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对日汉语教学的特点

简述对日汉语教学的特点
简述对日汉语教学的特点

简述对日汉语教学的特点

概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中国国际声望的日益提高,全球掀起了学习汉语的高潮,对外汉语教学也成为热门话题,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做好汉语教学工作。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就是指母语不是汉语而是其他国家语言的外国学生,这就涉及到各个国家的学生状况,然而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学习的目的等不同,教学的方法和效率也就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是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相应的不同教学方法,鉴于此,以我国的邻国日本为例,简单阐述对日汉语教学的特点。

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就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关系,但从总体上来说,古代中国影响日本,近代后,中国则通过日本的桥梁认识西方并开始现代化的进程。

中日从蒙昧到原始氏族文化的时期基本相同,但中国在五千年前进入父系氏族,而日本在公元前2、3世纪才开始进入父系社会。

在公元5世纪,百济博士王仁将中国的《论语》、《千字文》等著作带入日本时,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而中国的秦汉文化已经非常灿烂了,汉文化体系已经形成。此后,日本的统治阶级将汉文化作为社会变革和文化选择的范本,从而完成了奴隶制到封建社会的转变,中国文化被视为雅文化和正统文化。可以说在古代,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到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落后于欧洲,日本积极“脱亚入欧”,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也使得日本也不再单单吸收中国文化,而是向更先进的欧美国家学习。

日本汉语教学历史

日本的汉语教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汉字传入日本的时候,大约在弥生时代,即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3世纪。汉字系统传入日本时在王仁将汉字材料带

入日本的时候,即大约在公元5世纪初。此后日本通过汉字开始了解中国文化,而汉字又帮助日本创造了书面文字作品和创造其自己的文字。

日本正式实施汉语教育是在1871年,当时的日本政府和中国清朝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需要中文翻译,于是日本外务省开设“汉语学所”。后来由于战争,日本的汉语教育经过许多挫折,知道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增多,日本开设汉语的课的大学逐年增多,汉语被列为大学外语教学科目,汉语教育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当代对日汉语教学基本现状简介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日本的大学以汉语教育为专业课程的系或学科逐渐多了起来。现在,日本的500多大学中,95%以上都已经将汉语列为主要外语课程,其中有85所大学还开设了中文专业。目前,汉语在日本已经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

根据日本财团法人国际文化论坛的不完全统计(2003年),日本现有475所高中开设了中文课,占全国高中总数的8.6%。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学习汉语的人数约有100万人,而且由于近年来中日贸易往来频繁,日本企业中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要应对这么多人的学习需要,仅靠学校开设培训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日本的中文私塾教学也非常热,且班级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当然也有人坚持自学或一对一教学。

此外,日本还形成了比较正规的汉语测试系统。主要的汉语测试有5种:

1、汉语鉴定考试(中国语鉴定考试)

2、汉语交际能力鉴定考试

3、中文翻译基础能力鉴定

4、商务汉语鉴定考试

5、汉语水平考试(HSK)

其中,参加“汉语鉴定考试”的人最多。

对日汉语教学特点

面对人数众多的日本汉语学习者,在日本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经过长年的摸索和分析,总结出这一教学对象群体的共同特点。

第一是语言要素部分的特点。此部分将分别从特点最突出的语音和汉字两个

部分介绍。

首先是语音,接触过日本学生的老师应该可以感觉出日本学生的汉语发音很容易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他们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声母的h、f、z、c、s、zh、ch、sh、j、q、x、l,元音的u、ü以及声调上。

1、日本学生会将汉语中的舌根擦音h[x]和唇齿清擦音f[f]发成日语中的双唇擦音[Ф]。在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单独发h是没有问题,但是在音节中就会出现偏误,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做过多的单独发音练习,应该结合整体认读音节来练习,h与开口呼相拼比较多,而且发开口呼音节时,一般嘴巴张得比较大,[Ф]出现的几率不大。当h与e相拼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双唇虽然是展开的,但不相合。当h与以o为韵腹的韵母相拼时,唇形是由大圆到小圆的。而发f 时,要注意上齿要接触下唇。

2、大多数日本学生发舌尖音z、c、s、zh、ch、sh和舌面音j、q、x是发不准的,这样就容易将“杂志”说成“杂技”,把“爪子”说成“饺子”,影响了正常交际。会出现这类错误主要是因为日语中没有舌尖后音和舌面前音,就用舌叶音去代替这两组音。同时,又因为日语中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同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因环境不同而形成互补分布,没有辨义的作用,所以学生还会分不清送气音和不送气音。要解决前一个问题就要让学生先发“i”,然后舌面往上颚一贴就发出了“j”,发“zh”只要舌尖往硬腭一触就即可。解决第二个问题只要用常用的吹纸法就可以了。

3、边音“l”可能是日本学生最容易发错的音了,既容易受母语影响发成闪音“ら”,又容易和汉语中的鼻音“n”和舌尖后擦音“r”混淆。就容易把“绿”说成“日”,发“哪”、“来”等字的声母让人感觉发的是“l”又是“n”,还把“日本”发成“立本”。那么针对边音、闪音混淆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练习发“le”,让舌头持续、稳定地顶住上齿龈,延长发音。针对鼻音、边音混淆的问题最常用的就是捏鼻法。而最后鼻音、舌尖后擦音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发音时舌尖碰到上齿龈就是“l”,不碰就是“r”。

4、元音“u”和“ü”也是日本学生的发音难点,尤其是后者。发汉语中的u[u]时容易发成日语中的“ぅ”,舌位没有中国人后。而发ü[y]却因为圆唇度不够,舌位不够考前,反而发的想u的音。针对圆唇度不够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

小镜子,时刻提醒学生要圆唇,针对舌位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低头发音,强迫咽腔缩小,比较容易发“u”。

5、至于声调问题是因为日本学生受母语中升降格的影响,经常把“春风”说成“纯风”,把“土地”说成“徒弟”。这个问题可以借助手势法帮忙正音。

然后是汉字方面。众所周知,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圈,让欧美人扎耳挠腮、无从下手的汉字却是日本人可以手到擒来的。但就如日本学者舆水优先生所说的,当日本人学习汉语时,有个不可忽视的条件——就是“已经认得的汉字”。它们既是有利条件又是不利条件。说它们有利是因为日本人对汉字有整体的认知感觉,书写上基本没有大问题。但是麻烦也随之而来,首先日本汉字是繁体字,其次,他们有自创的简体字,而我们的汉字现在大多数是简体字,日本学生不认识,就算是字形一致的,又有可能与日本汉字有细微的差别,如“图”。还有比较麻烦的是,字形相同,词义却相去甚远,最典型的就是“手纸”,在汉语中的意思不用赘述,在日语中这个词表示“信纸”。

所以,越是这类看似有利的方面越需要老师下功夫研究其中的差异,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第二是文化部分的特点。中日两国的文化总体上还是相似的,比如尊敬师长,说话方式委婉等等。但是不可否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跨文化交际问题何时何地都不能掉以轻心。

比如,日本人早上见面互道“早上好”是约定俗成的事情,老师和学生之间也不例外。此外,他们还会围绕天气情况寒暄一番,但是不会谈论有关对方生活、家庭、工作、年龄等个人隐私的话题。而中国人见面为了表示亲密,会问一些比较私人的问题。又如,中国人会觉得大恩不言谢,过度的感谢会显得见外,而日本人会不断重复感谢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就又会产生分歧。还有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不要直截了当地否定,这会让学生觉得尴尬和不快,甚至让他失去学汉语的信心。对于学生的点头,老师也不能就一概认为学生听懂了,这只是他们表示对老师的尊重的方式或者表示他们在听,所以老师必须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检测学生是否听懂了。再者,日本人对家族以外的人的身体接触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老师也要避免表示亲密的身体接触,这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反感。

第三是教师部分的特点。近几年,日本的汉语教育发展和教育市场的扩大是

超出预料的,自然汉语教师就出现了短缺现象。日本大学还是尽力做到做好,每所大学至少配备了1到2名专职的中国籍教师,还有几名“非专任”中国籍教师。但是有的学校专业教师不足特别是社会上的汉语教学机构和组织,大部分情况都是专业与非专业教师混杂,有的老师是科班出身且有教师资格证明,有的只是会讲日语的华裔,或是中国留学生。这个现状是需要中日两国政府共同努力来改进的。

第四是教材部分的特点。目前,日本的汉语教材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多彩,汉语教科书的出版量也是连年增加。教材的内容多半强调浅显易懂和趣味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IT的发展,光盘已经取代了磁带,MD、MP3等携带方便的听说教材和电脑软件也应运而生。这些教材基本上用于大学初级汉语和日本语言学校或公民馆等地的普及性教学。专业课教材选用的几乎是本校或外校知名教授编写的,而在介绍中国文化方面的。具有一定修养和深度系统性的教材并不多。

在教材方面,我国打入日本的教材并不很多。其致命的弱点一是语言问题,二是编写人不了解日本人的心理特点,编出来的教材无法让日本人喜欢,三是缺乏教师参考书,四是翻译的日语解释错误较多,五是趣味性不大,内容比较死板。所以,只有两国的编辑队伍相互合作才能取优补缺,写出适合日本人在本国系统学习汉语的优秀教材。

结语

文章简单地选取了几个方面介绍了日本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其实对日汉语教学只是一个例子用来说明对外汉语教学要“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我国国内的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然而对外汉语教学却重视且必须具有因材施教的思想。教师分析、研究和掌握各个国家学生,甚至是语言文化的特点是能极好地促进教学的。所以,国别汉语的课程向我们介绍了多个国家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的特点,帮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更加游刃有余地掌握课堂。

浅谈“和习”与对日汉语教学

浅谈“和習”与对日汉语教学 一、对日汉语教学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母语负迁移一直是最常见且最难克服的问题之一。而这样一种由母语负迁移而引起的二语习得偏误现象,江户时代的学者曾提出“和習”的概念,来阐述日本人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二、“和習”概念的提出与具体文本分析 最早提出“和習”概念的是江户时代的汉学家荻生徂徠。荻生徂徠在《文戒》一书中提出“和字”“和句”“和習”,以规范的汉语为标准来评判日本人撰写的汉诗文的优劣。《文戒》中荻生徂徠以先贤伊藤仁斎的诗文为例,指出了其散文中的46处和字、22处和句、以及和習方面的问题。 神田喜一郎在《和習谈义》中将“和習”定义为:“指缘自日语自身的语言特征而产生的构文上的缺陷、基于异字同训而导致的汉字误用、日本人的汉诗文中所包含的一切带有日本特色的东西。” 江户时代汉学家对汉语习得时种种偏误情况的分析,以规范的汉语表达为基准,体现了汉学家们对中日语言的差异及对母语负迁移的充分认识。“和習”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在当时,对当今日语母语者的汉语习得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三、克服“和習”倾向的对策 设计一份问卷对“和習”的存在情况进行调查。对日本学生汉语习得情况调查的结果统计显示,“和習”概念及其类别基本涵盖了当今日语母语者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偏误现象。 (一)字(异字同训、同形异义、和制汉语) 字的偏误,起因即是中日语的“同文”。中日语的“同文”,一方面是自古以来日本对于汉文化的积极输入。另一方面源自甲午战争后,日语词汇出现“逆输出”现象。日本学界对很多新思想、新概念的翻译被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直接引入国内。其构词法多数与汉语一致,且精准简洁,因而广为汉语使用者接受。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抽象名词如“文化”“政治”“哲学”“化学”等,皆是“逆输出”词汇。对于日语母语而言,接触这些词汇时没有有任何障碍,这是汉字作为表达媒介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但同时,日语的汉字与汉语汉字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现代汉语采用的是简化之后的汉字,而汉字传入日本时主要为繁体字,并且现代日语中也存在一部分汉字是日语在繁体字基础上自行简化的。此外日语中存在一些和制汉字,从造字法的角度看,并不超出“六义”的解释范围,但仍是专属日语的一部分汉字。在字形区分上,台湾地区使用的繁体字,中国大陆通用的简体字以及日本使用的日语汉字,这三类字形皆有区别。汉字在传入日本后,日语本身对汉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 学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2、演绎法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A比B+形容词“他比我高。” 3、归纳法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4、对比法有点儿比较贵这儿东西有点儿贵这儿的东西比较贵便宜-------------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5、情景导入法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学生:他昨天没来。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对外汉语教学法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填空·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2、国外外语教学法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认知派、经验派、人本派、功能派(或交际派) 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就是_听觉加工、译码加工、思维加工。 4、认知风格有三对,即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沉思型冲动型、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卷的客观化程度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7、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按照教学目标来分,可以分成两大系统,分别是听说实践和分析理解。 ·8、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9、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课堂与课外、知识与应用结合 ·10、话语产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计划、构建、执行。 ·11、影响听力理解的客观因素有听力材料、声音条件、人物特征。 ·12、语言教学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1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14、我们常用的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 ·15、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有贝力子等。 ·16、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成绩。 ·17、课堂教学可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分析、实施、反馈。 ·18、教师提问的方法主要有:提示问、关联问、连环问、随机问(四个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等。 ·19、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方法上,有:提问、回忆、复述、讲述、对比、游戏、练习(七个中选择三个即正确)等。 ·20、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21、水平测试和成绩测试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22、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内容上分,有: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境导入、图片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选择三个填写即正确)。 ·23、会话训练的一般方法有:对话、语言实践、游戏、问答、表演、讨论(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 ·24、教学内容结束的主要形式有:小结、思考、归纳、复述、朗读、讨论(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 ·25、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有听前预示、听时练习、听后检查几个阶段 ·26、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化试题。 二、选择 ·1、属于以分析理解为主的教学法流派是(B)。 A直接法 B听说法 C翻译法 D全身反应法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 2、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3、 4、2、演绎法 5、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 6、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 7、A 比B+ 形容词 8、“他比我高。” 9、 10 、?3、归纳法 11 、?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12、 13 、?4、对比法

15、有点儿 比较 16、 贵 17、 这儿东西有点儿贵 18、 这儿的东西比较贵 19、 20、便宜 21、 22、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 23、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24、 25、5、情景导入法 26、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27、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 28、 学生:他昨天没来。 29、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 30、 31、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类课堂游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 2011-02-1516:3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课堂教学游戏,适用的范围各不一样,优劣皆有,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应用于生词、拼音、句子或课文教学。 一、拍“苍蝇”。用报纸和硬纸片做成苍蝇拍,学生两人或三人一组,将黑板上生词当作“苍蝇”,听到其他同学念出生词,以最快的速度拍中者胜出。 二、向前进。两人或三人一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到老师出示的生词、短语或句子,以最快的速度读对者向前走一步,最先到达终点者胜出。 三、不到长城非好汉。类似于游戏2,换汤不换药。黑板上画出由很多台阶组成的长城,每抢答对一个问题,可以向上一台阶,最先登上长城顶峰者胜出。 四、消失的生词。从数个或一叠生词卡中抽出一两个,让学生说出被抽出的生词。(要求学生对生词充分熟悉理解后,才能进行) 五、猜猜猜。看老师的嘴形、表情、动作,猜出生词。(如果学生水平较好,可将难度增至短语、句子) 六、找朋友。一半学生手持拼音卡,一半学生手持生词卡,在规定时间内生词和拼音要互相找到对方,并站在一起。 七、点名喽!每个学生一张生字卡,卡上生词为学生临时名字,老师念“**”,手持“**”的学生就要高举生词卡,并大声而准确地读出来,其他学生跟读一遍;若被点到名而没反应过来或是读错,则失去生词卡,并罚读三遍老师指定的生词、短语或句子。 八、蹲蹲蹲。以个人或组为单位,每个单位以生词命名,“**蹲,**蹲,**蹲完☆☆蹲。”“☆☆蹲,☆☆蹲,☆☆蹲完※※蹲。”依此类推,一个接一个。反应不过来或是说错的,

回答老师的提问,以示惩罚。 九、团结就是力量。以组为单位,人手一张字条,上面是一个句子的某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拼出完整的句子,派一个组员写于黑板上。 十、PK赛。两队人马站在台前,读得较好那一队可以坐回座位上,读得较不好的继续跟下一队PK。这里的学生比较懒,谁都不愿意一直站在台前,当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读。 来源:上海儒森对外汉语文化交流中心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1、汉语各要素的教学任务、原则和方法 (1)语音 A、语音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使学习者掌握汉语普通话标准、正确的发音及语音系统。 B、通常认为语音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a、单音教学(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b、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 c、循序渐进 d、理解与发音相结合 e、机械性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C、辅音和声母教学:辅音不同由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特别注意:送气音&不送气音;清音&浊音; D、元音和韵母教学:韵母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E、声调教学 (2)词汇 A、词的选择:确定要教的词的范围。选择所要教的词汇的标准:a、频率b、范围c、可用性d、覆盖率e、熟悉程度f课堂交际用途g、可学性。二语教学中的选词标准:a、常用和构词能力强b、考虑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 B、词汇量的控制:决定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学习时限

国家汉办制定的留学生长期进修大纲:初等2500个,中等5000个,高等8500个 C、词义解释的方法:a、实物或图片解释b、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解释c、用语素义进行解释d、类比e、叙述情境f、用学生已掌握的语言解释。 词汇教学的一般原则和方法:a、翻译法b、直接法c、语素法d、语境法e、词根法f、词源法g、搭配法h、话语联结法i、比较法j、用话题词汇核对表k、循序渐进l、数量与质量相结合m、课上、课下结合n高复现率 D、词汇练习:常用的练习方法是―― a、感知性练习b、理解性练习c、 模仿性练习(语音模仿和汉字书写模仿)d、记忆性练习e、应用性练习 (3)语法 A、语法是语言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总汇。任务和目的 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语法规则进而理解目的语本身,并正确表达遣词造句。 B、语法教学的内容: a、把词组织成词组的规则 b、把词和词组组织成句子的规则 c、把句子组 织成语段的规则d、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规则 C、重点语法项目的选择:两个标准――选择的项目要能体现语法系统的总 体特征;选择的项目应是学习者的难点。重点语法项目举例:量词用法;形容 词谓语句;无标记被动句;把字句;了着过用法;比较句;方位词用法;长定语;三位数以上的大数目,等等。 D、语法点的编排:a、先易后难b、在不违背上一条原则的前提下,尽可 能把相关的语法点组成一个系列,连续编排。 E、语法点的解释和练习 教语法的方法三种:A、归纳法,先给例子,后总结规则。B、演绎法,先 给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C、引导性的发现法,结合两种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提高的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提高的策略 作者:赵子彦 (一)了解中外语言差异,加强语用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讲解语言表达意义之外,语用教学一定要重视,要加强语用分析,讲清语用的条件,加强语用训练,注重汉语语用分析。因为语言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结构正确,理解意义,还要用得得体。 (二)语音教学贯穿始终,强化声调训练 汉语声调是留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以往在教理论及人们总结的经验中多强调声调中三声是重点、难点,但在对留学生的教学中发现二声同样也很困难,来自不同的国家:美国、法国、西班牙、韩国、蒙古等都习惯把二声发成一声,而且非常顽固,纠正其发音错误,需大量反复练习,如:可以用组词、组句的多读来加强练习,另外在每课的生词默写时要求学生同时也要写上拼音,这对学生声调的纠正训练也很有效,要改变洋腔洋调,语音教学一定要贯穿对外汉语教学始终。 (三)准备充分的教具、创设情景 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留学生语言的差异,这就需要用大量的教具,采用态势语、实物、图片、简笔画、设置情景、多媒体等手段让留学生理解意思。实践证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具体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吸引学生入境体验,会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生活化,注重实践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学会用语言交际,因此在教学中一定注重语言的生活化,避免课堂语言。“学即所用”让留学生掌握生活中交际语言,为此除了课堂上加强生活情景的模拟练习外,还要注重让学生进行课下的实践训练,给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实践的作业,如:学了购物,让他们去买水果、衣服,去市场学习讲价;学了去银行,让他们练习自己去银行换人民币;学了方向,让他们能把自己所在学校或住所的位置描述清楚;学习租房内容,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房型和租房的经历结合图片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等等。教师善于运用学生生活实践中把所学知识运用上了,他们感到学有所用,对学汉语学习自然兴趣倍增。(五)加强教学实际技能的培养,观模示范与模仿创新结合 教学理论可通过书本学得,然而教学技巧仅仅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技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方可摸索、掌握。年轻教师要多观模优秀课堂教学,对各个教学环节注重揣摩,同时又不能拘泥于他人教学模式,要结合自身特点、学生特点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路子。 (六)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教学具有针对性 一个班的留学生,多是来自不同国家,年龄结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同生的个体差异,课上提问要考虑差异,练习选择要考虑差异性,课下辅导师也要考虑差异性,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七)不断积累中外文化差异的知识 对外汉语教师除了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还要尽量多的了解中外文化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由于中外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就多有体现,如:问候语的不同,称呼的不同,表达顺序的不同,对颜色喜好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等方方面面的不同在我们的课堂上随时出现,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出现尴尬现象。 (八)尽量少用或不用媒介语 对媒介语的使用多少问题一直有不同意见,然而在目的语国家的课堂上,媒介语是必须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的意义和特点

2012年第11卷第7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7 Industrial &Science Tribune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研究的意义和特点 □张 乐 【摘要】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研究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因为语法在语言学 习中的重要地位,还因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研究具有一些与其他研究方向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这些,对我们更好的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语教学;汉语语法;语言特点;语言教学 【作者简介】张乐(1985 ),女,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辅导员,硕士 语法是语言的三个要素之一。它具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连词造句的规则, 这些规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去发现和描写这些规则, 而不能随意创造;二是指语法学家们对语法规则的描述,即语法理论和语法著作。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我们要先分清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两个概念。“语言学语法把语言作为一种规则的体系来研究,教学语法把语言作为一种运用的工具来学习” (许国璋,1991)。二者不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而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理论语法和描写语法是教学语法的基础,教学语法是对理论语法和描写语法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同时也是对理论语法和描写语法的验证” (张志公)。明确了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的联系与区别, 对我们进行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在第二语言教学中, 语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把语言作为一种运用的工具来学习;另一方面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生学习语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会一种技能,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教学语法体系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两个,即教什么和怎么教。对对外汉语教学而言,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研究的意义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研究的意义,我们主要从研究的必要性和社会意义以及理论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必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语法教学是非常之际(R4)。在原文中第一句由主位(studies )和带有三个信息点的述位(serve for delight , for ornament ,for ability )构成;第二句中,上面述位中的三个信息点分别充当已知信息(即主位),从而引出三个实际上并列的新的主述位结构。译者在这里很好地保留了源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巧妙地再现了原文的信息结构。 (二)例二。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化,因此在翻译中,译文在不损坏原文信息结构的前提下,也要尽量符合译文语言的特点。例如下句的翻译: 原文:Do you (T1)see the glass as half full rather than half empty (R1)?Do you (T2)keep your eye upon the doughnut not upon the hollow (R2)? 译文1:你是把杯子看满而不是半空吗?你是把目光盯在面包圈而不是那个空心上吗? 译文2:盛有半杯水的杯子,你是否只考虑它有水的一半,而不考虑它那没水的一半?空心的面包,你是否只盯着那圈面包,而不去理会那个空心? 以上两种译文,第一种是直接按照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翻译过来的,而第二种则是将原文的主位推进模式完全改变了。两种译文都没有改变原文要传达的信息。但是考虑到在翻译过程中, 译文在不损坏原文信息内容传递的基础上,应该尽量符合译文语言的特点,我们通常认为第二种译文更合适,因为它体现了汉语是话题显著语言的特点。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主述位结构理论分析,指出译者应该从主位推进的角度出发对源语语篇进行分析, 并参照作者的谋篇方式构建出忠实原文信息结构、体现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翻译时应当尽量保留源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当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而导致无法直接保留源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时,必须在译语语篇中建构起适当的主位推进模式以再现原文的语篇信息结构和整体语篇效果。而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译者何时会、 又是如何保留或重建源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的,这与源语语篇体裁有何种联系等问题,值得我们深人研究。【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2.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 J ].外国语,19853.刘士聪,余东.试论以主/述位作翻译单位[J ].外国语,2000 4.徐盛桓.主位和述位[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 741·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性质:是汉语作为外语或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理论基础/支柱: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汉语语音的特点:1、音节有声韵调构成。 2、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等)和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擦音等)来分类或分组。 3、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4、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直接法: 代表人物:1、贝力子 2、叶斯珀森 3、帕默 4、韦斯特 5、艾克斯利 对直接法的评价(可能出判断题): 成就: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学习途径,利用直观手段。 2、整套的练习体系和影响广泛的教材。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抑制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2、偏重经验,忽视感觉及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听说法:是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 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理论基础:1、语言学方面:结构主义语言学(龙菲尔德) 2、心理学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视听法:是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基本原则: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自觉对比法(附自觉实践法)P28-30 认知法: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 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因人脑的认知活动依靠符号来编码或解码,故又称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赵金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及发展 1、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 2、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提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此后,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创刊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世界汉语教学》(1987)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华语教学出版社(1986);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1984)。专家言论:王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朱德熙:“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在国外已经变成了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王还:“如果教外语是一门科学,我们教汉语就是作为一种外语来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1983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学科归属: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对外汉语教学下属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研究对象: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杨庆华,1995)出于汉语的习惯,我国学者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定名为:“对外汉语教学”(崔永华,1997) 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化。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中最老的一个分支。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以语言教学为对象的应用学科。 “两属性,三要素”说:学科以汉语为主,以对外教学为用。汉语是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应用属性,“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属性,“教学”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邢福义)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对外汉语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语音与韵律,了解汉语词语用法与搭配习惯,明白造句原理与句子的组装规则以及正确得体的汉语表达方法,从而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陆俭明论及对外汉语研究的建议:“研究工作应仅仅围绕…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外国学生尽快学好汉语?这么一个问题。首先需做基础研究,其次需要加强汉外对比研究和外国学生偏误分析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再其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编订出各种门类的高质量教材。最后,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教学法”(陆俭明,1999) 综观全局,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研究: 第一层面——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第二层面——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为心理学。 第三层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为教育学。 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对日汉语教学中同形名词教学策略

对日汉语教学中同形名词教学策略 摘要:80年代以来,因为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汉语热。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而日本就是其中的一个,根据有关数字显示,日本留学生占来华留学生的15%以上。汉语和日语虽然是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但是它们都使用汉字,他们在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汇。对日本学习者来说,汉语和日语中存在的同形词汇对于他们学习汉语而言即使有时又是隐形的陷阱,因为中日同形词汇的存在,使日本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很快的理解,但是中日同形词汇在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差异,这又致使日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偏误。基于前人的研究,我个人将研究范围锁定在中日同形名词,来探讨一下对日汉语教学中同形名词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同形名词;差异;原因;教学;策略 In contrast with the nouns of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Abstract:As the 80 s, around the world started a mandarin fever,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learn Chinese, Japa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owers, Japanese students account for more than 15% .The Japanese and Chinese are two different language system, but have used Chinese characters,they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development.For Japanese leaners,Chinese and Japanese isomorph existing in the vocabulary is not only convenient the ferry, and invisible trap,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homomorphism words , the Japanese learners learn Chinese quickly, but the same vocabulary in all aspects and differences, which in turn led to the Japanese learner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more people produce errors. Based on predecessors' study, I personally will be research scope to lock in the same noun are, by isomorphous noun contrast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o discus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Keywords:japan and china;homomorphic noun;difference;reason;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_考点归纳_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 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cc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章 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 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 纲和过程式大纲。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意 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 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P34~35 《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 ①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 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①汉语言专业教育,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②汉语

简述对日汉语教学的特点【VIP专享】

简述对日汉语教学的特点 概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中国国际声望的日益提高, 全球掀起了学习汉语的高潮,对外汉语教学也成为热门话题,那么摆在我们面 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做好汉语教学工作。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就是指母语不是汉 语而是其他国家语言的外国学生,这就涉及到各个国家的学生状况,然而每个 学生的自身条件、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学习的目的等不同,教学的方法和效 率也就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是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相应的不同教 学方法,鉴于此,以我国的邻国日本为例,简单阐述对日汉语教学的特点。 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就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关系,但从总体上来说,古 代中国影响日本,近代后,中国则通过日本的桥梁认识西方并开始现代化的进 程。 中日从蒙昧到原始氏族文化的时期基本相同,但中国在五千年前进入父系 氏族,而日本在公元前2、3世纪才开始进入父系社会。 在公元5世纪,百济博士王仁将中国的《论语》、《千字文》等著作带入日 本时,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而中国的秦汉文化已经非常灿烂了,汉文化体 系已经形成。此后,日本的统治阶级将汉文化作为社会变革和文化选择的范本, 从而完成了奴隶制到封建社会的转变,中国文化被视为雅文化和正统文化。可 以说在古代,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到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落后于 欧洲,日本积极“脱亚入欧”,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 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 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 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也使得日本也不再单 单吸收中国文化,而是向更先进的欧美国家学习。 日本汉语教学历史 日本的汉语教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汉字传入日本的时候,大约在弥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1987年8月14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正式成立。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本文以第一届至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所收论文为依托,从重大的进展、明显的不足、乐观的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重大的进展 1.理论建树初具规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它建立在朴素的客观规律之上。对外汉语教学尽管头绪纷繁,却是有规律可循,从理论上探索这些规律,把几十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从中归纳出若干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已故的朱德熙先生说:“现在世界上有各种理论,汉语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一种理论来,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朱德熙,1989)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教学法的部分内容具有理论性质,因此不妨把它也归入理论范畴)。”(《纪要》,1995)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则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围绕着理论的思考,有一批出色的论文,其中吕必松、胡明扬是其代表。然而,框架虽然搭起,研究却还不能说十分深入。真正称得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为数并不多。当然,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理论研究,但我们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者。如果说,一个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学科,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决不为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文章面世。 2.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前提。对特殊对象的深入研究,是一门学科朝着精密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研究对象,朱德熙在1989年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研究,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另一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本身的研究,而这决不仅是教学经验的问题。四年之后,盛炎、沙砾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盛炎、沙砾,1993)到了1995年,我们对特殊的研究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就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应的教学规律。研究的内容则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的角度,要研究学习者是如何学会并掌握汉语的;从“教”的角度要研究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内在规律,以便指导教学实践。(《纪要》,1995)只有研究对象明确,才能产生具有指导意义的具体的研究成果。我们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分别开展学科理论研究、汉语本体研究和方法论研究。 3.研究方法已具有自身的特点。既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汉语的学习和教学问题,那首先要把“学什么”和“教什么”研究清楚。所以,第一位是汉语本体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上不同于一般的汉语研究。 在汉语本体研究方法上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进行汉外语的比较,从而找出学习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中国人看来容易,外国人学起来困难的地方。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汉语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就是难点。”(王力,1985)研究语法结构,研究语音规律,对本国人来说,一般规律也就够了,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只掌握一般规律是学不会汉语的,常常一用就错,这种错误往往启发研究者去注意中国人自己不容易想到的问题,于是促使我们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习惯用法”和“例外现象”的研究。这种从教学中发掘的研究课题,具有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研究的独特视角。其研究,不仅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也对现代汉语研究起了促进作用。在汉语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李英哲、柯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