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要求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要求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要求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总则

本施工技术要求规范了堆石混凝土施工的材料、施工、温度控制、低温季节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的基本要求。

堆石混凝土应满足抗压、抗拉、抗渗、抗冻等设计要求。

本要求中未规定的其它事宜,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2材料要求

堆石料

但其重量不得超过堆石料总重的10%,且不得集中堆放。

水泥

禁使用结块水泥。

混凝土不宜使用凝结速度较快的水泥,在选择水泥时应考虑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掺合料

Ⅰ级或Ⅱ级粉煤灰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中的有关规定;硅灰、沸石粉等应符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36)的有关规定;磷渣粉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掺用磷矿渣技术规定》(DL/T5387)的规定。

细骨料

宜优选级配良好的中粗河砂,不具备条件时应按照河砂、人工砂、细砂、粗砂的优先次序选择,其余性能指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11)中的相关规定。

粗骨料

自密实混凝土应选用5~20mm粒径的石子作为粗骨料,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8%,其余性能指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GB/T5144-2001)中的相关规定。

外加剂

自密实混凝土应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品质应满足《混凝土外加剂》

(GB/T8076)高性能减水剂的基本要求,并应通过标准自密实砂浆试验的检测。标准自密实砂浆的指标应符合下表(表2-1)要求:

(1)单位体积粗骨料量应满足~之间。

(2)单位体积专用自密实混凝土用水量一般在170~200kg之间。

(3)水粉比取~(体积比)。

(4)单位体积粉体量为~。

(5)自密实混凝土的含气量在%~%之间。

(6)外加剂掺量应根据所需的专用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经过试配确定。

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表2-2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指标

堆石混凝土Array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90d龄期抗压强度,堆石混凝土容重不得小于m3。

3施工

堆石混凝土开仓浇筑前,承包人应将该部位的堆石混凝土浇筑配料单提交监理人审核,并进行仓面验收,经监理人同意后,方可进行堆石混凝土浇筑。

石料开采与运输

开采的石料应进行简易得分,不宜从爆堆上直接取料。

堆石成品应尽量避免周转,采用自卸车直接运输入仓,或采用吊车、缆车等其它方式入仓。

基础仓面的处理

堆石入仓

2。

不对基础仓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冲击,以免下层低龄期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裂缝,对建筑物造成早期损伤。

与基础仓面混凝土接触的堆石应严格避免大面积接触,以免影响冷缝的粘结。

堆石完成后应做好防雨(水)措施,在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前必须防止雨(水)冲刷堆石导致泥浆在接触面上堆积。

每层堆石厚度可按~控制。

建基面堆石入仓

在基础混凝土垫层上进行堆石入仓前,须浇筑一层20~50cm厚的抗离析型专用自密实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将堆石埋入混凝土中,从而确保堆石混凝土与基础垫层混凝土结合良好。

模板

浆砌块石墙可作为结构的一部分,浆砌块石墙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砌筑,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砂浆标号不低于M10;采用细石混凝土砌筑的强度等级等技术标准应不低于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技术标准,施工技术要求按浆砌块石施工技术要求执行;浆砌块石墙的厚度应不小于30cm。

保护层。

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与浇筑

自密实性能检测标准采用坍落度、坍落扩展度和V型漏斗试验进行检测。通过试验得

到的坍落度、坍落扩展度以及V型漏斗通过时间等三项指标须满足表3-1的范围。

(1)使用现场材料通过试验室试配得到的配合比为自密实理论配合比,还应根据现场生产系统试配时用水量调整修正,得到最终施工配合比。

(2)根据现场拌合情况,所调整的施工配合比允许与理论配合比有所变化,其中砂

石用量可在±5%的范围内调整,水泥用量可在±10kg~20kg范围内调整,粉煤灰用

量可在±10kg~20kg的范围内调整,水胶比变化范围不得超过±~的范围。

(3)水泥、粉煤灰的购买厂家发生变化后必须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调整。

(4)定期对砂的级配情况进行检查,除常规检查须符合要求外,细度模数变化不得超过±,超过时必须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

(5)应定期对石子的超径情况进行检查,当超过20mm的石子比率超过5%时必须将超径部分筛出方可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

(6)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需要改变经监理人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重新得到监理人的批准。

(1)拌制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应严格遵守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不得擅自更改配料单。

(2)抖合自密实混凝土须采用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

(3)承包人应采用固定拌合设备,设备生产率必须满足高峰浇筑强度要求,所有的称量、指示、记录及控制设备都应有防尘措施,称量设备要确保精度。每一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前要认真校核称量设备的精度,或按监理人的要求执行。

(4)自密实混凝土生产前应对所使用有粗、细骨料进行含水量测定,根据骨料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实际用水量。若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天气(气温、湿度等)变化较大时或者取料部位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骨料含水进行重新测定从而调整实际用水量。

(5)在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生产之前须清洗搅拌机,并清除搅拌机内存水。

(6)水泥、粉煤灰、减水剂、水的称量误差不得超过±1%,砂石的称量误差不得超过±2%。

(7)生产自密实混凝土的用水量除应在施工配合比的基础上扣除骨料含水,必须根据拌合情况及进调整用水量。

(8)自密实混凝土的搅拌顺序为:将称量好的骨料和胶凝材料分别投入搅拌机干拌,在加水和外加剂后继续搅拌60s以上(气温低于15℃时搅拌时间应不低于90s),目测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达到要求之后方可出机。

(1)应使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自密实混凝土。

(2)运输车在接料前应将车内的残留其它品种的混凝土清洗干净,并将车内积水排尽。

(3)运输过程中严禁向车内的混凝土加水。

(4)卸料前搅拌运输车应高速旋转1min以上方可卸料。

(5)在混凝土卸料前,如需对混凝土扩展度进行调整时,加入外加剂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高速旋转3min,使混凝土均匀一致,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卸料。外加剂的种类、掺量应事先试验确定。

(6)混凝土的运输速度应保证浇筑的连续性。

(7)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遗撒。

(1)自密实混凝土可采用泵送、挖掘机挖斗、溜槽及吊罐等方式入仓。

(2)不合格的自密实混凝土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自密实混凝土必须予以清除,并按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弃置。

(3)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应采取加强措施(如添加外加剂、重新拌合等),以保证质量。

(4)在浇筑过程中浇注点应均匀布置于整个仓面,其间距不得超过3m;必须在浇注点的自密实混凝土填满后方可移至下一浇注点浇注,浇注顺序应做到单向顺序,不可在仓面上往复浇注。

(5)在完成灌注后若表面的块石较少,可利用石料筛选剩余的小块石抛入仓面进行平仓工序。

(6)除表层自密实混凝土外,每一仓的浇注顶面应留有块石棱角,块石棱角的高度高于自密实混凝土顶面约5~20cm,以便于下一仓的粘结。

(1)在自密实混凝土泵送前,应检查泵管,各泵管接头处应按要求加密封圈,连接紧密,保证不漏气、不漏浆。连接前,泵管内不得有大块杂物和未清理干净的混凝土,应保证泵管壁光滑。

(2)正式泵送自密实混凝土前,必须按照如下顺序进行操作:

第一步:向泵车的料斗内加~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

第二步:必须使用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润管。

第三步:泵送自密实混凝土。

(3)泵送中途若停歇,应每隔10~15min开泵一次,泵送小量混凝土,防止泌水离析;长时间停泵,应从管道中清除混凝土,以防塞管。

(4)严禁自密实混凝土与其它混凝土交替泵送。

(1)自密实混凝土若采用吊罐或挖掘机入仓,装入吊罐(挖斗)后必须在20min

内完成浇注;每罐(斗)浇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0min,采用泵送(溜槽)时应保证浇注的连续性,不得中断,如不可避免的出现中断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45min,否则应对出机的自密实混凝土作处理,在未处理前不得再次入仓。

(2)自密实混凝土应保持浇筑的连续性,独立的仓面应连续浇筑完成。

堆石入仓的间隔时间

当日平均气温高于1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一天(24h)后可以允许人和汽车(5t 以下)在仓面上活动。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时方可进行堆石入仓;若遇到气温较低等特殊因素导致看成密实混凝土强度龄期增长缓慢时应根据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调整相应的时间。

堆石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应在堆石混凝土施工期对实际仓面的堆石混凝土进行温升监控。在堆石混凝土施工期间,宜每4h测量一次原材料的温度、机口温度、仓面堆石体的温度,并做好记录。雨季施工

(1)砂石料仓应排水畅通;

(2)运输工具应有防雨及防滑措施;

(3)浇筑仓面应有防雨措施并备有不透水覆盖材料;

(4)增加骨料含水率测定次数,及时调整拌和用水量。

(1)适当减少混凝土拌和用水量和出机口混凝土的坍落度,必要时适当缩小混凝土的水胶比;

(2)加强仓内排水和防止周围雨水流入仓内;

(3)做好新浇筑混凝土面尤其是接头部位的保护工作。

堆石混凝土养护

~18h内开始酒水养护。

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堆石混凝土的冬季施工

若室外平均温度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且最低气温低于-3℃时,堆混凝土应考虑冬季施工,冬季施工的要求按常态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进行。

堆石混凝土缺陷处理

4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

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各主要环节及硬化后的混凝土质量均应进行控制和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3。

和称量衡器的精度进行检测,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混凝土坍落度、坍落扩展度、V漏斗通过时间每4h应检测不少于1次,出泵口自密实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表3-1中的相关标准。

引气混凝土的含气量,每班应检测1次,含气量的范围应满足%±%。

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气温和原材料温度,每4h应检测1次。

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测量,每100m2仓面面积应不少于1个测点,每浇筑一层应不少于3个测点。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浇筑层面上。

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评定标准参考常规混凝土相关标准执行。

堆石混凝土浇筑质量验收评定

堆石混凝土容重

在坝高三分之一以下,每浇筑5~10m高,挖试坑1个。在坝高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挖试坑1个,在坝高的三分之二以上,挖试坑1个。试验方法按《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120-84)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容重应满足设计要求。

(1)钻孔取芯应满足《钻孔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中第5节芯样的钻取,芯样直径不宜小于。

(2)对于所获得的芯样,通过对其表面缺陷的统计来评定堆石混凝土的密实性,缺陷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5%。

(3)芯样加工、强度检测与评定应满足《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CECS03-2007)中第6世芯样的加工及技术要求、第7节芯样试件的试验和抗压强度值的计算中的相关规定。

采用钻孔压水试验检测大坝的抗渗性,检测方法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中相关规定执行,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

要求。

堆石混凝土现场温度检测

应分别在6月、7月、9月对堆石混凝土进行温升检测各一次,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堆石混凝土仓面均匀布置测点,每次检测不少于7天,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边长﹥50cm的堆石混凝土试块,进行主尺寸的试验检测,得到堆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本工程完成不少于2组抗压试验。试验方法可参考《水工混凝土试验规范》(SL352-2006)中全级配混凝土试验的相关内容,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每季度施工中,取样成型1~2组自密实混凝土抗冻试件,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检验,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建议进行堆石混凝土主尺寸(大试件)试件的抗冻性能检验。试验方法可参考《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中全级配混凝土试验的相关内容。

某工程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案

某混凝土工程 上游堆石混凝土围堰 施 工 方 案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施工布置 (1) 2.1供水 (1) 2.2供电 (1) 2.3施工道路 (1) 2.4场地布置 (2) 3 堆石混凝土施工 (2) 3.1分层分块 (2) 3.2自密实混凝土入仓强度分析 (2) 3.3自密实混凝土运输及入仓方式 (3) 3.4堆石料选取 (3) 3.5堆石料运输及入仓方式 (3) 3.6施工工艺 (3) 4 基础帷幕灌浆施工 (6) 4.1施工程序 (6) 4.2钻孔 (7) 4.3冲孔和压水试验 (7) 4.4灌浆 (7) 4.5灌浆质量检查 (9) 5 施工进度计划 (10) 6 质量保证措施 (10) 7 安全保证措施 (10) 8 资源配置 (11)

8.1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11) 8.2劳动力配置 (12) 9 需要协调解决的相关事宜 (12)

上游堆石混凝土围堰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上游堆石混凝土围堰长154m,堰顶高程,最大堰高,主要工程量见图表01。 图表01 上游围堰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施工部位及施工项目 工程量 备注单位数量 1 堆石混凝土m342691 2 现浇混凝土m3486 C20、二级配 3 大块石抛填m36898 4 帷幕灌浆m 1700 单排,孔距1m 5 隔缝板m22450 厚2cm浸油木板 6 橡胶止水带m 161 宽500mm 2施工布置 2.1供水 在截流戗堤上游侧布置潜水泵,布置管线引到拌和站及工作面,可满足拌和、仓面冲洗养护等用水的要求。 2.2供电 由左岸1#缆机配电室内的1250kvA变压器接引至施工工作面。 2.3施工道路 上游围堰施工期间,主要利用2#路,EL566~EL576堆石入仓利用围堰基础开挖形成的下基坑道路,并随堰体上升同步填筑升高;EL576~EL597堆石入仓需从2#路填筑一条临时施工道路至围堰桩号约0+070~0+080下游侧,并随堰体上升同步填筑升高,

堆石混凝土坝体浇筑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主要工程项目和工程量 (3) 四、施工工艺技术 (3) 4.1施工布置 (3) 4.2技术参数 (4) 4.3施工工艺流程 (5) 4.4施工前准备 (6) 4.4.1施工原材料 (6) 4.4.2混凝土配合比 (6) 4.5模板 (7) 4.6观测仪器 (8) 4.7堆石施工 (9) 4.7.1堆石取料 (9) 4.7.2堆石筛分 (9) 4.7.3堆石冲洗 (9) 4.7.4堆石入仓 (9) 4.8混凝土施工 (10) 4.8.1混凝土拌和 (10) 4.8.2混凝土运输 (12) 4.8.3常态混凝土浇筑 (12) 4.8.4高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13) 4.8.5堆石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14) 4.8.6混凝土养护 (15) 4.8.7混凝土温度控制 (15) 4.8.9堆石混凝土缺陷处理 (16) 4.9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查 (16) 4.9.1常态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验 (16) 4.9.2堆石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验 (16) 4.10雨季施工 (17) 4.11低温季节施工 (18) 五、施工进度计划 (18) 六、机械设备和人员配置 (19) 6.1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19) 6.2劳动力计划表 (20) 七、质量保证措施 (21) 八、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22) 8.1安全保证措施 (22) 8.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3) 8.3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4)

一、工程概况 穿家坪水库坝址位于凤冈县何坝镇的水河村和进化镇的临江村交界处的秀竹坝河段。水库坝址左岸有乡村公路经过,公路路面宽度6.5m,沥青混凝土路面,距G56杭瑞高速永兴收费站4km;水库坝址距永兴集镇7km、距何坝集镇18km、距凤冈县城20km,距遵义市城区105km;正常蓄水位801.00m,死水位793.5m,相正常蓄水位库容349万m3,兴利库容292万m3。 穿家坪水库为小(1)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Ⅳ等,挡水大坝(堆石砼重力坝)最大坝高23.50m,主要建筑物大坝为4级建筑物,其它主要建筑物溢洪道、取水口、引水隧洞为4级建筑物。永久性次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大坝为堆石砼重力坝,最大坝高23.50m,坝轴线长130.00m,坝顶宽5.0m,坝顶高程804.50m,河床建基面高程781.00m。上游坝面铅直,下游坝坡1:0.7,起坡点高程801.00m,最大坝底厚18.00m。 溢洪道布置于大坝坝顶中部,为表孔设闸溢洪道,堰顶高程794.00m,溢流净宽15m,堰顶设3扇5.0×7.0m的弧形工作闸门,采用液压启闭机启闭。溢流堰型采用WES实用堰。溢洪道采用底流消能,消力池长30m,底板高程784.00m,尾坎高程785.00。 在大坝右岸非溢流坝段紧靠溢洪道边墩位置设生态放水管引入下游消力池,下放生态用水及下游灌溉,人饮用水、生态放水管采用管径为0.8m钢管。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 2、凤冈县穿家坪水库工程设计图纸; 3、凤冈县穿家坪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总进度计划; 4、国家现行有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水利工程强制性条文及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本工程所使用的技术标准规范主要有: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2015; 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 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 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 9、《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10、《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 11、《胶结颗粒料筑坝技术导则》SL678-2014; 12、《自密实混凝土用技术规程》CECS203-2006; 13、《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浅析房屋建筑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析房屋建筑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房 屋建筑中。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是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所在,这样 就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同时对设计的强度、密度以及尺 寸也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对房屋建筑 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不同时间完成的混凝土浇筑,所形成的收缩 量也不同,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成型之后,一开始水分蒸发,导致混凝土从外部 到内部干燥,为抵抗外部收缩变形产生的应力,混凝土内部会形成一定的约束力。所以我们必须控制好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浇筑技术、蓄水温度等,严格控制浇筑 的质量,规范浇筑顺序及浇筑方法,合理留置施工缝,从而提高混凝土整体结构 的浇筑质量。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主要原则分析 1、温控原则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度是浇筑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对其温度应力和相关性收 缩性的计算和实验,对确保其浇筑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要严 格控制好块体的温差,并采取合理科学的温控措施,如此,方可更好的避免产生 温差裂缝,在做好温控的基础上,可以选一些优良的模板种类,如此,可以更好 的确保温度裂缝的控制效果。 2、规范原则 混凝土施工虽然具有一些独特的技术特点,但主要基础的工程设计仍然必须 规范设计确保符合生产工艺条件,而且还应该注意基础配筋必须达到承载力的规 范要求和构造的具体规范要求。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混凝土浇筑后初期,混凝土干缩量的速度比较快,之后会渐渐变慢,而出 现长时间收缩的混凝土面,有些混凝土会伴随碳化收缩的现象。在混凝土浇筑中,不同时间完成的混凝土浇筑,产生的收缩量不相同,一般有三种情况:半个月之 内完成的混凝土浇筑,每20年大约出现25%左右的收缩;90天之内完成的混凝 土浇筑,每20年大约出现40%左右的收缩;1年之内完成的混凝土浇筑,每20 年大约出现78%左右的收缩。笔者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实践过程中,发现收缩裂缝 属于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混凝土在浇筑成型之后,一开始出现的水分蒸发,使得 混凝土从外部到内部开始干燥,为了抵抗外部收缩变形形成的应力,混凝土内部 会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这时候混凝土养护要是不妥,譬如没有与外部的温度隔绝,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会渐渐加快,从而出现收缩裂缝,尤其是早期的混凝土,强 度比较低,所以就开裂。此外,产生的混凝土裂缝,与养护、振捣、原材料等也 具有一定的关系,譬如振捣的次数过多,混凝土的表面将滞留过量的水泥砂浆, 从而使得混凝土收缩量增大,最终出现裂缝。混凝土外露部分承受风速太大,就 算在潮湿的天气,风速也会引起混凝土的干缩裂缝。所以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 的浇筑,要对风速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风速对混凝土浇筑干缩量的影响要定量 预测,以便在浇筑时做好防风的措施。至于混凝土浇筑温度,具体的影响表现在 混凝土浇筑之后,温度快速上升,大约在3个小时之内,混凝土就会升到最高的 温度,而在温度上升的时候,混凝土的内部会出现热胀变形的现象,要是混凝土

大坝砌石及坝体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坝C15混凝土砌毛石及坝体混凝土施工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1)工程位置 册亨县三岔河水库位于贵州省册亨县巧马镇巧马林场的三岔河上,水库位于册亨县西南部,距册亨县城约35Km,距安龙县32.6 Km (汕昆高速),距兴义市62.63 Km(汕昆高速),距南昆铁路巧马站5Km。 (2)工程任务和规模 水库是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及为者告循环工业和特色农特产品加工区(为册亨县巧马工业园区的其中一个分区)补充供水的一项综合性水利工程;工程规模为小(1)型。 大坝枢纽由C15混凝土砌毛石重力坝+右岸坝身取水+左岸坝身放空冲沙底孔等建筑组成;坝址处集雨面积为23.3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165万m3,多年平均流量为0.37m3/s,总库容183万m3,正常高水位699m,为年调节水库。 (3)工程枢纽布置 1)挡水大坝 拦河坝坝型为C15混凝土砌毛石重力坝,分为3个坝段,从左到右依次为左岸挡水坝段、河床溢流坝段、右岸挡水坝段。坝顶高程702.15m,坝顶总长180.429m,最低建基高程为648.201m,最大坝高53.95m,坝顶宽5m。左岸挡水坝段长56.02m,河床布置溢流坝段,长56m,设5个溢流表孔,净宽10m;右岸挡水坝段长68.409m。上

游面折坡点高程为684.767m,上游面坡比为1:0.2,下游面坡比为1:0.8,下游面折坡点高程为699.00m。 2)坝身溢洪道 溢流坝段布置于河床中部,溢流型式采用坝顶自由溢流式,单孔净宽10m,采用5孔布置,总净宽50m,边墩厚1.0m,总宽度56m,位于坝0+68.409~坝0+124.409。墩顶布置交通桥,宽5m。两边墩下游接导墙,墙身厚1.5m,从高程701.35m设折坡,以1:0.9斜坡至665.6m高程,再以665.6m高程延伸至消力池末端。表孔溢流面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闸墩、导墙及交通桥采用C25钢筋混凝土。 3)冲砂底孔 放空冲沙孔进口设置一道事故检修平面闸门,出口设置一道弧形工作闸门,进口位于坝横向0+131.963m处,孔口尺寸(宽×高)为2.0×2.5(m)。底板高程666.344m,设计水头35m,出口位于坝横向0+128.125m处,出口设置压坡段,孔口尺寸为(宽×高)为2.0×2.0(m),冲沙底孔最大冲沙流量为5.16 m3/s,冲沙底孔进口设置1台固定式高扬程卷扬机,出口设置1台弧形闸门液压启闭机。 4)取水口 取水口布置在右岸挡水重力坝段,平面位置为坝0+061.909m,主要用于供水和下放生态水,取水总流量为0.29 m3/s,进口为塔式进水口,取水塔顶高程为702.15m,塔顶设置有混凝土结构的启闭机室,其内布置有1台固定式高扬程卷扬机。 (4)施工组织规划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建筑行业技术研究工作中的关键性技术课题之一简要分析了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与强化措施,并且积极寻求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路径,仅供同行参考借鉴。文章从混凝土工程裂缝的预防措施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裂缝的预防措施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china i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work in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y are briefly analyses the architecture topic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main points of strengthening, and actively seek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h, only for peer for referen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rete engineering crack prevention measures of concrete in winter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were analyzed. keywords: concrete crack prevention measure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要求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总则 1.1本施工技术要求规范了堆石混凝土施工的材料、施工、温度控制、低温季节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的基本要求。 1.2堆石混凝土应满足抗压、抗拉、抗渗、抗冻等设计要求。 1.3本要求中未规定的其它事宜,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2材料要求 2.1堆石料 2.1.1堆石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 2.1.2堆石料可以使用毛石、块石、粗料石和卵石,其中部或局部厚度不宜小于30cm, 最大粒径以运输、入仓方便为限,且不宜超过1.0m;允许使用少量片石但其重量不得超过堆石料总重的10%,且不得集中堆放。 2.1.3堆石料的饱和抗压强度(Rs)不得小于40MPa。堆石料中含泥量不得超过5%, 不允许有泥块含量。 2.2水泥 2.2.1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 的要求,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 2.2.2水泥运输及存放场地应有防雨及防潮设施,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袋装水泥、超 过6个月的散装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检,并按复检结果使用。严禁使用结块水泥。 2.2.3堆石混凝土所需的自密实混凝土不宜使用凝结速度较快的水泥,在选择水泥时 应考虑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2.3掺合料 2.3.1胶凝材料中可根据工程区情况加入掺合料,掺合料可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 渣粉、硅灰、沸石粉、磷渣粉、复合矿渣掺合料等。 2.3.2粉煤灰宜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中Ⅰ级或Ⅱ级粉煤灰 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中的有关规定;硅灰、沸石粉等应符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36)的有关规定;磷渣粉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掺用磷矿渣技术规定》(DL/T5387)的规定。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要求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 要求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总则 本施工技术要求规范了堆石混凝土施工的材料、施工、温度控制、低温季节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的基本要求。 堆石混凝土应满足抗压、抗拉、抗渗、抗冻等设计要求。 本要求中未规定的其它事宜,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2材料要求 堆石料 堆石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 堆石料可以使用毛石、块石、粗料石和卵石,其中部或局部厚度不宜小于30cm,最大粒径以运输、入仓方便为限,且不宜超过;允许使用少量片石但其重量不得超过堆石料总重的10%,且不得集中堆放。 堆石料的饱和抗压强度(Rs)不得小于40MPa。堆石料中含泥量不得超过5%,不允许有泥块含量。 水泥 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 水泥运输及存放场地应有防雨及防潮设施,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袋装水泥、超过6个月的散装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检,并按复检结果使用。严禁使用结块水泥。

堆石混凝土所需的自密实混凝土不宜使用凝结速度较快的水泥,在选择水泥时应考虑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掺合料 胶凝材料中可根据工程区情况加入掺合料,掺合料可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磷渣粉、复合矿渣掺合料等。 粉煤灰宜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中Ⅰ级或Ⅱ级粉煤灰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中的有关规定;硅灰、沸石粉等应符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36)的有关规定;磷渣粉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掺用磷矿渣技术规定》(DL/T5387)的规定。 细骨料 宜优选级配良好的中粗河砂,不具备条件时应按照河砂、人工砂、细砂、粗砂的优先次序选择,其余性能指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11)中的相关规定。 粗骨料 自密实混凝土应选用5~20mm粒径的石子作为粗骨料,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8%,其余性能指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GB/T5144-2001)中的相关规定。 外加剂 自密实混凝土应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品质应满足《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高性能减水剂的基本要求,并应通过标准自密实砂浆试验的检 测。标准自密实砂浆的指标应符合下表(表2-1)要求:

堆石体及护岸填筑施工方案2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测量控制........................... 3 三、土石方工程挖....................... 4 四、施工准备........................... 5 五、主要施工方法....................... 9 六、施工部署........................... 12 七、主要施工重点及质量控制要点 (16) 八、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 、16 九、工期保证措施 (19) 十、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8 十^一、工程验收标准…… 21 十二、雨季、汛期施工措施 21 十三、涉及文物迁建及保护

22 十四、主要工程一览表 (23) 十五、护岸填筑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表 (23) K1+450?K1+857段堆石体及护岸填筑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重庆市巴南区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就是重庆市巴南区的重点建设项 目,就是为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兼顾水土流失治理保护、改变城市交通条件及改善库区水资源生态环境及河道岸坡整治的综合性工程。就是重庆市主城区两江防洪护岸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拟建堤防位于长江右岸,地处重庆主城区核心区,更就是巴南区主要工业与 居民集中所在地,交通现状良好,该工程以城市防洪与城市道路建设为主,兼有岸坡整治,控制水土流失,治理沿江脏乱差,保护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城市与促进巴南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等功能的综合整治工程。本次实施的融汇段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长江河段南岸,其西接外河坪段,其东接李家沱段,其南与正处于大力开发的融汇半岛紧紧相连,全长 1 、857 公 里,目前实施段就是K1+450?K1+857、2,长407、2米。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库大坝施工中的应用 陈晓东

堆石混凝土技术在水库大坝施工中的应用陈晓东 摘要:近年来,水库大坝施工已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堆石混凝 土施工技术是水库大坝施工中的难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对堆石 混凝土技术在水库大坝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堆石;混凝土;水库大坝;施工 1引言 堆石混凝土土方施工期限较长,且实际工程量也相对较大,所以通常是水库大坝施工中 的难点部分,一旦工程质量不达标,则必然对整个工程造成严重影响。在此情况下,必须加 强对堆石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分析。 2工程概况 某水库为新建小一型,兴利库容282.3万m3,总库容383.8万m3。水库大坝设计为C15 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111m,最高坝高程44.8m,最大挖深达到7.1m。同时,该水库 坝顶高程2099.80m,坝顶宽5m,上游坝坡与下游坝坡分别为1:0、1:0.75。此外,水库坝址以上控制径流面积达9.55km2,水库坝址河底高程2062m。主河道长3.11km,河道平均坡 降15.6‰,多年平均径流584.9万m3,P=75%年径流458.6万m3。此水库建成之后,能够 使得周边1.05万亩耕地的农业灌溉缺水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3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3.1堆石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要点 该水库总库容达383.8万m3,属于小一型建设项目,工程等级为Ⅳ等。拦河大坝与输水 隧洞4级是枢纽工程的主要建筑物,次要的建筑物包括挡土墙、排水沟与临时的建筑物等。 该水库工程区域内基岩呈现裸露的情况,石料较为丰富,开采条件相对良好,运输距离较短,周围的土料较少。通过有关计算可知,该水库重力坝与土石坝均符合坝体建设的要求。通过 各方面的对比发现,两种坝型中,建设重力坝是较为经济的。堆石混凝重力坝设计的洪水标 准为30年一遇,也就是P=3.33%,校核的标准则为200年一遇,也就是P=0.5%。坝体施工 期间的临时度汛洪水标准为全年10年一遇,也就是P=10%,坝体施工导流洪水标准为枯季5 年一遇,即为P=20%。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即为P=5%。该水库堆石 混凝土重力坝主要由4个坝顶构成,其中,坝0+64.0~0+71.0m属于溢流坝段,其他的均属 于非溢流坝段,并且在溢流坝顶位置处,结合水库两岸交通方面的要求,设置了坝顶交通桥,以此来为水库两岸的交通与沟通提供途径。此外,该水库坝基采用了帷幕灌浆进行防渗处理,帷幕灌浆设计为孔距2m的单排孔布置,帷幕线全长398.7m。在进行坝段帷幕施工时,应当 深入弱透水层(q<5Lu)内5m,并且还要适当的增加岩溶位置处的钻孔,或者是在此处设 置双排。 3.2堆石自密实混凝土坝施工工艺 3.2.1材料 (1)堆石料 对于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用到的堆石料,应当尽可能的选择并采用新鲜的、完整的、质地 坚硬的毛石与快石料,并且还要保证块石的粒径不小于30cm,如果粒径小于30cm,则需要 确保块石的总量要小于堆石料总重量的10%,但最大粒径必须要在1m以内。对于水库施工 中采用的堆石料,则主要由坝体周围山体的开采获得。 (2)水泥 此水库大坝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水泥,均采用由某固定水泥生产厂制造的32.5普通 硅酸盐水泥,此种类型的水泥质量能够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3)粉煤灰 选用的粉煤灰需要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中的有关规定。 (4)细骨料 该水库坝体工程施工中要用到的细骨料主要选用工地现场生产的人工砂,其性能指标能 够满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有关规定。 (5)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在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工程的施工中,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施工技术, 因为其包含很多类型的工程。但是,在整个建筑行业施工中,最常用的就是混凝土,我们国家现如今的大多数建筑都会运用混凝土施工,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混凝 土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能够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那么,一个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能不能达到标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主体结构 的寿命,严重的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而对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那么,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从根本上管控混凝土技术的 运用情况,这样才能够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就要求我们有足够强的专业技能,并且不断的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本篇文章就是根据 混凝土的工艺进行分析,研究优化使用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 引言:混凝土的使用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不仅仅因为其 价格比较低廉,还因为它的耐固性非常强,而对于其工艺的实施有很多的专业性,在当今的建筑行业中,运用混凝土进行建筑施工,是非常多的,根据调查显示, 该技术占据着全部建筑施工百分之九十以上,那么,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其技 术就要精益求精,要严格的按照施工的程序进行施工,以此来保证建筑物体的质量。 1.影响建筑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1.1混凝土原材料的影响 影响建筑混凝土质量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问题。混 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直接与建筑的整体质量挂钩,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忽 视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会对建筑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产生重大影响。水泥, 作为混凝土的一部分,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材料,水泥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 到建筑物整体质量是否合格。 1.2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 混凝土材料主要是由水泥、骨料以及水等这三个要素组成,建筑施工过程中 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十分的严格。这三个要素如果有一个达不到建筑混凝土 的施工标准,那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在目前的建筑混 凝土施工过程中,有专门的技术人员采取实验的办法去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从 而保证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1.3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影响 混凝土建筑在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主要是依靠模板的支设以及振 捣保证的。在模板支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支设模板的固定性,其次就是确保模 板表面的洁净,如果模板表面凹凸不平,就会造成模板接缝的不严密,使整个混 凝土建筑结构的质量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预定标准。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措施 2.1混凝土材料的准备 (1)首先,要保证水泥质量符合工程标准,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水泥材料的水化热问题是常见问题之一,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 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进而影响浇筑构件的整体性,水化热现象的产生与多种因 素有关。 (2)保证骨料的参数都能够达到相关的标准。在混凝土里面需要的配料最多

水库大坝混凝土施工方案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水库 堆石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方案

贵州三浦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7月6日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批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主要工程项目和工程量 (3)

四、主要工程项目和工程量 (4) 工程平面布置 (4) 布置原则 (4) 拌合系统的布置 (4) 水、电布置 (6) 现场交通布置 (6) QTZ6310塔机布置 (7) 五、施工工艺技术 (7) 交通布置 (7) 技术参数 (9) 施工工艺流程 (9) 施工前准备 (10) 模板 (12) 观测仪器 (14) 堆石施工 (14) 廊道砼施工 (16) 取水口及放空孔砼施工 (18) 溢洪道砼施工 (20) 混凝土施工 (22) 堆石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27) 混凝土养护 (27) 混凝土温度控制 (28) 堆石混凝土缺陷处理 (28)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检查 (29) 雨季施工 (30) 低温季节施工 (31) 六、施工进度计划 (32) 七、机械设备和人员配置 (32)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32) 劳动力计划表 (34) 八、质量保证措施 (34) 九、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35) 安全保证措施 (35)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7)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38)

一、工程概况 平正水库工程位于播州区(原遵义县)平正乡红心村境内的田坝沟下游,坝址距遵赤高速公路平正收费站约3km,距平正乡集镇 6km,距播州区城区58km,距遵义市城区 74km。现有连接高速公路与平正乡集镇的公路从坝址处通过,对外交通方便。 平正水库坝址位于五马河上游支流田坝沟上,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主河道河长,主河道加权平均比降‰。水库正常蓄水位,正常库容万m,死水位,死库容为万m3,兴利库容为万m3,工程等别为Ⅳ等,属小(2)型水库。 平正水库工程大坝为堆石砼重力坝,主要建设内容主要由挡水建筑物(大坝)、泄水建筑物(坝顶溢洪道)、放空兼放水设施、输水工程等。其他主要建筑物大坝、坝顶溢流表孔、取水兼放空建筑物级别为5 级,临时建筑物围堰等为 5 级。大坝、溢洪道、取水等建筑物边坡抗滑稳定安全标准为 5 级;临时性建筑物边坡抗滑稳定安全标准为 5 级。 坝为C9015W4F50一级配堆石砼重力坝,坝轴线方位角为°E,坝轴线长140m,两坝肩及河床段坝基置于弱风化基岩上部,河床建基面高程,坝顶高程,最大坝高,坝顶宽为,大坝上游坝坡1:,起坡点高程,下游坝坡 1:,起坡点高程,坝底最大厚度为。坝内设灌浆排水廊道,总长为,廊道底板高程,其断面尺寸×(宽×高),右岸坡设交通及排水廊道,其底部高程,总长,廊道断面尺寸:×(宽

堆石混凝土技术白皮书

堆 石 混 凝 土 技 术 白 皮 书 北京华实水木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9月15日

目录 1. 堆石混凝土技术简介 (1) 2. 堆石混凝土系列技术解决方案 (4) 2.1普通型堆石混凝土 (4) 2.2抛石型堆石混凝土 (5) 2.3专用自密实混凝土 (7) 2.4水下自密实与堆石混凝土 (7) 3. 堆石混凝土原材料的基本要求 (9) 3.1专用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 (9) 3.2堆石料 (10) 4. 堆石混凝土主要施工环节 (11) 4.1堆石入仓 (11) 4.2模板工程 (12) 4.3专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 (12)

1. 堆石混凝土技术简介 堆石混凝土(Rock-Filled Concrete,简称RFC)技术是由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发明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新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其技术特征是利用专用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充填堆石空隙形成完整密实的混凝土,具有低碳环保、低水化热、工艺简便、造价低廉、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包括普通型堆石混凝土和抛石型堆石混凝土。 图1.1 普通型堆石混凝土示意图 图1.2 抛石型堆石混凝土示意图

图1.3 堆石混凝土构造示意图 堆石混凝土中堆石的体积比例一般可以达到55%~60%,能够充分利用初级开采的石料或者开挖料中的大块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胶凝材料用量的同时还在骨料破碎、混凝土生产浇筑等施工环节上大大的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堆石混凝土技术是一种新型低碳环保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堆石混凝土技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还具有以下特点。 (1)低水泥用量与低水化热 堆石混凝土可以充分利用粉煤灰、矿渣粉、石粉等活性或惰性掺和料,因此对于水泥的用量显著降低,C20等级堆石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一般不超过80kg/m3,绝热温升不超过15℃。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显著简化甚至取消温控措施。 (2)工艺简便,施工快速 堆石混凝土施工主要包括两道工序:堆石入仓和专用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浇筑。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两道工序均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化施工来完成,减少了工人的参与,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在完成一定堆石仓面后堆石入仓和混凝土生产浇筑可以平行进行,工序间干扰小,生产效率成倍提升的同时还降低了设备生产强度的要求。简化消除温控措施、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量减半且无需振捣等都为加快建设速度、缩短工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要求样本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规定 1总则 1.1本施工技术规定规范了堆石混凝土施工材料、施工、温度控制、低温季节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基本规定。 1.2堆石混凝土应满足抗压、抗拉、抗渗、抗冻等设计规定。 1.3本规定中未规定其他事宜,按现行关于国标或行业原则执行。 2材料规定 2.1堆石料 2.1.1堆石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 2.1.2堆石料可以使用毛石、块石、粗料石和卵石,其中部或局部厚度不适 当不大于30cm,最大粒径以运送、入仓以便为限,且不适当超过1.0m; 容许使用少量片石但其重量不得超过堆石料总重10%,且不得集中堆放。 2.1.3堆石料饱和抗压强度(Rs)不得不大于40MPa。堆石料中含泥量不得 超过5%,不容许有泥块含量。 2.2水泥 2.2.1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满足有关 国标规定,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 2.2.2水泥运送及存储场地应有防雨及防潮设施,存储期超过3个月袋装水 泥、超过6个月散装水泥,使用前必要进行复检,并按复检成果使用。禁止使用结块水泥。 2.2.3堆石混凝土所需自密实混凝土不适当使用凝结速度较快水泥,在选取 水泥时应考虑与外加剂相容性。 2.3掺合料 2.3.1胶凝材料中可依照工程区状况加入掺合料,掺合料可选用粉煤灰、粒 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磷渣粉、复合矿渣掺合料等。

2.3.2粉煤灰宜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GB/T159)中Ⅰ级或Ⅱ级 粉煤灰技术性能指标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中关于规定;硅灰、沸石粉等应符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36)关于规定;磷渣粉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掺用磷矿渣技术规定》(DL/T5387)规定。 2.4细骨料 宜优选级配良好中粗河砂,不具备条件时应按照河砂、人工砂、细砂、粗砂优先顺序选取,别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中有关规定。 2.5粗骨料 自密实混凝土应选用5~20mm粒径石子作为粗骨料,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8%,别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GB/T5144-)中有关规定。 2.6外加剂 自密实混凝土应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品质应满足《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高性能减水剂基本规定,并应通过原则自密实砂浆实验检测。原则自密实砂浆指标应符合下表(表2-1)规定: 表2-1 掺专用外加剂原则自密实砂浆性能指标 2.7自密实混凝土 2.7.1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绝对体积法。浆体粘性和流动性改进 应采用增长粉体材料用量和选用优质高效减水剂或高性能减水剂办法。仅靠增长粉体材料用量不能满足浆体粘性时,可通过实验确认后恰当添加增粘剂来改进浆体粘度。

堤防工程施工方案(DOC)

堤防工程施工方案 一、堤防工程 防洪堤布置原则 1、防洪堤堤线应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大洪水的主流线大致平行。一个河段堤防距离应大致相等,不宜突然放大或缩小; 2、堤线应力求平顺,各堤段平缓连接,不得采用折线或急弯; 3、堤防工程应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修筑在土质较好、比较稳定的滩岸上,留有适当宽度的滩地,尽可能避开软弱地基、深水地带、古河道、强透水地基; 4、堤线应布置在占压耕地、拆迁房屋等建筑物少的地带,避开文物遗址,利于防汛抢险和工程管理; 5、湖堤、海堤应尽可能避开强风或暴潮正面袭击,本工程为河堤。 (一)、质量控制 1)一般规定 (1)堤身填筑之前,应进行填料碾压试验,优化相应的填筑压实参数。碾压试验的压实参数,主要为辅料厚度、碾压数遍、加水量等。铺土上层厚度,含水量,碾压机械及遍数经试验决定。 (2)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填筑压实参数,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抽样检查。要按规范要求作好记录,并作好干容重现场控制管理图,干容重合格率不小于90%,不合格样的干容重不得低于设计干容重的98%,且不合格不得集中,应防止砾石过分集中形成架空现象。 (3)必须严格控制上堤材料质量,不合格者不应上堤。 (4)堤身填筑砂砾石料最大粒径为500mm。d<0.1mm者含量应≤5%,d<5mm者含量应控制在20%~30%之间。压实后的干容重

为1.98t/m3(或待现场碾压后由设计、业主、监理、施工四方共 同研究确定)。每层沿堤轴线纵向每50m长做一组(横向3个)干 容重测试,不合格者要求再补压工作。 (5)块石砂砾石混合料碾压后干容重应不小于2.1t/m3。 2)堤防开挖 1、清理施工现场 除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要保留的植被和保留物外,在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树木、树墩、树根、灌木和垃圾应予清除运走。其中胸径大于15cm的树木,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的长度锯成数段,在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原地面的表土、草皮,应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和范围清除,并运到指定地点备用或废弃。 用地范围以内所有的树墩、树根、竹根和其它有机物都必须彻底掘除。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树墩、树根、竹根应挖到原地面30 cm以下深度。 2、土石方的开挖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土方运距在100米以内,选用推土机挖运;大体积的土方远运,采用挖装机械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土石方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上而下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并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土石基坝和岸坡易风化崩解的土层,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的,应保留保护层;土石坝坝肩岸坡的风化岩块、坡积物应按照要求抢收清理,并在填筑前完成,禁止边境填筑开挖,清除

堆石施工方案

堆石体及护岸填筑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1、重庆市巴南区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是重庆市巴南区的重点建设项 目,是为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兼顾水土流失治理保护、改变城市交通条件及改善库区水资源生态环境及河道岸坡整治的综合性工程。是重庆市主城区两江防洪护岸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拟建堤防位于长江右岸,地处重庆主城区核心区,更是巴南区主要工业和 居民集中所在地,交通现状良好,该工程以城市防洪和城市道路建设为主,兼有岸坡整治,控制水土流失,治理沿江脏乱差,保护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城市和促进巴南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功能的综合整治工程。本次实施的融汇段位于重庆市巴南区长江河段南岸,其西接外河坪段,其东接李家沱段,其南与正处于大力开发的融汇半岛紧紧相连,全长公里,目前实施段是K1 + 120-K1+,长米。 3、本段长江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采用路堤结合、靠江一侧分级放坡的形 式。而堆石体护岸是本段路堤施工重要方式,根据设计图,主要工程量有土石方清挖约万m3,堆石体填筑约万m3石渣填筑约万m3 碎石过度层填筑约万m3卵石护面约万m3抛石护脚约万m3和其他护面及绿化工程。 4、根据现场察看和本段测量资料,本段堆石体护岸工程分成两部分,一是 堆石体堆体起点(也就是堆体的坡脚点)在水上部分, 二是堆石体堆体起点(坡脚点)在水下部分。根据业主意见和工期要求,本次

实施的是堆石体坡脚点在水上部分。 5、根据现场测量和实地勘察,堆体坡脚点位于水上部分的是 K1 + 12A K1+段,此段地形复杂,地形起伏高差大,其中内有采沙场和碎石厂,三条自然冲沟横穿本区段,堆石体场内主要集中以粉砂和粉砂夹淤泥 层,淤泥分布于自然冲沟周边,深度达4~10米。兼有一条①=800mm亏水管网纵向贯穿此区域内,在K1+78(~ K1+段,还有一条①=1300mm亏水管纵 向横穿堆石体及护岸填筑区域。 二、测量控制 (1)、施工控制网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等级控制网建立施工控制网,控制网布设距离施工区域 较近,且无视线障碍,测量控制点用砼浇筑固定,中间插入铁钉或钢筋加刻画十字丝标记。控制网点平面及高程闭合,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 (2)、地貌复测 经业主同意和我方施工经验,采用10mX 10m方格网测量该段的原始地貌,方格网网点布置按照横向垂直滨江道路中线线,纵向平行于道路中线的原则,计算出每个方格网的绝对坐标,利用测量控制点网点,放出方格网点坐标的实际位置,测量出网格点的实际高程。记录高程,做好外业观测记录。与根业主完成草签手续。据测量外业资料整理,能及时地做出断面电子文档及方格网地貌图。 (2)施工放线测量 根据断面图及堆石体施工图放出堆石体坡脚及10 米抛填块石的坡脚开挖线,填筑区域放大, 并做好标记,测量开挖线根据土质情况及开挖深度考

论堆石混凝土在堤防工程的施工技术

论堆石混凝土在堤防工程的施工技术 【摘要】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新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低水化热、工艺简便、造价低廉、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多项中工程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但必须注意在堤防工程中施工的特点。 【关键词】推石混凝土;施工技术;堤防 堆石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坝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正在进行推广应用,其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坝体块石含量高水化热温升低等诸多优点。本文根据梅州大堤南堤除险加固达标工程堆石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为例,分析堆石混凝土在堤防工程中的运用。 1 工程概况 梅州大堤南堤除险加固达标工程位于梅州城区梅江河右岸,堤围全长12.11公里,设计堆石砼约9.0万m3;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2级,本工程计划工期18个月,其中75米高程以下(即基础部分)必须在2012年5月4日前完成,实际施工期就6个月。这期间已过了水利工程施工的黄金期,气候多雨。由于该工程所在地为梅州城区,施工期间对城区的景观及交通等影响较大。根据广东省水利厅的批复及施工设计图,基础工程施工需采用西阳电站开闸放水,恢复天然河道。在堤防前筑一低水围堰兼作施工便道施工围堰顶高程为天然河道水位加上0.5m。再对堤防迎水坡基础进行开挖。因工程采用西阳电站降低水位后填筑围堰,对堤防前坡开挖至基岩,开挖高度相对较大。同时为减少堤防在开挖过程中的塌落的危险,采取间隔开挖(如30m左右)及在较危险的地段先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后进行开挖等多种方法以确保墙体的安全。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本工程主要应用于基础处理、回填、挡墙的素混凝土部位。堆石料主要采用开采的大粒径块石、开挖料中的大粒径块石(或卵石)等,经初级筛分保留粒径大于300mm的石块,通过自卸汽车直接运输至仓面自然堆积,堆石吊入仓面自然堆积,堆石厚度控制在1.5m左右,利用强制式拌和机生产专用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泵送直接浇注入仓。 2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简介 堆石混凝土(Rock-filled Concrete,简称RFC)施工技术是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发明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新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低碳环保、低水化热、工艺简便、造价低廉、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堆石混凝土是指先将满足—定粒径要求的块石(或卵石)自然堆满仓面,然后在堆石体表面浇注满足特殊要求的专用自密实混凝土(Self -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无需振捣仅依靠其自重充填堆石体的空隙,所形成完整密实的混凝土。 3 堆石混凝土的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