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实习指导书

平面构成实验指导书

平面构成实验指导书

平面构成实验指导书

平面构成实验指导书

平面构成实验指导书

专业实训指导书

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方向)《电脑广告制作》实训指导书 信息技术系编印

目录 实训课题一《学校校徽设计》 (3) 实训课题二《公益海报设计》 (6) 实训课题三《包装袋、盒设计》 (9)

实训课题一《学校校徽设计》 一、实训课题名称 设计制作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校徽 二、学时分配 本课题安排在第 4 学期,共12学时。 三、实训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在实际设计的情境中,提炼标志元素,运用构成、色彩的相关基础知识设计标志。 技能目标:综合使用Photoshop软件中相关工具,掌握标志设计的图形绘制技巧。 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同学小组协作及利用网络自主探究方式,感受标志设计的一般工作流程及表现手法。 职业态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个性设计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对表达上美的追求。 四、实训项目具体工作任务 (一) 计划任务分配,素材准备,确立实训项目:给自己的学校设计个性标志; (二)学生分组,将学生按平时成绩、特长(运用软件能力、表达能力等)课前按每组5人标准分成组,每组成员特点明确,相互协作,相互学习,每个组模拟一个设计团队。 (三) 提供项目素材:共享课前整理相关部分素材。 (四)分组操作: 1.“客户”交流:组员之间互相交流,看看同学对学校特点或特色的提炼认识,综合组员的意见,明确标志要素及寓意。 2.各小组分组设计:设计制作标志,组内进行交流,组员提出修改意见,并最终设计定稿。填写项目表格: 3.存盘交付作品:将作品统一提交给教师。每组通过组内评议选出代表作品,指定代表阐述标志释义,全体同学评选出最具特色标识、最符合

PCB、EMC设计

总目 1 目的 2 范围 3 定义 4 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布局 1 层的设置 2 模块划分及特殊器件的布局 3 滤波 4 地的分割与汇接 第二部分布线 1 传输线模型及反射、串扰 2优选布线层 3阻抗控制 4 特殊信号的处理 5 过孔 6跨分割区及开槽的处理 7 信号质量与EMC 第三部分背板的EMC设计 1 背板槽位的排列 2 背板的EMC设计 第四部分射频PCB的EMC设计 1 板材 2 隔离与屏蔽 3滤波 4 接地 5布线 6 其它设计考虑: 第五部分附录 1 PCB设计中的安规考虑 目录 1 目的 2 范围 3 定义 4 引用标准和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布局 1 层的设置 1.1 合理的层数 1.1.1 Vcc、GND的层数

1.1.2 信号层数 1.2 单板的性能指标与成本要求 1.3 电源层、地层、信号层的相对位置 1.3.1 Vcc、GND 平面的阻抗以及电源、地之间的EMC环境问题1.3.2 Vcc、GND 作为参考平面,两者的作用与区别 1.3.3 电源层、地层、信号层的相对位置 2 模块划分及特殊器件的布局 2.1 模块划分 2.1 .1 按功能划分 2 .1.2 按频率划分 2.1.3 按信号类型分 2.1.4 综合布局 2.2 特殊器件的布局 2.2.1 电源部分 2.2.2 时钟部分 2.2.3 电感线圈 2.2.4 总线驱动部分 2.2.5 滤波器件 3 滤波 3.1 概述 3.2 滤波器件 3.2.1 电阻 3.2.2 电感 3.2.3 电容 3.2.4 铁氧体磁珠 3.2.5 共模电感 3.3 滤波电路 3.3.1 滤波电路的形式 3.3.2 滤波电路的布局与布线 3.4 电容在PCB的EMC设计中的应用 3.4.1 滤波电容的种类 3.4.2 电容自谐振问题 3.4.3 ESR对并联电容幅频特性的影响 3.4.4 ESL对并联电容幅频特性的影响 3.4.5 电容器的选择 3.4.6 去耦电容与旁路电容的设计建议 3.4.7 储能电容的设计 4 地的分割与汇接 4.1接地的含义 4.2 接地的目的 4.3 基本的接地方式 4.3.1 单点接地 4.3.2 多点接地 4.3.3 浮地

平面构成教学计划

平面构成基础教学计划 学习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度,提高创造能力和逻辑的 抽象的理性的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平面构成是是造型的基础,主要是二维空间中进行。是引 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是现在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之一 一、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第一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概述 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2.平面构成中形的构成。 3. 基本几何的画法。 4.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5.平面构成设计的材料及用具。 6.平面构成设计 的步骤。 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识构成的概念,以及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2、正确认识构成教学在专业学习 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明确课程特征、课程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 4、转变学生观念,树 立“抽象”的设计意识; 5、正确认识构成与现代艺术的关系,构成与包豪斯的关系。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2、学生设计观念的培养及意识的转变(从具象到抽象)。第二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1概念要素 2.视觉要素 3.关系要素教学目的 1、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觉感受 3、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重点难点: 1、掌握有机形、无机形、偶然形的视觉特点及应用 2、掌握平面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的特性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3、理解并掌 握不同形态要素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第三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 1. 自然形 2. 几何形 3. 偶然形教学目的: 1、掌握平面构成元素的构成形式 2、理解不同构成形式所传达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重点难点: 自然形偶然形的画法。第四章 教学内容: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1.重复构成形式 2.近似构成形式 3.渐变构成形式 4. 对比构成形式 5.发射构成形式 6.特异构成形式 7.空间构成形式 8.分解、密集、分割、肌理构成形式 9.平面构成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 1、理解不同构成形式所传达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2、掌握各种形式美法则并灵活运用 进行构成设计 3、理解并运用形式美法则进行平面构图和分割 4、掌握丰富平面构成元素的方法 5、理解肌理、质感、材料等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 6、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各种事物 的敏锐感知并灵活运用于设计 重点难点: 1、最高法则贯穿于各分法则 2、形式美法则在构成中的灵活运用 3、肌理、材质的制 作与体验 4、平面综合构成的心理感知体念 二、课时分配(转载于:平面构成教学计划) 1.提前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 2.通过分析法(教师分析,学生分析)讨论法,练习法,游戏法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 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在每一个课时上对当堂课上的知识点,知识内容掌握与运用, 3,课堂后和学生交流,讨论,那些知识点还需要进一步的讲解. 4.作业的练习,及讲解. 5 总结并进行综合的训练. 四、最后的评价和总结 1.在每个新课讲解完后,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同时在下一个课时前对知识进行系统的

平面构成课程建设实施计划方案(定)

.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任课教师:何娟 编制日期: 2016年3 月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艺术传媒系

二○一六年三月 《平面构成》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课程建设背景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造型训练,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为学生今后在广告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灵活创造美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创作中一般的艺术思维规律、形式表现规律和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合理的课程设置,成熟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是实施专业教学的根本保证。根据职院2013年42号《邵阳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评价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为促进《平面构成》课程建设工作,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制定本方案。 二、课程建设现状 2004年信息与艺术传媒系自开设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以来平面构成课程作为该专业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开设的几年里,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主动邀请各级领导、专家深入课堂对教师进行点评,组织相关任课教师相互听课、研讨并定期开展教学比武使教师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学习。 三、进一步课程建设 (一)课程设计理念 1、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将“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突出职业性。 2、加大产学结合、实践环节的比例,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体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实训教学大纲(最新)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技能训练与考证 【学时/学分】60学时2学分【实践学时】60学时 【适用专业】平面设计专业 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一门技能训练与考证课程,该课程通过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等几个最流行的平面设计软件的案例实训,具体地讲述平面设计的方法、理论和软件操作技巧。它着重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安排了充足的上机时间,旨在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图形制作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组版式软件,进行平面设计与制作同时训练学生参加“ACAA平面设计师”、“Adboe 平面设计师”等认证证书的考试。 教学目标:通过结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版式与书籍装帧、包装结构、VI企业形象策划等平面设计课程,以计算机应用软件辅助表现设计思路和设计效果。重点培养如何操作该软件应用于专业创作设计作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如何应用这些软件,迅速完成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作品,并通过实战掌握使用平面设计的各种技巧,规避设计中的各种错误。提高就业能力。 先修课程:《平面构成》《Photoshop》 后续课程:《版式设计》《广告创意与制作》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说明 1、教学方法:通过综合设计的项目,强化学生对各类型设计的过程方法、设计思路、设计效果。如何应用这些软件,迅速完成符合客户需求的设计作品,并通过实战掌握使用平面设计的各种技巧。 2、教学条件:装有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等相关软件,联网的机房,便于下载所需素材。 四、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说明 (1.关于考核方法的说明 2.出勤、提问、作业、实验、测验、期末考试等各占比例的说明 3.其他必要的说明) 1、该课程采用出勤+各模块最终成果评分的考核形式,根据各部分评分细则给分; 2、评分各部所占比例:出勤40%、成果60%。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指导书) 教材:平面设计综合教程

LOGO设计实训报告

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013届毕业生 毕业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可可西里连锁咖餐厅品牌 学生姓名:学号: xxxxxxxx 专业班级:学历层次: xxxxxx 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3年6月10日 目录 可可西里连锁咖餐厅品牌形象设计 第1部分vi设计的概念及作 用 (1) 1.1 vi概 念 ............................................................................. .. (1) 1.2 vi作 用 ............................................................................. .. (1) 1.3 vi的设计原 则 ............................................................................. .. (2) 1.4 vi的应用软件介 绍 ............................................................................. (3) 第二部分vi的制作过 程 ............................................................................. (3) 2.1标识设 计 ............................................................................. .. (3) 2.2标志网 格 ............................................................................. .. (4) 2.3标识图形的黑白反 转 ............................................................................. (4) 2.4彩色 图 ............................................................................. (5) 2.5标准字 图 ............................................................................. .. (6) 2.6标准 色 ............................................................................. (7)

《三大构成》实训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实训大纲 课程名称:三大构成实训学时:42学时 适用专业:建筑装饰课程类别:专业课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按美的法则构成,设计出所需的图形。色彩构成主要讲授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作用与三要素,色彩的配制及色彩与心理,情感。立体构成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并提高学生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设计和审美能力。 二、实训方式 手绘 三、考核方法 考查 四、实训指导书及主要参考资料 《三大构成》全泉广西美术出版社 五、实训项目及学时分配 实训项目一览表 六、实训项目内容及其要求 实训一、平面构成的基本形象(5学时) 【实训目的】: 掌握平面构成的方法。 【实训内容】:

点、线、面构成。 【实训设备】: 画板、画桌 【实训要求及成绩评定】: 构图完整、点、线、面形象突出、画面绘制细致、整洁成绩评定:A 构图完整、点、线、面形象突出、画面绘制效果还可以成绩评定:B 构图完整、点、线、面形象基本符合要求、画面绘制效果一般成绩评定:C 构图完整、点、线、面形象不突出、画面绘制效果比较差成绩评定: D 实训二、平面构成的形式(5学时) 【实训目的】: 掌握色彩混合的技巧。 【实训内容】: 色彩之间的混合。 【实训设备】: 画板、画桌 【实训要求及成绩评定】: 构思有创意、肌理效果好成绩评定:A 构思有创意、肌理效果还可以成绩评定:B 构思创意一般、肌理效果一般成绩评定:C 构思创意不好、肌理效果比较差成绩评定: D 实训三、色彩混合(4学时) 【实训目的】: 掌握色彩混合的技巧。 【实训内容】: 色彩之间的混合。 【实训设备】: 画板、画桌 【实训要求及成绩评定】: 色彩搭配合理、画面效果响亮、画面统一成绩评定:A 色彩搭配合理、画面效果还可以成绩评定:B

设计构成实验大纲

《设计构成实验课》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实验课程名称:《设计构成》 英文名称:ConIPoSitiOnDesign 课程总学时:48 总学分:3 实验学时:32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 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设计构成》,是环境艺术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其实验课程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系统性地进行二维(平面、色彩)与三维(立体、空间)设计构成的练习,通过动手训练,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能运用图形与色彩传达信息;掌握立体形态的表现形式,理解形态与空间的关系,能运用综合材料完成立体造型练习及空间建构。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设计构成》课程的教学目的首先在于让学生掌握平面空间中的视觉形态构成规律,包括形的构成和色彩的配置,形抽象的形态构成思维,完成从具象绘画思维到抽象设计思维的过渡。其次,使学生建立三维空间的概念,通过在三维空间进行立体形态构成,掌握在三维空间中造型的方法。要求学生能掌握视觉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形体和复合形体组合;运用构成规律设计出具有丰富视觉效果的图像,并运用色彩的象征意义传达信息;能运用矢量图绘图软件AdobeI11ustrator完成部分二维平面图像的制作。运用不同材料完成几何体造型练习,并能综合运用构成原理进行立体空间形态设计与制作。 四、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办法:考查 考查内容:可根据课程章节,分别进行平面构成元素、平面构成规律、配色方案设计、色彩心理配色、命题空间配色、立体造型、空间形式造型、空间组合设计、3x3x3空间建构等内容进行考查。 考查要求: 要求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所有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上交作业必须符合构成原理,制作严谨。出勤率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考查不合格者要求重修,并再次参与考查,考查成绩一经核实不得擅自修改。 成绩评定标准: 1.100分制,作业平均成绩占70乐平时成绩占30%。 2.每个实验的成绩评定依据为: 优(90分以上):正确运用构成原理,构成感强烈,表现形式独特,制作精良。 良(80-89分):正确运用构成原理,构成感较强,表现形式较好,制作比较精良。 中(70-79分):基本能运用构成原理,构成感一般,造型一般,制作一般。 及格(60-69分):基本能运用构成原理,构成感较弱,制作比较粗糙。 不及格(60分以下):不能正确运用构成原理,构成感很弱,制作粗糙。 五、实验指导书

《造型基础2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造型基础-色彩构成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64 学分:4 适用专业: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 先修课程:平面构成素描 后续课程:立体构成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造型基础》是五年制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造型基础课程是我校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造型能力和构成原理是学生专业学习和步入实践工作的必备条件,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装饰造型的基础知识和设计类三大构成知识,培养学生对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出现的透视、形体等能力,并解决室内设计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为室内设计专业学习后续的手绘效果图快速表现、软件课程等奠定基础。 其任务是:培养基础较为扎实,善于创新,掌握实际技能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2.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技能大赛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装饰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将素描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基本技能循序渐进融入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并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完成,全面而合理地覆盖服装装饰设计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项目的具体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1)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以实践为主渠道的教学体系。本课程以“二维、三维”为主要内容,在课程内容上二维设计基础是通过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三维设计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概念,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以动手制作为主,辅以基础理论,并结合设计进行教学。三维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探求形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形式语言,表现要素和组合规律、形态变化,用纸、木等作为主要训练工具,培养和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为本专业的后续学习室内设计课程做准备。通过三维设计基础的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形成良好、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巩固拓展已学过的平面构成知识,逐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直接运用到

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电脑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1.本课程的岗位定位与培养目标 1.1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 自由插画师、职业插画师、出版业插图师、游戏美术师、影视插画师等相关职位。 1.2课程的(教学)知识目标 1.了解插画设计的相关知识,具备一般商业插画设计的创意方法,并能够用电脑设计软件完成以威客项目为核心的插画基本要素设计,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创意和制作出常见的插画。 2.使学生掌握较为简单常见的插画表现技法、插画设计的分类;初步掌握插画设计的新技术新技法。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既能训练学生操作设计软件的基本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设计任务的综合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成为初级插画师的能力和水准,为以后走向社会成了优秀的商业插画师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1.3课程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目标 1.综合能力:掌握一般插画设计的创意、构思、草图、构图、色彩、表现、说明、识别能力 2.分项能力: ①插画设计和插画基本插画设计和表现能力; ②识读和表现常见不太风格的插画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

能力; ③插画设计的创新能力 1.4课程的专业素质目标 1.职业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意识; 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具有一定的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信息和技术的能力; 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开拓进取的创业创新精神; 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2.职业能力和知识 能应用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进行插画设计、插画设计基础部分设计,掌握一般常见插画设计的创意、设计、处理、表现、具备优秀的美术感观和艺术欣赏力,具有扎实的手绘能力、设计能力与独立创作漫画海报等平面设计能力。 。 2.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下学期在毕业实习之前作为本专业课程的一门课程,是对本专业学习的一项考核的比较重要的课程。

《平面设计创新实践(一)》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创新实践(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5044813 课程名称:平面设计创新实践(一)/ Graphic Design Creativity Practic e(一) 学分:2 学时: 2周(实验: 2周上机: 0 课外实践: 0 )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建议修读学期:6 开课单位: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艺术设计系 先修课程:图形创意、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1、考核方式:考查。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专题设计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注重过程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 2、成绩评定: 期末成绩:课程大作业(课程专题设计)成绩,主要根据学生教学过程中平面设计主题完成的质量给出成绩,占总评成绩70%。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平时作业、项目参与情况、出勤等给出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3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招贴设计》,林家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平面设计原理》阿历克斯·伍·怀特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2005 3、《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朝仓直巳,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4、《包装设计》,克里姆切克,上海人美,2008 5、《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蒂莫西•萨马拉,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 内容概述: 中文:本课程通过参与平面相关设计竞赛来检验课堂中的设计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相关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来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前认识社会、了解市场,明白设计项目的流程,让学生去参与到实际的设计实践。 英文:This course examines students of design theory by participating in graphic design competitions to equip students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plane-related design, and enric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rough rich prac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can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society in advance, understand the market,, the process of design projects, so that students could participate in the actual design in the future.

[平面设计实习任务书]

[平面设计实习任务书] 第1章课题简介 第2章设计要求 第3章总体设计思路(每个课题广告不少于200字){平面设计实习任务书}. 第4章设计步骤 第5章设计截图 第6章设计总结(200字) 参考资料 篇二:《平面设计实训任务书及实训报告模板》 沈阳工程学院 平面设计 校内实训 实训题目“空气”主题“中国民族文化”主题 系列平面广告设计 系别数字媒体技术系班级数媒131 学生姓名吴浩学号20XX年***** 指导教师田丰张融雪职称讲师起止日期20XX年年1月5日起——至20XX年年1月15日止 I 平面设计实训任务书 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学院数字媒体系 一、实训要求本实训是《平面设计》课程的配套实训项目,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在理论 学习和上机实验的基础上,集中培训实际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熟练应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理论,使用平面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设计真实项目的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思维精神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按照实训报告格式的要求,写出报告,并提交书面和电子两种版本,以及相关程序和能够运行的执行文件; 实训报告在20XX年1月15日之前提交。 二、实训任务详析(一)能力目标 通过2周10天的集中平面设计制作实训技能训练,应达到以下能力目标 使学生对于平面设计创意以及制作有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平面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面设计制作的原理,及平面设计制作所需要的软件、硬件条件; 使学生掌握利用软硬件资源进行平面设计制作的操作过程;平面设计制作要求 ·制作“空气”主题系列平面广告(2-3张) ·制作“中华民族文化”主题系列平面设计(DM手册/平面广告)(二)实训要求 学生根据已给出的主题,确定设计创意; 根据确定的主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素材;绘制广告草图; 根据需要拍摄图像,绘制图形; 按照创意对素材进行整合,加工,编辑,添加文字,制作平面广告。 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将广告制成高质量文件,符合可应用于印刷标准。 II (三)实训项目及内容提要 III 三、实训报告的格式实训课程名称 XX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XXX 一、实训目的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lor Construction 课程编码:130520038 总学时:40 实验学时:24 学分:2.5 适用对象:视觉传达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 本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 2. 本课程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得形态。以此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使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包装结构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和造型基础 授课学时:8学时 基本要求: 1-1、立体构成的起源、概念和特征 1-2、立体构成与设计 1-3、立体的本质 1-4、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及其语义 1-5、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重点: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及其语义、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难点: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第一章线材结构的表现 授课学时:8学时 基本要求: 2-1、线材立体构成

2-2、软线材及框架 2-3、软质线材的构成 2-4、木框架的软质线材构成 2-5、木托版金属框架构成 2-6、软质线材的壁饰构成 2-7、硬质线材构成 2-8、单体造型组合 2-9、转体组合框架组合 重点:软质线材的构成,硬质线材构成。 难点:软质线材的构成。 第二章面材结构的表现 授课学时:8学时 基本要求: 3-1、连续面材的构型 ①折板构造 ②壳体构造(球体、拄体) ③面的切割、折叠、切割翻转 3-2、单元面材的构型 ①层面排列(重复、渐变) ②面的组合 ③插接构造 3-3、可展开之多面体构型 ①简单多面体的变化(逻辑构思) ②单元多面体的积聚(屏障机构、柱体结构、链型机构) ③曲面体(简单、复杂) 3-4、仿生结构的种类 仿生结构的内容与加工方法 重点:连续面材的构型、单元面材的构型、可展开之多面体构型。 难点:可展开之多面体构型。 第三章体材结构的表现

构成基础实验指导书

构成基础 实验指导书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构成基础》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点线面构成设计(6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学生掌握点、线、面构成的运用规律 2、点、线、面的概念及作用 二、实验内容: 点线面作业 点、线、面命题组合构成(以表现情感、感觉、音乐、心理状态、视觉因素、抽象因素为主,如以喜悦、悲伤、热恋、心神不定、温柔、烦躁、乡间音乐之旋律、爵士乐等为题),注重点、线、面构成表达主题的形式。 实物教具 1、平面构成作业实例 2、优秀平面设计稿件 3、材料:白色纸张20cm×20cm、黑色卡纸、双面胶、铅笔、剪刀、黑色水性笔、尺

三、思考题 1.如何应用点、线、面进行构成设计? 2.,如何应用点、线、面表现一个主题? 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实验总结 本节课主要练习点线面的构成方法,使学生学会点、线、面构成表达主题的形式。 实验二基本型的设计(6学时) 一、实验目的: 1、能够快速画出单元形的繁殖构成练习草图 2、能够简述单元形的概念和组合关系、能够简述单元形的繁殖构成规律 二、实验内容: 单元形作业 单元形的组合关系(分离、相遇、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确定一个单元形进行繁殖练习(线状的发展、面的发展、环状结构、放射状结构、镜像反射) 计算机及网络环境 理论教室:PⅣ1.7/256M/40G 键盘鼠标投影仪 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1、Microsoft Windows XP中文版 2、设计软件(教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设计软件演示可见知识点) 3、图片浏览软件 实物教具 1、平面构成作业实例 2、优秀平面设计稿件 3、材料:白色纸张20cm×20cm、黑色卡纸、双面胶、铅笔、剪刀、黑色水性笔、尺 三、思考题 1.如何应用分离、相遇、复叠、透叠进行构成设计? 2.,如何应用联合、减缺、差叠、重合设计基本型? 四、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实验总结 本节课主要练习基本型的设计方法,使学生学会确定一个单元形进行繁殖练习。 实验三重复、近似的设计(6学时) 一、实验目的: 1、重复与近似构成的运用 2、重复与近似构成的概念及表现方法

平面设计综合实训

平面设计综合实训实习指导书 系部:信息工程系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编写人员:图形图像教研组 日期:2009年12月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3) 二、实习内容 (3) 1. 理论掌握 (3) 2. 各类实例欣赏 (4) 3. 楼书设计 (4) 三、应具备的理论知识 (5) 四、实习设备要求 (5) 五、作品组成部分与提交方式 (5) 1.组成部分 (5) 2.提交方式 (5) 六、时间地点安排 (5) 七、考核形式与标准 (5) 八、实习报告 (6) 附录1平面设计评分标准 (7) 附录2楼书文案一——大地•新光华•镜园楼书策划案 (8) 附录3楼书文案二——香舍花都楼书设计方案 (11) 附录4楼书文案三——后现代城DM折页文案 (16) 附录5实习报告和实习总结格式要求 (18)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该实训课程以学生掌握电脑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目的,对培养学生将来能独立从事平面设计的创造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主要是从事平面设计中的信息表达,平面设计也称之为是针对印刷的设计,平面设计是把各种要素同时纳入一个平面领域,用以传达特定的信息。平面设计中的信息就是广告活动应该传达的内容,这是平面设计的内涵要素。信息:语言、文字、图像、声音。平面设计属视觉传达范畴,其目的是有效地传达信息。如果作细分、有广告招贴设计,版式设计、字体设计、包装设计、出版物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这几年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加进了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而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设计元素却是一致的,图形,图像,字体,色彩,编排,在设计过程中形式美的使用法则也是一样的。 二、实习内容 1、理论掌握 1)印前学习:文件尺寸、模式、出血的建立、色彩还原、出片、打样、套印、折手、拼版、注意事项、色谱的运用、如何进行印检查、如何检查菲林片、表格的几种制作方法等。 2)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种类: ●纸张开度:纸张开度尺寸、常用纸张的克数、开数、类别。 ●印刷色彩:四色、专色、网线数、角度、色标。 ●制版印刷:出片、打样、PS版、四色印刷、专色印刷。

《素描》课程实训教学大纲.docx

一、本实训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素描基础教学是一切造型艺术的根本,通过学习掌握对物体的造型能力锻炼,同时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构图能力为动画专业学生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项目一览表 序号实训项目名称学时实训类别实训要求实训类每组人 1 小石膏像写生12②专业基础①必修3:综合10 2 大石膏像写生14②专业基础①必修3:综合10 3 人物半身像写生8 ②专业基础①必修3:综合10 (一) 4 人物半身像写生8 ②专业基础①必修3:综合10 (二) 5人物半身像写生8 ②专业基础①必修3:综合10 (三) 实训项目目的和要求: 2-1小石膏像写生:训练学生解决基本造型绘画能力,掌握石膏像的表现方法。 2-2大石膏像写生:训练学生解决大型复杂造型、结构、体感的物体的塑造能力,素描表现方式创新性探索与实训的能力。 2-3人物半身像写生(一):掌握人物身体结构、比例、动态关系,塑造人物的性格及相貌特征 2-4人物半身像写生(二):掌握人物身体结构、比例、动态关系,塑造人物的性格及相貌特征 2-5人物半身像写生(三):掌握人物身体结构、比例、动态关系,塑造人 物的性格及相貌 特征,掌握手的动态及结构的表现,挖掘素描在人物半身像中的表现力,对人物形象特征及个性特征的把握及主观认识的表现 三、考核方式 (1)实训课的考核方式为上交石膏像写生及人物半身像作品各一张(尺寸: 2k)。 (2)实训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本实训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该实训课程主要通过色彩写生探索色彩在动画制作中的运用与表现,为动画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创作奠定基础。 二、实训项目一览表 序号实训项目名 称1 静物色彩写 生 2 人物色彩写 实训 切:实训类别 实训实训类每组 要求型人数 实训室主要设是否为名 称备名称网络实训室 ①必画室画架否 24②专业基础丫3:设计10 修 24②专业基础①必° 、兀、上,人画室画架否 3:设计10 修 实训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静物色彩写 生]: 目的: 掌握色彩规律 运用色彩规律 要求: 1、静物与场景相结合 2、整体色调倾向明确 3、用色彩表现空间感 4、用色彩营造氛围 [序号2][人物色彩写 生]: 目的: 1、掌握色彩规律 2、运用色彩规律 要求: 1、人物与场景相结合 2、整体色调倾向明确 3、用色彩塑造空间感 4、用色彩营造氛围与情绪 三、考核方式 1、实训课的考核方式为上交静物色彩写生及人物色彩写生作品各一张,尺寸2K; 2、实训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