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不传之秘及经典案例

针灸不传之秘及经典案例
针灸不传之秘及经典案例

针灸不传之秘及经典案例

针灸不传之秘及经典案例

手太阴肺经穴

1.尺泽

【取法】微屈肘,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主治】⑴咳嗽⑵急性胃脘痛⑶急性胃炎⑷鼻衄⑸臂丛神经痛【机理】尺泽为肺经合水穴,“合主逆气而泄”,故可泻肺胃之逆气,治疗气机不利而引起的各种病证。

【刺灸法】直刺,透刺,放血,穴位注射

【治疗经验】

◎吴成善:近10年来笔者用链霉素注射尺泽穴治疗顽固性咳嗽,止咳效果甚好。此外,本法还治疗肺及气管疾患,咽喉炎,肘臂挛痛,小儿惊风,乳痈,尿频,发烧,咯血,丹毒,心痛等病证。

操作:用灭菌注射用水把硫酸链霉素稀释成0.1g/ml,按不同年龄每穴注射0.1-0.5sml,用4-6号注射针头以皮试针管或2ml针管吸取所需药液于双侧尺泽穴注射,进针深度0.5-l寸,回抽无血后稍向后退,再缓缓注入药液,拔针后用消毒棉球压迫针眼片刻。急性咳嗽每日l次,慢性咳嗽隔日1次。5日为1疗程,间隔2-3天再行下一疗程。亦可用针灸毫针直刺0.5-1寸深,局部有痠胀或麻或放

电样感觉向前臂放射即起针。但单纯针刺不如穴位注射药物疗效好。典型病例:尚xx,男,41岁。1983年10月17日就诊。诊断:支气管肺炎咳嗽。患者于3周前因发热(37.5℃)、咳嗽1天求医,某医按“上感”处理,予四环素片和川贝枇杷露等药物治疗3天无效。咳嗽加剧,体温上升(38℃),查血中白细胞总数12000/mm3,中性80%,淋巴20%,X光胸透诊为支气管肺炎。予肌注青、链霉素,口服非那更止咳糖浆,连治2周,热退,但咳嗽有增无减。复查血象正常,X光胸片示支气管纹理粗乱,余无异常。予磷酸可待因每次30mg,早晚各1次。初用止咳效果明显,2天后疗效降低,改为每6小时30mg,3天后疗效再次下降,恐其上瘾,不敢再用。找余诊治,嘱停用前药,予链霉素注射尺泽穴,1次咳嗽减轻,2次白天基本不咳,夜晚偶咳,3次咳嗽停止,未再复发。

按语:尺泽为肺经腧穴,主喉、胸、肺病。将链霉素稀释液尺泽穴注射,把药物与针刺对穴位的刺激结合在一起而发挥综合效能,故能提高疗效。本法较链霉素肌注药量轻,无明显神经毒性反应,对肺结核患者,不仅止咳效果较一般止咳剂好,而且在肌注链霉素产生耐药性时采用木法仍然有效。

◎张尚武:尺泽穴使用反复捻转提插法,促使针感向胸部推进,运用此法,对25例胃脘痛病人进行观察,其结果是:针刺感传到剑突附近时立即止痛24例,1例无效。因当时为急诊病人,后经明确诊断,胃痉挛7例,胃炎6例,胃溃疡8例,胆囊炎4例,无效l例也诊断为胆囊炎。说明针刺尺泽穴治疗上腹部疼痛有一定疗效。

操作:用1.5寸

毫针,进针1寸左右,然后反复捻转提插,使其痠、麻、胀针感从肘窝向上沿上臂内侧,经中府穴向胸部走,下到剑突附近。手法操作l分钟左右。这时上腹部疼痛基本消失。留针30分钟,如果针感达不到剑突部,仅到上臂内侧部,其效不佳。典型病例:张xx,女,45岁。自诉:1988年9月21日上午10时许,突然感上腹部疼痛,为阵发性发作,辗转难忍,恶心,呕吐,吐出物为清水,继之为黄绿色之水,头冒冷汗,手脚发冷。查患者神志清楚,弯腰捧腹,腹痛难忍,上腹部疼痛处肌紧张,伴随恶心、呕吐,舌红苔白,脉弦数。经B超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处理:针刺尺泽穴,捻转提插1分钟,患者觉痠麻胀针感从肘窝向上沿上臂内侧,经中府穴,到胸部,下行至剑突附近,此时病人上腹部疼痛立即消失。留针30分钟。

李XX,男,25岁。1989年2月10日初诊。自诉3天前,因生气加之感冒,突然上腹部不适,继之剧烈疼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不能直立,头上出大汗。检查:舌苔白厚,脉沉紧,辨为寒邪犯胃、寒凝气滞。B超诊为胃痉挛,曾反复注射阿托品止痛,但无效。前来我处作针灸治疗。处理:针刺尺泽穴。反复捻转提插1分钟,自觉针感从肘窝向上沿上臂内侧,经中府穴,经胸部,下行到剑突附近后,病

人立即感到疼痛消失,留针30分钟。

◎翟兴明、翟润民:对急性呕吐的患者,针刺尺泽穴l次而获效。

操作:在尺泽部消毒,取明显暴露之血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即可。

典型病例:项x,男,26岁。1984年3月9日诊。诊断:急性胃炎。患者于进午餐时不慎引起呕吐,水食不能进,进则呕吐,因治疗无效而来就诊。取尺泽部之血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后呕吐亦随之好转,1小时后呕吐停止,痊愈。

◎甘定中:笔者从1935年至现在的50余年间,在临床、教学中,先后经治鼻衄患者200余例,均取左尺泽一穴获效。并经笔者传授的中西医使用,取用左尺泽一穴,治疗鼻衄无不针到病除。

操作:用28号1寸半毫针,在消毒的穴位上方2-3分处下针,针尖斜向下方透刺,直至透过穴位下方2-3分处,用泻法捻动毫针3-5分钟,见鼻衄停止时,即留针30-60分钟,继续观察情况。如遇极少数患者,在留针时鼻血尚未完全停止情况下,还可适当用泻法捻动毫针,总以鼻血完全停止为准。出针后仍须对针孔消毒。

典型病例:金X,男,16岁。1976年10月14日夜11时许就诊。患者之母述:其子从1960年秋天开始流鼻血,每年都要发作多次,一次比一次严重,曾先后在xx门诊部、xx医院诊治,均无效果。又曾服各种草药、单方,病情依然不减。是日夜晚将

睡时,病又发作,口鼻喷血,溅满衣襟,患者颜面潮红,脉象洪数,体质尚健。此乃中焦郁热,迫血上逆使然,法当清热降逆为治。即以降法为针左尺泽一穴,意取肺主清肃,主气,血之与气,异名同类,气行血行,气降血降之意,当用泻法捻针,留针15分钟后,鼻血已不流。为防复发,续为留针60分钟。患者经此次治疗后,鼻衄即未再发。1980年4月20日及1989年12月28日,先后走访,亦未再流鼻血。

按语:鼻衄乃血热妄行之火证,尺泽为肺经合穴,其性属水,以水制火,恰得其宜。

◎喻喜春:近40年来用尺泽处络脉放血,治疗臂丛神经痛及挠神经痛,每1-3天放血1次,每次出血5-10ml,5次后多能减轻症状。5次为1疗程,有时需3-5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本法还用于红细胞增多症、肺水肿、高血压危象。红细胞增多症,每次放血100-200ml,每周1-2次,10-14次后能改善症状。肺水肿及高血压危象及时放血150-200ml,连续1-3次,可改善症状甚至消除之。

操作:此处有头静脉入肘,用橡皮带扎住近心端后,则络脉怒张,用10-50毫升注射器,臂丛神经痛、挠神经痛每次抽血5-10ml;红细胞增多症、肺水肿、高血压危象,每次抽血100-20Oml。

典型病例:汪xx,女,40岁。1989年9月1日就诊。诊断:臂丛神经痛。患者近1个月来,从右肩至整个臂部钝痛,无法忍受,夜不

能睡,被迫停止工作。针灸及中西药治疗皆无效,触痛明显,摄片证明颈椎骨质增生。用10ml注射器于尺泽穴络脉抽血10ml后,当夜睡眠好转,又连续放血3次,每天1次,疼痛明显减轻,恢复工作。2.孔最

【取法】在太渊穴与尺泽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主治】⑴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炎⑵急性支气管扩张咯血

【机理】孔最为手太阴肺经郄穴,功善止血,故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有较好疗效;孔最尚有宣通肺气,开泄腠理之功,故又可治疗因外邪袭肺,邪阻肺系的咽喉肿痛、失音等症。

【刺灸法】斜刺,穴位注射。

【治疗经验】

◎欧阳群:近30年来运用此穴,对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炎即时止痛效果甚好。每天l次,轻者l-2天治愈,重者2-3天即愈。

操作:用28号或30号1寸半毫针,针略向上斜刺进针,得气后,拇指向后轻微缓慢捻转,约1-2分钟,至患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吞咽无痛感为止,留针15-20分钟。

典型病例:张xx,男,8岁。1979年3月17日就诊。诊断:急性扁桃腺炎。患儿发病2天,咽喉疼痛,吞咽时明显,体温38.2℃,WBC 总数1120O,中性84%,予针刺孔最,行针l分钟后,疼痛基本消失,留针20分钟,每日l次,3次治愈。

◎李国安:笔者运用孔最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支气管扩张咯血35例,对于

控制止血效果甚好。每日穴位注射1次,重者2次,一般都在3天血止,穴位左右交替使用。

操作:用消毒的注射器,6(1/2)号的注射针头,吸入安络血或维生素K注射液2ml,针头略为向上,在孔最穴进针,快速刺入后,轻微进行上下提插,使之迅速得气,当回抽无血时,缓慢推入药液。

典型病例:XXX,54岁,男。1985年9月5日就诊。诊断:急性支气管扩张咯血。主诉:咳血2天。患者咳血时有发作,久治不愈,已达三年余。每当咳血时,服用中、西药物1周之后方能奏效。昨晚咳嗽不止,后咯出鲜血10余口,自感胸闷身热,两颧泛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证属肺阴素虚,复受风热燥邪,以致清肃之令不行,热灼肺络,迫血妄行。治当清热泻肺,宁络止血之法。依上述方法治疗3次血止。

3.列缺

【取法】在挠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取穴时两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至凹陷处。

【主治】⑴偏、正头痛⑵急性乳腺炎⑶落枕⑷遗尿

【机理】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和手阳明大肠经相联络;列缺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故可治疗与肺、大肠、任脉有关的病症。【刺灸法】斜刺,埋针

【治疗经验】

◎张丽蓉等:近20年来运用此穴治疗偏正头痛数百例,效果甚好,每日针一次,轻者一次冶愈,重者3次即愈。

操作:用30号1寸半毫针,针尖向肘部斜刺0.5-l寸,针感可向下传至拇指,向上传至肘部。得气后,拇指向后轻微缓慢捻转约1-2分钟,至患者头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留针15-20分钟。

典型病例:王XX,女,55岁。1987年2月27日就诊。主诉:左侧偏头痛20天。疼痛严重时自觉左颈及后头均痛,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疗经过:针刺右手列缺2分钟后,左侧偏头痛消失。又留针15分钟,一年后追访,头痛未再发作。

按语:正如《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医宗金鉴》列缺主治中也说:“偏正头痛治自痊”。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络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通。《灵枢◎经筋》篇曰:“手阳明之筋……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故列缺可治偏正头痛。

◎王宗学:30多年来运用列缺治疗急性乳腺炎、落枕,有较好的效果,常常得气后在施行手法过程中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多数病例1-3次治愈。

操作:用30号1.5寸不锈钢针,以15-20°角向上斜刺,针刺左侧,进针得气后,拇指向前食指向后频频捻针,症状缓解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

典型病例:韩XX,女,25岁。1985年12月5日初诊。患者产后

10天,高烧一昼夜,服药无效,体温40℃,寒战,周身疼痛,右乳房外下

方有一7×7cm肿块,局部发热焮红,乳汁不通。诊为急性乳腺炎。针刺列缺施行泻法,约5分钟后疼痛消失,肿块变软,30分钟后热退,乳汁外溢。次日其家属来院告知针灸后当晚痊愈。

张XX,男,32岁。1990年1月18日初诊。颈项强痛3天,活动受限,向左侧转动时疼痛更甚,痛引肩胛,曾作按摩理疗未效。检查:右侧颈部肌肉呈痉挛状态。诊断:落枕(右侧胸锁乳突肌背阔肌痉挛)。列缺(右侧)斜刺进针后用捻转泻法,得气后令患者作颈部活动,约5分钟立即感到颈部轻松,活动幅度增大,20分钟后活动自如,疼痛基本消失,次日复诊1次而愈。

按语:乳腺炎为气滞血瘀,乳络不通,乳汁瘀滞所致。肺主一身之气血运行,列缺为肺经络穴,有宣肺理气之作用,故可治疗乳腺炎。列缺又通于阳明。阳明经筋从肩髃上颈,故列缺又可治疗落枕。

◎万桂华:余采用列缺穴治疗落枕60余例,用强刺激手法而获效。操作:斜刺,针0.5-1寸,强刺激,上下提插捻转,并嘱患者颈部左右摇摆,针10分钟。

典型病例:王xx,男,30岁。于1967年3月2日就诊。主诉:

睡起后,颈歪偏向右侧,活动受限,动则颈项疼痛,经服中西药未效,用针灸治疗,针列缺(双)1次而愈。

按语: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不仅治本经病证,且可治疗与其相表里经病证。手阳明大肠经,从缺盆上颈贯颊,故可疏通大肠经气,治疗落枕。

◎吴旭初:余每遇小儿遗尿,首选列缺埋针,多年来曾观察20余例,其中有半数1-2次即有效。如经3-5次不效者,可改用其他穴位,如三阴交或次髎等也有较好效果。

操作:用30号0.5-l寸毫针,向上(肘部)沿皮斜刺,施以提插补法,针感由前臂向肘肩部传导,每次运针约2分钟,然后胶布固定,每日或隔日1次。

典型病例:李XX,男,8岁。经常尿床,每隔1-2天1次,平时睡眠深沉,不易唤醒。经针列缺皮下埋针2次后,睡眠中膀胱充盈时易醒,自可起床小便,偶尔遗尿少量即醒。经治疗10次后观察半年未再遗尿。

按语: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针刺本穴,可宣肺降逆,通调水道,兼调任脉而制约膀胱。张景岳云:“小水虽制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灵枢◎经脉》篇曰:“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虚则欠(去欠),小便遗数”。

4.太渊

【取法】伸手仰掌,腕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陷中取穴。

【主治】⑴咳喘(解除支气管痉挛,可代替药麻做支气管碘油造影)⑵呢逆

【机理】太渊为肺经原穴,为肺脏原气留止之处,太渊又为五输穴中的“输穴”,配五行属土,土能生金,脾为肺之

母,肺虚则应补其母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和脾胃相联系,故太渊宜治脾肺虚证,可用于肺脾气虚,升降失司之咳嗽、气喘、呕吐、噫气等症。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吴旭初:1964年-1965年,本人与放射科合作,针刺患者两侧太渊穴做支气管碘油造影100余例,无1例失败,拍片98.5%获得成功。术后碘油大部分在1-2小时内咳出,24小时内即可排尽,无不良反应,对于麻醉剂过敏及心肺功能欠佳者尤为适宜。此外由于感冒后或咳喘难愈的病员,也可应用本法综合治疗,大多能很快控制症状。操作:皮肤消毒,用30号1寸毫针直刺0.3-0.5寸,行平补平泻快速捻转手法3-5分钟,得气沿前臂内侧向胸部感传,顿觉胸闷减轻,呼吸舒畅,间隔2-3分钟再捻2次后出针。

典型病例:刘xx,男,54岁。患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痰多有时带血,曾在某医院诊治,拟作碘油造影X线拍片检查,因对麻醉剂过

敏未做。于本院针刺太渊穴15分钟后顺利进行碘油造影术,X线拍片右下肺野支气管扩张,显影清晰良好,术后碘油及痰液排出良好,病人自觉症状大减。经应用针刺太渊继续治疗2周,咳嗽痰多明显减少而出院。

按语:太渊穴系肺经原穴,具有宣肺降逆,止咳化痰之功效。临床观察对“老慢支”及胸闷咳痰不爽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实验报道具有较明显的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等作用。

◎陈仓子:呃逆一症,多由胃气上逆所致。其临床主要可见喉间呃声连连,声短频发,不能自制。采用针刺太渊穴治疗本症15例,一般针刺1、2次后即可痊愈。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5寸,提插捻转3-5分钟。

典型病例:李xx,男,50岁。两月前作胃十二指肠溃疡切除手术,近2周来呃逆频作,2天前加重。症见呃声低弱,连连不断,呼吸短促,每天发作10余次,每次约半小时,痛苦面容,饮食不思,睡眠极差。曾服舒肝和胃丸及针灸治疗未见效果,因而来我处就医。观其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脉证合参,证属脾胃阳虚,虚气上逆。治当调整脾胃升降功能,疏畅三焦气机。患者躺卧,针刺双侧太渊穴,进针后提插捻转3-5分钟,留针30分钟,起针后呃逆顿止。第2天又针治1次,以巩固疗效,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故针刺太渊穴不但可以调整肺胃的升降功能,同时可以疏畅三焦气机,使气机顺畅,升降

有度,呃逆自止。

6.鱼际

【取法】仰掌,在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⑴支气管哮喘⑵急性扁桃体炎⑶小儿疳积⑷自汗⑸岔气⑹屈拇指长肌腱

鞘炎

【机理】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火穴,因肺主一身之气,故鱼际穴可理气清肺利咽喉,治疗以上诸症。

【刺灸法】针刺;割治;埋线

【治疗经验】

◎高玄根:10多年来运用此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甚好。针刺每日1-2次,一般留针10分钟后,喘息即开始缓解,听诊时肺部哮鸣音减少,20分钟后喘息和肺部哮鸣音基本平息。轻者1-3天喘止,重者7-10天喘止。埋线每2周进行l次,轻者1-2次即愈,重者4-5次可愈。埋线适用于路程较远就诊不便的慢性发作性哮喘。

操作:①毫针刺入法:用28号或30号1寸毫针,沿掌骨边垂直进针,轻微缓慢捻转,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②管针穴位埋线法:将1cm长羊肠线装入腰穿针孔管内,待穴位常规消毒后将针身刺入穴内,将羊肠线送入穴内,取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在针孔处轻揉片刻即

可,不必覆盖纱垫。

典型病例:廖XX,女,7岁。1988年7月2日初诊。诊断:支气管哮喘。患儿反复发作已1年余,此次发作已3天。就诊时张口呼吸,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微咳,痰少,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细数。X线胸片提示为小儿肺结核。予针刺双侧鱼际,直刺入,轻捻转,留针15分钟后两肺哮鸣音及喘息基本消失,30分钟后两肺哮鸣音完全消失。连续治疗3次,至今已1年余未发。

◎朱凤生: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往往针到喘止,尤其单纯性哮喘不合并感染者。日针1次,1次针一侧,留针2小时以上,针后第2天不论是否发作,都应连治1个月。若定时发作者,宜在发作前1-2小时治疗。

以针刺鱼际穴来诊断支气管哮喘,目前未见报道。笔者体会是,若针刺后数10秒钟到6分钟以内,出现类似支气管扩张药物吸入试验样作用(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试验),即支气管通气改善,就可确定为支气管哮喘。笔者根据《中华呼吸杂志》报道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诊断的30例哮喘,采用针刺鱼际,其中27例在2分钟内出现通气改善,6分钟以内3例。其中反应最快者40秒钟即可出现。本方法还可以避免支气管扩张药物吸入试验的心动过速,简便易行,几乎没有禁忌症。

操作:用28号或30号1寸半毫针,75度角进针,得气后,针尖尽量靠近第一掌骨内侧骨旁,深约0.8-1.2寸,针感以局部极胀为度,留针10-15分钟后,整个手掌出现麻木感,胀大感。一般留针

2小时,必要时可留针6-10小时。留针超过2小时者,宜折弯针柄,用胶布固定。用于诊断支气管哮喘则在进针后2分钟内连续小幅度捻转,至出现支气管通气改善现象为止。

典型病例:刘xx,女,28岁。1977年7月14日就诊。诊断:支气管哮喘,早孕。患者孕2个月,于妊娠47天起出现咳嗽气急,胸闷如压,端

坐呼吸,以夜间9时至次晨1时为甚,患者怕服药影响胎儿,遂来诊治。当即针一侧鱼际,3分钟后喘息遂减,半小时后喘止咳停。以后每晚7时来家针刺,次晨5时自行起针,连针2个月,喘未作,后足月顺产一女婴。

按语:近年来,笔者在中医呼吸专科门诊使用针灸和中药治疗哮喘。针灸由多穴减为鱼际一穴,取得良效。

◎冯建国:针刺鱼际穴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操作:用1-1.5寸毫针,直刺0.5-1寸,得气后,快速持续捻转2分钟,对支气管性哮喘有即刻止咳作用。如第1次行针后,患者哮喘状况无缓解,可以每隔5分钟再持续捻转l次,时间为1分钟,一旦哮喘缓解,留针20分钟。

典型病例:黄xx,男,26岁。病程20年。于深秋或冬天气候骤变时多发。1980年12月14日门诊,胸闷,气急,咳嗽,舌质淡,

苔薄黄,脉细数。听诊两肺有弥漫性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当即针刺鱼际穴,针后捻转1分钟,患者胸闷、气急即得改善、再捻转1分钟后,两肺听诊哮鸣音消失。

◎程隆光:针刺鱼际穴治疗急性咽喉疾患,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侧刺双鱼际,每日针l次,一般2-4次获愈,对急性扁桃体炎尤验。临症治疗扁桃体炎300多例,治愈率95.2%。

操作:用1寸半毫针。实热型:①实质型:高热振寒战栗,单侧或双侧扁桃体肿大,刺单侧或双侧鱼际,刺入后呈60度,针尖刺向腕。

②滤泡型:隐窝肿胀,扁桃体上有脓点或伪膜者,针尖刺向劳宫,针入1.2寸,得气后行雀啄样提插1-2分钟,慢慢将针拔出。虚热型:进针后针尖朝向拇指,捻针2-3分钟,静置留针20分钟。

典型病例:唐XX,女,15岁。1982年12月4日就诊。前夜突发恶寒头痛,全身违和,背及四肢痠痛,咽喉干痛,吞咽说话时疼痛加重,并延及耳部。查:体温40℃,口臭,开口困难,咽部充血,全扁桃体肿大,软腭、悬雍垂亦水肿,语音嘶哑,舌红苔黄,脉洪数,白细胞14000/mm3,尿色黄。诊断为:乳蛾(急性扁桃体炎实质型)。处方:针刺鱼际(双),针尖刺向腕,行提插2分钟,当即咽喉疼痛减轻大半,出针。当晚汗出退烧,翌日复诊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扁桃体红肿显著消减,共针2次治愈。

◎翟兴明、翟润民

疳积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营养不良性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其发病与脾胃等脏腑关系最密切,故提出“治疳必治脾,治脾先调肺”的理论,即

疳积从肺治,法用调肺健脾,消积导滞。取肺经荥穴进行割治,每应手取效。笔者曾总结45例,痊愈42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93.3%。操作:医者用左手握患儿左手2-5掌指,并固定大拇指呈外翻状,使割治部位充分暴露,消毒。右手持手术刀,刀刃朝上,

避开血管,迅速戳入穴位,行纵行切开,刀口长约0.4-0.5cm,深0.3-0.4cm,此时皮下脂肪溢于皮外,医者易刀换钳,把暴露之脂肪慢慢全部撕掉,用消毒棉垫按压片刻后,用消毒敷料盖好固定。预防感染。并嘱患儿节饮食,忌肥甘厚味,7日后若未愈者,再割另只手。注意按规定操作,刀口不宜过深。肺结核、高热和极度衰竭的患儿,或局部有水肿、疮疡,疤痕以及有出血性疾病者均不宜割治。

典型病例:肖xx,男,1岁半。于1979年4月15日诊。患儿纳少,消瘦、反夏飧泄3月余。因溺爱非常,饮食不节,肥甘恣进,日久积滞胃脘,脾胃受损,而成疳积。检查:神清,面萎黄,消瘦,心肺(-),腹膨软,肝在肋下1cm,质软,脾(-),舌淡,苔薄白,指纹淡滞。脉证合参,证属疳积。处方:鱼际穴割治(左侧)。7日后复诊,患儿自割治后,精神好转,食欲增加,飨泻停止,肝亦明显缩小,自此食增肌丰痊愈。

按语:肺主一身之气,与大肠相表里,其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疳积乃脾胃不和,气机不畅所致。泻鱼际可以激发肺经经气,使其发挥主气、调脾胃的作用,故对疳积有特效。

◎詹永康:单用鱼际一穴治疗自汗,诸书均无记载,而笔者承刘春益老师传授,用之每见奇效。

操作:消毒后用l寸长细毫针直刺0.8寸,咳嗽进针,无需捻转提插,不要求强烈针感,留针20分钟,男先针左,女先针右。在未施针前,可令患者擦去头身之汗,进针后及留针时,自汗渐止。

典型病例:崔XX,男,45岁。1958年3月4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弱,5天前因感冒头身痛咳嗽,在当地就医服麻黄五积散2剂,感冒愈而自汗不止,每天需换衣10多次,并恶风气短。昨天曾延医服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加浮小麦等药,已服完2剂无效。诊脉浮大中空,舌质淡体胖大,苔薄白少津。此为发汗太过,大汗亡阳。用针刺双鱼际穴,咳嗽进针,刺入8分留针,针感不强只有轻微胀感,留针时自汗渐止,再开龙萸止汗汤加味嘱服3剂。次日复诊云:因药未配齐未能服,然针后16小时未再出汗,今晨又见头部微汗,乃再用双鱼际穴针刺共针2次而愈。观察随访7天未再自汗,气短恶风随愈。

刘xx,女,28岁。1965年10月9日初诊。产后8天,一直自汗不止。曾服中西药及注射治疗,时轻时重,近2天来夜均出汗不止,脉沉细弱,舌红苔薄白。针双侧鱼际,咳嗽进针,不运针,留针20分钟。连针3次,第一次针后自汗顿止,但稍活动仍有头部出汗。针2次后,活动时头部仅有微汗。第3次针后自汗全止。

按语:鱼际除治喉痹外,确有止汗之功,30多年来屡试屡验,其机

理当为肺主皮毛司开合也。

◎殷庆兰:岔气是因闪挫后引起呼吸、咳嗽时胸肋间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临床近30年经常用鱼际穴治疗此病,每每获效。

操作:用28号或30号1寸针直刺8分,针尖略向胸,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法进行捻针,同时让患者作深呼吸,患者立即就会感到呼吸通畅,疼痛减轻或缓解,一般1次即愈,重者2-3次即愈。

典型病例:马xx,男,37岁。1988年2月1日就诊。病起于3天前,因负重不慎而闪挫,引起胸闷胀痛,呼吸、咳嗽加重。就诊时由两人搀扶,活动受限。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苔薄白,脉弦。辨证:气机不畅,经络受阻。处方:鱼际。治疗经过:单手进针,得气后一边捻针一边让患者做深呼吸,2分钟不到,呼吸平顺,咳嗽时痛亦减轻。留针10分钟,起针后,患者不需他人搀扶,自行走回家。按语:鱼际为肺经荥穴,可宣发肺气,调理气机,疏通经络。故可治疗由气机不畅,经络受阻的岔气一证。

◎邢贵芳:临床用鱼际穴,温针灸治疗属拇指长肌腱鞘炎效果甚好,隔日温针灸1次,轻者10次治愈,重者10-20次即愈。

操作:用31号1.5寸毫针,治疗屈拇指长肌腱鞘炎时,针尖向第一

掌骨小头掌侧方向进针,深约0.8-1寸,得气后,捻转行针1-2分钟,至患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用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再换一段艾条继续施灸,灸2-4段艾条为止。

典型病例:郭xx,女,38岁。1979年8月6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感觉左手掌指关节疼痛,晨起疼痛较剧,稍活动后反而减轻,以后渐渐出现拇指掌指关节屈伸不利,有时在屈伸活动中常突然停留在半屈曲状态,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常需另一手扳动才能伸屈,且可感到局部犹如枪机突然跳过一样,并能听到一弹响声。检查:第一掌指关节掌骨小头掌侧有压痛,并可摸到米粒样的结节。诊断:屈拇指长肌腱鞘炎。治疗:鱼际穴温针灸,留针60分钟,2厘米长的艾条,灸4段,隔日1次,15次治愈。

按语:鱼际穴位于第一掌指关节后赤白肉际处,有疏通局部气血、舒筋活络作用,故治疗屈拇指长肌腱鞘炎有较好的效果。

6.少商

【取法】拇指指甲根的桡侧角。

【主治】⑴急性扁桃体炎⑵急性咽喉炎⑶鼻衄⑷喉头血泡(抢喉风)⑸中风上肢及指端麻木

【机理】少商是手太阴肺经井木穴,《灵枢◎经别》篇曰:“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鼻为肺之窍,肺与大肠相表里,手阳明大肠经上挟鼻孔。井穴具有泻热开窍之功。因此,少商穴可清肺热,利咽喉,消散肺胃

董氏72绝针、32解针

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联机之中点。直剌1—1.5寸,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特效)。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治子宫溜配妇科穴。 2.外三关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关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为外三关二穴与膝盖外侧联机之中央点 4.双龙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直剌五分至八分。 5.双龙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双龙一穴下6分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6.双灵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 7.双灵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横纹正中央偏外侧二分半处。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痛、胆囊炎、胆道蚵虫症。痿症、半身不遂。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取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10.妇科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11 妇科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12.妇科四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13.妇科五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秘而不传丹道绝学的首次披露

秘而不传丹道绝学的首次披露-谈“盘腿” 此文为丹道高人李谨伯老先生数十年修道方法的真传,指导人们如何具体修道,以达到健康长寿,开发潜在功能,生发智慧,最终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李谨伯老先生年届九旬依然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健步如飞,可见其修道体悟真实不虚。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导如实去修,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回过来谈“盘腿” 讲到现在,我们了解了修道的几个要点。《洗髓经》里的方法,对于健身养神,对于治病防病都有一定效果,但是要长寿,那就达不到了。怎样才能长寿,并且开发人的潜能?那我们必须了解盘腿坐的道理。修道、修佛为什么要盘坐,盘坐有什么好处?特别是双盘有什么好处?为什么道家的道士和佛家的和尚,他们都要打坐练功呢?他们为什么要盘腿?这种盘腿的姿式多达十二种。

盘腿,它的首要目的,就是防止漏精。精气想要不外泄,必须盘腿。盘腿一定得功夫?不一定,好多出家人老了一身病,因

为姿势不正确照样出毛病。那么盘腿的关键在哪儿呢?不在腿,在腰,在颈。坐势不正确,坐得久了,屁股尖会疼,腿当然也疼。为什么?痛是不通,对吧?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盘腿痛,首先是哪儿不通呢?是腰和颈不通。这时候应该怎么坐呢?南怀瑾老先生提倡屁股底下垫高坐,屁股垫高自然腰直。以前的古人还用一种方法叫“晃海”,就是这样,上身转圈。平时盘坐腿痛,就要练这个。什么叫“晃海”?海呢,就是海底,具体说就是肛门的前口,就是阴窍——以它为中心,跟画冰激凌蛋卷似的。手要这样往后,手往后一背,就能打开中丹田窍接人气。 初步练盘腿坐,我们要练这个“晃海”。人的会阴窍是海底轮,要练这个晃海画圈;要越慢越好,越柔和越好,不要用力,要慢,要圆。先晃海热热身,然后盘坐的时候有个窍门——这个

郭云深秘传形意下气式桩功

郭云深秘传形意下气式桩功 郭云深祖师是中国近代武术史上一位极重要的人物,在拳学修为上有极深的造诣,实战功夫惊人,在旧时代的武林中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美称,人皆尊之为拳学“巨擘”!遗憾的是,近些年在武术界除大成(意拳)一系外,几乎没听说有郭祖的传人以及后代弟子公开传艺,难道一代宗师的武学成就就失传了吗?我1999年开始接触到本地的传统武术,跟随齐齐哈尔的杨辉先生学习形意拳。入手学习的第一项内容为下气桩,没想到的是,一向体弱多病的我,下气桩一站立即感觉胸口有一气柱,缓缓下沉于丹田……此后的两年中,我基本没有生病,而且晕车的毛病不治而愈……是什么功夫如此神效,且立竿见影呢?据杨辉先生所说,这是郭云深祖师所传授形意拳的下气桩! 据师门传说,太师爷是河北深县人,自幼体弱多病,二十几岁的时候还肩不能抗、手不能抬、头疼脑痛时常来,且家中贫困,不但无钱求医,就是生活都难以维持。一次郭云深祖师路过太师爷的家,并在其处留宿,太师爷谈起自己饱受疾病之苦。在郭祖指点下,立志以武强身,并得以留郭祖处小住,得到一些传授。当时的太师爷从未接触武术界的人与事,并不了解郭祖的武学成就与名望,只为一股求生的欲望,用功勤奋,很快就有了收获,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太师爷不但不再生病,且力大无比。能够做工养家。在战乱的年代,太师爷于兵慌马乱中数次死里逃生,都是因其身俱武艺。在其晚年,社会趋于安定,太师爷开始与武林人士接触,才知道郭云深祖师的来历,以及在武学上的成就与声望。偶与人动手试艺,则有胜无败,逐渐成了乡里与家族中小有威望的长者。太师爷晚年感郭祖传艺之德与再造之恩,在家族中挑选了师爷作为传人,从小培养,并叮嘱师爷将所学传下去,为郭云深祖师传名! 师爷是家庭中后辈中最伶俐、最懂事,也最受宠爱的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被太师爷选中,接到家中培养,其青年时代,为完善所学,又常年奔于山西、河北、京津之间,访求明师(师爷一生经历很难考证,但以其寥寥数语留下的线索看,他所学所访求的,除了受到宋氏后人于《内功四经》上的指点外,基本都是郭祖在山西、河北所传的传人以及后人)。大概在“文革”初期,其不知为何,心灰意冷,流落东北,在黑龙江省尚志某乡村一好心的老支书帮助下落户,从此以务农为业。其晚年以种地、授徒、访友为乐。我师杨辉,是师爷晚年打服的弟子。大约1999年9月底老人突发疾病,卧床不起,水米不沾,三日后竟不药而愈,此后一个月,老人分别向弟子交代后事,在为众弟子讲解武学疑难后,独自远行,不知所踪,三年后,逝于山西某古刹,走完了其传奇的一生。 杨师自小习武,八岁筑基,十三岁正式拜师,对百家拳法都有涉猎,尤精北派实战形意拳法,一次在齐齐哈尔和平厂小花园练形意拳(这个小花园是尚氏形意拳传人李文彬前辈授拳的地方)有一位老爷子驻足观看,惊讶道:“现在很少有这么练拳的啦!”杨师停下与老人攀谈,开始时谈得投机,可谈得多啦,杨师对老人一些见解不甚赞同,于是老少二人试起手来,老人轻描淡写,便将当时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气的杨师打得一溜跟头,最后老人说,大道平常,你同意,则咱们有缘,你可以到尚志某地找我,不同意,则缘尽于此……杨师在极度沮丧中度过了三天,然后下定决心,到尚志求师,一学就是三年。杨师初入师爷的门下,心情很忐忑(因为初遇师爷的那一次,偷袭过师爷,怕师爷怪罪,不教他真东西),当时师爷教他第一个桩是四平马步的下气桩,而他的师兄们都在站三体式,于是他向师爷提出质疑,要求站三体式,师爷毫不犹豫地同意啦,但杨师站三体式的时候,师爷走到他身后,不知怎么地按了按他的肩,力量并不大,很轻,但杨师却一屁股坐倒在地.起来再站,再按,还是一屁股坐倒,如是三番,杨师老老实实地开始站起了马步下气桩,师爷也详细讲解要领,悉心传授,大约七八个月后,再站三才桩,任师爷怎么按也不再坐倒,从此功夫进步神速。 我与杨师结缘是由我弟弟介绍的,杨师与我弟弟开始是因为交换武术资料而结识,后来听说我学习卢氏结构武学,是卢氏武学再传弟子,便开始了交流。当时我弟弟问我练拳的体会,我说,要么是按科学的方法练拳,要么是按传统的秘要练拳,因为当时杨师的观点是“古

兜肾囊—古代秘而不传的男性强肾秘法

兜肾囊一古代秘而不传的男性强肾秘法 真言一句话,假言万卷书。不论是做人还是养生,真正能启悟人的话,真正的好方法,适合自己的,哪怕只是几十个字、几个简单的动作,也够我们受用终生的了。“兜肾囊”就是这样一个简要的护命之法。 三四十岁的人,正当壮年,尤其是男性,一般都不太关注自己的身体,也不讲究什么养生,因为这个年龄的人身体精气神都很旺,一般的外邪都奈何不了;即使生了病,身体的承受能力也比较强,小病小痛都能扛过去。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主要是男士),特别知道补身体。不重视养生而又要知道补身体,补什么呢?补肾! 为什么要补肾?很简单,肾虚嘛!现在的人,肾虚已经成了一种普 遍情况,究其根源,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个是竞争压力大,工作过于劳累,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造成身体气血亏虚;二是纵欲,古话说“饱暖思淫欲,饥寒思果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思想也开放了,很多人便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导致肾精和元气亏耗;第三就是生病和吃药,生病是非常伤精血和耗元气的,是药三分毒,吃药就更伤身体了,尤其是现在的化学药物! 肾虚了怎么办?许多人就去买一些补肾的东西来胡乱吃、胡乱补。 殊不知不管是补药还是保健品,它都是有一定偏性的,假冒伪劣且不说,你乱吃就会吃出毛病,结果很可能肾没补好,其他的问题又出来T ;情况好一点的,按下葫芦浮起了瓢,肾倒是补好了,却引起了其他的麻烦。所以,最好的补肾之法不是吃补药、保健品,不是借助外物,而是在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的基础上利用身体自己的功能,发挥身体自己的能量,因为最好的灵丹妙药都在我们自己身上。 补肾的方法其实很多,如敲打经络,按摩穴位,还有其他很多功法都能起到强肾补肾的作用。但这里推荐给大家一种非常特别的方法,不过这次我得“偏心”一点,给男士们“开个小灶”,教大家一个男人专用的强肾秘法。 现在的男士们因为过分纵欲导致的肾虚,情况十分严重。但若让他节欲,也只能是相对而言,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下子是

手背部董氏奇穴

---------------------------------------------------------------最新资料推荐------------------------------------------------------ 手背部董氏奇穴 手背部董氏奇穴董氏手部穴位是看得见、摸得着、易自疗,且疗效显着,是董氏奇穴重要的组成部分。 单用董氏奇穴的手穴或与 14 经的穴位结合应用,既可用于日常保健又可有效的防治多种疾病。 施术方法:⑴手掌部针刺一般可 1—3 分,留针 15 分钟以上(一般是左病右取)。 ⑵可用三棱针扎出血。 ⑶可用五根木牙签捆绑在一起,剪平尖端,每穴点刺 2-3 分钟以上。 ⑷按穴位图、找到痛点即可下针或按摩,穴位不准也绝无副作用,建议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试用。 5)挠侧是大指一侧,尺侧是小指一侧,这里的所有的手指宽度均按一寸计。 手背部董氏穴位详解:40 个穴组手指部位:28 个穴组(包括手指叉口)1、止涎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中央偏桡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 2 分 1 穴共五穴上一寸。 剂量:由内往外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风患者流涎、小孩流口水、胃寒胃痛、虚泄、结摸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迎风流泪、牙痛、肠疝。 2、制污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处、三穴。 1/ 18

剂量:使用三棱针点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二分。 主治:恶性肿瘤、久年恶疮、痈疽、或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污不止,不收口不结痂者。 以三棱针点出黑血立即见效。 特效主治:外科肿瘤。 配穴:配外三关穴、止瘤穴治外科肿瘤(效佳)。 3、妇科五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平背,当大拇指第一节尺侧,距中央二分半处,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至第二节横纹下,合计五穴。 剂量:使用三棱针点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三分。 主治:子宫癌、子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特效主治:痛经。 配穴:妇科五穴配门金穴治痛经(特效)。 4.珠圆穴:在拇指背第一、二节横纹内外侧各五分处、共二穴。 剂量:直刺二~五分。 主治: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炎、结膜炎、弱视。 5.八关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节正中央内外侧各五分的下二分半处、共八穴。 剂量:由下往上斜刺二~三分。

精校王柏青《太极秘术》

王柏青《太极秘术》 小荷: 1.据戚建海《太极拳技击和炼丹术之奥秘》(2003年台湾逸文武学书馆 出版)点校。 2.太极拳+内丹术=延年益寿+功夫精绝 目录: (1)刘风梧《序言》(2)王柏青《原序》 (3)张三峰《太极拳势》(4)王宗岳《太极拳论》 (5)蒋发《太极拳功》(6)蒋发《太极拳诀》 (7)蒋发《太极拳论》(8)邢喜怀《太极拳道》 (9)邢喜怀《太极拳说》(10)张楚臣《太极拳秘传》 (11)王柏青《太极丹功义诠》(12)王柏青《太极丹功要术》 一、刘凤梧序 余幼失怙[1],习祖遗之医略,於《景岳全书》卷九《杂证十三卷·?瘟疫》处,得先祖手录太极秘术方胜数摺[2],字草潦乱,幸尚可辩识,故复录之存义,然实未睹其术焉。 先祖刘(恒)山,道光八年人。初经药商,后习医道。咸丰十一年[3],路遇困病危者,施救罔效。祖怀善念,奔波镇里,挽一老医者复临乃处。老扶脉摇首而去。病者知无生,讬祖善后,祖诺。其感,

探怀示祖簿册,嘱录而殉葬。祖怜而草缮,复置其怀。其奄然溘逝。先祖俛[4]乡人善葬焉。 此於录后言之一二。因系祖手泽,且理玄奥,故誊而录存。是序。 民国六年[5]仲春月汜水刘风梧拜识二、王柏青留示(《太极秘术》原序) 余从师于温州张楚臣。先师曾曰:“是术得之於道门,精微(玄奥有)不可言传之妙。德不修(者)不与之,名利重(者)难成之,才不足(者不传)之。故择者不易,尔宜慎密勿惰。” 余秘而习之已历四十余载,更添以道家丹法,始悟其源流之泽长,光耀九洲。然修之不易,犹如深海寻珠,循宝光而不舍,历艰辛而不颓,始得而获。更加珍贵,虽万金而不售。斯道气常存者也。 噫!孰鉴道之求真难于此乎!而身不其验、动不明其用、辄言得道、津津善辩而惑人辈,犹为可悲耳!诈伪横溢四海,真言不屑而闻,故大道当隐,俟时渐复,此亦道之至理所含也。 雍正六年[6]冬月愚叟王柏青留示小荷太极: ●拳自道家出,信焉。体用完全合乎道法。 ●德才兼备,不汲汲乎功利者,方可得之。 ●太极拳最终走向丹道。丹道之法可以有效促进太极拳。太极拳+丹道= 如虎添翼。 ●然“斯道旁门甚多。”不可不慎!人生如有幸得遇明师,不可不惜!

董氏72绝针

董氏72绝针 董氏72 绝针 1.外三關一穴:在外踝尖與膝盖外側高骨之直線上。外三關二穴与外踝尖連線之中點。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種瘤、紅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特效)。以三稜針點刺出血效果卓著。 2.外三关二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關三穴为外三關二穴與膝盖外側連線之中央點 4.雙龍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脛骨外側骨陷中解剖位置:外側腓腹皮神經、肺支神經。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頭炎。

5.雙龍二穴一穴下6 分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頭炎 6.雙靈一穴:掌面中指第一節與第二節之間,橫紋中央 (四縫穴)內側二分半處。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側神經皮下淺枝、心臟神經、肺分支神經、腎分支神經。 主治:肺癌、骨癌、心臟內膜炎、腎炎水腫、肝癌、肝硬化、血

癌、白疲風、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兒瘠積、小兒消化不良、心臟擴大、狹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稜針淺刺、從針孔擠出少雀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 7 ?雙靈二穴穴付:掌面中指第一節與第二節橫紋正中央偏外側二分半處。 主治:肺癌、骨癌、心臟內膜炎、腎炎水腫、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風、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兒瘠積、小兒消化不良、心臓擴大、狹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稜針淺刺、從針孔擠出少雀WZ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 8木靈穴 穴位:掌面無名指第一節與第二節間之橫紋中央點偏外側二分半 處。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皮下枝、肝之神經。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兩?痛、膽囊炎、膽道婀蟲症。痿症、半身不遂。以三稜針刺出黃白色液體、或刺出黑血均效。 9?婦科五穴之一穴:手背大拇第一節外側,從掌指橫紋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計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皮下淺枝、子宮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子宮癌、于癌瘤、子宮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經不調、

马世琦老师谈桩功

马世琦老师谈桩功 站桩,是以静站方式调养气息、增长劲力的方法。称其为“桩”,是因为习 练者要像木桩一样静止不动,久练之后,就可以脚底生根,像木桩一样扎实稳固。 站桩是各门各派武术都强调的功法,也是俗话讲的“私功夫”中的一种。 站桩功可粗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两种。各门派武术中的桩功又有所不同。从 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介绍不同武术流派中的养生桩功。每期一个站桩姿势,长 期坚持,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甚至对某些疾病有辅助治疗的功效。 ——编者按 形意拳的桩功共8式。 形意拳,相传创自岳飞。原作“心意拳”,乃以心行意之义,后讹为“形意 拳”。该拳以五行、十二形体,以展、截、裹、跨、挑、顶、云、领八字为用。 其基本功为站桩与盘根。 形意桩要诀:头顶、项竖、肩垂、抱胯、前膊、裹肘、顶膝、提肛、撑虎口 回缩劳宫。讲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不仅调气、调经络,还练修养。 姿势要领:双脚分开稍比肩宽,脚尖向前。双腿微弯曲,双手交*,劳宫穴 对准丹田穴(男左手在内侧,女右手在内侧)。头要正,不要左右摇摆,且微向 上顶。肘往前合一点,向下沉,但不要用力。微含胸。腰调直后尾骨往前翻,有 坐的感觉,整个后背是平直的。重心在脚跟,前脚掌抓地。完全放松,采取腹式 呼吸,即吸气时小腹鼓起,呼气时小腹收紧。 站桩时间:依自己能力,由短时间到长时间。开始时站一会儿也许就会觉得 脚麻,腿累,站不住,可以停下来走一走,再接着站。 注意事项:站桩时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果走神,收回来就是了,不会对 身体造成伤害。初练时不宜用气过猛,以防腹泻。 针对疾病:改善下肢气血运行,增强下肢力量,对下肢疾患有明显改善作用, 如腰酸腿软,下肢运动不力等。 腹式呼吸时横膈膜上下运动,按摩胸腹腔内的脏器,可改善消化功能,对消 化系统疾病有治疗效果,如胃部疾患、腹泻、便秘等。 疲劳时站一会儿,可很快恢复体力,改善精神状态。 先使身心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此时要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心不遐想,神不外驰,做到无欲无求,心静如水,并以舌上抵,两腿并立,深呼吸数次,轻吸缓呼,要求做到松、静、自然。 左脚向外横跨,茖步后调整重心,使两脚与肩同宽,脚尖向正前方,既不可内扣也不可外分及一前一后,要保持平、正。然后十趾扣地,足心涵空,身体重量的70%落在后脚跟,而让30%的重量落在前脚掌。 膝微曲,似直非直,似曲非曲,膝欲曲而委中大筋欲直,前曲后伸,使大腿后侧肌肉形成上挺之力。 提住谷道,尾骨向前翻起,两臀相抱,欲坐而未坐,大腿根部折弯处向内微敛,可调直腰椎的生理弯曲。 腰椎拔直后,背部要求平、正,脊椎直,尾骨不得左右偏斜,保证了尾闾的中正,也保证了脊椎的正直。 两肩松开,微向内扣,使两肩欲交于前方,此时背部横向拉平。 左手内侧“劳宫”按住腹部“气海”。右手内侧“劳宫”搭在左手“外劳宫”,两手都不要用力按,要求若即若离。

董氏72绝针

董氏72绝针

董氏72绝针 1.外三關一穴:在外踝尖與膝盖外側高骨之直線上。外三關二穴与外踝尖連線之中點。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種瘤、紅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特效)。以三稜針點刺出血效果卓著。 2.外三关二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關三穴为外三關二穴與膝盖外側連線之中央點 4. 雙龍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脛骨外側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側腓腹皮神經、肺支神經。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頭炎。 5.雙龍二穴一穴下6分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頭炎 6.雙靈一穴:掌面中指第一節與第二節之間,橫紋中央(四縫穴)內側二分半處。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側神經皮下淺枝、心臟神經、肺分支神經、腎分支神經。 主治:肺癌、骨癌、心臟內膜炎、腎炎水腫、肝癌、肝硬化、血

經痛、月經過多或過少、陰痛腫痛、赤白帶下、陰吹、產後風症(月內風症)。 10. 婦科五穴之三穴11 11 婦科五穴之四穴11 12. 婦科五穴之五二穴11 13..婦科五穴之五穴11 14.木火四穴 一穴穴位:手背食指第二節、三節間橫紋正中央處。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皮下淺枝、心臟及肝分支神經。 主治:半身不遂、(木火二穴曾用於治療高棉總統龍諾元帥之半身不遂奇效)腿痛、中風後遺症、草鞋風。三稜針淺刺出血奇效。注意與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叫針一次以不超過五分鐘為原則。連續取用五日後,限用三分鐘。 二三四穴分别在3 4 5 指上位置同上 18.八关穴之3穴 1 穴. 2 穴穴位:手背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偏內側五分下二分半處(1穴)。偏外侧5分(2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皮下淺枝、心肺及肝分支神經、腎神經。主治:中風、半身不遂(可配正会);腦貧血、耳鳴。

董氏针灸(整理版)教学教材

董氏针灸(整理版)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着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择其要者举述如下: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号称七百四十穴,真正公开的尚不足二百。分布在手指(一一部位)、手掌(二二部位)、前臂(三三部位)、

上臂(四四部位)、足趾(五五部位)、足背(六六部位)、小腿(七七部位)、大腿(八八部位)、双耳(九九部位)、头面(十十部位)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1、骨缘分布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讲究贴骨进针。如妇科、还巢、灵骨、足三重等,均贴骨缘。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效应与骨膜传导有关,董氏奇穴多贴骨缘分布,故疗效显着。2、穴位组合董氏奇穴多以组合穴应用。如胸腹及后背穴位,均以组合穴出现,多用刺血针法,取穴灵活,安全有效。他如驷马穴、上三黄、下三皇、外三关等,均为三穴并列,跨越身体某一区段。此乃董氏奇穴一大特色,其临床效应之快捷,非传统经穴可比。3、命名朴素董氏奇穴之命名,朴素直观,容易掌握。如正筋、正会、肩中(以部位命名);木火、水金、土昌(以五行命名);明黄、天黄、肺心(以五脏命名);妇科、眼黄、肝门(以主治命名)。4、正经奇穴董公历来提倡董氏奇穴乃'正经奇穴',正因为对十四经穴有深入的研究,才会独创数百奇穴,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有很深的渊源。杨师在十四经穴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对五输穴的应用发挥,更是出神入化,妙趣横生。恩师常常告诫:'要想精于董氏奇穴,必须读通《灵枢经》,董氏门生不可不知。' 尤值一提的是,董氏奇穴之最精华处,乃董氏七十二绝针(对某种疾病有特

秘而不传丹道绝学

秘而不传丹道绝学:关键要“开窍” 《呼吸之间》为丹道高人李谨伯老先生数十年修道方法的真传,指导人们如何具体修道,以达到健康长寿,开发潜在功能,生发智慧,最终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李谨伯老先生年届九旬依然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健步如飞,可见其修道体悟真实不虚。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导如实去修,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关键要“开窍” 修道的人远不止这么被动地接受“生气”,修道的人可以“开窍”。开发人身上的窍门、窍点,相当于安装了“信号放大器”,不但能接受到天的“生气”、地的“地气”,还能接受人的“人气”。 修道必定要学会“开窍”。全部修道不过就是修一个“静”字,心静意静。但修静的方法是什么?静修的方法就是开窍,就

是学会开窍。但是“开窍”这件事,古人叫“千圣不传”。为什么不传呢?过去的说法是避免传给“非人”,非人当然不是指鬼神或者畜生,而是德行修养不好的人。所以要“慎传”,免得传给了心术不正的人。但以我这一生的经验来看,人有一个毛病,就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不搞得神秘一点,隆重一点,人就觉得“便宜没好货”,反而不当回事。另一方面,古人自称自己怎么怎么样,他们真的就那么境界高尚,所以才“自珍其宝”,门户森严?我现在觉得,这事也不一定。我年事已高,我是无所谓,只要大家肯学,我没什么可藏着、掖着的。 真要修道,必先开窍。开窍一定要“用诀”,这个诀是秘诀,一般人他是不传的,叫“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古人说“给我十两金,不传一口意”啊。诀是一种用“意”的方法,他为什么不传呢?因为他要传给有德者。那修道怎么办呢?要开窍,得懂得秘诀啊。其实诀大多只有几个字,非常简单。大道至简,非常容易,上手容易坚持难,秘诀本身一点都不秘。人身上有无数接受宇宙自然“生气”的地方,也有接受社会生灵“人气”的地方。比如,凡是骨头连接的地方,都能接受天的“生气”,也就是关节都能接天的“生气”。简单吧?简单——这就是一句秘诀。 我们身上的这些窍,不但有接受功能,而且还有发射功能,就是说还能发出“气”来。有个修行不错的姓杨的老太太,如果活着的话今年将近100岁了,她甚至可以用屁股发功,有脚心发功。这个功夫就深了,所谓人身无处不丹田了。但是,我们大家

谈心意拳秘传桩功

谈心意六合拳秘传桩功 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是一种非常注重桩功的优秀拳种,自开山祖师马学礼先生至世代拳家前辈,均视心意六合拳桩功为看家之宝。在过去的年代此拳只在我国回族之间相传。据已故恩师吕瑞芳所讲,过去的年代对外人来讲别说桩功了,就连拳势是什么样都很难见到、可以说是开门说话、关窗户练拳。由此可见过去先辈们对拳的珍爱与极度的保守。 桩功是以锻炼和培养内功为主的功法,恩师于化龙先生也曾这样高度评价过桩功: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强大内功主要锻炼途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站桩功。极功是拳的生命,此拳的每一形。每一势,都是极功。心意六合拳主要以鸡形桩功为主。一生习拳,只要能够认真地抓住桩功中两三个势子,就可以足够对付一些千变万化强悍的高手。心意六合拳先辈们一有空闲之时就习练功法及桩功,可以说几乎行走坐卧不离桩功。所以先辈的功夫是来之不易的。下面将两位恩师平日里的所授及本人的一点儿心得体会略谈一二。 让我们首先谈谈怎样练好桩功,怎样去认识、理解、体会其中的奥妙。 练好心意六合拳的桩功,可以达到强身、技击、养生、

调治疾病之功效,也是为以后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拳艺之基本要求。心意六合拳,无论运用何招势,都应有强大的桩功做其后盾,只有这样,拳艺才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势桩功内里都包含着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雷声等六艺,同时也内含着十形七拳。心意六合拳每势桩功,基本上以“鸡步”桩法为主。 今既谈站桩功,笔者也有必要谈谈桩功的“桩”字。大家知道,盖大楼需在工地上打桩子,桩的下面一部分被埋入地面以下,以稳固地面上一部分。但人体绝不会一部分埋入地下,只是在人们习练站桩功时,需要人体内在意念有入地之感,藉以稳固周身、来增强人体周身内在的质量。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只要多观察、多领语、多理解,从中并不难发现与拳艺相通的事物。 例如,刚栽入地里的小树苗,我们很容易将它主干折断或轻松地连根拔出,从这种事物现象中不难看到小树苗的根基及树本身的内在质量并不强大,才致使极容易将其损坏掉。如果小树苗再生长一、二十年之后,它枝繁叶茂时,我们还会轻易将它折断或连根拔起吗?可见树木的生长过程就是一种无形的自然桩功,人们习练桩功也如此道理 再例如,经过长期认真的锻炼,桩功如同一辆三轮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的典故 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相传,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里的风景深探吸引,便在山顶住了下来,终日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并且从中获得了书法灵感。他每天不知疲倦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最后竟然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可见其对书法研究的痴迷程度。有一天深夜,王羲之还在练字,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但还是不满意。后来实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亡睡着了。这时.忽然刮来一阵清风,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我看你每天潜心研究书法,十分用功,现在我教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听到这里将信将疑地伸手过去。老人在他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书法技艺会越来越高的。”说罢就消失在空中了。这时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看着老人走了之后,王羲之一看手心,原来是个“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终于明白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了。白云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笔诀啊!此后,王羲之练字更加勤奋了,书法也更加洒脱高超了。后来有一次,王羲之和朋友在兰亭欢聚时,便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为世人传颂。 基本释义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柳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1.董氏针灸七十二绝针、解针

董氏72绝针是董氏不传之秘.以下只是简单的描述.以后再发详细的.还有32解针.及董氏掌诊. 1.外三关一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联机之中点。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特效)。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2.外三关二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关三穴为外三关二穴与膝盖外侧联机之中央点 4. 双龙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5.双龙二穴一穴下6分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6.双灵一穴: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 7.双灵二穴 穴位: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横纹正中央偏外侧二分半处。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8木灵穴 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痛、胆囊炎、胆道蚵虫症。痿症、半身不遂。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五穴之一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10. 妇科五穴之三穴11 11 妇科五穴之四穴11 12. 妇科五穴之五二穴11 13..妇科五穴之五穴11 14.木火四穴 一穴穴位:手背食指第二节、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木火二穴曾用于治疗高棉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三棱针浅刺出血奇效。 注意与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叫针一次以不超过五分钟为原则。连续取用五日后,限用三分钟。 二三四穴分别在3 4 5 指上位置同上 18.八关穴之3穴 1 穴 . 2 穴穴位:手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内侧五分下二分半处(1穴)。偏外侧5分(2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经皮下浅枝、心肺及肝分支神经、肾神经。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可配正会);脑贫血、耳鸣。 交叉取穴与下向上刺 19.八关穴之 4穴:手背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内侧五分下二分半处。

弹铗楼丹道武学秘笈上册

弹铗楼丹道武学秘笈 千古一脉丹武珍品 弹铗而歌人生由武入道正途 (代序) 李康先生,号弹铗楼主。自幼博览群书,稍长即四处寻师访友。因缘份所至,终于得到丹鼎派、剑仙派、上清派等道脉修真口诀;在武学上,终得心意、太极、佛汉、八卦之真谛,称堪当今武术界武道合修,且有真知灼见的研究家。著名武术家、“中华武林百杰”称号获得者,朱砂掌名家杨永教授曾题墨家:“由武入道,性命双修——赠李康贤侄”以示嘉许。 (一) 李康先生内心坚强,外示柔和,是在典型的传统文化熏陶下长大的。他自幼家境不错,备受父母疼爱,少年时代即常生悲天悯人之心,天赋正义,平等,博爱,善良。几岁的他,看到乞丐都会自发的伸出援助之手。在后天尘世中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之中,在受到外界的好与坏、红与黑的双重灌输与刺激之下,他总是“自动化选择”好的一面,毫无勉强,一派天然。 李先生幼少之时,以“神童”喻之,绝不为过。据其父母、邻居、老师等回忆,他聪颖过人,过目成诵,有超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超强的记忆力。如大部头的《呼杨合兵》,他八岁时就能一日读完,并能给长辈们叙述下来,且环环相扣,毫不遗漏。 十四岁时,他自读《神仙传》而慕修真养性之道,对古代道家修真之士所具有的高风亮节和生理异能,尤为向往。尔后,他便广泛搜集圣贤书而痛快读之,如饥似渴地汲取传统给养。弱冠之年,他结识了丹道大家胡美成,胡先生深谙传统养修之道,尤精人元金丹之学。他很喜欢这位年轻弟子,要他再诵读诸子百家,为日后成长训学识非凡的大家夯家基础。以胡先生教诲,李先生对丹道的认识已步入正轨。 在以后的生涯中,一旦遇到真正有心得,有见地,有实践有传承的道与武之明师,他即以精诚的毅力求学,毫不吝啬精力、体力与财力,使他得到了一些丹道高士和武术名师的教诲或指点。因缘分深厚,李先生终得丹鼎派、剑仙派、上清派等道脉的修真法诀,诸如《太乙玄门橐吹嘘先天一气胎息口诀》、《剑仙内功心法》、《青城剑经内外篇》、《观音心法》、《混元一气内壮法诀》、《九转还阳功》、《黄氏真传易筋经》等稀世奇功真诀。其中,只有《黄氏真传易筋经》由张义尚、李康先生二度传于世人,其余均尚属枕中鸿宝而鲜为人知。 (二) 受师尊青眼,承受真诀之后,李康先生躬身实践,一心向往的武学修真之道。便他绝不舍家弃业,而是更加勤奋地工作,倍加尊老爱幼。他坚信,一个不爱社会,不家家庭,只爱自己,只为自身谋划的人,是永远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的。 在武学上,他曾与省拳击亚军穆飞先生切磋武艺,双方义结金兰。一次,他外出办事,发现两个兵痞子正在打骂一个没有自卫能力的人,他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在遭到打击后,他迅速运用大成拳的劲力与技法进行正当防卫,于瞬间将两个歹徒击倒在地。义举引起周围二百多位群众纹路围观,众人皆拍手称快。许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目击者对李先生昔日的身手和风采,仍记忆犹新。 (三) 在习武访道的过程中,李先生发现,武术界许多人寿命并不长,有的英年早逝,有的虽不短寿,晚年却疾病缠身,生活很不如意。这就使得许多人对习武失去信心。在访道过程中,他同样发现了丹道界都情愿回避的一个事实:一些长期修道者并无生龙活虎般的盎然生机,不便依然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袭而呈老态和病态,而且大都一片死寂,身上缺乏一身铮铮铁骨

董氏绝针和解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和三十二解穴 1.外三关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连线之中点。直剌1 —寸,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特效)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着。治子宫溜配妇科穴。 2. 外三关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 外三关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为外三关二穴与膝盖外侧连线之中央点 4. 双龙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直剌五分至八分。 5. 双龙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双龙一穴下6 分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6. 双灵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棱 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 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7. 双灵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横纹正中央偏外侧二分半处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

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 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8 木灵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 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 痛、 胆囊炎、胆道蚵虫症。痿症、半身不遂。 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取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後风症(月内风症) 10.妇科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11 妇科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12. 妇科四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13. 妇科五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14. 木火一穴位:(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取穴:手背食指第二节、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 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主治:半身不遂、三棱针浅刺出血奇效。注意与禁忌:木火 四穴效果迅速,通 常叫针一次以不超过五分钟为原则。连续取用五日後,限用三分钟。 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剂量:使用三棱针浅刺出血,穴位:手背中指第二节、三节闲横纹正中央处。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主治:半身不遂、腿痛、中风後遗症、草鞋风。三棱针浅刺出血奇效。治疗方法:放血法。特效15.木火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左常波老师总结-董氏奇穴核心特效穴

左常波老师总结-董氏奇穴核心特效穴 董氏奇穴特效核心奇穴本篇精选董师公及杨 老师最常用特效奇穴三十余个,条分缕析,深入阐释。这是董氏奇穴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杨老师曾云:“真正悟透了董氏奇穴之精神,常用奇穴二、三十个足矣。”讲义中提到的奇穴均按董公原文,以“部位”、“解剖”、“主治”、“取穴”、“手术”来论述,文字有欠精确处,以讲课内容为准,特别提出:此处之“解剖”,非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与董门秘传掌诊真诀有关,讲课中会略有提及,点到即止。临床发挥部分,乃本篇精彩内容,请做好笔记。【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计有两穴点。解剖: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主治:肝火旺、脾气躁。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手术:针深二分至三分。【还巢穴】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之侧)正中央。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取穴:当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手术:五分针,针二至三分。【木火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部位: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解剖:正中

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主治:半身不遂(此穴曾用于治疗高棉国总统朗诺元帅半身不遂,奇效。)取穴: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手术:皮下针向小指方向横刺。注意:第一次限用5分钟,5日后限用3分钟,又5日后限用1分钟。时间及次数均不可多用。【妇科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解剖:桡神经、正中神经、子宫神经。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性均可)、子宫肌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痛经、月经过多或过少。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三分,距前横纹三分之一处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处一穴,共二穴。手术:贴于骨旁下针,针深二分至三分,一次两针齐下,谓之倒马针。【制污穴】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解剖:桡神经浅支。主治: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结口。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手术:以三棱针刺出黑血当时见效。【重子穴】部位:虎口下约一寸,即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解剖:有桡骨神经之分布与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主治:背痛、肺炎(有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孩最有效)。取穴:手心向上,在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约一寸处是穴位。【重仙穴】部位:在大指骨与食指骨夹缝间,离虎口两寸、与手背灵骨穴正对相通。解剖:有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 阳转变大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自古以来中医(世医)的神秘莫过于用药的神奇,而用药的独到莫过于阴阳的转变,何为阴阳的转变呢常听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其实药量只是一部分,我说其实中医不传的是药物的阴阳转变规律,为推广我中华国术,提高临床疗效特将天机述于有缘之人。 -阴阳转换大法. 一.基本概念 -1.任何事物阴阳的属性都不是一定的,是随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 -2.应用在治病中首先要以所治疗的患者为基本参照物,而后立药物的阴阳,而不是以药物本身去立阴阳(很重要哦)。 -3.药物阴阳的确立是以药物的浓度、气与味的厚薄、温度为基本变量展开的。 -4.阴阳在药物中的体现是以量变而变的,具体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就是在一个太极中,阴阳平衡时,阴是阳的二倍或者阳是阴的二倍, -比如阴是阳体积的二倍,而同时阳又是阴质量的二倍等等...... -5.改变物质的量就将改变了物质的阴阳属性(在一定范围内)。 二.举例应用 -如一人体温为度,你给他一杯水,如果水低于度就是趋于阴性的水,阴则相下,向里,你喝下去觉得肚子里很凉快,那水对你来说就是淡味的凉药,为什么是淡味的呢这是与你身体的酸碱度对比而言的。但如果你喝的是度以上的热水,那水就是趋于阳性的水,阳则上行,趋于表,你喝下去一会就出汗了,那水对你来说就是淡味的热药。 -同样是水同样是一个人,温度变了,药的阴阳属性就变了,其实中医很科学很简单,其实内经中讲的“要”也就是参照点的改变,一样的药在不同人身上药性不同就是这个道理,中医难吗很难不告诉你这个原则,你光研究药那你研究去吧,这一辈子,未必能精通几味药,人有500变,有8万4千演你就是穷其一生也不能精通多少。 三.阴阳法则 -阴阳各自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不可完全混淆套用,应因性而辨,因辨而用 -如味之薄者为清阳,清阳出上窍:味之厚者为浊阴,浊阴出下窍 -如气之厚者为阳;气之薄者为阴。因有气之薄者为阴,所以有茯苓利水而下行之功。 -阴阳转变凡此种种,阴阳不在药性而在人心,人使之阳则阳,人使之阴则阴,至此则药无有阴阳矣,至此可知为何滋阴寒凉一派,与火神一派,用药天差地别而能各自取效,而后辈仿之则不效而多出偏,实未得真传也。 今有缘者得之,仔细玩味,可造福一方,扬我国术,振兴我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