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2)

花钟(2)
花钟(2)

《花钟》解析

13花钟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花钟》第N页。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学习本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他们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年级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还不能科学客观地去评价,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又非常喜欢的植物,但是学生们仅仅是喜欢看、喜欢养,很少甚至于没有学生去真正地观察过花,观察过花的开放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需要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来认识文中提到的各种花,了解花的开放,运用远程教育光盘和多媒体技术,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以求达到更为直观形象的效果。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4.激发观察的兴趣,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主体参与”的建构主义模式下,使用远程教育光盘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在多次观看光盘《花钟》的教学录象之后,对光盘中的教学实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上课的内容进行分块和节选,挑选其中对自己课堂有用的部分进行删减和增加,并针对光盘中的课件进行整理重新制作,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中直观的形象感知中理解词语,避免空洞的说教。

(完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教案-13花钟

13.花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芳”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鲜花开放的特点。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难点 1.默读1、2自然段,说说这两段的大意。 2.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用词的生动、准确。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芳”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课件出示2:花的世界)(媒体出示,配上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2.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 〈学生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 (设计意图:利用优美的图片,认识不同的鲜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课件出示3)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板书:13花钟) 5.读了课题以后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课文,领略鲜花的神奇和美丽。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 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4)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5)生字,读生字。 dòu fēn fānɡ nèi xǐnɡ shòu sū 斗芬芳内醒寿苏 qiáng shì kūn xiū jiàn zǔ 强示昆修建组 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苏组”,翘舌音“寿示”,前鼻音“芬昆建”,后鼻音“强芳醒”等。 (2)(课件出示6)词语,读词语。 干燥.灼.伤适.宜淡雅.吻.合组.成内.外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燥组”,翘舌音“适”,前鼻音“吻”。

《花钟》

花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认识8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欣然怒放、暮色、淡雅、艳丽”等词。 2、通过朗读、对比等方式,体会文中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写法,并能试着用上部分词语说说其他花儿的开放。 3、有感情朗读课文。 4、初步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表达的丰富性。 课前谈话: 今天,徐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作为礼物送给大家,逐一点击)这是: 蒲公英:就像我们的手掌能张开、合拢。 荷花:夏天,满池的荷花开了,瞧,这场面让我们想起了这样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茉莉花:似乎闻到了她的清香呢! 铃兰花:你看,这像什么?给他取个名吧!(铃兰花) 看到那么多的花,大家心情如何?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徐老师觉得更快乐。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好心情开始上课吧! 教学流程: 一、揭题: 喜欢猜谜语吗?请听: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时钟)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介绍的不是一口普通的时钟,而是一口——花钟课题出示,齐读课题。 师导:大家预习过课文了吗?说说你做了哪些准备工作?预习课文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请大家再次读课文,这次读,老师给大家提2个小要求:*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思考:什么是花钟?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文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第一组:“干燥昆虫传播吻合大致暮色” 指名读,齐读。 重点学习“暮色”,“暮”有两个日,跟太阳有关,表示时间,猜猜暮色表示什么时候的天色?出示句子“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醒来。”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二组: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欣然怒放淡雅艳丽 这一组词语在课文中都是用来描写什么的?(花儿) 学习“淡雅、艳丽”,这儿有一对反义词,你发现了吗?出示两张图片,请你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一幅图可以用“淡雅”这个词?那另一幅呢?读短语:淡雅的昙花,艳丽的蔷薇。(提升:像这样颜色比较素雅的可以用淡雅来形容,像这样颜色浓艳的就是艳丽。) 写字指导:“艳”范写,学生练写词语“争奇斗艳、艳丽” (提醒写字姿势:花儿美,我们的写字姿势也很美。)

花钟教案

《花钟》教学设计 郭晶 教材分析:《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按照“列举现象——揭示规律——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最后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时间的规律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这篇说明文思路清晰,全文紧紧围绕“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个句子展开,第 1 自然段按顺序列举了九钟花在不同时间开放,根据这个特点,可以让学生学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第2 自然段解释了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以设问的方式承上启下,用“为什么”“原来”“比如”“还有的”等关联词把句子连接起来,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在第2、3自然段的教学中迁移运用。 这篇课文词汇丰富,语句优美,非常适合练习朗读,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积累词汇,学习多样表达。它和后面的《密蜂》、《玩出了名堂》等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凌晨”、“暮色”、“蔷薇”、“干燥”等14个 词语,正确书写“醒”、“修”、“播”等几个生字,了解“干燥”、“灼伤”、“淡雅”、“欣然怒放”等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注意 与“燥”字形近的字。 2、能体会“左右”、“大致”等用词的准确性;学习用“比 如”、“还有的”连句成段。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4、由读到写,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5、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培养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自然的习惯和乐于创造的激情。 教学重点:感悟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花钟的原理,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欣赏鲜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美丽的鲜花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和迷人吧!(多媒体出示鲜花) 2、说感受 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那么多同学想说,老师也想说说呢。(出示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学生读) 3、揭题 师:知道吗?这么美的花儿还有更多、更神奇的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花钟》。请同学们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题,齐读两遍。) 4、质疑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花钟》

《花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等词语。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善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花钟)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什么是花钟?你还有什么疑问? 2、让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鲜花(课件呈现五彩缤纷、色彩艳丽的花朵)课文中用哪些词来形容这景象的?(课件呈现词语: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的鲜花中还蕴藏着许多秘密,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探索。 (点评:利用优美的图片,认识不同的鲜花,引导学生质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二、朗读欣赏,整体感悟。 边听边思考:(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 1、科学家揭示了一个什么有趣的现象?

2、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点评:本环节运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走进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感受花钟的奇妙。) 三、品读感悟交流体验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文中的中心句是什么?用“———”勾出来,围绕它介绍了哪几种花?(学生边回答老师边贴鲜花图片) 2、看图复述回答: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呢? 生答:牵牛花五点开放,蔷薇花五点左右开放…… 3、读读说说:同样是写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放,书上是怎么写的?请再读一读第一段中的相关句子,并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反复读,和同桌说说你想像花开时的情景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学生自读,互读,感悟。 5、(课件出示第一段重点句子)朗读展示,展开想像,交流体会 6、师生合作品读,赞美鲜花 (点评:通过课件出示重点语句,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不同,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积累了好词佳句。) 7、我会填:(课件出现练习) 牵牛花 蔷薇睡莲 万寿菊烟草花 月光花昙花 我知道了用不同的句子写的情景,会使句子更更

花钟

《花钟》教学设计 大岭小学李天龙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爱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森林旅馆。一天傍晚,森林旅馆来了许多客人。大家怕耽误了办事时间,都拜托服务员小白兔按时通知自己。小白兔怕记错了时间,就按照旅客要求的时间顺序,一一记在了小黑板上: 母鸡大婶,凌晨三点左右起床; 山羊爷爷,早晨四点左右出去办事; 红马哥哥,早晨五点左右去参观; 黄狗阿姨,早上六点左右外出; …… 森林旅馆的猴子经理来了,看见记事黑板,连声夸奖小白兔工作认真负责。但是,他又担心地问:“咱们森林旅馆没有钟表,你怎样掌握钟点呢?” 小白兔笑着回答:“我在旅馆门前种了一池子花儿,那些花能给我报时,所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花钟。 故事讲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问题想问,是吗?把你们的问题提出来好吗?(生提问题:小白兔种了什么花?花怎么能报时间呢?花钟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这堂课,老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花钟》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美丽的花儿们是怎样用无声的语言来告诉我们一天之内的时间,请大家齐读课题——花钟。打开课文13课52页,我们要先自学啦,在自学之前,请同学们认真听听老师送给你们的自学提示: (1)生字比较多,要注意读准字音。 (2)遇到难读的句子,和同桌交流交流,把它读好。 (3)碰上喜欢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好,我们开始吧,好吗? 二、初读课文,认识“花钟”

1、学生自学。 2、检查生字词。 怒暮燥雅昆播吻致艳内梦醒苏湿娇嫩强适修 (我指你认的游戏,指导书写:暮,燥,醒。同时理解暮色的意思) 争奇斗艳艳丽苏醒湿度娇嫩适宜凌晨蔷薇绽开欣然怒放暮色昙花干燥灼伤淡雅花蕾昆虫传播吻合花圃大致 小组互动,“我说你找”,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3、理解“淡雅”和“艳丽”。 师:第一遍读就读得这么准确,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在读的时候,这个词语(出示“淡雅”)大家一起来读——淡雅。课文中说“淡雅”的什么? 生齐:花蕾。 师:是的,什么花的花蕾? 生:淡雅的昙花。 师:是的,那你们想象一下,淡雅的昙花是什么样子的? 师:老师这儿有两幅画,请你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一幅可以用“淡雅”这个词?生2:第一幅。 师:是呀,清新自然的咱们就可以用上——“淡雅”;那下面的这幅画送上什么词语好呢? 师:我这里也有一个词语——“艳丽”,读一读(生读),再带上花名读读,(出示“淡雅的昙花”“艳丽的蔷薇”)生读。 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淡雅的昙花和艳丽的蔷薇,还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的花是吗?请你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有关花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品味“花钟” 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花名 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你认识它们么?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生看图和花名再读) 2、这么多的鲜花争着开放同学们看了有什么感受?(生说) (课件出示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指导朗读。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花钟》课文原文阅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花钟》课文原文阅读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化学方程式汇总 1.P27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2.P3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P34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现象:在纯的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3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5.P37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6.P39用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MnO2 2H2O+ O2↑ 7.P39加热氯酸钾和的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2KClO3MnO22KCl + 3O2 ↑ 8.P50加热氧化汞:2HgO △2Hg + O2↑ 9.P7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或爆炸:2H2 + O2点燃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10.P80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氧负氢,体积比1:2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1.P93铁与硫酸铜反应:Fe + CuSO4==Cu + 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12.P94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13.P94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14.P110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15.P11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16.P111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17.P111高温下碳还原二氧化碳: C + CO2高温2CO(吸热反应) 18.P1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19.P118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 + H2O == H2CO3 20.P1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21.P118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2 +C a(O H)2 ==CaCO3↓+ H2O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2的原理) 22.P12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花钟

13.《花钟》教学实录 潍坊市民生街学校郭姗姗一、课前活动:表演绕口令 师:孩子们,上课前我们先给听课的老师表演一段绕口令,好吧? 生:起立表演 师:大家表演的真是惟妙惟肖。我们开始上课吧!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播放钟表滴答的声音)孩子们,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钟声 师:对,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钟声。(板书:“钟”字)2.师(出示花钟图片)孩子们,再仔细看,这又是什么?大家一起喊出来 生:花钟 师:对,由鲜花组成的钟,这就是花钟。(板书:“花”字) 3.师:这是台湾的花钟,现在世界各地都有花钟,想去看看吗? 生:想 (播放日内瓦、尼亚加拉等地的花钟图片)

4.师:哇,见到这么漂亮的花钟我真想用一个词或一个成语来形容它!我想用“鲜花朵朵”,你们想用什么? 生:五彩缤纷、香气扑鼻、争奇斗艳…… 师:这是大家对花钟的第一印象,课文中用了三个词把它概括出来了。(出示: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生齐读。)作者把这样概括性的词语写在了文章的开头。(板书:概括)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三、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一)引出文中的“植物学家”,拓展资料。 师:大家读过课文了,是谁发明了这神奇的花钟呢? 生:一位植物学家 师:这位植物学家是谁呢? 生:林奈 师:你预习的非常细致。据资料记载,第一位发明花钟的植物学家,他的名字叫林奈。(出示图片)

林奈从小就对花花草草非常感兴趣。那么,他为什么会想到修建花钟呢?待会读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学习生字词 师:在读课文之前呢,老师先送给大家三朵花(出示:“蔷薇、睡莲、昙花”的图片并配上名字)。这三朵花分别是? 生:“蔷薇、睡莲、昙花” 师:这每朵花后面都藏着小秘密,想知道吗?你愿意先点开哪朵花? 生1:: “睡莲” 师:原来,它后面藏着一组生字词呢?你带大家来读这组生字词,注意把字音读准。

《花钟》相关资料

花钟的一些有关资料 林奈,是瑞典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他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时间。人们把林奈这个发现称为“花钟”。 林奈在植物研究中观察到一些植物花的开闭具有波动性。他把46种具有波动习性的植物分为三组:一组是大气花,它们的开放和闭合随大气条件而变化;一组是热带花,它们随光照的长短而变化;还有一组花是定时开放与闭合,不受昼夜长短的影响。林奈将第三组的花栽培在花盆里,然后按开花的早晚顺序摆在自己的书桌上.成为富有自然情趣的“花钟”。 花钟,又被称为植物生理节律。 林奈花钟 林奈花钟的开放时间顺序如下: 02:00 蛇床花 04:00 牵牛花 05:00 野蔷薇 06:00 龙葵花 07:00 芍药花 10:00 半枝莲 12:00 鹅肠菜 15:00 万寿菊 17:00 草茉莉 18:00 烟草花 19:00 丝瓜花 20:00 夜来香 21:00 昙花 “花钟”虽然很有趣,但是“报告”时间可能有误差。因为植物开花除了有一定的时间外,还受到地区、温差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同一种花,在我国南方开得早一些,而在北方就会迟一些。 瑞士花钟 花钟是日内瓦著名景点。瑞士号称“花园之国”,又称“钟表之乡”,更奇妙的是瑞士的能工巧匠将花卉之美与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花钟坐落于日内瓦湖畔,是一种既能供人欣赏又能体现时钟功能的设施。它的机械机构设置于地下,地面上的钟面由鲜嫩翠绿的芳草覆盖,代表12小时的阿拉伯数字则由浓密火红的花簇组成;有时候,钟面开满了艳丽的花朵,它的阿拉伯数字却换成了平整的绿茵。当组成钟面的鲜花盛开期过后,人们就改种另一种鲜花,使钟面形成新的图案。

《花钟》

《花钟》 【教材分析】 《花钟》是一篇具有浓厚科学性的阅读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 -----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儿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表达方式丰富,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年级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还不能科学客观地去评价,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又非常喜欢的植物,但是学生们仅仅是喜欢看、喜欢养,很少甚至于没有学生去真正地观察过花,观察过花的开放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需要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来认识文中提到的各种花,了解花的开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多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以求达到更为直观形象的效果。 【学习目标】 1.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花钟》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鲜花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喜欢的花) 2.直观感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鲜花的美丽与神奇吧!(课件出示五彩缤纷、色彩艳丽的花朵,并配上优美的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3.交流感想: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吗?(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老师也想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课件出示) 4.揭示课题: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吗,这些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的鲜花除了可以观赏,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蕴藏着许多的奥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课文中去探索一下。(板书课题) 5.读题设疑:大家齐读课题,读题后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利用从网络上搜集到的优美的图片,认识不同的鲜花,引导学生质

花钟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欣赏鲜花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喜欢的花) 2.直观感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鲜花的美丽与神奇吧!(课件出示五彩缤纷、色彩艳丽的花朵,并配上优美的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3.交流感想:看到这样漂亮在花,我真想用一个词或者成语来形容它(鲜花朵朵)你们想用什么?(芬芳迷人,五彩缤纷,香气扑鼻)课文中用了三个词将它概括了出来;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课件出示) 4.揭示课题:这些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的鲜花除了可以观赏,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蕴藏着许多的奥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课文中去探索一下。(板书课题) 5.读题设疑:大家齐读课题,读题后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为什么课题叫花钟) 那就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喜欢的、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请同学们带着你心中在疑问进入课文吧。课文读完了,心中的疑问解决了吗? 老师也有个疑问,(为什么叫花钟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二)自主朗读整体感悟 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坐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绝妙地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神奇的“花钟”。 5.“花钟”有什么作用呢? 这是一位植物学家根据大自然的原理修建(创造)了花钟,那是在什么情况下修建(创造)花钟的呢?请同学们用默读,不出声的方式快速地找出慨括第一,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同学们,这段写了好多好多的花,这些花开花在时间是(不同的)课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这个问题(不同的植物……时间是不同)。其实这段就是讲不同的花开放在时间是不同的,这是植物学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现象)发现的。第二段在哪句话概括了第二段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这句话是科学家观察现象之后(思考其原因)同学们读书真棒,读了书就懂得去找这段的主要内容。通过查找主要内容,我们就对这么长的文章的结构清清楚楚。先写植物学家通过观察同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接着他又进一步思考(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最后又根据这个原理修建了(花钟)那我们在读读课题(花种) (三)入境入情品味花美 美妙神奇的“花钟”上有哪些花呢?这些花是怎样陆续开放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一自然段吧。

【教学设计】花钟

《花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怒”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能运用多种句式进行表达。 【课前准备】 1、教师、学生搜集课文中提到的花的照片,教师准备“花钟”钟面演示图。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完成“学写生字”。第二课时“精读感悟”“探究解惑”环节“交流小练笔”“拓展延伸”环节。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花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我们的植物学家呀把花卉的美丽与时钟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别出心裁地创造了花钟。那么,什么是花钟呢,课文有是怎样向我们解释的呢,让我们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把描写花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二、过渡,释题 什么是花钟,你找到了吗? (课件出示句子)你来读一下。 你们想去参观花钟吗?(课件出示花钟)

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再次播放花钟的课件)解说:花钟是瑞典日内瓦景点,曾是世界最大的花钟。瑞士号称“花园之国”,又称“钟表之乡”。林奈是著名的植物学家,瑞典人,他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时间,它们受约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以控制花的开放。人们把林奈的这个发现称为“花钟”。 板书:学会创造 三、精读感悟,突破重难点 美丽的花圃上到底有什么花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边读边完成:用横线画出写了那些花,用圆圈圈出开花的时间,想想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到台上用横线画出写了那些花。 你们想不想跟这些花见面吗?(超链接播放鲜花)全班齐读花名。 这么多的花,老师用一个词来形容:百花争艳,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 咱们的课文用三个词来形容,你找到了吗?是什么,谁能用你的感情朗读出来,全班一起来(读)。 (2)这么美的花,它们分别在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请一位同学说说,老师在白板上用圆圈圈出来。 你能说出什么时候什么花开放吗? (课件出示思维导图)呈现时间导图,师生共同完成。 老师:凌晨四点,学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全班齐读)…… 你所圈画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时间不是非常准确) (3)刚才介绍的这些花,做成花钟,应该摆放在几点钟的位置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画着时钟的纸,在钟面上写上花的名字,请两个同学到台上合作做花钟。(课件出示钟面、鲜花,用拖拽功能制作花钟) (4)课文是怎样描绘花儿开放的呢?让我们走进花的世界。快速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师生共同完成。老师:凌晨四点,学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课件蒙层出示)…… 你喜欢哪种与同桌交流。 (拟人、动作、颜色描写)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生动。 个人读、全班读,结合表情、动作读出对花儿的喜爱。 课件播放昙花一现的视频,帮学生理解。 (5)老师也想来写一写(课件出示)

《花钟》

《花钟》 教学目标 1、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难点: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观察一天花儿开放的时间或相关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师: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 一匹马儿三条腿, 日夜奔跑不怕累, 马蹄哒哒提醒你, 时间一定要珍惜。 (时钟) 师:哦,原来是时钟啊(板书:钟)。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一篇课文,这一篇课文当中,向我们介绍的可不是普通的时钟,而是一个有趣的—— 生:花钟(板书:花) 二、整体感知,初识“花钟” 1、自读课文。要求: 注意要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还要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点课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花钟到底是什么样的?呆会儿读完一遍的同学你可以把这个问题的答案说给自己听一听。明白了吗? 2、谁想来说给大家听听,到底什么是花钟? 三、学习最后一段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段(点课件),谁愿意把这一段话读给大家来听一听? 这一段话当中,第一句很长,谁能读好?指读。齐读。 四、精读细读,学习首段 1、引入:这花钟上没有数字,也没有指针,那么看花钟,怎么知道时间呢? 2、课文向我们介绍哪些花开放,就大致知道是几点钟?赶快去读读课文的第一段,找出这些花的名字用笔圈出来,用——划出花开放的时间。 3、汇报:出示花名,开火车读,齐读。 4、这些花什么时候开?生汇报,出示时间词。

花钟参赛教学设计一等奖

《花钟》参赛教学设计(一等奖) 东营市胜利第十二中学小平 【教材分析】 《花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理——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本篇课文的语言优美,能轻易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充分朗读,读出对花的热爱,读出对修建奇妙的花钟的赞叹。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用词正确,多样,优美,特别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不同种类的鲜花开放的美好姿态,词句表达丰富多样,有序有趣。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迁移运用。本篇课文综合了语文,科学,思品,美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多角度发现课文中的知识点,在观察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的信心和能力。 【教材位置】 “大自然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只有用心观察的人,才能有所领悟。”在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就编排了《花钟》这样一篇为我们展示隐藏在“花朵”

中那无穷奥秘的课文。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选入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读懂课文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这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了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三年级已开设了科学课程,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根据小学生对一切新奇事物感兴趣的特点,给学生充分的感受和了解的时间,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有感情朗读、初步学会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对课文中不理解地方提出疑问等等。根据教材特点,本课在教学中除继续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理解程度的能力,以及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初步学习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

《花钟》教学设计 获一等奖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3、花钟 东营市胜利第十二中学张小平

【教材分析】 《花钟》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文章。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理——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本篇课文的语言优美,能轻易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充分朗读,读出对花的热爱,读出对修建奇妙的花钟的赞叹。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用词正确,多样,优美,特别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不同种类的鲜花开放的美好姿态,词句表达丰富多样,有序有趣。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迁移运用。本篇课文综合了语文,科学,思品,美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多角度发现课文中的知识点,在观察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的信心和能力。 【教材位置】 “大自然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只有用心观察的人,才能有所领悟。”在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就编排了《花钟》这样一篇为我们展示隐藏在“花朵”中那无穷奥秘的课文。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选入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这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了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三年级已开设了科学课程,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根据小学生对一切新奇事物感兴趣的特点,给学生充分的感受和了解的时间,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有感情朗读、初步学会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对课文中不理解地方提出疑问等等。根据教材特点,本课在教学中除继续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理解程度的能力,以及体会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初步学习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设计】

《花钟》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各种花开放的资料、课文提到的花的照片,及“花钟”钟面演示图。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怒、暮、燥、雅”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质疑,激趣导入

板书“钟”,说说钟是干什么用的呢?(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再板书“花”。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花钟”呢?(自由读一读)读到“花钟”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从课文找一句话说说什么叫花钟。 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瞧!(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2.欣赏各种各样的花,伴着音乐解说:那“花钟”里都种了哪些花呢,接下来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 3.说说感受:欣赏完这些花,你们有什么感受想说说吗?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课件出示) 4.指导朗读:愿意读读这句话吗?(用欣赏的语气读) 5.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摇头晃脑地读,也可以小组、同桌一起读,同学互读,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带上老师的要求:(课件出示) (1)读通课文,课文中难读的、你认为精彩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它们读准确; (3)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多读几遍,想一想该怎么读才好? 三、生字过关,感悟文意 1.这些生字宝宝你认识吗?(说说哪个生字识记起来有困难,大家讨论讨论)指名读。 nù mù zào yǎ kūn bō wěn zhì 怒暮燥雅昆播吻致 2.这些生字宝宝脱了帽子你认识吗?(去掉拼音)小组开火车读。 3.这些生字宝宝回家了,你还能认出它吗?分组开火车读。(课件演示,结合课文组词)

13 花钟(教案)

第四单元伙伴 在和煦的春风中,你曾观察过一朵鲜花的绽放吗?在葱翠的树冠下,你曾观察过一只夏蝉的飞行吗?在清澈的溪水中,你曾观察过一条鱼儿的游动吗?走进本单元,我们体验到观察的乐趣:不同的花儿开放时间不同,若按开花时间依次种植,便拥有了“花钟”;蜜蜂能从四公里外的地方飞回来,是个认路小能手;小虾在缸中自在生活,但是搏斗起来非常激烈。通过留心观察,我们不仅发现了大自然的奥秘,还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旨在引导学生知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进而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旨在引导学生立足一段话的学习,准确判断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并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习作内容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旨在引导学生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小实验的过程,从而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带来的好处。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 课文花钟 课文按照“归纳现 象——揭示原因——实 际运用”的思路,说明 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 间开放及其原因。 1.认识本单元 26个生字,会写25 个字,会写45个词 语。 2.正确、流利地 2课时

蜜蜂 课文以第一人称写 法布尔所做的一个实 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 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 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 度和求实的作风。 朗读课文,能背诵指 定的段落。 3.默读课文,能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 一段话的大意,读懂 课文的内容,感受观 察和发现带来的乐 趣。 4.能体会并积 累课文中生动、准确 的词句,能借鉴课文 的表达仿写句子。 2课时 小虾 通过对小虾吃食、 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 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 好两个特点,抒发了作 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1课时 习作我做了一项 小实验 本单元习作安排的 是向别人介绍自己做过 的一项小实验,学习用 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 语“先……接着……然 后……最后……”的句 式介绍实验过程。 1.能借助图表 记录自己做过的一 项小实验,能按顺序 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 与同学互评习作。并 尝试用修稿符号修 改自己的习作。 2课时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交流如何借助课文 中的关键语句来概括一 段话的大意。 1.知道能借助 关键语句或关键语 句的提示概括一段 话的大意,把握关键 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 写下自己的观察和 思考。 3.学习“对调” 和“移动”两种修改 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 《滁州西涧》。 2课时词句段运用 学习例句中描述生 活现象,提出思考问题 的写法;学习用修改符 号修改一段话。 日积月累唐诗《滁州西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