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1),将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试判断∠ACE与∠BC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DCE=30°,求∠ACB的度数;

(3)猜想∠ACB与∠D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若改变其中一个三角板的位置,如图(2),则第(3)小题的结论还成立吗?(不需说明理由)

【答案】(1)解:∠ACE=∠BCD,理由如下:

∵∠ACD=∠BCE=90°,∠ACE+∠ECD=∠ECB+∠ECD=90°,

∴∠ACE=∠BCD

(2)解:若∠DCE=30°,∠ACD=90°,

∴∠ACE=∠ACD﹣∠DCE=90°﹣30°=60°,

∵∠BCE=90°且∠ACB=∠ACE+∠BCE,

∠ACB=90°+60°=150°

(3)解:猜想∠ACB+∠DCE=180°.理由如下:

∵∠ACD=90°=∠ECB,∠ACD+∠ECB+∠ACB+∠DCE=360°,

∴∠ECD+∠ACB=360°﹣(∠ACD+∠ECB)=360°﹣180°=180°

(4)解:成立

【解析】【分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求证;

(2)根据余角的定义可先求得∠ACE=∠ACD-∠DCE,再由图可得∠ACB=∠ACE+∠BCE,把∠ACE和∠BCE 的度数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3)由图知,∠ACB=∠ACD+∠BCE-∠ECD,则∠ACB+∠ECD=∠ACD+∠BCE,把∠ACD和∠BCE的度数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4)根据重叠的部分实质是两个角的重叠可得。。

2.探究题

学习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之后,我们发现借助构造平行线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1)小明遇到了下面的问题:如图1,l1∥l2,点P在l1、l2内部,探究∠A,∠APB,∠B 的关系.小明过点P作l1的平行线,可证∠APB,∠A,∠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PB=________.

(2)如图2,若AC∥BD,点P在AB、CD外部,∠A,∠B,∠APB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请你补全下面的证明过程.

过点P作PE∥AC.

∴∠A=________

∵AC∥BD

∴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

∵∠BPA=∠BPE-∠EPA

∴________.

(3)随着以后的学习你还会发现平行线的许多用途.试构造平行线解决以下问题:

已知:如图3,三角形ABC,求证:∠A+∠B+∠C=180°.

【答案】(1)∠APB=∠A+∠B

(2)∠1;PE;BD;∠EPB;∠APB=∠B -∠1

(3)证明:过点A作MN∥BC

∴∠B= ∠1

∠C= ∠2

∵∠BAC+∠1+∠2=180°

∴∠BAC+∠B+∠C=180°

【解析】【解答】解:(1)如图: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A, ∠2=∠B,

∴∠1+∠2=∠A+∠B

即APB=∠A+∠B

⑵解:过点P作PE∥AC.

∴∠A=∠1

∵AC∥BD

∴ PE ∥ BD

∴∠B=∠EPB

∵∠APB=∠BPE-∠EPA

∴∠APB=∠B -∠1

【分析】根据图形做出平行辅助线,探究角度关系。此类做辅助线的方法变式多,是考试热点问题。

3.综合题

(1)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且AC=6cm,BC=4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

(2)对于(1)问,如果我们这样叙述:“已知点C在直线AB上,且AC=6cm,BC=4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结果会有变化吗?如果有,求出结

果;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答案】(1)解:∵AC=6cm,且M是AC的中点,

∴MC= AC= 6=3cm,

同理:CN=2cm,

∴MN=MC+CN=3cm+2cm=5cm,

∴线段MN的长度是5m

(2)解:分两种情况:

当点C在线段AB上,由(1)得MN=5cm,

当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AC=6cm,且M是AC的中点

∴MC= AC= ×6=3cm,

同理:CN=2cm,

∴MN=MC﹣CN=3cm﹣2cm=1cm,

∴当C在直线AB上时,线段MN的长度是5cm或1cm.

【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的中点定义,由M是AC的中点,求出MC、CN的值,得到MN=MC+CN的值;(2)当点C在线段AB上,由(1)得MN的值;当C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再由M是AC的中点,求出MC、CN的值,得到MN=MC﹣CN的值.

4.如图1,已知,点A、B在直线a上,点C、B在直线b上,且于E.

(1)求证:;

(2)如图2,平分交于点F,平分交于点G,求

的度数;

(3)如图3,P为线段上一点,I为线段上一点,连接,N为的角平分线

上一点,且,则、、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 【答案】(1)证明:过作 ,

(2)解:作,,

设,,

由(1)知:,,

∴,

∴,

同理:,

(3)

【解析】【解答】解:(3)结论:或

I.∠NCD在∠BCD内部时,

过I点作,过N点作,设∠IPN=∠BPN=x, =y,

∴∠BCD=3y.

∵a∥b,

∴,,,

∴,,

∴,

II. 在外部时,如图3(2):

过I点作,过N点作,设∠IPN=∠BPN=x, =y,

∴∠BCD=y.

∵a∥b,

∴IG∥a∥

∴,,,

∴,,

∴,

∴.

故答案为:.

【分析】(1) 过作EF∥a,由BC⊥AD可知,由平行可知,

,从而可得 = + = ;

(2)作,,设,,由平行线性质和邻补角定义可得,,进而计算出

即可解答;

(3)分两种情况解答:I.∠NCD在∠BCD内部,II 外部,仿照(2)解答即可.

5.已知,与两角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D是射线上一个动点,过点D的直线分别交射线,,于点E,F,C.

(1)如图1,若,,,求的度数;

(2)如图2,若,请探索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点运动的过程中,请直接写出,与这三个角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________.

【答案】(1)解:∵PA、PB是∠BAM、∠ABN的角平分线,

∴∠BAP=∠PAE= ∠BAM= ,

∠ABP=∠PBE= ∠ABN= ,

∴∠BPC=∠BAP+∠ABP= ;

(2)解:,理由如下:

∵PA、PB是∠BAM、∠ABN的角平分线,

∴设,,

∵,

∴,

∵,

∴,

又∵,

∴,

∴;

(3)

【解析】【解答】解:(3)∵PA、PB是∠BAM、∠ABN的角平分线,

∴设,,

∵,

∴,

如图,当点P在线段BD上时,

∴;

如图,当点P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时,

,即,

∴,

即;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2)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3)分点P在线段BD上和点P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

(1)若∠AOC=76°,求∠BOF的度数;

(2)若∠BOF=36°,求∠AOC的度数;

(3)若|∠AOC﹣∠BOF|=α°,请直接写出∠AOC和∠BOF的度数.(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解:∵∠BOD=∠AOC=76°,

又∵OE平分∠BOD,

∴∠DOE= ∠BOD= ×76°=38°.

∴∠COE=180°﹣∠DOE=180°﹣38°=142°,

∵OF平分∠COE,

∴∠EOF= ∠COE= ×142°=71°,

∴∠BOF=∠EOF﹣∠BOE=71°﹣38°=33°

(2)解:∵OE平分∠BOD,OF平分∠COE,

∴∠BOE=∠EOD,∠COF=∠FOE,

∴设∠BOE=x,则∠DOE=x,

故∠COA=2x,∠EOF=∠COF=x+36°,

则∠AOC+∠COF+∠BOF=2x+x+36°+36°=180°,

解得:x=36°,

故∠AOC=72°

(3)解:设∠BOE=x,

∵OE平分∠BOD,∠BOD=∠AOC,

∴∠DOE=x,∠COA=2x,

∴∠BOC=180°-2x,

∴∠COE=180°-x,

∵OF平分∠COE,

∴∠EOF=90°- x,

∴∠BOF=90°﹣ x,

∵|∠AOC﹣∠BOF|=α°,

∴|2x﹣(90°﹣ x)|=α°,

解得:x=()°+ α°或x=()°﹣α°,

当x=()°+ α°时,

∠AOC=2x=()°+ α°,

∠BOF=90°﹣ x=()°﹣α°;

当x=()°﹣α°时,

∠AOC=2x=()°﹣α°,

∠BOF=90°﹣ x=()°+ α°

【解析】【分析】(1)由∠AOC=76°易得∠BOD=76°,结合OE平分∠BOD可得∠DOE=∠BOE=38°,由此可得∠COE=180°-38°=142°,结合OF平分∠COE可得∠EOF=71°,最后由∠BOF=∠EOF-∠BOE即可求得∠BOF的度数;(2)设∠BOE=x,由OE平分∠BOD,∠AOC=∠BOD可得∠DOE=∠BOE=x,∠AOC=2x,结合∠BOF=36°,OF平均∠EOF 可得∠COF=∠EOF=x+36°,最后由∠AOC+∠COF+∠BOF=180°即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求得∠AOC的度数;(3)设∠BOE=x,则由已知条件易得∠AOC=2x,

∠BOF=90°- x,这样结合|∠AOC﹣∠BOF|=α°即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求得∠AOC和∠BOF的值.

7.以直线AB上一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60°,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DOE=90°)

(1)如图1,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COE=________;

(2)如图2,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OE恰好平分∠AOC,请说明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

(3)如图3,将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转动到某个位置时,若恰好∠COD=∠AOE,求∠BOD的度数?

【答案】(1)30

(2)解:∵OE平分∠AOC,

∴∠COE=∠AOE=∠COA,

∵∠EOD=90°,

∴∠AOE+∠DOB=90°,∠COE+∠COD=90°,

∴∠COD=∠DOB,

∴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

(3)解:设∠COD=x,则∠AOE=5x.

∵∠AOE+∠DOE+∠COD+∠BOC=180°,∠DOE=90°,∠BOC=60°,

∴5x+90°+x+60°=180°,

解得x=5°,

即∠COD=5°.

∴∠BOD=∠COD+∠BOC=5°+60°=65°

∴∠BOD的度数为65°

【解析】【解答】(1)∵∠BOE=∠COE+∠COB=90°,

又∵∠COB=60°,

∴∠COE=30°,

故答案为:30;

【分析】(1)根据角的和差,由∠COE=∠BOE-∠COB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OE=∠AOE=∠COA,根据角的和差及平角的定义得出∠AOE+∠DOB=90°,∠COE+∠COD=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出∠COD=∠DOB,故 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

(3)设∠COD=x,则∠AOE=5x ,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出5x+90°+x+60°=180°,求解算出x的值,从而求出∠COD的度数,进而根据∠BOD=∠COD+∠BOC 即可算出答案。

8.问题情景: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

小明的思路是:

过点P作PE//AB,

∴∠PAB+∠APE=180°.

∵∠PAB=130°,∴∠APE=50°

∵AB//CD,PE//AB,∴PE//CD,

∴∠PCD+∠CPE=180°.

∵∠PCD=120°,∴∠CPE=60°

∴∠APC=∠APE+∠CPE=110°.

问题迁移:如果AB与CD平行关系不变,动点P在直线AB、CD所夹区域内部运动时,∠PAB,∠PCD的度数会跟着发生变化.

(1)如图3,当动点P运动到直线AC右侧时,请写出∠PAB,∠PCD和∠AP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4,AQ,CQ分别平分∠PAB,∠PCD,请直接写出∠AQC和∠APC的数量关系________.

(3)如图5,点P在直线AC的左侧时,AQ,CQ仍然平分∠PAB,∠PCD,请直接写出∠AQC和角∠APC的数量关系________

【答案】(1)∠PAB+∠PCD=∠APC

理由:如图3,过点P作PF∥AB,

∴∠PAB=∠APF,

∵AB∥CD,PF∥AB,

∴PF∥CD,

∴∠PCD=∠CPF,

∴∠PAB+∠PCD=∠APF+∠CPF=∠APC,

即∠PAB+∠PCD=∠APC

故答案为:∠PAB+∠PCD=∠APC

(2)

(3)2∠AQC+∠APC=360°

【解析】【解答】(2)

理由:如图4,

∵AQ,CQ分别平分∠PAB,∠PCD,

∴∠QAB= ∠PAB,∠QCD= ∠PCD,

∴∠QAB+∠QCD= ∠PAB+ ∠PCD= (∠PAB+∠PCD),由(1),可得∠PAB+∠PCD=∠APC,

∠QAB+∠QCD=∠AQC

∴∠AQC= ∠APC

故答案为:∠AQC= ∠APC;(3)2∠AQC+∠APC=360°

理由:如图5,过点P作PG∥AB ,

∴∠PAB+∠APG=180°,

∵AB∥CD,PG∥AB,

∴PG//CD,

∴∠PCD+∠CPG=180°,

∴∠PAB+∠APG+∠PCD+∠CPG=360°,

∴∠PAB+∠PCD+∠APC=360°,

∵AQ,CQ分别平分∠PAB,∠PCD,

∴∠QAB= ∠PAB,∠QCD= ∠PCD,

∴∠QAB+∠QCD= ∠PAB+ ∠PCD= (∠PAB+PCD)

由(1)知,∠QAB+∠QCD=∠AQC,

∴∠AQC= (∠PAB+∠PCD)

2∠AQC=∠PAB+∠PCD,

∵∠PAB+∠PCD+∠APC=360°,

∴2∠AQC+∠APC=360°.

【分析】(1)过点P作PF∥AB,可得∠PAB=∠APF,根据AB∥CD,PF∥AB,可得∠PCD=∠CPF,所以∠PAB+∠PCD=∠APF+∠CPF=∠APC,即可证得∠PAB+∠PCD=∠APC;

(2)已知AQ,CQ分别平分∠PAB,∠PCD,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QAB= ∠PAB,

∠QCD= ∠PCD,∠QAB+∠QCD= ∠PAB+ ∠PCD= (∠PAB+∠PCD),再根据(1)结论,

即可证明∠AQC= ∠APC.(3)过点P作PG∥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PAB+∠APG=180°,由已知可得PG//CD,∠PCD+∠CPG=180°,证明得∠PAB+∠PCD+∠APC=360°,,再根据AQ,CQ分别平分∠PAB,∠PCD,可得

∠QAB+∠QCD= ∠PAB+ ∠PCD= (∠PAB+∠PCD),即可证明得出结论2∠AQC+∠APC=360°.

9.已知:∠1=∠2,EG 平分∠AEC.

(1)如图1,∠MAE=50°,∠FEG=15°,∠NCE=80°.试判断EF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MAE=135°,∠FEG=30°,当 AB∥CD 时,求∠NCE 的度数;

(3)如图2,试写出∠MAE、∠FEG、∠NCE 之间满足什么关系时,AB∥CD.

【答案】(1)解:

∵EG 平分∠AEC

∴;

(2)解:∵

∵∠MAE=135°

∵∠FEG=30°

∵EG 平分∠AEC

∴;

(3)解:

∵EG 平分∠AEC

∴ .

【解析】【分析】(1)根据可得,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从而得证;(2)根据可得,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3)根据可得,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

.

10.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OE⊥CD,如图.

(1)过点O作直线MN⊥AB;

(2)若点F是(1)中所画直线MN上任意一点(O点除外),且∠AOC=35°,求∠EOF的度数;

(3)若∠BOD:∠DOA=1:5,求∠AOE的度数.

【答案】(1)解:如图,MN为所求

(2)解:若F在射线OM上,

∵MN⊥AB,OE⊥CD,

∴∠AOC+∠COM=90°,∠EOF+∠COM=90°,

则∠EOF=∠AOC=35°;

若F'在射线ON上,

∵MN⊥AB,OE⊥CD,

∴∠DON=∠COM=90°-∠AOC=55°,∠EOD=90°

则∠EOF'=∠DOE+∠DON=145°;

综上所述,∠EOF的度数为35°或145°;

(3)解:∵∠BOD:∠DOA=1:5

∴∠BOD:∠BOC=1:5,

∴∠BOD=∠COD=30°,

∴∠AOC=30°,

又∵EO⊥CD,

∴∠COE=90°,

∴∠AOE=90°+30°=120°.

【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作图;(2)分F在射线OM上和在射线ON 上分别进行求解即可;(3)依据平角的定义以及垂线的定义,即可得到∠AOE的度数.

11.如图①,点为直线上一点,过点作射线,使,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处,一边在射线上,另一边在直线的上方.

(1)在图①中, ________度;

(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在的内部,如图②,若,求的度数;

(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以每秒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当直线恰好平分锐角时,旋转的时间是________秒.(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30

(2)解:设∠BON=α,

∵∠BOC=60°,

∴∠NOC=60°-α,

∵∠MON=90°,

∴∠MOC=∠MON-∠NOC=90°-60°+α=30°+α,

∠MOA=180°-∠MON-∠BON=180°-90°-α=90°-α,

∵∠NOC= ∠MOA,

∴60°-α= (90°-α),

解得:α=54°,

即∠BON=54°;

(3)3或21

【解析】【解答】(1)∵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N在射线OB 上,另一边OM在直线AB的上方,

∴∠MON=90°,

∴∠COM=∠MON-∠BOC=90°-60°=30°,(3)∵直线ON平分∠BOC,∠BOC=60°,

∴∠BON=30°或∠BON=210°,

∵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10°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

∴直线ON平分∠BOC时,旋转的时间是3或21秒,

故答案为:3或21.

【分析】(1)由题意得出∠MON=90°,得出∠COM=∠MON-∠BOC=90°-60°=30°;(2)设∠BON=α,则∠NOC=60°-α,∠MOC=∠MON-∠NOC=90°-60°+α=30°+α,∠MOA=180°-

∠MON-∠BON=180°-90°-α=90°-α,由题意得出60°-α= (90°-α),解得α=54°即可;(3)求出∠BON=30°或∠BON=210°,即可得出答案.

12.(探索新知)

如图1,点C将线段AB分成AC和BC两部分,若BC=πAC,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线段AC、BC称作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

(1)若AC=3,则AB=________;

(2)若点D也是图1中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不同于C点),则AC________DB;

(3)(深入研究)如图2,现有一个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片,将圆片上的某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并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无滑动地滚动1周,该点到达点C的位置.

若点M、N均为线段OC的圆周率点,求线段MN的长度.

(4)图2中,若点D在射线OC上,且线段CD与以O、C、D中某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互为圆周率伴侣线段,请直接写出点D所表示的数.

【答案】(1)3π+3

(2)=

(3)解:由题意可知,C点表示的数是π+1,

M、N均为线段OC的圆周率点,不妨设M点离O点近,且OM=x,

x+πx=π+1,解得x=1,

∴MN=π+1-1-1=π-1

(4)解:设点D表示的数为x,

如图3,若CD=πOD,则π+1-x=πx,解得x=1;

如图4,若OD=πCD,则x=π(π+1-x),解得x=π;

如图5,若OC=πCD,则π+1=π(x-π-1),解得x=π+ +2;

如图6,若CD=πOC,则x-(π+1)=π(π+1),解得x=π2+2π+1;

综上,D点所表示的数是1、π、π+ +2、π2+2π+1

【解析】【解答】(1)解:∵AC=3,BC=πAC,

∴BC=3π,

∴AB=AC+BC=3π+3

( 2 )解:∵点D、C都是线段AB的圆周率点且不重合,

∴BC=πAC,AD=πBD,

∴设AC=x,BD=y,则BC=πx,AD=πy,

∵AB=AC+BC=AD+BD,

∴x+πx=y+πy,

∴x=y

∴AC=BD

【分析】(1)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代入解答即可;(2)根据线段的大小比较即可;(3)由题意可知,C点表示的数是π+1,设M点离O点近,且OM=x,根据长度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得x,进一步得到线段MN的长度.

《二次根式》培优专题一精编版

二次根式培优专题 、【基础知识精讲】 1. 二次根式:形如...a (其中a ______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 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得尽的_______________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______ ;⑶分母中不含______ 。 3. 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______________ 后,若 ___________ 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4. 二次根式的性质: (1)G.-/a )= ____ (其中a ___ )( 2)a2 = _______ (其中a ___ ) 5. 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一定要注意根号内隐含的含字母的代数式的符号或根号外含字母的代数式 的符号;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则先分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 JOb= _________ (其中a^_ b ______ );J a= ______________ (其中a—一b ____ ). \ b (4)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就叫分母有理化,方法是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 式,两个根式相乘后不再含有根式,这样的两个根式就叫互为有理化因式,如,3的有理化因式就是,3 , .8的有理化因式可以是8也可以是2 , ,b 的有理化因式就是需- Ub . (5)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 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 (6)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最后的结果都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6. 双重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号里又含有二次根式,称之为双重二次根式。双重二次根式化简的方法是: 设x 0, y 0, a 0, y 0 ,且x y 二a, xy = b,贝U a 2、 b = (x y) 2、_ xy = C、x)2(、._ y)22 xy = (、x .. y)2

培优专题: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培优 一、知识的拓广延伸 1、挖掘二次根式中的隐含条件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 a() ≥0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其中0 a≥。 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我们知道:被开方数a的取值范围是0 a≥,由此我们判断下列式子有意义的条件: 1 (1; 2 (4); 1 x ++ -+ + 2、 教科书中给出: (0) a a =≥,在此我们可将其拓展为: a a a a a a 2 == ≥ -< ? ? ? || () () (1)、根据二次根式的这个性质进行化简: ①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化简 2a ②化简求值: 1 a a= 1 5 ③已知, 1 3 2 m -<< ,化简2m ④______ =; ⑤若为a,b,c ________ =; ___________ =. (2)、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求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 ①若1 m=,求m的取值范围。 4x =-,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③若a= ④3,2xy 已知求的值。 二.二次根式a的双重非负性质: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即0 ≥ a

②二次根式a 是非负数,即0≥a 例1. 要使1 21 3-+ -x x 有意义,则x 应满足( ). A .21≤x ≤3 B .x ≤3且x ≠21 C .21<x <3 D .2 1 <x ≤3 例2(1)化简x x -+-11=_______. (2) x +y )2,则x -y 的值为( ) (A)-1. (B)1. (C)2. (D)3. 例3(1)若a 、b 为实数,且满足│a -2│+2b -=0,则b -a 的值为( ) A .2 B .0 C .-2 D .以上都不是 (2)已知y x ,是实数,且2)1(-+y x 与42+-y x 互为相反数,求实数x y 的倒数。 三,如何把根号外的式子移入根号内 我们在化简某些二次根式时,有时会用到将根号外的式子移入根号内的知识,这样式子的化简更为简单。在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来判断根号外的式子的符号。如果根号外的式子为非负值,可将其平方后移入根号内,与原被开方数相乘作为新的被开方数,根号前的符号不会发生改变;如果根号外的式子为负值,那么要先将根号前的符号变号,再将其其平方后移入根号内,与原被开方数相乘作为新的被开方数。 (1)、 根据上述法则,我们试着将下列各式根号外的式子移入根号内: ①- ②(a -(2)、利用此方法可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 (2)2-—3 四,拓展性问题 1、 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 要判断一个实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应先判断已知实数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其整数部分,再由“小数部分=原数—整数部分”来确定其小数部分。 例:(1)1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试求ab —b 2的值。 (2)若x 、y 分别为 8-2xy —y 2的值。 (3 a ,小数部分为 b ,求a 2+b 2 的值。 (4)若________a a b a b ==是的小数部分,则。 5a a b -(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求的值。 2、巧变已知,求多项式的值。 32351 x x x x = +-+(1)、若的值。

小学一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分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立体图形中分离中平面图形,从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面从体上来”,并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学生用:四种立体图形、四种平面图形、剪刀、纸。 教师用:四种平面图形、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1.导入新课。 (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你来认一认、指一指。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四个图形。 据了解,虽然没有正式的学习过平面图形,但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已经认识了这四个平面图形。因此在设计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并考虑到他们现有的起点,出示了一辆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汽车,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引入新课。 2.感知“面在体上”。 A、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好不好?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 各组合作操作。 小组汇报。 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课件演示──面从体上分离的过程。 教师小结。 课件演示。 师: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这一过程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平面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对他们而言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到今天学习的图形原来是从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中来的,是立体图形中的一个面。 B、师: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生:沿着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人画一个图形。画完后,请你把它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2020年八年级下册数学培优第一讲二次根式专题

第一讲二次根式专题复习 一、知识要点 1、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形如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注意:这里被开方数 a 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代数式. 2 、二次根式 a 有意义:,二次根式无意义:. 3、二次根式的性质: ( 1) a . ( 2 ) a = .( 3 ) a2. 4 、乘法法则: a. b ab (a 0,b 0), 即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根指数不变,只把被开方数相乘. 要点诠释: ( 1) 在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时,一定要注意:公式中 a 、 b 都必须是非负数;( 在本章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有字母都表示非负数). ( 2 ) 该法则可以推广到多个二次根式相乘的运算:a1 a2 a3 a n a1 a2 a3 a n (a1 0,a2 0, a n 0); 若二次根式相乘的结果能写成a2的形式,则应化简,如16 4 . 5、除法法则:a b a( a≥0,b>0).即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根指数不变,把被开方数相除. ( 1 )在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时,对于公式中被开方数 a 、 b 的取值范围应特别注意, a 0, b 0,因为b在分 母上,故 b 不能为0. ( 2 ) 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可将分母中的根号去掉,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要尽量化简,最后结果中分母不能带根号. 6 、最简二次根式 概念:①被开方数不含. ②被开方数中不含的二次根式.要点诠释: ( 1 )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 2 )根号下不含分母,分母中不含根号. 两者必须同时满足. 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的方法叫做分母有理化. 分母有理化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公式( a)2a(a 0) 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就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一般常见的互为有理化因式有如下几种类型: ① m a 与;② a b 与;③ a b 与;④ m a n b 与. 7 、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它们的相同, 这些二次根式就称为同类二次根式. 说明: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22 8、互为有理化因式:互为有理化因式是指两个二次根式的乘积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a b)(a b) a2b2,同时它

二次根式培优习题

《二次根式》复习 班级: 姓名: 一、 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 1. 二次根式: 形如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放数a ≥0. 2. 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中不含有 . (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例:二次根式 b a x x ++22,40,2,30,12,2 1 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 (A )a 18 (B ) 2 x (C )22n m + (D )y x 2 3 3. 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 ,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例:下面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 (A )3 (B )12 (C )8 (D )12- 下列根式中与a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 (A )a 2 (B )23a (C ) a 1 (D )4a 二、 二次根式的性质 1. 非负性:二次根式a 中被开方数a ≥0,且a ≥0. 2. () =2 a (a ≥0). 3. ==a a 2 . 三、 二次根式的运算 1. 乘法公式: =?b a (a ≥0,b ≥0). 2. 积的算术平方根: =ab (a ≥0,b ≥0). (a ≥0) (a ﹤0)

3. 除法公式: == ÷b a b a (a ≥0,b ﹥0). 4. 商的算术平方根: =b a (a ≥0,b ﹥0). 5. 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化成 ,再将 合并. 四、 典例研习 【例1】 x 取怎样的数时,下列二次根式有意义? ; . 【变式探究】 1. 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2.使式子x -4无意义的x 的取值是 . 3.使式子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4.能使式子 x x -+ -412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5.若()0312 =++-+y y x ,则y 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 6. ()2 11y x x x +=---,则y x -的值为 ( ) (A )1- (B )1 (C )2 (D )3 【例2】若a <1,化简 ()112 --a 等于 ( ) (A )2-a (B )a -2 (C )a (D )a - 【变式探究】 7.计算: ( ) =+-32 32 =+3 . 8.已知a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将一副三角板放在同一平面内,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1)如图①,若∠AOB=155°,求∠AOD、∠BOC、∠DOC的度数. (2)如图①,你发现∠AOD与∠BOC的大小有何关系?∠AOB与∠DOC有何关系?直接写出你发现的结论. (3)如图②,当△AOC与△BOD没有重合部分时,(2)中你发现的结论是否还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 而 同理: ∴ ∴ (2)解:∠AOD与∠BOC的大小关系为:∠AOB与∠DOC存在的数量关系为: (3)解:仍然成立. 理由如下:∵ 又∵ ∴

【解析】【分析】(1)先计算出 再根据 (2)根据(1)中得出的度数直接写出结论即可.(3)根据 即可得到利用周角定义得∠AOB+∠COD+∠AOC+∠BOD=360°,而∠AOC=∠BOD=90°,即可得到∠AOB+∠DOC=180°. 2.数轴上A, B, C, D四点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1, 3, -5, -8 (1)计算以下各点之间的距离:①A、B两点, ②B、C两点,③C、D两点, (2)若点M、N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m、n,求M、N两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1)AB=3-1=2;BC=3-(-5)=8;CD=-5-(-8)=-5+8=3. (2)MN= 【解析】【分析】(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数值较大的数减去数值较小的数,据此计算即可; (2)因为m、n的大小未知,则M、N两点间的距离为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之差的绝对值. 3.如图①,△ABC中,BD平分∠ABC,且与△ABC的外角∠AC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 (1)若,,求∠D的度数; (2)若把∠A截去,得到四边形MNCB,如图②,猜想∠D、∠M、∠N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BD平分∠ABC, ∴∠CBD= ∠ABC= ×75°=37.5°, ∵CD平分△ABC的外角, ∴∠DCA= (180°-∠ACB)= (180°-45°)=67.5°,

《二次根式》培优专题之(一)难点指导与典型例题(含答案及解析)

《二次根式》培优专题之一 ——难点指导及典型例题 【难点指导】 1、如果a 是二次根式,则一定有a ≥0;当a ≥0时,必有a ≥0; 2、当a ≥0时,a 表示a 的算术平方根,因此有 ()a a =2;反过来,也可以将一个非负数写成 ()2a 的形式; 3、()2a 表示a 2的算术平方根,因此有a a =2,a 可以是任意实数; 4、区别()a a =2和a a =2 的不同: ( 2a 中的可以取任意实数,()2a 中的a 只能是一个非负数,否则a 无意义. 5、简化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主要有两个途径: (1)因式的内移:因式内移时,若m <0,则将负号留在根号外.即: x m x m 2-=(m <0). (2)因式外移时,若被开数中字母取值范围未指明时,则要进行讨论.即: 6、二次根式的比较: (1)若,则有;(2)若,则有. 说明:一般情况下,可将根号外的因式都移到根号里面去以后再比较大小. < 【典型例题】 1、概念与性质 2、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

例1. 化简a a 1-的结果是( ) A .a - B .a C .-a - D .-a 分析:本题是同学们在做题时常感困惑,容易糊涂的问题.很多同学觉得选项B 形式最简单, 所以选B;还有的同学觉得应有一个负号和原式对应,所以选A 或D;这些都是错误的.本 题对概念的要求是较高的,题中隐含着0a <这个条件,因此原式的结果应该是负值,并 且被开方数必须为非负值. 解:C. 理由如下: {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1 0a -≥,即0a <, ∴原式= 211 ()()()a a a a a ---=--?-=--.故选C. 例2. 把(a -b )-1 a - b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解: — 例3、先化简,再求值: 11()b a b b a a b ++++,其中a=51+,b=51 -. 3、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例.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 (2) ! 4、比较数值 (1)、根式变形法 当0,0a b >>时,①如果a b >a b >a b

《平面图形的认识》的认识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全笑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认识四种简单几何体的基础上,来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是建立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及其特征的基础。同时,借助自主练习中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理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认识并了解了立体图形,并且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幼儿园时期,他们已经玩过积木,画过平面图形,所以学生对于这五种平面图形,一点也不陌生。但学生对这五种平面图形的具体特征、本质所在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明确。为此,我认为:创设有趣味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会区别和辨认这几种图形。 过程与方法:结合动手操作和观察,体验平面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四)、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五)、教具学具:课件、立体图形实物、平面图形若干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学期认识了图形王国中哪几个新朋友? 生: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 课件出示立体图形让学生辨别。 2、师:这些图形都来自图形王国,可是,图形王国里发生了一件抢劫案,警察叔叔马上去寻找线索,结果他们找到了一串脚印,你们知道他们分别是谁的脚印吗?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帮警察叔叔破案? 教师示范验证进行破案。 设计意图:学生知道了立体图形,但对它与平面图形的联系难以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知道了通过立体图形可以画出平面图形,从而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帮助学生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平面图形 1、师:认识这些脚印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师:这么多脚印,我们给他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们。你发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平面图形,让我们一起来把他们送回家。 (1)学生把图片娃娃送回到黑板上。 (2)说一说,根据什么送的?同一家的图形分别有什么特征?

八年级数学竞赛培优专题及答案 09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

专题09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 阅读与思考 0) a≥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性质是二次根式运算、化简求值的基础,主要有: 1 ≥ a、a2一样都是非负数. 2 . 2 =a(a≥0).解二次根式问题的基本途径——通过平方,去掉根号有理化. 3 () () a a a a a ≥ ?? ==? -≤ ?? 揭示了与绝对值的内在一致性. 4 a b =(a≥0,b≥0). 5 =(a≥0,b>0).给出了二次根式乘除法运算的法则. 6.若a>b>0 >0,反之亦然,这是比较二次根式大小的基础. 运用二次根式性质解题应注意: (1)每一性质成立的条件,即等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2)要学会性质的“正用”与“逆用”,既能够从等式的左边变形到等式的右边,也能够从等式的右边变形到等式的左边. 例题与求解 【例1】设x,y都是有理数,且满足方程 11 40 2332 x y ππ π ???? +++--= ? ? ???? ,那么x y -的值是 ____________.(“希望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将等式整理成有理数、无理数两部分,运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解题. 【例2】当1≤x≤2 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a≥0的隐含制约.

【例3】若a>0,b>0=+ 的值. (天津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对已知条件变形,求a,b的值或探求a,b的关系. 【例4】若实数x,y,m满足关系式: 199 y x =--m的值. (北京市竞赛试题)解题思路:观察发现(x-199+y)与(199-x-y)互为相反数,由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探索解题的突破口. 【例5】已知 1 5 2 a b c +-=-,求a+b+c的值. (山东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题设条件是一个含三个未知量的等式,三个未知量,一个等式才能确定未知量的值呢?考虑从配方的角度试一试. 【例6】在△ABC中,AB,BC,AC 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 (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 (1)请你将△ABC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 (2)我们把上述求△ABC面积的方法叫作构图法.若△ABC, (a>0),请利用图2中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画出相应的△ABC,并求出它的面积. (3)若△ABC(m>0,n>0,且m≠n) 试运用构图法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咸宁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等知识,不规则三角形的面积,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等特殊图形求得.

《二次根式》培优试题及答案

《二次根式》提高测试 4. . ab 、1 . a 3b ' 次根式?…( 3 xF b 简二次根式后再判断.[答案】". = _.[答案】—2a Ji .[点评】注意除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性 12a 3 质的运用. 8 . a — .. a 2 -1 的有理化因式是 (a 2 —1) . a + Ja —1 .【答案】a + 9 .当 1 o, . y — 3 > 0.当.x 1 + y — 3 = 0 时,x +1 = 0, y — 3 = 0. 1 < x v 4时,x — 4, x — 1是正数还是负数? (一)判断 题: (每小题1分,共5 分) 1. .(-2) ab = — 2 Jab . 2. )【提示】 (-2)2 =| — 2|= 2.【答案】X . = 73 + 2 = .3-2 3 - 4 .(x-1)2 = ("-1)2 .-( )【提示】 (x-1)2 = x — 1|, .3 — 2的倒数是.、3 + 2 .( )【提 示】 (y [3 + 2).【答案】 X. 3. 式相等,必须x > 1?但等式左边x 可取任何数.【答案】X. (? x -1)2 =x — 1 (x > 1).两 5 . 8x ,、.. 3, (二)填空题:(每小题 9 x 2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 9 x 2是最简二次根式.【答案】x. 6.当x 不等于零. 2分,共20分) 时,式子——1 有意义.【提示】?、x 何时有意义? x > 0.分式何时有意义?分母 Vx -3 【答案】x > 0且X K 9 . J2 (x —1 )= X + 1的解是 ______________ .【提示】把方程整理成 ax = b 的形式后,a 、b 分别 ,2 -1, :. 2 1.[答案】x = 3+ 22 . ab -c 2d 2 a 、 b 、 c 为正数, d 为负数,化简 ----------------- J0E&c 2d 2 _ 【答案】I ab + cd .[点评】T ab = ( , ab)2 (ab >0),二 ab — c 2d 2= ( 、. ab cd ) ( , ab - cd ). —— 尸.[提示】2空7 = J 28,4^3 = v 48 . 4”3 10?方程 是多少? 11.已知 1 12.比较大小:— ------- 2J7 .【提示】c 2 d 2 = |cd|=— cd . )【提示】 —v a 3b 、— — f a 化成最 3 x '\ b 7?化简一 )=a 2

二次根式培优提高训练

《二次根式》培优 一、知识讲解 1.根式中的相关概念 ⑴二次根式:形如)0a ≥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 ⑵ n n 次根式.其中若n 为偶数,则必须满足0a ≥。 ⑶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方的因数或因式。 ⑷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之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时,a c +=+ 2. 二次根式的性质 (1 ) ()2 0a a =≥. (2 00 0 0a a a a a a >?? ===??- (4 ) )0m a =≥ (5)若0a b >> >4. 分母有理化 (1)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2)互为有理数因式:两个含有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根式,则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 互为有理数因式。分母有理化时,一定要保证有理化因式的值不为0. 二、习题讲解

基础巩固 1.化简: (1 ) (2 (3 (4 ) (5 (6 ) 解:(1 ). (2 3. (3 ) (4 3 . (5 ) 2 32 - . (6 ) 2. 设y = ,求使y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 解:由题知2102010x x x -≥?? -≥??->?,解得1221 x x x ?≥?? ≤??>? ?,所以x 的取值范围为12 2x ≤≤. 3.(1)已知最简二次根式b a = , b = . (2)已知 0=,则2mn n +-的倒数的算术平方根为 . 解:(1)由题知:2 322b a b b a - =??=-+?,解得02a b =??=?. (2)因为0 ≥,2160m -≥0=

平面图形的认识(1)

平面图形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理解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准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能准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水平和空间观点.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1.复习特征.【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理解”】 (1)请你在本上分别画出5条不同的线,然后同桌互相说说你画的是什么线,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2)全班汇报. 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判断反馈. (1)一条射线长5厘米.() (2)通过一点能够画无数条直线.() (3)通过两点能够画一条直线.() (4)通过一点能够画一条射线.() 二、复习角.【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理解”】 1.什么叫做角?请你自己画一个任意角. 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2.复习各部分名称. 学生填写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1)角的大小与什么相关?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相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 (2)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3.复习角的分类. 教师说明:根据角的度数,能够把角分类. 教师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每种角的特征是什么吗? (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三、复习垂线和平行线.【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理解”】

培优专题: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培优 一、 知识的拓广延伸 1、 挖掘二次根式中的隐含条件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其中0a ≥。 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我们知道:被开方数a 的取值范围是 0a ≥ ,由此我们判断下列式子有意义的条件: 2、 教科书中给出:(0)a a =≥,在此我们可将其拓展为:a a a a a a 2 00==≥-

A .21≤x ≤3 B .x ≤3且x ≠21 C .21<x <3 D .2 1<x ≤3 例2(1)化简x x -+-11 =_______. (2) x +y )2,则x -y 的值为( ) (A)-1. (B)1. (C)2. (D)3. 例3(1)若a 、b 为实数,且满足│a -2│+2b -=0,则b -a 的值为( ) A .2 B .0 C .-2 D .以上都不是 (2)已知y x ,是实数,且2)1(-+y x 与42+-y x 互为相反数,求实数x y 的倒数。 三,如何把根号外的式子移入根号内 我们在化简某些二次根式时,有时会用到将根号外的式子移入根号内的知识,这样式子的化简更为简单。在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来判断根号外的式子的符号。如果根号外的式子为非负值,可将其平方后移入根号内,与原被开方数相乘作为新的被开方数,根号前的符号不会发生改变;如果根号外的式子为负值,那么要先将根号前的符号变号,再将其其平方后移入根号内,与原被开方数相乘作为新的被开方数。 (1)、 根据上述法则,我们试着将下列各式根号外的式子移入根号内: ①- ②(a -(2)、利用此方法可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 四,拓展性问题 1、 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 要判断一个实数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应先判断已知实数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其整数部分,再由“小数部分=原数—整数部分”来确定其小数部分。 例:(1)1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试求ab —b 2的值。 (2)若x 、y 分别为 82xy —y 2的值。 (3 a ,小数部分为 b ,求a 2+b 2的值。 (4)若________a a b a b ==是的小数部分,则。 2、巧变已知,求多项式的值。 3、用归纳法化简求值 五.其他 例11.观察分析下列数据,寻找规律:0,3,,32,3,6 ……那么第10个数据应是 。 例12.(1)已知n 是一个正整数,n 135是整数,则n 的最小值是( )。 A .3 B .5 C .15 D .25

(完整版)培优专题: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培优 一、 知识的拓广延伸 1、挖掘二次根式中的隐含条件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其中 a 0- a 0 。 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我们知道:被开方数 a 的取值范围是a 0 ,由此我们判断下列式子有 意义的条件: ____ ____ ____ 1 / x 1 (1 八 x 1 \1 x ; (2) 、 -- 2 ; 2 V x (3) <1—T J —2; (4) —-; (5) V3—r (x 竺 x 1 Vx 2 (1) 、根据二次根式的这个性质进行化简: ① 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化简2a ⑤ 若为a,b,c 三角形的三边,贝U ■(a b c)2 "a b c ^ ------------ ⑥ 计算:J ( 4研&妬5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求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 教科书中给出: 一般地,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 a a(a 0) ,在此我们可将其拓展为: 2、也2的化简 a(a 0) a(a 0) ②化简求值 : 1 其中a= 5 ③已知, 3 ,化简 2m 4m 2 m 1 .m 2 6m 9 1 2 a

m J 2m m2 1,求m的取值范围 ①若 ②若J(2 x)2J(6 2x)2 4 x,则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 a J2b 14 J7 b ,求J a2 2ab b2的值; ④已知:y= ,2x 5 .5 2x 3,求2xy的值。 .二次根式,a的双重非负性质:①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即a 0 ②二次根式,a是非负数,即...a 0 例1.要伸x 1有意义,则x 应满足( ). J2x 1 1 11 1 A. 1< x< 3 B . x< 3 且X M丄C .丄v x v 3 D . - vx< 3 2 2 2 2 例2 (1)化简打—1 J—x = ____________ . (2)若.E .C=(x+ y)2,贝U x —y 的值为() (A) —1 . (B)1 . (C)2 . (D)3 . 例3(1)若a、b为实数,且满足丨a — 2 | +一b2=0,则b —a的值为() A. 2 B. 0 C. —2 D.以上都不是 ⑵已知x, y是实数,且(x y 1)2与2x y 4互为相反数,求实数y x的倒数 三,如何把根号外的式子移入根号内 我们在化简某些二次根式时,有时会用到将根号外的式子移入根号内的知识,这样式子的化简更为简单。在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来判断根号外的式子的符号。如果根号外的式子为非负值,可将其平方后移入根号内,与原被开方数相乘作为新的被开方数,根号前的符号不会发生改变;如果根号外的式子为负值,那么要先将根号前的符号变号,再将其其平方后移入根号内,与原被开方数相乘作为新的被开方数。 (1)、根据上述法则,我们试着将下列各式根号外的式子移入根号内: ①訂,②(a "Ja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检测卷(含答案)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检测卷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图中射线AB、线段MN能和直线PQ相交的是( ) 2.如图,若AB=DE,则( ) A.AD=EB B.AC=EC C.BC=DC D.AB=BC 3.已知∠α=32°,求∠α的补角为() A.58°B.68°C.148°D.168° 4.借助一副三角尺,你能画出下面哪个度数的角( ) A.65°B.75°C.85°D.95° 5.如图,直线AB、CD交于O点,OE平分∠AOD,OF⊥OE于O点, 若∠BOC=80°,则∠DOF等于( ) A.100°B.120° C.130°D.115° 6.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射线AB与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 B.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直线l1∥l2,l2//l3,则l1∥l3,理由是等量代换 7.如图,点O在直线AB上,∠COB=∠DOE=90°,那么图中相等的角的对数和互余两角的对数分别为( ) A.3;3 B.4;4 C.5;4 D.7;5 8.点P是直线l外一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2cm B.小于2cm C.不大于2cm D.4cm 9.已知AB=8cm,BC=3cm,则线段AC的长是( ) A.5 cm B.11cm C.5 cm或11 cm D.不确定 10.已知∠AOB=3∠BOC,若∠BOC=30°,则∠AOC等于( ) A.120°B.120°或60°C.30°D.30°或90°

最新二次根式化简练习题含答案(培优)

基础巩固: 1、二次根式的性质 ①二次根式.a中被开方数一定是非负数,并且二次根式a_0 ; ②(柘 f =a(a^0); a(a 色0) ③+'a = |a| = 0(a = 0) -a(a 乞0) 2、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二次根式: 一个二次根式满足被开方数不含有分母,且不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simplest quadratic radical ). 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被开方数相同,就把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3、移因式到根号内、外的方法: ①把根号外的数移到根号内:当根号外的数是负数时,把负号留在根号外面,然后把这个数的平方移到根号内,即 a.b二- a2b (a<0);当根号外的数是正 数时,直接把它平方后移到根号内,即 b = a 2b (a>0); ②把根号内的数移到根号外:当根号内的数是正数时,直接开方移到根号外,即a2b二a b (a>0);当根号内的数是负数时,开方移到根号外后要添上负号,即,a2b = -a b (a<0). 4、a2与 a $的联系与区别 ①存,(需2都是非负数; a(a 色0) ②Q a j =a(a 王0),M a2=|a| = 0(a = 0)结果不同; —a(a 兰0) ③、.a中a的取值范围是a 一0,a2中a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练习: 1、有这样一类题目:将詐±2扁化简,如果你能找到两个数m n, 使m2 且mn = . b ,则将将变成m+n2士2mn,即变成(m± n)2开方, 从而使得a二2 .. b化简. 请根据提示化简下列根式: (1) Q-2.6 ⑵.4 23 2、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3、计算: _ 1 0.25 2 2 -3 厂一j.-3 2 2什気一』2 ° 4、已知m是2的小数部分,则.m2-2m ■ 1的值是(). 5、对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b二'a+ b a - b 则代※4= _____ . 答案与解析:

八年级数学二次根式提高培优复习过程

二次根式典型习题训练 一、概念 (一)二次根式 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 、1x x>0)1x y +x ≥0,y?≥0). (二)最简二次根式 1(y>0)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结果是( ). A (y>0) B y>0) C (y>0) D .以上都不对 2.(x ≥0) 3._________. 4. 已知?xy 0,化简二次根式_________. (三)同类二次根式 1.以下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④ 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有______ (四) “分母有理化”与“有理化因式” 1.的有理化因式是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2.把下列各式的分母有理化 (1 (2; (3; (4.

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1.(1)当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当x是多少时, 1 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3)当x 是多少时, x +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4)当__________ 2. 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个. 3. A.0 B.1 C.2 D.无数 3.已知 y= ,求 x y 的值. 4 . 5. 1 1 m+ 有意义,则m的取值范围是。 6.要是下列式子有意义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1 (2) (3) (4) (5) (6)

三、二次根式的非负数性 1 ,求a 2004+b 2004的值. 2 ,求x y 的 3. 2440y y -+=,求xy 的值。 四、?????-==a a a a 2 的应用 1. a ≥0 ). A B C D .2.先化简再求值:当a=9时,求 甲的解答为:原式(1-a )=1; 乙的解答为:原式=a+(a-1)=2a-1=17. 两种解答中,_______的解答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 3.若│1995-a │=a ,求a-19952的值. 4. 若-3≤x ≤2时,试化简│x-2│ a ≥0 a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