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为何打出不同的旗帜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为何打出不同的旗帜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为何打出不同的旗帜

胡松: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为何打出不同的旗帜?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她是以城市暴动,充实力量,然后南下,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以实现第2次北伐为目的的。起义部队没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和建立工农政权的目的,而是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和国民革命军的番号,“暴动时要戴着国民党的帽子”(注:中央档案馆编:《南昌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04页。)。起义胜利后,立即成立了一个集政权、党权、军权于一身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南昌起义后40天暴发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则不同,秋收起义一开始就公开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在起义前召开的改组后的湖南省委第1次会上就决定,“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注:肖克、何长工:《秋收起义》,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8页。)并把参加起义的革命士兵和工农武装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暴动前夜,工农革命军师部就新制了共产党红旗,在湘赣边界秋收暴动中,工农革命军高举共产党红旗向国民党反动派进攻,并把共产党红旗插上了井冈山。

1927年12月11日发动的广州起义又与之不同,广州起义一开始就打出了苏维埃的旗帜,并向广州的工人、农民、士兵同志们响亮地提出,“准备为广州苏维埃而战争!”(注:中央档案馆编:《广州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的出版社,第41页。)他们举着红旗,围着红领带,戴着红臂章参加起义,并建立工农兵政权广州公社。为什么处于同一历史环境中而暴发的3次起义会打出3种不同的旗帜?很有必要予以论述。

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为何当时不象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那样树起共产党和苏维埃的红旗,而要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是由于我党对蒋、汪叛变革命后的国民党性质及其革命力量的估计失误而导致的。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对蒋、汪一伙的背叛行为,中国共产党人奋起进行了反击。但是,中共中央认为:蒋介石和汪精卫集团的叛变,只是少数上层领袖的背叛,而“国民党是各种革命阶级的政治联盟之特殊的形式,这种形式是中国历史上所集垒生长出来的”,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领袖虽然已经被资产阶级军阀的联盟所利用,成为反动政策之工具,但他们并“不能使国民党形成资产阶级的领导政党”,国民党的革命性质并没有改变,它仍然是“民族解放运动之特别的旗帜”。(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1927年8月)。)对于国民党内革命力量的估计,中共中央认为:大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员加入了国民党,而且一直形成了国民党内左派的中心”。与此同时,由于“共产党下级党部群众的行动与宣传,使中国国民党在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群众,以至一部分工人群众中已经很有革命的威信”。大革命失败后,作为左派国民党主要群众的小资产阶级,虽然“一部分被反革命派所吸引去了”,一小部分“还留在革命的道路上”,“但是,革命斗争之不可免的重新高涨,又要吸引大多数的小资产阶级到工农的群众运动方面来。”(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1927年8月)。)在大革命失败后,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对国民党及其内部革命力量作出如此的估计,这种估计,

显然成为我党决定举什么旗帜的出发点。基于上述估计,所以中央在组织群众向国民党进行反击的同时,又提出组织工农暴动于“革命的左派国民党的旗帜之下”,“做恢复左派革命的国民党工作”(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1927年8月)。)的主张。在宣布退出国民政府的同时,又声明“共产党员决无理由可以退出国民党”;和“抛弃与国民党合作的政策”(注:《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对政局宣言》(1927年7月13日)),主张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团结下层左派分子,在国民党内组织在野反对派,反对中央的反动政策”(注:《中共中央对武汉反动时局的通告》(1927年7月24日)。),以“建立国民党的新中心”,使革命仍能在“国民党的光荣的旗帜孙中山先生的旗帜”(注:《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致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书》(1927年8月)。)下进行。由此可见,南昌起义之所以打着国民党左派的旗帜,是由于我党当时对国民党的这种认识而决定的。第二,是为了争取“左派”张发奎为起义领袖,发动回粤运动。起义中,中共中央曾经试图争取被视为“左派”的张发奎为起义领袖,发动回粤运动。我党之所以下如此决心,是张与我党的历史关系及其现实态度所决定的。大革命时期,我党派了大批干部到张部带兵,当时在张的部队中有叶挺、蒋先云、卢德铭、周士第、许继慎、刘鸣霞、梁秉枢、候镜如、周邦采等共产党员担任师、团级领导,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担任营、连级须导以及主要的政工、参谋人员的也很普遍,当时我们党在张部能直接掌握的部队有9个团。1927年6、7月,武汉局势紧张,我们党在分散干部时,又将大批干部派到张部,随贺龙,叶挺军行动。故此,张发奎所属部队是我党直接掌握和影响最多的部队之一。这些共产党人在张部身先士卒,英勇作战的模范行动,使这支军队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也为张的不断晋升创造了条件。因此,当武汉政府下令清党时,他不但没有执行,而且继续收容了许多在地方和其他军队中不能立足的共产党人,并且表示愿意与共产党继续合作。张的这一举动,博得了很好的声誉。有人就认为张发奎“不但不将我们党的同志清除,反而收容被国民党驱逐出来的同志,他这种做法,显然是有诚意和我们合作。”(注:龚楚:《我与红军》。)张发奎也有自己的打算,张发奎与唐生智、蒋介石矛盾重重,张发奎眼看两湖地区已经为第1方面军总指挥唐生智所控制,广东又为投靠蒋介石的李济琛占领,江西为第5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所盘踞,自己却成了拥有兵权而无地盘的人物。因此,他高唱东征讨蒋,实际上东征是假,是要借机屯兵赣北,以便打回广东去,取李济琛而代之,当南面王。当时,我们党一方面看清了张发奎的这一企图。另一方面,“看见了长江流域及其北方皆已成为反革命混战所在,以广东(一)占军事地理上之优势;(二)工农运动之核心;(三)财政之丰裕;(四)交通之灵便等等”(注: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未记》(1928年6~7月)。)。所以,在拒绝了东征讨蒋和发动两湖暴动的建议后,打算拥护张发奎为领袖,提出依靠张发奎回到广东去。准备在广东东江一带号召农民暴动,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充实力量夺取广州。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和共产党决裂,公开叛变革命。可是,党中央仍把党的前途和命运寄托在和张发奎合作回粤的基础上,汪精卫实行分共后,武汉地区的形势更加险恶。“在政治上武汉政府已完全反动,唐生智正在积极屠杀我党,压迫工农运动,汪精卫已完全投降于唐。张发奎态度虽仍表示反唐,却已深受汪之影响,高唱拥汪,并表示对我们不满,有…在第二方面军之高级军官中的共产党分子如叶挺等须退出军队或脱离共产党?之表示”(注:李立三:《八一革命之经过与教训》(1927年10月)。)。直到这时,党中

央依靠张发奎回广东的主张仍未改变。起义当天,还用民众团体名义通电张发奎,“欢迎他来南昌,并大书标语:“拥护张总指挥!”“欢迎张发奎总指挥领导革命!”(注:汪精卫于1927年8月5日在国民党中常委会上的讲话。)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又宣布张发奎为全军总指挥。由于对张发奎这个国民党新军阀还缺乏本质的认识,“以为拿出来了我们党的真面目及政治主张,恐怕吓退了小资产阶级,抽了革命联合战线的力量。”(注: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未记》(1928年6~7月)。)所以,为了争取“左派”张发奎为起义领袖,起义打着国

民党左派的旗帜,是很必然的。第三,是为了团结起义部队中的中下层官兵和争取国民党内的真正左派。在大革命时期,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所以由党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数量很少。参加南昌起义的军事力量,是我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的一部分武装部队。这些军事力量,基本上是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军,虽然这些军队是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建立的,部队中有许多共产党员,有的已是部队的领导或骨干。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掌握和控制这支部队,更不能说是在我们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而中国共产党要组织领导南昌起义,宣告这些武装力量脱离国民党反动派,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行列中来,利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旧番号,提出“打倒武汉政府”,“完成国民革命”的口号顺乎民心,这样有利又有效于贺、叶动员率部下起义和起义后维系军心。避免了多数官兵感到突然,有效地调动了部队拥护起义和官兵自觉革命的积极性。假如不用国民党的名义起义,部队要云集南昌,沿途必将受到反动军队的拦截,内部的反动分子必然乘机捣乱破坏,使起义部队在开赴南昌途中就遭受损失。而我党仍沿用国民党名义,就使敌人难以找到寻衅的借口,有利于起义的顺利进行。另外我们也应看到,南昌起义是在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发生的。当时,国共合作刚刚破裂,国民党内的右派势力气焰嚣张。但在这同时,在革命阵营内,仍有一批相当数量的进步分子。他们信任共产党,忠于三大政策,在党遭遇危难时刻,决心挺身而出,与党同舟共济。当时的武汉,是党外进步力量的一个集中地,当党把起义的决定告知党外进步人士时,立即得到了那些不愿追随汪精卫反共的国民党人士的热情支持。例如彭泽民、张曙时等一批不满蒋、汪集团背叛革命、背叛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国民党左派人士,军队中有贺龙、郭沫若等将领,他们按照党的安排。分批密秘奔赴南昌,在南昌的一些国民党左派,例如江西省代理主席姜济寰、教育厅长肖炳章等均就地参加了起义。在起义时发表的中央委员宣言中,有22人署名,其中党外进步人士占1/3以上。特别是国民党著名左派领袖宋庆龄、邓演达,也在宣言中署名,并列名为全国革命领导机构的领导人,更扩大了起义的政治影响。这样,有利于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抛弃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背叛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丑恶嘴脸,唤醒对蒋介石反动统治抱有幻想的人们。在南下广东的艰苦征途中,许多党外人士,职务高年龄大,但他们放下官架子,与战士一起步行,攀悬崖,过险滩,但他们在途中仍然豪情洋溢,有的还吟诗赋志。起义军在潮汕失挫后,许多党外进步人士,遭到国民党的通辑迫害,或被迫流亡国外,或在国内改名隐居,他们中的大多数,终身继续坚持了反蒋斗争。如果不利用国民党的旗帜,就有可能把这一批真正的左派人士排斥在外,不利于起义的顺利举行。第四,是由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总策略决定的。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参加了共产国际,成为该组织的一个支部。各国共产党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指令、指示,原

则上是必须贯彻执行的。中国共产党当然不可例外。虽然共产国际对南昌起义策略没有直接了当的决议或指示,但实际上南昌起义所采取的策略和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总策略是一脉相承的。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总策略就是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在进行国民革命的过程中,将逐步取得对国民党的领导作用,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但是,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蒋介石在上海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共产党再也无法和蒋记国民党合作,这时共产国际又力主同武汉国民党合作。到6月底至7月初,宁汉反革命合流,国共分裂势不可免,但共产国际乃坚持利用国民党的策略。在共产国际的7月《决定》中,曾指示中国共产党人在宣布退出武汉国民政府的同时“不要退出国民党,仍留在该党内,即使国民党领导者正在进行把共产党员从国民党开除出去的运动,与国民党下层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在他们中间提出坚决抗议国民党中央行动的决议案,要求撤换现在的国民党领导机关,并在这基础上面,筹备召集国民党的代表大会。”并且认为“共产党如果不能在国民党内取得领导作用,则无产阶级便不能在全国取得领导作用。”也就是说,共产党只有留在国民党内,利用国民党的旗帜,才能逐步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引导革命走向胜利。否则,就“太危险了”。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党采取了“退出武汉政府”,但“不要退出国民党,在国民党内搞左派”(注:《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05页。)的方针。由此可见,南昌起义打出国民党左派的旗帜是符合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总策略的,反过来说,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总策略,决定了南昌起义只能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不可能打共产党和苏维埃的旗帜。

二由毛泽东亲自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则不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暴动最先挂了红旗”(注:陈毅:《关于朱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见《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5册,第495页。)。那么,秋收起义为什么能最先挂起共产党的旗帜

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大革命失败后,随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党的组织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动。1927年秋天开始,党的实际工作中心逐步向农村转移,一大批党员干部离开城市,下到农村,从事武装斗争。他们长期在农民群众中活动,并大量吸收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入党。农民党员的大量增加,使党的组织状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这时的城市党组织由于遭到敌人的沉重打击和破坏,党员数量在“各大城市都大大的减少”(注:《中央通告第三十二号》(1928年1月30日)。)。随着农村游击战争的开展,党的组织发展“几乎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农民同志”,而城市中党的发展则“非常迟缓”。(注:《中央通告第四十七号》(1928年5月18日)。)。特别是在农村游击战争迅猛开展的地区,农民成分显得更加突出。如湘赣边界地区,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注: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在这种情况下,要在湘赣边界地区

发动广大农民起来进行秋收暴动,一开始就打出共产党的旗帜,这是合乎情理的。第二,由于湖南省委和毛泽东同志对国民党的深刻分析。秋收起义是打共产党的旗帜?还是打国民党的旗帜?这个问题,在当时的党中央和湖南省委及毛泽东之间是有明显分岐的。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对秋收暴动举“左派国民党旗帜”问题没有提出不同意见。但是,当毛泽东一到长沙接触工农群众,尤其是听了共产国际驻长沙代表马也尔“道及国际新训令,主张在中

国立即实行工农兵苏维埃”(注:中央档案馆编:《秋收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6页。)以后,“断定国民党的旗子真不能打了,再打则必会再失败。”(注:《中央通讯》第3期(1927年)。)因此,1927年8月18日由毛泽东主持召开的改组后的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次会议,在讨论起义选择什么旗帜时,会议认为“国民党这块招牌已经无用”,因为“国民党这个工具完全为军阀夺去,变成军阀争权利抢地盘的工具”、“压迫民众,屠杀民众的工具”,“国民党变成军阀党了”,“国民党死了,并且臭了,不但臭了,并且臭气闻于天下。”因而会议“主张用共产党的名义来号召”工农群众暴动(注:中央档案馆编:《秋收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14~115页。)。所以,20日毛泽东代表湖南省委致中共中央信中建议:“我们不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与蒋、冯、唐、阎等军阀所打的国民党旗子相对[立]。国民党的旗子已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从前我们没有积极的取得国民党领导权,而让汪、蒋、唐等领导去,现在应把这面旗子让给他们,这已经完全是一面黑旗,我们则应立刻坚持地打起红旗。”“至于小资产阶级,让它完全在红旗领导之下,客观上也必须完全在红旗领导之下。”因为湖南省委及毛泽东同志与党中央的意见不同,所以,中共中央对湖南省委“抛弃国民党旗帜”的建议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不对的”,但又指示“所有工农自卫军可改为工农革命军”(注:中央档案馆编:《秋收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23~24页。)。由此可见,秋收起义之所以能一开始就打出共产党旗帜,这与湖南省委以及毛泽东同志对国民党的深刻分析是分不开的。在当时革命的关键时刻,能够这样清醒地估计当

时阶级关系的变化,透彻地认识国民党的本质,确实难能可贵。第三,是由参加秋收起义的军事力量所决定的。从参加秋收起义的军事力量来看,主要是由我党掌握的革命军队和工农武装组成。具体是平江、浏阳农军,安源的工人武装,以及未赶上南昌起义的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这些武装分处在修水、铜鼓、安源三地。起义前夕,这几支军事力量的领导人,在修水的山口镇召开会议,决定把这几支军事力量合组为1个师,下辖4个团,“第一团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骨干,由湖南平江工农义勇队和湖北崇阳、通城农民自卫军组成。第二团以安源矿警队为骨干,由萍乡、醴陵、安福、莲花、衡山农民自卫军组成。第三团以浏阳工农义勇队为基础,加上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各一部组成。第四团是收编夏斗寅的残部。”(注:何长工:《难忘的岁月》,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36页。)从参加起义的部队的构成来看,秋收起义是以正规武装力量为骨干,工农群众踊跃参加的一次群众性的武装起义。中国共产党是工农群众运动的当然领导者。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为广大群众谋利益的党,她在工农群众中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所以秋收起义一开始就打出共产党的旗帜,以其来发动工农群众参加秋收暴动。

三1927年12月11日发动的广州起义,又与以上两次起义不同,广州起义一开始就打出了苏维埃的旗帜。原因是:第一,我们党对组织苏维埃政权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1927年8月,党中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认为:“本党现时不提出组织苏维埃的口号城市、乡村、军队之中都是如此。只有到了组织革命的

国民党之计划完全失败,同时,革命又确不高涨之中,那时本党才应当实行建立苏维埃。”8月23日,《中央复湖南省委函》中,根据上述中央议决案的精神,批评了湖南省委说:“你们以为目前中国革命已进到第三阶段,可以抛去国民党的旗帜,实现苏维埃的政权,以为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1917年了,这是不对的。”8月26日,南昌起义军到达瑞金时,从报纸上得知张发奎等已经公开反共,武汉政府已投降蒋介石。因此,9月初,周恩来在汀州致信中央,表示要“在潮汕、海陆丰建立工农政权。”(注:《周恩来同志给中央的信向潮汕进军的问题》。)9月19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决议案》,明确宣布抛弃国民党旗帜,并正式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决议案同时规定:“现在的任务不仅宣传苏维埃的思想,并且在革命斗争新的高潮中应成立苏维埃。”10月2日,中共中央在《告两广闽南工农兵书》中,“号召两广及福建工农兵及一般民众起来!夺取政权,建立平民革命民主政府”(注:中央档案馆编:《广州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1页。)。同时,中央还明确指出:“如取得广州,应当召集各路暴动的农民工人团体代表(能到多少是多少),开一革命会议,选出中国临时革命政府(广州市工农兵士贫民代表会议实即苏维埃应为政府之主干”(注:中央档案馆编:《广州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7页。)。根据我们党对组织苏维埃政权的认识的这一转变,中共广东省委在通告中指出:“国民革命军之名义立即废除,国民党现在已经完全成为军阀的玩具,国民革命已经是军阀部队通用之名词,他的名义决不是以领导此种坚决的革命运动。以后军队及全省工农讨逆军一律改称工农革命军,原工农讨逆军能离开本县的可合并编入军队中,称工农革命军第几师,不能离开本县的称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几团或营。一律废除青天白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识与国际旗同”(注:中央档案馆编:《广州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7页。)。至于政权机关,在乡村则为农民协会或农民委员会,在城市则为工农兵革命委员会”(注:中央档案馆编:《广州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20页。)。从我们党对组织苏维埃政权的认识过程可以看出,只有广州起

义,才能一开始就打出苏维埃的旗帜。第二,起义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工农兵士贫民代表会议的政权。10月3日,周恩来在流沙会议上宣布:“我们共产党不再用中国国民党这面旗帜了,将在苏维埃旗帜下,单独的干下去”(注:张国焘:《我的回忆》。)。于是,南昌起义军主力于汤坑作战失利遭到失败后,余部第24师1300余人,在师长董朗、党代表颜昌颐率领下,转至海陆丰,同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随后在彭湃等领导下举行了第3次海陆丰农民起义。11月7日,起义军在海、陆、紫、惠边区与农民运动结合,首创了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它开创了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历史。起义前夕,共产党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又密秘举行了工农兵代表会议,并拟定了广州苏维埃政府的政纲。事实已经证明:广州起义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究竟让李济琛的白色恐怖政权存在呢?还是建设我们工农兵自己的

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政权呢?”(注:中央档案馆编:《广州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40页。)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准备为广州苏维埃而战争!”(注:中央档案馆编:《广州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41页。)既然广州起义的目的是为广州苏维埃而战,那么广州起义一开始就打出苏维埃的旗帜,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情了。综上所述可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之所以会打出不同的旗帜,这是三大起义的领导者根据当时各自不同的政治形势和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及对国民党的认识所决定的。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经过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共产党力量较强、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在湘鄂赣边区组织秋收起义。8月12日,由共产党员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到达修水县城,并与8月下旬抵修城的崇阳、通城农民自卫军在本县山口统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余洒度、余贲民任正副师长,下设4个团,1、4团驻修水,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总指挥机关设在县城,修水地方党组织积极配合,发展武装,组织群众支持起义军。师部参谋长何长工、副官杨立三,根据前敌委员会指示,在修水设计并制作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和臂章。“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9月9 日,震撼世界的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起义部队在修水县城举起义旗,向长沙挺进。途经渣津,与收编的邱国轩第4团汇合,并攻克了敌盘踞的朱陂厂,在进攻长寿金坪受挫后,返回修水台庄,后接毛泽东指示,挥师浏阳文家市,与2团和3团会合后,跟随毛泽东踏上前往井冈山的道路。 八七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回到湖南。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改组后的湖南省委第一次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成立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9月初,毛泽东在江西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讨论秋收起义具体部署。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是叶挺独立团的新兵组建的),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鄂南崇阳和通城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二、三团。起义前又收编一部分原黔军武装为第四团。卢德铭(原警卫团团长、共产党员)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任师长。起义的目标是夺取长沙。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向长沙进击,先后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平江的龙门厂、浏阳的白沙、东门市等地。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已处于低潮,敌强我弱,加上群众缺乏作战经验,起义军某些指挥员指挥失当,新收编的第四团在战斗中又临阵叛变,致使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9月14日,毛泽东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第一、三团与第二团余部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19日晚,在文家市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进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移,以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在向南进军途中,处境十分困难,在江西省萍乡县芦溪又遭到敌人的伏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改编(即三湾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10月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地区,得到当地武装袁文才和王佐的帮助,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比较,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并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

南昌起义历史背景及过程意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在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率领下,两万多北伐军在南昌举行起义。随着一声枪响划破寂静的夜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诞生了,中国历史由此刻开始改写。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血的教训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它表明: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对付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南昌起义的经过: 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 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结。 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当天就在城内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8月1日2时,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第二天到达南昌集中。起义最终取得了成功! 8月1日上午,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无作战部队),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建军节著名战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建军节著名战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考点: 考点名称:南昌起义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八七会议: 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代表们在发言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发言,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议案。最后改选党中央领导机关,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残酷的进行镇压革命群众。面对国民党的恐怖统治,共产党要不要进行反抗,要,如何反抗——武装起义同时,中国共产党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毅然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自己的军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军队的领导权在国民党手中。 2、时间:1927年8月13日 3、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4、结果:歼灭南昌守敌3000余人,起义取得胜利;接着,国民党调重兵进行反扑,损失惨重。起义军,一部分进入海陆丰地区——坚持斗争;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南昌起义的意义:(归结为四个第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第一次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创建了第一支革命军队,这也是为什么把南昌起义定为建军节)的开始,拉开了国民党与共产党十年对峙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八七会议: 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内容: (1)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分析摘要: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恐怖统治而举行的武装暴动,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较两次起义的某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其原因与影响,对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两次起义的地位与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比较分析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了反抗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集团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屠杀与迫害,为了建立自已的革命武装,用革命的力量反对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统治而举行的两次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这两次起义在我党我军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在中国革命道路先农村后城市的探索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中共早期的两大起义,它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少区别,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简单的比较。 一、军事力量

南昌起义部队几乎是清一色的国民革命军正规军。据记载,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导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这些部队装备整齐,训练有素,并经历了北伐战争的洗礼,有着强大的战斗力。相反,秋收起义部队的组成则复杂得多,它包括武汉国民政府第二方面军警卫团、湖南工农义勇军及安源武装力量。 二、起义使用的旗帜 南昌起义使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帜,占领南昌后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而且起义部队身着国民革命军的服装,部队的称谓及番号仍然沿用国民革命军名称及序列。秋收起义第一次使用“工农革命”的旗帜,穿的是工人、农民自己的便服,戴着红袖标。即便是南昌起义余部会师井冈山以后也统一称为“工农革命军”,红色成为军旗的特有颜色。两次起义的旗帜不同表明:南昌起义所高举的旗帜深深打下了共产

第13课南昌起义与红军长征

第13课 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学习目标】 1、掌握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 2、能够分析红军建军和万里长征的原因; 3、学习红军的长征精神。 【学习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南昌起义(阅读课文66页,回答下列问题) 1、勾画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物。(A 级) 2、掌握南昌起义的意义。(B 级) 知识点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阅读课文66-67页) 1、勾画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结果。(A 级) 2、找出我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哪里?谁创建的。(B 级) 3、勾画井冈山会师部队、改编部队、会师意义。(B 级) 知识点三:红军长征(阅读课文68-70页) 1、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经过。(B 级) 2、勾画长征期间的重要会议及其内容和意义。(B 级) 3、红军长征的结果及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说一说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B 级) 【展示提升】 展示一:小组对抗,抢答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意义。 展示二:用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红色旅游圣地”井冈山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展示三:搜集红军长征的故事,展现红军长征过程和长征精神。 班级 姓名 级段 八C 科目 历史 课型:新授 时间 2 013.10. 10 编写人:彭雪伟 审核: 密 封 线 二 次 编号: 13

【课堂检测】 创作 一、基础题 1、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确定为每年的8月1日,这是为了纪念()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军北伐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意义在于()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创建了人民军队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 ) A.北上抗日 B.将革命进行到底 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 D.实现革命重心转移 4、“它不是一般意义的行军... ...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 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5、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遵义会议 ②过雪山、草地③四渡赤水河④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6、下列哪一词语能形象的概括遵义会议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A.开天辟地B.焕然一新C.生死攸关D.光明前途 7、某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体会长征意义,感受“长征精 神”。根据所学知识,“重走长征路”的正确路线是() A.瑞金-遵义-吴起镇-泸定桥B.瑞金-泸定桥-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泸定桥-吴起镇D.瑞金-吴起镇-泸定桥-遵义 8、下列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A.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在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 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至少写出2个) (4)此事件给后人留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为什么?请结合学习生活 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

认识启示

第一部分基础考核部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科技 对长城、故宫、大运河、都江堰的古代建筑成就的认识: (1)这些伟大建筑与工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2)部分工程在当时或以后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4)它们是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的还激化了社会的矛盾等。 科学技术是推动时候发展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随着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科学技术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一系列先进工具的应用以及先进的天文历法、古代农书的编撰对农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造纸、火药、采矿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造船技术等,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 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对孔子及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 诸子百家的学说中被现代社会吸收、利用的有: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等。 我们应该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变革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良好素质。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孔子“仁”的思想体现了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有利于构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孔子的“仁政”等儒家思想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关爱百姓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认同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增进民族自豪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的启发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搞好学习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中得到发展;营造以人为本的宽松的课堂气氛等。 对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的启发: 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国家强盛;闭关锁国,阻碍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落后。)对待国外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立足国情,不断开拓创新。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鸦片战争留给我们的警示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它用事实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它警示我们只有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自立于世界,国家的强大是我们赢得平安的保障。 毒品的危害 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导致犯罪;危害社会稳定等。 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应该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向身边的人宣传毒品的危害;与吸毒、贩毒行为做斗争。 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认识 火烧圆明园是中华文明及中国文化的一次浩劫,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破坏,是对全人类的犯罪;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它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掠夺的强盗嘴脸,使我们更深刻认识到西方殖民者的滔天罪行;它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面对圆明园残迹,作为中学生,你有什么感想

南昌起义的经过及意义_1500字

南昌起义的经过及意义_15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

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 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

秋收起义观后感

秋收起义观后感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为大家分享了秋收起义的观后感,欢迎借鉴!秋收起义观后感1 昨晚陪爸爸看《秋收起义》的碟子,再次重温那段青春激昂的岁月,再次被主人公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心中感慨颇多,特作此观后感如下: 一。救助山伢子 故事开篇毛泽东以“毛委员”的身份入场,独自一人前去参加秋收**的领导会议,路上他遇见一个少年吹着悲怆的号角,身上衣衫破烂,毛泽东走向前问他怎样回事,少年“哇”地一声就哭了。原来他的父亲被反动派杀害,还叫他拿三块大洋赎回他父亲的人头。少年哭诉着,毛泽东扶起他,给了他五块大洋,面色凝重地对他说,你要振作起来,要主动拿起武器起来反抗,才能为你的父亲报仇,并告诉他安葬好父亲后能够去找他,一齐参加革命**。少年点头答应了。 从这件事我们能够看出毛泽东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也为他之后坚持走群众路线定下了感情基调。 二。笑释前疑,显示宽阔胸襟经典搞笑签名 毛泽东进入红区,不料却被巡逻民兵当成奸细抓住,押到指挥所,几位起义将领正焦急地等待他到来,突然看到几个士兵对

着远道而来的毛委员大声呵斥,顿时怒不可遏,参加**的于师长当即命令部下押下去重打五十大板,紧张时刻毛泽东急忙拦住于师长,并微笑着说,这是士兵们觉悟高。用心性强的表现,就应值得表扬,何苦要打板子呢?就这样,那几个手脚无措的起义士兵释去了身上本不该扛负的重担,满脸愧色地出去了。 一个起义委员会书记,迢迢赶来组织**,竟然被误挡作奸细抓住,弄得狼狈不堪,而毛泽东却能一笑了之,设身处地为士兵着想,其勇气和心胸坦荡令人钦佩。这件事证明毛泽东即使身居高位也不摆官架子,而且深入群众,了解民情,确保起义的成功发动,这在当时是十分少见的,它显示出毛泽东非凡的品格魅力。 三。坚定不移,力挽狂澜相册名字 起义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他说,明天,就是中秋节了,这是中国人称之为团圆节的日子,而我们就要在明天发动**,这是为什么呢?是正因反动派和土豪劣绅不让我们团圆!因此,我们要拿起武器!打倒一切反革命! 大会在潮水般的掌声中落幕,标志着秋收起义正式打响。 之后,起义遭到敌人的顽固抵抗,起义军伤亡很大,前进受阻,关键时刻毛泽东毅然决定撤退,放下中共中央攻打长沙的计划。没想到这一决定立即遭到除了总指挥卢德铭外的其他起义领导人的坚决反对,更棘手的是士兵们的进攻情绪十分激动,他们激昂高呼打败敌人,占领长沙!毛泽东镇定自若,平静应对众人的质疑,丝毫没有取消决定的意向。最后,于师长代表大家当众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1.鸦片战争: 事件:“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并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1.政治上,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经济上,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3.思想文化上,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2.《南京条约》: 又称《江宁条约》,是1842年由于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而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共13款,主要涉及五口通商、割地赔款、灌水自主权等内容。 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3.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的变化: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马关条约》: 是1895年由于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而与日本签订的刻毒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1.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2.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3.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4.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等。 影响:1.中国主权沦丧,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2.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民发展3.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对江浙两省财富的掠夺。 4.义和团运动: 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并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运动过程:扶清灭洋、转入直隶、列强介入、对外宣战、八国联军侵华、东南互保、余部抵抗。 事件影响:1.守旧顽固派被清除;2.统治威信下降;3.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5.《海国图志》: 描述:《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它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不足九万字的《四洲志》为基础,将当时搜集到的其他文献书刊资料和魏源自撰的很多篇论文进行扩编,全书达到100卷。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影响:1.弥补了《四洲志》和《康輶纪行》等书的缺憾,被誉为国人谈世界史地之开山;

电影秋收起义观后感 多篇

电影秋收起义观后感多篇 【爱国电影《秋收起义》观后感】 1924年开始的国民大革命在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而失败告终。中共面临巨大危机,因此于1927年8月7日湖北汉口召开重要会议。会议决定委派毛泽东前往湖南领导秋收武装暴动,夺取长沙,为中共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影片《秋收起义》讲述的就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整个经过。 从整个影片中最能感受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是的方面有: 首先是人民战争思想。革命战争是群众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事力量和经济力,更要比人力和人心。战争力量最深厚的根源在于人民群众。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群众而决不是反动派。革命战争是群众的事业,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的战争。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战争要兼顾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尽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一次来跳动和保持人民群众对革命战争的长期支持的积极性。对于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在影片中就有充分的体现:毛泽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生严灵芝和樊策青。受毛泽东思想的阎灵芝反对地主父亲的做法,把自己家里的土地和财产平均分给农民;樊策青冒着被会被活埋也要跟随毛泽东进行武装暴动。毛泽东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参加起义的人们群众,乞丐蓝顶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毛泽东还帮助细呀儿赎回父亲的头。在攻打下一座城市后,就把当地地主和官绅的土地和财物平均分给当地农民,军队不拿一分一毫。对于想要逃跑的士兵,毛泽东也是仁慈对待。在余洒度想要枪毙逃兵时,被毛泽东及时救下,还给与他们金钱,让他们好好回家生活。为以后人民军队的不断扩大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就是毛泽东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在秋收起义失败以后,毛泽东没有像在余洒渡选择继续攻打湖南的大城市长沙,而是转而向湖南和江西的边界的罗霄山脉进军。他正确分析给余洒渡听,若是攻打长沙,则武汉和广州的反动军队便会在半天之内赶到长沙,

中国建军节的意义

中国建军节的意义 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如下就为大家收集了中国建军节的意义,欢迎阅读! 中国建军节的意义【1】建军节是为了纪念人民军队的诞生和艰辛历程,激发将士们扞卫国家的斗志,节期在每年的8月1日,通常这天中国各地都要集中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活动,纪念人民军队的诞生,建军节的习俗一般是机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形式各样的拥军活动。每年建军节,部队都组织盛大的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各级政府,也组织隆重的军民联欢晚会或座诫会,邀请老红军、军队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及烈军属代表参加。同时,还要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宣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检查优抚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决。各级政府、广大人民群众历来把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作为纪念建军节的“保留节日”。 中国建军节的意义【2】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但为何以这一天为建军节呢? 当然这是纪念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发生的起义事件, 从这一天起中国革命就正式走上武装割据的道路, 因此, 八一也就成为了解放军的建军节。 从深一层的角度去看, 八一南昌起义不仅仅是打响了第一枪, 而且还有很多直接影响到中国革命进程的重要因素。 (一) 人才方面 很多人在了解南昌起义时候会关心中国开国将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曾经参加过南昌起义, 据统计八位元帅, 六名大将曾经直接和间接参与南昌起义. 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南昌起义之后的发展. 南昌起义大部队在转移中被击溃, 朱德和陈毅带领劫后余生的八百壮士辗转作战, 最在井冈山和xxx的部队汇合. 而之前xxx的秋收起义的总指挥是卢德铭,黄埔二期学生,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团长。率全团未能赶上南昌起义,随后参加了xxx领导的秋收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 xxx组织领导的百色起义的主要负责人是张云逸, 也和南昌起义有关, 时任第11军25师参谋长.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的三大主力的主要领导人都和南昌起义有关. 中央红军就不用说了, 二方面军是贺龙本身就是南昌起义的主角, 四方面军早期领导蔡申熙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在鄂豫皖是地位仅次于徐向前的军事将领. 时任第 11军第24师参谋长. 在抗日战争中, 新四军军长叶挺也是南昌起义的主角.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 120师师长贺龙, 参谋长周士第, 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等也是南昌起义的重要参与者. 在解放战争中的四大野战军中同样如此. 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南昌起义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个重要的军事家, 比如林彪和粟裕也都是南昌起义的参与者. (二) 战术方面 共产党部队的胜利得益于游击战术, 不论是日后大规模的运动战也脱胎于此. 至于谁发明了游击战术, 很多人都认为是xxx主席发明的, 但历史的证据很明显地表示, 游击战之父应该就是红军之父朱德. 而且在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带领的部队就是利用游击战术, 不但保留了南昌起义的火种, 而且还在游击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观后感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秋收时节,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的大旗飘扬在湘赣边界的上空。一场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个新篇章。 如果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使中国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绝境。而,八七会议,正确的抉择,又把中国领上了路,是革命的转折点,那么,秋收起义就是转折后的第一步,第一道弯,虽然这道弯拐的有些曲折,但毕竟是拐了,然后,就拐出了一片辉煌! 秋收起义,不是一个胜利,但却有比胜利还深远的意义。纵观当时中华大地的形势,再明显不过,国共相差悬殊,无论是军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国军是完全足以一举歼灭微弱的共军的。但,共军有弱,更有足以致国军以死地的优势。那就是,错了,勇于改正,并敢于走新路子,走别人不敢走但却会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义之初,获得不小的胜利,但实力在那,更何况还有不当的指挥,对革命来无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濒危之时,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的发挥了她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指挥,准确认知形势,转移路线,保存实力。即使再难再苦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井冈山,奔向了未来革命的摇篮,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开始了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多么的准确而重要!在当时的环境和形势下,任何一个细节或者决定都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道路。秋收起义最开始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气,对革命从死气沉沉走向光明充满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给中共敲响了警钟,在城市中,与国军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共则发挥了她的巨大优势,从错误中走出来,擦亮眼睛,高瞻远瞩,毅然转道井冈山。从失利逐渐向曙光前进! 八十多年过去了,秋收起义的号角似乎还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那场转折,是不容易的,任谁也知道,它又是伟大的。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国的发展历史之路上,都是无可抹杀的伟大的转折! .救助山伢子 故事开篇毛泽东以“毛委员”的身份入场,独自一人前去参加秋收暴动的领导会议,路上他遇见一个少年吹着悲怆的号角,身上衣衫破烂,毛泽东走向前问他怎么回事,少年“哇”地一声就哭了。原来他的父亲被反动派杀害,还叫他拿三块大洋赎回他父亲的人头。少年哭诉着,毛泽东扶起他,给了他五块大洋,面色凝重地对他说,你要振作起来,要主动拿起武器起来反抗,才能为你的父亲报仇,并告诉他安葬好父亲后可以去找他,一起参加革命暴动。少年点头答应了。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也为他后来坚持走群众路线定下了感情基调。 二.笑释前疑,显示宽阔胸襟 毛泽东进入红区,不料却被巡逻民兵当成奸细抓住,押到指挥所,几位起义将领正焦急地等待他到来,突然看到几个士兵对着远道而来的毛委员大声呵斥,顿时怒不可遏,参加暴动的于师长当即命令部下押下去重打五十大板,紧张时刻毛泽东急忙拦住于师长,并微笑着说,这是士兵们觉悟高.积极性强的表现,应该值得表扬,何苦要打板子呢?就这样,那几个手脚无措的起义士兵释去了身上本不该扛负的重担,满脸愧色地出去了。

南昌起义

标题人民武装第一枪——南昌起义 姓名陈业锐 所在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302班 学号 0133124517 任课教师傅锁根 日期2014年6月3日 得分

南昌起义及其历史意义 摘要: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关键词:南昌起义、历史意义 背景: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一、南昌起义简述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

陈晨+++八一起义与秋收起义比较研究

南昌起义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比较研究 陈晨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内容摘要】南昌起义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实现由大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变的伟大开端。由于构成两次起义的要素基本相同,故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将两次起义的要素划分为“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外部影响”、“历史意义”四方面,进而展开对两次起义的比较论述:两次起义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都受到了来自共产国际或对或错的指挥干预,希望通过武装起义建立自己的革命队伍及根据地;但鉴于两次起义发生的具体条件不同,两次起义所打旗帜有所区别,并在不同的国内外环境下采取了不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比较研究 历史事件的比较研究,首先要有比较研究的可能,其次要有比较研究的参照系,最后要有比较研究的意义。对于本文探讨的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而言: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在于二者均发生于大革命失败后,宁、汉国民政府由权力斗争造成的分立逐步走向共同扼杀革命的合流,国内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历史背景之下;两次起义比较研究的参照系,是建立在对起义各要素进行划分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比较研究的意义,则是探究党在由大革命到土地革命的转变时期,从思想到行动逐步走向成熟这一过程。 现将两次起义进行比较研究的要素划分为“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外部影响”、“历史意义”四点。具体比较如下: 作者简介:陈晨(1987—),河南修武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政治学研究。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事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方法,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只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引导事物走上正确的道路。正因为两次起义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才取得了轰轰烈烈的成绩。现具体论述如下: 相同点:首先,两次起义都有一个相同的主观背景,即党内逐步摆脱了右倾主义错误思想的影响,开始走武装斗争路线。陈独秀长期以来在党内实行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又对汪精卫抱以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推行机会主义的路线。党内很多同志在这一时期都开始反对投降主义的政策,加之共产国际“召开党的紧急会议,改选中央委员会,严厉批评党的领导,执行共产国际执委会各项指示”[1]的指示,终于在1927年7月12日由“五人政治局”代替陈独秀主持中央工作,“自此独秀即不视事”[2],并于8月7日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八七会议”。象征党内摆脱右倾主义路线、开始武装斗争路线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7月13日的宣言。 其次,两次起义都坚持了党的领导。1927年7 月16至18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举行会议,会议作出组织南昌起义及湘鄂粤赣四省秋收起义的决定,其中南昌起义由于其特殊性,是此次暴动重点。一方面,将中共掌握、影响的国民革命军向南昌集中,发起南昌起义;另一方面,利用秋收季节发动湘鄂粤赣四省农民暴动,组织秋收起义。根据中央的决定,周恩来、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叶挺等人先后在九江、南昌紧张地进行南昌暴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负责武装起义的领导工作。八七会议后,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前委书记毛泽东,也奉中央之命抵达长沙,夜以继日地策划、组织秋收暴动。南昌起义及秋收起义,从最初的酝酿到实施,从武装暴动的发起到组织领导,从起义的大政方针的制定到起义的演变,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的结果。正由于两次起义是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因而获得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与组织保证,获得了深入开展、广泛影响的最有力的条件。 不同点:两次起义所打旗帜不同。 南昌起义尽管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但所打旗帜的却是国民党左派。还在7月底筹备武装起义时,起义前委就决定成立有国民党左派参加的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国民党左派的旗帜来反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倒行逆施,来唤起民众的热情。南昌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央指示召开了有中共党员及国民党中

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 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

[键入文字] 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 年8 月1 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 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33 年7 月11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 月30 日的建议,决定8 月1 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 月1 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1927 年周恩来领导的武装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 年8 月1 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 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 年4 月12 日和7 月15 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 1

建军节著名战役之南昌起义历史背景及过程意义

建军节著名战役之南昌起义历史背景及过程意义1927年8月1日凌晨,在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率领下,两万多北伐军在南昌举行起义。()随着一声枪响划破寂静的夜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诞生了,中国历史由此刻开始改写。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血的教训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它表明: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对付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南昌起义的经过:

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 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结。 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当天就在城内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8月1日2时,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第二天到达南昌集中。起义最终取得了成功! 8月1日上午,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无作战部队),朱德任副军长、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