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导体电阻率实验

测导体电阻率实验
测导体电阻率实验

35

图1 40 45

V

A U/V

0.5

1.0 1.5

2.0

2.5

V A

R x R

S

E r 乙

V

A R x R

E

r

S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2012-北京卷 21、(18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 m (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解析:固定刻度读数为0,可动刻度读数为39.7,所测长度为0+39.7×0.01=0.397mm.(0.395~0.399)。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X ,实验所用器材为: 电池组(电动势为3V ,内阻约为1Ω), 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 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 滑动变阻器R (0~20Ω,额定电流为2A ) 开关,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 X 是采用下图中的图 (选填“甲”或“乙”)

解析:由记录数据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金属丝的电阻R x 约5Ω。则有

501

.05==A x R R ,6005

3000==x V R R 比较R x 为小电阻应该采用外接法测量误差小。由(3)知是用伏安特性曲线来测量电阻的,就要求电压电流从接近0开始调节,所以应该采用分压接法(甲)。 (3)下图是测量R X 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经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上图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下图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次数 1 2 3 4 5 6 7 U /V 0.10 0.30 0.70 1.00 1.50 1.70 2.30 I /A

0.020

0.060

0.160

0.220

0.340

0.460

0.520

答图3 答图4

解析:注意连图时连线起点和终点在接线柱上并且不能交叉,结合(2)可知应该连接成外接分压接法(甲)那么在连线时断开开关且使R x 两端的电压为0。先连外接法(线1)再连分压法(线2和3),此时滑片P 必须置于变阻器的左端。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 、I 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已经标出了与测量数据相对应的四个点,请在下图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 -I 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 X =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描绘出第2、4、6三个点后可见第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误差太大舍去,然后作出U -I 图线。其中第4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在描绘出的U -I 图线上,有5.4220

.000

.1==

x R Ω(4.3~4.7)。

(5)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 (填选项前的序号) A 、m ?Ω?-2101 B 、m ?Ω?-3101 C 、m ?Ω?-6101 D 、m ?Ω?-8101

解析:根据电阻定律S

l

R x ρ=有662105.45.010397.014.35.4--?=???==l S R x ρΩ·m ,估算出的金属丝电阻率是C 。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都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有多个正确选项)。

A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 、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 、用U -I 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解析: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答案C D 。 21.(18分) (1)(0.395—0.399) (2)甲

(3)如答图3 (4)如答图4 (4.3—4.7) (5)C

(6)CD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 2012-广东卷 34.(18分)(1)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

①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15(a )

和图15(b )所示,长度为_____cm ,直径为_____mm 。

①按图15(c )链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

(a )将滑动变阻器R 1的阻值置于最_____处(填“大”或“小”);将S 2拨向接点1,闭合S 1,调节R 1,使电流表示数为I 0;

(b )将电阻箱R 2的阻值调至最______(填“大”或“小”);将S 2拨向接点2;保持R 1不变,调节R 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 0,此时R 2阻值为1280Ω; ③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_____Ω。

【答案】①5.01 5.315 ②大 大 1280Ω

【解析】②电学实验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此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是以限流方式接入电路中的,故在(a )步骤中合上开关前应使其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最大,以保证电路安全。同理(b )步骤中亦将电阻箱R 2的阻值调至最大。 (2)步骤中,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r

R R R E

I g +++=

10 其中R 表示圆柱体的电阻

(3)步骤中,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r

R R R E

I g +++=120由等量代换可得R =R 2=

1280Ω

(4)

(5)测量金属丝电阻率 (6)2012-山东卷

(7)21.(2)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试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8)待测金属丝:x R (阻值约4Ω,额定电流约0.5A );电压表:V (量程3V ,内阻约3k Ω);

(9)电流表:1A (量程0.6A ,内阻约0.2Ω);2A (量程3A ,内阻约0.05Ω); (10)电源:

1

E (电动势3V ,内阻不计)

2

E (电动势12V ,内阻不计)

(11)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20Ω)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 ;导线。 (12)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mm 。 (13)②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 、电源应选

(14) (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中(间答题卡)完成电路原理图。 (15) 21.(2)①1.773【1.771~1.775均正确】 ②A 1;E 1;电路图如右。解析:②电压表量程3V ,所以电源应选E 1,通过待测金属丝的最大电流约为3

0.754

I A A =

=,

所以电流表应选A1。

(16)测定金属电阻率

(17)2010-山东-23

(18)23.(2)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

(19)

(20)①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填“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或“电键”)。

(21)②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先将选择开关旋至档(填“欧姆×100”“直流电压10V”或“直流电流2.5mA”),再将(填“红”或“黑”)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b、c、d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依次是、、。

(22)答案:(2)①待测金属丝;②直流电压10V,红,0,E,E。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精)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一、实验目的: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二、实验原理:用刻度尺测一段金属导线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 ,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R ,根据电阻定律,金属的电阻率ρ=RS/L=πd 2R/4L 三、实验器材:①金属丝②千分尺③安培表④伏特表⑤(3伏)电源⑥(20Ω)滑动变阻器⑦电键一个⑧导线几根 【点拨】被测金属丝要选用电阻率大的材料,如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等或300瓦电炉丝经细心理直后代用,直径0.4毫米左右,电阻5~10欧之间为宜,在此前提下,电源选3伏直流电源,安培表选0 0.6安量程,伏特表选0 3伏档,滑动变阻器选0 20欧。 四、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三次测量导线不同位置的直径取平均值D 求出其横截面积S=πD 2/4. (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米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L ,测三次,求出平均值L 。 (3)根据所选测量仪器和选择电路的原则画好电路图1,然后依电路图按顺序给实物连线并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点拨:为避免接线交叉和正负极性接错,接线顺序应遵循:电源正极→电键(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用电器→安培表正极→安培表负极→电源负极,最后将伏特表并接在待测电路的两端,即先接干路,后接支路。 (4)检查线路无误后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几组I 、U 值,分别计算电阻R 再求平均值,设计表格把多次测量的D 、L 、U 、I 记下来。 【点拨】测量时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应控制在1.00A 以下,本实验由于安培表量程0~0.60A ,每次通电时间应尽量短(以能读取电表数据为准),读数完毕立即断开电键S ,防止温度升高使金属丝长度和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 计算时,务必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再求平均值,不能先分别求电压U 和电流I 的平均值,再由欧姆定律得平均值,否则会带来较大计算误差。 五、实验记录 图1

最新高考实验专题:测量导体的电阻率---解析版

测导体的电阻率---解析版 1.(2017辽宁重点中学协作体5月模拟)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待测金属丝粗细均匀,阻值约为100Ω。备选器材如下: A.量程为5mA、内阻r1=50Ω的电流表 B.量程为0.6A、内阻r2=0.2Ω的电流表 C.量程为6V、内阻r3约为15kΩ的电压表 D.最大阻值为15Ω、最大允许电流为2A的滑动变阻器 E.定值电阻R1=5Ω F.定值电阻R2=500Ω G.电动势E=6V、内阻很小的直流电源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I.螺旋测微器,刻度尺 (1)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待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螺旋测微器的示数 D= mm。 (2)为了能尽可能精确地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率,电流表应选用(填“A”或“B”),定值电阻应选用(填“E”或“F”)。 (3)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所选用电流表的示数记为I,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的表达式Rx= ;若用刻度尺测得待测电阻丝的长度为L,则其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 (表达式中所用到的阻值必须用对应的电阻符号表示,不得直接用数值表示) 【参考答案】(1)5.898(3分),(2).A E(2分), (3). () () 11 11 R U Ir I r R - + (2分), () () 2 11 11 4 D R U Ir LI r R π- + (2分) 【名师解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金属丝直径D=5.5mm+0.398mm=5.898mm。 2.(12分)(2016安徽合肥一模)为了精密测量一金属丝的电阻率:

(1)(6分)如图甲所示,先用多用表×1 Ω挡粗测其电阻为Ω,然后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直径为 mm,游标卡尺测其长度为 cm。 (2)(6分)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进一步测其电阻,除待测金属丝外,实验室还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15kΩ;量程l5V,内阻约为75 kΩ) B.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为1Ω;量程3A,内阻约为0.2 Ω) C.滑动变阻器R1(0~5Ω,0.6 A) D.滑动变阻器R2(0~2000Ω,0.1 A) E.1.5V的干电池两节,内阻不计 F.电阻箱 G.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测多组实验数据,则上述器材中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R1”或“R2”)。 请在虚线框内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并完成实物图乙的连线。 【参考答案】(1)(6分)8Ω(2分) 2.095mm(2分)5.015cm(2分) (2)(6分)R1。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多用电表读数、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读数、电阻率测量学生实验电路设计、实物图连接、器材选择等。 图甲

四探针法测电阻率

实验 四探针法测电阻率 1.实验目的: 学习用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率和扩散薄层的电阻率及方块电阻。 2.实验内容 ① 硅单晶片电阻率的测量:选不同电阻率及不同厚度的大单晶圆片,改变条件(光照 与否),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② 薄层电阻率的测量:对不同尺寸的单面扩散片和双面扩散片的薄层电阻率进行测 量。改变条件进行测量(与①相同),对结果进行比较。 3. 实验原理: 在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常常要对半导体单晶材料的原始电阻率和经过扩散、外延等工艺处理后的薄层电阻进行测量。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很多,有两探针法,四探针法,单探针扩展电阻法,范德堡法等,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四探针法。因为这种方法简便可行,适于批量生产,所以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 所谓四探针法,就是用针间距约1毫米的四根金属探针同时压在被测样品的平整表面上如图1a 所示。利用恒流源给1、4两个探针通以小电流,然后在2、3两个探针上用高输入阻抗的静电计、电位差计、电子毫伏计或数字电压表测量电压,最后根据理论 公式计算出样品的电阻率[1] I V C 23 =ρ 式中,C 为四探针的修正系数,单位为厘米,C 的大小取决于四探针的排列方法和针距,

探针的位置和间距确定以后,探针系数C 就是一个常数;V 23为2、3两探针之间的电压,单位为伏特;I 为通过样品的电流,单位为安培。 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率和薄层电阻率的测量结果往往与式样的形状和尺寸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讨论。 ⑴ 半无限大样品情形 图1给出了四探针法测半无穷大样品电阻率的原理图,图中(a)为四探针测量电阻率的装置;(b)为半无穷大样品上探针电流的分布及等势面图形;(c)和(d)分别为正方形排列及直线排列的四探针图形。因为四探针对半导体表面的接触均为点接触,所以,对图1(b )所示的半无穷大样品,电流I 是以探针尖为圆心呈径向放射状流入体内的。因而电流在体内所形成的等位面为图中虚线所示的半球面。于是,样品电阻率为ρ,半径为r ,间距为dr 的两个半球等位面间的电阻为 dr r dR 2 2πρ = , 它们之间的电位差为 dr r I IdR dV 2 2πρ= =。 考虑样品为半无限大,在r →∞处的电位为0,所以图1(a )中流经探针1的电流I 在r 点形成的电位为 ()r I dr r I V r r πρπρ222 1== ? ∞ 。 流经探针1的电流在2、3两探针间形成的电位差为 ()??? ? ??-= 1312123112r r I V πρ; 流经探针4的电流与流经探针1的电流方向相反,所以流经探针4的电流I 在探针2、3之间引起的电位差为 ()??? ? ??--=4342423112r r I V πρ。 于是流经探针1、4之间的电流在探针2、3之间形成的电位差为 ??? ? ??+--= 434213122311112r r r r I V πρ。 由此可得样品的电阻率为 ()1111121 434213 1223-???? ??+--=r r r r I V πρ 上式就是四探针法测半无限大样品电阻率的普遍公式。 在采用四探针测量电阻率时通常使用图1(c )的正方形结构(简称方形结构)和图1(d )的等间距直线形结构,假设方形四探针和直线四探针的探针间距均为S , 则对于直线四探针有 S r r S r r 2, 42134312==== ()2223 I V S ? =∴πρ 对于方形四探针有 S r r S r r 2,42134312==== () 322223 I V S ? -=∴ πρ

2019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 1练习26第二课时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和金属电阻率

第二章恒定电流 6 导体的电阻 第二课时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和金属电阻率 1.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来源:学斛#网] A .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时,可米用电流表内接法[…] B.实验中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取得多组U和I的值,然后求出电阻平均值 C .应选用毫米刻度尺测整根金属丝的长度三次,然后求出长度平均值 D .实验中电流强度大小可不加要求 答案:B 2. 侈选)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关于误差的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将会使p测>P真 B.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并联引起了金属丝分压的减小而引起测量误差 C .由P=兀4^U可知|、d、U、l中每一个物理量的测量都会引起p 的测量误差 D .由尸^4占可知对实验结果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直径d的测量

答案:CD 3. 在测定阻值较小的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在测量其电阻时应选择的电路是() A B C D 解析:金属的阻值较小,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应该用电流表外接法,题干中要求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故滑动变阻器要采用分压式接法,D正确. 答案:D 4.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R x(阻值约4 Q,额定电流约0.5 A).…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 Q) 电流表:A i(量程0.6 A,内阻约0.2 Q; A2(量程3 A,内阻约0.05 Q) 电源:E i (电源电压为3 V); E2(电源电压为12 V).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Q ).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开关S,导线.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 m m.

四电极法测电阻率——Summary

51 四探针法测电阻率1. 理解四探针测量半导体或金属薄膜电阻率的原理 2. 了解四探针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注意事项实验原理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常用的四探针法是将四根金属探针的针尖排在同一直线上的直线型四探针法如图1-1a 所示。当四根探针同时在一块相对于探针间距可视为半无穷大的平面上时如果探针接触处的材料是均匀的并可忽略电流在探针处的少子注入则当电流I 由探针流入样品时可视为点电流源在半无穷大的均匀样品中所产生的电场线具有球面对称性即等势面为一系列以点电流源为中心的半球面。样品中距离点电源r 处的电流密度j电场ε和电位V 分别直流四探针法也称为四电极法主要用于低电阻率材料的测量。使用的仪器以及与样品的接线如图3-1所示。由图可见测试时四根金属探针与样品表面接触外侧两根1、4为通电流探针内侧两根2、3为测电压探针。由电流源输入小电流使样品内部产生压降同时用高阻抗的静电计、电子毫伏计或数字电压表测出其他二根探针的电压即V23伏。 a 仪器接线b点电流源c四探针排列图1-1 四探针法测试原理示意图一块电阻率为的均匀材料样品其几何尺寸相对于探针间距来说可以看作半无限大。当探针引入的点电流源的电流为I由于均匀导体内恒定电场的等位面为球面则在半径为r处等位面的面积为2r2则电流密度为jI/2r2 1-1 52 根据电导率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可得E2222rIrIj 1-2 其中E为电场强度σ

和ρ分别是样品的电导率和电阻率。若电流由探针流出样品则距点电荷r处的电势为rIV2 1-3 因此当电流由探针1流入样品自探针4流出样品时根据电位叠加原理在探针2处的电位为在探针 3 处的电位为式中的S1是探针1和2之间的距离S2是探针2和3之间的距离S3是探针3和4之间的距离。各点的电势应为四个探针在该点形成电势的矢量和。所以探针2、3 之间的电位为通过数学推导可得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的公式为IVCrrrrIV231341324122311112 3-4 式中13413241211112rrrrC为探针系数单位为cmr12、r24、r13、r34分别为相应探针间的距离见图3-1c。若四探针在同一平面的同一直线上其间距分别为S1、S2、S3且S1S2S3S时则SIVSSSSSSIV21111223133221123 3-5 这就是常见的直流等间距四探针法测电阻率的公式。根据样品在不同电流I下的电压值V计算出该样品的电阻值及电阻率。53 为了减小测量区域以观察电阻率的不均匀性四根探针不—定都排成—直线而可排成正方形或矩形此时只需改变计算电阻率公式中的探针系数C。四探针法的优点是可迅速、方便、无破坏地测量任意形状的样品且精度较高适合于大批生产中使用。但由于该方法受针距的限制很难发现小于0.5mm两点电阻的变化。注意事项a 预热打开电流源和电压表的电源开关使仪器预热30分钟。b 在联接电流源和切换电流量程前应先将电流输出调至近零以免造成电流对样品的冲击。电压表

高中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检测题

高中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检测题 1.(2019·天津高考)现测定长金属丝的电阻率。 (1)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mm 。 (2)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这段金属丝的电阻R x 约为100 Ω,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器材代号。 电源E (电动势10 V ,内阻约为10 Ω) 电流表A 1(量程0~250 mA ,内阻R 1=5 Ω) 电流表A 2(量程0~300 mA ,内阻约为5 Ω)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2 A) 开关S 及导线若干 (3)11A 2的读数为I 2,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R x =________。从设计原理看,其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解析:(1)d =20.0×0.01 mm =0.200 mm 。 (2)本题中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无电压表,故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A 1充当电压表;由于A 1的内阻已知,因此A 2应采用外接法;由于电流表A 1的额定电压U A1=I m R 1=1.25 V ,比电源电动势小得多(或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得多),故电路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3)当电流表A 1、A 2读数分别为I 1、I 2时,通过R x 的电流为I =I 2-I 1,R x 两端电压U =I 1R 1,故R x =U I = I 1R 1 I 2-I 1 ,不考虑读数误差,从设计原理看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答案:(1)0.200(0.196~0.204均可) (2)见解析图 (3) I 1R 1 I 2-I 1 相等 2.(2019·江苏高考)某同学测量一段长度已知的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操作如下: (1)螺旋测微器如图所示。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先将电阻丝轻轻地夹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再旋动________(选填“A ”“B ”或“C ”),直到听见“喀喀”的声音,以保证压力适当,同时防止螺旋测微器的损坏。

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八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 由R =ρl S 得ρ=RS l ,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和金属丝的电阻R ,即可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 图1 2.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0~50 Ω),开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 (2)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值l .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U 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 (6)将测得的R x 、l 、d 值,代入公式R =ρl S 和S =πd 2 4 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1.数据处理 (1)在求R x 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 ①用R x =U I 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②用U -I 图线的斜率求出. (2)计算电阻率 将记录的数据R x 、l 、d 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R x S l =πd 2U 4lI . 2.误差分析 (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 (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 (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 3.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一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被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金属丝的两端. (3)测量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被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端点间的被测金属丝长度,测量时应将金属丝拉直,反复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 (4)测金属丝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 (5)闭合开关S 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6)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被测金属丝的电流强度I 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 A 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7)若采用图象法求R 的平均值,在描点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尽可能地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 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例1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 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其读数应为 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图2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1章电路及其应用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学习目标] 1.掌握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2.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3.学会利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实验1 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一、游标卡尺 1.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 1 mm 。 2.精度:对应关系为10分度0.1 mm,20分度0.05 mm,50分度0.02 mm 。 3.读数:若用x 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 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 +K ×精度) mm 。 二、螺旋测微器 1.原理:测微螺杆F 与固定刻度B 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 ,即旋钮D 每旋转一周,F 前进或后退0.5 mm ,而可动刻度E 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 前进或后退0.01 mm ,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 。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2.读数: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实验2 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一、实验原理和方法 由R =ρl S 得ρ=RS l ,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和金属丝的电阻R ,即可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

1.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 ?? ??R =U I 。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量得金属丝的直径,算出横截面积S 。 3.将测量的数据代入公式ρ=RS l 求金属丝的电阻率。 二、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 1.直径测定 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πd 2 4 。 2.电路连接 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长度测量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 4.U 、I 测量 把上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节到最左端,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U 的值,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 。 5.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报告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报告 徐闻一中:麦昌壮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测定金属导体的电阻率。 3.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两种使用方法和螺旋测微器的正确读数。 二、实验原理 设金属导线长度为l ,导线直径为d ,电阻率为ρ,则: 由S l ρ R =,得: l R d l RS 42?==πρ。 三、实验器材 已知长度为50cm 的被测金属丝一根,螺旋测微器一把,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导线若干。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测三次导线的直径d ,取其平均值。

2.按照实验电路连接好电器元件。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值。 4.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记下三组不同的电压U和电流I的值。 5.根据公式计算出电阻率ρ的值。 六、实验数据 d/m U/V I/A R/Ωρ/Ω·m 第一次测量 2.80×10-4 5.00×10-17.8×10-2 6.41 1.97×10-7第二次测量 2.78×10-48.00×10-1 1.18×10-1 6.78 2.06×10-7第三次测量 2.82×10-4 1.00 1.46×10-1 6.84 2.18×10-7 七、实验结果 ρ平均=(1.97+2.06+2.18)÷3×10-7Ω·m=2.07×10-7Ω·m 八、实验结论 金属丝的电阻率是2.07×10-7Ω·m。

九、【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访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电键、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洲金属导线的两端 3.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并入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 4.闭合电键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强度正的值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6.求R的平均值可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R=U/I算出各次的测量值,再取平均值;第二种是用图像(U-I图线)的斜率来求出.若采用图像法,在描点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 十、误差分析 1.测金属丝直径时会出现误差,通过变换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测量,然后再求平均值方法,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2.测金属丝长度时出现的误差,一定要注意到测量的是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 3.电压表、电流表读数时会出现偶然误差; 4.不论是内接法还是外接法,电压表、电流表内阻对测量结果都会产生影响;本实验中,由于金属丝的电阻不太大,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测电阻; 5.电流过大,通电时间过长,会使电阻丝发热导致电阻发生变化,产生误差

实验二:测金属丝的电阻率

实验二:测金属丝的电阻率 实验电路图:电阻的内外接法选取(由于待测电阻较小,一般选外接法) 电阻率的表达式 滑动变阻器可以选择限流法,也可以用分压法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选取和读数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游标卡尺读数 实物图的连接 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计算待测电阻,或者根据U-I图像计算斜率求电阻,再计算电阻率或者长度 【典型例题剖析】 考点1:实验原理和仪器选择 ★★[例1]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R 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 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 电源:E1(电源电压为3 V); E2(电源电压为12 V);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中完成电路原理图. 电压表最大量程3V,因此电源得选择3V,电流表得选0.6A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1.5 mm+27.4×0.01 mm=1.774 mm. (2)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电压表指针需达到半偏以上,又因待测金属丝的额定电流为0.5 A,所以电流表选A1,电源选E1即可.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答案(1)1.774(1.772~1.776均正确)(2)A1E1见解析图 [1-1]★★★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 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2)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 V,内阻10 kΩ B.电压表0~15 V,内阻50 kΩ C.电流表0~0.6 A,内阻0.05 Ω

最新四探针法测电阻率

四探针法测电阻率

实验四探针法测电阻率 1.实验目的: 学习用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率和扩散薄层的电阻率及方块电阻。 2.实验内容 ①硅单晶片电阻率的测量:选不同电阻率及不同厚度的大单晶圆片,改变 条件(光照与否),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②薄层电阻率的测量:对不同尺寸的单面扩散片和双面扩散片的薄层电阻 率进行测量。改变条件进行测量(与①相同),对结果进行比较。 3.实验原理:

在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常常要对半导体单晶材料的原始电阻率和经过扩散、外延等工艺处理后的薄层电阻进行测量。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很多,有两探针法,四探针法,单探针扩展电阻法,范德堡法等,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四探针法。因为这种方法简便可行,适于批量生产,所以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 所谓四探针法,就是用针间距约1毫米的四根金属探针同时压在被测样品的平整表面上如图1a 所示。利用恒流源给1、4两个探针通以小电流,然后在2、3两个探针上用高输入阻抗的静电计、电位差计、电子毫伏计或数字电压表测量电压,最后根 据理论公式计算出样品的电阻率[1] I V C 23 =ρ 式中,C 为四探针的修正系数,单位为厘米,C 的大小取决于四探针的排列方法和针距,探针的位置和间距确定以后,探针系数C 就是一个常数;V 23为2、3两探针之间的电压,单位为伏特;I 为通过样品的电流,单位为安培。 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率和薄层电阻率的测量结果往往与式样的形状和尺寸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讨论。 ⑴ 半无限大样品情形 图1给出了四探针法测半无穷大样品电阻率的原理图,图中(a)为四探针测量电阻率的装置;(b)为半无穷大样品上探针电流的分布及等势面图形;(c)和(d)分别为正方形排列及直线排列的四探针图形。因为四探针对半导体表面的接触均为点接触,所以,对图1(b )所示的半无穷大样品,电流I 是以探针尖为圆心呈径向放射状流入体内的。因而电流在体内所形成的等位面为图中虚线所示的半球面。于是,样品电阻率为ρ,半径为r ,间距为dr 的两个半球等位面间的电阻为 dr r dR 2 2πρ = , 它们之间的电位差为 dr r I IdR dV 2 2πρ= =。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报告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 实验报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报告 徐闻一中:麦昌壮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测定金属导体的电阻率。 3.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两种使用方法和螺旋测微器的正确读数。 二、实验原理 设金属导线长度为l ,导线直径为d ,电阻率为ρ,则: 由S l ρR =,得: l R d l RS 42?==πρ。 三、实验器材 已知长度为50cm 的被测金属丝一根,螺旋测微器一把,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导线若干。 四、实验电路 五、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测三次导线的直径d ,取其平均值。 2.按照实验电路连接好电器元件。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值。 4.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记下三组不同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值。 5.根据公式计算出电阻率ρ的值。 六、实验数据

七、实验结果 ρ平均=(1.97+2.06+2.18)÷3×10-7Ω·m=2.07×10-7Ω·m 八、实验结论 金属丝的电阻率是2.07×10-7Ω·m。 九、【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访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电键、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洲金属导线的两端 3.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并入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 4.闭合电键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强度正的值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报告单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测定金属导体的电阻率。 3.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螺旋测微器的正确读数。 二、实验器材 长度为cm的被测金属丝一根,螺旋测微器一把,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导线若干。 三、实验电路图 四、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接入电路部分的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量一次导线的直径,结果记 录在表格内,求出其平均值d. 2.按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结果记录表格内,求出其 平均值l. 4.用伏安法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用平均值法或图像法处理获得的电压U、电流I,求电阻R。 5.将测得的电压U、电流I、有效长度l、直径d,代入电阻定律公式中,推导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ρ= 6.拆去实验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数据记录表

1.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电阻丝阻值约为4Ω。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 。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右 图所示,图中读数为d =mm 。 (2)为了测量电阻丝的电阻R ,除了导线和开关外, 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压表V ,量程3V ,内阻约3k Ω 电流表A 1,量程0.6A ,内阻约0.2Ω 电流表A 2,量程100μA ,内阻约2000Ω 滑动变阻器R 1,0~1750Ω,额定电流0.3A 滑动变阻器R 2,0~50Ω,额定电流1A 电源E 1(电动势为1.5 V ,内阻约为0.5Ω) 电源E 2(电动势为3V ,内阻约为1.2Ω)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 电流表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_, 电源___________。(填器材的符号) (3)请在右边的方框图中画出测量电阻丝的电阻应采 用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所选器材的符号。 (4)请根据电路图,在右图所给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 (5)用测量量表示计算材料电阻率的公式 是ρ =(已用刻度尺测量出接入电路中的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为l )。 补充练习1: 补充练习2: ⑴_________mm ⑵ _________mm (3) _________mm (4) _________mm 35 40 45 30 25 S V + - + - A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案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教学目标】 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 3.学会利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率。【教学重难点】 1.掌握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 2.学会利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率。【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1.电阻定律??=???? ?? 2.导体的电阻率??=???? ?? 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提问】如何测量导体的电阻率?根据公式,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学生回答: ①测量导体的长度。 ②测量导体的横截面积。 ③测量导体的电阻。 【提问】这写物理量分别用哪些工具测量?怎样测量? ①测量导体的长度。(刻度尺) ②测量导体的横截面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③测量导体的电阻。(伏安法) 二、新课教学 (一)长度的测量及测量工具的选用 1.游标卡尺 (1)游标卡尺结构及使用方法介绍(图片加flash动画)

(2)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 1mm。 (3)精度:对应关系为10分度0.1mm,20分度0.05mm,50分度0.02mm。 (4)读数方法:若用??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精度)mm。 2.游标卡尺的使用 读数=主尺整mm值+精确度×游标尺的对齐刻度数 (1)首先要弄清该尺的精度。 (2)接着从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 (3)再从游标尺上读出不足1毫米的长度值。 (4)最后确定测量结果。 注意:不需估读! 【练习】 1.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__________, 图1尺的精度是__________mm,读数是__________mm; 图2中的精度是__________mm,读数是__________mm。 2.读出以下各游标尺的测量值

水的电阻率的测定

"水的电阻率的测定"课题开题报告 湖北许春 【大中小】【关闭】 一、课题提出背景: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学科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具有普遍意义。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接受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接受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这对于他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生活,继续学习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现行的高中物理实验中,都给定了具体的实验方案,缺乏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水的电阻率的测定"这一探索性物理实验没有可供参考的模式,从实验电路到具体实验器材的制作都需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研究的整个过程,并在实践中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课题的研究范围: 主导课程:物理 相关课程:信息学、化学 三、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作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完成了电学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通过高中两年的实验训练,已经掌握了物理实验所需的基本实验技能,再加上他们无穷的创造潜力,完全具备了进行该研究性学习课的认知基础。 从学校的物质条件来看,物理实验室拥有高灵敏度电流计、能够提供恒定电压的电压源等完善的实验器材;化学实验室能够提供便于观察和测量的玻璃器皿;计算机教室可提供高性能的计算机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完全可以满足本研究性学习课所需的物质基础。 从课题的可延展性来看,影响水的电阻率的因素是未知的,它可能与水的种类、温度、含杂质的情况等因素有关,需要我们去研究分析;另外测量水的电阻时,又有万用电表测电阻、电桥法、伏安法、替代法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给学生的思维创新预留了大量的空间。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八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 由R =ρl S 得ρ=RS l ,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和金属丝的电阻R ,即可求 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 图1 2.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0~50 Ω),开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 (2)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值l .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U 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 (6)将测得的R x 、l 、d 值,代入公式R =ρl S 和S =πd 2 4 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1.数据处理 (1)在求R x 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 ①用R x =U I 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②用U -I 图线的斜率求出. (2)计算电阻率 将记录的数据R x 、l 、d 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R x S l =πd 2U 4lI . 2.误差分析 (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 (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 (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 3.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一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被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金属丝的两端. (3)测量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被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端点间的被测金属丝长度,测量时应将金属丝拉直,反复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 (4)测金属丝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 (5)闭合开关S 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6)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被测金属丝的电流强度I 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 A 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7)若采用图象法求R 的平均值,在描点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尽可能地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 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例1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 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其读数应为 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图2

高考实验专题:测量导体的电阻率---解析版

---------------------------------------------------------------最新资料推荐------------------------------------------------------ 高考实验专题:测量导体的电阻率---解析版 测导体的电阻率测导体的电阻率---解析版 1.(2017 辽宁重点中学协作体 5 月模拟)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待测金属丝粗细均匀,阻值约为100Ω 。 备选器材如下: A.量程为 5mA、内阻r1=50Ω 的电流表 B.量程为 0.6A、内阻r2=0.2Ω 的电流表 C.量程为 6V、内阻 r3 约为15kΩ 的电压表 D.最大阻值为15Ω 、最大允许电流为 2A 的滑动变阻器 E.定值电阻R1=5Ω F.定值电阻R2=500Ω G.电动势 E=6V、内阻很小的直流电源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I.螺旋测微器,刻度尺(1)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待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螺旋测微器的示数 D= mm。 (2)为了能尽可能精确地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率,电流表应选用(填“A”或“B”),定值电阻应选用(填“E”或“F”)。 (3)电压表的示数记为 U,所选用电流表的示数记为 I,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的表达式 Rx= ;若用刻度尺测得待测电阻丝的长度为 L,则其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 = (表达式中所用到的阻值必须用对应的电阻符号表示,不得直接用数值表示)【参考答案】(1)5.898(3 分),(2).A E(2 分), (3).R 1 ? U ? Ir1 ? I ? r1 ? R 1 ?(2 分),? D R 1 ? U ? Ir1 ?24 L I ? r1 ? R 1 ?(2 分)【名师解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金属丝直径 D=5.5mm+0.398mm=5.898mm。 2.(12 分)(2016 安徽合肥一模)为了精密测量一金属丝的 1/ 18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学习目标] 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3.学会利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一、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1.游标卡尺 (1)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 (2)精度:对应关系为10分度0.1 mm,20分度0.05 mm,50分度0.02 mm. (3)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度)mm. 2.螺旋测微器 (1)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D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后退0.5 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前进或后退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2)读数: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测

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由R =ρl S 得ρ= RS l ,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和金属丝的电阻R ,即 可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 1.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 ???? R =U I .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量得金属丝的直径,算出横截面积 S . 3.将测量的数据代入公式ρ=RS l 求金属丝的电阻率. 三、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 1.直径测定 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πd 2 4 . 2.电路连接 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