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旅游业研究

大连旅游业研究
大连旅游业研究

大连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滨海旅游热潮。大连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滨海城市,素有“北方明珠”之称,是新确立的东北亚旅游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创建的三个“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大连凭借自身良好的资源优势,便捷的区位条件和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撑,滨海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本文结合大连旅游业发展现状,对大连旅游业经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提出了大连海岛旅游业今后的发展策略。

关键字:大连旅游业现状分析SWOT分析对策

一、大连海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大连旅游业发展概况

大连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有丰富的中国近代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大连市共有南部沿海风景区,旅顺口风景区,金石滩风景区和冰峪沟风景区这四大名胜风景区。市区内的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有森林动物园,星海广场,老虎滩公园,滨海路,棒棰岛等。还有每年一度的大连国际服装节、烟花爆竹迎春会、赏槐会、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活动,融经济、文化、旅游为一体,享誉海内外,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

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大连的支柱产业,成为大连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2008年大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接待入境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其中接待港澳台同胞9.4万人次、接待外国游客85.6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4.4%和14.1%。实现旅游总收入400.8亿元,同比增长23.3%。

(二)、大连旅游业定位

大连旅游业的发展主题是:“浪漫之都时尚大连”。“浪漫”与“时尚”,是大连城市的性格和意象。浪漫是大连的个性品质,时尚是大连的价值取向。浪漫和时尚,暗合了大连的城市发展脉络,也符合游客对大连旅游形象的认知。

目前,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这也就是所谓的“大连模式”,这种模式已被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下图1为大连市旅游业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分层战略定位:

图1:大连旅游业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定位

二、大连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大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优越的区位和气候优势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属于受海洋影响的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另外,大连是扼守渤海通往太平洋狭窄出口的门卫,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通往华北、华东、华南和海外各地的主要出海口,自古以来,大连一直是我国北方海上交通要道和海防战略要地,素有“东北前哨”和“京津门户”之称。同时,大连又是东北亚的中心,处于亚欧大陆桥东端,为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最好的港口,在东北区域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丰富的资源优势

大连拥有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海滨风光是大连旅游资源的主体,海、滩、沙、景和山、岛、礁、路等精巧组合,浑然一体,形成了绚烂多姿、特色鲜明的滨海旅游景观,如温馨浪漫的滨海路、美丽迷人的星海广场、多彩多姿的海之韵广场,其他如星海公园、老虎滩海洋公园、傅家庄、棒槌岛宾馆……大连的滨海景区(景点)多达100余处,同国内其他滨海城市相比,具有滨海景区众多、景观奇特、精品荟萃的特点。

3、良好的环境优势

大连重视基础城市建设、美化环境和环境保护工作。大连是我国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授予的“人居奖”、环境“全球500佳”城市和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环境

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获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奖”,被联合国确定为亚太地区环境治理先导城市,授予“国际生态安全最佳城市”称号,良好的环境为吸引游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广阔的市场优势

大连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随着西部开发,中国北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大连的经济辐射力将变大,其腹地可能扩展到西北、华北。另外,大连的国际市场以日、韩为主,日、韩市场具有良好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和旅游中心的转移,亚太地区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5大旅游目的地之一,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倍增,而大连作为旅游需求势头强劲的东北亚的中心将受益非浅。

(二)、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1、大连旅游业时间发展不平衡

大连旅游业在时间上发展不平衡,季节性强。大连海滨旅游受气候影响很大,游客多集中在5—10月。旺季时,游客数量大增,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等旅游收入增多,但也极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旅游景区景点人满为患.超出其环境承载力,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很大压力,造成车、船、飞机票难购现象,延迟了部分游客按时归程。

2、大连旅游业在空间上发展不平衡

大连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从区域看,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在市内,对北三市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市内看,旅游业的重点在以市区南部海滨为中心,旅顺和金石滩为两翼的旅游金三角,旅游业发展的格局尚未全方位打开。

3、旅游产品较为单一,缺乏特色

大连目前的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与周边省市基本类似,档次不高,规模不大,缺少唯我独有的拳头产品。同时,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仍然较低,“看得多,参与少”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具有垄断性和轰动效应及主题鲜明的大型骨干项目尚待开发完善。

4、缺乏旅游专业服务公司和专业人才

大连对开发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等方面十分重视,但是大连市的旅游专业服务公司却小而乱,而且对本地导游的认证标准也不很严格。在旅游黄金周或特殊节日庆典中,在专职导游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许多旅行团招收了部分非专业的兼职导游填补空缺。(三)、大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宏观机遇

(1)随着世界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为地处环渤海黄海这一重要入境客源接待地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也为地处这一区域的旅游交通中心的大连带来了巨大市场机遇。

(2)中国加入WTO,加速了大连旅游业的开放,加速境外投资商进入大连旅游业,给大连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3)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了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我国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向享受性消费转变,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了旅游产品结构升级和旅游产业转型。

2、中观机遇

(1)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这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升级。

(2)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扶持,大力发展旅游业,出台许多新办法、新措施。

(3)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大连提出了“奥运在北京,观光在大连”的口号,也大连

的旅游业带来了商机。

3、微观机遇

(1)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大连发展以游艇、游船、油轮为载体的高端海洋旅游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2)大连已进入以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产业结构全面调整阶段,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内部市场对休闲旅游的强劲需求。

(3)交通的全面发展,使大连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全面形成,大连的综合区位优势凸现。

(四)、大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威胁

1、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加剧

目前,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热潮,区域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旅游城市的竞争对大连市旅游构成竞争威胁。

其中构成威胁的国外旅游国家主要有:新加坡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等,是亚洲的旅游大国;日本作为亚洲的经济发达国家,拥有全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又与大连隔海相望,亦对大连的旅游业构成不小的威胁;此外,还有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

对大连市旅游构成竞争压力的国内旅游城市主要有:香港利用它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使其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作为我国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也处于领先地位;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亦是国内旅游业发展最早、旅游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海外旅游商对大连本土旅游企业的威胁

大连的旅游业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国际许多旅游商纷纷前来竞争。目前,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批外资旅游公司已进入大连。由于海外旅游商拥有广泛的客户营销网络、雄厚的资金支持、健全有力的组织和丰富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再加上国际知名度高,相比之下大连一些国内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自身的弱项则暴露无遗。

三、对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注重旅游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旅游专业人才是影响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大连是一个先进的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同时也拥有十余所国家和省级重点院校,大多数院校也相应地开设了旅游开发与管理专业,这为大连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培养专业人才的便利途径。政府可与各高校和企业联手,尽快为培训本土化的旅游专业人才打好根基,并可通过采取旅游研讨会、专业人员短训班等不同形式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应从海外引进一批旅游人才和专业的旅游公司,实现人才培养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有效对接。

(二)、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打破旅游淡旺季明显的不利局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增加,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必须能够提供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环境。重视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开发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是大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可以通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来打破大连旅游淡旺季明显的不利局面。

l、继续办好每年一度的星海广场烟花爆竹迎春会、劳动公园春节游园灯会,在冬季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好文化大餐。

2、大连拥有很多具有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文化艺术团体,例如,市杂技团、歌舞团、京剧团、得胜农民交响乐队等。大连市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冬季开展丰富多彩的文

化艺术活动,这不仅可以带来大连文化生活的全面繁荣,使大连的冬季真正地活跃起来,更能带动大连冬季旅游业的发展。

(三)、充分挖掘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

旅游纪念品应体现大连特色,具有高品位,能够充分表现大连风光、风土人情和展示城市精神风貌。要紧紧围绕“浪漫之都”这一独特的主题开发好系列旅游商品。例如,可开发出“浪漫的广场”系列旅游纪念品,可以把星海广场、友好广场等著名广场做成微型雕塑或做成立体拼装模型,可以围绕“浪漫的大海”设计出“海誓山盟”浪漫爱情系列产品,还可以围绕“浪漫的女骑警”等大连的亮点来开发。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对大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的解决对策,相信只要大连能对其存在的问题实行积极的解决方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不久的将来,大连一定会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生态型、创新型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成为一个更加闻名世界的东方浪漫之都。

参考文献:

【1】. 于洋.滨海城市海岛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以大连獐子岛为例.《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32卷第5期

【2】.王树新.大连滨海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大连发展研究》2009年第四期

【3】.赵福海.比较优势分析:大连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旅游学刊》2007年03期【4】.刘晓滨.拓展思路推进大连旅游产业科学发展.《中国旅游报》2009年02月02日【5】. 郭振东.大连市具有海洋特色的旅游经济发展状况.《大连大学报》2009年29期4卷

【6】.郑琳琳.大连市金州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6.11

【7】. 刘峰,李佐,张克强等.大连市2006-2020年新市区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大连市旅游局,2005.12

【8】.刘峰,李佐,张克强等.大连市2006-2020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连市旅游局,2005.12.19

【9】.栾英.谈进一步加快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对策.《辽宁师专学报》2008年第4期

大连市旅游产业分析

大连市旅游产业分析 凭借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大连市旅游业较早起步,享誉国内外,并在2007年成功当选全国首批最佳旅游城市之一。目前大连市形成了以滨海游为主,以滑雪、温泉、农(渔)家游、历史景区等旅游线路为辅的旅游产品,推出的“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旅游品牌深入人心,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但在全国各地旅游业加速发展的今天,竞争日渐激烈,与国内一部分同类城市比起来,大连市旅游业还存在一些尚不够完善的地方。本文探索挖掘大连市旅游业发展潜力,以推动大连市旅游业更好发展。 一、旅游业发展概况 作为知名的旅游城市,近20余年来,大连旅游业发展一直保持着旺盛活力,接待的游客数量及实现的旅游收入均以两位数年均递增。 1.游客接待量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的位次上升。自1992年以来,大连市游客接待量始终保持在500万人次以上,并呈不断增加态势,特别是在进入2000年以后,每年游客接待量均保持在千万人次以上。2012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943.3万人次,是1992年的9.7倍,年均增长1 2.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814.5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28.8万人次,分别是2002年的1 3.8倍和9.6倍,年均增长分别达1 4.6%和12.6%(见图1)。 从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比较情况看,大连市游客接待量排名有所提高,由2008年的第11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10位(见表1)。

长。1992年大连市旅游业年收入为26.9亿元,到2001年全市旅游业年收入超百亿元,达到110.5亿元,到2012年,全市旅游业年收入达767.2亿元,是1992年的28.5倍,年均增长19.1%(见图2)。 二、旅游业对大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生产力体系的日趋完善,大连市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之一。 1.旅游业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活跃力量之一。旅游收入是地区经济收入的一部分,也是旅游业对GDP影响的一个重要表征指标。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连市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4.6%以上,对地区经济的增长形成有效激励作用(见图3)。 2.旅游业对多个行业发展产生带动作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旅游业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业一共有59个,其中能够直接影响的行业有12个,这些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商务服务业、建筑业、金融业、公共设施服务业、餐饮业、住宿业、轻纺工业等。 近年来,来连游客的人均消费额在不断提高。2012年,大连市国内游客人均消费1477.5元/人次,比5年前的2007年提高30.2%;入境游客的人均消费688.19美元/人次,与2007年持平。从游客的花费构成看,对大连市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零售业以及旅游景区点及娱乐业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作用较大(见表2)。 3. 要,近年来,大连市重点发展温泉产业、旅游综合体、不夜港工程等旅游新亮点工程。3个温泉旅游经济区、7个温泉旅游小镇加速建设,旅游街区旧貌换新颜工程不

大连旅游市场的调研报告

大连旅游市场的调研报告 导语:旅游业是创汇创收的外向型综合性很强的新兴产业。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旅游市场,是加快旅游业发展头等重要的问题;关于大连旅游市场的调研报告,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大连旅游市场的调研报告大连优位于渤海之滨的大连,凭借绵长的海岸线和整洁优美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旅游观光者或者前来居住的目的地。而且,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越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城市西北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在黄海和渤海的相拥之下,有着着名的特殊景观——“黄渤海分界线”。整座城市依山沿海而建,海岸线绵长,占到辽宁省的73%,全国的8%,每年有着2500~2800小时的稳定日照时间,阳光、沙滩、海浪在这里完美结合,并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可以说,大连是国内极佳海岸线资源的坐北朝南的阳光海滨之城,在东北、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佳的休闲度假胜地。首先,空间上看,大连近京津、临韩日,处于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东北亚的核心

位置;从时间看,大连和北京、首尔、东京几乎在地理空间的一条直线上,直飞北京、首尔不到一小时,直飞日本也不到两个小时,所以大连可以说是极具发展后劲的“幸运之城”。而从夏季达沃斯会议选择在大连召开这一事实来看,大连的城市地位已经可见斑。 不经意之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休闲让城市更具魅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时尚和潮流。就其内涵而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富,促使市民渴望更加充实地精神生活。 首先,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内涵。简单的山林湖泊、历史遗迹等资源不能代表休闲,而是要将休闲资源与地域文化结合形成城市自己的文化特色。有了文化才有内涵,城市才具有久远的吸引力。如大连有自己的清新,自己的风情,自己的新鲜 其次,休闲产业的创意性较强。创意可以给城市带来活力。像大连的发现王国,大连的女骑士,大连的星海公园,大连的极地世界着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更增加了活力。现代人的个性越来越突出,休闲需求也更多元化。国际休闲城市摒弃了千篇一律的休闲模式,更加推崇创意性的休闲,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多元化休闲需求。 再次,有良好的旅游环境。大连“长高了,变绿了,变亮了,变美了”,这不仅是近几年来每个大连人切身感受到

大连市旅游行业研究报告

大连市旅游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2017-2022年 前 言 旅游业是为旅游者提供各类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产业总称。旅游是人员流动的过程,旅游 全过程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包括:旅游者出游之前的信息服务;旅游过程中的交通、住宿、饮 食、游览、购物、娱乐、导游等各种服务和相关产品;返回常住地之后的信息反馈和追踪服 务。将这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整体旅游产品或组合旅游产 品。 随着我国旅游业逐渐步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其重要性也日益显著。旅游业 的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其中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 献率超过80%,与旅游业相关产业超过了110个。根据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WTTC )对近 5年我国旅游产业溢出效应的分析:近5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就业带动效应可达1:3.5;旅游 行业相关产业产值带动效应可达1:4.4。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国内旅游 收入超过4万亿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大连市旅游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 报告》由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世界旅 游组织、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 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本报告主要分析了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环境、 大连市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与总体规模、大连市旅游景区发展运营分析、大连市旅行社及星级 酒店市场现状与规模、旅游开发运营企业以及旅游行业的投资前景。

【出版日期】2016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9800元电子版:9500元纸介+电子:9800元第一章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旅游市场发展概述 二、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旅游信息化发展情况 四、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中国旅游总体规模分析 一、中国居民旅游人数规模 二、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情况 三、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情况 四、国内居民旅游花费总额 第三节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一、入境游客人数规模分析 二、入境旅游收入规模分析 三、入境旅游客源分布情况 四、港澳台入境游客规模分析 第四节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分析 一、居民出境旅游人数分析 二、因私出境旅游人数分析 三、赴日旅游市场状况分析 四、赴台旅游市场状况分析 第五节黄金周及假日旅游市场分析 一、元旦小长假旅游市场分析 二、春节黄金周旅游市场分析 三、清明小长假旅游市场分析 第二章大连市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大连市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大连市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大连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三、大连市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大连市经济形势发展展望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yumia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011 更新时间:2008 年05月22日 以浪漫和时尚打造都市旅游创新驱动力 一、多维视角剖析大连 从区位角度看:大连是辽东半岛的龙头、东北的窗口、京津的门户、东北亚的重要节点,将在打造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加速环渤海区域联合、促进东北亚国际旅游圈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市场角度看:大连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毗邻的韩、日、俄是目前中国前三位入境旅游客源国,潜在入境客源市场规模巨大。 从资源角度看:大连荟萃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 从文化角度看:悠久的历史赋予大连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赋予大连民风淳朴、大气豪爽的个性特征;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大连城市的发展更赋予大连“创新进取、引领潮流”的时代精神。大连将成为一座开放名城。 从国际视野看:国际化都市往往都是旅游名城。积极建设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将成为新时代大连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发展成就看: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 从问题困难看: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旅游供给体系有待优化和升级;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旅游企业体量不大,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培育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旅游科教和智业有待加强;旅游淡旺季明显;陆路交通的制约问题依然存在。 总之,大连旅游已经走过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初级阶段,处于全国前列,正步入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关键转型和战略提升阶段。面临四大转型:由以城市及周边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向全面拉开骨架的大区域旅游转型;由粗放型开发向精品化、集约化开发的转型;由观光产品体系为主导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主题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转型;由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向东北亚滨海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转型。 区位分析图

大连滨海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大连滨海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滨海旅游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是一种以海洋资源为主体,休闲旅游与观光游览相结合的综合性旅游产品。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滨海旅游热潮。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滨海城市,大连凭借自身良好的资源优势,便捷的区位条件和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撑,滨海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经济开发区(金石滩)-大连市区-旅顺口区域为基础,围绕渤海和黄海2条滨海带进行带状铺张式开发的形势。据统计,2007年大连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4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3%;接待海外游客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2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全市GDP的10.38%;旅游创汇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截至2007年末,全市拥有旅游宾馆(饭店)206家,增加16家,其中星级宾馆(饭店)166家,增加7家;旅行社378家,增加5家。滨海旅游正在成为大连旅游业的支柱,滨海旅游业正成为大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优越的区位和气候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北位于38°43′N-40°10′N之间,东西位于120°58′E-123°31′E之间,属受海洋性影响的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另外,大连是扼守渤海通往太平洋狭窄出口的门卫,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通往华北、华东、华南和海外各地的主要出海口,自古以来,大连一直是我国北方海上交通要道和海防战略要地,素

有“东北前哨”和“京津门户”之称。同时,大连又是东北亚的中心,处于亚欧大陆桥东端,为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最好的港口,在东北区域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滨海旅游资源丰富 大连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点鲜明,可以概括为水、滩、景、特。(1)“水”指以海景为主的旅游景点。在2005年完成的大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中,大连市共普查到“观光游憩海域”类旅游资源73个,其中48个已开发、25个未开发。这些旅游资源中不乏棒棰岛海滨浴场、星海湾、金石滩十里黄金海岸等五级高品质的旅游资源,成了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的领先带头形势。(2)“滩”即海滩,是指海洋沿岸沙质地面,它与水共同构成了浴场的主体。这是大连滨海旅游的最大特色之一。海滩是游人享受阳光和海水的主要场所,同时适合开展沙雕、沙滩排球等具有现代文明特点的艺术、体育类活动。大连滨海沿岸分布着众多沙质柔软细腻、滩涂广阔平坦的优质沙滩,仙浴湾海滨浴场、棒棰岛海滨浴场、傅家庄浴场等皆久负盛名。(3)“景”是由沿海地区特有的地质地貌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构成。大连属基岩海岸,这里岸线曲折,岬湾间布,山丘临海,基岩裸露。在海浪的磨蚀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海蚀地貌景观。如老虎滩的海蚀柱“老虎牙”,海蚀崖“虎头崖”,海蚀洞“老虎洞”;金石滩千姿百态的海蚀礁石:百兽登岸、玫瑰石、海豹背天、蟹螯石、鲲鹏展翅、达摩面壁、八仙过海等,还有被称为“海上小桂林”的长海银窝石林。除自然“景”外,近代战争遗迹是大连的重要人文景观。旅顺是我国日、俄战争遗迹最集中的地区。帝国主义在旅顺厮杀而留下的战壕、工 事、“纪念物”触目皆是。整个旅顺实际上就是一座庞大的露天战争遗址。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址博物馆、人文景观不仅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4)“特”是指海岸地质、海洋水文、动植物等独特景观以及丰富的海珍产品。大连有我国罕见而完整的震旦纪、寒武纪的地质地貌、沉积岩石和丰富多彩的生物化石;有典型独特的地学旅游资源:白云山

大连旅游业发展

大连旅游业发展 1. 大连概况 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是东北、华北、华东以及世界各地的海上门户。蓝天、碧海、青山、白石、连绵起伏的海岸,潮起潮落的潮汐,如诗如画,一派旖旎的海滨风光。大连美妙的自然风光,加上多彩的人文景观,更是令人流连忘返。其中,滨海路美不胜收;星海公园粼光闪闪;金石滩风景迷人;圣亚海洋世界梦幻神奇。蛇岛、鸟岛资源丰富,呈现奇特自然;海王九岛古礁怪石,令人叹为观止;金石滩神力公园,中国独一无二,棒棰岛风景绮丽,让人浮想连篇。大连湾炮台,让我们回到历史,回望过去;森林动物园,让我们回到自然,珍惜现在;中山广场,让我们走向世界。 大连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适于居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年降雨量700毫米左右,无霜期6个月。大连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有丰富的中国近代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南部沿海风景区、旅顺口风景区、金石滩风景区和冰峪风景区是大连四大名胜风景区。每年一度的大连国际服装节、烟花爆竹迎春会、赏槐会、国际马拉松等大型活动,融经济、文化、旅游为一体,享誉海内外,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大连的新兴产业,2004年接待海外游客52万人次,旅游创汇3.5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170亿元。 2.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组织所接受,并且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潮流。旅游业的发展要顺应职业社会进步的合理要求,在旅游内容上要积极开发适于越来越多的具有环保意识的旅游者需要的生态旅游、环保旅游,努力使旅游业在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同时,又不至因游客太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破坏。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需要旅游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全人类的共同维护,这也是关系到人类长远利益的重要问题。 3. 资源与环境保护不够 一些滨海景区不重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一些旅游者也缺乏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滨海旅游资源不断遭到人为破坏。例如,大连黑石礁滨海岩溶石林,是驰名中外的海岸景观,是大连的“旧八景”之一,后因炸礁取石,填海晒海带,使礁林破坏殆尽。金洲区大窑湾的老沙砾堤、旅顺口区的大艾子口砾石堤,柏岚子的鹅卵石堤、黄龙尾的砂堤等,因盲目挖採石砂石料而早遭到严重破坏,自然风景大为改观。星

2021年大连的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一)大连优越的地理置 大连优位于渤海之滨的大连,凭借绵长的海岸线和整洁优美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旅游观光者或者前来居住的目的地。而且,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越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城市西北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在黄海和渤海的相拥之下,有着著名的特殊景观——“黄渤海分界线”。整座城市依山沿海而建,海岸线绵长,占到辽宁省的73%,全国的8%,每年有着25~28小时的稳定日照时间,阳光、沙滩、海浪在这里完美结合,并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可以说,大连是国内极佳海岸线资源的坐北朝南的阳光海滨之城,在东北、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佳的休闲度假胜地。首先,空间上看,大连近京津、临韩日,处于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从时间看,大连和北京、首尔、东京几乎在地理空间的一条直线上,直飞北京、首尔不到一小时,直飞日本也不到两个小时,所以大连可以说是极具发展后劲的“幸运之城”。而从夏季达沃斯会议选择在大连召开这一事实来看,大连的城市地位已经可见斑。 (二)促进大连旅游发展因素 不经意之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休闲让城市更具魅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时尚和潮流。就其内涵而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富,促使市民渴望更加充实地精神生活。 首先,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内涵。简单的山林湖泊、历史遗迹等资源不能代表休闲,而是要将休闲资源与地域文化结合形成城市自己的文化特色。有了文化才有内涵,城市才具有久远的吸引力。如大连有自己的清新,自己的风情,自己的新鲜 其次,休闲产业的创意性较强。创意可以给城市带来活力。像大连的发现王国,大连的女骑士,大连的星海公园,大连的极地世界着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更增加了活力。现代人的个性越来越突出,休闲需求也更多元化。国际休闲城市摒弃了千篇一律的休闲模式,更加推崇创意性的休闲,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多元化休闲需求。 再次,有良好的旅游环境。大连“长高了,变绿了,变亮了,变美了”,这不仅是近几年来每个大连人切身感受到的巨变,而且对于城市环境变化带来城市价值的升值,带来对全国乃至全世界吸引力的增强,也是一个最直观的注解。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大连一幅最大、最亮丽、最有效的“名片”。现在都注重健康,所以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发展很重要。 大连还有好多这样促进旅游发展的因素如交通的发展(如地铁),建筑的大量兴起,旅游景点的大量开发这些无不是促进大连旅游发展的因素,所以大连值得关注。 (三)大连的发展前景很可观 大连旅游业发展前景璀璨,关键是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全面提高产品档次,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新思路,

大连市旅游发展现状

大连旅游业的现状 一、大连旅游业的现状 大连旅游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在国务院把大连市确定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后,大连对外开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十余年来,大连旅游业平均年增长率为20%,海外旅游者人数和旅游创汇从1991年的1·25万人次和101万元外汇人民币增加到1996年的16·2万人次和1·6亿美元。来大连的国内旅游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1996年全年接待国内旅客1500万人次,回笼货币28亿元人民币。1996年大连市国内生产总值为733亿元,而国际国内旅游收入为70·5亿元,对国民经济的总贡献率达到9·6%,旅游业已成为大连市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自身已初步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配套的产业体系。———旅游交通。大连三面临海、一面接陆,海、陆、空交通十分发达。民航已开通了日本、韩国及香港8条国际航线,国内航线27条,现与国内外38个城市通航,大连港、大窑湾港、旅顺新港等众多海上对外门户,与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通航,现有国际航线34条,国内航线20条。大连铁路与东北、华北路网连接。大连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旅游资源开发。一批风景名胜区得到开发,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特别旅游项目得到开辟和整理,形成了以市内为轴心、以南部为主体、以海滨为基调、以旅顺口风景区和金石滩旅游渡假区为两翼、市区与郊县相联系的旅游带,现有旅游景点106处,其中天然景

点22处,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具有相当影响和吸引力。———旅游经营单位。1996年有旅游经营单位350家,包括旅行社和涉外旅游饭店,从业人员4万人左右。———旅游市场。全市各主要景区,都有集体、个体或农民兴办的旅游服务设施,包括旅馆群、饮食街、商业街等等,一批新的、多功能、高效益的娱乐项目也在各市(县)、区兴起。———旅游商品。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发展,大连旅游商品形成了680多种类的商品体系,如书画类、服装产品类、海产食品类等等,开发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旅游商品收汇在旅游外汇总收入中占16%。 二、大连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对旅游业产业性质与地位的认识不高。旅游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创汇型经济产业,是一个“无烟产业”,它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风险最小、机会最多、挣钱最方便的产业。但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旅游业被看作是非生产的、不能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的活动,旅游投资屡次成为清理对象。至今,仍有许多人把旅游业当作文化事业或一般的外事接待,甚至有人认为旅游业只是吃喝玩乐。民众的旅游意识低,难以形成“全民办旅游”的格局。其次,旅游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质量低下、数量不足已成为大连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二是旅游商品销售创汇比例太低;三是旅游科研及教育基础薄弱,旅游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最后,旅游接待潜力不足。一是住宿困难。二是旅游车辆缺乏。三是旺季个别语种翻译导游人员不足。四是市内交通不便。五是政府缺乏宏观管理和监

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The Research on Status and Countermearsure Analyse of Coastal Tourism in Dalian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 84080401 学号 2008040804001 姓名崔莹 指导教师陈丹红 职称教授 负责教师尹德涛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2年6月

摘要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滨海旅游业是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将在海洋经济中形成一个新的海洋产业。我国的滨海旅游业发展迅速,不仅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市目前急需发展海滨旅游,其中之一的原因也在于海滨旅游是大连市旅游业的一项主要的旅游线路。大连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滨旅游城市,凭借其良好的资源优势、便利的区位条件,以及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持,大连市海滨旅游发展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进步,在国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本论文以海滨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依据,探讨大连市海滨旅游市场的发展对策。本论文的理论意义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旅游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完善了旅游理论研究体系,对于推动海滨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the ocean, coastal tourism is one of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ing areas in the modern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tourism resources will form a new marine industry in the marine economy. China's coastal tourism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ourism, marine economy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Dalian City is in urgent need to develop coastal tourism, one of the reasons lies in the coastal tourism is a major tourist routes in Dalian Tourism. Dalian is a coastal tourist city in northern China, with its resource advantages, convenient geographic conditions, as well as a strong regional economic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oastal tourism in Dalian City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considerable progress, and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in the countr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ence problems of coastal toursim,to discuss Dalian city coastal toursim market countermeasure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pensate for the lack of theoretical studies of China's tourism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tourism theory,it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easide tourism market. Keywords: Coastal tourism; Present status; Exist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 analyze

大连旅游业研究

大连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滨海旅游热潮。大连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滨海城市,素有“北方明珠”之称,是新确立的东北亚旅游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创建的三个“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大连凭借自身良好的资源优势,便捷的区位条件和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撑,滨海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本文结合大连旅游业发展现状,对大连旅游业经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提出了大连海岛旅游业今后的发展策略。 关键字:大连旅游业现状分析SWOT分析对策 一、大连海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大连旅游业发展概况 大连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有丰富的中国近代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大连市共有南部沿海风景区,旅顺口风景区,金石滩风景区和冰峪沟风景区这四大名胜风景区。市区内的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有森林动物园,星海广场,老虎滩公园,滨海路,棒棰岛等。还有每年一度的大连国际服装节、烟花爆竹迎春会、赏槐会、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活动,融经济、文化、旅游为一体,享誉海内外,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 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大连的支柱产业,成为大连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2008年大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接待入境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其中接待港澳台同胞9.4万人次、接待外国游客85.6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4.4%和14.1%。实现旅游总收入400.8亿元,同比增长23.3%。 (二)、大连旅游业定位 大连旅游业的发展主题是:“浪漫之都时尚大连”。“浪漫”与“时尚”,是大连城市的性格和意象。浪漫是大连的个性品质,时尚是大连的价值取向。浪漫和时尚,暗合了大连的城市发展脉络,也符合游客对大连旅游形象的认知。 目前,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这也就是所谓的“大连模式”,这种模式已被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下图1为大连市旅游业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分层战略定位: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模板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 体规划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yumia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011 更新时间: 05月22日 以浪漫和时尚打造都市旅游创新驱动力 一、多维视角剖析大连 从区位角度看:大连是辽东半岛的龙头、东北的窗口、京津的门户、东北亚的重要节点,将在打造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加速环渤海区域联合、促进东北亚国际旅游圈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市场角度看:大连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毗邻的韩、日、俄是当前中国前三位入境旅游客源国,潜在入境客源市场规模巨大。 从资源角度看:大连荟萃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 从文化角度看:悠久的历史赋予大连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赋予大连民风淳朴、大气豪爽的个性特征;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大连城市的发

展更赋予大连“创新进取、引领潮流”的时代精神。大连将成为一座开放名城。 从国际视野看:国际化都市往往都是旅游名城。积极建设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将成为新时代大连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发展成就看: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 从问题困难看: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旅游供给体系有待优化和升级;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旅游企业体量不大,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培育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旅游科教和智业有待加强;旅游淡旺季明显;陆路交通的制约问题依然存在。 总之,大连旅游已经走过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初级阶段,处于全国前列,正步入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关键转型和战略提升阶段。面临四大转型:由以城市及周边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向全面拉开骨架的大区域旅游转型;由粗放型开发向精品化、集约化开发的转型;由观光产品体系为主导向观

关于大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关于大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大连优位于渤海之滨的大连,凭借绵长的海岸线和整洁优美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旅游观光者或者前来居住的目的地。下面是关于大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关于大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一)大连优越的地理置 大连优位于渤海之滨的大连,凭借绵长的海岸线和整洁优美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旅游观光者或者前来居住的目的地。而且,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越的地理位置。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XX 区广大腹地,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城市西北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在黄海和渤海的相拥之下,有着著名的特殊景观——“黄渤海分界线”。整座城市依山沿海而建,海岸线绵长,占到辽宁省的73%,全国的8%,每年有着25002800小时的稳定日照时间,阳光、沙滩、海浪在这里完美结合,并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可以说,大连是国内极佳海岸线的坐北朝南的阳光海滨之城,在东北、乃至世界范围内,

都是极佳的休闲度假胜地。首先,空间上看,大连近京津、临韩日,处于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从时间看,大连和北京、首尔、东京几乎在地理空间的一条直线上,直飞北京、首尔不到一小时,直飞日本也不到两个小时,所以大连可以说是极具发展后劲的“幸运之城”。而从夏季达沃斯会议选择在大连召开这一事实来看,大连的城市地位已经可见斑。 (二)促进大连旅游发展因素 不经意之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休闲让城市更具魅力”,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时尚和潮流。就其内涵而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富,促使市民渴望更加充实地精神生活。 首先,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内涵。简单的山林湖泊、历史遗迹等不能代表休闲,而是要将休闲与地域文化结合形成城市自己的文化特色。有了文化才有内涵,城市才具有久远的吸引力。如大连有自己的清新,自己的风情,自己的新鲜 其次,休闲产业的创意性较强。创意可以给城市带来活力。像大连的发现王国,大连的女骑士,大连的星海公园,大连的极地世界着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更增加了活力。现代人的个性越来越突出,休闲需求也更多元化。国际休闲城市摒弃了千篇一律的休闲模式,更加推崇创意性的休闲,以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 ————————————————————————————————日期: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yumiao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11更新时间: 2008年05月22日 以浪漫和时尚打造都市旅游创新驱动力 一、多维视角剖析大连 从区位角度看:大连是辽东半岛的龙头、东北的窗口、京津的门户、东北亚的重要节点,将在打造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加速环渤海区域联合、促进东北亚国际旅游圈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市场角度看:大连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毗邻的韩、日、俄是目前中国前三位入境旅游客源国,潜在入境客源市场规模巨大。 从资源角度看:大连荟萃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 从文化角度看:悠久的历史赋予大连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赋予大连民风淳朴、大气豪爽的个性特征;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大连城市的发展更赋予大连“创新进取、引领潮流”的时代精神。大连将成为一座开放名城。 从国际视野看:国际化都市往往都是旅游名城。积极建设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将成为新时代大连发展 的重要举措。

从发展成就看: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 从问题困难看: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旅游供给体系有待优化和升级;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旅游企业体量不大,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培育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旅游科教和智业有待加强;旅游淡旺季明显;陆路交通的制约问题依然存在。 总之,大连旅游已经走过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初级阶段,处于全国前列,正步入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关键转型和战略提升阶段。面临四大转型:由以城市及周边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向全面拉开骨架的大区域旅游转型;由粗放型开发向精品化、集约化开发的转型;由观光产品体系为主导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主题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转型;由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向东北亚滨海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转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