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一)学校萌芽的传说

1,五帝时期

成均庠

2,夏代学校

序校

3,商代学校

大学小学庠序(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_____)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

书,器,学

2,国学与乡学

国学:王都内,为奴隶主设立,分小学和大学

乡学:郊外,一般奴隶主和平民,司徒负责。

(“乡三物”:六德,六行,六艺)

3,小学和大学

小学:贵者8岁,庸者15岁,德行艺仪

大学:辟雍,泮宫。大学学大艺,履大节。道行,道艺。“小成”“大成”

4,家庭教育

《礼记》

(三)“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一)私人讲学的兴起——“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①官学衰败,世袭制度下,贵族子弟的没落—“可以无学,可以无害”。

②王权衰落,礼崩乐坏

③掌握文化知识的部分,士阶层崛起“学术下移”

(二)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1,养士之风盛行

一方面,各家各派以学校为阵地,以讲学为手段,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不同的学派就是不同的教育团体。

另一方面,各家各派的教育认识不同而相互辩难。

2,私学发展

儒墨道法,儒墨为“显学”

(三)齐国的稷下学宫

性质:基本上是私学,是一家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议论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学府。讲学特点:学术自由

历史意义:①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②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③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四)孔丘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2,教育作用和地位

社会作用:庶,富,教

个体发展:性相近,习相远

3,“教育无类”与教育对象

⑴原意

⑵实践

⑶历史作用:①扩大教育对象②促进文化下移,使得文化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4,“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

语出:子夏。

历史意义:在春秋时有打破世袭制的时代意义,后来发展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对保证官僚队伍的基本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5,教学内容

文,行,忠,信(文忠信是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

6,教学方法

①学思行并重②启发诱导③因材施教④由博返约

7,道德教育

①仁和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②道德修养方法: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8,论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9,历史影响

①首先提出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

视教育。

②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

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③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

平民

④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

⑤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订六经,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⑥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⑦实行因材施教,造就各类人才。

⑧重视道德教育

⑨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

则等等。

论述:

1孔子和苏格拉底德育、教学方法比较

2,孔子、孟子、荀子、墨子人性论(教育作用)异同

(五)孟轲

1,孟轲与思孟学派

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⑴强调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四心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⑵人性本质上的平等性

“人可皆为尧舜”

⑶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四心”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良知良能扩而充之”

3,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大丈夫人格;充满道义感、自信心、社会责任感和家庭义务感

“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修养方法: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内法说”:强调内心的体察反省,启发人的道德自觉,强调理性的自律道德。

5,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深造自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专心致志

论述:孟子、荀子、墨子三者的比较(如大丈夫、大儒、兼士的异同)(六)荀况

1,“六经”传人

2,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恶”,人的感知觉引导人向满足自身欲望发展。

“伪”,人的“礼”、“义”是人为结果,是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化性为伪”,通过教育来改变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

3,培养大儒的教育目标

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4,以儒经为教学内容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荀子——“外铄”;孟轲——“内发”)

5,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如见之……”

理想的学习心理状态——“虚壹而静”

6,论教师

①强调教育作用

②维护学术思想统一性的角度强调尊师

(七)墨家

1,“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2,“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染于苍者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3,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兼士、贤士

“兼士”具体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①政治和道德教育。“十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兼爱是核心。

②科学技术教育。“各从事其所能”

③文史教育

④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5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主动——“叩则鸣,不叩则不鸣”

创造——“述而作”,既继承古代文化,又有所创造。

实践——“听其言观其行”

量力——“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一、学生的精力;

二、学生的知识水平。

(八)道家

1,“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认为,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错误的,教育是最大的人为,它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

2,“逍遥”的人格理想

道家反对儒家的礼教,主张“绝圣去智”,“不言之教”,培养“上士”“隐君子”。

3,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贵师、道观、用反、虚静

(九)法家

实践来源——“理官”

理论来源——李悝《法经》——商鞅——韩非《五蠹》《孤愤》《说难》《显学》《内外储》

1,“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绝对性恶论”

2,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法家基本特征提倡“耕战”

(十)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荀况—《非十二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子—《显学》《五蠹》;杂家—《吕氏春秋》

1,《学记》

⑴地位:中国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教育学的雏形”。

⑵作用:

①社会作用——《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是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②个体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⑶教育制度及学校管理

大学学年制,年限为9年,分两个阶段。前7年后2年。

特点——逐年加深,德智结合,强调师生与同学间的关系。

⑷教育教学原则

未发先预;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观而善;启发诱导;长善就失;藏息相辅;教学相长

2,《乐记》——公孙尼,刘向整理。

3,《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与《学记》互为表里之作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4,《中庸》——教育哲学论文

性与教

道德是最高标准——“中庸”

修养的途径——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学问的步骤——学、问、思、辨、行

三、儒家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统一文字,严禁私学,焚书坑儒,推行吏治制度,在官府中设立“学室”,以官吏为教师,以法律为教学内容

(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二)察举制度

(三)太学

(四)鸿都门学——东汉灵帝

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打破了汉代儒家独尊的传统,同时作为一种儒学之外的专门学校。

(五)郡国学——文翁兴学

办学目的:一、培养本郡县的属吏和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二、推行地方教化。

(六)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春秋繁露》《对贤良策》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①独尊儒术

②兴太学以养士,建议中央建立太学,直接掌控教育大权

③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2,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①人性只有在教育的条件下才能向道德之善和现实人格转化。

“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

②人性差异论。

“斗莦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

3,伦道德教育

(七)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1,对神学的批判

2,教育的作用——胎教—后天教育

3,以培养“鸿儒”作为教育的理想目标——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

4,论学习——学思结合“问难”“距师”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一)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1,西晋的国子学

2,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二)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1,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

2,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

3,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

4,私学发展

5,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三)科举制度的建立

1,科举制度的萌芽于确立

2,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3,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4,科举制的影响

(四)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1,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2,论士大夫教育

3,论家庭教育

(五)韩愈的教育思想

1,“性三品”说与教育的作用

2,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

3,论尊师重道——《师说》的教师观

五、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1,科举制度的演变

2,学校沦为科举的附庸

3.,宋代“兴文教“政策

4,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5,“苏湖教法”

6,积分法

7,“六等黜陟法”

8,社学(小学教育)

9.“监生历事”

(二)书院的发展

书院VS科举制度

1,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1)书院的萌芽

(2)书院的发展

①宋代书院特征:

(1,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在组织结构上也已经

趋向完善。

(2,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繁荣。

(3,书院已出现官学化的倾向。

②元代的特点:

(1,政府对书院的统治加强,通过由政府委任山长,规定教

学内容,教给经费的方式使书院官学化。元代书院逐渐接近官

学,和地方官学没有什么两样,也变成了科学的附庸。

(2,理学对书院的影响加深,理学家的著作成为书院中重要

的教育内容。

③明代——沉寂—勃兴—焚毁

(无锡东林书院——顾宪成)

④清代

发展时期:

前期——顺治时期至雍正十年——沉寂

后期——雍正十一年到鸦片战争以前——官学化

特征:

(1,控制书院的设立和经费;

(2,规定书院师长的选聘和学生的招生与考核都必须经由督

抚、学政等地方官过问;、

(3,政府实现了对书院的严密控制,使书院严重官学化。2,《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主要内容、意义)

3,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4,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5,书院教育的特点

(三)私塾与蒙学教材

1,私塾的发展与种类

2,蒙学教材的发展

(四)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朱子读书法”

(五)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一)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二)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三)颜元的教育思想

辨析题:

1.,西周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2,“监生历事”是明代出现的一种教学实习制度。

简答、论述:

1,简述“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2,墨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什么特色

3,简述唐代中央官学制度的构成,分析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4,简述《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与意义

5,朱熹关于“大学”“小学”的教育思想

6,书院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7,科举制度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对教育的影响

8,《学记》关于教育原则的论述

9,试述“朱子读书法”

10孔子和苏格拉底德育、教学方法比较

11,孔子、孟子、荀子、墨子人性论(教育作用)异同

12孟子、荀子、墨子三者的比较(如大丈夫、大儒、兼士的异同)13,孟子的教育思想和“性善论”教育作用

14,荀子的“性恶论”及其教育作用

①“性伪之分”

“性”,人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与感知能力,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

“伪”,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人类的“礼”“义”是人为的结果。

人的自然本能感知觉都引导人向满足自身欲望的方向发展,故人性是恶的。而人的善行美德都是后天习得的。因此,“性”“伪”是相互区别的,又是彼此对立的。“性伪之分”论证了教育的必要性。

②“性伪之合”

人性的存在是道德认知的前提,而道德也是对认知的规范与调节,二者是联系、统一的,“性伪之合”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

③“化性起伪”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化性起伪”的作用,通过教育来改变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

具体办法为“积”,个人的住主观能力;“渐”,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15,简述荀子的教学方法——闻见知行

16,孟子,荀子,墨子的教育目的的异同(孟子—大丈夫,荀子—大儒,墨子—兼士)

17,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的人性论

18,道教的自然主义与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比较

19,法家的“人性利己说”与荀子的“性恶论”异同

①“化性起伪”,趋利避害是法治的心理基础;改变约束,利用

②教育转化人性;法律强制

“立五经博士”的政策是_____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_______的正式成立。

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成为____

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_______的形成。

汉灵帝时设立的_______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科举(乡试、会试、殿试)?还是直接给做官资格,还是直接做官?明清中央官学学生的仕途?

书院产生的原因

书院始于唐代,当时其性质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唐末五代学者,隐居山林讲学,吸引一些士子前来求学,书院开始具有讲学授徒的功能。

1,唐末五代官学衰落,学校不修,学者求学而又没有适当的求学之所,因而选择了创建书院这种教学形式,来满足世人求学的需要

2,私人讲学传统的延续(春秋,汉)

3,佛教禅林讲学的影响

4,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大增,藏书丰富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夏朝:中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庠、序、校。 商朝:最早的小学。 西周:国学、乡学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大艺小艺 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 因为生产力的制约,只有官府才有财力人力制作书籍。Eg:“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是《学记》对西周考试制度的描述。 春秋:私学兴起、官学衰微。 战国:私学兴盛。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 学术自由,包容百家,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他们的政治待遇。诞生了第一个学生行为守则《弟子职》 两汉:官私并行。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 选士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 官学有:太学、鸿都门学 太学建立的标志:为五经博士招收弟子 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董仲舒的三大建议以及汉武帝的对应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 2、兴太学以养士--------开设太学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察举制制度化 魏晋南北朝:国子学。教育内容广博、性质多元。 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等级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唐: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弘文馆、崇文馆) 重振儒术、三教并重。 选士制度:科举制(605—1905年)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与教育更加紧密,对破除门阀等级制度起到积极作用,社会流动更加合理。 宋元:书院盛行。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选士制度:科举制。 书院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特点是学术自由,自由讲学。教育教学于学术研究并重,二者相得益彰。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采用师生论辩式的教学模式。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明清: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 中国古代学校的三种性质类型: 1、官学:夏朝产生,西周开始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2、私学:兴于春秋,盛于战国,从此官私并行。 3、书院:兴于唐朝,正式形成于宋,衰于明清。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论语·阳货》记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2.《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而·”这一言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里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说,这一文学影响了唐代韩愈的“”说。 4.汉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提出了它的诗歌讽刺观。 5,教材认为,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与的性质特点之关系,认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应“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6.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的说法,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7.“文章合而著,歌诗合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8.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提出了诗“”说;李清照在《论词》里提出了词“”说。 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寸:“情景;而清代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结合得天衣无缝,其: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说与之相抗。 二、名词解释题 1.(孟子的)“养气”说 2.(袁宏道的)“性灵”说 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刷焉。……至于梁、陈间,串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花”,感花以讽兄弟也,“采采苯苜”,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离花先委露,S,j叶乍辞风”之什,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

中国古代教育的办学类型及现代启示_以书院为例

2010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M ay.2010第3期(总177期)JOU R NA 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 D EMY OF SOCI A L SCIENCES N o.3  史学新论 中国古代教育的办学 类型及现代启示* ———以书院为例 王瑜卿 袁敏英 【提 要】书院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它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延续发展于元代,于明清时期达到普及,在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它的教学特色,如学规、讲会制度、自学制度,对当代大学的办学类型与发展定位都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 【关键词】古代教育 书院 书院制度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52(2010)03-0140-05 一、书院的起源和发展 书院之名,最早见于唐代,是古代中国士人的文化教育组织。“它源自民间和官府,是书籍大量流通于社会之后,数量不断增长的读书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校书、修书、著书、刻书、读书、教书等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的必然结果。”①清人袁枚的《随园随笔》卷14所记:“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②可见,唐代的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并非真正的教育机构,而主要是官方校书藏书的场所。书院之所以能够兴起并发展,主要有几点原因,一是唐末五代战乱之后,官学式微,“士病无所于学”,于是私学教育勃兴;二是有些士大夫和学者要求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三是一些学者受禅林的影响,愿选择山林名胜施教。这样,“书院便应运而生并逐步衍变成具有学校教育、学术研究、图书整理和出版性质的机构。”③随着官府设立和私人兴办的书院渐渐增多,书院的教育功能也日趋突现,出现了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雎阳书院、嵩阳书院等许多著名书院。南宋时书院大兴,书院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和制度之完善都是空前的。辽、金、元时期私学教育十分发达,有家学、从师就学、私人办学等形式,影响和效果大大超过了官学。元世祖大力认可和提倡书院的讲学制度,使得元 * 该成果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河北省高等院校的培养层次、定位选择问题的对策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6020178。 ① 唐亚阳:《中国书院精神》,《湖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② 徐晓娜:《书院的教学特色及启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 报》2007年第8期。 ③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版,第265页。 140

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教育园圃 09-20 1205 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一)三大目标:《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明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但这种善性必须经过不断学习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使人的“明德”发扬光大。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使自己始终保持向善之心。 2、“亲民”即“泛爱众而亲仁”。人不仅自己要保持向善之心,而且还要将这种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朱熹将其改为“新民”,解释为用自己的德性去感化人,使人去其“旧染之污”,反映了儒家推己及人的教化思想。 3、“止于至善”,也就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二)八个步骤:《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也就是要对事物通过学习、观察、分析获得正确的认识。 “诚意、正心”是指个人内心的保养,即“修心养性”,也就是要做到不自欺,即使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严守各种道德规范;排除一切干扰,对任何事物都能做到不偏不倚。

“修身”是整个教育程序中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简评】尽管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但是这些思想至今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不论推己及人、感化育人,发扬人性光辉的远大抱负;还是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始于足下的播火精神……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现在的“公务人员”,既需要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需要修身齐家的践行脚步……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浅谈中国从古至今教育发展概述 摘要中国从国至今的教育已经发展很多年,本片论文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教育、近代教育以及中国的现代教育展开论述,在这里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体现出他所具有的独特气息,如中国从古代的教育就提倡尊师重道原则,近代教育则是提倡教育立国、科技兴国原则,而现代教育我们则是提倡创新理念原则,当然近代教育包括古代教育原则,现代教育包括古、近代教育原则,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呈发展趋势逐渐上升高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创新教育 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这五个阶段。以下主要就按这五部分展开说明,从古至今的探讨它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育大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来的发展和生存。起初,人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如打猎、捕鱼等活动,这逐渐便成为我们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保障,劳动即是教育,随着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变化着,随后人们逐渐开始发展畜牧业,人们学会了架设栅栏、赶羊喂牛,这些都只是他们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原始宗教的教育和原始艺术教育。首先,他们对自然很崇这些崇拜都是原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拜、对图腾很崇拜以及对鬼魂也很崇拜。其次,他们对音乐和舞蹈像是有一种天赋一样,对于艺术教育体现出原始文化正逐渐变化着,在后面就逐渐形成了文字,文字的形成标志着教育的升级,为以后产生学校建立了基础。总之,原始教育呈现多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内容为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3)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 (4)言传身教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5)男女教育分工明确; (6)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 有以上诸多内容,使得原始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开始。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制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夏代为奴隶制初期,它是由夏部落首领的儿子启建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注重军事训练和人伦道德; (2)其次,便是商代,这一时期文字已经基本达到成熟阶段,文字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并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理论,这使得商代的教育上升为

云南开放《中国古代文论专题》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试卷 学年度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论专题套别:A套(√) B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 A.般若学 B.涅盘学 C.禅宗 D.密宗 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 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 5."以物比德"属于(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 6.佛教的创始人是(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 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 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 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 A.炎帝 B.黄帝 C.仓颉 D.孔子 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 A.佛 B.上帝 C.超自然神 D.天地神祗 E.祖先神 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 ) A.孝廉 B.茂才 C.秀才 D.贤良方正文学 E.探花 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宗族祭祀 C.军事讨伐 D.宗法体系 E.家族血缘 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 A.三月三 B.七月七 C.春节 D.清明 E.端午 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 A."天人合一" B."天人感应" C."天人交胜" D."天人之分" E."重天轻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文化现象 2.《神灭论》 3.本草之学 4.中体西用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古代教育

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学校教育在奴隶社会萌生有其现实的条件: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的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开始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使教育从生产劳动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当时的王、史、卜、贞等人就是我国早期脱离生产的知识分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具有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是学校产生的必要条件。 3.文字的创造发展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教育内容和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条件。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学校萌生的直接条件。我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等出现了早期的学校,这些国家正好也是较早产生文字的国家。知识的积累也使学校教育的产生成为可能。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国家的建立,意味着阶级对立的更加深化。在奴隶社会中,拥有财产、不劳而获者,只能是少数,并且往往是处于权力顶端的少数。有权、有闲、有钱,进而分化出了一批特殊的教育对象。统治阶级迫切需要把这些人培养成为本阶级的继承人和统治人才,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思想统治。这些都需要创建学校。 在这样的条件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学校产生了。一般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学校的萌芽,但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则是在奴隶社会才出现的。据考证,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王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据我国《礼记》等书记载,在夏朝已出现了“庠”、“序”、“校”等施教机构,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了“学”、“瞽宗”、“辟雍”、“泮宫”等教育机构的设立,这些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学校。 专题2-1: 远古时期的学校 1.成均之学 “成均”乃是乐师作乐的地方。在五帝时代,氏族和部落经常要举行宗教仪式和公众集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教育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历史范畴。广义地说,凡是有目地增进人的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但是,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对年轻一代进行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才。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 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教育内容以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强调修身正己和忠孝仁义。从氏族公社末期就将“孝”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夏重视人伦道德教育,商则把“孝”作为思想教育内容的中心,西周则从小就注重孩子们的德行教育,春秋时期,以孔子的思想为注,主张自觉修身养性,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西周的《诗》、《书》、《礼》、《乐》为学习典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无一不强调道德教育并注重经学学习其中最具代表的的教育论著是《礼记》。汉代则认为德教是立政之本,道德教育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并以传播儒家经学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时期,玄学盛行,特别是魏晋时期,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隋唐时期更是崇儒兴学,选择儒学为政治指导思想,科举考试主考明经科。宋则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重视程朱理学。元朝时期科举考试规定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这更是凸显了古代教育之“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的特点,宋元蒙氏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如《少仪外传》。明朝教育明显的束缚世人思想,科举考试八股文成为固定的考试文体。推崇程朱理学。发展至清代,其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儒学经典本就强调道德教育,因而有以上观点。 教育内容较为全面,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教育具有伦理教育的特点,但从教育内容、社会需要和教育实践来看, 中国古代教育又是一种综合性教育, 有利于人在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如“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后世也一直把六艺作为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教学内容。直到清代, 还有人提倡六艺教育。六艺当然是以伦理教育为主的教育, “礼”是直接的伦理教育作为一种行为准则, 它是政治的、道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乐”也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美”学教育“射御”基本上是军事体育教育。“书数”则是语文、数学和科学教育。按今人的研究, 六艺教育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文武并重, 诸育兼备, 相成相济二是知能兼求,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因而, 显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涉及农学。“经学”从汉代起就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经学指的是儒家经典及对它们的阐释、研究。经学本身, 是一种未分化的学问, 因而经学教育包括后世看来属于许多学科的内容。经书都产生于学科尚未分化之际, 此时, 各门学科都包含在一般的知识之中。教育内容不断完善,设置专科学校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又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律学,南朝时期宋的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四馆并立。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都属于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学校。此外,还有研究科学、玄学,如唐朝咒禁学、崇玄学等。清还设翻译科,选拔满蒙语言文字翻译人才,设置俄罗斯文馆,其是清政府为了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立的第一所俄文学校。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填空题:(2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1.孔子论语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 4.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6.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7.西晋陆机《文赋》进一步把文体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 8.陆机《文赋》:陆机,西晋文学家。 9.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10.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和“赋体物而浏亮”。 11.《典论?论文》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12.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 13.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认为是“直寻”。 14.钟嵘把诗经分为:小雅和国风。 15.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 16.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提出“兴寄”和“风骨”说,这是他诗歌革新主张。 17.陈子昂心目中的理想作品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18.韩愈在《答李朔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 19.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他的“不平则鸣”论。 20.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主张诗歌功利目的。 21.白居易主张诗歌达到功利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22.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之致耳。” 23.李清照著《论词》篇,主张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 24.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提出了“妙悟”说,这是他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 25.杜甫的组诗《戏为六绝句》. 26.王土禛是清初的诗人和诗论家,《带经堂诗话》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神韵”说。 27.《红楼梦》的开卷诗.“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8.王士禛认为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29.金圣叹说:“圣人之作书也以德,古人之作书也以才。”这是把作家从道德家中分离. 30.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31.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是讲意境性质。 32.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33.风骨:“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34.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35.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 36.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37.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 38.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39.《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40.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 “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春秋战国时代,官学逐渐为私学替代,出现新兴阶层“士”,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学”。 西汉私学重新恢复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建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龄在18岁以上。 汉平常时,规定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聚设庠序。 校学设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魏晋南北朝,晋武帝在太学外另设国子学。 唐时,京师设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监祭酒,学校六所,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上专收贵族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教师称博士。入学年龄在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为18岁以上,25岁以下),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设博士,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礼记·王制》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殷人重祭祀,崇礼乐,所以特设“瞽宗”。 西周时期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古今图书集成》称:“周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雍居中(即成均),东郊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痒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颊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西周的学校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西周的大学优辟雍、大池、射庐、宣庸等不同名称,都是周天子率群臣及学生习射和作乐舞的地方。“乡学”是地方学校,《礼记·学记》又说:“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毛奇龄在《学校问》中说:“至于乡以下,则有四学”,“一曰乡校”,“一曰州序”,“一曰党庠”,“一曰家塾”。其中,西周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也建立了初步的规程: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考查和奖惩;视学制度和隆重的养老典礼,即席“乞言”、“合语”,即向耆老乞求善言,互议父子、君臣、长幼之道。 到了汉代武帝时期,官学教育制度兴起。制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学制系统,其中官学分五级:中央有太学一级,在地方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序四级。汉代太学里设有博士,学和校置经师一人,庠和序置孝经师一人,担任教学工作。汉代太学很重视考试,它没有规定修

业年限,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与及门授教两种。其学习分为小学阶段和专经阶段:小学阶段的私学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蒙学,以识字为主;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论语》、《孝经》,是专经前的准备阶段。 唐代盛行的是科举制度。每年仲冬,中央和地方官学通过校内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其设科繁多,常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义、策问、诗赋五种。考试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偏重思想,有的侧重文采,有的注重思想这些方法在考试中参互使用,即可以考查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思想、人品和才气。科举制度同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又使我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 到了宋朝书院制度的兴盛。北宋属四大书院最为出名,王应麟的《玉海》以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为四大书院。而马端临《文献通考》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为四大书院。还有茅山书院也很出名,是宋初大书院之一。书院的数量和规模大;书院活动内容充实:藏书、供祀、讲学。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它重视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辩理,讲学可以自由听讲、不受地域和门派限制,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多采取问难辩论的方式,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 有人说中国古代教育是从孔子开始确定的,但我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经过先辈们一代一代的努力得来的,并非一家之功。中国古代教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文论专题》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 1.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的丰富和完善。 A. 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 C.诗可以群 D.诗可以怨 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其西晋陆机的“( )”就是例证。 A.文已尽而意有余 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C.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4.《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禅 B.儒 C.释 D.道 5.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 )、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 B.诗意的 C.意象的 D.直觉的 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 配合和中介 B.核心和主宰

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

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 前言 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分为两大块,官学教育体系和私学教育体系,从可考证的时间上来讲官学发展早于私学发展,私学发展是自西周末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之后开始在民间萌生的。由于古代官学的设置极少触及到民间县级以下的民众,有时甚至有名无实,加之时兴时废,尤其是在改朝换代和战乱年代,官学极容易受到冲击而处于偏废状态,而私学则一直潜行并兴盛于民间,成为支撑民间教育的主体。私塾的是我国古代民间私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私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塾”的定义 “塾”的概念在古代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塾”见于《尚书·顾命》中“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这里的“塾”是指“门侧之堂”,是“宫门外两侧的房屋,为臣僚等候朝见皇帝的地方”①。 塾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机构最早见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②此处的“家有塾”中的“家”应当是二十五户人家组成的“闾”,因为《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保为闾,使之相爱”。据唐初大儒孔颖达疏:“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故云‘家有塾’”,另有《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其中“左塾”、“右塾”是指门内侧两旁的房子。也就是说,“塾”最初是古代建筑中宫门或者闾巷大门两旁的房屋,而“民在家者,朝夕受教于塾也”③,即在民间,有“里胥”和“邻长”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分别居于左塾和右塾之中对居于闾内的乡邻进行监督审查,并施行教化。这使得此时的“塾”成为一种民间教育机构而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按照《学记》里面所讲,古代学校的设置,是由官府主持的从“国有学”到“家有塾”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而事实上,这一描述只是一套儒家思想教化的设想,在实际中并没有的得以付诸实践。但是,“家有塾”作为一种设立教育组织形式的思想为后来的私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表现为这一思想逐渐演化成私学的一种发展模式——“私塾”模式。 二由“塾”到“私塾”的概念分析 据上分析,“塾”的概念很早便已确知,然而“塾”的概念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却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即由“塾”到“私塾”的概念转变。关于“私塾”一词,有人曾认为“私塾这个称谓是清末有了学堂以后出现的”(郑起东),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据考证“私塾”一词遍及元代以后的古籍文献中,例如:“苏天爵《元名臣事略》卷十一云:‘公家房事妣夫人,曲尽孝敬,迨薨,移是以养寡姊,视政之休,未尝废,从戎亦橐駞负书以行,延师私塾’” ④,以及“《元史张达善传》云:‘州士大夫欲淑子弟以朱子四书者,皆遣从游,或开私塾迎之’”⑤。因此,“私塾”一词古已有之,而非近代之发明。 “私塾”是从“家有塾”的范畴中发展而来,但不同于“塾”,因为它已成为一种专门性的民间私学教育机构,而且这种专门性的民间私学教育机构在古代教育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化出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广义上来讲“私塾”是一种的私学发展模式,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表现形式。于是,对“私塾”本质上的分析认识便成为把握私塾发展的关键。 首先,私塾是由私人组织的设于民间乡党间的教育机构,具有民间自为性和普遍性。这 ①陈旭国:《尚书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78页 ②《礼记·学记》 ③陈澔:《礼记集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0-01出版), ④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社,p22 ⑤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社,p22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古代的教育思想有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和墨家教育思想。 下面先说儒家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派别都曾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重要。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但他同时又强调,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见后天修养是多么的重要。孟子将具

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其中前三者属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两者则是家庭关系的放大或扩展。“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从孟子本人的观点来看,他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孝”等,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其内容则逐渐被歪曲,成为前者对后者的单向约束,片面强调忠孝和恭顺。发展到后来,便形成了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伦理。 儒家的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名翟,生卒年不可确考,活动于春秋与战国之际。墨子出身微贱,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创立墨家学派。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声势很大。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 墨家私学是一个组织严格、纪律性极强的宗派集团。其领袖称为“巨子”,墨子是第一代巨子。巨子是精通墨家之义的圣贤,而且还是墨家之法的执行者。巨子以自己的品格、道德力量和领袖地位对墨家弟子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和震慑力。墨家弟子对巨子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墨家以求天下之利为核心内容的教义,使得墨家成员有着一种共同的信仰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境界,规范着墨家弟子的思想与行为。严格的自我磨炼,又使墨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复习资料不背会死系列

1、孔子以“仁”为基础的文艺观包含哪些内容?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也就是“爱人”和怎样立人成人,即培养理想的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固然有现实的途径,离不开道德行为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需要借助艺术与审美。孔子之所以重视艺术与审美,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为了实现“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理想的人格。这一文艺观念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命题体现出来:(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文之以礼乐” 总之,“仁”构成了孔子美学和文艺观的基础,所谓“成于乐”、“游于艺”、“吾与点”、“文之以礼乐”等重要命题都必须在“仁”的哲学基础上才能理解。孔子文艺观的核心,不是去解答某些具体的艺术审美问题,而是要以“仁”的心理情感去影响人、感化人、培养人,从而使人类生活真正能立于一个很高的精神层面上,具有美的价值和意蕴。孔子的美学和文艺观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这一方面。 2、对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你如何理解?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说“兴”是指“引譬连类”。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的命题,不仅是因为“诗”可以让人学会运用象征性语言的艺术,学会用譬喻、“告诸往而知来者”的语言方式来解释世界,学会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类比联想,而且还在于这些方法和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在于提升人的精神,以达到礼仪教化和人格的完成。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说:“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说“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孔安国云“群居相切磋”,朱熹说是“和而不流”。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孔安国说“怨刺上政”。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 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 1.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2. 西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3.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学校体制。 4. 宋代: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 5. 明朝:强化了前代的科举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这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明代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明朝后期东林书院以其评识朝政的活动而著名。 6. 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二、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1、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传授知识偏重于理论,以文科知识为主以文科知识为主以文科知识为主以文科知识为主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教育内容以人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强调修身正己和忠孝仁义。 2、教育内容较为全面教育内容较为全面教育内容较为全面教育内容较为全面。丰富多彩丰富多彩丰富多彩丰富多彩中国古代教育具有伦理教育的特点,但从教育内容、社会需要和教育实践来看, 中国古代教育又是一种综合性教育, 有利于人在几个方面得到发展。如“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古代教育者有等级差别。中国古代教育除在受教育者的贵贱等级上存在不平等现象和民族歧视外,还有明显的一个教育不平等现象:男女受教育权不平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子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因而说古代教育歧视现象严重。 4、古代教育政教合一古代教育政教合一古代教育政教合一。官学私学并立官学私学并立官学私学并立官学私学并立“政教合一”指的是政治和教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致性。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 在中国古代从来没有过脱离政治、教育独立的思想。“政教合一”的另一层意思是指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合一一教育机构即为政府部门之一。 5、孔子的“私学”,使“学在官府”发展到私人讲学,反映了奴隶制教育制度的崩溃以及新萌芽教育制度的发展。 6、从汉武帝到隋唐、宋元、明清,中央到地方的官办教育体系经历了建立、完善、衰败的发展过程。汉武帝儒学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隋唐教育和科举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明清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 7. 封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必然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中国封建教育是以培养封建官吏,适应封建统治需要为目的的,“学而优则仕”,所以事实上对科技的进步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甚至到了封建社会晚期,教育与学风对科技进步起了反作用。但封建社会繁荣时期至宋元专业教育的贡献是较突出的,则应予以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