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以及

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摘要】科尔伯格在其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道德教育理论遵循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家的实践检验和哲学的反思三位一体研究思路的循环,在美国当代道德教育领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创建了以发展为目的,通过道德讨论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并最终实现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统一的道德教育体系,对中国道德教育尚存的问题以及中国道德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中国道德教育

当今国外道德教育理论经历了一个由兴盛走向衰落再回归复兴的选择。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短短的十年里,英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就涌现出大批道德教育理论家及其学说,时至今日,道德教育领域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这些理论流派综合而论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全球本位道德理论,包括生态伦理学、科学的人道主义学说和社会关心教育哲学。第二类是社会本位德育理论,包括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的德育论、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德育论和艾里克森等地新弗洛伊德主义德育论。第三类是个人本位德育理论,包括基于存在主义哲学之上的个人主义道德论、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上的德育论和基于认知结构心理学之上德育论。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流派主要有: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克里夫·贝尔的反省价值道德教育理论、拉思斯的价值澄清道德教育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卡洛·吉莉根的关爱理论。本文就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形成的背景、特点、主要教育方法、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以及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启示五个方面做一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一、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形成的背景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y,1927----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道德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指出:“我的道德研究是从皮亚杰的阶段概念和他认为儿童是一个哲学家的看法出发的。”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自己的发展

理论,其道德教育理论是其道德发展理论的扩展、延伸和实践,他主张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儿童的积极思维,发展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使道德思维向更高的道德阶段发展,以推进道德行为的完善。他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理论以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来划分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阶段,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年龄及认知结构的变化有很大关系。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受到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的影响,被称为是皮亚杰在道德发展领域的继承人。他的研究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分析基础上,引起了西方心理学界,特别是美国和前联邦德国教育界的很大反响。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有的时代背景,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也是如此。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形成是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造成的美国社会对道德教育的迫切需求。首先,20世纪50年代末,在前苏联成功发射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刺激下,美国为了在军事与政治舞台上与苏联一比高下,将扩展它的军事与政治实力放在首要地位,从而对学校教育进行重大改革。只强调学习知识和发展技能,当时流行的看法是,学校必须减少柔性课程的时间并相应增加自然科学课程的时间,道德教育退居其次,道德教育服从于科学与技术训练的目的。于是,美国自五十年代后便进入了道德教育的荒凉时代。其次,美国六十年代不断高涨的各种民主思潮和运动冲击了传统的道德观念,人们主流意识逐渐变得淡薄,思想越来越发散,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与价值不再为人们所接受。加之美国特有的多元主义文化也极大地冲击美国青年一代道德价值观,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呈现在儿童面前,需要儿童去选择,而在多元主义的文化气氛中这些价值观似乎都找得到合理的依据。面对着众多的价值观选择,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学校的德育该如何进行?最后,二战后,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仅传统的美国主流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且美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机构及其它们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富裕的后工业社会中家庭的道德功能日趋削弱,同时,学校对德育也逐渐放松,学校在巨大的社会变革面前疲于应付,伦理相对主义与放任主义在学校中盛行。而教会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减弱,对此,科尔伯格认为“宗教和宗教教育在道德发展中似乎也不会有任何特殊的作用。总之,研究表明,宗教的介入和参与所引起的变化同

道德发展是无关的。”[I](Plo)综上所述,美国学校德育在六十年代后面临的巨大的挑战。种种社会不稳定及道德危机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反思,从而使道德教育的需求又日益增加起来。对道德危机的反思,最终演化为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呼唤。许多有志之士甚至提出了“用道德教育来解决道德问题”,这意味着美国道德教育的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科尔伯格的在50年代末以成体系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引起了时代的共鸣,受到世人重视。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形成,也就进一步决定了该理论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下面做一下具体的阐述。

二、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方法

(一)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

从研究视野上来看,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具有多学科整合性的特点。他从多学科的视野来探求道德教育研究的方法和基础,继承了杜威的传统,从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道德教育问题。他吸收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涂尔干、杜威、皮亚杰、罗尔斯等人的观点,并在道德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对道德发展阶段、道德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对象以及道德教育时机等方面做了精辟的论述。科尔伯格以“心理学理论----教育实践----哲学反思----”逻辑顺序为研究思路,将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精心构造了一个包含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宗教学等理论思维在内的庞大的研究综合体。

从教育方法来看,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科尔伯格反对道德灌输,他特别指出:“儿童是道德哲学家”,“儿童也是可以有理性的,即能独立思考,能考虑公正原则和自己及他人的权益。”所以他非常重视受教育者的主题地位,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主张尊重学生主体性,重在促进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自主意识的塑造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道德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道德规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因此,他认为不应将教育者视为“高尚道德”的代表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教育那些“无知”的受教育者;也不应该将学生的头脑当做是盛东西的“容器”,简单地将一套先定的规范、规则灌输进去。采取灌输方式不仅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达不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完全是一种不道德的教育方式。

从教育课程来看,科尔伯格认为传统德育课主要以单一传授课程为主,把榜

样的告诫和习惯养成活动作为知识传授课程的补充。科尔伯格通过对潜在课程与道德教育问题进行的专门论述,明确提出运用潜在课程和学校的道德气氛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他认为道德行为并非完全由主题的内部心理因素决定,儿童所做的道德判断,采取的道德行为受特定的具体情境制约。因此,道德不仅仅是一个课程的教授问题,而且主要是一个行为问题。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念通常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正规课程,而是来自“潜在课程”。科尔伯格强调指出潜在课程具有的德育价值,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对此,他论述道:“虽然我们确实认为道德教育应该成为理智课程的一部分,但我们认为它不应该限于学校的正规课程。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开发隐性课程所提供的资料最有效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为隐形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规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可见,科尔伯格把潜在课程几乎等同于道德的教育,将潜在课程的德育价值强调到了很高的地位。在科尔伯格对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推动下,现代道德教育课程从单一走向综合。

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来看,科尔伯格继承了美国的研究传统,十分重视实证微观研究,系统而全面地构建了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道德教育基本原理的理论框架。更为重要的是,他把道德教育理论直接付诸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策略体系,提出了运用于实践工作的操作模式,这种具体实践工作经反馈、修正后又促进理论日益丰富与完善,提高了其策略模式的整体生命力。(二)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采取的主要方法

科尔伯格所提出的供实践工作运用的一整套的道德教育策略不是从条条本本中引出来的主观设计,而是构筑在现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较完整地回答了道德教育“是什么”、“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他所倡导和运用的道德两难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模式,是在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及他自己的道德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并应用于学校德育实践。科尔伯格对这些操作模式都做了完整的理论说明,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安排和实施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是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儿童道德教育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方法。它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该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判断儿童所处的道德认

知发展阶段并引导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要以两难故事诱发儿童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促进其道德判断的发展。提出和倡导这一方法,是科尔伯格早期以道德认知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并特别重视儿童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发展的具体表现。在他看来,“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因此他把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为促进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他认为一个人道德判断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是一个由低到高顺序发展的过程。科尔伯格曾对这“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过程模式作了详细阐明,后又作过重大修正。他在70年代后期对该模式的概括是这样的:水平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价值取向阶段,以个人的功利主义为目的的价值取向阶段;水平二是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以协调人际关系为价值取向阶段,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履行个人义务为价值取向阶段;水平三是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以社会契约为价值取向阶段,以普遍道德原则为价值取向阶段。他认为儿童的年龄与其道德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一般0至9岁处于第一水平,9至15岁处于第二水平,16岁后向第三水平发展。但年龄并非是决定因素。尽管发展阶段不可跳跃、发展方向不可逆转,而在发展速度上则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慢,还有的可能长期处于某一阶段上停滞不前。科尔伯格主张用教育,特别是道德两难故事策略,促使其向更高一阶段发展得更快一些。

实施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具体步骤和要求是:第一,根据道德判断测量表测出学生道德发展已达到的实际阶段,并根据测试结果给学生分组;第二,再选择适当的道德两难故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给学生讲述道德两难故事时,应能让学生完全听懂并能复述出故事里的情节,使学生能真正明确故事中的道德两难问题和矛盾冲突是什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准备时间,还需就故事里的道德难题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时可采取先分小组进行,然后再集中的办法,让每个人都有充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就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辩论,要能引起学生道德认知上的冲突,以引发更深的思考和逻辑推理,要让道德发展阶段相邻的同学有相互交流的机会,使较低水平的同学能学到较高阶段的道德推理。讨论不要追求意见一致的

结局,而应通过讨论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推理能力和认知水平的目的。讨论结束前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继续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科尔伯格认为这种方法与传统教育有原则区别:它不是在学生面前强调成人的“正确答案”和传授学生现有水平还无法理解的高层次道德伦理,而是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积极思考和认知冲突,给他们提供学习道德推理的机会,提供高于他们已有道德水平的一个阶段的思维模式。因为研究表明,儿童拒绝接受低于他们已有认知水平的信息,也不能理解高于他们两个阶段的信息。“成人的道德说理只有在高于儿童现有水平一个阶段时,才能被同化到儿童的思维中去。”因此,这一方法是有实证依据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确有效地促进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道德行为产生了间接影响。但是,科尔伯格也看到这一方法还需补充完善,于是他进一步主张将道德讨论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并在道德讨论中增加一些对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讨论,使道德判断的发展能更多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

三、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对西方的影响

认知发展理论教育学派是当代道德教育研究领域一个影响巨大的理论流派,科尔伯格在坚持皮亚杰道德教育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实验、改造和完善,加上长期从事跨文化和纵向研究,以及在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教育领域耕耘的三十年,使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尔伯格不仅提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模式理论,还创造性地提出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思想,论证了促进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观点。他的理论为当代美国道德教育奠基了重要的基础。美国课程发展与管理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在说明制定道德教育课程的依据时,就突出强调了两条:(1)道德教育要注重批判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2)德育要超越认识领域,即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事善,什么事恶,而是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对善恶做出评价。

科尔伯格的理论不仅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道德教育实践,而且超越了美国国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形成了在道德教育领域的“科尔伯格潮流”。当代西方学校非常重视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反对道德教育仅仅是灌输已有的道德知识,因为仅仅记住道德知识,在面对实际环境时可能难以应变或只是停留在道德认知阶段,并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

为习惯,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出现道德思维定势,无法顺应新情况、处理新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生只有发展了道德判断能力才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情况作出最佳判断,较好地适应多变的社会。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很多运用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的方法,把判断能力的培养置于道德教育的中心地位。比如韩国把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力作为最高目标;马来西亚在编写中小学德育大纲和教材时,都是以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为主线。即使是一些国家推崇价值澄清学派,其实质也是在有意无意地运用道德认知学派的理论,而且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某些道德概念和道德原则,重点还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下面就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有何启示做一重点阐述。

四、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科尔伯格在30多年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儿童与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模型,提出了“道德两难模式”和“公正团体模式”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为道德教育科学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当代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学家,其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德育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学校道德教育应适合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促进他们身心的发展。品德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定向的作用,是人的个性特征的核心部分。因此德育的内容、目标、方法都应持发展的观点,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模型正是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提出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发展水平,为德育目标与评价的具体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当前我们的德育目标大而空洞,没有洞悉到青少年学生发展的身心特征。比如,对小学生大谈爱国主义与社会公德,大学生则还在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这种倒置的现象使很多人对德育持一种漠视的态度。要改变这种大而空洞的现状,就要求我们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都应具有阶段性、层次性,使教师能感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使学生能感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过低的要求显然没有教育意义,过高的要求往往会成为空洞说教。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精通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能够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使命中去。

(二)在活动中进行德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尔伯格反对传统的美德教育方法,他说:“我们所赞同的发展法就是在进行教育时从不运用灌输思想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按照发展的自然方向去刺激儿童自己的思想,并使他向着每个儿童潜力以内的目的前进。”他提出的“道德两难模式”正是通过情境冲突来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思考与争辩,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后期的科尔伯格越来越强调用真实的“两难道德情境”来进行道德教育,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全身心投入到道德活动中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主体作用,自身的潜力也得到了实现,从而使外在的品德内化,真正获得品德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主体作用、潜力的实现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了身心的活动,外在的发展条件不可能成为发展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我们的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道德活动。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着个别差异,有智慧,有情感,德育活动课应首先注重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去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品德的发展;使他们在道德活动中,一方面遵循原有的道德规范与纪律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根据新产生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品德。

(三)在消化吸收中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

我国在德育模式的问题上,灌输方式已成基本模式,教师将德育的内容通过讲授等不同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接受社会所认可的道德观念并最终形成固定的行为习惯。这种单一、僵化的灌输方式忽略了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是一个个自主能动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以至于将道德教育视作一种异己力量,而不是自身主动追求、能使自我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在该模式中,一端是教师和他的传授,另一端是学生和他们的接受,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人们只要想到德育,往往想到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和学生的洗耳恭听。在这样的传递模式中,师生关系蜕变为纯粹的主客体关系——权威与服从。学生在接受枯燥的道德教条的同时本身也被同化,道德本身的丰富内涵也消失了。在这里批评灌输模式,并不是要放弃所有条目的传递而去抽象地培养儿

童的道德思维判断能力,德育担负着传递人类基本价值观的使命,但它必须同时让个体在情感上认同、接纳、遵守这些规范,用道德生命去体验、

内化这些规范。科尔伯格积极倡导并推广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重视学生道德判断、推理与选择能力的培养,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使道德教育内容能真正被其认知并接受和内化,将认知水平逐渐向更高层次提升。因此,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应提倡启发式,面对一些社会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充分讨论、明辨是非,既可促进学生知识的丰富、思想的成熟,更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同样对教师角色转换也提出了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顾问、合作者,一个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提供现成答案的人。

(四)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塑造良好的环境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实践研究中,科尔伯格还对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同龄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证实了环境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科尔伯格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发展的作用。“社会道德教育的途径包括正规化的道德教育和非正规化的道德教育两种”。儿童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他们所接受的信息不仅来源于学校,还来源于家庭与社会。在科尔伯格看来,道德发展既不是来自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来自后天的学习,而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的道德获得不断的发展。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延伸,我们可以越来越容易地接受信息与了解社会现实。学校不可能是惟一的信息传播渠道,自我教育能力较差的儿童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以进一步获得品德上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同时,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来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学校来说,一方面要在德育方法与内容上做出改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与批判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等方式来巩固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而不能让学校德育处在真空中。同时,家庭与社会也必须认识到学校德育需要大家整体的配合与协作,形成较好的氛围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味地将德育工作的失败归罪于学校,这是不正确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的每一位家长与社区社会工作者都必须具备这种意识。

(五)道德教育应对学校的隐性课程给予关注

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模式”目的是在道德活动上创造一种公正民主的集体氛围,帮助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关心社会,并养成知情合一、言行一致的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尔伯格还认为,学校的德育除了意识的课程外,还有一种非学习课程,即“道德氛围”,他将其视为道德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利用学校生活的潜在影响,通过与学生自己生活有关的问题,使学校成为道德反省和道德行为的实验室”。科尔伯格强调,儿童的道德价值观念很大部分是从隐性课程中潜移默化来的。这种隐性课程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与为儿童提供角色承担机会的多少有关,也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些机构中公正结构水平的高低有关。因此,儿童所处环境中的公正结构水平越高,这些机构内部成员中实行奖惩和分派义务与权利的共同原则越公正,那么这个机构的道德气氛就越好,这种隐性课程就越能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起到良好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应努力提高教育者的品德和公正意识,使学校形成一种公正的氛围,从而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我国德育存在着课程化现象,把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提并论,德育内容枯燥,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德育方法单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课程改革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正努力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去,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它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需要耳濡目染。将德育寓于情境之中,在潜移默化

中给学生品德发展以深远的影响。学校作为一种大的教育环境,不仅是课堂教学具有教育意义。其中的人、事、物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因此,学校要努力营造民主公正、轻松和谐的氛围,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继皮亚杰之后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这种方法也称两难故事法。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反应:赞成者认为,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受罚;反对者则会说,偷药会受到惩罚。

道德教育理论及其问题

道德教育:理论及其问题 周作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本文从“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出发,讨论了图瑞尔、纽希关于道德与习俗二分的域论。在此基础上,对皮亚杰、柯尔伯格、吉利根关于道德发展阶段说及其批判的德育意义进行了讨论。最后,从关系、互动的角度对德育的一般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作者认为,美德可教;需要一种“互动式”的“教”。在这个互动关系链上,教者同时也是学者。 关键词:道德;习俗;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3)01-0021-06 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and Issues ZHOU Zuo -yu (School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 A bstract :Tracing back to the classical question with regard to whether morality can be taught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moral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of the theories by Turiel ,Nucci ,Piaget ,Kolber gh and Gilligan .It gives a positive answer to the classical question in the terms of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In practice ,it is asserted that those who teach ar e to learn in the same time . Key words :morals ;convention ;mor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02-10-14 作者简介:周作宇(1964— ),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 对当前道德状况的估计应持两点论:从道德生成的知性上看,理性的解放和复归使道德认知在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 达成成为可能。而作为道德同一层次概念的价值观问题,也因人们的理性的复苏而变得可讨论。道德不再是可以随意灌输、盲目接受的东西。由于一切都在理性面前暴光,同样,道德教育也在理性面前暴光,这就使道德律令成为可辩论的东西。从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的角度来看,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旧有的道德范式、范畴内已走向对立面,即所谓的滑坡。这既是道德重建的必然结果,也是新的道德规范建立的必然过程。 关于道德和德育讨论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虽然文献在日渐增加,但德育低效的呼声一点也没有 因为理论界的关注甚至介入而降落。实践中的问题虽不能完全由理论加以裁决,但跳出实践的多重约束和裹挟,反思诸问题所卷入的人和思想,对思考一些终极性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对道德和德育这样古老的问题,我们既拥有丰富的理论资源,也不乏丰富的实践资源。比之于实践来,理论具有跨越历史和跨越文化的性质。对理论的梳理,对反思德育实践、探索实践出路无疑是必要的。 一、道德与习俗 学校德育背后的一个基本的假设是:美德是可 教的。对美德的教授是学校应有的职责。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输出,学生的道德状况是一个基本的衡量指标。由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道德不景气现象反推①,判定学校德育没有尽责似乎是自然的归因理路。 人是环境的函数。人的状态如何,可以从其所有经历中找到相关的自变量。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假设确实有道德不景气的现象存在,那么,学校教育也只是这种现象出现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变量。退一步说,由于学校本身承担着道德教育的使命,比之于其他因素来,学校教育在道德教育上的职责更专门。为此,可假设学校在个人道德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问题就成为:从途径上说,学校 第1卷第1期2003年1月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Vol .1,No .1Jan .2003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 科尔伯格继皮亚杰之后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这种方法也称两难故事法。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如: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海因茨犯了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科尔伯格道德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 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里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他致力于道德认知发展体系构建的研究,将之应用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时间,并从哲学上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行总结和反思,取得了卓著的学术成就。本文就他的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学校德育教育方法以及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启示作一探讨。 一、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道德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被誉为“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研究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模式,不但可丰富和发展我国道德教育理论,而且对我国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指出:“我的道德研究是从皮亚杰的阶段概念和他认为儿童是一个哲学家的看法出发的。”在此基础上,科尔伯格建立了自己的道德发展理论,其道德教育理论是其道德发展理论的扩展、延伸和实践,他主张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儿童的积极思维,发展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使道德思维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以推进道德行为的完善。从理论来源上看,由于科尔伯格受到多种道德哲学传统、道德心理学传统和道德教育学传统的广泛影响,所以科尔伯格的道① [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等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2 000,第1 0页。德教育理论是一种既是心理学的、又是哲学的道德教育理论。根据科尔伯格本人的观点,对其道德教育理论产生主要影响的有苏格拉底(Socrates,B.C.468—400)、柏拉I訇(P1ato,B.C.427—347)、康德(Immanuel Kant,1 724—1804)、涂尔干(Emi leDurkheim,1858一1917)、杜威(John Dewey,1859一1952)、皮亚杰、罗尔斯(John Rawls,192卜)、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一)、等人的观点。 从研究视野上来看,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具有多学科整合性的特点。他从多学科的视野来探求道德教育研究的方法和基础,继承了杜威的传统,从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道德教育问题。他吸收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涂尔干、杜威、皮亚杰、罗尔斯等人的观点,并在道德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对道德

教育心理学总结——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人的发展,更大的我的形成,是一个和外在世界不断交往,并且在自己之内不断形成一系列的判断标准的过程。这些标准影响了我们处理很多问题的态度。 一的法则里讲到的自由意志,是这个发展的根,爱与光是这个发展的保证。 我们可以看一下从心理学家的角度,获得的一些对发展过程的认识。一般称为心理发展的层级理论。皮亚杰、科尔伯特、马斯洛,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层级理论。 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发展心理学家,他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认统治是以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来划分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阶段,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其年龄及认知结构的变化有很大关系。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受到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的观点的影响,被称为是皮亚杰在道德发展领域的继承人。他的研究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分析基础上,引起了西方心理学界,特别是美国和前联邦德国的教育界的很大反响。 科尔伯格主要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道德发展的,他强调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强调道德判断同逻辑思维能力有关;强调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着巨大的刺激作用。 科尔伯格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道德两难论法。他编制了九个道德两难故事和问题,如常用的一个故事便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即本城一个药剂师新研制的镭锭。配制这种药成本为200元,但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但遭到药剂师的拒绝,并且还说:“我研制的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破门进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问:这个丈夫该这么做吗?为什么?利用这类两难故事,科尔伯格研究了75名10~16岁的被试。以后每隔三年重复一次,直至22~28岁。他让被试听了故事后判断是非,然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再根据他们的回答划分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同时又根据一系列的回答,编制了各种不同水平的量表,再来测定其他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科尔伯格从被试的陈述中区分出30个普遍的道德属性,如公正、权利、义务、道德责任、道德动机和后果等等。每一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https://www.360docs.net/doc/c215091811.html, 1月17【生平】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1927.10.25- 1987.01.1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布隆维尔市(Bronxville)的一个富商家庭,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他在安度瓦的菲律普中学上学,高中毕业后不顾家庭反对自愿当一名商船机务士,从事协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犹太难民通过英国海防偷渡到以色列的工作。这次经历让科尔伯格对一个问题产生了终生的兴趣,即:在什么时候,一个人不服从法律和法定权威时,从道德上是有道理的,这为他日后研究道德发展奠下了基础。这次经历还给他带来了终身的疾病:他被抓住过,并在塞浦路丝的一个军营里关押过一阵子,他虽逃脱了,但却没能逃过一次寄生性肠胃感染,从此以后,这个毛病时不时地烦他,终生未愈。1948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芝加哥大学,2 年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不久又获硕士学问。大学期间,心理学和哲学(特别是道德学)是他最喜欢的两门课程,他很喜欢J.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修读博士学位时本拟专攻临床心理学,但因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改而研究道德认知发展。他的博士论文题为《10-16 岁学童道德思维与判断方式之发展》,是研究儿童在面对道德的两难情况时所做的推理,

他假设道德的困境会使他们经由一个固定的顺序发展出更 多更具弹性的道德推理。由于他的论文题目搜集资料比较困难,所以一直到1958 年才完成论文获得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创下9 年读完博士的记录。完成博士学位之前,1953 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副研究员,1955 年任职于波士顿儿童医护中心。获博士学位后,1959 年应耶鲁大学之聘担任心理学副教授兼高级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961 年出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1968 年改任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学院教授。科尔伯格的学术生涯和皮亚杰颇为相似,终其一生专注于研究道德认知发展问题。因此他被誉为皮亚杰之外对道德发展研究贡献最大的人。晚年时,他的慢性寄生虫性肠炎不断发作,使他常常忍受胃肠疼痛。在接近60 岁的时候,科尔伯格极度压抑。他曾与一位亲密朋友谈过自杀的道德两难问题。他对这位朋友说,如果一个人对其他人有很大的责任,则这个人应该坚持下去。可是,与病魔的争斗太痛苦了。1987 年他在住院的时候失踪,1月17日,他的车被发现停在波士顿港一处潮水汹涌的湿地里,3个月后,他的尸体被冲到洛根机场附近。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过世的,不过一般猜测他是自杀而死。【理论】科尔伯格是皮亚杰道德认识发展理论的追随者,一生奉献于道德认知发展研究。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心理

杜威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浅谈杜威道德教育理论及其 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内容摘要】:杜威实用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对美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评析其道德教育理论,并结合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现实,浅谈该理论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杜威;道德教育;在做中学;启示 约翰.杜威(John.Dewey 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是教育哲学的奠基人。道德教育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统一于其道德教育理论中。他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提出“在做中学”的理论,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学校道德教育要生活化而不应该脱离社会、脱离实际。杜威的这些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的道德教育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 一、杜威道德教育理论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目的上,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旨在形成人格;在实施原则和方法上,他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生活的结合,主张“在做中学”。本文主要从道德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上谈论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1、道德教育的目的 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杜威提出“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1]。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要注意的是学校德育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格训练,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以适应社会生活。为了适应美国不断前进的“民主社会”的要求,学校一方面要训练学生适应环境、服从他人的能力。“学校在社会方面的伦理责任必须用最广泛的和最自由的精神来解释,这对于儿童训练是相同的,要给予他自制的能力,使他可以自己管理自己,不仅能使他适应正在进行的变化,还要使他有力量形成和指挥这种变化”[2]。他在《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道德教育的含义很深,最重要的是个性与社会的关系,道德教育不如旁的教育,它一方面发展个性,养成知识、能力、感情,另一方面发展之后,还需要使社会的同情增加。”他强调道德教育一方面使儿童的品德及品德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要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正如他在《教育哲学》中提出道德教育的问题在于“怎样使个性发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 科尔伯格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道德两难故事的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的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来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这则道德两难故事我们也非常熟悉: 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 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 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 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 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 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 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为什么? 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 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不该偷的理由水平阶断道德推理的特点前习俗水平1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偷东西会被警察抓起来,他事先请求过,又不是偷大东受到惩罚西,他不会受重罚2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如果妻子一直对他不好,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茨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就应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冒险偷药习俗3以人际和谐为准也称为“好孩做贼会使自己的家庭名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水平子”取向声扫地,给自己的家人(包括都得对妻子负责。 为救妻子去偷药,妻子)带来麻烦和耻辱采取非常措施救妻子的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样做的话,海因茨就没有尽到丈夫的义务。 4以法律和秩序为准则命合情合理,但偷别人的东西犯法。 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法律禁止人偷药,却没有考虑契约的组成部分。 海因茨已经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西这种情况。 5后习俗水平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准则为救妻子命尽了全力,无论如海因茨不得不偷药救命,如果有什何都不该采取偷的办法解决么不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现行的问题,但他还是去偷药了,这法律,稀有药品应该按照公平原则是一种超出职责之外的好行加以调控为。 海因茨设法救妻子的性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

2016年辽宁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之“教师职业道德”精选试题(六)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之“教师职业道德”精选试题 (六) 2016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1.以下哪条不属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亮点( )? A.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 B.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 C.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 D.制定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2.立足岗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乐于承担各项教育教学任务,认真制订保教计划,精心备课,组织活动,这反映了教师的哪项道德规范( ) ? A.为人师表,文明廉洁 B.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C.教书育人,因材施教 D.关爱幼儿、家园共育 3.下列关于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说法错误的是( )。 A.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和生活状况 B.有针对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C.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D.努力提高所授科目的成绩 4.( ),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A.2003年7月8日 B.2008年lo月15日 C.2009年8月22日 D.2010年3月20日 5. ( )是教师与教师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 A.少争多让,善于倾听 B.容忍异己,理解宽容 C.坦诚相对,赞美欣赏 D.巧用语言,珍惜情谊

6.“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这是近代教育家谁的名言?( ) A.布卢姆 B.晏阳初 C.陈鹤琴 D.陶行知 7.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是( )。 A.他律 B.自律 C.内省 D.慎独 8.“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 )方面对教师的具体要求。 A.关爱学生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为人师表 9.正直诚实,作风正派,为人师表,遵纪守法。这属于教师的( ) 。 A.思想行为规范 B.教学行为规范 C.人际行为规范 D.仪表行为规范 10.钻研业务,熟悉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语言文明、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洁;板书整洁规范,内容简练精确。这属于教师的( ) 。 A.思想行为规范 B.教学行为规范 C.人际行为规范 D.仪表行为规范 参考答案 1.【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一是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二是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其现实意义 院系:教育学院 专业:民族教育 班级:教12研民族教育 学号: 112210111 作者:殷文婷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因此他的道德发展理论又可以称为“三水平六阶段论”,并提出两种道德教育方法,即道德两难故事法和公正团体法。本文通过阐述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具体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这不仅有宝贵的理论意义,对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广大教育者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也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现实意义 劳伦斯·科尔伯格是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被誉为“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他通过对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正和完善,改进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了解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重视德育教育,对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内涵 科尔伯格是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景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道德两难故事是指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要求调查对象依据故事中的情节,在遵守规则、法律和尊重权威人物和为了满足人的需要,采取某些与这些规则和命令相冲突的行动[1],这种暗含的道德规范往往叫人难以抉择。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了测试,最终将儿童、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个水平是前习俗水平(4~10岁),它是通过行为的具体后果和自身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此时儿童无内在的道德标准,他们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主要是看能否使自己免于受惩罚或者是不是让自己感到满意,是儿童处在控制的时期。在这个水平中包含着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在前一个阶段中以免去体罚和服从权力为道德判断的依据,他们认为凡是造成较大损害、受到较严厉惩罚的行为都是坏的行为,如果某种不好的行为由于没有受到惩罚也会被认为那不是错误的。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缺乏真正判断是非的能力,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确与否的观念,此时的儿童只专注于行为的结果。在后一阶段,以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偶尔考虑到互利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总是希望得到的比付出的多,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都以自我为中心。 水平二是习俗水平(10~13岁),表现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

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

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变革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变革,也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教师这一职业当然也不能例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当今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在以前根本不可能出现的问题逐步出现了,教师价值观取向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彻底搞清问题根源,从树立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入手,通过学习、培训、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塑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 【关键词】师德问题对策 在当今社会,教师这一职业逐步从以前的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这不仅是当今我国社会所面临的新情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也是世界教师队伍发展的新趋势。以前,可能你只要能认识几个字,懂一点知识,并且愿意从事教育这一职业,你就有可能成为老师。可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教师的这一现状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了。教师队伍,必须要有专业化的受教育背景,也就要求教师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在90年代以前,我国主要施行计划经济,随着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全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教师职业道德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教不廉,谋取私利,工作敷衍了事 在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潮中,有一部分教师受到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出现了以前根本不会出现的事情:(一)代课要钱,补课成风,利用晚上补课、双休日补课,更有甚者长期不上班,说是在招商,可是实际上却是在家招学生补课,取得金钱收益。这些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漠不关心,马虎应付,却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办班“创收”或第二职业上;(二)变相传销,谋取私利。有一部分老师利用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以从中获取私利为目的,向学生强行推销不必要的各种所谓的试题指南、参考书籍,以及各种粗制滥造的学习用品;向同事推销各种不必要生活用品。(三)热心商业,惟利是图。有的老师或者其配偶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向学生推销自家经营的各种东西,以从中获取利润;(四)攀龙附凤,相互利用。这种行为集中表现在热衷于结交有钱有势或管钱管物的家长,你给我送礼送钱,我就给你子女提供各种方便和特殊照顾,而对于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学生则冷眼对待,不闻不问。使得班级风气充满铜臭味,严重毒害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五)不安心工作,老想“跳槽”。这种人当老师只是一种暂时的权宜之计,一旦有更好地机会,会毫不犹豫的撒手而去,从没有一个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行为的实质是缺乏教学上的进取精神。这种人不肯学习,也许爱岗,但决不敬业。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发展阶段理论之比较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之比较皮亚杰被誉为心理学史上弗洛伊德以外的又一位“巨人”,他首创了儿童的认知发展研究。而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学说,具体表现在他提出了一个更详细、系统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学说 首先,皮亚杰提出个体在接受外界刺激时的反应关系式:“S一(AT)一R,S 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T代表认知结构(或称认知图式),A代表同化,AT代表刺激被认知图式所同化。”【1】①图式: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主体具有的第一个图式应是遗传获得的图式,之后随着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深化,后天图式逐渐从低向高发展。②“刺激输入的过滤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顺应。”【2】他把“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称作“适应”,认为这就是认识活动的本质。【3】其次,他提出,儿童的道德发展就像智力发展一样是在儿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不断结构化的过程,也是儿童把自身的道德经验不断地再建构的过程。因此,儿童的道德发展总是以其已经具有的或是正在形成着的道德思维结构为转移的。 再次,皮亚杰提出促进道德发展的因素是社会交往。儿童在社会情境中相互行动,就需要一种能理解别人的行动动机的能力,即角色采择。这种角色采择的机会就是决定儿童道德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儿童在社会情境中所表现的角色采择方式是不断发展的,这就构成了儿童道德的发展阶段。 最后,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l5岁)。其中贯穿着自律向他律的转变。“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自律”则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二、科尔伯格的学说 科尔伯格把研究集中在道德判断上,他认为“相对于其他道德因素(情感、意志),道

第九章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第九章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第一节人物背景简介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实质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道德教育领域的衍伸,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其心理学的研究中结合道德教育实践阐发的一系列教育见解。因此,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也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我们在此简单介绍一下马斯洛和罗杰斯这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马斯洛(A.H.Maslou1908—1970)是早年移居美国的俄国犹太人的后裔。他出生在美国的纽约。童年伙伴中没有犹太儿童,使他形成了一种孤独但喜欢钻研读书的性格。中小学阶段他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在父亲的建议下去一个法律学校学习,由于对法律专业兴趣不足,学了一年便退学了。1928年底结婚后,他和夫人一起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在威斯康星大学他分别于1930年、1931年和1934年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34年至1937年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当过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助手。他受行为主义的影响并没持续太久,主要是因为他发现用行为主义教育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于是,他逐渐认识到整体论、动力论和文化因素这几方面都是研究人的心理时不町忽略的。 1937年至1951年马斯洛应聘去布鲁克林学院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担任该院的心理学教学工作外,还进行了许多理论研究。1943年他在长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人类动机沦人。此文被后来的许多文集收录转发,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表。 1951年以后他主要在布兰代斯大学任职,曾担任过该校心理学教授和心理系主任。这期间他学术活动频繁,理论成果显著,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心理学界有很大影响,他积极活动建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现已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的正式分会。1967年他被推举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马斯洛的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1954)、《科学心理学》(1966)、《存在心理学探索》(1968)、《人性能达到的境界》(1971)等。·罗杰斯(C.R.Rogers,1902一1987)生于美国一个基督教徒家庭。少年时代他因家住农村而对农业课程产生了兴趣。1919年他中学毕业后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学习。后宋又转学历史专业,专修宗教史。1924年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后,他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读硕士课程,先是半日制后是全日制学习,最后于1928年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他的研究生学习专业是儿童诊疗理论,毕业论文主题是测评儿童的人格问题。这段学习经历为他以后一生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 1928年至1940年罗杰斯受聘在纽约州的曼彻斯特城保护儿童协会任儿童心理学家。这段经历使他有机会将心理学理论与临床经验结合促成一个崭新的心理学分支——临床心理学的成熟-他还边工作边攻读博士课程,于1931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2]8 学位。1939年他基于lo多年经验和丰富研究材料出版了《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书。该书出版后使他的工作受到了世人的瞩目。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pdf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ance Kohlberg,1927-1987)。他继承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经过30多年的研究,创立了较完美的理论体系,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开山之父。 该理论源自本世纪初杜威的进步主义德育研究。杜威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并提出道德能力发展阶段的思想。尔后,皮亚杰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儿童道德判断力进行了专门研究,以公正观念发展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但由于太过于理论化而被人忽视。直到50年代,科尔伯格面对战后的学校道德问题,深入进行系统实证研究,并实施不同的德育实验,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科氏出生于美国,早年是一所私立中学的优秀生,战前在一艘运送犹太人难民的船上当副机械师。1952年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后又攻读博士学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皮亚杰20多年前的著作《儿童道德判断》,激起了他致力探讨当时出现的极其尖锐的德育问题的强烈愿望,并立即进行研究。经过5年工作,他以充分的材料再证和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完成了博士论文。但很意外的是,论文评价虽高但外界反映冷淡,这反而激发了他进一步研究的决心。经过约16年的研究,考察比较了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尤其是对美国75名儿童进行的近16年的跟踪道德发展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实证材料,同时他又从理论上对以往的学校德育理论进行认真的重新研究和评比,批判了美德袋的文化传递理论只是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的方法,肯定了以发展道德认知能力为主体的杜威进步主义德育思想,提出了他的完整理论体系。在尔后的近20年中他继续研究探讨,不断修改完善,直到1981年他把近30年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编辑为《道德发展哲学》、《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时,仍对道德判断力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定义进行修订,反映了他治学严谨和理论体系的深化。在科尔伯格的献身下,道德认知发展论极大促进了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形成发展,在改革传统德育方面立下汗马功劳。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世界上各种主要文字出版,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学校的德育研究和教学,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二、主要的理论观点 (一)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他说,我这种理论“之所以称为认知的,是由于它认识到道德教育同理智教育一样是以激发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考为基础的,它之所以称为发展的,是因为它把道德教育的目标看作是经过各个阶段的道德发展”。可以说,认知和发展是这一理论的精髓,其观点可归结为:(1)德性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与成熟有关,但不等同;(2)德性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德性发展的基础,德性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但两者并不等同,智力发展不等于道德认知发展,后者不可能从前者中自发产生;(3)德性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是在社会激发下原有认知力发展的结果;(4)德性发展在本质上不受文化的限制而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德性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同的;(5)德性发展是受其现实文化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并与儿童认同和承担道德角色的质量有关。科尔伯格认为,由道德困境而激发的道德冲突从而达到一定的道德行为选择是发展道德判断水平的重要条件,儿童不参与社会活动,不参与道德行动,就不可能

教师资格考试 道德发展理论

2017教师资格考试:道德发展理论 来源:智阅网 道德发展理论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要考点,下面我们来详细的学习一下具体内容,熟练记忆,认真学习。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他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进程中找到证据。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辨认是非对错,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 (一)前道德阶段(出生一3岁) 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看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

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二)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也就是说,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着的结构中表现出来。其基本特征是:(1)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2)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做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皮亚杰将这一结构称为道德的实在论。 2.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 3.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 4.赞成严厉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在道德实在论的儿童看来,惩罚就是一种报应,目的

蔡元培道德教育理论

蔡元培道德教育理论 1绪论 1. 1选题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地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物质极大丰富、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也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革,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积累,但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是令人担忧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道德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尤其是公民道德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调解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延续有着重大的意义,关系到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公民作为社会的主体,其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和高度。因而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对于现今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公民道德领域正面临着一些新状况、新矛盾。“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①在道德评价上,因公民自身道德水平受损,造成了道德评价软弱无力,引发道德评判失

效。针对这一现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刻指出:“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②因而,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思想史上杰出的大家,其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及其践行对中国近现代教育有着里程碑式的思想启蒙与社会示范作用。蔡元培任民国教育总长后,于1912年2月11日,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他提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的“五育’,概念,认为“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③。在1912年7月10日,蔡元培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致辞,又说道“当民国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尽此任务,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①这直接表明蔡元培对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视与推崇。蔡元培所处的时代,正逢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激烈动荡。面对混乱的时局以及多种思想文化的冲击,蔡元培依然认识到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地在重要场合提出并且强调,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并未付诸实施,但其高瞻远瞩的睿智仍值得后世的钦佩与敬仰。 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丰富厚实,源远流长,其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实现途径以及理念,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

第八章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第八章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第一节人物背景简介 社会学习理论首先是在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方面引起学术界注目的一派理论。由于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不仅关注知识学习和技能获得,还关注品德的形成,所以一般学习理论在品德心理研究方面都有一些建树。社会学习理论在品德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同时在道德教育方面该派别也形成了当代不容忽略的一家之言。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班杜拉(A.Bandura)、希尔斯(R.Sears)、沃尔特斯(R.H.Walters)、米切尔(W.Mischel)、洛特尔(J.B.Rotter)等人,在他们中间最有影响的当推班杜拉。我们在此主要以班杜拉的研究为依据来看一看这一派理论的道德教育主张。 班杜拉(1925一)原是一个加拿大人。他中小学时期的教育都是在家乡加拿大西部的阿尔伯塔省一个小城镇接受的。他的大学教育先是在加拿大温哥华市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接受的,后来到美国衣阿华州的衣阿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获得了心理学博十学位。在衣阿华大学学习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为他日后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在衣阿华大学期间结识希尔斯(R.Sears)更为他日后在社会学习理论研究方向上取得重大成就埋下了伏笔。希尔斯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之一。 1953年,28岁的班杜拉受聘为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教员。在斯坦福大学他最初专门研究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及其家庭因素,后来转向研究青少年人格结构及其形成,随着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他在美国心理学界声望日增。1974年他被推举为全美心理学会会长。 班杜拉的论著较多,主要有:《青少年攻击性行为》(1959)、《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1963)、《行为修正论》(1969)、《攻击行为:社会学习的分析》(1973)等。在他的众多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社会学习理论》(1977)。我国学者曾将《社会学习理论》一书译成中文,把书名改为《社会学习心理学沪。他在其论著中引用了大量实验材料,突出强调人类学习多数情况下是在社会交往中进行的,是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进行的。在心理学研究中,由于班杜拉的理论既重视人的行为研究,又重视人的认知因素,所以很难将他的理论划归认知心理学派别或行为心理学派别任何一方,有人说社会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一种理论。我们从教育学道德教育角度研究社会学习理论,主要考察该理论如何阐述人类(尤其是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相关的观察学习、榜样示范等具体理论。 第二节榜样示范理论 班杜拉认为过去学习理论研究的学习一般都属于学习者对有关刺激进行直接反应而实现的学习。不可否认这是人类的一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可称为直接学习。但是,他又指出另外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而发生的学习。这类学习也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