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渠紫外线消毒

明渠紫外线消毒
明渠紫外线消毒

明渠紫外线消毒

UV灯模块

电路元件

触摸屏控制

UV灯管

气动清洗装置

紫外线杀菌灯的智能控制技术(特选参考)

紫外线杀菌灯的智能控制技术 1 引言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在太阳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发现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所谓紫外线,是指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 人类很早就利用太阳中的紫外光杀菌。其原理是作用于微生物的DNA,破坏DNA结构,使之失去繁殖和自我复制的功能,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紫外线杀菌具有无色、无味、无化学物质遗留的优点,已经在空气杀菌、物体表面杀菌以及水处理杀菌等领域广泛应用。 2 紫外线杀菌灯 1904年,德国的贺利氏博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紫外灯,使紫外线杀菌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紫外线杀菌灯是用紫外线杀灭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冠状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病毒,凡被上述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根据GB 19258-2012[1]和GB/T 28795-2012[2]等国家标准,紫外线杀菌灯通常是指采用石英玻璃或其他透紫玻璃的低气压汞蒸气放电灯,放电产生以波长为253.7纳米为主的紫外辐射,其紫外辐射能杀灭细菌和病毒。 使用紫外线杀菌灯需要注意安全: ●根据GB/T 18883-2002[3]国家标准,若臭氧残留或泄露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紫外线接触过多,会导致白内障、皮肤癌等; ●打开紫外线灯时,使用人员不得在场,不得直接目视紫外线灯; ●若使用含臭氧的紫外线灯,在使用期间,人员必须在停止使用且通风之后,方可进入现场。 为确保紫外线杀菌灯的安全、科学使用,一般应遵守以下规定: ①当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时,悬挂高度为2米~2.3米,一般每10立方米~15立方米体积应安装一只紫外线灯,每次消毒时间约为1小时。 ②当紫外线灯用于污染表面消毒时,一般距离物体表面1米以内,照射时间约为30分钟。 ③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2个星期用7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当有污尘和污垢时,应随时擦拭。 ④每半年对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进行一次监测,当低于70微瓦·秒每平方厘米时必须更换。 ⑤做好日常监测,记录照射时间,当累计照射时间超过紫外线灯的寿命时应及时更换。 ⑥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室内保持干燥,室内温度应在20℃~40℃、湿度不得高于60%RH。 ⑦打开紫外线灯时不得直视紫外线光源,眼睛及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会造成灼伤、红斑、紫外线眼炎等,应做好防护工作。 3 基于WF-IoT[4]的智能管控技术 3.1 背景 由于紫外线有杀死正常细胞的不良反应,故人体不宜直接照紫外线灯。虽然很多单位建立了严格的紫外线灯使用制度,但是,由于紫外线灯和照明灯大多布置在一个房间内,有的为了方便,甚至共用开关,或把开关安装在相邻位置,时常出现紫外线灯被误开致人伤害事故出现。另外,使用紫外线灯的消毒时间需要得到控制,不能长、也不能短。因此,需要对紫外线灯实施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确保紫外线灯得到安全使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运用物联网技术,尤其是采取无线通信手段,对紫外线灯实施智能化的管理与控制,就显得十分必要。 3.2 WF-IoT技术概述 WF-IoT是一种基于RFID的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是在Air Lamp商用物联网照明组网控制协议上发展成熟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实现远距离、大容量、中高速、

紫外线强度测定法

4.4紫外线强度测定法 4.4.1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 4.4.1.1适用范围:监测紫外线灯管在垂直1m处的照射强度。 4.4.1.2使用方法: (1)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化学卡置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 (2)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 (3)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4.4.1.3结果判定: (1)30w新灯管,不低于90μW/cm2为合格。 (2)使用中的旧灯管不低于70μW/cm2为合格。 4.4.1.4注意事项: (1)紫外线照射时应严格控制时间,否则测定结果不准确。 (2)指示卡为光敏材料制成,应避光保存。 每支灯管重复测定 3 次。各次数据均达标准可判辐照强度合格。 3.1. 4.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nm~275nm ,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nm~270nm ,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 、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 紫外线强度( 使用中的强度) 不得低于70 μW/cm2 ( 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 m 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 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 μW/cm2的时间( 功率≥ 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紫外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7)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 1) 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40W、30W、20 W、15 W等。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m 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m 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30W 灯,≥90μW/cm2;功率>20W灯,≥60μW/cm2;功率15W 灯,≥20μW/cm2。由于这种灯在辐射253.7nm 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184.9nm 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2) 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253.7nm 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m 处测定)为:功 率30W 灯,>170μW/cm2;11W 灯, >40μW/cm2。 3) 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也是热阴极低压汞灯,可为直管型或H型,由于采用了特 殊工艺和灯管材料,故臭氧产量很低,要求臭氧产量<1mg/h 。 4 )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由于采取了特殊工艺,这种灯产生较大比例的波长184.9nm 的紫外线,故臭氧产量较大。

HJ 2522-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522—201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紫外线消毒装置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s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equipment 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2-7-31发布 2012-11-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目 次 前 言 (Ⅱ)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性能要求 (4) 6 试验方法 (5) 7 检验规则 (5)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测试 (8) 附录B(规范性附录)紫外线生物验证剂量测试 (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紫外线功率测试和紫外线效率计算 (14) 附录D(规范性附录)紫外灯老化系数测试 (16) 附录E(规范性附录)石英套管紫外线透射率测试 (17)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紫外线消毒装置的生产、制造,提高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紫外线消毒装置的基本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2年7月3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2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紫外线杀菌消毒波长可划分为四大类

紫外线杀菌消毒波长 可划分为四大类 紫外线属于一种辐射原理,能以光速透过空气与空间的电磁波能量。紫外线杀菌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效率水质处理技术之一,可独立使用也可以并用于沉淀物过滤法、逆渗透法、活性碳吸附法、去离子法等多项水处理工艺中。 紫外线杀菌消毒技术原理 虽然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中被普遍采用,但是由于向水中投加化学消毒剂或多或少会产生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广大水处理界的人士把目光集中到紫外线消毒法上。 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部分: A波段(UV—A)称为黑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400nm至320nm; B波段(UV—B)称为红斑效应紫外线,波长范围为320nm至275nm; C波段(UV—C)称为灭菌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75nm至200nm; D波段(UV—D)称为真空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nm至10nm。

水处理消毒主要采用的是C波段uv紫外线杀菌灯,即C波段紫外线会使细菌、病毒、芽孢以及其它病原菌的DNA丧失活性,从而破坏其复制和传播疾病的能力。 紫外线杀菌装置工作原理与日光灯类似,只是灯管内部不涂荧光物质,灯管材质采用紫外线穿透率高的石英玻璃为保护外管,并利用核酸对低压水银放电灯的人工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有极大吸收值时,破坏细菌与病毒核酸(DNA)的生命遗传物质,与分子内产生激烈的化学变化使其无法繁殖。 紫外线消毒的优点 大多数紫外线杀菌消毒装置利用传统的低压紫外灯技术,也有一些大型水厂采用低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和中压高强度紫外灯系统,由于产生高强度的紫外线可能使灯管数量减少95%以上,从而缩小了占地面积,节约了安装和维修费用,并且紫外线杀菌效果好对水质较差的水源也适用。

生活饮用水杀菌消毒方案

生活饮用水杀菌消毒方案 紫外线杀菌原理和相关知识:紫外线是一种肉眼无法看见的光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可细分 UVA(315~400nm)UVB(280~315nm)UVC(200~280nm)。UVC最易被DNA(核糖核酸)吸收,紫外线消毒系统就是使用UVC。莱特莱德紫外线杀菌设备集光学、微生物学、机械、化学、电子、流体力学等综合学科于一体。采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紫外C光发生装置产生的强紫外C光照射流水。当水中的细菌、病毒、藻类生物等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C光(波光253.7nm)照射后,其细胞的DNA、RNA结构被破坏,细胞再生无法进行,从而达到水的消毒和净化的目的。 波长185nm谱线在空气中产生臭氧,而臭氧可起到杀菌、除味的效果。185nm的谱线还可以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分子,产生氢基自

由基并最终将水中的有机物分子氧化为二氧化碳,达到去除TOC的目的。 生活饮用水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生活饮用水(自来水)→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器)→精密过滤器→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紫外线杀菌系统→水箱(生活直饮水/生活饮用水) 石英砂过滤器:采用水泵加压,使原水通过过滤介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特点:运行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过滤效率高,阻力小,处理流量大,反冲次数少。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纯水、食品饮料水、矿泉水和电子、印染、造纸、化工行业水质的预处理及工业污水二级处理后的过滤。也用于中水回用系统、游泳池

循环水处理系统的深度过滤。对于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活性炭过滤器过滤:介质:活性炭,工作原理:利用活性炭的吸咐性能去除液体中的杂质使液体得到净化。 特点: 1、能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胶体微粒、微生物。 2、可吸附氯、氨、溴、碘等非金属物质。 3、可吸附金属离子,如银、砷、钗、六价铬、汞锑、锡等离子。 4、可有效去除色度和气味及制药工业除去水中热源,延长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 软化器:又称离子交换器,离子交换器是用于降低水中的硬度,生水由上而下通过交换器进行软化,水中含有的镁、钙、阳离子与水交换剂的钠离子互相交换,使水中不易形成碳酸盐垢及硫酸盐垢,从而获得软化水。 精密过滤器:也叫保安过滤器:采用PP棉、尼龙、熔喷等不同材质作滤芯.工作原理:通过不同孔径的滤芯去除水中的微小悬浮物,细菌及其它杂质等,使原水水质达到反渗透膜的进水要求。 反渗透膜: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水箱:不锈钢纯水箱,304或316材质,多种规格型号,主要用于水处理未端的水质储存。

紫外线消毒器选型

紫外线消毒器一般分为明渠式紫外线消毒器和管道式紫外线消毒器,管道式紫外线消毒器又可分为手动和自动清洗的紫外线消毒器。处理小水量的一般选择管道式紫外线消毒器,大水量的建议选择明渠式紫外线消毒器。 明渠式紫外线消毒器杀菌特点: 1、广普杀菌,几乎对所有的微生物、细菌、病毒和澡类生物都起作用。且对隐包子虫,贾第鞭毛虫giardia等对人类危害极大,而臭氧无法或不能有效杀灭的寄生虫类都能有效杀灭; 2、杀菌快,灭菌率高,一般的微生物和细菌在几秒钟内就可以杀死; 3、环保安全,无二次污染,纯物理杀菌,不产生其它任何素副作用; 4、运行维护费用低; 5、连续大流量消毒; 6、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7、安装快速、简单,容易保养维护。 自动清洗管道式紫外线杀菌器杀菌特点: 1、杀菌消毒无臭味,无噪声,不加任何化学药品,不会对水体、生物及周围环境产生副作用;紫外线消毒器基建费用、运行费用较低,只须定期更换紫外线灯和清洗套管,可实现无人值守。 2、外壳材质:不锈钢反应腔体采用进口加厚壁厚304不锈钢或316L材质,国内不知名不锈钢制管厂原料,材质100%保障。 3、加工工艺:经全自动焊接而成,所有牙口经冲拔拉伸后焊接平滑无死角,内外抛光高亮度腔体大大加强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强杀菌效果。加厚腔体设计,承压可达0.8Mpa,出厂严格的气压水压测试,完全杜绝漏水现象。 4、清洗环:卫生级螺旋状清洗环,严密包裹套管,清洗彻底,无污染,适合洁净水质的要求。 5、紫外灯管:自动清洗式紫外线杀菌器采用欧美进口低压高强度汞灯,使用寿命长达9000-13000小时,配套高效率电子镇流器进一步增强了整套杀菌器寿命及效果,使整套杀菌率高达99.99%。 6、电子镇流器:采用ABS塑料外壳一体化设计,配有专用单端四针灯管快接口,宽电压设计,具有预热启动,异常保护抗电磁干扰,故障报警显示功能,带固定孔位。 7、石英套管:自动清洗式紫外线杀菌器采用进口高纯石英原料,单端开口结构,密封性好。 8、密封圈:采用食品级透明硅胶,专用模具制成的梯形结构,取代O形圈,杜绝安装不到位引起的漏水问题。 9、产品规格:流量从0.1T/H-500T/H,满足不同用水量的需求。 手动清洗式紫外线消毒器杀菌特点: 1、广普杀菌,杀菌快,灭菌率高,一般的微生物和细菌在几秒钟内就可以杀死; 2、手动清洗式紫外线消毒器杀菌快,灭菌率高,一般的微生物和细菌在几秒钟内就可以杀死; 3、环保安全,无二次污染,纯物理杀菌,不产生其它任何素副作用; 4、运行维护费用低; 5、连续大流量消毒; 6、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注意事项 1、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每10米可安装30 瓦的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两米。同时,室内必须配备温、湿度计。 2、用于空气消毒时应关闭门窗,自灯亮 5-7 分钟后计时,每次消毒时间不得少于60 分钟,紫外线消毒灯照射过程中禁止人员进入室内,必须进入时,应先停止紫外线消毒灯照射,尤其是年轻未婚的女士要牢记此项。 3、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物品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扩大照射面,有效距离为一米,照射30分钟左右即可。 4、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应保持环境的清洁,空气中不能有灰尘和水雾等,当室内温度低于20摄氏度或相对湿度超过 5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擦洗地面后要待地面干燥后再行紫外线灯消毒。 5、紫外线消毒灯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无灰尘,所以新灯管在使用前,应用沾以75%酒精的纱布擦拭,清除油渍、手汗及灰尘。使用中之灯管、石英管应定期擦拭清洁(根据使用频率决定),以免影响紫外线穿透率及照射强度。 6、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黏膜有一定损害,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要注意做好防护,眼睛绝对不能直视紫外线光源,否则眼睛会受伤害。万一必须要看时,应用普通玻璃(戴眼镜)或透光塑料片,作为防护面罩。千万勿错用石英玻璃,因为普通玻璃对紫外线几乎完全无法透过的,而石英玻璃则相反。一旦受伤,不必惊慌,面部灼伤,几天后表皮脱落,不药而愈。眼睛受伤会红肿、流泪、刺痛,约 三、四天才能痊愈。不论如何,一遇到伤害,仍然建议立即至医生处求诊。 7、要对紫外线消毒灯管建立使用时间记录本,每照射一次记录一次,因为紫外线消毒灯灯管使用寿命为 1000 小时。 8、定期做照射强度检测,发现强度不够的紫外线灯管应立即更换。紫外线为非可见光,低压放电灯中之紫蓝色光芒为汞蒸气压,虽然汞蒸气压的强度与紫外线仍然有其关联性,但是并不直接代表紫外线之强度。因此不能以此可见光波段之紫蓝色光芒之强弱,来判断紫外线之强弱。 舟山市明珠学校 2017年2月22日

CJ_T 204-2000 生活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

CJ/T204-2000 生活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 建设部于2000年12月7日批准发布了《生活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CJ/T204-2000)标准,并要求2001年6月1日起实施。为便于标准实施,现将主要技术内容介绍如下: 1.使用环境条件:消毒器应能在下述条件下正常工作 1.1进水的水质: a)浑浊度≤5度; b)总含铁量≤0.3mg/L; c)色度≤15度; d)水温≥5℃; e)总大肠菌群≤1000个/L; f)细菌总数≤2000个/mL; 1.2空气环境: a)环境温度≥5℃; b)空气中最大相对湿度≤90%(相当于空气20℃±5℃)。 1.3电源: a)电源频率50Hz±2.5Hz;  b)电源电压220V±22。  2基本技术要求 2.1消毒器的设计应符合GB8988要求。 2.2消毒器应按技术管理规定程序批准的图纸及技术文件制造。 2.3同一型号消毒器的零部件应保证其互换性。 2.4消毒器受紫外线照射面应做抛光处理。 2.5承压筒体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60 MPa,试验压力不应小于0.90 MPa。 2.6筒体或箱体内与宜设置导流板。 2.7直管形石英紫外线低压汞灯及灯管的安装要求应符合YY/T 0160。灯管主要尺寸、外形光电参数见图1、表1、表2。 图1 表1

表2 2.8在对环境有较高要求时,宜优先选用低臭氧型灯管,以减少臭氧对环境的污染。 2.9灯管的布置应受紫外线照射面上的紫外线强度分布均匀。 2.10 消毒器应设有灯管点燃指示、点燃累计时间指示或紫外线辐照强度的相对指示。 2.11灯管应用石英玻璃套管与水隔开,石英套管257.7mm紫外线的透过率应大于85%。 2.12器选用的低压电器应符合相应产品的技术要求。 2.13消毒器上应设有进出水管、泻水管、取样管。在消毒器不便安放泻水管时,也可以在与消毒器等同处的连接管上安装。 2.14消毒器的规格及进、出水管管径宜按表3选用。 表3

消毒池设计计算

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的设计 (1) 设计参数 二级处理出水的加氯量为6~15mg/L,为了提高和保证消毒效果,规定加氯的接触时间不应小于30min 采用隔板式接触反应池 流量Q=0.183 m 3/s (设计一座) 水力停留时间T=0.5h=30min ,设计投氯量为ρ=6.0 mg l 平均水深为h=2.0m ,隔板间隔b=3.5m (1) 接触池容积 V=QT=0.183 ?30 ?60=329.4 3 m 表面积A=V/h=329.4/2=164.7 2m 隔板数采用两个,则廊道总宽B=(2+1)?3.5=10.5m (取11m ) ∴接触池长度为L=A/B=164.7/11=15.0m(取15m) ∴实际消毒池容积'V BLh ==11×15×2.0=3303m 池深取2+0.3=2.3m (0.3m 为超高) 校核:T=Q/V=30min ≥30min 经校核仅满足有效停留时间的要求 (2) 加氯间的计算 功能:提供消毒剂,保证药品安全储存。 构筑物尺寸: L·B=4×9 加氯设备 类型:瑞高(REGAL )系列加氯机 型号:REGAL-2100 数量:1 台 设计最大加氯量max ρ=6.0mg l ,每日投氯量max Q ωρ==15811.2× 6.0310-?=95kg/d=3.95kg/h 选用贮氯量为120kg 的液氯钢瓶,每日加氯量为4/5瓶,每日加氯机两台,单台投氯量为1.5~2.5kg/h ,配置注水泵两台,一用一备,要求注水量Q=1~33m h ,扬程不小于10m 2H O

(3)混合装置 在接触消毒池第一格和第二格起端设置混合搅拌机2台(立式),选用 JWH-310-1机械混合搅拌机,桨板深度为1.5m,桨叶直径为0.31m,桨叶宽度为0.9m,功率为4.0kw 接触消毒池设计为纵向板流反应池,在第一格每隔3.8m设纵向垂直折流板,在第二格每隔6.33m设垂直折流板,第三个不设。 (3)接触消毒池计算草图如下 巴氏计量槽 本设计采用巴氏计量槽设在总出口处,其特点是: a.精确度可达 95%—98%; b.水头损失小,底部冲刷力大,不易沉积杂污; c.操作简单; d.施工技术要求高,尺寸不准确测量精度将会受到影响

紫外线消毒技术一-污水消毒标准及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

紫外线消毒技术(一)-污水消毒标准及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 时间:2004-3-6 17:14:18 阅读2956次 张辰张欣吕东明肖卫星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加拿大TROJAN公司深圳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在国外特别是加拿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投资效益高的绿色环保技术,在世界各地各类城市污水的消毒处理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成为污水处理领域中取代传统加氯消毒的主流技术和工艺。为了解决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期间的消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紧急通知中将紫外线消毒列入除加氯和臭氧外的另一种有效消毒方法。本文结合紫外线消毒在国外的应用实例,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标准,紫外线消毒技术的运用情况。 关键词 紫外线消毒标准 1 城市污水消毒的必要性 2002年11月,我国和许多国家及地区爆发了非典型性肺炎,这一疫情的元凶冠状病毒广泛的传播和性顽强存活能力使人们意识到消毒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接纳病人排泄物的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消毒成为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防线。 2003年5月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应结合实际采取加氯或紫外线、臭氧等消毒灭菌处理,出水水质粪大肠菌群数小于10000个/L”。由此可见污水处理厂尾水消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为了保护人类的健康、生命以及水环境和水资源,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北美、欧盟、日本、韩国、台湾等)都要求对城市污水在排放前进行消毒处理。污水消毒也是保护饮用水源的第一道防线。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2月24日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首次将微生物指标列为基本控制指标,要求城市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从而使污水处理的病理指标与国际接轨。 2 城市污水消毒标准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对城市污水要求消毒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消毒指标。美国的污水排放标准一般是由国家环保局(EPA)制定出指导性原则,再由各州制定出自己的排放标准,向本州的污水处理厂发放国家污染物清除系统(NPDES)排放许可证,证上规定各个污水处理厂的详细排放指标。该许可证及监测数据最后汇总到美国环保局监控管理,不能达标的污水处理厂将课以罚金处理,该执行管理体系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从而保证了标准的严格实施和执行。目前美国大部分州对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出水的消毒指标为粪大肠菌群不超过200个/100ml,极个别州的标准为粪大肠菌群不超过400个/100ml或1000个/100ml。在废水再生处理方面,美国大部分州采用了美国加州的消毒标准,即加利福尼亚第22号条例,该标准对非限制性使用的回用水的消毒标准为总大肠菌群不超过2.2个/100ml。加拿大的污水排放消毒指标与美国类似。欧盟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主要受浴场水指导准则(Bathing Water Directives)约束,现行标准为受纳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不超过10000个/100ml,且粪大肠菌群不超过2000个/100ml,目前欧盟正在对这一标准进行修改,预计新标准中的粪大肠菌群数将修订为不超过1000个/100ml。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标准不是直接规定污水厂出水的标准,而是限定受纳水体的水质,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责任不清、互相推诿,有关市政及管理部门在城市污水处理标准的实施上要求不严的情况,因此欧盟国家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无论是消毒标准还是其实施执行远不如北美地区严格。 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将粪大肠菌列为基本污染物控制指标。该标准规定执行二级标准和一级B类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排放要求是粪大肠菌群不超过10000个/L(即1000个/100ml),执行一级A类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排放要求为不超过1000个/L(即100个/100ml)。 应用的标准归纳如表1: 表1 部分国家和地区尾水消毒指标

紫外线(UV)消毒(一).

紫外线(UV)消毒(一) 摘要:紫外线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其技术复杂,成本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污染的加剧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迫使人们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手段,保证供水水质符合更加安全的饮用水标准。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以紫外线为主组成的复合应用技术,以其良好的处理效果成为给水深度净化技术的首选。本文主要阐述了紫外线(UV)消毒的发展概况,消毒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应用概况和紫外线杀菌灯的工作原理,并探讨采用紫外线消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向。经过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可以在很多领域再利用,以实现污水资源化。 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杀菌 1 概述 目前,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早在1878年人类就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人类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并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对紫外线消毒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早期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被广泛使用的加氯消毒工艺中的余氯对受纳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有毒,而且发现并确认了氯消毒等化学消毒方法会产生如三卤甲烷(THMs)等致癌、致基因,致畸变的副产物。这些发现促使人类寻求一种更好的消毒方法,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关注紫外线在消毒方面的应用。 紫外线消毒法最早应用于美国(1970年美国环保局完成了第一个污水紫外线消毒的示范工程),现已在美国和加拿大普遍应用。紫外线消毒技术为物理消毒方式的一种,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无二次污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在国外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我国由于对其技术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不多。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已在上海闵行、长桥等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对污水尾水消毒的日益重视和运行经验的积累,紫外线消毒技术将得到推广,预计今后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中 50%将会采用紫外线消毒,并成为取代传统化学消毒方法的主流技术。 2,紫外线消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消毒原理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经试验,紫外线杀菌的有效波长

学校紫外线灯使用指南

关于学校用紫外线灯使用指南 紫外线消毒灯在空气消毒方面有着很强的杀菌作用,广泛应用于学校、幼儿园、食堂配餐间等场所。为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现将有关指南制定如下: 一、严格要求,规范配备和安装 学校和幼儿园必须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安装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的有关规定,规范配备和安装。中小学校教室、活动室等公共场所,无特殊需要,一般不装固定的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备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卫生消毒。 安装要求:紫外线消毒灯与照明灯开关必须分开设置,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将紫外线灯开关与照明灯开关并列排放。开关设置要离地2米以上,并加开关盒盖,在盒盖上要贴上醒目的警告标志,不能仅简单地写上“紫外线灯”字样。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各学校、幼儿园都要建立和健全紫外线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学校和幼儿园保健医生、保育员以及食堂有关人员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1、加强对紫外线灯的管理,要求建立紫外线使用登记本,记录每支紫外线灯管的开始使用日期,每天消毒时间。每周对灯管至少要进行一次的清洁工作。 2、加强对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操作。 3、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全园的消毒隔离制度。对于新安装的消毒设备,要制订出相应的规范的操作制度及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人. 三、紫外线灯使用方法 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使用方法: (1)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 30min 即可达到消毒合格。灯管距离工作地面小于2m。 2) 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灯,在1.0m 处的强度 >70μ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式

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式 目前,从水体消毒的种类来说,有氯气、漂白粉、次氯酸钠、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等药剂和紫外线消毒模式,每种消毒模式都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我国大多数集中式供水采用氯消毒。氯消毒效果好,且费用较其他消毒方法低。但由于近年来地下水质中各种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运用氯消毒会产生三卤甲烷等致突变与致癌变的有机化合物,因此专家建议不宜单独使用氯消毒。也有采用漂白粉、次氯酸钠消毒的,因漂白粉、次氯酸钠容易受阳光、温度的作用而分解,所含有效氯易挥发,所以对存放条件和有效氯测试的要求比较高。使用氯胺消毒需要较长的接触时间,操作比较复杂,并且氯胺的杀菌效果差,不宜单独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使用。而紫外线的灭菌作用只在其辐照期间有效,所以被处理的水一旦离开消毒器就不具有残余的消毒能力,如果一个细菌未被灭活而进入后续系统,就会沾附在下游管道表面并繁衍后代,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较为理想的消毒方式是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 二氧化氯应用现状 近年来,国外在避免氯消毒所引起的有害作用而寻找新的消毒剂时,对CIO2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由于CIO2不会与有机物反映而生成三氯甲烷,所以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

越来越广泛。二氧化氯消毒的安全性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被认定为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有上千家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我国近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水厂也逐渐增多。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 由于二氧化氯水溶液易挥发,对压力、温度和光线敏感,所以不能压缩进行液化储存和运输,只能在使用时现场制备,立即使用。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有电解食盐法、化学反应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电解法和化学法在生产上应用较多。 臭氧应用现状 目前,在欧洲主要城市已把臭氧作为深度净化饮用水的一种主要手段。在我国,臭氧消毒总的来说是处在起步阶段,尤其是水厂净水处理工艺,但在区域供水工程中,臭氧消毒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积累了一些经验。 臭氧的制备方法 由于O3在空气中会慢慢自行分解为O2,不易储存,因此O3应根据需要就地生产。目前生产臭氧的方法有:空气放电法、电解法、紫外线照射法、放射化学法,其中较常用的是空气放电法和电解法。 消毒模式的选择 水厂选择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模式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1.1 计算依据 1、工程概况 该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面积为12.00km2,近期(2000年)规划人口10万人,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15.0万人。 2、水质计算依据 A.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生活污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60g/人d BOD5 30g/人d B.工业污染源,拟定为 COD Cr 500 mg/L BOD5 200 mg/L C.氨氮根据经验值确定为30 mg/L 3、水量数据计算依据: A.生活污水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300L/人·d; B.生产废水量近期1.2×104m3/d,远期2.0×104m3/d考虑; C.公用建筑废水量排放系数近期按0.15,远期0.20考虑; D.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0.80,远期0.90考虑。 4、出水水质 根据该厂城镇环保规划,污水处理厂出水进入水体水质按照国家三类水体标准控制,同时执行国家关于污水排放的规范和标准,拟定出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100mg/L BOD5 30mg/L SS 30mg/L

NH3-N 10mg/L 1.2 污水量的确定 1、综合生活污水 近期综合生活污水 远期综合生活污水 2、工业污水 近期工业污水 远期工业污水 3、进水口混合污水量 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0.80,远期0.90考虑,由于工业废水必须完全去除,所以不考虑其处理系数。近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远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4、污水厂最大设计水量的计算 近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远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拟订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水量为 1.3 污水水质的确定 近期取 取 远期取 取 则根据以上计算以及经验值确定污水厂的设计处理水质为: ,,

污水消毒标准及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

污水消毒标准及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 1 城市污水消毒的必要性 2002年11月,某些国家及地区爆发了非典型性肺炎,这一疫情的元凶--冠状病毒的广泛传播和顽强存活的能力,使人们意识到消毒的重要性,尤其是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消毒,成为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防线。 2003年5月4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应结合实际采取加氯或紫外线、臭氧等消毒灭菌处理,出水水质粪大肠菌群数小于 10000个/L。由此可见污水处理厂尾水消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保护好水环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北美、欧盟、日本、韩国、台湾等)都要求对城市污水在排放前进行消毒处理。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2月24日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l8918-2002)中首次将微生物指标列为基本控制指标,要求城市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从而使污水处理标准的病理指标与国际接轨。 2 城市污水消毒标准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对城市污水要求消毒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消毒指标。美国的污水排放标准一般是由国家环保局(EPA)制定出指导性原则,再由各州制定出自己的排放标准,向本州的污水处理厂发

放国家污染物清除系统(NPDES)排放许可证,证上规定各个污水处理厂的详细排放指标。该许可证及监测数据最后汇总到美国环保局监控管理,不能达标的污水处理厂将被课以罚金。该执行管理体系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从而保证了标准的严格实施和执行。目前美国大部分州对经过二级生化处理后的污水出水的消毒指标为粪大肠菌群不超 过200个/100 mL,极个别州的标准为粪大肠菌群不超过400个/100 mL或1000个/100 mL。在污水再生处理方面,美国大部分州采用于美国加州的消毒标准,即加利福尼亚第22号条例,该标准对非限制性使用的回用水的消毒标准为总大肠菌群不超过2.2个/100 mL。加拿大的污水排放消毒指标与美国类似。欧盟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主要受浴场水指导准则(Bathing Water Directives)约束,现行标准为受纳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不超过10000个/100 mL,且粪大肠菌群不超过2 000个/100mL,目前欧盟正在对这一标准进行修改,预计新标准中的粪大肠菌群数将修订为不超过1000个/100mL。 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l8918-2002)将粪大肠菌群列为基本控制项目。该标准规定执行二级标准和一级B类标准的污水处理厂粪大肠菌群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超过 10000个/L(即1000个/100 mL),执行一级A类标准的不超过1000个/L(即100个/100 mL)。 部分国家和地区所采取的标准归纳见表1。 3 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的历史和现状

紫外线消毒的技术原理.docx

紫外线消毒的技术原理 当水或空气中的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受 到一定剂量的紫外线辐射后,其细胞组织中的DNA结构受到破坏(键断裂或光化学反应,例如使DNA中的 THYMINE二聚等),从而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物的情况下杀灭水中所有细菌和病毒,达到了大流量水的消毒和净化的目的。 紫外线通过改变遗传信息DNA杀死微生物 紫外线技术对常见细菌病毒的杀菌效率(紫外辐射强度30, 000uJ/cm2 ) 名称 细菌类病毒类霉菌孢子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流感病毒噬菌胞病毒轮状病毒乙肝病毒爱柯病毒曲霉属 大粪真菌毛霉菌属黑曲霉

水藻类蓝绿藻10-20 线虫卵 草履虫属 原生动物属类 鱼类病白斑病 病毒性出血病 紫外线消毒的技术特点 ● 高效率杀菌 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的杀菌作用一般在一秒内完成,而对传统氯 气及臭氧方法来说,要达到紫外 线的效果一般需要20 分钟至一小时的时间。 ● 杀菌广谱性 紫外线技术在目前所有的消毒技术中,杀菌的广谱性是最高的。 它对几乎所有细菌、病毒都能高 效率杀灭。 ● 无二次污染 由于紫外消毒技术不需要加入任何化学药剂,因此它不会对水及 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运行维护简单,费用低 由于九十年代对紫外线核心技术的完善,紫外线消毒技术不仅消 毒效率是所有消毒手段中最高的, 而且其运行维护简单,运行成本低,可达每吨水4 厘或更低,因此,其性价比是所有消毒技术中 最高的。它既具有其它消毒技术无法比拟的高效率,又具有成本

和运行费用低的优点。 在千吨水处理水平,它的成本只是氯消毒的1/2 ,是加氯脱氯消毒的 2/5 ,更只有臭氧消毒成本的 1/9 。即使在十万吨处理量水平,紫外线消毒设备的投资及运行 成本也远远低于其它消毒技术。 ● 连续大水量消毒 九十年代末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一年 365 天,一天 24 小时连续运行。除定期需一、二小 时以内的例行保养外,其最佳操作条件是24 小时连续运行。 ● 应用领域广 在目前所有的技术中,没有一种像紫外线技术一样,具有如此广 泛的应用领域。它不仅可以消毒 淡水,还可以消毒海水;不仅可以消毒饮用水,还可以消毒废水。它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各样 需要水消毒的领域。例如:莱特莱德养殖业淡水、海水消毒,贝 类净化,农业加工用水,饮用纯净水, 电子,医药,生物工业用超纯净水,各种饮料,啤酒以及食品加 工等等。

关于紫外线的知识

(一)紫外线的由来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耳在三棱镜光谱的红光端外发现了不可见的热射线——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Ritte)对这一发现极感兴趣,他坚信物理学事物具有两极对称性,认为既然可见光谱红端之外有不可见的辐射,那么在可见光谱的紫端之外也一定可以发现不可见的辐射。终于在1801年的一天,当时他手头恰好有一瓶氯化银溶液。人们当时已知道,氯化银在加热或受到光照时会分解而析出银,析出的银由于颗粒很小而呈黑色。里特(Ritte)就想通过氯化银来确定太七色光以外的成份,他用一纸片醮了少许氯化银溶液,并把纸片放在白光经棱镜色散后七色光的紫光的外侧。片刻后,他果然在纸片上观察到醮有氯化银部分的纸片变黑了,这说明纸片的这一部分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照射。里特把紫光外附近的不可见光叫做“去氧射线”以强调是化学反应。不久之后,这个名词被简化为“化学光”,并且成为当时广为人知的名词。直到1802年,化学光最终更名为“紫外线”,目前这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二)紫外线的分类 太线分为X线、X光、紫外线、可视光线、红外线等五种,其中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为紫外线A,B,可视光线及红外线,但对人体最有影响、最有害的是紫外线,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它的简称为UV。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的紫外光线。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部。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 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计算依据 1、工程概况 该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面积为,近期(2000年)规划人口10万人,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万人。 2、水质计算依据 A.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生活污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60g/人d BOD5 30g/人d — B.工业污染源,拟定为 COD Cr 500 mg/L BOD5 200 mg/L C.氨氮根据经验值确定为30 mg/L 3、水量数据计算依据: A.生活污水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300L/人·d; B.生产废水量近期×104m3/d,远期×104m3/d考虑; C.公用建筑废水量排放系数近期按,远期考虑; , D.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远期考虑。 4、出水水质 根据该厂城镇环保规划,污水处理厂出水进入水体水质按照国家三类水体标准控制,同时执行国家关于污水排放的规范和标准,拟定出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100mg/L

BOD5 30mg/L SS 30mg/L NH3-N 10mg/L 污水量的确定 ¥ 1、综合生活污水 近期综合生活污水 远期综合生活污水 2、工业污水 近期工业污水 远期工业污水 3、进水口混合污水量 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远期考虑,由于工业废水必须完全去除,所以不考虑其处理系数。& 近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远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4、污水厂最大设计水量的计算

近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 远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拟订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水量为 污水水质的确定 近期取 取 /

远期取 取 则根据以上计算以及经验值确定污水厂的设计处理水质为: ,, ,, 考虑远期发展问题,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处理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B)排放要求。 拟定出水水质指标为: 表1-1 进出水水质一览表 基本控制项目一级标准(B)进水水质去除率 % 序号 % 1COD80· 325 2BOD20150% 3` 20300% SS 4氨氮8[1]30、 % 5T-N204050% 6T-P) 350% 7pH6~97~8 ' 注:[1]取水温>12℃的控制指标8,水温≤12℃的控制指标15。 [2]基本控制项目单位为mg/L,PH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