~DK29+441.14,中心里程为:DK15+675.1。全桥墩台身共846个,桥墩采用圆端型实体桥墩,墩身高度3.5~17.5m;顶帽托盘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支承垫石采用C40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支承垫石采用C50钢筋混凝土;承台根据环境作用不同分别采用C35、C40、C45混凝土;钻孔桩共6954根(305215延米),桩径类型为1.0m,1.25m,1.5m,单根桩长30m~55m,桩基根据环境作用不同采用C30、C35、C40混凝土摩擦桩。 中铁十局济青高铁2标二分部承建济南特大桥DK13+500~DK27+000(351#墩~770#墩)的桥梁单位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基础及下部构造和区间连续梁部分,其中桩基础共3353根,承台419个,墩身419个。线路在DK11+354.76647~DK14+675.774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7000m;在DK18+791.680~DK22+588.693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8000m;在DK22 +951.956~DK29 +676.349为右偏曲线,曲线半径8500m。桥梁在DK21+124.28及DK24+554.08:分别上跨既有X303县道和潘王路,上部均采用(32+48+32)m连续梁。14+519.11:跨莱济高速公路上部采用(48.5+56+48.5)m连续梁。 二编制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浅谈桥梁施工测量的工作流程

浅谈桥梁施工测量的工作流程 浅谈桥梁施工测量的工作流程 摘要:桥梁施工测量是整全施工进程和每一施工工序中的首要工作,它可精确测量桥梁的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 关键词:桥梁;施工测量;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 TU9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如今,桥梁已经成为陆地交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论公路、铁路都离不开桥梁的身影,而大桥的施工质量就关系到了整条甚至数条交通路线的稳定通畅。而测量工作是桥梁施工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桥梁施工的全过程,本文以某高架桥为例进行分析桥梁施工测量的工作流程。 一、工程概括 大围高架桥起止桩号为左线LK106+282.998~LK107+082.998,全长800m;右线RK106+296~RK107+096,全长804m。本桥位于跨越丘陵间洼地。两端桥台位于低缓斜坡坡中和洼地交接位置,洼地分布农田、民居、鱼塘等,丘陵坡地种植砂糖橘,密布大量桔树,地形起伏较大,地面标高约151.42~220.51m。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薄壁墩和箱型墩,桥台采用柱式台,桩基均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墩高范围为3.2~53.3m,平均墩高约40m;全桥跨径组合为:20×40m;采用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40mT梁方案施工。 主要工程量:桥梁桩基3853.2延米/148根、砼55801.5m³、钢筋9217t、280梁片。 二、桥梁施工的测量内容 (一)、桥梁施工测量等级 由于建造材料、施工环境与建造规模的不同,测量方法与测量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因为桥梁的长度,桥下河流等情况的差异,桥轴线的测量方法就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另外,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也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划定,如表1所示。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

登汝高速第四标段 吴家窑大桥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和原则 1.1、编制依据 ⑴、《河南省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登封至汝州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⑵、《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9); 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⑷、《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 ⑸、《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使用说明书》(苏光); ⑹、《Leica TPS803C用户手册》(瑞士徕卡); ⑺、设计院交桩资料。 1.2、编制原则 ⑴、测量方案力求采用先进的、可靠的工艺、材料、设备、达到技术先进,力求工艺成熟可靠,具有可操作性; ⑵、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然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尺寸的定位、放样和复核; ⑶、坚持施工图复核制度,组织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复核计算施工图尺寸和相关测量要素,并会审做好记录;必要时与监理、设计、业主等单位共同审核,并完成审核记录; ⑷、坚持动态测量控制制度,根据不同结构的测量需求,合理选用合适的测量设备、方法和频率。 ⑸、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样”与“内业

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⑹、测量方法要科学、严谨、简捷,仪器选用要合适,使用要精心仔细,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⑺、坚持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报请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的工作制度。 ⑻、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工程概况 2.1、桥位地理位置 吴家窑公路大桥位于大峪乡大泉村石板沟小学背面穿过吴家窑村,走向成东北西南走向,以此经过断崖、沟壑,在吴家窑背面半山腰与路基相接。 2.2、设计方案简介 (1)、总体构造 桥梁全长726.78m,全桥分联情况(自南向北)为: 全桥共七联: (29.97+2×30+30.04)+(30.04+3×30+30)+(30+30+29.97)+(29.97+30+29.97)+(29.97+30+29.97)+(29.97+30+29.97)+(29.97+30+29.97)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边桥台采用桩基础。 ⑵、设计标准 公路标准: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80km/h;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桥面净宽11.75~14.45m。 防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6度,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7度。

桥梁工程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桥梁施工测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桥梁施工测量仪器操作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桥梁测量放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竣工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安全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2 -2008)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3.纵三道路施工控制网加密点测量成果报告 4.蒙阳镇新城区纵三道路北段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图 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 -2008)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路A标段桥梁工程的施工测量。 四、桥梁施工测量流程图

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铁路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中铁二局x公司xxxx项目部 xxx) 【摘要】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精确地测定桥轴线位置,桩基、墩台中心位置以及对各细部构造物的定位和放样。对大中桥施工来讲,首先必须埋设平面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已经高程控制点,以确保桥梁走向、跨径、高程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工程MHTJ-28标,标段位于岳阳市平江县、长沙浏境内。区间路基及站场47.646km;桥梁共65座,总长度17145延长米;隧道共23座,总长度7623延长米;无砟轨道1.2单线公里;车站6座(为余坪、平江官塘大茅社港、泮春站),涵洞和框架小桥280座。本标段最长桥梁为汨水特大桥,长度为1631.31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蒙华铁路MHTJ-28标段内所有大中桥梁的施工测量工作。 3.控制测量 3.1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在设计院的CPI、CPII控制网基础上进行复测后使用,由于CPI、CPII控制点的密度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需要,需对CPI、CPII进行下一级别的加密控制,加密控制采用低一级别的GPS 加密或导线加密的方法进行,导线加密为保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采用一级导线的精度进行布网和测量。加密要求在每个大桥范围内不少于三个控制点,每个特大桥根据长度具体确定,但测量放样时前视应短于后视。

3.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在设计提供的二等水准测量基础上进行,对原二等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后使用,为保证高程控制精度,复测后若误差不超过规范要求,采用原设计值使用。 水准加密:水准加密在每桥涵附近(<100m范围),设两个以上水准加密点保证隧道施工的标高控制,加密从复测后的二等水准点引入高程,加密水准线路按同等级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测量,往返测或双往测后比较较差符合规范后推算加密点高程。 4.施工测量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主要要控制好挖孔桩桩位,墩台身位置及标高,以及梁部尺寸及梁体线形,好的线形不仅与混凝土外观质量有关,测量定位的准确也是线形控制的基础和关键,所以施工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严格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管理,按业主要求实行每半年一次的复测,关键部位复测,施工测量、放线放样实行双检制。 表1 桥梁施工测量放样方法

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知识点总结-施工测量

七、施工测量与监控量测 lK417010 施工测量 lK417011 施工测量主要内容与常用仪器 一、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作用与内容 施工测量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 (二)准备工作 (1)施工测量前,应依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四)作业要求 (1)从事施工测量的作业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应建立测量复核制度。 二、常用仪器及测量方法 (一)全站仪 (1)全站仪是一种采用红外线自动数字显示距离和角度的测量仪器。 (2)测回法测量应用举例:采用导线法建立控制网时,水平方向观测可采用测回法进行(上下半个测回只差不超过12”)。常用的经纬仪主要有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一般用来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可参照全站仪。 (二)光学水准仪(2018年单选题) (1)光学水准仪多用来测量构筑物标高和高程,适用于施工控制测量的控制网水准基准点的测设及施工过程中的高程测量。 (2)测量应用举例:b=HA+a-HB (三)激光准直(铅直)仪 (1)激光准直(铅直)仪主要由发射、接收与附件三大部分组成,现场施工测量用于角度坐标测量和定向准直测盘,适用于长距离、大直径以及高耸构筑物(索塔)控制测量的平面坐标的传递、同心度找正测量。 (四) GPS-RTK仪器 RTK技术的观测精度为厘米级。 (五)陀螺全站仪 陀螺全站仪是由陀螺仪、经纬仪和测距仪组合而成的一种定向用仪器。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经常用于地下隧道的中线方位校核,可有效提高隧道贯通测量的精度。 三、施工测量主要内容 (一)道路施工测量 (1)道路工程的各类控制桩主要包括:起点、终点、转角点与平曲线、竖曲线的基本元素点及中桩、边线桩、里程桩、高程桩等。 (2)道路直线段范围内,各类桩间距一般为10-20m。平曲线和竖曲线范围内的各类桩间距宜控制在5-10m。 (3)道路高程测量应采用附合水准测量。交叉路口、匝道出入口等不规则地段高程放线应采用方格网或等分圆网分层测定。 (4)道路及其附属构筑物平面位置应以道路中心线作施工测量的控制基准,高程应以道路中线部位的路面高程为基准。 (5)填方段路基应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在距路床顶1.5m范围应按设计纵、

桥梁施工的测量技术与方法探索

桥梁施工的测量技术与方法探索 □魏连峰 【内容摘要】为了发展铁路、公路和城市道路等交通运输事业,在江河上修建了大量桥梁。这些桥梁在勘测设计、建筑施工和运营管理期间都需要进行大量测量工作。在桥梁的建筑施工阶段,需要建立桥梁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进行桥 墩、桥台定位和梁的架设等施工测量,以保证建造的位置准确。 【关键词】桥梁施工;工程测量;建筑工程 【作者单位】魏连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桥梁施工测量技术工作是测量工程中比较特殊的工种。它有别于其它工种,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它自始至终控制着构筑物的平面与截面位置。对于施工进度及降低工程成本能耗起着重要作用,测量工作中或大或小的失误都会给工程质量和经济造成损失。 一、桥梁施工测量要求 以往的测量工作都以项目负责,缺乏复核制度,测量人员自己控制,自己掌握数据,现场监理人员监查力度不够,往往一次放样成型,马上浇注施工,这样造成测量人员压力大,任务繁重,往往造成工作失误。笔者认为在今后工作中应采用公司与项目上两级负责制,建立和执行测量工作程序和规范,这样的制度应从工程开始到结束,从始至终,贯彻如一。 项目部接到图纸后,应立即会同分公司人员对图纸进行仔细检查,充分了解各结构物的位置关系的审核。项目部将问题报送设计单位;对桥梁中心线定位及线形相关曲线要素审核;对分跨中心线里程的审核;对桥梁中心线与分跨中心线交点坐标及方位角的审核;对桥梁设计中线与桥梁结构中线偏位参数的审核;对桥梁中心线设计高程及两侧坡度、超高的审核;对自桥面以下———桥面铺装层、梁顶、梁底、垫石顶、墩柱顶、墩柱底、承台顶、承台底、垫层顶、灌注桩顶、灌注桩底、桥台处各部位设计高程的审核;对桥梁各细部构造尺寸及预埋位置的审核;对桥梁外加工预制构件图纸尺寸的审核;对相关道路图纸的审核等。 二、桥梁施工的测量内容 桥梁测量工作分为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按工序又可分为:灌注桩施工测量、承台施工测量、墩柱及盖梁施工测量、箱梁及桥面系施工测量、竣工验收测量。 (一)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是精确测定桥梁的平面位置。根据测量工作需要,首先在测区内选择首级控制网及加密网,在各控制点上建立地面标志和测量觇标。根据精度要求选择边角网和测角网,以独立网为桥梁首选,根据桥梁长度和结构类型选择测量精度从而形成平面控制网。业主交接桩工作完成后必须马上开展控制点的复核、验收工作,控制点复核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中,应以国家相关测量规范为依据采用附和导线或闭合导线对现场的控制点作出复核,观测仪器使用全站仪,精度不低于2”。要求在观测中前后视测站必须使用觇牌,观测方法采用测回法,每个测站观测数不小于4个测回。接下来进行导线点坐标复测计算。一般来说,以前两个导线点和最后两个导线点为已知边进行方位角闭合计算,以监理要求的允许闭合差衡量其是否闭合。根据坐标和导线长度计算导线精度,看其是否满足其导线要求的精度。在高程控制测量中,要采用附和水准路线或闭合水准路线复核设计交的水准基点,观测仪器采用精密水准仪,水准尺采用铟钢尺,用普通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观测,要求进行往返测。 (二)施工测量。 1.灌注桩施工测量。灌注桩的开工也就是工程的开工,灌注桩的施工前的测量工作也是整个工程测量工作的重点,在灌注桩施工前必须把设计的定线图,纵横断面图进行全面的复核。用设计定线图给出的曲线参数验算设计图纸给定的墩位坐标是否正确,复核纵横断面图中的相对关系是否一致。复核完成后将设计墩位坐标和墩位法线方位角准确输入计算机列表以备测量放线及计算桩位坐标使用。根据设计墩位坐标、法线方位角和桩位布置图计算每一个桩位坐标,要求桩位坐标必须两人对算并填写桩位核对确认单,确保桩位坐标准确无误。坐标计算、复核完成后,进行现场桩位放样工作。 2.承台施工测量。承台施工前首先进行承台放样数据的计算,按照惯例计算承台的每个角点的坐标,计算过程中一定注意墩位中心和承台中心线不重合的情况并仔细识图保证承台坐标准确。同时应计算出墩柱的十字线坐标,汇总图纸上承台的顶面高程和底面高程并根据横断面图复核设计高程数据。计算工作完成后,计算数据交分公司技术科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承台放样工作。承台现场放样完成后,开始承台的开挖工作。开挖至距承台底面大约0.5m时,要求测量人员用水准仪现场控制,随挖随测,确保承台底高程准确,做到不欠挖、不伤底。然后钉木桩控制垫层顶高程,浇筑垫层混凝土。承台开挖完成后,开始绑扎钢筋的工作。在绑扎墩柱钢筋前,必须由测量人员现场确认墩柱十字线的点位后方可进行施工。钢筋绑扎完成后由测量人员放样出承台顶高程,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浇筑承台混凝土。 3.墩柱及盖梁施工测量。墩柱施工前重新复核墩柱十字线的坐标数据,汇总墩柱顶高程、垫石厚度、支座厚度、箱梁底面高程的数据,复核设计给出的数据。重新测量、复核墩柱十字线的坐标点,并用长钢尺测量相邻墩柱的间距,确保 · 17 ·

桥梁工程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适用范围 (2) 四、桥梁施工测量流程图 (2) 五、桥梁施工测量仪器操作流程 (4) 六、桥梁测量放样 (5) 七、竣工测量 (10) 九、安全保障措施 (12)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5.《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 17942—2000) 6.xx五标施工控制网加密点测量成果报告 7.新建xx铁路安徽段站前五标段桥梁设计施工图。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xx铁路客运专线HFZQ-5标段管段内所有桥梁的施工测量。 四、桥梁施工测量流程图

桩基中心坐标测量放样 成桩中心坐标检查 承台底部角点测量放样 承台模板安装后测量检查 墩身底部角点测量放样 墩身模板安装后测量检查 垫石角点测量放样 垫石顶面高程复测及支座中心测量放样 架梁顶面高程控制测量现浇梁底模测量放样 现浇梁顶模测量放样 现浇梁梁面高程测量放样 全桥中线贯通测量,在梁面标出桥梁中心工作线位置

五、桥梁施工测量仪器操作流程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本工程主要采用trimble R8 GPS与LaikaTCRA1201+全站仪施测 1.GPS RTK测量操作流程 1)GPS-RTK测量时,至少利用3个CPI、CPII控制点进行点校正, 点校正结束后应查看点校正残差,防止点校正时产生粗差,点 位中误差和点位复核要求应符合《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关于GPS RTK中线放样测量的相关规定。 2)GPS-RTK测设点位前,还应到相邻的控制点上校核。满足相关 规定后才能进行测量放样。 2.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操作流程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 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 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 后视定向。定向后进入测量模式,测量出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 并与已知数据检核。测量无误,方可进行施工测量。否则,重 复以上步骤,直至符合限差要求。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 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 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核对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 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4)在测站点上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置镜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观测员在全站仪内输入放样点的坐标,尤其输入后重新核对坐

转体桥梁施工测量操作要点

一、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2、《铁路测量手册》 二、适用范围 本标段段所有桥梁工程。 三、桥梁测量工作流程

根据中心线钢尺检查预留孔洞位置 四、桥梁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桩基础 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采用极坐标法准确测量出桩位中心点,桩橛截面尺寸不小于3CM×3CM,在桩面钉铁钉做为标志点。 2、每个中心桩位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4个护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校。 3、每次桩位放样不得少于4个桩位,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桩位放样示意图 (二)承台 1、桩基施工完毕后,在原地面测出高程控制点以指导基坑开挖深度。 2、开挖 基坑后,及时进行基坑标高及基坑尺寸进行检查。 3、基坑检查无误后,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座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 4、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

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5、承台模板立模后,及时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采用极座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承台放样示意图 (三)墩台身 1、墩台身放样采用极坐标方法放样,此方法先计算出各墩台桥梁工作线的交点的坐标,用置镜点坐标,再进行坐标反算求得置镜点至各墩台工作线交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2、缓和曲线上墩台工作线交点坐标计算: 如下图所示,A号墩在缓和曲线上,A为工作线交点,A`为桥墩横向轴线与线路中线的交点。 首先计算A`的坐标,计算公式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一、施工准备 1.仪器设备 主要测量仪器:GPS-RTK、全站仪(测角精度不低于6″、测距精度不低于5mm+5ppm·D)。电子水准仪、水准仪(不低于S3)。 2.辅助工具和材料 工具及材料:对讲机、棱镜组、对中杆、水准尺、塔尺、钢卷尺、盒尺、大锤、斧头、木锯、墨斗、木桩、红漆、墨汁、铁钉、小线等。 GPS-RTK、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等必须经有资质的计量检测部门检定合格。 3.作业条件 工程定位依据的平面控制点不得少于三个,水准点不得少于两个,资料齐全、有效。 具备施工设计图纸及与测量相关的设计文件。 测量人员必须具有测量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4.技术准备 审核设计图纸,勘查施工现场。 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履行审批手续,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二、操作工序 1.工序流程 2.操作方法 测量控制点位交接 1)交接桩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施工单位应由测量负责人接桩。 2)交接桩应在现场进行,并附有桩位平面布置图、坐标和高程成果表等交桩资料,交接桩后办理交接手续。 3)接桩时应检查桩位是否完好,交接桩数量能否满足定位测量需要,如果桥梁与在建道路连接时,应在连接处向桥区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以便于和道路进行联测,并根据现场通视情况,向相关单位提出补桩加密的要求。 4)接桩时应在现场进行桩位标注,并做好标记。 5)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桩位保护,必要时可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井、钉设防护栏杆等措施。 控制点复测 1)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合格。 2)控制桩的坐标复测应采用GPS测量方法,高程复测应采用附合水准测量方法。复测精度不应低于原控制桩的测量精度等级。 3)复测后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并向监理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方可使用。 3.建立施工控制网

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铁路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中铁二局x公司xxxx项目部 xxx) 【摘要】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精确地测定桥轴线位置,桩基、墩台中心位置以及对各细部构造物的定位和放样。对大中桥施工来讲,首先必须埋设平面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已经高程控制点,以确保桥梁走向、跨径、高程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工程MHTJ-28标,标段位于岳阳市平江县、长沙浏境内。区间路基及站场47.646km;桥梁共65座,总长度17145延长米;隧道共23座,总长度7623延长米;无砟轨道1.2单线公里;车站6座(为余坪、平江官塘大茅社港、泮春站),涵洞和框架小桥280座。本标段最长桥梁为汨水特大桥,长度为1631.31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蒙华铁路MHTJ-28标段内所有大中桥梁的施工测量工作。 3.控制测量 3.1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在设计院的CPI、CPII控制网基础上进行复测后使用,由于CPI、CPII 控制点的密度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需要,需对CPI、CPII进行下一级别的加密控制,加密控制采用低一级别的GPS加密或导线加密的方法进行,导线加密为保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采用一级导线的精度进行布网和测量。加密要求在每个大桥范围内不少于三个控制点,每个特大桥根据长度具体确定,但测量放样时前视应短于后视。 3.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在设计提供的二等水准测量基础上进行,对原二等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后使用,为保证高程控制精度,复测后若误差不超过规范要求,采用原设计值使用。 水准加密:水准加密在每桥涵附近(<100m范围),设两个以上水准加密点保证隧道施工的标高控制,加密从复测后的二等水准点引入高程,加密水准线路按同等级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测量,往返测或双往测后比较较差符合规范后推算加密点高程。 4.施工测量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主要要控制好挖孔桩桩位,墩台身位置及标高,以及梁部尺寸及梁体线形,好的线形不仅与混凝土外观质量有关,测量定位的准确也是线形控制的基础和关键,所以施工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严格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管理,按业主要求实行每半年一次的复测,关键部位复测,施工测量、放线放样实行双检制。 表1 桥梁施工测量放样方法

高速公路测量方案(3月9)

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7); 1.2《路桥工程施工手册》; 1.3《公路测绘手册》; 1.4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测量成果报告书》; 1.5《公路测量》; 1.6《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第4合同段(K8+058~K12+284.3)工程施工图纸》; 1.7《路桥工程验收规范及规程》; 1.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9坐标为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4度),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一章测量总流程图 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兼地形、工程结构的复杂,测量工作任务也较大,为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顺利完工。根据工程需要我们做如下测量操作流程图,(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用DS3型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从莞高速公路(含清溪支线)东莞段项目位于莞深高速公路和博深高速公路之间,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莞市“一环六纵五横三连”公路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东莞地区的第五条纵向高速公路,对内是沟通东莞东部石排、企石、横沥、桥头、常平、黄江、樟木头、清溪、塘厦、凤岗等各镇之间交通联系的一条快速运输线路,对外是东莞东部地区北进惠州与南下深圳一条运输通道,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的建设,对实现莞深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减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完善东莞市高快速公路网络、提高东莞市公路网等级,增加路网通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4合同段设计的路线起点位于横沥镇长巷村附近,从沙湖口公墓与220KV步田站中间穿过,经木伦纺织厂后沿唇河右侧河岸展线,至第4合同段终点,位于常平镇黄泥塘村附近,全长4.226km。本标段共设特大桥2592.3m/2座(包括常平3号高架桥即:常平北互通主线桥1296.3m/1座),大桥656.23m/2座,桥梁总长3248.53m/4座,占路线总里程的76.87%。二、校核图纸数据: 施工图纸是测量放样的主要依据,图纸数据校核是第一步,作为测量人员首先应读懂并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才能准确的进行图纸数据校核。其步骤如下: 首先,应该了解图纸的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其次应该读懂图纸总平面设计图,了解工程各部位的平面位置,红线桩位图,周围现状建筑物、公路、桥梁位置,合理有效利用,为今后控制点布设及施工放样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1、阅读图纸所有桩基,桥台,盖帽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了解它们的形状、尺寸、构造,特别是轴线尺寸、结构尺寸。2、校核桥梁桩位坐标与高程,可根据图纸提供的曲线要素(曲线要素也需要检查)逐个检查,对应桩号与高程是否一致,承台高程与

桥梁施工测量知识

桥梁施工测量 1测量内容 桥梁按其轴线长度一般分为小型桥(小于30 m)、中型桥(30~100 m)、大型桥(100~500 m)、特大型桥(大于500 m);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直线桥和曲线桥;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简支梁桥、联系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对于不同长度、不同类型的桥梁,桥梁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桥梁施工测量是把图纸上所设计的结构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高低,在实地进行标定,作为施工的依据。在桥梁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通过施工测量来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测量的任务是精确地放样桥墩桥台的位置和跨越结构的各个部分,并随时检查施工质量。一般来讲,对于中小型桥,可直接丈量桥台与桥墩之间的距离来进行放样,或者利用桥址勘测阶段的测量控制作为放样的依据;对于大桥或特大桥来说,用勘察阶段的测量控制来进行放样一般不能满足要求,因而必须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作为放样工作的依据。概括起来,桥梁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桥轴线长度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桥址地形及纵断面测量、墩台中心定位、墩台基础及其细部放样等。 2桥梁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是桥梁施工控制网测量的两个组成部分。桥梁控制测量的目的是确保桥梁轴线、墩台位置在平面和高程位置上符合设计的精度要求。按观测要素不同可以将桥梁控制网布设成三角网、边角网、精密导线网、GPS网等,其中主要采用的布设形式为三角网。常用的三种桥梁三角网图形为:双三角形、大地四边形和双大地四边形。 桥梁高程控制测量有两个作用:一是统一桥梁高程基准面;二是在桥址附近设立基本高程控制点和施工高程控制点,以满足施工中高程放样和监测桥梁墩台垂直变形的需要。桥梁高程测量一般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点应埋设在桥址附近的安全稳定、便于观测之处,桥址两岸至少各设一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高程一般采用国家水准点高程,如相距太远,联测有困难时,可引用桥位附近其他单位的水准点,亦可使用假定高程。跨河水准测量必须按照有关国家水准测量规范的规定,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 3墩台中心定位 在桥梁施工测量中,测设墩、台中心位置的工作称为桥梁墩、台定位。桥梁的墩、台定位所依据的原始资料为桥址轴线控制桩的里程和桥梁墩、台的设计里程。根据里程可以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由此定出墩台的中心位置。 4地形测量 桥梁工程的地形测量有桥址地形图的测量、河床地形测量、桥轴线纵断面图的测量。桥址地形图的测量为桥梁设计提供1:2 000~1:500的工点地形图。河床地形图测量为桥梁设计提供河道水下地形图。河床地形测量又称为水下地形测量,其点位平面位置测量用经纬仪交会法、极坐标法和GPS技术等.河床深度测量方法有简单的铅锤法、回声探测法。桥轴线纵断面测量,在原理上与河床地形测量相同,不同的是沿桥轴线方向测量河床的平面距离及高程,最后沿桥轴线方向绘出桥轴线纵断面图。 1.桥梁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有( ABD ) A.施工控制测量 B.桥轴线长度测量;墩台中心定位 C.桥址选址勘测 D.墩台细部放样及梁部放样 解析:桥梁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桥轴线长度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桥址地形及纵断面测量、墩台中心定位、墩台基础及其细部放样等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一、概述 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的“桥梁健康系统”,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因此,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研究采用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 2) 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 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台)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台)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 2)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1.5m的上塔柱侧壁上,每柱设2点。 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以及基准网的观测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分两级布设,基准网布设在岸上稳定的地方并埋设深埋钻孔桩标志;在桥面用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作为工作基点,用它们测定桥面观测点的水平

桥梁测量方案知识讲解

xxx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控制网布设 1、首级施工平面测量控制网 xxx桥施工测量中平面坐标系统采用四川江油市城建坐标系统,为了简化施工中的测量工作,本桥平面坐标采用大桥独立的坐标系。首级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由设计单位提供,进场后用全站仪对首级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复核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定首级平面控制点的坐标数据,作为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的依据。本桥的重要结构在施工测量是尽可能直接使用首级平面控制网。 2、首级施工高程控制网 四川江油xxx桥高程系统采用吴淞高程系统。进场后使用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或SET-250RX光电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法测量,复核设计单位提供的首级高程控制网,将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定后作为本桥的高程测量控制依据。 3、控制点的加密 为了更有利于全桥的施工测量工作,确保全桥轴线和全桥竖向线性的控制,在离桥不远的地方选择较为稳定的开阔地方加密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加密点采用和首级控制网相同等级的观测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案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确保加密点与首级控制网是统一的精度。高程控制点布设控制在200m左右。 4、施工控制网的复测 施工控制网点要坚持定期复测,按照规范文件要求每隔12个月进

行一次复测。每次复测采用和首级控制网相同等级的观测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案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 二、钻孔灌注桩基的施工测量 四川江油xxx桥的桩基一部分在陆上进行,一部分在水中进行施工,施工中桩基施工钢护筒的平面定位确定了桩基位置的平面定位,在埋设钢护筒时测量定位可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测设。 在灌注桩开钻前必须报监理验收钢护筒的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成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钻杆的垂直度,成孔后要报检监理进行成孔后的验收工作,检查钢护筒的平面位置、孔深垂直度等。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笼的安装,在安装下放最后一节钢筋笼时确保其中心位置的偏位在允许的范围内。 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依据高程基准点准确测定钢护筒的顶标高,以控制孔深,钢筋骨架底面和顶面高程及混凝土灌注的桩顶标高。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的底部至空底应有25~40cm。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m)填充导管底部空隙的需求,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导管底部应埋在先前混凝土内至少2m,以防泥浆和水冲入管内造成断桩,且不大于6m以防导管不能拔出。每次测定用合格的测绳进行测定,以控制关键工序的深度 三、承台施工测量 四川江油xxx桥各个承台的施工工序如下:灌注桩基施工完成后放样开挖线和测量开挖深度,直接进行土石方的开挖,主墩承台钢围堰施工时放出围堰边线。超出设计灌注桩的顶标高后进行桩顶的凿除,

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探究

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18-07-16T15:12:48.00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作者:王大庆 [导读] 上交的相关电子文件还要附上相关负责人签字的纸质版文件,并且要以纸质文件为依据。 江苏舜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在进行桥梁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时,必须要记录清楚施工现场的测量数据与计算结果,还要对图表的相关数据填写完整,同时还要有相关负责人确认签字。另外,要进行严格的复审与核查工作,坚决不能用没有经过复查与审核合格的文件资料。上交的相关电子文件还要附上相关负责人签字的纸质版文件,并且要以纸质文件为依据。 关键词: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探究 1导言 在桥梁施工中,桥梁施工测量就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且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种。这项工作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平面控制的测量、高程控制的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桥墩沉降的定期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2桥梁施工测量控制的内容 2.1平面测量控制 平面测量控制是桥梁施工测量的一项基础工作,其是对桥梁的平面位置坐标进行测定。当前对平面的观测较多使用全站仪,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做好准备工作,保证观测精度符合规范的要求。目前平面观测常用测回法,并保证每台全测站的观测次数达到四个测回以上。观测结束后应将数据及时记录。对控制点的复核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闭合导线法和附和导线法。 2.2高程测量控制 在桥梁各墩台的平面中心位置定位完成后,应对其进行高程的测量,在建立桥位施工水准网时,要在桥头岸边增设辅助基准点,以弥补勘测过程中设置水准点数量过少、距离过远等缺陷。水准点的位置应当设置在施工范围内的距离桥中心线两侧至少15m远的区域,并使之与复测的水准点形成闭合水准线,每相邻两个加密水准点的距离宜为80m-120m,以利于施工中的高程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保证高程控制的统一性,应对所测设的高程控制点进行定期的复核检验。 3桥梁施工测量技术 3.1建立施工控制网点 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控制网点作为桥梁施工测量的基础,对桥梁施工测量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准确有效的施工控制网点,可以给施工具体测量带来便利,还能为施工放样与变形监测打下坚实基础。现阶段桥梁工程建设的技术、工艺逐渐向着复杂化发展,桥梁建设规模和跨度正在不断扩大,具体结构也变得多种多样,桥面高度也在不断增长,等等这些变化都对桥梁工程建设之初的施工控制网点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施工控制网点的建立也在不断创新。众所周知,施工控制网中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类,在桥梁建设工作投人以前,结合立体、多面化的方法为施工提供参考控制点。其中,建立平面控制网多是通过三角网取得,而GPS技术给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技术支持,其特型和精度都要根据工程具体布局和特点来进行确定,以便保证施工测量精度,并为后期放样提供便利,建立平面施工控制网时要将其投影到对应的高程控制面上,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控制点的相对稳定性。建立高程控制网较普遍的测量方法就是精密水准测量法,在建立高程控制网点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不同位置的高程系统数据可以保持一致。现阶段各类仪器仪表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控制网点建设过程中不但需要对设备、方法进行选择,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如大型桥梁建设过程中施工网会分为两级进行控制点布设:首级控制网点包含整桥、重要附属工程的布设,二级控制网点可在局部位置进行布设,首级施工控制网点在桥梁进行施工前就要完成,以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进行使用,二级控制网点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结合设计施工要求进行设置。无论首级施工控制网点,还是二级控制网点,桥梁建设过程中对其精度要求都非常高,为了保证施工测量的成果准确无误,在二级控制网点布设完成后,要预留出一个点位的稳定期.以便提高整个施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GPS技术由于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测量方式较为快捷方便,近些年来在桥梁控制网点布设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GPS技术的应用受到施工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影响,在利用其建立施工控制网点时,必须保证控制网点附近天空开阔无阻碍,且不能存在辐射和反射干扰源,并且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全站仪需要保证两个控制点间通视,重要点位必须保证两个以上控制点的通视。 3.2GPS技术在桥梁施工测量过程中的运用 桥梁施工测量过程中,需要牵涉到测量放样,而施工测量放样普遍采用前方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两种方法,而实际情况下更多的依赖全站仪坐标法来进行桥梁施工的放样工作。在全站仪坐标法中主要通过钢尺来测定放样点之间的相对关系,但对基础桩放样工作来说GPS技术较为理想,相较于其他放样工具,GPS技术不需要在通视的状态下就可以完成施工放样,同时不会出现误差的累积,能够高效、快速的完成测量和放样任务。 3.3常用的变形监测手法 针对桥梁变形的情况进行监测时,可通过对其水平、垂直两个方向以及桥梁整体挠度进行监测,这三种检测方法中以垂直位移监测最为普遍。垂直位移监测主要通过对比桥墩台上观测点与基准点高差,然后计算出观测点髙程,根据以往不同时期观测点高程记录计算桥梁墩台位移量,主要有三角高程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压力测量法、GPS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判断使用的方式方法。水平位移监测过程中选择的方法需要考虑桥梁结构形式,针对直线形桥梁可使用基准线法、测小角法;针对曲线桥梁可使用三角测量法、交会法、导线测量法,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理的水平位移测量方法。已投人使用的桥梁在营运过程中会因外部静荷载和动荷载产生挠曲变形,具体程度也会对桥梁的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在桥梁交付使用前和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桥梁挠度测量,挠度测量作为桥梁质检的重要内容之一,普遍使用的测量方法包括:悬锤法、经纬仪直接测量法、水准仪逐点测量法、摄影测量法,由于静荷载和动荷载对桥梁的影响不同,在具体的挠度观测中要及时进行分类处理,将静荷载挠度观测、动荷载挠度观测结果进行整理对比,但实际测量过程中要根据选择的观测方式来进行测定,静荷载挠度观测过程中要测定桥梁自重以及构件安装过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