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半期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半期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半期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六年级1班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34人,平均分为54.35分,80分以上的有5人,60至79分的有9人, ,60分以下20人,及格率为41.18%。差生率14.71%。

二、试卷分析

这次期中试题运用的是单元测试中的期中A卷,题量较大,难度偏高,知识面较广,主要涉及到分数乘法,方向与位置,分数除法,比四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每一道试题的代表性都比较强,强调知识间的相互渗透,强调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强调方法的渗透与综合能力的应用。

本次考试的具体情况:

从试卷上来看,最基础的知识掌握还存在较大问题,计算准确率低有10多个学生计算题都没有完成,基础差,学习的新知识和旧知识不能衔接起来,概念把握模糊不清,学了分数除法便把分数乘法弄混淆,特别是解决问题,解题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进行解答。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力更为欠缺。

从整体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没有耐心,学生不能

认真审题。体现在判断题中,用1克盐和100克水勾兑成盐水,盐与盐水的重量比是1:100,选择题中甲单独做用6小时,乙单独做用8小时,甲与乙的工效比,还有计算题中(1)(2)题化简比,计算题(3)(4)题求比值,还有解决问题的第3小题,求女工比男工少多少人等问题都没有认真审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总结出的解题方法、策略不能准确应用,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如:小数0.6如何转化为分数,2.5不知如何求出倒数,分数不是最简分数,比不是最简整数比,求比值和化简整数比还分不清楚。位置与方向中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时不看比例尺,还有知道了正方形的棱长求棱长总和不知如何计算等等。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

97等等。

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如101x

100

4、解决问题时不能举一反三,对题型的结构总结不到位,不能运用知识的衍生和迁移,如工程问题中告诉了全长

5,求铺完全长公路需要多少天?1640米,5天铺路占全长的

41

学生就会被1640米干扰出现错误。还有把正方体框架改做一个长方体框架时,学生又觉得是一个新知识,无从下手。

5、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不到位,课堂教学缺乏更系统的知识整合,不注重知识的串联和渗透课堂训练没有落到实处。如填空题甲数的四分之三与乙数的五分之二相等(甲乙都不为零)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比值是多少,学生完

全没有头绪。

6、同学的两极分化严重,学情参差不齐,优差悬殊,一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今后改进措施

1.让学生给老师提意见,倾听学生的心声,需找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尽量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2.加强数学计算训练。例如口算、速算、简便计算、解方程、求比值、化简比,强记一些常用数值如0.375 0.875 3等。坚持每天一练。

5

3、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用题的强化练习。归纳题型,总结解题方法,强化解题策略。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日常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6、强化思维训练,做到“一题多变”,收集题例讲清讲透,强化知识间的相互渗透整合知识。

7、培优补差,及时进行针对性辅导,经常进行家访,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半期考试试卷

修文县六桶镇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试卷 六年级 数学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_______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29分) 1、32×( )( ) =73÷( )( ) =( )( ) ×4=( )( ) ÷32 =1 2、12 米是( )米的45 ; ( )米是12 米的4 5 。 3、4÷20=( )10 =﹙ ﹚﹕50=﹙ ﹚ 4、2的倒数的倒数是( );0.5与它的倒数相差(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成语词典的厚度约4.3( ); 教室大约占地60( )。 一个集装箱的体积约是20( ); 金鱼缸的容积是42( )。 6、一个长方体纸箱,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它所有的棱长的和是( )分米,占地面积是( )平方分米,做这样一个纸箱需要纸 板(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7、花布的长度比白布多1 4 ,是把( )看作单位“1”,写出关 系式是: ( )×1 4 =( )。 8、一个长方体木块的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8厘米,从这块木头上切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后,剩下部分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9、元旦期间同学们布置教室,一根彩带长20米,第一次用去它的2 1 ,第 二次用去2 1 米,还剩( )米。

10、 43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5 3 千克,1千克小麦可磨面粉( )千克,( )千克小麦可以磨出1千克面粉。 11、实际产量比计划增长51,那么( )的产量×5 1 =( )的 产量。 12、一瓶雪碧喝了58升后,还剩53升,把剩下的倒在一个容量是10 3 升的杯 子里,最多能倒满( )杯。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5分) 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就扩大4倍,体积就扩大8倍。……( ) 2、一个分数乘假分数,积一定不小于这个分数。…………………( ) 3、一根绳子长 73米,用去71后,还剩7 2 米。…………………………( ) 4、一个长方体,如果有两个相邻的面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 5、五个小正方体叠成一排,体积和表面积都是不变。…………………( )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5分) 1、如图:将右面的纸片折起来可以做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6号面的对面是( )号面。 A .2 B .3 C .4 2、一台榨油机43小时榨油2 1 吨,1小时可榨油( )吨,榨油1吨需要( )小时。 A . 43÷21 B .21÷43 C .43×21 D . 21×4 3 3、一盒有净含量为750毫升的长方体盒装酸奶,量得外包装长8厘米,宽5厘米,高15厘米,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净含量的标准是( )。 A .真实 B .虚假 C .无法确定 4、食堂有2吨大米,每天吃41吨,可吃( )天;如果每天吃41 ,可吃( ) 天。

小学数学教研组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组期末试卷分析 (xx――xx学年第二学期) 马当学校 本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已经结束。下面就期末测试小学数学试卷以及学生的成绩与问题,对全校数学教学质量作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试卷总体数据统计 一年级14人参加考试,及格率92.9%,平均分88.25,优秀率64.3%。二年级14人参加考试,及格率100%,平均分92.54 ,优秀率85.7%。三年级22人参加考试,及格率100%,平均分84.07,优秀率36.4%。四年级20人参加考试,及格率90%,平均分82.275,优秀率50%。五年级20人参加考试,及格率95%,平均分85.58,优秀率45%。 二、各年级试卷分析 一年级: (一)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题知识小锦袋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很好,但是运用知识还不够灵活的,如有几个同学在第6、8题,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人民币掌握不够好。 第二题数学乐园。 学生们掌握较好,出现丢分是因为粗心。例:我是比78少得多的数,我可能是( )。个别学生答案70。错误的理解为少就可以了。 第三题计算小擂台。 学生掌握还是不够好。还需多练习。各别学生有丢分现象,在今后的

教学中要加强个别学生计算能力。 第四题聪明屋。解决问题。90% 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强,很准确,学生们对提问题并解答。一部分学生丢分较多。 (二)存在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差,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 2、个别学生应用知识还不够扎实,不够灵活。 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还只处于表面,不能灵活的应用。对于稍微有一点变化的题目就无法独立理解,思维出现混乱。如卷面上平常练习用文字出现的数学信息,改为用图画出现,学生就不能正确的转换获得的信息,更显处理问题的死板,单一。 (三)改进措施 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2、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包括审题习惯和书写习惯);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重点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年级: (一)学生答卷情况 1、巧填空:大多数学生掌握比较好,第6小题用“十”、“百”“千”填空,一名学生用的作业本约三( )多页。一名学生身高一( )三十多厘米部分学生选错丢分。 2、选择题第5小题有个别学生没有看清题,选错。

六年级小升初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六年级小升初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焦虎镇第三中心小学刘倩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一共33道题目,总分100分,共分为六大类型:一是填空题占25%,二是判断题占5%,三是选择题占5%,四是计算题占35%,五是操作题占5%,六是解决问题占30%,这套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没有明显区别,整体来说难度中等。试题注重基础性知识,涉及了大数的读写、负数的认识、比与比例、百分数、圆柱与圆锥等、相关知识。 该卷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知识点的分布大体均衡,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灵活性大,注重了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相互统一,也注重了学生的计算,应用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二、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平时做题错误情况分析,从试卷题型情况来看,填空题第2、10、13小题,判断题17小题,选择19、21题,灵活性强,出错率会较高,计算中简便计算和解比例一定要细心,避免马虎出错,操作28题第(2)小问画三角形旋转图和第(3)小问画梯形缩小图以及第(4)小问可能有错的,解决问题31、32题失分率也会比较高,31题考查等体积变形,同时有关圆锥形的体积公式,很多学生会忘记乘1/3,32题是要把单位“1”分析对,审清问题是求什么的。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等掌握的不牢固,运算能力还没有过关,解决问题能力欠佳。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让学生牢固掌握有

关概念、公式、法则,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结果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条件,由已知条件怎样推导出问题。解决应用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画线段示意图。学生能很熟练的运用。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做题时要说题目的算理,明确计算方法,能口算的就一定要口算,能简便的一定要简便运算,熟练掌握常见的简便运算的类型,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优生带后进生。 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5、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化解比例和解方程。

2013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半期测试题(西师版附答案)-数学试题

2013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半期测试题(西师版附答案)-数学试题 雁江区2013-2014年度联考六年级上半期测试卷 数学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填一填,我能行!(10%) 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这条绳子的,每段长米。 2、( )÷16= =15:( )=( ):24=( )(用小数表示) 3、5吨增加吨是()吨。 4、白兔只数的相当于黑兔的只数,这句话是把()看作单位“1”;黑兔的只数比白兔的只数少。 5、工程队6天安装水管240米,安装的米数与天数的最简比是():(),比值是(),比值的意义是()。 6、学校把72本科普读物,按4:5分配给AB两个班,A班分得()本,B班分得()本。 7、一项工程10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完成这项工程的需要()天。 8、把一条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量一下是米,这条绳子长()米。 9、从甲桶油里取出倒入乙桶里,则甲乙两桶油重量相等,原来乙桶里的油的重量相当于甲桶的。 10、在一个直径10厘米的圆中,截取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面积是()。 二、精挑细选,我最棒!(6%) 1、()的倒数比它本身大。 A、带分数 B、真分数 C、假分数 2、把10克的盐放入100克的水中,盐占盐水的() A、B、C、 3、在8:15中,如果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A、加上4 B、乘以2 C、加上15 D、乘以 4、小圆的周长是大圆周长的1/3,小圆面积与大圆面积的比是() A、1:3 B、3:1 C、1:9 D、9:1 5、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 A、B、C、 6、修一条长1800米的水渠,8天修了全长的,用同样的速度,修完剩下的还要多少天?选出不正确的列式() A、B、 C、D、 三、我是计算小能手!(36%) 1、直接写出得数:(8%) 2、(1)化简化。(4%)(2)求比值。(4%) ①2.5:0.45 ②24:① ② 3、解方程:(6%) 4、用你喜欢的方法算:(8%)

南韦小学数学教研组试卷分析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试卷分析 狼城岗镇南韦小学 2016—06

狼城岗镇南韦小学数学组试卷分析这次数学期末水平检测,我们一至六年级都是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全镇各学校测试,统一组织批改。在考试结束后,我们先是以每位老师对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客观、详细的质量分析,然后南韦小学教研组专门组织了一次期末检测质量分析的研讨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挖掘学生错误背后潜藏着的学习行为、思维品质等问题,并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一、成绩分析 从成绩统计中可以看出,本次考试真实的反映了学生实际水平,各年级这次考试都比以往有较大的进步,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较好。特别是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认识深刻,对相关的方法也能熟练应用。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立足基础,考察面较广,贯穿数学思维这根主线,多数题型立足于教材。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情况,试题结构相对稳定的同时,逐步有所创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有适应自己展示能力的

平台。试题的难易有层次、有梯度、立意明确,题量适中,集中考察了本学期的主干知识和内容,又考察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就各本年级的答题情况,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刻地分析,总体看,我们一到六年级存在的共性方面是: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从卷面看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还是较好地达成了目标。尤其是计算,普遍正确率都在70%以上。很多班级达80%以上,说明学生对计算方法能很好理解,计算技能也已经基本形成。总结成绩的取得原因有四点: 1.自主活动,意义建构 数学课上,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2.精练少做,减轻负担 注重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很少采用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我们对每周、每月的练习设计都有生活、实践、综合的要求,希望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实现再学习、再发展。 3.正确导向,建立自信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工作负责,踏实高效 成绩的取得与数学老师严谨踏实的一贯工作作风也是分不开的。因为我们数学老师基本上都有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而每个班每天只有40分钟的集体上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优品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六 年 级 数 学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首语:亲爱的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将是你终身的财富。从现在开始,你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计算,严密思考,细心检查。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0分) 1. 48的 512 是( );( )的 35 是27。 2. 比80米多 12 是( )米;300吨比( )吨少 16 。 3. 5 和( )互为倒数,( )没有倒数。 4. 65 =18∶( )=( )∶20=( )25 =( )÷40 5. 18∶12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6.“红花朵数的 23 相当于黄花的朵数”是把( )的朵数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 )。 7. 甲乙两数的比是4∶5,则甲数是乙数的( )( ) ,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 )( ) 。 8. 在○里填上>、<或 =。 56 ÷ 13 ○ 56 × 13 49 ○ 49 ÷ 27 710 × 52 ○ 710 ÷ 25 9. 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比是3∶4∶5,最大的角是( )度。 二、仔细推敲,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 4米长的钢管,剪下 14 米后,还剩下3米。 ( ) 2. 4分米∶8厘米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2。 ( ) 3. 10千克水加入1千克盐后,盐占盐水的110 。 ( ) 4. 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1。 ( ) 5. 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5 ,柏树的棵数就比松树少 15 。 ( )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10分) 1.一个比的比值是 78 ,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3倍,这时的比值( )。 A.不变 B.扩大3倍 C.扩大9倍 ------------------------------------------------------------装------------------------------------------------------订----------------------------------线 ---------------------------------------------------------

关于小升初数学命题趋势分析小升初试卷分析数学

关于小升初数学命题趋势分析小升初试卷分析 数学 一、关于数学命题趋势的分析 纵观各级各类考试,数学命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趋势: (一)综合性 主要考查学生的“双基”,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如:小学数学的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中要注意:小数的相加、相减、相除三类运算中的小数点对齐问题,乘法运算中的乘数与被乘数共有几位小数,所得的积就有几位小数,不够时要补零。分数的加减运算要注意通分(先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带分数相加减,应将整数、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然后将所得的结果进行合并,如分数部分不够减,要考虑向整数部分“借”。分数运算中“约分”的思想是化繁为简的理论基础,要将它和关系“重新组合”、“拆项”等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二)延续性所谓“延续性”是指相关数学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是否会重新“遭遇”。从数学体系的角度来看,“函数”的思想、“立体感”的建立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往往表现为应用题的列式,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的识图、运算与转化等。

(三)变通性所谓“变通性”是指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算的能力。常见的有“发现新规律,定义新运算的能力”、“优化设计(最大、最小)的能力”、“分析推理(执因索果)的能力”、以及“公式的变形与迭代(包括单位换算、数的进制、手表问题等)的能力”。 二、关于数学应用问题的归类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往往是概念、公式的应用。 小学数学常用的一些概念、公式,应加以记忆。如: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购买建设债券和储蓄在实质上是一样的,是支援国家建设的另一种方式,只是债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储蓄;“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圆的周长公式:C=2Π r或C=ΠD;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半期测试题

1 / 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半期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0分) 一、填空题(1题—5题每空0.5分,其余题每空1分,共26分) 1、( )的倒数是 2 3 ,( )没有倒数. 2、 0.25米:4分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 3、 比30千克多52是( )千克, 200元比( )元少5 1 3米比2米多(—) 比150吨多 5 2 吨是( )吨 12 7 小时的76是( )小时;92千克占97千克的 ()() . 4、“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少 5 2 ”是把( )看作“1”,等量关系式是( )○ ( )=苹果树棵数 5、小明把 3 2 米长的丝带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丝带长( )米,每段长占全长的 ()() . 6、 36÷( )=10 9 =( )∶30= () 90=( ) (填小数). 7、在圆圈里填上“>”、“<”或“=”. 2.8× 6 5 ○2.8 15÷4 3 ○ 15 125×23○125 ÷23 154÷7○154×7 1 8、 已知A ÷41=B ×54=C ÷3 1 ,A 、B 、C 都不为0,那么,A 、B 、C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9、小林 52小时走了3 2 千米,平均每小时走( )千米,每走1千米需要( )小时. 10、有3600吨化肥,运走了 3 2 ,其余的按4:3:5分给甲、乙、丙三个供销社,( )分的最多,是( )吨 11、六二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94 ,那么男生人数与女生人 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1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比是3:4:5,最小的角是( )度. 13、要录入一篇稿子,甲单独做要2天,乙单独做要3天,甲乙合作,需要( )天录完整篇稿子,甲乙两人每天录入的字数比是( ). 14、甲数的51与乙数的6 1 相等,甲数是90,乙数是( ) 二、判断题(5分) 1、真分数的倒数大于假分数的倒数.( ) 2、两捆铁丝,第一捆比第二捆长103米,第二捆比第一捆短103 米( ) 3、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 10 1,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5、如果鸡的只数比鸭多5 1,那么鸭的只数就比鸡少61 .( ) 三、选择题(5分) 1、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真分数,商( )这个数 ①大于 ②小于 ③等于 2、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 1 ,水与冰的体积比是( ) ①1:12 ②11:12 ③ 12:11 ④1:11 3、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1,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 ( ),面积比是( ). ①8:1 ②4:1 ③16:1 4、小花把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最简整数比是( ). ① 1∶9 ② 1∶10 ③ 1∶11 ④1∶11 5、小明用去自己钱的31,小亮用去自己钱的4 1 ,两个人剩下的钱 相等,则( ) ①小明原有的钱多 ②小亮原有的钱多 ③他们原有的钱相等 四、计算题(共26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1-1÷ 23= 9×81÷9×81= 95-(95-9 4 )= 5-4÷ 54= 1÷7×71= 21+ 21÷21+2 1 = 1÷0.5÷0.25= 1-(1-32÷3 2 )=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151×(31+121) 8÷54-54 ÷8 41÷ (3―135―13 8) 3.7×56+1.3÷65 (98+274)÷271 78×77 19 3、解方程(4分)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以及答案

最新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一堆重4.2吨的煤,第一个月用去7 2,第二个月用去8 5吨,两次共 用去( )千克,还剩下( )吨。 2、比0.36万件多12 5是( )件,4.5平方米比( )少7 2,24比25少 ) ( )(。 3、A 在B 的南偏西48°相距240米,则B 在A 的( ),相距( )米。甲一分钟走60米,乙半分钟走40米,则他两分别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 )分钟相遇。 4、 ):( ) ( )( ):(148 77.0875.02.3== ÷== 5、25 163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厘米 3.007时=( )时( )分 8 3 公顷=( )平方千米=( )平方米 6、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55 2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7、小宇年龄是小鹏年龄的 1.5倍,则小宇年龄和小鹏的年龄比是 ( ),小宇年龄是小鹏年龄的 ) ( )( ,小鹏年龄比

小宇年龄少 ) ( )(。 8、一个长2.8米长的钢丝,平均截成若干段,截了7次,则2段长是 ( )厘米,3段长是2.4米的 ) ( )( 。 9、小宇今年28岁,比小鹏少5 1,比小鹏小( )岁, 2050年,小鹏( )岁。 10、大小比较。 2020 20195.2202020195.2?÷○ 9 2 315231523923÷?○ 7127121712○÷ 56.311 17 111756.3÷÷○ 11、已知甲数的5 2和乙数的4 3一样多,(甲数和乙数都是不等于0)则 甲数:乙数等于( ),已知乙数是0.42,则甲数是( )。 12、观察下列图形:?⊕⊕??⊕ ⊕?○○........,则第2019个图形是( ),这2019个图形中,有?( )个。 二、判断题。 1、分米厘米: 86化成最简整数比是3:4.( ) 2、3米长的绳子截取了2 1,还剩下2 12米。( ) 3、两个真分数的乘积一定小于每一个真分数。( )

2014年广州小升初名校联考试卷分析(大联盟数学卷)

14所大联盟学校: 市育才实验学校、市白云区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市番禺执信中学、市番禺仲元实验学校、广大附属实验学校、市白云区广外附属中学、市荔湾区四中聚贤中学、市荔湾区一中实验学校、市荔湾区真光实验学校、附属雅宝学校、南海执信中学、市香江中学、西关外国语实验学校、番禺香江育才实验学校(新增)、增城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新增) 4所小联盟学校:二中应元学校、二中元实验学校、广雅实验学校(荔湾及白云)、六中珠江学校

2014年小升初民校联考试卷分析(大联盟数学卷) 注意:本卷共五大题及附加题时间80分钟满分(100+2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个圆的半径为3厘米,半个圆的周长()厘米,这个圆的面积为()平方 厘米。 【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圆的周长=2πr,那么半圆的弧长应为πr=3.14×3=9.42,则半圆的周长=弧长+直径=9.42+3×2=15.42cm。圆的面积=πr2 =28.26cm2。 【参考答案】 15.42, 28.26 2、比12米多1 6 米是()米,比12米多 1 6 是()米。 【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分率和具体量的区别。比12米多1 6 米, 1 6 米是具体量,可直接相加 减。比12米多1 6 ,这个 1 6 指的是分率,应用12×(1+ 1 6 )=14米。 【参考答案】 1 12 6 ,14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差是24dm3,那么圆锥的体积是() dm3 ,圆柱的体积是()dm3。 【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此题考察的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圆锥 的体积等于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 3 ,也就是圆柱的体积等于3倍其等底等 高的圆锥体积。现两立体图形体积差是24 dm3,即相当于2个圆锥的体积为24 dm3,则圆锥的体积为24÷2=12 dm3,圆柱的体积=12×3=36 dm3。 【参考答案】 12,36

六年级上期数学半期考试试卷

六年级上期数学半期考 试试卷

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数 学 试 卷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一本书100页,看了41,看了( )页 我是这样想的:看了41,是看了( )的4 1 ,就是把( )看作单 位“1”,求看了多少页,就是求( )的( )是多少。 2、两个自然数的倒数和为 12 7 ,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3、5?31表示( ),?3 1 5表示( )。 4、最小质数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 5、6 1×( )= 137×( )=13 17 -( )=( )×=1 6、一根3m 长的铁丝,分成相等的7段,每段长是这根铁丝的( ),每段长是( )m 7、25是一个数的7 5 ,这个数是( ),这个数的5 3是( ) 8、六(1)班男生有30人,女生有25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 ),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9、在○里填上“>”“<”或“=”符号。 12561÷ ○52 10174÷○?7410 15×53○15 35103÷○10 3 10、把下面的比写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1﹕30 =( ) 32﹕25 =( ) ﹕2 1 =( ) 二、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 )的倒数一定大于1。 A 、假分数 B 、任何数 C 、真分数 2、食堂买来100千克大米,吃了5 1,还剩下的千克数是( )。 A 、995 4 B 、20 C 、80 3、两根同样长的木料,第一根截去8 5m,第二根截去它的8 5,那么剩余的部分是(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无法确定哪一段长 学校 班 姓 准考证号 ………………………密……………………………………………………封…………………………………………线…………………………

2017小学数学教研组期末试卷分析

数学卷面分析 2017-1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试题的主要特点 1.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能主动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试卷中多数题型都体现这一理念。 2.不断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试卷中部分体型体现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检测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检测学生是否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知道数学的各个知识点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解决问题时,需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试题立足基础,考察面较广,贯穿数学思维这根主线,多数题型立足于教材。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情况,试题结构相对稳定的同时,逐步有所创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有适应自己展示能力的平台。但一年级第二题,填一填,考查学生对20以内数字的认识及运用,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有四分的题出的稍偏,由于个别学生看题不

仔细,导致答题错误。六年级第五大题西北方向没有告诉学生是45度角,个别学生的思维有点受阻。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知识 1.大部分学生对口算、计算等基础知识掌握得较扎实,书写规范,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部分错误均出现在少数同学中,表现为:(1)粗心,审题不认真,思维不深刻。如二年级:第一题我会填,笔算,属于最基础性的题目,如果方法掌握,正确率应该是百分之百,出错的学生有一半以上,这就说明一方面学生的乘法口诀记不熟,计算出错多。另一方面,计算习惯不好,粗心,不认真。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加强乘法口决计算方法的指导,并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第二题选择题,综合性很强,都是课本上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掌握较好,但个别学生还是有出错现象。比如:第一小题填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拃大约长(),部分学生填的是分米,一拃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平时我们也都接触过跳绳,同学们应该能想象出一拃的长度,平时也经常做这样的填空,可是还会出错,这就说明老师强调的少。三年级:第一题填空,都是属于最基础性的题目,正确率较高,出错的学生有一半以上在单位换算和单位计算方面,这就说明在这一部分学生的单位换算能力较差。另一部分出错在长方形拼成正方形后求边长和周长出错太多。学生对公式的掌握不牢固。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加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公式的灵活应用。四年级:填空学生大部分掌握较好,但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积的变化规律、省略亿位、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内容掌握不准确还要多加练习,判断与选择部分准确率较高可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卷面分析: 本次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此次期末试卷就总体而言,难易适度,本次试卷命题即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试题内容注意突出时代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出题原则能够突出灵活性,能力性,全面性,人文性,提高考试水平。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另外,试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从考试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比较强,解题,分析能力过硬,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计算准确率较高。 二、试卷内容分析: 很荣幸我被抽调到教培中心参加本次试卷的批改工作,本次试卷考查了小学六年来所学的知识。题型以计算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操作与分析及解答题为主,全卷以百分制命题。我本次负责批改的是第二大题填空题的前五题,下面就批改情况及学生答卷情况进行分析: 1、主要错误: 填空题的(1)联系5.12汶川地震后宁夏人民为灾区捐款的累计数一亿四千二百零九万五千八百元,进行写作,改写,省略万位后面尾数求近似数,此题在考查数的概念的同时也考察了对祖国人文感情的认识,出错主要在第二和第三个空,学生对改写和省略万位后面尾数求近似数的概念分不清,相互颠倒,做题不认真审题,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填空题(2)主要是测查学生对量的计量中单位的换算的掌握情况,从总体而言,情况不是很好,学生对进率掌握不牢是出错的主要原因,如45秒=()分很多学生把时间的进率看成100的计算,把立方的进率看成10的,100的,把公顷的进率看成100.1000的。这些问题只能说明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能用脑去记用心去学,这也是我们教学中的难点,如何使学生学牢记牢。 填空题(3)一道很简单的平均分,却叫我们的学生做的是面目全非,也是出错率较高的一道题,学生审题不细致,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存在粗心,马虎的现象,对平均分的概念分不清,因而学生错误较多。 填空题(4)可以说是一道观察题,如果平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就会看出此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就会立刻想到两腰相等,也就是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此题的出错率也较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知道怎么做但忘了三角形的面积要除以2,二是不观察,有写边长的,有空着的。体现学生对题意的分析、理解不够深刻,思路不够清晰,对概念知识不能够活学活用。 填空题(5)是一道生活题对本金、年利率、税后利息之间的数量关系等基础知识掌握的

【精品】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 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1、31 2 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 )∶( )=40 ( ) =80%=( )÷40 3、( )吨是30吨的1 3 ,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 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 1、7米的18 与8米的1 7 一样长。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a × 58 B. a ÷ 58 C. a ÷ 32 D. 3 2 ÷a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 7 ,两段相比(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小升初数学试卷分析.doc

小升初数学试卷分析 小升初数学试卷满分为100分,常见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和应用题五类。试卷统计中,一般填空题(15分)和应用题(30分)是得分率最低的两类题。 考察知识点分值分布:整数8分,小数7分,分数37.5分,百分数9.5分,量与计量2分,几何初步知识16分,比与比例8分,代数初步知识9分,综合内容3分,统计初步知识和实践活动的内容一般很少涉及。由此,小数的乘除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比例的应用是必考题目,且所占分值很大。 具体题型分析: (一)填空题 1、整数部分 第12小题:“一个数用3、5、7除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106)。 2、分数部分 第6小题:“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这道题的疑难点在于单位“1”的转换,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是以水为单位“1”,而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是以冰为单位“1”。正确答案应是。学生失分原因是“冰化成水后”仍以水为单位“1”计算。 3、比与比例 第5小题:“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20,差与减数的比是2∶1,减数是()。”解这道题首先得掌握和熟练运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才能得出“减数+差=60”,再根据条件“差与减数的比是2∶1”,得出减数=60× =20。这道题人均得分率才达21%,原因一是不会灵活运用比和比例知识,二是没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4、代数初步知识 第8小题:“六年级同学订《少儿报》x份,比五年级多18份,式子2x–18表示的意义是()”。这道题得分率才17%。答案是“五六年级共订多少份”。 (二)判断题 第2小题:“钟表的分针旋转一周,时针旋转的角度是30O。()”。这是一道关于几何初步知识的题。试题结合生活实际,巧妙地通过“角度”来检测学生对时针和分针的周转速度的认识情况。分针旋转一个周角,时针就旋转一个周角的,而周角的角度为3600,所以时针旋转的角度为300。 (三)选择题 1、整数部分 第2小题:“用10以内的三个不同质数组成同时被3和5整除的三位数有()个。① 1 ② 2 ③ 3 ④ 4 ⑤无数。”这道题以被3和5整除的数的特点为契机,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判断和推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属难度较高的题。组成的三位数就只有两个数:375和735。 2、几何初步知识 第5小题:“一个长方体长ɑ米,宽b米,高h米,将这个长方体的高增加2米,体积增加()立方米。(1)2ɑb (2)2ɑbh (3)2(ɑ+b)(4)(2ɑbh+8)”。体积应增加2ɑb。 (四)计算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填一填。(16分) 1.() 3 :109 5 ==÷()=()(小数) 2.一块铁与锌的合金,铁占合金质量的2 9 ,那么铁与锌的质量之比是():合金的质量是销的质量的 ()倍。 3.海洋动物乌贼每分钟游 9 10 km,15分钟游()km,1小时游()km。 4. 1 2: 4 的比值是(),把这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5.甲、乙两数的比是2:7,它们的平均数是,乙数是()。 6.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后项缩小到原数的 1 10 ,比值()。 7.比值为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8.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和()两个条件。 9.8t的3 4 是();()的 4 9 是3.6m。 二、判一判。(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 和1的倒数都是它本身。() 2.1 3 的分子加上2,要使比值不变,分母也应加上2。() 3.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自然数、分数和小数。() 4.5352 1 6263 ?÷?=()

5.一种商品先降价1 3 ,后又提价 1 3 ,价格不变。() 三、选一选。(5分) 1.计算 27 27 28 ?的简便方法是()。 A.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B. 27272727 27(281)28 28282828?=-?=?- C. 271 272727 2828 ?=+? 2.某种商品,降价后的价格是90元,比原价降低了1 4 ,求原价的算式是()。 A. 1 901 4 ÷- () B. 1 901 4 ÷+ () C. 1 901 4 ?- () 3.甲3 5 小时做18个零件,乙做21个零件要用 3 4 小时,()的工作效率高。 A.甲 B.乙 C.无法比较除以b,商正好是b的倒数,a是()。 5.下面()杯中的糖水最甜。 四、算一算。(30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数学教研组试卷分析

数学教研组试卷分析 这次数学期中考试,我们七至九年级都是由学校统一命题,学校统一组织测试,批改。在考试结束后,我们先是以每位老师对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客观、详细的质量分析,然后我们教研组专门组织了一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研讨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挖掘学生错误背后潜藏着的学习行为、思维品质等问题,并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一、成绩分析 年级总分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综合分 七年级1063 81.8 100 61.5 83.4 八年级1469 81.6 94.4 66.7 82.7 九年级753.5 75.4 90 40 74.7 从成绩统计中可以看出,本次考试真实的反映了学生实际水平,各年级这次考试都比以往有较大的进步,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较好。特别是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认识深刻,对相关的方法也能熟练应用。 二、试卷分析 就各个年级的答题情况,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刻地分析,总体看,我们七到九年级存在的共性方面是: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从卷面看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还是较好地达成了目标。尤其是计算,普遍正确率都在80%以上。很多班级达85%以上,说明学生对计算方法能很好理解,计算技能也已经基本形成。总结成绩的取得原因有四点: 1.自主活动,意义建构 数学课上,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2.精练少做,减轻负担 注重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很少采用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我们对每周、每月的练习设计都有生活、实践、综合的要求,希望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实现再学习、再发展。 3.正确导向,建立自信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工作负责,踏实高效 成绩的取得与数学老师严谨踏实的一贯工作作风也是分不开的。因为我们数学老师基本上都有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而每个班每天只有45分钟的集体上课时间,所以向45分钟要质量成了我们每个人追求的目标。然而上课下来必须批改的学生作业往往会占用我们相当多的时间,课间我们数学老师更是牺牲了自我休息的时间,进班补差。 (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从概念部分的答题情况我们发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容乐观的。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用文字、图表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能力;根据最初的问题情境证实和解释结果的合理性的能力;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的能力都急需提高。 (三)、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养成 1.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计算时顾此失彼,面对众多信息时理不清头绪。

2014年广州小升初名校联考试卷分析(大联盟数学卷)

2014年广州小升初名校联考试卷分析(大联盟数学卷)

14所大联盟学校: 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广州市白云区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广州市番禺执信中学、广州市番禺仲元实验学校、广大附属实验学校、广州市白云区广外附属中学、广州市荔湾区四中聚贤中学、广州市荔湾区一中实验学校、广州市荔湾区真光实验学校、广州中大附属雅宝学校、南海执信中学、广州市香江中学、西关外国语实验学校、番禺香江育才实验学校(新增)、增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新增) 4所小联盟学校:二中应元学校、二中苏元实验学校、广雅实验学校(荔湾及白云)、六中珠江学校

应用12×(1+1 )=14米。 6 【参考答案】1 ,14 12 6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 之差是24dm3,那么圆锥的体积是()dm3 ,圆柱的体积是()dm3。 【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此题考察的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 体积的1 ,也就是圆柱的体积等于3倍 3 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现两立体图形 体积差是24 dm3,即相当于2个圆锥 的体积为24 dm3,则圆锥的体积为24 ÷2=12 dm3,圆柱的体积=12×3=36 dm3。 【参考答案】12,36 4、自来水管的内半径是1厘米,水管内水的流

速是每秒8cm,一位同学去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10分钟后才被另一个同学发现关上,问浪费了()升水。 【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水管内水流其实是圆柱体,每秒流过的体 积是V=πr2h=3.14×12×8=25.12cm 3,10分钟=600秒,因此浪费水的体积 =25.12×600=15072 cm3=15.072L。【参考答案】15.072 5、一个正整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99万,问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分析】此题考察的是数的认识以及省略的技巧,要熟练运用“四舍五入”的法则。【参考答案】994999,985000。. 6、把一根24厘米长的绳子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如果这时从中间剪开,那较长的一段占全长,是()厘米。 的() () 【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形象思维能力。第一次对着,两段各长12厘米。第二次对折后 从中间剪开,一共分成5段,分别是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