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水二次精炼技术

钢水二次精炼技术
钢水二次精炼技术

钢水二次精炼技术

1. 前言

对世界粗钢产量统计表明,在过去30年里,世界粗钢产量在起伏中持续增长。由于连铸比增加使成材率提高。目前,LD钢厂生产的粗钢占世界总钢产量的60%.电炉钢厂产钢接近40%。

在过去15年里,欧盟15个成员国真空处理能力不断增加。目前,可对产钢量的 80%以上进行真空处理。用于二次精炼的钢包炉首先被引入电炉钢厂。近年来,BOF钢厂钢包炉的使用也在稳定增长。现在,欧盟15个成员国钢产量的30%以上经钢包炉二次精炼。

实际上,连铸技术是70年代初日本和欧洲开发的.后来被引进炼钢厂,目前,这两个地区的连铸比达到95%左右。而美国的发展趋势也是一样,仅用了3—4年,使目前连铸比也达到95%左右。未来几年,这些国家的连铸比肯定会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世界连铸产量约占钢产量的85%左右。在以后的几年里,这一数据或许会上升到约90%。

2.二次精炼技术的发展

为了均匀成分和温度,出现了钢包内气体搅拌工艺。最引人注目的是二次精炼的采用,大大提高了钢的产量和质量。然而二次精炼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呢? 在出钢和连铸时分离钢水和渣相、钢水脱氧、根据终点目标进行合金化、调整注温、改进钢水的洁净度、夹杂物变性、去除钢水中溶解的[H]和[N]、脱碳、脱硫、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

真空脱碳的引入使大量降低碳含量成为可能。目前可得到碳含量20ppm的钢水,预计特殊用途的钢可达到含碳 10ppm。预计未来特殊用途的钢要求P下降到30ppm。现在,通过铁水和钢液脱S,S含量能稳定达到10ppm。目前,还不需要脱s到更低水平。未来专用钢要求氮含量 20ppm,现在可得到总含氧量15ppm的钢,将来要求氧含量最低可达10ppm左右,通过真空处理,可将氢含量降低到1ppm左右。

目前的炼钢工艺方法相当灵活,取决于炼钢厂的产品范围。一般从铁水预脱硫开始,接着转炉炼钢.然后真空处理(RH处理或钢包炉脱气处理),如有必要,接下来钢水还可以加热。既可在钢包炉内加热,也可用铝热法加热。在二次精炼结束时,加入含钙材料进行夹杂物变性处理.最后,采用连铸工艺浇铸钢水。

2.1 钢水脱磷

目前,单用转炉工艺可达到磷含量40-100ppm,其高低取决于铁水中硅和磷含量。根据

渣量来确定铁水硅含量,在脱磷期间形成的一定是P

2O

5

。现在铁水脱磷后再进行转炉少渣吹

炼比较普及,尤其在日本比较普遍。据论述表明.采用转炉双联法脱磷,钢水含磷可达40ppm。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意的是,铁水脱磷必须先脱硅,结果,转炉在超低硅含量的情况下冶炼操作,因此转炉具有少渣操作的优越性。另一方面,这一工艺不允许废钢装入比高。二阶段转炉工艺(双联法),第一个转炉的炉渣扒掉,第二个转炉出钢后炉渣返回到转炉用于下一次吹炼,使转炉吹炼终点磷含量达30ppm,这里全部磷含量指的是转炉吹炼终点的含量。

如果出钢时带少量渣,渣中P

2O

5

还原可使钢水回磷。此外,添加含少量磷的合金元素和锰铁,

也能引起磷含量少量上升,最终产品的磷含量比转炉吹炼终点的磷含量高出 l0ppm左右。

实际上,增加钢包炉和钢水采用不同方法二次精炼,可将磷含量降至较低。这一工序使转炉出钢温度降低50℃左右。降低的钢水温度必须在接下来的二次精炼工序对钢水加热来平衡。曾经对双联法转炉的第二座转炉的磷平衡值进行过比较.转炉渣中铁含量在18%左

右,P

2O

5

含量在 0.4%左右,出钢温度在1700℃时.我们可得到含磷20ppm的钢。

2.2.脱硫

在BOF炉炼钢生产期间,脱硫分为铁水脱硫、转炉内脱硫和钢水炉外脱硫3个阶段。通

过喷吹碳化钙、镁或氧化钙与镁的混合物,可使铁水中的硫含量降到 20ppm,结果主要取决于脱硫剂的喷吹量。转炉或电强炉内的脱硫是少量的,最后就剩钢水脱硫。

为了实现高效脱硫,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必须要添加足够的铝,钢包渣必须是饱和的氧化钙.为了确保高效脱硫的动力学条件,必须使钢包内的钢水剧烈沸腾。现已规定用所谓的“氧化钙饱和度”来表示钢包顶渣的特征。用氧化钙饱和度来标识与氧化钙饱和有关的正常钢包顶渣的成分。氧化钙饱和度等于1时表示钢包顶渣是饱和的氧化钙。氧化钙饱和度小于1时表示钢包顶渣是不饱和的氧化钙均匀液态渣。氧化钙饱和度大于l时麦示钢包顶渣是过饱和的氧化钙不均匀渣。已对钢水脱硫期间氧化钙饱和度变化与脱硫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在钢包顶渣是饱和氧化钙的条件下,脱硫率能够达到95%。在钢包顶渣是不饱和氧化钙的条件下,脱硫的效率下降。这是由于钢包顶渣中CaO的活性降低所造成的。在钢包顶渣是过饱和氧化钙的条件下,脱硫的效率也下降。

钢包炉内钢水剧烈沸腾期间,除了脱硫之外,还有其它的反应发生。一方面,钢包顶渣

中的SiO

2:与[A1]反应,生成Al

2

O

3

同时提高了Si的含量。同时AI与空气中的O

2

还产生二

次氧化。考虑到这些不同的反应时,S和AL含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在单纯脱硫的情况下,会有少量的Al烧损,出于渣量的减少,导致在钢水沸腾过程中铝的耗量同步增长,另外考虑到钢水二次氧化时,会再次出现更多的A1被烧损的现象。由于渣量减少,导致钢包顶渣中的Mn0量降低,炉内的Mn含量略有升高。但是.钢包顶渣中SiO

2

量的减少会引起Si含量显著的升高。Si含量升高不利于脱硫,特别是对于低硅钢的生产,对薄板和带材来说更是如此。它能降低钢水沸腾的剧烈程度,必然会严重影响脱硫的效率。在最佳操作条件下,脱硫效率确实能够达到92%。搅拌强度的减弱会导致脱硫效率下降到75%。炉内搅拌强度不够及气流速度低、达不到沸腾时,脱硫的效率只能达到35%。

在最佳脱硫条件下,铁水脱硫后硫含量的最低值仅能达到10或20ppm。对于硫含量较高的情况来说,单独进行钢水脱硫完全可以满足要求。铁水脱硫的效率一般要求达到75%。铁水脱硫后硫含量必须低于30ppm。在二次精炼期间脱硫效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如35%,铁水还必须强化脱硫。在这种情况下,铁水脱硫后硫含量必须降到30ppm左右,才能使最终的硫含量达到最低值50ppm。一般来说,铁水脱硫后硫含量必须降到150ppm,才能使最终硫含量的最低值达到100ppm。

2.3.夹杂物的变性

通过添加含钙材料使夹杂物变性,如CaSi.CaSi能用喷枪吹入炉内,或以芯线的形式

添加到炉内。夹杂物的变性可用 CaO—Al

2O

3

—CaS三元相图进行研究。夹杂物开始是残余的

脱氧产物Al

2O

3

,加入钙后夹杂物由Al

2

O

3

转变为CaO。如果硫含量高,除了脱氧产物Al

2

O

3

转变为液态铝酸钙之外,还生成CaS夹杂物。由于这方面原因,避免随着硫含量的变化而引起CaS的析出,使脱氧产物转变成液态铝酸钙是很重要的。由于在氧化铝转变为液态铝酸钙之前,主要生成CaS,特别在硫含量升高的情况下,使脱氧产物转变成铝酸钙是做不到的。

很显然,脱氧产物从Al

2O

3

到液态铝酸钙的转变过程随着钙的加入量而变化。但是,加

入一定量的钙产生的固体硫化钙取决于硫的含量。在固态硫化钙析出之前生成液态铝酸钙的数量即是液态夹杂物的数量。在二次精炼期间,必须以准确地命中“液态夹杂物”为目标。由于钙被氧化生成了硫化钙,因此在硫含量如此高的情况下,氧化物变性是不可能的。

2.4.去氮

采用转炉底吹气体搅拌,如氮气或氩气,在转炉吹炼终点氮含量可达到20ppm,电炉中的氮含量更高。钢水从转炉或电弧炉出钢进入钢包的过程中,吸氮量的多少取决于一次脱氧元素添加的准确时间。只有沸腾钢出钢不吸氮,接下来在钢包内进行脱氧。

真空处理期间,从原理上讲钢水去氮是可行的。由于氮、硫和氧一样属于一种表面活性元素,因此在真空处理期间,超低硫含量和氧含量是大量去氮的先决条件。在真空处理之前,

氮含量为50ppm,经真空处理后,氮含量能够达到30ppm。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初始氮含量较高 (90ppm),真空处理后氮含量可达到40ppm。这意味着在真空处理期间,特别是初始氮含量升高以及硫和氧含量非常低的情况下,脱氮效果明显。初始氮含量较低时,在真空处理期间脱氮效果不明显。硫含量的影响是明显的,即超低硫含量是保证真空处理有效脱氮的一个基本前提。在真空处理期间,如果硫含量升高,那么脱氮的效果较差。

2.5.脱碳

目前普遍采用真空脱碳达到超低碳含量。不脱氧钢的冶炼一般采用RH装置或钢包炉进行脱气。因此溶解的氧与碳发生反应生成CO。碳从真空处理钢包炉衬溶入到钢水中造成增碳,或在钢水浇注期间碳从保护渣溶解到钢水中。在一台钢包脱气炉上,为了获得低碳含量,在真空脱碳方面进行改进。分析系统的最佳化已使这一愿望成为可能,最终样品中碳含量由原来的平均值38ppm降低到36ppm左右。采用低碳连铸保护渣可使碳含量进一步下降到平均31ppm左右。通过选择不同的钢包炉衬也可以显著地降低碳含量。第一次试验用白云石钢包衬而渣线部位用镁砂。白云石和镁砂的碳含量为5%-8%。钢包衬用铁铝氧石而渣线部位用镁砂时,可使碳含量的平均值下降到20ppm。这些结果证实了钢包衬材料对碳含量的影响。采用不含碳的钢包炉衬材料,在真空处理和浇注之后,能够获得超低碳含量。

在二次精炼期间,钢的脱碳和脱硫是互相矛盾的。钢水的脱硫要求钢水脱氧。而真空脱碳钢水必须不脱氧;

2.6.去除氧化物

在二次精炼终点,为了获得高纯净度的钢水,需要进行所谓的“气泡上浮纯净化“。这里“气泡上浮纯净化”的意思是从靠近钢包顶渣下部小气泡穿过钢水上升引起的钢水沸腾,气泡上浮纯净化加速了残余氧化物上浮到钢包顶渣。

想要实现最佳的气泡上浮纯净化并由此获得高纯净度的钢水,必须具备许多基本的先决条件。首先,必须大量减少钢包顶渣。“大量减少钢包顶渣”的意思就是必须使FeO、MnO 的含量尽可能低。另一方面,必须避免钢水与空气接触产生二次氧化。还必须排除和SiO

2

因钢包耐火材料引起钢水二次氧化。另外,必须提供使钢中氧化物上浮到钢包顶渣的最佳条件。

通过弱气泡上浮对钢水进行搅拌,加速了氧化物的排除。钢水中总氧含量随气泡上浮纯净化时间延长而降低的情况。当气泡上浮纯净化时间超过10-15min时,总氧含量很快就能低于20ppm。

在钢水的连续浇注过程中,最终总氧量会出现下降。残余氧化物在中间罐内或者在浇注期间被去除。显然,在椭圆型连铸机上氧化物去除最少,在弧型连铸机或立弯式连铸机上情况有所改善,在立式连铸机上氧化物去除效果最好。由于在大多数场合不会采用立式连铸机或已经安装了弧型连铸机,因此所安装的弧型连铸机的垂直段长度约为2.5—3m。

把带有弧形结晶器的弧型连铸机改造成垂直段长度为2.5m的立弯式铸机后,宏观上观察到产品的纯净度得到了提高,这种改造对提高铸坯质量效果更加明显。

就立式铸机而言,在整个凝固过程中夹杂物能够上浮到结晶器的保护渣中。与此相反,弧型连铸机,在某一弯曲半径处夹杂物被夹带到凝固坯壳内,而不再上浮到结晶器内。对比的结果是板坯横断面氧的分布差别很大。在立式铸机上,沿板坯横断面氧分布均匀。对于弧型铸机,在所谓的夹杂区氧含量出现了高度的聚集。这是上面提到的夹杂物夹带到凝固坯壳的结果。

LF精炼过程的钢水温度控制

LF精炼过程的钢水温度控制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洁净钢冶炼技术的发展,LF作为主要的炉外精炼手段,在洁净钢冶炼过程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其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同电弧炉相比,LF的熔池要深得多, 为了保证连铸的生产顺行,LF冶炼过程的温度控制是其主要冶炼目标之一,因此其加热过程的温度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在分析LF炉能量平衡的基础上,进行了LF精炼过程温度控制工业试验,对实现LF炉内钢液处理温度的合理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2影响LF冶炼过程钢水温度变化的因素 2 .1由于LF化学反应热效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为LF炉提供的能量只有从变压器输出的电能,即变压器的有功功率e。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的电能,一部分功率被线路上存在的电阻消耗掉,称之为线路损失的功率r,另一部分转变为电弧热量即电弧功率arc。由电弧产生的热能arc 一部分传给熔池(炉渣和钢水),另一部分损失掉,传递给包衬和水冷包盖ar。而电弧电能传给熔池的比例主要取决于电弧埋入炉渣的深度。进入熔池的热量ab又可分为三大去向。 第一部分用于钢水和炉渣的加热升温所需热量m和渣料及合金熔化升温所需热量ch,两者之和即为加热熔池的热量bath。 第二部分是指通过包衬损失的热量ls,其中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热量成为包衬耐火材料的蓄热ln而使包衬温度升高,另一部分是由包壳与周围大气的热交换而损失的热量shell。 第三部分热量是通过渣面损失的热量sa,其中一部分是通过渣面的辐射和对流传热的热损sl,另一部分是由熔池内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渣面排走的热量g。 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表LF炉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及其分配关系。在LF炉的操作过程中,由于上述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其实际的温度控制较为复杂。 3 LF炉温度控制试验3. 1试验内容为了实现LF炉稳定的温度控制,首先根据150tLF炉的供电系统特点及电阻与电抗值,结合电、热参数绘制出不同电压下“电热特性曲线”,根据理论计算确定的工作点,对Q235A钢种进行了LF炉冶炼试验,试验安排及结果见表1。 图21#电热特性曲线表1比较实验结果序号工作点钢液重量/t加热时间/min温升/℃升/℃温·速m 度in11)热率效2)注备1283224135.715151530232.0/1.75 11.53/1.340.3970.323化渣2282432156.5101010122 41.2/1.212.4/2.420.2920.521化渣3283224158.810 101012131.2/1.231.3/1.330.2700.322化渣4283224 160.810101017251.7/1.762.5/2.590.3750.590化渣528243215710779101.29/1.301.43/1.450.3000.3 16化渣6282432152.815151521301.4/1.382.0/1.970 .3260.424化渣7283224159.51010109100.9/0.931.0 /1.030.2110.239化渣注:1)分母为折合成155t钢水时的升温速度;2)因忽略炉渣吸收的热量,使此值小于实际LF炉热效率。3.2试验结果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化渣期结束后,由于在试验条件下LF炉没有采用造埋弧渣等提高LF炉热效率的措施,LF炉的升温效率较低,化渣后的升温速度波动在0.93~2.59℃/min之间,平均升温速度仅为1.6℃/min。LF炉的平均热效率在0.36以上,此时钢包的热效率为0.40~0.4 5。工作点24、28、32kA,单位时间消耗的电功率依次明显增加,但工作点在24,32 kA时的升温速度相当,即表2中7炉中有3炉比较接近,有4炉差距较大。由于受操作过程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钢种、钢包烘烤、转炉出钢温度、钢液的运输以及精炼时间等影响,试验过程中工作点对升温速度的影响规律不明显。 因此,对冶炼温度的控制应不仅仅考虑供电制度的控制,还应考虑冶炼过程中其他因素对温度的影响加以综合控制。 LF精炼过程的钢水温度控制实验图3、图4分别为该厂150tLF进站钢水温度和出站温度分布

钢水精炼处理过程中化学成分的精确控制

摘 要:为了保证连浇钢水的成分连续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板材性能的稳定,通过研究LF/VD处理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 化规律,将化学成分控制在目标值较小的范围内,精确控制了钢水的化学成分。关键词:精炼;成分控制;回硅;回锰;增碳中图分类号:TF7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20(2005)05-0033-02 收稿日期:2004-11-19 作者简介:张本源(1968-),男,山东荣成人,1991年毕业于华东冶金学院钢铁冶金专业。现为济钢三炼钢炼钢车间工程师,从事炼钢工艺技术研究工作。 ?试验研究? 钢水精炼处理过程中化学成分的精确控制 张本源 (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炼钢厂,山东济南250101) !!!!!!!!!!!!!!!!!!!!!!!!!!!!!!!!!!!!!!!!!!!!! ExperimentalStudyonPelletswithAdditionofAlklineComplexBinderinJigang HEJian-feng,HUANGXue-ying (JinanIronandSteelGroupCorporation,Jinan250101,China) Abstract:AnewalkalinecomplexbinderwithlowSiO2contentandgoodballingbindingbehaviour,substitutedforbentonitebindingwhichthemaincontentisSiO2,isgotbyaddingalkalinematerialtopelletbentonite.Theindustrialexperimentresultshowthegradeofrawmaterialandmetallurgicalpropertyofpelletareallimprovedandtheeconomiceffectisdistinctbyaddingthealkalinecomplexbinder.Keywords:pellet;pelletshaftfurnace;alkalinecomplexbinder 1前言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第三炼钢厂(简称济钢三炼钢)生产线配备了KR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吹转炉、CAS、LF/VD和板坯连铸机等工艺和设备,该管线钢工程是济钢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高附加值、高品质产品的重要环节。在精炼处理过程中精确控制成分,确保连铸钢水成分在一个小的范围内波动,保证连铸坯成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板材性能的稳定,是满足客户需求、生产双高产品的基础。 2 控制内容 2.1 钢中P的控制 由于济钢三炼钢KR铁水预处理为还原性氛 围,因此钢中P的控制只能从提高转炉脱磷总效率和控制精炼过程回磷方面着手。生产低P钢种时各阶段渣中P2O5含量和钢中P含量的变化见图1。 图1 各阶段(P2O5)和[P]的变化趋势 从图1看出:在LF造白渣处理过程中,由于强烈的还原性气氛,钢包渣中的P2O5基本全部被还原 进入钢水中。而在出钢过程由于加入顶渣,渣量增加,降低了渣中的P2O5含量,同时由于钢包渣中的氧化性氛围降低,发生回磷。因此有效地控制出钢下渣量、降低转炉渣中的P2O5含量、降低转炉终点钢水中的P含量是控制钢中P含量的重点。 2.2钢中S的控制 对于经过LF/VD处理的钢种,在控制好LF造 渣和底吹搅拌的情况下,能将钢中的S控制在0.005%以下。 但是如果转炉终点的S含量过高,势必造成LF处理的渣料加入量大,VD处理时钢包渣泡沫化,易造成溢渣。同时由于渣量大,LF处理时间延长,消耗增加。因此在冶炼低S钢时,应采用铁水预脱硫处理,控制入炉铁水S含量和转炉终点S含量,以减轻LF脱硫负担。图2是冶炼低S钢种时各阶段 S含量的变化。由图2看出,为减轻LF脱硫负担,宜 采用自产优质废钢。 图2 各阶段S含量的变化 2.3钢中Mn的控制 在LF处理过程中,特别是在白渣精炼工艺条件 下将会被还原进入钢水中,出现精炼过程中的“回锰”现象。回锰量主要取决于钢包渣中的MnO含量和精炼渣的还原性,并且发生在LF处理前期、造白渣结束这一时期。因此在LF进行合金微调时,必须根据LF处理工艺、转炉终点氧化性等预判回锰量。 0.0200.0150.0100.050 0 入炉铁水转炉终点LF终点VD终点熔炼成分 S含量/%◆ ◆ ◆ ◆ ◆ 第27卷第5期 2005年10月 山东冶金 ShandongMetallurgy Vol.27,No.5October2005 0.60.50.40.30.20.10 转炉终点LF到站LF出站VD出站 0.015 0.0100.005 0 (P2O5)/% ▲ ▲ ▲ ▲ ■ ■ ■ ■ [P]/%▲ ■ 渣中P2O5钢中P 33

(新)中国工具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第一章 中国工具钢和硬质合金牌号及化学成分 第一节 碳素工具钢 (1)中国GB 标准碳素工具钢的钢号与化学成分[GB/T1298-1986](表6-1-1) 表6-1-1 碳素工具钢的钢号与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钢号 C Si Mn P ≤ S ≤ T7 T8 T8Mn T9 T10 T11 T12 T13 0.65-0.74 0.75-0.84 0.80-0.90 0.85-0.94 0.95-1.04 1.05-1.14 1.15-1.24 1.25-1.35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0.40 ≤0.40 0.40-0.60 ≤0.40 ≤0.40 ≤0.40 ≤0.40 ≤0.40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注:1.高级优质钢(带“A ”的钢号)磷、硫含量(质量分数):P ≤0.030%;S ≤0.030%。 2.钢中残余元素含量(质量分数):Cr ≤0.25%,Ni ≤0.20%,Cu ≤0.30%。 3.用作铅浴钢丝的残余元素含量(质量分数):Cr ≤0.10%,Ni ≤0.12%,Cu ≤0.20%,Cr+Ni+Cu ≤0.40%。 4.要求检验钢的淬透性时,允许添加少量合金元素。 (2)中国GB 标准碳素工具钢的交货硬度与淬火硬度(表6-1-2和表6-1-3) 表6-1-2 碳素工具钢的交货硬度与淬火硬度 钢号 交货状态 试样淬火 硬度HBS 压痕直径/mm 淬火温度/℃ 冷却介质 硬度>HRC T7 ≤187 ≥4.4 800-820 水 62 T8 ≤187 ≥4.4 780-800 水 62 T8Mn ≤187 ≥4.4 780-800 水 62 T9 ≤192 ≥4.35 760-780 水 62 T10 ≤192 ≥4.3 760-780 水 62 T11 ≤207 ≥4.2 760-780 水 62 T12 ≤207 ≥4.2 760-780 水 62 T13 ≤217 ≥4.1 760-780 水 62 注:表中硬度值及淬火工艺摘自GB/T1298-86。 表6-1-3 碳素工具钢热轧钢板的交货状态与硬度

1.钢水炉外精炼概述

第一章钢水炉外精炼概述 一炉外精炼的产生原因 1 普通炼钢炉(转炉、电炉)冶炼出来的钢液难以满足对钢的质量(如钢的纯净度)越来越高的要求。 2 为了提高生产率,缩短冶炼时间,把炼钢的一部分任务移到炉外完成。 3 连铸技术的发展,对钢液的成分、温度和气体的含量等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二炉外精炼的概念 所谓炉外精炼,就是将在转炉或电炉内初炼的钢液倒入钢包或专用容器内进行脱氧、脱硫、脱碳、去气、去除非金属夹杂物和调整钢液成分及温度以达到进一步冶炼目的的炼钢工艺,即将常规炼钢炉中完成的精炼任务,如去除夹杂(包括不需要的元素、气体和夹杂)、调整成分和温度的任务,部分或全部地移到钢包或其他容器中进行,变一步炼钢法为二步炼钢,即把传统的炼钢过程分为初炼和精炼两步进行。(国外也称之为二次精炼、二次炼钢、二次冶金和钢包冶金。) 三国外、国内炉外精炼的发展过程 1 国外的发展 ⑴1933年法国派林应用专门配制的高碱度合成渣,在出钢过程中对钢液进行渣洗脱硫,这是炉外精炼技术的萌芽。 ⑵1950年联邦德国用真空处理脱除钢中的氢以防止产生“白点”。 ⑶1956~1959年,研究成功钢液真空提升脱气(DH)法和钢液真空循环(RH)法。 ⑷1965年以来,真空电弧加热脱气(V AD)炉、真空吹氧脱碳(VOD)炉和氩氧精炼(AOD)炉以及喂线(WF)法和LF钢包炉、钢包喷粉法等先后出现。 ⑸20世纪90年代,已发展成几十种炉外精炼方法,世界各国的炉外精炼设备已超过500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炉外精炼主要用于电炉车间的特殊钢生产,目前在转炉炼钢中也得到了极大在推广和应用。 2 国内的发展 ⑴我国炉外精炼技术的开发应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当时利用高碱度合成渣在出钢过程中对钢液脱硫冶炼轴承钢,之后用VD法和DH法冶炼电工硅钢,特殊钢厂引进了一批真空精炼设备,钢液吹氩精炼也在首钢等企业首先投入了生产应用。 ⑵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炉外精炼技术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对我国钢铁工业生产优化起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LF钢包精炼炉、合金包芯线喂丝设备与技术、钢液的喷射冶金精炼技术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宝钢引进了现代化的大型RH装置,在开发高质量的钢材品种和优化钢铁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炉外精炼技术也随着连铸生产的增长和对钢铁产品质量日益严格的要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炉外精炼技术的开发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呈现出系统化、规范化、优质化的良好的发展势头。 3 炉外精炼在炼钢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⑴炉外精炼在炼钢生产中的地位 ①炉外精炼是现代炼钢生产的四大关键技术之一(另三项为: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连铸和超高功率电弧炉)。 ②炉外精炼从最初用于生产特殊钢和优质钢,到后来推广扩大到普通钢的生产,是提高钢液质量的重要环节。 ③炉外精炼已成为炼钢工艺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连接连铸的桥梁,在协调炼钢和连铸的生产中起到缓冲作用。 ⑵炉外精炼在炼钢生产中的作用 将经过转炉初炼的钢液在真空、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氛的容器内进行脱气、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和成分微调等。炉外精炼可提高钢的质量,缩短冶炼时间,优化工艺过程并降低生产成本。

钢水流动性差分析研究与改进

钢水流动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改进 原因: LF炉精炼钢水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精炼过程中或钢水浇注过程中钢水中铝氧化,由于钢水中存在大量尖锐、带刺状且熔点较高的A12O3夹杂,容易在浇注过程中粘附到水口内壁上,从而逐渐堵塞水口,造成钢水流动性变差,即钢水粘现象。生产实际中大多采用钙处理控制铝脱氧产物在炼钢连铸温度下呈液态,促进铝夹杂物上浮。铝夹杂物组成随着钙含量增加按以下顺序变化: A12O3一CaO?6A12O3一CaO?A12O3一CaO?A12O3—12CaO?7A12O3—3CaO?A12O3—CaO 当夹杂物成分位于CaO?A12O3,12CaO?7A12O3和3CaO?A12O3的低熔点区域时,在浇铸温度下,钙铝酸盐类夹杂物在钢水中以液相存在。 另一方面,钙的加入量过多,形成高熔点的CaS(熔点为2450℃),此时同样会恶化钢水的浇铸性能。生产含铝钢时随着钢中铝含量的增加,氧的活度降低,有利于硫化物的形成;随着钢中硫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形成高熔点的CaS;钢水温度降低时,氧的活度降低,也有利于CaS的形成,影响钢水流动性。 具体地说,LF 精炼钢水流动性差的主要原因是在精炼或浇注过程中钢水中的[Al]氧化,生成大量尖锐、带刺状且熔点较高的Al2O3夹杂,在浇注过程中粘附到水口内壁上,堵塞水口,造成钢水流动性变差。在生产实际中,常规做法是采用钙处理的方式,使铝脱 氧产物呈液态,促进铝夹杂物上浮。铝夹杂物组成随着钙含量增加呈以下变化形态: Al2O3—CaO·6Al2O3—CaO·2Al2O3—CaO·Al2O3—12CaO·7Al2O3—3CaO·Al2O3—CaO。 当夹杂物成分位于CaO·Al2O3、12CaO·7Al2O3和3CaO·Al2O3的低熔点区域时,在适当的浇铸温度下,钙铝酸盐类夹杂物在钢水中以液相存在。若钙的加入量过多,易形成高熔点CaS(熔点为2 450 ℃),会恶化钢水的流动性。生产含铝精炼钢种时,随着[Al]含量的增加,氧的活度呈降低趋势,有利于硫化物的形成;随着硫含量的增加,易形成高熔点的CaS。钢水温度降低时,氧的活度降低也有利于CaS的形成,从而影响钢水的流动性。 采取措施: 总:严格控制好钢水成分。如Al、Ti、Si等易氧化元素,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其含量;尽量提高Mn/Si、Mn/S比;炼钢脱氧尽量采用复合脱氧剂。(2)严格做好保护浇注,防止钢水二次氧化。(3)控制合适的钢

钢研总院炉外精炼技术-曾加庆

低成本、高效化、稳定性 低成本 高效化 稳定性 生产洁净钢工艺技术
钢铁研究总院 2013年8月 桂林

报告提纲
z低成本、高效化、稳定性生产洁净钢
生产体系的构成 z底吹搅拌与顶吹供氧的协同作用 z新工艺关键技术要领 z新工艺技术先进性的分析 z综合效益分析 z建议

一、低成本、高效化、稳定性生产洁 净钢生产工艺的构成
?复吹转炉前期快速脱硅、脱磷
和中间倒渣 中
?转炉少渣炼钢及高拉碳出钢 ?转炉脱碳期锰矿熔融还原 ?转炉脱碳期炉渣留渣操作及脱
碳炉渣热循环

二、底吹搅拌与顶吹供氧的协同作用 二、
炼钢的目的及主要反应形式: 炼钢的目的及主要反应形式
转炉炼钢过程须去除的杂质元素: 铁水中的碳、磷、硫等; 去除上述杂质过程中额外产生的有害杂质:
硫主要在铁水预 硫 要在铁水预 处理阶段去除!
氧 氮 氢等; 氧、氮、氢 等
现代转炉炼钢追求的目标:低成本、高效率、 现代转炉炼钢追求的目标 低成本 高效率 稳定性去除上述杂质元素,或抑制上述杂质元 素在钢中的富集!

二、底吹搅拌与顶吹供氧的协同作用 二、 炼钢过程磷和硫去除: 炼钢过程磷和 硫去除:
炉渣—钢水间的液-液反应; 2[P]+5(FeO)+3(CaO)=(3CaO.P2O5)+5[Fe]; [S]+(CaO)=(CaS)+[O]
热力学条件:熔池温度、化学成分(对氧气流股的依赖性较低!); 动力学条件:液-液分层,须具备均衡的熔池搅拌条件!
促进渣 钢间液 液反应。 促进渣-钢间液-液反应

钢水精炼资料

LF精炼知识 1.炉外精炼发展历程 ?20世纪30-40年代,合成渣洗、真空模铸。1933年,法国佩兰(R.Perrin)应用高碱度合成渣,对钢液进行“渣洗脱硫”—现代炉外精练技术的萌芽; ?50年代,大功率蒸汽喷射泵技术的突破,发明了钢包提升脱气法(DH)及循环脱气法(RH) ?1935年H.Schenck 确定大型钢锻件中的白点缺陷是由氢引起的-氢脆。 ?1950年,德国Bochumer Verein (伯施莫尔-威林)真空铸锭。 ?1953年以来,美国的1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厂中,都发现了电机轴或叶片折损的事故。1954年,钢包真空脱气。 ?1956年,真空循环脱气(DH、RH)。 ?60-70年代,高质量钢种的要求,产生了各种精炼方法 ?60、70年代是炉外精炼多种方法分明的繁荣时期 ?与60年代起纯净钢生产概念的提出、连铸生产工艺稳定和连铸品种扩大的强烈要求密切相关 ?此时,炉外精炼正式形成了真空和非真空两大系列不同功能的系统技术,同时铁水预处理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它和钢水精炼技术前后呼应,经济分工,形成系统的炉外处理技术体系,使钢铁生产流程的优化重组基本完成。 ?这个时期,还基本奠定了吹氩技术作为各种炉外精炼技术基础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时期发展的技术:VOD-VAD、ASEA-SKF、RH-OB、LF、喷射冶金技术(SL、TN、KTS、KIP)、合金包芯线技术、加盖和加浸渍罩的吹氩技术(SAB、CAB、CAS) ?80-90年代,连铸的发展,连铸坯对质量的要求及炼钢炉与连铸的衔接,RH-

KTB、RH-MFP、RH-OB;RH-IJ(真空深脱磷),RH-PB、WPB(真空深脱硫)、V-KIP、SRP脱磷 ?21世纪,更高节奏及超级钢的生产。 2.炉外精炼作用和地位 ?提高冶金产品质量,扩大钢铁生产品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是优化冶金生产工艺流程,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强耗、降低生产成本的有力手段。 ?保证炼钢-连铸-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高温连接优化的必要工艺手段?优化重组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中独立的,不可替代的生产工序 3.LF精炼工艺优点 ●精炼功能强,适宜生产超低硫、超低氧钢; ●具备电弧加热功能,热效率高,升温幅度大,温度控制精度高; ●具备搅拌和合金化功能,易于实现窄成分控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采用渣钢精炼工艺,精炼成本较低; ●设备简单,投资较少。 4.计算合金加入量调整钢液成分 4.1 技能实施与操作步骤 ●根据钢种的特点和工艺要求,首先了解初钢液中合金元素配加情况并预测在加热 前期、中途、后期、结束分别配加合金的种类并作好准备。 ●精炼钢包进入LF工位后,按要求取样进行化学元素全分析。 ●根据全分析结果,计算出精炼期应配加的各种合金的补加量,并进行称量。 ●精炼钢水加热到预定温度后,把上述称量好的合金通过料仓或人工分批加入。 ●凡钢水经过造白渣处理后,一般应再取样进行全分析。

钢材化学成分元素知识大全

1、钢中酸溶铝指溶解在钢中单质铝,全铝应指酸溶铝和夹杂铝(氧化铝)。 2、水口堵塞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在浇注过程中,中间包水口和浸入式水口有时发生堵塞现象。堵塞的原因有两种,一是钢水温度低,水口未达到烘烤温度,钢水冷凝所致。二是因钢中高熔点(2052℃)的Al203沉积在水口内壁上,使钢流逐渐变小而造成水口堵塞。钢中的Al203主要来自脱氧产物,当钢中[Al]含量偏高时,[Al]与耐火材料中的Si02及空气中的氧或钢中[O]发生反应生成Al203。 为了防止水口堵塞,对含[Al]量不作要求的钢,应控制钢中全铝含量不大于0.006%。对铝含量有要求的钢,需对钢水进行钙处理,控制w[Ca]/w[A1]比值为0.1~0.15,使串簇状固体Al203转变成低熔点的12Ca0·7 Al203,这种铝酸钙熔点为1455℃,在浇注温度下为液态,可避免水口堵塞。如果钙的加入量过少,不足以将Al203转化为12CaO·7 Al203,钙的加入量过多,又会生成CaS(熔点2450℃),不能消除水口堵塞。铝含量高(如w[Al]=0.045%),硫含量也高(如w[S]>0.025%)的钢水难以避免水口堵塞。 提高钢水洁净度、减少钢水二次氧化,选择合适的水口材质,并向水口内壁和中间包塞棒吹氩等,都有利于避免水口的堵塞。 3、炼钢生产工艺中为了降低钢中的含氧量,常用铝、钡、钙、硅、锰等脱氧材料(或其复合合金)与氧发生反应成氧化物炉渣上浮到钢水上层而降低钢中的氧含量,其中铝是优良的脱氧剂,铝易与氧反应生成Al2O3(极少量氮化铝),同时有部分单质铝溶入钢中,这部分单质铝可被酸溶解称为酸溶铝;而极少量的Al2O3也会滞留在钢中形成夹杂物,降低钢的性能,这部分Al2O3一般不易被酸溶解。单质铝和Al2O3的总含量成为全铝(含量)。 现在较新型的直读光谱仪入ARL4460、斯派克M8、M9型采用新型的激发电源和单脉冲火花测量技术,通过对单质铝和Al2O3激发时放电脉冲高度即发光强度的不同分别采集信号计算含量,可以测定单质铝和Al2O3。卖仪器的吹嘘能测酸溶铝和全铝,甚至在技术协议上保证测量精度是多少,实际安装调试仪器时他们的工程师也测不准。光谱仪测钢中全铝(大于0.0005%)基本上还可以,但测微量铝误差也比较大,对制样有较高的要求。 测定铝含量时,用化学分析是用酸溶解,单质铝可被酸溶解称为酸溶铝;铝氧化物不被溶解,称为酸不溶铝.我们平时测量的铝一般都是酸溶铝. 我们一般不要求进行这方面的测量,只有一些特钢才有这方面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光谱仪都是按一定的比例推算出来的.只有时间分解脉冲分布分析法技术才能测量出来. PDA技术是将激发时的每一个脉冲记录下来,并按时间顺序排列,将脉冲按高低频数制作分布图,依据数学统计的原则,选择正常激发信号来进行积分,能将样品中固溶元素和非固溶元素区分开。目前掌握这种测量方法的光谱仪厂家好象只有两家. 钢铁知识大全 钢铁知识大全(1) 钢材机械性能介绍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钢水二次精炼技术

钢水二次精炼技术 1. 前言 对世界粗钢产量统计表明,在过去30年里,世界粗钢产量在起伏中持续增长。由于连铸比增加使成材率提高。目前,LD钢厂生产的粗钢占世界总钢产量的60%.电炉钢厂产钢接近40%。 在过去15年里,欧盟15个成员国真空处理能力不断增加。目前,可对产钢量的 80%以上进行真空处理。用于二次精炼的钢包炉首先被引入电炉钢厂。近年来,BOF钢厂钢包炉的使用也在稳定增长。现在,欧盟15个成员国钢产量的30%以上经钢包炉二次精炼。 实际上,连铸技术是70年代初日本和欧洲开发的.后来被引进炼钢厂,目前,这两个地区的连铸比达到95%左右。而美国的发展趋势也是一样,仅用了3—4年,使目前连铸比也达到95%左右。未来几年,这些国家的连铸比肯定会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世界连铸产量约占钢产量的85%左右。在以后的几年里,这一数据或许会上升到约90%。 2.二次精炼技术的发展 为了均匀成分和温度,出现了钢包内气体搅拌工艺。最引人注目的是二次精炼的采用,大大提高了钢的产量和质量。然而二次精炼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呢? 在出钢和连铸时分离钢水和渣相、钢水脱氧、根据终点目标进行合金化、调整注温、改进钢水的洁净度、夹杂物变性、去除钢水中溶解的[H]和[N]、脱碳、脱硫、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 真空脱碳的引入使大量降低碳含量成为可能。目前可得到碳含量20ppm的钢水,预计特殊用途的钢可达到含碳 10ppm。预计未来特殊用途的钢要求P下降到30ppm。现在,通过铁水和钢液脱S,S含量能稳定达到10ppm。目前,还不需要脱s到更低水平。未来专用钢要求氮含量 20ppm,现在可得到总含氧量15ppm的钢,将来要求氧含量最低可达10ppm左右,通过真空处理,可将氢含量降低到1ppm左右。 目前的炼钢工艺方法相当灵活,取决于炼钢厂的产品范围。一般从铁水预脱硫开始,接着转炉炼钢.然后真空处理(RH处理或钢包炉脱气处理),如有必要,接下来钢水还可以加热。既可在钢包炉内加热,也可用铝热法加热。在二次精炼结束时,加入含钙材料进行夹杂物变性处理.最后,采用连铸工艺浇铸钢水。 2.1 钢水脱磷 目前,单用转炉工艺可达到磷含量40-100ppm,其高低取决于铁水中硅和磷含量。根据 渣量来确定铁水硅含量,在脱磷期间形成的一定是P 2O 5 。现在铁水脱磷后再进行转炉少渣吹 炼比较普及,尤其在日本比较普遍。据论述表明.采用转炉双联法脱磷,钢水含磷可达40ppm。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注意的是,铁水脱磷必须先脱硅,结果,转炉在超低硅含量的情况下冶炼操作,因此转炉具有少渣操作的优越性。另一方面,这一工艺不允许废钢装入比高。二阶段转炉工艺(双联法),第一个转炉的炉渣扒掉,第二个转炉出钢后炉渣返回到转炉用于下一次吹炼,使转炉吹炼终点磷含量达30ppm,这里全部磷含量指的是转炉吹炼终点的含量。 如果出钢时带少量渣,渣中P 2O 5 还原可使钢水回磷。此外,添加含少量磷的合金元素和锰铁, 也能引起磷含量少量上升,最终产品的磷含量比转炉吹炼终点的磷含量高出 l0ppm左右。 实际上,增加钢包炉和钢水采用不同方法二次精炼,可将磷含量降至较低。这一工序使转炉出钢温度降低50℃左右。降低的钢水温度必须在接下来的二次精炼工序对钢水加热来平衡。曾经对双联法转炉的第二座转炉的磷平衡值进行过比较.转炉渣中铁含量在18%左 右,P 2O 5 含量在 0.4%左右,出钢温度在1700℃时.我们可得到含磷20ppm的钢。 2.2.脱硫 在BOF炉炼钢生产期间,脱硫分为铁水脱硫、转炉内脱硫和钢水炉外脱硫3个阶段。通

钢水精炼设备简介

钢水精炼设备简介 1.AOD炉(argon oxygen decarburization furnace) 氩氧精炼法的精炼设备,以该法英文名的缩写字母命名。它的外形与转炉近似,炉体安放在一个可以前后倾翻的托圈上,由销钉固定。在炉子的底侧部装有向熔池水平方向吹入气体的喷枪,喷枪的数量根据炉子的吨位而有所不同,一般为2~3支。喷枪延长线的会合点与炉子的竖轴重合。喷枪由内管(铜质)及外管(不锈钢)两层组成,内管导入主吹炼气体(由ArO2。或Ar—N2组成),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环形缝隙导入Ar、N2或空气起冷却作用以保护喷枪。喷枪是消耗式的,在筑炉时埋入耐火材料层,在冶炼过程中与炉衬同步烧损。吹入的氧气主要是用于氧化碳升温,吹入的氩气主要是强对流搅拌,还有生产高氮合金时可以进行吹氮进行合金化,既是可以进行冲氮,这对基本的生产21—4N类的钢种中节省了很多金属氮化物,如氮化络的加入量,节省很多生产成本。 炉体用镁钙砖或者铬镁砖或富镁白云石砖砌筑;喷枪周围采用质量更高的电熔铬镁砖砌筑,以承受高温及钢液冲刷。可移式炉帽用铬镁砖或铝镁砖砌筑,也可以用耐热混凝土浇灌。炉膛的尺寸比例大致是:熔池深度:炉膛直径:炉膛总高=1:2:3。炉子在前倾一定角度的情况下,由转移钢包倒入初炼钢水,此时气体喷枪处于钢液面以上。炉子恢复到直立位置时,喷枪没入钢水深处,开始吹气精炼。精炼完成后,仍经炉帽出钢。 2. VOD 钢包精炼炉 VOD 钢包精炼炉具有真空脱气,吹氧脱碳,真空加料、吹氩搅拌、非真空测温取样、喂丝等多种功能。可以精炼轴承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优质碳素钢及超低碳不锈钢等。由于它具有极强的真空脱气能力,因此可保证钢中的氢、氧、氮、碳含量达到最低水平,并精确调整钢水成份,使夹杂物充分上浮、而有效提高钢的洁净度,正因为它精炼的钢种多、质量高,可以为用户更灵活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及时精炼出市场需要的钢种,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的先进性:VOD 钢包精炼炉总体结构采用一罐一盖、罐盖移动方案、

二次精炼渣钢反应及成渣热对钢液温度的影响

二次精炼渣钢反应及成渣热对钢液温度的影响李晶傅杰王平黄成钢李铮易继松 摘要通过现场实验,分阶段定量分析了出钢至出VD过程,渣钢反应热及成渣热对钢液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热对钢液温降的影响极小,完全可以忽略。 关键词LF VD 渣钢反应热成渣热 Effect of Slag-Steel Reacting Heat and Slag Forming Heat on Liquid Steel Temperature during Secondary Refining Li Jing, Fu Jie and Wang P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Huang Chenggang, Li Zhen and Yi Jisong (Daye Special Steel Corp Ltd)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in practice, the slag-steel reacting heat and slag forming heat have been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at different stag from tapping to end of VD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lag-steel reacting heat and slag forming heat could be ignored, of which the effect on liquid steel temperature decrease wasn't appreciable. Material Index Ladle Furnace, Vacuum Degassing, Slag-Steel Reaction Heat, Slag Forming Heat 钢液温度是保证工艺顺行及钢材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二次精炼的发展以及它在炼钢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钢液温度的控制越显其重要性。影响钢液温度的因素较多[1],但一般研究认为渣钢反应热及成渣热对钢液温度的影响较小而忽略。本文通过现场实验,分析了出钢至出VD 整个过程渣钢反应热及成渣热对钢液温度的影响,以定量了解渣钢反应热及成渣热对钢液温度的影响程度。 1 电炉钢生产工艺流程 目前电炉配LF/VD的生产工艺如下: 电炉出钢→钢包吹氩→入LF→送电加热→测温取样→钢液成分微调→加热升温→钢包停氩开出LF→入VD真空处理→真空结束→钢包吊至连铸台 2 现场实验及渣中氧化物、钢中元素的变化 进行了10多炉生产实验,各炉次不同阶段渣中氧化物及钢中元素含量的变化基本相同。如炉次7D2631,渣中各组份的变化(见图1),钢中

转炉生产出来的钢水经过精炼炉精炼以后

转炉生产出来的钢水经过精炼炉精炼以后,需要将钢水铸造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钢坯。连铸工段就是将精炼后的钢水连续铸造成钢坯的生产工序,主要设备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拉矫机等。本专题将详细介绍转炉(以及电炉)炼钢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要求等信息。由于时间的仓促和编辑水平有限,专题中难免出现遗漏或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指正 铸的工艺流程: 连铸的主要工艺设备介绍: 钢包回转台 钢包回转台:设在连铸机浇铸位置上方用于运载钢包过跨和支承钢包进行浇铸的设备。由底座、回转臂、驱动装置、回转支撑、事故驱动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和锚固件6部分组成。 中间包 中间包是短流程炼钢中用到的一个耐火材料容器,首先接受从钢包浇下来的钢水,然后再由中间包水口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 结晶器 在连续铸造、真空吸铸、单向结晶等铸造方法中,使铸件成形并迅速凝固结晶的特种金属铸型。结晶器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之一,直接关系到连铸坯的质量。 拉矫机 在连铸工艺中,连铸机拉坯辊速度控制是连铸机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拉坯速度控制水平直接影响连铸坯的产量和质量,而拉坯辊电机驱动装置的性能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磁搅拌器 电磁搅拌器(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EMS)的实质是借助在铸坯液相穴中感生的电磁力,强化钢水的运动。具体地说,搅拌器激发的交变磁场渗透到铸坯的钢水内,就在其中感应起电流,该感应电流与当地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电磁力是体积力,作用在钢水体积元上,从而能推动钢水运动。 冷却喷嘴 冷却喷嘴具有结构简单、喷雾均匀的特点,根据喷雾面积需要,可在集管上安装许多喷嘴,当喷嘴均匀排列时,可保证喷雾的互相交叉,并略有重叠部分,使整个集管喷射分布均匀;主要适用于连铸机、初轧和各种需要扁平喷雾冷却的机械设备中。 火焰切割机 火焰切割机也叫氧气切割。根据切割钢板的厚度安装适当孔径的割嘴; 连铸系统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用到的自动化产品比较多,下面列举部分产品出来:常用到的自动化设备:PLC、组态软件、变频器、工控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等。

钢水直上冶炼操作要点(改)

钢水直上冶炼操作要点 一、准备工作 1、钢种直上时,调度室提前2炉通知预处理、转炉、精炼、连铸检查确认,做好准备工作。 2、调度室协调生铁块吊运至炉后平台(生铁块准备具体要求由转炉区域自行制定);通知预 处理准备直上所用铁水,铁水脱硫。 3、转炉炉长检查确认钢包底吹是否正常,通知合金工准备硅铁、硅锰、脱氧剂等合金。 4、精炼炉长准备钙线、硅钙线、硼铁、覆盖剂等物料,试验喂丝机是否正常,联系安装定 氧仪。 5、连铸机长准备硅钙线或纯钙线。 二、预处理 1、预处理接到直上通知时,选择成分正常的铁水,避免使用高硅铁水,造成转炉双渣操作,影响生产节奏; 2、铁水脱硫扒渣,脱硫后S≤0.015%。 三、调度室 1、调度室根据生产情况,合理组织钢水直上,原则上浇次第三炉起开始安排钢水直上,控制好生产节奏; 2、钢水直上的炉次,调度室联系提供转炉使用A/B类且透气性良好的周转钢包,不准使用其它类别及包底有冷钢的钢包; 四、转炉 1、转炉根据铁水条件合理配料,终点成分温度按直上钢种冶炼操作规程要求控制; 2、直上炉次出钢温度必须达到直上钢种冶炼操作规程要求的最低温度; 3、转炉出钢前提前至少10秒打开钢包底吹氩气,做到先开氩气后出钢,保证全程吹氩; 4、转炉出钢时脱氧剂加入量按直上钢种冶炼操作规定规定的上限执行,脱氧剂加入原则先强后弱;

5、出钢1/4时开始加脱氧剂和合金及石灰,至3/4时加完。钢水成分按直上钢种冶炼操作规程内控要求控制。 6、出钢过程加入200Kg石灰或200Kg预熔渣; 五、炉后控制 1、炉后吹氩站在加入铁块或合金时在保证大氩气搅拌1min后测温、取样,以保证成分和温度具有代表性。炉后定氧,要求氧含量控制在15ppm以下,氧含量超过15ppm补加硅钙钡脱氧,严禁加入含铝制品脱氧剂进行脱氧; 2、冶炼直上钢种的转炉,炉后必须保证喂丝机正常,每炉硅钙线或纯钙线喂入量控制在1.5m/t 左右; 3. 当炉后成份低时,转炉主控室内人员需立刻通知炉后人员,根据成份对准吹氩位补加合金或生铁块;(使用生铁块调整钢水C含量) 4、当炉后温度高的情况下,可根据钢水温度情况适当加入生铁块降温(一块生铁块单重12.4Kg,加入8块生铁块可降低温度及成份增加如下表所示)生铁块加入量对钢水成份影响如下表所示: 5、炉后净吹时间大于5min,特殊情况不低于3min。吹氩时须按照1.0kg/t标准加入覆盖剂。炉后净吹时保持钢水液面裸露直径≤200mm,同时液面微动为宜。按照净吹1min降温2℃标准控制炉后钢水温度。 6、上钢前炉长负责通知连铸炉后成分、上机温度和氧含量情况。 六、连铸 1、连铸中控工得到通知钢水直上浇注时,必须查看转炉炉后试样钢水成分,询问转炉炉 后温度,提前通知机长合理控制拉速,以保证生产组织稳定,大罐上台前在节奏允许情况下必须测温。 2、直上炉次生产过程连铸必须加钢包盖,浇注过程必须满包操作,每炉钢水浇注中后期

06 机械真空泵系统用于钢水的真空二次精炼

机械真空泵系统用于钢水的真空二次精炼 Anke Teeuwsen Simon Bruce Edwards, Manor Royal, Crawley, RH10 9LW 干式机械泵作为用于真空脱气工厂的特殊真空技术,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传统的蒸汽喷射器,并且此趋势正在加速发展。与蒸汽喷射器相比,干式机械泵运行成本低、对环境的影响少,这都增加了其使用的砝码。鉴于人们对于能在真空设备上进行二次精炼的极大的需求,高可靠性和过硬的性能也是人们使用干式机械泵的关键因素。 随着钢铁公司意识到了通过改进产品质量、提供更多特级钢来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机遇,因此对于新建工厂和升级现有工厂中钢水真空脱气工艺的投资继续加大。由于全球的能耗成本持续增长,在钢包精炼区域使用干式机械真空泵已经成为即便是较大钢包冶炼的现代标准。 15年来,机械真空泵系统已在40多个现代化钢铁厂的现场运行中证明极为可靠。该系统开始用于真空脱气(VD),随后又越来越多地用于真空吹氧脱碳(VOD),最近3年更是应用在真空循环脱气(RH)上。大型罗茨式真空增压泵专为高粉尘环境而设计,在前级干式机械泵系统的配合下,成为了此类机械真空脱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历史 stem since the mechanical boosters were backed by water sealed liquid ring pumps (LRPs) (Figure 1).干式运行机械真空泵并不是新事物,自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已在冶金业里用来脱气。1920年,在德国W.C.赫利仕有限公司的厂房中,Wilhelm Rohn组织安装了第一台罗茨式机械真空增压泵。他们在真空感应炉中倒入了重达4吨的有色金属,工艺压力为2.7 mbar / 2 torr到6.7 mbar / 5 torr,温度为1600℃到1700℃。实际上,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干式系统,因为机械增压泵前级泵为用水密封的液环泵(LRP)。(图表1) 图1

★钢水LF炉精炼成分稳定控制的措施

钢水LF 炉精炼成分稳定控制的措施 陈永金覃强周汉全 (转炉炼钢厂) 刘川俊 (技术中心) 摘要:总结稳定控制150 t LF 炉精炼钢水中C、Si、Mn、P、S、Al、Ti、气体等的措施及其效果。 关键词:钢水精炼;LF 炉;稳定;C;Si;Mn;P;S;Al;Ti;气体 1 前言 随着柳钢高附加值钢种的不断开发以及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确保连铸钢水成分在一个小的范围内波动,保证连铸坯成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材质性能的稳定,显得日益重要。尤其是在精炼处理过程中钢水成分的精确控制。 目前,柳钢通过LF 精炼炉一般能控制w(C)在±0.02 %,w(Si)、w(Mn)在±0.03%,w(S)、w(P)≤目标值。在LF 精炼炉实现钢液成分的精确控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钢液脱氧良好;造好精炼渣;取样具有代表性;钢水质量;准确的合金成分;在线快速分析。2成分稳定控制措施 2.1 钢中C 的控制 在精炼过程中,LF 电极、钢包内衬特别是渣线部位的侵蚀等都是增碳过程。LF 电极增碳主要是由于大电流的冲击造成电极端部剥落,加热过程中大幅度升温飞溅的钢渣粘附于电极,电极质量或操作原因造成电极掉块等造成[1]。因此为了避免上述因素造成的碳控制失误,要做到如下控制: (1)注意观察精炼过程,若发现电极高度突然下降或钢液面漂浮有电极头,要将其造成的增碳进行考虑,并在调碳过程中适当减少增碳剂使用量。 (2)尽量避免在LF 炉大幅度升温,尽量减少电极长时间通电,且每次通电时间要求不超过10 min。停止通电后待钢水成分、温度搅拌均匀后再次通电。避免长时间通电引起钢水表面过热,过度侵蚀、冲刷钢包砖造成的增碳。 (3)选用合理的造渣制度,尽早营造还原性气氛,并使炉渣泡沫化,降低电极与物料之间的摩擦侵蚀以及大块物料的飞溅。造渣过程中,合理布料,减少萤石使用量,从而降低萤石对钢包砖的强烈侵蚀。 (4)选用合理的吹氩强度,保证钢水迅速传质、传热,避免大吹氩对钢包的冲刷。 (5)保证电极质量,减少处理过程中电极侵蚀。 (6)加强操作如接电极、放电极紧固等,减少并避免电极误操作。 (7)取样前,留意顶渣状态,避免形成电石渣在炉渣化透后造成钢液增碳。 (8)事故钢水回精炼炉升温时,需考虑覆盖剂增碳量。 (9)精炼过程中,需补加大量高碳合金如高碳铬铁、高碳锰铁等进行成分调整时,应考虑加入合金后的增碳量。 此外,在转炉出钢脱氧合金化的过程中,由于加入增碳剂,有一部分碳粒混入钢渣中,使熔渣变稠甚至硬化、结壳,在LF 炉送电处理过程中,混入渣中的碳粒逐渐进入钢液而使钢液增碳。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炉前按钢种下限碳含量控制,减少转炉下渣量,优化石灰加入量和LF 炉第一次通电结束后中强搅3~5min后取样的措施,确保LF 炉碳含量命中钢种成分设计要求。 2.2 钢中Si 的控制 在高温、强还原性、二氧化硅含量高和高还原性炉渣条件下,会发生回硅反应[1]。因此,在精炼工序钢水Si 含量能否稳定控制在预定范围内,主要取决以下因素:转炉终渣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