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巷修冒顶事故

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巷修冒顶事故
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巷修冒顶事故

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巷

修冒顶事故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平顶山煤业集团四矿“1·17”巷修冒顶事故1月17日14时43分,平煤集团公司四矿维修队在戊九胶带下山三部普强机头以下21.5m处,发生一起冒顶事故,死亡1人。

1.事故经过

1月17日上午11时,维修副队长蒋东岭主持召开班前会,安排班长孙仲秋带6人上中午十二点班去戊九胶带下山三部普强机头维修拱形棚子,并要求现场要认真执行措施,搞好工程质量。当班任务是架1架新棚子,回1架旧棚子。

到工作地点后,组长张平对6人作了简单分工,由张平、买献峰、薛二朽志负责西帮,赵先锋、梅建朝、黄伟平负责东帮,两边都进行备料、拆帮、出货做准备工作,班长孙仲秋在现场统一协调指挥。胶带停止运行开始拆旧棚子,买献峰在拆卸旧拱形支架顶部的卡缆时,顶板突然来压冒顶,7架棚子被摧倒(500mm一架).其中6架棚子向下山方向倒,l架棚子向上山方向倒,向上倒的一架棚子将买献峰的头部挤在新旧棚子之间。这时跟班班长孙仲秋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并向调度室汇报,同时安排黄伟平去九轨道通知跟班工长刘群山组织人员抢救,几分钟后将伤员救出送到井日急救站,随即又送往总医院,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

(1)己维修过的棚子工程质量差.刹顶不实,筋笆力不齐全,卡缆上的不紧,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现场班组长违章指挥,4违章作业。在维修棚子时只是在巷道两帮用胶带管子绑扎连锁,现场没有按措施要求备足加固防冒顶的材料,没有严格执行措施对邻近支架采取打点柱的方法进行加固,又没设专人观看,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3)买献峰自主保安意识差,在拆卸卡缆时头部超过棚子,其他人员又没有做好互保工作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4)班组长没有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分工不清,责任不明。

(5)负责九区域维修的工长刘群山,对九胶带下山3部普强机头维修的工程质量、措施执行情况近期没有检查,导致工程质量差,现场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的主要管理原因。

(6)维修队领导对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要求不严,管理不到位,对“三违”现象查处不力,管理松懈,对职五安全教育不够,是造成事故的管理原因。

3.防范措施

(1)维修队进行全员停产培训,针对事故举一反二查原因,定措施,吸取事故教训。凡不参加培训或考该不合格者一律不能重新上岗,确保今后安全生产。

(2)全矿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凡隐患多、安个不放心的地点,该停则停,认真落实“三不生产”原则

(3)山各系统副总工程师负责对各施工地点的措施进行全面审查,并针对现场情况补充完善,组织职工重新学习,必须把措施落到实处采取各种形式教育职厂,切实提高认识,摆正安全与生产、效益、改节的关系,做到安全教育不漏人.凡末参加学习或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岗。深人开展‘学铁法.上标准岗”活动,认真落实各级安伞生产岗位责任。

(4)进一少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加强井下跟班和地面值班。各系统副矿长、副总工程师、科长,基层队队长、书记,每天必须有人在矿值班,干部清假严格履行请假制度.凡发现干部空岗、脱岗的要从严处理。

(5)矿安全生产“六条线”,各业务保安科室。加强现场的监督脸查,做到安全检查不断线,不留死角,安全管理不漏岗,全方位的在处安全隐患,对查出的违章人员坚决从严处理。

(6)在吸取此次事故教训的同时,加强对全矿薄弱环节的管理,如高瓦斯区域的防瓦斯、防突管理;机电管理中的主副井提升、平斜巷人车、小绞车运输和电气防爆;采煤工作面断层处支护;打释放钻孔时的防片帮伤人;加强火工品的管理,放炮时严格执行三人连锁程序化放炮,“一炮三检”和火工品的领退制度等。坚决杜绝其他事故的发生。

顶板事故(冒顶)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

编号:SM-ZD-15319 顶板事故(冒顶)隐患及 应急处理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顶板事故(冒顶)隐患及应急处理 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检查顶板有无冒落危险的方法 1.敲帮问顶法:用手镐敲或钢钎击顶板,声音清脆响亮的表明顶板完好;发出“空空”或“嗡嗡”声的,表明顶板岩层已离层,有冒落的危险,应采取措施把脱离的岩块挑下来。 2.震动法:一手持镐头或其它金属工具敲击顶板,一手指尖轻扶顶板,如果手感顶板有震动,也说明此岩石已经与顶板离层,应及时防范。 3.木楔法:即在顶板裂缝中打入小木楔,过一段时间如发现木楔松动或掉下来,说明裂缝在扩大有冒落的危险,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观察法:一是要时刻观察顶板、支柱有无冒顶预兆,二要时刻观察顶板有无鸡窝顶。

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1.坚硬难冒顶板大面积切冒预防 坚硬难冒顶板大面积切冒预防又称大面积来压,是指采空区内大面积悬露的坚硬顶板在短时间内突然塌落而造成的大型顶板事故。其 预防措施主要有: ⑴顶板高压注水。从工作面平巷向顶板打孔,进行高压注水,注水泵最大压力达15兆帕。 ⑵强制放顶。就是用爆破的方法人为地将顶板切断,使顶板冒落一定厚度形成矸石垫层。 2.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预防 压垮型冒顶是指因工作面支护强度不足和顶板来压引起支架大量压坏而造成的冒顶事故。预防方法如下: ⑴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应能平衡垮落带直接顶及老顶岩层的重量。 ⑵采煤工作面的初撑力应能保证直接顶与老顶之间不离层。 ⑶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可缩量应能满足裂隙带老顶下沉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题(1)

案例分析题 1、小李刚参加工作被分配在冷冻库当工人,工作很积极,经常长时间坚持在冷冻库内工作,但几个月后经常出现肌痛和腰痛等病症。请你分析引起小李这些病症的原因。 答题思路:温度低于人体舒适温度的环境称为低温环境。18℃以下的温度即可视为低温,但对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响的低温,通常是在10℃以下。在低温环境下人体中心体温低于35℃时,即处于过冷状态。低温对人体的影响表现为:一是引起局部冻伤,与人在低温环境中暴露时间长短有关;二是产生全身性影响。人体在低温环境暴露时间不长时,能依靠温度调节系统,使人体深部温度保持稳定。但暴露时间较长时,中心体温逐渐降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低温症状:出现呼吸和心率加快,颤抖等,接着出现头痛等不适反应。当中心体温降到30~33℃时,肌肉由颤抖变为僵直,失去产热的作用,将会发生死亡。长期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劳动(如冷冻库工人)易引起肌痛、肌炎、神经痛、神经炎、腰痛和风湿性疾患等。 2、一天小周随检查团进行露天安全检查,当天太阳很大,小刘由于走得急,忘了带遮阳用具,刚开始小刘还感觉良好,但过一段时间后就感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最后竟晕倒在地。请你分析原因。 答题思路:作业环境气温较高时,人员就感到烦闷,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正常作业。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环境称为高温环境。29℃以上对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响,可认为是高温。人的中心体温在37℃以上就感到热。高温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温烫伤、烧伤,人体皮肤温度达41~44℃时即感到痛,超过45℃即可迅速引起皮肤组织损伤;二是全身性高温反应,当局部体温达38℃时,便产生不舒适反应。全身性高温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眼花)、癫病样抽搐等。温度过高还会引起虚脱、肢体僵直、大小便失禁、晕厥、烧伤、昏迷、直至死亡。人体耐高温能力比耐低温能力差,当人体深部体温降至27℃时,还可抢救存活,而当深部体温达42℃时,则往往引起死亡。 高温作业中所引起的急性病(中暑)通常分为三种类型:热射病、日射病和热痉挛。 日射病是由于头部受强烈的太阳辐射线(主要是红外线)的直接作用,大量热辐射被头部皮肤及头颅骨吸收,从而使颅内温度升高所致,多发生于夏季露天作业人员。主要症伏为急剧发生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烦燥不安,重者可能有惊厥、昏迷。 3、1999年1月26日,金乐电表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因生产需要招收工人,刘丽应聘到该公司工作。金乐公司在没有对其进行岗前职业培训和安全教育的情况下,即让刘丽及8名新聘工人上岗,并为他们颁布发了上岗证,约定试用期3个月,但未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当年2月3日下午,因与刘丽同车间的机床操作工张某不在岗,其机床无操作,刘丽想多学些技术,在未经任何人允许和指派的情况下,擅自操作张某的机床。操作时,因电表盒歪了,刘丽用左手去扶,机床将其左手轧成粉碎性骨折,致左手第1、2、3和4指缺损。经鉴定,刘丽左手损伤构成6级伤残,劳动能力部分丧失。金乐公司是否应对这起伤害事故承担赔偿责任呢?请分析。 答题思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场所的安全,我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法规都规定了企业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向工人介绍国家劳动安全卫生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而且要根据企业生产特点,介绍企业安全技术知识,如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过程、作业方法、危险设备、危险因素及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同时还可结合典型经验和事故案例对工人进行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 本案例中,刘丽应聘到金乐电表配件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双方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该公司为其办理了上岗证,且刘丽已上岗工作,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由于该公司违反《劳动法》及有关法规,没有对刘丽进行必要的岗前职业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在实际生产中管理不严,监督不力,致使刘丽串岗操作而发生事故,造成伤残,应承担刘丽的工伤赔偿责任,并接受有关行政部门的处罚。 4、深圳市宝安区胜立圣诞饰品有限公司是生产沙滩椅的台商独资企业。该厂将简易仓库改成材料库、成品库和宿舍三位一体,彼此相连。1000米3的宿舍里要住500人,上下铺拥挤不堪,过道需要侧身才能勉强通过。1996年1月1日0时多,到同乡那里过除夕回到宿舍的打工仔刘永明点燃床头的蜡烛

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319 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 在采矿生产活动中,最常发生的事故是冒顶片帮事故。冒顶片帮是由于岩石不够稳定,当强大的地压传递到顶板或两帮时,使岩石遭受破坏而引起的。随着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的向前推进,工作面空顶面积逐渐增大,顶板和周帮矿岩会由于应力的重新分布而发生某种变形,以致在某些部位出现裂缝,同时岩层的节理也在压力作用下逐渐扩大。在此情况下,顶板岩石的完整性就破坏了。由于顶板岩石完整性的破坏,顶板下沉弯曲,裂缝逐渐扩大,如果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不当,就可能形成顶板岩矿的冒落。这种冒落就是常说的冒顶事故,如果冒落的部位处在巷道的两帮就叫做片帮。 冒顶片帮事故,大多数为局部冒落及浮石引起的,而大片冒落及片帮事故相对较少,因此,对局部冒落及浮石的预防,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下面是引发片帮冒顶事故

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矿瓦斯爆炸事故

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矿瓦斯爆炸事故 1996年5月21日18时11分,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平顶山矿务局,以下简称平煤集团公司)十矿己二采区己15—22210回采准备工作面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灾害波及整个己二采区,包括己二采区2个回采工作面、2个备用回采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一个巷道维修头以及皮带机巷、轨道运输巷和机电硐室。事故发生时,该采区有作业人员170人,死亡84人,受伤68人。直接经济损失984.45万元。 1.矿井概况 十矿始建于1958年8月,1964年2月投产,设计能力120万t/a,1986年12月完成改扩建,设计能力180万t/a,1991年核定能力为180万t/a,1995年实际产量250万(含青年矿23万t),1996年计划产量240万t(含青年矿25万t),其中一季度53万t、二季度54.5万t。 该矿井田走向长3.8km,倾斜长5.0km,井田面积19km2。可采煤层丁、戊、己、庚4组共10层,可采储量1.22亿t。矿井为立井开拓,分一、二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140m,二水平标高为—320m。目前开采丁、戊、己三组煤,丁组煤为1/3焦煤,戊组煤为肥煤,己组煤为主焦煤。有戊七、己二、北翼中和北翼东四个采区,共6个回采工作面,15个煤巷掘进工作面,3个开拓工作面。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有4个回风井,总排风量为17159m3/min,其中戊七采区2560m3/min,己二采区5100m3/min;北翼中采区4400m3/min;北翼东采区5099m3/min。井下采用皮带运输,主井使用9t箕斗提升。 1991年7月22日,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戊8-9煤层为突出煤层,十矿为突出矿井;1996年2月13口,经重庆分院鉴定,丁5-6煤层为突出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为68.87m3/min。矿井采用KJ4安全监测系统监测瓦斯。 发生事故的己二采区位于该矿二水平南翼,走向长1600m,倾斜长2900m,采用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安装2台主要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型号为2K60—24。总排风量为5100m3/min总进风量为5012m3/min。开采己15、己16、己17三层煤。采区东部己15、己16、己17合层总厚度为5.4m;采区西部逐渐分开,己15、己16、己17厚度分别为2.0m、1.4m、1.3m,平均倾角8°,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3.7m3/min、相对涌出量为19.2m3/d·t;煤尘爆炸指数为33.03%~41.04%,自然发火期4个月,己二采区有8个作业地点,其中,4个回采工作面(己15—22170综采工作面,己15—22140炮采工作面,己15—22210备用综采工作面,己15—22080备用炮采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己15—22160机巷,己15—22160风巷,己15—22210辅助回风巷),一个维修点(己15—22150绕道)。 瓦斯爆炸地点己15—22210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己15-16合层,厚度2~5.4m,倾角0~12°,直接顶为8~9m厚的砂质泥岩,无伪顶;直接底为砂质泥岩。瓦斯绝对涌出量5.52m3/min;工作面可采储量22.8万t,有效走向长480m,倾斜长146m,设计采高2.6m。5月21日4时,开切眼全断面贯通。事故当班进行扩帮作业。 2.事故发生及抢救经过 5月21日18时15分,十矿调度室接到己二采区高强皮带机头司机胡东海在皮带机头的电话汇报,己二高强皮带巷出现大量煤尘烟雾;随后,—320水平调度员杨新华

平顶山煤业集团八矿“9·16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平顶山煤业集团八矿“9·16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9 月16 日12 时50 分,平煤集团公司八矿13160 综采工作面第22 架至第39 架处,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450t ,瓦斯涌出量22000 m3 ,无人员伤亡。 1、工作面概况 1316综采工作面位于三采区西侧,南邻已回采的13141 采面,北至-430m 水平,东为采区轨道仁山,西为采区边界,走向长474m ,倾斜长101m ,采面标高-420 。埋藏深度为478m ,煤层平均厚度为3.3m ,倾角9 。,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和砂质泥岩,采面构造简单,风巷未发现断层机巷、切眼共揭露小断层十余条,其中落差大于0.5m 的有三条。断层之间顶板较为破碎,对回采有一定影响该采面属于突出煤层,在掘进施工过程中。一直执行“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即预测预报,防突技术措施,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具体做法是:采面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进行预测,当实测q 值= 4L / min 时采用超前钻孔排放瓦斯的技术措施。措施实施后进行效果检验,如检验q < 41 L/min ,辅以安全防护措施;预测q 值不超标就直接辅以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施工。在掘进施工过程中。机巷1612~1616 点,打钻时有严重的喷孔、顶钻动力现象,回风流瓦斯经常超限,致使改综掘为炮掘,但从未发生煤与瓦斯突出。

该采面自1991 年8 月26 日开始开采,到9 月16 日已回采44 m ,投产后由于工作面风量偏低(约在650m / min ),回风流瓦斯浓度有超限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加大风量,采面打42mm 的排放钻孔,沿采面隔0 .5m 打一孔深2.0m 三花眼布置,提前释放瓦斯的办法。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方面仍然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具体做法是,沿采面每隔15m 打一个孔径42 mm 、孔深3.5m 的预测孔,如果预测q 值不超标,可以辅以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生产;如果预测q 超标时,在超标处上下各打一个3 .5m 深的松动爆破孔,进行松动爆破,然后进行效果检验,经检验指标不超可以辅以安全措施进行生产,经检验仍然超标继续执行措施直至有效为止,才能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生产。从8 月26 日至9 月14 日,预测q 值在0.8 ~3.61 L/ min ,均不超标。 二、突出前采面征兆及突出经过 该采面采至9 月13 口,顶板压力普遍增加,夜两点班50 ~60 架冒顶,处理冒顶达10 小时之久。9 月15 日,检修班按规定在采面共打瓦斯排放孔175m ,晚8 点班割煤一刀,16 日凌晨两点班接班后由20 号架向下割煤, 矿“ 9 ? 16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示意图

矿井顶板事故发生处理应急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矿井顶板事故发生处理应急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041-53 矿井顶板事故发生处理应急措施(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抢救时,沉着、冷静,认真观察冒落地点,顶板,两帮情况,打了临时护身柱,清理好退路,防止事故和救灾时再次冒落伤人,(2)抢救被煤矸埋住的人员,首先是先清理头部和脑部,清理口鼻污物,恢复遇难人员的呼吸条件,(3)保证安全情况下,小心把遇难人员身的上煤、矸搬开,把他救出来,被埋人员下部若是碎矿或软岩,也可用先挖出和清过碎矿或软岩的方法,从挖出的下部空间,救出遇难人员,(4)被救出人员身上有外伤或失去知觉,把他抬到安全地点,按照正确的技能:a人工呼吸术,b人中脑外心丈夫按压术,c止血、包扎,d骨折的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2)当工作面或巷道发生垮面,冒顶事故时,发

冒顶片帮预防、应急措施

冒顶事故的预兆及其预防措施 一、冒顶事故原因 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其根本原因在于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的活动所造成。顶板的矿山压力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先是沿着顶板节理出现裂隙,产生离层现象。此时,如果顶板管理不当,支护质量不好,压力继续增大,岩石变形超过弹性变形极限,就会出现断裂、垮落、片帮或局部冒顶。从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有的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较多的则是现场管理不善所造成。 二、大冒顶事故 随着矿井回采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采场控顶面积逐步加大,当厚度不大的直接顶逐渐塌落,而坚硬的老顶大面积悬露时,就在工作面顶板岩层形成一个自然压力拱,煤壁受压发生变化,造成工作面压力集中,此时,如果支架总支撑力敌不住顶板的压力就会出现大冒顶。 (一)大冒顶的预兆 1.大冒顶出现之前,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响。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发生离层,或顶板切断时发出的声响,大则象闷雷声,即所谓的“板炮”,这是老顶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或断裂的声响。顶板岩层破碎掉碴并由少到多、由稀变密,顶板裂缝增加或裂缝加大,产生下沉现象。 2.冒顶前压力的增大,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片帮增多,电钻打眼和采煤机割煤时均能感觉到省力。 3.使用木支架时,支架大量折断。使用金属支柱时,活柱快速下沉,连续发生咯咯的声响,支柱发颤,把耳朵贴在柱体上,可微微听到支柱受压的响声,容易出现“飞楔”现象,即顶梁柱被弹出或挤压。 4.含有沼气的煤层,工作面沼气含量增大,有淋水的顶板,淋水增加。 (二)大冒顶的预防措施 1.回采工作面要适当加大支护密度 回采工作面要适当加大支护密度以加强工作面的总支撑力,其目的是减少顶板下沉量和顶板的台阶下沉,下沉量小,顶板就比较完整,可减少或消除冒顶事故。但支架过多,其架设和回收工作量大,工作面空间狭小,工作也不便,总支撑力多大合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计算出来后,值要略高一些。 2.掌握顶板周期来压规律 在工作中要探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如果支架总支撑力只能适应当时顶板压力,当有周期来压时就会出现危险,在来压前要加强支护,增加支架。

平顶山煤业集团十一矿简介

平顶山煤业集团十一矿 一、矿区简介 1、地理位置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一矿,位于平顶山市西郊香山脚下,距市中心约13公里。 气候: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5.2-15.8oC之间;与常年平均值相比显著偏高 0.6-1.1oC。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0.4oC。 降水:年降水量819毫米。 3、交通条件 平煤十一矿交通十分便利。 铁路:平煤十一矿拥有矿区专用铁路与京广、焦枝线连接。 公路:平煤十一矿与市区相连,即将修筑的平洛高速公路从矿区南侧通过。 二、矿区发展 1、矿区历史 1972年8月十一矿开始动工兴建。 1979年元月平煤十一矿简易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60万吨。投产后,安全状况稳定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原煤产量稳步提高。 1986年平煤十一矿顺利达产。 1995年平煤十一矿开始进行矿井改扩建,煤炭产量稳步提高。 1998年平煤十一矿一举扭转长期亏损局面,盈利水平逐步提高,成为平煤集团改革、管理和发展的一面旗帜。按照十一矿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该矿于2001年底完成改扩建任务,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

2002年平煤十一矿矿井生产能力预计达到150万吨,2004年将成为平煤集团的产量和利润大户。 平煤十一矿先后荣获中煤总公司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原煤炭部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现代化矿井。 2、矿区规划 平煤十一矿改扩建项目:矿井设计能力由120万吨/年扩建到300万吨/年,新增规模180万吨/年,项目总投资64856.87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完成投资34042.89万元。 三、矿区现状 1、矿区条件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一矿是平煤集团的大型骨干矿井之一。现有固定资产3亿元,职工4700多人。十一矿是平煤集团唯一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井田东西走向长约7公里,倾斜宽约3公里,井田范围23.5平方公里,可采煤5组9层。 ①储量 平煤十一矿煤炭的地质储量2.26亿吨,深部为无限井田、煤炭储量丰富,发展后劲充足。 ②生产能力 目前,平煤十一矿矿井设计能力为120万吨/年。

煤矿顶板事故反思总结

煤矿顶板事故反思总结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生产中 止等事故。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煤矿顶板事故反思总结,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煤矿顶板 事故反思总结篇 1 顶板事故是煤矿的五大灾害之一。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矿在顶板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有不少教训。 现就我矿预防顶板事故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现场管理,重点严把“五关一是技术规范和方案设计关。 根据小煤矿矿井地质条件,工程技术人员在采区和采面设计上下功夫,积极探索适合本矿 地质条件和有利于顶板管理的设计方案,如采用底板岩石大巷开拓方式,就能减少采动影响, 或尽可能把巷道布置在全岩中,并尽可能避开井巷交叉,这样掘进巷道时施工条件好,对顶板 管理非常有利,在源头上减少了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又如,有的顶板在表面上看来完好,执行敲帮问顶时也未发现有脱落征兆,作业规程或安 全措施中也未对其作出明确的支护规定,这也是在编制设计时重大失误。 因此,这就必须明确规定临时支护措施,编制规程决不能粗制滥造。 二是规程审批和学习关。 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管理,突出解决好其中的薄弱环节,是搞好小煤矿顶板管理的关键。 因此,在编制作业规程时要求每个采掘工作面都要根据地质资料和矿压观测资料,包括顶 板来压规律,编制采掘作业规程,使作业真正起到指导生产,保证安全的作用。 把审批规程、审批措施当作大事来抓,制定“三不批制度,即地质构造不清不审批,规程 对顶板管理措施不具体不审批,规程编写不认真,措施没有针对性不审批。 同时在班次安排上要合理,如掘进放炮后要立即出碴支护,不能让破碎顶板悬空暴露时间 过长,及时消除冒顶因素。 “三大规程制定后还必须组织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让大家领会和掌握,且必须考核合格 才能上岗作业。 三是工程质量关。 小煤矿顶板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现场管理不严和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 采掘工程质量是顶板管理的基础,从抓好工程质量入手,提高工程质量是防止小煤矿顶板 事故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措施。 因此,在顶板管理方面严把支护质量关,做到工程质量不合格不验收。 由安监员对每个采掘面的支护质量进行安全检查,实行动态管理。 四是初次和周期来压关。 初次和周期来压时易造成大冒顶垮面事故。 因此,必须搞好初次放顶和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预防大型恶性顶板事故的发生。 要摸索和掌握来压步距,在来压前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如加木垛、丛柱等,确保不发生

矿山冒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矿山冒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根据冒顶片帮的范围和伤亡人数,一般可分为大冒顶、局部冒顶、松石冒落三种。井下塌陷事故一般由地质条件、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由采掘活动破坏了岩石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使应力集中,超过了岩体的强度造成的。 矿山属地下开采,在采掘作业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采矿方法和支护形式,大大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发生大冒顶的机率很小,但是,在采掘过程中由于局部矿岩地质条件差、节理裂隙发育,支护方法不合理或支护不及时、浮石处理操作不当、检查不周及疏忽大意等原因,也会出现局部冒落现象,危及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伤亡事故。 1.2事故发生的区域、时间和危害:冒顶片帮事故多发生于采矿和掘进作业面,以及一些废旧巷道和采空区。事故的发生没有时间性,危害程度一般取决于冒落区域现场作业人员的多少,危害较大。造成顶板岩石下沉、裂缝逐渐扩大; 顶板岩石发生破裂和撞击声,顶板有岩石碎块掉落,以及涌水、淋水量增大等现象。 1.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3.1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加大时,木支架会发出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现象。 1.3.2掉渣脱皮。顶板严重破裂时顶板会出现掉渣脱皮现象。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1.3.3裂缝。顶板裂隙增大时,说明顶板条件恶化。 1.3.4淋水增大。顶板的淋水量明显增加时,有可能发生突然冒落,而且冒落前没有任何征兆。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冒顶片帮事故现场处置小组 组长:采矿车间主任副组长:采矿车间副主任 组员:安全员、大班班长、采矿技术员 2.2工作职责 2.2.1组长负责了解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负责指挥和组织现场抢救。 2.2.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展开应急抢救工作。 2.2.3各成员职责 (1)班长负责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抢救 (2)采矿技术员负责制定有效的施救措施,提出合理的施救方案。 (3)安全员负责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本班班长或采区负责人,现场应急处置小组根据 事故的大小和发展事态及时向公司报告,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当发现作业现场有即将冒顶的征兆,应立即报告 车间领导,并立即停给止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3.2.2加强对冒顶区的通风,以便被困人员自救; 3.2.3冒顶后,如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在抢救被困人员时,迅速恢复通风系统; 3.2.4抢救被困人员,应用叫喊敲击等方法,确定被困人员的准确位置,在冒落量很大,很难及时救出被困人员时,应利用供水管向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冒落量较小容易维护也可采用撞楔支护与出渣相结合的方法,直接进入被困人员区域; 3.2.5在抢救遇险人员时,应加强工作地点附近的巷道支护,处理冒落区时,坚持由外向内加固冒落区周围支护,防止二次冒顶事故发生。清除巷道

冒顶片帮事故及预防措施

冒顶片帮事故及预防措施 飓雨响浇发表于2008年11月10日00:13 阅读(8) 评论(0)分类: 个人日记 举报 冒顶片帮在井巷掘进过程中经常发生,极易造成作业人员伤亡。防止井巷工程施工中冒顶片帮的措施有: 1.作业面放炮以后,必须立即通风,待炮烟吹散后,派有经验的工人进入工作面进行“敲帮问顶”,检查清理顶板和两帮的松动岩石,然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作业。 2.在不稳固岩层中掘进井巷,最大控顶距要保持在作 业规程规定的范围内,并经常检查巷道支护情况,如有损坏, 应及时修理和维护。 3.采用棚式支架时,支架背板一定要背严、背实,背板后面用石块、木块等充填严密,不能有空顶空帮现象。 4.天井支架的架设必须保证质虽,井盘与帮壁背严刹紧,防止“脱裤”发生。 5.主井施工临时支护不宜过长,要经常检查,防止松动片帮。 (三)装岩、运输事故及预防措施 在装岩、运输过程中,常会发生矿车或装岩机掉道伤人,

行走压人、撞人,操作人员触电,矿车或装岩机挤伤人,矿车自 动滑行伤人。立井施工时易发生抓岩机撞、压、挤伤人, 吊桶装载过满甩石伤人等等。所以在装岩、运输过程中要采取以 下预防措施。 1.开车前,要检查装岩机的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是否完好,然后接通电源,打开照明灯,进行空斗试车,检查各按钮操作是否灵活,动作是否准确。 2.禁止任何人在靠近铲斗工作范围内及挂在装岩机后的矿车四周停留和作业,以免铲斗或石块伤人。 3.不得两个人同时操纵一台装岩机。 4.若遇大块岩石,应先铲取其四周的岩块,待其全部 露出后再铲取;岩块过大时不得铲取,以免装岩机倾倒伤人。 5.装岩机司机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装岩作业时,不得进行注油或检修等工作。装岩设备及运输设备要经常维修,停机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 6.人工推车时,一个人只准推一辆车,在能够自滑的 轨道上行车时其速度不得超过3米/秒。矿车驶近道岔、巷道口、风门,通过弯道、坡度较大的区段以及两车相遇、前面有人或障碍物、发生脱轨等情况时,推车人应及时发出警号。 7.斜井下山口要有防止跑车装置。 8.立井施工采用人工装岩时,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宜太多。 一般不超过3-5人,工作时要互相照顾,防止工具碰撞伤 人。装岩前要处理好井壁浮石。采用抓岩机装岩时,抓岩司

河南省平顶山煤业集团 十矿

河南省平顶山煤业集团十矿"4 ·8"机电事故 1986年4月8日9时,平煤集团公司十矿综采一队戊9.10一13161综采面发生一起综采主机滚筒卷人事故,死亡1人。 ㈠自然条件 该队是四班作业,早六点班接班时,主机停在采面刮板输送机机头处,采面54~76号架一段采到断层影响煤壁片帮,夜班交班时已维修好。 ㈡事故经过 接班后班长把刘长辛、丁宜明分到54~76号架工作,他二人去片盘运来大板支护顶板,维护好后,主机开始从机头上行割煤,8时30分,刘长辛在62~63号架中间休息,丁宜明到73~74号架处主机割煤到机尾,验收员苏金山让司机返刀下行割煤,因73~74将近压死、主机在此处连续返刀两次。班长让到73~74号架清矸拉架,因架子压死,拉不动,验收员苏金山让主机司机拾煤到72架处停车,停车后主机前滚筒到62号架处,主机司机未发现异常。9时10分,该队技术员从机头上来,见刮板输送机里有一块灯,滚筒下边有一条腿,当时人已死亡。 ㈢事故原因 1.当主机前滚筒到62号架处,停止牵引时,刘长新准备通过采煤机去机尾处,由于思想不集中,没注意采煤机已在眼前,左腿踩在电缆槽上,右脚踩在滑道和电缆槽空隙处,左手搬拄支架立柱,松手时右脚陷进滑道和电缆槽空隙处,拔不出来,使身体失去平衡,左脚踏进刮板运输机槽内,被刮板运输机刮板拉倒,上身仰倒在前滚筒上,被截齿挂住,卷入滚筒。 2.主机司机停时,没有很好向前方看,停机后滚筒卷入人未及时发现。 3.作业规程规定,采煤机运行中前方2M内不准人员走动和作业,由于队领导教育不够,未严格按照规程作业,酿成事故。 ㈣防范措施 1.认真贯彻“三大规程”从严从西细落实安全生产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对职工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人员过采面时要认真观察路线情况,以防止事故发生。 3采面主机滚筒前后5m内,严禁工作人员站立或走动。采面架子拉完后,采煤机滚筒前后10 m禁止人员走动,待采煤机停止后方准通过。 4采煤机主副司机要密切配合,司机在开机前,加强对采煤机运行前方的隙望,必须先观察滚筒前后情况,若有障碍物,应立即停机处理。 5采面工作人员应为主机让道,主机行到各个工作地点时,人员必须躲开,待主机通过后方能工作。

井下冒顶边帮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井下冒顶边帮事故现场处 置方案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

井下冒顶边帮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事故特征 在井下掘进、采场回采爆破和其它作业施工过程中由于岩石开采暴露或支护不当,薄弱岩层受地压作用围岩应力平衡受到破坏产生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垮塌的岩碴堵塞巷道,击伤或淹没经过或正在冒落范围作业的人员和机械。工作面、侧壁坍塌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称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 在采矿作业中,最常见的事故是冒顶片帮,约占采矿作业事故的40 %以上。分析该类事故的原因主要是: ⑴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顶板管理方法不当。 如采场布置方式与矿床地质条件不适应,采场阶段太高,矿块太长,顶帮暴露面积太大,时间过长,加上顶板支护、放顶时间选择不当,都容易发生冒顶事故。天井、漏斗布置在矿体上盘或切割巷道过宽都容易破坏矿体及围岩的完整,

冒顶事故的处理

冒顶事故的处理 一)基本原则 冒顶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抢救被困人员、恢复通风。 首先,应直接与被困人员联络(呼叫、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来确定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如果被困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并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注意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在清除冒落歼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被困人员,应该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二)采煤工作面 应首先抢救被困人员,接着就是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处理的方法应根据冒顶区岩层冒落的高度、冒落岩石的块度、冒顶的位置和冒顶影响范围的大小来决定。同时,还要根据煤层厚度、采煤方法等采取相应的措施。 1.局部小冒顶的处理方法 一般是采取掏梁窝使用单腿棚或悬挂金属顶梁处理。 2.大冒顶的处理方法 (1)整巷法处理冒顶。对影响范围不大,冒顶区不超过15m,垮下来的矸石不大,采取一定措施以后,用人工可以搬动的,可以采取整巷法

处理冒顶,即采取恢复工作面的方法。 (2)开补巷绕过冒顶区。一般在冒顶影响范围较大,不宜用整巷方法处理时,可采取开补巷绕过冒顶区的方法,也称为部分重掘开切眼和重掘开切限的方法。根据冒顶区在工作面所处位置的不同,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冒顶发生在工作面机尾处:可以沿工作面煤帮从回风巷重开一条补巷绕过冒顶区。 若冒顶区范围较大,矸石堵塞巷道,造成采空区回风角瓦斯积存,可用临时挡风帘或临时局部通风机排除。 ②冒顶区在工作面中部:可以平行于工作面留3m一5m煤柱,重开一条切巷。新切巷的支架可根据顶板情况而定,一般使用一梁二柱棚。 ③冒顶区在工作面机头侧:处理方法基本上与处理机尾侧冒顶区相同即在煤帮错过一段留3m—5m煤柱,由进风侧向工作面斜打一条补巷,与工作面相通。 (三)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处理 在处理垮落巷道之前,应采用加补棚子和架挑棚的方法,对冒顶处附近的巷道加强维护。在维护巷道的同时,要派专人观察顶板,以防扩大冒顶范围。处理垮落巷道的方法有木垛法、搭凉棚法、撞楔法、打绕道法四种。 1.木垛法 这是处理垮落巷道较常用的方法,一般分为“井”字木垛和“井”字木垛与

事故案例分析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事故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仅供参考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2015年《事故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仅供参考) 一、 1B;2B;3D;4ABE;5ABCD;6ABD;7ABDE 二、 1B;2A;3B;4ABE;5ADE;6ACE;7ABCD;8BCD 三、 1、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起重机、叉车、电瓶车、空气压缩机、燃气锅炉、氧气瓶、乙炔瓶 特种作业:电工作业、胶板印刷作业、油墨调配作业 2、安全检测报告的类别:? (1)特种设备检测报告 (2)起重设备检测报告 (3)压力容皿设备检测报告 (4)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告 (5)易燃易爆气体的检测报告 3、必须使用防爆电器的场所:油墨库、化工库、柴油发电机房、燃气锅炉房 4、隐患治理的简要方案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防止坍塌减少事故损失。确保财产和人员伤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按规定对方废料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保证隐患更改费用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明确具体负责人,主要负责人,落实到人。 (5)治理的期限和要求:x年x月x日要求废物堆放整洁有序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应急预案,并加强员工培训,加固支撑 四、 1、第一起爆点的可能点火源是液压破碎锤在击打水泥盖板时出现的火花与泄露到下水道内的原油接触引发的爆炸。? 2、此次事故在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A、H公司发现原油泄露后没有立即停止输送石油 B、上报时未向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C、在实施抢修管道时,没有对周边人员进行疏散? D、现场抢险人员没有佩戴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 E、H公司发现原油泄露后未及时上报 F、没有使用防爆工具? G、事故发生后主要负责人未到现场组织实施抢救? 3、事故事后处置应开展以下工作: 1)该石油输送管道立即停止输送石油。?

平顶山市瑞平煤电有限公司简介

平顶山市瑞平煤电有限公司简介 平顶山市瑞平煤电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汝州市,是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为: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南天瑞集团于2004年共同投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为平煤集团控股子公司。公司拥有张村矿、庇山矿、瑞平电厂、德平热电厂、汝州电厂五个生产单位,属于循环经济发展型企业。公司主要经营:发供电,煤炭开采,洗选销售,干熄焦生产销售。注册员工人数为1200人,注册资本781205000元人民币。公司积极发展生产,研发高新科技项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国民生产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公司尊崇“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并以诚信、共赢、开创经营理念,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卓越的品质为生存根本,公司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近年来,公司坚持“以煤为主,相关多元”发展战略,未来计划构建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4大核心产业和高新技术、物流贸易、机械装备等产业体系。 平顶山市瑞平煤电有限公司大力弘扬“忠诚事业、追求更好”的企业精神,倡导“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的核心理念,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立身之本,长期致力于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坚持创立一个企业,带动一方经济、服务一方人民、融入一种文化。在扶贫济困、抢险救灾、扩大就业等方面挺身而出,担大任,行大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平顶山市瑞平煤电有限公司确立了“三步走”的宏伟景象:力争到“十二五”末使煤炭产销量突破500万吨,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挺进中国500强;经过不懈奋斗,建成具有国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公司。

冒顶事故的处理(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冒顶事故的处理(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冒顶事故的处理(最新版) (一)基本原则 冒顶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抢救被困人员、恢复通风。 首先,应直接与被困人员联络(呼叫、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来确定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如果被困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并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注意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在清除冒落歼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被困人员,应该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二)采煤工作面 应首先抢救被困人员,接着就是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处理的方

法应根据冒顶区岩层冒落的高度、冒落岩石的块度、冒顶的位置和冒顶影响范围的大小来决定。同时,还要根据煤层厚度、采煤方法等采取相应的措施。 1.局部小冒顶的处理方法 一般是采取掏梁窝使用单腿棚或悬挂金属顶梁处理。 2.大冒顶的处理方法 (1)整巷法处理冒顶。对影响范围不大,冒顶区不超过15m,垮下来的矸石不大,采取一定措施以后,用人工可以搬动的,可以采取整巷法处理冒顶,即采取恢复工作面的方法。 (2)开补巷绕过冒顶区。一般在冒顶影响范围较大,不宜用整巷方法处理时,可采取开补巷绕过冒顶区的方法,也称为部分重掘开切眼和重掘开切限的方法。根据冒顶区在工作面所处位置的不同,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冒顶发生在工作面机尾处:可以沿工作面煤帮从回风巷重开一条补巷绕过冒顶区。 若冒顶区范围较大,矸石堵塞巷道,造成采空区回风角瓦斯积

冒顶片帮事故案例分析

冒顶片帮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2015年某月某日,某矿井采掘班三名出渣人员入井至254中段西部回风巷掘进面进行出渣作业。约23:20时,巷道左壁一块约 1.3*l.*28*0.25m的石头突然滑落,将正在装岩作业的装岩机手谭某从身后砸压,致使其头部被挤压在石头和装岩机之间,导致头部开放性颅骨骨折,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巷道左壁一块不易发现的片帮(重约一吨)突然滑落,将正在装岩作业的装岩机手谭某从身后砸压,致使其头部被挤压在石头和装岩机之间,导致头部开放性颅骨骨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1)作业人员松石处理经验不足,没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性的片帮浮石。 (2)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辨识能力不够。 (3)湘核建驻锦原铀业公司书楼丘项目部安全管理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 预防措施 1.及时调整采矿工艺,保证合理的暴露空间和回采顺序,有效控制地压。 要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和采矿方法的实验研究,对原设计的采矿方法不断进行改进,找出适合本矿山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高效安全的采矿方法,加大采矿强度,及时处理采空区。要控制好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开采顺序,因此要合理确定相邻两组矿脉的回采 顺序;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采矿方法,严格控制采场暴露面积和采空区高度等技术指标,使采场在地压稳定期间采完。 2.要加强顶板的检查、观测和处理,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顶板松石冒落往往是造成人员受伤的重要原因。对顶板松石的检查与处理,是一

项经常性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固定专人按规定的制度工作,才能确保顶板安全生产,防止松石冒落顶板事故发生。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采场,在技术、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科学方法观测顶板。目前国内较经济简便的观测手段有光应力计、地音仪及岩移观测等。要观测摸索不同岩石岩移的规律,科学地掌握顶板情况。对已发现的不稳定工作顶板,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尽可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如喷锚支护等)防止冒顶事故发生。 3.科学合理地布置巷道及采场的位置、规格、形状和结构 要避免在地质构造线附近布置井巷工程,因为垂直于地质构造线方向的压力最大,是岩体产生变化和破裂的主要因素。 要避免在断层、节理、层里破碎带、泥化夹层等地质构造软弱面附近布置井巷工程。因为在这些地方布置的工程更易产生冒顶。如井巷工程必须通过这些地带,也应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或特殊的施工方案。 井巷,采场的形状和结构要尽量符合围岩应力分布要求。因此,井巷和采场的顶板应尽量采用拱形。因为围岩的次生应力不仅与原岩应力和侧压系数有关,而且还与巷道形状有关。采用拱形形状时,施工难度不大且顶板压力不会太集中,顶板稳定性较好。 4.加强顶板管理,提高顶板管理的技术水平 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章守纪,建立群查、群防、群治的顶板管理制度。在各工作面备有专用撬棍,设立专人或兼管人员具体负责各工作面的排险工作,设立警告标志,做好交接班制度和列为重点危险源点管理等。 二是结合矿山实际,总结顶板管理的经验教训,从地质资料的提供、井巷设计、井巷维护技术、施工管理,制订出一套完整的井巷施工顶板管理标准,为科学有效地管理顶板提供技术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