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调查报告

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调查报告
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处置的调查报告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在集体儿童机构中易形成暴发。2012年12月3日至31日期间**小学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现将疫情调查与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事件经过

2012年12月11日**小学校医电话报告至**疾控中心,该校五、六年级三个班连续发生了9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已影响到了班级教学,请求派专业人员协助调查,处理疫情,尽快恢复教学秩序。县疾控中心随后打电话至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和负责此学校传染病

控制工作的**镇卫生院。由人民医院负责核实诊断,**镇卫生院负责疫情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

经过边调查边处臵,最终确认19例临床诊断病例,分布在紧邻的6个班级。卫生院采取了隔离、健康教育、通风、消毒等措施。从第一例12月3日发病至最后一例12月31日结束。

2.基本情况

**镇是**县城在地,城区有四所小学。**小学是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有在校生3700多人。就读学生主要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儿童。

设有医务室,有专职校医一名。平时能正常开展学生因病缺课网络上报工作。每班学生较多,教学楼分老式楼和新建楼。高年级组在老式楼上课,面北临街道,为隔音采用双层窗户及双层玻璃。冬天正常不开窗。

从2008年10月份开始扩大免疫规划开始,麻腮风疫苗纳入一类苗目录内,之前的儿童只接种麻疹疫苗。**镇从未开展过大年龄组儿童的含腮腺炎疫苗成分的疫苗强化接种工作。

3.临床表现与分布特征

首发病例张某,男,2002年8月出生,五(5)学生,于12月3日出现发热、双侧腮腺肿大,3周内有外出史,无腮腺炎疫苗接种史。发病后继续上学1天。其余病例均有发热、耳垂肿大症状,均无疫苗接史。腮腺肿胀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无1例并发症发生。无住院病例。根据《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诊断病例。按照流行性腮腺炎治疗原则,抗炎、对症、支持等进行门诊治疗,患者均康复。

3.1班级分布:发病最多班为五(5)班,为9例,占总发病的47.4%。所有有病例的班级在同一幢楼内。具体分布人数见表1。

表1 **小学流腮患病人数班级分布表

班级5(1)5(4)5(5)5(7)5(10)6(1)合计

患病人数 1 1 9 1 2 5 19

3.2人群分布:男性14例(73.7%),女性5例。年龄10-11岁。19例患儿以前均未患过腮腺炎,均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疫苗成分的相关疫苗)。

3.3时间分布:发病间隔最长间隔7天,第1例至第19例间隔28天。发病高峰在8-13日,其中以11日最多(见图1)。

图1**小学腮腺炎病例发病时间分布

4.现场调查与流行病学特点

*卫生院于11日接到县疾控中心通知后,立即联系县人民医院传染科医生,一同前往该小学。在现场对涉及到的4个班的所有学生进行了初查,并对学校现场进行了调查。同时卫生院防保所传染病专职人员对未到校的患病学生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现场调查所见,该校教室分为老式楼和新建教学楼,老楼为最初的教学楼,紧邻县城主干道建设路,斜对面为县政府大楼,平时为了隔音,所有老楼均安装了双层隔音玻璃,基本不开窗户。教室门朝北,与北窗户之间有通道,学生活动主要在通道中。发病季节为冬季,学生外出活动减少,窗户紧闭。班级内学生数多,每班学生数不低于55人。

学校无晨检记录,学生生病请假未及时报告医务室,每天只在上课后汇总报告医务室,然后再上网报告因病缺课。首例患儿生病后因症状较轻,未进行居家隔离,继续来校上课一天。后来在学校

的要求下回家休息。后发病例均要求隔离,并出具医疗机构证明方可入校。发生病例后学校未进行消毒处理。

经过调查,对该起校园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汇总如下:①发生于秋冬季节;②在同一教学楼内集中发病,并未向其它教学楼蔓延;③首发病例曾有外出史,发病后到校一天,同班发病最多;④校方晨检制度落实不彻底,班级发生疫情后报告迟缓;⑤病例隔离措施不到位,消毒措施不到位;⑥腮腺炎疫苗相关疫苗接种率低。

5.病因推断与验证

经过现场调查,结合流行病学特点,推断此次暴发原因:①病例发生后未及时上报。首发病例8天后才上报,致使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②学校的隔离措施不到位。首例患者发病后继续来校上课,其他患者也未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致使疫情在班级蔓延。

③腮腺炎相关疫苗接种率低下(2008年之前出生的儿童腮腺炎疫苗属于二类收费疫苗,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累积增加。④教学楼通风不畅,学生较多,学生集中,易造成传染病流行。⑤传染病网络查询人员未及时汇报病例分布情况,反馈学校不及时。明确诊断后及时采取隔离治疗、应急接种、停课、室内通风换气、消毒、晨检午检、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6.防控措施与效果

我院在调查的同时,与学校配合迅速采取了以下防控措施:①对新发腮腺炎患者迅速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待其病情完全康复后凭

医疗机构证明方可回校上课。②加强学校晨检午检工作,发现腮腺肿大的,立刻进行隔离,发现发热病例,按要求实施3天隔离,3天后回校必须由校医检查是否腮腺肿大,不回校检查的,视为腮腺炎病例进行隔离。每天和停课学生联系,关注病情。每天报告晨检午检情况。④每天保持教室通风换气良好,所有窗户全部打开;采用湿式清扫,搞好教室内外环境卫生;⑤每天放学后对各教室进行空气和物品消毒。⑥对学生和家长进行腮腺炎预防知识宣传教育。经过以上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采取上述措施后,病例发生数逐渐下降,截止12月31日无新发病例。

7.问题与建议

通过对此次疫情的调查与处臵,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卫生院和学校均存在不少问题,现与建议一并汇总如下:①各学校及其它人群聚集机构,卫生保健意识不足,针对传染病的认识不足,有待通过健康教育,主管部门的参与等来提高认识。②学校医务室医务人员配备不足。建议按卫生部与教育部的规定配备医务人员。③未落实晨检工作,平时主要由班主任上报,使各班上报传染病落实情况不一致。建议加强培训,统一制定上报病种或重点症状,定期检查评比各班级落实此项的情况。坚决杜绝隐瞒病情带病上课或未完全康复返校现象。④卫生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与学校医务室衔接不畅,从第一例病例网络查询发现后,应及时与各学校保持反馈沟通。⑤腮腺炎相关疫苗加强接种组织不及时,只安排第一针次一类苗的接种,而对于第二针次麻腮风疫苗没有进行加强接种的安排。建议待

疫情过后立即组织麻腮风疫苗的接种,以提高学生免疫水平。⑥教室、寝室要经常开窗换气、湿式扫除,保持通风良好、卫生整洁,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⑦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学生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调查小结

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生病例19例,处臵得当,效果明显。通过此处臵,发现疫情控制措施的采取应迅速果断,丝毫不能拖延。控制措施不是单一的,应根据其特点,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同时应加强对学校、医疗机构传染病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传染病管理能力,增强传染病上报意识。此次暴发疫情的发生与成功处臵,为我院的工作敲响了警钟,也提供了经验。

**卫生院 *** *** 2013年1月3日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标准

口腔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口腔外科 1.口腔颌面部感染(占常见病的21.1%)。 (一)智齿冠周炎 1)临床表现:常以急性炎症性是出现,初期自觉患侧磨牙后去肿胀不适,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病情发展后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口腔局部可见智齿萌出不全,智齿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智齿冠周炎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感染。 2)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口腔检查 3)处理: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局部冠周冲洗。对于不能萌出的阻生牙应尽早拔出。 (二)眶下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肿胀去皮肤发红,张力增大眼睑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脓肿形成后,眶下区可触及波动感,口腔前庭肿胀明显,压痛,扪及波动。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不难判断 3)处理:于口腔前庭上颌尖牙及前磨牙粘膜转折处切开脓肿充分引流。(三)颊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颊部皮下或粘膜下脓肿,进展缓慢,肿胀及脓肿的范围较为局限。感染波及颊脂垫时,炎症发展迅速,波及整个颊部,并向其相通的间隙扩散。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处理:脓肿形成后,切开充分引流。 (四)颞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肿胀范围可仅局限或同时有腮腺咬肌区,颊部眶部颧部等区广泛肿胀,有凹陷性水肿,压痛咀嚼痛和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脓肿形成后,颞浅间隙脓肿可触及波动感。 2)临床诊断:颞浅间隙可根据临床表现,聂深间隙脓肿需穿刺抽出脓液才能证明 3)处理:手术切开引流 (五)咬肌间隙感染 1)临床表现: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变硬,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 2)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 3)处理:咬肌间隙蜂窝织炎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用物料疗法或外服中药;一旦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口外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据下颌下缘2cm 处切开,长约3-5cm)。

流行性腮腺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流行性腮腺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mumps, epidemic parotiti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 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 衬耳寒”临床以单侧或 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特点。常见并发症有脑膜脑炎和胰腺炎等。早期患者或隐性感染者为本病传染源,借唾液飞沫传播。5~14岁为好发年龄。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为高峰季节,常在集体机构中流行。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询问有否腮腺炎疫苗接种史。患者周围有无 腮腺炎流行及接 触史。既往有无腮腺炎反复发作史。 2、临床表现询问腮腺肿大时间(数小时至1?2天),腮腺肿大是否以耳垂为中心,波及范围(单侧或双侧,有无颌、舌下 腺肿大),是否腮颊部疼痛加剧与张口、咀嚼、进食酸性食物等有关。是否伴有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及睾丸的肿痛等并发症表现。 【体检要点】 重点观察腮腺是否呈单侧或双侧肿大,肿大腮腺是否以耳垂 为中心呈马

鞍形,肿块有触痛及弹性,皮肤表面有无发红。是否伴有颌 下腺及舌下腺肿大。腮腺管口有无红肿及排脓现象。是否伴有胸骨前水肿。 如并发脑膜脑炎有无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征阳性; 并发胰腺炎 有无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并发睾丸炎有无睾丸红肿热痛表现。 【辅助检查】 1常规和生化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或稍高,分类 以淋巴细胞为主。约90%的患者血清、尿淀粉酶轻至重度增高。 2.病原学检查 1)特异性抗体检测特异性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检测双 份血清特异性igG大于4倍增高也可诊断。 2)病毒分离对于腮腺不出现肿大,同时累及了其他腺体、 脏器者可通过唾液、脑脊液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协助诊断。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无疫苗接触史,既往 无流行性腮腺炎病史。肿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呈马鞍形,肿块有触痛及弹性,边缘不清,皮肤表面不红。可伴有颌下腺及舌下腺肿大。腮腺管口有红肿,即可临床诊断。不典型者,可以借助辅助检查诊断。 2.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肿大腮腺红肿热痛明显,挤压后有脓液自腮腺

预防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宣传单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我国中医称痄腮,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 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一12日。青春期男性患者有时并发睾丸炎,发生率平均为20%。青春期女性患者仅5%可并发卵巢炎。腮腺炎并发脑炎的神经症状常在腮腺炎高峰时出现,开始常为脑膜炎,有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如侵及脑实质,可出现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腮腺炎病毒引发的脑炎约占病毒性脑炎中10%左右。腮腺炎病毒脑炎症状一般较轻,预后良好,多在2周内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对腮腺炎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对高热、头痛、呕吐者,应给予解热止痛,脱水剂等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多用清热解毒,软坚消痛等制剂口服,局部敷用消肿止痛药。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首先是传染源的管理,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故不需终未消毒,被患者污染的饮、食具仍需煮沸消毒,合理使用口罩,也可作为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办法。对一般接触者可不检疫,但对集体儿童、学校、部队的接触者应检疫三周。腮腺炎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有保护作用。孕妇应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应注意隔离。如孕妇在临产期或围产期患腮腺炎,婴儿应隔离,并停止哺乳。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流行性腮腺 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流行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且多在冬、春季流行。 2、教育幼儿消除恐惧心理,认识腮腺炎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预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就能达到防病的目的。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导入:冬冬清晨起来就感觉自己的头昏昏的,耳底疼,腮帮子也疼,并且好像还有一点点发烧似的,他以为自己感冒了。他 的一边腮部又红又肿,疼得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因为嘴巴已张不开了。妈妈发现冬冬病了,急忙带他去医院。医生表扬了冬冬不怕苦、爱学 习的精神,但也告诉他,得了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不能到集体中去的,以免传染给别人。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冬冬患的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什么病吗? 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 的知识。 2.了解腮腺炎及其传播途径。 师:腮腺炎就是人们常说的"痄腮",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 传染病。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仅腮部肿胀不能吃东西,而且会引起 头痛、耳底疼痛等。哪位小朋友得过这种病?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 (2)幼儿讨论、教师总结。 (3):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患此病。腮 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

会藏在唾液里,唾液飞到哪儿,病毒就传播到哪儿,因此它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也很大。 ①腮腺炎病人→飞沫在空中飘荡→被健康人吸人→患病。 ②在腮腺炎病人的家里→健康人去探视→吸人含有病毒的空气或触摸器具和吃东西→患病。 ③提问:你知道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吗? (4)讨沦: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周围的小朋友会受到什么影响?为什么? (5)小结: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其他小朋友也极容易患病。 3、认识、了解腮腺炎的症状及危害。 (1)、描述腮腺炎的症状。 (2)、讲述:腮腺炎的危害。患了腮腺炎的小朋友除了两腮红肿一碰就疼外,同时还伴有发烧、头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3)讨论:腮腺炎除了影响病人的进食,令人疼痛不已.发烧,呕吐之外,还能引起其他疾病,你们知道吗? (4)讲述:儿童患腮腺炎时的常见并发症是脑膜脑炎。预防、治疗腮腺炎的方法。 4、谈话:我们已知道腮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那么应当怎样进行预防和治疗呢? (2)讨论:根据腮腺炎病毒的传播方式,我们怎样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讨论,畅说)(5)明理导行。加深对冬、春两季流行病的认识和了解,知道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教育并指导儿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的侵害(包括SARS)。患了腮腺炎(或其他流行病)虽然很痛苦,但不能惧怕它,而应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治疗,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腮腺炎一般经过7一12天的治疗与休息就会好的。

不育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男科疾病诊治指南系列男性不育症诊疗指南 2013年9月

编写组成员 黄翼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组长)夏术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陈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匡延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戚广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王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平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滕晓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 李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编辑秘书 陈向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王鸿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胡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一、男性不育症定义、流行病学及预后因素 二、男性不育症病因 三、男性不育症诊断 四、男性不育症治疗 五、无精子症诊断与治疗 附录1 男性不育症诊疗策略流程图1 附录2 男性不育症诊疗策略流程图2 附录3 无精子症诊疗策略流程图 3

一、男性不育症定义、流行病学及预后因素 (一)男性不育症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夫妇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同居生活1年以上,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症。男性不育症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由某一种或很多疾病和(或)因素造成的结果[1]。 (二)男性不育症流行病学 据WHO调查,15%育龄夫妇存在不育问题,而发展中国家某些地区可高达30%,男女双方原因各占50%[2, 3]。有研究认为,在过去的20多年里,高加索白种人男性的精子浓度以平均每年 2.6%速度下降,正常精子比例和活动力平均每年分别下降了0.7%和0.3%[4]。有报道显示我国男性的精液整体质量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5]。但男性精液质量逐年下降的说法尚有争议,有研究显示精子浓度有下降趋势,但精子活力变化不大[6]。 (三)男性不育症影响因素 1.不育持续时间正常情况下,生育力正常的夫妇单月怀孕率20%~25%,半年怀孕率75%,1年怀孕率90%。不育年限超过4年,则每月怀孕率仅约1.5%[7]。 2.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不育原发性男性不育症多为生精功能减退或障碍,也可以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继发性男性不育症多由后天因素所致,包括医源性损伤、生殖系统感染等。通常情况下,可通过治疗恢复生育力或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获得自身后代。 3.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重要依据,结果异常提示生育力减退。精液参数中与生育力关系最密切的是精子总数与活力,而精子形态学检测对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成功率有重要参考价值。 4.女方年龄和生育能力女方在35岁的生育力为25岁的50%,至38岁下降到25%,超过40岁可进一步下降到5%以下。尽管各项辅助生殖技术不断进步和优化,女性年龄依然是影响怀孕成功率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 二、男性不育症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讲座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知识讲座 包钢二小主讲人:芦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2岁到15岁的儿童。病初会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痛,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和全身疼痛等症状。一两天后,常生在一侧耳垂下方,肿大、疼痛,而且症状在说话或咀嚼食物时加重,有时还会出现张口困难、流口水等。部分病人患病3~4天后,对侧的腮腺也会发生肿大,甚至波及颈部及前胸上部,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如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并发睾丸炎或卵巢炎,影响生育能力。因此,对腮腺炎切不可大意。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强,专家指出,一旦发现孩子患了腮腺炎,应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为了您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健康,要重视流行性腮腺炎。 一、预防: 1、隔离患儿直至腮肿消退为止,易感者在流行期间,可用板蓝根30克,水煎服,连续3天。还可对易感者采用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作喷喉或气雾进行主动免疫。 2、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少吃一些辛、辣、煎炒的食品。 4、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室内人口密集处可用食用醋熏蒸。 二、防治 1、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2、卧床休息,病情轻者或退热后可适当活动。 3、科学合理安排饮食,多吃些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加重肿痛。另外,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的排出。 4、经常用温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如果发热超过39℃,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方法,或在医生指导下服退热止痛药等。 5、应注意口腔清洁,多饮开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避免咀嚼,禁食辛辣食物,保证营养。

流行性腮腺炎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永城市流行性腮腺炎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 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并发症中较为多见的是睾丸炎,主要发生在青春后期的男性,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但不育症罕见。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主要以飞沫传播为主,人对流行性腮腺炎普遍易感。全年都有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患者多见于儿童,<1岁的婴儿可由母体获得被动抗体,发病极少。5~9岁发病最高。无论是显性感染还是隐性感染,均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再次呈显性感染者极少见。为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特制订本预案。 2 疫情分级和响应 2.1 疫情分级 根据流行性腮腺炎流行严重程度及疫情变化情况,以发病范围、数量、病死率、是否发生暴发和流行为依据,分级实施临时紧急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2.1.1 蓝色疫情 市内出现1个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点(暴发点指7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2.1.2 黄色疫情 市内3周内出现5个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点,或3周内出现3个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点,或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5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2.2 疫情的应急响应 2.2.1 蓝色疫情的响应 (1)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应急技术方案,及时将疫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24小时内赶赴现场核实诊断,进

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3)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应急接种方案报当地县级政府批准,并及时采取应急接种。 2.2.2 黄色疫情的响应 在蓝色疫情响应基础上,开展以下工作: (1)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应急技术方案,及时将疫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市3周内发生第2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组织应急小分队12小时内赴现场核实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3)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应急小分队24小时内赴现场指导、协助与督促落实各项业务控制措施。 3 疫情现场控制 3.1 流行病学调查 3.1.1调查前准备 成立调查处理小组,小组的成员应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其次,初步确定调查处理方案、准备各种调查表格和采集标本所需要的实验室器材、联系好参与调查处理的车辆和司机;最后,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有关初步行程和工作安排。 3.1.2 核实疫情,确认暴发 调查小组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听取当地汇报,了解疫情发生经过及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开展相关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进行初步诊断(《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见附录2),确定病例定义。 3.1.3 开展病例调查与搜索。 现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例个案调查、当地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状况、居住环境、人口流动等内容。每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都应进行个案调查,重点调查病例的出生日期、出疹日期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免疫史、感染来源等内容,详细填写《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病例调查一览表》(附录1)。同时根据病例定义在当地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必要时开展社区病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精品文档]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2、扁桃体炎治疗指南 3、成人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4、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 5、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6、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7、丹毒诊治指南 8、皮肤感染指南 9、上消化道出血 10、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1、激素的使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 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最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完成了两项较大样本的全国性CAP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CAP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1999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适当修改,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的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确定处理方针,改善预后,尽量避免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减少抗生素选择的压力,延缓耐药,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CAP的病原学诊断 1.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见表1。 2.痰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处理:痰是最方便且无创伤性的病原学诊断标本,但痰易被口咽部细菌污染。因此痰标本质量的好坏、送检及时与否、实验室质控如何将直接影响细菌的分离率和结果解释,必须加以规范:(1)采集:尽量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嘱患者先行漱口,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无痰患者检查分枝杆菌和肺孢子菌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人导痰。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晨痰标本;对于通常细菌,要先将标本进行细胞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

●病毒性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带状疱疹 ●猩红热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霍乱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败血症 ●感染性休克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传染病常用防治及抢救技术 医院内感染的防治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肾腺皮质激素在传染病中的应用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症肝炎中的应用 ●隔离与消毒 ●传染病预防接种

传染病常用诊疗技术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肝脏穿刺抽脓术 ●胸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病毒性肝炎 [诊断] (一)基本要点: 1.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以上的乏力、纳差、厌油、腹胀、恶心,或伴有茶色尿等,而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2.肝肿大,肝区叩痛,可伴有巩膜、皮肤黄染。 3.肝功能异常,血清ALT升高,且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二)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诊断要点: 1,甲型肝炎: (1)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甲肝病人,或到过甲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AVlgM阳性,或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 HAVlgG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 nm甲肝病毒颗粒。

2,乙型肝炎: (l)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不洁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史。婴幼儿患者其母常为HBsAg阳性者。 (2)具备基本要点l、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BsAg、HI3eAg、抗HBc – IgM.1-IBV DNA任何一项阳性者。 3.丙型肝炎: (1)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CV或HCV RNA阳性。‘ 4.丁型肝炎: (1)必须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DVAg、抗- HDVlgM或HDV RNA阳性。 5.戊型肝炎: (1) 2个月前曾接触戊肝病人或到过戊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EV或HEV RNA阳性,或 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34 nm颗粒。 注:①乙、丙、丁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HI3sAg携带史本次出现肝炎症状,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症状、体征(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等)、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的慢性肝病改变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 ②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持续3周以上的梗阻性黄疸,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 (三)重型肝炎诊断要点: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知识讲座精选版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知 识讲座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流行性腮腺炎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013年3月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常识紧急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以5—15岁患者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 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尤其在春季发病较为集中。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学校、幼儿园中爆发。 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播在空气中,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的人,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就有可能患腮腺炎。 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大约半个月发病,这种病起病较急,前驱期较短,有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期持续数小时至两天后,腮腺开始肿胀,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及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畏寒、咽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三天左右达到高峰。高峰时一侧或两侧腮腺部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局部疼痛、过敏,吃干硬或酸性食物使唾液大量分泌时,肿胀疼痛更为明显,腮腺肿胀全过程约7——12日。可影响吃饭,该病严重时可引发脑膜炎,脑炎,导致瘫痪,癫痫。如青春期发育后感染腮腺炎病毒也可能伴发卵巢炎或睾丸炎,并可能导致患者成年后不孕,不育。 人群对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一次感染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很少有二次感染者。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WS 270-2007) 1 诊断依据 1.1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d~28d 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 1.2 临床表现 1.2.1 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1.2.2 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1.2.3 伴脑膜脑炎时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或意识改变. 1.2.4 伴睾九炎时有睾丸或附睾肿痛. 1.2.5 伴胰腺炎时有呕吐,上中腹疼痛与压痛. 1.3 实验室检测 1.3.1 白细胞计数和尿常规一般正常,有睾丸炎者白细胞可以增高. 1.3.2 90%患者发病早期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无腮腺肿大的脑膜脑炎患者,血和尿淀粉酶也可升高.血清脂肪酶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1.3.3 约半数病人可出现病毒性脑膜脑炎的脑脊液改变. 1.3.4 1 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血清中检测出腮腺炎病毒特异性IgM 抗体. 1.3.5 恢复期与急性期血清(间隔2—4 周)腮腺炎病毒lgG 抗体滴度比呈 4 倍或4 倍以上升高(含抗体阳转). 1.3.6 唾液,尿,脑脊液等体液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2 诊断原则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急性肿大,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做出诊断.确诊病例需要作实验室特异性检查. 3 诊断 3.1 疑似病例符合下列任何—条为疑似病例: 3.1.1 符合1.2.2; 3.1.2 符合1.1 和1.2..1; 3.1.3 符合1.1 和1.2.3; 3.1.4 符合1.1 和1.2.4; 3.1.5 符合1.1 和1.2.5. 3.2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任何—条为临床诊断病例 3.2.1 符合1.2.2 和1.2.1; 3.2.2 符合1.2.2 和1.2.3; 3.2.3 符合1.2.2 和1.2,4; 3.2.4 符合1.2.2 和1.2.5; 3.2.5 符合1.1 和1.2.1 和1.3.1; 3.2.6 符合1.1 和1.2.1 和1.3.2; 3.2.7 符合1.1 和1.2.1 和1.3.3. 3.3 确诊病例符合下例任何一条为确诊病例: 3.3.1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例同时符合1.3.4; 3.3.2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例同时符合1.3.5; 3.3.3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例同时符合1.3.6.

最新小学预防流行性腮腺炎主题班会教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预防流行性腮腺炎主题班会教案 授课班级:四(4)班授课教师:陈义凤2018年10月8日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流行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且多在冬、春季流行。 2、教育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认识腮腺炎并不可怕,只要认真预防,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就能达到防病的目的。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导入:冬冬清晨起来就感觉自己的头昏昏的,耳底疼,腮帮子也疼,并且好像还有一点点发烧似的,他以为自己感冒了。他的一边腮部又红又肿,疼得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因为嘴巴已张不开了。妈妈发现冬冬病了,急忙带他去医院。医生表扬了冬冬不怕苦、爱学习的精神,但也告诉他,得了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不能到集体中去的,以免传染给别人。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冬冬患的这种流行性传染病是什么病吗?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了解腮腺炎及其传播途径。 师:腮腺炎就是人们常说的"痄腮",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仅腮部肿胀不能吃东西,而且会引起头痛、耳底疼痛等。哪位小朋友得过这种病?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3):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患此病。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会藏在唾液里,唾液飞到哪儿,病毒就传播到哪儿,因此它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也很大。 ①腮腺炎病人→飞沫在空中飘荡→被健康人吸人→患病。 ②在腮腺炎病人的家里→健康人去探视→吸人含有病毒的空气或触摸器具和吃东西→患病。 ③提问:你知道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吗? (4)讨沦:如果我们班里有一位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周围的小朋友会受到什么影响?为什么? (5)小结: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小朋友得了腮腺炎,那么其他小朋友也极容易患病。 3、认识、了解腮腺炎的症状及危害。 (1)、描述腮腺炎的症状。 (2)、讲述:腮腺炎的危害。患了腮腺炎的小朋友除了两腮红肿一碰就疼外,同时还伴有发烧、头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2、扁桃体炎治疗指南 3、成人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4、急性阑尾炎诊疗规范 5、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6、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7、丹毒诊治指南 8、皮肤感染指南 9、上消化道出血 10、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1、激素的使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最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完成了两项较大样本的全国性CAP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CAP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1999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适当修改,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的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确定处理方针,改善预后,尽量避免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减少抗生素选择的压力,延缓耐药,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CAP的病原学诊断 1.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见表1。 2.痰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处理:痰是最方便且无创伤性的病原学诊断标本,但痰易被口咽部细菌污染。因此痰标本质量的好坏、送检及时与否、实验室质控如何将直接影响细菌的分离率和结果解释,必须加以规范:(1)采集:尽量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嘱患者先行漱口,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无痰患者检查分枝杆菌和肺孢子菌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人导痰。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晨痰标本;对于通常细菌,要先将标本进行细胞学筛选。对于厌氧菌、肺孢子菌,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进行检查的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常识紧急预防(优.选)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常识紧急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以5—15岁患者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 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尤其在春季发病较为集中。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学校、幼儿园中爆发。 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播在空气中,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的人,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就有可能患腮腺炎。 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大约半个月发病,这种病起病较急,前驱期较短,有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期持续数小时至两天后,腮腺开始肿胀,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及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畏寒、咽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三天左右达到高峰。高峰时一侧或两侧腮腺部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局部疼痛、过敏,吃干硬或酸性食物使唾液大量分泌时,肿胀疼痛更为明显,腮腺肿胀全过程约7——12日。可影响吃饭,该病严重时可引发脑膜炎,脑炎,导致瘫

痪,癫痫。如青春期发育后感染腮腺炎病毒也可能伴发卵巢炎或睾丸炎,并可能导致患者成年后不孕,不育。 人群对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一次感染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很少有二次感染者。 由于腮腺炎的流行速度不如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强烈,临床表现较轻,病死率低,常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首例腮腺炎发病后,由于缺乏积极的防治措施而造成流行,而控制流腮的传播流行是需要卫生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为了防止流腮的传播流行,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高度警惕,发现流腮患者,要详细登记传染病卡片,在12小时内完成上报工作。 二、疾病控制科接到疫情报告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指导患者的隔离措施。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三、在冬春季节要坚持教室的通风、空气消毒;要保证餐饮具和玩具的消毒,密切观察孩子出勤情况。 四、患了腮腺炎应尽快请医生作隔离治疗,患病期暂时不要去上学,在家里或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患者可以口服板兰根,主意保持口腔卫生,多饮水,吃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食

流行性腮腺炎

模块五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4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护理 【案例】 小儿,5岁,双侧腮腺肿大,表面不红,有触痛,患病3天后,小儿出现高热不退, T:39.5℃,头痛,频繁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前囟隆起,骨缝裂开。 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思考: 1.此小儿最可能出现了哪种并发症? 2.首优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掌握对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肿大腮腺及睾丸护理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流行性腮腺炎小儿病情评估的能力,传染病管理方案制定的 能力;与小儿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流行性腮腺炎小儿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概念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性肿胀、疼痛、发热等。除此以外,常可累计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及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极少死亡。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腮腺炎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单股RNA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性。本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一般室温下,经2~3天其传染性消失。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尔、75%乙醇等接触2~5分钟灭活,但耐寒。人是 唯一的病毒宿主。 病理:为非化脓性炎症改变。腮腺腺体及其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被膜上可见点狀出血,腺泡细胞呈混浊肿胀或坏死碎解,腺体间质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腮腺管水肿,管腔中有脱落的坏死上皮细胞堆积,阻碍了唾液的排出,使其滞留在腺体内,致使唾液内的淀粉酶经淋巴系统流入血液,故而血液中的淀粉酶含量增高,并从尿中排出。受病毒侵犯的睾丸曲细精管上皮充血、出血和淋巴细胞浸润,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 【摘要】目的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进行研究,探讨其预防控制方法。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95例进行研究,95例患儿的选取方式为整群随机抽样,通过问卷调查、病例调查等方式对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因素、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预防控制的措施。结果95例患儿中,男患儿所占比例为50.53%,女患儿所占比例为49.47%,女患儿与男患儿比例相当,二者数量对比无明显差异,X2=0.02,P>0.05,无统计学意义;95例患儿中,发病时间为10~11月份的患儿所占比例为75.79%;发病时间在其他月份的患儿所占比例为24.21%。相比之下,发病情况在10~11月份尤其突出,X2=50.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有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并制定积极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减少其发生。 【关键词】腮腺炎病毒;呼吸道;流行性腮腺炎;防控 前言 腮腺炎病毒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原因,该病亦称为流腮,传染性非常高,多发于儿童与青少年[1]。腮腺非化脓性肿瘤、发热为该病临床主要特征,对关节、心脏、肾、肝和神经系统或各种腺组织具有侵犯性。脑脊膜炎、脑膜炎等是该病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同时还有胰腺炎、卵巢炎、关节炎、耳聋等[2]。为了避免流行性腮腺炎对儿童造成损伤,探讨其防控措施非常必要,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95例进行研究,95例患儿的选取方式为整群随机抽样。所选患儿均满足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患儿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排除不愿参与研究的患儿、有原发性精神疾病患儿、存在其他相关传染病、有严重肝肾等疾病患儿。95例患儿中48例为男患儿,47例为女患儿;年龄2~14岁,平均(8.44±2.19)岁。 1.2方法 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患儿患流行性腮腺炎的时间等情况进行了解。与患儿的病例资料相结合,描述护理与治疗等的具体内容,对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对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制定,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 分析疫情结果。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对患儿的疫情进行分类,主要有两种分类,蓝色疫情

口腔科临床诊疗指南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临床诊疗指南 (口腔科) (2017年10月修订)

目录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损伤 (1) 第一节挫裂伤 (1) 第二节切割伤 (1) 第三节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 (2) 第二章唾液腺疾病 (5) 第一节唾液腺炎 (5)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9) 第三节、涎石病 (9) 第四节、唾液腺特异性感染 (11) 第三章、颞下颌关节疾病 (12) 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12) 第一节翼外肌功能亢进 (12) 第二节、翼外肌痉挛 (13) 第三节、咀嚼肌群痉挛 (14) 第四节、肌筋膜痛 (15) 第五节、滑膜炎和关节囊炎 (16) 第六节、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17) 第七节、不可复性关节前移位 (18) 第八节、关节囊扩张伴关节盘附着松弛 (18)

第九节、关节盘穿孔,破裂 (19) 第十节、骨关节病 (20) 第四章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 (21) 第一节、唇裂 (21) 第二节、腭裂 (22)

第一节挫裂伤 【诊断】 1.裂口较深,创缘不整齐,常呈锯齿状。 2.裂口周围的皮肤有挫伤。 3.常伴有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等损伤。 【治疗原则】 1.清创,彻底止血,修复创缘,严密缝合。 2.伴有骨折者,应先复位,固定,再缝合创口。 3.全身给予抗生素,TAT1500u肌注。 第二节切割伤 【诊断】 1.创缘整齐,深浅不一,。创口较清洁。 2.如伤及面神经则致面瘫,上级大血管致大出血。伤及唾液腺导管或腺体可致涎瘘。 【治疗原则】 1.清创缝合。 2.面神经及唾液腺导管被切断作端端吻合,唾液腺损伤应结扎,防止涎瘘。 活跃出血,结扎。 3.全身给予抗生素,TAT1500u肌注。

儿科诊疗常规(全)

儿科诊疗常规

目录 一、呼吸系统疾病 1、感冒 2、咳嗽 3、支气管炎 4、哮喘 5、反复呼吸道感染 二、消化系统疾病 1、呕吐 2、鹅口疮 3、厌食 4、腹泻 三、传染病 1、水痘 2、幼儿急疹 3、流行性腮腺炎 4、手足口病 5、甲型HINI流感

感冒 【概述】 感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为“伤风”,是由于外邪侵犯卫表所

致,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流涕、喷涕、咳嗽为主要症状。“感冒”首见于宋代杨仁斋《仁斋直指方》书中。 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一般于四时感受六淫之邪,病情轻,不流行者,称普通感冒或四时感冒。若感受时行疫毒之邪,病情较重,具传染流行性,则称为时行感冒。其主要病机是六淫之邪以风邪为主或时行疫毒之邪侵犯肺卫,使卫阳被遏,肺失宣肃。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本篇所述仅限于上呼吸道感染。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 (一)、中医诊断 1.诊断要点 (1)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 (3)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加。 2.类证鉴别 (1)很多疾病的初期均可见类似感冒的症状,都是由于外邪侵犯肺卫引起的症状,但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如:咳嗽、肺炎及麻疹、风疹等传染病,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但逐渐出现喘憋痰鸣或见皮疹,仔细观察不难鉴别。(2)鼻渊:因邪犯鼻窦,窦内湿热蕴积,酿成痰浊所致。以鼻流浊涕、量多、时间久为特征,始终以鼻部的症状比较突出,没有感冒的表症如恶风、发热、肢体疼痛、咽痛等。 (二)西医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 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可有或不明显。局部症状:流涕、喷嚏、鼻塞、有时咳嗽、咽痛、声嘶、流泪。全身症状: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头昏、四肢及腰背酸痛。 2 血象:白细胞数多正常或减少。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规范

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节轮状病毒感染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流行季节北方以寒冷季节1~3月份为主,南方以春夏季为主,可以通过水污染暴发流行,亦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2.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一周。 (1)起病急,腹泻为主,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及脓血便,腹泻每天5~10次不等,伴恶心,呕吐,腹痛及乏力。 (2)腹部压痛,肠鸣音增强,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3)体温正常或低热,病程数日或稍长,预后良好。 3.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血白细胞大致正常或稍偏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大便外观稀水样便,镜检多无异常,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 (2)粪便中病毒抗原检测。 1)电镜检查:粪便作免疫电镜检查可检出轮状病毒颗粒。 2)单克隆ELISA法或免疫斑点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后者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强。

3)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恢复期有4倍以上的增高则有诊断价值。 4)病毒核酸电泳图分析:提取病人粪便中的病毒核酸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图谱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其他腹泻性疾病鉴别。 【治疗原则】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 隔离病人,防止食物和水的污染,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第二节手足口病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多发于4—9 月份,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可有密切接触史。 2. 临床表现:可有发热,手足口臀部红色斑丘疹,疱疹,部分重症患儿可有易惊,肢体抖动,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等。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大多数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部分患儿可有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AST,ALT,CK,CK—MB升高等 【治疗原则】 1. 行消化道,呼吸道隔离1—2 周,卧床休息。流质,半流质饮食。皮肤粘膜皮疹护理。 2. 可用病毒唑抗病毒治疗5—7 天,根据病情酌情应用痰热清,喜炎平,甘利欣等。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应用甘露醇,加强龙,丙种球蛋白等。 3. 可酌情应用抗生素防治细菌感染,不能进食者给予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等输液对症治疗。 4. 根据病情作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CRP,血生化,肝功,心肌酶,胸片,心电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