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rMnTiH齿轮钢的淬透性计算及窄淬透性带控制

20CrMnTiH齿轮钢的淬透性计算及窄淬透性带控制
20CrMnTiH齿轮钢的淬透性计算及窄淬透性带控制

钢材交货状态分类

钢:含碳量在0.04%-2.3%之间(也有资料称0.03%-1.2%)的铁碳合金称为钢。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 1)硫: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 Fe 形成低熔点(985℃)化合物。而钢材的热加工温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当钢材热加工时,由于 FeS化合物的过早熔化而导致工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含硫量愈高,热脆现象愈严重,故必须对钢中含硫量进行控制。高级优质钢:S<0.02%~0.03%;优质钢:S<0.03%~0.045%;普通钢:S<0.055%~0.7%以下。 2)磷:磷是由矿石带入钢中的,一般说磷也是有害元素。磷虽能使钢材的强度、硬度增高,但引起塑性、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低温时,它使钢材显著变脆,这种现象称"冷脆"。冷脆使钢材的冷加工及焊接性变坏,含磷愈高,冷脆性愈大,故钢中对含磷量控制较严。高级优质钢: P<0.025%;优质钢: P<0.04%;普通钢:P<0.085%。 3)锰:锰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由于锰可以与硫形成高熔点(1600℃)的 MnS,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硫的有害作用。锰具有很好的脱氧能力,能够与钢中的FeO成为MnO进入炉渣,从而改善钢的品质,特别是降低钢的脆性,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因此,锰在钢中是一种有益元素。一般认为,钢中含锰量在0.5%~0.8%以下时,把锰看成是常存杂质。技术条件中规定,优质碳素结构钢中,正常含锰量是0.5%~0.8%;而较高含锰量的结构钢中,其量可达0.7%~1.2%。 4)硅:硅也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而加入钢中的元素。硅与钢水中的FeO能结成密度较小的硅酸盐炉渣而被除去,因此硅是一种有益的元素。硅在钢中溶于铁素体内使钢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降低。镇静钢中的含硅量通常在0.1%~0.37%,沸腾钢中只含有0.03%~0.07%。由于钢中硅含量一般不超过0.5%,对钢性能影响不大。 1)冷轧薄钢板:碳:碳含量增加会使拉延能力变坏,因此绝大部分钢板都采用低碳钢。锰:锰的影响和碳相似,但适当的含量可以减轻硫的不良作用。磷、硅:磷和硅溶于铁素体引起强化并略影响塑性,降低拉延性能。 2)热轧钢板:选用冲压用热轧钢板时,既要考虑强度要求,也要考虑冲压性能。 碳:碳是对热轧钢板冲压性能影响最大的元素。对于冲压用的热轧钢板,一般不宜以增加碳的办法来提高强度,应采用添加合金元素来提高钢的强度。 硫:硫在钢中形成硫化物夹杂,在轧制中拉长,分割金属基体降低塑性,影响冲压性能。

钢的淬透性曲线的测定

钢的淬透性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建立淬透性的概念,熟悉测定结构钢淬透性的方法。 2.了解淬透性及淬透性曲线在热处理工艺上的一些应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1. 设备:箱式电阻加热炉;端淬装置。 2. 材料:45钢和40Cr钢制成的标准端淬试样若干个。 三、实验原理 所谓钢的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它是钢材本身固有的一个属性。 淬透性的大小是用淬透层深度来表示的。从理论上讲,淬透性应以全部马氏体(或含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的深度来定。但实际土,要用测硬度的办法来确定这一深度很困难。因为当马氏体组织中含有少量非马氏体组织时,在硬度值上并无明显变化。只有当钢中含有50%马氏体组织时,硬度才会发生明显变化,且在宏观腐蚀时,此区域又是白亮层与未硬化区的分界,容易确认。因此,在实践中人为地把工件表面到半马氏体组织的深度作为淬透层深度。半马氏体组织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图1-3表明了含碳量与半马氏体组织硬度的关系。 钢的淬透性的大小对其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对合理选材及正确制定热处理工艺都是十分重要的。 影响钢的淬透性的因素很多,如钢的化学成分、奥氏体化温度及钢的原始组织等。 应当指出,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的最大硬度值,与钢的含碳量有关,含磷量高,淬硬性相应就好。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内容:45钢末端淬透性实验。 试样按GB225-63中规定了试样的形状和尺寸 (见图3-1)。

图3-1 端淬试验原理图 二)步骤: 1. 将试样按热处理工艺规范进行加热并保温后,迅速从炉中取出,放在顶端淬火器上(见图2-1)。同时打开喷水阀门进行喷水,喷水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水温应保持在10—30℃,自由水柱高度以65mm 为准 2. 淬火后将试样圆柱表面相对称的两侧各磨去0.4mm 的深度,以得到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磨制过程中要进行冷却,以免试样产生回火而影响硬度的测量。 3. 用洛氏硬度计从试样末端起每隔1.5mm 测其硬度值。当硬度值下降趋于平稳时,可每隔3mm 测量一次。一般约测到40—50mm 处 4.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硬度值(纵坐标)与水冷端距离(横坐标) 曲线,即钢的淬透性曲线,如图3-2所示。由于材料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波动,硬度值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此淬透性曲线通常为淬透性带。 至水冷端距离:mm 含碳量:% 图3-2 淬透性曲线 图 3-3 含碳量与半马氏体硬度的关系 钢的淬透性以“d HRC J ”表示。其中J 表示末端淬透性试验,d 表示距试样末端的距离,HRC 是指在距离d 处所测得的硬度值(即指该钢的半马氏体硬度)。末端淬火实验测得的淬透性曲线并不能直接用来确定钢的临界直径。而临界直径又是衡量钢的淬透性的重要标准。为此,还需借助其它图表进行换算。 5. 根据实验测得的d 值,再利用图3-4,查出钢的实际淬火临界直径D 临。 图3-4是圆棒700oC 时,在水中和油中淬火时,其截面不同位置与端淬距离的关系图。

结构钢的淬透性曲线测定

结构钢的淬透性曲线测定(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末端淬火法测定钢的淬透性曲线。 2、学会确定钢的“临界淬透直径”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概述: 钢的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所能得到的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淬硬层是指有钢的表面至半马氏体区的深度。它决定了钢淬火后,从表面到心部硬度的分布情况。它是钢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性能,它已成为机械设计时合理的选择钢材和生产上正确制定热处理工艺的主要依据之一。 半马氏体区的深度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图5—1为不同含碳量的碳钢的半马氏体的硬度。由图可知半马氏体区的深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有规律性的提高。 按国家标准规定淬透性的测定方法有以下两种: 1)、碳素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法(GB227—63);按断口状态评定淬透性的一种方法 2)、结构钢末端淬透性试验法(GB225—63)。适用于碳素及一般合金结构钢。 本实验为结构钢末端淬透性试验。 图5—1 图5—2 图5—3 (1)、碳素工具钢淬透性试验法(GB227—63);按断口状态评定淬透性的一种方法,(2)、结构钢末端淬透性试验法(GB225—63)。适用于碳素及一般合金结构钢。 本实验为结构钢末端淬透性试验。 2、末端淬透性实验法: 末端淬透性试验通常用于测定碳素结构钢及一般合金结构钢的淬透性供实验用的试样,在标准中已作了规定,其尺寸与加工精度如 图5—2所示: 试样放在控温准确的电炉中加热,淬火加热温度应与该钢种标准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淬火温度为准,保温时间为30分钟。加热试样自炉内取出至水淬开始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淬火时试样应放在特殊支架上冷却,如图5—3所示。试样支架必须保证在淬火过程水柱垂直向上喷射在试样末中心部位,试样顶端至喷水口距离为12.5毫米,喷水口直径为12.5毫米,在淬火过程中注意不能让水溅到试样侧面。为了保证冷却条件一致,必须事先调整好水柱的自由高度65±10毫米,支架上有水应事先擦干,淬火过程中水压要稳定,水淬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淬火后的试样沿圆柱表面纵向相对的两边磨去0.3—0.5毫米的深度,以获得相互平行的两个面,便于测定硬度。在磨制过程中要进行冷却,以免试样回火影响硬度测量。进行硬

钢的淬透性测定

实验一:钢的淬透性测定 实验学时:3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钢的淬透性的实验方法,重点末端淬火法。 (二)了解化学成分、奥氏体化温度及晶粒度对钢的淬透性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一)淬透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在实际生产中,零件一般通过淬火得到马氏体,以提高机械性能。钢的淬透性是指钢经奥氏体化后在一定冷却条件下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组织的能力。常用淬透性曲线、淬硬层深度或临界淬透直径来表示。淬透性与淬硬性不同,它是淬硬层深度的尺度而不是获得的最大的硬度值。它决定淬火后从表面到心部硬度分布的情况。一般规定“由钢的表面至内部马氏体占50%(其余的50%为珠光体类型组织)的组织处的距离”为淬硬层深度。淬硬层越深,就表明该钢的淬透性越好。如果淬硬层尝试达到心部,则表明该钢全部淬透。 影响淬透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钢的化学成分,其次为奥氏体化温度、晶粒度等等。钢的淬透性与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有密切的关系。当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速度越慢,也就是等温转变开始曲线越向右移,钢的淬透性越大,反之就越小,可见影响淬透性的因素与影响奥氏体等温转变的因素是相同的。 溶入奥氏体的大多数合金元素除Co以外,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曲线右移,降低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钢中含碳量对临界冷却速度的影响为:亚共析钢随含碳量的增加,临界冷却速度降低,淬透性增加;过共析钢随含碳量的增加,临界冷却速度增高,淬透性下降。含碳量超过1.2%~1.3%时,淬透性明显降低。 (二)淬透性的测定方法 淬透性的测定可以大致分为计算法和实验法两类。目前使用的方法还是实验法,它主要是通过测定标准试样来评价钢的淬透性。具体的试验方法有多种,现将其中通常采用的四种方法概述如下。

矩形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矩形钢管重量计算公式·矩形管的焊接工艺 矩形管规格表 矩形钢管理论重量计算方法:(边长+边长)×2×壁厚×0.00785×长度 执行标准: GB/T3094-2000 (国标) 冷压异型钢管 GB/T6728-2002 (国标)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 ASTM A500 (美标)结构用碳素钢冷成型圆截面和异形截面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EN10219-1-2006(欧标) 非合金及细晶粒的冷成型焊接空心结构型材 JIS G 3466 (日标) 一般构造用角型钢管 产品材质:Q235、Q345(16Mn)、20#、合金钢、不锈钢。 产品用途:机械设备、太阳能设备、钢结构用,汽车部件、桥梁地桩、护栏、船舶内部结构用。

(40+20)×2×1.5×0.00785×1=1.413 (60+40)×2×2×0.00785×1=3.14 (长+宽)×2÷(3.14-厚度)×厚度×0.02466= kg/m 圆管重量-矩形管计算公式-规格 2010-08-10 23:00:31| 分类:钢管知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圆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kg/m = (Od - Wt) * Wt * 0.02466 其中Od是外径Wt是壁厚 kg/m=(钢管外径-钢管壁厚)*钢管壁厚*0.02466 od代表钢管外径,wt代表壁厚 2.方管和矩形管重量计算公式 a.方管:公式:kg/m = (Oc - 4Wt) * Wt * 0.00785 其中:Oc是外周长,Wt是壁厚;正方形Oc=4*a 长方形Oc=2a+2b a,b是边长 Kg/m=(外周长-4边壁厚之和)*壁厚*0.00785 Kg/m=(Oc=2a+2b)-壁厚之和)*壁厚*0.00785 矩形钢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kg/m = (Oc - 4Wt) * Wt * 0.00785 其中:Oc是外周长,Wt是壁厚;正方形Oc=4*a 长方形Oc=2a+2b a,b是边长 镀锌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镀锌钢管重量公式:[(外径-壁厚)*壁厚]*0.02466=kg/米(每米的重量) ◆焊管 普通镀锌焊管1.2寸重量为3.13kg/m,1.5寸重量为3.84kg/m;

齿轮钢性能要求及用途

齿轮钢性能要求及用途 齿轮钢是对可用于加工制造齿轮的钢材的统称。一般有低碳钢如20#钢,低碳合金钢如:20Cr、20CrMnTi等,中碳钢:35#钢、45#钢等,中碳合金钢:40Cr、42CrMo、35CrMo 等,都可以称为齿轮钢。下面变宝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齿轮钢。 一、齿轮钢性能要求 淬透性是齿轮钢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主要是保证不同大小齿轮的心部硬度,且有利于控制齿轮热处理变形。齿轮钢的淬透性和淬透性带宽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化学成分及其均匀性。也就是对淬透性影响大的元素如碳、锰等的控制,根据钢中碳和合金元素对淬透性各点硬度值的影响,确定该钢的内控成分范围。 钢中存在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夹杂、有害元素如氮、氢、氧等,会降低钢材的力学性能,恶化钢材的工艺性能,从而影响汽车渗碳齿轮的使用寿命。 国内外对齿轮钢的氧含量要求控制在20×10-6以下,国际先进水平是在12×10-6以下,而国内有些特钢厂已达到15×10-6以下。 晶粒大小是齿轮钢的一项重要指标。齿轮钢中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淬火后得到细马氏体组织,明显改善齿轮的疲劳性能,同时减少齿轮热处理后的变形量。齿轮钢晶粒度要求≥6级,通常是在冶炼时控制钢中残余铝含量达到细化晶粒的。

二、齿轮钢用途 1)42CrMo齿轮钢具有强度高、淬透性高、韧性好、淬火时变形小、高温时有高的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等特点。 用于制造要求较35CrMo钢强度更高和调质截面更大的锻件,如:机车牵引用的大齿轮、压器传动齿轮、压力容器齿轮、后轴、受载荷极大的连杆及弹簧夹;也可用于2000m 以下石油深井钻杆接头与打捞工具;并且可以用于折弯机的模具等。 2)20CrMnTiH是性能良好的渗碳钢,淬透性较高、经渗碳淬火后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与坚韧的心部?具有较高的低温冲击韧性、焊接性中等、正火后可切削性良好。 用于制造截面<30mm的承受高速、中等或重载荷、冲击及 摩擦的重要零件;如:齿轮、齿圈、齿轮轴十字头等。是18CrMnTi的代用钢,广泛用作渗碳零件,在汽车、拖拉机工业用于截面在30mm以下;承受高速、中或重负荷以及受冲击、摩擦的重要渗碳零件;如齿轮、轴、齿圈、齿轮轴、滑动轴承的主轴、十字头、爪形离合器、蜗杆等。

淬透性测定方法(精)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 淬透性的测定方法 主讲教师:雷伟斌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淬透性的测定方法 一、末端淬火法 简称端淬试验,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淬透性评定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方法简便、应用范围广,可用于测定碳素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合金工具钢等的淬透性。端淬试验所用试样为 25×100 mm 的圆柱形试样,将试样加热奥氏体化后放到端淬试验台上对其下端喷水冷却(图1a )。喷水柱自由高度为65 mm ,喷水管口距试样末端为12.5 mm ,水温为10-30 C 。待试样全部冷透后,将试样沿轴线方向在相对180的 两边各磨去0.2~0.5 mm 的深度,获得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然后从距水冷端1.5 mm 处沿轴线测定洛氏硬度值,当硬度下降缓慢时可以每隔3 mm 测一次硬度。将测定结果绘成硬度分布曲线,即钢的淬透性曲线(图1b )。钢的淬透性以J d HRC 来表示,d 为至水冷端的距离,HRC 为在该处测定的硬度值。如J 640,表示距水冷端6 mm 处试样的硬度值为40 HRC 。由于钢中成分波动,所以每一种钢的淬透性曲线上都有一个波动范围,称为淬透性带。 钢的顶端淬火淬透性曲线并不能直接表示出可以淬透的工件直径,还 图1 端淬试验与淬透性曲线 a)试样与装置 b)淬透性曲线

需借助其他图表进行换算。 二、临界直径法 如果试样中心硬度高于(等于)半马氏体区硬度,就可以认为试样被淬透。则用上述U 曲线法评定时,总可以找到在一定的淬火介质中冷却时能够淬透(达到半马氏体区硬度)的临界直径。小于此直径时全部可以淬透,而大于此直径时就不能淬透。这个临界直径用D 0表示。相同淬火介质中的D 0值,就可以表示不同钢种的淬透性。 显然,钢种及淬火介质不同,D 0也不同。为了排除冷却条件的影响,根据传热方程的解,建立了理想临界直径D 0的概念。假设淬火介质的淬冷烈度H 为无穷大,即试样淬入冷却介质时其表面温度可立即冷却到淬火介质的温度,此时所能淬透(形成50%马氏体)的最大直径称为理想临界直径D i 。D i 取决于钢的成分,而与试样尺寸及冷却介质无关,它是反映钢淬透性的基本判据。该数值在工程应用时作为基本换算量,从而使各种淬透性评定方法之间,以及不同淬火介质中淬火后的临界直径之间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图2是理想临界直径D i 与一定淬火介质中淬火时的临界直径D 0之间的换算图表。例如,已知某种钢的理想临界直径D i 为50mm ,如换算成在油淬(淬冷烈度H =0.4)时的临界直径D 0,可从H =0.4时所对应的坐标上查出D 0为20 mm 。 1.6 2.0 i n m 4 5 0.40 0.80 H 值 10.0 5.0 2.0 1.0

板簧计算

汽车平衡悬架钢板弹簧设 计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2005年9月15日

一、 钢板弹簧作用和特点 a. 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 b. 弹性元件作用; c. 导向作用; d. 传递侧向、纵向力和力矩的作用; e. 多片弹簧片间摩擦还起系统阻尼作用; f. 在车架或车身上两点支承,受力合理; g. 可实现变刚度特性; h. 相比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而言,单位质量的储能量较小,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钢板弹簧要重一些。 二、 钢板弹簧的种类、材料热处理及弹簧表面强化 1.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钢板弹簧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普通多片钢板弹簧; 2) 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 3) 两级变刚度复式钢板弹簧; 4) 渐变刚度钢板弹簧 2. 钢板弹簧材料的一般要求 钢板弹簧与其它弹性元件一样,弹簧使用寿命与材料及制造工艺有很大关系,因此选用弹簧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 弹性极限 弹簧在弹性极限范围内变形时,希望弹簧储存的弹性变形能要大,而弹簧在单位中单位体积内储存的弹性变形能是与材料的弹性极限平方成正比,而与弹性模量与反比,因此从提高材料贮存的弹性变形能角度看,希望提高材料的弹性极限。一般说材料抗拉强度高,弹性极限也高。弹性极限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有较大关系,在弹簧钢中如果提高碳、硅、锰元素含量,可以提高材料弹性极限。弹簧采用中温回火处理,能够得到具有较高弹性极限的回火屈氏体组织。 2) 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有两种,即拉伸弹性模量E 和剪切弹性模量G 。材料弹性模量愈小,材料变形和贮存的弹性变形能愈大。从这个角度看,国外采用了弹性模量较低的增强树脂材料弹簧(FRP 弹簧)。 3) 疲劳强度 由于弹簧多在交变载荷下工作,所以要求材料应有较高的疲劳极限,疲劳强度与材料抗拉强度b 和屈服强度s σ成正比,因此为了提高弹簧的疲劳强度,应设法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b σ和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b s σσ)。 4) 淬透性 对于断面较厚的或变截面钢板弹簧,希望用淬透性较好的材料。材料如不能淬透,淬火组织中将含有较多的非马氏体组织,使淬火后硬度降低。虽然可以通过降低回火温度来达到所需要的硬度,但其机械性能较差。为保证材料在整个截面内具有相同的机械性能,要求淬火时不仅表面而且心部也能淬透,且淬火后表面硬度和心部硬度相差不能太大。 综上所述,汽车钢板弹簧材料应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屈服极限、疲劳强度及一定冲击韧性。此外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淬透性,热处理不易脱碳等性能。 3. 钢板弹簧材料 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弹簧钢板材料是钢Mn Si -,如Mn Si 260和MnA Si 260该钢种

轴承钢和齿轮钢炼钢和轧钢注意事项

轴承钢和齿轮钢炼钢和轧钢注意事项 1、以GCr15为代表的轴承钢 高碳铬轴承钢标准GB/T18254-2002是我国对轴承钢交货的最低技术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及有关技术文献,发现影响轴承寿命的主要因素是轴承钢的纯净度和组织均匀性,因此对于高碳铬轴承钢GCr15来讲,提高最终产品轴承的寿命,关键是提高钢材的纯净度和均匀性。所谓纯洁度就是指钢中夹杂物的含量、夹杂物的类型、气体含量及有害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均匀性是指材料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包括基体组织,特别是析出相碳化物粒度、间距、夹杂物颗粒和分布等均匀程度。因此炼钢和轧钢注意事项主要是围绕提高钢材的纯净度和均匀性展开的。 1.1炼钢注意事项 (1)根据标准要求,轴承钢中残氧[O]含量必须不大于12ppm,同时标准还明确规定轴承钢必须采用真空脱气处理,其目的就是要降低钢中的残氧含量和其它有害气体含量。研究发现氧化物夹杂是轴承钢中最具危害性的,对疲劳破坏有显著的影响。氧含量越高,不仅造成氧化物夹杂数量增多,而且氧化物夹杂尺寸增大,偏析严重,夹杂级别增高,对疲劳寿命的危害也就加剧。因此要生产满足使用要求的轴承钢,首先要降低钢中的残氧[O]含量。降低钢中[O]含量除了采用真空脱气外,另外采用Al粒或颗粒Mg对钢水进行深脱氧也是降低钢水中残氧含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轴承钢炼钢过程一方面要注意采用Al粒或颗粒Mg对钢水进行脱氧,另一方面要注意为了进一步减少钢中的残氧含量和其它有害气体含量,要进行真空脱气处理,使得钢中的残氧含量不大于12ppm,并且同时使其它有害气体含量降至最低,以符合标准要求,满足生产使用要求。 (2)同时标准规定轴承钢应进行低倍组织检查。经酸浸的试样应无缩孔、裂纹、皮下气泡、过烧、白点及有害夹杂物。同时连铸轴承钢低倍组织中的中心疏松、一般疏松和偏析要符合表1要求。 从标准规定发现,轴承钢对低倍组织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可用苛刻两字来形容,要满足低倍对疏松和偏析的要求,炼钢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中间包钢水的过热度控制在15℃以下; 2)要在在连铸结晶器、二冷段和凝固终端区安装电磁搅拌装置,对钢水 连铸过程进行电磁搅拌; 3)二冷段采用强化冷却技术; 4)凝固终端采用液芯轻压下技术。 通过以上手段来满足轴承钢对低倍组织的要求。 (3)标准要求轴承钢应具有高的纯洁度,即非金属夹杂含量应尽量少。夹杂物级别必须满足表2要求。 表2

热处理参数确定(调质)

部份材料热处理方法 一、45 钢调质: 1. 正常情况下加热温度在 810~840℃之间: 只要充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越低越好。 2. 冷却中应注意的问题: 热处理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冷却,很多热处理缺陷都产生在冷却中。如:开裂、硬度不足、变形超差、局部有软点等等。 ⑴出炉时不要慌忙,有时为怕不能淬硬而手忙脚乱。只要不低于Ar3,是不会析出铁素体而影响表面硬度的。 ⑵水温在冷却中相当重要,要严格控制水温不要超过 30℃,若超过 30℃,析出铁素体将是不可避免的,任你此后将工件冷透,硬度很难高于 300HB。因此要严格控制水温不要超过 30℃。 ⑶工件入水后要不停的在水中移动,以快速破裂蒸汽膜而提高 500℃以上的冷却速度,从而避免析出铁素体或珠光体,进而影响工件最终硬度。 ⑷为避免复杂工件开裂,温度低于 300℃以下可以出水空冷一会再水冷,当工件温度不超过 150℃出水回火。 3. 严格按 45 钢的回火温度回火: 一般取中偏下的回火温度,按 HRC=62-T×T/9000 进行计算,并结合每台炉子自身温差及淬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 其它注意事项: ⑴对于小件,特别是 30mm 以下的工件,要注意淬裂的问题。45 钢仍然可能开裂,在硬度要求不太高时,可以选择油淬。 ⑵除严格按规定的温度回火外,应根据实际淬火情况调整回火参数。 ⑶对于批量较大且要求硬度较高的小件,要特别注意在水中的搅动问题,以增加冷却能力。否则,返工不可避免。 ⑷选择合适的电炉,确保加热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加热并不利于提高工件硬度。 二、合金结构钢调质: 1. 合金结构钢调质: 可以参照上面的要求。应注意的是:由于加入合金元素,C 曲线不同程度右移,甚至改变了形状;提高了珠光体的稳定性,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淬裂倾向增加。因此,对相同含碳量来说,各临界点有所升高,加热温度要略高一些,保温时间要适当延长,便于合金碳化物的分解;淬火冷却时要适当缩短水冷时间,增加空冷时间,从而避免开裂。 由于钢中添加了合金元素,提高了钢的抗回火稳定性能,相同含碳量合金钢的回火温度比碳钢高。 2. 回火硬度计算公式: 回火硬度计算公式是经过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回归计算的结果,使用中不能无限扩展,比如:40Cr 的公式HRC=75-3T/40,不能理解为淬火后不回火的硬度为 75HRC。在淬火时要保证工件淬火质量,回火时间充分。 常用材料淬火加热温度及回火硬度计算公式 材料加热温度℃硬度计算公式材料加热温度℃硬度计算公式 45 820~840 HRC=62-T2 /9000 60Si2Mn 850~880 HRC=68-T2 /11250 35 850~870 65Mn 790~820 HRC=74-3T/40 40Cr 830~850 HRC=75-3T/40 T8 780~810 HRC=78-T/80 35CrMo 840~860 同 40Cr T10 780~810 42CrMo 820~840 T12 770~800 HRC=72.5-T/16 GCr15 830~850 HB=733-2T/3 5CrMnMo 830~860 HRC=69-3T/50 9SiCr 860~880 20CrMnMo 860~890 注:正常加热淬火按公式计算回火温度,并根据各炉况进行适当调整。

中国(GB)金属材料牌号表示方法

中国(GB)金属材料牌号表示方法简介 1 中国(GB)钢铁牌号表示方法简介 1.1 国际(GB)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概述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我国现有两个推荐性国家标准,即GB/T221—2000《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和GB/T17616—1998《钢铁及合金统一数字代号体系》。前者仍采用汉语拼音、化学元素符号及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原则命名钢铁牌号,后者要求凡列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钢铁产品,应同时列入产品牌号和统一数字代号,相互对照并列使用。 1)标准中常用化学元素符号见表1-1。 表1-1 常用化学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化学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化学元素符号 铁Fe 铋Bi 锰Mn 铯Cs 铬Cr 钡Ba 镍Ni 镧La 钴Co 铈Ce 铜Cu 钐Sm 钨W 锕Ac 钼Mo 硼 B 钒V 碳 C 钛Ti 硅Si 铝Al 硒Se 铌Nb 碲Te 钽Ta 砷As 锂Li 硫S 铍Be 磷P 镁Mg 氮N 钙Ca 氧O 锆Zr 氢H 锡Sn 混合稀土RE 铅Pb 2)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元素规定含量界限值(摘自GB/G/T13304-1991)见表1-2。 表1-2 合金元素规定含量界限值 合金元素规定含量界限值(质量分数)(%) 序号合金元素 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 1 Al 0.10 -0.10 2 B 0.0005 -0.0005 3 Bi 0.10 -0.10 4 Cr 0.30 0.30~<0.50 0.50 5 Co 0.10 -0.10 6 Cu 0.10 0.10~<0.50 0.50 7 Mn 1.00 1.00~<1.40 1.40

8 Mo 0.05 0.05~<0.10 0.10 9 Ni 0.30 0.30~<0.50 0.50 10 Nb 0.02 0.02~<0.06 0.60 11 Pb 0.04 - 0.40 12 Se 0.10 - 0.10 13 Si 0.50 0.50~<0.90 0.90 14 Te 0.10 - 0.10 15 Ti 0.05 0.05~<0.13 0.13 16 W 0.10 - 0.10 17 V 0.04 0.04~<0.12 0.12 18 Zr 0.02 0.05~<0.12 0.12 19 La系(每种元素)0.02 .05~<0.12 0.05 20 其他规定元素(P、S、C、N)0.05 - 0.05 注:https://www.360docs.net/doc/c23805970.html,系元素含量,也可为混合稀土含量总量。 2.当Cr、Cu、Mo、Ni(Nb、Ti、V、Zr)四种元素,其中有两种、三种或四种元素同时被定在钢中时,对于低 合金钢,应同时考虑这些元素中每种元素的规定含量,所有这些元素的规定含量总和,应不大于规定两种、三种或四 种元素周期律中每种最高界限值总和的70%。如果这些元素的规定含量总和大于规定元素中每种元素最高界限值总和 的70%,即使这些元素每种元素规定量低于规定的最高界限值,也应划入合金钢。牌号采用的汉字及汉语拼音符号 见表1-3 表1-3 牌号采用的汉字及汉语拼音符号 采用的汉字及汉语拼音 采用符号字体位置 名称 汉字汉语拼音 碳素结构钢屈QU Q 大写牌号头 低合金高强度钢屈QU Q 大写牌号头 铆螺钢铆螺MAOLUO ML 大写牌号头 保证淬透性钢- - H 大写牌号尾 易切削钢易YI Y 大写牌号头 耐候钢耐NAI HOU NH 大写牌号尾 焊接用钢焊HAN H 大写牌号头 碳素工具钢碳TAN T 大写牌号头 (滚珠)轴承钢滚GUN G 大写牌号头 - -- -A 大写牌号尾 - - B 大写牌号尾 质量等级① - - C 大写牌号尾 - - D 大写牌号尾 - - E 大写牌号尾 铸钢铸钢ZHU GANG ZG 大写牌号头 灰铸钢灰铁HUI TIN HT 大写牌号头 球墨铁球铁QTU TIN QT 大写牌号头 可锻铸铁可铁KE TIN KT 大写牌号头 耐热铸铁热铁RE TIN RT 大写牌号头 耐磨铸铁磨铁MO TIN MT 大写牌号头

国产汽车用齿轮钢的研究应用与展望

国产汽车用齿轮钢的研究应用与展望 2010-04-15 12:59:20 来源:TNC Steel Database 齿轮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起着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作用。汽车齿轮在工作时,啮合齿面之间既有滚动又有滑动,轮齿根部还要承受脉冲或交变应力的作用,极易产生齿面磨损、齿面磨点以及剥落和齿根断裂等疲劳断裂现象,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因此,要求齿轮钢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而且还必须具有充分的韧性。 1 车用齿轮钢特性要求 目前世界各国高性能的汽车用齿轮钢主要是渗碳齿轮钢,基本上都有以下要求。 1.1 质量特性 (1) 化学成分要求严格。特别是对Ti、Si、Al、S含量有严格要求,严格控制钢的氧含量,要求w (O )≤(15~20)×10- 6,有的甚至控制w (O)≤9×10- 6。 (2) 淬透性带较窄,轿车齿轮钢淬透性一般要求在6HRC以下,甚至在3HRC~4HRC,并要求做全带控制。 (3) 晶粒度等级要求,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度对稳定钢材的末端淬透性,减少齿轮热处理后的变形量, 提高渗碳钢的脆断抗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齿轮钢的晶粒度级别一般要求5~8级,而日本特别强调渗碳齿轮钢的晶粒度应不低于6级。 1.2 工艺特性

(1) 良好的热处理性能,齿轮钢应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以确保渗碳淬火时渗层和心部出现过冷奥氏体分解产物,齿轮渗碳淬火后变形小,免去或减少齿轮的磨削加工。 (2) 良好的成形性,包括热塑性变形成型,冷塑性变形成型和切削加工成形,可以降低能耗,提高齿轮的加工精度,降低模具和刀具损耗,降低生产能源消耗和汽车运行时的噪声。 2 国产汽车用齿轮钢系列及其应用 2.1 传统汽车用齿轮钢系列及应用 多年来,中国汽车用齿轮钢一直以20CrMnTiH合金渗碳结构钢为主。20CrMnTi钢是20世纪50年代从原苏联引进的汽车用齿轮钢18XTT( 即20CrMnTi钢),用于中型载荷的汽车齿轮。该钢号由于Ti含量较高,容易产生大块不易变形的TiN夹杂,且在碳氮共渗时容易产生三黑组织(黑网、黑带、黑斑),影响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使用时TiN会成为疲劳源,降低齿轮的疲劳寿命,所以国外仅原苏联使用含Ti齿轮钢。但由于该钢种含有中国富有的合金元素Cr和Mn,价格低廉,在冶炼时控制好Ti的含量和TiN的形态,渗碳时晶粒长大倾向小,渗碳后可直接淬火,且从生产至应用的工艺技术成熟,因此,20CrMnTi在中国中型载荷汽车齿轮行业中仍然是使用普遍的钢种。但随着重型汽车的发展,齿轮的尺寸和模数加大,20CrMnTi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各大钢铁企业和汽车公司相继开发和引进了各种类型的齿轮钢。 为了提高齿轮钢的淬透性,节约Cr资源,满足中重型汽车齿轮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大力进行了B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用20MnVB、20Mn2TiB等钢种来代替20CrMnTi制造汽车渗碳齿轮。一汽和二汽集团公司等曾使用20MnTiB、20Mn2TiB和20MnVB钢, 在十几年制造了几百万个齿轮用于“解放牌”和“东风牌”5 t 载货车变速器和后桥齿轮。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齿轮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B钢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淬透性不稳定,淬透性带过宽,渗碳时容易出现混晶, 淬火处理后变形大且没有 规律性,影响齿轮的加工、尺寸精度和使用寿命,所以在1980年前后很多汽车公司就停止使用B钢生产齿轮。

钢的淬透性的测定

端淬试验机测定钢淬透性的方法 一、试验要求 1.了解测定淬透性的一般方法; 2.熟悉并利用端淬试验法测定钢的淬透性; 3.建立淬透性的概念及对热处理工艺的作用。 二、试验原理 钢的淬透性是表示钢获得马氏体的能力,是钢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淬透性与淬硬性是两个概念,淬硬性是钢的表面由于马氏体转变所能得到最大硬度,它与钢的含碳量有关。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通常把工件表面到半马氏体组织区域的深度作为淬透层深度。钢的淬透性与淬火临界冷却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淬火临界冷却速度的大小又取决于钢的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因此,凡是影响过冷奥氏体稳定性的诸因素,都会影响钢的淬透性。 淬透性的大小对钢材热处理的机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工件被淬透了,则表里的组织和性能均匀一致,能充分发挥钢的机械性能的潜力,如工件未淬透,则表面的组织和性能存在差异,经回火后的屈服强度和冲击韧性较低。造成这种差别的重要原因在于:在淬火时,中心未淬透部分形成了非马氏体组织,回火后仍保持其片状组织特性;而在表面获得马氏体的部分,经回火后为粒状碳化物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的混合组织,综合性能较好。 由上所述,淬透性的大小对钢材的合理选用及热处理工艺的正确制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测定钢的淬透性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三、淬透性的测定

1.断口法: 从淬透层和未淬透层的宏观断口观察,可以较明显的分成两部分,淬透层呈暗黑色。从硬度分布来看,因为碳钢的半马氏体区的硬度与碳含量有关(合金钢的半马氏体硬度一般比碳钢略高一些)见表1 不同含碳量半马氏体区硬度 表一 含碳量% 半马氏体区硬度HRC 含碳量% 半马氏体区硬度HRC 0.1 0.2 0.3 0.4 0.5 — 32 35 39 44 0.6 0.7 0.8 0.9 1.0 47 51 53 54 — 在同样尺寸同样冷却条件下,通过硬度测定,可以测出不同钢由表层至至中心的硬度分 布情况,比较它们截面上硬度分布曲线,就可以知道它们淬透层的深度及淬透性的好坏,图1为φ50毫米的40Cr 钢与40#钢水淬后的截面硬度分布曲线。

钢材常见的交货状态

常见的钢材交货状态有热轧、控轧、正火、回火、退火、淬火、调质等 淬火:加热到相变点温度以上后,急剧冷却的工艺。提高材料的硬度,但降低韧性。 正火: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后,正常冷却(空气中)。 退火:加热到相变点温度以上后,缓慢冷却。消除淬火影响,消除应力,均匀成分。 回火:淬火后,再加热到某一温度(低于淬火温度),保温,然后冷却。均匀成分,稍降低硬度,大幅度提高韧性。 一般来说:先要退火、正火;消除原热处理影响。然后淬火,然后回火。 具体而言: 控轧即控制轧制。 也就是在调整钢的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变形制度等工艺参数,控制奥氏体组织的变化规律和相变产物的组织形态,达到细化组织,提高强度和韧性的目的。 控轧式正火就是控制轧制,控制轧制温度,压下量,冷却速度,以及终轧温度等措施,使钢板的性能达到良好的强韧性配比 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 正火的主要应用范围有:①用于低碳钢,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韧性也较好,可作为切削加工的预处理。②用于中碳钢,可代替调质处理作为最后热处理,也可作为用感应加热方法进行表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③用于工具钢、轴承钢、渗碳钢等,可以消降或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组织。④用于铸钢件,可以细化铸态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⑤用于大型锻件,可作为最后热处理,从而避免淬火时较大的开裂倾向。⑥用于球墨铸铁,使硬度、强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曲轴、连杆等重要零件。⑦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前进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保证球化退火时渗碳体全部球粒化。 退火annealing 将工件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后缓慢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退火的目的在于:①改善或消除钢铁在铸造、锻压、轧制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组织缺陷以及残余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②软化工件以便进行切削加工。③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工件的机械性能。④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作好组织准备。常用的退火工艺有:①完全退火。用以细化中、低

钢的淬透性影响因素

钢材的淬透性是指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时获得淬透层(马氏体层)深度的能力,主要与钢的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和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有关。 钢淬透性的影响因素 1.化学成分的组成:首先从元素来看,提高淬透性的元素有C、MN、P、SI、NI、CR、MO、B、CU、SN、AS、SB、BE、N;而降低淬透性的元素有S、V、TI、CO、NB、TA、W、TE、ER、S E;对淬透性影响不大的元素有(AI)。而这其中,尤以C元素影响最大,它有一个临界点,当碳含量大于百分之1.2的时候,钢材的冷却速度就升高,C曲线左移,淬透性也就发生下降。当碳含量小鱼百分之1.2的时候,随着钢中碳浓度的升高,其冷却速度也显著降低,那么C曲线也就发生右移,钢的淬透性也就增大了。 2.热处理过程中冷却介质的冷却特性和冷却速度:在热处理过程中,冷却速度的快与慢大大影响着钢的淬透性能的高低。简单来说,冷却速度快的,淬透性就提高,冷却速度慢的,淬透性就降低。我们常用的45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水中冷却时,可淬透11一20毫米,在油中冷却时,可淬透3.5―9.5毫米,这其中就是因为介质的不同导致其冷却速度的差异。 3.零件的加工尺寸大小:钢材产品尺寸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钢的淬透性的高低。 钢淬透性对变形量的淬裂性影响的大小 钢的淬透性对对变形的影响比较小而对于淬裂则影响非常大。 淬透性与淬硬性的区别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两个名词的定义。淬透性上面已经提到过了,而淬硬性又叫可硬性,是指钢在正常淬火条件下,以超过临界淬火速度冷却所形成的马氏体组织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它主要与钢的含碳量有关。更确切地说,它取决于淬火加热时固溶于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其中,淬透性取决于其本身的内在因素(如化学成分、纯净度、晶粒度、组织均匀性等),而与外部因素无关;而钢的淬硬层厚度除取决于淬透性外,还与所采用的淬冷介质,工件尺寸、形貌、质量效应等外部因素有关。 影响钢的淬硬性的主要因素是; 1.钢的含碳量; 2.钢中Cr,Si,B等能提高淬透性的合金元素的含量.

钢的淬透性测定

实验钢的淬透性测定 一:定义: 钢的淬透性——指钢材被淬透的能力,或者说钢的淬透性是指表征钢材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的特性。应该注意,钢的淬透性与可硬性两个概念的区别。 淬透性系指淬火时获得马氏体难易程度。它主要和钢的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有关,或者说与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有关,可硬性指淬成马氏体可能得到的硬度,因此它主要和钢中含碳量有关。 二:淬透性影响因素 1:钢的化学成分: a):当加热温度低于Acm点时,含C量低于1%以下,随含碳量增加,临界冷却速度下降,淬透性提高,含C量高于1%时,则相反,当加热温度高于Ac3或Acm时,则随含碳量增加,临界冷却速度下降。 b):合金元素除Ti,Zr,和Co外所有元素提高淬透性。 2:奥氏体晶粒度: 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淬透性提高。 3:奥氏体化温度: 提高奥氏体化温度,不仅使奥氏体晶粒粗大,促使碳化物及其它非金属夹杂物流入,并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化,提高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从而提高淬透性。 4:第二相及其分布: 奥氏体中未溶的非金属夹杂物和碳化物的存在以及其大小和分布,影响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淬透性。

三:淬透性的实验测定方法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临界直径法,另一种是端淬法。 1.临界直径法 一组由被测钢制成的不同直径的圆形棒按 规定淬火条件(加热温度,冷却介质)进行淬火, 然后在中间部位垂直于轴线截断,经磨光,制成 粗晶试样后,沿着直径方向瞄定自表面至心部的 硬度分布曲线。发现随着试样直径增加,心的出 现暗色易腐蚀区,表面为亮圈,且随着直径的继 续增大,暗区愈来愈大,亮圈愈来凶小。若与硬 度分布曲线对应地观察,则该二区的分界线正好 是硬度变化最大部位;若观察金相组织,则正好 是50%马氏体和非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区,愈向外 靠近表面,马氏体愈多,向里则马氏体急剧减少。 分界线上的硬度代表马氏体区的硬度,格罗斯曼 (Gmssmann)将此硬度称为临界硬度或半马氏体 硬度。 亮区就是淬硬层,暗区就是未淬硬层,把未出现暗区的最大试样直径称为淬火临界直径,则其含义为该种钢在该种淬火介质中能够完全淬透的最大直径。显然,在给定淬火条件下,淬火,临界直径愈大,即能完全淬透的试棒的直径愈大,因而钢的淬透性愈好。因此,可用淬透直径的大小来比较钢的淬透性的高低。临界直径Dx增大,淬透性增高。 但是上述临界直径Dx是在一定淬火条件(其中包括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下测得的。因此,要用临界直径法来表示钢的淬遘性,必须标明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或淬火烈度。为了除去临界直径值中所包含的淬火烈度的因素,用单一的数值来表征钢的淬透性,引入了理想临界直径的概念。所谓理想临界直径就是在淬火

金属材料交货状态术语

金属材料交货状态术语 一、热轧状态 钢材在热轧或锻造后不再对其进行专门热处理,冷却后直接交货,称为热轧或热锻状态。 热轧(锻)的中止温度一般为800-900℃,之后一般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因而热轧(锻)状态相当于正火处理。所不同的是因为热轧(锻)中止温度有高有低,不像正火加热温度控制严格,因而钢材组织与性能的波动比正火大。采用控制轧制,由于终轧温度控制很严格,并在终轧后采取强制冷却措施,因而钢的晶粒细化,交货钢材有教高的综合力学性能。无扭控冷热轧盘条比普通热轧盘条性能优越就是这个道理。 热轧(锻)状态交货的钢材,由于表面覆盖有一层氧化铁皮,因而具有一定的耐蚀性。 二、冷拉(轧)状态 经冷拉、冷轧等冷加工成型的钢材,不经任何热处理而直接交货的状态,称为冷拉或冷轧状态。与热轧(锻)状态相比,冷拉(轧)状态的钢材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低、并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由于冷拉(轧)状态交货的钢材表面没有氧化皮覆盖,并且存在很大的内应力,极易遭受腐蚀或生锈,因而冷拉(轧)状态的钢

材,其包装、储运均有较严格的要求。 三、正火状态 钢材出厂前经正火热处理,这种交货状态称正火状态。由于正火加热温度(亚共析钢为:AC3 + 30~50℃,过共析钢为:ACcm + 30~50℃)比热轧终止温度控制严格,因而钢材的组织、性能均匀。与退火状态的钢材相比,由于正火冷却速度较快,钢的组织中珠光体数量增多,珠光体层片及钢的晶粒细化,因而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并有利于改善低碳钢的魏氏组织和过共析钢的渗碳体网状,可为成品的进一步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碳结钢、合结钢钢材常采用正火状态交货。某些低合金高强度钢14MnMoVBE、14CrMnMoVB钢为了获得贝氏体组织,也要求正火状态交货。四、退火状态 钢材出厂前经退火热处理,这种交货状态称为退火状态。退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并为后道工序做好组织和性能上的准备。合金结构钢、保证淬透性结构钢、冷镦钢、轴承钢、工具钢、汽轮机叶片用钢、铁素体型不锈耐热钢的钢材常用退火状态交货。 五、高温回火状态 钢材出厂前经高温回火热处理,这种交货状态称为高温回火状态。高温回火的回火温度高,有利于彻底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韧性。碳结构、合金钢、保证淬透性结构钢钢材均可采用高温回火状态交货。某些马氏体型高强度不锈钢、高速工具钢和高强度合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