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背诵条文

温病条辨背诵条文
温病条辨背诵条文

1.《温病条辨》的作者是B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叶天士

D.薛生白

2.《温病条辨》这本书创立并完善了哪种纲领B

A.六经辨证

B.三焦辩证

C.脏腑辨证

D.卫气营血辩证

3.温病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条辨》上焦篇首条共列举了多少种温病的种类C

A.5

B.7

C.9

D.11

4.吴鞠通认为太阴风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应用什么方治疗B

A.辛凉轻剂桑菊饮

B.辛凉平剂银翘散

C.辛凉重剂白虎汤

D.桂枝汤

注:恶寒轻而热较重者,用银翘散之辛凉以疏解。是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代表方。

5.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咳者什么方主之A

A.辛凉轻剂桑菊饮

B.辛凉平剂银翘散

C.辛凉重剂白虎汤

D.桂枝汤

注:主风热犯肺证治。身不甚热而口微渴所以表示病情较轻。但咳表示咳嗽是其主症。证由风热犯肺,肺失宣畅所致,故用辛凉轻剂桑菊饮。

6.辛凉平剂是指B

A.白虎汤

B.银翘散

C.桑菊饮

D.黄连解毒汤

7.吴鞠通认为银翘散证出现项肿咽痛者,应加A

A.元参,马勃

B.射干,栀子

C.生地,玄参

D.大青叶,玄参

8.银翘散证出现衄者,其加减法为B

A.去芥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粉丹皮

B.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

C.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炭

D.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碳、粉丹皮

9.?邪热入营?的清营汤证‘反不渴’是因为D

A.邪热不甚

B.兼有痰邪

C.兼有瘀血

D.邪热蒸腾营阴上泛

10.吴鞠通认为上焦温病常见两种死症是A

A.肺之化缘绝者和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

B.逆传心包者和肺之化缘绝者

C.阳明太实土克水者和逆传心包者

D.阳明太实土克水者和肺之化缘绝者

11.?三仁汤?中的‘三仁’是指C

A.杏仁、桃仁、薏苡仁

B.杏仁、蔻仁、薏苡仁

C.杏仁、蔻仁、薏苡仁

D.杏仁、桃仁、蔻仁

12.三仁汤?中的‘杏仁’取的是其什么作用C

A.止咳平喘

B.化痰祛湿

C.轻开上焦肺气

D.润肠通便

13.湿温初起而见?胸闷不饥?的主要原因是B

A.胃肠积滞

B.湿热阻滞中焦气机

C.中气实

D.胃强脾弱

14.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其病为D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注:湿温病多发于夏秋之交,有起病缓,传变慢,病情缠绵难愈等特点。该病初起,病偏上焦,卫气同病,症见头痛恶寒,身重头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这是湿温的主要脉症,称为?湿温?

15.?手太阴暑温?初起,‘但汗不出者’表明B

A.暑热不甚

B.兼有寒邪郁表

C.兼有湿邪郁表

D.暑热郁表

注:本条?汗不出?必恶寒重,是辩证要点。说明本证属暑湿内蕴,寒束于表的表实证。

16.吴鞠通认为?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是因为A

A.暑必兼湿

B.暑必兼寒

C.暑必兼痰

D.暑必伤阳

17.?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若兼见?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的表现,说明其病B机兼有

A.正虚不能运药

B.肺气不降

C.火腑不通

D.无舟水停

注:?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表示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者。不能只通下,需要一面宣肺气之痹,一面逐肠胃之结。

18?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若兼见?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的表现,说明其病机兼有C

A.正虚不能运药

B.肺气不降

C.火腑不通

D.无水舟停

19.牛黄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D

A.牛黄加小承气汤

B.牛黄加大承气汤

C.安宫牛黄丸加大承气汤

D.安宫牛黄丸加大黄

20.增液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D

A.增液汤加大承气汤

B.增液汤加小承气汤

C.增液汤加调胃承气汤

D.增液汤加大黄芒硝

21.一、二、三、四、五加减正气散均有下列那组药物D

A.藿香、广皮,厚朴、半夏

B.藿香、广皮、半夏、茯苓

C.藿香、半夏、厚朴、茯苓

D.藿香、广皮、厚朴、茯苓

22.认为导致湿温的原因是?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的医家是D

A.叶天士

B.薛生白

C.雷少逸

D.吴鞠通

注:?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与薛生白?太阴内伤,湿饮停滞,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之说意义相同。

23.对于湿温的治疗,哪部著作出?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A

A.《温病条辨》

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经纬》

24.加减复脉汤是指B

A.复脉汤加玄参减参、桂、枣、姜

B.复脉汤加白芍减参、桂、枣、姜

C.复脉汤加玄参减参、桂、姜、草

D.复脉汤加白芍减参、桂、姜、草

25.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治宜D

A.加减复脉汤

B.三甲复脉汤

C.大定风珠

D.青蒿鳖甲汤

注:本条发热多见于温病后期,临证尚有能食消瘦,舌红苔少,脉沉细数等表现。此时阴液已亏,余邪留伏阴分,往往病情迁延,经久不解,病虽不重,但其余邪消耗阴血,注意善后。

26.温病后期邪热留伏阴分的发热表现是A

A.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B.日晡潮热,体热肢厥

C.身热不扬,汗出不减

D.往来寒热,热多寒少

27.桑菊饮证常见A

A.微渴

B.渴甚

C.不渴

D.渴不欲饮

28.清营汤证常见C

A.微渴

B.不渴

C.但欲漱口不欲饮

D.渴甚

29.白虎汤证常见B

A.不渴

B.渴甚

C.渴不欲饮

D.但欲漱口不欲饮

30.牛黄承气汤呈现的治法是D

A.邪正合治法

B.脏腑合治法

C.二肠同治法

D.两少阴合治法

31新加黄龙汤体现的治法是A

A邪正合治法

A.脏腑合治法

B.二肠同治法

C.两少阴合治法

32.宣白承气汤体现的治法是B

A.邪正合治法

B.脏腑合治法

C.二肠同治法

D.两少阴合治法

33.对于湿温的治疗,提出当三焦分治的是C

A.叶天士

B.薛生白

C.吴鞠通

D.吴又可

CEAE

34湿温病.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者,以何方主之C

A.麻黄汤

B.桂枝汤

C.三仁汤

D.枳实导滞汤

35.湿温病症见?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者,以何方主之A

A.黄芩滑石汤

B.枳实导滞汤

C.桂枝汤

D.麻黄汤

36.风温、温热、瘟疫、温毒、冬温,邪热羁留阳明已久,若症见?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治宜A

A.承气汤

B.复脉汤

C.枳实导滞汤

D.黄连阿胶汤

注:症见?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属阳明腑实,可用攻下之法。

37.风温、温热、瘟疫、温毒、冬温,邪热羁留阳明已久,若症见?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治宜A

A.加减复脉汤

B.黄连阿胶汤

C.枳实导滞汤

D.复脉汤

注:症见?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此为邪热少而虚热多,中无结粪,属肾阴大伤,应用加减复脉汤以滋养肾阴。

38.吴氏所提出的三焦治疗上的主要特点B

A.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B.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

C.宣上,畅中,渗下

D.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注:对于三焦分证的治疗大法,吴氏指出治上焦之药要如同那样轻,因为非轻清

上浮之品久不能达到在上的病位。治中焦要如同秤杆那样保持平衡,不平衡就不能平安。治疗下焦则如同秤砣一样,如果不用性质沉重的药物就不能直达在下的病所。吴氏用‘羽’‘衡’‘权’三字,突出了三焦治疗上的主要特点。

40.请选出吴鞠通关于温病范围的论述:B

A.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B.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C.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D.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注:根据病因可把温病分为九种分别是风温、温热、瘟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

41.请选出吴鞠通关于温病发病部位的论述:A

A.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B.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C.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D.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

注: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温邪侵犯人体一般是从口鼻而入,而鼻气通于肺,肺合皮毛,因而温病发病多始于肺卫,即吴氏所言‘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42.下列哪项不是白虎四禁的内容B

A.大汗出、大渴、脉沉、舌红苔黄

B.脉浮弦而细、脉沉、不渴、汗不出

C.汗不出、不渴、舌淡苔白、脉弦细

D.大汗出、不渴、脉沉、脉数

注:白虎汤为辛寒清气,达热出表的名方。若脉浮为病在表;脉弦为病在少阳;脉细为阴虚;脉沉为热结肠腑或阳气虚弱;不渴为津液未伤;汗不出为表气郁闭或无作汗之源。体现了?有是证便用是药?的辩证思想。

43.下列哪项不是湿温病三大禁忌B

A.禁汗、禁下、禁补

B.禁汗、禁润、禁下

C.禁补、禁下,禁润

D.禁汗、禁补、禁润

44.根据吴鞠通《温病条辨》原文湿温病初起治疗方剂是:D

A.甘露消毒丹

B.连朴饮

C.藿香正气散

D.三仁汤

注:湿温病初起有三大禁忌:一为禁汗,若见恶寒头痛,身重头痛,误认为伤寒而用辛温发汗之药,则会耗伤心阳,湿浊虽辛温之品上蒙清窍,可致神昏等证。而为禁下:若见胸闷不饥等湿热阻滞脾胃之证,误以为胃肠积滞而妄用苦寒攻下,则脾阳受损,脾气下陷,湿邪下趋而为洞泄。三则禁润:若见午后身热等误认为阴虚,妄用滋腻阴柔之药,必使湿邪难解,病情加重而难以治愈。应治宜三仁汤。(原文: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45.?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说明湿热病邪传至哪个部位:B

A.停留上焦

B.下传中焦

C.下传下焦

D.连及中下二焦

注:阳明温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产生机理。以及阳明经腑证的论治。阳明温病有经证与腑证的不同其区别主要有脉、舌象、腹诊及大便状况的不同。阳明经证当辛寒清热,透邪外出,用白虎汤治疗阳明腑证当苦寒攻下,用承气汤.

46.阳明温病,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应用:B

A.调胃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白虎汤

D.宣白承气汤

47.下列哪四项能表明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不同之处D

A.脉象、舌象、二便、斑点

B.脉象、大便、腹诊、是否恶寒

C.脉象、腹诊、二便、是否恶寒

D.舌象、脉象、大便、腹诊

注:阳明温病有经证与腑证的不同,如腹软无压痛,大便不秘者,多属经证,如腹部胀满疼痛,便秘或热结旁流,则属腑证。

48阳明温病,腑实应下失下,邪气流连,正气内虚时应用方是:A

A.新加黄龙汤

B.增液承气汤

C.宣白承气汤

D.牛黄承气汤

49阳明腑实,小肠热盛证所用方剂是:A

A.导赤承气汤

B.牛黄承气汤

C.宣白承气汤

D.增液汤

注:阳明温病攻下法无效或不能单用攻下法的情况。若腑实兼正气亏损应用新加黄龙汤以滋阴润下。若腑实兼痰热阻肺者,应用宣白承气汤。一面宣肺气之痹,一面逐肠胃之结。若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证,一以通大便之秘,一以泄小肠之热,选用导赤承气汤。对于热入心包,阳明腑实证应用牛黄承气汤,一以牛黄清心开

窍,一以大黄攻下泻热。对于阴液亏耗大便不通可用‘增水行舟’的增液汤。(原文: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50下列哪项是关于《温病条辨》中温病后期真阴耗竭的原因:A

A.阳明邪热炽盛,流连过久,伤及少阴

B.腑实应下失下,邪气流连,正气内虚

C.湿热阻遏,缠绵难解,正气亏虚

D.邪热传入营分,伤及肝肾

51.《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温病发汗而汗不出者,如发斑者,应用C

A.白虎汤

B.清营汤

C.化斑汤

D.至宝丹

52.《温病条辨》中治疗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而先牛黄丸,仍不大便者的主方是B

A.大承气汤

B.调胃承气汤

C.新加黄龙汤

D.导赤承气汤

53.《温病条辨》中提出,温毒见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治疗当用B

A.普济消毒饮去元参、板蓝根

B.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

C.普济消毒饮加大黄

D.普济消毒饮加重黄芩、黄连

54.《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温病,初起但热不寒而渴者,用银翘散主之,但下列何种温病不在此例A

A.温毒

B.冬温

C.温热

D.瘟疫

注:太阴风温、温热、温疟、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55.《温病条辨》中所说的小儿暑痫,主要症状有B

A.舌绛

B.猝然惊厥

C.身热

D.脉数

56《温病条辨》中所列的温病不包括下述哪个A

A.温热

B.霍乱

C.瘟疫

D.暑温

57.提出?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的医家是

A.吴鞠通

B.吴又可

C.薛生白

D.张仲景

58.《温病条辨》中提出下列何种病证可与清营汤B

A.阳明温病,舌黄腻,汗出,脉滑数者

B.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

C.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口渴者

D.太阴温病,咳喘,汗出,舌红苔黄燥者

59.以下哪一条属于《温病条辨》提出的斑疹治禁A

A.升提

B.凉血

C.清热

D.和解

60《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阳明腑实,?诸症悉而微,脉不浮者,当用C

A.大承气汤

B.新加黄龙汤

C.小承气汤

D.导赤承气汤

61,指出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的医家

A吴又可

B.吴鞠通

C.章虚谷

D.王孟英

62.《温病条辨》中指出;温病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决定使用下法或滋肾法的主要依据是B

A.口渴或口不渴

B.脉沉实或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C.发热或不发热

D.恶寒或不恶寒

注:症见?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属阳明腑实,可用攻下之法。症见?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此为邪热少而虚热多,中无结粪,属肾阴大伤,应用加减复脉汤以滋养肾阴。

63.《温病条辨》中用清营汤去黄连主治的病证是A

A.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口反不渴者

B.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口渴者

C.阳明温病,舌黄燥,舌绛,不渴者

D.阳明温病,舌滑,肉色绛,不渴者

注:温病始于上焦手太阴,寸脉大,知上焦热重,也是手太阴温病应有之脉象。舌干燥,色绛知病位虽在上焦,但病邪已不在卫气而直入营分了。舌绛是营分证的特殊舌象。?口反不渴’是邪入营分吗,蒸腾营阴,上泛于口所致。病在营分,当以清营泻热为主。

64.?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治宜A

A.一加减正气散

B.二加减正气散

C.三加减正气散

D.四加减正气散

注:上中下三焦皆被湿郁,脾胃升降失常,病变中心偏于中焦,乃湿热中阻所致。治以分消中焦湿热,升脾降胃,化浊理气。

65.因?吸受秽湿?,而症见?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ing,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者,辩证为B

A.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B.湿热弥漫三焦

C.湿热郁伏膜原

D.湿热困阻中焦

66吴氏五个加减正气散所治病证均有湿热内郁,阻滞气机,脾胃升降失常的病例变化,病机中兼有湿蕴化热的有ABC

A一加减正气散

B二加减正气散

C三加减正气散

D.四加减正气散

67.吴氏五个加减正气散所治病证均有湿热内郁,阻滞气机,脾胃升降失常的病例变化,病机中兼有湿从寒化的有DE

A.一加减正气散

B二加减正气散

C三加减正气散

D.四加减正气散

68.导赤承气汤体现的治法是

A.脏腑合治法

B.二肠同治法

C.邪正合治法

D.两少阴合治法

69.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瘲,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应用

A加减复脉汤

B.大定风珠

C.三甲复脉汤

D.小定风珠

注:热邪久羁不退,本已吸烁真阴,又误用汗下之药,更劫夺肝肾阴液因而神倦瘛瘲,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本是三甲复脉汤之后再论虚风内动,应用纯虚无邪,虚风内动,风动欲脱的救急之方。

70呃逆与?热厥?并见,多是热扰

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足阳明胃经

注:呃逆与热厥并见,多与热扰任脉循膈而引动胃气冲逆有关。任脉统一身之阴经,为阴经之海,阴经竭则任脉空,加之热邪内扰,胸腹内脏功能失调,故致胃气上逆而动膈。

71.根据《温病条辨》下列哪方可以防止痉厥的发生

A.三甲复脉汤

B.二甲复脉汤

C.大定风珠

D.青蒿鳖甲汤

72.湿热病之神昏与小便不通并见其原因是B

A.湿热阻于中焦

B.湿邪闭阻于下,郁闭于上,蒙蔽心窍

C.湿热蒙蔽于上,清窍为之闭塞

D.温病后期真阴耗伤虚风内动

73.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应用

A,加减复脉汤

B.济川煎

C.麻子仁丸

D.增液汤

注:吴氏指出?热结与液干?是不大便的两大因素,脉实证实者,用承气汤。偏于阴亏而半实半虚者,用增液汤。此方寓泻于补,增水行舟,所谓以补药之体作泻药用。

74.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应用

A.银翘散加生地、玄参、麦冬、甘草

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

C.银翘散加元参、生地、丹皮、杏仁

D.银翘散加玄参、丹皮、麦冬、白芍

75.太阴伏暑,舌白不渴,无汗者,应用

A.银翘散去牛蒡子、玄参加杏仁、甘草

B.银翘散去荆芥、玄参加杏仁、滑石

C.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

D.银翘散去牛蒡子、生地加杏仁、滑石

76.上焦病热厥,发病部位多在

A.肺

B.心

C.心包络

D.脾胃

77.大定风珠是三甲复脉汤加了下列哪一组药物A

A.鸡子黄、五味子

B.鸡子黄、阿胶

C.阿胶、黄连

D.五味子、黄连

78.温疫的主要病因是:C

A.温毒之邪B.火热之邪

C.疫疠毒邪D.暑湿之邪

79.在著作中主论温疫发斑发疹的医家是:D

A.叶天士B.陆子贤

C.吴坤安D.余师愚

80.可用于温疫初起卫气同病的方剂是:D

A.银翘散B.竹叶石膏汤

C.桑菊饮D.柴葛解肌汤

81.温疫的治疗原则是:A

A.迅速祛除病邪B.扶助正气以祛邪

C.扶正祛除并用D.苦寒泄热为主82..清咽养营汤适用于烂喉痧什么证型?B

A.毒燔气营B.余毒伤阴

C.毒壅气分D.毒侵肺卫

83.?烂喉痧以畅汗为第一要义。?是哪位医家说的:D

A.叶天士B.吴鞠通

C.王孟英D.丁甘仁

84烂喉痧的基本特征是:A

A.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B.发热恶寒,咽喉肿痛

C.初起发热恶寒,咳嗽D.咽痛口渴

关于研究生《温病学原著选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制订与实施的探讨

关于研究生《温病学原著选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制订与实施的探 讨 溫病学原著的学习有助于深化研究生对温病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水平,养成并提高其中医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制订完备的温病学原著教学内容与方法对于研究生学好温病至关重要。 标签:温病学;研究生 《温病学》作为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在中医院校学生本科阶段已广为开展,其对学生日后医疗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本科阶段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温病的辨治理论体系,在临床实习中亦能有初步运用。通过与其它三门经典课程比较分析,学生了解了温病学的独特辨证手段与治疗方法。而经典课程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其影响深远,挖掘价值之高已在业内学者中形成共识,尤其对于经典原著的学习,更要求学习者精益求精,认真领悟经旨内涵,结合临床,研究分析原文的指导意义。但本科生由于学时数所限及对温病学的认识还较为浅显,开展原著选读的学习条件尚不成熟,而研究生阶段正是其学习温病学原著的最佳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已掌握了大量的中西医知识,并经过临床实习见到大量的病例,具备了一定的诊疗能力,对所学知识能够进一步领悟,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因此,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对于温病学的学习更需要深入且细致的研究。 温病学原著的学习有助于深化研究生对温病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水平,养成并提高其中医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制订完备的温病学原著教学内容与方法对于研究生学好温病至关重要。 1 条文的选取与学习要求 清代四大医家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系统地阐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造性的建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辨证理论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与方药,其著作影响深远,为后世医家留下了宝贵财富。温病学原著的学习也正是紧紧围绕这四位医家的著作展开,而每部著作内容涉猎广泛,条文众多,非一时一课之功所及,因此,条文的选取为此门课程开展优劣之前提。 首先,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且能突出每位医家学术思想的条文,并要符合现代疾病的治疗需要,在临床中屡获疗效的原文为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四部温病学经典著作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能及时总结四位医家的独特辨证方法、对疾病的认识规律、代表性的治则治法及潜方用药规律,根据现代人体质及疾病发生发展需要,选择实用性强,具有较好治疗效果的条文为宜。其次,制订条文的学习程度。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温病原著条文为初次学习,难免有主次不清,方向把握不准的现象出现,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制订出对条文学习的浅深程度。可将选取的条文分为三类。对于主要条文,能总体反映该医家学术思想且临床常用的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 一、重点背诵原文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8) [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二、名词 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8、益胃:益胃是叶天上《温热论》中提出温邪始终流连气分的治疗大法,该法以轻清之品,清气生津。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以振奋正气,经过战汗,使气机宣通,腠理开泄,邪气随汗外透。 三、如何理解叶氏“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叶氏提出“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是指其发展传变均具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伤寒虽以六经分证,亦影响到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故言“同”,但是,此“同”并非完全相同。 2、“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与温病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病,温病初起邪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若有湿浊兼夹,邪在少阳时多见少阳三焦病变,治以分消上下,温病里结阳明时,多见湿热积滞交结胃肠,治以轻法频下;病程中易伤津液,重视养阴生津;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常要滋养肺胃或肝肾之阴。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里结阳明时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四、试述温邪在卫的治法与失治后的表现 1、温邪在卫的治法

伤寒论重点背诵条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

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复习重点、试题-温病学重点word打印版

温病学重点 名词解释 1、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里的温病。 3、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为湿热郁蒸气分之象。 5、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两阳相劫:病机名。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致病急骤,传染性极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7、瘟疫:疾病名。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等。 二、简答 2、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的初起证侯,发病季节,治则,治禁。

温病学重点条文.pdf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 《温热论》 - 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 - 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 - 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 - 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 清窍必干, 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 - 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 不可不知。 6. 《温热论》 - 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

2020年中医执业《伤寒》《温病》30条

2020年中医执业《伤寒》30条 太阳病篇 【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主之。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168】伤寒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阳明病篇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出,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少阳病篇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病篇

温病学条文背诵

温热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摶,势必孤矣。(2)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与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6)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与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7)大凡瞧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8)

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9)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摶,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10) 湿热论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 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2) 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3) 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

温病考试重点整理

原文部分 《温热论》(叶天士) 主要学术思想: 第一、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出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温病和伤寒的区别。 第二、创立卫气营血学说作为温病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第三、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容,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pei等。 第四、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容。 背诵: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矣。 名词解释: 两阳相劫:风与温热俱属阳邪(两阳),风与温热相结合为病,风火交炽,势必劫烁津液,而出现清窍干燥等症。 浊邪害清:湿浊与热邪相合,湿热蕴蒸而蒙蔽于上,清窍壅塞,临床上可见耳聋,鼻塞、头目昏眩等症。

《湿热病篇》 《湿热病篇》主要容: 1.湿热病的发病多先伤而生湿,必外合邪而致病,初起即见里证,甚少单纯的表证。 2.阐明了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变重心在脾胃,常引起厥阴(肝)、少阳(胆)的变证。 3.精辟地概括湿热病邪“蒙上、流下、上闭、下壅”以及闭阻三焦的特点,提出湿热病当从三焦辨证,治疗当立足分解湿热,分利三焦。 4.创造了湿热病瘥后调理的辨治方法,使湿热病的辨治体系更臻完善。 湿热病提纲(背诵) [原文]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名词解释: 阴湿—湿未化燥,湿邪伤表,郁遏卫阳,证见恶寒而不发热,症以湿象偏著者为阴湿。 阳湿—湿已化热,见症以热象明显者则为阳湿。章虚谷曰:“以其恶寒少而发热多,故为阳湿也。 主客浑受:源于吴又可《温疫论》“主客交病”。“主”指人体营血,“客”指病邪。 指久病正虚,湿热之邪久留与人身营血相混而形成络脉凝瘀的一种病理状态吴瑭《温病条辨》 湿温病初起有三大禁忌:

伤寒杂病论条文背诵部分

《伤寒论》背诵部分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 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 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反汗出恶风者,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法皮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

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 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各二两,炙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 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 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切,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温热论》—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得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瞧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得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得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得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得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得治法,战汗得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与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得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与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温热论》—三焦之邪里结阳明得治法,及湿热病与伤寒下法得区别

内经选读 原文背诵

101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102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03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105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106皇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107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201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202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干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doc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 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温热论》-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温热论》-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

温病条文

湿热论叶天士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 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温病大纲)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 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邪在肺卫) 3.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于温合,蒸 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变。(邪在肺卫)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 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邪入营血)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 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汉并,热达腠开,邪从 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汉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患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 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 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 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需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随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也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和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症,则有不同也。 10.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 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亦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温病背诵条文

《温热论》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3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轻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5)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6)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7)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8)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9) 10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在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10)

温病背诵条文

《温热论》1-10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病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症。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中医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必背条文 《内经》条文精选(4条) 1、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也,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也,谋略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膳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2、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3、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4、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月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伤寒论》条文精选(27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乾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