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的养生经

国医大师:朱良春的养生经
国医大师:朱良春的养生经

30位当代国医大师

30位当代泰斗级老中医成“国医大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评选出首届“国医大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他们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jiǎ、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按姓氏笔画)。 这30位首届“国医大师”,是从全国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者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工作经历都在55年以上。6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10人、上海3人、江苏3人,广东、浙江、天津、山东、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四川、广西、内蒙、西藏各1人。 1. 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擅治多种疑难杂症。方和谦之父方伯屏师从御医赵云卿,为当年京城“十大名医” 2. 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1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15岁时从开药铺的父亲手中得到本《黄帝内经》,在江南奉贤出诊12年中几乎每天抚读,在江苏省中医学校进修破格留校,后调北京中医学院,创建内经教研室。对五行、气血循环、运气学说提出独到见解。 3. 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2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家学渊源,是王氏名医第19代传人,15岁便开始随父识药辨病。《内经》和中医基础理论专家 4. 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生在中医家庭,祖父是广州天福堂药材股东,父邓梦觉是岭南温病医家,中学后考入省中医药专门学校,跟随陈月樵等学习,后在香港和广州两地行医。 5. 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5岁从师吉林名医宋景峰。中医内科急症专家 6. 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为师,后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著名中医内科学家 7. 何任男,汉族,1921年1月出生,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1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医学上自家传,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 8.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症,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攻里通下派。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早年师从哈荔田(承施今墨周介儒等)9. 张灿玾男,汉族,1928年7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9 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著名的中医医史文献专家。1943年从祖父与

女国医大师们的养生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4807189.html, 女国医大师们的养生经 作者:杨璞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9年第09期 刘敏如(86岁):爱好广泛 女国医大师刘敏如今年86岁,她总是保持着旺盛的精力。 刘敏如爱好广泛,琴、棋、书、画虽算不上精通,但每一样都喜欢。她常和朋友一起去唱歌,闲暇时还画画。在她看来,这些爱好也是养生的一大秘诀,她认为老年人,不要认为自己老了,就要少动脑、少动身、少欲念。越是上了年紀,就越要有所爱好、有所追求、有所作为。 邹燕勤(86岁):药渣泡脚 国医大师邹燕勤虽然已86岁高龄,却面容红润,谈吐敏捷。 邹老有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而且常用中药渣泡出来的热水。很多用于煎煮的中药方都是根据患者疾病对症开方的,虽然经过煎煮,但还有残余药性。用来热水泡脚,药性从皮渗透,可以有效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达到“内服外治”的效果。中药渣物尽其用,不仅帮助治疗疾病,还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活血通络、滋养容颜、改善睡眠。 邹老的饮食很简单,有啥吃啥,但从不挑食。 葛琳仪(86岁):别让胃病“吃”出来 86岁的葛琳仪说,现在的消化道疾病往往是因为吃得太好引起的,以前的胃病是饿出来的,现在的胃病是吃出来的。 她很注重早餐,她曾在媒体分享了常喝的粥:头天晚上将白木耳、米仁、莲子、芡实、红枣一起煮粥,第二天早上喝粥,再喝杯牛奶加个鸡蛋就足够了。但是切不可以为这些养生食物多多益善,与粥同煮仅仅作为配料,不可“喧宾夺主”,最好经中医辨证之后,对证食疗更合适。 柴嵩岩(90岁):福从膳中来 国医大师柴嵩岩今年90岁了,她认为:“福从善中来,福从膳中来”。并笑道:“我的养生秘诀没有‘羊方’,尽是‘土法’。”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癌症的九大秘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癌症的九大秘方癌症属于正虚邪实、邪盛正衰的一类疾病,所以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要结合病史、病程、四诊合参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做到“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 生命,可能因为癌症的袭击而轻轻远走,触动人心;也可能经过与癌症的顽强斗争最终存留,却疲惫不堪。在癌症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却又是如此的顽强。当癌症不幸降临时,这场殊死搏斗之战该如何进行?生命至上,国医大师朱良春有良方! 1.抗癌单刃剑方 组成:仙鹤草50~90g,白毛藤30g,龙葵25g,槟榔片15g,制半夏10g,甘草5g。 用法:仙鹤草要单独煎煮,煎取汁备用;其他药物一同煎取汁,和仙鹤草煎汁混合,一次顿服,每日1次即可。若饮药有困难,可分次服,一日内饮完。 功用:解毒抗癌,镇静镇痛。 主治: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

1.抗癌单刃剑方 组成:仙鹤草50~90g,白毛藤30g,龙葵25g,槟榔片15g,制半夏10g,甘草5g。 用法:仙鹤草要单独煎煮,煎取汁备用;其他药物一同煎取汁,和仙鹤草煎汁混合,一次顿服,每日1次即可。若饮药有困难,可分次服,一日内饮完。 功用:解毒抗癌,镇静镇痛。 主治: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 2.藻蛭散 组成:海藻30g,水蛭8g。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6g,每日2次,黄酒冲服(或温水亦可)。功用:软坚散结,破血消癥。 主治:食管癌。用于痰瘀互结而吞咽困难,苔腻,舌质紫,边有瘀斑,脉细涩或细滑者为宜。 注意事项:服药4~5日后如自觉咽部松适,咽物困难逐渐减轻,可以继续服用。如无效,即改用它法。如合并溃疡而吐出胃液中夹有血液者,即需慎用,或加参三七粉为妥。其他为肝郁气滞、热毒伤阴及气阴两虚者,均不宜用。 3.通膈利咽散

临汾老中医高允旺入围国医大师候选人

近日,欣闻著名脑病专家、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首届名老中医”高允旺,作为我市惟一、全省仅有的5位老中医入围第三届“国医大师”候选人之列。一个地级市的老中医,是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医海杏林中屡获殊荣,并攀向中医界的“珠穆朗玛”?怀着几分好奇与敬佩,1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市区的永旺脑病医院,听高老讲述了他悬壶济世、筑梦国粹的精彩人生。 躬耕杏林五十载坚守临床第一线 60年代初,西医大学毕业后,高允旺分配到大宁县人民医院工作。因为酷爱中医,1964年,又拜名老中医师明理为师,进入中医门槛。之后不断自学、拜师,并经过省、地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班学习,开始从事中医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至今。 50余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诊治病人5万余人次,疗效显著。他的病人或家属中不乏位尊权重之人,有人曾不止一次地推荐他走上更高的行政领导岗位,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宁当良医、不为良相。作为医者,就像战士离不开战场,鲜花离不开土壤,医生只有扎根一线,才能不断攻克难关,抢救更多的病人……”即使担任永旺脑病医院院长近20年,他也从未离开过临床第一线,一年365天,除外出讲学、上门就诊外,全年无休无假,坚持8点上班,12点下班,下午2点半上班,6点下班,遇到病人太多时,还经常加班加点。在医院一楼不足10平方米的专家门诊,每天前来就诊者络绎不绝,无论患者家境贫富、地位高低,凡有来者一视同仁,亲自把脉、亲自诊断、亲自行针用药,为患者精打细算,待患者如亲朋。他常说:“治好病人的病是我的使命。对我来说,命就是责任、命就是追求、命就是承诺、命就是救死扶伤的千斤重担。 责任在身,重担在肩,这么多年来,我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在专科方面,高老主攻脑病,胃病、腰间盘突出、颈椎病也疗效显著,他的针灸远近闻名,被许多患者誉为“神一针”。在他的诊室,记者不止一次地看到有患者胃痛、腰痛难耐,佝偻着身子、龇牙咧嘴、大汗淋漓地进来,高老一针下去,便能缓解,有的竟然痊愈。因此,他也成了诸多患者的精神支柱。曾经有位老病号去北京出差,突发脑梗,朋友要送他在北京诊治,他却执意要回到临汾找高老就诊,因为高老的“足针疗法”在中医界可谓独树一帜。1993年山西省针灸大赛在太原举行,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偏瘫12年不能站立的高平县百货公司女职工王玉莲被搀扶到高老面前,他在患者的足部噌、噌两针,王玉莲竟然不用人扶,独自站立起来,并绕场一周。从此,高老之名传遍三晋,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而来。 汲古融今立新说潜心科研结硕果 后世医家证明,师承是中医成才之先河。高老亦不例外。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班深造期间,他受到已故著名医家岳美中的指点,岳美中指导他偏方治大病,并将治好印尼前总统苏加诺膀胱结石的方子传给他。1981年,他结识了著名的针灸医家、毛主席的保健医生郑卓人,并深得郑公赏识,郑公病重期间,高允旺守护床前十天十夜,煎药奉汤,郑公感动万分,将其翻译的古典《灵枢经》和有历年临床实践批注的珍贵原稿赠给他,并在病床上比划病疴,指点穴位,这为他以后研究发现与脑病有关穴位,撰写出足针疗法,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他又成为中医泰斗、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关门弟子,深得邓老的点拨……在绝大多数中医医师梦寐以求而又终身难遇的大师身上,高允旺汲古融今,博采众长,且勤耕经典,细研病案,从中悟道,开创出前人未有的新境地。他先后走遍15个县,访问了365个志愿者,

国医大师提供的补气血良方

国医大师提供的补气血良方 选自《国医大师亲身养生秘诀》编撰:Niuniuyumami 王玉川教授认为,《黄帝内经》的“阴出阳入”气血循环学说,为中医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开创了中医保健的先河。在中医理论中,气血畅通,则百病不生;气血不畅,则疾患自现。因此,任何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都要从调理气血入手。尤其是对于一些无法确定病机的疑难病、杂病,从气血入手是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王教授发现,现在有许多年轻人经常感到头昏脑涨、腰酸背痛、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困倦乏力、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但到医院却查不出什么毛病,要治疗也是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他指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体内血液流动速度减慢,代谢物不能及时清除而沉积在体内各系统的通道中,致使经络阻塞,也就是气血不通。这种状况,除了通过药物以畅通气血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放慢生活节奏,让身心适当放松,平时多做一些运动。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气血是否通畅呢?以下6种方法可以一试:1.看眼睛所谓“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巩膜)的颜色。俗语有云:“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巩膜)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另外,

有些人还会有眼袋变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则表明你气血不畅了。2.看皮肤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有弹性,没有皱纹、斑点等,代表气血通畅。反之,皮肤粗糙,没有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等,则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畅。3.摸手的温度如果一年四季手都是温暖的,就代表人体气血通畅;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手冰冷,则表示气血不畅。4.看指甲上的半月形一般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且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畅,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等病。5.看睡眠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通畅;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则表示气血不畅。那么,针对气血虚,我们该如何从饮食和运动方面补养呢?血虚 相对于男人来说,女性有月经、妊娠(怀孕)等生理现象,这使得女性更容易出现血亏现象。再加上现代女性不仅上班劳累,下班后还要操持家务,照料老人、孩子等,家庭琐事相对较多,身体亏虚现象更加普遍。此外,女性减肥又

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

1大师出招: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 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 程莘农指出,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针刺临床获效的关键因素,包括持针、进针、运针手法等。程氏“三才针法”包括三才配穴、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振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几个动作连贯操作,一气呵成,快速有效。 一、三才配穴 程莘农根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思维模式,通过天、地、人三才认识宇宙万物的发展,提出针灸临床以“天、人、地”三部选穴,称为“三才配穴”。 三才对应天、人、地,即人体上、中、下三部。 人体整体划分: 头颈以上为天(上), 胸腹背为人(中), 四肢为地(下); 人体局部划分: 胸腹部:横膈以上为天(上),

横膈至脐中水平为人(中), 脐至耻骨联合水平为地(下); 腰背部: 至阳以上为天(上), 至阳到命门为人(中), 命门以下为地(下); 四肢部: 肩膀、胯臀部至肘、膝部为天(上), 肘、膝部至腕、踝为人(中), 腕、踝至指、趾部为地(下)。 三才取穴举例:以人体整体划分,如失眠,天才取百会,人才取中脘,地才取神门、三阴交;胸部划分,如气虚,天才取膻中,人才取中脘,地才取气海;背部划分,如咳嗽,天才取肺俞,人才取脾俞,地才取肾俞;四肢划分,如四肢活动不利,上肢天才取肩三针,人才取曲池,地才取合谷;下肢天才取环跳、髀关,人才取足三里、阳陵泉,地才取太冲。 程莘农认为,“三才配穴”的临床运用不能机械死板,应根据病情、病性、病位,并结合中医 辨证思维灵活变通,可整体运用,可局部运用,也可整体与局部结合运用。 二、动手探穴 程莘农指出,腧穴定位既是针刺操作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古代 虽给出了骨度折量、指寸定位、简便取穴等腧穴定位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只是一种粗略的经 验定位,并不能完全定准穴位。正如《备急千金要方》所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斟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乃以手按之,病者 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此外,腧穴体表定位会因体位改变而改变。例如,取足三里,虽均定位为膝下3寸,胫骨外缘,然下肢伸直和屈膝取之时不能合一。其他诸多 穴位也会如此。 程莘农还强调腧穴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经过“经验取穴”和“动手探穴”两个步骤,即先据常规取穴法定出穴位的大概所在,然后施以循、摸、按、压等手法以精确定位。现代 穴位解剖学特征研究发现穴位多在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隙或隧道,那么探摸时手下感觉也 会有相应变化,如程莘农针刺百会穴时,虽然标准定位为两耳尖连线中点处,临床中通过手 下探摸,多定位为中点偏后的孔隙处。如《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 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灵枢?背腧》亦曰:“按其处,应在 中而痛解,乃其输也。”

国医大师朱良春的黄芪长寿粥

国医大师朱良春的黄芪长寿粥 原料:50克绿豆50克薏仁50克扁豆50克莲子30克大枣10克枸杞,150-250克黄芪。 方法:1 先准备好黄芪水。即用150-250克黄芪,倒一些水泡大约20分钟,然后倒进砂锅里加两碗水煮,煮15分钟之后滗出来,然后再加一碗水,煮开之后也滗出来,把这些水合在一起,这就是黄芪水。 2 把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倒进砂锅,再倒进黄芪水,盖上盖,开大火,煮开之后换小火再煮40分钟, 3 再把洗干净的枸杞倒进去,再煮10分钟。这就是黄芪长寿粥。 用法:这是5天的量,分5天吃,每天早饭前喝小一碗,也可睡之前喝小一碗。 【朱良春】黄芪一天的量最少50克,你要煮这个粥,准备吃5天,那么五五250克。 【解说】您注意了,朱良春说的250克的黄芪,是为了配合50克绿豆,50克薏仁,50克扁豆,50克莲子,30克大枣,以及10克枸杞,如果说煮一天喝的粥,朱良春说一般是用50克黄芪,普通人用30克黄芪也就够了。 【解说】人的精力体力要充足,首先就得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对体能的消耗,中医讲,就是正气充足,而要正气充足,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六腑就得功能正常,相互协调,所谓“五脏调,百病消”。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心的功能正常,则气血运行正常,精力充沛。而苦入心,带点苦味的莲子正好能够清心养心,另外这个绿豆也是入心经的,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我们再来说这个肝,肝藏血,主筋,肝经气血充足了,则筋得其养,体力强健;那枸杞是入肝经的,是补肝的佳品。 再来说说这个脾,脾主运化、升清,是后天之本,承担着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脾失健运就会出现营养不良,而这个红枣、薏仁、扁豆都是可以用来健脾的。 我们再来说这个肺,肺主气、司呼吸,管人体氧气供应和输送,肺气足了生机才会旺盛,而薏仁补肺清热化痰的功效也是很好的。 我们接下来再来说这个肾,肾是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不足的话,则导致脑髓失养,而莲子、薏仁、枸杞都入肾经,对肾有补益的作用。 您看这几样东西看似普通,合在一起却能滋补调和五脏,使正气充足,精力体力旺盛。 粥里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呢,那就是煮粥的黄芪水。中药里面黄芪是大补元气的这么一个药,它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能够补气。所谓气就是功能,用现代的语言就是一个人的功能,就是能量,那么气足了他的能量就强,气虚了以后,能量就不够了,就容易疲劳,耐力就差了。 原来用的是50克绿豆,50克薏仁,50克扁豆,50克莲子,30克大枣,和10克枸杞。先把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倒进砂锅,再倒进一些颜色有些发黄的水,盖上盖,开大火,煮开之后换小火再煮40分钟,再把洗干净的枸杞倒进去,再煮10分钟。朱良春60年来每天喝的那碗东西就做好了,哎,这看上去不就是一碗粥吗,这就是让朱良春精力充沛的秘诀吗?

国医大师李济仁简介

国医大师李济仁简介 李济仁养生茶、药茶、中华医药 李济仁,歙县人,1931年出生,皖南医学院教授、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精擅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治疗,有《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论文百余篇,并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古老的徽州,秀木成阴、风景如画,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域性医学流派新安医学便诞生于此。 李济仁,原名李元善,1931年初冬出生于徽州歙县,7岁入私塾,善文。动乱年代,民众深受病患之苦,遂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之古训,立志以医道济人济世。1943-1948年,他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研习中医,并更名?济仁?,成为新安一代名医世家?张一帖?第14代传人。 继承传统并开拓创新,是李济仁医术之特色。在医治外感病、急症方面,他继承?张一帖?心法,妙方独具,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常一剂奏效;对于疑难杂症,则合参新安汪机?培元派?调补气血、固本培元思想,主张辨症与

辨病相结合。由于不了解中医,很多人不信任其?偏方秘方?,医生们故常不敢使用。对此,李济仁有着独到见解:?有些验方听起来的确荒诞不经。但常年使用、效果确实的验方,还是值得采纳的。?他熔经方、时方、验方于一炉而精心化裁,针对世界性顽疾系统提出益肾填精、健脾和胃、养血舒筋等法,在痹症诊治上提出寒热辨治、气血并举、痹痿同治?三期疗法?、创立治疗冠心病的?归芎参芪麦味方?、治疗慢性乙肝的?乙肝转阴方?等效方验方,并总结出?强调服药时间,注重动静宜忌?、?推崇数方并用,主张定时分服?等精辟论见。由于医名远播、疗效精到,海内外慕名求诊者纷至沓来,对此,李济仁总是予以悉心诊治。繁忙的医、教、研之余,他甚至还为4000余位患者提供?无偿函诊服务?。 李济仁是?新安医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理论与临床并重是其从医的另一重要特色。?新安医学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他潜心提炼新安医家诊治之特色规律,主编《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等书,其中,集新安医著之大成的鸿篇巨著《新安医籍丛刊》首次将历代新安医家著作进行校注整理。?独本不能流传……要让更多人领会新安医学的魅力?,为此,他毅然捐出传本极少的新安医著《神灸经纶》,交由出版社出版。经多年努力,他带着学生们成功?还原?已尘封于历史的668位新安医家、400余部新安医籍,并厘清阐明其针对急、危、难、重病症的诊疗经验和富特色的诊

十位高龄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医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瑰宝。国医大师们传承中华国粹,并运用中医于生活中,使中医健康发展。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邓铁涛(95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长寿秘方:一是不争名不争利,心态上凡事顺其自然。二是饮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三是要运动,每天早上打八段锦。他推荐,“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是相对的冷热交替。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 朱良春(94岁,江苏名中医,擅用虫药治肿瘤) 长寿秘方:60年长期坚持吃一种“养生粥”,所用材料:绿豆50克、薏仁50克、莲子5 0克、扁豆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黄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做法:将前五类洗净入砂锅,加入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40分钟,加入枸杞一起再煮1 0分钟。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饭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颜德馨(91岁,上海中医领袖,气血“衡法”大家) 长寿秘方:人体的长寿与衰老均与气血息息相关。气血流畅、循环周身,则脏腑和调、健康长寿。“我吃的膏方主要就是一些健脾、补气、活血的药物,不外乎红花、桃仁等。提倡每天早上空腹用开水冲服,不主张一天服两次。”颜老说。 陆广莘(84岁,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医理论大家) 长寿秘方:吃东西要细嚼慢咽,有时候一个鸡蛋能吃上半天。陆老常说:“要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吃东西”。他每天都会吃2个鸡蛋,他认为鸡蛋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够抗衰老。每天早起,陆老都会用手搓耳朵、揉肚子,让经脉血液流动畅顺。习惯晚上睡前泡脚,能让自己休息更好。

路志正(91岁,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 长寿秘方:路老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吃生姜,认为生姜配合红枣、红糖养生效果很好,但生姜只能早上吃切忌晚上吃。陆老习惯早上搓脸和晚上睡前沐足,晚上沐足有助于把血引下来,让大脑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周仲瑛(84岁,南京中医药大学前任院长) 长寿秘方:周老每周5个半天给人看病,对他来说,一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给患者看病。他生活规律,不熬夜。“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淡泊名利,心平气和,很有气度。 唐由之(85岁,北京中医眼科名家,曾为毛泽东主席做金针拨障术) 长寿秘方:养生要养心,心胸要开阔,知足常乐,保持一个豁达、平和的心态。现在每周开诊2次,乐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思考,让脑子经常运动。另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7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也要保证有一定时间的午休。 李振华(87岁,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 长寿秘方:李老从医60余年,注重调理脾胃,吃东西很清淡,饮食有节,不会暴饮暴食。注意运动,饭后散步,冬天在客厅里环绕走15分钟。书法养生,调养性情。 张琪(90岁,哈尔滨,全国中医肾病首席专家) 长寿秘方:精神愉悦、心情舒畅是长寿的秘诀。对不如意事或闲言碎语要从客观上分析、一笑了之。饮食营养顺其自然,既不要暴饮暴食,也不素食清淡,不要一提有胆固醇的东西就不敢吃,他主张膳食均衡,荤素搭配,一味吃素粗茶淡饭或者饥饿减轻体重都不可取。 张学文(76岁,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中最年轻者)

秘国医大师毕生研究这8个药方能治所有人!

秘国医大师毕生研究这8个药方能治所有人! 去看中医,最常听到的就是“体质”。医生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看了这么多医生,自己是何体质都不知道,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其实,判定体质并不难,因为中国人只有9种体质,医生的判断根据就是下文所提到的,一起来学学吧! 王琦国医大师 体质学创始人 北大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我们中国人的体质,通过大规模的研究,将中国人的体质分为9种,并配套了详尽的保养、日常生活、用药建议。 下面我们仔细对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体质,跟教授的方法,有目的、有依据的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调整,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王琦教授在做演讲第一种气短型——气虚质多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待业人员常见表现容易疲乏,容易气短,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喜欢安静、懒得说话,说话声音低弱无力,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汗。调养宜多食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槟榔、生萝卜等耗气之品。避免熬夜,适当午睡,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常按足三里。平时要以柔

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调体质食物:屏风散粥 黄芪150克,白术50克,防风50克。将三味药用烤箱烤干,打碎混合,干燥保存,小米50克及800ml水煮熟后关火,加入打碎的粉末2.5克,盖盖子焖5分钟。自九月后连服100天,次年三月后连服100天,每天一次,会有改善!温馨提示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第二种怕冷型——阳虚质多见于东北人或者女性常见表现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耐受不了寒冷。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大便稀溏,性格沉静、内向。 调养应以补肾温阳为主。宜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冬天不要赤脚穿拖鞋、夏天空调不要开得过低。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平时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调体质食物: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30克,冲洗干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羊肉500克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清水、

国医大师李业甫的养生经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李业甫,别看已经86岁高龄,仍然是耳聪目明、腿脚灵活,每周坚持4个半天的门诊!从医57年,不仅治疗的患者超过20万人,还先后捐助百万余元,帮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国医大师,却在早年间,身体有着诸多的毛病,心脏病、严重驼背、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关节炎等一直困扰着他。而他却自创了许多不用花钱的养生办法,将所有的疾病统统赶走,甚至连驼背都完全治愈。他的突出成绩被业内认可,被称为中医推拿第一人! 妙招护手法治疗手抖手麻手疼的方法 老年人常见的毛病:手抖、手麻、手疼!这个问题也出现在李业甫夫妇身上,尤其是已经80岁的白老师,曾经的手抖手疼等毛病,一点都没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国医大师李老自创了一套不花一分钱的护手法,通过敲击手部的几个动作,就能让您从此远离这些困扰! 护手操 ?肩颈拍打 ?拿极泉穴

?拍打,达到放松手的目的,拍打三四遍 ?搓手,把手搓热 ?两手攥拳,互相敲打,敲打的位置在手腕?合谷穴通一身之气 ?后溪穴治疗颈椎

?劳宫穴治疗心脏病,想生气的时候掐掐劳宫穴也有用 ?按八邪穴 能调和气血,祛风散寒,防治手关节炎 ?捻手指,让手指灵活

拽手指 【主治】手指疼,手抖,手麻,手肿胀,不能见冷水等问题。 【专家提示】这套护手的操每天都可以做,可以保健预防和治疗。如果有手抖手麻手疼的症状,尽量不要下冷水。 甩手通背解决胸背疼痛,驼背,腰肌劳损等问题

【动作要领】后背要拍在脊柱中间,前面要拍在任脉线上。可以加大幅度,手分别拍在脊柱的颈段、胸段、腰段。 痛的地方要多拍,不痛的地方尽量少拍一点,痛的面积大就要用手掌拍,面积小的用掌根或者指尖拍。一次做8—10遍,把腰捶松了,感到舒服了就可以。 甩手通背可以让整个腰椎,胸椎都活动了,腰肌劳损,背肌劳损,脊柱炎,脊柱骨质增生等都可以做这个操,可以延缓骨质增生发展。 【主治】解决胸背疼痛,驼背,腰肌劳损等问题。 【注意事项】做的时候身体要放松,每一个动作要做到位,要拍到脊柱上。

中国60名国医大师名单以及基本情况汇总

中国60名国医大师名单以及基本情况 首届“国医大师”名单及基本情况 (按姓氏笔画排名,名字不变颜色的为已辞世) 2008年10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启动了首届“国医大师”的评选活动。2009年5月发布了《关于表彰首届“国医大师”的决定》,表彰了首批30位国医大师。 1.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2.2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4.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5.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6.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7.苏荣扎布,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5月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蒙医。 8.李玉奇,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39 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9.李济仁,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中国首次表彰30位“国医大师”(五)

中国首次表彰30位“国医大师”(五) 朱良春 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近70载。 活动年表 国医大师朱良春 1917年生,江苏镇江丹徒人,后迁居南通市。 1923年-1928年读私塾6年,后转入学校学习。 1935年至武进孟河拜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学习中医。 1936年转至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学习。 1937年因抗战,转入上海中国医学院,跟随章次公先生侍诊实习。1938年毕业。

1939年2月至南通设立诊所开业行医。 1945年-1948年除诊病外,并创办南通中医专科学校,任副校长。 1952年参与创办中西医联合会诊所,任所长。后改为联合中医院,任院长。 1956年无偿将医院全部设备捐给政府,成立市级中医院,任院长。 1987年国务院批准他为“杰出高级专家,暂缓退休”。 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 朱良春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江苏省政协常委暨南通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中医药学会1-2届理事暨江苏省分会副会长,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之后任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中医师,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鲜药研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

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及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专家组成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技术顾问,沪、港、台当代中医技术中心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新加坡中华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中医教材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 成就荣誉 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 ”,同年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1991年7月,国务院颁予政府特殊津贴证书。1993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医药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09年获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2003年7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 2003年7月16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痤疮的药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痤疮的药方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 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痤疮,中医学称之为“粉刺”,俗称“青春痘”,是皮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依据皮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寻常型和囊肿性、结节性和聚合性痤疮,依据年龄阶段又分青春期痤疮和青春期后痤疮。痤疮临床表现较为单一,常有粉刺、炎性丘疹、囊肿、结节等症状,但痤疮的证候候较复杂,不能以局部有炎症表现就妄投寒凉药物,治疗上应遵从辨证论治原则,抓住病机的基本特点,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根据临床经验,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同时参考患者的年龄、症状、发病部位等。 痤疮的八个症状: 1.丘疹,痤疮最基本的损害。在毛囊皮脂腺口堵塞的情况下,形成毛囊 皮脂腺内缺氧的环境,厌氧性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化学趋化因子,白细胞聚集而发生炎症性丘疹,所以这类丘疹属于炎性损害。 2.结节,脓疱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内大量的角质物,皮脂,脓细胞存 贮,使毛囊皮脂腺结构破坏而形成高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结节。基底有明显的浸润,潮红触之有压痛。

3.黑头粉刺,毛囊皮脂腺内被角化物和皮脂堵塞,而开口处与外界相通, 形成开放性粉刺,表面看起来是或大或小的黑点。 4.白头粉刺,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质细胞堵塞,角化物和皮脂充塞其中, 与外界不相通,形成闭合性粉刺,看起来为稍稍突起的白头。 5.囊肿,结节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结构内大量脓细胞的聚集。既有脓 液、细菌残体、皮脂和角化物,又有炎症浸润。把毛囊皮脂腺结构完全破坏,触摸起来有囊肿样感觉,挤压之可有脓、血溢出。 6.粉瘤,在囊肿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内的所有内容物逐渐干燥炎症减 轻,形成油腻性豆渣样物质。当囊内压力过大时会在表面形成小孔,从该处可挤出豆渣样或干酪样物质。触摸之为囊样肿瘤。 7.脓疱,是炎性丘疹的进一步发展、加重。毛囊皮脂腺内大量中性粒细 胞聚集,吞噬痤疮丙酸杆菌发生炎症反应,大量脓细胞堆积形成脓疱。 这种情况愈后易形成疤痕,主要为凹陷性疤痕。 8.疤痕,疤痕是痤疮(青春痘)的最严重的损害。在炎性丘疹以上的严重 损害,因真皮组织遭到破坏,愈后结缔组织修补从而形成疤痕。疤痕是机体对于组织损伤产生的一种修复反应,当皮肤的损伤深及真皮,使大面积的表皮缺损,该部位的表皮不能再生,将由真皮的纤维细胞、胶原以及增生的血管所取代,这样就出现了疤痕。疤痕一旦形成,不易自行消退。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养生秘诀100624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养生秘诀 综合> 健康频道> 健康资讯 2010年06月24日16:29:24 传媒湖州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314807189.html,/zonghe/2010-06/24/cms110646article.shtml 国医大师邓铁涛在诊疗之余研究养生之道,并坚持实践,他94岁高龄,仍耳聪目明,思维清晰。步名医之路,习老寿星之法,必然受益匪浅。 养脾胃 要想长寿,必须注意养脾胃;欲想脾胃健旺,关键在于重视饮食习惯与适量运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饮食有节。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食无定时,均易伤脾胃,脾胃一伤,则诸病丛生。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气血的化生,有赖脾胃的运化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脾胃与人体免疫有莫大的关系,这就说明了脾胃受损易生诸病的道理。邓老提倡饮食有节,不可过量。在摄盐方面,也非常小心。 2、杂食不偏。邓老一贯主张进食宜杂不宜偏,五谷杂粮、酒肉果蔬都可进食,关键在于不可过量。此外,邓老提倡多吃蔬菜、水果、鱼肉,少吃肥肉、淀粉。 3、宜温不凉。现在得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非常多,其中部分原因便在于长期进食寒凉饮食,日久耗损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结果变生诸疾。广东地处岭南,常年气候炎热,许多人为了降温解暑,喜欢大量进食冰冻食物,故而胃痛、腹痛、腹泻、腹胀者多见,小儿与老人更为严重。冷饮容易使胃肠血管收缩乃至痉挛,从而破坏局部气血流通,使人容易得消化系统疾病。故而,邓老认为饮食宜温不宜凉,方可养好脾胃。 4、动以养脾。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四肢,脾气虚弱则四肢疲软乏力,精神倦怠,饮食不振;适当锻炼则精神爽朗,精力充沛,四肢有力,进食亦觉甘美。邓老喜欢的运动便是八段锦。邓老从五十岁后便开始修习八段锦,受益匪浅。 养肾 肾为先天之本,历代养生家多认为养肾可令人长寿。 1、珍惜精气,节戒色欲。精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高级精微物质,精充则体健寿长,精耗则体衰而不能尽其天年。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之所以长寿(89岁),全靠御医教他“远房帷,习武备”之故。当然,如果只讲习武,不注意保精,长寿也是不可能的。 2、午间散步,采阳助肾。邓老喜欢散步,在天气晴朗、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天中午时分他都会围绕楼下空地散步十数个圈,他戏称此为“午间散步采阳养生法”。午间散步法能够使人体元阳受天阳的温煦而激发,促进元气运行而使血脉通畅,肾气一足,则骨强筋健髓,精血健旺。从现代医学解释,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获取维生素D,帮助人体吸收钙和磷。 晒太阳的方法尤适合儿童、中老年人以及阳虚体质的人。晒太阳不仅能起活血化淤的作用,还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为上午10点前和下午4-5点。 3、药取平和,常服养肾。现代研究表明,养肾类药物对血管内皮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使人更能耐受疲劳,能减少氧自由基等有害物对机体的损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邓老认为较好的养肾药物必须选择那些药性平和的,最好是食疗。而他较喜用的是枸杞子、何首乌、杜仲、肉苁蓉、灵芝、桑葚子、蜂王浆、女贞子、山萸肉等药物。这些药物长期适量服用有一定效果。如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每天用灵芝3-5克炖瘦肉或排骨服用,可以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服用枸杞子则能令人眼睛明亮,视力提升。 4、嗜欲耗精,龟欲固肾。清代的尤乘在《寿世青编》中则强调说:“养生之要,首先寡欲。”过度的欲望,容易导致肾精的耗散。现在社会压力大,很多人非常努力,在很年轻时

30位国医大师名单

30位国医大师名单 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出30位“国医大师”。这些大师们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74岁。名单如下(以姓氏笔划为序):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 苏荣扎布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 何任张琪张灿玾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 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 强巴赤列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程莘农 附简介: 王玉川1923年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内经》和中医基础理论专家。 王绵之1923年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中医方剂学专家。 方和谦1923年生,出身于中医世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邓铁涛1916年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内科专家。 朱良春1917年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科学家。 任继学1926年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苏荣扎布(蒙医)蒙古族,1929年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 李玉奇1917年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擅长内科,尤精胃疾。 李济仁1931年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歙县“世医张一贴”第14代传人。 李振华1924年生,出身于中医世家,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 李辅仁1919年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为我国近代四大名医施今墨的嫡传弟子。 吴咸中1925年生,满族,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专攻中西医结合外科,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开拓者之一。 何任1921年生,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对张仲景学说研究有很深造诣。 张琪1922年生,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从事肾病研究30余年,是中医肾病学科带头人。 张灿玾1928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 张学文1935年生,出身于中医世家。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精通内科,尤擅长杂病、中医内科治疗。 张镜人1923年生,2009年a6月14日病逝。出身于中医世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陆广莘1927年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提出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的互补并进。 周仲瑛1928年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先后提出了审证求机论、辨证五性论、知常达变论等理论观点。 贺普仁1926年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创立“贺氏三通法”针灸治疗体系。 班秀文1920年生,壮族,广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徐景藩1928年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尤擅长脾胃系统疾病的诊疗研究。 郭子光1932年生,出身于中医世家。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以“病证结合”的思维方式为诊疗特点,擅长内科诸病。 唐由之1926年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擅长中西结合治疗眼病。 程莘农1921年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谙传统中医针灸理论。 强巴赤列(藏医)1929年生,藏族,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主任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