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比较表

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比较表
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比较表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

3.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①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及抗英;关天培抗英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③中日甲午战争,邓世昌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

④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4.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①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洪秀全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③经济方面: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器物(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制度

④政治方面:戊戌变法-----变法图强------政治制度-------------------改变封禁制度

5.战争与近代化的探索: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为维护清朝统治,李鸿章等人发起了“洋务运动”。

②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③甲午战败,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引发“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1)如何理解47艘舰船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

(2)“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

甲午战败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败引发了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清王朝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卖身契?

(4)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汇入世界文明大潮中,也踉踉跄跄地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简述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主化的尝试及其影响?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上册参考答案2019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上册参考答案2019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文字记载 2.劳动 3.周口店3万 4. C 5. A 6. C 7. B 8. A 9. (1)在很多自然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火。北京人可能从以下渠道得到火种:如雷电生火、火山爆发、森林草木自燃、露天煤的自燃、偶然摩擦生 火等。 (2) —般采用篝火法。使用时持续往火堆中添加木柴;不用时用灰土 盖住火,使其阴燃;再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3)例如熟食兽肉,能够更充分有效地吸收食物的营养,以利大脑和身体的发育;点燃火堆,能够照明、取暖、驱赶野兽,改善了生活条件。 10. (1) “群居”、“采集”、“狩猎”、“共同制造、使用”、 “共同享用”等。(2)北京人生活的区域环境险恶,猛兽出没,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需要依靠群体力量保护自己;要猎获某些凶猛的野兽,也需要群体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11. (1)观点如海猿说、古 猿进化说等。(2)略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旧石器新石器 2.采集狩猎粮食 3.陶器 4.半坡河姆渡 5.自然祖先 6. D 7. C 8. A 9. B 10. C 11. C 12. A 13. (1) B河姆渡居民(2) A半坡居民(3)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寒冷干旱。 14. (1)黑陶体河姆渡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2)图一:说明当时 有了饲养业;图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说明当时已有原始的艺术美。 15.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升了生活质量。(言之有理即可)

八上历史练习册答案

八上历史练习册答案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八上历史练习册答案,仅供大家查阅。 第6课洋务运动答案 课前自主预习 ①师夷长技②李鸿章③清朝 ④“自强”⑤“求富”⑥北洋 ⑦京师同文馆⑧甲午中日⑨自救运动 ⑩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化 课堂达标训练 1-3:ACB 4-6:ACB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学习技术。 邓世昌。理由: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为国捐躯。 自强;改革;爱国;等精神。 课后巩固提升 8、D 9、A 10、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军事:创建近代军事工业,建立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经济:创办民用工业。 教育: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政治制度。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 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 西方列强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第7课戊戌变法答案 课前自主预习 ①《马关条约》②康有为③序幕 ④强学会《万国公报》⑤光绪帝 ⑥工矿企业⑦顽固派谭嗣同 课堂达标训练 1-3:AA:C 4-6:BAD 、洋务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开辟了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三权分立,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君主立宪。 课后巩固提升 8、B 9、B 10、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材料一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材料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我认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因为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使相当 一部分人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为 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第8课辛亥革命答案 课前自主预习 ①同盟会②民权三民主义 ③1911年10月10日 ④湖北武昌⑤中华民国 ⑥封建帝制民主共和⑦袁世凯

中国近代史权威复习(五次侵略战争)

2018年上中国近代史复习知识点精讲篇 2018年11月7日 1 中国近代史复习权威复习 (五次侵略战争)复习专题 一、近代列强对我国五次发动的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 (一)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2、英国走私鸦片的目的:扭转贸易的逆差,牟取暴利 3、林则徐的事迹:1839年领导了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维护了民族的尊严。 4、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 发动者:英国 5、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7、在鸦片战争中出现殉国的英雄人物 :关天培(虎门) 8、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签订时间:1842年 主要内容:(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危害: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权)(2)、赔款:2100万元;(危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3)、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 (危害:有利外国侵略势力的入侵和破坏贸易主权);(4)、税款问题:中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必须同英商定;(危害:严重破坏了关税自主权) 危害: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②、使中国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③、使中国的革命任务:反侵略和反封建;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4、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1856——1860年 发动国:英法 2、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 焚烧后的圆明园的残迹 (图)(火烧圆明园的感想: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才能不受外国侵略,所以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 3、19C 割占我国北方 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国家——俄国 4、左宗棠的事迹:收复新疆和开发了新疆;维护了祖国统一和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发展。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 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爱国英雄: 邓世昌(黄海海战) 主要事迹:率领致远舰全体官兵英勇杀敌 精神品质:爱国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2、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1895年 主要内容:1、割地:割台湾、辽东半岛和澎湖列岛给日;赔款:2亿俩白银;3、开放通商口岸:增开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商; 4、允许日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危害: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四)、八国联军侵华 1、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2、《辛丑条约》————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 签订订时间:1901年 主要内容:赔偿白银4。5亿,拆毁北京至在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文字记载 2.劳动 3.周口店3万 4. C 5. A 6. C 7. B 8. A 9. (1)在许多自然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火。北京人可能从以下渠道得到火种:如雷电生火、火山爆发、森林草木自燃、露天煤的自燃、偶然摩擦生火等。 (2) —般采用篝火法。使用时不断往火堆中添加木柴;不用时用灰土盖住火,使其阴燃;再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3)例如熟食兽肉,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吸收食物的营养,以利大脑和身体的发育;点燃火堆,可以照明、取暖、驱赶野兽,改善了生活条件。 10. (1) “群居”、“采集”、“狩猎”、“共同制造、使用”、“共同享用”等。(2)北京人生活的区域环境险恶,猛兽出没,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需要依靠群体力量保护自己;要猎获某些凶猛的野兽,也需要群体力量。(言之有理即可)11. (1)观点如海猿说、古猿进化说等。(2)略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旧石器新石器 2.采集狩猎粮食 3.陶器 4.半坡河姆渡 5.自然祖先 6. D 7. C 8. A 9. B 10. C 11. C 12. A 13. (1) B河姆渡居民(2) A半坡居民(3)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寒冷干旱。14. (1)黑陶体河姆渡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2)图一:说明当时有了饲养业;图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说明当时已有原始的艺术美。 15.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 口耳相传远古 2.黄帝炎帝 3.禅让 4.禹 5. B 6. B 7. B 8. A 9. D 10. D 11. (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2)神农氏教民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历史基训八上人教版答案

第 1 课时鸦片战争 1-12 D C C A A D A B X X X ∨ 13 (1)林则徐 (2)虎门销烟。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3)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敢于挑战邪恶势力,具有远见卓识和胆略。 14 (1)鸦片流毒天下,导致中国银荒兵弱。 (2)虎门销烟沉重打击天了罪恶的鸦片贸易,在人类同毒品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12 C D A C D C C C ∨X X X 13 (1)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纵火烧毁了它。 (2)150 年 (3)中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才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14(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 (3)美国。 (4)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 第 3 课时收复新疆 1-9 D A D B B X X V X 10 (1)以天下为己任;博览群书,向古人学习。 (2)新疆原因:新疆受到侵略,左宗棠前去收复。 (3)看法:高度称赞左宗棠的功绩。称赞:率军收复新疆;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参与掀起洋务运动。 11(1)历史上是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通西域后,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3)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4)说明中央的西部大开发又有了一个重要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建设,对疆独势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打击。 第 4 课时甲午中日战争 1-12 A C B D D B D C X V X V 13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共同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清军将领抗击日军斗争等。 (3)可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中国人民历来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等方面来谈.也可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加强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等。 14(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2)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3)现在台湾虽然与祖国大陆分离,但相信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一定会与祖国大陆统一的。 第 5 课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8 D A D D D C D D 9(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外国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江苏省常州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讲近代列强五次侵华战争与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列强五次侵华战争与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始终贯穿两条主线: 一是列强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为维护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顽强抗争,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与此同时,也是向强敌学习,寻求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具体表现为选择现代化道路的过程。 二、重难点解析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二)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1)名称:近代史上日本发动过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三、 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即中国的抗日战争)。 (2)结局: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主要有: ①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 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配合。② 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③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坚持抗战,最后赢得了胜利。④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 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三)正确理解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解放战争

1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一方面,它使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另一方面,它扭转了近百年来中国同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经过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力量 极大地发展起来,赢得了荣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所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 “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2?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是建立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之上,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又是以中华民族的民族救 亡意识空前觉醒为基础的。 3?抗日战争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全民族总动员的民族解放战争。各民族参加抗战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地域之广、方式之多、勇于献身精神之可歌可泣,均创下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全民族浴血奋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 (四)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启示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警醒我们:闭关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对外开放,与时俱进,加强与外界交流、合作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民族,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必须结合国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典型题例 [例1]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答案]B [解析]片面最惠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一国享有现 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 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 规定外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利,因而是片面的。《虎门条约》中规定“设将 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样,只要任何国家取得新的侵略特权,英国都可以享受。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终,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重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 念他们。” 材料二: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 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 果。中国人民为取得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骄傲,也为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取得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自豪。”

全品作业本数学八上答案

【全品作业本数学答案】全品作业本八上数学答案【全品作业本数学答案】全品作业本八 上数学答案 【全品作业本数学答案】全品作业本八上数学答案 引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全品作业本八上数学答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仔细想,认真填。(24分) 1、0.25的倒数是( ),最小质数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 2、“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 )%。 3、 : 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 = =( ):10 = ( )%=24?( )= ( )(小数) 5、你在教室第( )行,第( )列,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是( , )。 6、在0.523 、、 53% 、 0.5 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小明的存钱罐里有5角和1角的硬币共18枚,一共有5元。则5角的硬币有( )枚,1角的硬币有( )枚。 8、下面是我校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近视的有( )人, 假性近视的有( )人。 (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同学少( )人。 (3)视力正常的同学与视力非正常的人数比是( )。

9、我国规定,如果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按5% 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小红的妈妈月(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c410743967.html, 爱作文网:【全品作业本数学答案】全品作业本八上数学答案)收入2360元,她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10、数学课上,小兰剪了一个面积是9.42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你能猜出她至少要准备(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5分) 1、15?(5+ )=15?5+15? =3+75=78。 ( ) 2、一吨煤用去后,又运来,现在的煤还是1吨。( ) 3、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等。( ) 4、小华体重的与小明体重的相等,小华比小明重。( ) 5、右面两幅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 ) 三、快乐A、B、C。(5分) 1、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15%后在降价15%,现价( )原价。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无法比较 2、爷爷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则(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两段一样长 D、无法判断 3、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则盐和水的比是( ) A、3:17 B、17:3 C、3:20 D、20:3 4、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米,在花坛一周铺一条宽1米的碎石小路,小路 的面积是( )平方米。 A、28.26 B、50.24 C、15.7 D、21.98 5、去年每千克汽油的价格为5.5元,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汽油价格的涨幅 达到了10%。你对“涨幅”一词的理解是( )。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中国受到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决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的重要依据。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和国情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是大学生容易感到困惑和疑问较多的问题。国内外的某些言论曾引起一些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迷惑。因此,认识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化地给予解答,而应该将理论和历史事实相结合,进行全面、辩证的阐述和深入、具体的剖析。 本文着重分析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以及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及文化渗透的主要方式与特点。 过去一般泛用广义的帝国主义概念,这一概念实际上包括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本文采用更为确切的资本—帝国主义概念。 一、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 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这些人往往还以马克思论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提法,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 那么如何用理论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去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呢?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殖民主义的历史。15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的土地、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而在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可见,殖民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压迫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血与火的历史”。 我们再来读读马克思的几段话,领会其精神和内涵。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谈到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他说:“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

八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作业本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依次填在下面答题栏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宗教改革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 2.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促使了新航路的开辟。新 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 A.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市场B.中国的罗盘针传入欧洲 C.欧洲人狂热追求黄金等财富D.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3.“印第安人”是对哪个地区土著居民的称呼 A.印度次大陆 B.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新贵族和旧贵族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 A.对君主专制的态度 B.身份和地位 C.对人民的态度 D.采用的生产方式 5.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A.热月政变 B.《人权宣言》的颁布 C.雾月政变 D. 攻占巴士底狱 6.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 B.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 来克星顿的枪声 7.18世纪中期,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这是因为 A.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市场不断扩大 B.英国本土资源丰富 C.圈地运动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 D.殖民掠夺使英国获得了大量钱财 8.17世纪,英国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进行殖民统治的是 A.英国海军 B.东印度公司 C.西印度公司 D.奴隶贩子 9.“我希望美洲人民永远不再把国王的宝座搬到自己的土地上来”。“解放者 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决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判断一下,说这 番话的应是 A.玻利瓦尔 B.克伦威尔 C.伊达尔哥 D.圣马丁 10.1836—1858年,英国工人发动了以要求获得选举权为主要内容的 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 C.启蒙运动D.马克思主义运动 11.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法国大革命 B .巴黎公社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内战 12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特产之多寡,而特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列强侵华战争专题

列强侵华战争 【专题解读】201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八国联军侵华110周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50周年,2011年是《辛丑条约》签订110周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80周年等。因此2011年中考这部分内容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并进一步向开放性和理解分析的方向发展。从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几次主要的侵华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上。从题型上看,中招常以考查基础知识和能力并举的题为主,有选择题,读图分析题、探究题等。 【新闻聚焦】 为纪念鸦片战争170周年,10月28日,东莞市和虎门镇人民政府在海战博物馆举办大型音乐盛典晚会《和平颂》。晚会将以和平为主题,再现鸦片战争、虎门销烟等历史事件,讴歌中国人民捍卫民族尊严的英雄气概,赞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振兴崛起的民族精神。 201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文史参考》杂志与中国圆明园学会联手,推出《圆明园纪念专刊》,以六大章节展现了圆明园从修建、全盛,到火烧、劫掠直至今天300年的沧桑历史。《专刊》刊登150余张珍贵图片,其中数十张从未公开发表。

【中考演练】 1.右图反映的是发生在170多年前的重要历史事件,以下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销毁的是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的鸦片 B.这一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林则徐。 D.这一事件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一些历史学者认为道光皇帝的墓修筑的比其他帝王的墓都要矮小时,他认为这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了仗,丢失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丢失”的土地是指 ( ) A.广州 B.台湾 C.辽东半岛 D.香港岛 3.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宝物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然而,是谁使这座博物馆成为了一处遗址 ( ) A.英德联军 B.法德联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辛丑条约》签订后,一个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

江苏省常州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讲 近代列强五次侵华战争与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列强五次侵华战争与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始终贯穿两条主线: 一是列强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为维护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顽强抗争,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与此同时,也是向强敌学习,寻求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具体表现为选择现代化道路的过程。 一、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解析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二)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1)名称:近代史上日本发动过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即中国的抗日战争)。 (2)结局: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主要有: ①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配合。②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③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坚持抗战,最后赢得了胜利。④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三)正确理解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解放战争

1.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一方面,它使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另一方面,它扭转了近百年来中国同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局面,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过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力量极大地发展起来,赢得了荣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所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2.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是建立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之上,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又是以中华民族的民族救亡意识空前觉醒为基础的。 3.抗日战争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全民族总动员的民族解放战争。各民族参加抗战的族别之多、人数之众、地域之广、方式之多、勇于献身精神之可歌可泣,均创下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全民族浴血奋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 (四)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启示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警醒我们:闭关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对外开放,与时俱进,加强与外界交流、合作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民族,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必须结合国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典型题例 [例1]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答案] B [解析]片面最惠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一国享有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规定外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利,因而是片面的。《虎门条约》中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样,只要任何国家取得新的侵略特权,英国都可以享受。 [例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终,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重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 材料二: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

五次侵华战争与三大条约

专题一:五次侵华战争与三大条约 中国近代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 2、《马关条约》 3、《辛丑条约》

专题二: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先进的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等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等 主张 自强,求富 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学习内容 先进军事技术 先进政治制度 先进思想文化 积极影响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人们追求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失败原因或局限: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派只学先进技术,不学先进制度,未

八年级上册期末全品学练考——答案

参考答案 历史:一、选择题 1.A 2.B 3.D 4.C 5.D 6.C 7.A 8.A 9.B 10.C 11.D 12.B 13.C 14.C 15.D 16.D 17.A 18.C 19.C 20.A 二、配伍选择D、A、E、B、C 三、连线题 四、判断说明1.√2.√ 3.√ 4.× 5.√ 五、列举题(1)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2)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同盟会;(3)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思想;(4)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六、简答题 (1)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割地赔款,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程度(3)《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 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七、历史回放如:《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不可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八、学史识途 通过到图书馆、博物馆或上网以获取有关的历史资料或信息;用一本书、一幅照片、一件实物、一份报纸、一部电影等反映日本侵华的史实;通过对本地的历史旧迹、健在老人进行日本侵华暴行的调查访问等途径加以驳斥。 九、材料解析题 (1)说明清朝军备废弛、军纪松懈。 (2)只有在政治腐败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类似意思即可) 十、读史明志 这是一道拓展思维题。可以多角度地答题,如从国民党方面讲,它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实行的是法西斯的独裁专制统治,它发动内战不得人心等。从共产党方面讲,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战略战术正确;等等。 地理:选择题:ABBAC BADBD BACDA CBADA 综合题:21.× √ × × √ √ × √ × ×22.(1)14小时14小时21小时25分(2)T13 T21 1461(T21次)1460千米1461 303千米1157千米23(1)乳牛草场资源丰富,临近公路,接近市场(2)小麦地形平坦,河流沿岸,水源充足(3)果林丘陵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4)渔业湖泊地区,可发展水产养殖(5)蔬菜靠近水源,接近市场(选择1分,理由2分,意思正确即可) 24.(1)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五次侵华战争经过和结果比较分析

五次侵华战争经过和结果比较分析 1.为什么发生第一次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殖民主义为了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开辟殖民地市场,倾销英国工业品,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料。 2.两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前) 1840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战争) 这一阶段,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 法美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还有沙俄。这一时期,英法等国为掠夺原料、开拓市场,俄国继续其一贯的侵华政策,他们从海、陆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 强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领土主权丧失。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所。 3.甲午中日战争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在政治上先是掀起瓜分狂潮,后又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 这一时期,英法美等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对外扩张,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在中国抢夺路矿权、提供政治性贷款、大规模设厂。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清政府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 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影响(危害):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中国国情 鸦片战争: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19世纪60年代后 在19世纪后60后,几乎在每次社会大震动时,清政府内部都要出现分歧,一是清政府内部分歧的概况及结果。重大分歧主要有主战与主和之争、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维新与守旧之争。 这些结果说明:清政府是一个极其腐朽的政权,代表着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国革命要想胜利,中国社会要想进步,必须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八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四篇】

八年级上册历史作业本答案【四篇】 第四单元基础测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 CBDDBCBADDABA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CCBCDADDCCDB 二、非选择题 26、(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七七”事变。 (2)全面抗战开始后的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3)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台 儿庄战役。 (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战役:百团大战。 27、(1)“七七”事变。 (2)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 了北平,而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守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的通道。 (3)二十九军。 (4)标志着中国全国性的抗战开始丁。 (5)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28、(1)南京大屠杀。

(2)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对 沦陷区实行残暴统治;对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实行 “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在华实施细菌战等。 (3)①查找相关书籍,掌握历史史实:日军用集体枪杀、焚烧、 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极其残忍的手段,对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 实行血腥屠杀,多达三十万人以上。 ②用历史照片或历史纪录片等历史资料,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暴 罪行,掌握南京大屠杀确凿的证据。 ③采访南京大屠杀的当事人或见证人,证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29、可从战役目标、规模、战绩来综合评价百团大战,它是抗战 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的战役,战绩辉煌,极大地鼓舞了中 国人民的抗战信心。百团大战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值得肯定。 30、同学A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 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学B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具有世界性的 意义; 同学C认为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筝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说法都对,是 从不同的角度对抗战胜利意义的理解。将上述观点综合起来就是抗日 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五单元基础测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 DAAADADCBDDCB

浅谈帝国主义对侵华的影响

浅谈帝国主义对侵华的影响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我想说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文化,在那段惨不堪的历史中被残忍的践踏与凌辱。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也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在我看来他们就是强盗,就是剥削者,想要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国土上实现他们强大而又卑鄙的野心。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从1840年至1919年的近80年间,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有10多次。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勒索赔款,掠夺财富。这些自称为“西方文明传播者”的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文明的野蛮本性。 我们的国家被迫签下了一条又一条的不平等的屈辱的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不仅勒索中国巨额赔款,而且迫使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它不仅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而且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把曾今的大清帝国,弄得面目全非。 还有人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客观的来说,其实我觉得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国家在大清时期确实已经存在很多的问题了,国家经济文化停滞不前,思想也过于迂腐,统治者傲慢自大,这些都给了那些卑鄙的列强国家有机可乘。人们总是在受伤后,才知道反思错误。我们的国家在满目疮痍下,终于开始了含泪的反击与前进。怀着沉重的心情,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数学九上全品作业本答案

数学九上全品作业本答案 1、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配方后的方程是() A、(x+2)2=3 B、(x-2)2=3 C、(x-2)2=5 D、(x+2)2=52、如图,CD是⊙O的直径,AB是弦(不是直径),AB⊥CD于点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E>BE B、AD=BC C、∠D=∠AEC D、∠ADC=∠ABC 3、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4、从标号分别为1,2,3,4,5的5张卡中,随机抽出一张,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A、标号小于6B、标号大于6C、标号是奇数D、标号是3 5、已知实数x、y满足=0,则xy等于() A、-2 B、 C、- D、2 6、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8,O为BC的中心,以O为圆心作半圆,使它与AB,AC都相切,切点分别为D,E,则⊙O的半径为() A、8 B、6 C、5 D、4 7、⊙O的半径为5,点P是⊙O外一点,OP=8cm,以P为圆心作一个圆与⊙O相切,这个圆的半径为() A、3 B、13 C、3或13 D、10 8、关于x的方程x2-2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1B、k>1C、k<-1D、k>-1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6 B、-2 C、a2 D、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是(2, a),( a>2)半径为2,函数y=x的图象被⊙P所截得的弦AB的长为2,则a的值为()

A、2 B、2+ C、2 D、2+ 二、填空题(24分) 11、计算(-3)0+ =. 12、如图,A、B、C是⊙O上的三点,∠CAO=25°,∠BCO=35° 则∠AOB=° 13、如图,在1×2的正方形网格格点上放三枚棋子,按图所示的位置已放置了两枚棋子,若第三枚棋子随机放在其他格点上,则以这三枚棋子所在的格点为顶点的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概率为. 14、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三个点O(0,0)A(-2,2)B(-2,0)将△ABO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15、如图,两个同心圆,大圆半径为5cm,小圆半径为3cm,若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交,则弦AB的取值范围是. 16、如果一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它的半径,那么此扇形称为“等边扇形”,则半径为2的“等边扇形”的面积为. 17、如图,在一块长22m,宽17m的矩形地面上,要修建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两条道路各与矩形的一条边平行),剩余部分种上草坪,使草坪面积为300㎡,设道路宽为x米,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18、已知m=1+,n=1-,则代数式的值为. 三、解答题(12分) 19、解方程:x2-4x-7=020、先化简,然后从 -<x<的范围内选取一个适合的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