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培优教案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

专题1实验探究基础

内容实验探究基础日期

参加学生班级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红色的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一直浮在水面上.据此请总结出常温下蜡烛的两条物理性质:.

(2)点燃蜡烛(图一),能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写出一条)(3)取一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二)约一秒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环形焦斑.据此推测,蜡烛火焰中温度最高.

(4)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用燃烧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图三),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请你推测导管里气体可能会是.

(5)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图四),观察烧杯壁上有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到.

据此小明得出蜡烛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6)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小华设计了如图五所示的实验.

蜡烛装置Ⅱ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

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

实验步骤如下:

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吸收水)、装置Ⅲ(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按图示连接好仪器,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实验数据如上表.请回答:

①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g.

②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③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④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说明理

由..

2、如图所示是探究有关物质变化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时可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将一块大理石用锤子凿成小块,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盐酸,可观察到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并逐渐减少。上述实验过程中:物理变化:__ 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__ 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和B中都有气泡,其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内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日期

参加学生班级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上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打开止水夹后看到.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

瓶的.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mL刻度处才停止.

2、为了探究某脱氧剂的成分(由铁和某种单质组成)及利用该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探究脱氧剂成分

【实验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这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和反应生成了铁锈。

【实验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铁分离。取剩余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收集产生的气体,并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脱氧剂中还含有(填化学式)。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式表达式:。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1):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对比】: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用燃烧红磷法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1/5。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所以用该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

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除了环保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专题3:实验室氧气含量的测定

A B C D

2、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不漏气的是

A.B.C. D.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图中选择装置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甲同学用氯酸钾、二氧化锰等试剂,从上图中选择A、D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内容实验室氧气含量的测定日期

参加学生班级

②在用橡胶管连接装置A和D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橡胶管.

③收集气体前,应将集气瓶,并倒扣在水中.当时,将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口开始收集.判断气体已集满的方法是.

④收集氧气还可选用的装置是(选填字母).

(3)甲同学用氯酸钾等试剂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不溶物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②过滤时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带滤纸)、烧杯、.

(4)乙同学选A装置用KMnO4固体制氧气,需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变是.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A中大试管里,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猜想Ⅲ:反应生成的K2MnO4和MnO2都分解放出O2.

[实验验证]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测错误;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加入试管中,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到400℃时,生成O2的速率还是很慢,但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说明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并不是作催化剂的理由.

专题4催化剂

1、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12 16 28 22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0 56 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B.反应后X的质量为0克

C.生成的生成物总质量为50 g D.不能确定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02、CuO外,Fe203也可以作KCl0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反思】

(1)若要证明Fe20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不变;(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探究一种因素即可).3、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这些因素

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

答:增大

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⑴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

⑵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02时分解加速。

⑶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l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

5、下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⑴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时,反应速率最快;

⑵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⑶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⑷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越

多越好。

专题5:水的净化

内容水的净化日期

参加学生班级

(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

,使杂质_ 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再进行过滤液体:

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___。

A.烧杯B.酒精灯C.铁架台(带铁圈)D.试管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H.蒸发皿

②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

(4)最后进行蒸馏:

①蒸馏时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得蒸馏水是____ _(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实验小学从西塘河中取了水样,探究“水”的世界.

(1)水的净化

如图是式样小组对水样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填操作Ⅰ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用二氧化碳(ClO2)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③在家庭中,把流程图中清水变成蒸馏水的方法是.

3、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是与水有关的3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烧瓶力的发生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实验时烧瓶内要加入几块沸石,目的是

(2)B中试管2内气体的化学式为;检验该气体的方法;现象是.试管1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要.

(3)对自然界中较浑浊的河水用C净化器进行(填操作方法)可得到较澄清的水,此操作可否将硬水变为软水(填“可以”或“不可以”).

(4)取一杯淡黄色的红糖水,把红糖水从C的简易净水器上部倒入,在下端管口接水后再尝一下,与原来的糖水比较其味道(填“相同”或“不相同”),而红糖水的淡黄色(填“变深”、“不变”或“褪去”),说明净水器中的具有吸附色素的作用.

专题6:水的组成

内容水的组成日期

参加学生班级

1、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A)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与时间关系图,图(B)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

(2)若甲试管生成气体A,则甲应连接电源的极(填“正”或“负”),气体B用

来检验。

(3)在水通电分解的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写出具体微粒名称),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4)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5)在平时的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硬水会带来很多麻烦,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提出问题】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过长会变成黑色,因此,小明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

【收集资料】小明、小强在图书馆查到以下资料:(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这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填“物理”“化学”);(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填“变多”“不变”“变少”)。

【设计实验】小明、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小明: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小强:将蔗糖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强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小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强观察到的现象为: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

结论:蔗糖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反思与评价】小明实验中烟灰可能起作用。两个实验方案中你会选择哪

一个?为什么?。

3、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B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C可用于灭火。(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2)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3)若D是有机物,其化学式为。

(4)若D是无机物,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专题7:质量守恒定律

的是()

A.上述化学反应一定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生成的Q和P的质量之比为2:3

C.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D.第二次测得M的质量为16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Z一定是化合物,并且可能是氧化物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3、1mol某化合物在2mol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克水,对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4、4.6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需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H2O,该有机物中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可能含氧

5、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B.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6、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

(2)某物质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化情况的角度分析可知:物质R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依据测得的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表中a= ,在反应中Y这种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

若X物质为氯酸钾请写出容器内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方案修订稿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方 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培优补差方案 九年级是初学化学,学生基础的好坏,虽然不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但是据上课情况来看学生情况:优生不多,思想不够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跟不上。故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 一、优生辅导: 1、对优生的辅导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提问一些有针对性、概括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优生的思维的敏感性,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思考题进行对优生及特长生的辅导,要让他们养成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在教学中,广泛地、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学习方面的优势。并且,课后对他们的作业布置也要有层次性,即让它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让他们“吃饱”。 2、鼓励他们要利用业余时间多练习、多思考、多做一些课本之外的题目,训练知识的掌握和熟练应用程度,教师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机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比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进一步训练优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后进生辅导: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上课不注意听讲,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故可做以下工作: 1、对差生多表扬其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批评时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2、课后多和差生交谈,使后进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 3、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 4、开展互帮互学四人小组活动,尽量给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选择一个学习不错的同学和他们坐同桌,进行一对一地帮助,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5、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差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后进生的成长,使每个后进生真正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6、与家长的多联系,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初三化学培优计划

初三化学培优计划 根据我校九(4)班学情,结合中考目标,现将本学期对于化学课程培优计划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做好优生思想工作,为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优等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应多与其谈心,多关爱他们,从多了解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来鼓励、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培优计划的落实,重在从培养其能力入手,训练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从而使其形成较为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制定目标 1.全面提高优等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让优等生从心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心理,多锻炼其“处事不惊”的心理素质,以免其在中考中因紧张而出现“大考失常”现象的发生。 3.让优等生在“互帮、互追、互超”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进步。 三、培优对象 九(4)班:滑紫尧、荣甲、张伟宽、豆萌、于旭鹏 四、培优内容

目前阶段,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以及深化探究能力的应用。就答题技巧来说,重点还应放在基础知识点的巩固记忆上,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用语,严格要求使用化学术语来答题,以免因言语不严谨而失分,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反复记忆、提问不容忽视;而对于探究能力的培养,重在锁定中考出现的探究性考题来说,首先多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指导学生从给出材料中思考、假设、验证得出最佳答案,中考中探究性问题并不难,主要在于认真审题过程中找到与所学相关联的指示点,再加以整合、反复练习应用。究其根本,我认为,无论是优生还是潜力生,对于化学学习,基础知识点必须反复巩固记忆并会举一反三才能提高化学总体成绩。 五、主要措施 除课上多加关注外,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时间,对优等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堂上多创造机会引导其用自己思维大胆展示,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此不再赘述; 2.为强化基础知识,严格要求“三本”必须到位,即:练习本、笔记本和纠错本,必须严格要求其跟上进度,每天督查; 3.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钟时间听写提问当天知识点,避免优生

(完整)九年级化学培优专题训练.doc

直升班化学培优专题讲座 第一讲差量法 例 1、用氢气还原 10 克 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 克,则参加反应 CuO 的质量是多少克? 例 2、将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2.4 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 后,得到 CO2的质量为 3.2 克,求原混合气体中 CO 和 CO2 的质量比? 例 3、将 30 克铁片放入 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 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例 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 甲烷和氧气的混合 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 30mL 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例 5、给 45 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 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8 克2、 7∶ 5 3、11.2 克4、 8∶ 7 7∶ 23 5、28.89% 练习 1、将盛有12 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 克时,这10 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 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O2、 CO2混合气体9ml ,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 3.5Ml ,则原混和气体中 CO、 O2 、 CO2的体积比? 练习 3、把 CO、 CO2的混合气体 3.4 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 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 4.4 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 ⑵反应后生成的 CO2与原混合气体中 CO2的质量比? 练习 4、CO 和 CO2混合气体18 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 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 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 )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 ) A Fe B Al C Ba(OH) 2 D Na2CO3 练习 6、在 CuCl 2 和 FeCl3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 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m 克,则原混合溶液中 CuCl 2 与 FeCl3 物质的量之比为 ( )(高一试题 ) A 1∶ 1 B 3∶ 2 C 7∶ D 2 ∶ 7 练习 7 P 克结晶水合物 A ? nH20,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q 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 分子量为 ( ) A 18Pn/(P—q) B 18Pn/q C 18qn/P D 18qn/(P— q) 答案:1、96%5、 A 6 、 C7、 A

初中化学培优补差记录

培优补差记录 时间:2012年元月8号 类别:培优 指导教师:…. 班级:901 参加学生:…… 培训主题:创新型试题的解答方法 培训内容: 1.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婧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物质MgO MgCl2Mg3N2Mg(NO3)2MgCO3Mg(OH)2颜色白色白色淡黄 白色白色白色 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婧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婧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实验结论]根据小婧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

识? 。 2.(4分)下表列出了几种行星上的“大气”(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行星名称行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 木星氨气、氦气、氢气、甲烷 水星没有气体 冥王星甲烷 火星二氧化碳氮气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表内几种行星中,含有稀有气体的行星是_______ ____; (2)试推测火星上“大气”层的温度比地球表面大气的温度________(填“高”或“低”), 水星表面___________液态水(填“有”或“没有”); (3)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但火箭喷出的火焰不能点燃冥王星上的甲烷,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效果或存在的问题: 经过学习,基本上学会了解决此类创新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要领,能从题干中提取信息,加以整合,从而解答出问题。不足的是,在遇到一些没学过的化学方程式,不能根据题意快速有效的写出来,这点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加强。

九年级化学培优辅差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九年级化学培优辅差工作总结 篇一: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措施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措施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下达中招指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课外特制订培优补差计划,用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转差工作中,力争在20xx年中招取得好成绩,让学校家长放心。 一、制订中考目标。 针对学生现状,先核定学生层次,再加大培优帮差的力度,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用心,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二、教学基本思路。 1、认真学习大纲,掌握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即常识介绍、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要研究教材,即重点、难点。做到驾驭教材。 2、要仔细备课。各课题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如备系统知识复习课时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复习概念,采用“比较”法,比较概念的“形”,复习名称相近,相似或易混淆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域”,复习应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的同类概念;比较概念的“同”,复习“内涵”或“外延”存在一定关系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异”,复习不同类的概念。第二,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善于抓住核心。即:物质的性质决定存在、制法、检验和用途。认真抓住对比,如:h2、c、co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 的差异性;注意抓住规律,知识分散、零碎,但却包含着许多规律,只要注意分析,挖掘和总结,就能掌握这些潜在的规律,如酸碱盐和氧化物的 反应规律。第三,化学计算的过程要规范,在方法的选择、格式的规范,运算的准确及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在严密的计算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第四,实验教学要做到在理解掌握中关注运用,并把实验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基本实验方案设计

初中化学培优辅导(一)

初中化学培优辅导(一) 第一讲整体解析法 1、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中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铁元素的 质量分数? 2、.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中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3、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在MgSO4和NaHSO4 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5、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6、某技术员在分析醋酸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时,测得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该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 7、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8、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9、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克,燃烧后的质量为b克,生成的CO2为c克,水蒸气为d克。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克。 10、a克碳酸铜受热完全分解,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碳,质量减轻了b克,通入c克氢气,使氧化

铜完全被还原生成d克水,则原碳酸铜中所含铜元素的质量为(用a、b、c、d表示)克。 初中化学培优辅导(二) 第二讲差量法 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 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 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反应的铁的质量? 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至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5.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6.把12g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冷却、再称重为13g,求原混合物中单质铜的质量。 7.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5ml,则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教案 2017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措施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措施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下达中招指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课外特制订培优补差计划,用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转差工作中,力争在2013年中招取得好成绩,让学校家长放心。 一、制订中考目标。 针对学生现状,先核定学生层次,再加大培优帮差的力度,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用心,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二、教学基本思路。 1、认真学习大纲,掌握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即常识介绍、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要研究教材,即重点、难点。做到驾驭教材。 2、要仔细备课。各课题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如备系统知识复习课时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复习概念,采用“比较”法,比较概念的“形”,复习名称相近,相似或易混淆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域”,复习应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的同类概念;比较概念的“同”,复习“内涵”或“外延”存在一定关系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异”,复习不同类的概念。第二,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善于抓住核心。即:物质的性质决定存在、制法、检验和用途。认真抓住对比,如:H2、C、CO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注意抓住规律,知识分散、零碎,但却包含着许多规律,只要注意分析,挖掘和总结,就能掌握这些潜在的规律,如酸碱盐和氧化物的

反应规律。第三,化学计算的过程要规范,在方法的选择、格式的规范,运算的准确及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在严密的计算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第四,实验教学要做到在理解掌握中关注运用,并把实验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基本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培养上来。第五,对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要适当记忆,记忆的方法有:要点记忆法、图示记忆法,韵语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数轴记忆法,趣味记忆法等。 3、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进行习题教学时,选择题以概念,理论为主,适当充实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方面题;填空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适当增加概念理论方面的题;实验题以基本操作、物质的鉴别鉴定、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综合实验(组合装量图)为主,化学计算以化学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为主。 4、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进行列表比较,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培优辅差工作总结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培优辅差工作总结 一、培优辅差对象前后成绩对比概述. 1.培优对象前后成绩对比 2.辅差对象前后成绩对比 二、采用的措施和方法. 1、培优重在拔尖,补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课外辅导,利用每天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三、培优辅差做了哪些工作. 1. 培优工作经验小结 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辅差工作经验小结 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四、培优辅差工作中的亮点。 在班级里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本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争做到精讲精练。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及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五.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的原因。 总的来说,在“培优补差”的工作中,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班相当部分的学生,基础还较差,底子还比较薄。实际学生结对学习过程中,一些优生没能把知识点讲清楚、讲细致,导致差生没真正理解某些知识点。 六、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检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案。重要题型详细讲解,把解题技巧、要点传授给学生。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1.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 2042020 /g 反应后质量 2待测3226 /g A.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 B.甲是一种化合物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13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2g=18g,所以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32g-20g=1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26g-20g=6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甲是一种化合物,故B正确;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2g:6g=2:1,故C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D 错误。 故选B。 2.观察图片,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反应后的粒子一定是水分子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详解】 A、反应中)与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因此为化合物;而表示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所以为单质;故A不正确; B、虽然中原子的个数比是2:1,但反应物的分子是和,即化合物和单质的反应,类似于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反应后的微粒不一定是水分子,故B不正确; C、反应前的三个分子中共含有2个原子和4个原子共6个原子,反应后的二个生成物的分子中含2个原子和4个原子共6个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故C不正确; D、反应前的分子是和,反应后的分子是,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纯净物是化合物。 3.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O3分子B.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6%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2:4:3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过氧乙酸(C2H4O3)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不是O3分子,故选项错误; B、过氧乙酸(C2H4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2 12214163 ? ?+?+? ×100%=31.6%,故 选项正确;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 ?+?+?=76,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省略,故选项错误;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选项错误。故选B。 4.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是DNA水解的产物之一,其化学式为C4H5N3O,下

初中化学培优教案

按图示连接好仪器,点燃蜡烛,同时从 a 导管口抽气. 专题1实验探究基础 内容 实验探究基础 日期 参加学生 班级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红色的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一直浮在水面上.据 此请总结出常温下蜡烛的两条物理性质: (2 )点燃蜡烛(图一),能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 (3) 取一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二)约一秒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环形焦 斑?据此推测,蜡烛火焰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最高. (4) 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用燃烧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图三),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 点燃.请你推测导管里气体可能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图四),观察烧杯壁上有 _______________ 出 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到 ___________________ . 据此小明得出蜡烛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 . (6)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 种元素的质量比,小华设计了如图五所示的实验. 蜡烛 装置n 装置川 反应前的质量/g 15.8 182.3 212.2 反应后的质量/g 14.4 184.1 216.6 实验步骤如下: 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n (吸收水)、装置川(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 > ? r^r i 「 ■■一l 卜u J Q 【11 SI 五 嶽化转图体

九年级化学下册培优补差计划教学内容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高军 昭苏县曙光中学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教学计划 昭苏县曙光中学高军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下达中考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同时还要加大课外培优措施,特制定培优补差计划,用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在2014年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让学校放心。 第一步、制订中考目标。 针对学生现状,先核定学生层次,再加强培优补差的力度,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用心,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第二步、教学基本思路。 1.认真学习大纲,掌握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要研究教材,做到驾驭教材。 2、要仔细备课。各课题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如备系统知识复习课时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复习概念,采用“比较”法,比较概念的“形”,复习名称相近,相似或易混淆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域”,复习应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的同类概念;比较概念的“同”,复习“内涵”或“外延”存在一定关系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异”,复习不同类的概念。第二,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善于抓住核心。即:物质的性质决定存在、制法、检验和用途。认真抓住对比,如:H2、C、CO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注意抓住规律,知识分散、零碎,但却包含着许多规律,只要注意分析,挖掘和总结,就能掌握这些潜在的规律,如酸碱盐和氧化物的反应规律。第三,化学计算的过程要规范,在方法的选择、格式的规范,运算的准确及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在严密的计算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第四,实验教学要做到在理解掌握中关注运用,并把实验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基本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培养上来。第五,对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要适当记忆。 3、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起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

九年级化学下册培优补差计划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高军 xx曙光中学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教学计划 xx曙光中学高军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下达中考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同时还要加大课外培优措施,特制定培优补差计划,用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在2014年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让学校放心。 第一步、制订xxll标。 针对学生现状,先核定学生层次,再加强培优补差的力度,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用心,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第二步、教学基本思路。 1.认真学习大纲,掌握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要研究教材,做到驾驭教材。 2、要仔细备课。各课题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如备系统知识复习课时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复习概念,采用比较”法,比较概念的形”,复习名称相近,相似或易混淆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域”,复习应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的同类概念;比较概念的同”,复习内涵”或外延”存在一定关系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异”,复习不同类的概念。第二,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善于抓住核心。 即: 物质的性质决定存在、制法、检验和用途。认真抓住对比,如:H

2、C、CO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注意抓住规律,知识分散、零碎, 但却包含着许多规律,只要注意分析,挖掘和总结,就能掌握这些潜在的规律, 如酸碱盐和氧化物的反应规律。第三,化学计算的过程要规范,在方法的选择、 格式的规范,运算的准确及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在严密 的计算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第四,实验教学要做到在理解掌握中关注运 用,并把实验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基本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 培养上来。第五,对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要适当记忆。 3、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 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启 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起学生高度注 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 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 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 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进行习题教学时,选择题以概念,理论为 主,适当充实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方面题;填空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 适当增加概念理论方面的题;实验题以基本操作、物质的鉴别鉴定、重要的演示 实验和学生实验、综合实验(组合装量图)为主,化学计算以化学式和化学反应方 程式计算为主。 4、要讲究教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 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 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 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局优生率。 5、要注意课程标准的一些新提法和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改革的新特点。例如: 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来评价学生的探 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试题的设计要在注意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上下大功夫;在突出学科特点、加大化学实验考查的力度的同时,改革化学实验笔试的考核方法。 第二步、米取有效措施。

初三化学培优题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培优题专题训练 2015年广东省各地中考题集锦 综合能力题 1.(8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 2 )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_____。 (2)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流程中SO 2转化为SO 3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 (4)炉渣(Fe 2O 3 )在工业上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 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 3.(8分)已知A —H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 能产生温室效应;B 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 是紫红色金属;H 是蓝色 沉淀。根据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 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 C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 4.(8分)“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某校科研小组的同学设计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和 (2)“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A B C D E H ② ①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化学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化学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推断题 1.A 、B 、C 、D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 、B 、C 、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C 为黑色固体,则A 为________,C 与D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若A 、B 、C 、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 在常温下为气体,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写出B→C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 2O CuO+CO Cu+CO 2 或342Fe O +4CO 3Fe+4CO 高温 Na 2CO 3 +Ca(OH)2 =CaCO 3↓+ 2Na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常温下,A 为无色液体,A 是 H 2O , 2222H O 2H + O ↑↑通电,C 为黑色固体,C 可以是CuO 或 Fe 3O 4,A 、B 、C 、D 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 是CO 。C 与D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O+CO Cu+CO 2 或342Fe O +4CO 3Fe+4CO 高温 (2)A 、B 、C 、D 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 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 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C 是NaOH ,A 在常温下为气体,A 是CO 2,B 是Na 2CO 3,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CO 3 +Ca(OH)2 =CaCO 3↓+ 2NaOH 2.图中的六个圆A 、B 、C 、D 、E 、F 分别表示六种物质,蓝色溶液A 与C 反应能生成两种沉淀,B 为氧化物,D 、E 、F 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E 中溶质可用于生产洗涤剂。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用两圆相切或“——”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六种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九年级化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化学培优辅差工作计 划 老湾中学张柱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真正体现教育平等,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突出学生的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重视基础,狠抓培优,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合格人才、获取大面积丰收做出新的贡献,特制定本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40%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辅优转后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内容及对象 1.辅导对象 (1)培优对象(A):(以上学期调研考试为基准) 45分以上的学生,以学生自愿为主结合月考考试成绩确定。 暂定:叶执、李世龙、刘欣宇、李珍、余庆、定浩、范珂、叶子龙、杨琪、潘家卫(2)补差对象(B、C):(以上学期调研考试为基准)45分以下的学生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共同确定。其中B类学生为能力较强、自觉性较好但础较差的学生。C类学生为基础较基差、能力较弱、自觉性不强的学生。 暂定:韩俊、谢义、谈千红、张圆、李慧、刘明慧、刘建行、刘少龙、李亚文、杨媛2.辅导内容 (1)、优等生:化学重点、难点知识,含能力提升知识的训练与理解。 (2)、后进生: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学仪器的使用、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等。四、辅导时间、地点 时间:每周一和周五中午 地点:教室或办公室 五、方法措施: 1、确立分层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根据每个班学生学习基础,确定每个班最多能达到的优秀数、及格数,并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为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最新整理初中化学培优教案讲课讲稿

专题1实验探究基础 内容实验探究基础日期 参加学生班级 目标: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红色的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一直浮在水面上.据此请总结出常温下蜡烛的两条物理性质:. (2)点燃蜡烛(图一),能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写出一条) (3)取一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二)约一秒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环形焦斑.据此推测,蜡烛火焰中温度最高. (4)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用燃烧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图三),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请你推测导管里气体可能会是. (5)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图四),观察烧杯壁上有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到. 据此小明得出蜡烛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6)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小华设计了如图五所示的实验. 蜡烛装置Ⅱ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 15.8 182.3 212.2 反应后的质量/g 14.4 184.1 216.6 实验步骤如下: 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吸收水)、装置Ⅲ(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按图示连接好仪器,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

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 实验数据如上表.请回答: ①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 g. ②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③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④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说明理 由.. 2、如图所示是探究有关物质变化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时可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将一块大理石用锤子凿成小块,放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盐酸,可观察到大理石表面有气泡冒出,并逐渐减少。上述实验过程中:物理变化:__ 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__ 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和B中都有气泡,其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措施

一、培优补差指导思想 在化学教学中,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后进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辅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补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40%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辅优转后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次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跟班主任交流的交流,与学生沟通思想,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多跟班主任交流,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4、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5、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 6、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 7、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8、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9、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10、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四、主要措施 1、围绕提高均分、合格率和优秀率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优和辅差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注重过程,注重效率,注重效果。争取做到“顾两头,抓中间”。具体分析每一个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稳定优生人数,狠抓中间段。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集体培优。把优生集中在一起定时定点进行。让优生有动力同时也有竞争的感觉。争取把优生比例扩大。对本班基础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挖掘潜力,查找弱项,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差工作。争取缩小后进生范围。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化学。 3、督促学生做到学习一点,巩固一点,掌握一点: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三步。并积极检查.把当天的功课在当天解决。周周有总结。在测试中检查出学生未能掌握的知识再及时把进行讲解和解决。 4、利用下午课外辅导时间,加强巩固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 总之,通过本人和同学们的努力及班主任教师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培优转差,我相信一定会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让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