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的含义和意义

游学的含义和意义
游学的含义和意义

游学的含义和意义

什么是"游学"?

"游学"是近几年新兴的名词,是一种新事物,它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的内容贯穿了语言学习和参观游览,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它是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未来高质量的教育前提下发展空间一定会越来越辽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是游学的深刻体现。

游学的文化背景

游学主要是为那些有意在未来出国的学生和社会人士提供的一种专业性的服务,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因想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参加游学。游学国度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为主,参加的学生年龄一般介于13 岁到23岁之间,根据不同游学项目,年龄要求亦有所变化;因为游学有别于留学,所以对语言没有硬性要求。美国是中国学生的第一目标留学国,游学项目将使更多的学生了解美国,为留学做准备。另外,欧洲游学也是一条新兴线路,。于欧洲许多国家的大学免学费,而且各项福利较好,各国政府对高学历学生就业也都有优惠政策,留学欧洲的中国学生逐年猛增。赴欧洲游学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学生们都会在当地的优质学校接受一段期限不等的外语课程或者一些当地文化背景的介绍。这是"游学"中"学"字的

最直接体现。典型的游学课程设置如下:上午为密集英文学习,一般安排每周一至周五上课,由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进行小班授课,每班平均6-15名学生;相对于国内的课堂教学,国外的教师更加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也都围绕着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们常常用各种各样的花样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学校通常会在下午安排中外学生课堂互动学习和简单的社交活动,鼓励学生使用上午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英文与当地以及来世界各地的学生进行交流,这种即学即用的方式被证明是学习英语最为有效而又快捷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游学倍受广大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原因。学校同时也合理的安排旅游娱乐活动,包括对当地大学学府的参观,对著名历史文化遗迹和旅游景点的游览,使学生在真实的日常生活状况中提高英文口语,亲身感受国外著名学府的教学氛围,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在国外,中国学生一般会被安排住在当地居民家中,与寄宿家庭里的主人直接交流接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在语言上的自信,克服羞怯感,另一方面也是了解国外风土人情的最便捷途径。

举办游学活动主旨

拓宽孩子的国际视野,丰富孩子的人生阅历,增强孩子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个性以及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理念和思维习惯;训练相对独立生存能力、相对自主理财能力,使他们自己学会和思考怎样与人合作;接受西方先进教育体系、教育理念的熏陶,感受西方独特的英语教学风格、纯正的英语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对外国的学校、教育模式和质量有感性认识和判别力;为今后出国留学等更长远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游学的意义

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圣经中记载的“东方五学士,祝贺耶稣基督诞生”的故事,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l 波罗在中国的游历,都透露出古代东西方游学交流中所蕴涵的丰富信息。而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

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 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大中院校、社会机构面向国内外青少年,开设游学课程,积极鼓励并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到不同文化环境中去探访、并沉浸其中,通过亲自体验而学习和理解非母语或非本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同时强化提高外语水平。实践证明,游学课程通过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文化探索和发现之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宽容精神,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本民族和本土的文化与历史传统,在语言强化训练、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养成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世界和平教育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教育界、相关国际组织与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已经成为教育与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一种全球性时代潮流,受到全世界青年学生的普遍欢迎。游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提高语言能力通过在海外的游学生活,可以给青少年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住居在普通的外国人家庭,和普通的外

国人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提升青少年的英文信息表达能力。另外也只有住居在普通人家庭中,和他们共同的生活,才能真正当地文化的所在。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出现在书本上,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形态,而文化又更是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它表现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游学的过程就是把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体文化的过程。?开阔青少年的视野探访不同文明的历史,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体验不同的文化,有利于更深切地认知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沉浸于非本土社会生活观察研究,有利于非母语能力的提高和对课堂知识的再发现;游学世界的经历,有利于青少年的视野的开阔。通过丰富多彩的游学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生,感知时代脉搏,培育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陶冶情操,修养品格,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境界。?培养独立人格品质青少年时代是人生中寻找自我、建立自信、培养独立人格的黄金时期。通过在国外的独立生活,不仅能培养青少年学生提早学习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由此提早接受国际化的教育熏陶,熟悉语言,更深入了解国外多元的文明形态,学习其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开阔眼界和拓展人际关系。?体验多元文化走近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探访世界不同文明的历史遗迹,体验不同文化的所带来的生活感受,尊重和依赖人类共同的文化、语言和精神的遗产,宽容与自己不同的社会、政治、宗教和信仰,传承并丰富全人类共同的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从而确保并坚持为人类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民主、自由和宽容的精神。

游学绝不是享受,而是一种感受,是人生的体验;走近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化活动,相信为期半个月左右在国外亲身体验风土人情、接受异域文化氛围熏

陶的游学夏令营活动,必能为您增加些许生活的磨练,提高您的独立自主能力;为您人生旅途上增添一笔无形的财富,增长您的阅历和见识、培养您全球化角度的思维习惯;留给您一份终生难忘的记忆,充分感受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无尽乐趣。

协作组的意义和组建

协作组的意义和组建 (一)没有学习就没有成长 怎样认识学习?理解学习? (二)我们是否拒绝成长? 1、学微机的故事:18年前学计算机。 2、学车的故事:以为买不起车,家人可以租车。 3、哪一年参加课改?多少人在真正进行课改。拒绝学习就是拒绝成长。 有的人拒绝学习,拒绝成长 (三)我们是否有成长的能力? 1、见贤思齐焉 2、见不贤自省 3、见到后学的就不屑一顾 4、、见到前行者就高呼无法学习 夜郎自大,画地为牢,蛤蟆浮水跟着大家走。 (四)细节决定成败 1、参观路上:七点前师生入校,刷脸,午饭 2、升旗仪式:教育品质与城乡无关(后学可畏) 3、校园文化:教育品位与城乡无关(人在何方) 4、教学研究:贵在坚持,过程无精彩(人在旅途) 5、学生讲解:把教育还给学生,相信学生潜能无限。 6、社团活动动:时间?资源?师资? 7、学习组织:资源组织建设(家长、社区、社会) 8、教学设备:一体机与留守儿童(周日一条微信) 9、环境育人:三位校长的蜕变(没有任何借口) 10、资料积累:美篇打印成册(讲好教育故事) (五)学习共同体,资源组织。 1、独生子女问题——优化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参照。(学伴、玩伴)(家庭留学生活动) 2、数码小孩问题——与电视游戏争夺小孩。

3、社会成本问题——整合优化资源,减轻家长负担。(接孩子问题:形成互助组,每个家庭轮流接。家长组织起来建立互助组,每个家庭半天,节省社会资本。) 4、传统文化问题——家国天下;睦邻文化。传统家庭是不分家的,远亲不如近邻。把社区组织起来,家长组织起来,这是担当和民族责任。 5、留守儿童问题——没人管、不会管、管不好。(家长志工,三个半天组织起来) 6、素质教育问题——有组织,有活动,有资源。 7、基层组织问题——村民委员会的功能与转型。(农村有村委会,城市有单位,现代城市基层组织没有建立,先从成立家庭组织做起,再到社区居委会,再借助组织,去整合社会资源。) 8、社会资源问题——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媒体资源,技术资源。 一)协作组的建设。 1、社区:一个小区同班级、跨班级、跨年级。以社区为单位组织起来,社区组织。 2、亲友:一个城市内的亲友团。有团形式组成自组织。可以解决接送问题,学习问题,活动游戏问题 3、关系:同学、同事。同学同事关系。 二)资源组建设。 1、互助式——家长根据情况轮流值日。 2、乡贤式——有条件有能力的家长职工,也可以请自己的朋友来教下棋,拉二胡,这也是乡贤。 3、AA式——有人出人有钱出钱。 4、购买式——集中购买社会服务。 三)组织活动内容 1、前置学习内容(自组织,学长制,辅导员——家长、老师) 2、特长,爱好,内容(家长资源、社会资源、购买资源。比如可以教学生做菜,茶叶书法下棋,等等。) 3、实践活动内容(数学,科学,语文,英语,音体美)

研学的本质与意义

研学的本质与意义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原有的概念,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 研学旅行即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通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设计实施不同学段的研学研学课程,培养孩子科学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结合国际上“研究性学习”的先进理念、方法、模式,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研学是由学校统一组织,基于学生自身兴趣,根据课本内容,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科技、体验六大类别选择和确定研学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学习活动。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又称探究式学习、探究式科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教学法等,是指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研究

性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和标准起源于美国,1980年代美国把“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列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促进了美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被美国认为找到了一条基础教育成功的道路,1995年"探究式学习"引进到法国叫“动手和面团”。1999年中国启动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8月教育部、中国科协首次完整的将“探究式科学教育”从法国引进到中国,简称“做中学”。“做中学”就是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利用学到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式学习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学习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时十年,在全国20个城市,近2000所中小学、幼儿园实验、试点、示范取得圆满成功,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布19学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2012年1月韦钰院士出版专著《十年“做中学”是为了说明什么——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教育改革之路》。 [1] 2012年11月,教育部指定上海、杭州、合肥、西安四个城市作为全国研学旅行试点城市。 [2]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3]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行走的课堂、校外课堂、大自然课堂。其基本要素是:研学基地的开发、研学课程的设计、研学导师的培训、研学旅行综合评测。研学导师培训

研学旅行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

研学旅行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 研学旅行,是游学的一种方式。游学,是世界各民族、各国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教育方式。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游学以其特有的魅力备受学者的青睐,从周游列国的孔子,到行遍各地的司马迁,从郦道元、李白到顾炎武,无不在游学中开阔了知识视野,丰富了文化积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中学是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除了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广泛接触社会,触发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研学旅行,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力,是一种能让学生体验、感受并可实践的学习方式,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瞬息万变,新事物层出不穷。课本上的知识,更多地呈现前人的知识理论和经验,与日新月异的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研学旅行成为弥补这一缺陷有效手段。研学旅行的活动,形式多样,设计灵活,可以密切联系学生成长和教育实际需要开发活动内容。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能够多样化、多渠道、多方面地吸收知识,补充课本内容的不足。比如,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能了解汉字起源于发展,深入了解甲骨文,感悟古人造字的智慧;感受汉字笔画的生命色彩;营造轻松愉悦的识字和书写环境,激发识字和书法热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对人才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在未来职业发展中,除了专业素养,待人接物、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等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研学旅行是一个提高学生处事能力的机会,旅行过程中,学生要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要面对突发事件的挑战。在困难面前学会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同学协作配合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些方面都难以在课堂实践。比如,在研学旅行中,保证安全,维持秩序,遵守规则,交流感悟,等等,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研学旅行让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能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亲近感,增强学生关心社会、关爱生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观历史遗迹,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比如,参观红旗渠,学习了不畏艰险、改造自然的精神;参观岳飞庙,学习岳飞的生平及抗金故事,感受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人才的国际视野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游学旅行,为学生提供了在国外亲身体验当地风土人情、接受异域文化氛围熏陶的机会。 研学旅行虽然是短暂的学习方式,学生不能系统地学习到专门知识,但这种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触发兴趣、发现特长、挖掘潜力,甚至帮

国洲文化浅析国内外研学旅行的意义所在

研学旅行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创新能力、科学兴趣等方面综合素质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由我国古代游学、近代修学旅行,逐步演变发展而来,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据国洲文化成都拓展公司的陈老师介绍,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研学旅行早就成为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方式。 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陆续出台文件支持研学旅行: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各地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教育部2017年11月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研学旅行作为对课堂教育的有力补充,包括诸如成都红色拓展培训、成都野外生存训练等在内的“第二课堂”,在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也因此受到大中小城市居民越来越多的重视。 每年的寒暑假,是孩子们开展素质拓展教育的高峰期。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家庭中,有32%孩子去国外游学过,超过一半的家庭,让孩子出国游学一次的预算和开销在2万元以上,有24%甚至达到3万元以上。出国游学的热门目的地,首选是美国,占14%;其次是日本、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 对于广大的工薪阶层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么,花这么大的代价出国游学究竟值不值呢? 国洲文化注意到,40%的家长对此明确表示不值得。另外60%持认同观点的家长则认为,游学可以长见识、开眼界,这部分人群占50%,其次,还有10%的家庭计划将来送孩子出国留学,因此才会选择提前让孩子出去看看。 与此相对应的,有45%的家长表示送孩子出国游学并非自愿。有36%的家长认为出国游学十天半个月,孩子学不到什么东西,尤其是小学生。一方面,因为

游学,我所收获的_优秀作文

游学,我所收获的 卢畅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我经历了很多很有意义,令人深思的事。但唯有那件,是让我最难忘的。 就在这个寒假,我和同学们一起去了加拿大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温哥华游学。我们一起在这里学习,游玩儿。那真是让人难忘的时光。 在学校上课学习的这几天,最有意思的就是和加拿大的小伙伴们一起两两一组,完成中国和加拿大的画报。 那天,我们来到体育馆,老师给我们发了纸。我和加拿大的伙伴拿着纸,弄明白要求,随便找了个地方盘腿坐下。我坐下后,左顾右盼地找水彩笔,看见加拿大的伙伴有,但是我脑子里忽然一片空白,水彩笔用英语怎么说来着?正当我急得不知怎么表达时,她好像能猜透我的心思,把水彩笔递给了我,并冲我微笑着。我们渐渐地在交流中熟络了起来。 加拿大的朋友不仅温柔而善解人意,更让我不得不佩服的是他们很懂礼貌,讲礼仪。 我们开始创作,一会儿,我随手把刚借来的水彩笔扔到了旁边,刚才借我笔的朋友,又微笑着说:“我可以用一用吗?”我说:“当然可以!”“谢谢!”这次,她是比较生硬地中国话来向我表示感谢的。“这明明是她的啊,她为什么还要问我同不同意?”看着眼前的

画,我陷入了沉思,是啊,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只要先借给了别人,在动之前,就要先征求别人的意见,这样的礼仪,不正是我们所缺少的?我们只会想,反正是我的,我拿过来用,不是理所应当的吗?想到这,我不觉脸红了。 而就在我沉思时,这位加拿大友人另外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举动,又再次吸引了我。我把一开始画的草稿用橡皮擦干净后,就会开始画下一个图案了,并没有很在意那些橡皮沫。而她,则是用手轻轻地拂去了那些橡皮沫,生怕把我刚画好还没干的画抹花。 有多少个这样不经意的小小的细节被我忽视了? 但是,也恰巧是这些小小的细节,体现出了她——这位加拿大友人的品质乃至整个加拿大这个国家的品质和好的修养。 在加拿大短短十天的时间里,我们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我们也更是在这些平常的生活细节中,学到了许多,看到了许多我们身上所缺少的东西。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是啊,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细节,让我们这十天的游学之旅受益匪浅……分类细致的垃圾桶是细节;干净有秩序的马路是细节;有序上公交的人们也是细节…… 这个寒假,游学经历让我终身难忘,我所经历的,所感悟的,都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我将受益终生。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谈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浅谈 李安全(CQ200701149 重庆外国语学校 400039)教学既富有科学性,又富有艺术性。因为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性的艺术。 下面从三个方面略作阐释。 一、“教”“学”新解

小结: 教学是“成人”之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自然人成为社会人。 教学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成熟的人。 与学生自学有本质的不同,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实践活动。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交流活动;教学是以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掌握为“核心”,为主线;教师的“教”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更好更快”、更全面更讲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的科学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使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学活动首先具有科学性的特点。教学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又一定的客观依据和客观制约性,并且在教学活动的各种关系中存在必然联系,因而教学活动表现为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不仅如此,教学活动无论怎样千差万别,都会存在着诸多普遍性和共同性,表现为普遍性的特点。正因为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通性使教育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逻辑、规则和规律,它并不是杂乱无序、变化无常和无章可循的。(刘茜《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7,4) 客观事实:教学作为技能是可以学习,可以传授,可以模仿的。重庆市“名师工作室”,“老带新”等教师培训模式可以为证。 1.教学规律:有道可传,有理可探 教学规律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教学基本规律;二是学科教学的规律。

论夸美纽斯和谐教育思想

第30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1月 Vol.30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8 ────────── 收稿日期:2007-10-13 作者简介:赵雪(1982-),女,河南安阳人,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6级硕士研究生。 - 129 - 论夸美纽斯和谐教育思想 赵 雪 (中国传媒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 100024) 摘 要:通过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和谐教育思想的总结与论述过程的梳理,分析了和谐教育思想的要义,并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建设和谐教育的相关情况,阐释了夸美纽斯思想的现实启迪作用。 关键词:大教学论;和谐教育思想;泛智论;适应自然原则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8)01-0129-03 On Comenius’ Harmonious Educational Thought ZHAO Xu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harmonious education thought through the study of Comenius’ Magna Didactics. Then analysis about his inspiration is mad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reform. Key words: Magna Didactics; harmonious educational thought; Pan wisdom; natural adaptability principle 夸美纽斯生活在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17世纪,恩格斯口中那个会产生伟大人物的时代。“捷克兄弟会”的新教家庭背景、德国游学时与爱尔斯底特的相遇、30年战争中的家破人亡、历任中学教员、牧师,在他与精彩年代相称的壮阔而流离的一生中,最终开启这位教育史上哥白尼精神航道的正是日后被誉为经典的《大教学论》。他应邀赴英伦、瑞典、匈牙利,辗转于捷克、波兰、荷兰,身心同世界一起在守旧与革新中摇摆,思想亦随眼界在古希腊教育哲学与新教教学改革中跳跃并建构,最初成就“现代教育之父”教学体系的仍是这部《大教学论》。1632年,作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大教学论》成书于夸美纽斯人生中最为颠沛的波兰流亡时期,然而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从我们的教育改革中去回望历史,却发现先哲的思想巨作由始至终竟是一脉和谐,其教育思想在传达并流淌着。 一、以父之名:教育之父的“泛智论” “《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这一思想不仅仅是作为《大教学论》的副标题鲜明呈现,同时也宛若龙骨,在全书乃至夸美纽斯的整个学术之舟中俨然贯穿,并且成为他的“泛智论”的滥觞。与之前 的教育家相比,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体系颇显系统而完整,但我们从中提炼出的理论核心却只有很明显的两个,“泛智论”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人必须学会一切事物”的教育理论,夸美纽斯对“泛智论”的正式探讨开始于1634年,并最终在1651年完成了著名的《泛智学校》。然而构成这一理论的必要条件与基本内容的两个信念——“一切人”与“一切事物”,早已在《大教学论》的字里行间赫然显现。 (一)“一切人”和我们的教育公平 在著作正文的33章里,夸美纽斯用了五章的篇幅来强调世上每个人都是崇高和美好的,有着天然的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以此来论证人们的生而平等,理应接受教育,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1](P10);而第六到九章对教育目的以及教育和学校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探讨,则是前五章的自然生发,明确提出了“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1](P28),而不必分富贵贫弱,聪慧痴愚,因为“富人没有智慧岂不等于吃饱了糠麸的猪仔?贫人不懂事岂不等于负重的驴子”[1](P27)?而“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性孱弱到了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地步”[1](P37)。尤其是“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 ,“同样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2.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忧患意识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当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和游学的大师有淳于髡、邹衍、田骈、孟子、荀子等诸子,号称

诸子百家。这些大师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一般认为,从汉武帝开始,我国便形成了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局面,但实际上我国文化发展史主要是以儒道互补为基本线索的,而这一线索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的兼容性。 4.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而"仁""礼"的统一就是德。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此德来感化百姓,保持和谐。这种崇德思想不断发展和泛化,并在家庭伦理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他把礼放在首位,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张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寻求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5 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

文化交流作文

关于文化交流总结分享会的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 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集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美洲的珍妮说,最让她震撼的是北京故宫。她看到了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的中国文物,还碰巧参观了由几家世界知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灵感中国”特展,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 非洲的西塞说,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打篮球,练武术,喝可乐,品中餐……共同的爱好、新奇的感受让大家成了好朋友。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立意 关于作文材料: 1.解读材料第一段 (1)“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 交待了写作的背景。“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是写作的大背景,考生应结合这个背景展开写作。“游学活动即将结束”由此引出“活动分享会”和文佳为准备活动分享会上的发言而采访小组成员,以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多国高中学生”点明参与游学活动的对象,且由下文进一步可知,参与活动的高中学生不仅来自“多国”,还来自不同大洲,进行着新时代的文化交流。 (2)“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 提示了核心任务。一是指出写作主体“文佳”,他既是中国学生,又是“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的参与者,还是小组发言代表;二是明确交流形式为代表小组发言,写作文体是“发言稿”;三是指出交流场合为“活动分享会”;四是引出下文,点明材料核心部分的3位受访者的感悟是为发言稿写作提供的素材。 2.解读材料后三段 由3位受访者的言论构成,呈现了不同国度学生在文化考察之旅中,对不同艺术种类与文化载体产生的独特感悟。3位受访者分别来自欧洲、美洲和非洲,彼此远隔重洋,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大相径庭,以他们的视觉来观照中华文化,增加了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欧文所理解的敦煌文化,主要体现为兼收与共生,珍妮所理解的故宫文化,更多地体现为碰撞与创新。两则材料有微妙的区分,考生需具备较高的思维品质才能准确理解。这两者的感悟关注的是文化、历史方面的交汇;西塞则更多地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异同,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交与相处所需的文化润滑剂。共同的爱好促成友谊的缔结,差异的文化基因散发出相互吸引的磁性。 关于写作任务: “结合材料内容”引导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结合材料,体现材料作文的本质,不能脱离材料内容来立意;“自己的体验”,指的是写作者(高中学生)与文化交流发展有关的体验经历等。 “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作为小组的发言代表,发言应该尽可能体现小组成员的想法,可以分点体现,也可综合体现;二是作为中国高中生,发言应站在主人翁的立场上。这篇发言稿的使用时间是“活动即将结束”时、使用场合是“活动分享会”这两个特定情景,因此应带有总结活动的性质,同时须体现“分享”的特征。 发言稿的开头语、礼貌语、强调话语、结语等,与其他文体不同,这是不可或缺的文体要素。

游学活动

游学活动 时间:2019-06-01 12:39:00 | 作者:常旭鹏 2019年4月18日,这一天对于实验小学六年级全体师生来说,是难忘、快乐、幸福而有意义的一天!怀着无限的憧憬,我们来到汝阳一高,去感受一高浓厚校风、学风的氛围,追逐心中最美的梦想。 上午快八点的时候,同学们满怀期待地戴上了黄色的遮阳帽,打着队旗出发了。我们沿着刘伶路一直沿着汝河往前走,过红绿灯的时候,全体同学在班长地带领下,向警察叔叔敬礼致意。到汝河桥上,我们看见河水清澈见底,如同镜面一般。在阳光地照射下,水面上放射出万道金光,仿佛是一条条金鱼在上面嬉戏跳跃。同学们似乎被眼前的美景给迷住了,顿时精神百倍。班长一声令下“跑步通过”,全班同学如飞奔的列车不一会儿就跑过了桥。 经过漫长地行走,我们终于到达了终点——汝阳县第一高中。学校门口13面红旗迎风飘扬,像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1号楼前面屹立着五星红旗旗杆,犹如一位挺拔的战士站在那里站岗放哨。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让人心情澎湃。这栋楼的楼顶上,镶嵌着“进得修业尚能笃行”八个醒目的大字,大厅门口的两旁张贴着“铸就铁肩担道义练出妙手著华章”这副对联,提醒着莘莘学子要刻苦努力,报效祖国。 后来我们观看了他们的大课间活动。大哥哥大姐姐们整整齐齐(next88)地下了楼,一个个班就像像一个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整齐划一地站在操场上,大有特种兵的风度。在观看他们大课间的时候,我们才站了几分钟就有几个学生晒得呕吐了;可这些“特种兵”们在广阔无边的操场上跑了半个小时,竟然一点事都没有,这真是一支钢铁般的队伍呀! 最后,一高优秀的师生共同为实小的学生上了一堂精彩别致的“人生课”。“清北班”毕业于实验小学的学生代表姬祥和耿旭阳发自肺腑的励志报告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特别是文科第一名耿旭阳的故事,让我们颇为感动。他含泪告诉我们:晚上,他想在别人休息时自己另下功夫学习。可是宿舍不允许开灯,他就跑到厕所去借光。困了怎么办?他还向大家展示了他的方法:“啪”他向自己脸上打了一巴掌,他还说:“再困怎么办呢?”“啪啪”左右开弓打了自己。这声音通过话筒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一高,当时有些没有认真听他演讲的同学都被吓了一跳。我被他刻苦的学习精神感动地热泪盈眶。如潮的掌声回荡在整个校园里,似乎教学楼都被震动了。 这次游学活动,让大家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窗外,有美丽的风景,有灿若星辰的文化,还有那来自心灵的共鸣……还是听听窗外的声音吧。我相信,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他的创造力就会有多大。

重阳节登高的意义

登高是重阳重要的活动。重阳节又有“登高节”之称。登高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山、登塔。 重阳登高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的记载。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载显示隋代的风俗与后世很相似。 到了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登高的风俗很盛行,《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 说法一:明《五杂咀》认为,重阳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 说法二: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

企业家为什么要游学

品为谦质,游而尚学 ——企业家为什么要游学 作者:董其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代圣贤的求知之景。到各行各业的标杆企业学习最佳管理实践,到国内国际企业创新、时代变革的风口发源地看一看,已经成为当代各行各业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创业者所期待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那么企业家究竟为什么要游学?我们认为有如下四种理由: 一、被环境逼迫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动荡和变化的环境中,每个行业、企业都面临很大的冲击,未来永远是不可知的,我们不可能用已知去对应不可知,只有用不可知去应对不可知。其中的每个人,特别是企业家,都应该到风口的源头上看一看,到已经走在时代前列的那些成功的标杆企业走一走,你才能感知这个世界是按怎样的一个逻辑在变化,你才能不被时代所落下,你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逐渐成为你所在行业的佼佼者。 品为谦质,游而尚学。在领先的企业里参观考察、与管理实践最成功的管理实践者交流互动,去探访新的管理实践、品味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且找到看待自身企业的新角度和新思维,从而使自己和企业有所成长。 二、被责任驱使 企业实现其企业价值一方面是在实现企业家的价值,另外一方面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企业运作的目标就是不断壮大自身,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所有的企业家都会具有长远的,整体的大局观,都会不断地为企业的发展谋求更加稳妥,健康的道路。要发展,要创新,闭门造车当然不行,在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驱使下,他们必然要不断的走出去增广见闻,不断地与别人交流大开脑洞。企业家游学当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三、被时代感召 我们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而变革的关键在于变革观念。那么什么是改变观念最有效的途径呢?变革大师科特早已指出,观念的改变模式是:目睹-感受-改变,而非分析-思考-改变。他说:分析很少能真正打动人,的确能改变人的思维,但很少能有效改变人的行为,打动人的是情感共鸣。游学正是利用“目睹-感受-改变”这一模式来引导企业家改变自己陈旧的思维观念。所以我们把游学也叫作见识之旅。中国有几千万中小企业主,他们是经过市场检验的优秀创业者,他们渴望开拓视野,渴望接收到新的产品、新的理念。他们渴望变革。对企业家来说,他们改变的路径大多是这样的:看见,我们中国叫眼见为实;然后感受,就是我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变化;最后就是改变。就像任正非1997年到硅谷一样,他觉得贝尔实验室,IBM公司相当牛逼,为什么华为能够战胜中兴,不仅仅是他的艰苦奋斗,还和任正非的视野、见识有关,从硅谷回来,任正非花了10亿元让IBM帮华为构建IPD,而这10亿元还不是其中最大的开支,更大的开支是任正非为了让庞大的华为研发体系适应IBM的小巧,实行大裁员,所以,华为实现了一套与世界主流语言接轨的研发体系。所以某种意义上说是游学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四:被效果吸引 游学是企业家的一种高效率学习模式,是其他任何培训形式无法取代的见识之旅。首先,

游学含义和意义

关于游学 ●什么是"游学"? "游学"是近几年新兴的名词,是一种新事物,它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它的内容贯穿了语言学习和参观游览,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它是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未来高质量的教育前提下发展空间一定会越来越辽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是游学的深刻体现。 ●游学的文化背景 游学主要是为那些有意在未来出国的学生和社会人士提供的一种专业性的服务,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因想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参加游学。游学国度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为主,参加的学生年龄一般介于13 岁到23岁之间,根据不同游学项目,年龄要求亦有所变化;因为游学有别于留学,所以对语言没有硬性要求。美国是中国学生的第一目标留学国,游学项目将使更多的学生了解美国,为留学做准备。另外,欧洲游学也是一条新兴线路,。于欧洲许多国家的大学免学费,而且各项福利较好,各国政府对高学历学生就业也都有优惠政策,留学欧洲的中国学生逐年猛增。赴欧洲游学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 学生们都会在当地的优质学校接受一段期限不等的外语课程或者一些当地文化背景的介绍。这是"游学"中"学"字的最直接体现。典型的游学课程设置如下:上午为密集英文学习,一般安排每周一至周五上课,由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进行小班授课,每班平均6-15名学生;相对于国内的课堂教学,国外的教师更加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学内容也都围绕着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们常常用各种各样的花样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校通常会在下午安排中外学生课堂互动学习和简单的社交活动,鼓励学生使用上午在

对旅游业的再认识——兼与张涛先生商榷

对旅游业的再认识 ———兼与张涛先生商榷 宋振春,陈方英,李瑞芬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山东济南250100) [收稿日期]2004-01-07 [作者简介]宋振春(1963-),男,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 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及旅游文化;陈方英(1971-),女,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旅游企业管理 2003级研究生,泰山学院旅游系讲师;李瑞芬(1980-),女 ,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旅游企业管理2003级研究生。 [摘 要]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关于其内部构成问题至今没 有形成统一认识。本文认为,旅游业“支柱说”只是对旅游业的一种短期的、近视的、静态的认识,不具有普遍意义,不能全面反映旅游业的本质,不适合“大旅游”发展趋势。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产业集群。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吸引物;支柱说;产业集群[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2-0076-04 关于旅游业的构成,迄今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流行的有三大支柱说(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 通)[1,8],四大支柱说(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 旅游商品)[2,3] 。在2003年第4期《旅游学刊》中,张涛先生对以上支柱说进行全面分析后再一次提出新四大支柱说:旅游景区(点)、旅行社、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业为旅游业的四大支柱行业[4] 。 笔者以为,无论三大支柱说、四大支柱说,还是新四大支柱说,都不能正确说明旅游业的结构特点,不利于人们对旅游业的正确认识。 一、景区(点)列为支柱行业并不合适首先,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活动,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的吸引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旅游景区(点),又包括旅游地的语言、生活习惯、风俗民情、城市整体形象等各方面。旅游目的地所有相关企(事)业均为旅游者提供产品和服务,获益者也不只是某个旅游 企业,而是整个旅游地。也就是说,激发人们产生旅 游动机、旅游行为的旅游吸引物(Res ource Attraction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含义是十分广泛的, 既包括景观系统(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又包括旅游节事等 (如:啤酒节、旅游节)[5] 。在最新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将旅游资源分为A ~H 共8类:A —地文景观,B —水域风光,C —生物景观,D —天象与气候景观,E —遗址遗迹,F —建筑与设施, G —旅游商品,H —人文活动[6] 。这也说明旅游吸引物既包括可开发为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又包括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等,旅游景区(点)只是旅游吸引物的一部分(见图1)。因此,仅将旅游吸引物的一部分———旅游景区(点)作为旅游业的支柱提出,不利于全面认识和利用旅游资源。 图1 旅游景区与旅游吸引物关系示意图 注:A 1—旅游景区;B 1—旅游吸引物。 其次,张涛先生认为:传统支柱说将旅游景区 (点)排斥在支柱行业之外,“是出于经济收益角度考虑,仅从旅游景区(点)直接创收相对较少这个现象出发”[4]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实际上,旅游理论界 已充分认识到“旅游吸引物”对旅游发展的重要程度,即“旅游者对旅游吸引物的需求是根本性需求,而对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等其他产品的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4,7] 。因此,不将旅游景区列为支柱 行业,并非完全由于经济收益原因,而是认为旅游吸 引物是独立于旅游产业的客体[1,8] 。即使是排在支76

浅谈学习生活中的实践与认识

浅谈学习生活中的认识与实践 【摘要】大学校园里的我们,不断地以知识充实着自己的大脑。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获得更好的专业技能,大概是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和任务了。而怎样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学校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提高和飞跃,是有方法论的。本文试从大学校园里的学习生活出发,探讨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并且试图找到一种高效的方式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上课、听讲座是我们学习的主要方式,而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里,我们也有机会通过亲身体验来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如果说通过上课,我们可以直接得到对事物的认识,那么亲身的体验就可以说是一种实践,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体现在四个方面: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而且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所学习的学科知识,是有前人在实践中得到了启示并且从实践出发进行了漫长的学术的研究才得以慢慢积累的。所以说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把前人的实践加以总结,取其精华而得来的。之前其他人的亲身经历和实验使得各个学科的成立成为可能,接下来的不断试验和持续的实践则让这个学科发展得更好。也正是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实践中,人们不断地检验所得到的认识的科学性。 作为大学生,我们可能更多的时候是去被动地接受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这也是我们获得认识的捷径。我们通过学习获得的这种知识是总结前人的实践经验来得到的结晶,而在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以后,在理论知识的支撑和指导下,我们可能就有能力自己进行后续的实践了。通过这种实践,我们可以自己去验证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是否科学,并且为我们专攻的学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为,只有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才能够更好的推动认识的发展,使学科的知识继续更新和完善。 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也即人们对实践的能动反映和加工。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我们知道,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人们可以从实践出发,通过思考和归纳来总结出一些规律或特点。我们所学的知识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能动反映得到的。另外,如果把人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这意味着当我们对一个客观对象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灵活地调用这样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组合和整理等等,并且把不同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种自己的认识以及一种知识体系。对于实践得到的直接结果,我们通过复杂的处理过程才得到了正确的认识。 由于认识是一种“能动的”反映,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受和以单一的方式处理,而应该通过缜密的思考和归纳分析得到一个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可能最先在某一个领域进行实践的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形成了对事物的感官上的直观感受,而之后从直观的感受上升到了对事物规律的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所以说,理论和实践没有孰优孰劣,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实践、认识、

研学旅行意义

旅行是通过空间移动来丰富时间价值,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活出无限的生命和精彩。研学旅行由于其“游中有学,学有所得”的特点以及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导向,更是丰富体验、提升素质的重要方式,有效地拓展了旅行的意义。 研学旅行的价值在于“学有所得” 通过研学旅行首先可以获得文化知识。研学旅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旅行,是根据教育性和目的性来安排和规划的特色研学线路。从行前的知识储备,到行中的学习参与,再到行后的思考领悟,每个阶段都涉及文化知识的汲取与摄入。二是获得实践经验。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次,通过研学旅行的深度体验、参与设计和互动交往,可以让参与主体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具身体验和探索自然与社会的“新、奇、异”,获取社会实践经验,提升实操动手能力。第三,通过研学旅行可以获得户外技能。研学旅行是一种开放式户外教育的过程,更加注重参与主体户外技能的培养和提升。通过接触丰富多彩的互动项目来挖掘个体潜能并解锁新技能,以大自然为背景,以旅行为依托,促使参与主体“get新技能”。第四,参与者可以获得精神享受。传统应试教育以及激烈的竞争让社会群体直呼“压力山大”,一方面是来自自身能力不足的自卑感,另一方面是来自与他人比较的压迫感。研学旅行通过将“教育”与“旅行”的巧妙结合,使得参与个体能够在旅行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更能够放松精神、愉悦身心。 研学旅行的发展仍然在路上 随着研学旅行的快速发展,研学产品的质量与品质难以得到保障、市场的规章制度与监管体制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国内外游学产品热度虽高,

但是研学旅行实施效果并不显著。从产品角度来看,研学旅行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产品无法兼顾研学旅行中“教育”与“旅游”的双重属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研学旅行相关标准的缺乏和对研学旅行的认知还有待深化。 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在研学旅行产品设计时,有没有让中小学生做相应的前期准备,甚至包括同学们自己动手设计研学旅行的研究性课题(或生态,或能源,或环保,或文化)?有没有安排合适的研学导师?有没有利用专业机构推动目的地专项资源甚至一些“隐性研学资源”进入研学旅行视野?如果没有这些细致的准备,研学旅行中所接触的各种信息很可能就是杂乱的信息,对学生们来说可能毫无意义。这显然不是真正的研学旅行所希望的。 研学旅行的市场需求旺盛,但目前尚没有形成严格的准入制度,管理与服务规范、研学课程与导师要求等方面的标准不够完善。虽然研学旅行产品跟其他产品一样,需要给予市场主体足够的创新空间,但国家相关标准和资质审核的缺乏,容易造成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不合格机构进入市场,扰乱研学旅行市场秩序和社会形象,不利于研学旅行长期发展。 从行业自律方面,形成研学旅行的自律组织或行业联盟,以共商、共建、共促、共生为原则,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研学旅行从业者的相关培训,提高从业者的研发能力,为需求端提供高品质的研学旅行产品;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研学旅行虚假宣传的监管力度,引导需求端提高对研学旅行产品的甄别能力,尽量选择研学旅行领域知名品牌或企业提供的服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