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an原理

rman原理

RMAN即Recovery Manager,它是Oracle提供的用于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的工具。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RMAN的原理。

一、备份

RMAN的备份分为在线备份和离线备份两种。在线备份是在数据库运行的同时备份数据库,而离线备份需要关闭数据库才能备份。

1. 在线备份原理

在进行在线备份时,RMAN会先把被备份的数据文件标记为“备份使能”,然后创建一个备份集,将备份集的信息存储到控制文件中。接着,RMAN会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读入内存,并生成一个输入流,将输入流和备份集的信息一起写入备份设备中。最后,RMAN会将备份设备中的备份集的信息更新到控制文件中。

2. 离线备份原理

离线备份需要先将数据库关闭,然后再备份数据库。RMAN在备份时,会先读取控制文件中的信息,然后将所有数据文件读入内存,并生成一个输入流,将输入流写入备份设备中。备份完成后,RMAN会将备份设备中的备份集的信息更新到控制文件中。

二、恢复

恢复分为完全恢复和不完全恢复两种。完全恢复是将数据库恢复到最后一次备份的状态,而不完全恢复则是将数据库恢复到指定的时间点或者将一些表空间或数据文件进行恢复。

1. 完全恢复原理

完全恢复的原理是要满足两个条件:备份和日志。首先,需要用备份来恢复到某一个时间点。然后,将数据库日志应用到这个时间点之后,直至“恢复完成”为止。

在执行完备份后,通过RMAN恢复数据库到某一个时间点,RMAN 首先需要使用备份生成一个控制文件副本。然后,使用REDOS文件将数据库恢复到指定的时间点。继而,将REDO日志应用到指定时间点之

后,最后检查数据库的一致性。

2. 不完全恢复原理

不完全恢复的原理相对于完全恢复来说要简单一些。即可以通过

备份恢复,也可以通过RMAN将某一表空间或者数据文件进行恢复。

在进行不完全恢复时,需要先确认恢复的是表空间还是数据文件,并选择方式进行恢复。如果是表空间的话,需要确定恢复的表空间中

存在的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是否可以找到。如果是数据文件的话,需

要确认将数据文件恢复到指定的位置是否合适。

以上就是RMAN的备份和恢复原理。当然,备份和恢复的流程中

还有其他一些操作,比如使用RMAN进行备份管理,设置备份策略等等。总之,只有了解了RMAN的备份和恢复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数据库维

护和管理。

rman备份原理

RMAN备份原理 在之前,看了用户管理的备份恢复管理,通过以SCN为线索贯穿整个过程,来熟悉了备份原理。 RMAN的备份过程和用户备份恢复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很多朋友了都没有理清楚原理 下面的是我的理解: RMAN备份数据块的工作原理: 原理:RMAN基于备份算法规则来编译要备份的数据文件列表。基于通道数和同时备份的数据文件数,RMAN在ORACEL共享内存段中 创建一些内存缓冲区一般是在PGA中不过有时候内存缓冲区会被推入SGA。通道服务进程随后就开始读取数据文件,并在RMAN缓冲取 中填充这些数据块。一个缓冲区被填满时,输入缓冲区的数据就会推出到输出缓冲区。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块都会都会发生这种 memery—to—monery write 的过程,如果数据块符合备份的标准,并且memery—to—monery write操作没有检查到 数据corruption则该数据块会被保存到输出数据缓冲区中,直到输出缓冲区被填满。一但输出缓冲区被填满,输出缓冲区的内容就会被 推到备份位置(磁盘或者磁带) RMAN备份数据库过程: RMAN发出备份全库命令后,RMAN生成到目标数据库的bequeath连接,也就是说会检查ORACLA_SID变量中的实例名,并在该在实 例上产生一个服务器进程,然后作为sysdba登陆,然后会产生一个作为备份的通道,(在PGA 或者是在SGA分配存储)。随后RMAN调用 SYS.DBMS_RCVMAN请求数据库结构信息,包括控制文件的信息(当前序列号,创建时间……)由于指定了备份全库,所以RMAN会请求 数据库中数据文件信息,并判断是否存在offline数据文件(包括所在的位置和工作方式)。 RMAN开始备份,为了保持数据一致性RMAN必须构建控制文件快照,接下来RMAN 调用DBMS _BACKUP_RESTORE数据包,该调用 可以创建备份片。RMAN拥有文件列表,所以它为数据文件读取操作分配内存缓冲区,分配缓冲区后RMAN初始化备份片。一旦初始化了备份片, RMAN会判断是否使用了服务器参数文件,如果使用了则会做为备份的一部分,还要备份控制文件,之后才开始备份数据文件,并将其推至内存。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通道进程在磁盘上执行预读取操作,并且将多个数据文件读入内存中,RMAN会判断数据块头信息是否仍然为零,如果数据块 没有被使用过,就不会发生到输出缓冲区的写操作,同时会丢弃这个数据块(这就RMAN 为什么会只备份使用过的数据的原因,也是它的优点) RMAN还会执行检查数据块有没有corruption操作。当检查通过了就被写入到输出缓冲区。一旦输出缓冲区填满了,就被推至备份文件位置。 在备份数据块的时候,RMAN影子进程会得到备份状态信息。并将它传给V$session_longops视图。查询它能得到信息。 当数据文件的所有数据块都被读入输入缓冲区并确定了状态之后RMAN就会通过将这

备份系统基本原理

备份系统基本原理

特别说明: CV是CommVault的缩写。 Galaxy是CommVault专门用于备份的软件模块名称。 Simpana是CommVault软件管理组件套间的名称,该套间包含Galaxy备份软件模块。 CS是用于管理Galaxy备份系统的管理服务器的缩写,全称是CommServer,当然它还可以管理Simpana的其它软件模块。 MA是MediaAgent的缩写,全称是介质服务器,也就是备份服务器。 iDA是iDataAgent的缩写,全称是智能客户端,也就是需要被备份的客户服务器。 CommCell是CommVault用于备份的一个管理域,其中包含CommServer,MediaAgent和iDA。

目录 第 1 章COMMVAULT-GALAXY备份系统结构 (1) 1.1 C OMM V AULT-G ALAXY备份系统结构 (1) 1.1.1 CommVault-Galaxy备份软件模块 (1) 1.1.2 CommVault的备份体系结构 (2) 1.1.3 什么是CommCell (2) 1.2 C OMM V AULT的索引技术 (3) 1.2.1 CV索引的描述 (3) 1.2.2 备份,浏览和恢复数据时,对索引的操作 (4) 1.2.3 CV索引的维护 (6) 1.3 几种典型的备份拓扑图 (8) 第 2 章备份系统术语说明 (9) 2.1 备份类型 (9) 2.2 备份方式 (9) 2.2.1 LAN备份-网络备份 (9) 2.2.2 LAN-FREE备份-SAN备份 (10) 2.2.3 Server-Free备份 (10) 2.2.4 Server-Less备份 (11) 2.3 备份设备介绍 (12) 2.3.1 备份设备综述 (12) 2.3.2 磁盘备份设备 (12) 2.3.3 磁带备份设备 (13) 第 3 章应用系统备份介绍 (14) 3.1 数据备份的基本原理 (14) 3.2 文件系统备份介绍 (14) 3.3 数据库系统备份介绍: (15) 3.3.1 Oracle数据库备份介绍: (15) 3.3.2 SQL Server备份介绍: (17) 3.4 邮件系统和AD域备份介绍: (18) 3.4.1 AD和Exchange备份介绍: (18) 3.4.2 Lotus-Domion系统备份介绍: (19) 第 4 章备份系统设计和管理基本概念 (21) 4.1 系统设计概念: (21) 4.1.1 备份计划介绍和设计原则: (21) 4.1.2 数据保留介绍和设计: (22) 4.1.3 备份设备介绍和设计: (23) 4.1.4 备份设计总结: (24) 4.2 备份系统管理概念 (26) 4.2.1 保护元数据 (26)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 第三章 流体流动 习题3.3 污水处理厂中,将污水从调节池提升至沉淀池。两池水面差最大为10m ,管路摩擦损失为4J/kg 。流量为34m 3/h 。求提升水所需要的功率。设水的温度为25℃。 解:(1)根据流体输送能量方程(3.1.18): ∑+++=-++f m m h p gz u We p gz u ρ ρ222 211212121 因2池均为敞口池,且池面很宽广,故p 1=p 2=0,u m1=u m2=0。 根据题意:z 2-z 1=10m ,因此有: ∑+-=-f h z z g We )(12=9.8×10+4=102 J/kg “-”号表示流体机械给水做功,即为水泵。 (2)查附录5知:ρ20=998.2 kg/m 3,ρ30=995.7 kg/m 3,则25时水 的密度:ρ25=(998.2+995.7)/2=997.0 kg/m 3 故提升水所需功率为: N=We×ρQ=102×997.0×34 =3.46×106 J/h =961 w (J/s) =0.96 kw 习题3.5 如图所示,有一直径为1m 的高位水槽,其水面高于地面8m ,

水从内径为100mm 的管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2m ,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不包括出口的能量损失)可按∑h f =6.5u 2计算,式中u 为水在管内的流速,单位为m/s 。试计算: (1) 若水槽中水位不变,试计算水的流量; (2) 若高位水槽供水中断,随水的出流高位槽液面下降,试计算 液面下降1m 所需的时间。 解:(1)按图示选取计算断面,基准面0-0取在地面,则有: p 1=p 2=0,u m1=0,z 1=8m ,z 2 =2m 按单位重量的能量方程(3.1.24)进行计算: ∑+++=++f m m h g p z u g p z u ρρ222 211212g 12g 1 其中上式中的∑h f =6.5u m22/g 将已知条件代入可得: 2 2225.6022g 1080m m u g u + ++=++ 解之得: s m g u m /9.214/122== 则出流流量: Q 1=0.785×0.12×2.9=0.0228 m 3/s=82.0 m 3/h (2)设某一时刻水池液位高度为z ,则能量方程可写为: 2 2225.622g 1m m u g u z ++= 整理得:

农作物清洗机的设计

农作物清洗机的设计 1.设计的意义与目的 1.1农作物清洗机的现状 随着我国农作物产量的大幅提高以及我国农作物出口的数量不断增大,高品质的农作物越来越重要,许多根茎类农作物以及一些高品质需要更好的外观品质和质量要求,许多农作物由于生长过程中必然会带有泥土和农药,所以清洗农作物大量劳动是一个影响我国高品质农作物走出国门的问题,如果采用大量人力的话必然导致劳动资源的浪费,所以生产一种农作物水果都可以清洗的农作物清洗机械对提高生产力有的和重要的影响,所以农作物清洗机械孕育而生。 1.2设计的农作物清洗机应该具有以下优点 (1)适用于多种农作物,不论农作物大小、形状都可以清洗; (2)清洗量大、速度快、能效高,最大限度的做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3)便于操作于维护,是农作物清洗变成人人能操作能维护的机械; (4)对外界环境污染小,对清洗农作物污染小。 2.总体设计说明 2.1清洗机工作过程 将要清洗农作物放入皮带轮上,启动电源,电动机带动齿轮组带动皮带轮运动,同事也带动清洗装置的齿轮组,使滚筒清洗器开始运动,此时可以控制清洗液装置的调流阀控制清洗液的用量,清洗液通过流液管到达滚筒清洗器的内部腔体内,加之滚筒清洗器的滚动旋转就将清洗液喷出,形成喷淋达到清洗农作物的目的,同时皮带采用快速进退机构达到往复运动,是农作物清洗时间更长,清洗效果更彻底的目的。 图表 1 农作物清洗机构造图

3.机构及工作原理 3.1农作物清洗机清洗部位工作原理 此图为滚筒喷淋清洗器俯视图,由图可以看出其工作过程,当电动机开始运转,带动内部的单向阀做往复运动,为滚筒清洗器提供动力,使其转动起来,然后清洗液通过管道由空心轴进入滚筒喷淋清洗机的内部腔体,浸满清洗液达到清洗的装备,皮带轮为运输所要清晰的农作物的。 图表 2 农作物清洗机俯面图 3.2滚筒喷淋清洗器工作原理 此图为滚筒喷淋清洗器剖面图,当清洗液进入内部腔体后,滚筒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开始做旋转运动,清洗液由内孔流到外层腔体后再由外孔被旋转出形成喷淋效果,达到清洗农作物的目的。 图表 3 滚筒喷淋清洗器刨面图 3.3传送机构工作原理 - 1 -

rman原理

rman原理 RMAN即Recovery Manager,它是Oracle提供的用于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的工具。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RMAN的原理。 一、备份 RMAN的备份分为在线备份和离线备份两种。在线备份是在数据库运行的同时备份数据库,而离线备份需要关闭数据库才能备份。 1. 在线备份原理 在进行在线备份时,RMAN会先把被备份的数据文件标记为“备份使能”,然后创建一个备份集,将备份集的信息存储到控制文件中。接着,RMAN会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块读入内存,并生成一个输入流,将输入流和备份集的信息一起写入备份设备中。最后,RMAN会将备份设备中的备份集的信息更新到控制文件中。 2. 离线备份原理 离线备份需要先将数据库关闭,然后再备份数据库。RMAN在备份时,会先读取控制文件中的信息,然后将所有数据文件读入内存,并生成一个输入流,将输入流写入备份设备中。备份完成后,RMAN会将备份设备中的备份集的信息更新到控制文件中。 二、恢复 恢复分为完全恢复和不完全恢复两种。完全恢复是将数据库恢复到最后一次备份的状态,而不完全恢复则是将数据库恢复到指定的时间点或者将一些表空间或数据文件进行恢复。 1. 完全恢复原理 完全恢复的原理是要满足两个条件:备份和日志。首先,需要用备份来恢复到某一个时间点。然后,将数据库日志应用到这个时间点之后,直至“恢复完成”为止。 在执行完备份后,通过RMAN恢复数据库到某一个时间点,RMAN 首先需要使用备份生成一个控制文件副本。然后,使用REDOS文件将数据库恢复到指定的时间点。继而,将REDO日志应用到指定时间点之

后,最后检查数据库的一致性。 2. 不完全恢复原理 不完全恢复的原理相对于完全恢复来说要简单一些。即可以通过 备份恢复,也可以通过RMAN将某一表空间或者数据文件进行恢复。 在进行不完全恢复时,需要先确认恢复的是表空间还是数据文件,并选择方式进行恢复。如果是表空间的话,需要确定恢复的表空间中 存在的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是否可以找到。如果是数据文件的话,需 要确认将数据文件恢复到指定的位置是否合适。 以上就是RMAN的备份和恢复原理。当然,备份和恢复的流程中 还有其他一些操作,比如使用RMAN进行备份管理,设置备份策略等等。总之,只有了解了RMAN的备份和恢复原理,才能更好地进行数据库维 护和管理。

管理学理论的萌芽

管理学理论的萌芽 中世纪后期,18 世纪到19 世纪中期,欧洲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这时 期可以说是欧洲各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经历大变动,大改革 的时期:几次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城市(主要是商业城市)的发展;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封建制度中脱胎而出,这期间家庭手工业制占主导地位逐 步被工厂制所代替。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其结果是机器动力代替部分人力——机器大生产和工厂一制度的普遍出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 响。 随着工业革命以及工厂制度的发展,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 也有很多的实践。许多理论家,特别是经济学家,在其著作中越来越多地涉 及有关管理方面的问题。很多实践者(主要是厂长、经理)则着重总结自己 的经验,共同探讨有关管理问题。这些著作和总结,为即将出现的管理运动 打下了基础,是研究管理思想发展的重要参考文献。概括起来,其重要意义 有三:(1)促使人们认识和意识到管理是一门具有独立完整体系的科学,值 得去探索、研究、丰富和发展;(2)预见到管理学的地位将不断提高;(3) 区分了管理的职能与企业(厂商)的职能。 这一时期的著作,大体上有两类:一类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即管理职能、 原则;另一类则偏重于管理技术、方法的研究。 一、有关管理职能。原则方面 这方面的学说散见于当时经济学家的一些著作,这些经济学家及其著作 主要有:亚当·斯密(Adarm Smith)及其《国富论》(1776 年);塞缪尔·纽曼(Samuel P.Newrman)及其《政治经济学原理》(1835 年);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o StuartMill)及其《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 年);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及其《工业经济学原理》(1892 年);从管理学的观点看,这些经济学家的论述还比较零碎、就事论事、缺 乏系统化、理论化和概括。大体上说来,所涉及的管理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1)关于工商关系。(2)关于分工的意义及其必然性。劳动的地域分 工、劳动的组织分工、劳动的职业分工。(3)关于劳动效率与工资的关系。 所谓“劳动效率递减等级论”。(4)关于管理的职能。 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具有启蒙作用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 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其所著《国富论》一书中,分析 了劳动分工的经济效益,提出了生产合理化的概念。 纽曼·马歇尔等人则提出了对厂主(同时也是管理者)的要求:选择厂 址、控制财务、进行购销活动、培训工人、分配任务、观察市场动向、富于 新思想、开拓市场、具有对采用新发明的判断力等等。 二、有关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方面 (一)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斯威茨(CarlVonC1ausewitz) 认为:“企业简直就是类似于打仗的人类竞争的一种形式”,因此他关于军 队管理的概念也适用于任何大型组织的管理,其主要观点如下:1.管理大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精心的计划工作,规定组织的目标。 2.管理者应该承认不肯定性,从而按照旨在使不肯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要求来全面分析与计划。

rman备份原理

rman备份原理 RMAN备份原理是指在Oracle数据库系统中,通过使用RMAN工具来执行备份操作的一种机制。RMAN的全称为Recovery Manager,它是Oracle提供的自动化备份和恢复工具。在备份时,RMAN会将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和控制文件备份到磁盘或磁带上,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同时,RMAN还会备份归档日志和参数文件等信息。备份完成后,可以使用RMAN进行恢复操作,将数据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RMAN备份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备份类型:RMAN支持全备、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等多种备份类型。全备是将整个数据库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则只备份发生变化的部分。 2. 数据文件备份:RMAN会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控制文件确定需要备份的数据文件,并将其备份到指定的位置。备份时可以采用并行备份和压缩备份等技术,提高备份效率和节省存储空间。 3. 归档日志备份:归档日志是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生成的一种日志文件,包含了数据库操作的详细记录。备份归档日志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4. 参数文件备份:RMAN会备份数据库的参数文件,包括了数据库的各种配置信息。在恢复时,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快速还原数据库。 5. 数据库恢复:当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可以使用RMAN进行恢复操作。RMAN会根据备份文件和归档日志以及参数文件等信息,将数据库恢复到指定的时间点或者备份点。在恢复过程中,RMAN会自动

进行数据块的校验和修复,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总之,RMAN备份原理是一种基于Oracle数据库系统的自动化备份和恢复机制,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为数据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rman备份原理

rman备份原理 RMAN (Recovery Manager) 是一个在 Oracle 数据库中执行备份和恢 复操作的工具。它能够提供高度可靠性和高效性的备份解决方案。RMAN 将备份数据存储在磁盘或者磁带设备上,并且能够在发生故障情况下快速 恢复数据。以下是 RMAN 备份的原理。 1.RMAN基于块备份: RMAN通过备份数据文件的块而不是整个文件来执行备份。这样的备 份方式被称为块备份。块备份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通过 备份块而不是整个文件,RMAN可以大大减少备份所需的时间和磁盘空间。 2.RMAN使用增量备份策略: RMAN提供了增量备份策略,它只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更改的数 据块。这种备份策略可以大大减少备份时间和磁盘空间的消耗。RMAN使 用归档日志或增量备份来恢复到特定的时间点,并还原数据文件。 3.RMAN利用备份集: RMAN生成的备份文件被称为备份集。备份集是一个包含多个备份块 的文件,其中包含数据文件的所有更改。备份集可以存储在磁盘上或者通 过RMAN传输到磁带上。备份集提供了备份数据的高度可靠性和完整性。 4.RMAN自动备份控制文件和参数文件: RMAN不仅备份数据文件,还能够自动备份控制文件和参数文件。控 制文件记录了数据库的结构和元数据信息,参数文件包含了数据库的运行 参数。通过备份控制文件和参数文件,RMAN可以在发生故障时快速恢复 数据库的状态。

5.RMAN与归档日志一起使用: RMAN与数据库的归档日志配合使用,可以提供完整的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归档日志记录了自上次备份以来数据库的所有更改。RMAN可以使用归档日志来恢复到特定的时间点,并且可以通过归档日志将备份带回最新状态。 6.RMAN支持增量恢复: RMAN可以自动执行增量恢复操作,从而恢复至备份的一些特定时间点之后的状态。增量恢复只需应用最新的增量备份和相关的归档日志,大大减少了恢复所需的时间。 7.RMAN备份集优化: RMAN可以对备份集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备份和恢复的性能。它可以跨数据文件并行备份和还原块,以提高效率。此外,RMAN还提供了压缩备份集的选项,以减少备份所需的磁盘空间。 总结: RMAN是一个强大的备份和恢复工具,它能够提供高度可靠性和高效性的备份解决方案。通过基于块的备份、增量备份策略、备份集、归档日志、增量恢复和备份集优化等特性,RMAN可以满足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需求,并确保数据库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并且数据完整。

oracle rman原理

oracle rman原理 Oracle RMAN是一个备份和恢复的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和维护Oracle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了解Oracle RMAN的原理,包括其架构、备份和恢复的过程。 一、Oracle RMAN架构 Oracle RMAN架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RMAN Client:运行在客户端的程序,用于连接数据库并执行备份和恢复操作。 2. Recovery Catalog:一个数据库,用于存储备份和恢复的元数据信息。可以作为Oracle RMAN的备案集中管理的位置。它允许多个客户端可以共同使用相同的元数据信息,以及更好的控制备份和恢复操作。一个RMAN客户端可以管理多个数据库的备份,其中只需要一个Recovery Catalog。 3. Target Database:需要被备份或还原的受管对象数据库。 二、Oracle RMAN备份和恢复的过程 1.备份 Oracle RMAN可以执行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物理备份是通过备份数据库文件来完成的,而逻辑备份则是由SQL 语句生成的备份。Oracle RMAN支持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整体备份或备份选定数据文件/表空间。

Database和Recovery Catalog,然后从Target Database 中读取备份配置,根据配置信息生成一个备份脚本。该脚本中确定了需要备份哪些数据文件,如何备份这些数据文件以及备份文件的存储位置。然后,Oracle RMAN使用备份脚本开始备份数据。 备份期间的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缩减空间:Oracle RMAN可以通过在数据文件中查找未使用的块来缩减磁盘空间。②读取备份配置:Oracle RMAN会读取所有与当前备份操作相关的配置信息。例如,需要备份哪些数据文件?备份到的位置在哪里等等。③备份数据文件:Oracle RMAN将所有需要备份的数据文件备份到指定的位置,并将备份的元数据写入Recovery Catalog。这些元数据包括备份开始和结束时间、备份回收策略等。④备份控制文件和日志文件:Oracle RMAN备份控制文件和备份日志文件以保持有效性。⑤备份完成:完成备份操作并向用户报告备份进度和状态。 2.恢复 Oracle RMAN可以执行许多不同类型的恢复操作。可以从磁盘或磁带还原备份数据,可以执行不同的恢复类型(如点恢复或完全恢复),还可以进行数据文件的恢复和回滚操作。

Rman备份步骤

1.恢复管理器(Recovery Manager,RMAN)是一个与操作系统无关的数据库备份工具,可以跨越不同的操作系统进行数据库备份。RMAN必须运行在一个数据库上。与常用的数据库备份、逻辑数据库备份不同,RMAN 使用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的原理。 在RMAN中,可以使用COPY命令将数据库文件复制到磁盘或磁带上,也可以用BACKUP命令对整个数据库、一个指定的表空间、控制文件、日志文件进行备份。 上面写的哪些东西估计也没有什么用下面说说怎么用那些东西 首先要创建恢复目录(recobery catalog)只有建立了目录,rman才能重目录数据库文件中工作呀 1.先要创建恢复目录数据库可以通过企业管理器建立 包括系统表空间,rbs表空间,临时表空间,日志文件设置,catalog表空间, 2 创建rman用户 SQL>Create user rman identifiey by rman default tablespace cattbs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 SQL>Grant connect,resource to rman; SQL>Grant recovery_catalog_owner to rman; 3 创建恢复目录 $rman catalog RMAN>create catalog; 创建个目录很简单哈哈

然后开始配置rman通道 先说什么是通道RMAN在执行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操作时,都要使用操作系统进程,启动操作系统进程是通过分配通道来实现的,每分配一个通道RMAN启动一个服务器进程。 手动分配通道 Run {Allocate channel ora_sbt_1 device type sbt rate 200k; #rate限定通道的传输速率/秒 Allocate channel ora_sbt_2 device type sbt rate 500k; # ora_sbt_2通道名可任意取Backup (tablespace system,users channel ora_sbt_1) (tablespace example channel ora_sbt_2); } 自动通道配置 在RUN外部使用backup,restore,delete命令,或在RUN中使用这些命令但未定义通道时RMAN自动使用自动通道配置。 例: backup tablespace users; run {restore tablespace examples;} 定义自动通道语法如下: Configure device type sbt/disk parallelism n

oracle dg同步原理

oracle dg同步原理 oracle dg同步原理: 1、Oracle dg同步原理 Oracle Data Guard是oracle提供的用于双机实时同步备份和恢复数据的 服务,是一种数据库容灾技术,其原理是:主数据库每次完成的一次 操作,会立即被旁路机接收复制到当前的备份数据库,比如数据更新、删除、插入等操作。如果发生了系统故障,计算机要确保完整性,并 发现主库已经挂掉,这时就可以自动迁移到备库,让备库继续服务到 客户,这就是oracle dg的功能。 2、具体的oracle dg的步骤 (1)安装oracle dg环境:先配置Oracle dg的双机环境,安装双机oracle数据库,数据文件等等; (2)配置Oracle dg:在主机上配置Oracle dg环境,配置dataguard broker,根据双机环境安装data guard manager,配置备库恢复参数; (3)确认备份模式:确认archving和增量备份模式,选择恰当的备份 集策略; (4)准备备份:准备备份数据文件和online备份,开启archiving,设

置online redo log; (5)建立同步:开启同步工具的控制,进行网络同步,并且进行数据库同步; (6)检查同步:检查主备库的表空间状态,确认是否完全一致,如果不一致,可以使用rman进行表空间的同步; (7)测试恢复:用sqlplus或者第三方客户端测试备库是否可以正确恢复,可以测试数据更新,删除,查询,写操作等多种功能,保证dg服务正常。 3、Oracle dg的优点 (1)可用性:可以迅速地将主库数据复制到备库,保证数据备份的准确性,同时还具备可用性优势,可以在发生系统故障时自动将服务迁移到备库; (2)安全性:可以使用dg上的log文件和oracle streams来实现系统的实时备份,降低单一机器发生故障带来的威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容错性; (3)均衡性:Oracle dg能够均衡地将日志文件传送到主库和备库,备份时间和服务响应时间相统一,保证了数据备份的完整性;

ELISA原理及步骤(附教学视频)

ELISA的操作步骤 教学视频:https://www.360docs.net/doc/c219089251.html,/v_show/id_XMjI1MjUwNTk2.html 方法一:用于检测未知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 1.包被:用0.05M PH9,碳酸盐包被缓冲液将抗体稀释至蛋白质含量为1~10μg/ml,在每个聚苯乙烯板的反应孔中加0.1ml,4℃过夜。次日,弃去孔内溶液,用洗涤缓冲液洗3次,每次3分钟。 2.加样:加一定稀释的待检样品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1小时。然后洗涤。(同时做空白孔,阴性对照孔及阳性对照孔)。 3.加酶标抗体:于各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抗体(经滴定后的稀释度)0.1ml,37℃孵育0.5~1小时,洗涤。 4.加底物液显色:于各反应孔中加入临时配制的TMB(四甲基联苯胺)底物溶液0.1ml,37℃10~30分钟。 5.终止反应:于各反应孔中加入2M硫酸0.05ml。 6.结果判定:可于白色背景上,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反应孔内颜色越深,阳性程度越强,阴性反应为无色或极浅,依据所呈颜色的深浅,以“+”、“-”号表示。也可测OD值:在ELISA检测仪上,于450nm(若以ABTS显色,则410nm)处,以空白对照孔调零后测各孔OD值,若大于规定的阴性对照OD值的2.1倍,即为阳性。 方法二:用于检测未知抗体的间接法: 用包被缓冲液将已知抗原稀释至1~10μg/ml,每孔加0.1ml,4℃过夜。次日洗涤3次。加一定稀释的待检样品(未知抗体)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1小时,洗涤。(同时做空白、阴性及阳性孔对照)于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第二抗体(抗抗体)0.1ml,37℃孵育30~60分钟,洗涤,最后一遍用DDW洗涤。其余步骤同“双抗体夹心法”的4、5、6。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 一、酶联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类型 1971年瑞典学者Engva11, 荷兰学者Van Weerman等分别报道将免疫技术发展为检测体液中微量物质的固相免疫

ELISA法原理

ELISA法 特点:灵敏性高,特异性强 1总述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1971年瑞典学者Engvail和Perlmann,荷兰学者Van Weerman和Schuurs分别报道将免疫技术发展为检测体液中微量物质的固相免疫测定方法,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 。ELISA已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前沿课题,它是一种特殊的试剂分析方法,是在免疫酶技术( 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 )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 2基本原理 它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于定量测定。测定的对象可以是抗体也可以是抗原。 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免疫吸附剂)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标记物)③酶作用的底物(显色剂) 测量时,抗原(抗体)先结合在固相载体上,但仍保留其免疫活性,然后加一种抗体(抗原)与酶结合成的偶联物(标记物),此偶联物仍保留其原免疫活性与酶活性,当偶联物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抗体)反应结合后,再加上酶的相应底物,即起催化水解或氧化还原反应而呈颜色。 其所生成的颜色深浅与欲测的抗原(抗体)含量成正比。这种有色产物可用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也可以用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加以测定。其方法简单,方便讯速,特异性强。 3分类 该法由种类和变化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双抗体夹心法 (二)间接法 (三)竞争法

(四)双位点一步法 (五)捕获法测IgM抗体 (六)应用亲和素和生物素的ELISA 4特点 该法相较其他方法而言,有几大特点 灵敏性高 该测定法的灵敏度来自作为报告集团的酶。众所周知, 酶是一种有机催化剂,很少量的酶即可诱导大量的催化反应,产生可供观察的显色反应现象。因此该体系常被称为酶放大体系。ELISA实现了在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上示踪抗原或抗体的所在部位,或在微克、甚至纳克水平上对其进行定量。 特异性强 其特异性来自抗体或抗原的选择性。抗原抗体的结合实质上只发生在抗原的抗原决定簇与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之间。由于两者在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上呈互补关系,所以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松弛时间谱及其与材料粘弹性函数间关系

5. 松弛时间谱及其与材料粘弹性函数间关系 5. 1 松弛时间谱的定义 以Maxwell 模型为例引入材料松弛时间谱(relaxation spectrum )的 概念。由第三章知,Maxwell 模型本构方程积分型式为: ⎰∞-'''-=t t d t t t m t )()(2)(d σ (4-86) 式中)(t t m '-称记忆函数,等于材料N 个松弛时间不同运动模式的弹性松 弛模量之和,记为: ∑∑==' --'-=== '-N p p N p t t p p t t G G e t t m p 11)()(λλη (4-87) 其中p G 为第p 个松弛剪切模量,其和记为)(t t G '-,与)(t t m '-相当;p λ为 松弛时间,p =1,2…N ,组成一个离散的序列。 公式(4-87)表达的记忆函数为一个求和的形式。若材料的运动模式 相当多,以致松弛时间构成连续的分布,则记忆函数可写成积分形式: ⎰∞' --H ='-0)()(λλλλd e t t m t t (4-88) 其中)(λH 称松弛谱函数,它是连续分布的松弛时间λ的函数。与(4-87) 式比较,λλd )(H 相当于粘度p η,等于松弛时间在λλλd +→之间的所有 Maxwell 运动模式对应的粘度之和。(4-88)还可等价地记为: ⎰∞ +∞-'--= '-λλλln )(ln )(d e H t t m t t (4-89) )(ln λH 也可称为松弛谱函数。 若松弛时间p λ构成离散的序列,则对应的松弛谱也是离散的。

将记忆函数代入本构方程,Maxwell 模型本构方程变为: t d d t e t t t t ''H =⎰⎰∞-∞'--0 )()(2)(λλλλd σ t d d t e H t t t ''=⎰⎰∞-∞∞-' --λλλln )()(ln 2d (4-90) 其他本构模型的松弛谱函数也可类似地导出。 5. 2 松弛时间谱与材料粘弹函数的关系 一般而言,松弛时间谱是材料的本征性质,是描述材料粘弹性对时间 或频率依赖关系的最一般函数关系。因为从Bolzmann 叠加原理可以看 出,材料的全部特性都表现在松弛时间各不相同的所有运动模式的和的贡 献中。各种实验测得的材料函数实际上都是基于同一松弛时间谱的材料不 同性质的体现,因此松弛时间谱无疑成为全部粘弹性函数的核心,通过它 可以把各种函数有机地联系起来。 下面举例说明由松弛谱求粘弹性函数的方法。 由松弛谱求零剪切粘度0η。 一般零剪切粘度0η是在非常慢的稳态流动中测得的,此时大多数高分 子材料表现出线性流动性,即0η为常数。缓慢流动中形变率张量d 很小, 且不随形变历史t '变化,因此可采用Maxwell 模型来讨论,且有: t d d t e t t t t ''H =⎰⎰∞-∞'--0)()(2)(λλ λλd σ ⎰ ⎰∞∞-'--'H =0)(2t t t d t d e λλλλd ⎰∞=0)(2λλd H d (4-91)

rman 分配通道原理

rman 分配通道原理 RMAN(Recovery Manager)是Oracle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工具。在RMAN的工作中,通道(Channel)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道是服务 器进程发起并控制的目标数据库的文件与物理备份设备之间的字节流。通道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读”;第二阶段“复制”;第三阶段“写”。 通道的分配在RMAN中是自动完成的,大多数的RMAN命令执行时必须 先手动或自动地分配通道。一个通道必须要对应一个服务器进程(会话)。通道中的设备则分为两种:DISK(磁盘)和SBT(串行备份磁带或又称系 统备份至磁带,代表第三存储体)。 RMAN会为每个通道分配输出缓冲区,用于在数据溢出到备份片之前接受 来自输入缓冲区的数据块。在磁带上备份或恢复时,RMAN会为每个通道 分配4个输出缓冲区,每个大小为256K,因此每个通道的内存区域通常为 1M。 此外,RMAN的内存利用涉及到PGA(Program Global Area)和SGA (System Global Area)。在磁盘上的备份会使用PGA内存作为备份缓冲区。如果设置dbwr_io_slaves为任意的非零值,RMAN会自动分配4个

I/O从属协调输入缓冲区内存中的数据块加载。为实现此功能,RMAN磁盘备份的内存区会被推入SGA中的shared pool,如果SGA中有large pool,则被推入large pool。默认情况下dbwr_io_slaves=0,所以磁盘备份默认使用PGA内存区。 如需更多关于RMAN的信息,建议咨询数据库专家或查阅数据库领域相关 书籍文献。

论文、原理说明及仿真结果

RFID系统反碰撞算法设计与FPGA仿真 郭旭峰 摘要 近几年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在全球掀起热潮,吸引了众多厂商参与相关的技术以及芯片的研究与开发。目前RFID技术正处于迅速上升的时期。在很多实际应用中读写器的识读范围内会同时出现多个标签。这时标签发送的信息就会混叠在一起发生冲突,产生碰撞问题。这就要求RFID系统有一个解决碰撞问题的高效反碰撞算法,在某些苛刻的应用中,要求RFID系统碰撞算法具有很高的处理速度,这就需要由硬件来实现算法,以达到高速实时处理的要求。FPGA器件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在本文中,着重研究了RFID系统的反碰撞算法,阐述了一种快速高效的RFID系统反碰撞算法——跳跃式二进制树形算法的工作原理,并完成了算法的Verilog HDL语言设计和FPGA仿真。算法执行时,识别出标签的时隙称为有效时隙,有效时隙与总时隙的比值即为算法的执行效率。理论及实验数据证明,随着标签数目的增多,这种跳跃式二进制树形算法的效率稳定在50%。基于ISO 14443对通信速率的规定,通过仿真,单台读写器的最快识别速度可达212个标签/秒。 关键词:RFID, 反碰撞,二进制树形,FPGA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design and FPGA simulation for RFID System Author: GUO Xu-feng Abstract With the advocation of som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s and companies the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has recent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lots of fields. A number of companies have taken part in the research of RFID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and the technology of RFID is developing very fast. In some applications many tags exist in the field of reader-writer at a same time. At this moment the signals sent from the tags interact, and this case is named collision.So a high permormance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is needed to solve the collision problem. In some occasions hardware is required to execute the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executing efficiency. Using FPGA to execute the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is paper, firstly research the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has been focused on. A high performance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jumping binary tree-like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was designed using Verilog HDL and was simulated with FPGA as well. When the algorithm is running, the time-slots in which tag has been identified is defined as effective time-slot, the ratio between effective time-slot and total time-slot is defined as the efficiency of the algorithm. Theoretic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proved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is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remains at 50%when the number of tags increases.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according to the speed prescribed by ISO 14443 standard, the fasted identification speed can reach to 212 tags per second. Key words: RFID, anti-collision, binary tree-like, FPG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