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膨胀剂限制膨胀率试验

混凝土膨胀剂限制膨胀率试验
混凝土膨胀剂限制膨胀率试验

混凝土膨胀剂限制膨胀率试验

1.水泥胶砂配合比按GB 23439-2009 附录A中表A.1(下表)进行称

量,胶砂搅拌试体成型按GB/T 17671规定进行。

2.胶砂试模刷油后放入纵向限制器,注意限制器不能刷油。

3.脱模时间以GB 23439-2009 附录A中表A.1配比试体的抗压强度

(10±2)MPa确定。

4.脱模时应把限制器两端的残余胶砂清理干净,注意不要损伤试体。在

试块上注明成型时间和编号,且注明标记“←↑”以便后续进行测量。

5.测量前3h,将测量仪、标准杆放在标准实验室内,用标准杆测量仪并

调整千分表零点。测量前,将试体及测量仪测头擦净。每次测量时,试体紧贴测量仪且记有标志的一面与测量仪的相对位置必须一致,纵向限制器测头与测量仪测头应正确接触,读数应精确至0.001mm。

不同龄期的试体应在规定时间±1h内测量。

6.试体脱模后在1h内试体的初始长度。

7. 测量完初始长度的试体立即放入水中养护,测量第3d 和第7d 的长度。

测量第7d 长度后放入恒温恒湿(箱)室养护,测量第21d (龄期28d )的长度。

养护时,应注意不损伤试体测头。试体之间应保持15mm 以上间隔,试体支点限制钢板两端约30mm 。

8. 结果计算

各龄期限制膨胀率按下式计算:

1000

1?-=L L L ε 式中:ε—所测龄期的限制膨胀率,%

L 1—所测龄期的试体长度测量值,单位为毫米(mm ); L —试体的初始长度测量值,单位为毫米(mm );

L 0—试体的基准长度,140mm 。

取相近的2各试件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限制膨胀率的测量结果,计算值精确至0.001%。

混凝土膨胀剂

混凝土膨胀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混凝土膨胀剂(G B23439--2009) 1 分类 1) 按水化产物分:硫铝酸钙类(代号A)、氧化钙类(代号C)、硫铝酸钙-氧化钙(代 号AC). 2)按混凝土膨胀剂膨胀限制率分为Ⅰ型和Ⅱ型。 2标记本标准所涉及的混凝土膨胀剂产品名称标注为EA. 标记按产品名称、代号、型号、标准号。 例如:RACⅡGB23439-2009 3化学指标 1)氧化镁含量:不大于5%。 2)碱含量:不大于%。(以NaO+计算值). 4混凝土膨胀剂物理性能指标 5验规则:出产检验项目细度、凝结时间、水中7d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 6样品编号: 1)日产超过0吨时。不足200吨为一个编号。不足200吨时,以日产量为一编号。 2)取样有代表性,可连续性,也可从20个不同部位取等量样。总量不低于10千克。

7判定规则实验结果符合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全部要求时,判定该产品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8报告产品发出之日起12日寄发除28天抗压强度外的各项检测结果,32天内补报28天强度。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2008) 1砂浆匀质性指标 2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注1)安定性是受检净浆试验结果,凝结时间为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差值,其他数据为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比值。 2)“-"号表示提前。 3检验规则 各项符合防水剂减水剂匀质性指标。 4品次与抽样 1)年产不低于500吨的以50吨,年产500吨以下的每30吨,不足50吨或30吨的,也按一个品次计。 2)抽样每次抽样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3)封存时间180天。 5检验型式检验在有效期内,检验结果符合防水剂匀质性各项指标。 6检验判定所检验匀质性和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要求,可判定为响应等级的产品,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不合格。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比对试验允许值(GB/T8077-2000) 水泥比对试验允许偏差值

热膨胀实验

实验一热膨胀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材料线膨胀系数测定的意义、方法。 2.了解WTD2智能型热膨胀仪的原理、结构和操作步骤。 3.学会初步掌握测试数据和曲线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现代化大型工程,如高层建筑、铁路、桥梁、航空航天器件等,都是由多种复杂的材料构成,要经过酷暑寒冬甚至太空中的急剧温度变化,因此必须确切地掌握有关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其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利用热膨胀方法对材料进行测定和研究称为“膨胀分析”。它不仅用于膨胀系数的测定,也是研究动态相变过程的有效手段,例如钢中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过程(TTT曲线)和连续冷却转变过程(CCT曲线)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膨胀分析。在金属材料研究中,材料的结构转变、再结晶、时效固溶和沉淀析出,往往都伴随着体积的变化,因此可以用膨胀分析法来研究。又如粉末冶金中材料烧结致密度的评定,非晶体材料的软化温度的测定等,也可以用这一方法。 1.线膨胀系数 线膨胀系数是指与单位温度变化对应的试样单位长度的线膨胀量,当温度从T1变到T2时,试样的长度相应地从L1变到L2, 则材料在该温度区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α为: L2-L1 ΔL α=—————=———— L1(T2-T1) L1 ΔT 线膨胀系数α单位为: mm·mm-1·℃-1 2. 体膨胀系数 体膨胀系数是指与单位温度变化对应的试样单位体积的体积膨胀量,当温度从T1变到T2时,试样的体积相应地从V1变到V2,则材料在该温度区间的平均体膨胀系数β为: V2-V1 ΔV β=——————=———— V1 (T2-T1) V1ΔT 由于体膨胀系数测定较为复杂,所以对于热膨胀各向同性的材料,平均

混凝土膨胀剂限制膨胀率试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混凝土膨胀剂限制膨胀率试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试验检测的相关标准也在逐步更新,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规范操作及验收。针对混凝土膨胀剂试验检测中的限制膨胀率这项重要指标,笔者根据自身从事试验检测的相关经验,从试验操作细节入手,对该试验的常见问题进行了一一梳理。特做此文章,以便相互学习和交流。 【关键词】建筑工程试验检测;混凝土外加剂;限制膨胀率 自2010年3月1日起,《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代替原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作为新的混凝土膨胀剂产品标准。限制膨胀率是新标准中的唯一强制性检测项目。采用千分表对水中养护7d及空气中养护21d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计算不同养护条件下的膨胀率(数值为负时,也叫干缩率)。由于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均比较差。笔者根据最近几年从事膨胀剂检测的经历,就几个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做了梳理,其中包括:环境相对湿度与避风、脱模时间的确定、纵向限制器的重复使用以及怎样保证长度测量值的稳定性。 1.试验及说明 1.1恒温恒湿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与避风 限制膨胀率试件在水中养护7d后需放置在(20±2)℃、(60±5)%RH恒温恒湿环境中继续养护21d,在此环境条件下,试件将发生干缩变形,干缩变形量与试件的失水程度密切相关,而环境湿度和试件表面风速是试件失水程度的外部决定因素。 1.1.1环境相对湿度 首先要准确地测量环境的相对湿度;其次要能够保证试件在养护期间,环境相对湿度稳定。 目前,多数用于测量湿度的仪器是干湿球湿度计,养护环境湿度的准确测定取决于干湿球湿度计的正确使用及选择合适的校准方式。要正确的使用干湿球湿度计,首先要了解其测湿原理:用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只球部缠有湿润的纱布称为湿球温度计,另一只用来测量空气温度称为干球湿度计,由于湿球纱布上的水分不断蒸发吸热使湿球温度下降,结果干、湿球温度示值就出现了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的大小,取决于水分蒸发的快慢程度,而蒸发的快慢又取决于空气的湿度大小和当时的风速。由测试原理可知,测定空气湿度的准确度除与干球、湿球温度计精度有关外,与湿球温度示值是否准确也有很大关系,而影响湿球表面良好蒸发的因素都将影响湿球示值。

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测定金属棒的线胀系数,并学习一种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 二、仪器及用具 热膨胀系数测定仪(尺读望远镜、米尺、固体线膨胀系数测定仪、铜棒、光杠杆、温度计等) 三、实验原理 1.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线膨胀是材料在受热膨胀时,在一维方向上的伸长。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固体受 热后,其长度都会增加,设物体原长为L,由初温t1加热至末温t2,物体伸长了 △L,则有 () 1 2 t t L L- = ?α(1)(2) 此式表明,物体受热后其伸长量与温度的增加量成正比,和原长也成正比。比例系 数称为固体的线胀系数。一般情况下,固体的体胀系数为其线胀系数的3倍。 2.线胀系数的测量 在式(1)中△L是个极小的量,这样微小的长度变化,普通米尺、游标卡尺的精度是不够的,可采用千分尺、读数显微镜、光杠杆放大法、光学干涉法等。考虑到测 量方便和测量精度,我们采用光杠杆法测量。光杠杆系统是由平面镜及底座,望远 镜和米尺组成的。光杠杆放大原理如下图所示: () 1 2 t t L L - ? = α

当金属杆伸长△L时,从望远镜中叉丝所对标尺刻度前后为b1、b2,这时有:带入(2)式得固体线膨胀系数为: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 1.单击登陆进入实验大厅 2.选择热力学试验单击 3.双击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进入实验界面 4.在实验界面单击右键选择“开始实验” 5.调节平面镜至竖直状态 6.进行望远镜调节,调节方位、聚焦、目镜是的标尺刻线清晰,调节中丝读 数为0.0mm,并打开望远镜视野 7.单击铜棒测量长度,单击温度计显示铜棒温度,打开电源加热,记录每升 高10度时标尺读数直至温度升高到90度止 l L D b b? = - 2 1 2 () D l b b L 2 1 2 - = ? () ()k DL l t t DL b b l 2 2 1 2 1 2= - - = α

混凝土膨胀剂

混凝土膨胀剂建材行业标准 应用技术规范、防水工法和建筑构造图集汇编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北京中岩特种工程材料公司

编者话 为使混凝土膨胀剂生产厂家、设计、施工、建设和监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全面了解最新制定的混凝土膨胀剂建材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应用技术规范、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工法以及有关地下工程建筑构造图集,现汇编成集,供各方参用。资料来源如下: 1.《混凝土膨胀剂》建材行业标准JC476-2001 ——国家建材工业局2001-02-20批准 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50119-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3.《UEA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工法》YJGF22-92 ——建设部施工管理司颁布,1992年 4.《地下工程防水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6-1 ——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西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办公室审定,2002年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07-04批准 应说明的是,混凝土膨胀剂应用技术规范列在GB50119-2003第八章,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工法是YJGF22-92的修改稿。 ——编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 4 7 6—2001 代替JC 476—1998 混凝土膨胀剂 Expansive agents for concrete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膨胀剂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硫铝酸钙类、硫铝酸钙-氧化钙类与氧化钙类粉状混凝土膨胀剂。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T 176—199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eqv ISO 680:1990) GB/T 1345—1991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 m筛筛析法)GB/T 1346—1989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neq ISO/DIS 9597) GB 4357—1989 碳素弹簧钢丝 GB/T 8074—198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 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2573—1990 水泥取样方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JC/T 420—1991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JC 477—1992(1996)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 JGJ 63—1989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3 定义 混凝土膨胀剂是指与水泥、水拌和后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钙矾石和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使混凝土产生膨胀的外加剂。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2001-02-20批准 2001-10-01实施 1

自由膨胀率试验

自由膨胀率试验(T 0124-1993) 1.8.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8.1.1 自由膨胀率为松散的烘干土粒在水中和空气中分别自由堆积的体积之差与在空气中自由堆积的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用以判定无结构力的松散土粒在水中的膨胀特性。 1.8.1.2 本试验方法适宜用于膨胀土。 1.8.2 仪器设备 玻璃量筒:容积50mL,最小刻度1mL。 量土杯:容积10mL,内径20mm,下口直径4~5mm。 无颈漏斗:上口直径50~60mm,下口直径4~5mm。 搅拌器:由直杆和带孔圆盘构成 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其他:烘箱、平口刀、支架、干燥器、0.5mm筛。 1.8.3 试剂 5%纯氯化钠溶液。 1.8.4 试验步骤 1.8.4.1 取代表性风干土样碾碎,使其全部通过0.5mm筛。混合均匀后,取约50g放入盛土盒内,移入烘箱,在105~110℃温度下烘干至恒量,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1.8.4.2 将无颈漏斗装在支架上,漏斗下口对正量土杯中心,并保持杯口10mm距离、 1.8.4.3 从干燥器内取出土样,用匙将土样倒入量土杯中,盛满后沿杯口刮平土面,再将量土杯中土样倒入匙中,将量土杯放在漏斗下口正中处。将匙中土样一次倒入漏斗,用玻璃棒或者铁丝轻轻刮去多余土样(严防振动)称记杯中土质量。 1.8.4.4 按本试验4.3规定,称取第二个试样,进行平行测定,两次质量差值不得大于0.1g。

1.8.4.5 将量筒至于试验台上,注入蒸馏水30mL ,并加入5mL5%的分析纯氯化钠溶液,然后将量土杯中的土样倒入量筒内。 1.8.4.6用搅拌器搅拌量筒内悬液,搅拌器应上至液面下至底,搅拌10次(时间约10s )取出搅拌器,将搅拌器上附着的土粒冲洗入量筒,并冲洗内壁,使量筒内液面约至50mL 刻度处。 1.8.4.7 量筒中土样沉积后约每隔5h ,记录一次试样体积,体积估读至0.1mL ,读数时要求视线与土面在同一平面上,如土面倾斜,取高低面读数的平均值。当两次读数相差不大于0.2mL 时,即认为膨胀稳定。用此稳定读数计算自由膨胀率。 1.8.5 结果整理 1.8.5.1 按下式计算土样的自由膨胀率: 100?-= O O ef V V V δ 式中: ef δ——自由膨胀率(%)计算1%; V ——土样在量筒中膨胀稳定后的体积(mL ); V O ——量土杯的容积(mL )即干土自由堆积体积。 1.8.5.2 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应做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其平行差值应为:δef ≥60% 时不大于8%;δef <60%时不大于5%。

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测定金属棒的线胀系数,并学习一种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 二、仪器及用具 热膨胀系数测定仪(尺读望远镜、米尺、固体线膨胀系数测定仪、铜棒、光杠杆、温度计等) 三、实验原理 1.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线膨胀是材料在受热膨胀时,在一维方向上的伸长。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固体受热后,其长度都会增加,设物体原长为L ,由初温t1加热至末温t2,物体伸长了 △L,则有 ()12t t L L -=?α (1) (2) 此式表明,物体受热后其伸长量与温度的增加量成正比,和原长也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固体的线胀系数。一般情况下,固体的体胀系数为其线胀系数的3倍。 2.线胀系数的测量 在式(1)中△L 是个极小的量,这样微小的长度变化,普通米尺、游标卡尺的精度是不够的,可采用千分尺、读数显微镜、光杠杆放大法、光学干涉法等。考虑到测量方便和测量精度,我们采用光杠杆法测量。光杠杆系统是由平面镜及底座,望远镜和米尺组成的。光杠杆放大原理如下图所示: ()12t t L L -?= α

当金属杆伸长△L 时,从望远镜中叉丝所对标尺刻度前后为b1、b2,这时有: 带入(2)式得固体线膨胀系数为: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 1.单击登陆进入实验大厅 2.选择热力学试验单击 3.双击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进入实验界面 4.在实验界面单击右键选择“开始实验” 5.调节平面镜至竖直状态 6.进行望远镜调节,调节方位、聚焦、目镜是的标尺刻线清晰,调节中丝读数为0.0mm,并打开望远镜视野 7.单击铜棒测量长度,单击温度计显示铜棒温度,打开电源加热,记录每升高10度时标尺读数直至温度升高到90度止 l L D b b ?=-212()D l b b L 212-= ?()()k DL l t t DL b b l 221212=--= α

外加剂限制膨胀率

外加剂限制膨胀率 1.仪器 1.1搅拌机、振动台、试模、及下料漏斗,按GB/T17671规定。 1.2测量仪 测量仪由千分表、支架和标准杆组成,千分表的分辨率为0.001mm。 1.3纵向限制器 1.3.1纵向限制器由纵向钢丝与钢板焊接制成 1.3.2钢丝采用GB/T4357规定的D级弹簧钢丝,铜焊处拉脱强度不低于785MPa。 1.3.3纵向限制器不应变形,生产检验使用次数不应超过5次,仲裁检验不应超过1次。 2.试验室温度、湿度 2.1试验室、养护箱、养护水的温度、湿度应符合GB/T 17671的规定。 2.2恒温恒湿(箱)室温度为(20±2℃),湿度为(60±5)% 。 2.3每日应检查、记录温度、湿度变化情况。 3.试体制备 3.1试验材料 按GB 23439-2009中6.2.1备料 3.2 水泥胶砂配合比 每成型3条试体需称量的材料和用量如下表 限制膨胀率材料用量表

3.3水泥胶砂搅拌、试体成型 按GB/T 17671规定进行。同一条件有3条试体供测长用,试体全长158mm,其中胶砂部分尺寸为40mm×40mm×140mm。 3.4试体脱模 脱模时间以3.2规定配比试体的抗压强度达到(10±2)MPa时的时间确定。 4.试体测长 测量前3h,将测量仪、标准杆放在标准试验室内,用标准杆校正测量仪并调整千分表零点。测量前,将试体及测量仪测头擦净。每次测量时,试体记有标志的一面与测量仪的相对位置必须一致,纵向限制器测头与测量仪测头应正确接触,读数应精确至0.001mm。不同龄期的试体应在规定时 间±1h内测量。 试体脱模后在1h内测量原始长度。 测量完初始长度的试体立即放入水中养护,测量水中第7d的长

混凝土膨胀剂原理

混凝土膨胀剂原理 1.膨胀水泥混凝土的几种膨胀机理阐述如下: ( 1) 结晶态膨胀组分由于晶体生长穿透周围物质而向外生长( 晶体生长理论) 。 ( 2) 凝胶态膨胀组分由于吸水而体积增大( 吸水肿胀理论) 。 ( 3) 在水化过程中通过膨胀成分的分离而形成共存孔。在各种情况下, 对于与“化学收缩”共存的“膨胀”而言,“硬化结构中孔的形成”或“低密度凝胶态水化物的形成”是需要的。为了定量考察孔和凝胶态水化物的形成, 需作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包括化学收缩和自收缩( 或自膨胀)。在由钙钒石或CH 形成发生膨胀的情况下在膨胀成分表面发生的局部化学反应理论比进入溶液反应理论更为广泛地被接受。膨胀中重要的因素不仅仅是膨胀组分的水化, 而且在于其周围水化物的形成, 其驱动力来自于膨胀组分的物质传递。也就是说膨胀不会发生, 除非硬化基体结构由于水泥水化而形成。同样重要的是膨胀剂与水泥二者的水化必须在适当的时间发生。混凝土变形与开裂的关系是: 材料中两质点间相向变形( 受压) 不会开裂; 背向变形( 受拉) 会引起开裂。据此推知, 混凝土自由收缩不会开裂, 限制收缩会引起开裂; 混凝土自由膨胀会引起开裂, 限制膨胀不会引起开裂。 2.抗裂防水剂作用原理: 针对混凝土不同阶段的收缩特性和防水需要, 采用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 1) 对混凝土的塑性收缩进行补偿。对于硬化前的混凝土, 抗裂防水剂中含有塑性膨胀组分, 可以补偿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 2) 与膨胀剂一样, 在约束下, 硬化后的混凝土产生微膨胀, 产生 的预压应力, 补偿混凝土的热胀和冷缩。 ( 3) 由于掺加了减缩组分和密实防水组分, 进一步改善了混凝土的收缩性, 可降低混凝土的后期收缩, 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防水性。 ( 4) 防水机理。掺加抗裂防水剂的混凝土, 除了产生大量的钙矾石填充混凝土的毛细孔外, 引入了进口的有机防水组分, 通过成膜原理, 进一步封闭混凝土的毛细孔隙, 使得混凝土抗渗性比膨胀混凝土的抗渗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混凝土膨胀剂标准

混凝土膨胀剂标准 混凝土膨胀剂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通过与混凝土中的水泥、水水化 反应来产生体积变大的结晶,从而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产生一定预应力,以 助于控制混凝土收缩开裂。 产品分类: 适用范围: 1.配制各种高档特种砂浆及灌浆料; 2.混凝土结构性防水工程; 3.混凝土防裂工程; 4.大体积混凝土裂渗的控制; 5.混凝土灌注桩的运用,可大量节约材料和工期。 使用方法: 膨胀剂不是万能神药,科学合理使用膨胀剂需要在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 温度控制、施工振捣、荷载保护、保湿养护等多个方面广下功夫。其终极目的,是要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危害之大,超出常人想象。先是 裂缝导致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漏水,然后是造成钢筋得不到合理有效的保护而 裸露在水和空气中,最后钢筋锈蚀变细,严重者会为整个工程造成结构性的灾难,引发房屋倒塌等灾难性后果。固稳认为当前国内工程界对混凝土裂缝问题 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十个工程九个裂”,裂了就修补。虽然也有人为混凝土 裂缝问题感到无奈,却并不明晰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具体方法。 科学合理使用膨胀剂,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①科学合理选定膨胀剂掺量,选用膨胀剂必须在对应混凝土搅拌站进行适配。适配的目的主要在于:根据设计膨胀率指标确定合理的用量与掺入方法。 掺入方法通常有外掺、内掺取代部分矿物掺合料这两种方式。 ②控制混凝土浇筑入模的温度,一般在30±5℃范围较为合理。 ③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比普通混凝土振捣更密实。

④科学合理的养护方式,浇筑前7天加强养护,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应不少于5次洒水,第8-14天每天上午下午各养护一次。夜间不宜进行洒水养护,冬季不宜进行过多养护。严格结合温度监测进行养护十分重要,牢记“升温阶段降温,降温阶段保温”的温控原则。 ⑤不宜选用含泥量过高的砂石生产混凝土,不宜过早对混凝土荷载。

砼限制膨胀率记录

混凝土限制膨胀率试验记录(一) No.02/26-BG-001-054 试配编号 记录编号 代表数量 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编号 示值范围 分辩力 温度(℃) 相对湿度 (%) 补偿混凝土收缩膨胀测定仪 HSP-355 t-0-184 0-12.7mm 0.001mm —— —— —— —— —— 样品状 态描述 符合要求 采用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13; 《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 (1) 基本条件 设计强度等级 设计抗渗等级 理论配合比(kg/m 3 ) 水 水泥 粉煤灰 矿粉 砂 石 外加剂1 外加剂2 拌合方法 捣实方法 制件捣实方法 制件时坍落度(mm ) 制件时扩展度(mm ) 制件维勃稠度(s ) 制件日期 试件尺寸(mm ) 100×100×300 (2) 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 材料名称 材料产地 品种规格 试验编号 实际拌合物用量(kg/m 3 ) 水 泥 掺和料1 掺和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1 外加剂2 纤维 水 (3) 限制膨胀率试验记录 试件序号 1 2 3 平均 限制 膨胀率 εt (%) 测定 日期 测定 项目 龄期 试 件 基 准 长 度 L1 (mm ) 初 始 读 数 L01 (mm ) t 天读 数 Lt (mm ) 单块 限制 膨胀率 εt1 (%) 试 件 基 准 长 度 L1 (mm ) 初 始 读 数 L01 (mm ) t 天读 数 Lt (mm ) 单块 限制 膨胀率 εt1 (%) 试 件 基 准 长 度 L1 (mm ) 初 始 读 数 L01 (mm ) t 天 读 数 Lt (mm ) 单块 限制 膨胀 率 εt1 (%) 水中14d 300 300 300 水中14d 转空气中28d 300 300 300 附注 审核 计算 试验

混凝土膨胀剂

精心整理 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009) 1分类1)按水化产物分:硫铝酸钙类(代号A)、氧化钙类(代号C)、硫铝酸钙-氧化钙(代号AC). 2)按混凝土膨胀剂膨胀限制率分为Ⅰ型和Ⅱ型。 2标记本标准所涉及的混凝土膨胀剂产品名称标注为EA. 标记按产品名称、代号、型号、标准号。 例如:RACⅡGB23439-2009 3化学指标 1)氧化镁含量:不大于5%。

1)年产不低于500吨的以50吨,年产500吨以下的每30吨,不足50吨或30吨的,也按一个品次计。 2)抽样每次抽样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3)封存时间180天。 5检验型式检验在有效期内,检验结果符合防水剂匀质性各项指标。 6检验判定所检验匀质性和受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要求,可判定为响应等级的产品,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不合格。

注:含硫酸钠的泵送剂按GB//Y8077进行硫酸钠的检定。 3出厂泵送剂检验项目 4 5判定产品检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批泵送剂为相应等级的产品。 -

6检验项目1)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化学性能指标,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性能指标,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匀质性。 2)品量100吨为以品量,不足100吨也可作为一品量。 3)抽样每品抽样量不少于0.2吨水泥所需用的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4)封存样充分混匀,分两等份,封存样保存半年。 7判定规则产品检验,产品性能完全符合上述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规定的相应指标要求,则判定该编号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为相应等级的产品,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 时,则判定该编号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为不合格。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规程》(GB50119-2003)

混凝土膨胀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

混凝土膨胀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03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2006-11-10]收藏本页打印本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膨胀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03 8.1 品种 8.1.1 混凝土工程可采用下列膨胀剂: 1. 硫铝酸钙类; 2. 硫铝酸钙-氧化钙类; 3. 氧化钙类。 8.2 适用范围 8.2.1 膨胀剂的适用范围应符合表8.2.1的规定。 表8.2.1 膨胀剂的适用范围 8.2.2 含硫铝酸钙类、硫铝酸钙-氧化钙类膨胀剂配制的膨胀混凝土(砂浆)不得用于长期环境温度为80℃以上的工程。 8.2.3 含氧化钙类膨胀剂配制的膨胀混凝土(砂浆)不得用于海水或有侵蚀性水的工程。 8.2.4 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只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工程和填充性混凝土工程。 8.2.5 掺膨胀剂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内部最高温度控制应参照有关规范,混凝土内外温差宜小于25℃。 8.2.6 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屋面宜用于南方地区,其设计、施工应按GB502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 8.3 掺膨胀剂混凝土(砂浆)的性能要求 8.3.1 施工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性能应满足表8.3.1的要求,限制膨胀率与干缩率的检验应按附录B方法进行;抗压强度的试验应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进行。 表8.3.1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性能

8.3.2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砂浆);其性能应满足表8.3.2的要求,限制膨胀率与干缩率的检验按附录B 法进行。 表8.3.2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性能 8.3.3 掺膨胀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应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进行。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强度试件应在成型后第三天拆模。 8.3.4 灌浆用膨胀砂浆:其性能应满足表8.3.4的要求。灌浆用膨胀砂浆用水量按砂浆流动度为250±10mm 的用水量,采用40×40×160mm试模,无振动成型。拆模、养护、强度检验应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11进行。竖向限制膨胀率的测定方法应按附录C进行。 表8.3.4 灌浆用膨胀砂浆性能 8.3.5 自应力混凝土:掺膨胀剂的自应力混凝土的性能应符合《自应力硅酸盐水泥》JC/T218的规定。 8.4 设计要求 8.4.1 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能在限制条件下才能产生予压应力,构造(温度)钢筋的设计和特殊部位的附加筋的处理,对控制结构的有害裂缝十分重要。 8.4.2 墙体易于出现纵向收缩裂缝,其水平构造筋的配筋率宜在0.4~0.6%,水平筋的间距应小于150mm,并宜于在墙体的中部或顶端设一道暗梁。 8.4.3 墙体与柱子连接部位宜插入Φ8~Φ10,长度1500~1800mm加强钢筋,插入柱子100~120mm,插入边墙1200~1500mm,其配筋率提高10~15%。 8.4.4 结构开口部、突出部位和出入口部位应增加附加筋。 8.4.5 楼面采用细而密的配筋,钢筋间距小于150mm,配筋率为0.6%左右;现浇钢筋混凝土防水屋面应配双层钢筋网,构造筋间距小于150mm,配筋率宜大于0.5%。楼面和屋面后浇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40 m。 8.4.6 地下室和水工构筑物的底板和边墙的后浇缝最大间距不超过60m,后浇缝回填时间为14d。底板可不作外防水,但边墙要作附加防水层。 8.5 施工 8.5.1 掺膨胀剂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膨胀剂:应符合JC476《混凝土膨胀剂》标准的规定;膨胀剂运到工地(或砼搅拌站)应进行限制膨胀率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水泥:应符合现行通用水泥国家标准,不得使用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和高铝水泥。 8.5.2 掺膨胀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胶凝材料最少用量(水泥、膨胀剂和掺合料的总量)应符合8.5.2的规定; 表8.5.2 胶凝材料最少用量 2.水胶比不宜大于0.5;

自由膨胀率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作业指导书自由膨胀率试验实施细则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自由膨胀率试验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了规范标准固结试验中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粘土。 3. 引用文件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4. 检测设备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量筒:容积为50mL,最小刻度为1mL,容积与刻度需经过校正。 b、量土杯:容积为10mL,内径为20mm。 c、搅拌器:由直杆和带孔圆盘构成。 d、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e、无颈漏斗:上口直径50~60mm,下口直径4~5mm 5.操作步骤进行: 5.1用四分对角法取代表性风干土,碾细并过0.5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在105~110℃温度下烘干,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5.2将无颈漏斗放在支架上,漏斗下口对准量土杯中心并保持距离10mm。 5.3用取土匙取适量试样倒入漏斗中,倒土时取土匙应与漏斗壁接触,并尽量靠近漏斗底部,过倒边用细铁丝轻轻搅动,当量杯装满土样并溢出时,停止向漏斗倒土,移开漏斗刮去杯口多余土,称量土杯中试样质量,将量土杯中试样倒入匙中,再次将量土杯按要求置于漏斗下方,将匙中土样按上述方法全部倒回漏斗并落入量土杯,刮去多余土,称量土杯中试样质量。本步骤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1g。 5.4在量筒内注入30mL纯水,加入5mL浓度为5%分析纯氯化钠(NaCl)溶液,将试样

倒入量筒内,用搅拌器上下搅拌悬液各10次,用纯水冲洗搅拌器和量筒壁至悬液达50mL 。 5.5待悬液澄清后,每2h 测读1次土面读数(估读至0.1mL )。 6.计算结果: 6.1自由膨胀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1.0% 100-δ0 0×=V V V we ef 式中 ef δ------自由膨胀率(%); V we ------试样在水中膨胀后的体积(mL ); V 0------试样初始体积,10mL 。 6.2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当ef δ小于60%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5%;当ef δ大于、等于60%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8%。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7. 相关质量记录表格 7.1 膨胀率试验记录表

24__膨胀率试验

24 膨胀率试验 24.1 一般规定 24.1.1 膨胀率是试样在有侧限条件下浸水后的单向膨胀量与试样原始高度 3天平:称量500 g,分度值0.01 g。 4其他:切土刀、吸水球等。 24.2.2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切取原状土试样或所需状态的击实试样,修平两端。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准确至0.1g。并测定试验前的含水率、密度及计算孔隙比。 2 将烘干冷却的透水板埋置于切削下的余土内1h,取出刷尽后,放入仪器中。将环刀套上接环,钝口端用压环固定在底座上,使试样底面与透水板顶面密贴,然后一起放入水盒中。将有孔活塞板轻轻放在试样的顶面,对准活塞中心,安装百分表,并记下初读数。 3 在水盒中注入纯水,使水自下而上进入试样,并保持水面高出试样顶 177

178 面约5 mm 。注水后,每隔2h 测记百分表读数一次,直至两次读数之差值不超过0.01 mm 为止。 4 试验完毕后,吸去容器中的水。从环刀内推出试样,并称其质量。将试样烘干后再称其干质量,计算膨胀后的含水率、密度和孔隙比。 24.2.3 试验结果应按下式计算: 1000 t H ?-= H R R V (24.2.3) 式中 V H ——时间t 时的无荷载膨胀率(%),计算至0.1%; R t ——时间t 时的百分表读数(mm); R 0——试验开始时百分表读数(mm); H 0——试验原始高度(mm)。 24.2.4 记录格式应符合表24.2.4的要求。

179 24.3 有荷载膨胀率试验 24.3.1 本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 固结仪:见本规程图15.2.1,另备一个与环刀内径相同的接环,高10mm 。试验前,应按附录D 对固结仪在不同压力下进行仪器变形量校正。 2 其他与本规程第24.2.1条第2~4款相同。 24.3.2 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按第5.2.2条要求切取有代表性的试样,称环刀和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0.1 g 。并测定试验前的含水率、密度及计算孔隙比。 2 将试样放入容器内,放上接环透水石和盖板,安好百分表,施加1 kPa 的预压力,使仪器各部件之间接触良好。将百分表指针调整到全量程的中值整数,记下初读数,卸下预压力。 3 按要求分级连续施加压力,直至达到要求的压力为止。如要求的压力大于或等于150 kPa 时,每级增量应为50 kPa 。如要求的压力小于150 kPa 时,每级增量应为25 kPa 。每级加压的间隔时间为10 min 。加压时应避免冲击。当施加最后一级压力后,每小时变形小于0.01 mm 即可认为变形已稳定。 4 随后向容器内注入纯水,使水自下而上进入试样,并保持水面高出试样顶面约 5 mm 。 5 浸水后每隔2h 测记百分表读数一次,直至两次读数差值不超过0.01mm 为止。 6 试验完毕后,吸去容器中的水,卸除荷载,取出试样称量,烘干冷却后再称量,计算膨胀后的含水率、密度和孔隙比。 24.3.3 试验结果应按下式计算: 1000 P t HP ?-+= H R R R V (24.3.3) 式中 V HP ——压力P 下的膨胀率(%),计算至0.1%; R P ——压力P 下的仪器压缩变形量(mm)。 24.3.4 记录格式应符合表24.2.4的要求。

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检测的测试方法

详表 1.架仪器 首先,取出仪器,检查是否完好,如有异常,应先查询设备使用记录,查出上次使用仪器的人,上报组长。如完好,架好卧槽支架。 2.清理支架内槽 取块湿抹布(湿抹布应拧干,无明水),擦拭卧槽内侧(确保卧槽内测无沙粒,明水)。 3.固定千分表 把电子安进千分表内,转动千分表外壳(防止电子在操作过程中掉落)。 再把千分表下端铁柄固定在支架上(铁柄中部,防止伸缩不够,影响操作;螺丝要紧,防止操作过程中移位或转动:螺丝也不能太紧,防止螺丝花丝,损坏仪器) 4.校零 擦拭标准杆(两端测头及圆轮无沙粒、明水),轻轻提起表头(不要拉到尽头,防止磕到千分表),放入标准杆(杆贴标签端向上,且标签正对人),来回转动标准杆(确保杆与槽接触紧密,始终确保标签正对人)。轻轻送下表头(注意,不要使表柄和测头发生剧烈碰撞,影响数据)。按表上转换单位键(从左到右,第一个按纽),按到表上最左端下角显示为mm停。再按归零键(最右边的一个键)。轻轻提起表头(不要拉到尽头,防止磕到千分表),轻轻拿出标准杆,放入标准杆(杆贴标签端向上,且标签正对人),来回转动标准杆(确保杆与槽接触紧密,始终确保标签正对人)。轻轻送下表头(注意,不要使表柄和测头发生剧烈碰撞,影响数据)。表上还是零,则此步骤结束;反之,则重复4操作。 5.清理试块 平稳取出试块,注意勿磕碰测头。平稳放在湿抹布上,擦拭掉外露表面沙子及明水,双手拿起试块(拿起时,中指距靠近限制钢板约30mm),擦拭掉剩余一面的表面沙子及明水,并擦干净两端测头。(注:放试块时要注意试块平稳,防止受力集中,影响数据。) 6.检测 拉起千分表(注意勿拉到最大点,防止带动千分表,造成错误),把试块放入支架槽内(注意:试块编码正对人,编码起头方向在上),挤压试块与支架板(确保接触的两个面一个点和支架接触紧密。注意挤压时应使支架板与试块同时受力,防止支架下支点滑动,影响结果),稳妥后慢慢送表头至自卡紧,读数。

混凝土膨胀剂UEA

混凝土膨胀剂UEA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产生裂缝原因有很复杂,就材料而言,混凝土干缩和温差收缩是主要原因。为此,中国建材院研制成以补偿收缩为主要功能的U型高效高效混凝土膨胀剂UEA。 膨胀剂UEA根据工程需要分为UEA(普通型,UEA-H(高效型),UEA复合型;UEA-M(缓凝泵送),UEA-N高掺。 一、UEA及UEA-H膨胀剂为白色粉末,细度0.08mm,筛筛余量小于10%,比重2.90, 本厂的UEA产品为第三代产品,较第二代产品含更多的活性A1203,其膨胀性能与 强度性能均优于第二代UEA. 混凝土的耐久性越来越引起建筑工程界关注,为防止碱一骨料反应带来的危害,北 第5号): 桩等外露或地下结构及经常处于潮湿环境的建筑结构工程(包括构筑物),必须使用 低碱外加剂,每立方砼因掺外加剂带人的碱含量不得超过1千克。” 本厂生产的UEA及UEA-H膨胀剂的碱含量远低于目前市售的膨胀剂。 二、复合型UEA-M、UEA-N主要功能: (一)、缓凝泵送型UEA-M UEA-H与特制缓凝泵送剂复合而成,,它具有UEA-H补偿收缩功能。同时具有缓凝泵送剂的性能,适用于15摄氏度-40摄氏度下使用的商品砼、泵送砼。 1、内掺(取代水泥用量)8%-10% 2、可配制C30-C45泵送砼,提高砼抗压强度20-30% 3、减水率为12-18%,坍落度提高10cm以上,坍落度提高10cm以上,凝结时间延长2小时-12小时(可调整),可降低水化热,科配制出不泌水、不离析、有良好可泵性的补偿收缩砼。 4、 4、砼限制膨胀率为0.02%-0.04,抗渗标号P30,达到抗裂防水效果。 5、掺缓凝泵送剂UEA-M,在高温下(30摄氏度)坍落度损失小。 (二)高性能UEA-N 高性能UEA-N是采用UEA-H与特制高效减水剂复合而成,它具有高强、高抗渗、高耐久、防冻和抗裂的综合性能;特别适用于高强砼工程和特种结构砼工程。 1、内掺(取代水泥用量)8-10% 2、可配制C50-C80高强泵送剂,提高抗压强度20-30% 3、抗渗标号大于P40 4、抗冻标号大于D300 5、凝结时间延长2-6小时,水化热降低20% 6、砼限制膨胀率0.02%-0.04% 7、减水率为18-25%,坍落度提高10cm,可泵性好,不泌水,不离析

有荷载膨胀率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作业指导书 有荷载膨胀率试验实施细则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有荷载膨胀率试验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了规范标准固结试验中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原状土或扰动粘土在特定荷载和有侧限条件下的膨胀率。 3. 引用文件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4. 检测设备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固结仪:应附加荷设备,试验前必须率定不同压力下的仪器变形量。注:加压上盖 应为轻质材料并带护环。 2、环刀:直径为61.8mm或79.8mm,高度为20mm。 3、位移计:量程10mm,最小分度值0.01mm的百分表或准确度为全量程0.2%的位 移传感器。 5.操作步骤进行: 5.1试样的制备: 5.1.1原状土试样制备: a.将原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出土样。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b.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c.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d .测定试样的含水率和密度,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取切下余土中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测定:对均质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对非均质土应根据试验项目取足够数量的土样,置于通风处凉干至可碾散为止。对砂土和进行比重试验的土样宜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含石膏和硫酸盐的土,应在65~70℃温度下烘干。 5.1.2扰动土试样的制样: a .试样的数量视试验项目而定,应有备用试样1~2个。 b .将碾散的风干土样通过孔径2mm 或5mm 的筛,取筛下足够试验用的土样,充分拌匀,测定风干含水率,装入保湿缸或塑料袋内备用。 c .根据试验所需的土量与含水率,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ω-ω(01.0ω01.01010 0×+=m m w 式中 w m ------制备试样所需要的加水量(g ); 0m ------湿土(或风干土)质量(g ) 0ω------湿土(或风干土)含水率(%) 1ω------制样要求的含水率(%) d .称取过筛的风干土样平铺于搪瓷盘内,将水均喷洒于土样上,充分拌匀后装入盛土容器内盖紧,润湿一昼夜,砂土的润湿时间可酌减。 e .测定润湿土样不同位置处的含水率,不应少于两点,含水率差值应符合下述标准规定:根据力学性质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 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g/cm 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f .根据环刀容积及所需的干密度,制样所需的湿土质量应按下式计算: V m d ρ)ω01.01(00+=

膨胀土的判别

膨胀土的判别 1.初判 凡野外宏观地质特征符合上述膨胀土的特征的,且自由膨胀率F S ≥40%的土,应初判为膨胀土。 所谓自由膨胀率F S 是由人工制备的烘干土,在水中增加的体积与原体积之比,按下式计算: V V V F W s -= 式中 W V ——土样在水中膨胀稳定后的体积(ml ); 0V ——土样原有体积(ml ) 。 2.详判 满足以下三项指标的任意两项时,应判定为膨胀土: (1)自由膨胀率FS ≥40%。 (2)蒙脱石含量M ≥7%。 利用二氯化锡容量法测定粘土矿物成分蒙脱石的含量: 10044 .0)/(3210?????-= m A V V T V V M 式中:0V ——加入次甲基蓝量(ml ); 1V ——所消耗0.1%二氯化锡量(ml ); 2V ——定容总体积(ml ); 3V ——取清液体积(ml ) ; T ——滴定度,即每毫升二氯化锡标准溶液相当于0.2% 次甲基蓝的毫升数,由空白求出; m ——式样质量(g ) ; A ——标准次甲基蓝浓度(g/ml ); 0.44——吸蓝量对蒙脱石的换算系数。

(3)阳离子交换量]100/)([174±≥+ g NH mmol CEC 采用EDTA 按盐速测法,可测定土对溶液中的阳离子交换吸附性能强弱的指标。 阳离子交换量]100/)([4±+ g NH mmol CEC = 100) 1()()(0?+?-?m V V HCl C ω 式中:)(HCl C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 V ——滴定式样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 0V ——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 ω——风干土含水量(以小数计); m ——风干土质量(g ) 。 3.参照《规范》判定 依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规定,具有下列工程地质特征的场地,且自由膨胀率F S ≥40%的土,应判定为膨胀土:裂隙发育,常有光滑面和擦痕,有的裂隙中充填着灰白、灰绿色粘土,在自然条件下呈坚硬或硬塑状态;多出露于二级或二级以上,山前和盆地边缘丘陵地带,地形平缓,无明显自然陡坎;常见浅层塑性滑坡、地裂,新开挖坑(槽)壁易发生坍塌等;建筑物裂缝随气 候变化而张开和闭合。 4.膨胀土的潜势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