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分子自组装

多肽分子自组装
多肽分子自组装

中国科学: 化学 2011年第41卷第2期: 221 ~ 238 SCIENTIA SINICA Chimica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6300713.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6300713.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CHINA PRESS

评述

多肽分子自组装

许小丁, 陈昌盛, 陈荆晓, 张先正*, 卓仁禧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2 *通讯作者, E-mail: xz-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c216300713.html,

收稿日期: 2010-10-29; 接受日期: 2010-11-13

doi: 10.1360/032010-782

摘要源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自组装现象, 近年来多肽的自组装逐渐成为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通过合理调控多肽的分子结构以及改变外界的环境, 多肽分子可以利用氢键、疏水性作用、π-π堆积作用等非共价键力自发或触发地自组装形成形态与结构特异的组装体. 由于多肽自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性能, 利用多肽自组装技术构建的各种功能性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及生物矿化等领域内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多肽自组装研究的进展, 介绍了多肽自组装技术常见的几种结构模型, 概括了多肽自组装的机理, 并进一步阐述多肽自组装形成的组装体形态及其在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里的应用. 关键词

多肽

自组装

形态与结构应用

1 引言

分子自组装是利用分子与分子或分子中某一片段与另一片段之间的分子识别, 通过非共价作用形成具有特定排列顺序的分子聚集体. 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是分子发生自组装的关键. 常见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包括氢键作用、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疏水作用、π- π堆积作用、阳离子-π吸附作用等[1]. 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维持了自组装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 但并不是所有分子都具有自组装行为, 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自组装的动力以及导向作用. 自组装的动力指的是分子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 它为分子自组装提供能量; 而自组装的导向作用指的是分子要在空间上存在互补性, 分子能够在空间的尺寸和方向上实现重排和堆积. 随着自组装技术的逐渐发展, 通过分子自组装可以得到具有光、电、催化等功能和特性的自组装材料, 例如非线性光学器件、化学生物传感器、信息存储材料和组织生长支架材料等[2~4].

多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是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 由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肽键结合而成. 由于多肽链段上氨基酸残基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 多肽可以利用其肽键间氢键作用以及氨基酸残基之间的氢键作用、静电作用、疏水性作用以及π-π堆积作用等有效实现分子自组装. 自然界常见的氨基酸有20种, 通过分子设计和多肽合成等手段可以得到成千上万种结构特异、具有不同功能的多肽, 有利于多肽自组装的基元选择和自组装条件的优化. 此外, 由于多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性, 相对于其他自组装体系, 多肽的自组装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尤其是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 基于以上优点, 近年来多肽的自组装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越来越大的研究兴趣. 1993年, Ghadiri等设计并合成了含有8个氨基酸残基的环肽(cyclo-[(L-Gln-D- Ala-L-Glu-D-Ala)2-]), 通过交替改变分子结构中氨基酸残基的空间构象(L型和D型), 该环肽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管状结构[5]. 同年, Zhang 等报道了

许小丁等: 多肽分子自组装

222

一种可以自组装形成水凝胶膜的离子互补型十六肽[6]. 随后, 一系列具有自组装行为的多肽相继被报道[7~21]. 多肽自组装可以分为自发型自组装和触发型自组装. 自发型自组装是指多肽溶解在水溶液中后, 可以自发地形成组装体. 如Zhang 等报道的由精氨酸 (R)残基、天冬氨酸(D)残基和丙氨酸(A)残基交替排列的离子互补型RAD16系列肽[6~8, 22]以及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管、囊泡等结构的脂质体型小分子多肽[23, 24]. 触发型多肽自组装是指通过改变外界环境如温度、pH 、离子浓度等引导的自组装. 目前大部分的多肽自组装研究集中在触发型自组装, 因为这类自组装具有可逆性, 为多肽自组装技术的潜在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可控性. 目前已报道的触发型多肽自组装主要包括温度敏感[25, 26]、pH 敏感[27, 28]、光敏感[29, 30]以及配体-受体敏感[31, 32]等类型的自组装. 事实上, 无论是自发型还是触发型, 其自组装都是基于二级结构如α-螺旋(α-helix)、β-折叠(β-sheet )的形成或者其自身分子结构的两亲性. 本文从多肽二级结构的转变以及其自身结构的两亲性逐一阐述多肽自组装的机理、自

组装体的形貌及其应用.

2 基于二级结构形成的多肽自组装

多肽的一级结构即为自身的化学结构, 当把多

肽溶解在水溶液中, 多肽分子可以自发或触发地向二级结构转变. 这种空间构象的转变往往导致多肽自组装行为的发生. 多肽自组装过程中常见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α-螺旋(α-helix)、β-折叠(β-sheet )、β-发夹(β-hairpin )等.

2.1 α-螺旋(α-Helix )

α-螺旋是多肽类分子主要的二级结构, 空间上表现为多肽链段上肽键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的单一的螺旋结构(图1(a)). 在构建α-螺旋结构时, 由于每一个螺旋状的旋转需要大约3.6个氨基酸残基, 因此多肽链段上3到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片段需要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如亲疏水性等. 由于α-螺旋的热动力学不稳定性, 在溶液中往往难以稳定的螺旋形式

图1 多肽α-螺旋空间结构(a)以及Acetyl-EA C ARVAibAA C EAAARQ-NH 2肽[33](b)、FK-4-X 和FK-11-X 肽[37](c)光敏感自组装行为示意图

中国科学: 化学 2011年 第41卷 第2期

223

存在. 因此, 稳定α-螺旋构象对于此类多肽的自组装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方法有化学交联在α-螺旋结构中同一侧面的氨基酸残基、氢键配对、金属配位以及盐桥作用等[28, 33~41]. 例如, Kumita 等[33]利用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得到了含有两个半胱氨酸(C)残基的十六肽(acetyl-EA C ARVAibAA C EAAARQ- NH 2, 两个半胱氨酸残基分别位于i 和i +7位). 如图1(b)所示, 用含有偶氮苯基团的交联剂对两个半胱氨酸残基进行交联后, 由于在光照的条件下偶氮苯基团可以实现反式到顺式的转变, 导致该肽在水溶液中的α-螺旋结构大大增加并趋于稳定, 这样也使得其自组装行为具有光敏感特性. 同时, 他们还进一步研究了两个半胱氨酸残基分别位于i 和i +4位(acetyl- EAAAREA C ARE C EAARQ-NH 2, FK-4-X)以及i 和i + 11位(acetyl-EA C AREAAAREAA C RQ-NH 2, FK-11-X) 的两种肽的自组装行为[34]. 通过含有偶氮苯基团的交联剂对两个半胱氨酸残基进行交联, 顺式的偶氮苯基团有利于FK-4-X 肽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α- 螺旋结构, 而反式的偶氮苯基团则有利于FK-11-X 肽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α-螺旋结构(图1(c)). Mihara 等[42]设计合成了Ac-AAEALLKAHAELLAKA- AGGGC-NH 2二十一肽. 在水溶液中, 多肽链段上谷

氨酸(E)残基和赖氨酸(K)残基间的盐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α-螺旋结构. 同时该种多肽结构上半胱氨酸残基可以通过二硫键交联形成二聚的H2α-17肽. 这种新形成的H2α-17肽结构中的两个组氨酸(H)残基通过与血红素识别形成金属配位桥联的平行α-螺旋链, 导致α-螺旋的稳定性显著增强, 能够自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聚集体. 另外Lee 等[43]巧妙地利用多肽分子的β-折叠(β-sheet )结构来增强和稳定α-螺旋构像. 研究发现, 孤立的AAAAKAAAAK 多肽片段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形成α-螺旋结构, 而将AAAAKAAAAK 多肽片段与WKWEWKWEW 多肽片段相连形成环状多肽后, WKWEWKWEW 多肽片段形成的β-折叠有序排列能够有效地诱导AAAAK- AAAAK 多肽片段形成稳定的α-螺旋结构, 从而使得该环肽在水溶液中组装成纳米棒、球状纳米粒子等结构.

除了α-螺旋, 近年来研究发现, 部分多肽的自组装是基于多股α-螺旋即卷曲螺旋(coiled-coil)的超二级结构[15, 16, 44~46]. 其空间上表现为两股或多股α-螺旋结构之间通过氢键作用、静电作用以及疏水性作用形成的超螺旋结构. 用于构建卷曲螺旋结构的多肽分子结构中正常含有3到4个由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基本重复单元(图2(a)中的a~g). 其中, a, d, e, g 四

图2 (a)多肽卷曲螺旋超二级结构; (b)含有SGDLENEVAQLEREVRSLEDEAAELEQKVSRLKNEIEDLKAE 序列的七十二肽形成的卷曲螺旋结构[47]; (c)该七十二肽在pH 为4.5, 7.4以及11.2水溶液的圆二色谱图(208, 222 nm 为α-螺旋特征峰)[50]; (d)该七十二肽与金纳米粒子键合后的透射电镜图[51]

许小丁等: 多肽分子自组装

224

个位置上的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构建卷曲螺旋模型的内在作用力; a, d 两个位置上氨基酸残基之间的作用力为疏水性作用, 而e, g 两个位置上氨基酸残基则可以通过静电作用来达到调节卷曲螺旋结构内核的疏水性强弱. 因此, 如果改变外界的pH 值, e, g 两个位置的氨基酸残基可以进行质子化, 它们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使得卷曲螺旋结构趋于不稳定. 事实上, 很多研究表明基于卷曲螺旋结构的多肽自组装都具有pH 敏感性[47~50]. 例如, Stevens 等[50]合成了一种含有半胱氨酸端基的七十六肽, 其中42个氨基酸序列(SGDL E N E VAQL E R E VRSL E D E AAEL E Q K VSRL K N E IEDL K A E )可以形成卷曲螺旋结构. 如图2(b)所示, 由于d 位置是亮氨酸(L)残基而e, g 两位置为谷氨酸(E)残基, 在酸性水溶液中(pH 4.5), 该肽可以形成卷曲螺结构, 而且e, g 两位置上谷氨酸残基间氢键作用可以稳定卷曲螺旋结构, 使得该肽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 使用圆二色谱仪跟踪监测时发现(图2(c)), 升高溶液的pH 值至中性(pH 7.4)或碱性(pH 11.2)后, e, g 两位置上谷氨酸残基质子化, 它们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使得卷曲螺旋结构趋于不稳定, 会破坏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纤维结构. 基于上述的pH 敏感性, 他们更进一步利用半光氨酸端基上的巯基与金纳米粒子共价键结合[51]. 在中性条件下(pH 7.4), 由于卷曲螺旋结构不稳定, 金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水溶液中; 而在酸性条件下(pH 4.5), 多肽的自组装可以使金纳米粒子迅速在纤维表面聚集, 达到还原金的目的(图2(d)).

与Stevens 等不同, Woolfson 等在保持d 位置为亮氨酸(L)残基的基础上, 在e, g 两位置上引入谷氨酸(E)以及赖氨酸(K)残基, 得到一系列离子互补型二十八肽(图3(a))[52]. 在中性水溶液中, 这一系列肽可以利用e, g 两位置上谷氨酸以及赖氨酸残基之间静电吸引作用构建稳定的卷曲螺旋结构, 并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 升高溶液的离子浓度后, 谷氨酸以及赖

图3 (a)卷曲螺旋结构中e, g 两位置上位谷氨酸(E)以及赖氨酸(K)残基的几种多肽[52]; (b)SAF-p1和SAF-p2a 两种肽共同自组装形成的微米级纤维透射电镜图[53]; (c)SAF-p1和SAF-p2a 两种肽在自组装过程中初始形成的原纤维表面异性电荷的静电吸引作用示意图[54]

中国科学: 化学 2011年 第41卷 第2期

225

氨酸残基上的电荷被屏蔽, 卷曲螺旋结构转变为无规卷曲, 进而破坏了纳米纤维自组装结构. 在此基础上, 他们还进一步研究发现, 卷曲螺旋结构中b 位置分别为天冬氨酸和精氨酸的两种肽(图3(a)中SAF-p1和SAF-p2a)可以在水溶液中共同自组装形成稳定的微米级纤维(图3(b))[53, 54]. 通过高倍透射电镜观测可以发现这些微米级纤维是由很多个纳米纤维定向聚集而成. 其聚集的驱动力是SAF-p1和SAF-p2a 两种肽在自组装过程中初始形成的原纤维表面异性电荷的静电吸引作用(图3(c)).

2.2 β-折叠(β-Sheet )

β-折叠也是多肽类分子常见的二级结构, 空间结构表现为多肽链段通过平行(称为平行β-折叠)或反平行(称为反平行β-折叠)方式排列形成的薄片, 其内部作用力主要为多肽链段上肽键间的氢键作用(图4(a)). 在众多的多肽自组装研究中, 反平行β-折叠结构居多. 这是因为反平行β-折叠结构中多肽链段之间氢键距离(图4(b))相对平行β-折叠中氢键距离较短

(图4(c)), 氢键作用相对较强. 研究表明, 许多疾病, 如Alzheimer 和Parkinson 等与体内蛋白β-折叠空间结构所导致的沉淀聚集有关[55~57]. 基于β-折叠的多肽自组装研究很多, 其中以亲疏水氨基酸残基相互穿插构成的多肽居多, 一个典型代表为Lego 肽[6~8, 58~63]. 这种肽由极性和非极性氨基酸残基交替排列组成, 类似Lego 玩具上凸出的栓和凹陷的孔洞而得名. 由于Lego 肽这种规则的分子结构(极性和非极性氨基酸交替排列), 多肽链段易在空间上通过氢键作用相互排列堆积形成β-折叠的二级结构. Yokoi 等[22]设计了由带正电荷的精氨酸(R)残基、带负电荷的天冬氨酸(D)残基和不带电荷的丙氨酸(A )残基交替排列的RADA16-I 肽([COCH 3]-RADARADARADARA-DA- [CONH 2], 图4(d)). 如图4(e)所示, 在水溶液中, 疏水的丙氨酸残基迅速彼此靠拢聚集以降低体系的能量, 而能够电离的天冬氨酸残基和精氨酸残基则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排列在组装体的外层. 由于丙氨酸残基是靠疏水作用力相结合, 而非化学键键合, 丙氨酸残基可以横向滑移以减少其与水分子的接触,

图4 (a)多肽β-折叠二级结构; (b)多肽β-折叠二级结构中平行氢键作用; (c)多肽β-折叠二级结构中反平行氢键作用; (d)Lego 型RADA16-I 肽分子3D 模拟结构[22]; (e)Lego 型RADA16-I 肽自组装过程中丙氨酸残基横向滑移形成规整的具有β-折叠结构的纳米纤维[22]

许小丁等: 多肽分子自组装

226

最终使肽链的疏水面完全契合形成规整的具有β-折叠结构并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 目前, RADA16-I 肽已经商品化(PuraMatrix), 应用于多种组织和细胞培养[8, 62, 63].

除了上述RADA16-I 肽, Lego 肽还有大量其他的 分子结构. 例如, Rapaport 等[64]报道的Pro-Glu-(Phe- Glu)n -Pro (n = 4, 5或7)肽, 由带负电荷的亲水谷氨酸残基Glu 和疏水的苯丙氨酸残基Phe 构成, 在空气和水的界面能以β-折叠的结构自组装形成单分子层. 类似的, Kamm 等[65~67]合成的八肽FKFEFKFE(KFE8)中, 赖氨酸(K)残基带正电荷, 谷氨酸(E)残基带负电荷, 而苯丙氨酸(F)残基不带电荷, 组成了典型的亲疏水交替肽. 通过实验观测与模拟计算发现, KFE8肽能够以双螺旋状β-折叠结构自组装形成较规则的纳米纤维. 在pH 值为4时, 纳米纤维可以在水溶液中迅速相互缠绕形成KFE8肽的超分子凝胶. Epand 等[68]报道的Ac-(LeuLysLysLeu)5-NHEt 和Ac-(LysLeu)10- NHEt 肽也能够在水溶液中以β-折叠结构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

除了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外, 研究发现多肽分子还可以利用其β-折叠的二级结构自组装形成纳米管, 囊泡等组装体. 例如, Ghadiri 等[5]最早设计并合成的含有8个氨基酸残基的环肽(cyclo -[(L -Gln-D - Ala-L -Glu-D -Ala)2-]), 如图5(a)所示, 通过交替改变分子结构中丙氨酸残基的空间构象(L 型和D 型). 该环肽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具有β-折叠结构的纳米管. Couet 等[69]在环肽cyclo -(L -Lys-D -Ala-L -Asp- D -Ala-L -Lys-D -Ala-L -Lys-D -Ala)结构上引入异丁基溴功基. 在水溶液中, 该种环肽可以自组装形成具有β-折叠结构的纳米管. 如图5(b)所示, 由于异丁基溴功基分布在纳米管的表面, 该种纳米管可以作为模板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形成一种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材料. Reiriz 等[70]利用固相合成技术将C 60接到含有八个氨基酸残基的环肽上. 如图5(c)所

图5 (a)Ghadiri 等最早设计并合成的环肽(cyclo -[(L -Gln-D -Ala-L -Glu-D -Ala)2-]自组装形成具有β-折叠结构的纳米管[5]; (b)含有异丁基溴功能基的cyclo -(L -Lys-D -Ala-L -Asp-D -Ala-L -Lys-L -Ala-L -Lys-D -Ala)环肽自组装形成具有β-折叠结构的纳米管并引发N -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形成多肽-聚合物复合纳米材料[69]; (c)共价键结合C 60的环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含有单层C 60的纳米管[70]

中国科学: 化学 2011年 第41卷 第2期

227

示, 在水溶液中该肽能够利用其β-折叠结构自组装形成含有单层C60的纳米管. 近年来, 由环肽利用其β-折叠结构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管在生物传感器[71]、光

器件[72]以及电化学器件[73]

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 不仅单一的多肽链段能够以β-折叠结构进行自组装, 两种或多种多肽也可通过分子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共同自组装形成具有β-折叠结构的组装体. Ramachandran 等[74, 75]分别研究了阳离子型acetyl-KWKVKVKVKVKVKVK-NH 2-(KVW15)、acetyl-WKVKVKVKVK-NH 2(KVW10)肽以及阴离子型acetyl-EWEVEVEVEV-NH 2(EVW10)肽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 把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肽简单地混合在水溶液中后, 分子间静电吸引作用可以使两种多肽分子结合在一起, 并共同自组装形成具有β-折叠结构的纳米纤维. 相对于单一阳离子型或阴离子型肽的自组装, 这种共同自组装并未改变溶液的pH 值和盐浓度, 因此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2.3 β-发夹(β-Hairpin)

β-发夹是多肽二级结构β-turn(β-转角)的衍变, 类似于β-折叠结构, 是由Schneider 等[76]提出的一种多肽结构模型. 空间结构表现为多肽链段上氨基酸残基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的U 形弯曲. 构建β-发夹结构要求多肽链段中必须含有能够发生弯曲的氨基酸序 列, 常见的是脯氨酸-甘氨酸(Pro-Gly)或者脯氨酸-苏氨酸(Pro-Thr)序列. Schneider 等利用多肽的固相合成技术先后制备了MAX1-7七种可以形成β-发夹结构的多肽(图6(a)). 在这些多肽分子结构中, 亲水性的赖氨酸(K)残基和疏水性的缬氨酸(V)氨基交替排列. 在酸性条件下, 质子化的赖氨酸残基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使多肽分子不能形成β-发夹结构. 升高溶液的pH 值或增加溶液的离子浓度屏蔽静电排斥作用后, 多肽则可以形成以赖氨酸残基为内面、缬氨酸残基为外面的β-发夹结构, 并进一步利用其缬氨酸残基外面的疏水性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图6(b))[76~78]. 由于MAX 系列肽可以在细胞培养液DMEM 中自组装形成多肽凝胶, 因而可以作为细胞生长支架材料[75]以及药物控释载体[80]. 同时, 由于MAX 系列肽中存在可电离的赖氨酸残基, 由MAX 系列肽构成的多肽凝胶还具有一定的抑菌功能[81]. Schneider 等还进一步对MAX 系列肽 进行化学修饰, 使得它们的自组装行为具有光[29]、温

图6 (a)可以形成β-发夹空间结构的MAX1-7系列肽[76~78]; (b)MAX 系列肽通过构建β-发夹空间结构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和多肽凝胶[76]

度[82]等敏感特性.

3 基于两亲性分子结构的多肽自组装

两亲性分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时倾向于将其亲水段裸露在外围与水分子形成交界面, 疏水段则向内聚集. 在多肽的自组装研究中, 研究人员将传统的两亲性概念引入到多肽自组装体系中. 常用的手段是将疏水性的基团引入到多肽链段的一端, 这样得到的多肽衍生物类似于表面活性剂或脂质体, 通常称之为两亲性多肽(peptide amphiphile). 相对于前面所述的利用多肽空间结构转变的自组装, 两亲性多肽需要的多肽链段相对较短, 例如在简单的甘氨酸-甘氨酸(GG)二肽一端引入9-芴甲氧羰基(FMOC)就可使其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31]. 目前常用的疏水性基团主要包括脂肪族烷基链和芳香族功能基.

3.1 以脂肪族烷基链为端基的两亲性多肽自组装 Kunitake 等最早提出了两亲性多肽的概念[83]. 如7(a)所示, 这种两亲性多肽包括一个疏水性的尾部(由一个或多个脂肪族烷基链组成)、连接区、间隔区

许小丁等: 多肽分子自组装

228

以及亲水性的头部(由多肽链段组成). 连接区将疏水性尾部与亲水性头部相连, 而间隔区增加二者之间连接距离, 以避免头尾两部分在自组装过程中相互干扰. 这种两亲性多肽能在水溶液中进行亲水段向外、疏水段向内的有序排列. 通过合理调控其结构中四部分的成分以及长短可以得到胶束、囊泡、单层膜、纳米纤维、纳米管、纳米盘等组装体[12, 13, 84]. Gore 等[85]设计合成了类似于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的两亲性多肽(图7(b)), 并研究疏水性烷基链长短、数目以及温度对该肽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具有单个疏水性烷基链的两亲性多肽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球状胶束. 含有两个C12或C14疏水性烷基链的两亲性多肽同样可以自组装形成球状胶束(图7(c)); 增长两个疏水性烷基链长度至C16或C18时, 两亲性多肽可以自组装形成盘状胶束, 而且这些盘状胶束在室温下可以相互堆积形成绳状组装体(图7(d)). 此时, 升高体系的温度并冷却至室温后, 绳状组装体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球状胶束.

近年来, 许多研究人员对Kunitake 等提出的两亲性多肽概念进行简化并发现许多只有疏水性烷基链和亲水性的多肽链段组成的两亲性多肽也可以进 行自组装. 如图8(a)所示, 这类两亲性多肽可以通过烷基链的疏水性作用以及多肽链段的氢键作用(β-折叠二级结构)在水溶液进行自组装, 形成的组装体绝大部分为纳米纤维(由于这些纳米纤维具有规整的疏水性内核和亲水性外壳, 可称之为纤维状胶束[12]). Stupp 等对这一类型的两亲性多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包括在多肽链段中引入具有生物活性氨基酸序列, 例如具有细胞粘附特性的线性和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13, 86~89], 以及能够促进神经突生长的异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序列(IKVAV)[90~92]. 他们还针对这类两亲性肽的自组装形态, 采用计算模拟辅以实验观察的方式绘制出形态转变的“相图”[93, 94](图8(c)), 研究此类两亲性多肽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形态变化与分子间作用力、溶液pH 值、溶液盐离子浓度等之间的关系, 较直观地阐述了两亲性多肽在不同条件下的自组装形态及结构模型. Paramonov 等[95]对肽链上N-甲基化进行修饰来调控氢键数目, 研究氢键作用对这类两亲性多肽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 减少肽链片段间的氢键作用将会使分子不易形成纳米纤维, 而更倾向于形成球形纳米胶束. 我们也考察了不同

图7 (a)Kunitake 等两亲性多肽的结构模型[83]; (b)类似于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的几种两亲性多肽分子结构[85]; (c), (d)该系列两亲性多肽自组装形成的组装体透射电镜图[85]

中国科学: 化学 2011年 第41卷 第2期

229

图8 (a)由疏水性烷基链和亲水多肽链段组成的两亲性多肽自组装机理[12]; (b)计算模拟该类两亲性肽自组装结构 (εHH )相图, 其中各个区域分别代表自由分子(A)、球形胶束(B)、外围为β-折叠冠状结构的胶束(C)、圆柱状长纤维(D)、平行堆积β-折叠(E)、

单层β-折叠(F)以及无规聚集体(G)

[93, 94]

的疏水性端基、氨基酸序列以及溶液的pH 对这一类型两亲性多肽自组装行为的影响[96, 97]. 研究发现, 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 由于两亲性多肽电离而存在静电排斥作用, 具有较短疏水性烷基链或较大体积疏水性端基(如FMOC 功能基)的两亲性多肽更加倾向于形成球状纳米胶束或囊泡, 其自组装行为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似. 对于具有较长疏水性烷基链的两亲性多肽, 由于其较强的疏水性作用有效抑制静电排斥作用, 两亲性多肽更加倾向于形成纳米纤维结构(图9(a)).

含有疏水性烷基链的两亲性多肽除了可以自组装得到各种功能性多肽材料, 研究人员还在其多肽链段中引入带正电的氨基酸残基如精氨酸R 和赖氨酸K, 制备可以携带DNA 的两亲性多肽基因载体[98~100]. 相对于传统的基因载体, 如25 kDa 聚乙烯亚胺(PEI), 两亲性多肽基因载体可以有效降低载体毒性和提供靶向性. 我们[101]制备了一系列含有跨膜肽(8个连续的精氨酸序列)的两亲性多肽基因载体. 这些两亲性

多肽能够与DNA 复合并共同自组装形成纳米组装体(图9(b)). 其基因转然效率随着疏水性烷基链的增长而显著增加. 其中含有RGD 靶向基团C 17H 35-CONH- GR 7RGD 肽负载DNA 的转染效率与25 kDa PEI 相当. Liu 等[102]将疏水性的烷基链改为胆固醇并在多肽链段引入TAT 肽(6个连续的精氨酸序列), 得到一种新型的两亲性多肽基因载体(图9(c)). 研究表明该两亲性多肽可以与DNA 紧密的复合, 并表达出较高的转染效率达到抗菌的效果. Tarwadi 等[103]采用带正电荷的赖氨酸K 、具有pH 缓冲作用的组氨酸H 以及可以通过氧化交联的半胱氨酸C 与一条烷基链构成两亲性肽. 研究表明, 其中的两种肽PalCK 2H 2和PalCK 3H 2(Pal: palmitoyl fatty chain C 16)可较好地复合DNA, 且转染效率较高, 能够有效地在细胞中进行基因传递. 而且通过调节组氨酸和赖氨酸的比例以及在多肽链段上的排列顺序, 还可进一步提高转染效率.

除了上述含有疏水性尾部和亲水性头部的两亲

许小丁等: 多肽分子自组装

230

图9 (a)烷基链为C9, C11, C13, C15的两亲性多肽在不同pH 值下自组装行为[97]; (b)含有8个连续精氨酸序列的两亲性多肽作为基因载体与DNA 复合共同自组装[101]; (c)含有6个连续精氨酸序列的两亲性多肽作为基因载体与DNA 复合共同自组装[102]

性多肽外,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非常规的两亲性多肽也具有自组装行为. 如Claussen 等[104]报道的类似于哑铃型结构的两亲性多肽(peptide bolaamphiphile). 其分子结构两端分别多肽链段和亲水性的低聚乙二醇, 中间为疏水性的烷基链. 在水溶液中, 这种两亲性多肽可以自组装形成中间为疏水而内外面均为亲水的纳米纤维结构.

3.2 以芳香族功能基为端基的两亲性多肽自组装 自从Gazit 等[105, 106]报道了苯丙氨酸-苯丙氨酸(Phe-Phe)二肽可以通过苯环之间π-π堆积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管、纳米空心球以及纳米纤维等结构, π-π堆积作用被广泛运用于两亲性多肽自组装行为的研究[17, 19, 31, 32]. 能够形成π-π堆积作用的两亲性多肽往往具有一个疏水性芳香族端基以及相对较短的亲水性多肽链段. 这类两亲性多肽在水溶液可以利用其芳香族端基的π-π堆积作用相互排列在一起, 通过其多肽链段间的氢键共同作用实现自组装. 目前常用的芳香族端基为FMOC 功能基. Xu 等[31]和Ulijn 等[107]

深入研究了一系列含有FMOC 端基的二肽自组装行为. 研究发现, 除了甘氨酸-苯丙氨酸(Gly-Phe)以及甘氨酸-苏氨酸(Gly-Thr)二肽外, 其他含FMOC 端基的二肽均能在水溶液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 而且这些二肽的自组装大多具有pH 敏感性. 最近, 我们研究发现, 两种离子互补型的含有FMOC 端基的两亲性多肽可以在生理条件下共同自组装形成均一、稳定的, 具有纳米纤维微观结构的多肽凝胶[108]. 在纳米纤维结构中, 两种离子互补型多肽预先通过静电作用结合一起, 其FMOC 端基通过反式的π-π堆积作用排列在一起, 而多肽链段则通过反式的氢键作用相互结合在一起(图10(a)). 我们还设计合成了一类含有FMOC 端基的两亲性五肽(FMOC-FFRGDF, 图10(b)), 并发现这种五肽可以在生理条件下自组装形成具有 纳米纤维微观结构的多肽凝胶(图10(c))[109, 110]. 将抗 增生药物, 5-氟尿嘧啶包裹在多肽凝胶内并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注射到兔子眼睛后, 由于从多肽凝胶中释放出的5-氟尿嘧啶可以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滤过手术后形成的滤过泡(bleb, 图10(d))可以持

中国科学: 化学 2011年 第41卷 第2期

231

图10 (a)两种离子互补型的含有FMOC 端基的两亲性多肽在生理条件下共同自组装形成均一稳定的具有纳米纤维微观结 构的多肽凝胶[108]; (b)含有FMOC 端基的两亲性五肽(FMOC-FFRGDF)的分子结构式[109]; (c )FMOC-FFRGDF 两亲性多肽在中性条件下自组装形成多肽凝胶[109]; (d)包裹把抗增生的5-氟尿嘧啶FMOC-FFRGDF 多肽凝胶注射到兔子眼睛后形成的滤过 泡[109]; (e)注射含5-氟尿嘧啶的FMOC-FFRGDF 多肽凝胶后兔子眼压[109]

续存在, 兔子的眼压在术后一个月内均保持在较低水平(图10(e)).

除了FMOC 基团, 研究表明, 许多其他芳香族功能基都可以作为疏水性基团引入到多肽链段的一端提供π-π堆积作用. Yang 等[26, 111]将萘乙酸引入到一系列二肽的一端成功实现了多肽的自组装. Zhang 等[32]将芘丁酸作为疏水性基团引入到D 型丙氨酸二肽的一端制备了Py-b -D -Ala-D -Ala-OH 肽. 该两亲性多肽在水溶液中利用芘环的π-π堆积作用和D -Ala- D -Ala 二肽片段的氢键作用自组装形成具有纳米纤维微观结构的凝胶. 由于D -Ala-D -Ala 二肽与万古霉素之间存在着配体-受体作用, Py-b -D -Ala-D -Ala-OH 肽形成的凝胶具有配体-受体敏感性. 我们[112]最近将4-羧基苯硼酸引入到结构自互补的十肽一端得到了含有硼酸功能基的两亲性多肽. 这些两亲性多肽同样可以在水溶液中利用苯硼酸的π-π堆叠作用、多肽链段的氢键作用以及分子结构自身的互补性作用自组装形成稳定均一的纳米纤维.

在对含芳香族端基的两亲性多肽自组装的研究中发现, 这类多肽可以较容易通过改变其分子结构的亲疏水性来调控其自组装行为. 如含有FMOC 端基的甘氨酸-甘氨酸二肽(FMOC-Gly-Gly-OH)在pH 为3的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 而升高溶液的pH 至6时, 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纤维被迅速破 坏[31]. 此外, 升高自组装体系的温度则会破坏多肽链段间氢键作用, 该二肽也很难发生自组装. 除了温度和pH 敏感性, Xu 和Ulijn 等近年来开发了一系列基于含芳香族端基两亲性多肽的酶敏感自组装体[113~120]. 通常由酶调控的多肽自组装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图11(a)). 第一种就是利用酶的催化降解性能先分解掉多肽链上的某一基团, 改变其亲疏水性来实现其自组装. 如Xu 等[114]利用磷酸酯酶催化分解Nap-s-β3- HPhg-s-β3-Phg-Tyr(PO 3H 2)-OH 肽结构中的磷酯键得到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的Nap-s-β3-HPhg-s-β3- Phg-Tyr-OH 多肽分子(图11(b)). 第二种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小分子多肽与另外一种化合物键接起来形成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的衍生物. Ulijn 等[115]报道无论是FMOC 保护的苯丙氨酸(FMOC-F)还是苯丙

许小丁等: 多肽分子自组装

232

图11 (a)两种常见的酶调控的含芳香族端基的两亲性多肽自组装; (b)磷酸酯酶调控的Nap-s-β3-HPhg-s-β3-Phg- Tyr(PO 3H 2)-OH 肽自组装[114]; (c)嗜热菌蛋白酶调控的Phe-Phe 肽自组装[115]; (d)磷酸酯酶调控的FMOC-Tyr(PO 3H 2)-OH 自组装[117]; (e)通过FMOC-Tyr(PO 3H 2)-OH 酶调控自组装可视检测磷酸酯酶抑制剂的活性[121]

氨酸-苯丙氨酸(FF)二肽都不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 但是有嗜热菌蛋白酶(thermolysin)或胰凝乳蛋白酶存在时, FMOC-F 以及FF 可以被催化缩合在一起形成FMOC-FFF 三肽并进行自组装(图11(c)). 除了上述的磷酸酯酶、嗜热菌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外, 众多研究表明β-内酰胺酶、脂酶、胰蛋白酶等都可以用来调控含有芳香族端基的两亲性多肽自组装. 近来研究发现酶不仅可以调控多肽的自组装, 还可以调控某些氨基酸的自组装. 例如磷酸酯酶能够催化9-芴甲氧羰基-(O -磷酰基)-酪氨酸(FMOC-Tyr(PO 3H 2)-OH )上磷酯键的水解并形成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的9-芴甲氧羰基-酪氨酸(FMOC-Tyr-OH )(图11(d))[117]. 当体系中存在磷酸酯酶时, 由于FMOC-Tyr(PO 3H 2)-

OH 与磷酸酯酶的抑制剂存在竞争性反应, 通过FMOC-Tyr(PO 3H 2)-OH 的酶敏感自组装可以宏观观测到磷酸酯酶的抑制剂的抑制活性(图11(e))[121].

除了上述体外多肽酶敏感自组装, Xu 等[122]根据细菌体内磷酸酯酶过度表达的原理, 将含有萘乙酸疏水性端基的两亲性肽C 10H 7CH 2C(O)-L -Phe-L -Phe- Tyr(PO 3H 2)-OH 与细菌共培养(图12), 由于细菌体内的磷酸酯酶降解磷酯键, 得到两亲性肽C 10H 7CH 2C(O)-

L -Phe-L -PheTyr-OH

可以在细菌体内自组装形成纳米

纤维并达到抗菌的效果. 同时, Xu 等[123] 还根据癌细胞内脂酶含量过度表达的原理, 制备了C 10H 7CH 2C(O)-

PhePhe-NHCH 2CH 2OCOCH 2CH 2COOH 两亲性多肽, 通过癌细胞内酶敏感自组装达到抗癌的目的.

中国科学: 化学 2011年 第41卷 第2期

233

图12 含有萘乙酸端基的两亲性肽C 10H 7CH 2C(O)- L -Phe -L -PheTyr(PO 3H 2)-OH 在细菌体内进行酶调控自组装达到抗菌的效果[122]

除了以上含有疏水性烷基链以及芳香族功能基的两亲性多肽, 一些其他类型的两亲性多肽也有报道[124, 125]. 如Zhang 等[23, 24]报道的一系列小分子多肽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管和囊泡. 这些小分子多肽均由亲水的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和疏水的氨基酸残基构成, 分子链长约2.4 nm. 如A 6D, V 6D, L 6D 2, V 6D 2, D 2G 4, D 2G 6, D 2G 8, D 2G 10等, 是由带负电的天冬氨酸残基D 作为亲水段, 若干个缩合后不带电荷的丙氨酸(A)、缬氨酸(V)、亮氨酸(L)和甘氨酸(G)残基作为疏水段. 这些阴离子型多肽在结构上与脂质体类似, 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网状结构, 形态较相似. 但进一步研究发现, 其网状结构是以直径约30~50 nm 的管状和囊泡形态为基础的(图13). 研究认为, 这些小分子多肽在其组装体中并无明确的构象归属. 其自组装的主要原因是在水溶液中由于体系能量有最小化倾向, 这些阴离子型小分子多肽的疏水段会避

图13 A 6D, V 6D, L 6D 2, V 6D 2, D 2G 4, D 2G 6, D 2G 8, D 2G 10等阴离子小分子多肽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管和囊泡[23, 24]

免与水分子的接触而彼此靠拢, 聚集在组装体内部, 而亲水段发生电离与水分子形成交界层, 最终形成与脂质体类似的亲水段向外、疏水段向内的双分子层. Kimura 等[124]设计合成了含有15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肽(VGALAVVVWLWLWLW), 并将其引入到亲水性相对较强的短链聚乙二醇(PEG)(n = 3, 6, 13)一端, 构成与上述亲疏水结构相反的两亲性多肽分子. 在水溶液中, 这种两亲性多肽可以形成α-螺旋空间结构并自组装形成大小约为85 nm 的囊泡.

4 结语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多肽自组装的研究, 包括多肽的分子设计、自组装机理、组装体形态及其在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对于多肽自组装行为的理解将有助于人们从分子水平调控多肽材料的性能, 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多肽材料以满足各种实际应用.

致谢

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974083, 20774069)、教育部博士研究生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以及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基金项目资助, 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Estroff LA, Hamilton AD. Water gelation by small organic molecules. Chem Rev , 2004, 104: 1201–1217

2 Yoshimura I, Miyahara Y, Kasagi N, Yamane H, Ojida A, Hamachi I. Molecular recognition in a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to afford a semi-wet sensor chip J Am Chem Soc , 2004, 126: 12204–12205

3 Chaki NK.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 as a tunable platform for biosensor applications. Biosens Bioelectr , 2002, 17: 1–12

许小丁等: 多肽分子自组装

4Mahler A, Reches M, Rechter M, Cohen S, Gazit E. Rigid, self-assembled hydrogel composed of a modified aromatic dipeptide. Adv Mater, 2006, 18: 1365–1370

5Ghadiri MR, Granja JR, Milligan RA, Mcree DE, Khazanovich N. Self-assembling organic nanotubes based on a cyclic peptide architecture.

Nature, 1993, 366: 324–327

6Zhang SG, Holmes TC, Lockshin C, Rich A. Spontaneous assembly of a self-complementary oligopeptide to form a stable macroscopic membran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3, 90: 3334–3338

7Zhang SG, Holmes T, Lockshin C, Rich A. Unusually stable β-sheet formation in an ionic self-complementary oligopeptide. Biopolymers, 1994,34: 663–672

8Zhang SG, Holmes TC, DiPersio CM, Hynes RO, Su X, Rich A. Self-complementary oligopeptide matrices support mammalian cell attachment. Biomaterials, 1995, 16: 1385–1393

9Zhang SG, Rich A. Direct conversion of an oligopeptide from a b-sheet to an α-helix: A model for amyloid form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7, 94: 23–28

10Zhang SG, Yan L, Altman M, Lassle M, Nugent H, Frankel F, Lauffenburger DA, Whitesides GM, Rich A. Biological surface engineering:

a simple system for cell pattern formation. Biomaterials, 1999, 20: 1213–1220

11Altman M., Lee P, Rich A, Zhang SG. Conformational behavior of ionic self-complementary peptides. Protein Sci., 2000, 9: 1095–1105

12Hartgerink JD, Beniash E, Stupp SI. Self-assembly and mineralization of peptide-amphiphile nanofibers. Science, 2001, 294: 1684–1688

13Hartgerink JD, Beniash E, Stupp SI. Peptide-amphiphile nanofibers: A versatile scaffol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elf-assembling materia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2, 99: 5133–5138

14Ryadnov MG, Woolfson DN. Introducing branches into a self-assembling peptide fiber. Angew Chem Int Ed, 2002, 42: 3021–3023

15Ryadnov MG, Woolfson DN. Fiber recruiting peptides: noncovalent decoration of an engineered protein scaffold. J Am Chem Soc, 2004, 126: 7454–7455

16Ryadnov MG, Woolfson DN. MaP peptides: Programming the self-assembly of peptide-based mesoscopic matrices. J Am Chem Soc, 2005, 127: 12407–12415

17Mart RJ, Osborne RD, Stevens MM, Ulijn RV. Peptide-based stimuli-responsive biomaterials. Soft Matter, 2006, 2: 822–835

18Guler MO, Stupp SI. A self-assembled nanofiber catalyst for ester hydrolysis. J Am Chem Soc, 2007, 129: 12082–12083

19Ulijn RV, Smith AM. Designing peptide based nanomaterials. Chem Soc Rev, 2008, 37: 664–675

20Cui H, Muroaka T, Cheetham A, Stupp SI. Self-assembly of giant peptide nanobelts. Nano Lett, 2009, 9: 945–951

21Fallas JA, O'Leary LER, Hartgerink JD. Synthetic collagen mimics: self-assembly of homotrimers, heterotrimers and higher order structures.

Chem Soc Rev, 2010, 39: 3510–3527

22Yokoi H, Kinoshita T, Zhang SG. Dynamic reassembly of peptide RADA16 nanofiber scaffold.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5, 102: 8414–8419

23Vauthey S, Santoso S, Gong H, Watson N, Zhang SG. Molecular self-assembly of surfactant-like peptides to form nanotubes and nanovesicl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2, 99: 5355–5360

24von Maltzahn G, Vauthey S, Santoso S, Zhang SG. Positively charged surfactant-like peptides self-assemble into nanostructures. Langmuir, 2003, 19: 4332–4337

25Ciani B, Hutchinson EG, Sessions RB, Woolfson DN. Designing alpha to beta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s in peptides. J Biol Chem, 2002, 277: 10150–10155

26Yang ZM, Liang GL, Ma ML, Abbah AS, Lu WW, Xu B. D-Glucosamine-based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to improve wound healing.

Chem Commun, 2007, 843–845

27Dong H, Hartgerink JD. Short Homodimeric and heterodimeric coiled coils. Biomacromolecules, 2006, 7: 691–695

28Ryadnov MG, Ceyhan B, Niemeyer CM, Woolfson DN. “Belt and Braces”: A peptide-based linker system of de novo design. J Am Chem Soc, 2003, 125: 9388–9394

29Haines LA, Rajagopal K, Ozbas B, Salick DA, Pochan DJ, Schneider JP. Light-activated hydrogel formation via the triggered folding and self-assembly of a designed peptide. J Am Chem Soc, 2005, 127: 17025–17029

30Muraoka T, Cui H, Stupp SI. Quadruple helix formation of a photoresponsive peptide amphiphile and its light-triggered dissociation into single fibers. J Am Chem Soc, 2008, 130: 2946–2947

31Zhang Y, Gu HW, Yang ZM, Xu B.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respond to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 J Am Chem Soc, 2003, 125: 13680–13681

32Zhang Y, Yang ZM, Yaun F, Gu HW, Gao P, Xu B. Molecular recognition remolds the self-assembly of hydrogelators and increases the 234

中国科学: 化学 2011年第41卷第2期

elasticity of the hydrogel by 106-fold. J Am Chem Soc, 2004, 126: 15028–15029

33Kumita JR, Smart OS, Woolley GA. Photo-control of helix content in a short peptid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0, 97: 3803–3808

34Nilsson KPR, Rydberg J, Baltzer L, Inganas O. Self-assembly of synthetic peptides control conforma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a zwitterionic polythiophene derivativ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3, 100: 10170–10174

35Zimenkov Y, Dublin SN, Ni R, Tu RS, Breedveld V, Apkarian RP, Conticello VP. Rational design of a reversible pH-responsive switch for peptide self-assembly. J Am Chem Soc, 2006, 128: 6770–6771

36Tashiro S, Tominaga M, Yamaguchi Y, Kato K, Fujita M. Folding a de novo designed peptide into an alpha-helix through hydrophobic binding by a bowl-shaped host.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241–244

37Flint DG, Kumita JR, Smart OS, Woolley GA. Using an azobenzene cross-linker to either increase or decrease peptide helix content upon trans-to-cis photoisomerization. Chem Biol, 2002, 9: 391–397

38Zhang FZ, Sadovski O, Xin SJ, Woolley GA. Stabilization of folded peptide and protein structures via distance matching with a long, rigid cross-linker. J Am Chem Soc, 2007, 129: 14154–14155

39Liu J, Wang D, Zheng Q, Lu M, Arora PS. Atomic structure of a short α-helix stabilized by a main chain hydrogen-bond surrogate. J Am Chem Soc, 2008, 130: 4334–4337

40Ruan FQ, Chen YQ, Hopkins PB. Metal ion-enhanced helicity in synthetic peptides containing unnatural, metal-ligating residues. J Am Chem Soc, 1990, 112: 9403–9304

41Marqusee S, Baldwin RL, The helix-stabilizing effects of repeating pairs of Asp-Arg and Glu-Arg residu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using a peptide system of the same design used earlier to study Glu-Ly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7, 84: 8898–8902

42Sakamoto S, Ueno A, Mihara H. Molecular assembly of two-α-helix peptide induced by haem binding. Chem Commun, 1998, 1073–1074 43Lim YB, Moon KS, Lee M. Stabilization of an α helix by β-sheet-mediated self-assembly of a macrocyclic peptide.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1601–1605

44Ryadnov MG, Woolfson DN. Engineering the morphology of a self-assembling protein fibre.Nat Mater, 2003, 2: 329–332

45Ryadnov MG, Woolfson DN. Introducing branches into a self-assembling peptide fiber.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 3021–3023

46Smith AM, Acquah SFA, Bone N, Kroto HW, Ryadnov MG, Stevens MSP, Walton DRM, Woolfson DN. Polar assembly in a designed protein fiber.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325–328

47Dutta K, Alexandrov A, Huang H, Pascal SM. pH-Induced folding of an apoptotic coiled coil. Protein Sci, 2001, 10: 2531–2540

48Dutta K, Engler FA, Cotton L, Alexandrov A, Bedi GS, Colquhoun J, Pascal SM. Stabilization of a pH-sensitive apoptosis-linked coiled coil through single point mutations. Protein Sci, 2003, 12: 257–265

49Kovaric BC, Kokona B, Schwab AD, Twomey MA, de Paula JC, Fairman R. Self-assembly of peptide porphyrin complexe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biomaterials. J Am Chem Soc, 2006, 128: 4166–4167

50Stevens MM, Allen S, Sakata JK, Davies MC, Roberts CJ, Tendler SJBDA. Tirrell DA, Williams PM. pH-Dependent behavior of surface-immobilized artificial leucine zipper proteins. Langmuir, 2004, 20: 7747–7752

51Stevens MM, Flynn NT, Wang C, Tirrell DA, Langer R. Coiled-coil peptide-based assembly of gold nanoparticels. Adv Mater, 2004, 16: 915–918

52Pandya MJ, Spooner GM, Sunde M, Thorpe JR, Rodger A, Woolfson DN. Sticky-end assembly of a designed peptide fiber provides insight into protein fibrillogenesis. Biochemistry, 2000, 39: 8728–8734

53Smith AM, Banwell EF, Edwards WR, Pandya MJ, Woolfson DN. Engineering increased stability into self-assembled protein fibers. Adv Funct Mater, 2006, 16: 1022–1030

54Papapostolou S, Smith AM, Atkins EDT, Ryadnov MG, Serpell LC, Woolfson DN. Enginerring nanoscale order into a desined protein fib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7, 104: 10853–10858

55Goedert M, Spillantini MG. A century of Alzheimer's disease. Science, 2006, 314: 777–781

56Roberson ED, Mucke L. 100 Years and counting: prospects for def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Science, 2006, 314: 781–784

57Hamely IW. Peptide fibrilliza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 8128—8147

58Zhang SG, Lockshin C, Herbert A, Winter E, Rich A. Zuotin. A putative Z-DNA binding protein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EMBO J, 1992, 11: 3787–3796

59Holmes TC, de Lacalle S, Su X, Rich A, Zhang SG. Extensive neurite outgrowth and active synapse formation on self-assembling peptide scaffolds.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0, 97: 6728–6733

60Caplan MR, Schwartzfarb EM, Zhang SG, Kamm RD, Lauffenburger DA. Control of self-assembling oligopeptide matrix formation through systematic variation of amino acid sequence. Biomaterials, 2002, 23: 219–227

235

许小丁等: 多肽分子自组装

61Hong Y, Legge RL, Zhang SG, Chen P. Effect of amino acid sequence and pH on nanofiber formation of self-assembling peptides EAK16-II and EAK16-IV. Biomacromolecules, 2003, 4: 1433–1442

62Narmoneva DA, Oni O, Sieminski AL, Zhang SG, Gertler JP, Kamm RD, Lee RT. Self-assembling short oligopeptides and the promotion of angiogenesis.Biomaterials, 2005, 26: 4837–4846

63Ellis-Behnke RG, Yang YX, You SW, Tay DKC, Zhang SG, So KF, Schneider GE. Nano neuro knitting: Peptide nanofiber scaffold for brain repair and axon regeneration with functional return of vision.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6, 103: 5054–5059

64Rapaport H, Kjaer K, Jensen TR, Leiserowitz L, Tirrell DA. Crystalline β-sheet monolayers - A new class of ordered molecular templates. J Am Chem Soc, 2000, 122: 12523–12529

65Caplan MR, Moore PN, Zhang SG, Kamm RD, Lauffenburger DA. Self-assembly of a beta-sheet protein governed by relief of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relative to van der Waals attraction. Biomacromolecules, 2000, 1: 627–631

66Marini DM, Hwang W, Lauffenburger DA, Zhang SG, Kamm RD. Left-handed helical ribbon intermediates in the self-assembly of a beta-sheet peptide. Nano Lett, 2002, 2: 295–299

67Hwang W, Marini DM, Kamm RD, Zhang SG.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of helical ribbons self-assembled from a β-sheet peptide. J Chem Phys, 2003, 118: 389–397

68Epand RF, Lehrer RI, Waring A, Wang W, Maget-Dana R, Lelièvre D, Epand RM. Direct comparison of membrane interactions of model peptides composed of only Leu and Lys residues. Biopolymers, 2003, 71: 2–16

69Couet J, Samuel JDJS, Kopyshev A, Santer S, Biesalski M. Peptide–polymer hybrid nanotubes. 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3297—3301. 70Reiriz C, Brea RJ, Arranz R, Carrascosa JL, Garibotti A, Manning B,Valpuesta JM, Eritja R, Castedo L, Granja JR. α,γ-Peptide nanotube templating of one-dimensional parallel fullerene arrangements. J Am Chem Soc, 2009, 131: 11335–11337

71Brea RJ, Vazquez ME, Mosquera M, Castedo L, Granja JR. Controlling multiple fluorescent signal output in cyclic peptide-based supramolecular systems. J Am Chem Soc, 2007, 129: 1653–1657

72Vollmer MS, Clark TD, Steinem C, Ghadiri MR. Photoswitchable hydrogen-bonding in self-organized cylindrical peptide systems. Angew Chem Int Ed, 1999, 38: 1598–1601

73Ashkenasy N, Horne W S, Ghadiri M. R. Design of self-assembling peptide nanotubes with delocalized electronic states. Small, 2006, 2: 99–102

74Ramachandran S, Flynn P, Tseng Y, Yu YB. Electrostatically controlled hydrogelation of oligopeptides and protein entrapment. Chem Mater, 2005, 17: 6583–6588

75Ramachandran S, Tseng Y, Yu YB. Repeated rapid shear-responsiveness of peptide hydrogels with tunable shear modulus.

Biomacromolecules, 2005, 6: 1316–1321

76Schneider JP, Pochan DJ, Ozbas B, Rajagopal K, Pakstis L, Kretsinger J. Responsive hydrogels from the intramolecular folding and self-assembly of a designed peptide. J Am Chem Soc, 2002, 124: 15030–15037

77Lamm MS, Rajagopal K, Schneider JP, Pochan DJ. Laminated morphology of nontwisting β-sheet fibrils constructed via peptide self-assembly. J Am Chem Soc, 2005, 127: 16692–16700

78Veerman C, Rajagopal K, Palla CS, Pochan DJ, Schneider JP, Furst EM. Gelation kinetics of beta-hairpin peptide hydrogel networks.

Macromolecules, 2006, 39: 6608–6614

79Kretsinger JK, Haines LA, Ozbas B, Pochan DJ, Schneider JP. Cytocompatibility of self-assembled β-hairpin peptide hydrogel surfaces.

Biomaterials, 2005, 26: 5177–5186

80Branco MC, Pochan DJ, Wagner NJ, Schneider JP. Macromolecular diffusion and release from self-assembled beta-hairpin peptide hydrogels. Biomaterials, 2009, 30: 1339–1347

81Salick DA, Kretsinger JK, Pochan DJ, Schneider JP. Inher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 peptide-based β-hairpin hydrogel. J Am Chem Soc, 2007, 129: 14793–14799

82Pochan DJ, Schneider JP, Kretsinger J, Ozbas B, Rajagopal K, Haines L. Thermally reversible hydrogels via intramolecular folding and consequent self-assembly of a de Novo designed peptide. J Am Chem Soc, 2003, 125: 11802–11803

83Kunitake T. Synthetic bilayer membranes: molecular design, self-organization, and application. Angew Chem Int Ed, 1992, 31: 709—726

84Cui HG, Webber MJ, Stupp SI. Self-assembly of peptide amphiphiles: From molecules to nanostructures to biomaterials. Biopolymers, 2010, 94: 1–18

85Gore T, Dori Y, Talmon Y, Tirrell M, Bianco-Peled H. Self-assembly of model collagen peptide amphiphiles. Langmuir, 2001, 17: 5352–5360

86Beniash E, Hartgerink JD, Storrie H, Stendahl JC, Stupp SI. Self-assembling peptide amphiphile nanofiber matrices for cell entrapment. 236

中国科学: 化学 2011年第41卷第2期

Acta Biomater, 2005, 1: 387–397

87Bull SR, Guler MO, Bras RE, Meade TJ, Stupp SI. Self-assembled peptide amphiphile nanofibers conjugated to MRI contrast agents. Nano Lett, 2005, 5: 1–4

88Storrie H, Guler MO, Abu-Amara SN, Volberg T, Rao M, Geiger B, Stupp SI. Supramolecular crafting of cell adhesion. Biomaterials, 2007, 28: 4608–4618

89Niece KL, Czeisler C, Sahni V, Tysseling-Mattiace V, Pashuck ET, Kessler JA, Stupp SI. Modification of gelation kinetics in bioactive peptide amphiphiles. Biomaterials, 2008, 29: 4501–4509

90Silva GA, Czeisler C, Niece KL, Beniash E, Harrington DA, Kessler JA, Stupp SI. Selective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by high-epitope density nanofibers. Science, 2004, 303: 1352–1355

91Niece KL, Hartgerink JD, Donners JJJM, Stupp SI. Self-assembly combining two bioactive peptide-amphiphile molecules into nanofibers by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J Am Chem Soc, 2003, 125: 7146–7147

92Tysseling-Mattiace VM, Sahni V, Niece KL, Birch D, Czeisler C, Fehlings MG, Stupp SI, Kessler JA. Self-assembling nanofibers inhibit glial scar formation and promote axon elong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J Neurosci, 2008, 28: 3814–3823

93Velichko YS, Stupp SI, de la Cruz MO. Molecular simulation study of peptide amphiphile self-assembly. J Phys Chem B, 2008, 112: 2326–2334

94Tsonchev S, Niece KL, Schatz GC, Ratner MA, Stupp SI. Phase diagram for assembly of biologically-active peptide amphiphiles. J Phys Chem B, 2008, 112: 441–447

95Paramonov SE, Jun HW, Hartgerink JD. Self-assembly of peptide-amphiphile nanofibers: The roles of hydrogen bonding and amphiphilic packing. J Am Chem Soc, 2006, 128: 7291–7298

96Jin Y, Xu XD, Chen CS, Cheng SX, Zhang XZ, Zhuo RX. Bioactive amphiphilic peptide derivatives with pH triggered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Macromol Rappid Commun, 2008, 29: 1726–1731

97Xu XD, Jin Y, Liu Y, Zhang XZ, Zhuo RX. Self-assembly behavior of peptide amphiphiles (PAs) with different length of hydrophobic alkyl tails. Colloids Surf B-Biointerf, 2010, 81: 329–335

98Wang M, Lowik DWPM, Miller AD, Thanou M. Targeting th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with synthetic self-assembly nanoparticles. Bioconjugate Chem, 2009, 20: 32–40

99Wiradharma N, Tong YW, Yang YY. Self-assembled oligopeptide nanostructures for co-delivery of drug and gene with synergistic therapeutic effect. Biomaterials, 2009, 30: 3100–3109

100Seow WY, Yang YY. A class of cationic triblock amphiphilic oligopeptides as ef?cient gene-delivery vectors. Adv Mater, 2009, 21: 86–90

101Chen JX, Wang HY, Quan CY, Xu XD, Zhang XZ, Zhuo RX. Amphiphilic cationic lipopeptides with RGD sequences as gene vectors. Org Biomol Chem, 2010, 8: 3142–3148

102Liu LH, Xu KJ, Wang HY, Tan PKJ, Fan WM, Venkatraman SS,Li LJ, Yang YY. Self-assembled cationic peptide nanoparticles as an efficient antimicrobial agent. Nature Nanotechnol, 2009, 4: 457–463

103Tarwadi, Jazayeri JA, Prankerd RJ, Pouton CW. Preparation and in vitro evaluation of novel lipopeptide transfection agents for efficient gene delivery. Bioconjugate Chem, 2008, 19: 940–950

104Claussen RC, Rabatic BM, Stupp SI. Aqueous self-assembly of unsymmetric peptide bolaamphiphiles into nanofibers with hydrophilic cores and surfaces. J Am Chem Soc, 2003, 125: 12680–12681

105Reches M, Gazit E. Casting metal nanowires within discrete self-assembled peptide nanotubes. Science, 2003, 300: 625–627

106Reches M, Gazit E. Formation of closed-cage nanostructures by self-assembly of aromatic dipeptides. Nano Lett, 2004, 4: 581–585

107Jayawarna V, Ali M, Jowitt TA, Miller AF, Saiani A, Gough JE, Ulijn RV. Nanostructured hydrogels for three-dimensional cell culture through self-assembly of fluorenylmethoxycarbonyl-dipeptides.Adv Mater, 2006, 18: 611–614

108Xu XD, Chen CS, Lu B,Cheng SX, Zhang XZ, Zhuo RX. Coassembly of oppositely charged short peptides into well-defined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J Phys Chem B, 2010, 114: 2365–2372

109Xu XD, Liang L, Chen CS, Lu B, Wang NL, Jiang FG, Zhang XZ, Zhuo RX. Peptide hydrogel as an intraocular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inhibition of postoperative scarring formation. ACS Appl Mater & Interf, 2010, 2: 2663–2671

110Liang L, Xu XD, Chen CS, Fang JH, Jiang FG, Zhang XZ, Zhuo RX. Evaluation of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novel peptide hydrogel in rabbit eye. J Biomed Mater Res Part B: Appl Biomater, 2010, 93B: 324–332

111Yang ZM, Liang GL, Ma ML, Gao Y, Xu B. Conjugates of naphthalene and dipeptides produce molecular hydrogelators with high efficiency of hydrogelation and superhelical nanofibers. J Mater Chem, 2007, 17: 850–854

112Chen CS, Ji TJ, Xu XD, Zhang XZ, Zhuo RX. Nano?bers self-assembled from structural-complementary borono-decapeptides. Macromol

237

许小丁等: 多肽分子自组装

238 Rappid Commun, 2010, 31: 1903–1908

113Yang ZM, Gu HW, Fu DG, Gao P, Lam JK, Xu B. Enzymatic formation of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Adv Mater, 2004, 16: 1440–1444

114Yang ZM, Liang GL, Ma ML, Gao Y, Xu B. In vitro and in vivo enzymatic formations of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based on self-assembled nano?bers of a β-amino acid derivative. Small, 2007, 3: 558–562

115Toledano S, Williams RJ, Jayawarna V, Ulijn RV. Enzyme-triggered self-assembly of peptide hydrogels via reversed hydrolysis. J Am Chem Soc, 2006, 128: 1070–1071

116Yang ZM, Liang GL, Wang L, Xu B. Using a kinase/phosphatase switch to regulate a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and forming the supramolecular hydrogel in vivo. J Am Chem Soc, 2006, 128: 3038–3043

117Yang ZM, Xu B. Using enzymes to control molecular hydrogelation. Adv Mater, 2006, 18: 3043–3046

118Yang ZM, Liang GL, Xu B. Enzymatic control of the self-assembly of small molecules: A new way to generate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Soft Matter, 2007, 3: 515–520

119Yang ZM, Ho PL, Liang GL, Chow KH, Wang QG, Cao Y, Guo ZH, Xu B. Using β-lactamase to trigger supramolecular hydrogelation. J Am Chem Soc, 2007, 129: 266–267

120Yang ZM, Liang GL, Xu B. Enzymatic hydrogelation of small molecules. Acc Chem Res, 2008, 41: 315–326

121Yang ZM, Xu B. A simple visual assay based on small molecule hydrogels for detecting inhibitors of enzymes. Chem Commun, 2004, 2424–2425

122Yang ZM, Liang GL, Guo ZF, Guo ZH, Xu B. Intracellular hydrogelation of small molecules inhibits bacterial growth. 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 8216–8219

123Yang ZM, Xu KM, Guo ZF, Guo ZH, Xu B. Intracellular enzymatic formation of nanofibers results in hydrogelation and regulated cell death. Adv Mater, 2007, 19: 3152–3156

124Kimura S, Kim DH, Sugiyama J, Imanishi Y. Vesicular self-assembly of a helical peptide in water. Langmuir, 1999, 15: 4461–4463

125Murugesan M, Jayakumar R, Durai V. Self-assembly of a nonionic peptide surfactant in aqueous medium. Langmuir, 1996, 12: 1760–1764 Molecular self-assembly of peptide

XU XiaoDing, CHEN ChangSheng, CHEN JingXiao, ZHANG XianZheng & ZHUO RenXi

Key Laboratory of Biomedical Polymer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Arising from the abundant protein self-assemblies existing in nature, recently, the self-assembly of peptides has been a research focus. Through rational designing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peptides and altering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peptides can spontaneously or induced self-assemble into specific-shape aggregates via noncovalent forces, such as hydrogen bonding, hydrophobic and π-stacking interactions etc. Due to well biocompatibility and controlled degradation, functional materials constructed from the self-assembly of peptides present a great potential in many biomedical fields.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self-assembly of peptide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structure motifs used in the self-assembly of peptide, self-assembly mechanisms, morphologies as well as the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self-assembled peptides are also reviewed in detail.

Keywords: peptide, self-assembly,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application

超分子化学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浅谈超分子化学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超分子化学是基于冠醚与穴状配体等大环配体的发展以及分子自组装的研究和有机半导体、导体的研究进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包括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超分子催化、超分子器件及超分子材料等方面。其中分子识别功能是其余超分子功能的基础。超分子学科的应用主要是围绕它的主要功能-识别、催化和传输来进行开发研究。 1987年,莱恩(Lehn J. M.)、克拉姆(Cram D. J.)和彼得森(Perterson C. J.)三位化学家以其对发展和应用具有特殊结构的高分子的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莱恩在获奖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超分子化学”的概念。同时克拉姆创立和提出了主—客体化学理论,彼得森则发展和合成出大批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冠醚。至此,以“超分子化学”为名称的新的化学学科蓬勃地发展起来,并以其新奇的特性吸引了全世界化学家的关注和热衷。近年来Supramolecular Chemistry杂志的创立说明超分子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化学家的普遍认同。 目前超分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学科的研究不仅与各化学分支相结合,又与物理学、信息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紧密相关。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超分子化学已发展成了超分子科学。超分子科学涉及的领域极其

广泛,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化学(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而且还涉及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由于超分子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超分子化学的研究近十多年来非常活跃。涉及的应用包括:在化学药物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在光化学上的应用,在压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识别作用(酶和受体选择性的根基)的应用,在有机半导体、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富勒烯中的应用,作为分子器件方面的研究,在色谱和光谱上的应用,催化及模拟酶的分析应用,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等等。 超分子化学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是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药物分子和其它有机分子通过氢键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药物超分子化合物,可有效改善药物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等性质,成为药物制剂的一个新选择。超分子药物化学是超分子化学在药学领域的新发展。该领域发展迅速,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正在逐渐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迄今已有许多超分子化学药物应用于临床,其效果良好。更多的超分子体系正在作为候选药物进行临床研究开发。超分子化学药物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低毒性、不良反应少、高生物利用度、消除药物异味、克服多药耐药、药物靶向性强、多药耐药性小、生物相容性好、高疗效以及开发成本低、周期短、成功可能性大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在抗肿瘤、抗炎镇痛、抗疟、抗菌、抗真菌、抗结核、抗病毒、抗癫痫、作为心血管和磁共振

自组装抗肿瘤多肽的设计合成、表征和作用机制研究

自组装抗肿瘤多肽的设计合成、表征和作用机制研究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具有难以治愈、致死率高等特点。对于癌症的治疗,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小分子化疗药物往往具有溶解性不佳、细胞选择性差、毒副作用明显等缺点,且容易使细胞产生多重耐药性,进一步提高了肿瘤治疗的 难度。 因此,人们亟待研发出一类能够有效解决或避免上述问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抗肿瘤多肽是一类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者杀死肿瘤细胞的多肽,主要来源于抗菌肽。 大多数抗肿瘤多肽都属于裂解肽,其作用位点在细胞膜上,它们不需进入细 胞内部即可裂解细胞膜杀死细胞,从而能够有效克服细胞的多重耐药性;同时,它的化学本质是多肽,具有生物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合成方法成熟等优点,因此,抗肿瘤多肽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然而,抗肿瘤多肽也有许多缺点,如药效有待提高、作用机制不明确、稳定性差等,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针对性地优化,以提升其应用潜力。 分子自组装行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生命体系中,具有自组装能力的分子种类繁多,多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多肽的自组装过程受多种非共价作用力的影响,且对环境条件的改变具有响应性,因此它们被视为一类“智能型”生物材料,在细胞培养、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等方向均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自组装行为对抗肿瘤多肽性质和功能的改变也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改变多肽的结构和电荷分布而对抗肿瘤多肽的环境响应性、细胞选择性、稳定性等方面产生影响,因而被视为抗肿瘤多肽的有效优化手段。为了解决抗肿瘤多肽的应用问题,我们尝试从两方面对其进行改进。

一方面,我们对抗肿瘤多肽的细胞活性进行优化,并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在提高其抗肿瘤活性的同时,对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为高效抗肿瘤多肽的设计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引入多肽自组装,针对性地解决抗肿瘤多肽的稳定性问题,同时进一步了解多肽的结构、活性和稳定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无载体抗肿瘤多肽药物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有效方案。最后,我们利用多肽的自组装性质尝试构建一种环境响应性多肽水凝胶材料,拓展自组装多肽的应用方向。 在本论文中,我们采取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实验手段,对抗肿瘤多肽序列进行优化并深入了解了其细胞作用机制,并将自组装的思路引入了抗肿瘤多肽的优化设计和环境响应性生物材料的构建当中,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1.新型抗肿瘤多肽的序列设计、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以多肽Maurioporin为模板设计并合成了一条抗肿瘤多肽ZXR-1(FKIGGFIKKLWRSKLA),通过将赖氨酸有目的地突变为丙氨酸,得到了亲疏水面界限更加分明的多肽ZXR-2 (FKIGGFIKKLWRSKLA),MTT结果显示突变后多肽整体抗肿瘤活性明显增强;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手段对多肽的细胞作用机制进行表征,发现两条序列上高度相似的多肽在突变前后,细胞作用机制发生明显变化:ZXR-1能够进入细胞,破坏线粒体电位,最终诱导细胞凋亡,而ZXR-2则直接作用于细胞膜,裂解细胞。 我们分析,二者的作用机制差异一方面来源于两亲性和电荷分布的区别,另一方面,多肽序列中“异亮氨酸-亮氨酸”对(I3-L10,I7-L14)也对多肽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一氨基酸对的发现以及它对抗肿瘤多肽在活性和作用机制上的影响在前人的研究中鲜有报道,对ZXR-1和ZXR-2的结构功能

一种新型多肽仿生材料的自组装结构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7卷第4期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l. 20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1-05-03 作者简介:周庆翰(1981-), 男, 讲师, 博士,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合成、生物材料研究. Email: zhqinghan@https://www.360docs.net/doc/c216300713.html,.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创新项目资助. 文章编号: 1003-2843(2011)04-0632-03 一种新型多肽仿生材料的自组装结构研究 周庆翰1, 罗建斌1, 林娟2, 廖戎1, 万静1, 马晨1 (1.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2. 成都医学院生物医学系, 四川成都 610083) 摘 要:利用天然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设计生物仿生材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本文中将蚕丝蛋白特征氨基酸序列(Gly-Ala-Gly-Ala-Gly-Ser )部分引入离子互补型多肽RADA16-I :(Arg-Ala-Asp-Ala )4中, 设计了新型多肽RAGA16:Arg-Ala-Asp-Ala -Gly-Ala-Gly-Ala-Arg-Ala-Asp-Ala-Gly-Ala-Gly-Ser.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等技术对多肽的自组装结构进行了研究, 发现新型多肽自组装形成数微米长的纤维结构, 通过分析得知多肽二级结构中Silk I 结构成分比例增加是导致其纳米结构的变化主要原因. 因此推测蚕丝蛋白特征序列对改变材料纳米结构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蚕丝蛋白;自组装多肽;纳米结构 中图分类号: R318.08 文献标志码: A doi : 10.3969/j.issn.1003-2483.2011.07.35 分子自组装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但应用自组装技术制备纳米级材料却只有十几年的历史. 在众多的分子自组装体系中, 含天然氨基酸的多肽分子由于具有序列设计灵活、化学合成方便、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近年来发展迅速, 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及生物材料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1-2]. 1993年张曙光等[3]从酵母蛋白中发现了一组可自组装的离子互补型多肽, 开拓了一个分子自组装技术的新领域;Ghadiri 等[4]利用自组装技术合成了以多肽之间的β-折叠结构为基础的纳米管结构;Aggeli 等[5]发现多肽分子之间的β-折叠结构使多肽自组装成规整的纳米纤维;Stupp 等[6]设计了一种双亲缩氨酸分子, 能够形成类似细胞外基质的纳米结构纤维支架. 近几年来, 通过改变多肽的氨基酸序列, 已设计出了众多具有特殊功能的纳米自组装材料应用于不同的科研领域[7-9]. 然而由于多肽分子结构的特点, 如何设计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材料一直是科学们所关注热点[10]. 生物仿生材料的诞生, 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11]. 蚕丝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 因其丝纤维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能, 该类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药物缓控释材料等领域, 是当今仿生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12].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多肽RAGA16, 对其自组装结构进行了表征, 发现蚕丝蛋白特征序列的引入改变了传统多肽的分子自组装结构, 实验表明此类方法对于设计特殊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研究潜力.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本实验所研究多肽材料序列分别为:Ac-GAGAGS-NH 2, Ac-(RADA )4-NH 2, Ac-RADAGAGARADAGAGS -NH 2均购买自上海波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样品为冻干粉, 纯度大于95%, N 末端和C 末端分别被乙酰基和氨基保护. 丙酮、丙三醇、四氢呋喃、DMF 等试剂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去离子水使用Milli-Q 纯水仪制备. 本实验所使用原子力显微镜为SPA400 SPM Unit (Seiko Instruments Inc., Japan ). 1.2 实验方法 AFM 观察:1L 多肽溶液滴于洁净云母片上, 用少量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后, 室温下扫描, 采用敲击模式. 扫

分子自组装原理及应用(精)

分子自组装原理及应用 毛薇莉无机专业MG0424012 【摘要】分子自组装在生物工程技术上的建模、分子器件、表面工程以及纳米科技领域已经有很广泛的应用。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分子自组装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将会在新技术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介绍了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定义、基本原理、分类、影响因素、表征手段等,并阐述了分子自组装技术目前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分子自组装;自组装膜 1前言 分子自组装是分子与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依赖非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自发连接成结构稳定的分子聚集体的过程[1]。通过分子自组装我们可以得到具有新奇的光、电、催化等功能和特性的自组装材料,特别是现在正在得到广泛关注的自组装膜材料在非线性光学器件、化学生物传感器、信息存储材料以及生物大分子合成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研究者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2分子自组装的原理及特点 分子自组装的原理是利用分子与分子或分子中某一片段与另一片段之间的分子识别,相互通过非共价作用形成具有特定排列顺序的分子聚合体[2]。分子自发地通过无数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是发生自组装的关键。这里的“弱相互作用力”指的是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疏水作用力、ππ堆积作用、阳离子π吸附作用等。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力维持自组装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3]。并不是所有分子都能够发生自组装过程,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4]:自组装的动力以及导向作用。自组装的动力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它为分子自组装提供能量。自组装的导向作用指的是分子在空间的互补性,也就是说要使分子自组装发生就必须在空间的尺寸和方向上达到分子重排要求。 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应用是目前自组装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自组装膜按其成膜机理分为自组装单层膜(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 , SAMs和逐层自组装膜(Layer -by – layer self-assembled membrane)。如图1所示,自组装膜的成膜机理是通过固液界面间的化学吸附,在基体上形成化学键连接的、取向排列的、紧密的二维有序单分子层,是纳米级的超薄膜。活性分子的头基与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使活性分子占据基体表面上每个可以键接的位置,并通过分子间力使吸附分子紧密排列。如果活性分子的尾基也具有某种反应活性,则又可继续与别的物质反应,形成多层膜,即化学吸附多层膜。自组装成膜较另外一种成膜技术LangmuirBlodgett(LB)成膜具有操作简单,膜的热力学性质好,膜稳定的特点,因而它更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成膜技术。另外,根据膜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方式不同,自组装多层膜又可分为两大类,除了前面所述基于化学吸附的自组装膜外,还包括交替沉积的自组装膜。通过化学吸附自组装膜技术制得的单层膜有序度高,化学稳定性也较好。而交替沉积自组装膜主要指的是带相反电荷基团的聚电解质之间层与层组装而构筑起来的膜,这种 膜能把膜控制在分子级水平,是一种构筑复合有机超薄膜的有效方法。

分子自组装基础

分子自组装的原理:是利用分子与分子或分子中某一片段与另一片段之间的分子识别,相互通过非共价作用形成具有特定排列顺序的分子聚合体。 分子自发地通过无数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是发生自组装的关键。 这里的“弱相互作用力”指的是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疏水作用力、ππ堆积作用、阳离子π吸附作用等 自组装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自组装的动力以及导向作用。自组装的动力 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它为分子自组装提供能量。自组装的导向作用指的是分子在空间的互补性,也就是说要使分子自组装发生就必须在空间的尺寸和方向上达到分子重排要求。 分子自组装是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进行的分子重排过程,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三种: 1.分子识别对分子自组装的影响:分子识别可定义为某给定受体对作用物 或者给体有选择地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包括分子间有几何 尺寸、形状上的相互识别以及分子对氢键、ππ相互作用等非共价相互 作用力的识别 2.组分对分子自组装的影响:组分结构的微小变化或组分的数目变化可能 导致其参与形成的自组装体结构上的重大变化 3.溶剂对分子自组装的影响: 溶剂的性质及结构上的不同都能导致自组装 体系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任何破坏非共价键的溶剂,都可能会影响到自组 装过程的进行,包括溶剂的类型、密度、pH值以及浓度 多肽自组装可以分为自发型自组装和触发型自组装: 1.触发型多肽自组装是指通过改变外界环境如温度、pH、离子浓度等引导的自 组装。这类自组装具有可逆性, 为多肽自组装技术的潜在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可控性。多肽自组装主要包括温度敏感、pH 敏感、光敏感以及配体-受体敏感等类型的自组装. 2.自发型自组装是指多肽溶解在水溶液中后, 可以自发地形成组装体. 3.二者都是基于二级结构如α-螺旋(α-helix)、β-折叠(β-sheet)的形成或者其自 身分子结构的两亲性.

多肽分子自组装

中国科学: 化学 2011年第41卷第2期: 221 ~ 238 SCIENTIA SINICA Chimica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6300713.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6300713.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CHINA PRESS 评述 多肽分子自组装 许小丁, 陈昌盛, 陈荆晓, 张先正*, 卓仁禧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2 *通讯作者, E-mail: xz-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c216300713.html, 收稿日期: 2010-10-29; 接受日期: 2010-11-13 doi: 10.1360/032010-782 摘要源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自组装现象, 近年来多肽的自组装逐渐成为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通过合理调控多肽的分子结构以及改变外界的环境, 多肽分子可以利用氢键、疏水性作用、π-π堆积作用等非共价键力自发或触发地自组装形成形态与结构特异的组装体. 由于多肽自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性能, 利用多肽自组装技术构建的各种功能性材料在药物控制释放、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及生物矿化等领域内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多肽自组装研究的进展, 介绍了多肽自组装技术常见的几种结构模型, 概括了多肽自组装的机理, 并进一步阐述多肽自组装形成的组装体形态及其在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里的应用. 关键词 多肽 自组装 形态与结构应用 1 引言 分子自组装是利用分子与分子或分子中某一片段与另一片段之间的分子识别, 通过非共价作用形成具有特定排列顺序的分子聚集体. 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是分子发生自组装的关键. 常见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包括氢键作用、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疏水作用、π- π堆积作用、阳离子-π吸附作用等[1]. 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维持了自组装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 但并不是所有分子都具有自组装行为, 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自组装的动力以及导向作用. 自组装的动力指的是分子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 它为分子自组装提供能量; 而自组装的导向作用指的是分子要在空间上存在互补性, 分子能够在空间的尺寸和方向上实现重排和堆积. 随着自组装技术的逐渐发展, 通过分子自组装可以得到具有光、电、催化等功能和特性的自组装材料, 例如非线性光学器件、化学生物传感器、信息存储材料和组织生长支架材料等[2~4]. 多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是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 由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肽键结合而成. 由于多肽链段上氨基酸残基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 多肽可以利用其肽键间氢键作用以及氨基酸残基之间的氢键作用、静电作用、疏水性作用以及π-π堆积作用等有效实现分子自组装. 自然界常见的氨基酸有20种, 通过分子设计和多肽合成等手段可以得到成千上万种结构特异、具有不同功能的多肽, 有利于多肽自组装的基元选择和自组装条件的优化. 此外, 由于多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降解性, 相对于其他自组装体系, 多肽的自组装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尤其是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 基于以上优点, 近年来多肽的自组装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越来越大的研究兴趣. 1993年, Ghadiri等设计并合成了含有8个氨基酸残基的环肽(cyclo-[(L-Gln-D- Ala-L-Glu-D-Ala)2-]), 通过交替改变分子结构中氨基酸残基的空间构象(L型和D型), 该环肽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管状结构[5]. 同年, Zhang 等报道了

分子自组装原理及应用

分子自组装原理及应用 分子自组装的原理及特点: 分子自组装的原理是利用分子与分子或分子中某一片段与另一片段之间的分子识别,相互通过非共价作用形成具有特定排列顺序的分子聚合体。分子自发地通过无数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是发生自组装的关键。这里的“弱相互作用力”指的是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疏水作用力、ππ堆积作用、阳离子π吸附作用等。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力维持自组装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并不是所有分子都能够发生自组装过程,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自组装的动力以及导向作用。自组装的动力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它为分子自组装提供能量。自组装的导向作用指的是分子在空间的互补性,也就是说要使分子自组装发生就必须在空间的尺寸和方向上达到分子重排要求。 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应用是目前自组装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自组装膜按其成膜机理分为自组装单层膜(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 , SAMs和逐层自组装膜(Layer -by –layer self-assembled membrane)。如图1所示,自组装膜的成膜机理是通过固液界面间的化学吸附,在基体上形成化学键连接的、取向排列的、紧密的二维有序单分子层,是纳米级的超薄膜。活性分子的头基与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使活性分子占据基体表面上每个可以键接的位置,并通过分子间力使吸附分子紧密排列。如果活性分子的尾基也具有某种反应活性,则又可继续与别的物质反应,形成多层膜,即化学吸附多层膜。自组装成膜较另外一种成膜技术LangmuirBlodgett(LB)成膜具有操作简单,膜的热力学性质好,膜稳定的特点,因而它更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成膜技术。另外,根据膜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方式不同,自组装多层膜又可分为两大类,除了前面所述基于化学吸附的自组装膜外,还包括交替沉积的自组装膜。通过化学吸附自组装膜技术制得的单层膜有序度高,化学稳定性也较好。而交替沉积自组装膜主要指的是带相反电荷基团的聚电解质之间层与层组装而构筑起来的膜,这种膜能把膜控制在分子级水平,是一种构筑复合有机超薄膜的有效方法。 分子自组装体系形成的影响因素: 分子自组装是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进行的分子重排过程,它的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个影响因素: 1 分子识别对分子自组装的影响 分子识别可定义为某给定受体对作用物或者给体有选择地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包括分子间有几何尺寸、形状上的相互识别以及分子对氢键、ππ相互作用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力的识别。利用分子彼此间的识别、结合特征,从中挖掘高效、高选择性的功能。若将具有识别部位的多个分子组合,彼此便寻找最安定、最接近的位置,并形成超过单个分子功能的高次结构的聚集体。在有机分子自组装过程中控制组装顺序的指令信息就包含于自组装分子之中,信息依靠分子识别进行。目前分子识别进一步应用于临床药物分析、模拟酶催化以及化学仿生传感器。为定性分离和设计提供更多的信息,也为加速分子发现提供潜能。 2 组分对分子自组装的影响 组分的结构和数目对自组装超分子聚集体的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吴凡等利用扫描轨道电镜观测了4 十六烷氧基苯甲酸(T1)和3,4,5 三取代十六烷氧基苯甲酸(T3)分子在石磨上形成的自组装体系的结构,结果发现这两种分子的自组装排列结构有着很大的不同:T1分子形成的是有序的明暗相间的条陇状结构,而T3分子形成的是密堆积结构。这说明组分结构的微小变化或组分的数目变化可能导致其参与形成的自组装体结构上的重大变化。 3 溶剂对分子自组装的影响 绝大多数对自组装体系的研究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而溶剂对自组装体系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溶剂的性质及结构上的不同都可能导致自组装体系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任何破坏非共价键的溶剂,都可能会影响到自组装过程的进行,包括溶剂的类型、密度、pH值以及浓

超分子自组装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得分:_______ 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2013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号:73421 课程名称:超分子化学 论文题目:超分子自组装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学科专业:材料学 学号:3130161 姓名:王礼建 任课教师:李文卓 二○一四年六月

超分子自组装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礼建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分子自组装是近年来倍受重视的国际前沿课题,它将会极大促进信息、能源、生命、环境和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介绍了基于氢键、π键、配位键、双亲分子4种自组装体系,重点综述了这4种自组装体系在高分子合成领域中的最新进展,最后对超分子自组装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字:超分子;自组装;应用;进展 Advances in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and its applications WANG Li-jian (College of Scienc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China) Abstract: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is a highly valued field in recent years, it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energy, life, environmental and materials science disciplin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four kinds of self-assembled system based on hydrogen bond, π bond, coordination bond and amphiphilic molecules. Mainly review its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fields of supramolecular polymer synthesis. Finally make the prospects for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application; Progress 1 超分子化学的概念 超分子化学简言之是研究各个分子间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具有特定功能体系的科学。从而使化学从分子层次扩展到超分子层次。这种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组装体,带给人们许多认识上的飞跃,认识到分子已不再是保持物性的最小单位。也称为超分子化学(supermolecular chemistry)。超分子化学主要研究超分子体系中基元结构的设计和合成体系中弱相互作用。体系的分子识别和组装体系组装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超分子材料和器件等等。它是化学和多门学科的交叉领域。它不仅与物理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相互渗透形成了超分子科学,而更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潜在前景的是在生命科学中的研究和应用。例如生物体内小分子和大分子之间高度特异的识别在生命过程中的调控等。

【CN110028552A】一种自组装多肽及其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10853.8 (22)申请日 2019.04.18 (71)申请人 福州大学 地址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 福州大学城学院路2号福州大学新区 (72)发明人 汪少芸 陈惠敏 何庆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51)Int.Cl. C07K 7/06(2006.01) C07K 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自组装多肽及其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多肽及其水凝胶 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 自组装多肽,其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ly -Ile - Trp -Leu -Gly。本发明突破了国内外现存的多肽 水凝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设计并合成的多肽序 列长度短;多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简便、快速;制 备所得多肽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好。本发明为制 备肽基水凝胶的化学设计提供灵活性,为多肽合 成提供简便性,有助于肽基水凝胶材料的开发利 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序列表1页 附图2页CN 110028552 A 2019.07.19 C N 110028552 A

1.一种自组装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组装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Gly -Ile -Trp -Leu -Gly。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组装多肽在制备水凝胶中的应用。 3.一种多肽水凝胶,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自组装多肽形成的多肽溶液的pH及浓度来进行凝胶化而形成的水凝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将自组装多肽以一定pH的PBS缓冲液,配置成一定浓度的多肽溶液,涡旋至多肽粉末溶解,于室温静置凝胶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备方法中PBS缓冲液的pH范围为pH 3~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备方法中PBS缓冲液的pH为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备方法中多肽溶液的浓度范围为5.5~14.69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备方法中静置时间为15min。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 110028552 A

超分子自组装材料的多尺度模拟研究方法

超分子自组装材料的多尺度模拟研究方法 1.1引言 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基于分子间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分子聚集体的化学,在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中,超分子化学已发展成超分子科学,是21世纪新概念和高技术的重要源头之一。相较于传统化学上所研究的共价键,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些较弱且具有可恢复性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如氢键、金属配位、xπ堆积、疏水效应等,这些分子间弱相互作用是促进分子识别的关键,对超分子体系的分子识别和组装有着重要意义12。 超分子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基本构筑单元的分子结构,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构筑单元经过自组装得到的介观尺度聚集体的结构与相态,而自组装过程又是影响超分子聚集体结构及其功能的关键因素。超分子自组装过程的影响因素极其复杂,与传统凝聚态物质相比,超分子体系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及环境依赖性,而正是体系热涨落及外部环境的约束性共同导致超分子体系的新行为,主宰体系演化的机制己从凝聚态物理传统的相互作用能量机制转变为动力学和熵效应的共同作用。外部影响因素或者体系自身的耗散作用能够驱动超分子体系自组装形成各种丰富的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及应用范围。

超分子体系自身结构的特点使得体系演化速度慢、松弛时间谱分布宽4.例如,单链聚合物的空间尺度从化学键键长(100m)延伸到链旋转半径(103m),而相应的时间尺度从化学键的振动(10-15可延伸到整条聚合物链的松弛和扩散(105s)。如果考虑聚合物链之间的缠结效应,聚合物链的松弛时间会更长阿。超分子自组装过程也涵盖非常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超分子材料的形成需要从基本构筑单元的分子尺寸(10°m)过渡到典型有序功能结构的尺寸(10m),此外有序功能结构转变动力学往往发生在微秒或更长的时间尺度上10l对于超分子材料体系而言,由于实验手段的一些限制,许多情况下很难获得这些复杂分子结构在多个尺度上的结构及动力学性质。虽然计算机硬件和算法在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计算机模拟已经成为在各个层面研究超分子自组装材料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模拟方法能够同时描述超分子组装体系微观结构、介观组装形貌及宏观材料功能等多个尺度上的性质。因此建立有效的多尺度模拟方法,增强不同尺度模拟方法之间的衔接和信息传递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也是发展多尺度模拟方法的核心目标。由于缺少单一的模拟方法应用于超分子材料体系的多尺度分析,因此发展多尺度模拟方法的主要任务是把不同尺度上的模拟方法进行完善,同时发展对这些单一尺度模拟方法进行有效连接的手段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是 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一起发展起来的。根据研究体系运动的确定性与否分为分子动力学方法21和蒙特卡罗方法1两大类。分子动力学方法是建立在经典力学基础之上,通过求解粒子的运动方程来模拟体系随

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材料在神经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7月第23卷第7期·861·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材料在神经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王佰川邵增务 【摘 要】目的综述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材料(self-assembling peptide nano? ber scaffold,SAPNS)的基础研 究及其在神经组织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方法广泛查阅近期国内外SAPNS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回顾和综合分析。结果 SAPNS可促进神经干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以及神经元轴突向外生长和延伸,促进ECM的合成并能抑 制神经胶质细胞的黏附和分化,很好地模拟了细胞在体内的生长环境。 结论 SAPNS是一种理想的基质材料,为损伤 神经组织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神经组织工程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神经干细胞修复 中图分类号:R318.08 R745 文献标志码:A APPLICATION OF SELF-ASSEMBLING PEPTIDE NANOFIBER SCAFFOLD IN NERVE TISSUE ENGINEERING/ W ANG Baichuan, SHAO Zengwu.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uhan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enology, Wuhan Hubei, 430027, P.R.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SHAO Zengwu, szwjj@https://www.360docs.net/doc/c216300713.html, 【Abstract】Objective To review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the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nerve tissue engineering of self-assembling peptide nano? ber scaffold (SAPNS). Methods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basic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APNS in the nerve tissue engineering was extensively reviewed. Results SAPNS can promote the neural stem cell adhesion,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neuron axon outward growth and extension, promote extracellular matrix synthesis and inhibit glial cell adhe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nd simulate the environment of a cell in the body. Conclusion SAPNS is an ideal matrix material and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repair of nerve tissue injury. 【Key words】 Nerve tissue engineering Self-assembling peptide nano?ber scaffold Neural stem cell Repair Foundation ite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500511) 组织工程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方向,其核心是应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研发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替代物以维持、恢复或提高人体组织的功能。组织工程学通过种子细胞、基质材料及调控因子的作用在体外模拟组织再生条件修复损伤组织。构建具有良好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组织工程学基质材料,一直是组织工程学的基础和难点之一。自组装多肽纳米纤维材料(self-assembling peptide nano? ber scaffold,SAPNS)是生物材料制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其具有良好的材料-细胞界面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越来越受关注。 1 SAPNS的机制 自组装过程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与某些应用技术,涉及从分子(晶体)到行星层次的组织及其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Garstecki等[1]定义自组装为组织在无人为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00511)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武汉,430022) 通讯作者:邵增务,教授,博士导师,研究方向:组织工程研究、骨肿瘤,E-mail: szwjj@https://www.360docs.net/doc/c216300713.html, 干涉条件下自发组装成图案和结构。许多生物大分子,如DNA、酶、病毒分子,通过自组装过程形成高度组织化、信息化和功能化的复杂结构。多肽在液体环境中有3种状态:可溶性液态、溶解性差的沉淀物及胶体状物质。将自组装技术运用于多肽,在水相离子环境或生理盐溶液中触发形成三维支架材料凝胶,这种凝胶具有以下优点:①黏弹性好;②易于运输,可通过注射技术运送至靶位点;③降解性好,生物利用度高,降解产物为氨基酸单体,可作为生物体营养物质的来源;④较少引起毒副反应及免疫反应;⑤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结构相容性及生物相容性。上述优点使多肽自组装三维支架凝胶成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基质材料。 SAPNS的机制是: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都包含一些最有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功能片断,它们具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通过对这些多肽进行精巧的设计修饰,使之通过静电、疏水键等分子间作用力,自动地、有规则地排列组合,形成纳米纤维活性材料(peptide nano? ber scaffold,PNS)[2]。新形成的PNS不仅具有原来大分子的生物学功能,而且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活性。具有神经活性的异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Ile-Lys-Val-Ala-Val,IKV A V)是层粘连蛋白α1

超分子化学

超分子化学 一.概念 1894年,德国E. Fischer基于“分子间选择性作用”的思想提出了“锁-钥匙”模型,这一思想已形成了现代超分子科学理论的雏形。上世纪三十年代,胶体化学的一个鼎盛时期,德国K. L. Wolf等创造了“超分子”一词,用来描述分子缔合而形成的有序体系。1978年,法国J. M. Lehn(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基于传统的植根于有机化学中的主客体系研究,提出了“超分子化学”的完整概念,他指出:“基于共价键存在着分子化学领域,基于分子组装体和分子间键而存在着超分子化学”。# 超分子至少有两个组分,Lehn借用生物学中已有的概念,分别称为底物和受体。他对受体的设计进行了综合,最重要的是提出在设计受体时考虑到其结构的刚性与柔性的结合。典型示范加上他所提出的分子识别(molecular recognition)概念(也是从生物学中“借”来的),从而给超分子的形成过程赋予智能化反应的特点。虽然, Lehn对自己所提出的分子识别、化学信息学和化学反应智能化等的理论工作并未进一步深化,但人们对分子识别概念的应用,特别是在分子器件和分子自组装作用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分子识别是自然界生物进行信息存贮、复制和传递的基础,例如基因、酶和生物膜的功能都是基于分子识别的原理得以实现的。以分子识别为基础,研究构筑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超分子体系,对揭示生命现象和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能给化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同样以分子识别为基础,设计、合成、组装具有新颖的光、电、磁性能的纳米级分子和超分子器件,将为材料科学提供理论指导和新的应用体系。 超分子化学可以定义为“分子之上的化学”,分子化学主要研究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形成的分子实体的结构与功能,而超分子化学则研究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化学实体的结构与功能。由于分子间作用力作为化学实体(指有较固定的结构和性质)内的主要键合力的研究尚待深入,但是其意义与作用已提升到20世纪初期的化学键理论同样的高度,并将进一步促进有关超分子化学理论工作的开展。 二.现状 目前,超分子化学已远远超越了原来有机化学主客体体系的范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概念和体系:如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超分子器件、超分子材料等,构成了化学大家族中一个颇具魅力的新学科;同时,超分子的思想使得人们重新审视许多传统的但仍具很大挑战的已有学科分支,如配位化学、液晶化学、包合物化学等,并给它们带来了新的研究空间。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处于化学、生物和物理学的交界处,从不同角度揭示分子组装的推动力及调控规律。对超分子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超分子结构及其谱学的研究,包括分子间弱相互作用与分子识别,超分子静态与动态结构,理论计算模拟,超分子的组装方法及自组装过程,超分子体系的谱学研究等;2.与物理以及材料科学的交叉: 通过组装形成的超分子化合物材料具有结构多样性,在催化、分子识别、化学吸附、分子磁体、非线性光学、药物合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潜力,因此它的研究成为当前超分子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超分子化学在纳米材料制备、纳米团簇的超分子化学组装、层状三维结构与器件、插层材料及功能化、表面图案与功能化,光电信息材料及器件等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3.与化学及生物学的交叉: 超分子化学为化学学科提供了新颖的轮廓和观点,其基础概念已经贯穿了主要的化学领域,与无机化学、大环化学、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的结合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分子识别与人工酶、酶的功能、短肽及环核酸的组装体及其功能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分子化学是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聚集体的化学,在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中,超分子化学已发展成超分子科学,被认为是21世纪新概念和高技术的重要源头。

分子自组装原理及应用(精)

分子自组装原理及应用 毛薇莉 无机专业 MG0424012 【摘 要】 分子自组装在生物工程技术上的建模、分子器件、表面工程以及纳米 科技领域已经有很广泛的应用。在未来的几十年中 ,分子自组装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将 会在新技术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篇文章里 ,我们介绍了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定 义、基本原理、分类、影响因素、表征手段等 ,并阐述了分子自组装技术目前的研究 进展,展望了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子自组装 ;自组装膜 - 、八 — 1前言 分子自组装是分子与分子在一定条件下 ,依赖非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自发连接 成结构稳定的分子聚集体的过程 [1] 。通过分子自组装我们可以得到具有新奇的光、 电、催化等功能和特性的自组装材料 ,特别是现在正在得到广泛关注的自组装膜材料 在非线性光学器件、化学生物传感器、信息存储材料以及生物大分子合成方面都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受到研究者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2 分子自组装的原理及特点 分子自组装的原理是利用分子与分子或分子中某一片段与另一片段之间的分子 识别,相互通过非共价作用形成具有特定排列顺序的分子聚合体 [2] 。分子自发地通过 无数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是发生自组装的关键。这里的“弱相互作 用力”指的是氢键、范德华力、静电力、疏水作用力、 n n 堆积作用、阳离子 吸附作用等。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力维持自组装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 并不是所有分子都能够发生自组装过程 ,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4]:自组装的动力以 及导向作用。自组装的动力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的协同作用 ,它为分子自组装提 供能量。自组装的导向作用指的是分子在空间的互补性 ,也就是说要使分子自组装发 生就必须在空间的尺寸和方向上达到分子重排要求。 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应用是目前自组装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自组装膜按其成膜 机理分为自组装单层膜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 , SAMs 和逐层自组装膜 (Layer -by -layer self-assembled membrane)b 如图1所示,自组装膜的成膜机理是通过固 液界面间的化学吸附 ,在基体上形成化学键连接的、取向排列的、紧密的二维有序单 分子层,是纳米级的超薄膜。活性分子的头基与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使活性分子占据 基体表面上每个可以键接的位置 ,并通过分子间力使吸附分子紧密排列。如果活性分 子的尾基也具有某种反应活性 ,则又可继续与别的物质反应 ,形成多层膜,即化学吸附 多层膜。自组装成膜较另外一种成膜技术Langmuir Blodgett ( L B )成膜具有操作简单,膜的热力学性质好,膜稳定的特点,因而它更是一种具有广阔应 用前景的成膜技术。 另外,根据膜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方式不同 ,自组装多层膜又可分为 两大类,除了前面所述基于化学吸附的自组装膜外 ,还包括交替沉积的自组装膜。 通过 化学吸附自组装膜技术制得的单层膜有序度高 ,化学稳定性也较好。而交替沉积自组 装膜主要指的是带相反电荷基团的聚电解质之间层与层组装而构筑起来的膜 ,这种 膜能把膜控制在分子级水平 ,是一种构筑复合有机超薄膜的有效方法。 n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