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习题1-9章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1-9章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1-9章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导论

一、填空:

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传统语文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等三门分支学科,合称“小学”。

4.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不但宣告语言学的真正独立,而且为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5.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是(索绪尔)和洪堡特。前者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6.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可以分为三派,分别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7.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

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2.语文学:又叫传统语言学,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古籍和语言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3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4.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5.应用语言学:广义:泛指语言学理论的各种实际应用,包括语言文字教学、词典编撰、文字制定、文学作品的翻译和语言分析、病理语言学、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的新语言学科。狭义:专指把语言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

6.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是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的语言学科。

7.历时语言学:又称历史语言学,它是就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的发展过程进行纵的历史的研究;也可以以语言系统中的某一个构成要素为对象进行研究。

8.共时语言学: 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

三、判断:

1.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这是具体语言学的任务。—

2.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联系。√

3.我国的语言研究基本上是在洋务运动后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的。—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填空:

1.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看,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从语言内部结构看,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一种语言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但无限的句子中却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4.思维的类型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 表象思维)(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三种形式是(概念)(判断)(推断)。

5.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语言),这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6.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送别时挥手表示(致意),(鼓掌)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愤恨),手舞足蹈表示(激动或高兴)

7.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思

维)。

8.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brother)表示,汉语的舅妈、姨妈、姑妈、婶婶,英语用(aunt )表示。

9.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量词)。

10.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语言)。

11.一个中国孩子从小子在英国长大,结果他只会讲英语而不会说汉语,这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

12.同样表示“书”这一事物,汉语中用shu这个音来指代,英语中则用book这一语音形式来指代,这是因为语音和它所指代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二、判断

1.从理论上来说,句子的长度是可以无限的。√

2.语言实在文字基础之上产生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文字始终是从属于语言的。×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正日渐削弱。×

5.我们厂听说“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6.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7.现代汉语无论是在词汇的数量还是表达方式上,都要比古代汉语丰富得多,这说明语言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的。×

8.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9.语言具体存在于个人的语用之中,所以是个人现象。×

10.在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11.某些高等动物同样存在语言,只不过人类听不懂罢了。×

12.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3.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14.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有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三、问答:

1.语言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②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发展的结果。根据其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特征的共同之处与起源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语系。每个语系包括有数量不等的语种,这些语系与语种在地域上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很多文化特征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指生物同类之间由于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讯号。

2.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答:社会现象具有以下特点:

1. 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现象,是自然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2. 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既依附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

3. 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它不受自然界发展规律制约。语言正是这样一种现象。

一、语言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

人类的祖先是通过集体劳动的方式,共同创造和生产工具,共同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这种共同的社会劳动是运用语言来调协的,所以语言是为了调协人与人之间迫切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语言同社会是互相依存的。

语言的存在依赖于社会的存在,某一具体语言的存在依赖于某一具体社会的存在。由于社会集团的聚合或离散,语言也会随着统一和分化。反过来讲,社会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总之,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存在。语言已经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三、从语音和语义结合的任意性上也可以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

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社会环境决定的,是约定俗成的。不但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也都是约定俗成的,都是不同的社会集团各自约定俗成的结果。世界语言的多样性,足以说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

3.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

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四、论述: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人类的交际工具除语言外,还有: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①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很多,像旗语、手势、红绿灯、色彩、音响等,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传递信息,起到沟通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像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传播工具,甚至还可以不改变语言的有声特质,传递信息既快又广。但这些工具,远不及文字那样方便,不及文字使用范围那样广。文字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语言的功能。这是其他语言辅助工具所不能比的,所以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②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语言在文字产生以前早已存在,估计已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交际工具。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填空:

1.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

2.语言符号音和义之间的结合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语言是一种(分层),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4.语言符号层级性的核心是(具有生成性)。

5.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和符号的(符号序列)。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7.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8.人类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为(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的能力。

9.语言的结构系统是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四要素构成。

10.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

二、判断:

1.任何一种符号都包括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

2.人们看到远处冒起浓烟就知道可能发生了火灾,因此可以说浓烟是发生火灾的符号。×

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因此,如果我们愿意,我们也可以把“苹果”说成“梨子”×

4.语言符号的二层性特点是指语言是由语音和词汇组成。√

5.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7.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8.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9.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得到语言。√

10.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

11.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12.符号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

13.语言符号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所以对使用的人来说没有强制性。人们可以自由地用一个音节或几个音节表示一个意思。×

14.语言符号存在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不存在这两种关系。×

15.语言和说话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三、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2.语言的层级体系: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

3.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4.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四、问答题:

1.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1)语言是个层级体系。(2)任何一个语言符号都处在一个以上的聚合群之内。(3)绝大多数语法符号都能与至少一个符号构成组合关系。

2.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1)语言符号是所有符号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2)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3.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因为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汉语中为什么把“用两条腿走路、会说话、会干活的动物”这样的意义和rén这个语音形式结合起来,这是没有道理可说的,完全由社会的习惯所决定。如果我们的祖先不把这类对象叫做ren,而叫别的,也完全可以。

4.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同人的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这里的“说话行为”是指说话的动作和过程,“说出来的话”是指一连串有意义的声音。语言和言语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言语=言语活动。

区别:语言具有社会性, 言语是属于个人的。不同的人说的话可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说话方式和声音等都是每个人特有的, 这就是说言语是属于个人的。而语言则是具有社会性的, 语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是属于全社会的, 如果某一个人在说话的过程中违反了这些规则的话, 那么就会叫人不知所云。语言结构要素的各单位及其规则有限的, 而言语却不然, 按照语法规则, 利用有限的语言材料可以造出数不清的句子。

语言没有阶级性, 而言语却是有阶级性的。

联系:言语是第一性的, 语言是第二性的。哪里有言语, 哪里就有语言, 哪里没有言语, 哪里就没有语言。语言是存在于言语之中的。言语是个人对语言模式的具体运用,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任何一个能说话、写作的人都必须遵照语言的规则进行活动。总的来说, 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个别,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语言在言语中起着规范的作用,言语以语言的共同规则为活动基础,语言在言语运用中概括和丰富自己的规则。

五、论述题:

1.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语言是个层级体系:音位语素→词→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几十成千→成万→无穷,这就是这个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语言层级装置中的低一层的单位比高一层的单位少得多,高一层的单位都是低一层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整个装置的奥妙就在于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一级级翻番增量,这样连跳三级以后,就从几十扩大到无穷。句子虽然无穷,但是句子里所用的材料却不出几千个语素的范围。新句子无非是现成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有一定的规则可循,这就使说话的人可以纵意驰骋,放手造出符合表达需要的句子来,而在听者的感觉中,新句子都似曾相识,不会发生理解的困难。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我们正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例如北京后中和an有组合关系的有b,P,m,f,d,t,n,l,z,c,s……由于这些音能在相同的语音结构位置上出现,所以构成一个聚合——声母。在声母这个大的聚合中,还可以根据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的共同性构成小的聚合,例如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b,P,m,f就是根据相同的发音部位排列的。同样,词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也反映出意义方面的组合和聚合关系。

2.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人类的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单位的明晰性/非明晰性、(2)任意性/非任意性、(3)结构的二层性/单层性、(4)开放性/封闭性、(5)传授性/本能性、(6)不受时地环境的制约/刺激-反应,只有具备以上特征的符号系统才是真正的“语言”,这种语言是人类独有的。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填空:

1.语音的自然属性包括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2.任何声音都具有(音高)(音强)(音质)(音长)四个要素。

3.引起音质不同的三要素是(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

4.国际音标遵守(音素)和(音标)一个对应一个的原则。

5.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脱落)(弱化)(增音/减音/合音/换位)。

6.语音分(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7.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元音)两大类,例如汉语音节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唇形圆展)(舌位高低)(舌位前后)三个方面的音素决定的。

9.辅音的发音特点主要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10.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的音位叫做(非音质音位)。

11.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调)(声母)(韵母)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

12.汉语的调位可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其调值分别是(55)(35)(214)

(51 )。

13.汉语拼音方案中额因素p、zh 、x 、h、ǖ的国际音标分别用([p '])([tξ](带尾巴的s))(ψ)([x])(y)表示。

14.[P‘]、[t‘]、[k‘]三个因素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15.与国际音标、[t?]、[ts]、[t?‘]、[k]相对应的汉语音素分别是(j)(z )(sh)(g)

16.音位变体可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大类。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就是(自由变体)。

17.人们在说话时,常常把[toufu](豆腐)说成[touf],这种音变现象是(脱落),把[mu t‘ou](木头)说成[mu t‘o],这种音变现象叫(弱化)。

二、判断:

1.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节。×

2.男子声音和女子声音的差别主要是发音是音强的不同。×

3.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气流是否强,都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4.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擦音。√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上齿。×

6.元音[y]和[u]是舌位前后不同,其他方面的特点是一样的。√

7.音素[a]和[ɑ]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8.所谓送气、不送气,实际上是指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

9.[P‘][P]这两个音素,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对立关系,在英语中没有区别√

10.意义的作用,是补充关系。×

11.声母和韵母是音素的两个类别。√

12.非音质音位同样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13.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发音时音素可以任意变化。×

14.汉语“不”是去声,在去声音节前,一般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就是同化。×

15汉语辅音送气与不送气必须区别,而英语和俄语却不对立。√

三、名词解释:

1.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2.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时不受到任何阻碍而发出的音素。

3.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时受到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素。

4.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5.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

6.音位: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7.区别性特征、是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

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

8.音标: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9.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10.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四、分析题:

1、指出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

a ?x ? t t? t? ts ‘ y k‘

2、根据描写指出音素

①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②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

③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④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⑤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⑥舌面前清擦音

3、指出下列音位的区别性特征。

[k‘]——[k ] [y]——[i] [s]——[? ] [?]——[?] [ u]——[o ] [f]——[v ]

①k――k‘:送气与否不同,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②i――y:圆唇与否不同,前者不圆唇,后者圆唇。

3.u――o:舌位高低不同,前者是高元音,后者是半高元音。⑤s――? :发音部位不同,前者是舌尖前音,后者是舌面前音。⑥§――?:发音方法不同,前者是清辅音,后者是浊辅音。

4、用国际音标给下面的句子注音,并分析前三个音节中的元音、辅音进行描写。

①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韵头韵腹韵尾,语 yu ü上声,言 yan i a n 阳平,是 shi sh i 去声,交 jiao j i a o 阴平,际 ji j i 去声,工 gong g o ng 阴平,具 ju j ü去声

②努力学习新知识,勇敢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③我爱北京天安门。

④她是汉语言专业的学生。

5、给下面的古诗注上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问答题:

1.元音和辅音有什么区别。

答:(1)气流是否受阻。发元音时口腔大开,呼出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个部位要闭合形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声音。(2)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3)气流强弱。发元音时,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 (4)声带振动与否。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发辅音时,只有少部分浊音声带振动。 (5)持续时间的久暂。发元音持续时间长,发辅音持续时间短。

2.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有怎样的关系?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孤立地考察语言片段在一次发音中切分出来的最小单位,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音位是从特定音系中分析出来的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和音素的联系:

音位是比音素更高一级的语音单位,音素是音位所使用的语音资料实体。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从不同角度看,可能是音位,也可能是音素。例如普通话的声母b和p,可以区别意义,是音位,但它们同时也是音素,具有一般音素所具有的生理、物理属性。音素存在→构成差别(关系)→产生功能差别单位(音位是一个由彼此的差别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一个抽象的音类)

百度答案:首先,二者存在区别。

A.划分的依据不同:音素是根据语音的物理、生理等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音位主要是根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看两个语音形式是不是同一个音素,只须看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是否相同,而看两个语音形式是否属于同一个音位,除了看它们的自然属性,更主要的是看它们的社会属性,看它们是否能区分不同的语言符号。

B.音素是属于所有语言的,音位是属于个别语言或方言的。音素是从自然属性出发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不同的语言中的同一个音素,其自然属性都是相同的。而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按社会习惯划分出来的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单位,因而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

C.数量上不同。一般来讲,一个语言的音素的数量要比音位的数量大得多。一个语言的音位,经过归纳,一般都在几十个。而一个语言里实际所包含的音素是很多的,其数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二者也存在着联系。一般来讲,音位和音素有着集体和个体的关系。一个音位往往包括几个不同的音素。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a/就包括[a][A][][]四个不同的音素。

3.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答: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

4.什么是素之间的对立关系与互补关系?

答:对立关系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现。

5.复元音和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

答:复元音的几个成分同属于一个音节,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相连的单元音则各自分属于不同的音节,发音时有几个元音就有几次肌肉紧张;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元音的音质是不间断地逐渐变化的,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音。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彼此独立的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元音的音质是突变的,中间没有过渡音。

6.举例介绍常见的语流音变。

答:第一种答法:三种:上声、一字、不字

(1)、上声变调,上声在四个声调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原调的几率很小只有在读单音节字或处在词语末尾或句末时才有可能读原调.上声有两种变调:

A.上+非上:变半上---211 如:百般火车警钟

B.上上相连:变成阳平调---35 如:鱼水--雨水

(2)、“一”的变调“一”单念或作序数词时读原调(阴平调)此外还有两种变调:

A.在去声音节前变阳平调---35 一个、一定、一律

B.在非去声音节前变去声---51 一边、一群、一起(注意:“一”在一个词的词尾时,读音不变,仍读原调,如“专一、同一、统一、整齐划一”.即便在这个词的后面出现了其他声调的字,“一”的读音也不变)(3)、“不”的变调“不”只有在去声音节前变阳平调---35 如:不必、不要,在其他声调音节前读原调---51 不听、不行、不许"

注意:以上变调音节的注音一律标原调.

【第二种答法:一、轻声。普通话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它自己独立的声调。但是在语流中,一些词或句子中的音节就会发生音变,其整个音节弱化,失去了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了一个又短又轻的调子,这就是轻声。轻声音节一般处在词的中间或其他音节的后面,不会出现在词或句子的开头音节中。轻声的基本性质:第一,轻声主要体现在音长和音强上。发音时,力度较小,音强比较弱且音长短。第二,轻声有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作用。例如:兄弟(指弟弟)——兄弟(哥哥和弟弟)地道(够标准的)——地道(地下坑道)地方(具体的地儿)——地方(中央与地方)

二、儿化:er与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我们将这种音变现象叫做儿化。儿化的作用:第一,表示喜爱、亲切的情感。例如:小牛儿、小孩儿、宝贝儿、心尖儿、心肝儿。第二,表示少、小、轻的意思。例如:小草儿、小花儿、门缝儿、火柴棍儿。第三,区分词性和词义。例如:亮(形容词)——亮儿(名词),破烂(形容词)——破烂儿(名词),头(脑袋)——头儿(领导、首领、一端),眼(眼睛)——眼儿(窟窿眼儿)。

三、变调。(如上述变调解释)】

第四章语法

一、填空:

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划分词类的标准有(功能)(形态)(概念)三个。

4.时一般分为(现在时)(过去式)(将来时)。

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语法)。

7.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语素)、(词缀语素)、(变词语素)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缀),“reader”中的er是(词尾)。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述宾)、(述补)、(偏正)、(主谓)、(并列)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9.体现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

10.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句法同义)。同一个句子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称为(句法多义)。

11.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12.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二、名词解释: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语法:语法是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汇集,它包括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组词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则。

3.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包括短语和句子)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

4.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是在语句中活动的能够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句子小的依次是词组、词、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5.句子: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交际中基本的表述单位,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一个语调。

6.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

7.词根:词根是词义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它可以是成词语素充任的,也可以是不成词语素充任的。前者如汉语中的“人”、“人民”中的人,后者如汉语中“桌子”的“桌”以及“人民”中的“民”。

8.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9.语法意义:就是语法单位在组合和聚合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意义,是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至于性、数、格、人称、时体等范畴意义,也是反映上述方式和功能的。

10.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就是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概括成的类别。

11.形态:形态是词与词组合时词的形式上发生的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12.句法多义:一个词语序列中内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法结构关系,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句法多义或句法歧义。比如“一个学校的老师”内含两个句法结构关系“一个|学校的||老师)”、“一个|学校的|老师”。在前者中“一个”意义上指向“老师”,是整个“学校老师”的定语;在后者中,“一个”直接限制“学校”,意义上相当于“一所”。

13.句法同义: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句法同义。句法同义关系不是具体句子间的关系,而是句子格式间的关系。比如“他打破了杯子。”和“杯子被他打破了。”两个句子代表的就是具有句法同义关系的两个格式(主动句格式和“被”字句格式)。

三、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组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B.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C.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离不开语法规则

D.语法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3.(c )在语言中处于枢纽地位,一般把作为分析语法结构的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A.句子 B.词组 C.词 D.语素

4.对英语单词“workers”的分析,(d )是正确的。

A. work是词干 B. er是词尾

C. s是词缀,严格说是后缀 D. work和 er都是构词语素

5.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b)

A.领导大街 reader

B.国家月球 railway

C.老师刷子 unlike

D.考虑作家 classmate

6.下列说法(d )是正确的。

A.“离开、环境比拟、协议”都是派生词

B.“study. look. think.door”都是派生词

C.“变化、广义、扒手、左手”都是复合词

D.“留心、伤心、老鼠、impossible”都是合成词。

7.下列词组中全都属于述宾结构的一组是(c)。

A.太阳红月儿明 I read the book

B.吃干净放在一边 the sun rises

C.看电影种庄稼 to play football

D.金色的年华红五月 to leave a good memory

8.下列词组(b )的结构与"我的故乡"相同。

A.休息几天太可笑

B. the red sun a warm welcome

C. to waken me to tell her

D.祖国富强人民幸福

9.下列词组只有(d)没有歧义。

A.两个朋友送的花瓶

B.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C.看打球的小女孩

D.折断了猎人的枪

10.英语动词“be”有八种变化形式,下列句子中,只有(b )使用正确。

A. He be good child.

B. I am a teacher.

C. They is peasant.

D. You was workers.

11.俄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 d ):A.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

B.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

C.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

D.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

12.下列句子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是( d )

A.He am a studentes.

B.She is a students.

C.I were a student.

D.You are a student.

13.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b)变化。

A.性 B.数 C.格 D.体

14.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 c)

A.阳光的温暖 B.马上开始 C.The sun rise. D.Worker and peasant.

15.英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一般有5种,但动词be的变化形式有( a)。

A.8种 B.4种 C.7种 D.6种

16.“John is reading the newspaper”变成被动语态是( c )。

A.The newspaper is reading by John.

B.The newspaper is by John reading.

C.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 by John.

D.The newspaper is being readed by John.

17.下列句子没有多义的是( b)。

A.他在甲板上写字。

B.他在黑板上写字。

C.他在屋顶上写字。

D.他在地上写字。

18.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 b )。

A.那里的茶花很多。

B.那里的杜鹃很多。

C.那里的月季很多。

D.那里的玫瑰很多。

19.英语“He writes a letter ”中动词writes中的s表示的语法意义是(c)。

A.性 B.数 C.人称 D.格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A.一般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

B.语法意义是反映语法形式的。

C.语法范畴中的"格"即语法格式。

D.汉语属于屈折语。

四、分析题:

1.变换句子时其具有句法同义关系

我打破了杯子。

我们找到了小王。

激流冲垮了堤岸。

老王同志按时完成了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

John opened the door with the key.

(1)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被我打破了。——杯子我打破了。——杯子我把它打破了。——我打破的是杯子。——杯子是我打破的。……

(2)我们找到了小王。——小王我们找到了。——小王被我们找到了。——我们把小王找到了。——小王是我们找到的。——我们找到的是小王。

2.用变换法区分句法多义

(1)关心的是她的母亲。关心的是他母亲。—被关心的人是他母亲—关心人的是他母亲

(2)非洲语言研究。非洲语言研究—非洲的语言研究—非洲语言的研究

(3)反对他的意见。反对他的意见—这个意见是反对他的—反对的是他提出的意见

(4)我们要学习文件。我们要学习文件—我们要的是用来学习的文件—我们打算学习学习文件。

(5)我在火车上写字。我在火车上写字—我把字写在火车上—我在火车上,在火车上写的字—我在火车上,在写的字,字在火车上

(6)虚构的故事吓坏人。虚构故事吓坏人—虚构故事把人吓坏了—虚构的故事用来吓唬坏人

(7)非常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英雄—英雄非常热爱祖国和人民—非常热爱祖国,非常热爱那些人民的英雄(8)三个学校的老师——三位学校的老师——三所学校的老师(5)鸡不吃了——鸡不吃食物了——我们不吃鸡了

(9)咬死猎人的狗——狗咬死了猎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10)他来班里才几天,好些同学还不认识——他来班里才几天,好些同学还不认识他

——他来班里才几天,有好些同学他还都不认识他们

3.列表分析下列语素

老师、小鸟、糊里糊涂、unknow、teacher、 dislike、unhappily

例词词根词缀词尾前缀中缀后缀老师师老小鸟儿小鸟儿糊里糊涂糊涂里(英)unknow know Un (英)unhappily happi un ly

4.指出下列合成词的具体的构造方式

矛盾土气物色中肯瓜分自卫表态金黄思想出席推翻地震

眉目书本存款降低面熟深浅联想刷新波动动人是非研究

矛盾-并列式土气-后附式物色-限定式中肯-支配式

瓜分-限定式自卫-陈述式表态-支配式金黄-限定式

5.用变换分析法辨析下列结构之间的差别

在池子里洗衣服—在池子里样金鱼

在黑板上写字—在教室里写字—在火车上写字

(1)在池子里洗衣服—在池子里养金鱼、把衣服洗在池子里—把金鱼养在池子里、洗衣服洗到池子里—养金鱼养到池子里

这说明“池子里”仅仅是“洗衣服”这个行为的处所,但不必然是“衣服”的处所;与此相反,“池子里”既是“养金鱼”的处所,也是“鱼”的处所。

(2)在黑板上写字—在教室里写字—在火车上写字

字写在黑板上—字写在教室里—字写在火车上(人呆)在黑板上写字—(人呆)在教室里写字—(人呆)在火车上写字

以上变换说明:(1)“黑板上”是“字”的处所,不必然是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2)“教室里”是“写字”的行为发生的处所,但不必然是“字”的处所;(3)“火车上”既是“写字”行为的处所,也可以是“字”的处所。

6.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

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

(1)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正

|______________||______|

偏正

|______||_______|

主谓

年轻的我们意气风发地走进了不同凡响的新时代。

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

五、问答题:

1.语法手段包括哪些主要类别?

语法手段首先可以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其中词法手段主要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类。

词形变化又分为:(1)附加;(2)屈折;(3)异根;(4)零形式。

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词的重叠是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的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简答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在句法组合中,递归性有两种表现:

①是从初始结构开始,自始至终重复运用同一条语法规则。(相同结构包孕)(张三院子里的红色的玫

瑰花。)

②是同一条语法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上间隔的重复使用。(相同结构扩展)(你不问我替你问)

3.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

自然语言中常见的语法范畴有

(1)性(gender)“性”的语法范畴是属于名词类的词所具有的,印欧语系的语言大多有这种语法范畴。不过性的数量不等,如法语有阳性和阴性,俄语和德语有阳性、阴性和中性。俄语以辅音结尾的为阳性,以a结尾的为阴性,以o结尾的为中性。要注意的是,作为语法范畴的“性”不同于自然性别(sex)。(2)数(number)“数”的语法范畴一般也为名词类的词所有,表示现实中的事物的数量关系,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有的语言还有双数、三数、四数之分,如阿拉伯语除了单复数外有双数。通常只有表示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事物的名词才有数的语法范畴,像专有名词、抽象名词等就没有数的变化。(3)格(case)“格”属于名词和代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这类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与其它词的语法关系。格的数量在不同的语言中也是不一样的,德语有主格、与格、所有格、宾格,俄语有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英语的代词有主格(nominative case)、宾格(objective case)、所有格(possessive case)之分,一般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因为主格和宾格没有形式上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来确定的所有格是在词后面加¢s表示。

(4)体(aspect)“体”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情况、方式,可以表示动作的开始、持续、结束、完成等多种意义。英语有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汉语的体的分类有不同的说法,如认为“了”表示完成体,“过”表示经历体,“着”表示进行体,重叠表示尝试体,如看看、摸摸、拍拍、捏捏等。(5)时(tense)“体”属于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和进行的时间,确定时间的标准是说话(写)的时刻。时的范畴一般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英语一共有16种时态(tense),常用的有13种。通常所说的英语时态,是把时和体结合在一起说的。(6)人称(person)人称表示说话者本人和所说的话中的动作行为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英语动词只有be的现在时的单数有人称的变化,如am、is、are,其它动词只在现在时单数时有第三人称和其它人称的对立。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变化情况是在动词后附加词尾s,个别有变化的,变化规则同名词复数的变化规则相同,如加-es。(7)级(degree)“级”表示性质或属性的程度上的差别的语法范畴,是形容词和副词所具有的意义。级一般可分为原级(positive degree)、比较级(comparativedegree)、最高级(superlative degree)三种。英语的级的构成情况是:比较级加词尾er,最高级加词尾est。例如:warm (原级)——warmer (比较级,加er)——warmest (最高级,加est)

(8)态(voice)“态”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与主体的关系。通常把态分为主动态(active voice)和被动态(passive voice)两种。句子使用的态不同,动作行为的主体和客体在句子中表示的方法就不同。用主动态时,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主体,即动作的发出者。用被动态时,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客体,即动作的支配者,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例如:Father reads the newspaper-The newspaper is read by father.

4.为什么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答: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因为词和句子都既是基本单位,又是最终单位,它们可以把各种语法单位联系起来。词是造句的基本单位,句子则是表达的基本单位。从构词和造句看,词既是造句的最终单位又是造句的基本单位;从造句和表达看,句子既是造句的最终单位,同时又是表达的基本单位。词和句子是既能联系低一级单位又能联系同级单位的语法单位。

5.简述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大多数语言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语言里面绝大多数的词都是实词。虚词为数不多,但是出现的频率高,起着非常重要的语法作用。例如“和、或者、因为、所以、对于、在、的、了、吗、呢”等等,都是汉语里的虚词。实词和虚词的区别是:(1)实词大多数都能单说,但虚词不能。(2)实词可以充任词组或句子结构中的结构成分,但虚词不能。(3)实词有实在的意义,虚词的意义比较虚。

6.试述提供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

各种基本语法结构的语法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体现出来。提供语法形式的手段主要有下面几种:

(1)选词进入结构的同首先要在语法的词类聚合中进行选择。我们之所以知道“读书”是述宾结构,“好书”是偏正结构,正是从“读”和“好”所属的词类来确定的。

(2)词序词选出来以后,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加以排列。各种语言里述宾结构两项的位置是句法结构的重要标志。汉、英、法、德等语言属于宾语在后的类型,日语、傈僳语、彝语等好多语言属于宾语在前的类型,“写字”、“吃饭”在日语里的词序是“字写”、“饭吃”。汉语缺少词形变化,更多地依靠词序来确定结构关系。

(3)虚词和词形变化词和词的组合还需要“粘合剂”,这就是虚同和词形变化。虚词是汉语中除了词序以外的重要组合手段。在有变格、变位等词形变化的语言里,词要组成结构,往往要通过词形变化来实现。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一、填空:

1.词汇就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根据使用情况,一般把语汇中的词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类。(一般性)、(全民性)、(模糊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3.一个词最初的意义是(本意),在他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意义是(派生)。

4.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理性意义)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附加色彩),(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5.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意条件)的限制。

6语言中的等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词)或(外语词)。

二、名词解释:

1.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中最主要的东西,它是基本词的总汇,基本词是日常生活中最必须、最常用、最普遍、最明确,而且是被一般人所了解的词,它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

2.语义:是指语音所传达的信息内容,是指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使用语言的

3.义素:义素是对词的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英国语言学家乌尔曼认为“义素是意义的基本要素,在职能上可以和音位学中的区别特征相比,所以可以把义素叫‘语义的区别特征’”。

4.语境: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

5.同义词: 多义词和同音词都是以相同的语音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也存在相反的现象,即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

6.反义词: 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7.同音词:“同音异义词”的别称。同音词包括:1. 声、韵、调完全相同;2.声、韵同但音调不同是多数!

三、选择题:

1.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 c )。

A、丈夫、妻子、兄弟、令堂

B、若干、屹立、篇章、父母

C、make, look , do, get

D、电视、开发、能力、学派

2.“上帝”“天堂”“妖怪”“神仙”等词的词义是( d )。

A、不反映现实现象

B、反映现实现象

C、没有现实根据

D、对现实现象的歪曲反映

3.“兵"的最初意义是( b )。

A、士兵

B、武器

C、战争

D、军事

4.下列各组词中,属于等义词的一组是(c )。

A、成果--后果

B、many――much

C、替代--代替

D、头颅--脑瓜子

5下列反义词之间属于非此即彼的一组是( d )。

A、白--黑

B、大--小

C、高--低

D、生--死

三、分析题:

1.试分析英语film用作名词时5项意义之间的派生关系

(1)皮肤薄膜(2)眼睛里长出的异常薄膜(俗称眼翳)(3)薄薄的一层透明膜状物(4)摄影用得到胶卷(5)电影

2.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词

1)看、见、望、瞻仰

2)自行车、公共汽车、电车、卡车

3)馒头、馍

4)未婚妻,妻子

3.分析下列同义词意义之间的共同点及细微差别

表现——体现奚落——挖苦佛晓——黎明——凌晨保护——保卫——捍卫

巨大——宏大耽搁——耽误屹立——矗立——耸立 tall——high

四、问答:

1.简答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关系?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多个意义。区别在于: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而同音词则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没有直接的关系。

2.为什么多义词在较集中一般不会造成歧义?

答:一个词虽然可以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

(1)词语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上下文会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

(2)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发生的,特定的交际环境也可以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

3.举例说明词义派生的条件和途径。

(1)词义的派生有现实的基础,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有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词义派生的现实理据。

现实现象之间联系是广泛而复杂的,到底哪一种联系受到了具体语言社团的关注,被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索,则与该语言社团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因而表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生历程。例如英语的window是"窗户、窗口"的意思,后来它派生出"获得信息的渠道"这个意思,比如可以说The eye is "the window to the soul." 在晚近英语中,window 又派生出了"计算机桌面操作系统"的意思,理据是计算机的屏幕很像窗口,比如有window’98、window’2000等,这个新近发生的词义派生现象和英语社团进入计算机时代有关系。汉语社团与window 相当的词是"窗户",它原本没有window那样的派生意义,因为汉语社团并没有在这些事物的有关特征之间建立起联想。不过汉语社团可以通过意译的办法引进英语的这种意义派生,让人们意识到这种意义关联,比如我们有"视窗98"、"视窗2000"的说法。

因此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和派生它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两者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则是建立这种联系的桥梁。派生意义就是顺着这样的桥梁,从本义一步一步扩散开去的。

(2)(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1】隐喻反映的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常见的相似关系有形状相似和结构相似两种类型,一般是以较具体的意义为基础来构建较抽象的意义,在不同的意义领域之间建立起相似关系。例如,汉语"入门"的原义是"进门"(而未登堂入室),从这个意义引申出"学习的初步阶段"(还不是深造阶段)的意义,这是因为"读书学习"可以分为若干阶段,这和进入家居的行进阶段有相似的地方。这反映的是"进入家居"和"读书学习"这两个不同意义领域之间的相似关系,这两个领域在内在结构上相似。又例如"碟"原本指"一种盛食物的器皿",现在我们可以用"碟"指"飞碟"、"光碟"等,这是一种形状上的相似。

【2】换喻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换喻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A(工具-劳动者:例如"笔杆子"指"写作者"。

B(材料-产品:例如英语"pen"(原义是"羽毛")指"羽毛做的笔"。

C(地名-产品:例如"茅台"指"茅台镇",又可以指此地出产的"茅台酒"。

D(地点-机构:例如"白宫"指"美国总统府",又可以指"美国政府"。

E(部分-整体:例如"新手"指"做某事或从事某一行业的新人"。

五、论述:

1.词语搭配的限制因素。

答:词语搭配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1)语言外的现实因素的制约:现实现象中不存在的关系,表达这些现象的词语也不能搭配使用;

(2)系统内部要素的制约:不同语言中词义组合的语义条件还要受到语义系列中其他成员的制约;

(3)语用因素的制约:社会使用习惯;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

2.词义和语境额关系以及“言内意外”的本质。

答:(1)词义和语境的关系:确定词语所指;限制作用: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补充信息;有助于理解“言外之意”;调整话语理解偏差;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2)实际话语及其中的语句自身都是有字面意义的,这是“言内”意义;除了言内意义之外,有许多话语或语句还传达一些字面意义以外的意义,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意外”,即真正的意图在意义以外的意义。但任何言外之意都是建立在言内之意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合称为“言内意外”。“言内意外”既是消极的“言不尽意”的结果,也是积极的“言不尽意”的一种表现。不管是“言不尽意”,还是“言内意外”,都是语言运用的问题,属于当代语用学研究的范围。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一、填空:

1.文字的本质类型可以分为(音素文字)(音节文字)(语素文字)三种。

2.音节和音素只有(声音),所以音节文字和音素文字统称(表音文字)。

3.大约(5500)年前,亚洲西部一带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钉头文字或楔形文字)。

4.古代埃及人创造了(圣书)文字,玛雅人创造了(玛雅)文字。

5.文字发展的3个趋势是(表音化)(抽象化)(简便化)。

6.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的,是语言的(书写)符号。

7.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空)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8.古代记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实物记事)(图画记事)。

9.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汉字)都属于意音文字。

10.口语和书面语言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异。

二、问答:

1.文字系统是怎样构成的?

文字系统包含文字体系和其所表达的语言对象。文字体系则包含文字单位与文字规则。文字单位是文字系统的组成成分,而文字系统的运作规则包含构字、表达规则和组合规则。构字规则作用于文字单位内部,表达规则作用于文字单位与语言单位的联系,组合规则作用于文字单位的组合层面。

2.文字改革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的情况?

答:文字改革的类型有三种情况:(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几个月内,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新土耳其文全面替代了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旧土耳其文。(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越南原来使用汉字作为他们的表意文字,现在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

3.试论汉字与汉语之间的关系。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是相适应的。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一个语素用一个音节表示,虽然一个音节不是固定地表示某个语素,还有许多同音语素,但语素的单音节形式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汉字也是记录音节的,一个字独立地表示一个音节(但与音节不是对应关系),也正好记录一个语素,与汉语语素的特点相适应。同时,由于汉字与语素基本上对应,而不固定地与某个音节挂钩,所以正好适应了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使得汉字具有了超方言的特性。

4.汉字体系为什么还不能实现拼音化?

(一)汉字具有自身的优点和作用:

A.汉字有区别同音语素或同音字的功能。

B.汉字具有比拼音文字更强的超空间功能(超方言功能)。

C.汉字具有比拼音文字更强的超时间性。

D.汉字记录了丰富的文本,继承了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目前还不需要对汉字进行拼音化改革。原因:

A.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结构的特点;

B.汉语语素数量比音节数量要多,汉字能区别同音语素;

C.汉语方言区多,普通话不普及,汉字能沟通方言;

D.汉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汉字承载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一、填空:

1.(社会和交际)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2.语言系统中,(词汇)变化最快,因为它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直接,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反映也最灵敏。

3.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实在某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称为(基础方言)。

4.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个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

5.(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口最多的两个语系。分布最广、研究得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是(印欧语系)。

6.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主要是(政治)的原因,伦敦方言称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由于(经济)原因,多斯岗方言称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由于(文化)原因。

7.一种方言能否能够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取决于客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

8.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语言的(分化)和语言的(统一)。

9.语言的分化相对于社会的分化要(慢),而社会的统一却(快)于语言的统一。

10.社会方言包括(阶层方言)(行业方言)等,(科学技术用语)是一种特殊的行业用语。

(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方言的社会原因,(社会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是产生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语言内部的原因。

11.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

12.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亲属语言)。分化出几种亲属语言的原始语言叫(母语)或(原始基础语)。

13.我国诸民族语言主要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印欧语系)等五个语系。

14.语言的统一,主要指(共同语)的形成。

15.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语言运用)。

二、名词解释:

1.方言:通常指地域方言,它是全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族语言的分支。

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变体,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词汇上也有不少差别,语法上的差别较小。汉语的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

2.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凡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若干语言都是亲属语言。

3.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4.语言的分化:是指方言之间和亲属语言之间差别扩大、语言增多的过程。

5.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对本集团以外的人绝对保密。

6.共同语:“民族共同语”的简称,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或方言基础之上建立的,而非凭空建立。

7.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三、判断:

1.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

2.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口语。×

3.推广民族,是为了禁止和消灭方言。×

4.汉语口语之所以未能随着封建社会的统一而统一,主要原因在于缺少经济的力量。×

5.语言发展变化的渐变性特点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

6.语言发展有时会出现突变性。×

7.社会的分裂有可能导致方言发展成独立的语言。√

8.听得懂、听不懂不能成为方言划分的标准。√

9.语言规范化和语言的创造性是难以调和的一对冤家。×

10.任何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本方言的条件都是由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11.同一言语社团的人总是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

四、问答:

1.语言发展有哪两大特点?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1.渐变性: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的各个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渐变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原因: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社会一刻也不能离开语言,因此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不能突变。2.不平衡性: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发展比较慢;第二,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也不同,同一种语言现象,在有的地区变化,在有的地区不发生变化,有的地区是这样变化,有的地区是那样变化,其结果是形成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原因是:第一,语言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中,词汇变化最快,因为词汇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反应也最灵敏.社会的变化、现实现象的产生与消失,随时都能在词汇中反映出来;第二,由于各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致,往往就导致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

2.语言随社会的分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

(1)语言的分化首先表现为地域方言,即同一种语言的各种地方变体的产生。地域方言是与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一个统一的社会,由于封建割据,交通阻隔等原因,有时分化为若干半独立的社会单位,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多,关系疏远,交际减少,但整个社会并没有完全解体。这种社会分化导致语言社会功能的变化,从而引起语言体系中差别的扩大,一种语言分化为不同的方言。如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2)其次,语言的分

化表现在有共同历史来源的亲属语言上。一个统一的社会,由于国家的解体、分治等原因,有时分化为几个独立的社会单位。语言便在不同方言的基础上继续分化为几种独立的亲属语言。例如,蒙古帝国瓦解后,原来的蒙古语便分化为许多独立的语言:蒙古语、东乡语、土语、达翰尔语、保安语以及苏联的希里亚特语等。(3)同一种语言还可因社会的社群分化而呈现出种种特色,这就是社会方言。

3.社会方言与地域方言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是全民语言的分支,全民语言的变体,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它们是不同角度的全民语言的变体,二者差别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 从划分依据上看。地域方言是以地域上的分布来定范围的,在同一个区域内,一般只有一种地域方言,这种地域方言在这一区域内是全民的。社会方言则是按社会阶层来划分的,这些不同的社会方言,只为自己的阶级、阶层、社团、行业服务,不具有全民性。(2)从结构上看。地域方言的特点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而社会方言的特点则基本表现在一般词汇方面,即在词汇方面有些特殊的词语,虽然有的在语音、语法方面也有某些特点,但不是主要的。(3) 地区方言在结构方面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独立民族语言。至于社会方言,只在一般词汇方面具有某些特点,没有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因此,社会方言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地域方言可以被社会共同语所替代,而社会方言只要存在社会分工,是会长期存在的。

4.结合实例说明社会的地域分化对语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地域分化,在同一种语言内部形成不同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即地域方言。地域方言在语音、语汇和语法上都有所差异,比如北京人把“叫”字读做[t?iau51 ] ,广州人却读做[Kiu33 ] ,北京人说“客人”,广州人说“人客”;北京人说的“自行车”,广州人却叫做“单车”;北京人说“你先吃”,广州人却说“你食先”。另外,在同一个方言区内,由于社会的地域分化,仍存在着分岐,产生次方言和土语。比如在“北方方言”内部,又可分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和“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5.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史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一,社会发展促使各方面交流大大增多。第二,社会发展又大大拓展了文明领域的界限和认知。第三,社会发展促进了文化道德理念的巨大进步。而以上这些都需要语言的发展来完善交流运作。

6.扼要说明语言发展中分化和统一的基本过程。

答题要点:(1)一个生产不发达的统一的社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疆域的日益扩大,经济上、政治上都不能保持统一的局面,这就会在地域上形成社会的不完全的分化。这时候,在一个地区中出现的语言新成分一般不大容易传播到其他地区去;在这个地区内,语言中某些固有成分的改变或消失一般也不大容易波及其他地区。这样,各地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共同点不断减少,不同点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各地区语言的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于是共同语就在各个地区形成了变体,也就是说,出现了地域方言。(2)方言形成以后,如果社会仍然处于不充分统一(或分化)的状态中,方言就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又服从自己所从属的语言的发展趋势,继续作为该语言的方言。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汉语方言就是这种情况。如果社会完全分裂成几个各自独立的社会,那么各方言就可能失去约束,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特点,并进一步发展成独立的语言。(3)语言是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一个地方割据的,不很统一的社会可以完全统一起来;原来几个独立的社会也可以统一为一个社会。这时候,原来的地域方言或语言间的分歧就会妨碍人们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交际,这种状况不利于社会的完全统一和统一的巩固,于是语言也会适应社会统一的要求而逐步向减少分歧、趋向一致的统一方向发展。语言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地域方言统一为民族共同语和不同语言的融合两种情况。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一、填空:

1.(借词)也叫外来词,是语音形式和意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2.汉语词汇中借词所占的比重不大,主要有(音译)(音译加意译)(半音译加半意译)等。

3.(语言融合)是指一种语言排挤和代替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4.(双语现象)指在不同民族的杂居地区,一个民族或其中的多数人能同时将两种不同语言的现象。

5.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的(世界语)是一种国际辅助语。

6.汉族自古和其他民族交往,从外族语借入词语。“苜蓿”、“葡萄”“狮子”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词,“菩萨”“罗汉”“和尚”是汉代后从(印度)借入的词,“胡同”“蘑菇”是元代时借入的(蒙古)词语。

7.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借用还是存在于(汉语)和(日语)之间。

8.“五四”运动以来,通过翻译,汉语里增加了一些所谓“欧化句式”。这是语言结构规则的(仿造)。

9.在(双语)阶段,必然会产生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即使是被替代的语言,也会在胜利者的(语言)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10.(洋泾滨)和(克里奥尔语)都是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

二、名词解释:

1语言的融合: 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2、双语现象: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即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

2.语言的分化: 是指方言之间和亲属语言之间差别扩大、语言增多的过程。

3.外来词: 主要指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都来自外语的词。

4.双语现象: 是不同民族接触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所谓双语或多语现象是指不同民族的杂居地区,一个民族或其中的多数人能同时讲两种或多种不同语言的现象,即既会讲本民族语言,也会讲其他民族的语言。双语或多语现象是语言替换中的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是两种或几种

5. 混合语: 指语言混合而形成的语言称为混合语。混合语不是A语言,也不是B语言,而是A、B混合而成的另外一种语言。

三、判断:

1.方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2.语言的统一只能通过消灭共同语以外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来实现。×

3.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词语的借用。√

4.语言融合必然会经过一个双语阶段,双语现象一定会导致语言的融合。×

5.汉语里所谓的“欧化句式”,如比较长而复杂的修饰语,是对语言—结构规则的造访。√

6.意译词不是借词的一种类型。√

7.在汉语融合的过程中,有可能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成为胜利者。√

8.语言的融合就是两种语言混合为一种语言。×

9.英语中借词比重大,约占词语总数的一半,所以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混合语。×

10.说混合语就是一个人说话时夹杂着外语词。×

四、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前“洋泾浜”是语言的(D)

A借用 B双语现象 C转用 D混合

下列外来词中,借用手段相同的组是( C )

A沙发、新西兰 B卡车、冰岛 C香波、夹克 D俱乐部、可口可乐 E酒吧、拉力赛

下列各组词,吸收外来成分的手段存在不一致情况的一组是( C)

A丹麦挪威法兰西 B沙拉咖啡麦当劳

C卡车啤酒拖拉机 D香波克隆好莱坞

几种不同的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主要通过(A )方式实现。

A语言融合 B推广民族共同语 C双语制 D单语制

语言间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是( C)

A语音对应现象 B语法规则对应现象 C产生年代相近 D语汇基本相同

下列都属于汉语借词的是( D )

A雷达足球芭蕾舞 B卡车电话哈巴狗

C纳粹吉他比萨饼 D沙龙朝廷艾滋病

“铁路”“火箭炮”“机关枪”属于( D)

A借词 B音译词 C音译加意译 D意译词

土家语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原来的“主语--宾语--谓语”的语序改变为与汉语相同的“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这属于( B )。

A语言的融合 B结构规则的借用 C洋泾浜 D词语的借用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一、填空:

1.语音演变的主要内容是音位系统的演变,它包括(聚合群)的变化,如音位的合并、消失和分化,从而又引起音位(组合关系)的变化,即拼音规则的改变。

2.语音演变的三个特点是:(条件性)、(时间性)、(地区性)。

3.有的方言随着社会的分化可以变成(亲属语言),它们之间存在着语音(对应关系)。人们正是根据这种关系来确定语言亲属关系的。

4.语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法的(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演变和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5.语法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语法聚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的消长和(词类)的发展。

6.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但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

7.(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是语言词汇发展的两项重要内容。总的看来,(基本词汇)是稳固的,变动小,而(一般词汇)则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

8.“戏子”现称“演员”,“归绥”现称"呼和浩特“,这属于词语的(替换)。

9.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词语替换),用(双音节)为主的格局来取代(单音节)为主的格局。

10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

二、选择:

1.语音演变的主要内容是( a)。

a.音位系统的演变

b.音素的增加

c.浊音清化

d.词的读者变化

2.古汉语声母中有[b][d][g][p][t][k],现已合流了,这条语音规律叫做( c)。

a.腭化规律

b.清音浊化规律

c.浊音清化规律

d.浊音送气化规律

3.汉语中古音[p p h b],到了现代汉语中变成了[p p h],这属于( b )。

a.音位关系的改变

b.音位的合并

c.音位的分化

d.音位的对立

4.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人)”成为一个词了。这是

(d)。

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

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5.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了现代成为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这是(d )。

a.词序的变化

b.类推

c.异化

d.新的语法范畴的形成

6.古英语中“book”的复数形式是“bec”,到现代变成了“books”。这属于(b)。

a.形态的变化

b.类推

c.异化

d.新的语法范畴的形成

7.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中变化最大的是( c )。

a.语音

b.词义

c.词汇

d.语法

8.“社稷”““太监”“丞相”符节"等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它属于( b )。

a.词义的演变

b.旧词的消亡

c.新词的产生

d.词语的替换

9.英“barn”原指储存大麦的地方,后指储存谷物等农产品的地方;“mice”原指“愚蠢的”,后指"美好的";“deer”指哺乳动物,后指鹿。它们依次属于词义的( d )。

a.扩大缩小转移

b.转移扩大缩小

c.缩小转移扩大

d.扩大转移缩小

10.“报复”原指报答恩和怨,现指报怨;“脸”原指脸颊,现指整个面部;“行李”原指行人、旅客,现指出门携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它们依次属于词义的( c)。

a.转移缩小扩大

b.缩小转移扩大

c.缩小扩大转移

d.扩大转移缩小

三、问答:

1.为什么语音演变规律具有地区性特点?

语言的演变是像波浪一样从一个中心向外扩散的,而且扩散有地域的限制,所以音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进行。比如,汉语的浊音清化规律在北方话系统中是普遍起作用的,而在吴语区和湘语区则仍保留原来的浊音,并没有发生清化的现象

2.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词序在汉语语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词序方面有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由上古汉语“宾+动”语序到后来“动+宾”语序的变化。如:“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印》)“是刈是护”(《诗·周南·葛覃》)“他人是保”(《诗·唐风·山有枢》)“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偻句不余欺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2)由上古汉语“大名+小名”到后来“小名+大名”的变化。如:“丘获”(昭公四年)、“城颖”(隐公元年)、“城濮”(僖公二十八年)、“城隶”(襄公五年)。清人俞樾在概括这类现象时说:“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礼记》言?鱼鲔?,鱼其大名,鲔其小名也。《左传》言?鸟乌?,鸟其大名,乌其小名也。《孟子》言?草芥?,草其大名,芥其小名也。《荀子》言?禽犊,,禽其大名,犊其小名也。”(3)“五四”以后,汉语由于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在句法结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汉语中的主从复合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而在英语等西方语言里,从句前置、后置都可以。“五四”以后,汉语中的从句也出现了后置的情况。例如,“可是我得省些钱,万一妈妈叫我去……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老舍:《月牙儿》)在对话中,甚至在复合句的中间还可以用“××说”之类的语句隔开。例如,“?根据我过去的经验,?他抢口回答道,?也只有往多处报呵!?”(茅盾:《腐蚀》)。这些所谓的“欧化”格式都是在汉语句法结构许可的范围内作了一些调整,不涉及结构规则本身的改变。总的看来,汉语的词序从古以来变动不大。

3.试述汉语语法聚合规则的发展情况。

汉语缺少形态,它的语法聚合规则的变化和许多欧洲语言有不同的趋势。拿现代汉语和古代比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词的句法功能比古代确定,词类的界限比古代清楚,特别是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特有的量词;一是开始出现构词词缀(-子,-儿,-头等等)和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一了,-着,- 过)。 4.下面的各种语言现象,哪些是语法发展过程中的类推作用?哪些不是?①“朕”是古人自称之词,从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②英语swell(膨胀)的过去分词,原来是swollen,由于绝大多数过去分词的形式是在词干后加-ed,现在swolled替代了swollen。③汉语的动宾结构原来有两种格式,即\动词-宾语\和\宾语-动词\(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而现代汉语中\宾语-动词\的这种格式基本消失了。④汉语古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调类,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这种演变规律可以概括为\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答:②、③是类推现象,①、④不是。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 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 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字 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起了补充说明的 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0. 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 属于()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

1. 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的语言学流派是()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语言 B.言语 C.言语行为 D.言语作品 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是聚合关系。 B.是组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 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异根 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 [ε]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 9.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 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 ?2. 汉语属于( B ) ?A.屈折语B.孤立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 ??A.音素B.音位 ??C.语素D.音节 ?4. 文字的前身是( C ) ??A.结绳记事B.手势 ??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 ?5. 派生词中包含( B ) ??A.词尾B.词根 ??C.虚词D.根词 ?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 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 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 ???A.土话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 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 ???A.初B.视 ???C.人D.民 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3.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4.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5.语法范畴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每题2分,共10分) 1.优秀 2.维持 3.宏观 4.精神 5.离开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每题3分,共9分) ?1.瞻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崇敬地]

【2018-2019】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2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篇一: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X—201X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重要特点,指音和义的结合是任 意的,没有必然的联系,由社会约定 俗成。例如汉语用[su]表示“书”,英语用[buk]表示“书”。 2.音位的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处于同一位置中的几个音素相互可以自由替换,没有条件限制,这样的音素就是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例如汉语南京、武 汉等地的方言的“南”,nan和lan可以自由替换,n和l在这些方言中就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3.句法同义---指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相近的结构意义。例如“我打破了杯子”、“我把杯子打破了”、“杯子 被我打破了”这几个句子就具有相同的意义。 4.意音文字---就是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造成的文字体系,一个 字中既有表意成分,又有表音成分。汉字就是意音文字,如“蚂”,左边表意,右边表音。 5.亲属语言---就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例如法语、意大利语共同来自拉丁语,就是亲属语言。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就是共时语言学。 2.“小猫钓鱼”这个句子中的“小猫”、“钓”、“鱼”分别可以用“小鸡”、“吃”、“虫”来替换,这三组词相互之间的关系是(聚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音位:最小的可以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通常由一簇互相不区别意义的音素构成。如|A|音位里就有前A、后A、央A等几个音素。 2.塞擦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形成阻碍,在保持这个阻碍的同时,留出一个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磨擦成声,最后除去这个阻碍。如:b‘p‘k‘就是。 3.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 短语替换,从而使基本结构里的某个扩展为非常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也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基本框架不变。语法结构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是语言结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如:人打倒了|敌人/凶恶的敌人/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敌人/ 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的不可 以一世的敌人/曾经盘踞在中国大陆不可一世但最终被人 民打倒的敌人 4.复综语:语言类型之一。这种语言的动词内有用不同 的形态表示各种复杂的语法 成分。多见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举例。 5.自由变体:音位变体的一种类型。通常指对出现的组合条件没有硬性要求的音位变体。举例。 6.元音:音素的类型之一。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不受 阻碍而形成的音。举例。 7.语法形式:表示语法意义方式与材料。举例。 8.词干:一个词的主要部分,词汇意义的承担者。举例。 9.音色:语音四要素之一,又叫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物体振动的不同形式所决定。举例。 10.塞音:辅音的发音方式之一。其特征发音时两个发音部位紧靠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突然除阻,爆破成声。也叫爆破音。举例。 11.共同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集中,会以一种方言为基础形成共同语,以满足整个社会交际往来。共同语又叫天下通语、雅言。举例。 12.数:语法范畴之一。指是用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表示 出来的词语数的语法意义。在单数、复数、双数等。举例。 二、谈谈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语言是一种工具, 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思 维是一种能力和过程,即人脑 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 和过程。 (2).概念用词语表达,判断 用句子表达,但概念按照逻辑 规律构成的种种判断和词语 按语法规则构成的啊、种种句 子是有区别的。如:语言中的 每个词不一定都表示一个概 念,每个句子不一定都表示判 断。 (3).思维过程是运用概念 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判断, 语言运用过程则是运用词语, 按照句法构成各种句子。 (4).语言是具有民族特点 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特 点,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但 思维是各民族共同的,全人类 具有共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 规律。 三、试分析汉字跨越方言交 际的特点与原因 答:汉字的特点:汉字本身 与汉语的语音不发生直接联 系,所以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 字。 汉字有许多形声字,形声字 有表音的声旁,但这种声旁并 不是某种固定的表音的符号, 也不是直接标音的符号,所以 汉字虽有声旁,仍然是表意体 系的文字。 汉字跨方言交际的原因 汉语的居住地区幅员辽阔, 方言分歧有的不能通话,汉族 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有大量用 汉字记载的文献典籍。超地 域、超时代的汉字既可以贯通 古今,也可以联系各地区的人 们的思想交流对于维护国家 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便利各 地区人民的往来起着重要的 作用。 四、谈谈语言分化的原因与 结果 答:语言的分化有两大方 面:一方面是分化出地方变 体,即方言。方言的产生是与 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方言 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形成独立 的语言,即产生具有同源关系 的亲属语言。另一方面是分化 出社会变化。社会变化即社会 方言,如行业语,阶级或阶层 习惯语,隐语等。地域方言之 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 面,同时也表现在词汇和语法 方面。而社会方言的区别主要 表现在词汇方面。 五、谈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 收 答:要点:借用与吸收的条 件。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 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 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 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也 会产生“洋泾浜”“混合 语”等特殊的语言现象。 主要形式有借词。借词也叫 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 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 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 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汉语在吸收外来成分的时 候,不喜欢借音,喜欢有自己 的语素来构词。在这一点上, 汉语和英语、日语等有很大不 同,而接近于德语。 意译词里面还有一种仿译 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 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 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神经 质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 如“黑板blackboard,"球 "footba1l等。 有时候,在吸收外来外来成 分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采用 音译加意译的方法。 如汉语中啤酒beer,卡车car 等等。 在词的借用过程中,还可能 有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 象。一出一进之间,音义等方 面都会有一些变化。汉语的 “百姓”借入蒙古语后成为 [paicing]意思是土房子后来 变成店铺的意思汉语后来又 把这个词从蒙古语中借回来 叫做板生简称板。 七、谈谈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和思 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 相随,不可分离,思维必须在 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 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 的储存。 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认 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 程。 思维必能推语言,还有神经 生物学的根据。 抽象的思维总得以某种物 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 最灵活的依托是声音,也就是 有声语言。 八、试分析词义的派生及其 派生意义的相互关系 答:1.词义派生的条件2.词 义派生的类型3.派生义之间 的关系 词义的派生有现实的基础, 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 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 面特征有联系。这种联系怎么 被利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 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 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 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 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 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 生历程。多义词的派生意义和 它所从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 内存的联系。而两者所表示的 事情之间的共同特征,则建立 这种联系的桥梁派生意义就 是顺着这样的桥梁从本义一 步一步扩散开去的。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 引申。引申大体上可分为隐喻 和换喻两种方式。隐喻建立在 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 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换喻的 基础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 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 们的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 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 词去指称乙类现象。一个词的 意义通过隐喻和换喻这些引 申途径可以啬很多新的意义, 使语言能够用较少的词的形 式表达较多的意义。 九、试论图画文字与文字画 答:如果把图形简化,一个 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 或词,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 字。文字起源于图画,所以有 人把记事的图画叫做“图画文 字”。这种用于交际的图画, 正是原始文字符号的前身,图 形象征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 阶段是图画文字。当图形符号 不是用来代表概念而是用来 代表相应的词的声音时,文字 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步就迈出 去了。用于交际的图画演变为 文字符号的标志在于它与语 言中的词或语素建立起固定 的关系,也就是说,它在图形 上比较确定,并且有了公认的 音和意。 文字画是用整幅画与语言结 合,成了能说的图画,在一定 程度上具备了文字的性质,但 是它只能图解主要的事物形 象和它们的关系,而不能象真 正的文字那样,作为一种符号 体系来记录语言,就是说它不 能把文字记录的语法关系排 列出来,它只能在比较狭小的 范围内发挥实际作用,离开了 当时的环境。别人无法理解他 的意义,因而文字画还不是真 正的文字,只能说明文字是起 源于文字画,是文字的前身。 十一、试谈洋泾浜的发展趋 势 答:“洋泾浜”这种语言现 象的产生与十七世纪以后帝 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有联系,是 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 言现象。它的使用范围比较狭 窄,发展的前途不外两个:一 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 亡,像我国的洋泾浜语在解放 后便停止通行;一个是发展为 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 用的交际工具。 十二、语言的符号特点与作 用 答:语言的符号的最大特点 是它的音和意的结合是任意 的,由社会约定俗成。语言符 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 全由社会“约定俗成”,而不 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 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另一重要特点 是它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 一个跟着一个一次出现,在实 践的线条上延绵,不能在空间 的面上铺开。 这种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符号在使用中还有一个重要 的特点,就是它要象机器的零 件那样能够拼装拆卸,重复使 用。 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 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 理的系统。 十三、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 变化 答: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 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 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 的变化。例如英语的代词有主 格和宾格的区别,第一人称单 数作主语时用I,作宾格时用 me,词形发生了变化,就是形 态变化。 汉语属于孤立语,词很少有 形态变化,少部分形容词可以 重叠表示程度加强的意义,例 如“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结 结巴巴”等。 例如:英语动词be的八种 形态写八个句子,说明其语法 意义。 a.Hewillbeateacher:表示 将要发生的动作行为,动词用 原形。 b.Iamateacher:现在时,单 数第一人称。 c.Sheisapainter:现在时, 单数第三人称。 d.Theyareworker:现在时, 主语是复数。 e.Hewasateacher:过去时, 主语是单数。 f.wewereworker:过去时, 主语是复数。 g.Ihavebeenateacher:现 在完成时,表示从过去延续到 现在的行为状态。 h.Thenewspaperisbeingre ad:被动语态,进行时。

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_语言学概论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 文学院新闻学14级4班陈秋霞2014033004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语言是由人的发出的有的声音。 2、是否能够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3 4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B、音位C、语素D、音节 2、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系叫()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3、发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音部位之间形成的窄缝比较大,气流略有摩擦。这样发出的音叫() A、元音B、半元音C、浊擦音D、塞擦音 4、汉语的“我”,翻译成英语在不同的句子成分中,分别是“I ”、“me ”、“my ”、“mine ”,这里使用的语法手段是() A、重叠法B、重音移动法C、异根法D、外部附加法 5、能够充当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的语法单位是() A、语素B、词C、句子D、句群 6、现代汉语属于() A、比较语言学B、共时语言学C、历时语言学D、一般语言学 7、现代汉语属于()

A、比较语言学B、共时语言学C、历时语言学D、一般语言学 8、汉语“帽子”、“棋子”两个词() A、前者是复合词,后者是派生词B、都是复合词 C、前者是派生词,后者是复合词D、都是派生词 9、根据构成词的语素数量的多少,把词分为() A、单义词和多义词B、类义词和同义词 C、单纯词和合成词D、复合词和派生词 10、下列诸现象中属于构词现象的是() A、汉语的“桌”加“子”变成“桌子” B、汉语的“同学”加“们”变成“同学们” C、英语的“help ”(“帮助”,现在时)加“ed ”变成“helped ”(“帮

语言学概论课堂试题答案整理

绪论及语言本质 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2.“语言学概论”课程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8.1786年,英国的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 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根本区别。 2.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容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1参考答案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 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学首先深受哲学、逻辑学等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思想方法的影响,后来语言学摆脱对传统人文学科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学科后,受到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比如,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念和研究方法深受生物学的影响;20世纪初的语言结构思想与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密切相关;生成语言学受数学、逻辑学影响;等等。与此同时,其他学科也开始从语言学理论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观念。20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学批评等都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从19世纪后期开始,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一些学者甚至提出语言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另一方面,语言学又从未割断与传统人文学科的联系。语言学的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语言现象的独特性。语言既具有社会属性,又是人类天赋的能力,既是贮存人类已有文明的宝库,又是人类新的精神创造的依托。语言是联系人类主观世界和外在客观世界的中介,是认识人类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必要途径。所以说,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是独特的,它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语言学需要并正在成为一门领先的科学。 2、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满足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需求; (2)语言研究协同其他学科研究一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3)语言学研究为国家语文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3、语言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体现?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是人的各种行为的指挥中枢,也是人类语言思维能力的生理基础。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控制着语言功能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 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C 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B 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 5.[p‘]的发音特征是A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D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D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C 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 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C 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 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 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 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 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 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C A.理性意义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 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C 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 B.你去请他比较好 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 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 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B 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 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 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 A.正字法改革 B.字符类型改革 C.文字类型改革

语言学概论答案

1.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3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 4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5.历史比较 6.历史、描写 7.《语言论》 8.索绪尔 第一章 1.语言 2.规则 3.交际工具工具 4.左直观思维 5.sister uncle 6.量词 7.语言 8.全民性阶级性 9.社会的具体 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1分)(只判断正误即可) 1.√(语言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作交际工具.) 2.×(文字是辅助语言交际的工具,对语言交际起辅助作用.) 3.×(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这里的共同语言,是指阶级观念,思想感情,不是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 4.×(语言声音的发出和声波的传递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但语言的音义结合却是社会赋予的,所以语言从本质上看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 5.√(语言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现象,因为社会现象都是属于一定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而语言既不属于上层建筑又不属于经济基础.) 6.×(语言的确是通过个人的运用体现出来的,但语言并不是个人现象,因为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没有社会,个人不可能创造出语言来,所以语言是社会现象.) 7.×(在现代社会,文字使用非常广泛,日益重要,但无论文字有多重要,都只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记录语言的工具,离不开语言这个基础,所以不可能取代语言,没有语言,文字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8.×(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只是说明运用语言的方式多了,不像过去只能当面交际或通过文字交际,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但这种种沟通方式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离不开语言,这只能说明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9.√(人类社会须臾也不能离开语言,没有语言,人类无法沟通,社会就会崩溃,人类社会就不复存在了.) 10.√(动物没有人类意义上的语言,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是要通过与社会接触才能学会的,而动物的鸣叫等是先天遗传的,不是语言.) 11.√(人类的思维可以分几种,而要进行抽象思维,就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只能进行比较低级的思维活动.) 12.×(人类要进行抽象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中的词语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推理.) 13.√(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成果,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语言和思维是密了可分的,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所以语言和思维的相辅相成的.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14.√(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4篇)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4篇) :语言学概论万题库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第一篇: (二): 一、术语解释题 1、孤立语 孤立语:不经过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现各结构意义,而是经过虚词和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 【考点】语言和语言学――认识人类的语言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2、语言借用 语言借用:一种语言用了另一种的语言的成分,另一种语言又用了这种语言的成分。例如汉语中”沙发”从英语借入的借词。 【考点】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语言的接触和影响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3、正迁移 正迁移: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第二语言规则是一致的,那么语言迁移会对第二语言迁移有进取的影响。 【考点】语言的获得和学习――语言学习的类型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4、串对 串对:对偶句的一种形式,前后两句意义相关联,又叫做”流水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考点】语言与文学写作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二、分析题: 1、”甲:今日午时去逛街吧。乙:今日晚上要英语考试。”违反了会话原则的哪些 【答案】 (1)该会话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准则,相关准则要求会话要说跟话题有关

的话,不说无关的话。 (2)”甲”说的是逛街,而”乙”回答的是考试,是与话题无关的话。 【考点】语用――会话准则和会话含义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2、说说下头这些字声符、意符、记号 箕汉鱼裁 【答案】 (1)箕:意符:其、 (2)汉:声符:氵;意符:又 (3)鱼:意符 (4)裁:声符: ;意符:衣 【考点】文字――文字的形式和类型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三、简答题: 1、多义词同音词的区别 【答案】 (1)现时意义有联系的是多义词,现时意义没有联系的是同音词。 (2)如”花钱”中”花”表示”耗费”,”花费”中”花”表示”可供观赏的植物”,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它们为同音词。”浓茶”中”浓”表示”含某种成分多”,”兴趣浓”中”浓”表示”程度深”,意义之间有联系,它们为多义词。 【考点】语义――词语的意义 【下载自考万题库对答案看直播解析】 2、语音的物理四要素 【答案】语音的物理四要素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3)音长:声音的长短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y]是() A. 前高不圆唇元音 B. 前高圆唇元音 C. 后高不圆唇元音 D. 后高圆唇元音 答案:B 2. 语言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先分成两大类,即() A. 基本词和非基本词 B. 名词和动词 C. 实词和虚词 D. 典型类的词和兼类的词 答案:C 4. “外语系一个来自外省的都没有。”这个句子可切分为() A. 3个层次 B. 4个层次 C. 5个层次 D. 6个层次 答案:C 5. “主格”和“宾格”是某些语言中名词和代词所具有的() A. 语法形式 B. 语法手段 C. 语性范畴 D. 语法意义 答案:D 6. 下列词组属于体词性词组的是() A. 内科医生 B. 默默流泪 C. 唱山歌 D. 很亮堂 答案:A 8. 下列句法结构中,属于主语是一层套一层的主谓结构的是() A. 这几道难题有些他已经问过老师了。 B. 你俩谁对谁错? C. 前些天我出差你可能不知道。 D. 下雨天远处的物体不容易看得很清。 答案:C 9. 下列句子属于完全主谓句的是() A. 下雨了! B. 院子里有棵槐树。 C. 在外面呢! D. 你的车呢?

答案:B 10. “导师布置给我们一大堆作业”中,谓词的变元有()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答案:C 11. 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A. 同化 B. 异化 C. 弱化 D. 脱落 答案:B 解析:异化指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12. 舌根清音有() A. [b] B. [g] C. [k] D. [i] 答案:C 解析:A项为双唇音,B项为舌根浊音,D项为元音。 13. 下列词组中属于向心词组的是() A. 他眼睛大 B. 木头房子 C. 吃的 D. 老王知道了 答案:B 解析: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 14. 下列词中其义项不含非理性意义的是() A. 书包 B. 良药 C. 尾巴 D. 东风 答案:A 解析:非理性意义表现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方面。BCD三项均含有非理性意义。 15. 汉语的词类划分比较适合用() A. 形态标准 B. 意义标准 C. 分布标准 D. 形态和意义标准 答案:C 解析: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和分布标准。前两条标准比较适用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练习及参考答案解析

语言学概论练习及参考答案 练习一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下载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 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C 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B 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 5.[p…]的发音特征是A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D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D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C 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 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C 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 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 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 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 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 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C A.理性意义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 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C 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 B.你去请他比较好 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 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 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B 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 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 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 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 A.正字法改革 B.字符类型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