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 踝关节扭伤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骨伤科 踝关节扭伤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骨伤科 踝关节扭伤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常用针灸穴位治疗歌诀

常用针灸穴位治疗歌诀 1、外感头痛北风太烈。(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内伤头痛【实证】北风微。(百会,风池,头维) 【虚证】北风足。(百会,风池,足三里) 2、漏肩风阵前聊语。(肩贞,肩前,肩髎,肩髃) 3、腰痛阿是大肠畏重。(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4、痹证:(阿是穴、局部经) (1)行痹:割血。膈血。(膈俞,血海) (2)痛痹:肾元。(肾俞,关元) (3)着痹:足印。足阴。(足三里,阴陵泉) (4)热痹:大曲。(大椎,曲池) 5、中风【中经络】三阴天,水沟内唯剩几尺泽水。(三阴交,水沟,内关,委中,极泉,尺泽) 【中脏腑闭证】何故十二水沟内臭气太冲。(合谷,十二井,水沟,内关,太冲) 【中脏腑脱证】人中内元,气,神脱了。(水沟,内关,关元,气海,神阙) 6、眩晕【实证】北风太猛冲内关。(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虚证】山里北风伤肝肾。(足三里,百会,风池,肝俞,肾俞) 7、不寐神僧照印堂,四神安眠。(神门,申脉,照海,印堂,四神聪,安眠) 8、感冒何故有太阳,缺大风。(合谷,太阳,列缺,大椎,风池) 9、胃痛内关走三里,中脘痛。(内关,足三里,中脘) 10、便秘天水丰隆,支沟归来。(天枢,水道,丰隆,支沟,归来) 11、痛经【实证】三次交战,中计痴了。(三阴交,中极,次髎) 【虚证】山里三叫,气海痛。(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12、遗尿大观园三次交战,中计光输。(关元,三阴交,中极,膀胱俞) 13、蛇串疮阿是挟击蛇。(阿是穴,夹脊) 14、扭伤(下各症都要加阿是穴) 【腰部】腰痛是肾亏阳萎。(腰痛穴,肾俞,委中) 【踝部】参解秋虚。(申脉,解溪,丘虚) 【膝部】夕阳照亮细眼。(膝阳关,梁丘,膝眼) 【肩部】同漏肩风。【肘部】天京小曲。(天井,小海,曲池) 【腕部】羊吃细骨。(阳池,阳溪,阳谷) 【髋部】边环跳,边撑扶。(秩边,环跳,承扶) 15、耳聋,耳鸣【实证】侠医在中渚听开会。(侠溪,翳风,中渚,听会) 【虚证】照海宫,光太稀。(照海,听宫,太溪) 16、牙痛何故下车。(合谷,下关,颊车) 17、咽喉肿痛【实热】何故内庭斥责关绍商。(合谷,内庭,尺泽,关冲,少商) 【虚热】光照海,鱼太稀。(照海,鱼际,太溪)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顺口溜 肺经食指连大肠,与胃相交鼻翼旁。 下接脾经大趾端,再行心中在心上。 小指小肠内眦胱,小趾肾经胸包鑲。

踝关节韧带扭伤的处理方法

踝关节韧带扭伤的处理方法 1、踝关节韧带扭伤处理之急救措施 韧带拉伤的部位会出现肿胀和淤血,韧带拉伤的治疗办法是在拉 伤之后马上做到以下几点: 1.1、休息、马上停止运动,不要让受伤的关节再负重。 1.2、冷敷,冰或其他冷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因为较低的温 度可以减少血液循环。每次感冒15到20分钟,每天三到四次。 1.3、压迫:用绷带或其他办法压迫受伤局部可以减少出血、淤血。绷带产的紧度要适中,你能感觉到有压力但又不会让你支端发麻或缺血。 1.4、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流。 2、踝关节韧带扭伤处理之康复方法 局部冰敷压迫止血。伤后1~2即可用粘膏支持带保护,开始练习 慢跑等一般活动,7~10天即可训练。 陈旧性踝韧带断裂合并踝关节不稳的康复康复练习时必须以粘膏支持带保护踝关节。应特别注意提足跟及屈踝的力量练习。较轻的 病例多能保持正常的训练。较重反复扭伤的病例即为踝关节不稳,多 需将松弛的韧带紧缩或重建。 3、踝关节韧带扭伤处理之自我练习 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需要专业的康复师来辅导,但这类康复治 疗目前在国内基本是空白,即使有专业的医师,也没有对应的指导收 费项目。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需要专业的康复师来辅导,但这类康 复治疗目前在国内基本是空白,即使有专业的医师,也没有对应的指 导收费项目。

3.1、力量恢复。包括静力下蹲,每次一分钟左右;用大毛巾兜住足趾和踝关节作对抗性牵拉,即手拉毛巾,脚蹬毛巾。 3.2、平衡和深感觉恢复。可以进行水中行走;单足站立在窄木条上进行平衡练习。 3.3、韧带弹性的恢复。极度进行踝关节各方向的牵拉。 3.4、灵活性训练。躺在床上进行踝关节的环转运动。 上述几条是自我进行的练习,同时配合中药外用,超短波等理疗会效果更佳。 由于踝关节损伤是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因此基本的问题是预防损伤。这点对于以前有踝关节损伤的运动员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再度损伤的危险性是没有踝关节损伤的运动员的4~10倍。患者在6~12月内损伤尚未得到充分康复,再度损伤的风险特别高。 下列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 1、合适的鞋子:鞋子介于人体脚板与地面之间,缓冲下肢对地面之间的缓冲力,提供下肢适当的稳定性与贴地性。 2、良好的场地:良好场地的维护往往比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更重要,脚踝扭伤的祸首也往往仅只是一颗石头、一块突起的小泥巴或是一个坑洞。 3、脚踝的保护:对于脚踝曾扭过伤的人来说,预防再度扭伤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贴扎或是护踝的方式来保护踝关节。 4、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再多外在的保护,还不如自己有能力来控制预防脚踝扭伤的再发生,可以前所提的拉筋运动、本体感觉训练、脚板外旋肌肌力训练来达成。 这是两种利用自身或者器械进行反向提踵的办法,与普通提踵需要更多的小腿力量不同,反向提踵对于脚踝的力量也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应急处理教案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应急处理教案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应急处理 以及踝关节的认知 学科: 体育与健康课程 年级:高一 章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室内课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应急处理以及踝关节的认知一、本节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二)使学生了解踝关节及其辅助结构。 (三)通过以上知识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本节重点难点: (一)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1、制动 急性踝关节扭伤最初处理方法就是制动。此时最忌讳的就是抬起腿使踝关节绕环,或者用手搬动脚胡乱晃动,以此来检查踝关节的受伤情况。这样做的人是听了他人错误的信息,说这样可以有助于关节康复。其实这样会造成更多环绕关节的毛细血管破裂,使肿胀加剧,不利于后期的康复治疗。 2、冷敷 接下来让同学搀扶着就近找有凉水的地方,调节水流速度,不要太快太猛,将脚置于水流下先冲肿胀处。不间断冲洗脚踝部位持续十 五分钟左右,间隔六小时后再冲洗一次。这样可以收缩血管、消肿止痛,减少组织损伤。 3、就医诊治

到医院寻求外科医生诊看伤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治疗,直至完全康复。 4、热敷 24小时之后需要热敷。身体平躺,用热毛巾包住扭伤部位进行热敷。每当毛巾变凉进行下一个,持续20分钟,间隔六小时后再敷一次。这样可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被吸收,减轻患处疼痛。 (二)踝关节及其辅助结构 1、踝关节的骨性联结:由胫骨下关节面和胫、腓骨的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上关节面构成屈戌(xu)关节。距骨的上关节面前宽后窄,足勾起来的时候踝关节比较稳固,足绷起来的时候踝关节可以做轻度的左右运动,稳固性较差。内外踝在高度上,内踝高于外踝,使脚比较容易内翻。 2、踝关节的辅助结构: (1)内侧韧带:强韧的三角韧带,限制足过度外翻。 (2)外侧韧带:较薄弱,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过度内翻。三、本节教学方法说明: (一)提问法:提问学生在发生急性踝关节扭伤时会怎样进行应急 处理,踝关节为什么容易扭伤,教师总结并连接下边的课时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讲解与真人示范法:向学生描述应急处理方法所包含的四个步骤,并找同学到前边来模拟踝关节扭伤应急处理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讲解与图片示范法:向学生讲解踝关节及其辅助结构,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踝关节的骨性联结和辅助结构,知道踝关节处于什么位相比较容易造成扭伤。 四、本节教学时数:20分钟 五、本节教学过程:

温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分析

温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8-03-30T14:24:06.4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作者:岑曦 [导读] 探讨温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进行分析。 (武警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 650208) 【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进行分析。方法:将10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研究组和按揉治疗对照组,每组50例。连续治疗10日后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χ2=6.3529,P=0.0117。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温针灸;急性踝关节扭伤;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326-01 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于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是关节韧带损伤中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好发于各类军事训练及体育运动。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由于踝关节韧带损伤,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踝关节肿胀以及疼痛,影响正常活动[1]。因此,确诊为急性踝关节扭伤应尽快给予对症治疗,以免受伤韧带发生慢性病变,导致踝关节稳定性降低[2]。本次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温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进行分析,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中,选取100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工作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例数:50例;性别: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4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30±8.18)岁;患侧:左侧踝关节扭伤26例,右侧踝关节扭伤24例。对照组:例数:50例;性别: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3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2±8.35)岁;患侧:左侧踝关节扭伤25例,右侧踝关节扭伤25例。两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一般治疗两组患者收治入院后,立即给予受伤部位制动并抬高患肢;受伤24小时内给予局部冷水浸泡或者冷敷,以减少渗出,同时也达到镇痛止血目的;受伤24小时后,患者出血停止。给予研究组温针灸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按揉治疗。 1.2.2温针灸治疗(研究组)选取商丘穴、然谷穴、丘墟穴、阳陵泉穴、足临泣穴、申脉穴、照海穴等穴及阿是穴。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并将患肢放在凳子上,使足尖保持向上;针刺穴位周围皮肤酒精消毒,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刺上述诸穴,得气后选择长为1.5cm 的艾条挂在针炳,开始点燃直至燃尽,重复1次。每日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持续治疗10日[3]。 1.2.3按揉治疗(对照组)选取穴位与研究组相同。具体操作:患者选取适合体位,包括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操作者使用拇指按揉上述诸穴,若患者为内翻型则着重选择小腿后外侧按揉,若患者为外翻型则着重选择小腿内侧按揉。按揉过程中需嘱咐患者进行患侧踝关节活动,活动幅度从小到大,力量从弱到强,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持续治疗10日[4]。 1.3 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两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整理的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通过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有37例治愈,有10例好转,有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无效率为6.00%;对照组有25例治愈,有13例好转,有1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无效率为24.00%;两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无效率低于对照组,χ2=6.3529,P=0.0117。见表。 3.讨论 踝关节扭伤属于临床较常见的骨科疾病。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包括患侧踝关节肿胀、异常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踝关节扭伤属于中医学“伤筋”范畴。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历史悠久,治则为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于运动损伤类型之一,且发生率较高。临床结合踝关节扭伤的特点,常采取针灸、推拿、温针灸等治疗方法。相关临床研究指出,针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临床症状,针灸治疗有助于加速内源性物质阿片肽释放,提高患者全身痛阀,进而有效缓解疼痛。温针灸具体活血化瘀散结的作用。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应用温针灸治疗的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应用按揉治疗的对照组。在踝关节局部选穴实施温针灸治疗,集中热力,使热力直接到达筋伤中心,有助于缩短瘀斑消退时间,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5]。但需注意,在踝关节扭伤的急性期实施温针灸治疗有可能会增加局部渗出,在此期间应视病情采取制动、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方法以减少渗出,急性期过后再进行温针灸治疗。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疾病特点,应用温针灸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加强推广应用。

踝关节扭伤的常识与治疗:

踝关节扭伤的常识与治疗: 概念: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关节扭伤。轻者仅有部分韧带纤维撕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或韧带及关节囊附着处的骨质撕脱,甚至发生关节脱位。关节扭伤日常最为常见,其中以踝关节最多,其次为膝关节和腕关节。 解剖概要、损伤原因及病理: 踝部包括踝关节和距骨下关节,是下肢承重关节。前者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体上面组成,后者由距骨下面与跟骨组成。胫腓骨下端有内外踝和侧副韧带连接,使踝关节相当稳定。内踝下有坚韧的三角韧带,止于跟骨、距骨和舟骨,能限制足的过度外翻活动。外侧韧带即腓跟韧带和腓距前、后韧带,此韧带比较薄弱,作用为限制足的内翻活动。在过度的强力内翻或外翻活动时,如行走在不平路面,高处跌下或跑跳时落地不稳,均可引起外侧或内侧韧带损伤,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或撕脱骨折。如早期治疗不当,韧带过度松弛,可造成踝关节不稳,易引起反复扭伤,甚至关节软骨损伤,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行走功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1.外侧韧带损伤: 由足部强力内翻引起。因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使足内翻活动度较大,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外侧韧带部分撕裂,较多见,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走路跛行;有时可见皮下瘀血;外侧韧带部位有压痛;使足内翻时,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外侧韧带完全断裂:较少见,局部症状更明显。由于失去外侧韧带的控制,可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度。有时外踝有小片骨质连同韧带撕脱,叫撕脱骨折。内翻位摄片时,胫距关节面的倾斜度远远超过5~10°的正常范围,伤侧关节间隙增宽。X线检查可见撕脱骨片。 2.内侧韧带损伤: 由足部强力外翻引起,发生较少。其临床表现与外侧韧带损伤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现为内侧韧带部位疼痛、肿胀、压痛、足外翻时,引起内侧韧带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脱骨折。治疗: 新鲜扭伤首先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装在塑胶袋里,醒着时每4小时敷盖在受伤部位20分钟。抬高:不需活动它时,就把受伤的踝关节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压迫:用弹性绷带包住受伤部位,不可太松或太紧,太松无效易脱落,太紧脚趾会肿麻,妨害血液循环。最好活动时拿拐杖:拿拐杖帮忙走路,受伤的脚可完全不着地,或在不痛的范围内略着地支撑体重。但不可以脚趾先着地,因为这样脚板朝下时容易再发生内翻性扭伤,必须像正常走路一样,让脚踵(即脚跟部)先着地,然後才整个脚掌着地。 处理时,先用弹性绷带将踝关节固定,於伤处外敷冰块,在用绷带固定冰袋和踝关节。固定几分钟後(约3-5分钟),可先取下绷带,此时受伤部位肿胀尚不明显,肌肉痉挛也较轻,可先进行简单的检查。检查的目的主要是确定有无骨折或脱臼的可能,韧带损伤的程度,以决定下一步之治疗方法。 注意检查疼痛、压痛点的位置,肿胀的程度,关节是否畸形。注意检查内翻及外翻试验:将踝关节内翻,检查外侧韧带损伤程度(足内翻时,踝关节外侧活动范围是否变大或松动)。再将踝关节外翻以检查内侧韧带损伤程度。注意检查前抽屉试验:一手握住踝关节上端向後推,同时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检查是否活动范围变大(和未受伤一侧比较)。注意检查如只是轻度扭伤,可继续冰敷并施以压迫性包?,抬高患肢。如属较严重之扭伤,则应送医治疗。 如踝部内侧韧带损伤,轻型,胶布固定、绷带包扎于矫枉过正位。若症状严重,或韧带完全断裂或有撕脱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矫枉过正”的位置,约4~6周。

骨伤科 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屈指肌腱腱鞘炎的门诊患者 一、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筋结(TCD编码为:BGS000伤筋病)。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屈指肌腱腱鞘炎(ICD-10编码为:M65·391扳机状指;M65·992腱鞘炎)。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依据拟定。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7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协作组制定的“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诊疗方案”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临床常见证候: 气滞血瘀证 虚寒痹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协作组制定的“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中医诊疗方案”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筋结(屈指肌腱腱鞘炎)的患者。 2.合并有全身感染或局部感染、严重的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病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空腹血糖;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手正斜位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尿常规、乙肝、HIV、HCV、梅毒检测、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等。 (八)治疗方法 1.针刀疗法 2.中药外用 (1)中药外敷 (2)中药熏洗 3.针灸疗法 4.物理疗法 5.推拿疗法 6.其他疗法 (1)封闭疗法 (2)屈指肌腱腱鞘切开术 7.功能练习 8.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1.患指无疼痛或无明显疼痛。 2.弹响或绞锁消失。 3.患指屈伸活动范围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2.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皮肤过敏、晕针等,治疗难以继续,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脚踝扭伤康复训练的方法

脚踝扭伤康复训练的方法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都有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都越来越重视了,所以很多人都开始注意锻炼身体了,有的人会每天早上晨练,也有些人都会在空闲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但是,在锻炼身体时,如果有些不注意或者是方法不当就会造成受伤,脚踝扭伤就是非常常见的,那么,脚踝扭伤以后康复训练会不会恢复健康呢? 脚踝扭伤是最常见的体育伤病之一。当脚踝或者足部由于翻转,扭伤或者受到超乎平常的外力时,踝关节周围的韧带也会受到拉伸或被撕裂。在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导致脚踝扭伤的原因是运动过程中脚下踏空或者是下落过程中着陆踏空。不同程度的脚踝扭伤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可按照其严重性分为下列几个级别: 一级:韧带受到拉伸,或者小范围被撕裂,韧带未有松弛, 弹性恢复能力良好

二级:韧带部分被撕裂,韧带部分松弛,弹性恢复能力收到一定损伤三级:韧带完全被撕裂,韧带完全松弛,弹性恢复能力完全丧失脚踝扭伤的紧急处理能够极大程度的缓解伤痛,处理方法应遵循R.I.C.E四步,即休息(rest),冰敷(ice),按压(compression)和抬腿(elevation)[注1],这也是对于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最好的处理方法。 踝关节恢复第一步:回复关节原有的位置,在受到踝关节损伤之后,需要回复由损伤造成的关节移位和结构受损。医师会大致检查关节是否移位和对软组织受损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跟腱,韧带和软骨)。如果这些组织受到损伤,你很可能需要打绷带或者使用外部支架,情况严重的话,需要进行手术。如果出现任何疑似的裂痕或者脱位,就需 要核磁共振检测或者X射线检测来进一步确定结果并确定 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骨伤科9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 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 编码: M47.221+G55.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缓解期 (3)康复期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 风寒痹阻证 血瘀气滞证 痰湿阻络证 肝肾不足证 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TCD 编码: BGS000、ICD- 1 0 编码: 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

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二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V 0.75) (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 线片。 (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 3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 ( 4 )心电图。 ( 5)胸部透视或胸部X 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 或MRI 、血脂、 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法 ( 1)松解类手法 ( 2)整复类手法 2.针灸疗法 3.牵引疗法 4.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血瘀气滞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痰湿阻络证: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气血亏虚证: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6.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蜡疗、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7.运动疗法 8. 其他疗法9.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九)出院标准

脚踝扭伤复健方法

一、认识脚踝扭伤 脚踝扭伤是最常见运动伤害,没有接受正确的诊断及治疗会产生许多后遗症。唯有在正确判断及治疗之下,才可以使脚踝恢复最佳的功能。 脚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距骨及内外侧韧带所形成。踝关节扭伤最常造成外侧韧带的受伤。依据扭伤的程度,可分成三个等级 (一)轻微:韧带受到拉扯,但并未断裂。有疼痛肿胀,但无功能丧失或关节的不稳定 (二)中等:韧带有部分断裂,受伤部位有中等程度疼痛肿胀, 合并部分关节活动减少及不稳定的现象 (三)严重: 韧带完全断裂,厉害的肿痛出血,关节活动度及稳定度明显丧失 脚踝扭伤当时,通常在外侧产生剧痛,之后慢慢消失。但在数小时之后,因为脚踝肿胀,疼痛再度发生。如果脚踝关节外侧有明显的瘀青,或受伤的脚无法著地走路,这都是严重扭伤的现象。治疗方式以受伤程度为依据,轻微及中等程度的扭伤只须采保守疗法; 而严重程度扭伤则依个别情况而定。治疗步骤为: (一)受伤之后必须做到下列几个动作:休息、冰敷(48小时之内)、压迫及将脚抬高,以减少出血肿胀,增进愈合的速度(Rest、Ice、Compression、Elevation)。 (二)保护固定踝关节一至三周(如踝部韧带撕裂需要打上或软或硬的石膏,并延长固定期)。 (三)三周之后关节逐渐活动。 (四)大约四至八周之后可回复正常活动。 这些步骤,都可在临床医师的评估指导之下逐渐进展。大部分的病人,都是藉由保守治疗方式而痊愈。 二、脚踝扭伤复健方法 在踝关节复健治疗方面,美国旧金山一位医师提出一个相当清楚的过程表,说明如下: 踝关节受伤到完全康复共分为七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受伤到肿胀不再增加为止 第二阶段:从肿胀不再增加至正常走路不痛为止。 第三阶段:从正常走路不痛至肿胀完全消失为止。 第四阶段:从肿胀完全消失至75%得踝关节各方向活动度都不痛为止。 第五阶段:从75%得踝关节各方向活动度都不痛至恢复75%的肌力为止。 第六阶段:从恢复75%的肌力至所有各方向的踝关节活动度都完全不痛为止。 第七阶段:从所有各方向的踝关节活动度都完全不痛至恢复100%的肌力为止。 复健治疗的方法: 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装在塑胶袋里,醒着时每4小时敷盖在受伤部位20分钟。 抬高:不需活动它时,就把受伤的踝关节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 压迫:用弹性绷带包住受伤部位,不可太松或太紧,太松无效易脱落,太紧脚趾会肿麻,妨害血液循环。 拿拐杖:拿拐杖帮忙走路,受伤的脚可完全不着地,或在不痛的范围内略着地支撑体重。 水疗:使用‘冷热交替式水疗’,其方法如下:先将患部浸在摄氏38-40度,不痛的范围内活动4-6分钟。立刻改浸在摄氏10-16度冷水中1-2分钟。再回到热水中活动(如1所述)。如此冷热交替各做5次。最后一次须浸在热水中。完毕后将患部抬高,活动5分钟,后绑上弹性绷带。以上1-6为一次完整的(冷热交替式水疗),每天做2-3次后,约1-2周可完全消肿。 原则有三: (1)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都要浸泡在温水中。 (2)浸在温水中时最好一边活动脚踝,但仍要在不痛的范围之内活动。 (3)浸温水的时间要比浸冷水的时间长。

骨伤科 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股骨头坏死的ARCOⅡ期C型,ARCOⅢ期A~B型患者。 一、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骨蚀(TCD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ICD-10编码:M87.95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修订版(2002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 2. 疾病分期 参照1993年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提出的国际分期标准。 0期骨活检证实为骨坏死,其他检查正常。 I期 ECT或MRI确诊,X线片、CT表现正常。依MRI所见,股骨头受累区分:I-A 股骨头受累<15%。 I-B 股骨头受累15%~30%。 I-C 股骨头受累>30%。 Ⅱ期 X线片表现异常(股骨头斑点状改变、骨硬化、囊性变、骨质稀少),在X线平片及CT上无股骨头塌陷表现,髋臼无改变,依据股骨头受累区分:Ⅱ-A 股骨头受累<15%。 Ⅱ-B 股骨头受累l5%~30%。 Ⅱ-C 股骨头受累>30%。 Ⅲ期 X线片上出现新月征,根据正、侧位X线片上新月征累及股骨头的范围。 Ⅲ-A 股骨头塌陷<2mm或新月征<15%。 Ⅲ-B 股骨头塌陷2mm~4mm或新月征l5%~30%。 Ⅲ-C 股骨头塌陷>4mm或新月征>30%。 Ⅳ期 X线片表现为股骨头扁平、关节间隙变窄,髋臼也显示有骨硬化、囊性变及边缘骨赘等变化。

3.分型 参考2001年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协会(JIC)修订的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标准。 A型指坏死区占据小于或等于1/3内侧负重面; B型指坏死区占据小于或等于2/3内侧负重面; C型指坏死区占据超过2/3内侧负重面。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骨蚀(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 骨蚀(股骨头坏死)临床常见证候: 血瘀气滞证 肾虚血瘀证 痰瘀蕴结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骨蚀(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骨蚀(股骨头坏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骨蚀(TCD编码:BNV090)和股骨头坏死(ICD-10编码:M87.951)的患者。 2.分期属于ARCOⅡ期C型,ARCOⅢ期A~B型。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因患者意愿以及病情需要接受人工关节置换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Rh、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合订本

(合订本)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二零一○年 总目录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1 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39 心血管科中医临床路径................................................45 精神科中医临床路径...................................................57 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69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89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137 内分秘科中医临床路径................................................145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167 外科中医临床路径......................................................193 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229 皮肤科中医临床路径...................................................265 肿瘤科中医临床路径...................................................287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293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313 肝病科中医临床路径...................................................347 传染科中医临床路径...................................................365 肛肠科中医临床路径...................................................377 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407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449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491 妇科中医临床路径 (511)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急性踝关节扭伤怎么治

急性踝关节扭伤怎么治 发表时间:2019-09-17T11:39:51.3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作者:向云川[导读] 急性踝关节扭伤一旦发生,患者是非常痛苦的,但同时踝关节扭伤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所有疾病当中最为担心,且最容易发生的一种常见性伤病,因为在生活中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向云川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629200 急性踝关节扭伤一旦发生,患者是非常痛苦的,但同时踝关节扭伤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所有疾病当中最为担心,且最容易发生的一种常见性伤病,因为在生活中可能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当我们运动幅度过大或者速率过快,急启急停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因为过度拉伤而导致人体的韧带受损,这也就导致了踝关节扭伤的发生。同时踝关节扭伤通常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急性期,二是恢复期。在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也是不相同的,下面我给大家简要的说一下处于不同时期的踝关节扭伤,病人到底该如何对病情进行有效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我们都知道,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我们自身的骨骼结构与骨骼之间连接的韧带,当我们在运动过程中,我们体内的骨与骨之间是通过不停的相对移动来完成一个完整的运动循环,而在这当中韧带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保证我们的踝关节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急性踝关节扭伤在不同时期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一、踝关节扭伤急性期的有效治疗 通常踝关节扭伤会引起病人的疼痛感,疼痛的位置常见于腓骨下方的踝关节外侧,伴随疼痛感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面积的肿胀,在尝试运动的过程走会发现疼痛感加重。 首先,所谓的踝关节扭伤急性期,往往是指在受伤开始后的四十八小时以内,在这个时期通常疼痛感会比较严重,病人不宜再做运动,应当找就近位置去休息,移动过程中,应由人搀扶或者架拐杖缓慢行走,避免受伤的部位着地受力,减少对其造成二次伤害,导致病情加重。 其次,由于受伤部位的内部发生排异反应,往往会在受伤位置产生局部的组织水肿,严重的会造成大面积肿胀,疼痛感加强,此时应当用毛巾包裹冰块进行冰敷消肿,找不到冰块的时候也可以将毛巾浸湿在冷水当中,然后敷在受伤的部位,也能起到缓解肿胀的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制冰袋,内部装有适量的冷水以及少量的冰块,制成冰水混合物敷在受伤处,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快速拟制水肿情况的发生,同时将受伤的部位抬到略高于心脏的位置,加快静脉血回流,也可以减轻肿胀速度,促进身体恢复。 最后,在急性期也可以运用中医的手段,用针灸的方式舒筋活血,减轻病情,具体需要针刺受伤部位远端的交经刺即同名手足经左右交叉选穴,边针刺相关穴位,刺络放血,边轻微活动,有利于尽早恢复正常。 二、踝关节扭伤恢复期的有效治疗 关节扭伤恢复期则是指受伤四十八小时之后至伤势完全好转之前这段时间,在此时期的病人通常疼痛感会逐渐减轻,但是一旦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或者运动过程中让受伤部位再次吃力之后会有疼痛感加重的感觉。 在这个时期的病人不宜做过多的运动,适宜静养,在3周左右的时间开始逐步恢复,先从身体的其他部位运动开始,不需要扭转关节,只需要做一些轻微的活动即可。在期间可以口服一些舒筋活血,治疗跌打扭伤的口服药,外部受伤部位喷一些治疗关节扭伤的喷雾剂。 同时,在此期间也可以运用一些中医的方法,比如说,可以选择针灸、艾灸或者拔火罐的相关治疗方法,这些都有助于病情的好转。如果遇到病情严重的踝关节扭伤病人,且此人对于运动要求有很高的需求,需要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可以进行磁共振成像仪器专业检查,确定伤势的程度,决定是否有必要进行相关专业手术治疗。 最后,有一些注意事项大家要了解一下,平时在出门前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双脚的鞋子,绑好鞋带,以免意外的发生,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以清淡为主,因为在恢复期间,受伤部位仍然是处于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通畅的阶段,所以不要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因为这有可能导致受伤位置局部淤血,而且很难散去,可能会造成肿痛情况加重。如果遇到疼痛剧烈时,可以适当冰敷,同时要保持心情愉悦,不要过于焦躁

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防治

文章编号:1006-3110(2007)06-1854-02 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防治 刘 艳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方法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方法 选取广西区田径队6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二组患者均先采用手法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外敷,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外喷,均以3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对二组患者患肢的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活动度、步行能力及受伤部位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结果 二组患者在治疗1~3个疗程后,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治疗第1、2、3个疗程后,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第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3个疗程后,二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恢复快、疗效满意,同时应加强预防措施,尽量减少运动损伤。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873 文献标识码:A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xercise-induced Ankle Sprain LI U Yan(Guang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Nan ning530031,Guangx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for ankle s prain in athletics. Methods Sixty ankle sprain patients selected from Guangxi R egional Track and Field Team were randomly di vided into the treatm 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Both groups were recei ved m anual pr actices fi rst,the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topical TCM m edicine,and the contr ol gr oup received Yunnan Bai yao spray.Three days treatm ent was regarded as1therapeuti c course for both groups and the treatment peri od lasted for3successive therapeutic courses.C om prehensi ve ass essm ent of ankle pain,swelli ng,activi ty extent,walking abil ity,and functional recover y of inj u r ed parts was conducted in these pati ents. Results After the3-course treatment,the pati ents i n both groups were much im proved.The cure rate of the treatm ent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hi 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he first,second,and third courses.The total ef 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he first and second courses,whil 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 fference between the2groups(P>0.05)after the thir d course. C onclusions C om binati on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nual pr actices on topical ankle sprain has quicker recovery and satisfactory therapeuti c effect.Meanwhile,strengthening preventive m easures and reduci ng athleti c injury are al s o im portant. Key words: Ankle sprain;Treatment;Prevention 踝关节扭伤是运动损伤的常见病,在关节韧带损伤中占第一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于青壮年,损伤带来的痛苦非常大,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生活。踝关节扭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很多,我们采用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西区田径队1998-2001年的踝关节扭伤的田径运动员60例,均符合踝关节扭伤诊断标准,不伴有踝部骨折,X线检查未见骨质异常;其中男17例,女43例;年龄14~25岁,平均20岁;均为单踝扭伤,其中左踝19例,右踝41例;内翻损伤52例,外翻损伤8例;病程1h~10d;损伤类型为单纯韧带损伤;临床表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有踝关节外侧局部肿胀或者皮下瘀血,内翻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二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科学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31) 作者简介:刘艳(1958-),女,本科学历,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医学。1.2 治疗及方法 所有患者取坐位、侧卧或仰卧位。用正骨水或万花油在患侧踝部施以点、揉、按等手法,用手大拇指由患者脚背至外踝向小腿做推摩,手法由轻到重,以患者自觉酸胀为度。再点按风市、足三里、太溪、昆仑、丘墟、绝骨、解溪、太冲等穴,以通经络之气。一手握着患者小腿的下端,另一手握足跖部,根据内翻位或外翻位损伤,在对抗牵引下行背伸、跖屈、内外翻,使患足做被动绕环运动3~5次,有时可以听到跗骨错缝及肌腱韧带弹响复原声音。每日1次。 对照组:将云南白药气雾剂直接喷于患肢,每天喷涂1次。 治疗组:红藤200g、麻骨风200g、九节枫200g、藤当归200g、藤杜仲60g、金樱根60g、海桐皮120g、勾藤120g,用5 kg高度的桂林三花酒浸泡2~3个月,用药酒外擦并热敷患处,如有肿胀敷后用弹力绷带适度固定,每天2~3次。 两组均以3d为1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以治疗前与治疗后踝关节疼痛(包括自觉疼痛和压痛)、肿胀程度及活动度、步行能力作为观察指标,详细记录每个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并进行打分[2]:(1)疼痛。0分:患肢无疼痛;1分:患肢轻度疼痛;2分: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