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锦囊之数学备考

高考锦囊之数学备考
高考锦囊之数学备考

高考锦囊之数学备考:复习归基础解题先懂题_教育_金羊网

冲刺阶段,如何掌握高考数学的复习要领和考试技巧?执信中学高三文科数学备课组组长刘草明建议———

羊城晚报记者陈晓璇实习生冯欣如通讯员周萍

2011年数学高考难得让考生咬牙切齿,大呼“坑爹”!很多教育界人士预测:从理论上讲,今年的数学高考题目难度应该会降低。然而,也有高三老师告诉记者,实际上并不一定如此,高考冲刺阶段,好好掌握数学复习要领和考试技巧还是不能少。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执信中学高三文科数学备课组组长刘草明。据介绍,近年来广东高考数学的特点是题目立意新,重包装,考生必须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把题目读懂。在答题技巧上,考生做选择题最好一次性过关,而应用题则切忌漫无边际的乱答,老师是不会给所谓的“辛苦分”。

复习重点:拿分重点在选择和填空跟老师回归基础和课本

高考数学考试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刘草明指出,文科数学与理科数学的区别主要在内容和难度上,文科数学在内容上要比理科数学要少,难度也会比理科数学低一些,但其实复习的重点大同小异,拿分的重头都是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当前复习的方法是紧跟老师,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而老师也要知道自己学生的问题所在,做有针对性的辅导。

刘草明说,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可以对照考纲,整理知识,梳理笔记,注重解题方法。“这时候可以进行一个滚动式的复习,因为数学考试一共有六个板块,可以六天为一个周期,一天复习一个板块。”据介绍,由于遗忘率很高,很多考生连基本的数学公式和定理都忘记了,答题时无从做起,这正是数学考试的大忌。

这个时候该怎么做题?有些学生很迷茫。刘草明的建议是,要以旧题为主,新题为辅。旧题主要是指高三以来的题目,多看旧题是为了巩固解题方法和知识点,而做新题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手感。无论是旧题还是新题,都必须是好题,“好”是指其方法和思路有代表性。比较好的方法是把题目做好分类,剪下来复习;但现在可能有点来不及了,最好还是按照自己原来熟悉和习惯的方法进行复习。

据介绍,执信中学现在主要是注重客观题的复习,回归到基础上,注重对重要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我们不猜题,把复习落到实处,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针对性的指导。”

备考要领:会做的题一定要都做完跟住老师比补习班靠谱

文科生最怕考数学,不少人一到考试就会心理有压力,脑子一片空白。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会使得考试更加慌乱。“其实考生千万不要去想高考有多难,最关键是把自己会做的题都做完,就会在相应的条件下取得相应的好成绩。”刘草明说,有些学生会在考试后说因为

粗心丢分,其实多数是因为自己不懂,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没意识到问题,这说明复习还不够全面。

很多学生很在意一、二模的成绩,刘草明认为,模拟考总体上的预测可能是准确的,但就每个人而言,可能不那么准确,会有所浮动。比如说有一名学生在一模的时候只有90 多分,但是高考的时候却考到了120 分左右,这说明根据自己的问题是可以实现有针对性提高的。

至于现在上补习班有没有用,刘草明说,补习班只能是拐杖,发挥辅助的作用。

“补习班的题量十分大,但并不知道含金量会有多少,不仅花时间还花金钱。其实还是跟住自己的老师比较靠谱。”

答题技巧:读懂题目可以帮助解题不会的题不要乱写一通

据介绍,从2007 年至今,广东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考试题目的立意都比较新且深,很注重包装,还有高等数学的背景,考生要读懂不容易。假如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能读懂题目,那解题就不会太难了。

此外,广东高考数学卷押题很难,执信中学的数学老师基本不押题,否则押错了会害了学生。

刘草明建议,考试的时候做选择题最好是一次性做完,检查一般难捞到什么“好处”。“第一次做题的时候比较冷静,第二次做的时候是比较紧迫,容易出错。”他说,如果最后有时间检查的话,也要注意不要用同一种方法做题,要转换另外一种方法,宁愿重做一次都好。

刘草明说,数学考试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特别是做解答题的时候,一开始会比较容易,但要做慢点,因为若是一开始就做错的话,后面就全错了,一定要慎重不能掉以轻心,争取把分都拿到。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先放一放,把后面会做的先做好。

有些学生不会做后面的大题,为了不留空白,便胡乱写一番。刘草明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答题要答与题目相关的公式定理,读懂多少写多少,争取多拿分;在数学考试时是没有辛苦分可言的,答题不要答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

此外,别小看草稿纸的作用,写草稿的时候也不要乱写。可以把草稿纸折起来有条理地书写,最好只写提纲,如果是把解题的详细过程写下来,时间可能会不够。

至于考试分配时间,刘草明认为,平时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在正确的前提下加快选择填空题的做题速度,中等难度题目的分数也要拿到,把时间留下来冲击难题;对于平时成绩中等的同学,则要在选择填空题上多花些时间,中等题目也要争取多拿分;而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就应主要把精力放在基础题和中等题上,后面的难题尽量做,多得一分是一分。

高考数学第二轮备考指导及复习建议

2019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备考指导及复习建 议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为什么要进行高考第二轮复习?也就是高考数学复习通常要分三轮(有的还是分四轮)完成,对于第二轮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 将我们学过的基础知识梳理和归纳,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以两个方面作为参考。第一个是以教材为基本内容,第二个以教学大纲以及当年的考试说明,作为我们参考的依据,然后做到尽量不遗漏知识,因为这也是作为我们二轮三轮复习的基础。 对于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来说,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高三数学第二轮的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是考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关键阶段,我们学校此阶段的复习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就大多数同学而言,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成果,把巩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强化知识的系统与记忆;完善,就是通过此轮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建立数学思想、知识规律、方法

运用等体系并不断总结完善;综合,就是在课堂做题与课外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试题,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就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对数学问题的阅读与概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三数学第二轮的复习,对于课堂听讲并适当作笔记,课外训练、自主领悟并总结等都有较高要求,有“二轮看水平”的说法!是最“实际”的一个阶段。 要求学生就是“四个看与四个度”:一看对近几年高考常考题型的作答是否熟练,是否准确把握了考试要求的“度”--《考试说明》中“了解、理解、掌握”三个递进的层次,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看在课堂上是否紧跟老师的思维并适当作笔记,把握好听、记、练的“度”;三看知识的串连、练习的针对性是否强,能否使模糊的知识清晰起来,缺漏的板块填补起来,杂乱的方法梳理起来,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控制好试题难易的“度”;四看练习或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哪些内容应稍微拔高,哪些内容只需不降低,主次适宜,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注重适时反馈的“度”。在高考一轮复习即将结束、二轮复习即将开始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往往是有40天左右时间(我们学校是3月中旬到4月底)。如何做到有条不紊地复习呢?现结合我最近的学习及多年的做法谈下面几点意见,供同行们参考。

2013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试题与答案解析

侧视图 正视图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文科A 卷)解析 从今以后,高考数学不再愁~ 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锥体的体积公式:1 3 V Sh =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20,}S x x x x R =+=∈,2{|20,}T x x x x R =-=∈,则S T = A .{0} B .{0,2} C .{2,0}- D .{2,0,2}- 【解析】:先解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再取交集,选A 2(1,)+∞ D .[1,1)(1, - :对数真数大于零,分母不等于零,取交集,选C 3x yi +的模是 5 【解析】:复数相等用对比系数法得4,3x y ==-再开方,得5,选D. 4.已知51 sin( )25πα+=,那么cos α= A .25- B .15- C .15 D .25 【 解 析 】: 奇 变 偶 不 变 , 符 号 看 象 限 , 51sin( )sin(2+)sin cos 2225πππαπααα?? +=+=+== ??? ,选C. 5.执行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 的值为3,则输出s 的值是 A .1 B .2 C .4 D .7 【解析】注意临界点,选C. 6.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2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图 1

A . 16 B .13 C .2 3 D .1 【解析】由三视图判断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棱锥的高为2,则111 =112=323 V ????,选B.注意公式,别记错! 7.垂直于直线1y x =+且与圆221x y +=相切于第一象限的直线方程是 A .0x y += B .10x y ++= C .10x y +-= D .0x y ++= 【解析】数形结合法,把图画出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1r =,直接法可设所求的直线 方程为:()0y x k k =-+>,再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1r =,求得k =选A. 8.设l 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l α,//l β C .若l α⊥,//l β 【解析】画出一个正方体,关注面内面外,关注相交线,选9.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A .14322=+y x 1 .24 1 【解析】记好离心率公式,1,2,c a b === D. 10.设 a 是已知的平面向量且≠0 a ,关于向量 a 的分解,有如下四个命题: ①给定向量 b ,总存在向量 c ,使=+ a b c ; ②给定向量 b 和 c ,总存在实数λ和μ,使λμ=+ a b c ; ③给定单位向量 b 和正数μ,总存在单位向量 c 和实数λ,使λμ=+ a b c ; ④给定正数λ和μ,总存在单位向量 b 和单位向量 c ,使λμ=+ a b c ; 上述命题中的向量 b , c 和 a 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则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D .4 【解析】法一: 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易的①是对的;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易的②是对的;以 a 的终点作长度为μ的圆,这个圆必须和向量λ b 有交点,这个不一定能满足,③是错的;

高考数学备考策略整理

2019年高考数学备考策略整理 (一)了解课程标准,熟读考试大纲,紧扣考试说明 高考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 (二)关注近年新课标高考试题,为高三复习指明方向 重视新增内容考查,新课标高考对新增内容的考查比例远远超出它们在教材中占有的比例。例如:三视图、茎叶图、定积分、正态分布、统计案例等。 立足基础,强调通性通法,增大覆盖面。从历年高考试题看,高考数学命题都把重点放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上,即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技能,紧紧地围绕“双基”对数学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进行重点考查。 突出新课程理念,关注应用,倡导“学以致用”。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与考查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作为工具学科的数学学科特点的体现。有意训练每年高考试题中都出现的高频考点。 (三)给高考考生的建议 1.再次回归课本。题在书外,但理都在书中。对高考试卷进

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将课本题目进行引申、拓宽和变化。通过看课本系统梳理高中数学知识,巩固高中数学基本概念。看课本,有三个建议,一是打乱顺序按模块阅读,二是要注意里面的小字和旁白以及后面的“阅读与思考”,三是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把书后典型习题再做一遍。 2.利用好错题本(或者积累本)。要把自己常犯的错或易忽略的内容在高考之前彻底解决,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3.限时强化训练,全真模拟训练。除了强化知识,还要学会非智力因素在考试中的应用,适当的懂得放弃。 4.答题时要有强烈的“功利心”——多得一分是一分。例如,考试时遇到不会做的选择题,若不择手段(验证法、估算法、数形结合、特例法等方法)还是做不出来,此时绝不提倡钻研精神,要暂时跳过去答后面的,回头有时间再来打这只拦路虎,切不可因为这一道5分的题,影响后面20分甚至更多会做的题因没时间做而拿不到分。 5.调整心态,坚持,自信。就像有人所说: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做好的,绝不逃避;相信自己做不到的,坦然面对,不要有任何愧疚;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弹性的,能弹多高取决于你的信心和行动。 6.加强快速阅读能力,答题规范,运算准确。这段时间,分数高于一切,力保题目不因审题有误而扣分,不因答题不规

最新广东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汇总

2012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设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Skip Record If...?= A. ?Skip Record If...? B.?Skip Record If...?C.?Skip Record If...?D.?Skip Record If...? 2.设集合U={1,2,3,4,5,6}, M={1,2,4 } 则?Skip Record If...? A.U B.{1,3,5} C.{3,5,6} D.{2,4,6} 3.若向量?Skip Record If...?=(2,3),?Skip Record If...?=(4,7),则?Skip Record If...?= A.(-2,-4)B.(2,4) C.(6,10) D.(-6,-10) 4.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A.?Skip Record If...? B.?Skip Record If...? C.y=?Skip Record If...? D.?Skip Record If...? 5.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Skip Record If...?,则z=3x+y的最大值为 A.12 B.11 C.3 D.?Skip Record If...? 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它的体积为 A.12π B.45π C.57π D.81π 7.从个位数与十位数之和为奇数的两位数中任取一个,其个位数为0的概率是 A. ?Skip Record If...?B. ?Skip Record If...?C. ?Skip Record If...?D. ?Skip Record If...? 8.对任意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Skip Record If...?和?Skip Record If...?,定义?Skip Record If...?.若平面向量?Skip Record If...?满足?Skip Record If...?,?Skip Record If...?与?Skip Record If...?的夹角?Skip Record If...?,且?Skip Record If...?和?Skip Record If...?都在集合 ?Skip Record If...?中,则?Skip Record If...?=

高三数学备考方案

文登一中高三数学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结合考点,紧扣教材,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应用,同时结合高考题型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应试能力。 (二)复习要求 一、深入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务必明确考试方向 高考考试说明是高考法定的命题文件,而教材是命题的主要资源,也是数学复习之本。 对于课本的研究应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准确掌握课本中出现的基本知识(主要概念、公式、法则);基本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其蕴涵的研究方法和所运用的数学思想;用好教材中的例、习题,并注意延伸和拓展。特别注意从课本例题中引导学生学习解题规范。 特别应该重视的是教材中基本概念的深刻化理解。正确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是数学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因此,在复习时,基本训练一定要以课本中一些例题和习题为素材,不断总结规律,回归概念。对知识要进行分类、整理、综合加工,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体系。 如代数中的“四个二次”(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时),以二次方程为基础、二次函数为主线,通过联系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带参数的不等式等典型重要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研究《考试说明》就要深入了解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五部分内容,探知命题走向。另外,还要研究近几年山东高考试题并关注教研中心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等。进一步明确数学科试题的命题范围,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要求等。 二、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突出重点知识及其联系 《考试说明》指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 复习过程中,做到整体把握高中三年的数学课程,整体计划一轮、二轮复习计划,重点内容要注意反复训练,有联系的内容要注意交叉和整合不同的知识板块,切勿按教材顺序照本宣科。如导数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的整合,三角与向量的整合等。阶段性测试也要从学科的整体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 三、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注重通性通法 《考试说明》强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

省级联考2018年广东省高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8年广东省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1<1﹣x<1},B={x|x2<1},则A∩B=() A.{x|﹣1<x<1} B.{x|0<x<1} C.{x|x<1} D.{x|0<x<2} 2.设复数z=a+4i(a∈R),且(2﹣i)z为纯虚数,则a=() A.﹣1 B.1 C.2 D.﹣2 3.如图为射击使用的靶子,靶中最小的圆的半径为1,靶中各图的半径依次加1,在靶中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7环到9环)的概率是() A.B.C.D. 4.已知函数f(x)满足,则函数f(x)的图象在x=1处的切线斜率为()A.0 B.9 C.18 D.27 5.已知F是双曲线C:﹣=1(a>0,b>0)的一个焦点,点F到C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2a,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A.2 B.C.D.2 6.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 A.120 B.160 C.100 D.80 7.如图,网格纸上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48+8πB.96+8πC.96+16πD.48+16π 8.已知曲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把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B.把C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曲线关于y轴对称 C.把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D.把C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曲线关于y轴对称 9.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及复习建议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及复习建议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及复习建议 过来人的话: “怎么说呢?学好数学很难,高考考的很高也很难!但是如果你的追求是120分的话,那倒是很容易,你不需要学习太难的东西,但基础一定要打好,考试一定要细心,高考时前面的选择和填空,坚决一分都不能丢,后面的大题,前3道都比较简单,你也肯定会做,后面必定还有2道难题,建议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它身上,如果敢保证前面的全对,120分已经没问题了,后面大题,至少你也会一两步,那就写上,也有分,这就是我数学学的不好,高考还能考130分的秘密。” “有人说,得数学者,得高考。确实如此,数学拉分的程度应该老师都讲过,所以我不多说。数学的确好麻烦,想不到方法就做不成。但是掌握到高考所考的知识点。就已经完成了70%了。你对课本的知识点要有大概的印象,考试该出什么题你心中要有个底,比如三角(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函数(导数,基本初级函数,函数的性质),数列,概率与统计,立体几何等等你心中要有数,或者说,你做题的时候,你对自己说,啊这题考什么,这题又考什么,这题我做起

来有困难,我就翻开课本,复习资料自己再练习,补充,查漏补缺~不懂的要问老师。所以我建议你买一个大的厚的笔记本,自己对课本的知识点重头到尾的过一遍,记一遍,一边写一边记,比如说三角函数里的公式你记住了吗?记的时候 要总结一点方法,好了记完之后你会应用在题目上吗,你就找一点题目去做,不过如果自己复习的时候就尽量避开难题,做低~中等的题目就可以了,难题的话就需要问到老师就回到学校再说吧。但是这个过程好困难,关键就是要自己坚持,你要记住一句话,想要拿高分,就不要怕麻烦!不论是你复习还是做题的时候,也不要怕麻烦,你要知道,一道题目都是有几个好简单好基础的知识点堆砌起来来考你,你掌握好基础,再学会去应用,这大概没什么问题。所以上面我提到把知识点过一遍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把知识点过一遍后,就要不断去练习,不断地摸索。” “数学是开发思维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技术的基础,如物理,化学,机械,计算机,光电技术等都需要数学做基础,数学不学好,学这些时就困难了。所以,数学一定要学好,为上大学做好准备。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

2013年广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附送答案

2013年广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集合M={x|x2+2x=0,x∈R},N={x|x2﹣2x=0,x∈R},则M∪N=()A.{0}B.{0,2}C.{﹣2,0}D.{﹣2,0,2} 2.(5分)定义域为R的四个函数y=x3,y=2x,y=x2+1,y=2sinx中,奇函数的个数是() A.4 B.3 C.2 D.1 3.(5分)若复数z满足iz=2+4i,则在复平面内,z对应的点的坐标是()A.(2,4) B.(2,﹣4)C.(4,﹣2)D.(4,2) 4.(5分)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123 P 则X的数学期望E(X)=() A.B.2 C.D.3 5.(5分)某四棱台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台的体积是() A.4 B.C.D.6 6.(5分)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α⊥β,m?α,n?β,则m⊥n B.若α∥β,m?α,n?β,则m∥n C.若m⊥n,m?α,n?β,则α⊥βD.若m⊥α,m∥n,n∥β,则α⊥β7.(5分)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F(3,0),离心率等于,则C的方程是() A.B.C.D. 8.(5分)设整数n≥4,集合X={1,2,3,…,n}.令集合S={(x,y,z)|x,y,z∈X,且三条件x<y<z,y<z<x,z<x<y恰有一个成立}.若(x,y,z)和(z,w,x)都在S中,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y,z,w)∈S,(x,y,w)?S B.(y,z,w)∈S,(x,y,w)∈S C.(y,z,w)?S,(x,y,w)∈S D.(y,z,w)?S,(x,y,w)?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9.(5分)不等式x2+x﹣2<0的解集为. 10.(5分)若曲线y=kx+lnx在点(1,k)处的切线平行于x轴,则k=.11.(5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的值为4,则输出s的值为. 12.(5分)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3+a8=10,则3a5+a7=. 13.(5分)给定区域D:.令点集T={(x0,y0)∈D|x0,y0∈Z,(x0, y0)是z=x+y在D上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点},则T中的点共确定条不同的直线.

高考数学备考:做好高考数学题的12种方法

2019高考数学备考:做好高考数学题的12 种方法 在日常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常有学生这样抱怨:“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看起来很简单的数学题目,我往往不能拿到满分。” 为什么看起来很简单的题目,我们总是不能拿到满分呢? 其实,这就是因为我们在做数学题目的过程中,走进了这样几个误区: 其一,重结果,轻过程。 其二,对做错的题目,没有提起足够的重视。 1.先说第一点,重结果,轻过程。 相信,很多同学都曾犯过这样的错误:拿到一道题目之后,看题目很简单,就会急于下笔。结果,思维活跃,笔走龙蛇,虽然很快就得出了答案,却因为匆忙之中丢掉了不少步骤,不能顺利拿到满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位数学成绩优秀的同学这样分享经验: “很多同学数学思维很好,但是一下笔就丢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练习时一定要把每个解题步骤都写全。” 数学备考自然要做题,但是,有些同学只关注结果,答案对了就行了,不重视步骤,这显然就的非常不明智的。要知道,在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关系着最终的结

果,一步错,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在做数学题目的过程中领悟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才应该是我们做题的最终 目的。 2.再说说第二点,对做错的题目,不能提起足够的重视。 也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做题时,碰到了一道似曾相识的题目,往往拿不定主意究竟该用哪种方法去解,有时候虽然做出来了,结果还是不免以错误收场。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我们对错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将那些做错的题目及时消化吸收。 那些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从来不会这样做,一位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的学子就这样说: “在学习数学上,我并没有下很大的功夫,只是习惯每天将做错的题目整理一遍。数学题量大,老师每天都会发一张试卷,头天做了第二天就讲评。老师每次讲评之后就,我就会把那些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A4大小的本子,我记了不少页,每页至少两三道题,多则七八道,到每次考试时,光是看这些错题就能花费我一天的时间。对这些错题,我会重新整理一下思路,再着手推理一遍,如果是因为方法上的问题错了,就会及时去请教老师。 “因为一直坚持这样做,我在做数学题目的时候就很少遇到‘被相同的石头绊倒’的情况。” 的确,学习数学最怕的就是懒惰,遇到不懂的问题、容易做

广东历年高考数学真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理科) 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设复数z 满足2)1(=+z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 .i +1 B .1i - C .i 22+ D .i 22- 2.已知集合{}22(,)|,1A x y x y x y =+=为实数,且,{} (,)|,1B x y x y x y =+=为实数,且,则A B I 的元素个数为( ) A .4 B .3 C .2 D .1 3.若向量a r ,b r ,c r ,满足//a b r r 且a b ⊥r r ,则(2)c a b +r r r g =( ) A . 4 B .3 C .2 D .0 4.设函数)(x f 和)(x g 分别是R 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 ) A .)()(x g x f +是偶函数 B .)()(x g x f -是奇函数 C .)()(x g x f +是偶函数 D .)()(x g x f -是奇函数 5.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上的区域D 由不等式组? ?? ??≤≤≤≤y x y x 222 0给定,若(,)M x y 为D 上的动点,点A 的坐 标为 ()12,,则OA OM z ?=的最大值为( ) A .24 B .23 C .4 D .3 6.甲、乙两队进行排球决赛,现在的情形是甲队只要再赢一局就获冠军,乙队需要再赢两局才能得冠军,若两队胜每局的概率相同,则甲队获得冠军的概率为( ) A . 21 B .53 C .32 D .4 3 7.如图1~3,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主视图)是平行四边形,侧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36 B .39 C .312 D .318 8.设S 是整数集Z 的非空子集,如果S b a ∈?,,有S ab ∈, 则称S 关于数的乘法是封闭的,若,T V 是Z 的两个不相交的 非空子集,T V Z =U ,且T c b a ∈?,,,有T c ab ∈,;V z y x ∈?,,,有V xyz ∈,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 )

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广东省赛区预赛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8分,满分64分) 1、已知sin cos ,cos sin 2αβαβ==,则22sin cos βα+=_______. 解:0或3.2 已知两式平方相加,得2 sin 0β=或21cos .4 β= 222sin cos 2sin βαβ+==0或3 .2 2、不等式632(2)(2)x x 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 解:(,1)(2,).-∞-?+∞ 原不等式等价于623(2)(2).x x x x +>+++ 设3 ()f x x x =+,则()f x 在R 上单调增. 所以,原不等式等价于2 2 ()(2)21 2.f x f x x x x x >+?>+?<->或 3、已知 (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设方程 1 2012{}2013 x x -=的两个不同实数解为12,x x ,则2122013()x x ?+=__________. 解:2011-. 由于1{}[0,1), (0,1)2013x ∈∈,所以112012(1,1).20122012 x x ∈-?-<< 当102012x -<<时,原方程即21120121201320122013 x x x -=+?=-; 当102012x ≤<时,原方程即221 2012201312013 x x x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点* (,)(,)A x y x y N ∈,一只虫子从原点O 出发,沿x 轴正方向或y 轴正方向爬行(该虫子只能在整点处改变爬行方向),到达终点A 的不同路线数目记为(,)f x y . 则(,2)f n =_______. 解: 1 (1)(2).2 n n ++ 111 (1,2)323,(2,2)634,(3,2)104 5.222 f f f ==??==??==?? 猜测1 (,2)(1)(2)2 f n n n = ++,可归纳证明. 5、将一只小球放入一个长方体容器内,且与共点的三个面相接触.若小球上一点P 到这三个面的距离分别为4、5、5,则这只小球的半径为___________. 解:3或11. 分别以三个面两两的交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点P 坐标为(4,5,5),小球圆心O 坐标为(,,).r r r

高考数学备考指南

高考数学备考指南 :从高一开始重视数学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吧!相信所有上过高中的朋友 都明白。 许多小学、初中数学成绩非常好的童鞋,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 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让很多 同学很受伤,加上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整体 滑坡。随着学习的深入,数学成绩的分化是必然的,那么成绩落后的原因何在?学习数学 有困难的高一同学应怎样顺利度过适应期呢? 【问题一】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提高。 因此会有少部分同学一时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懂,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 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 形语言等。高一的同学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以至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 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 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老师为同学将各种题建 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 的思维套路。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了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 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同学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是高一同学产生数学 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 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解决之道:要透彻理解书本上和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有时要反复思考、再三研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并在勤学的基础上好问。 【问题二】 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数学的不同要求所致。

2018广东省高职高考数学试题有答案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高职考试 数学试题 一、 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5分,共75分) 1、(2018)已知集合{}0,12,4,5A =,,{}0,2B =,则A B =I ( ) A. {}1 B. {}0,2 C. {}3,4,5 D. {}0,1,2 2.(2018)函数( )f x = ) A 、3,4??+∞???? B 、4,3?? +∞???? C 、 3,4??-∞ ??? D 、4,3? ?-∞ ??? 3.(2018)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lg5lg3lg 2-= B 、lg5lg3lg8+= C 、lg10 lg 5lg 5= D 、1lg =2100 - 4.(2018)指数函数()01x y a a =<<的图像大致是( ) 5.(2018)“3x <-”是 “29x >”的( ) A 、必要非充分条件 B 、充分非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6.(2018)抛物线24y x =的准线方程是( ) A 、1x =- B 、1x = C 、1y =- D 、1y =

7.(2018)已知ABC ?,90BC AC C ==∠=?,则( ) A 、sin 2 A = B 、coA= 36 C 、tan A = D 、cos()1A B += 8.(2018)234111111 122222 n -++++++=L ( ) A 、 )21(2n --? B 、)21(21n --? C 、 )21(21--?n D 、)21(2n -? 9.(2018)若向量()()1,2,3,4AB AC ==u u u r u u u r ,则BC =u u u r ( ) A 、()4,6 B 、()2,2-- C 、()1,3 D 、()2,2 10.(2018)现有3000棵树,其中400棵松树,现在提取150做样本,其中抽取松树做样本的有( )棵 A 、15 B 、20 C 、25 D 、30 11.(2018)()23,0 1,0 x x f x x x -≥?=?-

高考数学备考方案的五项建议

高考数学备考方案的五项建议:进入高三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数学知识点关。复习时,将高考数学备考方案熟练掌握运用,小编相信您一定可以提高数学成绩! 一、夯实基础,知识与能力并重。没有基础谈不上能力;复习要真正地回到重视基础的轨道上来,搞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复习中要把注意力放在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上。 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数学复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在体验知识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探究式、开放式题目的研究和学习,深刻领悟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加以自觉的应用,力求做到使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切实的提高。 学习好数学要抓住四个三:1.内容上要充分领悟三个方面:理论、方法、思维;2.解题上要抓好三个字:数、式、形;3.阅读、审题和表述上要实现数学的三种语言自如转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4.学习中要驾驭好三条线:知识(结构)是明线(要清晰),方法(能力)是暗线(要领悟、要提练),思维(训练)是主线(思维能力是数学诸能力的核心,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最强大的创新动力,是检验自己大脑潜能开发好坏

的试金石。) 三、讲究复习策略。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要盲目地做题,不要急于攻难度大的综合题、探究题,复习要以中档题为主,选题要典型,要深刻理解概念,抓住问题的本质,抓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高考题大多数都很常规,只不过问题的情景、设问的角度改变了一下,因此,建议考生在首轮复习中,不要盲目地自己找题,而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做题。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搞题海战术的方式、方法固然是不对的,但离开解题来学习数学同样也是错误的的,其中的关键在于对待题目的态度和处理解题的方式上。 要精选做题,做到少而精。 只有解决高质量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没有辨别、分析题目好坏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来选择复习的练习题,以了解高考题的形式、难度。 要分析题目。 解答任何一个数学题目之前,都要先进行分析。相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分析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中架起联系的桥

13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OK

正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 图1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理科) 本试卷共4页,21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盒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台体的体积公式121 (3 V S S h = ++,其中1S ,2S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h 表示台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R x x x x M ∈=+=,022 {} R x x x x N ∈=-=,022 ,则M N = ( ) A 、{}0 B 、{}2,0 C 、{}0,2- D 、{}2,0,2- 2、定义域为R 的四个函数3x y =,x y 2=,12 +=x y ,x y sin 2=中,奇函数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3、若复数z 满足i iz 42+=,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 A 、)4,2( B 、)4,2(- C 、)2,4(- D 、)2,4( 4、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则X 的数学期望=)(X E ( ) 5 ) A 、4 B 、 314 C 、3 16 D 、6

高考数学备考顺口溜

2019年高考数学备考顺口溜 一、《集合与函数》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底数非1的正数,1两边增减变故。 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 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 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图象互为轴对称,Y=X是对称轴; 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 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图象第一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 二、《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

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 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中心记上数字1,连结顶点三角形; 向下三角平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顶点任意一函数,等于后面两根除。 诱导公式就是好,负化正后大化小,变成税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 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 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 和差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 计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 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差积。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 万能公式不一般,化为有理式居先。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 1加余弦想余弦,1 减余弦想正弦,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 三角函数反函数,实质就是求角度,先求三角函数值,再判角取

高考前数学科学备考的几点建议

高考前数学科学备考的几点建议 发表时间:2010-11-09T13:56:35.847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第10期供稿作者:周页蔚 [导读] 学生头脑中已储存了许多解题方法和规律,如何提取运用是第二轮解决的关键。 周页蔚(祁东县育贤中学湖南祁东 421600)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考复习的效益,创造新的丰收,我就高考前数学备考策略,谈几点意见,以期抛砖引玉。 1.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 结论: 调节竞技状态、强化答题素质,提高解答综合题的能力是第二、三轮复习的重要目标。 2.高考三轮复习目标的设计 ●正确理解是灵活运用、综合应用、深化拓展的基础。 ●目标的有序性是教育科学化的前提,只有分步侧重才能达到能力的“全面”和“深化”。 ●不少教师反思:高考前两个月做的都是无用功,反映了高考复习目标无序所带来的后果。 结论:高考第二、三轮复习的主要目标是。 ●知识上,复习主干知识、不是整体的“查漏补缺”。 ●加强解题教学,对解题基本素质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强化。 思维:进一步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审题:进一步强化画草图和“转化”的习惯。 表达:增强表达意识,注意规范要求。 审视答案:思考答案的合理性和多解性 ●改善竞技状态。 ●把模拟考试、分析、点评与上述目标结合起来 教学存在的问题。 ⑴教学起点把握度不当。 后果:学生信心受挫或盲目乐观,迷失学习方向。 ⑵内容贪多,速度求快。 ⑶解题研究“解题而不立法、作答而不立论”。 ●解题教学“不自然”,强加于人。 ●缺乏目标意识 ●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适性思考方法的概括。方法论层次的内容渗透不够。机械模仿多独立思考少。数学思维层次不高。 ⑷较少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枯燥乏味。 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解题训练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

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 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数 学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没小题5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5,4,3{},4,3,2,1,0{==N M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N M ? B. N M ? C. { }4,3=N M D. {}5,2,1,0=N M 2.函数x x f += 41)(的定义域是( )。 A. ]4, (--∞ B. ()4,-∞- C. ),4[+∞- D. ),4(+∞- 3.设向量a = )4,(x ,b = )3,2(-,若a . b ,则x=( )。 A. -5 B. -2 C. 2 D. 7 4.样本5,4,6,7,3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 )。 A. 5和2 B. 5和2 C. 6和3 D. 6和3 设0>a 且y x a ,,1≠为任意实数,则下列算式错误..的是( )。 A. 10=a B. y x y x a a a +=? C. y x y x a a a -= D. 2 2)(x x a a =

2013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理科)

2013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 1. 设集合M ={x |x 2+2x =0,x ∈},N ={x |x 2-2x =0,x ∈},则M ∪N =( ) A .{0} B .{0,2} C .{-2,0} D .{-2,0,2} 1.D [解析] ∵M ={-2,0},N ={0,2},∴M ∪N ={-2,0,2},故选D. 2. 定义域为的四个函数y =x 3,y =2x ,y =x 2+1,y =2 sin x 中,奇函数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2.C [解析] 函数y =x 3,y =2sin x 是奇函数. 3. 若复数i z =2+4i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 A .(2,4) B .(2,-4) C .(4,-2) D .(4,2) 3.C [解析] 设复数z =a +b i ,a ,b ∈,则i z =i(a +b i)=-b +a i =2+4i ,解得b =-2,a =4.故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的坐标是(4,-2),选C. 4. 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X 1 2 3 P 35 310 110 则X 的数学期望E (X )=( ) A.3 2 B .2 C.5 2 D .3 4.A [解析] E (X )=1×35+2×310+3×110=3 2 ,选A. 5. 某四棱台的三视图如图1-1所示,则该四棱台的体积是( ) 图1-1 A .4 B.14 3 C.16 3 D .6 5.B [解析] 棱台的上底、下底分别是边长为1和2的正方形,高为2,故V 台=1 3(S 上 +S 上S 下+S 下)h =14 3 ,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