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沥青试验段总结教学提纲

泡沫沥青试验段总结教学提纲
泡沫沥青试验段总结教学提纲

泡沫沥青试验段总结

*********段

大修工程

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段总结(K13+600~K13+900)

********公司

***标项目部

****年*月

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段总结

一、试验段概况

1、试铺时间:***年*月*日

2、施工单位:********公司

3、监理单位:********监理有限公司

4、天气情况:晴,气温19-27℃,湿度1%,风力1-2级,具备施工条件。

5、试铺段桩号:施工桩号为K13+600–K13+900,长度为300米,结构类型为10cm厚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铺筑宽度为11.9m。下承层为水稳碎石基层,已通过监理组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6、试铺时间:****年*月*日上午7:20调试出料,试拌2车后废弃,8:15第三车开始,8:50到达现场,开始摊铺,10:00摊铺完成,12:00碾压完成。

二、人员组织和机械设备

1、人员组织

为使试验段顺利开展,项目部根据前、后场需要对每个岗位进行了明确的人员分工,并责任到人,具体分工见下表:

2、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

工程所需施工机械的产量及吨位等性能均满足招标文件及工程实际的需要。现场摊铺、碾压机械均于*月*日前再次进行保养、调试、试运转,各种设备运转正常,性能优良。主要施工设备见下表:

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表

三、试验有关参数:

1、原材料:摊铺所用的细集料、沥青、水泥等原材料经检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泡沫沥青冷再生配合比如下表: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表

四、试验过程及相关情况:

1、施工准备: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速度较快,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避免在施工时中断施工,影响工期和质量。一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在准备原路面的前一周,应在再生路段各路口设置表示牌,提醒司机及行人封闭交通的时间。开始准备原路面时,完全封闭交通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再生路段要完全封闭交通。

2).施工组织。组建项目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和协调各部门的人员、物资和财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全面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详细了解现场情况;编制详细具体的施工组织计划,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3).处理原路面。仔细检查原路面施工范围内的各种设施,确定位置和数量,挖掘并取出障碍物。对于影响施工的其他路障,如路沿石、交通设施、垃圾、地下管线等,要提前进行清理。

4).机械准备冷再生机具备泡沫沥青发生装置,沥青加入量和发泡、拌合用水量均按程序设定后机器自动控制,拌和深度、宽度、材料加入量均可调。施工前对冷再生机进行标定,以保证泡沫沥青以及水的用量满足设计要求。

五、试验段施工过程:

1、*月*日上午,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及试验段施工方案,对有关技术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和交底,并进行了人员分工安排,对试验段施工准备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2、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控制:

1)、流程图:

2)、主要工序控制情况:

a、混合料拌和:拌合泡沫沥青混合料采用厂拌冷再生机进行拌合。旧料、屑粉、矿粉、沥青和水泥通过电子控制系统能自动调整比例,以保障泡沫沥青混合料连续拌和的均匀性。铣刨料中的超粒径颗粒由料斗上的过滤网清除。为保障再生层和下面层的半刚性基层有良好的粘结,在再生层摊铺前预先润湿下一层的表面。沥青的温度控制在160-180℃,经常检验沥青的发泡效果,对拌制出的泡沫沥青混合料进行检测。

b、混合料运输自卸车应前后移动按前后中分三部分装料,应采用干净、有金属底板的自卸汽车运输,车辆底部及两侧均应清扫干净,装料以前需要用水润湿车厢。运料车均有篷布覆盖并扣牢,防止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水分散失。运料车不得撞击摊铺机。

c、混合料摊铺: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摊铺基本相同,一般采用摊铺机摊铺,熨平板不需要加热。摊铺机速度宜为2-3m/min.

沥青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国道303线通辽至凤凰岭公路工程土建施工第一合同段 沥青面层摊铺试验段总结报告 (K632+000 ~ K632+500) 编制: 审核: 通辽至凤凰岭公路工程土建施工第一合同段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

沥青下面层摊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第一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602+500~K632+500,全长30公里。本路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采用整体式断面路基宽26米,计算行车速度100km/h。 二、路面主要工程数量: 本合同段沥青混凝土面层分两层,下面层采用6cm厚Superpave19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摊铺工程量为681763㎡,上面层采用4cm厚Superpave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摊铺工程量为686341.1㎡。 三、施工组织 经协调最终选定邻近段的K632+000~K632+500,共500m,作为本合同段的沥青下面层的摊铺试验段。试验日期从2012年8月25日开始,于同月25日结束。历时1天。其人员、机械、设备组织如下: 1、人员组织(见下表) 我合同段投入1台产量J4000型的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进行混合料的集中拌合工作,沥青拌合设备已经调试完毕,各料斗流量已经标定,其他各

种机械业已经保养完毕能够满足施工需要。(主要施工设备见下表)

四、施工工艺 1、原材料准备及配合比 1)、沥青:采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厂A级90#基质沥青,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各项指标均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2)、碎石:采用吉林双辽那木斯西山采石场生产的玄武岩碎石,石料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近立方体、有棱角,经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总结(精)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 施工技术总结 中冶交通古冶外环路南线路面工区项目部 2009年6月23日 AC-25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 本合同段为古冶外环路南线路面工程,主线全长为18.5353公里,起讫里程: K0+750-K19+285.3。 本路段K0+750-K19+285.3下面层设计为AC-25C型沥青混凝土。6月22日在K6+390-K6+700段右幅进行了试验段施工。经检测其结果完全符合技术规要求,施工过程正常,达到试验段试铺目的,能够指导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施工,现将此段施工作为试验段进行总结如下: 一、虚铺系数确定 开始正常铺筑后,按10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3点,共检测了7个断面。铺筑前、铺筑后未压前、碾压合格后三项相对高程指标进行比较,经计算所得虚铺系数为1.23,各测点相对高程及虚铺系数计算详见附表。 二、生产配合比验证 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马歇尔试验方法为标准。批复后的目标配合比集料掺配比例为:10-30mm:10-20mm:5-10mm:机制砂:矿粉=20:27:20:31:2,最佳油石比为4.0 %;生产配合比为: 5#仓:4#仓:3#仓:2#仓:1#仓:矿粉=10:36:17:7:27:3,最佳油石比为4.0%。 经过对批复后的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后我们取样进行了油 石比试验,并对热料仓料进行了筛分和取样进行了马歇尔试验。其各项指标均合格,如下表所示: 从试铺结果看,生产配比可满足生产要求,可用于指导大面积施工。 三、施工设备 1、拌和设备 沥青混合料拌合采用DMAP-3500(国大明)拌合设备,时产达240t以上,生产能力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干拌时间5秒,总拌时间控制在50秒。

[全]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

沥青路面试验段试验总结报告 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 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下承层情况,报监理同意,确定试验段沥青路面试验段桩号为K0+000~K1+200。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5年3月26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2015年3月28日进行了沥青路面试验段的铺筑施工。本试验段为4cm(压实)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宽度为8m,摊铺长度为600m,设计总量为XX吨。 2、现场试验段施工 2.1沥青及碎石来源 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道路石油沥青都是经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XX 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 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 (9)确定每天合理的作业段长度,调整施工组织设计。 2.3施工基本流程 透层施工→下封层施工→摊铺机摊铺→13t双钢轮路机静压1遍→13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1遍→16吨轮胎压路机碾压6遍→压实度检测。 2.4透层施工 2.4.1透层撒布 本工程采用自制乳化沥青,满足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同步分封车进行喷洒,行车速度控制在XXkm/h,经检测乳化沥青用量在1L/m2。 2.4.2下封层撒布

沥青实验实验报告

g311徐西线木札岭至合峪中修工程第十标段 沥青面层铺筑 试 验 段 施 工 总 结 栾川县恒基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二00九年七月三十一日 g311徐西线木札岭至合峪中修工程第十标段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试验段总结我标段于2009年7月24日上午进行了路面基层(二灰稳定砂砾)试验段铺筑工作,经 项目自检,监理抽监,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本项目业主及规范要求,共测压实度6处,合格 率为100%。平整度2处×20尺,合格率为80%。厚度6处,合格率为100%。宽度4个断面, 合格率为100%。水泥剂量8组合格率为100%,强度1组,合格率为100%。现就试验成果汇 总如下: 一、试验段工程概况 1、试验段选择在k602+000-k602+200段,全长200米。此段基层为0.18米+0.03米调 平层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 2、试验段施工时采用中心拌和站厂拌、平地机配合人工整平法施工,一次性压实。 二、试验段指导思想及目的 1、试拌:根据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及组合方式。通 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等操作工艺。 2、试铺确定 b、验证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检查水泥剂量、含水量,改进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 水的加入方式。修正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压实标准密度。 c、掌握实际施工产量及合理作业段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d、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3、在试验段的铺筑过程中,认真作好记录分析,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检查试验段的施工 质量,及时测定出有关结果。铺筑结束后,就试验内容提出试验总结报告,报经监理工程师 检查批复,作为施工依据。 三、试验段成果汇总 a、确定基层施工配合比为: 水泥:粉煤灰:砂砾=5:10:85 其中砂砾按5:1参配砾石,含石量55%-60% 含水量宜控制在6.5%--7% b、机械组合为: 拌合场集中拌合,自卸车运输,装载机粗平,平地机精平,20压路机静压2遍、弱震2 遍、强震3遍、收面一遍(其中增加18t压边),洒水车养生。 c、支模宽度7.2m、模板厚20cm,松铺系数1.1,施工进度每天350—400米。 d、施工延迟时间控制在水泥终凝时间之内。 四、试验段施工工艺汇总 1、施工准备:

(完整word版)沥青面层试验段总结

甬梁线鄞州段(K0+900–K8+300)改建工程 第三合同段 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段 总结报告 浙江良和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第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段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甬梁线鄞州段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起点位于新丰路(桩号K3+800),终点位于绕城高速公路高桥互通西侧,与老甬梁线公路顺接(桩号K7+470),全长3.67Km。 我项目部于2015年10月1日在K3+800~K4+105左幅进行沥青混凝土(AC-25C)试验段的施工,当天天气为晴,气温26℃。 本次沥青混凝土试验段长度为305米,其宽度为16.5米,厚度为8cm,沥青混合料用量为402.6m3。试验路段油石比4.0%,混合料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拌制,根据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及结构类型,采用两台TITAN325型号摊铺机,一前一后并排摊铺前进。于10月1日上午7:00正式开始混合料拌和,7:40开始摊铺,13:30摊铺完成,于14:10完成碾压。 二、沥青混凝土(AC-25C)配合比设计 2.1、目标配合比设计 2.1.1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3.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4《.甬梁线鄞州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1.2设计过程 2.1.2.1原材料 本次试验所用石料为宁波宏业采石场,矿粉为长兴矿粉厂石灰岩矿粉。沥青为道路石油70#A级沥青。依据设计要求进行了各种材料的试验检测,试验结果都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原材料检测结果见表2-1,表2-2,表2-3。 表2-1石油70#A级沥青检验结果

工程试验员年终工作总结

工程试验员年终工作总结 《工程试验员年终工作总结》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试验员工作年终总结报告 试验员年终总结报告 本人自20XX年5月份进入公司以来到现在已经接近3年,遵守公司及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安排,为了争取集体荣誉,思想上要求进步,积极响应公司的文件指示精神和工作安排,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任劳任怨,认真学习相关试验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回顾20XX一年的工作,我感觉这一年既是忙碌又是充实的,从实践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经验,才是我我一生的财富和珍藏。在这一年里,有困难也有收获,认真工作的结果,是完成了个人的职责,也加强了自身能力。现将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本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我从做好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持之以恒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地做出成绩,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业务,精通本职位的岗位知识,做本职工作的骨干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二、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范文TOP100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使我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保证按时完成检验任务,保证工程检验畅通,表

现出我们试验人员的动手能力强,发扬了我们试验人员连续工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试验方法及有关规定,做到所做每项检验都有章可依。做好委托单接受,项目检验,资料,反馈等工作,做好跟踪台帐,便于日后查阅。由于工程分(海河堤岸结构工程春意桥至吉兆桥右岸)及(海河堤岸结构工程吉兆桥至外环桥左岸),由两个单位分别试验,检验项目多,项目检验时间不一,提前将工作做到位,避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不了解工程检验要求及技术指标而延误工期,影响进度。作为试验人员,本着贯彻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遵守规章**度,全心全意服务与施工现场。 四、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对一些工程类材料(水泥、砂、思想汇报专题石子、钢材等)及成品(钢 筋焊件、混凝土试块等)进行试验、检验;对搅拌站混凝土的搅拌进行材质单监督;对现场混凝土及回填土进行控**工作等。 陆续的在试验接触更多的项目检验,明确了工作程序,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的完成本职工作。 ⑴ 对原材料的控**:凡进入现场的原材料,每批都应出具生产厂家的质量保****、检验报告,每批次的原材料都应按规定的数量进行检验。对于水泥,在右岸土锚杆灌浆使用袋装水泥时,

沥青路面试验段总结报告

成新蒲快速路(新津段)2标段 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K22+000~K22+180右幅) 试验总结报告 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 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基层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成新蒲快速路(新津段)2标项目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桩号为K22+000~K22+180右幅。施工技术组和监理工程师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施工技术组积极对该试验段的下承层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于2012年6月22日具备试验段施工的全部条件,同时,施工技术组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2年6月21日下午完成试验段透层油施工,2012年6月22日上午8:00-9:00完成了下封层(稀浆封层)施工,2012年6月22日15:00-17:00进行了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的铺筑施工。本试验段为6cm厚(压实)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F),摊铺宽度为11.5m,摊铺长度为180m。 2、现场试验段施工 2.1沥青及碎石来源 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70#A级道路石油沥青全部采用新疆克炼石油沥青,经检验合格后发运至沥青拌合场现场。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新津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 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下面层6cm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混凝土(AC-20F)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工法

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工法 1 前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的载体,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上级部门和广大市民对道路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集中体现在长时间维持城市道路在一定的服务水平,满足道路的舒适性和美观性。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和维修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较短,频繁的道路维修严重干扰了城市的工商业生产,周围居民意见很大。此外,目前市政道路的维修,主要采用传统开膛破肚式的封闭交通、大开挖的维修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工期长,而且造价高,对于已经相当紧张的城市交通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特别是一些重要路段,长时间的封闭施工会对城市的环境、周围区域的工商业产生严重的干扰。 为了解决传统道路养护与维修存在的问题,我公司适时引进和开发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技术,该技术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维修工艺为现代化道路维修带来新的思路,符合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行业的时代要求。 厂拌冷再生技术是一项先将旧路面结构层通过铣刨机进行破碎粒化,然后运输到场地集中堆放,通过专门的厂拌再生设备将按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剂量的稳定剂(泡沫沥青和水泥)、新料(碎石或石屑)、铣刨材料等进行强制拌和,并通过卡车运输至摊铺机,进行摊铺、压实,再生后的材料作为新路面结构层使用,从而提高路面结构强度的新技术。 嘉兴市经济开发区昌盛路综合整治改造工程(中山西路—禾兴北路)、嘉兴市经济开发云海路改造工程采用了泡沫沥青厂拌再生技术。我公司承担了两个项目的施工,并在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市政道路建设的特点,编制了本工法。 2 工法特点 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适合路面的功能性和结构性维修,对于沥青面层或基层损坏的路面进行破碎和重新稳定,产生一个新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柔性的、较厚的均匀路面结构层,能够提高路面结构承载能力、抗疲劳和抗水损害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的抑制水稳基层材料干缩和温缩变形引起的反射裂缝问题,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适用范围 3.1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大修、改扩建工程;可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及基层,三、四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城市道路的大修与改扩建工程可参照应用。

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NNK0+000~NNK0+200) 试验总结报告 1、施工过程情况简介 根据施工现场准备及下承层(下面层)情况,报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援巴马科第三大桥项目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桩号为NNK0+000~NNK0+200。施工技术组和监理工程师对该部位的路基标高、弯沉、压实度指标进行了全面的复测,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施工技术组积极对该试验段的下承层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于2011年5月13日具备试验段施工的全部条件,同时,施工技术组所报的该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得到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的批复。 2011年5月12日下午完成试验段粘层施工,2011年5月13日15:00-18:30进行了沥青路面上面层试验段的铺筑施工。本试验段为4cm(压实)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宽度为13m,摊铺长度为200m,设计总量为270吨。 2、现场试验段施工 2.1沥青及碎石来源 本工程所用的乳化沥青和沥青混凝土所用的A50道路石油沥青都是从国内经检验合格后发运至施工现场。碎石均按照规范要求的现场试验室取样结果所得的配合比从马里当地碎石加工厂采购,满足施工要求。 2.2试验目的 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本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的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总结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各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2)掌握摊铺机作业中的施工技术。 (3)确定沥青面层的调平方法,掌握使用性能。 (4)确定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摊铺速度。 (5)确定松铺系数。 (6)确定压实机具的种类、组合方式,确定碾压方式、顺序、速度及遍数。 (7)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连续施工的合理衔接与配合方式。 (8)接缝的正确处理方法。

泡沫沥青施工方案设计文字

第二章施工总体安排 由于本工程为大修工程,牵涉的项目内容多且杂,路线较长,且又边通车边施工,结合逐段的整改内容,原则上采取逐段不同结构层交替进行的方法施工。我公司计划在根据工程需要,投入足够的专业人员和机械设备,保证工程高速优质完成。 一、人力投入 设立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各项工作,下设总师室、工程科、质管科、机料科、安保科、计财科、工地临时试验室。施工工区分成挖除旧路面工区、泡沫沥青工区。 病害处理工区:负责全线挖除旧路面及病害处理; 泡沫沥青工区:负责全线泡沫沥青再生基层施工; 各工区之间需互相配合,紧密协作。 计划投入各类专业人员6名左右,各类技术工人40名左右。 二、主要材料采备 为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组织专人进行材料采备,如中标进场后即开始组织材料。 沥青、碎石、矿粉、石屑试验合格后才可从石矿采购。 三、施工设备投入 自动控制厂拌泡沫沥青再生机KMA-200,采用ABG423进口沥青摊铺机摊铺,维特根铣刨机一台,轻重型压路机等,20吨自卸车10辆。 四、沿线的交通条件、动力和服务设施 交通以当地公路网及民间道路为主,可使材料直接运到工地。 第三章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是一个工程的总体安排,它的安排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实施。我公司根据本工程的现场情况、料源分布、工程特点、工期要求进行精心组织,科学和合理地安排施工力量、机械设备和人力的投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工程按时竣工。

一、各主要分项的施工顺序 准备工作,临时设施建设和拌和场等(备料)。 完成挖除旧路面的工作。 完成泡沫沥青再生基层。 其他零星工作。 二、施工总体布置(详见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 1、临时设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便于管理、便于施工、节约用地、保护环境、不影响社会秩序和交通方便的前提下,我方泡沫沥青再生拌和场,,此处交通便利,有利于项目经理部协调统一管理,同时便于加强同指挥部、监理工程师之间的联络,以使工作快速深入开展,加强对项目部的文明化管理。 2、供电、供水 沿线各地供电条件良好,可输入作为动力。生活用电由当地村镇供电。施工用水采用附近河流或当地自来水,并做水质分析试验。生活用水采用当地自来水。 三、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特点、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及业主对工程的要求,结合本投标人的优势,科学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有利季节的施工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本工程。施工中应做好: (1)当工程开工时,首先和交警、养护、管理部门联系,对需要施工的逐段实行交通管制。施工单位在路段两端设立醒目标志,以引导行车,确保安全。在原有路面上病害处理时,两头封闭,另一侧路面开放交通,面层施工时半幅封闭、半幅通车。施工和通车用隔离栅隔开。 (2)本工程施工严格掌握“先深后浅”、“先下后上”的施工原则,基层和面层不同结构层之间交叉进行施工。 1、施工前准备,主要完成临时设施建设和拌和场等(备料)等。 2、挖除旧路面 计划安排设备: 自卸汽车 10辆 铣刨机 2台

沥青试验段----总结(下面层)

省道邯临线临西县城至邢临线段路面养护工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审批单 工程名称:省道邯临线临西县城至邢临线段路面养护工程合同号: 施工单位:编号:

河北省省道邯临线临西县城至邢临线段 路面养护工程 试验段施工总结 AC-20C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编制: 审核: 保定昌顺道路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省道邯临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八月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我项目部于2013年8月22日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施工段落K108+500-K108+800路段300米作为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进行AC-20C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碾压试验。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施工人员熟悉了AC-20C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的施工工艺,确定了施工机械的选型,完善了各种机械的配套组合及施工人员的配备,完成了施工中各种参数的选定,为后续大规模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经过试验段施工,取得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工艺,用于指导施工。具体施工工艺总结如下: 一、说明: 试验段沥青混合料采用日本新泻生产的NP2000CA型拌设备集中拌和,两台摊铺机同时进行梯队摊铺的施工工艺。 试验段的下面层的设计宽度为11.4 m,压实厚度为5.0cm,稳定度要求≥10KN, 二、原材料: 在AC-20C型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前,首先要严把原材料质量关。质量好的原材料是取得优质工程的前提和保证。我项目部首先成立材料采购评价小组,进行原材料料源评价,材料员、试验员一起到料场取样,从中择优选择质量好、价格便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数量。 2-1、沥青: 采用秦皇岛生产的70#A级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经检测该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均满足规范要求。 2-2、集料:

泡沫沥青试验段总结材料

*********段 大修工程 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段总结(K13+600~K13+900) ********公司 ***标项目部 ****年*月

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段总结 一、试验段概况 1、试铺时间:***年*月*日 2、施工单位:********公司 3、监理单位:********监理 4、天气情况:晴,气温19-27℃,湿度1%,风力1-2级,具备施工条件。 5、试铺段桩号:施工桩号为K13+600–K13+900,长度为300米,结构类型为10cm厚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铺筑宽度为11.9m。下承层为水稳碎石基层,已通过监理组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及设计要求。 6、试铺时间:****年*月*日上午7:20调试出料,试拌2车后废弃,8:15第三车开始,8:50到达现场,开始摊铺,10:00摊铺完成,12:00碾压完成。 二、人员组织和机械设备 1、人员组织 为使试验段顺利开展,项目部根据前、后场需要对每个岗位进行了明确的人员分工,并责任到人,具体分工见下表:

2、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 工程所需施工机械的产量及吨位等性能均满足招标文件及工程实际的需要。现场摊铺、碾压机械均于*月*日前再次进行保养、调试、试运转,各种设备运转正常,性能优良。主要施工设备见下表: 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表

三、试验有关参数: 1、原材料:摊铺所用的细集料、沥青、水泥等原材料经检验符合设计及规要求。 2、泡沫沥青冷再生配合比如下表: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表 四、试验过程及相关情况: 1、施工准备: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速度较快,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避免在施工时中断施工,影响工期和质量。一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在准备原路面的前一周,应在再生路段各路口设置表示牌,提醒司机及行人封闭交通的时间。开始准备原路面时,完全封闭交通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再生路段要完全封闭交通。 2).施工组织。组建项目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和协调各部门的人员、物资和财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组织相关人员全面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详细了解现场情况;编制详细具体的施工组织计划,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3).处理原路面。仔细检查原路面施工围的各种设施,确定位置和数量,挖掘并取出障碍物。对于影响施工的其他路障,如路沿石、交通设施、垃圾、地下管线等,要提前进行清理。 4).机械准备冷再生机具备泡沫沥青发生装置,沥青加入量和发泡、拌合用水量均按程序设定后机器自动控制,拌和深度、宽度、材料加入量均可调。施工前对冷再生机进行标定,以保证泡沫沥青以及水的用量满足设计要求。 五、试验段施工过程: 1、*月*日上午,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技术规及试验段施工方案,对有关技术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和交底,并进行了人员分工安排,对试验段施工准备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2、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控制: 1)、流程图: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总结要点

沥青AC-25下面层试验段总结 二O一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目录 一试验段情况 2 二试验段的目的 2 三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2 四施工前准备 3 五施工过程 3 六质量检验 8 七试验段得出结论、确定施工工艺 9

根据已经批准的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我们在2013年7月26进行了左侧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下面层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施工日期的推迟是因为2013年7月8日-2013年7月23日持续降雨。 现将试验段情况总结,为以后沥青混凝土AC-25下面层施工提供依据。 一、试验段目的 (1)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组合方式是否匹配。 (2)检验摊铺机的调整是否恰当,摊铺作业的工作参数(摊铺速度、供料流量、料位高度等)是否合理,自动找平系统的工作是否能满足铺层平整度的要求,并确定铺层的松铺系数。 (3)检验碾压工艺(压实机械的选用和组合、碾压的工作参数),对不同的碾压方案进行比较,并确定正式施工用的碾压工艺。 (4)验证生产配合比的设计并确定最终生产配合比。 (5)验证所拟订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可行,并确定正式施工时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和质量管理体系。 三、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 1、机械设备见“进场机械设备一览表”。 进场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状况备注 1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4000型 1 良好 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福格勒2100 2 良好 3 自卸汽车30T 15 良好 4 洒水车8T 1 良好

5 双钢轮压路机CD564 2 良好 6 双钢轮压路机CC624 1 良好 7 双钢轮压路机酒井SW900 1 良好 8 胶轮压路机30T 1 良好 8 装载机5T 5 良好 (3)施工人员见“施工人员一览表”。 施工人员一览表 序号人员名称姓名人数 1 现场负责人 1 2 技术员 3 3 质检员 2 4 试验员 3 5 安全员 2 6 机械操作员20 7 普工20 四、施工前准备 1、施工机械准备 施工前确定了施工机械的数量与组合方式,使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主要施工机械的生产能力应相互匹配,以形成连续、流水作业的施工方式。各种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各类配件、备件应配备齐全。 2、下承层准备 在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按要求喷洒透层油和铺筑下封层,对下承层表面的浮土、散落的矿料、污染物等清扫、吹除干净。 3、各项试验已完成,各类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五、施工过程 1、拌合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指导意见(仅参考)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技术指导意见 1 范围 1.1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主要用于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大修、改扩建工程。可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及基层,三、四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城市道路的大修与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1.2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工艺包括厂拌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不同的再生工艺有其适用性,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再生工艺,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工艺的组合进行施工。 2 一般规定 2.1 路用材料 2.1.1 沥青 用于发泡的沥青其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关于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中70号或90号沥青的规定。不得使用改性沥青。 2.1.2 水泥 宜采用强度较低的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冷再生,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其中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或者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2.1.3 石灰 石灰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有关规定的要求。 2.1.4 石屑和碎石 石屑和碎石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颗粒级配,质量稳定,其质量应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 表1 石屑材料质量要求 表2 碎石材料质量要求 2.1.5 铣刨料 铣刨料应干燥、材料组成稳定,其质量应符合表3的要求。

当铣刨料中超粒径颗粒含量、材料变异性超过要求时,可以采取二次破碎的办法,使其达到要求。 2.1.6 水 凡人或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冷再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当采用自然水源时抽水管应设有滤网,以防止杂草、树根等杂物堵塞再生设备上的喷嘴。 2.2 施工条件与要求 2.2.1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应采用专用的路面铣刨和再生设备。 2.2.2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宜在气温较高时施工,当气温低于10℃时,不宜进行施工。不应在雨天施工。施工时若遇雨则应采取必要的防雨遮盖措施,保护好已完工的再生层免遭雨淋。 2.2.3 沥青发泡温度宜在150℃~180℃之间,膨胀率不小于10倍,半衰期不小于8秒。 2.2.4 泡沫沥青应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一旦发现混合料中存在明显沥青团或大量沥青丝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查明原因加以解决后方可继续生产。已经生产的存在沥青团或沥青丝的混合料不得使用。 2.2.5 当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含有水泥等活性填料时,从添加活性填料开始至混合料碾压完成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活性填料的初凝时间。 2.2.6 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碾压完成后即可开放交通,但应限制重载车辆行驶。一般宜在再生层完工2天后(再生层含水量以低于拌和时含水量的40%以下为宜)及时加铺封层。 2.2.7 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前应设专人负责设置路档、标志牌,控制与疏导通车半幅的车辆行驶。 3 冷再生施工 3.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3.1.1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

乳化沥青实验的各项指标及其检测
江阴市鑫路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唐炜
表征乳化沥青和乳化改性沥青主要技术性能的指标有两个: 一是表征乳状液物理力学性 能的指标;二是表征路用性能的蒸发残留物性质指标。 1、实验用乳化沥青的制作 ① 实验设备 小试可用 JM-5 乳化沥青实 中试可用 JM-30 乳化沥青实 专业实验室可用 JM-30A 乳 验机 验机 化沥青实验机
手工配比,循环过磨出料 调速配比,一次过磨出料 ② 实验数据(维实伟克实验室)
自动计量配比,一次过磨

2、筛上剩余量及其检测 剩余量包括粗颗粒、结皮和结块。粗颗粒、结皮和结块造成喷洒设备的堵塞,或与集料 拌合不均,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其来源是:机械分散的效果不好沥青颗粒粗大;乳化的效果 不好,形成结皮及沉淀。所以从筛上剩余量可以看出乳化剂或乳化机械性能的好坏、配方或 工艺是否合理。 试验要在乳液完全冷却或基本消泡后进行,把规定数量的乳液徐徐注入 1.18mm( 或 1.20mm)筛孔的筛中过滤,求出筛上残留物占乳液质量的百分比,以此来判定乳液的质量。 3、蒸发残留物含量及其试验 把乳化沥青中的水蒸发掉,留下的沥青(包含微量的助剂)叫蒸发残留物。沥青是乳液中 实际要有的成分,从节省运输费用、降低助剂(乳化剂、稳定剂等)的生产成本考虑,乳液中 的沥青含量应高些;但是乳液的浓度高,增加了沥青颗粒碰撞、凝聚的机会,所以从乳液的 贮存稳定性角度考虑,乳液中沥青的含量应低些;再一方面乳液的浓度影响乳液的粘度,而 从施工角度考虑,特定场合应用的乳液,粘度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粘度过大会影响渗透 性,年度过低会使乳液流失,因此乳液中的沥青含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必须保持在规 定范围内。 一般的乳液蒸发残留物在 50%~62%之间, 根据具体使用场合, 参见有关的乳化沥青和改 性乳化沥青技术标准。 将一定量的乳液加热脱水后,残留物占乳液的百分比即蒸发残留物含量。 4、粘度及其试验 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季节和路面结构,对沥青乳液粘度的要求不同,透层油要求粘度 低些,否则渗不下去,贯入式路面工程中要求粘度大些,否则一下子流下去了,上面的砂石 料没有足够的沥青裹覆层;高温下粘度太低容易快裂。低温下粘度太高容易慢凝等等,不恰 当的乳液粘度会给路面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我国乳液的粘度的表达方法与国外有所不同。我国公路界普遍采用道路标准粘度。以一 定量的乳液在规定的温度下通过规定直径的小孔所需要的时间(s)表达。道路标准粘度的代 号 CT.d(T 为试验温度,℃;d 为孔径,mm)如 C25.3 为 50mL 乳液在 25℃条件下,经 3mm 孔流出。 国外普遍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乳液粘度,恩格拉粘度的测定方法是:50mL 乳液在 25℃条件 下,经 2.9mm 孔流出所需的秒数与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在相同条件下流出所需秒数的比值,用 EV 表示。美国多采用赛波特粘度计测定乳液粘度,在国内一些国际招标工程中,也有提出赛 比特粘度指标的。 上述三种粘度的换算关系分别为: C25.3=5.9+2.47EV EV=0.28VS 式中:C25.3—道路标准粘度; EV—恩格拉粘度; VS—赛波特粘度。 5、储存稳定性及其试验 沥青乳状液是一个不稳定体系,受乳化剂、助剂、沥青微粒尺寸、外界温度、湿度等因 素的影响,乳液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絮凝、沉淀和分离,从而影响乳液的施工性 能和应用效果。 把乳液试样在特制的量筒中静置所需天数后,分别取出一定量的上下层乳液,求出所含 沥青的百分数之差,表示了乳液的储存稳定性。标准规定的要求是静置 5d 的蒸发残留物含 量小于 5%;美国 ASTM 标准的规定是静置 24h,上下层沥青含量之差小于 1%为合格。 6、破乳速度极其试验 破乳速度决定了乳液对于各种施工方法的适应性。乳液的破乳速度是否合适,对工程质 量的影响很大。但是乳液的破乳速度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使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沥青面层试验段总结

甬梁线鄞州段(K0+900 —K8+300 )改建工程 第三合同段 良和建设 LIA囂右HE C.C 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段 总结报告 浙江良和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第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段施工总结 —、工程概况: 甬梁线鄞州段改建工程第三合同段,起点位于新丰路(桩号K3+800),终点位于绕城高 速公路高桥互通西侧,与老甬梁线公路顺接(桩号K7+470),全长。 我项目部于2015年10月1日在K3+800~K4+105左幅进行沥青混凝土(AC-25Q试验段的施工,当天天气为晴,气温26C。 本次沥青混凝土试验段长度为305米,其宽度为米,厚度为8cm,沥青混合料用量为。试验路段油石比%,混合料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拌制,根据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及结构类型,采用两台TITAN325型号摊铺机,一前一后并排摊铺前进。于10月1日上午7:00正式开始 混合料拌和,7:40开始摊铺,13:30摊铺完成,于14:10完成碾压。 二、沥青混凝土(AC-25C配合比设计 、目标配合比设计 2.1.1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2011) 4《.甬梁线鄞州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1.2设计过程 2.1.2.1原材料 本次试验所用石料为宁波宏业采石场,矿粉为长兴矿粉厂石灰岩矿粉。沥青为道路石 油70#A级沥青。依据设计要求进行了各种材料的试验检测,试验结果都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原材料检测结果见表2-1,表2-2,表2-3。 表2-1石油70# A级沥青检验结果

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总结

K23+083—K24+900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段总结S801泰曲线泰安高新区至宁阳曲阜界段大修工程K23+083-31+900段原旧路面挖除工作已经完成,具备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条件,现已于2015年4月30日在K23+083-K24+900段进行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段的施工。通过本试验段明确集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确定出碾压程序和碾压遍数等。 一、编制依据: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二、工程概况 S801泰曲线泰安高新区至宁阳曲阜界段大修工程主线长33.685km,路基宽度8-17m,设计速度为40km/h,起点桩号为K23+083,终点桩号为K56+768。 三、试验目的 为确保水泥混凝凝土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因盲目施工而对工程质量造成重大损失,通过做试验段找出适合所在地区的施工方案和人员、机械组合。用于指导大面积施工。 四、试验结果总结: 1、材料情况 ⑴原材料 水泥:山东鲁珠集团宁阳鲁珠水泥有限公司产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碎石:采用泰安市道朗镇石料厂产4.75-9.5mm、9.5-19mm碎石;砂:采用泰安市大汶河河砂;水,采用饮用水;采用莱芜汶河化工有限公司

产FDN高效减水剂,掺量0.8%,减水率15%。各种集料指标和性能符合规范要求,集料堆放整齐,边界有隔墙间隔,备料有序,互不混掺,各种材料备料满足施工阶段需要。 ⑵配合比 我部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已完成,依据试验结果采用泰安鲁珠P.O42.5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62:648:1258:152:2.896,混凝土设计强度4.5MPA,设计塌落度70-90。 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的试验要求和设计步骤应严格执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的要求。 2、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⑴控制措施: a、施工前,首先对组织对病害位置、范围及处治方案、数量分段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初步确定病害处治规模。现场核实人员应携带轮式测距仪、钢卷尺、红色自喷漆、喷涂模具、数码相机等工具,对现场调查的病害应在硬路肩或适当位置进行标记,并用数码相机拍照留存。 b、每一路段病害现场调查结束后,监理、施工单位现场签字确认并经设计单位认可,作为该路段总体工程量的控制红线(详见《山东省国省道养护大中修工程路面病害处治管理办法》)。 c、施工单位按照标记尺寸对病害进行铣刨开挖后,应立即对其实施清理,据实二次复核,实事求是地确定各结构层病害范围及程度,用数码相机拍照留存,并按照“一坑一卡”要求据实填写施工记录并编号,由现场施工、监理、设计人员签字后,作为工程量确认依据。 d、建立路面典型病害处治技术观测评估制度,在路面病害影响范围、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总结精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总结(精)

————————————————————————————————作者:————————————————————————————————日期: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 施工技术总结 中冶交通古冶外环路南线路面工区项目部 2009年6月23日 AC-25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 本合同段为古冶外环路南线路面工程,主线全长为18.5353公里,起讫里程:K0+750-K19+285.3。 本路段K0+750-K19+285.3下面层设计为AC-25C型沥青混凝土。6月22日在K6+390-K6+700段右幅进行了试验段施工。经检测其结果完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施工过程正常,达到试验段试铺目的,能够指导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施工,现将此段施工作为试验段进行总结如下: 一、虚铺系数确定 开始正常铺筑后,按10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3点,共检测了7个断面。铺筑前、铺筑后未压前、碾压合格后三项相对高程指标进行比较,经计算所得虚铺系数为1.23,各测点相对高程及虚铺系数计算详见附表。 二、生产配合比验证 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马歇尔试验方法为标准。批复后的目标配合比集料掺配比例为:10-30mm:10-20mm:5-10mm:机制砂:矿粉=20:27:20:31:2,最佳油石比为4.0 %;生产配合比为: 5#仓:4#仓:3#仓:2#仓:1#仓:矿粉 =10:36:17:7:27:3,最佳油石比为4.0%。 经过对批复后的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后我们取样进行了油 石比试验,并对热料仓料进行了筛分和取样进行了马歇尔试验。其各项指标均合格,如下表所示: 从试铺结果看,生产配比可满足生产要求,可用于指导大面积施工。 三、施工设备1、拌和设备 沥青混合料拌合采用DMAP-3500(韩国大明)拌合设备,时产达240t以上,生产能力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干拌时间5秒,总拌时间控制在50秒。

泡沫沥青试验段总结

. *********段 大修工程 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段总结 )K13+600~K13+900( ********公司***标项目部*年月**** 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段总结文档Word .

一、试验段概况 1、试铺时间:***年*月*日 2、施工单位:********公司 3、监理单位:********监理有限公司 4、天气情况:晴,气温19-27℃,湿度1%,风力1-2级,具备施工条件。 5、试铺段桩号:施工桩号为K13+600–K13+900,长度为300米,结构类型为10cm厚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铺筑宽度为11.9m。下承层为水稳碎石基层,已通过监理组验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6、试铺时间:****年*月*日上午7:20调试出料,试拌2车后废弃,8:15第三车开始,8:50到达现场,开始摊铺,10:00摊铺完成,12:00碾压完成。 二、人员组织和机械设备 1、人员组织 为使试验段顺利开展,项目部根据前、后场需要对每个岗位进行了明确的人员分

2、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 文档Word . 工程所需施工机械的产量及吨位等性能均满足招标文件及工程实际的需要。现场摊铺、碾压机械均于*月*日前再次进行保养、调试、试运转,各种设备运转正常,

文档Word . 马歇尔击实仪台拥有

三、试验有关参数:、原材料:摊铺所用的细集料、沥青、水泥等原材料经检验符合设1 计及规范要求。、泡沫沥青冷再生配合比如下表:2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表 四、试验过程及相关情况:、施工准备:1避免在施工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速 度较快,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时中断施工,影响工期和质量。一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在准备原路面的前一周,应在再生路段各路口设置表示牌,提醒司机及).1整完全封闭 交通禁止一切车辆通行,行人封闭交通的时间。开始准备原路面时,个施工过程中,对再生路段要完全封闭交通。施工组织。组建项目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和 协调各部门的人员、物资和)2.详细组织相关人员全面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财务;了解现场情况;编制详细具体的施工组织计划,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处理原路面。仔细检查原路面施工范围内的各种设施,确定 位置和数量,.)3文档Word . 挖掘并取出障碍物。对于影响施工的其他路障,如路沿石、交通设施、垃圾、地下管线等,要提前进行清理。 4).机械准备冷再生机具备泡沫沥青发生装置,沥青加入量和发泡、拌合用水量 均按程序设定后机器自动控制,拌和深度、宽度、材料加入量均可调。施工前对冷再生机进行标定,以保证泡沫沥青以及水的用量满足设计要求。 五、试验段施工过程: 1、*月*日上午,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技术规范及试验段施工方案,对有关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