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全国自考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2013年10月全国自考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2013年10月全国自考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2013年10月全国自考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300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对当代教学新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重视学生向重视教师转变

B.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C.从重视学法向重视教法转变

D.从重视发展向重视认知转变

2.按研究对象发生的时间,调查法可以分为

A.纵向调查和横向调查

B.随机调查和抽样调查

C.现场调查和事后调查

D.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调查

3.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继续给以强化,反应行为就会逐渐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A.正性强化

B.负性强化

C.强化消退

D.自我强化

4.倡导在教育中“建立真诚的师生关系”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A.人本主义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认知理论

D.成人教育理论

5.护理学生在实验室练习搬运人体模型的技能,有利于在临床上把这一技能迁移到搬运病人的技能上。这种现象称为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学习迁移

D.知识转化

6.在操作技能的评价标准中,最高层次的标准是

A.感知能力

B.模仿

C.自然化

D.创造性

7.课程的系统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理想主义教育哲学

B.一般系统论

C.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D.实质教育论

8.下列属于分析水平的目标是

A.学生能够复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B.学生能区分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

C.学生能够解释肺炎病人现存的主要护理问题

D.学生能够独立评价某护理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9.关于课程组织有成效的标准中,其“程序性”指的是

A.后面的课程必须在前面课程的基础上更加广泛和深化

B.在课程设置上应使学生对于所学的能力或技能有不断重复练习和继续发展的机会

C.考虑各种课程的关联性以及学生行为与所学内容的统一和连贯

D.把学生的某一学科的能力作为学生全部能力的重要环节并加以促进

10.课程模式中行为目标模式的创始人是

A.杜威

B.贝塔朗菲

C.泰勒

D.史点豪斯

11.课程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是

A.教育对象

B.教育目标

C.教学大纲

D.课程原则

12.关于课程科目大纲的制定,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课程科目大纲可以帮助学生及教师了解某一课程概况

B.课程大纲必须在授课前制订

C.课程科目大纲应由学生讨论通过

D.课程大纲反映课程设置过程中指导阶段与形成阶段各部分内容的总结

13.主要强调在具有牢固的基础科学知识基础上,进行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的课程设置模式是

A.“平行式”课程设置模式

B.“渐进式”课程设置模式

C.“建筑式”课程设置模式

D.“直线式”课程设置模式

14.下面属于“民主的决策形式”的是

A.“宣布”决定

B.“推销”决定

C.“磋商”决定

D.“参与”决定

15.讲授法最大的优点是

A.容量大、效率高

B.用时较短

C.适用于实践性知识传授

D.有助于学生记忆

16.下列影响小组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A.学生心理因素

B.教师性格

C.学生个性

D.教学进度

17.“对知识的回忆与认知”属于小组教学目的的

A.智力范畴

B.情感范畴

C.社会范畴

D.表达范畴

18.“实现组的目标”属于小组产生经历过程中的

A.成型

B.规范

C.联系

D.执行

19.“要求学生对两种护理计划方案进行评价并说出理由”属于智力水平的

A.分析

B.综合

C.应用

D.评价

20.有经验的教师在临床指导学生的首选方式是

A.以问题方式引导学习

B.增加临床授课学习

C.监督学生学习

D.提供参考书

21.对学生而言,下列临床教师的角色中占第一位的是

A.提供照顾者

B.教育者

C.病人利益维护者

D.协调者

22.由于社区物理环境与医院物理环境有很大差别,特别是当涉及到去病人家中访视时,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

A.护理实践能力

B.管理能力

C.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

D.科研能力

23.教师在经验学习中“参与阶段”的角色是

A.激励者

B.催化剂

C.调节者

D.支持者

24.对照一定的标准,判断个体特性价值的过程,是

A.测量

B.评估

C.评价

D.测评

25.内科护理学在课程结束后采用百分制试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用以了解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这属于

A.目的性评估

B.诊断性评估

C.形成性评估

D.总结性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关于教学与教育,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B.教学包括教育

C.两者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D.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E.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其他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27.对个案研究法叙述正确的是

A.指针对护理教育中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方法

B.侧重对大量样本进行深入分析解释

C.研究结果能大规模推广

D.可通过个案获得新观点、新知识

E.收集的资料要尽量丰富和全面

28.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转化主要由两种途径实现,分别是

A.特定技能的转化

B.信息的转化

C.一般原理的转化

D.认知结构的转化

E.态度的转化

29.授课计划内容通常包括

A.基本资料

B.主要教材主编及出版社

C.课堂目标

D.授课内容

E.教学活动计划

30.增进小组教学效果的措施有

A.周密计划

B.明确指导

C.教师主导

D.避免限制时间

E.小组规模以25人为宜

31.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可能引起学生焦虑的因素是

A.病区物理环境

B.病人的病情

C.护理教师的态度和行为

D.学生对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自信

E.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态度

32.有助于学生临床学习的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特征是

A.尊重学生

B.具有小组团队精神

C.具有合格的护理实践能力

D.教学意识强

E.使学生有威胁感

33.根据临床教学的特点,护理专业临床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A.经验教学法

B.带教制

C.实习前后讨论会

D.临床查房

E.病房专题报告及研讨会

34.教师在经验学习中的角色有

A.激励者

B.催化剂

C.调节者

D.支持者

E.计划者

35.关于定量评估,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定量计算方法

B.对评估的内容进行数量化

C.使用描述性语言分析评估对象性质、特征等

D.对某一门课程考核标准采用“及格”或“不及格”进行评估

E.新生入学后,对她们对护理专业的认识进行评估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6.观察法是护理教育研究人员对________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从自然发生的现象中探索事实材料。

37.教育目标由3部分构成,即有一个表明学习者行为的________;学习者实现目标所需具备的________和评价学习者行为的标准。

38.课程设置的指导阶段有4个部分:护理哲理、________、培养目标和________.

39.“马靴”型小组教学座位安排方式为将________型组重新划分________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40.临床教学是帮助学生将既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________相结合。

41.一般考试时间为2小时,那么试题的量应该以中等水平学生在________小时左右完成为宜。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2.教育相关性技能

43.输入评价

44.外部强化

45.带教制

46.教学测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7.根据罗杰斯的教育观点,简述作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师应当具备的三个基本个性特征。

48.简述临床教学的具体内容。

49.简述斯金纳关于学习行为的分类。

50.简述教学评价具有的主要功能。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1.比较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不同点。

52.论述增进课堂提问教学效果的措施。

7月全国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护理学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320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初级卫生保健 2.文化模式 3.认知评价 4.角色扮演法 5.护理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文化休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意识期、转变期、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的内在动力是____________,是本我、自我及超我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3.介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是____________。 4.孕产期妇女保健的需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围产期妇女保健的需要。 5.需要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理学的4个基本概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健康和护理。 7.护理理念是指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抽象方法阐述各种护理现象之间的联 系。 8.护理质量评价从护理的结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 9.临终关怀的目标是使临终病人人生最后的____________得以提高,能够无痛苦、舒适、安 详、有____________地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旅程。 10.对于死亡的态度,主要有接受死亡、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2分) 1.1932年,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公立护士学校——中央护士学校成立于()。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天津 2.文化大革命后,教育部与卫生部决定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在()。 A.1978年 B.1985年 C.1983年 D.1980年 3.认为护理是对病人加以保护,并指导病人满足自身的需要,使病人处于舒适的状态的学者 是()。 A.奥立维尔 B.克瑞特 C.韩德森 D.罗杰斯 1

护理教育导论 自考试题及答案一

护理教育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斯金纳通过“训练鸽子打乒乓球的实验”创立的新概念是() A.强化 B.惩罚 C.反射 D.塑造 2.社会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 A.托尔曼 B.桑代克 C.加涅 D.班杜拉 3.下列关于文化分析课程模式的论述,不正确 ...的是() A.以使用文化分析为基础来设置课程 B.文化作为决定课程的基本因素 C.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下一代获得我们所认为的文化精髓 D.在课程设置中,不需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的作用及影响 4.精神运动领域的目标主要涉及的是各种精神运动技能,其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 A.模仿、操作、连接、精确、自然化 B.模仿、操作、精确、连接、自然化 C.连接、模仿、精确、操作、自然化 D.模仿、精确、连接、操作、自然化 5.“学生能够运用小儿营养计算法,正确地为特定年龄和体重的儿童计算食物摄入量”这一教学目标为认知领域的 () A.知识层次 B.理解层次 C.应用层次 D.分析层次 6.在行为目标模式的4个主要成分中,最核心的部分是() A.目标 B.内容 C.方法 D.评价 7.“领导做出决定,并努力说服他人采纳这个决定,以获得大家支持”属于() A.“宣布”决定 B.“推销”决定 C.“磋商”决定 D.“参与”决定 8.有关测量和评估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评估只能用于可量化的事物 B.测量只能用于非量化的事物 C.测量可用于量化和非量化的事物 D.评估可用于量化和非量化的事物 9.经验学习需要一种环境,理想的经验学习环境被称为() A.学习团体 B.社会团体 C.实践团体 D.小组团体 10.在教育活动中随时进行的评估属于()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导论》试题及答案03005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称为 A.教育手段 B.教育形式 C.教育方式 D.教育途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教育手段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2.不属于今后护理教育发展趋势的是 A.完善护理教育体制 B.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C.改革护理教学方法 D.发展社会服务项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护理教育在今后的发展变化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护理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护理教学方法的改革。 3.所谓“记得快,忘得也快”,说的是 A.准备律 B.效果律 C.应用律 D.失用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失用律:如果某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若干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 4.下面体现效果律的是 A.一个导致成功或奖励的行为比没有得到奖励的行为更可能被重复 B.三日不练手生 C.学生不喜欢学习时,在家长逼迫下学习就会产生烦恼,学习效果也不佳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背诵课文,背诵次数越多记得就越熟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建立的联结受反应效果的影响。当反应结果是满意的时候,联结力量就增强;相反,当反应结果是烦恼的时候,联结力量就削弱。效果律说明,一个导致成功或奖励的行为比没得到奖励的行为更可能被重复。 5.在人本主义理论中,良好教育促进者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权威 B.真诚 C.接受和信任 D.共情理解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促进者具有一定的特征:真诚、接受和信任、共情理解。 6.属于成人教育模式假说的是

年全国自考护理学导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4年全国自考护理学导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中,哪一项原则是最难贯彻的() A. 公平 B. 充能 C. 可近性 D. 自我决策答案:D 解析:(P38) 2. 书籍、计算机属于哪一种文化现象() A. 硬文化 B. 软文化 C. 方式文化 D. 经济文化答案:A 解析:(P107) 3. 直至1998年第十三次会议,NANDA已确定了多少个护理诊断() A. 147个 B. 148个 C. 149个 D. 150个答案:B 解析:(P163) 4. 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 A. 艾瑞克森 B. 皮亚杰 C. 科尔伯格 D. 弗洛伊德答案:D 解析:(P52) 5. 将所要传达的信息编制为适当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符号,这种沟通基本要素属于() A. 编码 B. 信息及传递途径 C. 解码 D. 信息反馈答案:A解析:(P92) 6. 在文化休克的分期中,哪一期是最严重的() A. 兴奋期 B. 意识期 C. 转变期 D. 接受期答案:B解析:(P111) 7. 下列哪种护理诊断应排在首位() A. 活动无耐力 B. 急性疼痛 C. 严重体液不足 D. 营养失调答案:C解析:(P168) 8. 在沟通过程中自愿将自己的个人真实信息袒露给对方,这种人际沟通技巧属于() A. 沉默 B. 自我暴露 C. 触摸 D. 幽默答案:B解析:(P98) 9. 思维最显著的特性是() A. 概括性 B. 间接性 C. 逻辑性 D. 物质属性答案:A解析:(P132) 10. 护理程序是在哪年,由谁首先提出() A. 1947贝塔朗菲 B. 1955利迪娅?赫尔 C. 1948香农 D. 1948维纳答案:B解析:(P154) 11. 护理人员被美化为“白衣天使”属于下列哪个阶段() A. 禁欲主义阶段 B. 浪漫主义阶段 C. 实用主义阶段 D. 人本存在主义阶段答案:B解析:(P178) 12. 个体面对丧失产生的情感反应是() A. 失眠 B. 悲哀 C. 失望 D. 绝望答案:B 解析:(P222)丧失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人应对丧失的方式不同,但都会出现悲哀等情感反应。 13.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原欲集中在口部属于下列哪期() A. 口欲期 B. 肛欲期 C. 性蕾期 D. 潜伏期答案:A解析:(P53) 14. 护理程序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A. 护理评价 B. 护理实施 C. 护理计划 D. 护理评估答案:A解析:(P174) 1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理想的健康指标应具有的特征() A. 科学性 B. 客观性 C. 公正性 D. 特异性答案:C解析:(P24) 1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西方礼仪()

全国自考护理学导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全国自考护理学导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全国自考护理学导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在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中,哪一项原则是最难贯彻的() A. 公平 B. 充能 C. 可近性 D. 自我决策答案:D 解析:(P38) 2. 书籍、计算机属于哪一种文化现象() A. 硬文化 B. 软文化 C. 方式文化 D. 经济文化答案:A 解析:(P107) 3. 直至1998年第十三次会议,NANDA已确定了多少个护理诊断() A. 147个 B. 148个 C. 149个 D. 150个答案:B

解析:(P163) 4. 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 A. 艾瑞克森 B. 皮亚杰 C. 科尔伯格 D. 弗洛伊德答案:D 解析:(P52) 5. 将所要传达的信息编制为适当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符号,这种沟通基本要素属于() A. 编码 B. 信息及传递途径 C. 解码 D. 信息反馈答案:A解析:(P92) 6. 在文化休克的分期中,哪一期是最严重的() A. 兴奋期 B. 意识期 C. 转变期 D. 接受期答案:B解析:(P111) 7. 下列哪种护理诊断应排在首位() A. 活动无耐力 B. 急性疼痛 C. 严重体液不足 D. 营养失调答案:C解析:(P168)

8. 在沟经过程中自愿将自己的个人真实信息袒露给对方,这种人际沟通技巧属于() A. 沉默 B. 自我暴露 C. 触摸 D. 幽默答案:B解析:(P98) 9. 思维最显著的特性是() A. 概括性 B. 间接性 C. 逻辑性 D. 物质属性答案:A解析:(P132) 10. 护理程序是在哪年,由谁首先提出() A. 1947贝塔朗菲 B. 1955利迪娅?赫尔 C. 1948香农 D. 1948维纳答案:B解析:(P154) 11. 护理人员被美化为“白衣天使”属于 下列哪个阶段() A. 禁欲主义阶段 B. 浪漫主义阶段 C. 实 用主义阶段D. 人本存在主义阶段答案:B解析:(P178) 12. 个体面对丧失产生的情感反应是() A. 失眠 B. 悲哀 C. 失望 D. 绝望答案:B

自考 护理学导论

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与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护理(ANA) 二、多选及填空题。 1、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贡献表现在? 2、护理服务对象是? 3、护理概念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4、专业护士的角色包括? 5、护理功能分为(独立性护理功能)、(合作性功能)和(依赖性护理功能)三种。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一、名词解释 1、健康 2、生存质量(WHO的定义) 3、疾病状态 4、患病 5、角色 6、一级预防 7、二级预防 8、三级预防 二、多选题及填空 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 2、影响个人对待疾病态度的因素有? 3、初级卫生保健任务包括? 三、简答题 1、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中生理领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2、影响个人对疾病的因素? 3、简述患病后患者的主要心理反应。 四、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45岁,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住院后经过治疗已经好转,但由于他年迈的母亲突发卒中,他不顾医生劝阻依然离开医院承担起照顾自己母亲的责任。 请问:(1)患者出现了哪种角色行为不良?并分析其心理原因。 答:患者出现了角色行为消退。其心理原因为:“儿子”的角色在他心中占据了主导作用,于是他放弃了患者角色而承担起了“孝子”的角色。 (2)常见的患者角色适应不良有哪些? 答:常见的角色适应不良包括: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异常、角色行为消退。 第三章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 一、名词解释 1、人的基本需要 2、知识性需要 3、成长

4、超我 5、自我 6、压力 7、压力源 8、工作压力 二、多选及填空题 1、满足患者安全需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2、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3、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包括 4、按照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人体面对压力源刺激的反应分为? 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整体包括? 6、住院患者面临的压力源? 三、简答题 1、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分哪几个层次? 2、试述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层层次之间的关系 3、如何满足住院患者自尊的需要。 4、护士如何满足住院患者对安全的需要 5、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因素有哪些 6、简述需要学说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7、简述成长发展的规律及原则 8、简述艾瑞克森的洗礼社会发展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四章护患关系及人际沟通 一、名词解释 1、人际关系 2、晕轮效应 3、人际吸引 4、护患关系 5、人际沟通 6、护患沟通 二、多选及填空题 1、主动-被动型护患关系模式适用于? 2、护患关系中非技术性关系包括? 3、促进呼唤关系的方法有? 4、非语言性沟通的表现形式有? 5、可能引起呼唤沟通障碍的不良沟通方式有? 6、人际之间的情感越密切,心理距离(),成为正性心理距离。 7、沟通的最高层次是() 8、非技术性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在交往中的心理 社会、()、法律等方面的关系。 三、简答题 1、简述人际关系的特征 2、简述护患关系的分期 3、护患关系中非技术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自学考试 护理学导论试题(三)

第三章护理相关理论及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需要特征的是 A.共同性 B.动力性 C. 整体关联性 D.有限性 答案:D 2.根据起源,需要分为 A.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B.物质性和社会性 C.精神性和社会性 D.情绪性和生理性答案:A 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之父,提出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是 A.卡利什 B.马斯洛 C.韩德森 D.南丁格尔 答案:B 2.人类各层次需要的出现往往表现为 A.前后层次之间不重叠 C.前后层次之间略有重叠 B.前后层次之间完全重叠 D.前后层次之间完全没有关系 答案:C 3.“饿死不受嗟来之食”体现了人的哪种需要 A.生理的需要 B.刺激的需要 C.自尊的需要 D.爱与归属的需要 答案:C 4.根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论,最基本的需要是 A.爱与归属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生理的需要 答案:D 5.化疗后脱发的病人不愿意外出参加集体活动,属于哪一个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A.生理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B 6.针对长期卧床患者,给予主动被动饿肢体活动,属于满足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刺激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答案:C 7. 不属于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的层次的是 A.生理的需要 B.刺激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爱与归属的需要 答案:B 8.下列有关发展规律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速度具有差异性 B.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的C.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 D.人的成长发展是匀速进行的过程 答案:D 9.下列不属于成长特点的是 A. 细胞增生 B.细胞肥大 C.细胞更新 D.细胞功能成熟 答案:D 10.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 A.艾瑞克森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 D.弗洛伊德 答案:D 1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分为五个阶段,3-6岁的儿童属于 A.口欲期 B.肛门期 C.性蕾期 D.潜伏期 答案:C 12.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分为五个阶段,12岁后儿童的原欲是

10月自考《护理教育导论》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护理教育导论》真题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30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仁'三H不练,手也生”说的是学习规律中的 A. 准备律 B.应用律 C. 失用律 D.效果律 2.在临床实习中,带教教师对表现良好的学生报以赞许的微笑,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表现的出现,体现的是强化原则中的 A?正性强化B?负性强化 C. 惩罚 D.强化消退 3?学生在实习期间,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即如果考核时每项操作的成绩都是优秀,就奖励自己一顿大餐。 这属于 A. 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 替代性强化 D.物质强化

4. 对课程描述错误的是 A. 课程是实现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B?课程一旦形成,就是静止不变的 C.课程是受教育者认识世界的桥梁 D?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5. 教育目标“学生能解释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属于认知领域里的A?知识B?理解 C.应用 D.分析 6?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为整个课程设置提供了明确方向的是 A. 指导阶段 B.形成阶段 C.功能阶段 D.评价阶段 7. “模仿”属于教育目标中的 A. 认知领域 B.思维领域 C.情感领域 D.精神运动领域 8. 讲授法的优点不包括 A. 给学生一个对方能建立的框架 B.促进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 C.介绍课本里没有的新知识 D.教师把题材系统化后讲给学生 9?学科课程的缺点是

A. 强调知识体系,忽略学习者因素 B. 不能为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C. 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D.教科书的编写存在闲难 10.在小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包括 A. 支持者 B.参与者 C. 观察者D?全面放手 11?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更注重A?知识的传授B.教师课堂讲授 C?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D.培养学生熟练记忆各个知识点12有关课堂提问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既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也不要求特殊的场所 B. 教师提问后不用给予反馈 C?可以让不爱发言的学生得到训练 D. 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高层次目标 13. “我能够完成一次静脉输液了”在经验分类水平中属于 A.面临 B.参与

1月自考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2010年1月自考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全国2010年1月自考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30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第一个学士学位项目开始于( ) A.1900年 B.1909年 C.1910年 D.1920年 2.我国护理学士学位项目最早开设于( ) A.1920年 B.1921年 C.1950年 D.1984年 3.活动课程的特点是( ) A.以学科为中心 B.以学习者为中心 C.以社会需要为中心 D.以能力为中心

4.发生在变化的时间的强化称为( ) A.固定间隔强化 B.固定比率强化 C.变化间隔强化 D.变化比率强化 5.俗语说:“三日不练,手也生”是指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率 B.应用率 C.失用率 D.效果率 6.遗忘的规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逐渐减慢 D.逐渐加快 7.从课程的层次构成上看,可以将课程分为( ) A.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B.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C.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 D.大、中、小、微型课程 8.“学生能够运用小儿营养计算法,正确地为特定年龄和体重的儿童计算食物摄入量”这一目标属于认知层次的( )

A.知识层次 B.理解层次 C.应用层次 D.分析层次 9.在四年制的护理专业中,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分别安排在前两年与后两年修完,这种护理课程设置模式为( ) A.“建筑式” B.“渐进式” C.“平行式” D.“金字塔式” 10.20世纪欧洲“新教育”运动,特别是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的倡导,产生了(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广域课程 11.情感领域目标由低到高的第三层次目标是( ) A.反应 B.接受 C.价值观念组织化 D.赋予价值 12.认知领域目标分类中“作出某种计划或提出一套操作方法”

2011年1月自考《护理教育导论》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300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 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下说法最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是 A.扩大教育规模成为重点 B.增加教育投入成为重点 C.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重点 D.改善教学设施成为重点 2.两名学生背诵同一篇文章,结果背诵次数多的那个学生记忆的内容最多,这种现象 称为 A.应用律 B.失用律 C.效果律 D.准备律 3.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无菌原则和成人注射技术后,可通过适当的转化,将这些技术应 用于儿科患者,这种转化称 A.知识的转化 B.信息的转化 C.一般原理的转化 D.特定技能的转化 4.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班杜拉 B.托尔曼 C.布鲁纳 D.斯金纳 5.即使识记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也能够在头脑中重现的现象称为 A.再认 B.再现 C.保持 D.识记 6.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客体上还是主体上来构建课程,可将课程分为 A.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B.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

C.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7.要使课程组织有成效必须符合的标准不包括... A.连续性 B.程序性 C.统合性 D.进步性 8.一般系统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贝塔朗菲 C.培浩泰勒 D.史点豪斯 9.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实践阶段是指 A.指导阶段 B.形成阶段 C.功能阶段 D.评价阶段 10.采用讲授法讲课时,讲授速度主要与 A.教师对授课内容感兴趣程度有关 B.听课学生人数有关 C.授课时数有关 D.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有关11.影响授课计划制定的首要因素是 A.教师因素 B.题材因素 C.环境因素 D.学生因素 12.“着手进行讨论的能力”属于小组教学目的的 A.智力范畴 B.情感范畴 C.社会范畴 D.表达范畴 13.“为进行有目的的实验而组成的研究单位”在小组教学中称为 A.辅导小组 B.课题组 C.解决问题组 D.成对互助组 14.“学生在某一学院注册,在距家较近另一学院参加学习”属于开放式学习类型中的 A.学习班形式 B.地方体系 C.遥控体系 D.半合同体系 15.利用演戏和想象创造情景,以启发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行为、信念的认识的教学方法是 A.模拟 B.旋转木马练习 C.演示 D.扮演角色 16.既简单、也不需要特殊场所和许多资料的教学技巧是 A.课堂提问 B.演示 C.旋转木马练习 D.角色扮演 17.临床教师的最基本技能是 A.教学技能 B.协调技能 C.护理实践技能 D.应急能力 18.影响临床学习环境的最主要因素是

自学考试 护理学导论试题(第七章)

第七章护理程序 一、名词解释(15题) 1.护理程序: 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标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动态、决策和反馈的思维及实践过程。 2.信息论: 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 3.控制论: 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 4.护理评估: 是指有组织、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的过程。 5.主观资料: 指服务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6.客观资料: 指检查者通过观察、会谈、体格检查和实验等方法得到的、被检测出的有关服务对象健康状态的资料。 7.收集资料: 是护理人员系统地、连续地收集服务对象健康状态信息的过程。 8.护理诊断: 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的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 9.相关因素: 是指造成服务对象对健康状况改变或引起问题产生的情况。 10.护理计划: 是护理人员在评估的基础上,对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人员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的一种书面说明,通过护理计划,可以使护理活动有组织、有系统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具体需要。 11.首优问题: 是指对生命威胁最大,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予以解决的问题 12.中优问题: 虽然不直接威胁生命,但对服务对象的身心造成痛苦,严重影响服务对象健康的问题。13.次优问题: 是指个人在应对发展和生活变化时所遇到的问题。 14.预期目标: 是指服务对象通过接受护理照顾之后,期望能够达到的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护理效果评价的标准。 15、护理评价: 是按预期目标所规定的时间,将护理后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做出评定和修改。 二、单项选择题(30题) 1、第一次使用“护理程序”一词的是(B) A、约翰逊 B、奥兰多 C、海尔 D、盖比 E、拉文 2、关于病人的主观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自考护理学导论试题以及答案

1、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的护理特点是A A.以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 B.护理人员的工作场所在医院 C.对病人实施责任制护理 D.服务对象主要为病人 2、文化关怀与健康层属于日出模式的B A.I级 B.II级 C.III级 D.IV级 3、—位急性肾炎病人痊愈后仍不愿出院,可能出现的角色适应问题是B A.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4、下列关于文化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B A.文化的第一要素就在于它对自然界的描述 B.文化不是对个人的描述,仅仅体现出个人特征的现象不属于文化现象 C.文化在某一特定的地域发生、发展和成熟,不能被其他地域所接受、吸收和同化 D.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传统习惯的准则,体现了文化的超个人性 5、从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知识的方法是B A.观察 B.归纳 C.演绎 D.综合 6、护士对病人住院环境的管理属于C A.依赖性护理措施 B.合作性护理措施

C.独立性护理措施 D.授权性护理措施 7、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以全面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体现了护理程序的A A.互动性 B.系统性 C.科学性 D.普遍性 8、根据护理理论的着重点不同,罗依(Roy)适应理论属于C A.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B.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C.以系统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D.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9、奥瑞姆(Orem)自理理论中的护理系统有B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对护理对象认知感受型态的评估属于护理评估内容中的C A.一般资料 B.生活状况及自理程度 C.健康检查 D.心理社会资料 11、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影像、照片等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体现了健康教育的C A.启发性 B.通俗性 C.直观性 D.针对性 12、由于战争带来的伤残与死亡,属于影响健康因素中的D A.生物因素 B.心理因素 C.文化因素 D.社会环境因素 13、悲哀在认知方面的反应,,可表现为C

2020年10月全国护理教育导论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30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起源于( ) A.社会活动 B.生活习惯 C.劳动经验 D.人类精神 2.教育学初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是( ) A.孔子的《论语》 B.布鲁姆的《目标教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巴甫洛夫 B.马斯洛 C.布鲁纳 D.班杜拉 4.斯金纳理论的中心原则是( ) A.强化 B.惩罚 C.反射 D.塑造 5.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课程理论家和评价专家Ralphw Tyler(泰勒)创建了( ) A.课程系统模式 B.行为目标模式 C.过程模式 D.文化分析课程模式 6.我国护理学士学位项目开设于( ) A.1920年 B.1921年 C.1950年 D.1984年 7.罗杰斯理论突出体现了( ) A.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B.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C.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D.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8.斯金纳认为,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更为重要的学习行为是( ) A.应答性行为 B.操作性行为 C.反射性行为 D.刺激性行为 9.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它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类课程为(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10.在课程模式中将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拥有的信念、价值和思想作为决定课程的基本因素是 下列( ) A.课程系统模式 B.行为目标模式 1

2017年04月03005自考护理教育导论试题和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护理教育导论试卷 (课程代码03005)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高度概括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的书籍是 A.《礼记》 B.《学记》 C.《史记》 D.《论语》 2.当前美国护理教育主要分为 A.四个等级 B.五个等级 C.六个等级 D.七个等级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用大量的经费发展 A.中等护理教育 B.高等护理教育 C.专科护理教育 D.在职护理教育 4.在行为的塑造过程中,通常最有效的方法是 A.正性强化 B.负性强化 C.强化消退 D.惩罚 5.强化发生在预定的若干次反应之后,这种现象称为 A.固定间隔强化 B.变化间隔强化 c.固定比率强化 D.变化比率强化 6.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罗杰斯 B.华生 C.布鲁纳 D.马斯洛 7.在斯金纳箱中,小白鼠每次按压操纵杆后得到一个食物,从而致使小白鼠按压操纵杆这一行为的频率增多,这种现象被称为 A.正性强化 B.负性强化 C.惩罚 D.强化消退 8.学习者开始集中注意观察榜样及其行为模式,这一时期称为 A.注意期 B.保持期 C.强化期 D.动力期 9.当学习者的经历对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时,适宜采用的教育模式是 A.儿童教育模式 B.终身教育模式

自学考试护理学导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15题) 1.护理程序: 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标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动态、决策和反馈的思维及实践过程。 2.信息论: 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 3.控制论: 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 4.护理评估: 是指有组织、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的过程。 5.主观资料: 指服务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6.客观资料: 指检查者通过观察、会谈、体格检查和实验等方法得到的、被检测出的有关服务对象健康状态的资料。 7.收集资料: 是护理人员系统地、连续地收集服务对象健康状态信息的过程。 8.护理诊断: 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的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 9.相关因素: 是指造成服务对象对健康状况改变或引起问题产生的情况。 10.护理计划: 是护理人员在评估的基础上,对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人员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的一种书面说明,通过护理计划,可以使护理活动有组织、有系统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具体需要。

11.首优问题: 是指对生命威胁最大,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予以解决的问题 12.中优问题: 虽然不直接威胁生命,但对服务对象的身心造成痛苦,严重影响服务对象健康的问题。13.次优问题: 是指个人在应对发展和生活变化时所遇到的问题。 14.预期目标: 是指服务对象通过接受护理照顾之后,期望能够达到的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护理效果评价的标准。 15、护理评价: 是按预期目标所规定的时间,将护理后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做出评定和修改。 二、单项选择题(30题) 1、第一次使用“护理程序”一词的是(B) A、约翰逊 B、奥兰多 C、海尔 D、盖比 E、拉文 2、关于病人的主观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病人的主观资料只能来自于病人本身 B、指病人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C、护士对病人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D、指护士通过观察、会谈、体格检查和实验等方法得到的有关病人健康状态的资料 3、以下护理程序的特征哪项除外(C) A、目标性 B、系统性 C、整体性 D、科学性 4、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以全面满足护理对象的需求,体现了护理程序的( A ) A.互动性 B.系统性 C.科学性 D.普遍性 5、运用护理程序并不限于某一特定时间,而是随着服务对象的变化随时修改,体现了护理程序的(C)

2011年1月自考《护理教育导论》真题及答案[1]

2011年1月护理教育导论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教育学初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是() A.孔子的《论语》 B.布鲁姆的《目标教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南丁格尔在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开创了近代护理专业在() A.1850年 B.1855年 C.1860年 D.1870年 3.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巴甫洛夫 B.马斯洛 C.布鲁纳 D.班杜拉 4.俗语说“三日不练,手也生”是指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效果律 5.斯金纳理论的中心原则是() A.强化 B.惩罚 C.反射 D.塑造 6.最早研究并发现记忆与遗忘规律的学者是() A.加涅、教育学家 B.艾宾浩斯、心理学家 C.马斯洛、心理学家 D.布鲁纳、教育学家 7.为课程设置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是其它三个阶段的基础的是() A.指导阶段 B.形成阶段 C.功能阶段 D.评价阶段 8.罗杰斯理论突出体现了() A.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B.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C.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D.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理论 9.成人教育模式的创造者是() A.马斯洛 B.班杜拉 C.桑代克 D.诺斯 10.活动课程主张() A.以教材为中心 B.以学习者为中心 C.以学科为中心 D.以社会的需要为中心 第 1 页

11.最能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规律性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12.在情感领域目标范畴内,其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 A.接受—反应—价值观念组织化—赋予价值—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B.反应—接受—赋予价值—价值观念组织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C.接受—反应—赋予价值—价值观念组织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D.反应—接受—价值观念组织化—赋予价值—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13.“学生能够为乳腺癌病人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这一目标属于认知领域的层次是() A.知识 B.分析 C.应用 D.综合 14.在课程模式中将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拥有的信念、价值和思想作为决定课程的基本因素是下列() A.课程系统模式 B.行为目标模式 C.过程模式 D.文化分析课程模式 15.在课程设置的四个阶段中护理哲理及培养目标完成于() A.指导阶段 B.形成阶段 C.功能阶段 D.评价阶段 16.广义的教育是指() A.自觉的而非自发的感化 B.有计划的而非偶然的感化 C.有组织的而非无组织的感化 D.对人从生到死全部感化的总和 17.斯金纳认为,更能代表实际生活中人的学习情况的是() A.操作性行为 B.反应行为 C.刺激性行为 D.应答性行为 18.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说话或者扮鬼脸没有引起教师注意,以及同学的关注或赞同,他的这种行为就可能逐渐停止。这属于() A.正性强化 B.负性强化 C.惩罚 D.强化消退 19.小白鼠每一次按压操作杆都可获得一粒食物丸。这是() A.固定间隔强化 B.变化间隔强化 C.固定比率强化 D.持续性强化 20.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是() A.人自我实现的过程 B.通过对榜样的观察来指导自身学会某种行为 C.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过程 第 2 页

2018年自考《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护理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是指社区中的人们对卫生保健体系和健康信息的知情度(B) A 充能 B 可近性 C 文化感受性 D 自我决策 2.韩德森认为护理人员的基本任务是:( C ) A认识患者的需要 B实施个体化护理 C协助患者去满足其基本需要 D协助患者从事有益于健康的活动 3.宗教信仰属于(D) A 社会性需要 B 情绪性需要 C 智能性需要 D 精神性需要 4.下列哪一项是非技术性护患关系中最主要的内容(A) A 道德关系 B 利益关系 C 法律关系

D 文化关系 5.常用来指导健康促进计划及评估的模式是(C) A 知信行模式 B 健康信念模式 C 保健教育过程模式 D 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6.根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哪项是最高层次的需要(D) A 爱与归宿需要 B 自尊的需要 C 安全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7.下列护理诊断中属于首优问题的是( D ) A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恶心、欲吐,不思饮食有关) B睡眠形态紊乱:无法入睡(与病室亲属过多有关) C便秘:与进食较少粗纤维饮食有关 D有清理呼吸道无效的危险:与大量粘稠浓痰不易吸出有关 8.在护理理论类型中,以护理程序为中心的类型是(A) A 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理论 B 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理论 C 以系统为中心的理论 D 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 9.护士为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属于(A)

A 亲密距离 B 个人距离 C 社会距离 D 公众距离 10.失落的主要形式是:( D ) A失落和悲哀 B否认与自闭 C怀疑和冲击 D临终与死亡 11.我国护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不包括:( C ) A整体护理 B小组护理 C星级护理 D责任制护理 12.以“为服务对象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为护理核心的是下列哪个时代(D) A 哥伦比亚大学学派时代 B 耶鲁大学学派时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南丁格尔时代 13.在健康教育的发展中,对疾病重治轻防的阶段是(B) A 行为阶段

2019年10月03005自考护理教育导论试题和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护理教育导论试卷 (课程代码03005)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手段 2.研究人员对护理教育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从自然发生的现象中探索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 B.个案研究法 C.文献法 D.调查法 3.在强化过程中,每一次行为反应均被强化,这种现象称为 A.初级强化 B.二级强化 C.持续性强化 D.间断性强化 4.某护士因为技术差错被医院扣发奖金,之后该护士再未出现过类似差错。医院为减少 该护士差错行为使用的方法是 A.正性强化 B.负性强化 C.惩罚 D.强化消退 5.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识记的是 A. 机械识记 B.意义识记 C.无意识记 D.有意识记 6.以下论述符合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主张的是 A.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B.学习是行为塑造的过程 C.学习是相互合作的过程 D.学习是强化的过程 7.关于课程设置模式,不正确韵是 A.“建筑式”模式是要求前两年修完基础学科,同时一部分专业课程也要修完 B.“平行式”模式是指四年学制中基础学科课程与专业课程同时开课,以一定比重同时修完 C.“建筑式”模式主要强调牢固的基础科学知识之上,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D.“渐进式”模式表示大多数基本学科要求前两年修完,同时有一部分护理课程亦要求修完 8.为不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师讲授时与学生目光交流不宜超过 A.5秒钟 B.10秒钟 C.15秒钟 D.20秒钟

10月自考03201护理学导论试题以及答案

20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护理学导论试卷 (课程代码0320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护理人员按照医师处方对服务对象实施的护理,属于D A.独立性护理功能 B.合作性护理功能 C.指导性护理功能 D.依赖性护理功能 2.在初级卫生保健原则中最难贯彻的原则是C A.持续性 B.可近性 C.自我决策性 D.文化感受性 3.某患者为舞蹈演员,突遇车祸,双腿须截肢,出现大吵大闹、不配合治疗等反应,此种情绪属于C A.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4.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日常生活中的压力都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B.压力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及反应三个环节 C.压力与多种疾病都有关系,我们应积极避免一切压力 D.压力是环境刺激的直接结果 5.根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C A.尊重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爱与归属的需要 6.艾瑞克森在1950年提出的解释生命发展过程的著名理论是B A.性心理发展学说 B.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 7.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称为A A.社会认知 B.社会推断 C.社会评价 D.人际判断 8.人际关系双方相互赞同与接纳,获得心理上的愉快及满足感,此种吸引称为B A.相近吸引 B.相悦吸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