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及防御

雷电灾害及防御
雷电灾害及防御

雷电灾害及防御

1. 雷电为什么会造成灾害?

雷电具有极其巨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热效应、电动力效应、机械效应、冲击波效应、静电感应效应以及电磁场效应的破坏。雷电电荷在传导放电的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雷电电流,一般会达到几十千安培,有时会达到几百千安培,能产生几千、几万甚至几百万伏高压,足以让人畜毙命,电气设备毁坏。雷电通道的温度可达到5万华氏度(相当于摄氏27760度),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能使金属熔化,易燃物体高温起火。闪电产生的静电场变化、磁场变化和电磁辐射,严重干扰无线电通讯和和各种设备的正常工作,是无线电噪声的重要来源,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许多微电子设备的损坏、引起火灾,已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雷电灾害的极重要原因。另外雷电产生的冲击波,可以使附近的人、畜、建筑物遭到破坏和伤亡。

2. 雷电有哪几种危害形式?

根据雷电产生和危害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

(1)直击雷

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形成的。直击雷可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令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如,1970年7月27日中午1点,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一个直击雷打倒10名游客,其中2人因电流通过身体抢救无效而身亡。直击雷产生的数十万至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会毁坏发电机、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绝缘,烧断电线或劈裂电杆造成大规模的停电,绝缘损坏可能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另外,直击雷的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雷击物,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烧或造成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例如,1989年8月12日.青岛市黄岛油库5号油罐遭雷击爆炸,大火烧了60小时,火焰高300米,烧掉4万吨原抽,烧毁10辆消防车,使19人丧生,74人受伤,还使630吨原油流入大海。

(2)球形雷

球形雷出现的次数少而不规则,因此取得的资料十分有限,其发生的原理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例如,1978年8月17日晚上,原苏联登山队在高加索山坡上宿营,5名队员钻在睡袋里熟睡,突然一个网球大的黄色的火球闯进帐蓬,在离地1米高处漂浮,唰地一声钻进睡袋,顿时传来咝咝烤肉的焦臭味,此球在5个睡袋中轮番跳进跳出,最后消失,致使1人被活活烧死,4个严重烧伤。

(3)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在雷云与其他部位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形式,沿突出物极快地传播。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这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造成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从而损坏电气设备。例如,1992年6月22日,一个落地雷砸在国家气象中心大楼的顶上,虽然该大楼安装了避雷针,但是巨大的感应雷却把楼内6条国内同步线路和一条国际同步线路击断,使计算机系统中断46小时,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4)雷电波侵入

雷电波侵入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其传播速度为3x108m/s。雷电波侵入可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入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属于雷电波侵入造成的雷电事故很多,在低压系统这类事故约占总雷害事故的70% 。例如,雷雨天,室内电气设备突然爆炸起火或损坏,人在屋内使用电器或打电话时突然遭电击身亡都属于这类事故。又如,1991年6月10日凌晨1时许,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上空电闪雷鸣,震耳欲聋的落地雷惊醒酣睡中的居民,全区电灯不开自亮又瞬间熄灭,造成20多台彩电损坏。

3.全球及我国的雷电灾害情况如何?

在20世纪末,联合国组织的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中,把雷电灾害列为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美国将雷电列为排名第二的天气杀手,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天气局的统计,雷电比飓风和龙卷风造成的人员伤亡还要多,美国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致死的为73人,伤300多人。我国是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每年发生的雷电灾害有近万次,造成的人员伤亡有3000~4000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到上百亿人民币。据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 2004和2005年,全国发生雷电灾害19900多起,伤亡人数达3000多人。

4.同一区域容易遭受雷击的地点有哪些?

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如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湖沼、低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山坡与稻田接壤处;

具有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

易遭受雷击的建(构)筑物:

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高楼等;

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

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

地下水位高或有金属矿床等地区的建(构)筑物;

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构)筑物;

铁路集中的枢纽、铁路终端和高架输电线等拐角处及金属管线集中的交叉地点;

收音机天线、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如旗杆等。

5.同一建(构)筑物易遭受雷击的部位?

平屋面和坡度≤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和屋檐;

坡屋度>1/10且<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

坡度>1/2的屋面、屋角、屋脊和檐角;

建(构)筑物屋面突出部位,如烟囱、管道、广告牌等。

6. 防御雷电灾害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钟楼从1388年至1762年,九次毁于雷击,于1766年安装避雷针后,从此再未受到雷电的破坏,因此可以看出,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雷措施,人们完全有能力依靠先进科学技术保护自己,防御雷电灾害。

现代防雷技术原则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把防雷看做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采取以下五个防雷措施。

(1)搭接,或称为“均衡连接”、“等电位连接”。就是把各种金属物用粗的铜导线焊接起来,或把它们直接焊接起来,以保证等电位。等电位连接是防雷措施中极为关键的一项。对于一座楼房讲,要从楼顶上开始,逐层地做起,现代的高楼顶上有各种金属物,包括各种天线、灯架、广告牌、装饰物等等,都要与避雷针等接闪器连接,达到等电位。以下各楼层也得如此,每层楼内处于同一电位,则楼内行走的人就不会有危险了,不论这些金属物电位升得多高,犹如站在高压输电线上的小鸟一样,无触电之忧。同时,完善的等电位连接,也可以消除因地电压骤然升高而产生的“反击”现象,这在微波站天线塔遭到雷击后是常常遇到的。

(2)传导,即为避雷针的装置。避雷针就是一个接地的金属装置,高端比建筑物顶端更高,吸引闪电,把闪电的强大电流传导到大地中去,从而防止闪电电流经过建筑物。避雷针虽然能够保护建筑物,但引导入地的导线流有巨大电流,会产生电磁场,也可能损害设备。所以该措施必须与其他防雷措施联合起来,才是完全之策。

(3)分流。把凡是从室外来的导线(包括电力电源线、电话线、信号线或者这类电缆的金属外套等)都要并联一种避雷器至接地线。不仅入户处,在每个需要作防雷保护的仪器设备的机壳处都要装。作用是把沿着导线传入的雷电波在避雷器处经避雷器分流入地,也就是类似把雷电流的所有的入侵通道堵截了,而且不只一级堵截,可以多节堵截。

(4)接地。前面三个措施,都涉及到闪电能量泄放入地,所以接地是前面三个措施的基础,接地的妥当与否,成为历来防雷技术中特别受重视的项目,它又是最费工、费钱、费力的防雷措施,是防雷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5)屏蔽。就是用金属网、箔、壳、管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从物理上说,就是把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阻隔起来,力求“无隙可钻”。各种屏蔽都必须妥善接地,所以这五项措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防卫体系,全面措施才能达到万无一失的效果。

7.安装了避雷针就能“万无一失”吗?

很多人认为,在建筑物上安装了避雷针后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

第一,避雷针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可以把雷电流泻放到大地,保护建筑物。但是,如果存在避雷针(带)不合格、引下线锈断、接地电阻超标等问题,避雷针不仅难保建筑物,反而会成为“引雷烧身”的祸端,因此强调防雷装置要经过专业验收和定期检测。

第二,避雷针只能减低建筑物遭直击雷危害的风险,但它对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毫无办法,保护不了建筑物内的电子、电器设备,所以,建筑物必须采用全方位防雷技术,即综合防雷。

8.为什么雷电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通过对我国近5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没有明显的增加,但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各种现代化的“弱电”设备大量进入各行各业,乃至每个家庭和个人,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从而使雷电造成的灾害明显增多,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9. 雷电只能带来灾害吗?

虽然全球每年有不少人、畜在雷电下丧生,一些建筑物、设备被毁坏,然而,雷电也有其益于人类之处。

一是在生命起源的早期过程中,雷电曾扮演过重要角色,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说认为,早期的地球冷却后,火山喷发出的大量气体,如氢、氮、甲烷、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在紫外线、宇宙空间辐射以及早期地球上雷雨闪电的作用下,原始大气中生成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有机化合物,并由雨水带进海洋。含有有机物的海水在亿万年的深化中逐渐合成了蛋白质、核酸等复杂的高分子物质,最后,具有自我复制和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体终于产生了。早在1952年,这一理论就已被美国科学家通过实验所证实。

二是在人类进化史上,正是雷击森林起火,启发了人类学会用火。森林中被火烧死的动物躯体,远比活剥生吞来得有滋味,富于营养。这使远古人学会了吃熟食,促进了人体的发育及大脑的发展。雷电带来的火使人类在进化史上跨进了一大步。

三是在农业上,雷电具有多方面功劳:雷雨在生长季节会给农作物带来充足

雨水。雷电会使空气中的氧和氮电离并化合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它们被雨水溶解,落地后与土壤中的矿物质化合成易被植物吸收的氮肥。人们发现,在常受雷电打击的高压电线附近土壤中氮肥充足,作物生长茂盛,这正是闪电在空中高温制肥的功效。有人估计,每年因雷电落到地面的氮素约有4亿吨。雷电还可引起地面和高空之间的电位差,这个电位差越大,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越强烈。据研究,雷雨后1~2天内植物的生长和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如果在作物的生长期内有5~6次雷电,农作物成熟期将提前一周左右。

四是雷电可以净化大气环境。雷电产生时,强烈的光化学作用会使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出具有杀菌作用的臭氧。因此,一场雷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少量臭氧,加之雷雨时空气中灰尘被冲刷,令人感到格外清新舒适。另外,伴随雷雨而上升的气流,可将停滞于对流层下面的污染大气带到10千米以上的高空,起到周围广泛扩散的作用。

五是雷电中储存着巨大的可利用的能量,它一次放电能量就达1~lO亿焦耳。美国某工程物理研究所研究证明直接引用雷电中的大脉冲电流,可产生冲击力,夯实松软的大面积基地;还可借助其放电产生的达数十万大气压的冲击功,进行相应的土木工程和各种放电加工应用。根据高频感应加热原理,利用雷电产生的高温,使岩石内的水分膨胀,从而可破碎岩石,达到爆破开采之目的。日本借助雷电进行矿山大面积爆破开采的实验已获得了成功。有人认为:人类可以仿照大自然产生电能的原理,提供与天空中产生电闪雷鸣所必需的一样的条件在地面或地下建造这种类型设置,按人的意志获取廉价的能源。

六是可以通过“人工引雷”,产生的强大电磁辐射,诱发种子基因变异,应用于人工育种技术,则可大大低于太空育种的成本。

10. 雷电灾害天气来临前,人们应注意哪些事项?

户内预防雷击:

(1)电视机的室外无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2)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波侵入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也就是说,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

潮湿的墙壁。

户外防御雷击:

(1)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2)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电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

(3)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应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点;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11.怎样鉴别住房是否具有有效的防雷功能

看楼时,对于建筑物的防雷功能,可以几方面进行自查判断:是否有防雷设施合格证书。如果没有防雷设施合格征书,即没有经过专业防雷部门检测验收,是没有安全保障的;外观上,住宅楼顶是否有安全的防雷设施,即避雷针或避雷带;检查配电箱是否有防雷接地端子,检查住宅内的电源插座部分是否有安全接地线。高层住宅的外墙大型金属门、窗等金属结构是否采取安全接地措施。

12.怎样预防球型雷?

主要方法是关闭门窗,防备球形雷飘进室内;如果球形雷意外飘进室内,千万不要跑动,因为球形雷一般跟随气流飘动。如果在野外遇到球形雷,也不要动,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去,将球形雷引开,以免误伤人群。

13.在汽车上怎样防雷?

汽车比较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大多集中在以下汽车的顶棚、车轮的金属圈部分,因为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闪电击中汽车后电流会迅速向地面发展,而在潮湿情

况下,雷电流会通过车体表面达到车轴的位置,由于车轮橡胶是非导体,所以雷电流会在车轮的金属部分留下电流疤痕,当车轮潮湿的情况雷电会通过车轮接地;而在车轮干燥的情况下或者敞篷车雷电就会很大程度上破坏汽车地电子系统并危及人身安全。对于汽车内的人身防护,在雷击发生时应避免接触车内的金属部件,并且尽量不用车内的电子设备,如GPS、车载电话、CD等;同样最好是停车熄火在路边等待闪电停止,避免造成汽车启动线圈或汽车的电子系统出现问题。

14.太阳能热水器如何防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太阳能热水器以其省电、节能、环保的优势正日益受到市民的青睐,但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大多装在楼顶,且安装位置普遍高于楼顶避雷针及避雷带的高度,如无有效的防雷措施,很容易成为雷击的首要目标,轻则热水器爆炸烧毁,重则直接电击伤人,近几年来,全国已发生多起太阳能热水器遭雷击损坏事故。那么太阳能热水器应当如何防雷呢?首先,应在离热水器3米远处加装高出热水器顶部1.5米的避雷针,并做好接地,以防雷击;其次,从楼顶引入室内的太阳能热水器电源线、信号线、水管均应采用金属屏蔽保护;最后,应在漏电保护开关后端加装电涌保护器,并做好接地,以防感应雷击和雷电波侵入。同时建议在打雷时最好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要拔掉其电源插头。

2021新版雷电形成原理及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2021新版雷电形成原理及雷电 灾害防御措施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52

2021新版雷电形成原理及雷电灾害防御措 施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也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危害之一。每年夏季,全国各地都会发生雷击灾害事故,诸如电子信息系统遭到破坏、通讯中断、建筑物被毁、甚至危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在此,仅从雷电的形成、雷击灾害的形成以及如何防御雷击灾害等方面作如下简析,用以提醒人们不可小视雷电危害,利用科学知识防御雷击灾害,将雷击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云内、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夏季的午后,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近地层空气温度升高,密度降低,产生上升运动,在上升过程中水汽不断冷却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粒子,

形成云团,而上层空气密度相对较大,产生下沉运动,这样的上下运动形成对流。在对流过程中,云中的小水滴和冰晶粒子发生碰撞,吸附空气中游离的正离子或负离子,这样水滴和冰晶就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一般情况下,正电荷在云的上层,负电荷在云的底层,这些正负电荷聚集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猛烈的放电现象,这就是雷电的形成过程。雷电电荷在放电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雷电电流,雷电电流将空气击穿,形成一个放电通道,出现的火光就是闪电。在放电通道中空气突然加热,体积膨胀形成爆炸的冲击波产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2、雷击灾害的形成 云内和云与云之间的放电,叫云间闪电或云闪,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叫云地闪电或地闪。云闪因其不能到达地面,一般不会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地闪。地闪发生时,产生的雷电流从云中泄放到大地,在其泄放通道上造成的危害即雷击灾害。当雷电流从云中泄放到大地时,直接打在建筑物、构筑物及人畜身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造成毁坏和伤亡,

湖北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0375 湖北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湖北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20xx年5月27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防御雷电灾害,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防御雷电灾害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雷电灾害防御(以下简称防雷),是指对雷电灾害进行研究、监测、预警预报、防雷知识宣传教育,以及采用防雷装置,避免或者减轻雷电灾害

关于雷电灾害的防护常识

关于雷电灾害的防护常识 (1)雷电是怎么回事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雨云在形成过程中,部分积聚起正电荷,另一部分积聚起负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有的是在云层与云层之间进行,有的是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进行。这两种放电现象俗称打雷,它会破坏建筑物、电气设备,伤害人畜。这种放电时间短促,一般约50;100微秒,但电流异常强大,能达到数万安培到数十万安培。放电时产生强烈的光,这就是闪电。闪电时,将释放出大量热能,瞬间能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1万;2万℃,空气的压强可达70个大气压,这样大的能量,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往往会造成火灾和人畜的伤亡。 (2)雷电能造成哪些危害 1.雷电产生强大电流,瞬间通过物体时产生高温,引起燃烧、熔化;触及人畜时,会造成人畜伤亡。 2.雷击爆炸作用和静电作用能引起树林、电杆、房屋等物体被劈裂倒塌 3.打雷放电时能产生数万度高温空气急剧膨胀扩散,产生冲击波,具有一定的破坏力。 4.雷电流在周围空间形成强大的电磁场。电磁感应能使导体的开口处产生火花放电,如有易燃、易爆物品就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5.各种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线由于雷击产生高压,致使电器设备损坏。 (3)怎样抢救被雷击伤的人员 受雷击而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并对他进行抢救。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停跳,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并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4)怎样预防雷击 1.在空旷田野上,不要使自己成为尖端,也就是说,要尽量降低自身高度,不应该把铁锹、锄头、高尔夫球棍等带有金属的物体扛在肩上高过头顶。 2.在市郊地区,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也可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 3.在稠密树林中,最好找一块林中空地,双脚并拢蹲下;在大树下躲雷雨是极不安全的。此外,不要在高楼烟囱下、地势高的山丘处停留,以防不测。 4.在山间旅游,如路遇山洞也可进入避雷。 5.打雷时,最好不要到湖泊、江河,海滩等处钓鱼和划船,也不要去游泳。 6.打雷时,在平坦的开阔地带,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或开拖拉机。 7.打雷时,在室内相对比较安全,但要紧闭门窗,防止危险的侧击雷和球形闪电侵入。

雷电灾害与预防教案-初中学生安全教育预防雷电安全教案

雷电灾害与预防教案初中学生安全教育预防雷电 安全教案20 第十七周第十七课题: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雷击的预防与处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防电安全教育三(2)班教学目标1、掌握用电常识,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2、掌握如何防范触电事故的处理。3、掌握用电常识和如何防范触电事故的发生,确保自己在用电过程中不发生危险。教学过程一、导入每年的夏、秋天都是多雨季节,也是雷电比较多的时候,所以我们… 防雷电灾害安全总结第七小学为切实履行防雷电灾害安全职能和做好防雷电灾害工作,促进单位正常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按照教育局部署,我校开展防雷电灾害安全自查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成立组织。

我校高度重视防雷电灾害安全生产活动,牢固树立… 第十七周 第十七课题:中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雷击的预防与处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雷电发生前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雷击灾害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哪些场所和行为容易发生雷击灾害 雷电全年都会发生,全国各地都有,而强雷电多发生于春夏之交和夏季。我国西南地区为雷击多发地区。 1.雷雨天易发生雷击的场所 (1)地势较高处的校舍。 (2)无防雷设施的校舍。 (3)离高大树木、电线杆等物体很近的校舍。 (4)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树林的边缘。

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一、什么是山洪灾害, 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二、山洪灾害的成因: 1、持续或短时强降雨持续降雨或短时强降雨汇聚成地表径流,导致溪沟水位暴涨,产生溪河洪水;洪水挟带大量砂石成为泥石流;因降雨导致山体松动滑落,形成山体滑坡。溪河洪水、泥石流和山体摧毁房屋、田地、公路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蓄水工程溃决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突然溃决垮塌,水流突然涵出,形成溪河洪水,因其流量大,流速快,有时会诱发泥石流、滑坡、造成灾害。 三、山洪灾害的种类 1、溪河洪水暴雨引起山区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是山东一种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由于溪河洪水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常冲毁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甚至可能导致水库、山塘溃决,造成人身住户和财产损失,危害很大。 2、滑坡土体、岩块或斜坡上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动形成滑坡。滑坡发生时,会使山体、植被 1 和建筑物失去原有的面貌、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泥石流山区沟通谷中暴雨汇集形成洪水,挟带的泥沙石块成为泥石流。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迅猛、动量大的特点,蒋兼有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

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和落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常常掩埋掉一个村庄或城镇。 四、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1、广泛宣传,增强意识各级政府要在县、镇、村、矿业、工厂、机关、学校、企业的广大群众中积极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要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增强防范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2、制定预案,落实责任要事先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落实各级各类责任人和应急处臵措施。 3、发生暴雨,高度警惕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和山体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做到日不闭户、夜不上床、河不行船、桥不通行、日夜巡查。 4、及时预警,迅速传递观测到可能引发洪水、泥石流、滑坡和降雨量,要立即采取鸣锣、放铳、打电话、广播等预先认定的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 2 5、水库山塘,加强防范发生大暴雨时,要加强对水库山塘水位、渗漏等情况的观测,如有异常,要迅速转移受威胁群众。 6、遭遇山洪,果断躲避 1)溪河洪水迅速上张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 2)泥石流发生时,不要顺泥石流沟向上游或下游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应向沟岸两侧山地跑。 3)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 7、组织转移,有条不紊

雷电灾害防护常识(2020年)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雷电灾害防护常识(2020年)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雷电灾害防护常识(2020年) (1)雷电是怎么回事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雷雨云在形成过程中,部分积聚起正电荷,另一部分积聚起负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有的是在云层与云层之间进行,有的是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进行。这两种放电现象俗称打雷,它会破坏建筑物、电气设备,伤害人畜。这种放电时间短促,一般约50—100微秒,但电流异常强大,能达到数万安培到数十万安培。放电时产生强烈的光,这就是闪电。闪电时,将释放出大量热能,瞬间能使局部空气温度升高1万—2万℃,空气的压强可达70个大气压,这样大的能量,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往往会造成火灾和人畜的伤亡。 (2)雷电能造成哪些危害 1.雷电产生强大电流,瞬间通过物体时产生高温,引起燃烧、

熔化;触及人畜时,会造成人畜伤亡。 2.雷击爆炸作用和静电作用能引起树林、电杆、房屋等物体被劈裂倒塌 3.打雷放电时能产生数万度高温空气急剧膨胀扩散,产生冲击波,具有一定的破坏力。 4.雷电流在周围空间形成强大的电磁场。电磁感应能使导体的开口处产生火花放电,如有易燃、易爆物品就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5.各种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线由于雷击产生高压,致使电器设备损坏。 (3)怎样预防雷击 1.在空旷田野上,不要使自己成为尖端,也就是说,要尽量降低自身高度,不应该把铁锹、锄头、高尔夫球棍等带有金属的物体扛在肩上高过头顶。 2.在市郊地区,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也可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 3.在稠密树林中,最好找一块林中空地,双脚并拢蹲下;在大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预防雷电的安全知识

预防雷电的安全知识 雷电的基本知识 雷暴云的起电 雷暴云中正负不同极性电荷区的形成过程,称为雷暴云的起电过程。雷暴云中存在着强烈的上升气流和各种尺度及不同相态的水成物粒子,通过扩散、离子捕获、粒子间的碰撞分离等过程,使不同尺度的粒子携带上不同极性的电荷,在气流和重力作用下不同极性电荷发生分离,形成正负不同极性的电荷区。当雷暴云中局地电场超过约400kV/m时,就可以产生闪电。 2、雷电的分类 (1)云闪。 通常情况下,一半以上的闪电放电过程发生在雷暴云内的主正、负电荷区之间,称作云内放电过程,云内闪电与发生几率相对较低的云间闪电和云-空气放电一起被称作云闪。 (2)地闪。另一类闪电则是发生于云体与地面之间的对地放电,称为地闪。一次完整的地闪过程定义为一次“闪电,其持续时间为几百毫秒到1秒钟不等。一次闪电包括一次或几次大电流脉冲过程,称为“闪击”,其中最强的快变化部分叫“回击”。闪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几十毫秒。闪电放电可以辐射频带很宽的电磁波,从几Hz到上百个GHz。 3、雷击的几种形式 a、直接雷击 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b、感应雷击 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c、雷电波侵入 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d、雷击电磁脉冲 是一种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防雷装置和建筑物附近所引起的效应。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如雷电流或部分雷电流、被雷电击中的装置的电位升高以及电磁辐射的耦合传导。 4、雷击的一般选择性 (1)雷击经常发生在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江河湖海岸、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的地上和具有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地段易遭雷击。 (2)在湖沼、底洼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也容易遭受雷击。此外地面上的设施状况,也是影响雷击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3)高耸建筑物、构筑物容易发生雷击,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内部有大量金属体的厂房,或者内部经常潮湿的房间,因导电性好,易发生雷击。 (4)在旷野,即使建筑物不高,但是由于它比较孤立、突出,因而也比较容易遭雷击;如田间的休息凉亭、草棚、水车棚、工具棚等。 (5)烟囱冒出的热气和烟囱排出的大量含有导电微粒和游离分子气团,它比空气易于导电,等于加高了烟囱,易引发雷击。 5、海南雷电活动的基本情况 海南是全国最严重的雷击高发区重灾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以113天,最高达149天。儋州平均雷暴日数以118.3天,最高达139天。 海南年平均落雷密度为11.53次/Km2,高居全国之冠。落雷密度海南岛东部、北部、西部、中部高,西南部、南部、东南部略低。 每年的一月到十二月都有雷击发生。集中时段为4-10月。 每年因雷击事故,造成50-60人的伤亡和近亿元的经济损

防雷电灾害安全课教学设计

防雷电灾害安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抢答形式引起同学们对防雷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雷知识,学会在雷雨天防范措施。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雷击事故的新闻。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雷击的常识。 活动过程: (一)老师安排主持同学读有关雷击事故的新闻引入主题。 1、主持同学读新闻。 去年,广西某地3村民在野外干活,遇雷暴、大雨,到一简陋的西瓜帐篷避雨,遭遇雷击。其中2人死亡,1人被击脚部受轻伤。经调查核实:一是雷击点地处空旷田间地带,搭起的瓜篷较易引雷;另外就是在雷击点的很大范围内无任何电的设施,而在打雷期间,两人使用手机,手机电磁场则是祸根。 2、老师讲述并提问: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省因雷击发生灾害478起,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数千台电器、通信设备等被雷击损坏。在全国,每年雷电灾害近万次,造成人员伤亡数千,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到上百亿元。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老师小结: 生命在你手中,防雷击安全不容忽视。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防雷击的安全知识,并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强自我防范。据统计,在我国雷击伤亡绝大部分发生在郊区农村。究其原因,一是郊区农民对科学防御雷电意识淡薄,以封建迷信思想解释雷电现象相当普遍;二是郊区农民防御雷电的能力低下,不懂得在雷电天气条件下如何自我防范;三是郊区农村建筑物忽视雷电防御装置建设。 (二)防雷击安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老师:打雷时,在家里怎样使用电器? 同学A对抢答同学的答案评判。 同学B总结并公布正确答案:切断电源,拔掉电话插头,同时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更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淋浴者。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电话。强雷鸣闪电时,一定不要使用手机。 2、老师: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那该怎么办呢? 同学A对抢答同学的答案评判。 同学B总结并公布正确答案: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

雷电灾害防范常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防雷电安全知识 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一、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二、雷电的主要特点 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三、雷电造成的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四、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1.相关防范措施 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如收音机、电

视机、计算机、电话机等,室外天线和电源线要接地良好,空调器、电冰箱、抽油烟机也要停止使用,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的家庭,门窗可安装金属网罩并接地良好,以防球形闪电入室。如果人在户外,雷雨时应及时进入有避雷设施的场所,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大树、烟囱下躲避。当雷电距离很近时,不要撑开带铁杆的雨伞,头顶上方要避开金属物,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在水田劳动或者在河里游泳,应立即离开水中,以防雷电通过水的传导而遭雷击。在雷雨中,若感到头、颈、身体有麻木的感觉,这是即将遭受雷击的先兆,应立即躺下。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万一遇到被雷电击昏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按摩,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2.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

雷电常识及预防雷击灾害安全注意事项

雷电常识及预防雷击灾害安全注意事项 一、雷电基本常识 雷电就是一种常见得大气放电现象。在夏天,当地面含水蒸汽得空气受热不断地上升到高空,形成积雨云,在上升得过程,由于气流得摩擦以及地球磁场得影响,云得不同部位聚集着大量得正电荷或负电荷,形成雷雨云,而地面因受到近地面雷雨云得电荷感应,也会带上与云底相反极性得电荷。当云层里得电荷越积越多,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把空气击穿,打开一条狭窄得通道强行放电,发出耀眼得强光,这就就是闪电,而闪电通道道上得高温会使空气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这种强烈得冲击波活动形成了雷声。由于雷电释放得能量相当大,它所产生得强大电流、灼热得高温、猛烈得冲击波、剧变得静电场与强烈得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给人们带来了多种危害。雷电通常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及浪涌三种: 1 、直击雷就是指雷云直接对大地某点发生得强烈放电。它可以直接击中设备,如牵引变电所回流线,电话线、供电线等。雷电流便沿着导线进入设备,从而造成损坏。此时雷电得主要破坏力在于电流特性而不在于放电产生得高电位。雷电击中人体、建筑物或设备时,强大得雷电流转变成热能,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破坏,以及设备毁坏等。 2、感应雷就是雷电在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放电。由于电磁感应而在传输信号线路、埋地电力线、设备间连接线产生感应电压,使连接在线路中电子设备遭到损害。感应雷虽然没有直接雷猛烈,但其发

生得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其中感应雷可分为以下两类:(1)静电感应雷。带有大量负电荷得雷云所产生得电场会在架空线路上感生出被电场束缚得正电荷。当雷云对地放电或对云间放电时,云与大地间得电场消失(严格说就是大大减弱),那么在线路上感应出得这些被束缚得正电荷也就在一瞬间失去了束缚,电荷来不及立即流散,在电势能得作用下,产生对地很高得静电感应过电压,这些正电荷将沿着线路产生大电流冲击,从而对电器设备产生不同程度得影响。(2)电磁感应雷。雷击发生在供电线路附近,或击在避雷针上会产生强大得交变电磁场,此交变电磁场得能量将感应于线路并最终作用到设备上(由于避雷针得存在,建筑物上落雷机会反倒增加,内部设备遭感应雷危害得机会与程度一般来说就是增加了),对用电设备造成极大危害。 3 、雷电浪涌就是近年来由于微电子设备得不断应用而引起人们极大重视得一种雷电危害形式,同时其防护方式也不断完善。最常见得电子设备危害不就是由于直接雷击引起得,而就是由于雷击发生时在电源与通讯线路中感应得电流浪涌引起得。一方面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从而造成设备耐压、耐过电流得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得承受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侵入。浪涌电压可以从电源线或信号线等途径窜入微电子设备。 二、变电所值守防雷应急安全知识 (一)指导思想

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知识

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知识 1.什么是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沿河流及溪沟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以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2.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 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是: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富宁县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尤其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及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上述地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几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因此危害性、破坏性很大。 3.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1)地质地貌因素。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房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如紫色砂页岩、泥质岩、红砂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2)气象水文因素。副热带高压的北跳南移,西风带环流的南侵北退,以及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辐合交汇,形成了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拦洪工程设施溃决而形成洪水。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3)人类活动因素。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河道的不断被侵占,河道严重淤塞,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也是山洪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4.诱发山洪灾害的气象因素有哪些?

重大雷电灾害防御有效措施管理制度.doc

重大雷电灾害防御措施管理制度 为加强本单位重大雷电灾害防御措施的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本单位法人代表对本制度的制定及执行负责。本单位安全管理员负责本制度的具体实施、检查工作。 二、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雷知识。积极配合气象防雷部门的科普教育活动,宣传防雷减灾的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提高职工的防雷意识,使职工了解雷电灾害的特性,掌握雷电防护基本知识,增强自身防护能力。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本单位必须安装防雷装置。安全管理员定期检查防雷装置使用及维护情 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按时参加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工作,保证安全有效。 四、储罐区及生产车间等重点部位,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 避免雷击时引发灾害事故。 五、保护好防雷装置。对破坏防雷装置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及处罚, 情节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保护、爱护防雷装置的人员进行嘉奖。 六、尽量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作业。必须作业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七、发生雷电天气时,人员应做到以下雷电防御措施: 1 / 14

1、不宜停留在楼(屋)面上或空旷地带; 2、不宜站在高大建筑物、大树、电杆、塔吊旁; 3、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 4、不宜在空旷的室外活动以及骑单车或摩托车; 5、尽量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6、远离水管、电气线路或金属门、窗; 7、切勿处理并远离开口盛载的易燃物品; 8、不宜进入空旷地带的棚屋、岗亭等建(构)筑屋; 9、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断电后放到安全的地方。 八、发生重大雷电灾害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向气象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2、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3、消除火灾等危险源; 4、抢修被损坏的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 5、维持厂区的治安; 6、严格保护好事故现场; 7、积极配合气象部门的雷电灾害事故调查、分析工作;总结雷电灾害事故的经验教训,写出雷电灾害事故报告。 8、总结雷电灾害事故的经验教训,写出雷电灾害事故报告。 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手册

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手册 克仁克腾旗气象局 目录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70号)1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 第二章 山洪灾害知识14 第三章 风沙、沙尘灾害知识19 第四章 雷电灾害知识23 第五章 气象次生灾害知识30 第六章 生活中如何防御气象灾害35 第七章 农作物如何防御气象灾害42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70号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2010年1月20日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 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实行以人为本、科学防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将气象灾害的防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全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六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联防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监督检查。 第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学校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和课外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气象等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的气象灾害防御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国家鼓励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技术研究,支持气象灾害防御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技水平。 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在气象灾害发生后开展自救互救。 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预防 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 第十一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域,编制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第十二条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防御原则和目标、易发区和易发时段、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防御措施等内容。 第十三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第十四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标准,应当考虑气象灾害的影响。 第十五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编制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第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协助本地人民政府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 第十八条大风(沙尘暴)、龙卷风多发区域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防护林和紧急避难场所等建设,并定期组织开展建(构)筑物防风避险的监督检查。 台风多发区域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海塘、堤防、避风港、防护林、避风锚地、紧急避难场所等建设,并根据台风情况做好人员转移等准备工作。

山洪灾害防御常识word版

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一、什么是山洪灾害? 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二、山洪灾害的成因: 1、持续或短时强降雨持续降雨或短时强降雨汇聚成地表径流,导致溪沟水位暴涨,产生溪河洪水;洪水挟带大量砂石成为泥石流;因降雨导致山体松动滑落,形成山体滑坡。溪河洪水、泥石流和山体摧毁房屋、田地、公路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蓄水工程溃决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突然溃决垮塌,水流突然涵出,形成溪河洪水,因其流量大,流速快,有时会诱发泥石流、滑坡、造成灾害。 三、山洪灾害的种类 1、溪河洪水暴雨引起山区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是山东一种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由于溪河洪水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常冲毁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甚至可能导致水库、山塘溃决,造成人身住户和财产损失,危害很大。 2、滑坡土体、岩块或斜坡上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动形成滑坡。滑坡发生时,会使山体、植被

和建筑物失去原有的面貌、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泥石流山区沟通谷中暴雨汇集形成洪水,挟带的泥沙石块成为泥石流。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迅猛、动量大的特点,蒋兼有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和落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常常掩埋掉一个村庄或城镇。 四、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1、广泛宣传,增强意识各级政府要在县、镇、村、矿业、工厂、机关、学校、企业的广大群众中积极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要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增强防范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2、制定预案,落实责任要事先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落实各级各类责任人和应急处臵措施。 3、发生暴雨,高度警惕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和山体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做到日不闭户、夜不上床、河不行船、桥不通行、日夜巡查。 4、及时预警,迅速传递观测到可能引发洪水、泥石流、滑坡和降雨量,要立即采取鸣锣、放铳、打电话、广播等预先认定的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

浙江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

浙江雷电灾害防御和应 急办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浙江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二○○五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省长吕祖善 二○○五年三月十五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雷电灾害防御以及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实行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雷电灾害防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加大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投入,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条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公安、建设、规划、安全监管、质量技监、信息产业、电力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理工作。 第六条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雷电灾害防御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雷电灾害防御技术,宣传普及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防雷减灾意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雷电灾害防御

第八条省气象主管机构会同公安、建设、规划、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编制全省雷电灾害防御规划,经专家论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市、县(市、区,下同)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全省雷电灾害防御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防御实施方案,经专家论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第九条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及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雷电灾害状况分析; (二)雷电灾害的防御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雷电灾害重点防御区; (四)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工程建设; (五)雷电灾害防御措施等。 第十条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雷电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2018修订)

《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2018修订)》 2018-03-27 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 (2005年3月1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90号公布根据2008年7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46号公布的《关于修改〈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等3件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63号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4件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雷电灾害防御以及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实行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雷电灾害防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加大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投入,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经济和信息化、公安、建设、规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技 术监督、电力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雷电灾害防 御和应急处置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雷电灾害防御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雷电灾害防御技术,宣传普及雷电灾害防御的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防雷减灾意识。 第二章雷电灾害防御 第七条省气象主管机构会同公安、建设、规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编制全省雷电灾害防御规划,经专家论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市、县(市、区,下同)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全省雷电灾害防御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防御实施方案,经专家论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第八条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及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雷电灾害状况分析; (二)雷电灾害的防御原则和基本要求; (三)雷电灾害重点防御区; (四)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工程建设; (五)雷电灾害防御措施等。

山洪灾害防御避险知识[整理]

山洪灾害防御避险知识[整理] 山洪灾害防御避险知识 如何应对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发生前: 1、在城区外居住的居民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建房,避免将房屋建在受河道出槽洪水顶冲的地方。不要人为侵占河道自然行洪断面。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看山上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 2、城镇居民、商场、学校、厂矿企业等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织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商场、学校、广场等人群密集区要及时做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 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 2、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快速,果断放弃。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当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学校要视情况临时放假或统一留校避洪,安排好临时食宿,并通知家人,避免家长在接应寻找孩子的路上发生意外。 4、及时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等。 洪水发生了,如何自救

1、洪水来了,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了,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的工具。 2、当洪水来得很快,大水已经进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单身游水转移。 3、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只能做暂时避难场所,因为经水一泡,它们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 4、假如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山区发生泥石流怎样确保安全 1、居住的山沟有可能暴发泥石流,应搬迁到安全地点暂时避难。 2、暴发泥石流是由沟顶开始的,发出的响声好像“轰……轰……”的打炮声。白天或者黑夜,在屋里避雨时,只要听到这种声音,要迅速跑到室外向山顶转移。 3、暴发泥石流时间很短,只能扶老携幼轻装转移。 4、转移路线应事前选定,清除沿途的障碍物,避免急速上山时,浮石、滑坡伤人。同时要防雷击、电线伤人。 山洪易发区居民汛期如何加强防范 经常收听收看气象信息和上级部门发布的灾情预报,密切关注和了解所在地的雨情、水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现金应存放银行,不要藏在家中。特别是居住地属于危险区的居民,必须事先认真熟悉居住地所处的位置和山洪隐患情况,确定好应急措施与安全转移的路线和地点;还需勤于观察房前屋后是否有山体开裂、沉陷、倾斜和局部位移的变化;是否有井水浑浊、地面突然冒浑水的现象;是否有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等等。发现明显的前兆,就应迅速果断地撤离现场。 遭遇山洪灾害时怎样报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